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4.古诗三首《赠刘景文》教案

合集下载

古诗三首 《赠刘景文》【教案】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

古诗三首 《赠刘景文》【教案】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

古诗三首《赠刘景文》(教案)
一、教学目标
1.了解诗歌的基本知识,掌握诗歌的韵律和章法。

2.认识赠人诗的特点,理解赠人诗的表达方式和情感。

3.熟悉《赠刘景文》这首唐诗,了解其背景和意义。

4.提高学生鉴赏诗歌的能力,培养他们欣赏诗歌的兴趣。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1.熟悉《赠刘景文》这首唐诗的韵律和章法。

2.精读诗歌,理解赠人诗的表达方式和情感。

三、教学步骤
1. 音乐律动
播放背景音乐,让学生感受音乐的节奏。

2. 导入课程
教师介绍诗歌的韵律和章法,并阐述赠人诗的表达方式和情感,引导学生对诗歌的认识和欣赏。

3. 诗歌欣赏和解析
教师朗读《赠刘景文》,并指导学生逐句理解诗歌的内涵。

4. 诗歌鉴赏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赠刘景文》的情感表达和诗歌技巧,培养学生鉴赏诗歌的能力。

5. 课堂讨论
学生就《赠刘景文》的内容展开讨论,探讨诗歌的主旨和意义。

6. 课堂作业
让学生翻译《赠刘景文》的内容,并简要阐述诗歌的主题。

四、教学资源
1.课件:《赠刘景文》诗歌解析
2.录音:教师朗读《赠刘景文》
3.赠人诗的例子及背景介绍
五、课后延伸
1.学生自选一首赠人诗,进行赏析和解析。

2.带领学生去国家图书馆或其他文化场所,让学生深入感受文化氛围,培养学生鉴赏古诗的兴趣和能力。

三年级统编版语文《古诗三首(赠刘景文)》教案

三年级统编版语文《古诗三首(赠刘景文)》教案

三年级统编版语文《古诗三首(赠刘景文)》教案一、教学目标1.认识“赠、刘”等7个生字,会写“赠、刘”等4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赠刘景文》,背诵古诗。

3.理解古诗的意思,体会诗人对友人的鼓励和赞美之情。

4.感受古诗的意境美,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对传统文化的热爱。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认识生字,正确、流利地朗读和背诵古诗;理解古诗的意思。

2.难点:体会古诗所表达的情感和意境,理解诗人对友人的鼓励之意。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朗读法、情境教学法、讨论法。

四、教学过程1.故事导入,激发兴趣讲述苏轼与刘景文之间的友情故事,引出古诗《赠刘景文》。

让学生谈谈对友情的理解和感受。

2.初读古诗,整体感知教师范读古诗,学生认真倾听,注意字音和节奏。

学生自由朗读古诗,圈出生字,借助拼音多读几遍。

指名读古诗,其他学生认真听,指出读得不准确的地方。

全班齐读古诗,要求读得正确、流利。

3.识字教学出示生字卡片,让学生认读。

可以采用开火车读、指名读、齐读等方式,巩固生字的读音。

讲解生字的结构和笔画顺序,让学生书空。

例如,“赠”是左右结构,左边是“贝”,右边是“曾”;“刘”是左右结构,左边是“文”,右边是“刂”。

用生字组词,让学生理解生字的含义。

例如,“赠”可以组成“赠送”“赠礼”“赠品”等;“刘”可以组成“姓刘”“刘海”等。

4.精读古诗,理解诗意逐句讲解古诗的意思。

“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

”:荷花凋谢连那擎雨的荷叶也枯萎了,只有那开败了菊花的花枝还傲寒斗霜。

引导学生理解“荷尽”“擎雨盖”“菊残”“傲霜枝”等词语的含义,感受秋天的萧瑟和菊花的坚韧。

“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

”:一年中最好的景致你一定要记住,那就是在橙子金黄、橘子青绿的秋末冬初的时节啊。

解释“好景”“君”“最是”“橙黄橘绿”等词语的意思,让学生体会诗人对秋天美景的赞美和对友人的鼓励。

5.朗读指导,体会情感教师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读出诗人对友人的鼓励和赞美之情。

统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4课《古诗三首·赠刘景文》(教学设计)

统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4课《古诗三首·赠刘景文》(教学设计)

统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4课《古诗三首·赠刘景文》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正确地朗读、背诵《古诗三首·赠刘景文》,理解诗歌的基本内容,感受古诗的韵味和美感。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等方式,学生能够掌握古诗的朗读技巧,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能够体会作者对友人的深厚情谊,培养对古典文化的热爱和尊重。

二、教学内容1. 诗歌背景:介绍作者刘禹锡和《古诗三首·赠刘景文》的创作背景,帮助学生理解诗歌的情感内涵。

2. 诗歌内容:详细解读《古诗三首·赠刘景文》的每一句诗意,引导学生感受古诗的意境和韵味。

3. 诗歌赏析:分析诗歌的艺术特点,如对仗、押韵、意象等,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正确朗读、背诵《古诗三首·赠刘景文》,理解诗歌的基本内容。

2. 教学难点:把握诗歌的意境和情感,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等。

2. 学具:课本、笔记本、彩笔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图片、故事等方式引入《古诗三首·赠刘景文》的学习,激发学生的兴趣。

2. 朗读:学生自读、齐读诗歌,教师指导朗读技巧,确保每个学生都能正确朗读。

3. 解读:教师逐句解读诗歌内容,引导学生理解诗意,感受古诗的意境。

4. 赏析:分析诗歌的艺术特点,如对仗、押韵、意象等,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5. 交流:学生分享对诗歌的理解和感受,教师点评、总结。

6. 背诵:学生背诵诗歌,巩固学习成果。

7. 总结: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重点、难点。

六、板书设计1. 诗歌《古诗三首·赠刘景文》2. 诗歌内容:逐句解读诗意,展示诗歌结构。

3. 艺术特点:对仗、押韵、意象等。

七、作业设计1. 背诵《古诗三首·赠刘景文》。

2. 摘抄诗歌中的优美词句,进行积累。

3. 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写一篇关于友谊的短文。

2023年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赠刘景文教案(推荐3篇)

