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免疫比浊分析
免疫比浊检验技术原理与进展 ppt课件

PPT课件
26
3、免疫学检测技术
凝集放射性核素标记 酶标记、荧光标记和胶 体金标记 化学发光物标记或偶联 化学发光反应
27
标记免疫检测技术
PPT课件
二、免疫沉淀
凝集:细菌、螺旋体和红细胞等颗粒抗原,在适当电解质 参与下可直接与相应抗体结合出现凝集,称为凝集反应 (agglutination)是最经典的免疫学检测技术。
PPT课件
8
半抗原 +
载体
完全抗原
B B B
B Th
Th
抗体
半抗原—载体效应示意图
PPT课件 半抗原 + 蛋白质(载体) = 完全抗原 9
1、抗原与抗体
抗原决定簇:抗原分子存在的能TCR/BCR或抗体Fab片 段特异性结合的特殊化学基团,是免疫应答特异性的 物质基础。 构象决定簇 :构象决定簇(conformational determinant) 由空间构象形成的决定簇,序列上不连续。 顺序决定簇:顺序决定簇(sequence determinant),又 称线性决定簇(linear determinant),序列相连续的 氨基酸肽片段构成的决定簇。 抗原结合价:抗原结合价(antigenic valence)是指能够 与抗体分子结合的决定簇数目。
免疫比浊分析技术原理与进展
PPT课件
1
免疫比浊检验技术原理与进展
一、免疫学基本原理 二、免疫沉淀 三、免疫比浊技术原理
PPT课件
2
一、免疫学基本原理
1、抗原与抗体 2、抗原抗体的结合——免疫学反应 3、免疫学反应的检测技术
PPT课件
3
1、抗原与抗体
抗原(Antigen, Ag)是刺激机体产生免疫应 答的物质。 “应” 是指抗原刺激机体产生免疫应答产物-抗体或免疫效应细胞 “答” 是指相应抗原与免疫应答产物结合并 将其排除体外) 抗原的免疫原性和免疫反应性 完全抗原与半抗原 抗原表位与抗原结合价位
免疫透射比浊分析

透射比浊法的基本原理是测定一定体积的溶液通过的光线量,当光线通过时,由于溶液中存在的抗原抗体复合物粒子对光线的反射和吸收,引起透射光的减少,测定的光通量和抗原抗体复合物的量成反比。
(一)原理抗原抗体在一定缓冲液中形成免疫复合物(IC),当光线透过反应溶液时,由于溶液内复合物粒子对光线的反射和吸收,引起透射光减少,免疫复合物量越多,透射光越少,即光线吸收越多,可用吸光度表示。
吸光度和复合物的量成正比,当抗体量固定时,与待检抗原量成正比。
用抗原标准品建立标准曲线,可测出待检抗原含量。
(二)实验要求 1.溶液中存在的抗原抗体复合物分子应足够大,分子太小则阻挡不了光线的通过。
2.溶液中抗原抗体复合物的数量要足够多,如果数量太少,溶液浊度变化不大,对光通量的影响不大。
3.透射比浊是依据溶液中颗粒形成或增加而使透射光减弱的原理来定量检测抗原,检测仍需抗原抗体反应的温育时问,检测时间较长。
4.检测用抗体一般应选择高亲和力的抗体,在检测中要保证抗体过量。
应制备标准曲线。
免疫比浊法

免疫比浊法的特点:
精选ppt
实验原理
优点
稳定性好,敏感性高(达ng/L)、精确度高,干扰因素少,结果判断更加客观、 准确。
快速、简便,结果回报时间短,便于及时将各种信息向临床反馈,又可节约 大量人力物力,利于大批量样品的处理。
能更好地避免标本之间的污染及标本对人的污染。
可利用多道计数器、测光仪,同一份样品同时测定几十种和临床有关的分析 项目,血清用量少,具有明显的应用优势。
7
精选ppt
实验原理
免疫比浊法的特点:
缺点
当抗体或抗原大量过剩时,出现可溶性的复合物,造成误差。
应维持反应管中的抗体蛋白量始终过剩,此值要预先测定。
受血脂浓度影响。脂蛋白的小颗粒可形成浊度,造成假性升高。
少量小抗原抗体复合物极难形成浊度,除非放置较长时间 。
如要形成较大的的复合物,抗原抗体量应较大。
8
精选ppt
实验材料
