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省级发展“三高”农业
浅论粤西地区经济发展的现状及战略
区域经济学课程论文题目:浅谈粤西地区经济发展的现状和战略思考浅谈粤西地区经济发展的现状及战略思考摘要粤西地区是经济发达的广东省的一个比较贫困落后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低,人均收入远低于珠三角地区,市场经济不发达,经济社会发展落后。
然而随着广东省十二五规划的发布以及省政府做出的促进粤西地区振兴发展的决定,加上粤西地区良好的区位条件,丰富的自然资源,较好的工业基础,我们有理由相信粤西地区可以更好地加快经济转型促进和谐发展,为广东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发挥更大的作用。
为此本文在分析粤西地区经济发展现状的基础上尝试为推动粤西地区的科学发展提出一些政策。
关键词粤西;经济发展;现状和战略1,前言粤西是广东省西部的简称,包括茂名,阳江和湛江三个地级市,总面积为63916.4平方公里,占全省的17.99%;人口2498.54万人,占全省总人口的21.29%。
首先,粤西地区自然资源优势明显,发展农业、矿产开发、海洋产业等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
湛江港是全国八大深水良港之一,对于粤西地区外引内联,发展临港经济极为有利。
粤西地区处于亚热带,是全国糖蔗、橡胶、剑麻等作物生产基地,全国最大的荔枝、香蕉、龙眼和蔬菜生产和运输基地,全省最大的花生、南药、蚕桑、松香、山地养鸡基地。
粤西近海原油储藏量丰富,也拥有以建材为主的非金属矿产资源。
海洋资源是粤西地区亟待发掘的潜在优势,水产品产量居全国之首,其中湛江、阳江市水产品总产量占全省的26.9%。
[1]其中茂名现已探明矿藏近100种,油页岩和高岭土储量和质量居全国之首,玉石矿为全国三大玉矿之一,盛产全国唯一的“南方碧玉”,银岩锡矿居全国第三,稀土、斑岩型锡矿、钛矿等储量均居全省首位。
茂名是全国最大的石油化工生产基地之一,炼油生产能力达1350万吨/年;也是全国最大的乙烯生产基地,生产能力达100万吨/年。
湛江海岸线绵长,港口资源十分丰富,正逐步形成以湛江港为依托的国际原油、液化氧、液化气、矿石等油类储罐转运中心和化工、矿石等进出口物资交易储运中心。
何谓“三高”农业?
何谓“三高”农业?
佚名
【期刊名称】《农村牧区机械化》
【年(卷),期】1995(000)003
【摘要】何谓“三高”农业?所谓三高农业,就是指高产、高质(优质)、高效的农业。
这是一种用较少的农业资源、活劳力和资金投入,获得产量较高、品质优良、市场畅销、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显著的一种农业模式。
发展三高农业是对我国传统农业的落后生产方式进行一场革命。
高产有两...
【总页数】1页(P50-5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323.3
【相关文献】
1.依靠科技进步发展“三高”农业——廉江市发展“三高”农业纪实 [J], 赖炳琨
2.浅论三高农业与三高农业企业 [J], 梁顺堂
3.谋求优势独钟“三高”——梅州市发展“三高”农业巡视 [J],
4.广东“三高”农业大有作为——拓展“三高”农业座谈会实录 [J], 李翰敏
5.欧洲联盟国家成功发展“三高”农业的经验——国家计委赴欧洲盟“三高”农业考察团 [J], 乐大成;张振东;李青田;张铁龙;梅学书;刘超;刘苏社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海丰农业四态势——海丰县发展“三高”农业调查
作者: 刘健人
作者机构: 广东省人民政府 参事
出版物刊名: 同舟共进
页码: 8-10页
主题词: 生产基地 大开发 公顷 三高 农业调查 优质稻 调整农业生产结构 丰县 重视科技 农业资源
摘要: 海丰县有山地10.17万公顷,耕地2.48万公顷,可供养殖的水域、海涂滩面积1.04万公顷,是一个农业资源较为丰富的山区县。
近年来,该县认真贯彻省委、省政府关于脱贫致富的一系列部署,调整农业生产结构,建立生产基地,加大开发,优化社会服务,努力发展规模化生产,全县建成了1.6万公顷的优质稻、年复种7000公顷的蔬菜、1700公顷的糖蔗、4300公顷的优质水果、5600公顷的水产品养殖和600万头(只)的禽畜等六大生产基地,形成了以粮食为基础,果蔬为主体,农、林、牧、副、渔综合发展的生产格局,使农业向高产、高质、高效迈进了一大步,出现了四大良好态势:一、重视科技:健全四级农科体系;组织农科培训;创办农科基地。
搞好旱作节水农业,促进“三高”农业发展
车 正 式 投 入 使 用 。使 用 一 个 多 月 , 已装 车 、 卸 车 1 0多 次 , 0 吊运 材 料 几 百 次 。 实 际 工 作 中 从 看 出 , 台 5t汽 车 吊 车 工 作 可 靠 , 用 方 这 使
便 、 活 , 耗 较低 ( 灵 能 - 它 5t吊 车 相 比 ) 9其 , 且 大 大 提 高 了工 作 效 率 , 轻 了操 作 工 人 的 减 劳动强度 。
亩 ) 恢 复 和 改 善灌 溉 面积 1 2 , . 3万 公 顷 ( 8 4 1.
