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LPC问卷任务导向型领导者-上海政法学院

合集下载

组织行为学

组织行为学

组织行为学定义组织行为学是一个研究领域,它探讨个性、群体以及结构对组织内部行为的影响,以便应用这些知识来改善组织行为的有效性。

组织行为学有三个分析层面,个体层面、群体层面、组织层面。

变量:因变量和自变量,生产率缺勤流动和工作满意度是四个最重要的因变量霍夫斯蒂德的五种文化维度权利距离不确定性规避个人主义和集体主义男性主义和女性主义长期取向和短期取向个体测量中问卷测量法大五模型:外向性:个体对关系的舒适感程度随和性:个体服从别人的倾向责任心:对信誉的测量情绪稳定性:个体承受压力的能力经验的开放性:个体在新奇方面的兴趣和热衷程度组织情境中的个性(补考名词解释)控制点内控型外控型A型人格典型特征是不断努力,希望通过最少的时间取得最大的收效,但缺点是缺乏创造力态度三要素:P34认知成分(cognitive):指个体对态度对象的认识和理解。

是态度的基础成分。

情感成分(affection):指个体被态度对象激起的情绪情感,如爱憎好恶等,是态度的核心成分行为意向成分(behavior)。

指个体对对象的反应倾向,即采取行为的准备状态。

这三种成分之间的关系比较复杂,既有一致性,又有不一致性费斯汀格的认知失调理论认知失调:指任何情况的不和谐。

导致认知不和谐的原因有两个方面:一是客观存在与主体认识不一致;二是思维逻辑不正确。

学习理论:凯尔曼的三程序理论顺从阶段:表面上接受,但在认知和情感上拒绝个体在外在的社会力量影响而产生的同化阶段:自觉地接受他人或群体的观点和行为规范的影响在情感方面与他人一致内化阶段:将新观点与原有观点或态度有机结合在一起,成为自己个性的一部分。

信息沟通法/劝说情景模式(出问答题)沟通者的特点可信性。

包括专长性和无私性。

受欢迎程度。

说服者的外表和相似性沟通方式和内容恐惧唤起。

恐惧唤起与态度改变之间的影响因素:事件的有害性,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处理的有效性。

劝说者与被劝说者态度的差异性。

中等程度的差异性有助于态度的改变。

领导理论

领导理论

一、领导方式的基本类型领导行为理论领导才能与及追随领导者的意愿都是以领导者的具体领导方式为基础的。

因此许多学者把研究重点渐渐从领导者的内在特征转移到领导者的外在行为上,希望能找到有效领导的关键行为决定因素,这就是领导行为理论。

其中著名的经典领导行为理论包括勒温的三种领导方式理论;俄亥俄州立大学的二元四分图理论;密执安大学的领导行为理论;管理方格理论勒温(P. Lewin)的三种领导方式心理学家勒温进行了一系列的实验,研究发现三种不同的领导行为模式,这三种模式对下属的态度和工作效率有明显不同的影响。

这三种领导行为的模式是:权威型、民主型和放任型:(1 1 )权威型的领导。

这种领导者是支配型的,依靠权力和强制命令让下属服从。

他们在决策中不允许下属参与,为下属完全安排好工作,并且把权力和责任揽于一身。

(2 2 )民主型的领导。

这种领导者一般以理服人,以身作则,他们在决策中鼓励下属进行讨论,会提醒下属注意一些影响工作的因素,并且鼓励下属发表自己的意见和建议。

(3 3) ) 放任型的领导。

这种领导给予下属完全的自由,让下属自己做出工作的所有决定。

从实质上而言,这种领导者并没有真正实施领导。

而下属在三种领导风格的工作效率和态度也不一样,以下是研究所得的一些结果:(1 1 )在这三种领导风格中,下属最喜欢民主型的领导者,因为这种类型的领导者能够使下属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得到充分的发挥。

与现代组织的支持性的开放性一致,目前的管理趋势是倾向于采取民主型的领导方式,如参与式的管理。

(2 2 )权威型的领导者与放任型的领导者比较的话,下属更喜欢后者。

对于下属而言,混乱与压制相比,他们更喜欢混乱。

(3 3 )权威型的领导者容易使下属产生好胜或者冷漠的行为,这些行为被认为是权威型领导所导致的失败感的反应。

(4 4 )随着领导者的行为类型从权威型向放任型转变,下属的行为也会由冷漠向好胜转变,而放任型的领导者会产生最大限度的好胜行为。

最难共事者问卷LPC

最难共事者问卷LPC

最难共事者问卷LPC该问卷用来测量决定领导的动机因素:工作动机或关系动机。

费德勒的研究表明,从人们对最难相处同事的描述和看法中可以看出他们最基本的目标是完成工作还是维持关系。

低LPC是受工作激励的,往往用不能胜任、冷漠不值得信任以及很厌烦来描述别人,他们主要是通过完成工作获得自尊。

试想与你最难相处的同事,然后将本表填好。

他或她并不一定是你最讨厌的人,但一定是你感觉最难相处的人。

得分令人愉悦的8 7 6 5 4 3 2 1 令人不愉悦的友好的8 7 6 5 4 3 2 1 不友好的拒绝的 1 2 3 4 5 6 7 8 接受的紧张的 1 2 3 4 5 6 7 8 放松的有距离的 1 2 3 4 5 6 7 8 很亲近的冷酷的 1 2 3 4 5 6 7 8 热情的支持的8 7 6 5 4 3 2 1 有敌意的无趣的 1 2 3 4 5 6 7 8 有趣的经常吵架 1 2 3 4 5 6 7 8 和谐的悲观的 1 2 3 4 5 6 7 8 乐观的开放的8 7 6 5 4 3 2 1 保守的喜欢背后说坏话的 1 2 3 4 5 6 7 8 忠诚的不值得信任的 1 2 3 4 5 6 7 8 值得信任的体贴人的8 7 6 5 4 3 2 1 不体贴人的下流的 1 2 3 4 5 6 7 8 正派的易相处的8 7 6 5 4 3 2 1 不易相处的不真诚的 1 2 3 4 5 6 7 8 真诚的亲切的8 7 6 5 4 3 2 1 不亲切的总分得分说明:64或64以下是以工作为导向的低LPC的人。

