吸毒者的性格特点与心理干预
青少年吸毒的心理
青少年吸毒的心理青少年吸毒是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给个体和社会都带来了许多负面影响。
了解青少年吸毒的心理,对于预防和治疗青少年吸毒问题至关重要。
本文将探讨青少年吸毒的心理原因和影响,以及如何应对这一问题。
一、心理原因1.逃避现实青少年正处于人生的转折期,面临着学业压力、父母期望、同伴压力等多重压力。
吸毒成为了一种逃离现实的方式,能够暂时使他们忘记问题和烦恼,获取一种假象的快乐和满足感。
2.寻求刺激和冒险青少年对新奇和刺激的渴望非常强烈,他们往往对尝试新事物和冒险行为感兴趣。
吸毒可以给他们带来前所未有的刺激和冒险感,成为一种满足他们好奇心和探索欲望的途径。
3.自我表达和社交需求青少年在成长过程中往往面临着自我认同和社交需求的挑战。
一些青少年通过吸毒来寻求自我表达和社交认同,试图在吸毒群体中获得一种特殊的身份和归属感。
二、心理影响1.依赖和成瘾吸毒会导致青少年形成依赖和成瘾,持续使用毒品以满足对药物的需求。
长期吸毒不仅对身体造成严重伤害,还对心理健康产生负面影响,导致进一步的心理问题。
2.情绪和行为问题吸毒会导致青少年出现情绪波动、焦虑、抑郁等问题,甚至引发自杀行为。
部分青少年在吸毒后会出现冲动行为、暴力行为等不良行为,对个人和周围人造成威胁。
3.社会适应问题吸毒使青少年与正常社会脱节,难以适应学校和家庭生活。
他们可能表现出学习退步、人际关系问题以及对法律和道德观念的无视,进而进一步走向社会边缘。
三、应对方法1.教育和预防提高青少年对吸毒危害的认知,加强对他们的心理教育,帮助他们建立正确的价值观和自我防卫意识。
学校和家庭应加强对青少年的预防教育,提供资源和支持,以减少吸毒风险。
2.心理支持和咨询为吸毒的青少年提供心理支持和咨询,帮助他们理解吸毒行为的危害,并提供正确的戒毒指导。
心理专家和社会工作者可以提供个体或群体的心理治疗,帮助他们改变不良行为和思维模式。
3.建立支持网络加强青少年的社会支持网络,提供健康、正面的社交环境和活动。
吸毒人员心理辅导内容
吸毒人员心理辅导内容吸毒人员心理辅导是帮助吸毒者摆脱毒瘾、重建生活,重新融入社会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心理辅导起到了关键作用。
心理辅导包括多个方面,具体内容如下:1. 认识自己,了解自己的问题首先,吸毒人员要认识自己,了解自己的问题,明确对待吸毒的态度,如何能够避免再次接触毒品,以及如何改变自己的生活方式。
同时,了解毒品对身体和心理的影响,认识自己的毒瘾程度和对吸毒人员所造成的危害。
这样有助于激发吸毒者对戒毒治疗的渴望,更有信心去尝试戒毒。
2. 重新规划生活,寻找新的生活意义在吸毒人员的治疗过程中,心理辅导师可以帮助他们重新规划自己的生活,找到新的生活意义和追求。
通过了解吸毒者的职业、家庭和社会背景,为他们提供更多的生活方式选择。
同时,心理辅导师还可以引导吸毒者寻找自己生活的重点和方向,让他们能够感受到有希望、有盼望的未来,并且帮助他们通过学习技能、参加社交活动、开展爱好等方式重建他们的身份。
3. 管理情绪和解决矛盾心理辅导不仅可以帮助吸毒人员克服吸毒的心理障碍,还可以帮助他们管理情绪,解决内外矛盾。
情绪管理包括了解情绪和情绪引发因素,通过放松法、冥想、运动等技巧控制情绪、减轻压力。
解决矛盾,例如解决家庭争吵、自我否定、社交恐惧和否定等问题。
这些技巧对帮助吸毒人员的戒毒恢复和重新融入社会至关重要。
4. 培养正常的社会交往心理辅导师还会帮助吸毒人员培养正常的社会交往和建立健康的人际关系,克服社交退缩的情况、建立信任和沟通能力,并在解决个人与他人的关系问题上提供实用而有益的建议。
总之,在吸毒人员的戒毒治疗过程中,心理辅导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通过认识自己,重新规划生活,管理情绪和解决矛盾,以及培育良好的社交能力等方面进行心理辅导,可以帮助吸毒者更好地摆脱毒瘾,重建生活。
尤其是对于那些不自觉吸毒的人员,心理辅导可以更好地帮助他们预防和预防本瘾的再次出现。
所以,吸毒者应该尽早寻求心理辅导,接受专业的治疗,在辅导中建立新的正面情态和习惯,迎接新的生活挑战。
吸毒者心理分析
吸毒者的心理分析吸毒、贩毒已成为世界的公害。
毒品像恶性瘟疫一样无孔不入,传播到世界各地。
据统计,全世界约有1.5亿吸毒者。
近年来,我国也不再是一片净土,吸毒、贩毒又死灰复燃,由边境向内地、由农村向城市发展,且吸毒者的年龄越来越年轻化。
那么有些人为什么会吸毒呢?吸毒者的心理主要有以下几种:(1)好奇心理这部分人大都是青年人,他们对毒品缺乏应有的认识。
有些贩毒者开始免费为他们提供毒品,待他们成瘾后便开始向其贩卖;有的人是边吸边贩毒;有的人看到朋友吸海洛因,感到好奇,便也拿来尝尝,几次之后,成了毒品俘虏。
有走红的女演员曾吸了一支别人请她的海洛因,吸完后感到飘飘欲仙,于是染上了毒瘾,以后为了吸毒花掉了所有的积蓄,再以后就走上了卖淫的道路。
此时她已完全失去了昔日的风采,变得面容憔悴、目光呆滞。
