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江苏省中考语文现代文之散文阅读5篇

合集下载

江苏盐城历年中考语文现代文之散文阅读4篇(2003—2018)

江苏盐城历年中考语文现代文之散文阅读4篇(2003—2018)

中考语文现代文阅读汇编江苏盐城散文阅读4篇(2003—2018)消失的年声肖复兴如今,年的声音,最大保留下来的是鞭炮。

随着都市雾霾天气的日益加重,人们呼吁过年减少燃放甚至禁止鞭炮,鞭炮之声,越发岌岌可危,以致最后消失,也不是不可能的事情。

其实,年的声音丰富得多,不止于鞭炮。

只是岁月的流逝,时代的变迁,让年的声音无可奈何地消失了很多,以至于我们遗忘了它们而不知不觉,甚至觉得理所当然或势在必然。

有这样两种年声的消失,最让我遗憾。

一是大年夜,老北京有这样一项活动,把早早买好的干秫秸秆或芝麻秆,放到院子里,呼喊街坊四邻的孩子,跑到干秫秸秆或芝麻秆上面,尽情地踩。

秆子踩得越碎越好,越碎越吉利;声音踩得越响越好,越响越吉利。

这项活动名曰“踩岁”,要把过去一年的不如意和晦气都踩掉,不把它们带进就要到来的新的一年里。

满院子吱吱作响欢快的“踩岁”的声音,是马上就要响起来的鞭炮声音的前奏。

这真的是我们祖辈一种既简便又聪明的发明,不用几个钱,不用高科技,和大地亲近,又带有浓郁的民俗风味。

可惜,这样别致的“踩岁”的声音,如今已经成为了绝响。

随着四合院和城周边农田逐渐被高楼大厦所替代,秫秸秆或芝麻秆已经难找,即便找到了,没有了四合院,也缺少了一群小伙伴的呼应,“踩岁”简单,却成为了一种奢侈。

另一种声音,消失得也怪可惜的。

大年初一,讲究接神拜年,以前,这一天,卖大小金鱼儿的,会挑担推车沿街串巷到处吆喝。

在刚刚开春有些乍暖还寒的天气里,这种吆喝的声音显得清冽而清爽,充满唱歌一般的韵律,在老北京的胡同里,是和各家开门揖户拜年的声音此起彼伏的,似乎合成了一支新年交响乐。

一般听到这样的声音,大人小孩都会走出院子,有钱的人家,买一些珍贵的龙睛鱼,放进院子的大鱼缸里;没钱的人家,也会买一条两条小金鱼儿,养在粗瓷大碗里。

统统称之为“吉庆有余”,图的是和“踩岁”一样的吉利。

在话剧《龙须沟》里,即使在龙须沟那样贫穷的地方,也还是有这样卖小金鱼儿的声音回荡。

江苏省南京市2018届中考语文复习散文阅读3

江苏省南京市2018届中考语文复习散文阅读3

土地上如釉的月光陈原①那年冬天,我回到鲁南乡间,为父亲的新坟焚纸添土。

②老屋的院落外是一片不大的杨树林。

正是初冬,树上茂密的叶子已被另一个季节带走,僵硬的枝杈裸露在月光中,血管一样印在夜晚幽蓝的天空。

疏朗的枝杈间可以看到一个个草窠,月光染黑了它们,那是鸟的家,那些疲倦了的鸟儿正沉在它们酣甜的梦中。

月亮像我孤独的灵魂在枝杈间徘徊。

那悬挂在枝杈间的古老的月亮啊,是所有中国文人共同的心境!③故乡土地上的月亮饱满、明亮。

我在林子间走着,月光把我照耀成一棵树,一棵走动着的树。

林间的空地上是树的影子和满地的碎银。

残叶和枯草静默在地下,肃穆在古老的月光中。

只有我的双脚踩在上面发出干裂的声音,那是古代的夜行者脚下都曾有过的声音。

岁月仿佛在倒行,我有些释怀,内心的沉重似乎泻得一干二净。

④我站在这里,该是生命历程中对于土地的回归吧,就像鸟儿在季节中飞翔。

月光和土地使我的精神清纯而又澄澈。

爱月宜眠迟。

古诗文中充满了朗月的意境,充满了古代文人面对明月的柔腻情怀,以及面对世态的闲达境界。

我想那些文人墨客肯定也是将生命降生在故乡的土地上,又在异地的漂泊中忆起故乡明月的,就像我一样。

此时我没有一丝倦意,没有了任何生命中的沉重,我的五脏六腑都是透明的。

我的思绪飘得很远,不知不觉已处在了土地的深处,像一叶扁舟处在了大海深处。

土地从我脚下向四周漫延。

拥有了这样的土地和月光,我是天下最富有的人。

土地啊!我心中的土地啊!此时对你的一切感受都从脚下向我传来,传遍我的全身,我的灵魂何曾这般踏实安详!⑤夜很深了,连偶尔的狗吠也已听不到。

我转身往回走,踩着如釉般晶莹的月光,穿过来时的那片林子,推开我出来时虚掩的门,从无边的月光中跨进了门槛,像农人一样掩上了这农家的门,把整个原野和浩瀚的月光关在了门外,而我将在灵魂的深处将这一切永恒地珍藏。

⑥这样想着,我流泪了——一个孤独的归乡的男人,在月光下的土地上流下了久违的幸福的泪水!因为城市的上空没有这样的月亮,那里的天空被拥挤的楼顶占据。

2018年中考语文散文阅读

2018年中考语文散文阅读

2018年中考语文散文阅读【母题原题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窗子以外林徽因话从哪里说起?等到你要说话,什么话都是那样渺茫地找不到个源头。

此刻,就在我眼帘底下坐着,是四个乡下人的背影:一个头上包着黯黑的白布,两个褪色的蓝布,又一个光头。

他们支起膝盖,半蹲半坐的,在溪沿的短墙上休息。

每人手里一件简单的东西:一个是白木棒,一个篮子,那两个在树荫底下我看不清楚。

无疑地他们已经走了许多路,再过一刻,抽完一筒旱烟以后,是还要走许多路的。

兰花烟的香味频频随着微风,袭到我官觉上来,模糊中还有几段山西梆子的声调,虽然他们坐的地方是在我廊子的铁纱窗以外。

永远是窗子以外,不是铁纱窗就是玻璃窗,总而言之,窗子以外!所有的活动的颜色、声音、生的滋味,全在那里的,你并不是不能看到,只不过是永远地在你窗子以外罢了。

多少百里的平原土地,多少区域的起伏的山峦,昨天由窗子外映进你的眼帘,那是多少生命日夜在活动着的所在;每一根青的什么麦黍,都有人流过汗;每一粒黄的什么米粟,都有人吃去;其间还有的是周折,是热闹,是紧张!可是你则并不一定能看见,因为那所有的周折,热闹,紧张,全都在你窗子以外展演着。

在家里罢,你坐在书房里,窗子以外的景物本就有限。

那里两树马缨,几棵丁香;榆叶梅横出疯权的一大枝;海棠因为缺乏阳光,每年只开个两三朵- 叶子上满是虫蚁吃的创痕,还卷着一点焦黄的边;廊子幽秀地开着扇子式,六边形的格子窗,透过外院的日光,外院的杂音。

什么送煤的来了,偶然你看到一个两个被煤炭染成黔黑的脸;什么米送到了,一个人掮着一大口袋在背上,慢慢踱过屏门;还有自来水、电灯、电话公司来收账的,胸口斜挂着皮口袋,手里推着一辆自行车;更有时厨子来个朋友了,满脸的笑容,“好呀,好呀!” 地走进门房;什么赵妈的丈夫来拿钱了,那是每月一号一点都不差的,早来了你就听到两个人唧唧哝哝争吵的声浪。

