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心梗并发室颤的急救与护理
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室颤的急救与护理

翻身防褥疮
此种病人应绝对卧床休息,所以护士必需用做好防褥 疮护理。在为其翻身时,嘱病人不要用力,一切由我 们帮他们翻身。只要病人醒着,做到每二小时翻身一 次,病人睡着就不要为翻身而影响病人的休息。
急救
急救设施齐全 技术过硬
护理
溶栓治疗的护理 严密观察生命体征的变化 心理护理 口腔护理和尿道口抹洗 翻身防褥疮 出院健康指导
急救设施齐全
急性心梗的病人应安排在易于观察与抢救的监护室,监护室必 需有急救设备,包括氧气、心电监护、除颤器、吸痰器、呼吸 机、急救药品等,必需掌握仪器的性能,保证仪器处于应激状 态,药品使用后要及时填充,一旦发生室颤即时使用非同步直 流电除颤,吸氧,并遵医嘱静脉注射利多卡因,开放两条静脉 通路,一路使用急救药品,一路使用硝酸甘油缓慢静脉滴注。
严密观察生命体征的变化
24小时心电呼吸监测, 警惕心律失常、心衰、心 源性休克等并发症的发生;遇到异常情况及时向 医生汇报,以便作相应的处理。
心理护理
心理护理对于心血管病非常重要,不良的心理因素刺激会诱发 或加重病情。此种病人心理负担很重,精神也非常紧张,他们 担心疾病治不好。我们要求家属给予支持,留一个亲人在身边, 其它亲人不得进入病房,让他们尽量少讲话,让外界的刺激不 影响他们,让他们安心养病,积极配合我们的治疗和护理,经 我们的耐心说教,病人都能静下心来接受治求做到眼到手到,静脉穿刺争取一针见血。并立即 给予吸氧,在抢救过程中,准确执行医嘱,特别是口头医嘱,应掌握 急救药品的作用与副作用及注意事项。哪些药应快速静注,那些药宜 缓慢静滴。
溶栓治疗的护理
应掌握溶栓治疗的适应症与禁忌症: 适应症:AMI持续性疼;心电图改变至少相邻两个导联ST段升高>
口腔护理和尿道口抹洗
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室颤的抢救护理

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室颤的抢救护理目的:总结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室颤的急救护理。
方法:对2010年2月-2012年12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室颤的9例患者都及时采取心肺复苏及电除颤等紧急抢救措施。
结果:3例经抢救及时清醒,4例转入重症监护病房后分别清醒,另外2例因大面积梗死经抢救无效死亡。
结论:心肌梗死并发室颤危及生命,加强心电监护及时发现室颤及早实施综合抢救护理措施能取得满意疗效。
标签:急性心肌梗死;室颤抢救;心电监护心肌梗死是冠状动粥样硬化斑块破裂之后形成闭塞性血栓,使管腔闭塞而致供应心肌某一节段冠状动脉血流急剧减少或中断引起的该节段心肌缺血性损坏它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疾病之一,而心室颤动(室颤)它是心肌梗死后严重的并发症,病死率高,预后不良,是成人心脏猝死的首要因素[1]。
2010年2月-2012年12月笔者所在医院对9例心肌梗死并发室颤患者进行抢救护理均获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2010年2月-2012年12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9例心肌梗死并发室颤患者,诊断明确。
其中男6例,女3例,年龄在49~67岁,广泛前壁心肌梗死2例,前间壁心肌梗死3例,后壁心肌梗死2例,高侧壁心肌梗死2例。
1.2 抢救护理1.2.1 急救准备备好电除颤仪、心电图机、心电监护仪、气管插管箱和抢救药物仪器车,确保抢救依其完好率100%,连接心电监护仪时电极片应避开除颤部位,以为除颤做好准备。
1.2.2 及早进行心肺复苏及电除颤心肌梗死并发室颤时患者意识丧失、呼吸停止,当脑细胞缺血缺氧4~6 min后即可发生不可逆损伤,因此应迅速给予心肺复苏及电除颤:(1)室颤最有效的治疗方法是电除颤,在胸外心脏按压的基础上给予电除颤,非同步单相波除颤,360 J,除颤后再给予胸外心脏按压,若无效可重复电除颤。
(2)开放气道:清理呼吸道,简易呼吸皮囊辅助呼吸并连接氧气,呼吸停止时气管插管,高流量给氧,5~8 L/min,保持呼吸道通畅,清除呕吐物,保持良好通气,有利于心肺复苏成功和复苏后血液循环稳定。
急性心肌梗死突发室颤的急救与护理