1.免疫球蛋白A,M,G(IgA, IgM, IgG)测定试剂 2.免疫球蛋白A,M,G (IgA, IgM, IgG)校准品,蒸馏水, 血清样本 3.微量加样枪、试管 4.分光光度仪、水浴箱
9
实验方法 精选ppt
空白管
+蒸馏水 (10mL)
校准管 +IgX试剂 37℃ (1mL) 5min
+校准品 (10mL)
混匀
37℃,10min OD340
样本管
+样品血清 (10mL)
10
结果计算方 法:
精选ppt
实验结果
样本管吸光 Ig浓度(g/L)= 度校准管吸光度 × Ig校准浓度(g/L)
IgA:1.72 g/L IgG:9.77 g/L IgM:1.37g/L
散射免疫比浊法

目
录
第一节 免疫比浊技术原理 第二节 自动化免疫比浊分析
第三节 小结
第一节
免疫比浊技术原理
免疫比浊技术分类:
透射免疫比浊法
(turbidimetric immunoassay)
散射免疫比浊法
(nephelometry immunoassay)
终点散射比浊法 速率散射比浊法
一、透射免疫比浊法
8 13 25 60 150 230 300 360 415 450 480 500 — 5 12 35 90 80 70 60 55 45 30 20
(二)技术要求
速率散射比浊法峰值出现的时间与抗体浓度及 纯度直接相关,需选用抗体纯度及亲和力交高的试 剂。此外,要保证待测样本血清的性状符合要求, 如严重脂血等即为不合格样本。
(三)方法学评也小,因此结果稳定、可靠, 特异性好,精确度高,且不需要特殊的仪器 设备,一般分光光度计、自动化生化分析仪 或散射比浊仪均可使用。
返回章目录
第二节 自动化免疫比浊分析
一、主流免疫比浊设备概况
(一)BN特种蛋白分析测定系统 1.测定原理 该系统的测定方法是透射免疫比浊法的一种
(三)方法学评价
该法具有快速、敏感度及精密度高的特点, 其最大优点在于快速,检测不必等到抗原抗体 达到平衡,大大节省反应时间,每小时可检测 标本数十份;敏感度高,最小检出量达微克/ 升水平。
四、免疫胶乳比浊法
(一)基本原理 将抗体吸附在大小适中、均匀一致的胶乳颗粒 上,制成致敏的胶乳颗粒,当遇到相应抗原时, 发生交联反应,形成抗原抗体复合物,胶乳颗
抗原抗体反应曲线
二、散射免疫比浊法
(一)基本原理
散射比浊法是指一定波长的光沿水平轴照射,
免疫比浊法原理

免疫比浊法原理
免疫比浊法是一种常用于生物化学和免疫学领域的实验方法,它通过测定抗原
与抗体结合后形成的免疫复合物的光学密度来定量分析抗原或抗体的含量。
这种方法具有灵敏度高、特异性强、操作简便等优点,因此在医学诊断、生物学研究等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
免疫比浊法的原理主要是利用抗原与抗体结合后形成的免疫复合物对光的散射
或吸收产生影响,从而实现对抗原或抗体含量的测定。
具体来说,当抗原与抗体结合形成免疫复合物后,会使溶液中的颗粒浓度增加,导致溶液的浊度增加,从而使溶液对光的散射或吸收增强。
通过测定溶液的光学密度,就可以间接地反映出抗原或抗体的含量。
在进行免疫比浊法实验时,首先需要将待测样品与相应的抗体进行反应,形成
免疫复合物。
然后利用光度计或比色皿等设备,测定样品溶液的光学密度。
通过比较待测样品与标准曲线的关系,就可以计算出样品中抗原或抗体的含量。
免疫比浊法在实际应用中具有广泛的适用性。
例如,在医学诊断中,可以利用
免疫比浊法来检测血清中特定蛋白质的含量,从而辅助诊断各种疾病。
在生物学研究中,可以利用免疫比浊法来分析细胞表面分子的表达情况,研究免疫应答过程等。
此外,免疫比浊法还可以用于药物的药效学研究、环境监测等领域。
总之,免疫比浊法作为一种常用的免疫学实验方法,具有灵敏度高、特异性强、操作简便等优点,适用于各种领域的抗原或抗体含量的定量分析。
通过对免疫复合物对光的散射或吸收进行测定,可以实现对抗原或抗体含量的准确测定,为医学诊断、生物学研究等领域提供了重要的实验手段。
