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山奇石(说课稿)
黄山奇石的说课稿范文(通用5篇)

黄山奇石的说课稿范文(通用5篇)黄山奇石的说课稿1各位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黄山奇石》这篇课文。
说课的内容分为五个部分。
第一部分是说教材,第二部分是分析学生,第三部分说教学目标,第四部分说教学设计,第五部分是说教学效果。
【说教材】《黄山奇石》是九年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二年级上册的一篇课文。
这篇课文就是描述了黄山“四绝”之一的怪石,那些惟妙惟肖、趣味横生的奇石,不是神话,是大自然鬼斧神工的创造。
读着课文我们仿佛被带到了景色秀丽神奇的黄山,似乎已经不是在阅读课文,而是站在黄山一个个观景台上,美美地欣赏着那些奇石,拍下一张张奇石图。
仙桃石、猴子观海、仙人指路、金鸡叫天都……每一幅图,都是一个神奇的童话。
读了课文不由心生向往黄山之情,更加喜爱黄山。
【析学生】作为小学低段的学生,他们对事物充满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想象力丰富、思维活跃,容易接受新知识,表现欲望较强,喜欢展示自己。
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已经具有自主学习,与他人合作学习的意识。
但学生对黄山奇石没有身临其境的感受,语言表达能力有限、对事物的细致观察能力也处于薄弱阶段,对课文理解有一定难度。
【说目标】1、通过学习课文、感受黄山石的奇妙,体会作者对黄山奇石的赞叹。
喜爱黄山,向往去黄山看奇石。
2、通过观察图画与理解语言文字,培养观察和想象力。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教学重点: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通过读课文,了解黄山奇石的特点。
教学难点:结合课文内容,引导学生展开想像。
【说教学】这堂课的教学,应抓住“奇”字,让学生既能体会到黄山风景的秀丽神奇和黄山怪石的有趣,又体会到了课文语言文字的生动和传神。
读课题后,我问学生:“课题中的‘奇’是什么意思?‘奇石’是什么样的石头?”我用课件出示“奇”的几个义项,然后引导学生结合课题“黄山奇石”,懂得这里的“奇”是少有、特殊的意思,因为这样的“奇石”只有黄山才有。
黄山奇石优质说课稿

黄山奇石优质说课稿一、说教材1、《黄山奇石》是一篇写景的短文,生动地介绍了闻名中外的黄山风景区内有趣的奇石。
2、课文语言生动形象,富有情趣,将黄山奇石描绘得栩栩如生。
3、教材的编排旨在引导学生感受祖国山河的壮丽,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二、说学情1、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识字量和阅读能力。
2、但对于文中描绘的奇石形象,需要通过多种教学手段帮助理解和想象。
三、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认识并正确书写本课的生字词。
理解课文内容,了解黄山奇石的特点。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朗读、观察图片等方式,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提高学习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感受黄山奇石的奇妙,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对祖国山河的自豪感。
四、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掌握本课的生字词,理解课文内容。
感受黄山奇石的有趣和奇妙。
2、教学难点发挥想象,理解奇石的“奇”。
五、说教法与学法1、教法直观教学法:通过图片、视频等直观手段,让学生直观感受黄山奇石的形态。
朗读指导法: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语言的优美和情感。
问题引导法:通过设置问题,激发学生的思考和探究欲望。
2、学法自主学习法:学生自主预习、认读生字词,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合作学习法:小组合作讨论,交流对奇石的感受和理解。
想象法:通过想象,丰富对奇石形象的认识。
六、说教学过程1、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展示黄山的风景图片,引出课题。
提问学生对黄山的了解,激发学习兴趣。
2、初读课文,整体感知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圈出生字词。
教师范读,学生边听边思考:课文介绍了哪些奇石?检查生字词的认读情况。
3、精读课文,品味奇石逐段分析,重点讲解“仙桃石”“猴子观海”“仙人指路”等奇石。
引导学生观察图片,想象奇石的样子,体会“奇”在哪里。
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相关段落,感受语言的魅力。
4、小组合作,交流展示小组内交流自己喜欢的奇石,并说说喜欢的理由。
《黄山奇石》说课稿13篇

《黄山奇石》说课稿13篇《黄山奇石》说课稿1【设计理念】21世纪是一个知识经济迅猛发展的时代。
因此,新时代人们对教育的要求不再是以获取知识为重点,开始转向追求个体的自由。
人们要求教育提供个体发展的广阔空间,高效率的认知新事物、获取新知识的方法,科学的思维方式,有效地改进学习方式和工作方式的途径,使他们达到能在终身学习中不断认识自我、调整自我、提高自我、拓展自我,从而适应并推动社会发展的目标。
为了适应时代的发展,培养人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也成为当今学校教育的重要任务。
小学语文作为基础教育一门重要学科,其听说读写领域中含有大量思维能力和创造力培养的因素,语文老师在教学过程中积极挖掘这些因素,进行系统训练,不但有利于提高学生运用语文知识的能力,而且还有利于培养学生勇于质疑、探索的品质。
那么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培养综合学习能力,发展学生的智力和创造力呢?2001年颁布的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语文综合性学习有利于学生在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是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精神的重要途径,应该积极提倡。
”实行语文课程改革以来,笔者根据语文《课程标准》中规定的学生综合性学习的要求,在积极开发课外资源的同时,也充分挖掘、利用“书本知识”及“现代网络技术”,沟通课堂内外,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拓宽学生的学习空间,增加学生语文实践的机会。
《黄山奇石》正是基于这样的理念所设计出来的一次由“书本知识”走向“综合性学习”的典型课例,力求体现综合性学习的四大特点:开放性、自主性、实践性和探究性。
所以,在实施过程中,可充分借助网络,让儿童参与收集资料、发现问题、主动学习和思考、独立判断,养成主动性地、创造性地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态度,并开始学会思考自己生活的意义,在学生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
【设计思路】1、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学的内容也是为学生服务的,所以我在课前就让学生与我一起去搜集资料,并整理归类。
2023年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黄山奇石说课稿(精推2篇)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黄山奇石说课稿(精推2篇)〖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黄山奇石说课稿第【1】篇〗说教学目标:1. 认识“闻、名”等15个生字,会写“南、部”等9个字,会写“南部、那些”等10个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第二至第五自然段。
3.学习用联系上下文和生活经验,理解“陡峭”等词语的意思。
4.能用积累的词语说一处景物,仿照课文的句子,用“像”说说中的石头,并写一写。
说教学过程:一、导入孩子们,前几节课,我们跟随大诗人王之涣登上了鹳雀楼,懂得了“欲穷千里目,刚上一层楼”的道理;跟随“诗仙”李白去欣赏了“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的庐山瀑布。
今天,我们将来到闻名中外的黄山去感受那里的秀丽神奇。
出示,随机介绍黄山四绝:怪松、云海、温泉、奇石。
孩子们,你们看,这就是著名的“黄山风景区”。
它与黄河、长江、长城一样,都是我们中华民族的象征。
这里不但有苍翠的怪松,壮观的云海,清澈的温泉,还有千姿百态的奇石。
怪松、云海、温泉、奇石就是有名的黄山四绝。
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第九课《黄山奇石》。
你知道“奇”是什么意思吗?(预设:奇怪、奇特、奇妙、神奇……)带着你的理解,谁来读一下题目?看到这个题目,你最想知道什么?(预设:奇石什么样的?……)答案就在课文中呢!请同学们打开书。
二、初读课文。
孩子们,课文我们已经预习了,请根据学习要求进行自学。
出示学习要求(1)1.自读课文,能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顺句子。
做到“五不”:不错字,不多字,不少字,不重复。
不破读。
2.读好长句子,注意停顿,读好重音。
理解“破读”、“长句子”、“重音”的意思。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
(一)学习新词。
1.出示带音节的词语。
闻名、风景区、安徽省、南部、秀丽神奇、尤其、仙桃石、巨石、一位、著名、奇形怪状(1)学生练读。
(2)齐读。
2.出示不带音节的词语。
闻名、风景区、安徽省、南部、秀丽神奇、尤其、仙桃石、巨石、一位、著名、奇形怪状(1)自主练读。
《黄山奇石》优秀说课稿