2023年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赠刘景文教案(推荐3篇)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赠刘景文教案(推荐3篇)〖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赠刘景文教案第【1】篇〗古诗两首《赠刘景文》教学目标1.学习古诗《赠刘景文》,体会诗人对秋天的赞美之情。

2.认识本首诗中出现的生字,学写“刘、枝、首、记”四个生字。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背诵下来。

教学重点/难点学习古诗《赠刘景文》,体会诗人对秋天的赞美之情。

教学过程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1.出示图片:这幅图上画的是哪个季节的景色?你是从哪儿看出来的?(图上画的是秋天的景色,从一片片的红叶可以看出是秋天的景色。

)你从图上还看到了什么?(有一个小池塘,池塘里的荷叶已经枯萎,岸边开满了菊花。

)2.这幅图画就是诗人苏轼当年所看到的景色,于是,他写了一首诗送给他的朋友——刘景文。

板书课文题目,齐读。

二、初读感知,了解古诗大意1.自由读古诗,借助拼音读准字音。

(1)出示生字卡片。

刘菊残君橙橘(2)说说你是怎么记住这些字的。

(小组合作,交流记字方法。

)(3)学习书写“刘、首、枝、记”。

①认真观察田字格中的范字。

②分析字形。

③指导书写。

a.首:下半部分是“自”。

b.枝、记:左右结构,注意要写得左窄右宽。

c.刘:左右结构,“文”的第四笔写成点。

④学生描红、仿写。

2.自由读古诗,在诗中找出自己不理解的词语,圈出来。

3.小组合作学习古诗。

(1)每人读一遍古诗。

(2)提出自己不懂的词语,一起讨论。

三、再读感悟,想象画面1.自由读诗,说说你懂了什么,读懂了哪句就说哪句。

课件演示“擎雨盖”,帮助学生理解。

学生甲:第一句的意思是说荷花已经凋谢了,连擎雨的荷叶都枯萎了。

学生乙:第二句的意思是说只有那开败了菊花的花枝不怕寒冷。

学生丙:第三句的意思是一年中最好的景致你要记住。

学生丁:第四句的意思是一年中最好的景致就是橙子金黄、橘子青绿的时节。

2.提出自己不懂的词语,全班一起解答。

(1)尽:没有了,在诗中指荷花凋谢了。

(2)残:是说菊花已经开败了。

(3)君须记:你一定要记住。

4.古诗三首 赠刘景文 (教案)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

4.古诗三首 赠刘景文 (教案)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

4.古诗三首赠刘景文 (教案)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通过学习《古诗三首赠刘景文》,使学生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理解古诗的基本内容,感受古诗的韵律美和意境美。

2.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通过多种方法理解词语的能力,通过朗读、讨论等方式,理解古诗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3.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学习古诗,使学生进一步了解中国古代文化,激发学生对中国古典文学的热爱,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和审美情趣。

教学内容1. 古诗背景介绍:向学生介绍《古诗三首赠刘景文》的作者、背景和创作特点。

2. 古诗内容解析:带领学生逐句解读古诗,理解诗句的含义,感受古诗的意境。

3. 古诗韵律分析:引导学生感受古诗的韵律美,理解古诗的平仄、押韵等特点。

4. 古诗情感体验:通过朗读、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深入体验古诗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理解古诗的基本内容,感受古诗的韵律美和意境美。

2. 教学难点:理解古诗的意境,深入体验古诗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古诗课件、多媒体设备。

2. 学具:课本、笔记本、彩色笔。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图片、故事等方式,激发学生对古诗的兴趣。

2. 古诗背景介绍:向学生介绍《古诗三首赠刘景文》的作者、背景和创作特点。

3. 古诗内容解析:带领学生逐句解读古诗,理解诗句的含义,感受古诗的意境。

4. 古诗韵律分析:引导学生感受古诗的韵律美,理解古诗的平仄、押韵等特点。

5. 古诗情感体验:通过朗读、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深入体验古诗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6. 总结与拓展: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布置相关的作业和拓展活动。

板书设计1. 《古诗三首赠刘景文》2. 作者及背景:介绍作者和创作背景。

3. 古诗内容解析:逐句解读古诗,理解诗句的含义。

4. 古诗韵律分析:分析古诗的韵律美。

5. 古诗情感体验:体验古诗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作业设计1. 朗读与背诵:要求学生回家后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古诗三首赠刘景文》。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古诗三首《赠刘景文》教案教学设计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古诗三首《赠刘景文》教案教学设计
(三)实践活动(用时10分钟)
1.分组讨论:学生们将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一个与友情相关的主题,例如“如何表达对朋友的感谢”。
2.诗词创作:为了加深理解,我们将尝试仿写一首表达友情的古诗。这个创作活动将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创造力。
3.成果展示:每个小组将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讨论成果和创作古诗。
(四)学生小组讨论(用时10分钟)
2.案例分析:接下来,我们来看这首诗的具体内容。诗中“橙黄橘绿”的描绘不仅展现了秋天的色彩,也寓意着友情的丰富多彩。通过分析诗句,我们能够感受到诗人的情感和艺术表现。
3.重点难点解析:在讲授过程中,我会特别强调诗句的理解和诗歌意境的体会这两个重点。对于难点部分,如“最是”一词的用法,我会通过对比其他诗句来帮助大家理解。
5.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学习心得,提高沟通与合作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诗句朗读与理解:学生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赠刘景文》,并理解诗句的基本意思。
-关键词语的解析:掌握诗句中的“橙黄橘绿”、“最是”等词语的含义,理解其在诗句中的作用。
-诗歌意境的体会:通过分析诗句描绘的景象,体会作者对友人的深厚情感。
-在诗词创作实践方面,难点在于如何指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创作,可以提供一定的模板和提示,帮助学生克服创作难度。
-在诗词鉴赏能力的培养上,难点在于如何让学生不仅停留在对诗词表面的欣赏,而是能够从文化、情感、艺术等多角度进行深入分析,这需要教师通过具体案例和引导性问题来实现。
四、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1.讨论主题:学生将围绕“友情在生活中的意义”这一主题展开讨论。他们将被鼓励分享自己的经历和感受。
2.引导与启发:在讨论过程中,我将提出一些问题,如“你如何向朋友表达你的关心?”来引导学生深入思考。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赠刘景文优秀教案(精选3篇)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赠刘景文优秀教案(精选3篇)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赠刘景文优秀教案(精选3篇)〖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赠刘景文优秀教案第【1】篇〗教学目标:1.会认10个生字,会写6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体会诗人对秋天的赞美之情。