免疫比浊法PPT

异性聚集影响结果。
免疫比浊法的特点:
实验原理
优点
稳定性好,敏感性高(达ng/L)、精确度高,干扰因素少,结果判断更加客观、 准确。
快速、简便,结果回报时间短,便于及时将各种信息向临床反馈,又可节约 大量人力物力,利于大批量样品的处理。
空白管
+蒸馏水 (10mL)
校准管 +IgX试剂 37℃ (1mL) 5min
+校准品 (10mL)
混匀 37℃,10min
OD340
样本管
+样品血清 (10mL)
结果计算方法:
实验结果
样本管吸光度 Ig浓度(g/L)×= Ig校准浓度(g/L)
校准管吸光度 IgA:1.72 g/L IgG:9.77 g/L IgM,除非放置较长时间 。
如要形成较大的的复合物,抗原抗体量应较大。
实验材料
1.免疫球蛋白A,M,G(IgA, IgM, IgG)测定试剂 2.免疫球蛋白A,M,G (IgA, IgM, IgG)校准品,蒸馏水,
血清样本 3.微量加样枪、试管 4.分光光度仪、水浴箱
实验方法
实验 免疫比浊法检 测免疫球蛋白
免疫系
1
实验原理
2
材料和方法
3
实验结果
实验原理
免疫球蛋白(Ig)是指一类具有抗体样结构或具有抗体活性的 球蛋白,能与诱导其产生的抗原发生特异性结合,是体液免疫 应答的主要效应分子。免疫球蛋白水平增高常见于各种慢性细 菌感染,如慢性骨髓炎、慢性肺脓肿等。在多种自身免疫病、 肝脏疾病患者中可有IgG、IgA、IgM升高:在系统性红斑狼疮 患者中以IgG、IgA或IgG 、IgM升高较多见;在类风湿关节炎 中则以IgM升高为主。免疫球蛋白水平降低多见于先天性体液 免疫缺乏病、肾病综合症、吸收不良综合症、淋巴瘤、放射损
免疫比浊分析

(三)技术要求
• 待测的抗原抗体复合物分子量足够大。
• 抗原抗体复合物数量足够多。 • 具有充分的反应时间,只能测定抗原抗 体反应的第二阶段。 • 高亲和力的抗体,并保证抗体过量。
(四)方法评价
优点: 灵敏度高,稳定性好,操作简便,结果准确 不足: ①抗体用量较大; ②溶液中存在的抗原-抗体复合物分子应足够大 ③透射比浊测定在抗原-抗体反应的第二阶段,检 测需在抗原抗体反应达到平衡后进行,耗时较长。
1.抗原抗体比例 抗原抗体比例要适当。 诊断试剂应尽可能 溶液中免
颗粒上的抗体与抗原特异结合,引起胶乳颗粒凝
聚 ,使透射光和散射光即出现显著变化。
三、免疫胶乳比浊法
(一)原理:
第二节 自动化免疫比浊分析
一、主流免疫比浊设备概况
(一)BN特种蛋白分析测定系统 1.测定原理 该系统的测定方法是透射免疫比浊法的 一种改良。以发光二极管作为光源,检测前
向角13~24度的散射光,然后利用硅化光电
二、免疫散射比浊法
(一) 原理 粒子对光线的散射作用是溶液中的微粒子受到 光线照射后,微粒子对光线产生反射和折射而形成 散射光。 悬浮微粒对光散射形成的散射光强度与微粒的 大小、数量、入射光的波长和强度、测量角度等因 素密切相关。
不同大小的微粒形成的散射光分布不同。
当微粒直径小于入射光的波长的十分之一时,
(二) 技术要求 应选择适当的光源强度、反应时间、测量角 度及光源的波长。 另外,要注意保证抗原浓度合适。 此外,还要选择适宜的离子强度、pH值等。
(三)速率散射比浊法(rate nephelometry) 速率散射比浊法是抗原抗体结合反应的一种动 态测定方法。
所谓速率是指抗原抗体反应在单位时间内形成免
免疫比浊法伪浊度的原因和处理方法做分析和总结。

免疫比浊法伪浊度的原因和处理方法做分析和总结。
免疫浊度分析法包括透射免疫比浊法、散射免疫比浊法、免疫乳胶浊度测定法等。
免疫浊度分析由于其反应的特殊性,决定了该方法容易受到抗体性质和质量、抗原抗体的比例以及检测体系等一系列因素的影响。
1、抗体质量免疫比浊测定法要求抗体的特异性强、效价高,亲和力强。
特异性差的抗血清,由于含有大量杂抗体,反应后可形成非特异性浊度(“伪浊度”),出现假性升高。
