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信息系统审计的风险评价及应对研究(评审表)
审计风险产生的原因及对策
中图分类号:29 文献标识码: F3 ^ 采用会计电算化来进行财务核算及财务
管理, 大大提高了会计信息处理的速度和准确 统中, 内部控制的技术和方法发生了很大的变 盘拷贝, 利用计算机还是比手工更迅速、 更有 性, 为用户提供及时、 准确的会计信息。同时, 化, 使得手工会计系统中的许多原有的控制措 效地完成审 阅、 、 核对 分析、 比较等各项审查 工 也给现代审计理论和审计实务带来了许多前 施都已不适合了。 会计电算化系统的内控功能 作。 但审计人员如果不懂得利用计算机技术和 所未有的问题和挑战。
制误 差风险以全面 实现审计目标 。
了较大变化, 这些准则中的某些已不适应实际 计质量 , 加强审计规范化 工作 。但我国审计行
( ) 二 测试 内部控 制制 度 , 以防 范控制 风 情况 , 一些新增审计内容在审计准则中又缺乏 业的审计软件很少, 要改变这种状况, 关键应
险. 在对电算化会计系统进行审计时首先要对 相应的条款,如电算化系统开发审计准则, 新 加大对审计软件开发人才的培养, 同时鼓励审 内部控制进行符合性测试。 对会计电算化系统 环境下的内部控制审计准则、 审计软件功能规 计人员积极参与开发或独立 开发 审计软件 。 另 内部控制制度的审核和评价应从程序控制和 范和开发准则等。在制定新的审计准则时, 要 外, 要加强国际交流, 引进计算机软件技术, 缩 制度控制两方面的测试与评价进行。 程序控制 在考虑我国国情的前提下大力借鉴国外的先 短计算时间。 的责任者是软件开发部门。 对本单位自行设计 进经验。 开发的电算化系统, 应结合开发过程中形成的 ( 加快审计复合型人才培养。 、 六) 1对现有 在制定具体准则时应侧重于对计算机系 审计人员在计算机、 会计电算化系统的控制及
审计风险初步评估表
审计风险初步评估表审计风险初步评估表审计风险初步评估表是对审计对象进行分析和评估,确定其风险程度和关键风险点的工具。
以下是一个审计风险初步评估表的示例。
审计对象信息:审计对象:XXX公司审计周期:2021年度审计范围:财务报表及相关内控体系一、风险评估1. 审计对象特点:a. 公司规模:XXXXXXXb. 行业特点:XXXXXXXXXXc. 内部控制体系:XXXXXXXXXX2. 风险评估:a. 财务报告准确性风险:中等- 会计政策的选择与应用可能存在潜在的不符合会计准则的情况- 关联交易的披露可能存在不完整或不准确的情况- 对于重要会计估计和判断的披露可能存在不充分或不准确的情况b. 资产与负债的真实性风险:高- 固定资产的计量可能存在过高或过低的情况- 长期借款和应付账款的存在和准确性可能存在风险- 在账面上不存在或减值预见性可能存在风险c. 交易的合规性风险:中等- 公司可能存在违反适用法律法规的风险- 相关交易可能存在利益输送的风险- 内控制度的落实可能存在不完善的情况d. 财务风险管理风险:低- 公司的财务风险管理制度健全,风险管理水平较高3. 关键风险点:a. 关联交易的披露和真实性b. 关键会计估计和判断的充分性和准确性c. 资产计量和债务确认的准确性d. 公司合规性的风险控制二、风险因素分析1. 控制环境:a. 公司的内控制度健全,对审计对象的风险控制做出了明确的要求,但仍存在部分缺陷。
2. 风险评价:a. 审计对象风险评估结果显示整体风险较高,需要加强对关键风险点的审计审查。
b. 风险控制环境相对较好,但仍需对内控制度和风险管理做进一步的完善和提升。
审计风险初步评估表是审计工作的重要参考依据,能够帮助审计师对审计对象的风险进行评估并确定关键风险点,从而制定相应的审计计划和方法,保证审计工作的有效性和准确性。
以上是一个审计风险初步评估表的示例,具体内容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完善。
事业单位风险评估报告(精选内容1)
事业单位风险评估报告(精选内容1)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事业单位在各个领域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
本文旨在探讨事业单位风险评估的报告编制,通过对风险评估的概念、方法和过程的介绍,结合事业单位的特点和实际情况,提出相应的风险评估报告编制方案。
以下是有关事业单位风险评估报告的内容。
一、指导思想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方针,通过开展风险评估,摸清底数、明确责任、强化措施、精准防治,有效控制事故风险,及时消除安全隐患,规范基层风险管理,落实“一案三制”,提升全市事故灾难应急处置能力,为建设宜居幸福的现代化国际城市营造良好的安全环境。