急性心肌梗死突发室颤的急救与护理总结1例急性心肌梗塞突发室颤的急救和护理经验。
认为及早发现并准确判断病人发生心室颤动,立即进行胸外按压、人工呼吸、心脏电除颤是急救成功的关键。
同时及时准确应用急救药物,密切观察病情,迅速做好术前准备,为患者紧急PCI术是急性心肌梗死救治成功的关键;做好心理护理、PCI术后护理等以减少并发症,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标签:急性心肌梗塞;室颤;急救;护理急性心肌梗塞(AMI)是心血管内科一种常见的急、危、重症,往往起病急,进展迅速,抢救治疗不及时,预后差,甚至危及生命。
心室颤动是临床上最凶险的恶性心律失常,是AMI严重并发症。
一旦出现应分秒必争,立即抢救。
2012年3月3日我科成功抢救了1例由急诊室送往冠心病监护病房途中突发室颤的急性广泛前壁心肌梗死病人。
因救治及时,病情稳定,住院11天,于2012年3月14日出院,现报告如下。
1病例介绍患者,男性,51岁,在2012-3-3-16:00无诱因出现心前区疼痛感,呈压榨样,疼痛难忍,伴大汗淋漓,休息10分钟后缓解,19:20晚餐后再次出现上述症状,而且程度较前加重,伴濒死感,休息后不能缓解。
遂来我院急诊就诊,查心电图示急性广泛前壁心肌梗死,给患者氧气吸入,连接好心电监护仪,急诊科医生、护士立即护送病人入我科CCU病房,运送途中患者突发意识丧失,两眼上翻,口吐白沫,面部、口唇及四肢指端发绀,四肢抽搐及心电波形呈室颤波,急诊科护士立即于胸外按压,行心肺复苏,并急送入我科后,我科当班护士在CCU病房门口紧急给病人于200J非同步直流电除颤1次后,心电监护提示窦性心律,心率85次/min,律齐,血压127/92mmHg,病人意识转清,随后患者出现烦躁,拒绝治疗,执意下床行走,经劝说、阻拦无效,即予安定10mg静脉注射后,患者情绪稳定。
随后行紧急冠脉造影+PCI术,术中出现室速,予以抗心律失常药处理后转律。
冠脉造影显示左前降支近段以远完全闭塞,于左前降支近段置入vision药物 3.0﹡23MM支架一个,再造影显示支架释放满意,血流为TIMI3级。
一例急性心肌梗死突发室颤患者的护理

一例急性心肌梗死突发室颤患者的护理标签:心肌梗死;心室颤动;急救;护理急性心肌梗死是一种严重威胁个体生命的急危重症。
近年来发病率逐渐增高,该病病情重且变化快,病死率高。
急性心肌梗死中75%-95%的病人常发生各种心律失常,多发生在起病24至48小时内,以24小时内最多见。
各种心律失常中又以室性心律失常最多,尤其是室颤,若发现和抢救不及时,病死率极高[1],是急性心肌梗死早期主要的死因。
?因此早期的及时发现以及正确的急救是抢救成功的关键。
?现将我科成功抢救1例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室颤动病人的急救护理体会报告如下:1.病案摘要1.1一般信息:患者,男,74岁,已婚,有高血压史及心肌梗死病史,无药物过敏史,无糖尿病,有吸烟嗜好。
1.2病史及体格检查:患者于2014年03月11日凌晨03:50左右,,无恶心、呕吐,无黑矇、晕厥,含服“速效救心丸”,但症状持续不能缓解,于04:48来我院急诊。
预诊护士询问病史后,将患者送入抢救室。
04:50患者入室,神志清楚,立即心电监护示窦性心律,心率53次∕分,呼吸22次∕分,血压187∕96mmHg,SPO296%,给予吸氧4L∕分,左侧肢体开通静脉通路,急查床旁心电图。
留取血样送检血常规、肝肾功能、电解质、D-二聚体及肌钙蛋白。
04:55在给其输注硝酸甘油时患者突发意识不清,呼之不应,心电监护显示室颤,心率250次∕分左右,立即面罩加压给氧,人工胸外按压,同时准备电除颤。
单向波非同步,能量360焦耳除颤一次后心电监护显示一直线,立即予肾上腺素1mg静脉推注,继续心肺复苏,直至05:21恢复窦性心律。
在此期间患者曾一过性恢复自主心跳,但持续数秒至半分钟后又再发室颤,立即给予电除颤,除颤后持续心肺复苏,共除颤8次。
患者恢复自主心律后,给予气管插管接呼吸机辅助通气,模式SIMV,潮气量500ml,频率14∕分,氧浓度50%,并给于胺碘酮150mg静脉推注,5%GS 250ml加胺碘酮300mg以50ml∕h输入,冰帽物理降温。
急性心梗的急救护理

急性心梗的急救护理急性心梗是一种严重的心血管疾病,发生时心肌供血不足,导致心肌缺血甚至坏死。
及时的急救护理对于患者的生命至关重要。
本文将详细介绍急性心梗的急救护理标准,包括病情评估、紧急措施和转运过程。
一、病情评估1. 观察病情:注意患者的意识状态、呼吸、脉搏、血压、皮肤颜色等指标,以判断病情的严重程度。
2. 询问症状:向患者询问是否出现胸痛、胸闷、呼吸困难、恶心、呕吐等症状,并了解症状的发生时间和持续时间。
二、紧急措施1. 呼叫急救车:立即拨打当地急救电话,告知病情并请求紧急救援。
2. 让患者保持安静:安抚患者情绪,让其保持平静,避免剧烈活动和激动情绪。
3. 给予氧气:为患者提供纯氧气吸入,可缓解缺氧症状,提高心肌供氧。
4. 心电监测:对患者进行心电图监测,以了解心脏的电生理情况,判断是否存在心电图改变。
5. 给予阿司匹林:让患者咀嚼一片阿司匹林,以抑制血小板聚集,减少血栓形成。
6. 静脉通路建立:尽快建立静脉通路,以备急救药物的输注。
三、转运过程1. 保持监测:在转运过程中,持续监测患者的心电图、血压、脉搏和呼吸等生命体征。
2. 给予硝酸甘油:根据患者的血压情况,可以给予硝酸甘油舌下含服或静脉滴注,以扩张冠状动脉,改善心肌供血。
3. 心肌梗死导管介入治疗:如果条件允许,可将患者转运至有介入治疗条件的医院进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4. 紧急心肺复苏:如果患者发生心脏骤停,应立即进行心肺复苏,包括按压胸骨和进行人工呼吸等操作。
5. 安抚患者家属:在转运过程中,要及时与患者家属沟通,安抚他们的情绪,提供必要的支持。
急性心梗的急救护理过程中,需要专业的医护人员进行操作,确保患者的生命安全。
在急救过程中,要始终保持冷静,严格按照标准操作,以提高抢救成功率。
同时,也要加强对公众的心肺复苏和急救知识的普及,提高大众的急救意识,以便在紧急情况下能够及时采取正确的急救措施。
急性心肌梗死突发室颤的急救与护理