使用低效价(<1:20)抗体会使试剂消耗增多,同时也可增加“伪浊度”的产生。
2、抗体类型根据抗血清来源的动物种类不同,抗体可分为R型 (rabbit type)和H 型(horse type)。
R型抗体亲和力较强,与抗原结合后不易解离,在抗体过剩时易形成大而稳定的复合物;但抗原过剩时,则形成可溶性复合物。
H型抗体亲和力弱,抗原、抗体结合后极易解离,而且抗原或抗体过剩易形成可溶性复合物。
R型抗体是用于免疫比浊测定的较为理想的试剂。
R型 H型抗体的定义总结1、用沉淀反应对不同来源的免疫血清进行比较后,可将抗体按等价带范围大小分为两种类型,即R型抗体和H型抗体。
R型抗体的等价带较宽,具有较大的抗原、抗体合适比例范围,与相应抗原结合易出现可见的抗原-抗体复合物,仅在抗原过量时,才出现小分子的可溶性抗原-抗体复合物,如兔、羊的免疫血清。
H型抗体的等价带较窄,其抗体与抗原的合适比例范围较窄,抗原或抗体过量,均可形成可溶性免疫复合物,如马、人的免疫血清。
2、抗原、抗体比例抗原和抗体的比例是浊度形成的关键因素,抗原和抗体必须在一个适当的浓度才会出现最高结合率。
当抗原过量时,形成的免疫复合物分子小,而且会发生解离,使浊度下降,光散射减少;当反应液中抗体过量时,免疫复合物的形成随着抗原量的增加而递增,光散射的强度也随之递增。
因此,免疫浊度测定的反应体系中必须始终保持抗体过量,以保证免疫复合物的生成量与浊度的改变一致,这是免疫浊度测定的基本原则。
第六章-免疫比浊分析PPT课件

BNⅡ、BN100特种蛋白分析分析系统
(二)ARRAY分析系统 1.测定原理 本系统属于速率散射比浊分析法,在抗体过量的 前提下,光束通过抗原抗体复合物时所产生的散 射光速率变化大小与抗原浓度成正比。
速率的峰值通过电脑处理系统转换成待测抗 原的浓度。
2.仪器基本组成
ARRAY系统由分析仪、电脑处理系统、打印 机构成,其主要构成部分为分析仪,由加液 系统、散射测浊仪、40孔样本转盘、20孔试 剂转盘、软盘驱动器等组成。
•41
• 4.单向琼脂扩散法可用于
• A.抗体定性 B.抗体定量
• C.抗原定性 D.抗原定量
• 5.双向琼脂扩散试验,两种受检抗原的性质完全 相同时,沉淀线出现
• A.二条直线相交叉 C.二条弧线部分融合
B.二条弧线完全融合 D.二条直线不连接
• 6.火箭免疫电泳达到终点时应
• A.火箭峰呈云雾状 B.火箭峰呈圆形
抗原抗体复合物形成时间与速率的关系
累计时间 复合物产 产生速率 生总量
5
8
—
10
13
5
15
25
12
20
60
35
25
150
90
30
230
80
35
300
70
40
360
60
45
415
55
50
450
45
55
480
30
60
500
20
•18
当抗体的浓度固定于一定范围时,复合物 形成的速率峰值的高低与抗原的含量成正比, 随着时间的延长,免疫复合物的量逐渐增多, 抗原抗体结合速度的峰值在一定的时间出现。 通过微机处理即可得到待测蛋白成份的含量。
06第六章 免疫比浊分析

返回章目录
人民卫生出版社
第六章
免疫比浊分析
第二节 自动化免疫比浊分析
一、主流免疫比浊设备概况
(一)BN特种蛋白分析测定系统 1.测定原理 该系统的测定方法是透射免疫比浊法的一种
改良。以发光二极管作为光源,检测前向角
13~24度的散射光,然后利用硅化光电二极 管接收散射光信号,经过微电脑处理,与标 准曲线进行比较,最后转换成待检物质的浓 度。
复合物产 产生速率 生总量
8 13 25 60 150 230 300 360 415 450 480 500 — 5 12 35 90 80 70 60 55 45 30 20
人民卫生出版社
第六章
免疫比浊分析
(二)技术要求 速率散射比浊法峰值出现的时间与抗体浓 度及纯度直接相关,需选用抗体纯度及亲和力 交高的试剂。此外,要保证待测样本血清的性 状符合要求,如严重脂血等即为不合格样本。
4
人民卫生出版社