3.喜欢背诵古诗,有条件的,背诵课文以外的古诗。

教学重点:识字写字,对诗句的感悟。

教学难点:朗读感悟教学准备:字卡、词卡、小黑板、课件、收集其它的古诗教学时间:两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学习古诗《赠刘景文》教学过程:一、诵诗导入古诗是我国的文化精华,谁能背几首给大家听听?古诗为我们呈现美的意境,让我们有美的享受。

我们今天再来学习4.两首古诗中的《赠刘景文》。

(板书古诗题目)。

齐读课题。

二、学习古诗(一)释题1.读古诗题目(注意重点字音:赠)认识“首”字理字义。

首:象形字。

甲骨文作上面是头发和头皮,下面是眼睛。

本义是头。

引申为首领。

顺:首字笔画表示啥?眼目眉毛和头发;人的头部最首要,首先首领就用它。

2.师简介诗人“苏轼”(二)看图说话看图,说说你在图上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三)初读感知,了解古诗大意1.自读,借助拼音,读准字音2.找出诗中生字,注意读音易错字:擎残橙刘3.自读,画出不理解的词语4.小组读,合作学习,理解词义(四)再读感悟,想象诗歌画面1.自由读,结合图理解诗意。

2.小组内讨论交流,师点拨。

3.自由组合,与学习伙伴体会读,读完后交流自己的体会,交流后再读。

(五)启发想象,感情朗读,背诵1.师描述诗意,激发学生想象。

2.有感情地朗读、背诵。

(六)想想、议议你认为一年最好的时节是哪个季节,为什么?(秋天,收获的季节)三、学习古诗中的生字1.找出古诗中要求写的生字,理解“枝记刘”的字理字义。

枝:形声字。

从木,支声。

本义指树木的枝条。

引申为长条形物品的量词。

谜:看是一支木,撑开成大树。

无它叶难长,有它树不秃。

记:形声字。

从言,己声。

本义指用“言”记录、记载。

引申为不忘、思念。

又指记载事物的书籍或文章。

4 古诗三首赠刘景文(教案)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

4 古诗三首赠刘景文(教案)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

4 古诗三首赠刘景文(教案)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 学生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三首古诗。

2. 学生能够借助工具书和课文注释,理解诗句中的生字、生词。

3. 学生能够描述并体会古诗所描绘的景色和情感。

4. 学生能够用自己的话复述古诗的大意。

过程与方法1. 学生通过朗读、讨论、分享,培养欣赏古诗的能力。

2. 学生通过观察插图和联系生活实际,增强对古诗内容的理解。

3. 学生通过模仿创作,提高自己的文学表达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1. 学生能够感受古诗中美的元素,培养对古典文化的尊重和热爱。

2. 学生能够理解并表达古诗中的友情、思乡等情感。

3. 学生能够通过古诗学习,增强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认同感。

教学内容第一首:《赠汪伦》- 介绍作者李白及其背景。

- 诗句逐句解析,理解字词句意。

- 情感分析,体会友情的深厚。

- 朗读指导,感受诗歌的韵律美。

第二首:《静夜思》- 背景介绍,了解诗人的思乡之情。

- 诗句解析,掌握重点词汇。

- 情感体验,感受诗人的孤独与思乡。

- 诗歌欣赏,体会夜晚的宁静美。

第三首:《登鹳雀楼》- 介绍鹳雀楼的历史与文化意义。

- 诗句解析,理解诗中的景物描写。

- 情感分析,体会诗人的抱负与志向。

- 朗读指导,感受诗歌的气势美。

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1. 正确理解三首古诗的字词句意。

2. 体会古诗中的情感,并能用自己的话表达。

3. 有感情地朗读古诗,感受诗歌的韵律美。

教学难点1. 对古诗中复杂情感的理解与表达。

2. 诗歌韵律和节奏的掌握。

3. 古诗意境的深入感受与描绘。

教具与学具准备- 多媒体设备(用于展示古诗背景资料、插图等)- 课文注释和工具书- 诗歌朗诵音频资料- 画纸、彩笔(用于学生创作)第一课时:《赠汪伦》1. 导入:介绍李白及其创作背景,激发学生兴趣。

2. 新课:学习《赠汪伦》,逐句解析诗句,理解字词句意。

3. 感悟:讨论友情的意义,分享个人体验。

4. 实践:朗读并背诵《赠汪伦》,体会诗歌的韵律美。

三年级古诗赠刘景文教案

三年级古诗赠刘景文教案

三年级古诗赠刘景文教案三年级古诗《赠刘景文》教案一、教学目标1、学生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古诗《赠刘景文》。

2、帮助学生理解古诗的意思,感受诗人对友人的勉励和对秋天的赞美之情。

3、让学生学习古诗中的生字新词,提高学生的识字写字能力。

4、培养学生对古诗的欣赏和感悟能力,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理解古诗的意思,体会诗人的情感。

(2)掌握古诗中的生字新词,能够正确书写。

2、教学难点(1)感受古诗中所描绘的秋天景色,理解诗人对友人的勉励之意。

(2)引导学生体会古诗的意境和韵味,提高学生的古诗鉴赏能力。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朗读法、讨论法、多媒体辅助教学法四、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1)同学们,一年有四季,你们能说说自己最喜欢哪个季节吗?为什么?(2)今天,我们要学习一首描写秋天的古诗,它的名字叫《赠刘景文》。

(板书课题)2、初读古诗(1)教师范读古诗,学生注意听准字音和节奏。

(2)学生自由朗读古诗,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3)指名学生朗读,教师进行正音和指导。