《黄山奇石》优秀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黄山奇石》。
下面我将从教材、学情、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法、学法、教学过程以及板书设计这几个方面来展开我的说课。
一、说教材《黄山奇石》是人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的一篇课文。
这篇课文围绕着“黄山奇石”,具体介绍了“仙桃石”“猴子观海”“仙人指路”“金鸡叫天都”等奇石,展现了黄山石头的奇妙和有趣。
课文语言生动形象,富有童趣,通过描绘黄山奇石的形状和特点,激发了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二、说学情二年级的学生正处于形象思维阶段,他们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心,喜欢直观形象的事物。
经过一年多的学习,他们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识字量和阅读能力,但在理解课文内容和体会情感方面还需要进一步的引导。
此外,这个年龄段的学生想象力丰富,但语言表达能力还不够完善,需要在教学中给予充分的机会让他们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三、说教学目标基于对教材和学情的分析,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1)会认 14 个生字,会写 8 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3)理解课文内容,感受黄山奇石的奇妙。
2、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培养学生的语感。
(2)通过观察图片、想象画面等方式,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2)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意识。
四、说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会认会写生字词,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感受黄山奇石的奇妙。
教学难点:1、体会作者对黄山奇石的生动描写,发挥想象,补充文中省略号的内容。
2、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五、说教法为了实现教学目标,突破教学重难点,我将采用以下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仿佛置身于黄山之中,感受奇石的奇妙,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直观教学法运用图片、视频等直观手段,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提高教学效果。
《黄山奇石》说课稿(通用13篇)