73或73以上表明你是关系导向的高LPC的人。

介于65和72之间的,说明你需要自己判断你属于哪种类型。

评估领导情境该评估是基于菲德勒权变模型基础上进行的。

评估表使用来评估作为一个领导者需要面对的情境。

为完成每个部分中的问题,你需要设想一个现在或过去在工作、运动会、社会中处理事情时,你作为一个群体的正式或非正式的领导者,所面临的情境。

lpc问卷的名词解释

lpc问卷的名词解释

lpc问卷的名词解释LPC(即Leader Behavior Description Questionnaire)问卷是一种衡量领导行为特征的工具,广泛应用于组织心理学领域。

它由Robert Tannenbaum和Warren H. Schmidt于1958年提出,并经过多次修订和改进,现已成为研究和评估领导行为的重要工具之一。

LPC问卷主要用于衡量个体对领导行为的认知,探究领导者在不同情境下的行为表现及其对员工满意度和绩效的影响。

在LPC问卷中,LPC代表Least Preferred Coworker(最不喜欢的同事),被认为是一种基于情感和态度的评价指标。

LPC问卷要求被试者描述他们最不喜欢与之合作的同事,并对此同事进行评价。

通过对这些评价的分析,我们可以揭示出被试者对领导行为的认知和偏好。

LPC问卷包含16个双选题,每个题目都要求被试者在描述自己与最不喜欢的同事进行合作时的感受时,选择最符合自己感受的选项。

这些选项能够涵盖两种不同风格的领导行为,即任务导向和关系导向。

任务导向的领导者更注重完成工作和达到目标,他们往往会给予员工明确的指导和期望。

而关系导向的领导者则更关心员工的情感需求和人际关系,倾向于以合作和支持为主导。

通过被试者在LPC问卷中的选择,我们可以计算出其LPC得分。

LPC得分范围从1到8,其中高分意味着被试者倾向于使用关系导向的领导行为,而低分则表示被试者更倾向于使用任务导向的领导行为。

需要注意的是,LPC问卷并不是一种评判领导能力的测量工具,而是用于衡量被试者个体差异的偏好和认知。

研究表明,LPC得分与领导风格之间存在一定的关联性。

高LPC得分的被试者倾向于使用关系导向的领导行为,在处理员工关系和团队合作方面表现更为出色。

与之相对,低LPC得分的被试者更偏向于任务导向的领导行为,更注重目标的实现和任务的完成。

然而,需要强调的是,无论是高LPC还是低LPC得分者,都没有明显的优劣之分,而是适应不同情境的结果。

领导科学——大学期末考题

领导科学——大学期末考题
17、现代领导发展的基本趋势?
决策工作专门化、领导主体集团化、领导方式民主化、领导方法科学化
五、案例分析题
A厂是B公司下属的一家企业。前几年以军工产品为主,经济效益一直很好。1990年以后,军工任务大量压缩,B公司又无适销对路的产品安排,要求企业自求生路。在企业由生产型向生产经营型转变的过程中,全厂干部,工人一时难以适应,生产任务大幅度下降,企业面临严重困难。这时B公司正在研制开发某新产品系列。B公司和有关领导认为,该新产品系列的所有设备部件都应在公司系统内自行配套解决,自成体系。根据A厂的加工设备及其技术力量,公司决定A厂立即上马生产其中的一个重要配件。这种配件精度高,生产难度大,有许多技术难题需要攻关解决.A厂的干部,工人感到难以承担。B公司有关领导却认为,“有活干总比没活干强”,还是拍板决定先试制,后小批量生产。经过一年的努力,共生产了**套,每套成本高于进口同类型机,而且存在不少问题,原订货单位提出中止协议。A厂立即组织专门力量进行突击抢修,由于各种原因而告失
8、 领导较色的基本特征?
主导性、公共性、导向性、复合性
10、领导监督的主要功能?
预防、矫正、反馈、督促、反腐功能
11、领导绩效考评的具体方法?
调查研究法、民意测验法、目标对照法、比较考评法、专家考评法、统计分析法、自我述职法、模拟考评法、
12、领导激励的原则?
针对性、导向性、有效性、公平性、适度性、物质与精神相结合的原则
13、人才选拔的制度有哪些?
选举制、考选制、荐选制、委任制、聘任制
14、渐进决策模式的主要特点?
渐进主义、积小变为大变、稳中求变、
15、领导集体素质优化的原则?
性、互补性、精干性、目的性原则

2023年军队文职人员公开招考笔试《管理学》押题密卷及答案

2023年军队文职人员公开招考笔试《管理学》押题密卷及答案

2023年军队文职人员公开招考笔试《管理学》押题密卷及答案学校:________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考号:________一、单选题(35题)1.根据菲德勒模型,假设你在160分为满分的LPC问卷中得了150分,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A.你是一个关系导向型领导者B.你的职位权力弱C.你的任务环境明确D.你的上下级关系较差2.为了对组织的各项活动或工作进行有效控制,管理者在控制过程中必须遵循的原则是()。

A.全程性原则B.全面性原则C.稳定性原则D.及时性原则3.在预测群体成员离职率的问题上,影响最大的变量是:A.外部环境B.群体规模C.群体构成D.群体任务4.决策是一项复杂的管理活动,有其自身的规律性,需要遵循科学的程序。

