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气调节课程设计(DOC)

合集下载

某商场空气调节课程设计

某商场空气调节课程设计

某商场空气调节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理解空调系统在商场中的重要作用,掌握其基本工作原理;2. 学生掌握空调系统的能量守恒定律,能运用相关公式进行简单计算;3. 学生了解商场空调系统的分类及特点,能分析不同类型空调系统的适用场景。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商场空调系统的运行状况,提出优化建议;2. 学生能够运用能量守恒定律,进行商场空调系统能耗的计算,并提出节能措施;3. 学生能够通过小组合作,设计出符合商场需求的空调系统方案。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认识到节能环保的重要性,树立节能减排的意识;2. 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培养对空调工程领域的兴趣,激发探索精神;3. 学生在小组合作中,学会与他人沟通、协作,培养团队精神。

本课程针对初中年级学生,结合物理学科知识,以实用性为导向,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实际问题解决能力。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提高节能意识,为我国节能减排事业贡献力量。

同时,课程设计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团队协作精神,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二、教学内容1. 空调系统基本原理:介绍空调系统的工作原理,包括制冷剂循环、压缩机、蒸发器、冷凝器等组成部分;相关教材章节:第二章“制冷原理及其应用”。

2. 商场空调系统分类及特点:分析中央空调、分体式空调、多联机等不同类型空调系统的优缺点;相关教材章节:第三章“空调系统的分类与选择”。

3. 空调系统能量守恒定律:讲解空调系统在运行过程中的能量转换,以及能量守恒定律的应用;相关教材章节:第四章“空调系统能耗分析与计算”。

4. 商场空调系统优化与节能:探讨商场空调系统运行中的问题,提出优化方案,介绍节能措施;相关教材章节:第五章“空调系统的运行管理与节能”。

5. 实践操作:组织学生进行商场空调系统调研,设计空调系统优化方案,进行能耗计算;相关教材章节:第六章“空调系统实践操作”。

某商场空气调节课程设计

某商场空气调节课程设计

某商场空气调节课程设计一、教学目标本课程旨在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商场空气调节的基本原理和实际应用,培养他们运用科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具体目标如下:1.知识目标:•了解商场空气调节的基本概念、原理和组成部分。

•掌握空气调节系统的工作原理和运行方式。

•了解商场空气调节在不同季节和场合下的应用和优化方法。

2.技能目标:•能够分析商场空气调节系统的基本性能和效果。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对商场空气调节系统进行设计和优化。

•能够进行空气调节设备的操作和维护。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对科学知识的热爱和求知欲,提高他们学习自然科学的兴趣。

•培养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责任感,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

•培养学生珍惜能源、保护环境的意识,提高他们的可持续发展观念。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商场空气调节的基本原理、系统组成、工作原理、运行方式以及在不同季节和场合下的应用和优化方法。

具体安排如下:1.空气调节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2.商场空气调节系统的组成部分和作用。

3.空气调节系统的工作原理和运行方式。

4.商场空气调节在不同季节和场合下的应用案例分析。

5.商场空气调节系统的优化方法和策略。

三、教学方法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本课程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讲授法、讨论法、案例分析法、实验法等。

具体方法如下:1.讲授法:通过讲解商场空气调节的基本原理、系统组成、工作原理和运行方式,使学生掌握相关知识。

2.讨论法:学生针对实际案例进行分析讨论,培养他们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案例分析法:分析不同季节和场合下商场空气调节的应用案例,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4.实验法:安排学生进行空气调节设备的操作和维护实验,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实施,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我们将选择和准备以下教学资源:1.教材:选用权威、实用的教材,如《商场空气调节技术与应用》等。

2.参考书:提供相关领域的参考书籍,如《空气调节原理》、《空调与制冷技术》等。

空气调节工程课程设计

空气调节工程课程设计

空气调节工程课程设计一、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需要掌握空气调节工程的基本原理、方法和应用,了解空气调节工程在现代建筑、工业和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知识目标包括:理解空气调节工程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流程;掌握空气调节工程的主要设备及其工作原理;了解空气调节工程的设计和施工要求。

技能目标包括:能够分析空气调节工程的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能够进行空气调节工程的计算和设计;能够操作和维护空气调节工程设备。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包括: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创新意识;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环保意识;提高学生对空气调节工程的兴趣和热情。

二、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空气调节工程的基本原理、方法和应用。

首先,介绍空气调节工程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流程,让学生了解空气调节工程的基本知识。

然后,讲解空气调节工程的主要设备及其工作原理,让学生掌握空气调节工程的关键技术。

最后,介绍空气调节工程在现代建筑、工业和生活中的应用,让学生了解空气调节工程的重要作用。

三、教学方法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本节课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

首先,采用讲授法,系统地讲解空气调节工程的基本原理、方法和应用。

其次,采用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案例,让学生更好地理解空气调节工程的知识。

再次,采用实验法,进行空气调节工程的实验操作,让学生亲身体验空气调节工程的魅力。

最后,采用讨论法,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交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实施,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我们将选择和准备以下教学资源。