《黄山奇石》说课稿(通用13篇)《黄山奇石》篇1各位领导,专家,老师们:大家好.这节《黄山奇石》课例的说课内容,主要从以下七个方面进行阐述.这七个方面的内容是:【说教材】【说理念】【说学情】【说目标】【说策略】【说教学】【说效果】(幻灯片2)【说教材】本节课是人教版新课标实验教材第三册第2课《黄山奇石》的第二课时.这是一篇写景的短文,本课图文并茂,生动地介绍了闻名中外的黄山风景区有趣的奇石,怪石,课文语言生动,描写形象,富有情趣.全文共有六个自然段,课文的第一自然段先介绍了黄山风景区的地理位置,然后概括地描写黄山的景色——秀丽神奇,还特别指出了黄山的奇石有趣极了.第二自然段至第五自然段是文章的重点段落,它不仅具体形象地介绍了文中四幅插图的奇石,而且在最后一个自然段概括地介绍了其它怪石,表现了黄山奇石数量之多和形状之怪,突出了奇石的有趣.本课时重点解决2——5自然段.【说理念】1,新的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阅读是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结合基础教育跨越式发展教育理论,就本课而言,"黄山奇石"的"奇"是全文精华所在,为了使学生在学习中真切感受到千姿百态的黄山石,教学中王老师充分利用现代多媒体技术,通过大量文本的阅读及表象素材的感悟,拓展本课语文学习内容,让学生发现问题,主动学习和思考,独立判断,养成主动性地,创造性地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态度.2,网络环境下的跨越式发展试验,使识字,阅读,做到了三位一体.对语文来说,要最终落实到"读"和"写".网络环境下的学习,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跨越式资源,这些资源内容丰富,而且与课文的主题,教学目标有关,深具实效性和科学性.这样的学习内容,不仅激发了学生自主阅读的兴趣,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使学生掌握的知识面大大增加,而且还为学生的打写创作积淀了创作的源泉,让学生在本节课的学习中,感悟语文,欣赏语文,最后还生成了属于自己的语文学习成果.这也充分体现了跨越式教学试验中"以生为本"的教学指导思想,尊重学生的自主权.【说学情】《黄山奇石》形象生动的语言文字,极具感染力地把祖国的黄山奇石描写得活灵活现.但据调查,很多学生没有到过黄山,没见过黄山那种变化多端,形态各异的奇石,大多数学生缺少对黄山的直接经验.又结合二年级的学生能独立阅读一定数目的篇章,较熟练掌握网上阅读,网上打写,网上浏览等信息技能;能根据学习的要求进行品词,品句,有初步的阅读理解能力.所以,本课时的重点是对学生创造性思维的能力培养.【说目标】知识与技能方面(1)复习生字词和第一自然段的内容;(2)看懂图意,能抓住"奇"字欣赏奇石的特点.(3)理解课文内容,知道黄山有哪些著名的奇石,它们都是什么样的.(4)熟读课文,为背诵课文打基础.情感与态度方面在体会黄山石的奇妙之时,同学们还要进一步体会黄山风景区的景色秀丽神奇,培养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信息素养方面通过阅读网络资源,拓展自己的知识面,锻炼在网络中模仿,创编的能力.【说策略】本课根据上述目标和学生的情况选择和采用了如下策略:(1)自主学习策略自主学习策略的核心是要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充分体现学生的认知主体作用,其着眼点是如何帮助学生"学".(2)创新学习策略创新学习的课堂教学,打破了教师教学用书和学生教材的局限.从单一的,一刀切的"封闭式"教学转变到了多层次,多样化的"开放式"的教学,把课堂教学的内容与现实生活,当代科技相结合,把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引入课堂.【说教学】在黄山奇石的教学活动中,王老师依据新课标的要求以及跨越式教学理念,注意从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入手,促进学生创造思维能力的发展.一,品味词句,理解想象想象是人对已有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在头脑中产生没有感知过或现实中尚不存在过的事物形象的心理过程.小学生在学校所学的知识经验大部分是间接经验,只有通过想象,才能了解教师或教科书所描绘的事物的情形和性质,进而理解这些经验.由此可见,教师在向学生传授知识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是十分重要的.对于低年级的小学生来说,想象是模糊的,理解起来也比较困难.因此,在阅读教学的过程中,王老师注意从词句的比较中入手,让学生理解想象的内涵.为了让学生进一步体会想象的方法,王老师把句子1"就说仙桃石吧,它好像从天上飞下来的一个大桃子,落在山顶的石盘上"与句子2"就说仙桃石吧,它在山顶的石盘上."两句话进行比较,让学生分析这两句话有什么不同学生很快发现第一句比第二句多了"飞"和"落"两个字.于是王老师抓住这两个词,让学生进一步理解想象的方法和作用. 仙桃石不会飞,这块像桃子似的巨石在山顶上是静止的.用"飞"和"落"两个词语描述它,变静为动,把这块桃石写活了,寓予了神气的色彩,作者就是这样运用想象的手法把景物描写的生动,形象,富有情趣.就这样,王老师从品味词句入手,让学生联系实际理解理想像的含义.二,引导观察,创设想象思维的情境小学生的思维最初是具体形象,动作和原有知识紧密相连的.而后才逐步转化为大脑的内部运动.根据学生的这一思维方式,王老师在教学过程中注意通过看图来创设想像思维的情境,引导学生掌握想象思维的方法,例如: "猴子观海仙人指路金鸡叫天都"这些石头本身已充满了想象的色彩,王老师让学生根据这节课的学习方法,以自学与小组学习结合的方式进行学习,让学生细读重点句,从中找出"抱蹲望"等一批描写动态的词语,品味想象的意境.王老师让学生结合看书上的插图,自己在小组内交流脑海里想象到的景象.她对学生的自学情况,进行随组式巡视和倾听.在王老师巡视指导过程中,发现学生们有的说:"这只蹲在山顶上的猴子被翻滚的云海惊呆了."有的说:"这只猴子被眼前的云海吓坏了."还有的说:"这只猴子望着翻滚的云海在沉思."小组的讨论交流显得扎实有效.这时,王老师又抓住时机,让学生将自己把看到,想到的情景进行即兴表演,把图中景物,由语言变为动作.以此激发兴趣,强化想象思维.三,想象训练,培养创造思维能力在重点学习2——5自然段的基础上,学生初步掌握了想象思维中语言表达的顺序,即先介绍景物的名称,然后叙述景物的形状特点,最后介绍景物所处的地理位置等等.为了拓展学生的阅读面,王老师让学生进行拓展性阅读,让学生先了解更多有关黄山奇石的文章资料,然后再让学生大胆地对黄山的其它岩石展开丰富的想象,如:天狗望月,狮子抢球和仙女弹琴等岩石进行再造想象,续编新内容.学生在大量阅读了相关的黄山奇石的其他文章后,脑子里的文字素材大大增加,王老师就让学生从她提供的黄山奇石图片中,找自己喜欢的图片进行打写创作.就这样,学生把这节课对语文的学习感悟最终生成为了自己的学习成果.这使创造性思维与信息化技术有效地整合,发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的作用,体现了开放性,自主性,探究性和实践性的课堂学习,使学生在阅读和创作的过程中提高了自身的语文素养.王老师还认为,现代课堂教学,不仅要在课堂上给学生提供展示聪明才智的机会,还要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方法,培养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只要我们平常在语文教学中,能这样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想象力,相信学生思维逻辑性和广阔性会得到有效的发展,也为学生今后的创造性思维奠定基础.【说效果】这节课总体给人的感觉是:落实目标扎实,教学环节清晰,学生主体性与主动性充分发挥.学生通过学习,在知识,技能,情感等方面都的得到了较好的提高和发展.在这节课的教学中,处处能体现王老师为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能力,培养学生自主,探究性学习的能力而进行的.这节《黄山奇石》课例,充分体现开放性,自主性,实践性和探究性的特点.王老师在实施过程中,充分借助网络,让学生阅读资料,发现问题,主动学习和思考,独立判断,养成主动性地,创造性地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态度,在学生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黄山奇石》说课稿篇2各位领导、专家、老师们:大家好。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9黄山奇石说课稿(精品3篇)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9黄山奇石说课稿(精品3篇)【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9黄山奇石说课稿第1篇】教学目的:1.通过看图学文,体会黄山奇石的奇妙,激发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2.通过观察图画和理解语言文字,培养学生的观察和想象能力;通过动手实践,培养学生创造力。
3.能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理解重点句子的含义,弄懂课文内容,激发学生们热爱祖国的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
练习有感情读文。
教学难点:通过理解重点词句,了解作者从几方面介绍黄山奇石的,在了解的基础上发挥想像创造性地练习说话。
练习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教学内容:学习课文,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思维的创新能力。
教学时间:一课时教学用具:实物投影、电视片、插图教学过程:一、导语:(出示黄山风景图)这就是黄山。
(板书:黄山)从图上看这里的景色很美。
这次放假,李璐特意与父母一起游了黄山,下面请她向大家介绍一下黄山。
听了她的介绍和观看图片,黄山真是景色秀丽神奇。
二、学习课文第一段:⑴请同学打开语文书齐读第1段。
⑵今天,我们要来学习什么呢?对!(板书:奇石)你从哪句话知道的,读一读。
“尤其”你能换个词来说吗?(特别)再读读。
三、学习课文:1.黄山都有哪些奇石?黄山石又奇在哪里呢?请同学们默读课文,说说你读会了什么?2.下面你喜欢那一块你就多读一读。
边读边思考:1.找出奇石的名字。
2.想一想你为什么喜欢它?3.学习仙桃石:⑴出图⑵说出喜欢的理由⑶你能完整地向大家介绍一下仙桃石吗?师:大家认真看他在介绍仙桃石时,不仅向我们介绍了名字还介绍了它的样子。
⑷谁还喜欢仙桃石,你再给大家介绍一下。
4.学习猴子观海:⑴出图⑵质疑:“陡峭”不明白?还有吗?⑶展开想象:我们来想想这只小猴子观看着大海它会想什么?⑷谁还再想为大家介绍一下。
5.练习说话:谁还能向大家介绍一下“仙人指路”,“金鸡叫天都”。
6.小结:通过学习这四种奇石,我们的确感觉到了黄山奇石的神奇与美丽,老师这儿有一个问题,请1—3小组的同学读课文的2、3段,请3—6小组的同学读课文的4、5段,请同学在读的过程中思考,这两段在向我们介绍奇石的方法有什么不同?⒎出示填空:⒏那黄山就只有这四种奇石吗?还有许多你是从哪知道的?分别出示三幅图:《狮子滚绣球》、《仙女弹琴》和《天狗望月》。
《 黄山奇石》说课稿