每当毒瘾发作时她就感到万般痛苦,自己咬手指,撞头,被毒瘾折磨得死去活来,最终走进了戒毒所。
(2)享受心理旧社会豪富巨贾、纨绔子弟以吸“白面”为享乐,现在吸毒则是个体户、腰缠万贯者寻求的刺激目标。
有些人对跳舞、打麻将等感到“腻”了,便想尝尝“白面”的滋味。
他们认为,获得毒品产生的欣快感是一种享受,于是毒品就像毒蛇一样将其缠住。
几十万元的个体户为此而倾家荡产的太多了。
有一位靠经商发财的个体户说,凡是人间乐事他都要尝尝,于是不惜重金买来海洛因享用。
一年的光景他将几百万存款全部花光,没钱便去偷窃、杀人,终于被公安机关抓获。
(3)冒险心理有个别从事戒毒工作的护士及缉毒的战士,明知毒品有害,但心里总想冒险地吸一次,尝尝毒品究竟是什么味道。
于是便偷偷吸缴来的海洛因,却没有想到不管你意志多么坚强,只要一沾上这东西就离不开了。
(4)受骗心理多发生在年龄较大的人身上,他们有家庭和事业,对毒品也有戒心和警惕性,但在人际交往中,由于朋友相让盛情难却,便感到不吸不够义气,并且过度自信,认为自己不会成瘾,但是只要第一道防线被突破,就会成瘾。
(5)依赖心理有些慢性病患者,常感身体疲乏、肢体疼痛,听说吸大烟能立即消除病痛,于是就吸海洛因。
吸毒人员的心理特征及心理辅导措施
临床研究心理医生2015年11月第21卷第22期组别。
所有患者符合抑郁症诊断标准[2]。
除外对本研究药物过敏者、妊娠期、哺乳期妇女。
42例F+A组患者中:患者中男性18例,女性24例;年龄低至21岁,高至61岁,年龄平均值(42.55±2.21)岁。
病程短至半年,长至2年,病程平均值(12.67±0.32)个月;体重低至42kg,高至82kg,体重平均值(63.34±1.23)kg。
41例F组患者中:患者中男性17例,女性24例;年龄低至21岁,高至60岁,年龄平均值(42.89±2.13)岁。
病程短至5.5个月,长至2年,病程平均值(12.82±0.28)个月;体重低至41kg,高至83kg,体重平均值(63.61±1.31)kg。
两组患者基线资料P>0.05,组间差异不显著,可用于临床比较。
1.2 方法F组单纯以氟西汀治疗,20mg/d。
F+A组奥氮平联合氟西汀治疗。
氟西汀早上服用,20mg/d。
奥氮平晚上服用,2.5mg/d。
所有患者治疗8周。
1.3 观察指标、评价标准观察指标:(1)总有效率;(2)治疗前和治疗后患者HAMD量表评分、Spitzer量表总分的差异。
Spitzer生活质量指数包括5项内容:活动能力、日常生活、健康感受、家庭与朋友支持、生活前景等,每项评分值均为0~2分。
评分值越高表明患者生活质量越好[3]。
抑郁量表(HAMD)共包括17项内容,每项评分值均为0~4分,将各项分值相加即为患者抑郁症状总评分。
评分值越高表明患者抑郁症状越重[4]。
HAMD评分减少率大于等于75%为显效;HAMD评分减少率大于等于50%为有效;达不到上述标准为无效。
总有效率=显效和有效占总例数的百分比之和[5]。
1.4 统计学处理方法用SPSS 21.0软件处理抑郁症患者一般资料和治疗相关数据;总有效率以%表示,经χ2检验。
HAMD量表评分、Spitzer 量表总分均统一以(x-±s)表示,经t检验。
100例吸毒成瘾人员的心理健康状况分析
孙善业 , 鹿存芝. 3 2 7例强制戒毒人 员症 状 自 评 量表分析 [ J ] 宁夏 医学 杂志
2 0 0 6 , 2 8 ( 1 2 ): 9 41— 9 4 2
左氧氟沙星致 I I 1 0房室传导阻滞 1 例
张 火会精 神科分会编. C C M D一 3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 准[ M] .第 3版. 济 南: 山东科学技术出版 社, 2 0 0 1 : 6 2— 6 3 . 刘长宁, 王西建 , 王新瑞 , 等. 吸毒强制戒毒康 复期 S C L一 9 0调查分析 [ J ] 中 国药物滥用 防治杂志, 2 0 0 3 , 9 ( 1 ) : 3 1 . 梁剑芳. 海洛因依赖者心理特点及其影响 因素[ J ] 中国药物滥用防 治杂 志
次/ 分, 给予 5 %葡萄糖注射液 2 5 0 m l +维生 素 c 2 . O g+ 辅酶 Q 1 0 0 m g , 静 脉滴 注, 1 患者女 , 2 3 岁, 因“ 发热伴腹泻 1日” 来我院就诊。患者于患病当 日晨起 后无明 次/日 及 曲美他嗪 2 0 a r g口 服, 3 次/ 日。1 周后 , 患者发热 、 腹泻 、 心慌等症状 消失 , 心 显诱因出现发热 、 腹 泻, 无腹痛 , 自 测体温 3 8 . 4 o c, 腹泻 4次 , 均为黄 色稀便 , 不含黏 电图恢复正常 , 停止治疗 。 液脓血 , 无里急后重 。 5 讨 论 患者既往身体健康状况 良好 , 无 慢性疾病及 重大疾病 史 , 无药物过敏史。 本例为年轻女性 , 无“ 心脏病 ” 病史 , 辅助检查均正 常。静脉滴注左氧氟 沙星后 2 体格检查 突然出现心慌 、 胸 闷、 头晕等症状 , 心 电图证实 为 I I 1 0房室传导 阻滞 , 交界性逸 博及 体温 3 8 . 8  ̄ C, 脉搏 9 O 次/ 分, 呼吸 1 8次/ 分, 血压 1 1 5 / 7 3 m m H g 。