第六章
免疫比浊分析
在抗原或抗体量一定的条件下,可以利用比 浊仪在光源的光路方向上测定透射光强度与 入射光强度的比值或吸光度,来判断待测抗 原的量,这种方法称为透射比浊法 。
人民卫生出版社
第六章
免疫比浊分析
透射免疫比浊法光路图
人民卫生出版社
第六章
免疫比浊分析
(二)技术要求
• 待测的抗原抗体复合物分子量足够大。
影响检测结果,因此需要选择均匀一致的
胶乳颗粒。此外,试剂需要加保护剂以提
高其稳定性,所用器皿要洁净,避免杂质 微粒的干扰。
人民卫生出版社
第六章
免疫比浊分析
(三)方法学评价 该法敏感度高,试剂稳定,个体免疫复 合物对结果影响也小,因此结果稳定、可 靠,特异性好,精确度高,且不需要特殊
免疫比浊法

实验 免疫比浊法检 测免疫球蛋白
整理版ppt
免 1疫 系
整理版ppt
1
实验原理
2
材料和方法
3
实验结果
2
整理版ppt
实验原理
免疫球蛋白(Ig)是指一类具有抗体样结构或具有抗体活性 的球蛋白,能与诱导其产生的抗原发生特异性结合,是体液免 疫应答的主要效应分子。免疫球蛋白水平增高常见于各种慢性 细菌感染,如慢性骨髓炎、慢性肺脓肿等。在多种自身免疫病、 肝脏疾病患者中可有IgG、IgA、IgM升高:在系统性红斑狼疮 患者中以IgG、IgA或IgG 、IgM升高较多见;在类风湿关节炎 中则以IgM升高为主。免疫球蛋白水平降低多见于先天性体液 免疫缺乏病、肾病综合症、吸收不良综合症、淋巴瘤、放射损 伤和免疫抑制剂治疗后等情况。
6
免疫比浊法的特点:
整理版ppt
实验原理
优点
稳定性好,敏感性高(达ng/L)、精确度高,干扰因素少,结果判断更加客观、 准确。
快速、简便,结果回报时间短,便于及时将各种信息向临床反馈,又可节约 大量人力物力,利于大批量样品的处理。
能更好地避免标本之间的污染及标本对人的污染。
可利用多道计数器、测光仪,同一份样品同时测定几十种和临床有关的分析 项目,血清用量少,具有明显的应用优势。
+校准品 (10mL)
混匀
37℃,10min OD340
样本管
+样品血清 (10mL)
10
结果计算方法:
整理版ppt
实验结果
免疫比浊法

免 疫 系
1 2 3
实验原理 材料和方法 实验结果
实验原理
免疫球蛋白(Ig) 免疫球蛋白(Ig)是指一类具有抗体样结构或具有抗体活性 的球蛋白,能与诱导其产生的抗原发生特异性结合, 的球蛋白,能与诱导其产生的抗原发生特异性结合,是体液免 疫应答的主要效应分子。 疫应答的主要效应分子。免疫球蛋白水平增高常见于各种慢性 细菌感染,如慢性骨髓炎、慢性肺脓肿等。在多种自身免疫病、 细菌感染,如慢性骨髓炎、慢性肺脓肿等。在多种自身免疫病、 肝脏疾病患者中可有IgG、IgA、IgM升高: 肝脏疾病患者中可有IgG、IgA、IgM升高:在系统性红斑狼疮 IgG 升高 患者中以IgG、IgA或 IgM升高较多见 升高较多见; 患者中以IgG、IgA或IgG 、IgM升高较多见;在类风湿关节炎 IgG 中则以IgM升高为主。免疫球蛋白水平降低多见于先天性体液 中则以IgM升高为主。 IgM升高为主 免疫缺乏病、肾病综合症、吸收不良综合症、淋巴瘤、 免疫缺乏病、肾病综合症、吸收不良综合症、淋巴瘤、放射损 伤和免疫抑制剂治疗后等情况。 伤和免疫抑制剂治疗后等情况。
实验材料
1.免疫球蛋白A,M,G( IgG)测定试剂 1.免疫球蛋白A,M,G(IgA, IgM, IgG)测定试剂 免疫球蛋白A,M,G 2.免疫球蛋白A,M,G (IgA, IgM, IgG)校准品,蒸馏水, IgG)校准品,蒸馏水, 2.免疫球蛋白A,M,G 免疫球蛋白 血清样本 3.微量加样枪、 3.微量加样枪、试管 微量加样枪 4.分光光度仪、 4.分光光度仪、水浴箱 分光光度仪
实验原理