二、工作目标镇街的风险评估完成率达到90%以上;各有关部门对本行业(领域)进行风险评估,重点行业(领域)完成率达到80%以上。
重点风险目标得到有效防控,安全隐患及时进行整治,基层应急管理进一步规范,应急处置能力得到提升。
三、工作内容各级各部门要结合本地区、本行业(领域)的安全生产实际,按照《基层安全生产风险评估导则》(见附件1)要求,做好风险评估和风险控制。
(一)前期准备各级各部门应制定风险评估工作方案,分区域、分行业落实责任单位和人员,明确评估对象与范围,确定方法程序和时限要求,组建评估组;收集相关法规、标准和事故案例等资料。
(二)风险评估各级各部门按照确定的评估程序开展风险评估,认真梳理地区、行业(领域)的风险类型和级别,明确防控目标,核查应急资源。
识别风险类型。
在合理划分评估单元的基础上,梳理危险有害因素,明确危险点,识别风险类型。
上级网格要以镇街、行业、主要生产经营单位等下一级网格为基础,结合评估对象所在地理位置、自然条件、行业特点、危险有害因素分布及状况等划分评估单元;从厂址、总平面布置、建构筑物、物质、生产工艺与设备、公用工程及其辅助设施、作业环境、安全管理等方面进行危险有害因素辨识。
分析风险程度。
加强事故隐患较多单位、危险源较集中区域、高危行业的风险分析,重点做好风险承受能力与控制能力的分析。
审计工作风险评估
审计工作风险评估在当今复杂多变的商业环境中,审计工作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它不仅有助于保障企业财务信息的真实性和准确性,还能为企业的健康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持。
然而,审计工作并非毫无风险,其面临着诸多挑战和不确定性。
因此,对审计工作进行风险评估是十分必要的。
审计工作风险,简单来说,就是审计人员在对企业财务报表和相关经济活动进行审查和评价时,可能出现的错误或疏漏,从而导致审计结论不准确或不恰当的可能性。
这些风险可能来自多个方面,包括但不限于审计人员的专业能力和职业操守、被审计单位的内部控制状况、审计环境的复杂性以及审计方法和技术的局限性等。
首先,审计人员的专业素养和职业道德是影响审计工作风险的关键因素。
如果审计人员缺乏必要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或者在工作中未能保持应有的独立性和客观性,就很容易受到各种因素的干扰,从而做出错误的判断。
例如,在面对复杂的财务交易或新型的业务模式时,如果审计人员对相关的会计准则和法规理解不深,就可能无法准确识别其中的风险点,进而导致审计失败。
其次,被审计单位的内部控制情况也会对审计工作风险产生重要影响。
一个有效的内部控制系统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减少错误和舞弊的发生,为审计工作提供良好的基础。
然而,如果被审计单位的内部控制存在缺陷,比如职责划分不清、授权审批制度不完善、监督机制缺失等,那么审计人员在获取审计证据和进行审计判断时就会面临更大的困难,从而增加审计风险。
此外,审计环境的复杂性也是不容忽视的风险因素。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加速和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企业的业务范围不断扩大,交易形式日益多样化,这使得审计工作面临着更加复杂的局面。
例如,跨国企业的审计需要考虑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法律法规、税收政策和会计准则的差异;电子商务企业的审计则需要应对虚拟交易、电子支付等新型业务带来的挑战。
在这种复杂的环境下,审计人员如果不能及时更新知识和技能,就很难有效地应对各种风险。
审计方法和技术的局限性也是导致审计工作风险的一个重要原因。
(完整版)风险评审表
(完整版)风险评审表(完整版) 风险评审表风险描述R001:服务器故障,可能导致系统宕机和服务无法正常运行。
R002:网络延迟,可能导致用户体验差和数据传输过程中发生中断。
R003:数据丢失,可能导致重要数据无法恢复和业务中断。
R004:人员流失,可能导致项目进度延误和知识流失。
R005:设备损坏,可能导致工作无法顺利进行和成本增加。
R006:安全漏洞,可能导致系统被黑客攻击和数据泄露。
风险等级高:风险可能导致严重的影响,需要立即采取措施进行防范和应对。
中等:风险影响有一定程度的严重性,需要考虑采取相应的措施来减轻风险。
低:风险影响较小,可以在日常运营中进行预防和应对。
风险影响严重:风险可能导致严重的业务中断和重大损失。
中等:风险可能导致一定程度的业务中断和损失。
低:风险可能导致一些小问题或者负面影响。