《黄山奇石》说课稿11 说教材《黄山奇石》是一篇写景的短文,生动地介绍了闻名中外的黄山风景区内有趣的奇石,课文语言生动形象,富有情趣。
111 教学目标1、会认 15 个生字,会写 9 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3、通过观察图画和理解语言文字,培养观察能力和想象能力。
4、体会黄山石的奇妙,激发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112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识字、写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2、教学难点(1)通过朗读感悟,体会黄山石的奇妙。
(2)培养观察能力和想象能力。
12 说教法1、直观教学法:通过展示图片、播放视频等手段,让学生直观地感受黄山奇石的奇妙。
2、朗读感悟法:让学生通过反复朗读,体会课文的语言美和意境美。
3、想象法:引导学生展开想象,感受黄山奇石的有趣。
13 说学法1、自主学习法:让学生自主识字、读文,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
2、合作学习法:组织学生小组合作,交流学习心得,共同解决问题。
3、朗读法: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14 说教学过程14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黄山的风景图片,引出课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142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圈出生字新词。
2、教师检查生字词的认读情况。
3、再次朗读课文,思考:课文介绍了哪些黄山奇石?143 精读课文,感悟奇石之妙1、选择自己喜欢的奇石,朗读相关段落,感受其奇妙之处。
2、小组交流,互相说一说奇石的奇妙之处。
3、全班汇报交流,教师相机指导朗读。
144 指导书写1、出示要求会写的生字,学生观察字形结构。
2、教师范写,学生书空。
3、学生练习书写,教师巡视指导。
145 课堂总结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布置作业。
15 说板书设计根据课文内容,设计简洁明了的板书,突出重点。
小学二年级语文上册《黄山奇石》说课稿范文

小学二年级语文上册《黄山奇石》说课稿范文小学二年级语文上册《黄山奇石》说课稿范文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说课稿,写说课稿能有效帮助我们总结和提升讲课技巧。
那么写说课稿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小学二年级语文上册《黄山奇石》说课稿范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小学二年级语文上册《黄山奇石》说课稿1各位老师,大家好。
今天我说课内容是《黄山奇石》,主要从以下五个方面进行阐述:【说教材】【说学情】【说目标】【说教学设计流程】【说教学过程】【说教材】本节课是河南省义务教育课程改革实验教教科书第三册第2课《黄山奇石》。
这是一篇写景的短文,本课图文并茂,生动地介绍了闻名中外的黄山风景区有趣的奇石、怪石,课文语言生动、描写形象,富有情趣,表现了大自然的神奇伟大。
全文共有六个自然段,课文的第一自然段先介绍了黄山风景区的地理位置,概括地写黄山风景区的景色秀丽神奇,点明黄山的怪石有趣极了。
第二自然段至第五自然段具体描写了“仙桃石”“猴子观海”“仙人指路”“金鸡叫天都”等四处有代表性的奇石的样子,写出了黄山奇石的有趣。
这部分是课文的重点,也是教学的重点。
第六自然段改口介绍了几处有特点的奇石。
结尾依据不仅交待了黄山的奇石数量多,而且有助于引发学生的思考、想象。
课文紧紧抓住一个“奇”字,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把一块块本无生命的石头,描写得活灵活现,给人以呼之欲出之感。
各种奇形怪状的石头在作者笔下惟妙惟肖,趣味横生,让人对黄山产生无限向往。
文章字里行间蕴含作者对黄山奇石和秀色景色的赞美。
【说学情】据调查,我班学生没有一人到过黄山,没见过黄山那种变化多端,形态各异的奇石,学生缺少对黄山的直接经验。
因此,在课前调动学生利用多种方式来收集相关资料,拉近教材内容与学生之间的距离,同时引导学生朗读感悟,大胆想像,体会黄山奇石的神奇,从而激发学生喜爱黄山,热爱祖国之情。
所以,本课时的重点之一是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黄山奇石课堂说课稿范文