那里不是没有颜色、声音、生的一切活动,只是他们和你总隔个窗子,——扇子式的,六边形的,纱的,玻璃的!你气闷了,把笔一搁说,这叫做什么生活!检点行装说,走了,走了,这沉闷没有生气的生活,实在受不了,我要换个样子过活去。

江苏省13市2018年中考语文真题全卷汇编文学类文本阅读

江苏省13市2018年中考语文真题全卷汇编文学类文本阅读

文学类文本阅读专题常州沃田里的野草[加拿大] 诺尔曼·白求恩①五月里的一个早晨,保定郊外的一块农田里,一位锄草的老汉把弯了半天的衰老酸痛的腰伸伸直,拄着锄头凝望远方。

②他的脸晒得黝黑,眼圈周围皱纹丛生,好几道深深的沟纹显现在腮帮上,越过他那干瘪的嘴角。

他光着脊梁,下身穿一条打了补钉、褪了色的青布裤子。

两只脚赤裸着,头上裹一块毛巾,白发从毛巾底下露出来,依然浓密厚实。

③“唉,”老汉叹口气,“日子可真不好过呵。

”他煎熬着,饱尝困苦。

起先,他犯了咳嗽毛病,好像压根儿就不会好转似的。

接着,他的独生子又参加游击队打仗去了,撇下田园无人耕种,只好由他出来干活。

随后,日本鬼子穷凶极恶,夺走了他的一半收成,一个子儿也不给。

④他一生所遇到的桩桩不称心的事,对他来说,都成了这种或那种野草。

咳嗽毛病——是一种野草;他不得不又到地里去干活——是一种野草;儿子不在身边——是一种野草;日本鬼子——是一种野草,而且是一种个儿最大的野草。

⑤老汉脑子里想的尽是野草,但也浮现出一片广阔葱翠的田野景象。

这就是中国。

依他看来,他的整个国家就是一片广裹无边的农田。

他见到这块辽阔的田野孽生着犹如故人一般的杂草,正在肆无忌悼地窒息着嫩绿的玉米的生命。

⑥太阳越升越高。

老汉又埋头锄草。

锄到一垄尽头时,他突然愣住了。

田边有个奇怪的大窟窿,当中竖起一个顶端削掉的大黑萝卜似的玩艺儿。

⑦他一时猜不出那是啥东西。

后来,他想起来了。

对,没错儿!是颗炮弹!那是日本鬼子用火车从北平运来的。

⑧他和他的街坊常常谈起那些大炮,多可怕的武器啊,敌人有多少尊大炮啊,而咱们的队伍却一尊也没有,真叫人遗憾。

⑨不过,话说回来,咱们也确实有那么一尊,只有一尊。

那是上个月袭击敌人时掳获过来的。

他记得有一次他的儿子偷偷回家来跟他提起过它。

想起这些,老脑筋里慢慢琢磨出一个主意。

⑩他小心翼翼地把炮弹抱起来,把它放进一边的驮筐里,另一边装些泥土保持平衡。

接着,他用树叶盖住炮弹,把它藏得严严实实,就赶着毛驴走出庄稼地,踏上那条漫长而灰尘扑扑的道路去寻找他的儿子。

江苏无锡历年中考语文现代文之散文阅读8篇(2003—2018)

江苏无锡历年中考语文现代文之散文阅读8篇(2003—2018)

中考语文现代文阅读汇编江苏无锡散文阅读8篇(2003—2018)树知道苏沧桑①月亮升起时,远山如一张年代久远的黑白照片,悄然隐退。

山下,娘家花园里那棵丹桂开花了,娘家的月色也就香了。

②披着一身幽香的月色,我们坐在一地花影里。

母亲突然说,看,树上是不是鸟?③我踮起脚尖,却看不真切,便脱了鞋,爬到凳上看。

真的!两只很小很小的鸟儿,交颈依偎在桂花枝上,头顶特别白,身子像是粉红色。

遂想起一句诗来:“四张机,鸳鸯织就欲双飞。

可怜未老头先白,春波绿草,晓寒深处,相对浴红衣”,心中砰然而动。

想让母亲也看看,便轻轻将桂花枝往下扳了一扳。

不料,鸟儿惊醒了,“扑啦”一声飞向园外,消失在黑憧憧的树影里。

母亲嗔怪我惊动了它们。

父亲闻声从房里出来说,没关系,这些小鸟常来。

④这倒也是,娘家的花园是蝴蝶、蜜蜂和鸟儿的天堂。

春夏秋冬,阴晴雨雪,这儿总在不停地变幻着一幅幅隽永的画卷。

未进园门,紫薇已在墙头颌首含笑。

蔷薇虬劲的枝干狂草般游走在铁栏杆间,柔嫩的花叶如饱蘸水墨的笔,在白色粉墙上尽情倾诉酝酿了一整个冬季的缠绵。

推开咿呀作响的红铁门,依墙而立的文旦树涌来满眼绿意,三两棵被花儿和果实醉弯了腰的石榴树将你的视线引向花园深处。

三三两两白梅、迎春、玉兰、栀子花、美人蕉,还有一丛丛自生自灭的晚饭花,在这片靠山傍水的天地间,尽享清风明月、阳光雨露,无不花繁叶茂。

鱼儿们在水里游曳张望,成群的鸟儿高唱着四处飞奔,蝴蝶毫无防备地歇在你肩上。

⑤暮色四合的时候,我们将饭桌摆在桂树下。

一阵微风拂过,几点桂雨飘在被轻轻夹起的小葱豆腐上,让人良久不忍动筷,怕惊落了这份芳香的诗意。

这时,小狗都都突然在园门外大摇大摆地用前脚敲门,要求共进晚餐。

打开门,它忽闪一下从你脚下钻到草坪里,先撒起欢来。

⑥闭上眼,感觉着这些旺盛而无拘无束的生命,我看见自己那颗蒙尘结痂的心冉冉盛放,一瓣比一瓣纯净,一瓣比一瓣透明。

⑦自然,就想起了杭州家里那些可怜的植物。

⑧它们刚来时,应该是喜欢这个家的。

江苏淮安历年中考语文现代文之散文阅读11篇(2003—2018)

江苏淮安历年中考语文现代文之散文阅读11篇(2003—2018)