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A.发现和分析问题-明确决策目标-制定可行方案-分析比较方案-选择最优方案-实施决策方案B. 明确决策目标-发现和分析问题-制定可行方案-分析比较方案-选择最优方案-实施决策方案C.明确决策目标-发现和分析问题-制定可行方案-分析比较方案-选择满意方案-实施决策方案D.发现和分析问题-明确决策目标-制定可行方案-分析比较方案-选择满意方案-实施决策方案5.下列属于公共危机特点的是:A.特定性B.可预见性C.高度的不确定性D.偶发性6.决策过程中,如果决策者只知道自然状态的种类及其发生的概率,但决策后何种自然状态发生却不能准确预见。

这类决策称为()。

A.确定型决策B.风险型决策C.程序化决策D.模糊决策7.能够帮助组织留住核心人才,并有助于确保某个重要岗位出现空缺时有合格人员填补的招聘方法是()。

A.提升B.从内部人才库中选拔C.对外发布职位招聘公告D.外部招聘8.根据赫茨伯格的“双因素理论”,()可以防止把激励因素变成保健因素,同时挖掘和提升保健因素的激励作用。

A.采用差别计件工资制度B.将奖金转换为津贴,按工作年限分配C.暗示下属,将来要提升他们D.培养大家“只低头拉车不抬头看路”的勤奋工作意识9.根据突发公共事件的发生过程、性质和机制,突发公共事件主要分为四类:自然灾、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社会性突发事件、()。

管理学13 领导

管理学13 领导

领导行为的连续统一体图示
独裁:工作为重
领导者运用职权
关系为重:民主
下级享有的自由度
领导 者自 行决 策并 予公 布
领导者 领导者 对下属 发表他 “推销”的意见 其决策 并征求
有无疑 问
领导者 领导者 提出临 提出问 时决策,题,接 接受修 受下属 改意见 建议,
再做决 策
领导者 领导者 提出限 允许下 制条件,属在允 要求集 许的范 体共同 围内自 决策 由活动
五、领导理论
领导行为连续统一体理论 领导行为四分图理论 管理方格理论 领导权变理论
1、领导行为连续统一体理论
是由美国管理学家坦南鲍姆和施密特于1958年提出 的,认为领导行为是包含了各种领导方式的连续统 一体,是多种多样的。
在专制型和民主型中间还有多种领导方式,究竟选 哪一种正确无法定论,需领导者根据具体情况,考 虑各种因素后而定。
下属意见,或者吸取下属参与决策的制定
优点:集思广益,决策质量高,减少执行阻 力,提高工作热诚
缺点:决策制定过程长,耗用时间多
(3)放任式领导风格 领导者极少行使职权,留给下属很大的自由
度,让其自行处理事情。
优点:培养下属的独立性
缺点:各自为政,容易造成意见分歧,决策 难以统一
故事
孔子的学生宓子贱和巫马期曾先后出任单 父的地方官。宓子贱做单父的地方官,大家只 见他整天弹琴作乐,悠闲自得,然而在他的治 理之下,单父这地方生活富足,人心安定。后 来,宓子贱离开了单父,接替他的是巫马期。 巫马期每天天没大亮就出去了,一直忙到夜里 繁星密布才疲惫不堪地返回公堂,好不容易才 将单父治理好。人们称宓子贱为“君子”,而 巫马期“虽治,犹未至也”。
二、领导与权力

《领导力:如何在组织中成就卓越》笔记

《领导力:如何在组织中成就卓越》笔记

《领导力:如何在组织中成就卓越》阅读记录目录一、领导力概述 (2)1.1 领导力的定义 (3)1.2 领导力的重要性 (3)二、领导力模型与理论 (4)2.1 领导特质理论 (5)2.2 领导行为理论 (6)2.3 领导权变理论 (8)三、有效领导力实践 (9)3.1 沟通技巧 (10)3.1.1 倾听技巧 (12)3.1.2 表达技巧 (12)3.2 决策能力 (13)3.2.1 科学决策法 (14)3.2.2 模糊决策法 (15)3.3 团队建设 (16)3.3.1 团队协作 (17)3.3.2 团队冲突解决 (18)3.4 激励与激励 (19)3.4.1 正向激励 (21)3.4.2 负向激励 (22)四、领导力发展与培养 (24)4.1 自我领导力 (25)4.2 组织内部培训 (27)4.3 领导力选拔与评估 (28)五、领导力在组织中的应用 (29)5.1 创新管理 (31)5.2 企业文化建设 (32)5.3 危机管理与应对 (33)六、领导力面临的挑战与未来趋势 (35)6.1 数字化时代的领导力变革 (36)6.2 多元文化背景下的领导力挑战 (37)6.3 领导力研究的未来方向 (39)七、结语 (40)7.1 领导力的重要性 (41)7.2 不断学习与提升领导力 (43)一、领导力概述定义与理解:领导力是一种能力,它体现在一个人如何有效地引导一个组织或团队实现共同目标。

它不仅包括决策、沟通、协调等基本技能,更涉及到如何激发团队成员的潜力,创造积极的工作环境,以及应对变革和挑战的策略。

领导力的重要性:一个拥有卓越领导力的领导者可以在组织中建立信任,推动创新,提高执行力,从而实现组织的长期稳定发展。

领导力是组织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

领导力与管理的区别:领导力和管理虽然都是组织运作的重要部分,但它们有着不同的侧重点。

管理更注重制度的建立和维持,确保任务的完成;而领导力则更多地关注员工的激励、团队文化的塑造以及战略方向的设定。

(完整版)简述费德勒权变理论与情境领导

(完整版)简述费德勒权变理论与情境领导

简述费德勒权变理论与情境领导一,权变理论变项(一)领导型式1.高LPC-关系导向型2.低LPC-工作导向型3.中度LPC-社会独立型(二)情境因素1.领导者与部属之关系2.任务结构3.领导者的职位权力二,理论架构(一)在非常有利情境(高度控制情境)下工作导向的领导的领导者即能兼顾与部属关系和工作的要求,而比关系导向的领导者更具效能. (二)在中度有利情境(中度控制情境)下强调增进彼此关系的关系导向领导,要比工作导向领导更占优势,而其领导效能也较高.(三)在非常不利的情境(低度控制情境)下工作导向的领导者效能较佳.赫塞一布兰査德情境领导模型理论领导是一个古老的话题,但早期的研究集中在领导特质上,热衷于探讨具备什么素质才可以当领导。