急性心肌梗死突发室颤的急救与护理摘要:目的:总结急性心肌梗死突发室颤的急救、护理体会。
方法:选择我院2012年12月-2017年10月期间收治的60例急救心肌梗死突发室颤患者,进行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
结果:经过急救以及护理后,57例患者均抢救成功,有3例患者死亡,死亡原因是合并多脏器功能衰竭。
结论:强化急救心肌梗死突发室颤患者抢救、护理可以提高患者生存率,取得满意疗效。
关键词:急救心肌梗死;突发室颤;急救工作;护理措施急性心肌梗死是危害人类健康的严重急症代表,属于心血管内科常见性疾病,心律失常等并发症问题明显[1]。
室颤属于凶险且危及性心律失常,也是导致患者死亡的主因[2]。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并发室颤情况下,增加了患者的生命安全风险,有效的急救以及护理干预是提高患者生存率、配合度的关键,促进治疗预后[3]。
基于此,本文就我院60例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室颤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急救、护理措施。
1 一般资料实验对象均经心电图、心肌酶检查确诊,并发室颤情况,入院CCU,总计60例。
时间选自2012年12月-2017年10月,男性患者40例,女性患者20例;患者年龄介于33-80岁之间,年龄均值(56.60±5.30)岁;心肌梗死类型:广泛前壁患者30例,广泛下壁患者16例,下、正后壁以及右室患者各7例。
2 结果经过抢救、护理后,60例并发室颤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有3例患者因多脏器功能衰竭死亡,其余57例患者均抢救成功且恢复较好。
3 讨论3.1急救准备工作重症病房患者接到急诊电话后需合理安排床位,确保患者送至科室后能够及时进行抢救工作。
检查患者抢救期间涉及到的相关仪器设备,包括负压吸引器、氧气、除颤器以及起搏器等,检查急救药物以及完好率,确保抢救设备、急救药物的完好状态。
3.2病情观察患者安置CCU病房后,要求患者绝对卧床休息,安排患者高流量吸氧并进行床边持续心电监护,监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率、血压以及意识等生命体征情况,间隔1h全面监测1次,做好床旁记录工作,及时发展患者异常问题并进行处理。
1例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室颤的抢救与护理

1例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室颤的抢救与护理急性心肌梗死(AMI)是心肌的缺血性坏死,属冠心病的严重类型。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常发生各种心律失常,各种心律失常中室颤是致命的并发症之一。
标签:急性心肌梗死;室颤;抢救;护理急性心肌梗死(AMI)是心肌的缺血性坏死,属冠心病的严重类型,是循环内科常见的急症之一[1]。
由于现代生活节奏的加快,社会生活压力的增加以及人们生活习惯的改变,冠心病的发病日趋增多,并趋于年轻化,心肌梗死的发病率也越来越高。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常发生各种心律失常,其中心室颤动是AMI 的致命并发症之一,但只要能及时发现,积极抢救,患者是可以救治的[2]。
我科2013年7月成功救治1例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室颤患者,经3次除颤抢救成功,现报告如下。
1 临床病例患者,男,27岁,于入院前3小时突然出现胸闷、胸痛,休息后不能缓解,并向后背及肩部放射,呈进行性加重,不伴恶心、呕吐,口服“速效救心丸”未能缓解。
入院后分次肌肉注射654-2针10mg、高乌甲素4mg、强痛定针100mg后患者胸痛仍不能缓解,立即建立静脉通道,给予持续吸氧,心电监护,监护示:窦性心动过速,心率108次/分,ST-T无明显改变。
抽血检查心梗三项,此时,患者突然出现意识丧失、四肢抽搐、面色发绀,监护示室颤。
立即进行心肺复苏,患者平卧,抬颔压额畅通呼吸道,胸部拳击后,室颤未能纠正,给予胸外按压的同时,准备除颤仪进行电除颤。
300J非同步直流电除颤一次,室颤动未能纠正,给予阿托品0.5mg,利多卡因50mg,肾上腺素1mg静脉注射,360J一次,360J 两次,监护示室性心律,持续胸外按压,2分钟后再次出现室颤,再次静注肾上腺素1mg,阿托品0.5mg,利多卡因50mg,立即再一次给予电除颤360J一次,360J两次后,室颤纠正,监护示转为窦性心律,心率160次/分,自主呼吸恢复,面色仍发绀,双侧瞳孔散大约4mm,对光反射消失,给予西地兰0.4mg、地塞米松10mg静脉注射,甘露醇150ml静脉点滴以强心、减轻脑水肿、纠正脑缺氧。
急性心梗的急救护理