3、学习生字新词(1)出示古诗中的生字新词:赠、刘、擎、菊、残、犹、傲、君。

(2)学生认读生字,教师强调读音和字形。

(3)指导学生书写生字,重点指导“赠、擎、残”等字的书写。

4、理解诗意(1)小组合作,结合注释和插图,理解古诗的意思。

(2)教师巡视指导,帮助学生解决疑难问题。

(3)各小组汇报交流,教师进行总结和补充。

诗意:荷花凋谢连那擎雨的荷叶也枯萎了,只有那开败了菊花的花枝还傲寒斗霜。

一年中最好的景致你一定要记住,那就是在橙子金黄、橘子青绿的秋末冬初的时节啊。

5、体会情感(1)引导学生思考:诗人为什么要写这首诗赠给刘景文?(2)学生讨论交流,教师点拨:诗人通过描写秋天的景色,勉励友人要珍惜时光,乐观向上。

(3)让学生再次朗读古诗,体会诗人的情感。

6、朗读背诵(1)学生多种形式朗读古诗,如个人读、小组读、全班读等。

最新人教统编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古诗三首:赠刘景文》优质课教案

最新人教统编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古诗三首:赠刘景文》优质课教案

最新人教统编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古诗三首:赠刘景文》优质课教案教学目标1.会认8个生字,会写7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体会诗人对秋天的赞美之情。

3.能借助注释理解诗句的意思。

能从古诗中的景象知道古诗描写的季节。

教学重难点重点1.会认8个生字,会写7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体会诗人对秋天的赞美之情。

难点能借助注释理解诗句的意思。

能从古诗中的景象知道古诗描写的季节。

教学过程一、默写导入1.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杜牧的《山行》,现在让我们拿出听写本,默写这首诗。

2.学生默写后同桌互相检查。

3.《山行》这首诗描写的是哪个季节的景色?对,秋季,接下来,我们一起走进苏轼的《赠刘景文》这首诗,去寻找秋天的另一番景象。

4.出示诗人、题目,明确这首诗是谁送给谁的。

学习生字:赠、刘。

5.介绍诗人。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

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人,北宋文学家、书法家、画家。

二、初读古诗1.自由朗读古诗,要求读正确、流利。

2.同桌互读,互相评议,互相指点。

3.指名朗读。

先指导读准字音,再读准节奏,让学生体会古诗朗读的特点。

4.自学古诗。

借助注释或结合插图理解字词的意思,画出不理解的词语。

5.小组合作学习。

交流已读懂的字词,解决不理解的问题,教师巡视指导。

三、细读品味1.人们常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诗光读还不行,还要边读边想,看看诗中描绘了哪些景物。

2.反馈。

(根据学生的回答相机教学)(1)荷尽。

出示插图,让学生由图理解“尽、擎雨盖”的意思。

讨论:荷花凋谢了,荷叶枯萎了,那诗人为什么还要写这些景物呢?指导朗读:你们能通过朗读把荷花池的美丽表现出来吗?(个别读——女生读——齐读,教师随机评价)(2)菊残。

看图,理解“菊残、傲霜枝”。

秋风中,菊枝仍精神抖擞地挺立着,你们想对它说些什么?(3)橙黄橘绿。

读了这几个字,你们仿佛看到了什么?(全班交流)出示“橙黄橘绿”的图片。

4古诗三首《赠刘景文》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语文三年级上册统编版

4古诗三首《赠刘景文》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语文三年级上册统编版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
1.教学方法:
(1)讲授法:通过教师的讲解,使学生了解古诗的背景、诗人的情感以及古诗的韵律和格式。
(2)讨论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他们分享对古诗的理解和感受。
(3)实践法:让学生通过朗诵、表演等形式,亲身感受古诗的韵律美。
2.教学手段:
(1)多媒体设备:利用多媒体设备展示古诗的背景图片、诗人的画像等,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古诗的意境和诗人的情感。
作用与目的:
巩固学生在课堂上学到的古诗的知识点和技能。
通过反思总结,帮助学生发现自己的不足并提出改进建议,促进自我提升。
知识点梳理
《赠刘景文》是统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课本中的一首古诗,是宋代文学家苏轼赠予好友刘景文的诗作。这首诗以秋天的景色为背景,通过对菊花、荷花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之情。教材选取这首诗,旨在让学生通过学习,了解秋天的特点,感受诗人对朋友的深情,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文学素养。同时,通过学习这首诗,也能让学生初步了解古诗的韵律和格式,为后续的古诗学习打下基础。
(2)教学软件:运用教学软件进行古诗的朗读、平仄标注等,提高学生对古诗韵律和格式的掌握。
(3)网络资源:利用网络资源,如古诗文网、诗词赏析等,提供更多的古诗学习资源,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实施过程
1.课前自主探索
教师活动:
发布预习任务:通过在线平台或班级微信群,发布预习资料(如PPT、视频、文档等),明确预习目标和要求。
(2)小组合作学习: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他们互相分享对诗的理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2.存在主要问题
(1)学生对古诗的韵律和格式理解不够深入,需要进一步的教学方法改进。
(2)学生在自主学习过程中,缺乏有效的监督和指导,需要加强对学生学习过程的关注。

三年级统编版语文《古诗三首——赠刘景文》教学设计

三年级统编版语文《古诗三首——赠刘景文》教学设计

三年级统编版语文《古诗三首——赠刘景文》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会认“赠、刘、盖、菊、残、君、橙、橘”等生字,会写“赠、刘、盖、菊、残、君、橙”等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古诗《赠刘景文》,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对友人的勉励之情。

3.感受古诗中描绘的秋末冬初的景色特点,领略古诗的意境美,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4.学习古诗借景抒情的表达方法,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激发学生对古诗的热爱和对传统文化的传承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识字、写字,准确朗读古诗,理解诗句的含义和诗人所表达的情感。

体会古诗中描绘的景色特点,感受古诗的韵律美和意境美。

2.难点理解“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所蕴含的深刻哲理和诗人借此对友人的勉励之意。

三、教学方法情境教学法、朗读感悟法、讨论法、想象法、多媒体辅助教学法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谈话导入:同学们,在我们的生活中,朋友是非常重要的。

当我们的朋友遇到困难或者需要鼓励的时候,我们会用各种方式来表达对他们的关心和支持。

在古代,诗人们也常常通过写诗来赠送给朋友,表达自己的情感和心意。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苏轼写给好友刘景文的诗——《赠刘景文》。