全身查 体除脐 室性逸博 , 停药并对症治疗后逐渐恢复正常 , 提示房室传导 阻滞与左 氧氟沙星 有一 周腹部压痛(+) 外, 元异常发现。 定因果关系。 3 实验室及心 电图检查 左氧氟沙星具有广谱抗 菌作用 , 抗菌作用强 , 临床广泛应 用于各类 敏感细 菌所 外周 血 白细胞计 数 9 . 5 2× 1 0 9 / L , 中性粒 细胞计 数 7 . 8× 1 0 9 / L , 淋 巴细胞 计数 致感染 性疾病 I l 。关 于该药所致 心血管 系统不 良反 应, 如 静脉炎 、 急性 心肌缺血 、 1 . 0 l × 1 0 9 / L , 中性粒细胞 0 8 2 , 淋巴细胞 0 . 1 0 , 红 细胞 计数 3 . 9 5×1 0 1 2 / L , 血 小板 频发室性期前 收缩 、 尖端扭转型心动过速 、 心悸 、 严重 高血压 、 度房室传 导阻滞等 均 计数 1 8 2×1 0 9 / L ; C反应 蛋 白 1 4 O m m g / L ; 钾 3 8 m m o l / L , 钠 1 4 1 m m o l / L , 氯 见报道, 但作用机制 尚不清楚 , 可能 与该药具有 阻滞心肌细胞 膜某些离 子通道 的作 1 0 5 m m o l / L , 钙2 4 m m o l / L 。粪常规示黄 色稀便 , 镜检未见异常。 用, 以及氟喹诺酮类药物与二价金属阳离子 M + 形成 螯合物 , 可诱导 或部分 参与 心 电图 : 窦性心律 , 心率 8 6次/ 分。 此类 药物的神经毒性 或心脏毒性有关 【 2 。 ,
吸毒人员心理健康状况分析
吸毒人员心理健康状况分析吸毒人员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精神系统出现了障碍或变异。
在相当多的国家,吸毒人员首先被视为精神戒毒人员,从这一角度上说,吸毒人员既给社会造成了危害,同时又是毒品的受害者;既是一个应当对自己的行为负责的违法者,也是一个需要社会的帮助、治疗和康复的戒毒人员。
经过脱毒治疗,戒毒人员的身体初步得到了恢复,注意、记忆、思考的能力也比吸毒时有所改善。
但是,由于戒毒综合症的出现,再加上有些人多次戒毒失败,各他们的心理带来了很大的负面影响。
综合来看,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认知方面的特点戒毒期间是戒毒人员心理活动最复杂多变、心理矛盾和冲突最强烈的时期,如自尊与自卑的矛盾,理想与现实的矛盾,感情与理智的矛盾,知与行的矛盾,需求与满足的矛盾,这些内心矛盾使得戒毒人员常处于感情的漩涡中。
我们常看到不少戒毒人员在戒毒初期很短时间内就戒断了生理上的毒瘾,当他们为自己取得成绩沾沾自喜、对前途充满信心时,却听到充斥于戒毒场所的“毒瘾易除、心瘾难戒”、“一朝吸毒,十年戒毒,终生想毒”等论调;看到“二进宫”、“三进宫”、“多进宫”吸毒人员的泛滥后,有很快陷入了沮丧、失落的情绪之中。
正是因为戒毒人员缺乏正确的认知方式及良好的心理素质,使得他们不善于进行自我调控,对挫折和困难没有足够的心理和能力准备,从而容易对戒毒期间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感到无能为力,以致进一步加深心理失衡及心理变异。
二、人格特点近年的戒毒研究表明,大部分吸毒人员在吸毒前就已有一定的人格缺陷与人格障碍,其人格特征表现为非积极进取,缺乏激情,缺乏社会交往和逃避现实。
他们吸毒后,因受社会、家庭对戒毒人员负面评价的影响,在就业、交友、婚姻、经济等方面面临巨大的阻力,进而引发和加剧吸毒人员情绪、人格等方面的不良状况,刺激他们对毒品的渴求,并使他们借助毒品麻醉自己已暂时摆脱眼前的困境。
当他们承受社会、家庭及周围环境的负性评价累计到一定程度时,就有可能从无奈、自卑、逃避、封闭的心理转化为对社会和家庭的不满、仇视、报复等心理,逐渐发展成为反社会性人格障碍。
浅议吸毒人员犯罪心理
浅议吸毒人员犯罪心理在如今的社会中,吸毒成瘾的人数与日俱增。
吸毒人员的犯罪行为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但是很少有人深入分析吸毒人员犯罪心理。
本文将尝试探讨吸毒人员的犯罪心理,并提出一些相应的建议。
1. 自卑心理大多数吸毒人员成瘾的原因是他们对自己的缺陷感到不安。
他们可能经历过童年或成年时期的虐待、忽视、自尊心的低落、或其他遭受创伤的事件。
吸毒成瘾带来了短暂的释放感和类似自我转移的效果,使吸毒者暂时地感到快乐和满足,但这只会导致吸毒者对吸毒的更强烈的追求。
因此,在经历一些挫败和挫折后,吸毒者可能会选择从其他人的身上得到追求胜利的感觉。
这是一个重要的犯罪心理因素,因为吸毒者往往会寻找他们的“价值”,而这些价值往往会导致非法和破坏性行为。
建议:社会应当加强对青少年的教育,提升他们的自尊心和自信心,教给他们如何应对挫折和压力。
2. 寻求刺激吸毒者经常寻求新的体验和刺激,吸毒成瘾就是这种刺激的一种表现。
然而,吸毒成瘾无法带来真正的幸福,因此吸毒者会继续寻找其他的刺激,包括犯罪行为。