中考语文现代文阅读汇编江苏淮安散文阅读11篇(2003—2018)养马岛日出宗璞(1)到海边了,便总惦记着看日出。

(2)最初几日阴雨,天空为云霾锁住,只见海天茫茫,是深深浅浅的灰色。

不见太阳,也不辨东西南北。

(3)一天清晨到阳台上,忽见一侧天边和海面闪着红光,空中云层后面,有个大红球,那是一轮红日,已经升得很高了。

没有多久,便不能逼视。

(4)阳台上看日出,毕竟局促。

在告别养马岛的这天,特意到海边去等侯。

(5)微弱的晨曦中,树木似醒非醒,海是凝重的灰蓝。

昨天还是海面的地方,现在露出高高低低的礁石,线条还不十分清晰。

一个小小的人影正在那块伸入海中的大礁石上移动着,他是想上得高些,看得远些。

那是我们力所不及的。

我们只能循着岸边小路选择一处开阔的地方,等候那伟大的时刻。

(6)天边有云层围护着。

渐渐地,东天红了,由浅到深,红得很朴素。

似乎云层后面正在燃烧,却看不出那中心在哪里,我们凝望天边,不敢眨一眨眼睛。

忽然有一条鱼从水上跳出,接着又是一条,似乎也在盼着太阳。

(7)“快看!快看!”我们彼此叫着,只见云层后面陡然出现一个小红球。

那是太阳!那是燃烧的中心。

太阳在云霞围绕中跳出了海面!云霞红得耀眼,一条光闪闪的红柱从水面拖过来,每一道水波都发着红光。

(8)这一带几个海岛上都有三官庙,渔民们奉祀天、地和水。

我和他们一样,觉得一切是这样神圣。

我心中充满感激,感激天有日月、地有泥土,感激太阳辛勤地出没、大海不息地涨落。

希腊神话中的日神阿波罗每天驱赶着金色的马车向天上驶去时,是否想到地上水中的生灵在顶礼膜拜?(9)太阳不停地上升,愈来愈大,水面红柱愈来愈宽而长。

终于成为一片落进海水的灿烂的彩色。

太阳的红反而淡下来,变成白亮的强光,使我们转过头去。

(10)太阳出来了,新的一天开始了。

(11)太阳是我们的。

(选自《二十四番花信》) 11.阅读第(5)~(9)段,在横线上补全太阳光线、色彩的变化情况。

(4分)晨曦微弱————红光闪耀——12.本文第(3)(4)段写在阳台上看日出,有什么作用?(6分)答:13.赏析第(6)段中画线句。

江苏苏州历年中考语文现代文之议论文阅读5篇(2003—2018)

江苏苏州历年中考语文现代文之议论文阅读5篇(2003—2018)

中考语文现代文阅读汇编江苏苏州议论文阅读5篇(2003—2018)安静的阅读潘凯雄①当阅读居然需要鼓与呼.这个社会是有问题的。

②当读书变得嘈嘈杂杂,这样的阅读是有问题的。

③当深度阅读近乎成为一种奢侈品,这个时代是有问题的。

④回想起来,我的青少年时光有10年是在浩劫年代度过的。

即使是在那个文化短缺、读书无用之风弥漫盛行的荒唐时代,没有任何号召,更谈不上什么强求,我和我的小伙伴们依然是削尖脑袋挖空心思地找书看。

无论平日里如何淘气,到了那个时刻就只剩下两个字儿:安静。

⑤忆往事绝无今不如昔之叹.而只是想说阅读本是正常人的一种生活方式。

安静的读书本是阅读的常态和最有效的汲取。

⑥安静之美其实何止于闽读。

仔细想想:人生最美好的境界又何尝不是丰富的安静?只是这又谈何容易。

莎士比亚曾经对那种张扬的生命状态发出过这样的嘲讽:“充满了声音和狂热,里面空无一物。

”摆脱了尘世间虚名浮利的诱惑才有可能静得下来,而拥有了心灵与情感的宝藏才可谓之丰富。

步入这样的境界需要人生的历练和阅读的滋养,而这种滋养最大程度的汲取惟有安静的阅读。

⑦安静的阅读首先是一种状态。

这样的状态与读什么无关,无论是人文还是科学,无论是高雅还是通俗;这样的状态与阅读的工具和媒介无关,无论是纸介还是数媒,无论是整体还是碎片。

读总比不读好,读点什么总比什么都不读好。

⑧安静的阅读更是一种境界。

这种境界的抵达自然需要时间,一旦抵达了,读什么、如何读的问题自然就会迎刃而解。

什么当快读?什么当慢读?什么可不读?什么必须读?诸如此类的问题届时都会在不知不觉中烟消云散。

⑨社会可以热热闹闹地为阅读创造条件、营造氛围,社会可以轰轰烈烈地倡导以阅读为荣、不阅读为耻的风尚,但社会之于阅读所能发挥的任何作用终究都只能是外力.并不能改变阅读终究是个体行为与选择的本质;社会为阅读所做的一切热热闹闹与轰轰烈烈都是为了回归最终的安静。

⑩会有那样的未来吗?人类的文明不再需要通过阅读去延续和传承.人类的智慧不再需要通过阅读去积累与丰富,如果真有如此时刻,那也一定是人类生生不息的阅读所换来。

2003年江苏省中考语文现代文之散文阅读5篇

2003年江苏省中考语文现代文之散文阅读5篇

中考语文现代文阅读汇编2003年江苏省散文阅读5篇沙之聚张抗抗(1)去敦煌不全是为了莫高窟。

其实心里惦念了很久的,是茫茫大漠中那座神奇的鸣....沙山..。

(2)血红的夕阳隐去后,天空纯金一样烁亮。

在山脚下能听见沙子呜呜的鸣响伴着月牙泉汩汩的水声,这鸣沙山就是沙漠中的音乐城。

(3)也许是最初的创造只是出于一声无意的游戏。

千古寂寞,朔风把大山和岩石揉成沙砾,然后又把白灼的细沙重新捍成一座山岩——当鸣沙山成为鸣沙山之时,它已是一群雄健而威武的西北汉子,壮硕的胸膛上刻着重重深邃而峻峭的线条。

绵延的山脊如一道锋利的刀刃,挎于腰间、举过头顶。

曾有过千姿百态的想象,可是没想到,一座沙子聚成的山,居然能聚得如此坚实如此刚硬台此有棱有角如此轮廓分明。

那沙了是如何一粒粒汇拢堆积聚合又浑然一体地升高壮大的呢?我读不懂鸣沙山。

(4)脱去鞋袜,光脚走上沙丘。

沙极细且柔软,有一种温热的暖意,从脚跟缓缓浮起。

沿着山脊上坡,瘦削的山顶如地平线在远天呼唤。

沙中的脚窝很深,却不必担心会陷落,沙窝似有弹性,席梦思般地托着,起起伏伏,沉沉浮浮,跳着即兴而随意的舞蹈,在自已的身后扔下一长串荡逸的脚印……(5)忽然恍悟,沙山原来还很温柔。