20世纪,随着治理学的诞生和发展,开始了对领导行为的研究。

但是,对领导环境与对象的研究依然薄弱。

在这一方面,赫塞和布兰查德的情境领导模型做出了新的贡献。

保罗·赫塞(Paul Hersey)一生致力于领导力研究。

1969年,他同肯·布兰查德(Ken H. Blanchard,也译为布兰佳)合著《组织行为学》(Management of Organizational Behavior:Utilizing Human Resources)一书,提出了情境领导模式。

这本书在工商界与学术界反响巨大,已被译成十几种语言在世界广为传播。

借助这一东风,1975年保罗·赫塞创建了美国领导力研究中心,并正式注册了情境领导(Situational Leadership R)这一商标。

所以,人们也把情境领导模型称为“赫塞-布兰查德模型”。

赫塞曾经两次来华,2005年6月,还在北京举办的全球领导力大师论坛上传经布道。

据说,在他的研究中心里,培训过一百多个国家的一千多个企业的上千万名职业经理。

布兰查德是他创办的布兰查德咨询培训公司的董事长兼“首席精神官”,他的公司不断推出一本本的快餐式治理读物。

组织行为学-领导行为及其有效性(三)_真题(含答案与解析)-交互

组织行为学-领导行为及其有效性(三)_真题(含答案与解析)-交互

组织行为学-领导行为及其有效性(三)(总分100, 做题时间90分钟)第一部分选择题一、单项选择题1.“有效领导的权变模型”通常叫______SSS_SINGLE_SELA 二元四分模型B 菲德勒模式C 管理方格模型D 勒温模式分值: 1答案:B[解析] 菲德勒经过长达15年的调查研究,于1967年提出了“有效领导的权变模型”,通常叫菲德勒模式。

他重点做了两方面的研究工作:(1)采用问卷测量领导者的性格特征;(2)情景因素的分类。

2.“任何领导类型不可能十全十美,也不是一无是处,而是与环境情况相适应的”,这一主张的提出者是______SSS_SINGLE_SELA 菲德勒B 李克特C 耶顿D 霍曼斯分值: 1答案:A[解析] 菲德勒提出了“有效领导的权变模型”,其认为,领导者的领导是否有效是在领导者行为与某种组织因素相互作用的形势下决定的。

一些领导者在一种形势下或在一种组织内可能有效地领导,而在另一种形势下或另一种组织内却无效。

所以,任何领导类型既非十全十美,也非一无是处,而应与环境相适应。

3.菲德勒的“有效领导的权变模型”于______年提出。

SSS_SINGLE_SELA 1964年B 1966年C 1967年D 1970年分值: 1答案:C[解析] 菲德勒经过长达15年的调查研究,于1967年提出了“有效领导的权变模型”,通常叫菲德勒模式。

4.在领导有效性中,最重要的权变因素是______SSS_SINGLE_SELA 领导者自身的特点B 被领导者的特点C 领导的情景D 领导者与被领导者之间互动关系分值: 1答案:C[解析] 领导有效性中最重要的权变因素是领导的情景。

情景是领导者和被领导者共同作用的客观对象,领导者和被领导者只有正确地认识和利用客观情景,并且按照客观规律办事,才能达到领导活动的预想目标。

5.菲德勒模式中,领导者与被领导者的关系,是指领导者为被领导者所接受的程度,即信任、喜爱、忠诚和______SSS_SINGLE_SELA 愿意追随的程度B 任务的结构C 参与支持D 职位的权力分值: 1答案:A[解析] 菲德勒强调领导者与被领导者的关系,是指领导者对被领导者的吸引力和为他们所接受的程度,表现为对领导者信任、喜爱、忠诚和愿意追随的程度。

组织行为学模拟试题及参考答案

组织行为学模拟试题及参考答案

组织行为学模拟试题及参考答案一、单选题(共30题,每题1分,共30分)1、( )认为,沟通就是意义的传递和理解。

A、亚当斯B、罗宾斯C、马斯洛D、约翰·奈斯比特正确答案:B2、在小群体的形成问题上_______可能更有效,而对于大的社会类别或大群体形成的问题上________对群体凝聚的解释可能更有效(A、群体极化模型社会凝聚力模型B、社会凝聚力模型群体极化模型C、社会身份认同模型社会凝聚力模型D、社会凝聚力模型社会身份认同模型正确答案:D3、不同的领导理论有不同的理论视角, ( )特别强调了领导者不同领导风格与领导效能之间的因果关系。

A、特质论B、丛林论C、权变论D、行为论正确答案:D4、追求生活的平衡感,希望拥有结合家庭的需要和职业的需要的工作方式,这样的人属于什么价值观( )?A、安全稳定型B、生活型C、服务奉献型D、挑战型正确答案:B5、影响组织学习的外部因素有:社会经济价值的变迁、社会运动、社会和经济制度的转型、市场信号的分析与采纳以及( )。

A、技术愿景想象和技术发展B、组织因素C、个体因素D、团队因素正确答案:A6、情境实验法结果表明,决策者的( )和认知需要与他们对企业内外环境的周密分析具有显著的正向关系。