这意味着他们往往涉足非法和破坏性的行为,甚至会危及自己和他人的生命。
建议:政府和社会应当提供更多正面的刺激,如非毒品的体育活动、文化娱乐等,从而为吸毒者提供积极的期望和体验。
3. 思维混乱吸毒成瘾会影响个人大脑的工作方式,导致思维混乱。
吸毒者往往会经历意识模糊、妄想、幻觉、失去控制,以及物质使用带来的行为改变。
这种思维混乱加剧了吸毒者的逃避行为,使他们愈发沉迷于非法和破坏性的行为。
建议:政府和社会应当加强对吸毒人员的康复和治疗,帮助他们恢复正常的思维模式,并帮助他们认清自己。
4. 社交隔离吸毒人员往往难以融入社区。
这种社交隔离会使吸毒者更加孤独和不安,因此他们可能会选择从其他吸毒者那里获得社会支持。
但这些人往往也是吸毒成瘾的,他们可能鼓励和支持其它人继续吸毒,而犯罪行为也可能是他们的一种社交行为。
建议:政府和社会应当提供社区支持和帮助,帮助吸毒人员融入社区,并找到更健康的社交方式。
女性吸毒人员的心理特征
女性吸毒人员的心理特征女性吸毒人员的心理特征:(1)意志消极和严重的心理依赖吸毒者在心理上对毒品有着一种强烈的依赖性,女戒毒人员入戒毒所戒毒后,经过6-7天的药物治疗后,毒瘾被戒除而强烈并不能随着被减除,还使他们对毒品十分向往,在心理上造成情绪失调,精神呆滞,萎靡不振,进取心、意志力和自控力大大减弱,由于吸毒损害了人的正常生活和生理功能,从而导致了人的心理活动的变异。
吸毒后往往什么也不想干,正如有些女性吸毒人员所述:整天除了抽“白粉”就是睡觉。
想戒,又觉得不吸就更难受,可见,吸毒成瘾后从生理到心理都对毒品产生强烈的依赖性,使她们欲罢不能,越陷越深,没有理想,没有目标,更没有希望,昏昏噩噩过日子,有的导致精神崩溃。
(2)“海洛因人格”的形成吸毒使许多人违法犯罪,毒瘾发作就需要毒品的价格非常昂贵,巨额的毒资不是容易找到的,没有毒资就买不到毒品,就会造成体内的“戒断效应”,戒断效应是极其痛苦,找到毒资,就会失去理智干出许多违法的事。
我们把这种因海洛因造成的恶性循环称作为“海洛因人格”。
海洛因人格的形成会使良知泯灭,道德沦丧,违法犯罪无恶不作,人类天性中一切美好的品德在“瘾君子”中荡然无存,而人生丑恶的一面在毒烟缭绕中急剧膨胀,为了筹资不惜挺而走险,不少女性吸毒人员则操起“皮肉生意”,有的以贩养吸,由毒品的受害者变成毒品的害人者。
(3)强烈的自卑感与“孤芳自赏”的心理变态形成矛盾的心理在调查中,我们发现每个女吸毒者都有一段悲酸的人生经历,社会部接受他们,要找一份挣钱又体面地工作基本是不可能地。
他们的吸毒身份一旦暴露,人们唯恐避之不及,这也逐步形成她们的自卑心理,为逃避现实,他们只得自己麻醉自己,寻找“毒友”共同品尝人生的“苦果”。
同时她们觉得自己可以傲视一切,这种自我与孤傲形成的矛盾心理常常折磨着她们。
中药戒毒新疗法,彻底摆脱了西药戒毒治标不治本的缺陷,吸毒者服用后当天戒除毒瘾,三至十天治愈,永不复发。
吸毒者常见的心理问题有哪些?
吸毒者常见的⼼理问题有哪些?毒品带来的不仅是⾝体上的危害,造成⾝体上的⼀些病症,更导致严重的⼼理创伤:这些⼼理上的危害是⽆法估量的。
⼀般⽽⾔,吸毒者在⼼理上都存在以下这些问题:①安全感缺失:吸毒者吸毒后,⼼理状态通常是惶惶不可终⽇的。
他们⼀⽅⾯要承受毒品带来的苦痛,另⼀⽅⾯⼜要承受来⾃家⼈、社会的怀疑,甚⾄怕随时被公安抓。
这样的状态会导致他们精神上出现抑郁。
毒品的作⽤加上⼼情的作⽤,他们甚⾄会“未⽼先衰”,出现不符合年龄的衰⽼。
②不能认清⾃⼰:不能清楚地判断⾃⼰⽬前的情况。
⽐如说认为⾃⼰吸的不是毒品,或者说认为⾃⼰是随时可以停⽌吸⾷甚⾄戒掉毒品的。
这样的⼼理,会使吸毒者在毒品的深渊中越陷越深,延误毒品治疗的最佳时机。
③没有了⽣活:所谓“没有了⽣活”,是指他们⼀⼼只有毒品,沉浸在毒品的快感中,失去了对⽣活的兴趣,追求幸福⽣活的想法。
他们唯⼀“追求”的只有——寻找毒资,吸⾷毒品。
这样的⼼理会使吸毒者整个⼈沉沦、荒废,沦为毒品的奴⾪。
④⾃闭,抵触外界环境:吸毒者是很⾃卑的,上⽂已经说过他们惶惶不可终⽇,吸毒者因为害怕被他⼈发现吸毒,也害怕被发现吸毒后遭到歧视、责骂、抛弃,所以,他们不敢与他⼈交流,对外界是极度抵触的。
⼈是社会型动物,与外界接触是精神需要,也是物质需求。
所以,如果吸毒者执意如此,那么,⼼理上的受到的伤害会是很⼤的。
⼈有喜怒哀乐不同的情绪体验,不愉快的情绪必须合理释放,以求得⼼理上的平衡。
⽽吸毒者排解情绪的唯⼀渠道就是重借毒品来解决烦恼,这样就形成了恶性循环。
▲独具特⾊的康达⼼理康复活动除了以上四点,康达专家介绍:吸毒者的⼼理是极不稳定的,价值观念混乱,⾏为缺乏准则,对社会责任⼼淡薄,对⼈⽣的态度放纵⽽颓废;在他们看来现实是恐怖的,只有沉迷于毒品给他们带来的⼀种迷幻⼼理状态之中才能“想什么就有什么,想要怎样就能怎样”。
正是这种超现实的感受,才使不少吸毒者⾛上⼀条不归之路。
吸毒者可能不负责任、撒谎;淡漠,冷酷⽆情,伤害他⼈;违法犯罪后,没有丝毫内疚之⼼,懒散,家庭观念淡薄;经受不住失败与挫折,通过吸毒逃避个体对失败带来的痛苦和不良情绪。
吸毒者的心理有什么特征
吸毒人员的心理特征毒品成瘾是社会、心理和生物学等多种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