首先,教材《空气调节工程》为学生提供系统的知识体系。

其次,参考书《空气调节工程设计与实践》为学生提供实际案例和设计方法。

再次,多媒体资料包括PPT、视频和图片等,用于辅助讲解和展示空气调节工程的相关内容。

最后,实验设备包括风扇、空调等,用于进行空气调节工程的实验操作,让学生亲身体验空气调节工程的魅力。

五、教学评估为了全面、客观地评估学生在空气调节工程课程中的学习成果,我们将采用多种评估方式。

空气调节仲恺课程设计

空气调节仲恺课程设计

空气调节仲恺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理解空气调节的基本原理,掌握空调系统的组成及各部分功能。

2. 使学生掌握空调系统的工作流程,了解其调节空气温度、湿度、洁净度等方面的作用。

3. 帮助学生了解空调系统在不同场合的应用,如家庭、商场、办公室等。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并解决实际生活中空调系统使用中出现的问题。

2. 提高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学会正确使用和维护空调设备。

3. 培养学生团队协作能力,通过小组讨论、实践等形式,共同完成任务。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空气调节技术的好奇心与求知欲,激发他们对科技创新的热情。

2. 增强学生环保意识,让他们认识到空调系统对环境的影响,并学会节能减排。

3. 培养学生正确的消费观念,让他们在选择空调设备时,能够综合考虑性能、价格、能耗等因素。

本课程针对仲恺地区学生特点,结合教材内容,注重实践性与实用性,旨在培养学生具备扎实的空调调节知识,提高他们的实际操作能力,同时关注环保和节能,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课程目标具体、可衡量,为后续教学设计和评估提供明确方向。

二、教学内容1. 空气调节基本原理:讲解空调系统的制冷和制热原理,以及空气湿度、洁净度的调节方法。

- 教材章节:第二章 空气调节原理- 内容列举:制冷原理、制热原理、湿度调节、洁净度调节2. 空调系统组成及功能:介绍空调系统的各个组成部分及其功能,包括压缩机、蒸发器、冷凝器等。

- 教材章节:第三章 空调系统组成与设备- 内容列举:压缩机、蒸发器、冷凝器、膨胀阀、控制系统3. 空调系统工作流程:讲解空调系统从制冷到制热的整个工作流程,分析各环节的作用。

- 教材章节:第四章 空调系统工作流程- 内容列举:制冷循环、制热循环、自动调节与控制4. 空调系统在不同场合的应用:介绍空调系统在家庭、商场、办公室等不同场合的应用,分析其优缺点。

- 教材章节:第五章 空调系统应用实例- 内容列举:家用空调、商用空调、中央空调5. 空调设备的使用与维护:教授学生正确使用空调设备的方法,以及日常维护和故障处理技巧。

空气调节课程设计

空气调节课程设计

空气调节课程设计1建筑概况:设计对象为一幢非生产性工业科研用房,位于成都地区。

本设计以该建筑第八层作为设计对象2地理条件及气象参数:成都处于北纬30.67度,东经104.06度夏季空调室外计算干球温度为31.9℃,夏季空调室外计算湿球温度26.4℃,办公室夏季计算干球温度为26℃,室内空气相对湿度为55%。

3确定室内外设计参数:根据民用建筑供暖与通风设计规范:供暖室内设计温度应符合下列规定:夏热冬冷地区主要房间宜采用16℃—22℃民用建筑长期逗留区域空气调节室内设计参数如图:公共建筑主要房间每人所需最小新风量:4计算房间冷负荷:根据民用建筑空调冷负荷的估算指标非生产性工业科研用房1面积:456.78㎡非生产性工业科研用房2面积:198.29㎡非生产性工业科研用房3面积:537.96㎡建筑总面积为:456.78+198.29+537.96=1193.03㎡非生产性工业科研用房1冷负荷:456.78×108=49332.24w非生产性工业科研用房2冷负荷:198.29×108=21415.32w非生产性工业科研用房3冷负荷:537.96×108=58099.68w总房间冷负荷为:49332.24+21415.32+58099.68=128847.24w≈129000w上述指标为总建筑面积的冷负荷指标:建筑面积的总建筑面积小于5000平米时,取上限;大于l0000平米,取下限值。

5新风量、新风负荷计算:根据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总建筑面积÷人均占有面积=人员数:1193.03÷4=298.25≈298(人)非生产性工业科研用房1人员数:456.78÷4=114.195≈114(人)非生产性工业科研用房2人员数:198.29÷4=49.57≈50(人)非生产性工业科研用房1人员数:537.96÷4=134.49≈134(人)114+50+134=298(人)根据民用建筑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总新风量:总人数×每人所需最小新风量=298×30=8940m3/h非生产性工业科研用房1所需新风量:114×30=3420m3/h非生产性工业科研用房2所需新风量:50×30=1500m3/h非生产性工业科研用房3所需新风量:134×30=4020m3/h3420+1500+4020=8940m3/h新风负荷计算公式:Q w=G w(h w-h n)非生产性工业科研用房1所需新风负荷:非生产性工业科研用房2所需新风负荷:非生产性工业科研用房3所需新风负荷:总新风负荷:1.6 空调系统的选择设计对象采用吊顶式风柜系统,其系统具有以下特点:优点:布置灵活,各房间可以独立调节室温,人员离开房间时可方便的关掉机组,不影响其他房间的使用,从而比其他系统较节省运行费用。