A、认知整体性B、认知选择性C、认知复杂性D、认知能动性正确答案:C7、创造性行为产生的内在主观特征是( ) 。

A、独特的个性B、创造性能力C、超强的记忆D、优秀的品格正确答案:C8、下列描述不属于预防心理契约破裂的是( )。

A、过度承诺B、构建组织信任C、选择清晰透明的沟通方式D、提供组织支持正确答案:A9、下列组织沟通的障碍中,不来源于组织结构因素的沟通障碍是( )。

A、信息传递链B、能力因素障碍C、团体规模D、职位差别正确答案:B10、( )是拥有信息并试图进行沟通的人。

A、发送者B、接收者C、编码D、解码正确答案:A11、沟通是一个( )、互动的反馈和理解过程。

权变领导理论

权变领导理论
权变理论(情境理论)的主要观点:领导的作用
在于领导人们的行为,而人们的行为是受人们的需要、动机 和所处的环境影响的,因而没有一种普遍适应所有人群和所 有环境的领导方式。
什么是权变?
在时间上,权变指的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导致企业环境条 件的变化,从而引起管理方式和手段的变化。 在空间上,权变指企业所处的环境不同,或者管理者所处 的环境不同——来到了一个新的企业,或者在原有的职位 上进行了提升等导致管理方式和手段发生变化。
十二种权变因素
QR(质量要求):决策技术科学性; ST(问题结构是否清晰) CR/CP(承诺要求/可能性):承诺的重要程度/被认可性 LI/SI(领导者/下属的信息) GC(目标一致性);CO(下属冲突) TC(时间限制);CP(地域代价) MT(激励-时间:决策即时价值) MD(下属发展对领导者的重要性
任务结构 正式权力系统 非正式权力… 指导型 参与型 支持型 成就型 独立、成就需求 领悟能力 教育程度…… 工作中的满意度 对领导者的接受程度 激励行为……
领导者参与模型
----维克多· 弗洛姆, 菲利普· 耶顿
主要观点:恰当的领导方式与下属参与决策紧
密相关
五种领导行为:独裁I(A I);独裁II(A
领导者与被领导者的关系:下属对其领导人的信 任、喜爱、忠诚、愿意追随的程度,以及领导者 对下属的吸引力。 工作任务的结构:下属担任的工作的明确程度, 是枯燥乏味的例行公事,还是需要一定创造性的 任务。 领导者所处职位的固有权力:与领导者职位相关 联的正式职权以及领导者从上级和整个组织各个 方面所取得的支持程度。
费德勒模型
基本假设:领导有效性是领导风格和领导情景匹 配程度的一个函数。
费德勒模型指出,当个体的LPC分数与三项环境变数的评 估分数相匹配时,则会达到最佳的领导效果。费德勒将3 个环境变数任意组合成8种情况,对1200个团体进行了观 察,收集了将领导风格同对领导有利或不利条件的8种情 况关联起来的数据,得出在各种不同的情况下,为了解领 导有效所应当采取的领导方式。

公务员《判断推理》通关试题_23303

公务员《判断推理》通关试题_23303

公务员《判断推理》通关试题1:史密斯:传统的壁画是这样完成的:画家在潮湿的灰泥上作画,待灰泥干了以后,这幅画就完成并保存了下来。

可惜的是,目前罗马教堂中米开朗基罗的壁画上,有明显的在初始作品完成后添加的痕迹。

因此,为了使作品能完全体现米开朗基罗本人的意图,应当在他的作品中去掉任何后来添加的东西。

张教授:但那个时代的画家普遍都有在他们的作品完成后再在上面添加点什么的习惯。

张教授的断定如果为真,最能支持以下哪项结论?()单项选择题A、在目前见到的米开朗基罗的壁画中,不可能准确区分哪些是初始的,哪些是后来添加的痕迹B、去掉任何后来添加的痕迹所恢复的米开朗基罗壁画,很可能并不完全体现米开朗基罗本人的意图C、在目前的米开朗基罗壁画中去掉任何后来添加的东西,不一定就能完全恢复该幅壁画的初始面貌D、米开朗基罗壁画中后来添加的东西,除了画家本人外,不可能出自其他人之手2:研究人员调阅了英格兰2001年人口普查数据,分析了近5000万人的资料,结果发现那些居住在距海边一公里以内的民众,自我感觉的健康程度明显好于住所离海岸线较远的民众。

因此。

住在海边的人们健康程度更好。

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能削弱上述结论?单项选择题A、住在海边为人们提供了更多的锻炼机会,比如许多人喜欢沿着海滩跑步B、住所离海岸线较远的人们生活和工作压力都比较大,且定期体检的意识也不高C、主观感觉并非绝对可靠,有许多疾病,在初期乃至中期,自觉症状轻微,甚至没有什么症状,病人自己难以察觉D、海边空气好,可以让人们感到放松3:有价证券:是指设定并证明持券人有权取得一定财产权利的书面凭证,有价证券所代表的一定权利与记载该权利的书面凭证合二为一,权利人行使权利。