(板书课题:赠刘景文)2.介绍诗人苏轼和他与刘景文的友谊背景,让学生了解这首诗的创作缘由,增加学生对古诗的兴趣和理解。

苏轼是北宋著名的文学家、书画家,他的诗歌风格豪放豁达,题材广泛。

刘景文是苏轼的好友,当时他正处于人生的低谷,苏轼写这首诗是为了鼓励他振作起来,积极面对生活。

3.展示一些秋末冬初的图片,如枯萎的荷叶、残败的菊花、金黄的橙子和橘子等,引导学生观察这些景色的特点,为学习古诗做好铺垫。

(二)初读古诗,整体感知1.教师范读古诗,要求学生认真倾听,注意字音的准确、节奏的把握以及语调的抑扬顿挫。

2.学生自由朗读古诗,圈出生字,借助拼音多读几遍,读准字音。

3.同桌互相检查生字认读情况,互相纠正读音。

4.教师出示生字卡片,指名认读生字,开火车读、齐读。

部编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4.古诗三首《赠刘景文》教案

部编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4.古诗三首《赠刘景文》教案

4 古诗三首教学目标:1.认识本课“径、斜、赠”等11个生字,学会“寒、径、斜”等13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诗歌,能够进行背诵积累,同时默写《山行》。

3.理解诗歌大意,能够融人诗歌的意境中,感受诗歌所描绘的美好秋色,体会诗人对秋天大自然的喜爱、赞美之情。

教学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诗歌。

教学难点:感受诗歌的意境美,激发对秋天大自然的喜爱之情。

教学准备:准备多媒体课件;搜集三首古诗的作者资料第二课时赠刘景文课时目标:1.认识“赠、刘、残”等8个生字,学会“赠、刘、盖”等7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诗歌3.理解诗歌内容,从荷枯、菊败、橙黄、橘绿中体会诗人对秋天的赞美和对朋友的勉励、敬佩之情。

教学过程:一、回顾学习,引入诗题1.谈话回顾: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刚刚学过杜牧的描写秋天的诗歌《山行》,来,我们一起背诵这首诗歌。

2.质疑交流:在你们的印象中,秋天是怎样的呢?课件出示句子“在我的印象中,秋天。

”引导学生利用给定的句式描述秋天给自己的印象。

3.小结引入:在宋代大文豪苏轼的心目中,秋天却有着别样的风情。

这节课,让我们继续学习苏轼描写秋天的古诗《赠刘景文》(板书课题,引导学生注意“赠”是后鼻音)。

随后教师简单释题,引导学生明确这首诗歌是诗人写给自己的好朋友刘景文的,并简单介绍苏轼(号东坡居士,宋代重要的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设计意图】由上节课古诗学习回顾,让学生有效实现了认知内化,同时,通过句式说话训练的形式,自然引入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激发了学生探究苏轼眼中的秋天是怎样的强烈欲望。

二、初读古诗,惑知画面1.课件播放舒缓的钢琴曲,教师配乐范读,引导学生边听边想象画面,交流自己似乎看到了一幅怎样的秋景图。

教师根据学生的描述,及时予以肯定。

2.学生自读诗歌,注意读准字音,读通诗句,读不好的字词借助拼音反复朗读。

3.指名朗读诗歌,教师根据学生的朗读,强调生字“犹”读第二声,“橙”不要读成了“登”。

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上)4《古诗三首 赠刘景文》教学设计与说课稿(共5篇)

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上)4《古诗三首 赠刘景文》教学设计与说课稿(共5篇)

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上)4《古诗三首赠刘景文》教学设计与说课稿(共5篇)《古诗三首赠刘景文》教学设计1【学习目标】1、会认“菊、残、君、橙、橘、径”6个生字,会写“首、刘、枝、记”4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体会诗人对秋天的赞美之情。

3、培养积累、背诵古诗的兴趣。

【重点难点】1、重点:认字写字;背诵古诗。

2、难点:古诗的理解。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1、现在是什么季节?喜欢秋天吗?你能用一些词句来说说你所看到秋天的景色吗?2、从你们的话中,我感到大家都很喜欢秋天,古人也很喜欢秋天,他们常常吟诗作词来赞美秋天。

今天我们就要来学习一首描写秋天美丽景色的古诗--《赠刘景文》(出示诗人、题目):知道这首诗是谁送给谁的吗?学习生字:赠、刘。

3、介绍诗人及写诗的背景:苏轼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文学家,别人又叫他苏东坡。

一天,他和朋友们聚会,其中一个叫刘景文的与他很谈得来。

苏轼喝着酒,非常高兴,就写了这首诗送给刘景文,所以题目就叫《赠刘景文》。

(学生接读,提醒注意后鼻音)二、初读古诗1、自由读古诗,要求读正确、流利。

2、同桌相互听一听,看看他读得对吗?3、反馈:(1)指名读(谁愿意把这首诗读给大家听一听?)评价:听了他的朗读,你有什么评价?(2)引出生字教学:菊残君橙橘你用什么方法记住它们的?(3)学生说说识记生字的方法--读生字卡片4、朗读这首诗(谁能大声地再来读读?--大家再自信地读给自己听听--齐读)三、细读品味1、人们常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所以读诗光读还不行,还要边读边想,看看诗中描绘了哪些景物?2、反馈:(根据学生的回答相机教学)(1)荷尽出示2幅图片:为了帮助大家读得更好,进一步感受秋天的美景,老师给你看这两幅图。

让学生说说哪幅图写出了诗意,并说说理由。

(理解“尽、擎雨盖”)讨论:荷花凋谢了,荷叶枯萎了,诗人为什么还要写这里?指导朗读:那你能通过朗读把荷花池的美丽表达出来吗?(个别读--女生读--齐读,教师随机评价:真好啊!真是看了还想看。

2023年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赠刘景文优秀教案(优选3篇)

2023年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赠刘景文优秀教案(优选3篇)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赠刘景文优秀教案(优选3篇)〖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赠刘景文优秀教案第【1】篇〗《赠刘景文》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会认6个生字,会写3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诗文、背诵诗文,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对秋天的赞美之情。

3、体会诗人的写作动机,感受秋天的美丽,懂得生活总有其美好的一面,我们要积极地去面对。

二、教学重难点:1、会认10个生字,会写6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诗文、背诵诗文,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对秋天的赞美之情。

三、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四、课时安排:一课时五、教学过程:(一)回忆导入,明确主题1、同学们,四季更迭,秋天已然悄悄地来到我们跟前。