急性心梗的急救护理急性心梗是一种常见的心血管疾病,其发生突然且病情危重,需要紧急护理。
本文将详细介绍急性心梗的急救护理标准,以便在紧急情况下能够迅速、准确地处理。
1. 快速识别急性心梗病人急性心梗的症状包括胸痛、呼吸困难、恶心、呕吐、出冷汗等。
当病人出现这些症状时,应立即怀疑为急性心梗,并进行下一步的急救措施。
2. 呼叫急救车辆一旦怀疑为急性心梗,立即拨打当地急救电话,呼叫救护车辆。
告知紧急情况和病人的症状,以便急救人员提前准备。
3. 让病人保持安静在等待急救车辆到达的过程中,让病人保持安静,不要过度活动。
平躺或坐着的姿势对于减轻心脏负担是有帮助的。
4. 给予支持性护理在急救车辆到达之前,可以给予病人一些支持性护理,如帮助病人松开紧身的衣物,保持通风,让病人喘口气等。
这些简单的护理措施可以缓解病人的不适感。
5. 监测生命体征在急救车辆到达之前,可以使用简单的设备监测病人的生命体征,如血压计、心电图仪等。
这些数据可以为急救人员提供有用的信息,以便更好地处理急性心梗病人。
6. 给予急救药物如果有医生或急救人员在场,他们可以根据病人的症状和生命体征给予一些急救药物,如硝酸甘油、阿司匹林等。
这些药物可以帮助扩张冠状动脉,减轻心脏负荷,缓解病人的症状。
7. 心肺复苏如果病人突然心脏骤停,需要立即进行心肺复苏。
心肺复苏包括胸外按压和人工呼吸,以维持病人的血液循环和氧气供应。
8. 保持病人的体温急性心梗病人往往会出现寒战和体温下降的症状。
在急救过程中,要注意保持病人的体温,可以使用毯子或加热设备来保暖。
9. 病人转运一旦急救车辆到达,急救人员会将病人转运到医院进行进一步的治疗。
在转运过程中,要保持病人的稳定,监测生命体征,并与急救人员密切配合。
10. 与医院沟通在病人到达医院之后,急救人员会与医院的医生进行沟通,将病人的病情和急救过程进行交流。
这样可以确保医院能够及时采取适当的治疗措施。
总结:急性心梗的急救护理需要迅速而准确的处理,以保证病人的生命安全。
急性心梗并发室颤的急救与护理

急性心梗并发室颤的急救与护理急性心肌梗死(AMI)是指因冠状动脉供血急剧减少或中断,使相应的心肌严重而持久地急性缺血达1 h以上,导致心肌坏死,属冠心病的严重类型。
是循环内科常见的急症之一。
由于现代生活节奏的增快,社会生活压力的增加和人们生活习惯的改变,冠心病的发病日趋年轻化,AMI的发病率也越来越高。
心室颤动是AMI的致命并发症之一,但只要能及时发现积极救治,密切关注病情的发展变化,提前预判室颤发生前的先兆症状,及时采取有效的措施消除再次引发生室颤的不利因素,这是保证急救成功的关键措施。
急诊科护理人员要具备综合素质,包括心理素质、专业知识、急救技能等。
护理人员要掌握心电图的相关知识,能判断各类心律失常,特别是恶性心律失常要及早发现并及时采取控制措施。
标签:急诊;心肌梗死,室颤;急救护理措施发生心肌梗死的原因是由于冠状动脉发生供血中断,导致心肌持久性缺血而引发心肌坏死。
心梗发生后通常伴有心室颤动并发症,如果抢救不及时会导致心梗后猝死。
患者心梗并发室颤要及时进行复苏,这是保证患者治疗效果的关键措施[1]。
因此急诊时医护人员要对室颤的发生要有预判。
1 研究背景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数量不断增长,急性心肌梗死的发病率逐年上涨。
急性心肌梗死发病快、致死率高,严重威胁人们生命安全。
根据相关报道指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有80%左右伴有各种心律失常,主要发生在患者发病的24~48 h。
其中室性心律失常发病人数较多,特别是患者伴随室颤发生,需要早发现、早治疗,一旦抢救不及时,直接威胁患者生命安全。
2 急救与护理2.1 基础生命支持患者进入抢救室后要快速安置,急诊护士在接诊心肌梗死患者后,要立即安排患者行心电图检查,要嘱患者绝对卧床,所有检查项目均在抢救室内实施。
护士要及时进行心电监护。
密切观察心电变化。
患者如并发室颤和心律失常,要遵医嘱快速使用抗心律失常药物干预[2]。
静脉通道要优选留置针,通常选择左侧上肢静脉穿刺和给药,可以提高抢救成功率。
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室颤的急救与护理PPT课件