工 作 。 试 验 结 果 表 明 , 膜 覆 盖 +滴 灌与 露 据 地 地 种 植 西 瓜 对 比 , 膜 覆 盖 + 滴 灌 ( . 6 地 0 06 7 h ) 亩 用 水 量 3 , m。 每 0t 比露 地 淋 灌 每 亩 用 水
量 8 节 水 5 , 水 率 达 6 % 。地 膜 覆 盖 Ot 0t 节 2 灌 水 后 1 4h( ) 土 壤 0 2 m、 5 5 4 6d , ~ 5c 2 ~ 0
悬 挂 数 小 时 的 测 试 , 有 吊 着 重 物 行 走 几 公 还 里或 十 几 公 里 的 测 试 。 目的 是 测 试 这 辆 吊车
所 使 用 材 料 的抗 弯 能 力 、 振 能 力 及 其 稳 定 抗
表 l 5t吊 车 主 要 测 试 项 目及 结 果
注: 动臂 倾斜 角 a2。 ≤ 6。 :0≤a 0。
(0 1 7万 亩 ) 其 中 旱 坡 地 5 2 7公 顷 ( 9万 , .6 7 亩 ) 占 耕 地 总 面 积 的 7 , 壤 属 砖 红 壤 , 4 土
决 干 旱 问 题 , 展 高 效 旱 作 农 业 , 进 本 县 农 发 促 业 发 展 , 9 9年农 业 部 批 准 建 设 旱 作 农 业 示 19
高州市简介
高州市简介高州市位于广东省西南部,全市总面积3276平方公里,其中山地面积377万亩,耕地面积80万亩,现有人口160万,辖23个镇和5个街道办事处。
市人民政府所在地----高州城,始建于隋开皇十八年(公元598年),为历代州、郡、路、府、道、专区的治所,曾是粤西的经济、军事、文化中心,是省级历史文化名城。
高州市自然资源丰富,境内矿产资源品种多、储量大,其中高岭土的蕴藏量多达7000多万吨,其数量和质量居广东省首位,花岗岩总储量达20亿立方米以上。
水电资源丰富,水能蕴藏量达9万多千瓦。
高州作为文化古郡,人才辈出,文化遗产丰厚。
被周恩来总理称为"巾帼英雄第一人"的冼夫人、唐代名宦高力士、新中国首任中国农科院院长丁颖,以及著名画家丁衍镛等均为高州人。
境内有文化遗址250多处,其中宝光塔为明代全国第二高塔,潘仙祠、观山寺、冼太庙、贡泉等古迹闻名遐迩。
改革开放以来,高州市坚持走"农业起步,以农促工,以工带农,全面发展"的经济发展路子,使全市国民经济和各项社会事业持续健康快速发展,曾获"全国首届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百强县(市)"、"全国第四届猪牛羊肉总产量百强县(市)"、"全国社会商品零售总额百强县(市)"、"全国邮电百强县(市)"、"全国农村综合实力百强县(市)"、"全国明星市(县)"等13项国家级殊荣。
农业总产值连续8年名列广东省各县(市)第一,山地亩产值居全国之冠,被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广东省委书记李长春赞誉为广东省"山区综合开发的一面旗帜"。
2000年2月19日至20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江泽民同志亲临高州视察,在高州市领导干部"三讲"教育会议上作了重要讲话,首次提出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并对该市农业综合开发所取得的成绩给予充分肯定,亲笔为该市题词"搞好山区综合开发,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勉励该市人民"继续作出新的成绩"。
浅析高州经济的发展1
浅析高州文化经济的发展新中国成立60多年,波澜壮阔的改革开放也走过了30多载春秋。
自改革开放以来,高州大地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广大高州人民踏上了奔向小康的康庄大道。
然而,相对于珠三角等发达地区的突飞猛进、振翅高飞,高州的经济发展长期在中低谷中徘徊,经济现状相对比较落后,如果现在还不发愤图强、急起直追,差距必然更大,落伍必然更远。
面对历史车轮滚滚而过,我们很有必要对过往历史和未来方向进行理性思考,不断总结经验、吸取教训、寻找规律,积极探索高州经济发展新轨迹,让鉴江平原盛开富饶美丽之花。
以下是本人对高州文化经济发展的一些粗浅思考,望能起抛砖引玉之效。
一、高州历史文化长久深厚。
1、高州历史源远流长。
据研究,高州县历史悠久,源远流长。
早在45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县境已有土著民族繁衍生息。
在祥山镇茶亭岭上,出土有新石器时代早期的牧猎石器——穿孔石球,它是原始人类用来套击野兽的工具。
在新垌镇的红珠岭和云潭镇的黄鳝坡上,发现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出土有石斧、石锛、砺石等磨制石器。
此外,在曹江、泗水、根子、谢鸡、环城等镇发现新石器文化遗存点共11处,出土一批石器工具。
这些出土文物,证明了在45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高州的土著民族已生活在境内的大片土地上,创造了高州古代人类文明。
2、鉴江平原地灵人杰,人才辈出。
高州山川钟灵毓秀,孕育和造就了大批著名人物。
西晋时期的潘茂名,一生习静修道,采药炼丹,为百姓解除疾苦,深受群众爱戴和朝廷重视,被誉为岭南第一道。
南朝时期,南越俚人女首领冼夫人,一生致力于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为岭南地区的和平稳定作出了卓越贡献,先后被朝廷册封为石龙太夫人、宋康郡夫人和谯国夫人,官阶从一品。