关于“秋天”,我们以前学过不少课文,你还记得吗?(学生背诵相关片断)2、总结自己对秋天的体验。

按句式说话:“在我的印象中,秋天。

”3、在古代大诗人苏轼的心目中,秋天又是怎样的呢?让我们一起来学习古诗《赠刘景文》。

4、介绍诗人及写诗的背景:苏轼,他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文学家,别人又叫他苏东坡。

一天,他和朋友们聚会,其中一个叫刘景文的与他很谈得来。

苏轼喝着酒,非常高兴,就写了这首诗送给刘景文,所以题目就叫《赠刘景文》,学生再读课题。

(二)学习生字1、自由读诗,找出生字。

2、组词、读准字音:(课件出示词语)赠送姓刘擎雨盖菊花残枝犹有君子必需橙色橘子3、注音平舌音:(课件标注)赠、残(三)初读古诗,感知诗意1、配乐范读,想象画面。

2、自由读诗,读准、读通诗句。

思考讨论:诗中写出哪些景物?3、听录音,画出朗读节奏:赠/刘景文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

一年/好景/君须记,正是/橙黄/橘绿时。

4、通读全诗,注意读出诗的节奏。

(四)赏析诗句,把握诗蕴1、夏日荷花是什么样子的?(当学生说不清时,可引导背诵已学课文《荷花》片断,板画“荷叶”理解“擎雨盖。

)到了秋末,荷花又变成什么样了?(出示“荷尽”图,理解“尽”。

)2、秋天的菊花在枯萎时与夏日的荷花有什么不同?(出示“菊残”图,理解“傲霜枝”)3、比较两图,读前两行诗。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赠刘景文教学设计(推荐3篇)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赠刘景文教学设计(推荐3篇)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赠刘景文教学设计(推荐3篇)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赠刘景文教学设计【第1篇】赠刘景文【教材分析】《赠刘景文》的作者是苏轼。

诗中描写的是秋末初冬的景色,第一句以荷败、菊残,写出了秋末的特征。

接下来诗人以橙子的金黄与橘子的青绿,把初冬的景色点缀得色彩鲜明而富有生气。

诗人在此一反悲秋的调子,赞美了秋天是收获的季节,激励着人们乐观向上。

【教学目标】1、会认“赠、刘、残、犹、傲、君、橙、橘”8个生字,会写“赠、刘、盖、菊、残、君、橙”7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

3、通过对诗句的朗读感悟,体会诗中描绘的浓浓秋色,感受诗歌美的意境和深刻的哲理。

培养学生自主阅读,感悟诗理的能力。

4、激发学生面对生活要乐观向上,不泄气,珍惜现在的大好时光。

【教学重点】通过对诗句的朗读感悟,体会诗中描绘的浓浓秋色,感受诗歌美的意境和深刻的哲理。

【教学难点】激发学生面对生活要乐观向上,不泄气,珍惜现在的大好时光。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过程】一、知诗人,解诗题古诗词是文学宝库中的瑰宝,也是我们民族文化的精髓。

千百年间,万口成诵,哺育了一代又一代人。

今天我们来学习《古诗三首》中的其二,《赠刘景文》。

1、“赠”是本课的生字,仔细观察字的结构,想一想,在书写时我们应该注意哪些?师范写。

学生描红、临写。

2、赠也就是送的意思,类似的赠写诗你知道哪首?《赠汪伦》李白写给汪伦的,那么我们今天学习的《赠刘景文》又是谁送给谁的呢?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四川眉山人,是北宋著名的文学家,书法家,画家。

与父亲苏洵,弟弟苏辙同为“唐宋八大家”之一。

刘景文是苏轼的好朋友,与苏轼诗酒往来,情谊颇深。

3、齐读课题。

读了这个诗题后你想知道些什么?二、初读古诗,读通读顺1、想知道答案吗,只要读懂了这首诗,你们的疑问也就迎刃而解了,请同学们自己读读古诗,借助拼音,读准字音,把这首诗读通读顺。

2、谁愿意给大家读读这首诗?读出节奏自读指名读提示停顿出示抑扬顿挫的“顿”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

统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4《古诗三首 赠刘景文》(教案)

统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4《古诗三首  赠刘景文》(教案)

教案:统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古诗三首赠刘景文》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古诗《赠刘景文》;理解古诗中的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学会欣赏古诗的意境,感受作者的情感。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引导学生理解古诗的含义,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通过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古典文学,增强民族自豪感;引导学生珍惜友谊,关爱他人。

二、教学内容1. 课题:古诗三首赠刘景文2. 课型:新授课3. 课时:2课时4. 教学内容:学习并理解古诗《赠刘景文》,感受作者对友人的深情厚谊。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正确朗读并背诵古诗《赠刘景文》;理解古诗的含义,体会作者的情感。

2. 教学难点:把握古诗的意境,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2. 学具:课本、笔记本、彩色笔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师生问好,检查课前准备。

(2)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古诗,激发学生对古典文学的兴趣。

(3)板书课题,导入新课。

2. 自主学习(1)学生自读古诗,圈出生字词。

(2)学生借助工具书,自主学习生字词。

(3)教师检查学生的自学情况,指导学生正确朗读古诗。

3. 理解诗意(1)教师引导学生逐句解析古诗,帮助学生理解诗意。

(2)学生分享自己的理解,教师点评并总结。

(3)学生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体会古诗的意境。

4. 感悟诗情(1)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诗中的意象,感受作者的情感。

(2)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谈谈对友谊的认识。

(3)学生通过朗读、绘画等形式,表达自己对古诗的理解和感悟。

5. 总结拓展(1)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古诗学习的意义。

(2)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互相交流。

(3)布置作业,鼓励学生在课后继续学习古诗。

六、板书设计1. 板书课题:古诗三首赠刘景文2. 板书内容:古诗全文、生字词、诗意、诗情七、作业设计1. 朗读并背诵古诗《赠刘景文》。

4古诗三首《赠刘景文》(教案)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

4古诗三首《赠刘景文》(教案)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

4古诗三首《赠刘景文》(教案)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通过学习《赠刘景文》,使学生了解古诗的基本结构,理解诗中的意境和情感,提高文学鉴赏能力。

2. 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读、讨论、分享等方式,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合作探究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古典文学的兴趣,激发爱国情怀,增强文化自信。