聚乙二醇即PEG是中性、 聚乙二醇即PEG是中性、无毒且具有独特理化性质和良 PEG是中性 好的生物相溶性的高分子聚合物, 好的生物相溶性的高分子聚合物,聚乙二醇具有高度的亲水 性,在水溶液中有较大的水动力学体积,并且没有免疫原性。 在水溶液中有较大的水动力学体积,并且没有免疫原性。 在免疫反应中,为增强抗原抗体反应常使用增聚剂, 在免疫反应中,为增强抗原抗体反应常使用增聚剂,如34%的聚乙二醇等,利用其破坏抗原抗体的水化层,促进其靠 的聚乙二醇等,利用其破坏抗原抗体的水化层, 近反应,但如浓度不适合, 近反应,但如浓度不适合,高了会影响其它溶质或产生非特 异性聚集影响结果。 异性聚集影响结果。
补充

5
第六章
免疫比浊分析
P146
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的分离
• 单个核细胞: 淋巴细胞+单核细胞
聚蔗糖-泛影葡胺分层液法(Ficoll)
(密度梯度离心法 ) 基本原理:
• 淋巴细胞分层液:密度1.077±0.001
• 离心:密度梯度离心
• 分离:各类细胞按其相应密度重新分布
第六章
免疫比浊分析
稀释的血浆 单个核细胞 分层液 粒细胞 红细胞
第六章
免疫比浊分析
淋巴细胞亚群测定常用的方法有 间接免疫荧光法
荧光素标记的抗鼠IgG
F
抗CD4单抗
CD4
流式细胞仪测定
第一章
免疫学基本内容及发展简史
I型超敏反应目前最好的诊断方法是皮内试验+ 特异性IgE测定。
特异性IgE测定方法有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和免 疫印迹法 迟发型( Ⅳ型)超敏反应的体内检测方法有 斑贴试验和结核菌素试验。
3
第六章
免疫比浊分析
P95
散射免疫比浊法
一定波长的光沿水平轴照射,通过抗原
抗体复合物溶液时光线被粒子颗粒折射而发 生偏转,产生散射光,散射光的强度与复合 物的含量成正比。
4
第六章
免疫比浊分析
速率散射比浊法
P96
将抗原抗体的沉淀反应与散射比浊分析相
结合,对单位时间内抗原和抗体结合形成复合 物的速度进行动力学测定即为速率免疫比浊法。 速率散射比浊法信号值产生于单位时间内 免疫复合物形成的最快时间段(抗原抗体反应的 第一阶段),测定的光信号是散射光强弱与样品 浓度成正比
免疫胶乳浊度法
第六章
免疫比浊分析
透射免疫比浊法
P93
在抗原或抗体量一定的条件下,可以利用比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免疫比浊分析是将液相内的沉淀反应 与现代光学仪器和自动分析技术相结合的 一项分析技术。
第一节 免疫比浊的原理 一、透射免疫比浊法 二、散射免疫比浊法 三、免疫胶乳比浊法 四、免疫比浊分析的影响因素和临床应用
第二节 自动化免疫比浊分析
第一节 免疫浊度分析原理
抗原、抗体在特定的电解质溶液中反应,形成小 分子免疫复合物(<19S),在增浊剂(如PEG、NaF等) 的作用下,迅速形成免疫复合物微粒(>19S),使反 应液出现浊度。这种浊度可用仪器检测,用吸光度表 示。
技术要求 速率散射比浊法峰值出现的时间与抗体浓 度及纯度直接相关,需选用抗体纯度及亲和力 交高的试剂。 此外,要保证待测样本血清的性状符合要 求,如严重脂血等即为不合格样本。
(三)方法评价
散射比浊法是目前临床应用较多的一种方法,本 法自动化程度高,具有快速、灵敏、准确、精密 等优点。采用抗原过量检测方法,保证了结果的 准确性。但仪器和试剂价格比较贵, 对抗体的质 量要求很高。
小结
经典的免疫沉淀反应通常是在抗原抗体 反应的终点进行结果判断,存在操作繁琐、费 时、敏感度低及难以自动化等缺陷。自动化免 疫比浊分析仪器的问世解决了以上的诸多问题。
目前,透射免疫比浊法和散射免疫比浊等方 法已常规运用于临床特定体液蛋白质的检测,相 关仪器已广泛应用于国内各级医院,成为临床免 疫检测的重要手段之一。
• C.火箭峰尖而清晰 D.E.火箭峰呈纺锤状
• 7.对于血清中数种蛋白质抗原成分的分析,常 可采用