空气调节课程设计

空气调节课程设计

空气调节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理解空气调节的基本概念,掌握空调系统的原理与组成;2. 使学生掌握温度、湿度、空气质量等室内环境参数对身体健康和学习效率的影响;3. 帮助学生了解不同类型空调设备的特点及适用场景。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运用空气调节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2. 提高学生设计简单空调系统方案的能力;3. 培养学生进行实验操作、数据分析和处理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空气调节技术的兴趣,激发学生探索科学技术的热情;2. 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引导学生关注室内空气质量,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3. 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提高沟通与交流能力。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应用性理科课程,结合理论与实践,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生特点:本课程针对八年级学生,他们已具备一定的物理知识和实验技能,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善于合作与探究。

教学要求:结合学生特点,采用启发式、探究式教学方法,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掌握空气调节的基本知识和技能,提高室内环境质量,为学生的身心健康和未来发展奠定基础。

二、教学内容1. 空气调节基本概念:讲解空调的定义、作用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教材章节:第一章第一节。

2. 空调系统的原理与组成:介绍空调系统的制冷、制热原理,以及主要组成部分;教材章节:第一章第二节。

3. 室内环境参数对健康的影响:分析温度、湿度、空气质量等参数与人体健康的关系;教材章节:第二章。

4. 空调设备类型及适用场景:介绍分体式、中央空调等不同类型空调设备的特点及适用场景;教材章节:第三章。

5. 空气调节方案设计:教授如何根据实际需求设计空调系统方案;教材章节:第四章。

6. 实验操作与数据处理:开展空气调节实验,让学生动手操作,学会收集、整理和分析数据;教材章节:第五章。

空气调节教案.doc

空气调节教案.doc

空气调节教案2006~2007学年第1学期院(部)热能工程学院教研室暖通授课专业班级暖本031-034班主讲教师曲云霞教师职称教授教材名称空气调节热能工程学院本课程的主要内容☞第一章湿空气的物理性质及焓湿图☞第二章空调负荷的计算▲☞第三章空气的热湿处理及设备▲☞第四章空气调节系统▲☞第五章空调房间的气流组织☞第六章空调系统的全年运行调节▲☞第七章空气的净化与质量控制☞第八章空调系统的消声、防振与空调建筑的防排烟☞第九章空调系统的测定与调整注:加▲符号者为本课程重点掌握的章节绪论※1、空气调节的任务(AC Tasks)※2、空气调节的内容(AC Contents)※3、空调发展史(AC History)※4、空调系统应用(AC Uses)※5、空调研究热点及存在问题(Foucs and Problem)※6、本课程特点※7、推荐参考书1、空气调节的任务(AC Tasks)保证某一特定空间的空气参数达到所要求的状态。

特定空间: 房间、厂房、剧院、手术室、汽车、火车、飞机等。

空气参数: 空气的温度、相对湿度、空气流速、气压、噪声、洁净度等。

所要求的状态: 分为舒适性要求的状态、工艺性要求的状态两类。

2、空气调节的内容(AC Contents)空气调节主要涉及以下内容:内部空间内、外扰量的计算;空气调节的方式和方法;空气的各种处理方法(加热,加湿,冷却,干燥及净化等);空气的输送与分配及在干扰量变化时的运行调节等。

3、空调发展史(AC History)空调发展取决于时代的社会生产力和科学技术的发展水平。

1902年7月17日,美国机械工程师威利斯·卡里尔博士(以他的名字命名的空调生产商中文译名为“开利”)在纽约布鲁克林一家印刷厂设计了首台空调装置,可对温度、湿度、通风和室内空气质量进行人为控制。

(1902, A C Systems with air conditioned parts was built up in a press factory in USA)很快,卡里尔开始将这个装置应用到其他场所,并且成立了一家公司,至今它仍是世界最大的空调公司之一。

【设计】空气调节课程设计任务书

【设计】空气调节课程设计任务书

【关键字】设计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空气调节》课程设计任务书题目名称:某商场中心空调设计编写教师:专业:班级:设计日期:一、设计题目某商场中心空调设计二、原始资料(一)、气象资料1.冬季室外参数2.夏季室外参数注:室外参数可参照《暖通空调设计规范》3.冬季室内参数建议值℃≯4.夏季室内参照建议值℃≯注:室内参数可参照《实用空调设计手册》(二)、动力资料1.冷源:选择一套冷水机组使冷水达到空调所需的温度2.热源:0.3Mpa饱和蒸气,95/70的热水(由锅炉房供给)。