教学内容1. 作者背景:介绍作者及创作背景,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诗歌内容。

2. 古诗解析:详细解读《赠刘景文》的诗句,分析其意境和情感。

3. 文学鉴赏: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欣赏古诗,如音韵、意象、修辞等。

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理解并背诵《赠刘景文》,掌握古诗的基本结构。

2. 难点:深入理解诗中的意境和情感,提高文学鉴赏能力。

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课件、黑板、粉笔等。

2. 学具:笔记本、课本等。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提问或讲故事的方式引起学生的兴趣,导入新课。

2. 新授:介绍作者及创作背景,详细解读《赠刘景文》的诗句,分析其意境和情感。

3. 互动:组织学生进行朗读、讨论、分享等活动,加深对诗歌的理解。

4. 总结:对所学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重点和难点。

5. 作业布置:布置与课程内容相关的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板书设计1. 《赠刘景文》2. 作者:王之涣3. 诗句解析:对诗中的重点句子进行解析,分析其意境和情感。

4. 文学鉴赏:从不同角度进行文学鉴赏,如音韵、意象、修辞等。

作业设计1. 必做题:背诵《赠刘景文》,并用自己的话解释诗句的意思。

2. 选做题:写一篇关于《赠刘景文》的鉴赏文章,或创作一首自己的古诗。

课后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我发现学生在理解古诗的意境和情感方面存在一定困难。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需要更加注重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欣赏古诗,提高他们的文学鉴赏能力。

同时,也要加强学生的朗读和背诵训练,帮助他们更好地掌握古诗的基本结构。

重点关注的细节是“教学过程”部分,因为这是整个教学设计的核心,直接关系到学生对古诗的理解和欣赏。

4古诗三首《赠刘景文》教案-2022-2023学年语文三年级上册(部编版)

4古诗三首《赠刘景文》教案-2022-2023学年语文三年级上册(部编版)

4古诗三首《赠刘景文》教案-2022-2023学年语文三年级上册(部编版)教学目标:1.掌握古诗赏析的基本方法。

2.理解赠刘景文的主旨,培养学生爱国爱家的情感。

3.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和写作能力。

教学重点:1.古诗赏析的基本方法。

2.理解赠刘景文的主旨。

3.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和写作能力。

教学难点:1.如何让学生理解古诗的文化背景。

2.如何引导学生表达对祖国和家庭的情感。

教学准备:1.课件2.多媒体设备3.板书教学过程:课前导入(10分钟)1.引出古诗《赠刘景文》。

2.了解刘景文。

3.探讨文人交际。

课堂讲解(30分钟)1.分析古诗《赠刘景文》。

2.讲解古诗的背景知识。

3.启发学生思考句子的含义。

课堂练习(30分钟)1.让学生朗读诗歌。

2.让学生解读古诗中的词句。

3.让学生讨论古诗的意义。

课堂展示(20分钟)1.让学生口头表达他们对祖国和家庭的感情。

2.让学生用自己的话来概括古诗的主营。

3.让部分学生上台展示他们的口语表达或作文。

课后作业(10分钟)1.让学生们回家阅读相关文章。

2.让学生在课堂外练习口头表达和写作。

教学深化(可选)1.分组讨论基本方法并分享。

2.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来表达古诗的含义。

3.让学生用自己的词汇来写同样主题的古诗。

教学反思:古诗《赠刘景文》是一首内容丰富激动人心的古诗,以其意义深刻、结构简洁、影响深远的特点,为师生们提供了了解和思考古代文人抒发爱国和家国情怀的机会。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引导学生思考诗歌的背景知识和文化价值,激发其表达爱国和爱家的情感,同时还要注重提高学生口头表达和写作能力,使他们更好地掌握古诗的赏析技巧和应用能力。

人教部编语文三上第四课《古诗三首-赠刘景文》教案

人教部编语文三上第四课《古诗三首-赠刘景文》教案

《赠刘景文》教案教学目标:1、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背诵课文。

体会诗人对秋天的赞美之情。

3.学习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的阅读方法。

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

教学重点: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背诵古诗。

教学难点:掌握阅读古诗的方法,体会古诗的意境。

教学过程:《赠刘景文》学习目标:1、会认“菊、残、君、橙、橘、径”6个生字,会写“首、刘、枝、记”4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体会诗人对秋天的赞美之情。

3、喜欢背诵古诗。

一、课前预习1.试读课文。

遇到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2.把我会认的字加上拼音读一读。

3.自制生字卡片去掉拼音认读4.通过读感悟本课写的是什么季节的诗。

二、检查预习情况。

1、认读生字。

不会读的指读。

2、谁能把这首古诗正确流利的读一次呢?3、师生评价三、谈话导入:1.现在是什么季节?喜欢秋天吗?你能用一些词句来说说你所看到秋天的景色吗?2.从你们的话中,我感到大家都很喜欢秋天,古人也很喜欢秋天,他们常常吟诗作词来赞美秋天。

今天我们就要来学习一首描写秋天美丽景色的古诗,《赠刘景文》。

板书课题。

学生齐读课题两次。

3、介绍诗人及写诗的背景:这首诗的作者是苏轼,他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文学家,别人又叫他苏东坡。

一天,他和朋友们聚会,其中一个叫刘景文的与他很谈得来。

苏轼喝着酒,非常高兴,就写了这首诗送给刘景文,所以题目就叫《赠刘景文》课件1学生再读课题。

三、初读古诗1、自由读古诗,要求读正确、流利。

2、同桌相互听一听,看看他读得对吗?3、反馈:指名读(谁愿意把这首诗读给大家听一听?)四、学习生字:1.默读,把不认识的字圈出来。

2、出示生字,指明读,齐读,3、你用什么方法记住它们的?学生说说识记生字的方法4.词语练习课件五、书写指导1、出示要写的字:首、刘、枝、记、于、枫2、学生认读3、让学生观察,说说书写时要注意什么。

4、教师指导书写五、细读品味1、朗读这首诗(谁能大声地再来读读?——大家再自信地读给自己听听——齐读)课件42、人们常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所以读诗光读还不行,还要边读边想,看看诗中描绘了哪些景物?3、反馈:(根据学生的回答相机教学)课件5(1)荷尽课件6:为了帮助大家读得更好,进一步感受秋天的美景,老师给你看这两幅图。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 古诗三首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径、斜、赠”等11个生字,学会“寒、径、斜”等13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诗歌,能够进行背诵积累,同时默写《山行》。