(6)沙山的温情别有一种表达方式。

它从来没有外衣没有包装,没有树林有青苔,只有金沙连着银沙,一无遮拦地铺陈开去,裸露的身体无需任何一点覆盖,从从容容地展示着它优美的体态和曲线。

坦坦荡荡,清清白白,冷峻中含有几分柔韧,野性中尚有几分羞怯,从春到冬,永远敞着胸怀,呵护着来往西域的路人。

(7)我惊异我惶惑。

我读不懂鸣沙山的性别。

(8)夕阳已完全沉落。

月亮从磊漠尽头悄悄升起,沉浸在月色之中的沙山,如海上漂流的冰峰,烟笼雾绕,白璧无瑕。

回望沙峰之顶,沙坡笔陡如削,四壁悬空。

山上还有用木头和竹片做成的滑板,人坐在上面,可以从沙坡上溜溜地滑下来,如同离弦之箭,只要几秒钟的时间就滑到了山下。

只见每个游客滑到山脚,都削下一层沙子。

江苏省南京2018届中考语文复习散文阅读1

江苏省南京2018届中考语文复习散文阅读1

屋檐下游走的光阴梁惠娣①“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

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

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

”闲读宋词,陶醉于辛弃疾的《清平乐·村居》的美好乡村生活里,更勾起了我对屋檐的美好记忆。

②屋檐,是属于故乡、属于童年的。

③小时候,在故乡的小山村里,住的是泥墙瓦屋顶的老屋,老屋有大大的屋檐,像伞一般守护着我度过快乐的童年。

④每年的春讯是屋檐下的燕子告诉我的。

当屋檐下空寂了一冬的燕巢又响起唧唧喳喳的呢喃,当屋檐下露出几只憨憨的黑色小脑袋、当一个个黑色的剪尾划过屋檐,我便知道,春天来了。

小时候大人告诉我们燕子是益鸟,村里所有人都爱护着燕子,也以燕子在自家的屋檐下筑巢为荣。

那时候我们爱做的一件事就是,挨着各家房子的屋檐寻觅,寻找有没有燕巢。

长大后读诗书,读到唐代诗人皇甫冉的《赋得檐燕》:“拂水竞何忙,傍檐如有意。

翻风去每远,带雨归偏驶。

令君裁杏梁,更欲年年去。

”以及南朝吴均《山中杂诗》中:“鸟向檐上飞,云从窗里出。

”这些诗句,总能勾起我对屋檐与燕子的阵阵怀想。

⑤小时候炎热的夏天,我与外祖母在屋檐下纳凉。

白晃晃的阳光透过屋檐投射到斑驳的泥墙上,光影灵动。

外祖母躺在一张凉椅上,我趴在她旁边睡觉,她紧紧..地摇扇,摇下..地握一把葵扇,轻轻凉快和无数童年的故事,摇下缓慢流淌的时光。

锄头、铲子、铁耙子,铁叉子静静地靠在泥墙旁,以标点符号的姿势,记录着农家人的农耕岁月。

骄傲的大公鸡在屋檐下昂首挺胸地踱着步,发出动人的声音,谦虚的小花猫在墙根旁安静地睡觉……一切如此安详宁静,仿佛一幅静物工笔画。

⑥屋檐下看雨听雨又是另一番景致。

下雨的时候,屋外是潮湿的世界,大雨顺着屋檐开始流淌,起先是雨珠子,滴滴答答,一声,两声……雨点像多情女子的巧手,屋檐是古琴,轻轻地弹奏出美妙的琴音;慢慢地,变成了雨线,一条,两条……然后变成了雨帘。

每每那时,总会看见老母鸡带着一队小鸡在屋檐下躲雨,老母鸡用自己宽大的羽翼保护着小鸡,小鸡在叽叽叫着,老母鸡咯咯咯地回应,声音透着慈爱。

江苏省历年中考语文现代文之散文阅读93篇(2003—2018)

江苏省历年中考语文现代文之散文阅读93篇(2003—2018)

中考语文现代文阅读汇编江苏省散文阅读93篇(2003—2018)野菊花之恋刘文方秋风古道,碎了满地的记忆。

沧桑的老树搀扶着颤巍巍的枯藤,伴着几声乌鸦的哀鸣。

枝叶褪尽了青春的容颜,和着秋风的舞曲摇荡。

清幽的小草用心蘸满金黄的汁水,把端庄的俊秀的正楷瞬间换成了龙飞凤舞的狂草。

灰黄的夕阳,寂寥的心情……秋天是荒凉寂寞无聊至极的。

在这天地为之变色的季节里,那漫山遍野的野菊花平添了几分生动,点缀着肃杀的秋。

遍地暖暖的金黄,不由得让人心头为之感动。

它是贫贱但不卑贱的花。

它绝不择地而生,枯草丛中,田间地头,高山土坡,悬崖峭壁,无论贫瘠,还是肥沃。

它无处不在,质朴而又自然。

秋风吹过,此起彼伏的浓郁而又微苦的香甜味经久不绝。

给它一点阳光,它就灿烂,给它一点阳光,它就洒下满地的金黄。

它没有“昨夜西风过园林,吹落黄花遍地金”的闲适,有的是“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的倔强和孤傲。

越是悬崖峭壁之上,它越是努力开放,鲜艳而丰满。

它从不后悔把自己逼上绝地,它完成了绝处逢生自我的超越,闪亮发光,香溢四射。

它蓄势而动,厚积薄发。

初春,它悄悄地发芽,从不与百花争艳,从不在春风醉人的季节里过早地展露花枝招展的外衣。

外表看来它就是草芥中的草芥,只有走近它,细细地品味,才知道它散发着与草芥不同的气息。

它只是默默无闻地、努力地生长着,长好了茎叶,长好了身体,等待着秋风起,昂首怒放,花香四溢。

它是王者之花。

千年以前,夕阳西下的深秋,西风凛冽的古道旁,那个落第秀才黄巢,策马古道内心彷徨之际,忽然阵阵野菊花的幽香扑鼻而来,猛然间激发了他的豪情壮志:“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

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几年后揭竿而起,把偌大的唐王朝搅得天翻地覆。

它是雅致之花和悲情之花。

那个大才女易安居士深有感触。

靖康之变后,国破,家亡,夫死。

其词风由清新可人,浅斟低唱,而转为沉郁凄婉,这时看见那些菊花,才发觉花儿也已憔悴不堪,落红满地,再无当年那种“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的雅致了。

江苏省十市2018年中考语文真题分类汇编文学类文本阅读专题(含解析)

江苏省十市2018年中考语文真题分类汇编文学类文本阅读专题(含解析)

江苏省10市2018年中考语文真题分类汇编:文学类文本阅读专题淮安(四)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6—20题。

(22分)老圣人赵长春(1)袁店河有个说法:人读书多了,读得出不来了,就叫“圣人”。

这个说法有点讽刺和嘲弄。

(2)老圣人也被称作“圣人”,当年,他被唤作“圣人”,原因不得而知。

现在老了就加了个定语,“老圣人”。

(3)老圣人做的事情有些不同于他人。

就拿春分这—天来说,他要把村里的小孩子们召集起来,在村中老槐树下的大碾盘上,立蛋。

(4)立蛋,就是春分这一天,将鸡蛋立起来。

老圣人先示范,轻手撮一鸡蛋,竖在平展的碾盘上,屏息,慢慢松开,鸡蛋就立起来了!然后,他给孩子们分鸡蛋,一人两枚,围绕碾盘,看谁先立起来,发奖。

(5)这个时候,是村子里春节过后的又一次小热闹。

不过,大人们不多,年轻人更少,这时候,老圣人看着孩子们,一脸的笑。

(6)人们说:“这有啥意思?自己买鸡蛋,再买些铅笔、写字本文具盒……”老圣人说:“这很有意思。

就拿春分立蛋来说,是老祖宗们四千多年前就玩的游戏,一辈辈、一袋袋,传到现在了,会玩的人少了,人家外国反而玩疯……”老圣人说:“一年之计在于春,让孩子们立鸡蛋,心静一下,比玩游戏好。

”(7)说话间,已经有好几个孩子将鸡蛋立起来了。

孩子们很开心地围拢着老圣人,听他讲春分,讲节气,讲碾盘的故事。

(8)碾盘也有故事,碾盘很老了,村里人用了好多年,如同村口的老井。

现在,条件好了,人们不用碾盘了,包括石磙,还有老井。

老井早就被填埋了,一些石磨、石磙,还有马槽,莫名其妙地消失了。

后来,人们才知道,被人偷跑了,卖到城里了……老圣人就操心老槐树下的大碾盘。

有个夜晚,老圣人突然喊了起来,就在老槐树下。

原来,那些人又来偷了!(9)老圣人说,每个人都有故事,每个村子都有历史,每一家都是传奇。

这老碾盘,每家的祖辈都吃过它碾出的面、小米、苞谷……他说的故事,有个后来上了大学的孩子写了出来,写进了他的书里。

老圣人保护老碾盘,差点儿拼了老命。

江苏扬州历年中考语文现代文之散文阅读4篇(2003—2018)

江苏扬州历年中考语文现代文之散文阅读4篇(2003—2018)

中考语文现代文阅读汇编江苏扬州散文阅读4篇(2003—2018)扬州的夏日朱自清①扬州从隋炀帝以来,是诗人文士所称道的地方;称道的多了,称道得久了,一般人便也随声附和起来。

直到现在,你若向人提起扬州这个名字,他会点头或摇头说:“好地方!好地方!”特别是没去过扬州而念过些唐诗的人,在他心里,扬州真像蜃楼海市一般美丽;他若念过《扬州画舫录》一类书,那更了不得了。