3.水源:城市自来水。

4.电源:220/380V交流电。

(三)、土建资料1.外墙体:由施工图上给出2.内墙体:由施工图上给出3.屋面:由施工图上给出(见《空调冷负荷专刊》6号Ⅲ型结构)4.地面:[采用大理石铺地(非保温地面)]5.门窗:由施工图上给出(或由指导教师给出)。

注:长江以南的设计者,对于外墙可采用同型号δ=的墙体,有玻璃砖墙的地方按双层坡璃窗来计传热,窗玻璃的颜色及玻璃厚由指导教师给出。

三、设计任务(小四黑体)完成简单建筑物——某活动中心的空调方案性设计,通过设计对空气调节这门课的理论知识有更好的理解,能够熟悉空调设计思路,为毕业设计打基础。

五、成果要求(一)说明书部分内容包括:原始资料、设计方案论证,空调及水系统的水力计算及压力平衡,空调处理在i—d 图上表示,风量的确定负荷及水量的确定等。

1.数据尽量以表格形式整理出来;2.引用的计算公式出处注明;3.论证清楚、简单;4.字迹清晰。

(二)图纸部分1.平面图2.系统图3.大样图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空气调节》课程设计指导书题目名称:某商场空调设计编写教师:一、负荷计算夏季按不稳定传热计算,冬季按稳定传热计算二、确定送风量、新风量根据所计算的负荷,计算出房间所需要的送风量为了保证房间换气次数,保证正压要求,人体呼吸需要,确定出所需最大新风量。

1.依据确定新风量的三个原则、计算出最大值。

空气调节课程设计

空气调节课程设计

课程设计课程名称:学院:专业:姓名:学号:年级:任课教师:年月日课程设计课程名称:南昌市某垂钓中心空调系统设计学院:矿业学院专业: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姓名夏兰兰学号:080801110214年级:设备081 任课教师:毛瑞勇2011年11月25 日目录一、空调设计任务书---------------------------------------------二、设计概要及工程概况---------------------------------------------------三、进行冷热负荷计算----------------------------------------------------------四、进行冬夏季的工况分析-----------------------------------------------------五、空调方式的选择--------------------------------------六、空气处理设备的选择------------------------------------七、风道水力计算和室内气流组织的计算------------------------------八、冷热源、水泵和膨胀水箱的选择---------------------------------------------九、空调系统的消声、保温、防腐、减振与防火排烟----------------------十、设计小结-------------------------------------------------------------------十一、图纸------------------------------------------------------------------------- 十二、参考文献----------------------------------------------------------------一、空气调节课程设计任务书(一)课程设计目的1、通过空气调节课程设计,加强学生对《空气调节》课程内容的理解,并将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工程设计实践有机的结合起来,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空气调节设计课程设计

空气调节设计课程设计

空气调节设计课程设计目录绪论 (2)一.工程概况3二.建筑信息以及室内的设计参数3三.热湿负荷计算3§3.1 散热量的有关分析以及计算 (4)§3.2 室内热源散热量及散湿量 (6)§3.3 本章小结(与电脑软件计算结果比较) (8)四.送风量与新风量8§4.1 送风量的确定 (8)§4.2 新风量的确定 (9)五.总体方案的设计说明10§5.1 空气处理过程及空调系统方案设计与确定 (10)5.1.1 空调系统方案设计与确定 (10)5.1.2 回风系统的确定 (10)5.1.3 一次回风空气处理过程 (11)六.空气处理设备的选型设计11§6.1 表面冷却器的选择 (12)§6.2 加热器的选择 (13)§6.3机组的组成 (14)七.送风系统设计14§7.1 送风形式、风管布置型式的确定.. 14 §7.2 风管尺寸的确定 (15)7.2.1 管径的确定 (15)八.室内气流组织设计15§8.1 风管阻力平衡的计算 (15)§8.2风管局部阻力以及沿程阻力的计算 (16)§8.3水力计算统计 (16)§8.4 风机的选择 (18)§8.5 风口个数、风口尺寸、风管阻力平衡的计算 (18)§8.6 回风口气流的计算 (19)九.其他设计及说明19十.结论19§10.1课程设计过程的体会 (19)§10.2课程设计总结 (20)十一.参考文献20十二.附录20绪论通过对教材《空气调节》(第四版)的学习,选择北102教室进行夏季空调工程设计,绘制空调区域的建筑平面图,手工计算室内逐时冷、湿负荷,并与电脑软件计算结果比较、分析,并计算和确定送风量、新风量,设计并确定空调系统方案及结合i-d图的分析,根据各空调设备处理空气的特点进行空气处理过程,学会对空气处理设备的选型设计、说明,确定空调机或风机盘管、风机等的大小、台数、配置、设计送风系统、确定送风型式、风管布置型式,确定风管尺寸,设计室内气流组织:根据空气处理设备的容量及送风量进行空调设备选型设计计算进行气流组织设计,根据送、回风量,确定送、回风口型式,布置空调风管道,进行风道系统设计计算,确定管径、阻力等,布置空调水管道,进行水管路的水力计算,确定管径、阻力等,计算风口个数、风口尺寸、进行风管阻力平衡计算等,熟悉中央空调系统设计的内容、方法、步骤。