唐代的高力士,在朝廷中任知内侍省事,为朝廷推荐了一批任职高官的人才,深受唐玄宗的宠信。
明代的李学曾,任大理寺少卿,与县内同出一门的进士李邦直、李一迪,被誉为“为官耿直三进士”,扬名朝野。
民国初期的张锦芳、杨永泰先后任职广东省长,对广东的建设和发展,卓有建树。
中共广东省委、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扩大开放的若干意见-粤府[1999]3号
中共广东省委、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扩大开放的若干意见正文:---------------------------------------------------------------------------------------------------------------------------------------------------- 中共广东省委、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扩大开放的若干意见(粤府〔1999〕3号1999年2月11日)为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五大和省第八次党代会精神,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大力推进“外向带动”战略,增创开放新优势,进一步提高对外开放水平,促进全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特就进一步扩大开放提出如下意见:一、建立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高水平的开放新格局1、坚持全方位、多层次开放并举的方针。
我省实施外向带动,扩大开放要切实抓好三个转变:吸引外资要从主要依赖优惠政策、减税让利向提高办事效率和质量、强化服务意识、做好综合配套服务、完善法制等建设投资软环境转变;从对外单向开放向对内对外双向开放转变;从主要依靠数量扩张向规模、质量和效益并举转变。
我省各不同类型地区要适应新形势,加快扩大开放的步伐,提高开放水平,增创新优势,迈上新台阶。
中心城市要加强和发挥功能带动和辐射作用,成为全省扩大开放的“龙头”。
广州市要强化省会意识、服务意识和“窗口”意识,建设成为全省对内对外开放的服务和辐射中心,成为在全国有影响的对外贸易中心城市。
深圳市作为经济中心城市,要成为对内对外招商基地和国际科技成果、高新技术交易中心。
中心城市要在引进国际大财团、跨国公司大项目以及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优化我省利用外资结构方面起示范带动作用。
经济特区、经济技术开发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要充分发挥外向示范作用,成为扩大开放的“试验区”和“排头兵”。
要通过外引内联,增强对周边地区的内外双向辐射功能,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加快与国际经济接轨的步伐,提高对外开放水平。
阳江市自然资源局与广东省鸡山农场土地行政管理(土地)一案行政二审判决书
阳江市自然资源局与广东省鸡山农场土地行政管理(土地)一案行政二审判决书【案由】行政行政行为种类行政受理【审理法院】广东省阳江市中级人民法院【审理法院】广东省阳江市中级人民法院【审结日期】2020.03.13【案件字号】(2020)粤17行终6号【审理程序】二审【审理法官】陈德印黄光汉张静【审理法官】陈德印黄光汉张静【文书类型】判决书【当事人】阳江市自然资源局;广东省鸡山农场【当事人】阳江市自然资源局广东省鸡山农场【当事人-公司】阳江市自然资源局广东省鸡山农场【代理律师/律所】黄成献广东三民律师事务所;陈诚谊广东格盈律师事务所;庄俊恒广东格盈律师事务所【代理律师/律所】黄成献广东三民律师事务所陈诚谊广东格盈律师事务所庄俊恒广东格盈律师事务所【代理律师】黄成献陈诚谊庄俊恒【代理律所】广东三民律师事务所广东格盈律师事务所【法院级别】中级人民法院【原告】阳江市自然资源局【被告】广东省鸡山农场【本院观点】双方当事人对于①、②、③号土地权属的更正登记均无异议,本案的争议焦点是原阳江市国土资源局阳东分局依职权更正④号土地登记的行为是否符合法律规定。
【权责关键词】合法违法废止查封不动产所在地书证证据确凿证据不足驳回起诉缺席判决维持原判改判撤销原判发回重审【指导案例标记】0【指导案例排序】0【本院查明】经审理查明,2014年12月4日,原阳江市国土资源局阳东分局组织鸡山农场与阳东县合山镇东河村委会站背村对涉案土地进行了现场勘查,双方确认在东府国用〔2007〕第340448号土地使用证范围内有争议土地共四块,该四块土地在《实地勘踏指界图》和《东府国用〔2007〕第340488号国有土地使用证更正示意图》中分别用①、②、③、④编号表示,面积分别约11.7亩、10.1亩、11.7亩、176.7亩。
其中鸡山农场与阳东县合山镇东河村委会站背村一致确认①、②、③号三块土地权属为阳东区合山镇东河村站背经济合作社,④号地块存在争议。
大力发展“三高”农业 促进佛山市农业赶超“四小龙”
作者机构: 佛山市农业委员会
出版物刊名: 南方农村
页码: 27-30页
主题词: 农村经济总收入 农业总收入 农业生产布局 农村产业结构 地区资源 商品基地 出口创汇 农副产品加工 外向型农业 农业开发项目