3.理解诗歌大意,能够融人诗歌的意境中,感受诗歌所描绘的美好秋色,体会诗人对秋天大自然的喜爱、赞美之情。

教学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诗歌。

教学难点:感受诗歌的意境美,激发对秋天大自然的喜爱之情。

教学准备:准备多媒体课件;搜集三首古诗的作者资料
第二课时赠刘景文
课时目标:
1.认识“赠、刘、残”等8个生字,学会“赠、刘、盖”等7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诗歌
3.理解诗歌内容,从荷枯、菊败、橙黄、橘绿中体会诗人对秋天的赞美和对朋友的勉励、敬佩之情。

教学过程:
一、回顾学习,引入诗题
1.谈话回顾: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刚刚学过杜牧的描写秋天的诗歌《山行》,来,我们一起背诵这首诗歌。

2.质疑交流:在你们的印象中,秋天是怎样的呢?课件出示句子“在我的印象中,秋天。

”引导学生利用给定的句式描述秋天给自己的印象。

3.小结引入:在宋代大文豪苏轼的心目中,秋天却有着别样的风情。

这节课,让我们继续学习苏轼描写秋天的古诗《赠刘景文》(板书课题,引导学生注意“赠”是后鼻音)。

随后教师简单释题,引导学生明确这首诗歌是诗人写给自己的好朋友刘景文的,并简单介绍苏轼(号东坡居士,宋代重要的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设计意图】由上节课古诗学习回顾,让学生有效实现了认知内化,同时,通过句式说话训练的形式,自然引入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激发了学生探究苏轼眼中的秋天是怎样的强烈欲望。

二、初读古诗,惑知画面
1.课件播放舒缓的钢琴曲,教师配乐范读,引导学生边听边想象画面,交流自己似乎看到了一幅怎样的秋景图。

教师根据学生的描述,及时予以肯定。

2.学生自读诗歌,注意读准字音,读通诗句,读不好的字词借助拼音反复朗读。

3.指名朗读诗歌,教师根据学生的朗读,强调生字“犹”读第二声,“橙”不要读成了“登”。

同时,注意指导读好诗歌的停顿与节奏(课件出示“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

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

4.再读诗歌,想一想诗中写了哪些景物。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
归纳板书:荷、菊、橙、橘。

5.学生齐读诗歌,注意想象画面中的几种景物的样子。

【设计意图】此环节教学重在让学生在读中扫清字词障碍,达到将诗歌读通、读顺的学习目的,同时,对诗歌中描述的画面建立粗浅的认知。

三、品读赏析,融境悟情
1.质疑引入:古人作诗最讲究“诗中有画,画中有诗”,那么在苏轼这首诗歌中,又藏着一幅怎样的秋色图呢?认真朗读诗歌,看看你眼中都见到了怎样的秋景。

2.学生自读,思考第一、二两句,并与同学、老师交流:
生:我感受到了一种很凄凉的味道。

你看,荷花已经开完了,并且已经枯萎了。

师:你是怎么知道的?
生:我从“尽”字中体会到的,再看课文中的插图,荷叶都枯萎了。

师:想一想,夏天的时候,荷叶的样子是怎样的呢?(课件出示夏日荷花图)
生:碧绿的荷叶被高高地举起,就像一把把小伞。

师:对,所以第一句诗中的“雨盖”是指“雨伞”的意思。

这样缺乏生机的荷叶,确实让人感到凄凉悲伤。

那秋天的菊花又是怎样的呢?
生:秋天的菊花虽然也开始枯萎了,但是它却不怕塞冷,还在傲
然绽放。

师:你是从哪个地方感受到菊花这样的精神的?
生:“傲霜枝”说明它不怕寒霜,还是很勇敢地在秋霜里绽放。

师(课件出示“菊残犹有傲霜枝”):正是因为菊花有如此不屈的精神,所以才能成为秋天精神的代表,也才更让诗人喜爱秋天(板书:喜爱)。

来,让我们带着喜爱之情读读这两句诗。

3.继续出示第三、四两句诗“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引导学生朗读并思考:从这两句诗中,你体会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1)学生交流(对秋天的赞美),教师适时引导他们说说是从哪句话中体会到的(板书:一年好景君须记),并思考诗人赞美秋天的原因。

教师适时引导学生抓住“最是橙黄橘绿时”体会秋天是个丰收的季节。

(2)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后两句,注意读出对秋天的赞美之情。

4.学生自由吟诵,同时尝试背诵。

指名背诵展示,学生齐背诗歌。

5.质疑思考:诗人明明是写秋天的景物,为什么题目偏偏要用“赠刘景文”呢?教师简单补充诗歌的创作背景资料(刘景文具有菊花一样的品格和节操J,引导学生从中明确诗人借这首诗歌表达了对朋友刘景文的敬佩与勉励之情(补充板书:抒情)。

【设计意图】此环节教学主要采取了读中想象法,让学生在品读诗句的过程中不断在脑海中形成匦面,并从中感受到了秋天景物虽然
难免凋敝,但部是个果实成熟丰收的季节,从而与诗人的情感形成共鸣,更好地感悟了诗情。

四、指导书写,课堂小结
1.指导生字书写。

(1)引导学生认真观察本首诗歌中要求会写的几个生字,看看在书写时需要注意些什么。

教师适时进行书写指导,重点强调:“赠”左窄右宽,右边“曾”中间的部分不能写成了一笔横画;“盖”上半部分的三横略短,且注意等距,下面的“皿”略扁而宽,最后一笔横画较长且略有弧度;“残”右边半部分前两笔横画不能写成了短撇,斜钩要舒展;“橙”右边的“登”要注意上展下收。

(2)学生自主描红、临写生字,教师巡视检查指导,重点强调部分易错笔画、结构的书写。

2.教师小结:不知不觉我们又诵读与积累了一首苏轼赞美秋天的诗歌。

本课中还有一首与秋天有关的诗歌《夜书所见》,这就留待下节课我们继续学习吧。

板书设计:
4古诗三首
写景:荷、菊、橙、橘(喜爱)
赠刘景文
抒情:一年好景君须记(赞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