口腔护理和尿道口抹洗
每天行口腔护理二次,在病情危重、生活不能自理时给 予帮助;对于导尿的病人每天行膀胱冲洗一次,早晚用 碘伏进行尿道口抹洗一次。在饮食上,给予低盐低脂清 淡易消化的食品,少量多餐,不宜过饱;协助病人做好 日常护理,做好晨晚间护理,每天进行两次。保持大便 的通畅,大便不畅时给予缓泻药,尽量不要病人用力。
9
翻身防褥疮
此种病人应绝对卧床休息,所以护士必需用做好防褥 疮护理。在为其翻身时,嘱病人不要用力,一切由我 们帮他们翻身。只要病人醒着,做到每二小时翻身一 次,病人睡着就不要为翻身而影响病人的休息。
10
写在最后
经常不断地学习,你就什么都知道。你知道得越多,你就越有力量 Study Constantly, And You Will Know Everything. The More
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室颤的 急救与护理
袁月姣
【】 急性心肌梗死 室颤 急救 护理
1
急救
急救设施齐全 技术过硬
2
护理
溶栓治疗的护理 严密观察生命体征的变化 心理护理 口腔护理和尿道口抹洗 翻身防褥疮 出院健康指导
3
急救设施齐全
急性心梗的病人应安排在易于观察与抢救的监护室,监护室必 需有急救设备,包括氧气、心电监护、除颤器、吸痰器、呼吸 机、急救药品等,必需掌握仪器的性能,保证仪器处于应激状 态,药品使用后要及时填充,一旦发生室颤即时使用非同步直 流电除颤,吸氧,并遵医嘱静脉注射利多卡因,开放两条静脉 通路,一路使用急救药品,一路使用硝酸甘油缓慢静脉滴注。
You Know, The More Powerful You Will Be
11
谢谢你的到来
学习并没有结束,希望大家继续努力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PCI术中发生心室颤动急救护理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PCI术中发生心室颤动急救护理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患者急诊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中并发心室颤动的急救护理要点。
方法:急诊PCI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过程中发生心室颤动,立即给予有效的电击除颤、心外按压、心电监护,保持呼吸道通畅,高流量氧气吸入,维持正常血压及水电解质平衡等一系列抢救措施。
结果:5例患者经及时积极抢救均获成功并顺利完成冠脉介入治疗。
结论:在AMI患者实施急诊PCI的过程中,护士密切观察心电监护,及时观察冠脉压力的变化,有预见性地准备好各种抢救器械及药品,一旦发生心室颤动,采取及时、积极及准确的抢救措施,可降低患者病死率。
标签:急性心肌梗死;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心室颤动;急救护理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是目前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最为有效的手段,能尽早开通梗死相关血管、恢复缺血心肌的血流灌注[1],因此急诊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近年来已成为临床上紧急救治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的重要方法之一。
但作为一种有创伤的诊断技术不可避免地会发生各种并发症,其中以心室颤动最为严重,如不及时抢救可引起患者心跳骤停而猝死,故及时有效地除颤和心电监护是抢救成功的关键[2]。
回顾性分析我院近年来行急诊PCI中发生心室颤动的5例病例资料,总结急救护理经验并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我院近5年来行急诊PCI上百例,术中突发心室颤动5 例,其中男4例、女1例;年龄41~78 岁;左主干狭窄(>85%)1例,左冠状动脉前降支完全闭塞2 例,近端及中段狭窄(>95%)2例。
1.2 救治方法所有患者在发生心室颤动时,均伴不同程度的意识丧失,立即将导管撤出冠脉,即刻给予心前区叩击和胸外心脏按压等措施,并马上给予200J-360J的非同步直流电除颤,同时给予高流量吸氧,遵医嘱静脉应用利多卡因、可达龙、肾上腺素、多巴胺等药物,加强补液扩容。
急性心梗并发室颤的急救与护理

急性心梗并发室颤的急救与护理目的总结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室颤的急救护理经验,降低患者的死亡率。
方法对28例患者及时采取心肺复苏及电除颤等紧急抢救措施。
结果25例抢救成功后收住CCU,3例抢救无效死亡。
结论室颤是心肌梗死最严重的并发症,早期发现并及时除颤是抢救成功的关键。
标签:心肌梗死;心室颤动;急救;护理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数量不断增长,急性心肌梗死的发病率逐年上涨。
急性心肌梗死发病快、致死率高,严重威胁人们生命安全。
根据相关报道指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有80%左右伴有各种心律失常,主要发生在患者发病的24h~48h。
其中室性心律失常发病人数较多,特别是患者伴随室颤发生,需要早发现、早治疗,一旦抢救不及时,直接威胁患者生命安全,临床发生室颤的病死率极高,这也是导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早期死亡的主要的原因。
本文主旨探讨分析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室颤的急救护理经验,降低患者的死亡率。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2015年1月~10月在我科就诊的28例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室颤患者,男性21例,女性7例,年龄30~82岁,18例患者中胸痛12例,气促4例,心源性休克2例。
1.2结果及时发现病情和有效的电除颤是抢救成功的关键。
在28例室颤救治过程中,28例患者均在5min内进行电除颤,最终25例除颤成功收住CCU,有3例抢救无效死亡。
2急救与护理2.1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关键我们需要严格观察病情变化,心肌梗死患者在心肌梗死后24~48 h内极易发生原发性室颤及其他类型室性心律失常。
护理人员在患者整个治疗期间均应密切观察患者的心率、心律及心电监护上显示的心电活动,及时发现室颤并给予非同步心脏电除颤,单向波除颤仪,首次能量调整为360J,患者除颤后马上进行持续胸外心脏按压2 min。
早期发现并除颤是抢救成功的关键。
并遵医嘱给予静脉注射利多卡因、町达龙等药物,开放两条静脉通道[1]。
2.2电极除颤护理由于一次性除颤电极可以更好的与皮肤进行贴合,所以使用时更换为一次性的,使其放电时对皮肤的损伤较小,可以避免皮肤灼伤,在这28例室颤患者中,累计应用电除颤最多者达11次,但皮肤没有灼伤;使用电极板除颤前须涂抹导电糊,电极片可以省去此步骤,在明确患者室颤后5~10 s即可除颤,保证了时间,对患者的生命争取了宝贵时间。
1例急性心梗并发室颤患者的急救与护理