黄山奇石课堂说课稿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通常需要用到说课稿来辅助教学,说课稿有助于提高教师的语言表达能力。
说课稿应该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黄山奇石课堂说课稿,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黄山奇石课堂说课稿篇1一、导入新课1.同学们,喜欢旅游吗?你们都去过哪些地方?同学们去的地方可真不少!真让老师羡慕。
今天老师想和同学们一起乘上旅游快车一同到黄山去转转,看一看那里闻名天下的奇石,愿意吗?2.运行多媒体课件,齐读课题,看到这个题目,你想提出什么问题呢?二、看录像1.大家的问题提得真好,老师相信你们在学习的过程中都能解决。
现在我们一起到黄山看一看吧!(运行课件的视频部分)2.同学们黄山美不美?刚才有的同学问道有哪些奇石,现在你明白了吗?大家知道重点讲了哪些奇石?三、学课文1.那么为什么说这些石头是奇石呢?它们奇在什么地方?刚才就有同学提到这个问题,我们学习小组一起讨论讨论好不好?下面就请学习小组自由选择一块你们最喜爱的奇石,先读一读描写它的句子,再交流交流它们怎么奇,奇在什么地方,然后有感情地去朗读。
请小组长带领组员开始学习。
(让学生自己从课件中调出描写文章的画面)2.小组合作学习。
3.小组汇报。
多种形式练读。
“金鸡叫天都”又怎么奇呢?我们一起来读一读。
(1)同学们,这么奇妙的景色书上却没有图片,多么遗憾呀!请同学们打开绘图工具,根据书上的描写自己展开想象画一画。
(学生点击画一画按钮,打开绘图工具)(2)调出一位同学的画面进行广播,大家看,这位同学画得怎么样?拿出书读读描写它的句子,对照画面,这位同学画的和课文中描写的是否相符?有不相符的地方吗?金鸡叫天都又是怎样一种景象呢?再调出一位画得较好的画面,请看这就是著名的“金鸡叫天都”。
(3)同学们真能干!你们不仅说得好、读得好,而且画得也好。
如果把这几个自然段连起来读读,再配上音乐,老师相信,你们就更能体会到黄山奇石的美了。
(4)老师为你们准备了几首不同的乐曲,请大家先听听,哪首乐曲更适合这篇课文的朗读?先听听第一首,配上是不是适合这篇课文的朗读?节奏有些太快了。
小学二年级语文《黄山奇石》原文及说课稿5篇

小学二年级语文《黄山奇石》原文及说课稿5篇篇一:《黄山奇石》教学反思篇一《黄山奇石》是一篇写景的课文,主要写了黄山奇石的奇妙。
通过对黄山奇石的学习,使学生了解祖国的黄山风景秀丽神奇,尤其是奇石更有趣,激发了学生们对祖国黄山的喜爱。
同时也更加热爱伟大祖国的山河。
为了到达教学目标,我在教学本课时充分运用了电教媒体,使学生真实、生动、形象地感知课文内容。
更准确、更直观。
同时对文章中的重点词语有帮助学生理解的重要作用。
黄山风景真实地出现在学生眼前。
学生有种身临其境的感觉。
在教学中我还充分利用图片,使学生直观、生动地感知文字与文字所表现出的画面。
生动、活泼教学效果较好。
课文第一自然段,首先是介绍了黄山风景区的地理位置和风景特点。
我尝试通过提问的方式,让同学们发现课文从四个方面介绍了黄山风景区。
吸引同学的兴趣,并要求理解“闻名,秀丽,神气,尤其'’这四个词,可惜这个环节中,学生的互动并不多,而且能说的也寥寥数语。
可能学生的感受还不够深刻。
如果能用幻灯片的放映形式呈现黄山风景区的美丽景色会好很多。
学生初读课文第一段后,对文本只有了一个大致的了解。
我抓住了“尤其那些怪石,有趣极了: 进行下面的教学,通过黄山奇石是黄山最突出的景观。
分别介绍了“仙桃石”“猴子观海”“仙人指路”“金鸡叫天都”这些奇石。
于是,进入第二,三,四,五自然段的学习,在进入第二阅读时,我提出了“黄山的这些奇石''都奇在哪儿呢?这个问题,可谓牵一发而动全身。
是一个板块式的问题,然后,学生就带着问题去研读课文。
从学生反应的情况来看,大多数同学都能积极思考,踊跃发言, 而且能较准确的抓住文章的关键字。
为了在教学中表达语文学科的工具性,做到读写结合,在学习最后一自然段时,我增加了“看图联想,写奇石”这一环节,引导学生在先前的朗读语言积累后,学习作者的方法,写一写“天狗望月’'"狮子抢球”“仙女弹琴: 学生能结合自己的想象,写出自己喜欢的石头的有趣样子,把课堂推向了高潮。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黄山奇石说课稿(精选3篇)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黄山奇石说课稿(精选3篇)〖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黄山奇石说课稿第【1】篇〗【教材简析】黄山的奇松、怪石、云海、温泉号称“天下四绝”。
被称为黄山“四绝”之一的怪石,以奇制胜,以多著称。
那些怪石,似人似物,似鸟似兽,形态各异,生动逼真。
黄山石有趣,作者根据岩石的形状展开合理的想象把岩石也写得形象有趣。
课文共有6个自然段,第1自然段总述黄山怪石有名,第2—5自然段分别介绍四种有名的石头。
【说教学目标】知识和能力:1、会认14个生字,会写8个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3、通过看图,培养观察力和想象力。
过程和方法1、采用多种形式,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2、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体会对黄山奇石的赞叹。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了解黄山奇石激发对祖国河山的热爱之情。
【说教学重点】学习生字,理解课文内容,激发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
【说教学难点】感受和体会黄山奇石的奇妙。
培养观察力和想象力。
【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有关板书内容的表格卡片。
【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说教学目标】1、看图初步感受黄山石的奇妙。
2、学习生字词语。
【说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1、你去过黄山吗?知道黄山有哪四绝?2、黄山在我过安徽省南部,是我国著名的风景区,以奇松、怪石、云海、温泉为四绝。
读了这个课题,你认为课文中可能要写什么呢?二、观察图画。
1、出示多媒体课件或让学生观察课文插图,说说图上的三块石头象什么。
2、过渡。
课文怎样向我们介绍这些石头呢?读一读就知道了。
三、读文识字。
1、第一遍,要求读正确、读流利。
不会读的字可通过“桃子”、“树叶”上的拼音来解决。
2、第二遍,要求边读边想想课文介绍了几种黄山奇石,用横线画出来。
3、课件出示“我会认”中的14个生字,让学生认读。
4、找一找这些生字在文中组成了什么词语。
风景区尤其仙桃石石盘山峰胳膊巨石每当脖子著名形状5、课件出示以上词语,开火车认读。
《黄山奇石》优秀说课稿