空气调节课程设计

空气调节课程设计

空气调节课程设计2012-2013学年第一学期设计题目:海珠区教学楼B701空调设计专业班级:热能102班学生姓名:罗佳亮学生学号:201010814214指导老师:王健敏起止时间:2012年12月03日-12月16日目录第一章、工程概况 (3)1.1 建筑参数 (3)第二章、室内逐时冷负荷的计算 (3)2.1楼板冷负荷 (3)2.2南、西、北外墙冷负荷 (4)2.3南北外窗瞬间传热得热形成冷负荷 (5)2.4日射得热冷负荷 (5)2.5人,照明,设备冷负荷 (6)2.6冷负荷总和(除新风) (6)第三章、新风量和送风量的确定 (7)3.1 热湿比为: (7)3.2 送风点和室内点 (7)3.3 送风量 (7)3.4 新风量 (7)第四章、设计确定空调系统方案及空气处理过程 (8)4.1空调系统方案的确定 (8)4.2系统方案的选择 (9)4.3夏季空气处理过程 (10)第五章、空气处理设备的选型 (11)5.1机组选型依据 (11)5.2机组选型及其参数 (12)5.3风机盘管选型 (12)第六章、送风系统设计 (13)6.1送风口选择 (13)第七章、水力计算 (13)7.1水管的水力计算原理 (13)7.2风管的水力计算 (14)7.3 水力计算的步骤 (15)7.4供水管最不利环路水力计 (15)参考文献 (16)第一章、工程概况1.1 建筑参数设计对象为我校海珠校区教学楼B701,课室长19.5m,宽11.3m,房间高度4m,教室大约可容纳200人,南北两面各有一个高2.16m、宽1.37m的门,教室窗户为连续性,两边对称,南北两面各有窗长13.82m,西面窗长为2×1.8m,窗下沿离地0.96m,平面简图如下:图1.1建筑平面简图第二章、室内逐时冷负荷的计算2.1楼板冷负荷(1)查附表2-9得:K=1.10W/(m2.K), ρ=0.75,F=40m2,β=0.52,ν=15.15,ε=5.9h (2)查附表2-11得:各个温度下的Δtτ-ε,按公式CLQτ=KFΔtτ-ε得出楼板的逐时冷负荷,如图表2.1 。

空气调节工程课程设计

空气调节工程课程设计

空气调节工程课程设计项目背景目前,空气调节系统已成为各种建筑中必不可少的设备之一。

其作用是调节建筑内部温度、湿度和空气质量,确保人们在舒适的环境中工作、学习和生活。

因此,本课程旨在培养学生对于空调系统的了解与掌握,提升学生的空调设计与调试实践能力。

课程目标通过学习本课程,学生将了解以下内容:•空调的组成与工作原理•空调的各种控制方式•空调系统的设计方法与流程•空调系统的调试与运行项目介绍本课程包括两个实践项目:设计一个中央空调系统和设计一个分体式空调系统。

学生需要以小组形式完成项目,每个项目需在规定时间内提交相关的设计文件和调试报告。

具体要求如下:项目一:中央空调系统设计•要求设计的建筑面积不少于2000平方米;•要求使用节能环保材料;•能调节室内空气的温度、湿度,控制室内空气强制流通质量;•能自适应环境,调节制冷、制热负荷;•支持集中式控制和分区控制。

项目二:分体式空调系统设计•要求设计的房间面积在25平方米以上;•能调节室内空气的温度、湿度,保证室内空气质量;•能自适应环境,调节制冷、制热负荷;•支持多种控制方式。

课程考核本课程不设期末考试,考核方式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每个小组应按照要求提交完整的设计方案和调试报告;•每个小组需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实验室开放实践时间内的空调系统调试工作;•每个小组必须完成相关项目的英文课程展示,并通过英语口语和写作考核;•学生对空调系统的理解和掌握将通过小组和个人演示、讨论和问答等方式进行考核。

参考资料•《制冷空调技术基础及应用》•《空气调节设计手册》•《暖通空调系统设计规范》结论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把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能力,并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

这将使他们更好地适应未来的工作和生活需求,并推动空气调节的技术发展和应用。

空气调节课程设计报告

空气调节课程设计报告

空气调节课程设计报告一、课程设计目标本次课程设计旨在帮助学生全面了解和掌握空气调节的基本原理与技术,提高学生对空气调节系统的设计与维护能力,培养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课程设计内容与安排1.前期准备学生将进行空气调节基础知识的学习,包括空气调节的定义、空气调节系统的组成与工作原理等。

学生背景知识储备完成后,进入实际的课程设计与实践环节。

2.实验室实践为了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课程内容,需要进行实验室实践操作。

教师将安排以下实验项目:(1)空气调节设备的组装与拆卸实验:学生通过实际操作,熟悉并掌握空气调节设备的组装与拆卸技术,了解空调设备的常见故障排除方法。

(2)空调系统设计实验:学生将分组进行一次完整的空调系统设计并实施。

在实验过程中,学生需要根据教师提供的案例,编制空调系统设计方案,并结合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优化。