但在一个久住扬州像我的人,他却没有那么多美丽的幻想,他的憎恶也许掩住了他的爱好;他也许离开了三四年并不去想它。

若是想呢,——他也只会想着扬州的夏日。

②北方和南方一个大不同,在我看,就是北方无水而南方有。

诚然,北方今年大雨,永定河、大清河甚至决了堤防,但这并不能算是有水;北平的三海和颐和园虽然有点儿水,但太平衍了,一览而尽,船又那么笨头笨脑的。

有水的仍然是南方。

扬州的夏日,好处大半便在水上——有人称为“瘦西湖”,这个名字真是太“瘦”了。

下船的地方便是护城河,曼衍开去,曲曲折折,直到平山堂,——这是你们熟悉的名字——有七八里河道,还有许多杈杈桠桠的支流。

这条河其实也没有顶大的好处,只是曲折而有些幽静,和别处不同。

③沿河最著名的风景是小金山,法海寺,五亭桥;最远的便是平山堂了。

金山你们是知道的,小金山却在水中央。

在那里望水最好,看月自然也不错——可是我还不曾有过那样福气。

“下河”的人十之九是到这儿的,人不免太多些。

法海寺有一个塔,和北海的一样,据说是乾隆皇帝下江南,盐商们连夜督促匠人造成的。

法海寺著名的自然是这个塔;但还有一桩,你们猜不着,是红烧猪头。

夏天吃红烧猪头,在理论上也许不甚相宜;可是在实际上,挥汗吃着,倒也不坏的。

五亭桥如名字所示,是五个亭子的桥。

桥是拱形,中一亭最高,两边四亭,参差相称;最宜远看,或看影子,也好。

桥洞颇多,乘小船穿来穿去,另有风味。

平山堂在蜀冈上。

登堂可见江南诸山淡淡的轮廓;“山色有无中”一句话,我看是恰到好处,并不算错。

初中语文 中考总复习——现代文阅读训练之散文阅读训练1-100篇(含答案解析)

初中语文 中考总复习——现代文阅读训练之散文阅读训练1-100篇(含答案解析)

初中语文中考总复习——现代文阅读训练之散文阅读训练1-100篇(含答案解析)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现代文阅读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瞬息与永恒的舞蹈张抗抗①那盆昙花养了整整六年,仍是一点动静没有。

年复一年,它无声无息地蛰伏着,除了枝条日甚一日地蓬勃,别无任何吐蕾开花的迹象。

怜它好歹是个生命,不忍丢弃,只好把它请到阳台上去,找一个遮光避风的角落安置了,只在给别的盆花浇水时,捎带着用剩水敷衍它一下。

心里早已断了盼它开花的念想,饥一餐饱一顿地,任其自生自灭。

②一个夏天的傍晚,我再次走上阳台,去给冬青浇水,然后弯下腰为冬青掰下了一片黄叶。

忽然有一团鹅黄色的绒球,从冬青根部的墙角边钻出来,闪入了我的视线。

我几乎被那团鸡蛋大小的绒球吓了一大跳:那不是绒球,而是一枝花苞——昙花的花苞,千真万确。

③昙花入室,大概是下午六点。

它就放在房间中央的茶几上,天色一点点暗下来。

那一枝鹅黄色的花苞渐渐变得明亮。

晚七点多钟的时候,它忽然战栗了一下,战栗得那么强烈,以至于整盆花树都震动起来。

就在那个瞬间,闭合的花苞无声地裂开了一个圆形的缺口,喷吐出一股浓郁的香气,四散溅溢。

原先紧紧裹挟着瓣的丝丝淡黄色的针状须茎,如同刺猬的毛发一根根耸立起来,然后慢慢向后仰去。

在昙花开启的整个过程中,它们就像一把白色小伞的一根根精巧刚劲的伞骨,用尽了千百个日夜积蓄的气力,牵引着、支撑着那把小伞渐渐地舒张开来。

④现在它终于完完全全绽开了,它像一位美妙绝伦的白衣少女,赤着脚从云中翩然而至。

从音乐奏响的那一刻起,便欣喜地抖开了素洁的衣裙,开始那一场舒缓而优雅的舞蹈。

“她”知道这是自己多年来一直期盼的一次公开演出,只许成功,不能失败。

虽然是初次登台,但是“她”的每一个动作都娴熟完美,昙花于千年岁月中修炼的道行,已给“她”注入了一个优秀舞者的遗传基因,使得“她”婀娜轻柔的舞姿带有一种动人心魄的绝美。

江苏常州历年中考语文现代文之散文阅读7篇(2003—2018)

江苏常州历年中考语文现代文之散文阅读7篇(2003—2018)

中考语文现代文阅读汇编江苏常州散文阅读7篇(2003—2018)观秦兵马俑季羡林①车驶过秦始皇陵,骊山巍峨,扑人眉宇。

一个高高的土丘上长满了郁郁葱葱的石榴树,田地里长满了青青的蔬菜,间或能看到青翠茁壮、逗人喜爱的麦苗。

②西安是一个最容易让人发思古幽情的地方。

看到半坡,自然就想到了蒙昧远古的祖先,想到汉族公认的始祖轩辕黄帝。

骊山当然让我想到周幽王和骊姬,始皇陵里埋着妇孺皆知的秦始皇,而茂陵是雄才大略的汉武帝的陵墓。

至于唐代,那遗迹更是到处可见。

抬头一看,低头一想,无一不让你想到唐诗辉煌的黄金时代,想到那些显赫的诗人与脍炙人口的诗句。

走过灞桥,我怎会不想到当年折柳赠别的名句和真挚不舍的友情呢?一看到终南山,那“终南阴岭秀,积雪浮云端”的吟咏之声,就在我耳边响起。

一走过渭水,那“秋风生渭水,落叶满长安”的诗句马上把我带到了长安的深秋中,凉意袭人。

而“云里帝城双凤阙,雨中春树万人家”把春雨中千树万树枝头滴着红雨的杏花带到我眼前,湿意阵阵。

大明宫“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①”,我仿佛亲眼目睹当年世界首都长安的情景,大街上熙熙攘攘,在黄皮肤的人群中夹杂着不少或白或黑、衣着怪异、语言奇特的外国学者、商人、僧侣、外交官。

……③总之,在乘车驶向秦俑馆的路上,我眼前幻影迷离,心头忆念零乱,耳旁响着、嘴里吟着美妙的诗句,纵横八百里,上下数千年,浮想联翩,心潮腾涌。

我既愉快,又怅惘;既兴奋,又冷静,中间还夹杂一点似乎是骄傲的意味。

④就这样,转眼之间,我们到了秦兵马俑馆。

⑤我们先参观了大厅旁边的一间小厅。

中间陈列着一辆铜车、四匹铜马。

四匹铜马神采奕奕,仿佛正在努力拉着铜车奔驰。

一个铜军官坐在车上,驾着这四匹马。

看到这样精致绝伦的艺术国宝,人们都不禁啧啧称叹,我心中那一点骄傲的意味不由得浓烈起来了。

⑥走进大厅,那真是硕大无比,目避、至少有几个足球场大。

站在栏杆旁边向下面的大坑里望去,那兵俑和马俑都成排成行地站在那里。

江苏泰州历年中考语文现代文之散文阅读7篇(2003—2018)

江苏泰州历年中考语文现代文之散文阅读7篇(2003—2018)