摘要: 一、我市“三高”农业在改革开放中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我市充分利用地区资源和地理优势,以国内外市场为导向,以赶超“四小龙”为目标,积极调整农业生产布局和农村产业结构,大力发展“三高”农业,促进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的迅速发展,经济效益大大提高。
1992年全市农村经济总收入已达362.19亿元,比上年增长53.07%,比1978年增长34倍。
其中大农业总收入44.93亿元,比上年增长23.09%,比78年增长8.32倍;大农业产值(按90年不变价)38.91亿元,比上年增长5%,比78年增长1.13倍。
农民人平年纯收入2114元,比78年增长8.13倍。
农业商品率达85%以上。
清远介绍
清远介绍地理位置位置:清远市位于广东省中北部、北江中游、南岭山脉南侧与珠江三角洲的结合部;南连广州、佛山,北接湖南、广西,东及东北与韶关市相邻,西及西南与肇庆市为界。
拼音:Qingyuan Shi区号:0763代码:511500广东省清远市西北与湖南省永州市、郴州市及广西区贺州市为邻,东北和韶关市接壤,南达广州市、佛山市西南抵肇庆市。
市人民政府驻清远市清城区人民路18号。
区域概况北江明珠、香清溢远。
清远是一座年轻而充满魅力的城市。
中国广东省辖地级市。
广东省地域最大的地级市和广东省少数民族主要聚居地。
1988年1月7日经国务院批准设立清远地级市,同年2月28日正式挂牌成立。
现辖:清远市区(清城区)及清新县、佛冈县、阳山县、连南瑶族自治县、连山壮族瑶族自治县,并代管英德市、连州市两个县级市,共1区2市5县,总面积1.9万平方公里,总人口403万人,其中男性人口208.41万人,女性人口194.6万人,是广东省面积最大的地级市和广东省少数民族主要聚居地(截止07年底)。
建市以来,清远市委、市政府在广东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兄弟地区、海内外社会各界的热诚关心支持下,顺利实现了新市各阶段战略发展目标,一座现代化滨江新城在北江两岸巍然耸立。
面对世纪之交的新形势新挑战,清远市又旗帜鲜明地提出实施工业化、城市化、市场化和后花园四大发展战略,掀起了“二次创业”高潮。
“珠三角后花园”——清远的良好地区形象已日益深入人心,招商引资势头迅猛,经济社会发展加快。
2002年2月28日,清远市成功举办了48个重点项目奠基剪彩仪式,总投资额达128.7亿元。
可以说清远招商引资的“羊群效应”正在形成和扩大。
目前清远市正在努力建设成为绿色经济强市、岭南宜居名城、华南休闲之都。
清远先后被评为广东省文明城市、广东省卫生城市,并被国家有关部门授予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中国漂流之乡、中国龙舟之乡、中国温泉之乡、中国奇洞之乡、中国英石之乡。
2007年9月,国家统计局公布了2006年度全国286个地级城市的综合实力排名,清远居全国第191位。
汕头市人民政府关于公布汕头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的公告-汕府[2013]129号
汕头市人民政府关于公布汕头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的公告正文:---------------------------------------------------------------------------------------------------------------------------------------------------- 汕头市人民政府公告(汕府〔2013〕129号)《汕头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下称《市级规划》)已于2012年7月8日通过国务院审批(批准文号:国函〔2012〕80号)。
根据国务院的批复,我市应再增加耕地保有量800公顷,基本农田1847公顷,并在《市级规划》的指导下,尽快完成区(县)、镇(街道)两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工作。
目前我市已全面落实了国务院的要求,更新完善后的各区(县)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已经省政府同意,由省国土资源厅发文进行了确认(确认文号:粤国土资规划函〔2013〕2224号),我市也相应对《市级规划》中涉及的相关规划成果进行了更新完善。
按照《广东省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条例》的规定,现将《市级规划》的主要内容及相关图件予以公布,任何机关、单位和个人必须严格执行。
《市级规划》是汕头市至2020年土地管理的重要依据,凡在汕头市行政区域内的一切土地利用活动必须符合本《市级规划》,其他有关规划的编制应与《市级规划》互相衔接。