1例急性心梗并发室颤患者的急救与护理【摘要】总结了1例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室颤患者的急救护理体会。
患者因“胸闷气急半小时”,由120送入抢救室,在刚给患者做完首份心电图时,患者突然意识丧失,颈动脉搏动消失,发生室颤,若不能第一时间识别患者并给予除颤,患者的死亡率将明显增加,因此,该患者应重点监测生命体征,所有抢救仪器处于备用状态,在发生病情变化时,医护人员能够第一时间对患者实施恰当的抢救。
最终患者抢救成功,入DSA手术后转入ICU进一步治疗。
【关键词】心肌梗死;心室颤动;急救;护理急性心肌梗死(AMI)起病急、病程快,随时可发生心功能不全及各种恶性心律失常而导致心脏骤停死亡[1]。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数量不断增长,急性心肌梗死的发病率逐年上涨。
急性心肌梗死发病快、致死率高,严重威胁人们生命安全。
根据相关报道指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有80%左右伴有各种心律失常,主要发生在患者发病的24h-48h。
其中室性心律失常发病人数较多,特别是患者伴随室颤发生,需要早发现、早治疗,一旦抢救不及时,直接威胁患者生命安全,临床发生室颤的病死率极高,这也是导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早期死亡的主要的原因[2]。
我科于2020年1月21日收治了1例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室颤患者,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1.临床资料患者,男,77岁,神志清,因“胸闷气急半小时”于2020年1月21日20:28由120送入抢救室,既往“高血压、糖尿病”史。
入室时测生命体征T:36.5℃、P:87次/分、R:20次/分、BP:120/79mmHg、SPO2:98%,血糖:14.5mmol/L,全身皮肤湿冷、表情淡漠、呼吸气促。
查床边心电图示:心肌梗死,请心内科急会诊。
同时开通静脉通路,抽血化验。
20:35患者突然意识丧失,双瞳孔等大等圆,直径3mm,光反应迟钝,颈动脉搏动消失,P:0次/分、R:0次/分、BP测不出、SPO2测不出,立即予胸外按压,简易球囊辅助通气,经口气管插管,深度24cm,呼吸机辅助呼吸。
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室颤的急救与护理

室颤的定义和原因
室颤是一种严重的心律失常,心脏的室上性节律被室性节律所取代。它可以 由心肌梗死、心肌病变、电解质紊乱等多种原因引起。
对于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室颤的急救措施
1 立即呼叫急救
迅速拨打急救电话,等待急救人员抵达现场。
2 进行心肺复苏
开始CPR,按压胸部和进行人工呼吸以维持患者的血液循环。
3 使用电除颤器
1
抗心律失常药物
2
使用抗心律失常药物来控制和维护心脏
节律的稳定。
3
电除颤
通过给予高能电击来终止室颤,恢复正 常心律。
心脏射频消融术
通过导管引导和射频能量破坏异常电路, 纠正室颤的发生。
室颤后的监测和康复措施
心电监护
物理治疗
健康生活方式
对室颤后的患者进行持续心电监 测,观察心律的变化和复苏效果。
提供康复护理和物理治疗,以帮 助患者恢复身体功能和心脏健康。
尽快使用电除颤器给予患者除颤,恢复正常心律。
护理和管理室颤患者的重要考虑事项
监测心律
密切监测患者的心律变化和心 率,以便及时采取必要的措施。
保持血液供应
提供持续的氧气和药物治疗, 以确保心脏及其他器官的足够 血液供应。
提供情绪支持
室颤患者可能面临巨大的心理 压力,提供情绪上的支持和安 慰。
室颤复律的方法和技术
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室颤的 急救与护理
急性心肌梗死是一种严重的心脏疾病,可能导致心肌损害。当心肌梗死并发 室颤时,需要迅速进行急救措施来拯救患者的生命,并提供相应的护理。
急性心肌梗死简介
急性心肌梗死是由冠状动脉的血流堵塞导致心肌的血液供应中断而引起的严重心肌损伤。这种疾病可导致心脏 功能受损,甚至危及患者的生命。
1例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室颤患者的院前急救护理体会