中考语文现代文阅读汇编江苏泰州散文阅读7篇(2003—2018)会走路的花(1)我在昭苏高原垦区住了四年,见了四年昭苏的云起云落。

当我意识到昭苏的云是一道风景时,我已经快要离开了。

(2)昭苏的云每时是不同的,常常让我应接不暇,让我的笔尖落在纸上,凌乱不堪。

而昭苏的云有时也是凌乱的。

凌乱只是我们这些生活在地上的人的观感,说不定他们正在汇聚,向雨水即将落下的地方靠拢,给亟需雨水的干涸土地来一场透彻的漫灌,让需要的土地都湿润,让这片土地上的牧草都能喝到水,让麦子和油菜在该有雨时就会落雨。

[来源:(3)高原上的人,大多都可以分辨出哪一片云可以下雨,甚至下在什么地方都心知肚明,比天气预报都准确。

他们抬头看看云,再看看天,用手一指,喏,山那边有雨,还不小呢。

有一回我正巧路过落雨的地方,算是去验证,结果当然准确无比。

这是在昭苏高原生活多年的经验积累吗?(4)在昭苏高原,踮起脚尖就能扯下一块云,抖抖就是一阵雨。

(5)有一年的雨水真是多。

看见云就是雨。

雨说下就下,有时滴下几滴就停了;有的时候下得没完没了,许多人就会喝酒,喝得东倒西歪地走在雨水中,就像是麦地里的麦子在风雨中被吹的样子。

(6)雨停了,云还在。

(7)乌鸦似乎和雨水相约而来。

雨水多的年成,乌鸦也特别的多。

我在昭苏生活到第四个年头的时候,乌鸦在高原周围绕来绕去,到处都是乌鸦的影子和声音,在空旷的草原听着乌鸦啼鸣,丝毫没觉得疹人,草原实在太安静了。

不光我从来没见过那么多的乌鸦,那些在高原生活了一辈子的老军垦也见得不多。

夏天的清晨或者晚饭后的黄昏在漫步时,就常听到他们在讨论乌鸦之多,带着许多地方口音的老人,走在高原的路上,云跟在他们身后,默默看着把青春和子孙奉献给高原垦区的老人。

云跟在他们身后,不断地看着他们往更远的地方走去也无能为力。

(8)乌鸦并不是一直都在空中,更多时候都停在树上,树是老军垦们初来高原的五六十年代栽下的。

五六十年过去了,树上停歇的乌鸦和落下的叶于一样多吧。

江苏南京历年中考语文现代文之散文阅读5篇(2003—2019)

江苏南京历年中考语文现代文之散文阅读5篇(2003—2019)

中考语文现代文阅读汇编江苏南京散文阅读5篇(2003—2019)初游燕子矶陈白尘我是个俗人..,不懂得风雅。

活了七十四年,很少游览名山大川。

但有一次例外,便是五十八年前,我独自游览了南京东北郊的燕子矶。

小明的批注:开篇即自道“俗人”,后又反复提及。

“俗”既指不懂游山玩水、怀古赋诗、触景生情的风雅,也暗含不能洞察人情的稚嫩。

一九二四年,当时的东南大学将在署假招收一批学习班学生,不拘学历,学宿费也不贵。

这征得父亲的同意,我便以初一结业生的资格混迹于东南最高学府之中了。

我的“醉翁之意”自然不在学习,而是以廉价的宿舍作为我“旅游”的“宾馆”。

既然是俗人,便不会到石头城上、乌衣巷口去怀古,更不曾去栖霞看枫叶饮酒赋诗……于是在近处便爬鼓楼,登台城,跳望一下玄式湖;远处,只去了一趟幕府山,由燕子直游到三台洞。

燕子矶其实并不高,但对生长在苏北平原的我说来,自然是颇有“登泰山而小鲁”之慨了。

況且当时的长江是直抵矶下的,还大有惊涛拍岸的气概。

登临其上,连我这个俗人,俯瞰万里长江在悬崖下滚滚东去,东风拂衣,也仿佛飘然欲飞。

这时我突然听到了脚步声。

一回头,上山的原来是拉我来此的那位人力车夫。

10.如果用圈点的方法在画线句中点出一个关键词,你会点哪一个?为什么?(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好玩么?”他似乎随便地问我,并且笑笑。

“好!”我有点惊奇,心想:他也有此雅兴?便反问:“你也上来看看风景?”“哎,”他没有正面回答我,却说道,“没什么好玩的,快去三台洞吧!”我微感不快,他偷倫地跟着我上山来,是怕我不给奉资从小路逃走么?还是怕我耽他太多的时间,不愿等候呢?总之,把我一生中难得的雅兴冲散了。

我便跨下崖石,悻悻然下了山。

小明:这位车夫真有意思,我想他当时催促作者的表情一定是(紧张而急切)的,因为他担忧作者的安危。

江苏镇江历年中考语文现代文之散文阅读7篇(2003—2018)

江苏镇江历年中考语文现代文之散文阅读7篇(2003—2018)

中考语文现代文阅读汇编江苏镇江散文阅读7篇(2003—2018)捕风者彭家河①我曾经想看到风的形状,可它形无定式来去无踪;我也曾想捕捉风的味道,可是,风静隐于虚无之中,风动,带来的却是他处的味道;我也曾琢磨过风的声音,才知道风本无声,只是有许多声音都被风一路带来又一路带走……②在我离开农村进入小县城之后,仿佛进入一个听觉和味觉的荒漠。

身处日益膨胀和来不及完善的城市,我成天浸泡在城市污秽的味道和繁杂的声音之中,只能独自怀念着风清气正的乡下时光。

②虽然风的形状不可看见,但是风经过之处,也总有从静到动的提示。

草倒叶飞、云转幡动,这都是风在说它来了。

可能风还在远处,我们就远远地发现了风的脚印。

在乡下;如果站在木格的窗子背后,只要看到对面青山上的树在摇摆,山路上的雨衣在飘动,瓦房上的炊烟在扭腰,这些都是在说,那就是风。

当然,居住在高高的电梯公寓,隔着双层的玻璃窗子,也只有那些粗壮烟囱上方的烟雾或者花花绿绿的商铺彩旗,在天空中写着“风”,如果没有这些烟囱或者旗子,应该是看不到风的身影的。

看庭前花开花落,望天外云卷云舒,本是件简单的事,然而,要在城市灰蒙蒙的天底下看看云,实在是十分奢侈的想法。

当然,在行色匆匆的人流中,没有谁会停下来静静看一会儿风的来去和风的大小,都是在奔波行走讨价还价的间隙,偶尔由鼻翼、肌肤、耳朵听闻风的踪迹。

④多年前的一个五月,我在农忙时节回到乡下,刚下过暴雨,溪里池里水都涨起来了。

在那个雨过天睛的黄昏,我坐在青草地上乘凉,阵阵温和的晚风吹过,风中满载着布谷的歌唱、虫子的嘶鸣,还有牛的长调,我突然觉得,这样的五月,才算是完整或者完美的。

之后,我也时常回乡下去,更多的时候就在春节前后,等到天黑定了,山里山外全是静默的,偶尔有人家点燃一串鞭炮,响过之后,夜晚更显得寂静了。

⑤对于风中味道的触摸,主要依靠鼻翼,舌头无须过多参与。

风中的味道,在乡下,更多的是花花草草传出的消息。

当然,花要把消息告诉的不是人,而是那些远远近近的虫子,只不过让人也无意中捕获了。

江苏苏州2018年中考语文现代文阅读真题

江苏苏州2018年中考语文现代文阅读真题

江苏苏州2018 年中考语文现代文阅读真题再别康桥徐志摩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我轻轻的招手,作别西天的云彩。