附件:1.《汕头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2.汕头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图(略)3.汕头市中心城区土地利用规划图(略)汕头市人民政府2013年11月12日汕头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汕头市人民政府二〇一三年十月)目录第一章总则第一节规划编制目的第二节规划编制依据第三节规划期限与范围第二章规划背景第一节土地利用基本情况第二节上轮规划实施评价主要结论第三节土地利用存在主要问题第四节面临的机遇与挑战第三章土地利用战略与目标第一节土地利用战略第二节规划编制原则第三节规划主要目标第四章土地利用结构调整第一节用地总体结构调整第二节合理调整农用地结构第三节优化建设用地结构第四节其他土地利用结构调整第五章土地利用布局优化第一节保障生态用地第二节严格耕地和基本农田保护第三节保障基础设施用地第四节优化城乡建设用地第五节拓展城乡生产和绿色空间第六章土地利用区域调控第一节土地利用综合分区第二节土地利用功能分区第三节各区(县)土地利用规划导引第七章保护和合理利用农用地第一节耕地和基本农田保护及质量建设第二节整理开发补充耕地第三节其他农用地保护第八章节约集约利用建设用地1第一节各类建设用地的节约集约利用第二节新增建设用地节约集约利用第三节建设用地空间管制第九章协调土地利用与生态环境建设第一节优先安排生态建设用地第二节构建良好的土地利用生态格局第三节构建生态功能区第十章中心城区土地利用控制第一节规划范围与用地规模第二节用地布局第三节用地空间管制分区第四节土地利用用途分区第十一章土地利用重大工程与重点建设项目用地第一节土地利用重大工程第二节重点建设项目用地安排第十二章规划实施保障措施第一节树立规划的权威性,保持规划的稳定性第二节强化规划执行力度,落实规划目标第三节运用经济手段,促进规划有效实施第四节利用现代科技,提高规划管理水平第五节加大公众参与力度,营造良好的用地氛围附表1 汕头市规划主要控制指标表附表2 汕头市规划期土地利用结构调整表附表3 汕头市各区(县)耕地保有量、基本农田保护面积指标表附表4 汕头市建设用地指标表附表5 2006-2020年汕头市新增建设占用耕地及补充耕地表附表6 各区、县现代标准农田建设计划表附表7 汕头市重点建设项目用地表附表8 汕头市中心城区建设用地管制分区表附表9 汕头市基本农田调整表附图1.汕头市区位图(略)2.汕头市土地利用现状图(2005年)(略)3.汕头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图(略)4.汕头市基本农田保护规划图(略)5.汕头市建设用地管制分区图(略)6.汕头市土地整治规划图(略)7.汕头市重点建设项目用地布局图(略)8.汕头市中心城区土地利用现状图(2005年)(略)9.汕头市中心城区土地利用规划图(略)第一章总则第一节规划编制目的汕头市位于广东省沿海东部,台湾海峡西岸,地处潮汕平原的核心地带,是经济特区、著名侨乡、粤东城市群中心。
三高农业
三高农业茂名市行政区位于广东省西南部,介于东经110°19´-111°41´,北纬21°22´30〃-22°42´30〃之间,东与阳春、阳西交界,西与廉江、吴川毗邻,北与罗定及广西的岑溪、北流、容县接壤,南临南海,土地总面积11495平方公里,海岸迂回线长220公里。
1983年实行市管县体制,辖高州、化州、信宜三个市(县级),以及电白县、茂南区、茂港区。
全市有131个镇(含镇一级单位),12个国营农(林)场,1742个村民委员会。
2003年末总人口668.12万多人,其中农业人口536.3万人。
一、农业资源茂名市属热带亚热带过渡地带,气候高温多湿,光照充足,雨量充沛,水热同季;地形地貌复杂多样,地势北高南低,背山面海;生物资源种类繁多,矿产资源丰富;海岸线长,渔场广阔,港湾众多,滩涂面积大。
这种得天独厚的农业资源优势,使茂名农业拥有巨大的发展潜力。
1、气候资源十分丰富。
气候总的特点是:“热量丰富,光照充足,雨量充沛,水热同季,夏长冬暖,四季如春”。
全市年平均气温22.3~23°C,月平均最高气温26.5~28.7 °C(七月),月平均最低气温14~16°C(一月),年内≥10°C的积温7857~8413 °C,持续天数337~355天,基本无霜;平均年日照1939.3~2161.4小时,日照百分率为47%,太阳辐射总量为106.59~116.99大卡/平方厘米;降雨季节长,年降雨量1500~1800毫米,降雨日在100~170天之间。
2、农业开发利用的土地面积大。
在全市1724万亩土地总面积中,山地195万亩,占11.3%,丘陵1139万亩,占66.1%,台地平原390万亩,占22.6%。
除极少数荒山秃岭外,绝大部分的土地可利用发展种养业。
可开发利用的水面221万多亩,其中水库、湖面15万亩,鱼塘23万亩,20米内深浅海滩涂183万多亩3、品种资源丰富。
广东的自然地理
广东的自然地理一、广东的自然地理(一)地理位置1、纬度位置20°09′N~25°31′N,109°45′E~117°20′E,地处低纬,北回归线沿汕头(南澳)——广州(从化)——肇庆(封开)横贯广东。
2、海陆位置:位于祖国大陆最南端,北依南岭,南临南海,东北部与台湾海峡相望,西南隔琼州海峡与海南岛相对,是我国通往世界的“南大门”。
3、邻省:接壤的省区自东往西依次是:福建、江西、湖南、广西。
深圳濒临香港特别行政区、珠海濒临澳门特别行政区。
4、面积(1)陆地面积:17.98万平方千米,约占广东总面积的30%(2)海域面积:41.9万平方千米,约占广东总面积的70%,广东是我国海岸线最长的省份。
(二)自然环境1、地形(广东最高峰:石坑崆,高1902米)(1)地形复杂多样,“七山一水一分田”,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山脉多为东北至西南走向,主要有九连山、罗浮山、莲花山、天露山、云开大山等,最高峰石坑崆,平原面积约占全省面积的20%。