• A.免疫电泳法 B.单向扩散试验 • C. 向扩散试验 D.火箭免疫电泳 • 8.速率散射比浊法测定的散射信号值产生于 • A.单位时间内最大量的免疫复合物 • B.单位时间内免疫复合物形成的最快时间段 • C.单位时间内免疫复合物形成的最稳定期 • D.抗体过剩期形成的免疫复合物
5. 离子强度 PBS是较好的反应液 。
返回章目录
抗原过量检测
(1) 抗体适当过量 (2) 对抗原过量进行阈值限定
三、临床应用
免疫比浊分析法主要用于特定蛋白系列检测。如免 疫球蛋白IgG、IgA、IgM、κ链、λ链、免疫球蛋白亚 类;补体C3、C4;血浆蛋白如前白蛋白(PAB)、白蛋 白(ALB)、α1-抗胰蛋白酶(α1-AT)、β2-微球蛋白(β2MG)、转铁蛋白(TRF)、铜蓝蛋白(CER)、结合珠蛋白 (HP)、,C-反应蛋白(CRP)、载脂蛋白ApoAI、ApoB、 脂蛋白(a)、类风湿因子(RF)、尿微量蛋白系列和某些 治疗性药物浓度等。
第一节 免疫浊度分析原理
在抗体稍微过量且固定的情况下,形成的免疫复 合物量随抗原量的增加而增加,反应液的浊度亦随之 增大,即待测抗原量与反应溶液的浊度呈正相关。
免疫比浊技术分类:
透射免疫比浊法
(turbidimetric immunoassay)
散射免疫比浊法
(nephelometry immunoassay)
返回章目录
思考题
• • 1.名词解释:透射免疫比浊法、散射免疫比浊法 • 2.免疫比浊分析的基本原理是什么?有哪些类型? • 3.简述免疫比浊分析的主要影响因素。
• 一、选择题 • 1.速率散射比浊法之所以能比传统的沉淀反应
试验大大地缩短时间,主要是因为 • A.在抗原抗体反应的第一阶段判定结果 • B.不需复杂的仪器设备 • C.使用低浓度的琼脂或琼脂糖 • D.反应的敏感度高
• 二、填空题
• 1.棋盘格法,又称方阵法,
同时稀释,可一次完成
和
并找出最适比。
和 的滴定,
• 2.免疫浊度测定的基本原理是抗原抗体在特殊
缓冲液中快速形成
,使反应液出
现
,并可根据其推算出抗原或抗体的量。
• 4.单向琼脂扩散法可用于
• A.抗体定性 B.抗体定量
• C.抗原定性 D.抗原定量
• 5.双向琼脂扩散试验,两种受检抗原的性质完全 相同时,沉淀线出现
• A.二条直线相交叉 C.二条弧线部分融合
B.二条弧线完全融合 D.二条直线不连接
• 6.火箭免疫电泳达到终点时应
• A.火箭峰呈云雾状 B.火箭峰呈圆形
三、免疫胶乳比浊法
(一)原理:
用抗体致敏的大小适中、均匀一致的胶乳颗 粒(一般为0.2 μm),在遇到相应抗原时,胶乳 颗粒上的抗体与抗原特异结合,引起胶乳颗粒凝 聚 ,使透射光和散射光即出现显著变化。
三、免疫胶乳比浊法
(一)原理:
第二节 自动化免疫比浊分析
一、主流免疫比浊设备概况
(一)BN特种蛋白分析测定系统
,称Rayleighae散射。
当微粒直径大于或等于入射光的波长时,前
向散射光远远强于后向散射光,称Mile散射。
其中光线偏转的角度与发射光的波长和抗 原抗体复合物的大小和多少密切相关。
当固定检测角度与发射光的波长时,散射 光的强度与复合物的含量成正比,即待测的抗 原越多,形成的复合物越多,散射光就越强。
抗原抗体复合物形成时间与速率的关系
累计时间
5 10 15 20 25 30 35 40 45 50 55 60
复合物产 产生速率 生总量
8
—
13
5
25
12
60
35
150
90
230
80
300
70
360
60
415
55
450
45
480
30
500
20
当抗体的浓度固定于一定范围时,复合物 形成的速率峰值的高低与抗原的含量成正比, 随着时间的延长,免疫复合物的量逐渐增多, 抗原抗体结合速度的峰值在一定的时间出现。 通过微机处理即可得到待测蛋白成份的含量。
(二) 技术要求 应选择适当的光源强度、反应时间、测量角
度及光源的波长。 另外,要注意保证抗原浓度合适。 此外,还要选择适宜的离子强度、pH值等。