《黄山奇石》优秀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黄山奇石》。
下面我将从说教材、说学情、说教学目标、说教学重难点、说教法、说学法、说教学过程、说板书设计这几个方面来展开我的说课。
一、说教材《黄山奇石》是人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的一篇课文。
这篇课文描绘了黄山风景区那些千奇百怪、有趣极了的岩石,展现了大自然的神奇与美丽。
本文语言生动形象,富有童趣,将黄山奇石的特点描写得十分细致。
通过学习这篇课文,不仅能让学生感受到黄山奇石的奇妙,还能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二、说学情二年级的学生正处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的阶段,他们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心,喜欢探索未知。
但他们的认知水平和生活经验有限,对于一些抽象的概念和复杂的语言表达理解起来可能会有一定的困难。
在学习这篇课文之前,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识字量和阅读能力,能够初步理解课文的内容。
但对于如何准确地把握课文中描写奇石的词句,感受其奇特之处,还需要教师进一步引导。
三、说教学目标基于对教材和学情的分析,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2)认识“区、尤”等 14 个生字,会写“尤、其”等 8 个字。
(3)理解课文内容,感受黄山奇石的奇妙。
2、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朗读、想象、观察图片等方式,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2)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2)培养学生勇于探索、敢于创新的精神。
四、说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认识生字,会写生字,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感受黄山奇石的奇妙。
教学难点:1、体会作者对黄山奇石的生动描写,学习作者的写作手法。
2、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五、说教法为了突破教学重难点,实现教学目标,我在教学中主要采用了以下几种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创设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让学生仿佛身临其境,感受黄山奇石的奇妙,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023年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黄山奇石说课稿(优选3篇)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黄山奇石说课稿(优选3篇)〖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黄山奇石说课稿第【1】篇〗【说教学目标】1.认识“闻、名、景、区”等16个生字,会写“南、部、些、巨、位”5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文中写了黄山的哪些奇石。
3.能在情境中借助关键词想象画面,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尝试背诵第二、三自然段。
【说教学重点】能在情境中借助关键词想象画面,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尝试背诵第二、三自然段。
【说教学难点】能在情境中借助关键词想象画面,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尝试背诵第二、三自然段。
【说教学过程】一、课程导入1.谈话揭题:黄山位于我国的安徽省,是著名的风景名胜区,那里风光秀丽,景色神奇,最著名的就是:奇松、怪石、云海、温泉。
可以说无峰不石、无石不松、无松不奇,是令人向往的地方。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跟着作者的脚步,去看看黄山的奇石。
(板书:黄山奇石)2.引导学生发现:读了题目,你有什么问题?预设1:黄山在那里?预设2:黄山有哪些奇石?预设3:黄山的奇石奇在哪里?设计意图:简介黄山著名的风景,再由课题引发学生思考质疑,激起学生阅读的兴趣。
二、整体感知1.听读任务(1)认真听读课文,把自己读不准的字标注出来。
(2)理清课文脉络,思考:课文一共写了黄山的哪些奇石?2.随文识字wén míng jǐng qūshěng bùxiùyóu qíxiān闻名景区安徽省南部秀丽尤其仙桃石jùwèi dūzhùxíng zhuàng巨石一位天都峰著名形状点拨:指名依序朗读句子,认读生字词,提醒学生注意读准字音。
“名”“景”“省”“形”是后鼻音,“闻”是前鼻音。
3.集中识字(1)出示课文中要求会认的字。
wén míng jǐng qūshěng bùxiùyóu qíxiān闻名景区省部秀尤其仙jùwèi dūzhùxíng zhuàng巨位都著形状(2)认读生字,交流识字方法。
《黄山奇石》说课稿(通用8篇)

《黄山奇石》说课稿(通用8篇)2022-12-12《黄山奇石》说课稿(通用8篇)《黄山奇石》说课稿篇1各位老师,大家好。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实验教材二年级上册第二课《黄山奇石》。
一、说教材黄山奇石趣味横生,是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黄山奇石有趣,作者写得更有趣。
先总写景色秀丽神奇,再用浓墨重彩具体介绍了“仙桃石”、“猴子观海”、“仙人指路”、“金鸡叫天都”四块神奇怪石,其他几块简写。
作者采用“总分”和“点面”结合的方法,把黄山奇石写得栩栩如生,神奇有趣。
因为本课教学的重点是观看插图,阅读课文,欣赏“仙桃石”、“猴子观海”、“仙人指路”、“金鸡叫天都”的神奇有趣,培养学生的观察和想象能力。
难点是对课文略写的“天狗望月”、“仙女弹琴”等部分,如何引导学生发挥自由想象。
所以根据新课标的要求、本课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我制定了如下教学目标:1、会认14个生字,会写8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课文中对黄山奇石的赞叹。
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3、喜爱黄山,向往去黄山看奇石的情感。
二、说教法1、图文结合法:通过观看插图,欣赏黄山奇石,体会课文中对黄山奇石的赞叹,感悟课文中所蕴含的人文精神,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感情。
2、自主探究法:通过读课文、课件演示等多种形式,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想象能力,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与求知欲,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学习,感受课文的语言美,积累丰富的词汇。
三、说学法1、朗读感悟法。
开展多种形式的读,如初读、精读、赏读、个别读等,让学生在读中入情入境,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使教师、学生、文本三者的情感产生共鸣。
2、情境体验法。
根据低年级学生注意力集中时间短,抽象思维弱,形象思维占优势的特点,运用形象、直观的教学手段,突破本课的重点和难点。
四、说教学流程本课我将分两课时完成,下面我分5个板块来具体我的教学过程及思考。
第一板块:创设情境,认识奇石美。
1、我的导入是这样的:秋天到了,天气转凉了,燕子往南飞,树叶纷纷落下,田野一片金黄,红红的苹果挂满枝头。
《黄山奇石》优秀说课稿

《黄山奇石》优秀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黄山奇石》。
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法与学法、教学过程、板书设计这几个方面来展开我的说课。
一、教材分析《黄山奇石》是人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的一篇课文。
这篇课文围绕着“黄山奇石”展开,用生动形象的语言介绍了黄山风景区各种有趣的奇石。
课文语言简洁明了,生动形象,富有童趣,能够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同时也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语言积累和想象空间。
二、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正处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的阶段,他们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心,喜欢探索和想象。
经过一年多的学习,他们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识字量和阅读能力,但对于一些较难的词语和句子的理解还需要教师的引导。
此外,这个年龄段的学生注意力集中时间较短,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采用多种教学方法来吸引他们的注意力。
三、教学目标基于对教材和学情的分析,我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设定为以下三个方面:1、知识与技能目标(1)学生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2)认识“区、尤”等 14 个生字,会写“尤、其”等 8 个字。
(3)理解课文内容,了解黄山奇石的特点,体会“奇”在哪里。
2、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培养学生的语感和阅读理解能力。
(2)通过观察图片、想象画面等方式,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感受黄山奇石的神奇,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2)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勇于探索的精神。
四、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认识 14 个生字,会写 8 个字。
2、理解课文内容,感受黄山奇石的“奇”。
教学难点:1、体会作者是怎样把黄山奇石的特点写具体的。
2、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五、教法与学法为了突破教学重难点,实现教学目标,我在教学中主要采用了以下教法和学法:教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仿佛置身于黄山风景区,感受黄山奇石的神奇。
《黄山奇石》优秀说课稿