复杂的地形为农业多样化的发展和旅游资源的开发提供有力的条件。
(2)地势北高南低,南岭是珠江与长江的分水岭。
(3)四大地形区珠江三角洲平原(全省最大的平原)、粤东山地丘陵、粤北山地和粤西山地台地。
(4)独特地貌:广东地貌形态复杂,肇庆岩溶地貌、韶关丹霞地貌、西樵山火山岩地貌、汕头海蚀地貌等奇特优美。
2、气候(1)气候类型:北回归线横贯中部,以亚热带季风气候为主,南部为热带季风气候。
(2)特点:长夏无冬,降水呈南多北少的趋势。
降水集中在4~9月,雨热同期,由于夏季风和台风的影响,降水年际变化不大。
(3)优势:热量丰富、雨量充沛、光照充足。
全省大部分地区农作物可全年生长,最适宜种双季稻加冬种作物一年三熟。
劣势:旱涝频繁,气象灾害种类多,出现频繁,是全国各省中台风登陆最多的省份。
广东灾害性天气多,主要有:“四风”,即台风、寒露风、清明风、干热风;“三水”,即龙舟水(芒种水)、秋分水、早春低温阴雨;“二旱”,即春旱、秋旱。
茂名的地理环境和开放性
地理环境对开放与封闭的影响地理环境和开发与封闭是有一定的关系。
清朝的时候,仅管实行闭关锁国政策,但是仍然有广州十三行的存在。
广州之所以会成为当时唯一的对外的窗口,固然有其优势的地理环境。
广州是珠江的出海口,珠江的水比较深,拥有深水港口。
因此成为对外开放的城市。
同时的,在签订的《南京条约》中,所被迫开放的五个城市都是沿海城市。
仅管这是一个畸形的开放。
但也不能抹杀其中地理环境这一因素所占的位置。
因此,开放与封闭,是无法撇开环境因素而谈的。
地理环境是由于先天的条件决定。
而地理环境的开放与封闭式相对的。
没有绝对的开放,也没有绝对的封闭。
地区上的地理环境既有自然的因素,同样存在着人为的因素。
中国的喜马拉雅山脉,可以说是一道天然的屏障,与其他国家分割开来。
在这里,封闭看起来是一件自然的事情。
但,同时也因为这一座山脉,这里同时是旅游的好地方。
一直以来都吸引着世界的眼球。
貌似这又是因为自然的封闭而形成了人为的开放。
另一方面,在不同的生产力的条件和历史背景下,地理环境的影响也不尽相同。
在宋朝以前,南方由于气候原因而经济不甚发达。
但是随着经济重心的南移,原来阻隔交通的庞大水系也成为南方繁荣的一大原因。
因此,地理环境对开放与封闭没有绝对的影响。
以下,仅以茂名为例。
地理概况:茂名市地处广东省西南沿海,位于东经110°-114°41′和北纬21°22′30″-22°42′33″之间,属热带向亚热带过渡地带。
全市土地面积11458平方公里,人口680万,辖茂南区、茂港区、电白县和信宜、高州、化州3个县级市。
2005年,全市生产总值807亿元,是“中国城市综合实力100强”城市之一。
东毗阳江,西临湛江,北连云浮和广西壮族自治区,南临南海。
东北距广州362公里,西南距湛江121公里。
全市陆地总面积11458平方公里,约占全省陆地面积的 6.4%。
茂名市海岸线长81公里,海岸线曲折,港湾多。
广东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
广东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 (2001年2月19日省九届人大四次会议审议批准) 2001年到2005年是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期。
“十五”时期是我省率先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奠基期,也是我省经济结构的调整期,经济体制的完善期,适应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新形势的过渡期。
“十五”计划是我省进入二十一世纪的第一个五年计划,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
“十五”计划包括计划纲要、重点专项计划、行业计划和地区计划。
本纲要是根据《中共广东省委关于制定全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的建议》编制的,是今后五年我省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体战略部署,是战略性、宏观性、政策性的计划,计划指标总体上是预期性、指导性的。
一、发展环境 (一)经济发展环境正在发生深刻变化 当前,世界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知识经济已见端倪;经济全球化趋势不断增强,区域经济一体化步伐加快;以跨国公司全球购并为主要特征的结构调整和产业重组规模空前,国际分工格局发生重大变化,国际经济竞争日益激烈。
国内市场供求关系发生重大变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更显突出,经济结构调整和体制改革进入解决深层次矛盾阶段;经济的开放程度进一步提高,市场竞争日趋国际化;随着我国加入WTO,我省金融保险、商贸旅游、网络信息、中介服务等服务业将成为外资进入中国的重要登陆点;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为我省的经济发展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
经济环境的这些变化,既使我们面临更多的挑战,又给我们带来新的机遇。