3.理论知识授课为了帮助学生理解课程内容,教师将进行以下理论知识的授课:(1)空调系统的工作原理与基本组成;(2)空调系统设计的基本原则与方法;(3)空调系统维护与故障排除技术。

4.课程设计报告撰写学生将根据实验结果和理论知识,撰写空气调节课程设计报告。

报告内容应包括实验过程、实验结果分析和总结,以及对空气调节系统设计改进的建议。

三、评价方法学生的课程设计成绩将根据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评价:1.实验操作能力的掌握程度;2.理论知识的理解程度;3.课程设计报告的内容完整性和逻辑性;4.学生表现的积极度和团队合作能力。

四、教学资源1.实验室设备:包括空调主机、温湿度传感器、风速计等实验设备。

2.教材:空调技术原理与实践,空调系统设计与维护等相关教材。

3.实验案例:供学生设计空调系统时参考和借鉴的实际案例。

五、总结与展望通过本次空气调节课程设计,学生将全面了解和掌握空气调节的基本原理与技术,提高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

同时,加强实践操作和理论知识的结合,帮助学生更好地应对实际问题。

【精品】空气调节课程设计

【精品】空气调节课程设计

空气调节课程设计专业: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目录第一章空调冷负荷计算1.1负荷计算方法及公式1.1.1外墙和屋面传热冷负荷计算公式1.1.2外窗的温差传热冷负荷1.1.3外窗太阳辐射冷负荷1.1.4内围护结构的传热冷负荷1.1.5人体冷负荷1.1.6灯光冷负荷1.1.7设备冷负荷1.1.8渗透空气显热冷负荷1.2各房间冷负荷计算1.3各层房间冷负荷计算汇总第2章空调系统方案的比较选择2.1空调系统方案选择2.2空调水系统的设计第3章送风量的确定和机组的选型3.1送风量的确定3.2风机盘管选型3.3空气处理机组选择第4章空调风系统的设计4.1气流组织形式4.1.1确定送风方式4.1.2送风口形状4.1.2送风口形状4.1.3回风口布置方式与型式4.2风系统设计方案4.2.1风管材料4.2.2风管的形状与尺寸4.2.3风管内的风速4.2.4风管的布置4.2.5风管阀门4.3风管水力计算(假定流速法)4.3.1采用假定流速法计算管径.4.3.2最不利环路阻力计算第5章空调水系统的设计5.1水系统管路布置5.2管径确定5.3水力计算阻力平衡5.4冷凝水管的设计5.5系统供回水立管设计:参考文献第一章空调冷负荷计算1.1负荷计算方法及公式1.1.1外墙和屋面传热冷负荷计算公式外墙或屋面传热形成的计算时刻冷负荷Qτ(W),按下式计算:CLQτ=KFΔtτ-ξ(1-1)式中F—计算面积,㎡;τ—计算时刻,点钟;τ-ξ—温度波的作用时刻,即温度波作用于外墙或屋面外侧的时刻,点钟;Δtτ-ξ—作用时刻下,通过外墙或屋面的冷负荷计算温差,简称负荷温差,℃。

外窗的温差传热冷负荷通过外窗温差传热形成的计算时刻冷负荷Qτ按下式计算:CLQτ=KFΔtτ(1-3)式中Δtτ—计算时刻下的负荷温差,℃;K—传热系数。

外窗太阳辐射冷负荷透过外窗的太阳辐射形成的计算时刻冷负荷Qτ,应根据不同情况分别按下列各式计算:1.当外窗无任何遮阳设施时Q τ=FCsCaJwτ(1-4)式中Jwτ—计算时刻下太阳总辐射负荷强度,W/㎡;2.当外窗只有内遮阳设施时Q τ=FCsCaCnJwτ(1-5)式中Jwτ—计算时刻下太阳总辐射负荷强度,W/㎡;3.当外窗只有外遮阳板时4.当窗口既有内遮阳设施又有外遮阳板时Qτ=[F1Jnτ+FJnnτ]C s C n C a(1-6)式中Jnτ—计算时刻下,标准玻璃窗的直射辐射照度,W/㎡;Jnnτ—计算时刻下,标准玻璃窗的散热辐射照度,W/㎡;F1—窗上收太阳直射照射的面积;F—外窗面积(包括窗框、即窗的墙洞面积)㎡C cl、C clN—冷负荷系数(CclN为北向冷负荷系数),按纬度取值;C a—窗的有效面积系数;C s—窗玻璃的遮挡系数;C n—窗内遮阳设施的遮阳系数;1.1.4内围护结构的传热冷负荷1.当邻室为通风良好的非空调房间时,通过内窗的温差传热负荷,可按式(1-1)计算。

深圳空气调节课程设计

深圳空气调节课程设计

深圳空气调节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理解空气调节的基本概念,掌握空调系统的工作原理。