《黄山奇石》优秀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黄山奇石》。
下面我将从说教材、说学情、说教学目标、说教学重难点、说教法、说学法、说教学过程、说板书设计这几个方面来展开我的说课。
一、说教材《黄山奇石》是部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的一篇课文。
这篇课文围绕着“黄山奇石”这一主题,向我们介绍了黄山“仙桃石”“猴子观海”“仙人指路”“金鸡叫天都”等奇石的有趣形象,展现了黄山景色的秀丽神奇。
课文语言生动形象,富有童趣,能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二、说学情二年级的学生正处于形象思维阶段,他们对新奇的事物充满好奇心和求知欲。
经过一年多的学习,他们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识字量和阅读能力,但对于理解抽象的语言文字和体会文章的意境还有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中,我将采用直观教学法和情境教学法,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
三、说教学目标基于对教材和学情的分析,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认识“闻、名”等 15 个生字,会写“南、部”等 9 个字,会写“黄山、南部”等 11 个词语。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二至五自然段。
能用“好像”“真像”等词语说说图片中的石头,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朗读、想象、观察图片等方式,理解课文内容,感受黄山奇石的有趣。
学习作者观察和表达的方法,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感受黄山奇石的神奇,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四、说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识字、写字,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感受黄山奇石的有趣。
教学难点:1、能用“好像”“真像”等词语说说图片中的石头,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2、学习作者观察和表达的方法,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五、说教法为了突破教学重难点,实现教学目标,我将采用以下教学方法:1、直观教学法运用多媒体课件展示黄山奇石的图片和视频,让学生直观地感受黄山奇石的有趣形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黄山奇石》优秀说课稿

《黄山奇石》优秀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黄山奇石》。
下面我将从教材、学情、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法、学法、教学过程以及板书设计这几个方面来展开我的说课。
一、说教材《黄山奇石》是人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的一篇课文。
这篇课文描绘了黄山“四绝”之一的怪石,那些惟妙惟肖、趣味横生的奇石,不是神话,是大自然鬼斧神工的创造。
文章围绕着“奇”字,分别介绍了“仙桃石”“猴子观海”“仙人指路”“金鸡叫天都”“天狗望月”“狮子抢球”“仙女弹琴”等奇石,语言生动形象,充满了想象力。
通过学习这篇课文,不仅能让学生感受到黄山奇石的奇妙,还能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同时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二、说学情二年级的学生正处于形象思维阶段,他们对直观、形象的事物感兴趣,具有较强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但他们的认知水平和理解能力有限,对于一些抽象的概念和复杂的句式可能会存在一定的理解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将采用直观教学法、多媒体辅助教学法等,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
三、说教学目标基于对教材和学情的分析,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认识“区、尤”等 14 个生字,会写“尤、其”等 8个字。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朗读、观察、想象等方式,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感受黄山奇石的奇妙,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四、说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感受黄山奇石的奇妙。
教学难点:发挥想象,仿照课文的写法,说说其他奇石的样子。
五、说教法为了突破教学重难点,实现教学目标,我主要采用以下教法:1、直观教学法:通过图片、视频等直观手段,让学生直观地感受黄山奇石的奇妙。
2、朗读感悟法:让学生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体会课文的语言美,感受黄山奇石的奇妙。
3、情境教学法:创设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感受黄山奇石的奇妙,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黄山奇石优秀说课稿