原则上不得离开证券进行。

下面不属于有价证券的是()。

单项选择题A、股票B、国库券C、合同D、支票4:小张、小王、小李、小马、小陈、小刘、小白、小赵、小孙、小杨、小周和小郑住在一个六层楼房里。

每层有两个公寓,每个公寓最多住两个人,一些公寓也许是空的。

测试五 领导

测试五 领导
30.某商场决定进行工资改革,售货员的工资由原来的固定工资改为按其所完成的销售额的一定比例计提工资,从而达到激励员工的效果。这项改革利用了()
A.双因素理论;B.期望理论;C.公平理论;D.强化理论
31.通过不予理睬来减弱某种不良行为的强化方式是()
A.惩罚;B.正强化;C.自然消退;D.规避
32.某公司的一位年轻人工作非常突出,同时也取得了高于同行业平均水平的薪资,但他仍未感到满意。这种现象可用何种激励理论得以解释()
C.Qp/Qx>Ip/Ix;D.Qp/Ip=Qx/Ix
34.如果职工A认为和职工B相比,自己报酬偏低,根据公平理论,A会采取以下哪种行为()
A.增加自己的投入;&nbspB.减少自己的投入;
C.努力增加B的报酬;D.使B减少投入
有效激励的要求
35.如果有一新入厂的职员工作热情饱满,进步明显,您将()
激励的概念与基本过程
18.激励是通过影响人们的内在需要或动机,从而加强、引导和维持行为。
激励理论
19.每个工人都有很高的成就感。
20.研究发现,最为有效的管理者通常是那些有高度权力需要、适度成就需要、低度社交需要的人。
21.弗鲁姆的期望理论避免了马斯洛和赫茨伯格研究方法中某些简单化的缺陷,更切合现实情况。
A.慎重原则;B.公正原则;C.例外原则;D.有权不用过期作废
3.属于领导者个人的权力的是()
A.强制权;B.奖励权;C.专长权;D.法定权
4.通过组织中等级制度所赋予的权力是()
A.法定权力;B.表率权力;C.专家权力;D.奖惩权力
5.以信息或知识为基础的权力是()
A.专家权;B.表率权;C.奖励权;D.法定权力
14.领导连续流理论指出,有效的领导方式应是()

管理学第11~13章习题参考答案

管理学第11~13章习题参考答案

第十一章领导理论p300 复习题第4、5、6、8题参考答案4、威信是在什么基础上形成的?主要的影响因素有哪些?威信是指由管理者的能力、知识、品德、作风等个人因素所产生的影响力,这种影响力是与特定的个人相联系的,建立在下属信服的基础之上。

影响一个人威信高低的主要因素有:品格、才能、知识、感情。

5、领导理论包括哪几方面内容?它们之间有什么区别?见教材p288表11-1 不同的领导理论之间的比较。

领导理论包括领导品质理论、领导行为理论和领导权变理论,三类理论在基本观点、研究基本出发点及研究结果上都有区别,其中:领导品质理论:1)基本观点:领导的有效性取决于领导者个人特性;2)研究基本出发点:好的领导应具备怎样的素质;3)研究结果:各种优秀领导者的图像。

领导行为理论:1)基本观点:领导的有效性取决于领导行为和风格;2)研究基本出发点:怎样的领导行为和风格是最好的?3)研究结果:各种最佳的领导行为和风格。

领导权变理论:1)基本观点:领导的有效性取决于领导者、被领导者和环境的影响;2)研究基本出发点:在怎样的情况下,哪一种领导方式是最好的;3)研究结果:各种领导行为权变模型。

6、勒温理论的基本观点是什么?勒温以权力定位为基本变量,把领导者在领导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工作作风分为三种基本类型:专制作风、民主作风、放任自流作风。

专制作风是指以力服人,靠权力和强制命令使人服从的领导作风,它把决策权力定位于领导者个人手中。

民主作风是指以理服人、以身作则的领导作风,它把权力定位于群体。

放任自流作风是指工作事先无布置,事后无检查,权力定位于组织中的每一个成员,一切悉听尊便的领导作风,实行的是无政府管理。

勒温认为:放任自流的领导作风工作效率最低,只达到社交目标而完不成工作目标;专制的领导虽然通过严格的管理达到了工作目标,但群体成员没有责任,情绪消极,士气低落,争吵较多;民主型领导作风工作效率最高,不但完成工作目标,而且群体成员之间关系融洽,工作积极主动,有创造性。

[管理学]费德勒LPC

[管理学]费德勒LPC

What弗莱德·菲德勒(Fred Fiedler)提出了第一个全面的领导权变模型。

菲德勒认为,良好的群体绩效只能通过如下两种途径取得:要么使管理者与管理环境相匹配,要么使工作环境与管理者相匹配。

菲德勒的模型是将确定领导者风格的评估与情景分类联系在一起,并将领导效果作为二者的函数进行预测。

费德勒设计了LPC问卷(Least preferred coworker questionaire, LPC)即最难共事者问卷,来测试领导者个体的基础的行为风格。

费德勒让答卷者回想一下自己共事过的所有同事,找出一个最难共事者,用16组形容词中1至8等级对他进行评估,从最消极的评价到最积极的评价,得分依次增高。

费德勒相信,在LPC问卷回答的基础上可以判断他们的最基本的领导风格,如果以相对积极的词汇描述最难共事者, LPC得分不低于64分,回答者很乐于与同事形成友好的人际关系。

也就是说,如果你把最难共事的同事描述的比较积极,费德勒称你为关系导向型;相反,如果得分不高于57分,那说明你主要感兴趣的是生产,则为任务取向型。

另外,有大约16%的回答者分数处于58-63分,属于中间水平,很难被划入任务取向型或关系取向型中进行预测,因而下面的讨论都是针对其余的84%进行的。

费德勒认为一个人的领导风格是固定不变的,如果情境要求任务取向的领导者,而在此领导岗位上的是关系取向型的领导者时,要想达到最佳效果,则要么改变情境,要么替换领导者。

费德勒认为领导风格是与生俱来的,个人不可能改变自己的风格去适应变化的环境。

Why领导者自身的内在素质,外在的行为风格不是决定领导活动成功与否的全部因素,领导活动的成功还取决于被领导者、环境因素的影响。

很多人从领导活动中领导者的行为风格、被领导者、环境因素三者之间的关系来研究领导的有效性,主张领导素质、领导行为风格只要能适应被领导者、环境因素,就会取得良好的效果,应该使环境与领导行为相匹配,这些理论被称为领导权变理论,其开创性人物是费德勒(Fred Fiedler)。