而人对药物(毒品)效应的主观体验、是否继续使用药物、使用模式及是否发展到依赖则与人的心理因素、生物学基础的关系更为密切。
在此要向各位讨论一下吸毒成瘾者的心理学因素。
1.好奇心理据说毒品能带来美妙的欣快感和虚幻的满足感,一些喜欢追求新奇刺激的人,由于对毒品的成瘾性、危害性和违法性认识不足,一旦有机会,就有可能尝试吸毒。
在好奇心理的驱使下,一些人轻信吸毒能止痛、减肥、治病等误导,开始尝试毒品,逐渐导致成瘾。
2.追求刺激与新奇感喜欢寻求刺激与冒险,喜欢尝试任何没有做过的事情,加之对毒品相关知识及危害所知甚少,寻求刺激与新奇感,认为“吸一次不会成瘾,我能够控制自己”而开始吸毒,逐渐发展成瘾。
3.情绪不良因一些毒品具有麻醉、暂时缓解不良情绪的作用,某些人在情绪不良时寻求毒品来暂时解脱自己而开始吸毒。
4.外在应激事件一些意志力脆弱的人,一旦遭遇人生挫折,如失恋、离异、配偶出轨、重大工作失误、失业、创业失败、巨额债务、重大疾病等,心理承受不住巨大的压力又缺乏建康的应对方式,感到悲观失望、精神极度痛苦,最后自暴自弃,或者企图从毒品中寻求解脱,染上毒品。
5.从众心理绝大部分吸毒者在吸毒前都有吸毒的朋友,他们的“第一口”或“第一针”,常常是在朋友的怂恿和引诱下开始的。
6.享乐心理一些人由于缺乏理想和追求,找不到生活的意义和乐趣,感到空虚和无聊,为了娱乐和消谴,他们把吸毒当作吸烟、喝酒一样,看成是一种精神上的享受和减压方式,最后难免坠入生不如死的痛苦深渊。
7.时髦心理一些人把吸毒当时尚和气派,甚至当作炫耀的资本。
这种现象在青少年和一些明星吸毒者中比较明显。
8.叛逆心理青少年正处在一生中最叛逆的时期,心理上又处于半成熟状态,行为上却偏好我行我素,不服管教,很容易造成亲子关系的冲突和对立,如机缘凑巧,这样的青少年也容易染上毒品。
调查还发现绝大多数的吸毒人群都存在仇恨父母的心态,六成吸毒人群来自问题家庭,要么父母离异,要么是继父继母。
吸毒者不健康的心理
吸毒者不健康的心理不管最初是怎么染上毒瘾的,吸毒后的心理很微妙。
下面小编准备了吸毒者不健康的心理,希望对您有帮助!吸毒者不健康的心理1、想立即满足需求,较难延缓满足。
一旦毒品成瘾,吸毒者对毒品的强烈渴求会导致其四处寻找毒品,得到立即满足,当这种行为方式迁移到其他需求上,对其他需求也很难延缓满足;2、情绪不稳定,容易冲动。
当刚吸完毒时,体内毒品浓度较高,吸毒者情绪稳定或高涨,表现为平静、稳定、通情达理、关心家人,或无忧无虑、自信感倍增、成功期望高;但当体内毒品浓度降至有效水平以下时,吸毒者情绪即产生完全逆转,表现为情绪不稳定而低落、烦恼、易激怒、焦虑、忧郁、紧张、惊恐、狂暴、自卑、自信不足、刚才还存在的成功期望转眼间消失得无影无踪、空虚、孤独、多疑而喜怒无常;而且在脱毒后相当长的时期内,由于戒毒者机体的生理功能还没有完全复原,体内的神经介质水平没有回复到相应较高水平,使得吸毒者较长时期处于情绪低落状态和负性情绪的控制中。
3、经受不住失败与挫折,持破罐破摔的生活态度。
吸毒时产生的愉悦高峰体验是驱使吸毒者一再吸毒的直接驱动力,当遭遇失败与挫折,一时很难在生活中获得高峰体验,于是很多人转而一而再,再而三地希望从毒品中获得愉悦的高峰体验,逃避个体对失败带来的痛苦和不良情绪的体验。
4、缺乏自信与决策能力。
吸毒者成瘾后的思维出发点始终离不开其所依赖的毒品,思维过程也总是围绕着为吸毒行为开脱或为继续吸毒寻找理由来展开,对现实生活中的客观事物缺乏正确的分析、判断、综合推理,形成明显的成瘾者病态思维。
5、自卑感强烈而隐蔽,内心孤独、恐惧。
吸毒行为被发现之前,吸毒者希望极力掩饰,沉浸在自责与焦虑当中,不愿与家人沟通,内心既孤独又恐惧,吸毒行为被发现后,吸毒者开始迫于社会压力,内心感到十分自卑,害怕亲人朋友的疏离。
吸毒对吸毒者人格的影响(一)“人格”一词的来源人格一词来自拉丁文面具(persona)。
面具是在戏台上扮演角色所戴上的特殊面目,它表现剧中人物的身份。
毒品中的心理学及对吸毒者的治疗
毒品的分类
(二)可卡因类:
包括可卡因和克赖克,由生长于南美的 灌木古柯加工提取而成。其短期作用可使滥 用者思维敏捷、抑制食欲、睡眠减少、心率 加快和呼吸困难,大量时易起偏执观念、刻 板动作和冲动行为。此类药物的精神依赖性 非常强,耐受性形成非常迅速。
毒品的分类
(三)安非它明类:
包括苯丙氨、甲基苯丙氨、亚甲基二氧 基甲基苯丙氨(MDMA)、利他林、匹莫林等 ,这类人工合成的化学物质具有中枢兴奋作 用,使用后引起高度警觉、注意力集中、活 动增加、睡眠减少、食欲抑制、心慌和血压 增高等。MDMA等还可以使滥用者出现幻觉。
怎样对吸毒者进行心理干预
心理康复是在完成脱毒过程中,以身体康 复、隔绝毒源的环境为基本条件,主要包括 心理自救意识的导入、恢复良性习性与不良 行为的矫治、回归社会及家庭三部分。
怎样对吸毒者进行心理干预
心理自救意识的导入是针对戒毒者的心理 意识、生活状态与习惯特点,以教学的方式 对戒毒者进行相关心理知识灌输,启发戒毒 者的自救意识,奠定心理康复的心理环境。
成瘾的原因