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阳中的新娘;波光里的艳影,在我的心头荡漾。

软泥上的青泞,油油的在水底招摇;在康河的柔波里,我甘做一条水草!那榆阴下的一潭,不是清泉,是天上虹;揉碎在浮藻间,沉淀着彩虹似的梦。

寻梦?撑一支长篙,向青草更青处漫溯;满载一船星辉,在星辉斑斓里放歌。

但我不能放歌,悄悄是别离的笙箫;夏虫也为我沉默,沉默是今晚的康桥!悄悄的我走了,正如我悄悄的来; 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

9.简述“彩虹似的梦”这一比喻对表达诗人情感的作用。

( 2 分)10.诗中用了多个叠旬,这样写有什么表达效果?请结合下面的诗旬作简要分析。

(3分)“沉淀着彩虹似的梦/寻梦?撑一支长篙”“在星辉斑斓里放歌/但我不能放歌”“夏虫也为我沉默/沉默是今晚的康桥”9."彩虹似的梦"喻指多彩的生活和美好的梦想。

诗人用这种诗意的表达,虚实结合,营造静美的意境,形象地表达了自己对往昔生活的深切留恋。

“彩虹”远在天边,转瞬即逝,流露出诗人对往昔已逝、离别在即的伤感之情。

(2分)10.用多个叠句突出了诗人由“寻梦”“放歌”到“沉默"的情感变化,表达了诗人波澜起伏而又无法言语的心境。

同时又形成回环往复的节奏,使诗歌更具音乐美。

(3分)(2018 江苏苏州)如果冬天来了,那夏天还会远吗?莫砺锋中国地处温带,一年四季分明。

我们的祖先发明的二十四节气,便将四季的时间平均分配。

从立冬到立春,再到立夏、立秋,都是间隔三个月。

从历法的角度来看,春天的法定长度便是三个月,孟郊诗云“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三春”就是指长达三个月的春季。

杜荀鹤说得更加明确:“每岁春光九十日。

”可是不知从何时开始,春季变得越来越短了。

据气象部门统计,2017 年南京的春季只有54 天,还不足两个月。

今年的春姑娘也姗姗来迟,气象部门宣布,南京从3月23日才进入气象学意义上的春天,比历法上的“立春” (2月4 日)晚了47 天!但昨天(3 月27日)南京的气温迅速升至27 度,夏季的脚步声已清晰可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考语文现代文阅读汇编2018年江苏省散文阅读5篇饺子记盛谢冕①中国人的主食,南方重米,北方重面。

这是由于南方多产稻米,北方多产小麦的缘故。

北方盛产小麦,因此面食的花样层出不穷,眼花缭乱:面条、烙饼、馒头……其中最主要的是饺子。

北方人年节、宴客乃至日常居家,最常见、也最隆重的餐食活动是“包饺子”。

②包饺子是一场让人愉悦欢乐的活动,北方人居家想改善生活了,就说“咱们今天包饺子吃吧”。

一说包饺子,就来了精神。

物资匮乏的年代,不像如今可以随意上馆子,包饺子就是一件奢华之举。

过年过节,亲朋来家,最富亲情的待客之礼,就是包饺子。

一声令下,立即兴奋起来,揉面的,和馅的,准备停当,就围坐包起了饺子。

边包边说笑,不觉间一切停妥,用笸箩摆放,如花盛开。

饺子下锅,热气腾腾,饺子出锅,狼吞虎咽。

有情,有趣,有气势。

数十年北方生活,享受过数不清的这般热闹,可依然觉得好吃但包起来费事。

③我至今不会擀皮,却在北京乡间学会了包。

双手一捏,就是一个,迅疾,结实,下锅不破。

别人包饺子讲究花样,多少折,怎么折,图好看,玩花的。

据说我包的饺子“其貌不扬”,但我很自信。

这是包,即制作的环节,而饺子是否好吃,关键却是调馅。

调馅的功夫其实蕴含了诸多中国烹调的道理,一是馅中的主客关系,肉和菜是主,葱姜等为辅,要适当;再就是肉和菜的搭配,肉为主,菜为辅,也需适当;就肉而言,就是肥瘦的搭配,一般说来,不能全是精肉,二分瘦一分肥,比较合理。

什么肉,配什么菜,这里有大学问,韭菜配鸡蛋,羊肉配胡萝卜,最家常的是猪肉白菜馅,加些海米,人见人爱。

吃饺子,一般人爱蘸醋,而我谢绝,我深信只要馅调的好,无需借助“外援”。

④北方人吃饺子不仅是享受美食,而且是享受家的温暖。

在记忆中,满含着亲情的饺子被替代,甚至等同于家乡、父母。

游子离家远了,想家,连带着想起妈妈包的饺子,炊烟的味道,此刻,饺子就是乡愁。

即使是身在万里之外的异国他乡,遇到年节,想家,又不能回,相约若干同样怀乡的朋友一道包饺子,为的是一解乡愁。

记得那年在维也纳,短期开会,不是什么怀乡情切,也说不上乡愁,倒是一位奥地利教授一顿“饺子宴”令我大为感动。

⑤在维也纳,那些奥地利红葡萄酒,那些名目繁多的奶酪、香肠、起司和面包,特别是烟熏三文鱼,这些异邦的美味都令我着迷。

可是,接待我的汉学家李夏德却是别出心裁,带我进了维也纳中心区的一条小胡同吃饺子。

铺子的名字记得是“老王饺子”,山东人老王开的,小门脸,不加修饰的若干桌椅,设有醋瓶,如同国内规矩。

饺子是地道的,热腾腾的饺子上桌,捎带着一小碟大蒜。

一切如国内乡间的小铺。

一下勾起了亲切的记忆,浓浓的齐鲁乡音带着胶东半岛的气息。

小店只有一个厨师(老王自己),一个收银的,外加一个“跑堂”。

那跑堂可是高大上,一位在维也纳学音乐的留学生。

⑥李夏德介绍说,这里的饺子本色,地道,纯粹的中国味道。

他经常在这里“宴客”,有时不接待客人,自己也来。

这里也常有本地人光顾,那都是一些中国通。

2018年1月24日此日丁酉腊八(选自2018 年2 月23 日《文汇报》,有删节)14.标题“饺子记盛”的“盛”有哪些意思?文章围绕“盛”,写了哪些内容?(4分)15.第②段中的画线句主要采用了什么描写方法?有什么表达效果?(3分)16.第③段中,作者用很多的笔墨来写饺子的“调馅”,有什么用意?(3分)17.为什么奥地利教授的一顿“饺子宴”会令“我”大为感动?(3分)18.落款处为什么要在日期之后加上“此日丁酉腊八"?请联系全文内容作简要分析。

(3分)【参考答案】14.“盛”有隆重、丰富、深厚、广泛的意思。

文章围绕“盛”写了:包饺子、吃饺子的隆重与热闹;饺子的调馅功夫蕴含了诸多中国烹调的道理;饺子里满含着亲情,寄托了乡愁;在维也纳小店参加奥地利教授的饺子宴。

(4分)15.采用场面描写。

点面结合、条理清楚地描写了包饺子时分工合作、其乐融融的精彩场面,有情,有趣,有气势,渲染出包饺子时欢快热闹的气氛,使人有身临其境的感觉。

(3分)16.突出饺子是否好吃,关键是调馅。

作者借凋馅的功夫表达了中国烹调的文化含义:把握好主客关系,处理好搭配关系,这样就超越了饮食的范畴,富有哲理。

(3分)17.在异国他乡看到了带有地道中国味的饺子店,吃到了纯粹中国味道的饺子;勾起了亲切的记忆,感受到了浓浓的家乡味道;看到了外国人对中国饺子的喜爱,感受到他们对中国文化的认同,民族自豪感油然而生。