费德勒权变模型在九型人格视角下的应用

费德勒权变模型在九型人格视角下的应用

费德勒权变模型在九型人格视角下的应用作者:褚立岑来源:《今日财富》2019年第06期随着我国经济形势的不断变化,我国的企业发展以及企业文化呈现出了多元化的态势,社会新事物的不断出现,在很大程度上刷新了人们的感性认识,对人们的思想造成了极大的冲击,也给企业政治工作带来了严峻的挑战。

为此,笔者在对企业政工工作意义进行分析的基础上,重点论述了当前企业政工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相关的对策,希望能够为企业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一、费德勒权变模型与九型人格(一)费德勒权变模型简介美国华盛顿大学心理学家和管理专家费德勒(Fred E. Fiedler)在大量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有效领导的权变模型。

他的权变模型(Fiedler contingency model)指出,任何领导形态均可能有效,其有效性完全取决于所处的环境是否适应。

费德勒提出了诊断领导风格的独特指标——LPC(Least Preferred Coworker)量表。

根据LPC量表指数大小把领导方式归纳为两种类型:任务导向型和关系导向型。

任务导向型领导方式以完成工作任务为主要需求,维护人际关系为次要需求,而关系导向型领导方式以维护良好的人际关系为主要需求,完成任务为次要需求。

LPC分数高低的人分别在不同的环境下有效,而影响领导形态有效性的环境因素主要有3个方面:(1)领导与成员的关系:指领导得到被领导者拥护和支持的程度,即领导者是否受下属的喜爱、尊敬和信任,是否能吸引并使下属愿意追随他。

(2)任务结构:指下属所从事的工作或任务的明确性、程序化程度。

若目标明确,职责分明,有具体规则可依循,即为任务结构高。

(3)职位权力:领导者拥有的权力变量的程度(聘用、解雇、晋升、加薪等),即来自组织职权所赋予的权力。

费德勒将三個环境变数任意组合成八种群体工作情境,对 1200 个团体进行了观察,收集了把领导风格与工作环境关联起来的数据,得出了在各种不同情况下使领导有效的领导方式,其结果如下图所示(图1-1)。

领导权变理论2:费德勒的权变领导理论

领导权变理论2:费德勒的权变领导理论

知识点5 领导权变理论2:费德勒的权变领导理论《管理学原理》第六章 领导职能费德勒的领导权变理论费德勒权变理论是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和管理专家费德勒经过15年的研究于1967年提出的。

“没有最好的,只有适合的”是其理论的核心思想,该理论认为有效的群体绩效取决于与下属相互作用的领导者的风格和情境对领导者的控制和影响程度之间的合理匹配。

领导行为有效性的影响因素领导行为有效性的影响因素——领导方式LPC评分表的测试项目包括:令人愉快8、7、6、5、4、3、2、1、令人讨厌不友好1、2、3、4、5、6、7、8、友好抱认可态度8、7、6、5、4、3、2、1、抱拒绝态度使人失望1、2、3、4、5、6、7、8、对人有帮助热心8、7、6、5、4、3、2、1、不热心紧张1、2、3、4、5、6、7、8、松弛关系密切8、7、6、5、4、3、2、1、关系疏远冷淡1、2、3、4、5、6、7、8、热情善于合作8、7、6、5、4、3、2、1、不善于合作怀有敌意8、7、6、5、4、3、2、1、支持态度有趣8、7、6、5、4、3、2、1、乏味争吵8、7、6、5、4、3、2、1、和睦自信8、7、6、5、4、3、2、1、犹豫无效1、2、3、4、5、6、7、8、有效欢快8、7、6、5、4、3、2、1、忧郁谨小慎微1、2、3、4、5、6、7、8、坦率开朗指领导者与其组织成员之间的关系。

如果双方高度信任、互相尊重、互相支持和友好,则相互关系是好的;反之,则是差的。

领导者和下属之间的关系:任务结构:指组织工作的程序化、明确化程度,如工作的目标、方法、步骤等是否清楚,有无含糊不清之处等。

如果工作是例行的、明确、容易理解以及有章可循的,则任务结构属于明确的或高的;反之,则属于不明确或低的。

职位权力:指领导者的职位所能提供的权力、权威是否明确、充分,在上级和整个组织中所得到的支持是否有力,对雇员解雇、晋升和报酬的影响程度的大小。

影响领导有效性的影响因素——情境因素菲德勒的领导权变理论主要观点费德勒模型根据领导者——成员关系、任务结构、职位权力三种要素的强弱程度,组合成8种情境条件,并得出任务导向型的领导在非常有利的情境和非常不利的情境下工作的更好,而关系导向型的领导则在中间状态下工作的更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俄亥俄州立大学的研究


密执安大学的研究
领导方格论
俄亥俄州立大学的研究
由俄亥俄州立大学学者拉尔夫•斯托迪尔主持研究, 利用领导者行为描述问卷(LBDQ)来收集和处理下属对领 导行为的描述。通过大量问卷信息的统计,把领导行为分 为结构和关怀两大纬度。

结构维度: 领导者界定和构造自己 与下属的角色的倾向程度 。 关怀维度: 领导者信任和尊重下属 的程度。
利克特领导方式特点:
领导 方式
专制— 权威 开明— 权威式 协商式
领导决策权
对下属的信任
激励方式
沟通方式
领导自行决策 下属有一定权力
不信任 部分信任
惩罚为主 奖惩并用
自上而下 一定程度的 自下而上 双向沟通 横行沟通为主
下放部分权力 鼓励下属作决策
比较信任 充分信任
奖赏为主 奖赏为主
参与式
管理方格图结构
低关怀 低结构 低
结 构 维 度