(二)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基础和面临问题 “九五”时期,全省大力推进经济体制和经济增长方式两个根本性转变,着力消除亚洲金融危机带来的影响,实现经济稳中求进,有效增长,全省综合实力显著增强,经济总量继续居全国首位,人民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各项社会事业全面进步,基本完成了“九五”计划的各项主要任务。
在“三高”农业基础上推进农业产业化的思考
在“三高”农业基础上推进农业产业化的思考摘要:农业产业化的实质就是实现农户与市场的有效连接,从而解决弱小的农户经济走向大市场的大问题。
那么,发展”三高”农业有一定基础的地区如何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呢?这是一个带有普遍意义的农业经济问题。
关键词:”三高”农业农业产业化所谓”三高”农业就是”高产、高质、高效”农业的简称。
农业产业化是以国内外市场为导向,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对当地支柱产业和主导产品实行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一体化经营,社会化服务,企业化管理,把产供销、贸工农、经科教紧密地结合起来,形成一条龙的经营体制。
由此可见,农业产业化的实质就是实现农户与市场的有效连接,从而解决弱小的农户经济走向大市场的大问题。
那么,发展”三高”农业有一定基础的地区如何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呢?这是一个带有普遍意义的农业经济问题。
一、”三高”农业与农业产业化之比较(一)发展思路上的比较“三高”农业的发展思路是:以”高产、高质”夺取”高效”。
而要实现”高产、高质”,就必须以生产环节为中心,不断扩大生产规模,抓好品种质量,通过抓生产以带动销售、流通。
因此,发展”三高”农业的指导思想是”以产促销”。
在这样的思想指导下,各地”三高”农业在种植面积上迅速扩大。
比如广东省高州市的水果,在市场刚放开的时候,佳果物以稀为贵,价钱卖得很好;随着优质水果种植面积增大,水果仍然供不应求,而且由于有了一定的规模,经济效益更为可观。
但由于只重视生产,各地发展”三高”农业有盲目的趋势。
农业产业化的各种形式都是一头连着农户,一头连着市场。
因此,农业产业化的发展思路是围绕市场这个中心来做文章,一方面考虑农产品市场的需要,确定生产什么和品质怎样的产品;另一方面则是为了使农产品能够顺利地走向市场并实现其价值,而采取一系列措施,建立一系列中介组织。
因此,农业产业化的指导思想是”以销定产、以销促产”。
由于以这样的思路来指导农业产业化经营,特别是发挥了中介组织开拓市场、保护农户、自我发展的作用,使农业产业化具有较强的发展后劲。
地理会考之乡土地理(广东省)
4、交通信息业
公路、铁路、水运、航运和管道五种运输方式并存,形成了以广州 为中心的水陆空立体交通网。 (1)主要高速公路:广深、广惠、深汕、广湛、广梧、京珠、粤 赣等。 (2)主要铁路线:京广、京九、广湛、广梅汕。 (3)水运:河运——珠江通航能力仅次于长江,居全国第二。 海运——濒临南海,形成以广州、深圳为龙头,东西两翼齐飞的港 口发展局面。 (4)航空:以广州白云国际机场为枢纽,深圳宝安国际机场等多 个地方机场为辅。
鹅城——惠州
黄金海岸——汕尾
安美妈祖庙
岭南古邑
销烟战场——东莞
伟人故里
园林城市——中山
五邑地区——江门
新会 台山 开平 恩平 鹤山
圭峰山
漠阳江畔 刀剪之都
五金胜地——阳江
十里银滩
半岛之城——湛江
海湾大桥
南方油城——茂名
吉庆之始——肇庆
七星岩
宋城墙 鼎湖山
山城——清远
桃园生态 园区
岭海名邦——潮州
新会现代农业基地
广州花都宝桑园新生态农业示范基地
广东汕尾生宝生态农业科技示范园
高要市广新农业生态园
3、工业
珠江三角洲是我国著名的轻工业基地,经历了两次产业转移, 现已发展成为我国南方最大的微电子工业中心。
4、珠江三角洲
珠江三角洲位于广东南部沿海,是西江、北江共同冲积形成的大三角 洲和东江形成的小三角洲的总称。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终年温暖湿 润,河流密布,土壤肥沃,是广东省重要的农业区,是岭南的粮仓、 水果基地、蔬菜基地和花卉基地。经济地理的珠三角,包括广州、深 圳两个副省级城市,佛山、珠海、江门、东莞、中山五个地级城市, 及惠州和肇庆的部分地区。
公路密如蛛网
广东第一条高速公路是1989年建成通车的广佛高速公路。
广东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存在问题及发展路径探讨
纷纷按照省政府办公厅< 转发省农业厅关于加快发展农民专 业合作经济组织意见 的通知 》粤府办【 1 ( 2 乌 ) ∞3 6号 的要求 , 认
真落实各项扶持政策 , 并对农 民专业合作经 济组织的组织形
年 ,中共广东省委、 《 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统筹城乡发展加快
农村 “ 化 ” 三 建设 的决定 》 中提 出 , 筹城 乡发展 , 快 农村 统 加 “ 三化 ” 建设 , 是新 的历史 时期解决“ 三农” 问题的根 本 出路 。 笔者坚信统筹城乡发展 加快农村工业化 、 农村城镇化和农业
饲料 等 万吨 ,培训农民专业合作 经济组织成 员 2 . 2 8万人
展进入资源和市场双重 约束阶段后农产品市场化 、 国际化的
必然产物 。 。 5 2 Q 年广东省湛 市参加农 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