2. 学生了解深圳地区的气候特点,认识到空气调节在深圳地区的重要性。

3. 学生掌握空调设备的分类及适用场合,了解各种空调设备的优缺点。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分析深圳地区的气候特点,选择合适的空调设备。

2. 学生能够操作空调设备,进行简单的故障排查和日常维护。

3. 学生能够通过计算,评估空调系统的能耗,提出节能措施。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培养对环境科学的兴趣,关注气候变化对生活的影响。

2. 学生树立节能环保意识,养成节能减排的良好习惯。

3. 学生通过学习空气调节知识,增强对科技创新的认识,培养创新精神。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科学实践活动课程,旨在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掌握空气调节知识,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学生特点:六年级学生具备一定的科学知识基础,好奇心强,善于观察和思考,对实践操作有浓厚兴趣。

教学要求:结合深圳地区气候特点,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的操作能力和节能意识。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内容1. 空气调节基本概念:讲解空调的定义、作用及分类,使学生了解空调系统的基本构成。

2. 深圳气候特点:分析深圳的气候类型,探讨空调在深圳地区的重要性。

3. 空调工作原理:详细讲解制冷剂、压缩机、蒸发器、冷凝器等主要部件的作用及相互关系。

4. 空调设备分类及选用:介绍家用、商用空调设备的种类,以及适用场合和性能比较。

5. 空调操作与维护:教授空调的正确操作方法,以及日常维护和简单故障排查技巧。

6. 空调能耗评估与节能措施:讲解空调能耗的计算方法,引导学生提出节能措施,降低能耗。

教学内容安排与进度:第一课时:空气调节基本概念,深圳气候特点第二课时:空调工作原理第三课时:空调设备分类及选用第四课时:空调操作与维护第五课时:空调能耗评估与节能措施教材章节:《科学》课本第六册第三章“能量转化与能量守恒”,第四节“生活中的能量转化”。

空气调节课程设计

空气调节课程设计

空气调节课程设计课程介绍本课程主要介绍空气调节系统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应用。

空气调节系统是现代工业和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设备,它通过调节空气中的温度、湿度、流动速度等参数,使得室内环境舒适,适合人们的工作、学习和休息。

本课程着重于理解空气调节系统的组成结构、控制原理和应用技术,能够独立进行空气调节系统的工程设计。

课程目标通过学习本课程,学生应该:1.理解空气调节系统的组成结构和控制原理;2.掌握空气调节系统的设计方法和计算技巧;3.能够使用专业软件进行空气调节系统的模拟和仿真;4.能够进行空气调节系统的工程设计和实施。

课程内容第一章空气调节系统概述本章主要介绍空气调节系统的基本概念、分类和应用。

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空气调节系统在不同领域的应用特点和优势。

第二章空气调节系统的组成结构本章主要介绍空气调节系统的组成和功能,包括空气净化器、加热器、制冷器、加湿器、除湿器、送风机等设备的特点和用途。

第三章空气调节系统的控制原理本章主要介绍空气调节系统的控制原理和传感器技术,包括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压力传感器等。