有关结构维度和关怀维度的研究表明,高结构-高关怀 (“高-高”领导者)通常比结构低、关怀低或二者都低的 领导者更能使下属取得高工作绩效和高满意度;其他三种类 型的领导者行为,与缺勤、事故、抱怨以及离职现象频频发 生有关联。不过“高-高”领导者并不总能产生积极效果。 由于其本身的不足引起了后人继续研究,提出了 新的领导理论。
20世纪80年代初至今
领导风格
第二节
领导特质与领导行为
一、领导特质理论
成功的领导者一定具有某些特殊的个性特征,如聪明、胸怀大 志、不凡的气度等,大量研究也证明了这种预测,即某些个性特征 的确与其领导行为的有效性存在联系 。
个性 智慧 博学 魅力 自信 干练 理性 正直 成熟
领导者必备的6项特质
进取心 领导意愿 正直与诚实 自信 智慧 与工作相关的知识
美国得克萨斯大学罗伯特•布莱克(Robert R. Blake)和简•莫 顿(Jane S. Mouton)发展了领导风格理论的两维度理论,提出了 管理方格图论。认为关心生产领导方式和关心人的领导方式之 间,存在多种领导方式。按任务导向(对生产的关心)和关系导 向行为(对员工的关心)进行评估,给出等级分值,然后用方格 图来表示每种领导方式。方格图横坐标表示领导者对生产的关心 程度,纵坐标表示领导者对人的关心程度。每一维度都分为9个 等级,作为衡量关心人和关心生产程度的标准,第1格程度最 小, 第9格表示的程度最大。
首先,领导的本质是影响; 其次,领导是一个过程; 再次,领导是一种艺术; 最后,领导是与某种目标相联系的,是一种目的性很强的行为。 领导=F(领导者,被领导者,情景因素)
领导者: 合法地位、能力 动机和激励水平 个性特征 知识经验
被领导者: 期望水平 个性特征/ 能力素质 动机/ 激励水平
领导的 行为过程
质疑 :
1.领导的特质保罗万象,说法不一,甚至互相矛盾。 2.每一种特质都有例外情况,任何人都不可能具备每 一种特质。 3.不能确定一个领导者究竟应该在多大程度上具有某 种特质才合适。
1.忽视了下属的作用
原因
2.忽视了情景因素
第二节
领导特质与领导行为
二、领导行为理论
鉴于领导特质理论并不能说明领导有效性问题,从20世纪40年 代后期,研究者开始把目光转向领导者的行为,希望了解有效领导 的行为是否有独特之处,于是形成了领导行为理论。
领导者和管理者的区别
管理者:用正式的管理职位的权力去影响别人。 领导者:用非正式的人格的力量去 影响别人。
领导者可以是管理者, 也可以不是管理者。
优秀领导=权力+魅力
管理者和领导者的区别如下
类型 产生 方式 扮演 角色 目标 主要 行为 影响力 风险 承担 愿景
正式任 试图变 变革组 开发愿 正式权 命,或 革组织 织结构 景, 利或非 自发产 程序或 引导和 正式权 领导者 生 目标, 用人, 力 制定战 鼓舞和 略 激励 正式任 负责维 稳定组 计划与 正式权 持和控 织秩序,预算, 力 命 制组织 维持组 人员配 管理者 织的高 置, 运行 效运转 控制
情境因素: 工作、任务、 资源 和社会结构 空间环境 组织规模、 历史
第一节 领导概述
二、领导与管理
所有的领导者都是管理者吗?
——领导是管理的一个方面,属于管理的范畴,管理还 包 所有的管理者都是领导者吗?
括计划、组织、控制等。
领导者与管理者
——并不是所有的领导者都必然具备完成其他管理职能
的潜能;
愿意承 开发创 担较多 造新愿 风险 景
愿意承 追随组 担较少 织现有 风险 的愿景
补充:领导者的作用
指挥 引导
沟通 协调
激励 鼓舞
创新
成功领导必须做的10件事



共享权力和职权 与员工互相信任和尊重 重视并提供培训 与管理层共同承担任务、 接受监 督、拒绝无益的 方案 愿意下放决策权
以员工为中心 的领导风格
即员工导向型 领导。关心员,并 有意识地培养与高 绩效工作群体相关 的人文因素。重视 关心员工情感。
在此基础上利克特把领导行为能分为四种: 专制—权威式、 开明—权威式 协商式、 集体参与式
员工导向的领导行为与高群体生产率和高员 工满意度成正相关,而生产导向的领导行为则与 低群体生产率和低员工满意度相关。提倡集体参 与式领导 。
Chapter 12
领导理论与领导行为
上海政法学院经济管理系
工商管理教研室 宋源
content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领导概述
领导特质与领导行为 权变理论 魅力型与变革型领导理论
第一节 领导概述
第一节 领导概述
一、领导的定义
——一种影响人们实现组织或群体目标的艺术或过程。
内涵:






摆脱指着人们光挑毛 病的方式 集聚员工的智慧和有 益的创意 培育勇于竞争、不畏 艰难的勇气 有效地利用资源、整 合资源 具有长期的战略眼光 和策略
第二节 领导特质与 领导行为
西方现代领导理论的发展大致经历了四
个阶段:
20世纪40年代末 20世纪40年代末至60年代 20世纪60年代末至80年代初 领导特质理论 领导行为理论 领导权变理论
密执安大学的研究
20世纪40年代,由著名学者利克特的带领下,密执安大 学研究人员发现领导者的行为有两个基本形式: 以生产为中心 以员工为中心 利克特把领导行为分为:生产导向 员工导向
以任务为中心 的领导风格
即工作导向型领导。 关心工作的过程和结果, 下属只是实现目标或任 务绩效的工具,下属的 情感和需要在工作中没 有得到重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