毒品的成瘾性,表现在吸毒者对毒品的生 理依赖上,成为躯体依赖;表现在心理对毒 品的依赖上,医学上称之为心理依赖,或“ 想瘾”、“心瘾”。即吸毒者即使在消除了 毒品的戒断反应后,仍无法忘怀毒品带给他 们的美妙感觉和异常欣快感。他们对毒品心 理上的欲望和渴求,往往超过生理上所承受 的痛苦。于是很多人在戒断后,又复吸毒品 ,复吸率达到95%以上,全世界都无例外。
毒品的分类
毒品的分类
(一)阿片类:
包括海洛因、吗啡、阿片、度冷丁、可 待因、美沙酮、盐酸二氢埃脱啡等,阿片是 由罂粟未成熟的浆果中直接提取或用提取物 加工而成。阿片类药物具有镇痛、镇静、和 致欣快作用。反复使用既可引起躯体依赖又 可引起精神依赖,而且可以引起很高的耐受 性,一但成瘾治疗非常困难。
吸毒人心理帮扶措施
吸毒者心理帮扶措施引言吸毒是一种严重的社会问题,不仅对个人身体和心理健康产生负面影响,还给家庭和社会带来了很大的压力。
针对吸毒问题,一种综合的干预措施是提供心理帮扶服务。
通过心理帮扶,能够帮助吸毒者理解和解决内心的困惑,改变自己的行为模式,帮助他们走出吸毒的困境。
本文将介绍吸毒者心理帮扶的重要性,并提供一些可行的心理帮扶措施。
吸毒者心理帮扶的重要性1. 理解吸毒者的心理状态理解吸毒者的心理状态是进行有效心理帮扶的前提。
吸毒者经常伴随着自责、内疚、失落、焦虑和抑郁等负面情绪。
他们可能因为吸毒而失去亲友的支持,感到身份认同的缺失,无法找到可以倾诉和寻求帮助的人。
通过心理帮扶,可以提供一个理解和关怀的环境,让吸毒者感受到支持和安全感。
2. 探索潜在原因吸毒行为通常是心理和情绪问题的表现。
通过心理帮扶,可以探索吸毒背后的潜在原因,如经济、情感或心理压力,以及个人内心的冲突。
这有助于吸毒者认识到自己的问题,并找到更健康的应对方式。
3. 更新认知和心理策略吸毒者在很大程度上受到错误的认知和心理策略的影响,如追求短暂的快感、避免痛苦和压力等。
通过心理帮扶,可以帮助吸毒者更新他们的认知模式和心理策略,培养积极的心理健康观念,提升他们的自我控制和情绪管理能力。
吸毒者心理帮扶的措施1. 提供心理咨询服务心理咨询服务是吸毒者心理帮扶的核心措施。
专业的心理咨询师可以倾听吸毒者的困扰和痛苦,提供支持和建议。
在咨询过程中,心理咨询师可以通过与吸毒者互动,帮助他们发现潜在问题,并提供解决方案。
2. 提供支持小组活动支持小组活动是吸毒者心理帮扶的重要手段。
通过参与支持小组活动,吸毒者可以与其他有类似经历的人分享心路历程和成长经验。
这种互相支持和理解的环境有助于吸毒者建立新的社会关系,培养积极的社交技能,并找到归属感。
3. 推广自助手册和在线资源为了使吸毒帮扶服务更可及,可以推广自助手册和在线资源。
自助手册提供吸毒者进行自我治疗的指导,包括识别问题、制定目标、执行计划以及应对挑战等。
禁毒部门心理干预方案
禁毒部门心理干预方案背景介绍禁毒部门一直致力于打击毒品犯罪,但是在行动中也发现了一些社会问题。
其中之一就是一些毒品依赖者的心理问题。
由于吸毒会对身体和精神造成严重伤害,因此毒品依赖者往往会陷入内心的孤独,难以获得他人的帮助和理解。
心理副作用也是导致吸毒成瘾的重要原因之一。
通过心理干预来缓解毒品依赖者的心理问题,对于他们的戒毒治疗至关重要。
禁毒部门在行动中也意识到了这一点,开始实施心理干预计划。
心理干预方案首次接触在第一次接触到毒品依赖者时,尽可能多地了解对方的背景、个人情况及其心理需求。
在不引起对方不适或防备的情况下,小心谨慎地发掘他们内心的害怕、忧虑和不安。
同时,通过对话和观察,向对方传递希望和信任,使其达到打击毒品犯罪和保护生命健康的目的。
阶段一:建立关系建立一种关系,帮助毒品依赖者感受到被他人关心和接纳。
这一步需要理解依赖者,体会他们内心的感受,并尽可能提供支持和积极反馈。
建立信任需要时间,因此需要耐心和坚持。
阶段二:探索个人问题在建立了关系之后,进一步探索毒品依赖者的个人问题,包括自我形象、人际关系、不良情绪和认知障碍等。
在这个阶段,心理干预者需要导引依赖者探索自己的内心,引导他们接受自我和他人的反馈,发现他们与周围人的联系和共性。
阶段三:解决问题在前两个阶段的基础上,心理干预者将帮助毒品依赖者解决实际面临的问题。
这些问题可能是行为问题,例如减少使用毒品,寻求社会支持或改善工作关系;或是情感问题,如增强自我形象、改变人际关系,或调整不良的情绪。
阶段四:改变思维、行为和情感通过合理的诊断和治疗技术,心理干预者可以帮助毒品依赖者改变不良的思维模式和行为方式。
这个阶段需要进行系统化的治疗,通过认知行为疗法等方法,引导毒品依赖者改变自己的认知、行为和情感,获得更好的自我管理能力。
结论心理干预是禁毒部门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打击毒品犯罪的同时,帮助吸毒者解决心理问题,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介绍了禁毒部门的心理干预方案,包括建立关系、探索个人问题、解决问题和改变思维、行为和情感等阶段。
毒品危害及社会心理因素简析
吸烟是吸毒的入门,有90%多是人在 吸毒之前就吸烟,吸烟越早,吸毒的可能 性就越大。吸烟与吸毒的方法相似,绝大 多数的吸毒者开始时是用口吸的方式,如 将毒品放在卷烟吸食 。
危害!!!