让学生了解不同传感器的特点和应用。

第四章空气调节系统的设计方法本章主要讲解空气调节系统的设计方法和计算技巧,包括空气流量计算、温度差计算、制冷负荷计算等。

通过案例分析和习题训练,让学生熟练掌握空气调节系统的设计方法。

第五章空气调节系统的模拟和仿真本章主要介绍空气调节系统的模拟和仿真技术,包括MATLAB、Simulink、SolidWorks等专业软件的使用方法和技巧。

通过实践操作,让学生能够熟练掌握模拟和仿真技术。

第六章空气调节系统的工程设计本章主要讲解空气调节系统的工程设计和实施,包括工程布局设计、设备选型、系统调试等内容。

通过专业工程案例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工程思维。

课程评估本课程的评估方式包括期中考试、期末考试、作业和实验报告。

其中期中考试占总评成绩的30%,期末考试占总评成绩的40%,作业和实验报告占总评成绩的30%。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通风与空气调节》课程设计班级专业安全工程指导教师学号姓名- 1 -前言 .............................................................................................................. - 4 -1.设计目的 .................................................................................................... - 5 -2.设计任务 .................................................................................................... - 5 -2.1 设计题目:杭州某办公楼空调工程设计 ................................................ - 5 -3.夏季冷、热、湿负荷的计算 .......................................................................... - 6 -3.1围护结构瞬变传热形成冷负荷.............................................................. - 6 -3.1.1外墙和屋面瞬时传热引起的冷负荷 .............................................. - 7 -3.1.2 内墙、楼板等室内传热维护结构形成的瞬时冷负荷...................... - 9 -3.2人员散热引起的冷负荷...................................................................... - 12 -3.3 照明散热形成的冷负荷...................................................................... - 13 -3.4大楼冷负荷汇总................................................................................ - 14 -3.5房间散湿量...................................................................................... - 15 -4.新风负荷 .................................................................................................. - 15 -5.空调系统的方案确定及风量计算.................................................................. - 16 -5.1送风量及送风状态的确定 .................................................................. - 16 -5.2 风机盘管加新风系统 ......................................................................... - 18 -5.3空调系统的运行调节......................................................................... - 19 -6.空调设备的选择......................................................................................... - 20 -6.1风机盘管的选型................................................................................ - 20 -6.2 新风机组选型.................................................................................. - 21 -6.3空调机组选型................................................................................... - 21 -7.房间气流组织的确定和计算 ........................................................................ - 22 -7.1空调房间气流组织介绍...................................................................... - 22 -- 2 -7.2 空调系统的风管布置 ........................................................................ - 23 -8. 确定管道的消声、减振的措施 ................................................................... - 24 -8.1 空调系统的消声............................................................................... - 24 -8.2 空调系统的减振............................................................................... - 27 -9.总结......................................................................................................... - 28 -参考文献及附录............................................................................................ - 28 -- 3 -前言空气调节课程设计是《通风与空气调节》专业课程教学的重要环节与内容,是安全工程专业学生在学完该门专业课之后,进行的一次重要实践训练,是理论联系实际的重要阶段,通过这一实践性教学环节,使学生掌握《通风与空气调节》课程的基本理论和基本设计程序和步骤,同时也使学生学会查阅和使用设计资料的方法,培养和提高学生运用所学课程知识分析并解决工程问题的能力。

我的课程设计题目为杭州某办公楼空调工程设计——1,2层。

在这次课程设计中我充分运用所学的专业知识,结合实习过程中的所见所学,通过查阅相关的专业文献资料,与老师、同学们讨论,综合分析各种设计方案及应用特色,争取我的课程设计尽可能地完善且节能、实用。

空调设计的目的就是要实现以最小的投资换取最好的制冷效果和最好的空气质量,这也是我这次设计的宗旨。

课程设计给我们提供的是一个学习和交流的平台,也是我们踏上社会的垫脚石,认真完成此次课程设计有着重要的实际意义。

- 4 -- 5 -1.设计目的空气调节课程设计是《通风与空气调节》专业课程教学的重要环节与内容,是安全工程专业学生在学完该门专业课之后,进行的一次重要实践训练,是理论联系实际的重要阶段,通过这一实践性教学环节,使学生掌握《通风与空气调节》课程的基本理论和基本设计程序和步骤,同时也使学生学会查阅和使用设计资料的方法,培养和提高学生运用所学课程知识分析并解决工程问题的能力。

2.设计任务2.1 设计题目:杭州某办公楼空调工程设计一二两层层高为4.8m ,每层建筑面积约为5300㎡。

每层分为两个防火区,分别约为2600㎡和2700㎡。

其有效利用面积为5000㎡。

由于该工程主要用途为工厂车间,在温度和湿度方面都有要求,因此为了达到这个要求,经与业主交换意见,决定采用喷水室来达到其夏季降温降湿,冬季加热加湿的效果。

2.2 原始资料屋顶:结构同序号2,层厚170mm ,吸收系数9.0=ρ; 外窗:5mm 原普通玻璃,白色窗帘; 外墙:结构序号2,层厚190mm ; 内墙:序号2,层厚180mm ;室内设计温度:tn=25℃,相对湿度为50%; 楼板:结构同序号1; 办公时间:8:00-17:00;- 6 -室内人数:大办公室30人,会议室20人,工程部5人,技术部5人,项目经理部5人,网络室4人,档案室2人,人力资源部2人;室内设备:大办公室20台电脑,大会议室1台电脑,1台投影仪,1台功放机,总工程师1台电脑,技术部长一台电脑,项目经理室2台电脑,网络室3台电脑。

每台电脑按200W 计算,投影仪按300W 计算,功放机按500W 计算;室内安装明装日光灯,按每平方米20W 配置; 室内压力稍高于室外大气压; 走廊无空调,楼下有空调;房间总高度4米,净高度3米,窗高2米;其余未注明的条件,均按冷负荷系数法中的基本条件计算。

室内设计参数:空调房间tn=25±1ºC , =55±5%,且全年室内参数固定不变;非空调房间(走廊,厕所,生活间和空调机房等)夏季t=20℃(设供暖设施);空调房间的洁净度和噪声要求一般。

杭州市夏季室外气象条件:tp=31.6 ºC ,tg=35.7 ºC,s t =27.9℃。

3.夏季冷、热、湿负荷的计算由于室内压力稍高于室外大气压,故不需考虑由于外压渗透所引起的冷负荷。

3.1围护结构瞬变传热形成冷负荷从课本附录2-9查得内墙(序号)的放热衰减度f v=1.9,楼板(序号1)的放热衰减度f v=1.5.查表2-8可知该房间属于重型,围护结构各部分的冷负荷分项计算如下:- 7 -3.1.1外墙和屋面瞬时传热引起的冷负荷 (1)屋顶冷负荷由附录2-9中查得,屋顶(序号),传热系数k=0.90W/( m 2·K); 衰减系数β=0.37,δ=170mm ,衰减度v=26.68,延迟时间ε=9.0h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