黄山奇石优秀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黄山奇石》。
下面我将从说教材、说学情、说教学目标、说教学重难点、说教法、说学法、说教学过程、说板书设计这八个方面来展开我的说课。
一、说教材《黄山奇石》是人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的一篇课文。
这篇课文描绘了黄山风景区那些千奇百怪、有趣极了的岩石,向我们展现了一个神奇美丽的童话世界。
课文语言生动形象,富有童趣,读起来朗朗上口,是一篇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想象能力的好教材。
二、说学情二年级的学生正处于形象思维阶段,他们对直观、形象的事物充满兴趣,并且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识字量和阅读能力。
但他们对于抽象的概念和复杂的句式理解起来还有一定的困难,需要教师通过多种教学手段来引导和帮助他们。
三、说教学目标基于对教材和学情的分析,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认识“区、尤”等 14 个生字,会写“尤、其”等 8 个字。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朗读、观察、想象等方式,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感受黄山奇石的神奇,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四、说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识字、写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难点:1、感受黄山奇石的“奇”,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2、仿照课文的写法,介绍一处自己喜欢的石头。
五、说教法为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我将采用以下教学方法:1、直观教学法通过图片、视频等直观手段,让学生直观地感受黄山奇石的神奇。
2、朗读感悟法让学生通过反复朗读,体会课文的语言美和情感美。
3、情境教学法创设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感受黄山奇石的魅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六、说学法在教学过程中,我将引导学生采用以下学习方法:1、自主识字法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究,掌握生字的读音、字形和字义。
2、合作学习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共同探究问题,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黄山奇石》说课稿
一、说教材
《黄山奇石》是九年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二年级上册的一篇课文。
黄山,是天下第一奇山,位于安徽省南部,她有泰山之雄伟,华山之险峻、衡山之烟云、庐山之飞瀑。
黄山有四绝:奇松、怪石、云海、温泉。
可以说无峰不石、无石不松、无松不奇,是令人向往的地方。
于是,自古就有“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的说法。
《黄山奇石》这篇课文就是描述了黄山“四绝”之一的怪石,那些惟妙惟肖、趣味横生的奇石,不是神话,是大自然鬼斧神工的创造。
读着课文我们仿佛被带到了景色秀丽神奇的黄山,似乎已经不是在阅读课文,而是站在黄山一个个观景台上,美美地欣赏着那些奇石,拍下一张张奇石图。
仙桃石、猴子观海、仙人指路、金鸡叫天都……每一幅图,都是一个神奇的童话。
读了课文不油心生向往黄山之情,更加喜爱黄山。
二、说学生
作为小学低段的学生,他们对事物充满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想象力丰富、思维活跃,容易接受新知识,表现欲望较强,喜欢展示自己。
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已经能够自主学习,能够与他人合作学习。
但学生对黄山奇石没有身临其境的感受,语言表达能力、对事物的细致观察能力也处于薄弱阶段,对课文理解有一定难度。
因此,根据新课程标准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以及教材和学生的特点,我制定了本堂课的教学目标及重难点。
三、说目标
1.通过学习课文、感受黄山石的奇妙,体会作者对黄山奇石的赞叹。
喜爱黄山,向往去黄山看奇石。
2.通过观察图画与理解语言文字,培养观察和想象力。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为了促进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创新精神,教学活动中,可将看图、读书、训练融入质疑、疏疑、解疑的主线过程中,让学生充分动起来。
四、说教学
课堂上应紧紧抓住课文的主要内容,依据教材图文并茂的特点,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以质疑为主线,运用反馈教学法进行调节反馈,引导学生进行质疑、归疑、悟疑、解疑的教学,并且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
这是总体教学思路。
教学环节分为三个部分:
1.初读课文质疑,明确学习目标:
开课质疑,课件出示课题“黄山奇石”,其中“奇”字用动作突出。
教师解释什么是奇?并问学生:“看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有哪些疑问?”在学生充分质疑的基础上,教师归纳出具有代表性的问题。
然后,请学生带着问题听教师范读课文,同时观看课件播放介绍黄山的风光短片,让学生通过欣赏、领略黄山美景,为下面的教学做
好铺垫。
在本环节中学生通过质疑,对黄山石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带着问题进行学习,使学习目标明确,学习质量提高。
多媒体在这个环节中突出其直观性、形象性,把黄山奇景呈现在学生面前,学生眼看着黄山秀丽神奇的风景,耳听着教师饱含激情的范读,仿佛走进了仙境般的神话世界,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创设了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
2.细读课文解疑,突破重难点:
在学生质疑的基础上,围绕提出的问题,引导学生悟疑、解疑,突破重难点,培养他们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
⑴了解内容,初步解疑:
在上一环节中,学生的积极性已被调动起来,教师顺势引导学生自读课文,看看课文中有没有你想知道的答案,并把你读懂的地方和同学说一说。
⑵深入理解,进行解疑:
从课文的第一自然段入手,让学生说说学会了什么,还有什么不理解的地方。
学生对“景色秀丽神奇”、“怪石”几个不易理解的词语,教师可采用对比法进行教学。
就拿“怪石”一词来说吧,课件出示两张图,一张图上的石头相貌平平,而另一张图上的石头则有些怪异,让学生判断哪张图上的石头为怪石,这样学生自然就明白什么是怪石了。
在教学配图的二、三、四自然段,可采用看图学文的方法,让学生把课文中描写各种奇石的语句找出来,图文对照读一读。
当教学到“仙桃石”时,课件出示仙桃石的图片,教师指导学生观察图片,可以看到山顶的巨石就像一个大桃子,好像从天上飞下来的,落在山顶的石盘上。
让学生结合看过的神话传说,如《西游记》等,发挥想象,想象一下仙桃石的来历,编一个有趣的童话故事讲一讲。
当教学到“猴子观海”时,课件出示猴子观海的图片,教师引导学生看到,在一座陡峭的山峰上,有一块形状像猴子的石头,它两只胳膊抱着腿,一动不动地蹲在山头,望着翻滚的云海。
学生对“翻滚的云海”理解起来有困难,可以让他们联系生活实际说一说,并看看课件出示的翻滚的云海的图片,以此解决心中的疑团。
当教学到“仙人指路”时,课件出示仙人指路的图片,让学生观察图上的巨石就像一位仙人站在高高的山峰上,伸着手臂指向前方,好像正在给游人指路呢。
可以让学生学一学仙人指路的动作,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同时,在讲课过程中穿插着朗读训练,引导学生在朗读中感受和体会黄山石的奇妙。
第二自然段指导学生要读出对仙桃石来历的一种猜想。
读第三自然段要突出猴子观海的有趣,声音可以轻一点,仿佛怕惊动了正在观海的猴子。
而第四自然段则要读出仙人指路这个传说的神秘感。
朗读的方式也要多样化,有自由读、小组读、男女生分开读、表演读等。
让学生在熟读的基础上,选择自己最喜欢的部分练习背诵。
在学习第五自然段时,可让学生将描写“金鸡叫天都”的语句找
出来读一读,理解什么是“金光闪闪的雄鸡”、“不住地啼叫”是什么意思。
然后指导学生根据课文的描述,发挥想象,画一画“金鸡叫天都”,再选几幅学生作品用投影展示出来,大家来评一评谁画得好。
3.让学生充分动起来,体验创意性阅读:
在这一环节中,教师充分考虑到了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主体性和个体差异性,为学生设计了丰富多彩的活动方式、有朗读、当导游、讲故事、画画等。
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特长选择喜欢的活动方式,分组同时进行,教师从旁指导。
喜欢朗读的学生可以一个人或几个人一组,把课文美美地读一读,尽量读得有感情,还可以配上动作;喜欢表演的学生可以在小组内扮演导游,把自己喜欢的部分介绍给大家,带领大家游黄山;喜欢讲故事的学生可以挑选课文中的一处奇石,发挥想象,编一个有趣的故事讲一讲,比比谁讲的故事最精彩,最能吸引人;喜欢画画的学生,赶快拿起手中的画笔,通过自己的想象,在纸上画出“天狗望月”、“狮子抢球”、“仙女弹琴”。
为了再发展思维,还可让学生画自己想象中的怪石并起上名字。
最后,每组推选同学在全班展示才艺,汇报学习成果。
只有学生主动、充分参与到教学活动中,他们的主体性才能真正得以体现。
学生通过各种活动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锻炼了自身的能力,体现了语文教学的创造性和实践性。
五、说效果
通过看图,了解文章大意到质疑、解疑,直至突破重难点,学生
明确了自己的主体地位,能充分发挥想象力,发展创造性思维。
多媒体课件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突出了形象性、直观性,起到了较好的辅助作用。
多种形式的活动为学生提供了广阔的展示空间,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全情投入到学习中来,使课堂教学取得了事半功倍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