毒品的危害可以说有很多,归纳起来最主要的危害有三大类:
• 对身心的危害 • (1) 吸毒对身体的毒性作用:毒性作用是指用药剂量过大或用药时间过 长引起的对身体的一种有害作用,通常伴有机体的功能失调和组织病 理变化。中毒主要特征有:嗜睡、感觉迟钝、运动失调、幻觉、妄想、 定向障碍等。
• (4)感染性疾病:静脉注射毒品给滥用者带来感染性合并症,最常见的 有化脓性感染和乙型肝炎,及令人担忧的艾滋病问题。此外,吸毒还 会损害神经系统、免疫系统,易感染各种疾病。
• 对社会的危害 • (1)对家庭的危害:家庭中一旦出现了吸毒 者,家便不成其为家了。吸毒者在自我毁灭 的同时,也破害自己的家庭,使家庭陷入 经济破产、亲属离散、甚至家破人亡的困 难境地。 • (2) 对社会生产力的巨大破坏: 吸毒首先导 致身体疾病,影响生产,其次是造成社会 财富的巨大损失和浪费, 同时毒品活动还造 成环境恶化, 缩小了人类的生存空间。 • (3) 毒品活动扰乱社会治安: 毒品活动加剧 诱发了各种违法犯罪活动,扰乱了社会治 安, 给社会安定带来巨大威胁。
• 家庭冲突对子女的身心影响较大。如果与父母关系融洽则可降低 青少年吸毒的可能性。来自于完整家庭的子女比单亲或再婚家庭的子 女可获得更多的关怀,同样可降低这种危险性。有外国学者对英国、 法国15~16岁学生饮酒、抽烟及吸毒与家庭关系进行了研究。通过问 卷调查发现:两国吸大麻情况相同,其他毒品法国的用量较低;家庭 的变化与青少年滥用毒品相关,来自完整家庭的青少年与来自非完整 家庭的青少年相比吸毒的可能性小;子女对父母双方或单方不满都是 吸毒的危险因素之一。同时,父母对子女的监督教育不够( 如周末不 知子女的去向),也是青少年吸毒的危险因素。在两国的调查都发现, 父母文化程度、生活水平与对子女的监督教育力度相关。Cohen等认 为来自离异家庭的青少年,如果父母能够关心、爱护子女,将不会影 响青少年身心健康或导致滥用毒品。来自离异家庭的青少年吸毒、饮 酒、抽烟主要是因为缺乏家庭温暖,与父母无融洽的关系及缺乏监管。 Hope等在一系列前瞻性研究中发现,父母离异不仅对儿童期、少年 期有影响,甚至影响成人期的行为。
初期吸毒者的心理分析及护理
初期吸毒者的心理分析及护理发表时间:2013-07-25T09:11:15.250Z 来源:《医药前沿》2013年第17期供稿作者:李捷[导读] 大多数戒毒人员初期吸毒是对毒品产生强烈的好奇感,原因有:一是毒品本身的神秘感。
李捷(河南省南阳市第四人民医院 473000)【摘要】当前,毒品问题已成为全球性社会公害。
毒品的非法生产、吸毒、贩毒呈现大规模上升趋势,构成对人类健康和幸福的严重威胁。
对社会的经济、文化发展和政治的稳定带来不利的影响。
在全球泛滥的毒品种类很多,吸毒者主要以吸食海洛因、大麻、冰毒、可卡因为居多。
以海洛因为代表,这些毒品具有一种特殊的毒性,很容易使人产生瘾癖,使成瘾者不顾一切,无止境地寻求毒品来解决瘾癖,造成身体健康的严重损害,同时带来社会问题。
心理依赖也叫精神依赖,吸毒人员则称为“心瘾”或“想瘾”。
结论吸毒人员有明显的心理障碍,心理干预对提高海洛因依赖者治疗保持率效果显著。
【关键词】心理护理吸毒者心理依赖吸毒人员毒品问题海洛因身体健康吸毒者的心理护理【中图分类号】R47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3)17-0272-01(一) 初期吸毒的心理诱因1、好奇心理。
大多数戒毒人员初期吸毒是对毒品产生强烈的好奇感,原因有:一是毒品本身的神秘感。
二是吸毒场所的隐蔽性。
2、无知心理。
初次吸毒者,由于没有或严重缺乏关于毒品方面的知识而使自己判断失误或盲目涉毒而导致吸毒。
3、追求时髦、追求虚荣。
特别是青少年,这种心理相当普遍,认为吸毒才是“耍哥”的行为。
4、解除忧愁、空虚、逃避现实。
不少吸毒者因为工作、情感、婚姻等问题不能忍受挫折,面对生活中的种种失意,不能以积极的心态对待和处理,反而用毒品来麻醉自己,以便心中的忧愁、空虚得到暂时的解脱。
5、同伴压力和从众。
许多吸毒者因为交友不慎,在吸毒朋友无形影响和教唆下,开始吸毒。
有些是纯粹为了交朋友而盲目顺从,导致吸毒。
6、意志薄弱、自控力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吸毒者的性格特点与心理干预
导读:重塑生活的信心,是戒毒工作的必修课。
吸毒人员大多失去了生活的信心,变得自卑、萎靡、不想与人交往,交往时谨小慎微,不想自谋出路,自力更生,自闭,得过且过。