的农民( 组织成员 ) 均纯收入为 52 元 , 人 57 比非组织 成员同
期入均纯收入 43 元 高出 l9 14 3 3元。湛江市农业部农 民专业 合作经 济组织 示范项 目—— 廉江市 良垌 曰升荔枝合 作社成 立两年多来取得 了比较显著的成绩 ,0 4年每户社 员荔枝收 20
次。为 了进一步掌握广东省农民专业合 作经济组织存在的问 题, 笔者于 2 Q 年底 向广东省 ll 。5 O 家试点农 民专业合 作经济
组织发放 了调查问卷 , 收回 6 家调查 问卷 , 9 产生有效 问卷 6 7
牧业 l 个 , 渔业 8 6个 , 农机 2 8个 , 其它 3 6 。 。 个 按服务内容
广 东“ 农” 三 问题是不全 面的 。 如果能提 高农 民组 织化程度 ,
结果有可能是事半功倍 。 实 践证明农 民专业 合作 经济组织 是现代农业 一种重娶
广东省关于扶持民营农产品加工企业发展的实施办法
广东省关于扶持民营农产品加工企业发展的实施办法
【法规类别】企业登记管理
【发文字号】粤办发[2003]17号
【发布部门】广东省其他机构
【发布日期】2003.09.29
【实施日期】2003.09.29
【时效性】现行有效
【效力级别】地方规范性文件
广东省关于扶持民营农产品加工企业发展的实施办法
(粤办发[2003]17号 2003年9月29日)
为贯彻落实《中共广东省委、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民营经济发展的决定》(粤发〔2003〕4号)精神,扶持民营农产品加工企业发展,制定本实施办法。
一、加强对民营农产品加工企业的财政支持
(一)在省财政安排专项资金扶持中小企业的基础上,加大财政现有涉农资金对民营农产品加工企业的扶持力度。
1.从省财政原安排的涉农扶持资金中,每年安排1400万元,扶持重点民营农产品加工企业的设备更新、技术改造、厂房扩建、基地建设、质量认证及产品包装、保鲜、储藏和加工工艺等关键技术的研究开发等。
(1)从省“三高”农业专项资金中,每年安排400万元,用于扶持在“三高”农业主产区兴办的重点民营农产品加工企业。
(2)从扶持省农业龙头企业的贷款贴息资金中,每年安排1000万元,扶持省认定的民营农业龙头企业(含列入省培育对象的民营农业龙头企业)所兴办的农产品加工项目的贷款贴息,包括省民营农业龙头企业到山区和东西两翼兴办原料生产基地或加工企业,以及季节性强的大宗农产品收购(储存)资金的贷款贴息。
2.从我省申报国家农业综合开发产业化多种经营项目的中央财政和省财政资金中,每年优先安排3600万元项目申报资金(其中有偿资金80%,无偿资金20%),主要扶持被列入国家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县的重点。
肇庆市发展“三高”农业的六点做法
作者: 吴泽莹
作者机构: 肇庆市委农村工作部
出版物刊名: 南方农村
页码: 26-27页
主题词: “三高” 肇庆市 农村股份合作制 农业社会化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 家庭联产承包制 调整结构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农业持续发展 现代生物技术
摘要: 肇庆市自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农业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化农业转变,农民生活由温饱型向小康型转变。
这中间大体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低产、低质、低效”;第二阶段是“高产、低质、低效”;第三阶段是“高产、高质、高效”,这阶段是农民解决温饱后向小康转变的阶段,也就是发展“三高”农业的阶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部门审核
县级农业部门(盖章):县级财政部门(盖章):
主管领导(签字)主管领导(签字):
广东省省级发展“三高”农业
专项资金项目申报书
项目名称
项目单位
项目申报部门
项目申报文号
项目申报日期
广东省农业厅监制
一、项目基本信息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单位:万元
1. 项 目 名 称
2. 资 金 类 别
3. 项 目 属 性
4. 总 投 资
其中:1).项目单位筹资
2).申请省级财政补助
5. 项 目 单 位
名 称:
地 址:
法人代表:
法人代表电话:
注:并提供项目单位有关资质材料复印件
二、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摘要
项 目 与项目单位概况
投资必要性分析
二、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摘要
生产
建设条件分析
建设方案
财政补助资金支持环节
二、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摘要
主要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分析 (绩效目标)
三、审核
结 论
项目单位责任
项目单位(盖章): 法人代表(签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