(三)速率散射比浊法(rate nephelometry)
速率散射比浊法是抗原抗体结合反应的一种动 态测定方法。
所谓速率是指抗原抗体反应在单位时间内形成免 疫复合物的量(不是免疫复合物累积的量),连续 测定各时间复合物形成的速率与其产生的散射光信 号联系在一起,形成动态的速率散射比浊法,每项 检测仅1~2min即可完成。
Array360、IMMAGE特种蛋白分析分析系统
二、免疫比浊分析的主要影响因素
1.抗原抗体比例 抗原抗体比例要适当。 2.抗体的纯度与效价 诊断试剂应尽可能 选择高纯度与高效价的抗体。 3.免疫复合物的大小及稳定性 溶液中免 疫复合物颗粒的分散度尽可能相同,颗粒应 该不容易相互聚集。
4.增聚剂 利用增聚剂破坏抗原抗体的水化 层,促进反应的进行。
终点散射比浊法 速率散射比浊法
一、免疫透射比浊法
(一)原理:
一定波长的入射光线通过抗原抗体反应后的溶 液时,由于溶液中的免疫复合物微粒对光线的吸收、 反射和折射而使透射光减少,可用吸光度表示。
在一定范围内,吸光度与免疫复合物量呈正相 关,而形成的免疫复合物量与参与反应的抗原和抗 体的量呈函数关系。
(三)技术要求
• 待测的抗原抗体复合物分子量足够大。 • 抗原抗体复合物数量足够多。 • 具有充分的反应时间,只能测定抗原抗
体反应的第二阶段。 • 高亲和力的抗体,并保证抗体过量。
(四)方法评价
优点: 灵敏度高,稳定性好,操作简便,结果准确
不足: ①抗体用量较大; ②溶液中存在的抗原-抗体复合物分子应足够大 ③透射比浊测定在抗原-抗体反应的第二阶段,检 测需在抗原抗体反应达到平衡后进行,耗时较长。
抗原抗体反应曲线
(二)操作方法
1.将待检标本和抗原参考品作适当稀释。
2.将待测标本和标准抗原溶液(5个浓度抗原标准 品)与适当过量的抗血清混合,在一定条件下,抗 原抗体反应完成后,在340nm处测定各管吸光度。
3.按log-logit转换或y=ax3+bx2+cx+d方程进行曲线 拟合,制备剂量-反应曲线,由计算机处理,计算 出抗原浓度。
1.测定原理 该系统的测定方法是透射免疫比浊法的
一种改良。以发光二极管作为光源,检测前 向角13~24度的散射光,然后利用硅化光电 二极管接收散射光信号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经过微电脑处理, 与标准曲线进行比较,最后转换成待检物质 的浓度。
2.仪器基本组成
系统由分析仪、计算机、条码读取器、打 印机四部分组成,其中分析仪是主要组成部分, 包括散射测浊仪、自动加样系统、运输装置和 比色杯装置。
二、免疫散射比浊法
(一) 原理
粒子对光线的散射作用是溶液中的微粒子受到 光线照射后,微粒子对光线产生反射和折射而形成 散射光。
悬浮微粒对光散射形成的散射光强度与微粒的 大小、数量、入射光的波长和强度、测量角度等因 素密切相关。
不同大小的微粒形成的散射光分布不同。
当微粒直径小于入射光的波长的十分之一时, 散射光的强度在各个方向的分布均匀一致
• 2.透射免疫比浊法 • A.测定光线通过反应混合液时,被其中IC反射的光的强度 • B.测定光线通过反应混合液时,被其中IC折射的光的强度 • C.测定光线通过反应混合液时,被其中IC吸收的光的强度 • D.测定光线通过反应混合液时,透过的光的强度 • 3.散射免疫比浊法检测的原理 • A.测定光线通过反应混合液时,被其中IC反射的光的强度 • B.测定光线通过反应混合液时,被其中IC折射的光的强度 • C.测定光线通过反应混合液时,被其中IC吸收的光的强度 • D.测定光线通过反应混合液时,透过的光的强度
BNⅡ、BN100特种蛋白分析分析系统
(二)ARRAY分析系统 1.测定原理 本系统属于速率散射比浊分析法,在抗体过量的 前提下,光束通过抗原抗体复合物时所产生的散 射光速率变化大小与抗原浓度成正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