要让吸毒人员有宽广的胸怀积极主动融入到人群中、社会中那就需要树立他们的自信心。
一朝吸毒,终身戒毒,表明了戒毒之路的非常艰辛。
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吸毒者的性格发生了很大变化,与正常人性格炯异。
所以,我们在对待吸毒人群时绝不能以正常人的标准要求他们。
经过综合研究,吸毒人群的性格主要表现为:
不乐观,消极、低落;不严谨,做事马虎,容易出错。
不心胸宽广,为人计较,易怒,冷漠;不自信,无所追求,精神颓废。
这些性格特点表现在人际关系上:以自我为中心,自私、虚假;在办事中表现为:犹豫、盲目、拘谨、急躁、冲动、粗心。
但是,吸毒者的性格决不是单一表现,往往表现为言行和性格的矛盾。
因此对待吸毒者往往要综合对待,他是一个多面人。
针对吸毒者的性格特点,笔者从以下几方面谈心理干预,使戒毒人员达到具有正常人的性格品质,有健康的人生追求,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积极面对的平常心态,由一个“病人”向“健康人”蜕变,最终实现成功戒毒。
一、培养自控力
复吸的最大问题就是他们无法摆脱对毒品的依赖,对毒品的渴望。
如果能有控制对毒品的渴望能力,那么禁毒戒毒工作就达到了效果,如何控制,强制隔离场所要采用循序渐进,逐步实现情绪、心理克制的方法。
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与人交往中学会压制自己的情绪,“不以物喜,不以已悲”,不冲动行事,不浮躁自己的情绪,面对种种压力能从容应对,使自己的性格变得刚毅、果敢、沉着、冷静,能独立沉着应对生活的种种磨难。
在此基础上,体验对毒品的诱惑,可以采用无人陪同试验法,所外考验等方法,反复试验让戒毒者逐步战胜毒品脆弱的心理,最终达到自我控制的能力。
这是一个非常艰难的历程,需要极大的勇气、毅力和忍耐力。
二、培养健康向上的人生观
部分吸毒人群走上吸毒道路归根到底就是人生的观念出现了偏差,比如追赶时髦、时尚等导致误入歧途,一发不可收拾,沉入毒海后仍没吸取自己失足的沉痛教训,总结自己的人生过失,还错误地认为吸毒是“花自己的钱,违国家的法”。
这些观点可见树立他们正确的人生观的重要性。
加强人生观教育那就是要通过思想品德教育,树立吸毒人员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培养健康向上的的道德情操和精神家园,能理性地看待客观事物的美与丑,能辨别真伪识别好坏。
要把毒品的危害性教育纳入到思想品德教育的整个过程中。
同时,辅以爱国
主义教育、集体主义教育等,使他们认识到吸毒对个人,对家庭,对社会,对国家,对民族的危害性。
这是解决思想根源的问题。
三、培养自信心
重塑生活的信心,是戒毒工作的必修课。
吸毒人员大多失去了生活的信心,变得自卑、萎靡、不想与人交往,交往时谨小慎微,不想自谋出路,自力更生,自闭,得过且过。
要让吸毒人员有宽广的胸怀积极主动融入到人群中、社会中那就需要树立他们的自信心。
自信心的培养,对一个吸毒者戒除毒瘾非常重要。
自信主要是人格品质的自信,就是要在与人交往中自信,不卑不亢;要在生活中自信,面对困难挫折,生活的艰辛能百折不挠,敢于挑战命运。
要树立坚韧不拔、积极乐观,从容应对的性格品质,需要强制戒毒隔离机关和戒毒康复机构有意识地培养磨练,主要进行挫折教育,在挫折中培养自信心,比如安排戒毒人员参加一次有困难的活动,培养他们战胜困难的信心;当戒毒人员面对家庭的变故时能及时进行心理疏导,树立生活的信心;有计划地安排戒毒人员去所外实习基地工作,锻炼他们与人交往,在工作中的自信能力,逐步提高他们的自信心。
四、培养平常心
正常人要具有一颗平常心不容易,何况心理极其脆弱的戒毒人员。
在经过毒品的侵袭后,吸毒人员的心理承受能力脆弱,看待事物的发展片面,对事情的处理浮躁。
表现为远离了正常人的心态。
加强平常心教育,就要把吸毒人员的心态纠正到正常人的心态,能客观分析面对事物,经受外界不利因素的刺激。
如何进行恢复训练:教会他们采用唯物辩证的眼光看待和处理问题。
冷静分析,客观处理,积极面对。
如家庭的变故会让吸毒者心理偏激,那就要疏导他们客观看待这些人生无常,用自己勤劳的双手去重新创造。
要不断校正巩固随时可能偏离航向的扭曲心理,逐步恢复到有正常人的心态。
这需要漫长的过程,戒毒康复机构要积极介入到戒毒人员的心理转变过程中,社区矫治,社会环境等都要积极延伸,为戒毒人员光明的未来作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