(3分)18.文中包饺子、吃饺子,以及奥地利教授的“饺子宴”,都带有浓重的中国文化特色,最后的落款特地加上农历的日子,突出这一特色,表达了作者对中国文化的热爱之情。

(3分)(2018江苏苏州)野菊花之恋刘文方秋风古道,碎了满地的记忆。

沧桑的老树搀扶着颤巍巍的枯藤,伴着几声乌鸦的哀鸣。

枝叶褪尽了青春的容颜,和着秋风的舞曲摇荡。

清幽的小草用心蘸满金黄的汁水,把端庄的俊秀的正楷瞬间换成了龙飞凤舞的狂草。

灰黄的夕阳,寂寥的心情……秋天是荒凉寂寞无聊至极的。

在这天地为之变色的季节里,那漫山遍野的野菊花平添了几分生动,点缀着肃杀的秋。

遍地暖暖的金黄,不由得让人心头为之感动。

它是贫贱但不卑贱的花。

它绝不择地而生,枯草丛中,田间地头,高山土坡,悬崖峭壁,无论贫瘠,还是肥沃。

它无处不在,质朴而又自然。

秋风吹过,此起彼伏的浓郁而又微苦的香甜味经久不绝。

给它一点阳光,它就灿烂,给它一点阳光,它就洒下满地的金黄。

它没有“昨夜西风过园林,吹落黄花遍地金”的闲适,有的是“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的倔强和孤傲。

越是悬崖峭壁之上,它越是努力开放,鲜艳而丰满。

它从不后悔把自己逼上绝地,它完成了绝处逢生自我的超越,闪亮发光,香溢四射。

它蓄势而动,厚积薄发。

初春,它悄悄地发芽,从不与百花争艳,从不在春风醉人的季节里过早地展露花枝招展的外衣。

外表看来它就是草芥中的草芥,只有走近它,细细地品味,才知道它散发着与草芥不同的气息。

它只是默默无闻地、努力地生长着,长好了茎叶,长好了身体,等待着秋风起,昂首怒放,花香四溢。

它是王者之花。

千年以前,夕阳西下的深秋,西风凛冽的古道旁,那个落第秀才黄巢,策马古道内心彷徨之际,忽然阵阵野菊花的幽香扑鼻而来,猛然间激发了他的豪情壮志:“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

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几年后揭竿而起,把偌大的唐王朝搅得天翻地覆。

它是雅致之花和悲情之花。

那个大才女易安居士深有感触。

靖康之变后,国破,家亡,夫死。

其词风由清新可人,浅斟低唱,而转为沉郁凄婉,这时看见那些菊花,才发觉花儿也已憔悴不堪,落红满地,再无当年那种“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的雅致了。

独对着孤雁残菊,更感凄凉,连时间也觉得开始变慢起来。

“满地黄花堆积。

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它是越老越有用的花。

即使是花儿开败了,它也是自始至终透着清凉的、浓郁的花香。

《本草纲目》中对野菊花的药效有详细的记载:性甘、味寒,具有散风热、平肝明目之功效。

野菊花还可广泛用于治疗疔疮痈肿、咽喉肿痛、风火赤眼、头痛眩晕等病症,同时又有很好的降压作用,可用于高血压病的辅助治疗。

因此人们还经常把菊花采撷晾晒后,精选装入枕头,嗅着花香入梦,又在花香之中醒来,神清气爽,美不胜收。

它还可以盛开在沸腾的茶水中:一股暖流/冲进/干涸的心扉/沸水中/尽力舒展/僵枯的四肢/她/再一次/尽力绽放/赏心悦目的/美丽。

立冬之后,风霜雪雨使野菊花鲜艳的色彩逐渐黯淡下来。

它义无反顾地融入大地的虚怀,等待中的一场野火,把腐朽的旧皮囊在“噼啪”中化为灰烬。

涅槃的根在坚硬的石缝或者如石的冻土中潜滋暗长,有些许已经迫不及待地破土而出,那毛茸茸的小耳朵,仿佛等待倾听春雷隆隆的声音,等待下一个春的来临,等待下一个秋的金黄。

(选自《新民晚报》2018年5月11日,略有改动)18.请填写出“遍地暖暖的金黄,不由得让人心头为之感动”中“为之感动”的原因。

(3分)贫贱但不卑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越老越有用。

19.品析语言。

(6分)⑴它从不后悔把自己逼.上绝地,它完成了绝处逢生自我的超越,闪亮发光,香溢四射。

(品析加点词)⑵一股暖流/冲进/干涸的心扉/沸水中/尽力舒展/僵枯的四肢/她/再一次/尽力绽放/赏心悦目的/美丽。

(赏析句子的修辞效果)20.请写出你对最后一段中画线句子的理解(3分)21.请你对文章第一段进行简要分析和评价(5分)【参考答案】18.(3分)蓄势而动,厚积薄发(默默无闻、努力生长)王者雅致和悲情19.(6分)⑴“逼”是威胁、强迫的意思,用在这里写出了野菊花勇于面对绝境(1分),突出了野菊花的倔强和孤傲(1分),表达了“我”内心对野菊花的喜爱和赞美之情(1分)。

⑵(3分)此句使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1分),写出了野菊花在沸水中绽放出的美丽姿态(1分),以及带给“我”的愉悦、舒畅之感(1分)。

20.(3分)通过野菊花在冬日里的涅槃和等待,深化了文章主题(1分),让人感受到了生命的顽强与生生不息(1分),给人以无限的期待和希望(1分)。

21.(5分)通过描写老树、乌鸦、枝叶、秋风等特定秋景,写出了秋天荒凉寂寞无聊至极的特点(1分),与下文写野菊花带来的生动和暖意形成对比(1分),为下文赞美野菊花做好了铺垫(1分)。

运用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语言生动形象,富有表现力(1分),情景交融,寓情于景,景物描写极具渲染力和感染力(1分)。

(2018江苏徐州)炊烟是乡村的水墨画刘世河①描写故乡的文章,出镜率最高的莫过于“魂牵梦绕”这四个字了,而能体现出这四个字的景象,非家乡的炊烟莫属。

②“暖暖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身居都市已久,我曾一度对陶渊明笔下的“归园田居”十分向往,如今人到中年才如梦初醒,其实我的童年和少年时光就是在这洋的个如诗婚画的地方度过的。

③我的才老家在鲁北平原,村东-条小河蜿蜒渡过。

过河不远便是--个高高隆起的沙士岗子,岗子,上的白杨树枝繁叶茂,--到夏天使绿树浓荫,成了我们这帮孩子玩耍的天堂。

有时候玩累了,我就坐在岗顶上静静地望着小村,努力在那些模样都差不多的院落中寻找自己的家。

④起初总是眼花缭乱,后来望着望着就有了经验;看炊烟,父亲患有胃病,医生叮嘱要三分治七分养,吃饭须有规律,还得是热乎饭,不管多忙,一日三餐母亲都会准时生火做饭,所以村里升起的第一缕炊烟多半就是我们家的。

⑤母亲常说:“这炊烟就是咱庄户人家灶台上开出的花,花一开就有饭香,日日有饭香就是好日子。

”彼时年幼,对母亲的话一知半解,在意的只是制造炊烟的灶台上母亲又做了什么好吃的饭。

正所谓,饥望炊烟眼欲穿,一心只想肚儿圆。

⑥炊烟还是小村的晨钟幕鼓,每天都传递着村人们晨起晚息的信息。

⑦早晨的炊烟风轻云淡,就像天边薄薄的晨曦,清灵疏朗,昭示着庄稼人早饭的简单,熬一锅小米粥或玉米糊糊,几个馒头就着一-碟小咸菜就齐活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