1例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室颤患者的院前急救护理体会【摘要】总结1例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室颤患者的院前急救与护理。
通过采取有效的急救与护理措施,将患者抢救成功安全送达医院,为患者生命争取到宝贵的第一抢救时间。
【关键词】心肌梗死合并室颤院前急救与护理中图分类号:r47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5-0515(2012)1-162-01心肌梗死是心肌的缺血性坏死。
是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病变基础上,发生冠状动脉血液供应骤然减少或中断,导致相应心肌严重缺血甚至坏死。
临床表现为持久胸骨后剧烈疼痛、急性循环功能障碍以及心电图进行性改变。
目前,在全球每年1700万死于心血管疾病者中,有一半以上死于急性心肌梗死[1]。
而心肌梗死合并心律失常的发生率达90%以上,而心律失常以室性心律失常最多,室颤是急性心肌梗死早期,特别是入院前的主要死因。
因此及时、有效、快速的现场急救刻不容缓。
2010年1月我在院前出诊过程中成功抢救1例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室颤患者,经院前4次除颤抢救成功,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患者,男,55岁,到达急救现场时患者神志清楚,呼吸频率快,面色苍白,大汗淋漓,心率100次/分、血压100/60mmhg,自述心前区疼痛难忍。
心电图显示急性前壁心梗,无心律失常。
遵医嘱,给与阿司匹林300mg嚼服,杜冷丁100mg肌肉注射,高流量吸氧(5-8升/分钟),硝酸甘油针剂20mg加入生理盐水250ml中缓慢静脉点滴(8滴/分钟)。
及时有效抢救后迅速送往医院,在转运途中,患者突然抽搐,意识丧失,啜泣样呼吸,双侧瞳孔散大,面色发绀。
根据对患者的病情判断,立即捶击心前去,给与胸外心脏按压,用连接面罩的简易呼吸器辅助通气,静脉注射0.1%肾上腺素1mg。
因考虑室颤可能性大,立即给予电除颤,首次除颤360j。
患者心律出现规律宽大快速波形,同时行气管插管辅助通气并与氧气连接。
随后又间断除颤4次。
复苏20分钟时发现患者有自主呼吸、心音可闻及、散大瞳孔稍缩小。
心肌梗死导致室颤注意事项

心肌梗死导致室颤注意事项心肌梗死是由于冠状动脉的血流受限而导致心肌缺血坏死的疾病。
当心肌梗死发生时,患者容易发生室颤,这是一种严重的心律失常,会导致心跳骤停和猝死。
因此,对于心肌梗死导致室颤的患者,我们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首先,立即进行心肺复苏。
室颤会导致心脏停跳,因此在室颤发生时需要立即进行心肺复苏。
即刻拨打急救电话,开始按照心肺复苏的程序进行操作,包括心脏按压和人工呼吸。
心肺复苏的目的是维持脑部血液供应,争取时间进行后续治疗。
其次,尽早除颤。
室颤可通过除颤器进行除颤,除颤器能给予患者一定的电击,重置心脏的电活动,使心脏恢复正常的心律。
因此,在进行心肺复苏的同时,应尽快使用除颤器进行电击除颤。
再次,使用抗心律失常药物。
除颤后,患者仍然可能出现室颤,这时可以采用抗心律失常药物来维持正常心律。
常用的抗心律失常药物包括普罗帕酮、利多卡因等,这些药物能够抑制室颤的发生。
此外,还应积极治疗患者的基础疾病。
心肌梗死导致室颤通常是冠心病发展到最严重的阶段,因此治疗上需注意针对冠心病的治疗。
首先,控制冠心病的危险因素,如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肥胖等。
合理调整饮食结构,限制饱和脂肪酸和胆固醇的摄入,增加蔬菜水果的摄入,适量进行有氧运动。
同时,使用药物治疗,如抗血小板药物、硝酸酯类药物、β受体阻滞剂等,以减少血液中血小板的凝聚,扩张冠状动脉,降低心脏的负荷。
另外,心理护理也非常重要。
心肌梗死及其导致的室颤不仅是生理的问题,也会对患者的心理造成很大的冲击。
患者可以通过心理咨询、情绪疏导等方式来调节情绪,缓解焦虑和抑郁。
同时,家庭成员和社会支持系统的帮助也对患者的恢复很有帮助。
最后,患者需要定期复查和随访。
心肌梗死导致的室颤一旦出现,患者的心血管状况已经相当不稳定,因此需要在治疗后定期复查,包括心电图、超声心动图、血液检查等。
同时建立健康档案,明确治疗方案,制定良好的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定期随访,以规避潜在的风险。
总之,心肌梗死导致室颤是一种危险且紧急的情况,需要立即进行心肺复苏和除颤。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急性心梗并发室颤的急救与护理
急性心肌梗死(AMI)是指因冠状动脉供血急剧减少或中断,使相应的心肌严重而持久地急性缺血达1 h以上,导致心肌坏死,属冠心病的严重类型。
是循环内科常见的急症之一。
由于现代生活节奏的增快,社会生活压力的增加和人们生活习惯的改变,冠心病的发病日趋年轻化,AMI的发病率也越来越高。
心室颤动是AMI的致命并发症之一,但只要能及时发现积极救治,密切关注病情的发展变化,提前预判室颤发生前的先兆症状,及时采取有效的措施消除再次引发生室颤的不利因素,这是保证急救成功的关键措施。
急诊科护理人员要具备综合素质,包括心理素质、专业知识、急救技能等。
护理人员要掌握心电图的相关知识,能判断各类心律失常,特别是恶性心律失常要及早发现并及时采取控制措施。
标签:急诊;心肌梗死,室颤;急救护理措施
发生心肌梗死的原因是由于冠状动脉发生供血中断,导致心肌持久性缺血而引发心肌坏死。
心梗发生后通常伴有心室颤动并发症,如果抢救不及时会导致心梗后猝死。
患者心梗并发室颤要及时进行复苏,这是保证患者治疗效果的关键措施[1]。
因此急诊时医护人员要对室颤的发生要有预判。
1 研究背景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数量不断增长,急性心肌梗死的发病率逐年上涨。
急性心肌梗死发病快、致死率高,严重威胁人们生命安全。
根据相关报道指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有80%左右伴有各种心律失常,主要发生在患者发病的24~48 h。
其中室性心律失常发病人数较多,特别是患者伴随室颤发生,需要早发现、早治疗,一旦抢救不及时,直接威胁患者生命安全。
2 急救与护理
2.1 基础生命支持
患者进入抢救室后要快速安置,急诊护士在接诊心肌梗死患者后,要立即安排患者行心电图检查,要嘱患者绝对卧床,所有检查项目均在抢救室内实施。
护士要及时进行心电监护。
密切观察心电变化。
患者如并发室颤和心律失常,要遵医嘱快速使用抗心律失常药物干预[2]。
静脉通道要优选留置针,通常选择左侧上肢静脉穿刺和给药,可以提高抢救成功率。
要密要观察患者用药后的反应,结合患者反应调整滴速。
嘱咐患者不能用力排便,否则会加重心脏负荷,导致心肌缺血,增加氧耗,诱发心律失常[3]。
2.2 室颤时的急救
心室颤动由于发病突然,病情进展快,如果处理不及时采取措施会危及患者的生命。
早期的心室颤动并非由于血流动力发生异常引发的,所以提早给予除颤
治疗效果较好。
患者基础生命保持的关键措施是胸外按压与提早除颤。
抢救中发现患者突发意识丧失,心电显示室颤,要启动应急系统,选择双向波除颤。
除颤后要观察是否恢复窦性心律,必要时要配合进行胸外心脏按压[4]。
2.3 心理护理
急性心肌梗死属于冠心病的严重类型,发病后患者有较强的心理反应,主要表现为紧张、恐惧、抑郁等,由于抢救过程气氛紧张,患者是突然发病,心梗发生后伴有胸闷胸痛等多种症状,存在紧张恐惧心理。
心理护理要注重调整患者的心理状态,使患者有自信心积极配合治疗[5]。
心理护理要从进入抢救室后就开始,医护人员要保持冷静,治疗护理要有条不紊,操作准确,给患者提供安全感。
在患者病情稳定时要和患者家属共同对患者实施心理干预,消除焦虑恐惧的心理影响。
对患者进行心理干预,可以减轻患者的心理压力,帮助患者稳定情绪,对于提高急救效果具有积极的意义。
2.4 转运途中的护理
实施抢救后,如果患者需要转入DSA 或CCU继续治疗时,要提前和相关科室沟通联系并做好患者接收的准备,转运要携带患者的治疗资料以及氧气袋、抢救药等,转运前要检查静脉通道的固定情况并保证通畅,还要准备除颤仪和导电糊,提前联系手术电梯,争取以最短的时间将患者送达[6]。
转送时要在医生护士的监护下护送,护理人员要密切观察患者的情况,特别是意识状态和心电波,如果有室颤发生立即采取除颤措施。
3 讨论
急性心肌梗死是发生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典型状症,近年来急性心肌梗死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发病年龄也逐渐年轻化。
发生心肌梗死后通常伴有室颤,主是发生心肌梗死后的常见并发症,由于病死率较高,成为发生心脏猝死的主要危险因素,室颤发生如果不及时抢救会导致心脏骤停[7]。
患者发生室颤后要保证复苏成功的重要措施是提早进行除颤。
所以为了保证救治成功率,急诊护理人员不仅要掌握急救护理技能,还要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沉着应对,熟練使用除颤仪,对异常心电图可以做到准确识别,同时还要加强急救物品的管理,保证各类抢救设施处于良好的可靠状态。
参考文献
[1] 李春梅,王刚.心肌梗死后心室颤动的发生机制[J].中国心脏起搏及心电生杂志,2016(4):158-159.
[2] 范耀坤.提高周围静脉穿刺技术研究进展[J].华夏医学,2016(4):113-114.
[3] 薛丽敏,潘婷.胺碘酮静脉应用的不良反应及护理对策[J].山东医药,2015(3):101.
[4] 张华,任丽.顽固性室颤32例抢救与临床护理[J].齐鲁护理杂志,2016(4):155.
[5] 王晓伟.心肌梗死合并室壁瘤并发室颤患者一例的急救护理[J].解放军护理杂志,2016(6):37-38.
[6] 高志霞.1例急性心肌梗死行PCI术中多次发生室颤、室速的护理体会[J].当代护士,2015(6):184-185.
[7] 林哲婉,赖添顺.IABP联合PTCA术成功救治1例急性心肌梗死伴心源性休克患者的护理[J].广东医学,2017(2):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