风险概率高:风险发生的概率较大,需要高度重视和采取相应措施。
中等:风险发生的概率一般,需要注意但不需要过度关注。
低:风险发生的概率较小,可以在日常运营中进行预防和应对。
风险应对措施R001:配备冗余服务器,定期备份和监控系统,以保证系统的稳定性和可用性。
R002:定期检查网络设备,优化网络连接,以保证网络传输的稳定和流畅。
R003:设立定期备份策略,包括数据备份和文件备份,以保证数据的安全性和完整性。
R004:建立员工培训计划,提高员工满意度,以提升员工留任率和工作效率。
R005:定期设备维护,保养和更新设备,以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行和延长设备使用寿命。
R006:定期进行安全审计和更新系统补丁,加强系统的安全性和预防措施,以避免被黑客攻击和数据泄露的风险。
以上为风险评审表的完整版,包括风险编号、风险描述、风险等级、风险影响、风险概率和风险应对措施等内容。
通过对风险的评估和规划,可以及时发现和应对潜在的风险,确保项目和业务的顺利进行。
内部审计年度风险评估调查表(2021)
1企业文化管理机制 1.1企业文化管理适用431269战略控制有效0.214从未审计10无00226暂不关注2.1战略规划适用431269战略控制有效0.214从未审计10无00226暂不关注2.2战略制订与决策适用441680战略控制有效0.216从未审计10无00228暂不关注2.3战略执行适用441680战略控制有效0.2162017年3无00221暂不关注2.4创新管理适用341269市场控制良好0.428从未审计10无00240暂不关注2.5企业社会责任管理适用33960战略控制有效0.212从未审计10无00224暂不关注2.6企业可持续发展管理适用341269战略控制有效0.214从未审计10无00226暂不关注3对外投资管理机制 3.1对外投资管理机制不适用080FALSE0FALSE FALSE00暂不关注4.1研发管理不适用080FALSE0FALSE FALSE00暂不关注4.2知识产权与技术专利管理不适用057FALSE0FALSE FALSE00暂不关注5.1产品需求管理适用341269市场控制良好0.428从未审计10无00240暂不关注5.2产品开发伙伴管理适用341269市场控制良好0.428从未审计10无00240暂不关注5.3产品开发管理适用441680市场中等控制0.648从未审计10无00260适当关注5.4产品业务定价管理适用431269市场控制良好0.428从未审计10无00240暂不关注5.5产品业务商用管理适用341269市场控制良好0.428从未审计10无00240暂不关注5.6产品质量管理适用441680市场中等控制0.648从未审计10无00260适当关注5.7产品退出管理适用341269市场控制良好0.428从未审计10无00240暂不关注6.1适用341269市场控制良好0.428从未审计10无00240暂不关注6.2适用441680市场控制良好0.4322017年3需关注10238暂不关注6.3适用33960市场控制良好0.4242017年3需关注10230暂不关注6.4适用441680市场控制良好0.4322017年3需关注10238暂不关注6.5适用441680市场中等控制0.6482017年3需关注10254适当关注6.6适用441680市场控制良好0.4322017年3需关注10238暂不关注7.1品牌设计适用33960市场控制良好0.424从未审计10无00236暂不关注7.2品牌维护适用341269市场控制良好0.428从未审计10无00240暂不关注7.3市场调研和信息收集适用431269市场控制良好0.428从未审计10无00240暂不关注7.4营销策划适用542089市场控制较差0.872从未审计10无001092重点关注7.5广告宣传管理适用542089市场中等控制0.654从未审计10无001074适当关注7.6促销活动管理适用452089市场中等控制0.654从未审计10无00266适当关注7.7适用441680市场控制良好0.4322016年以前7满意00443适当关注7.8适用441680市场控制良好0.4322017年3满意00237暂不关注7.9适用441680市场控制良好0.4322016年5满意00239暂不关注7.10适用441680市场控制良好0.4322017年3满意00237暂不关注7.11实体渠道管理适用441680市场控制良好0.4322016年5满意00441适当关注7.12电子渠道管理适用441680市场控制良好0.4322016年5满意00239暂不关注7.13适用452089市场中等控制0.6542016年以前7满意00465适当关注7.14适用441680市场控制良好0.4322017年3满意00237暂不关注7.15营销资源管理适用441680市场控制良好0.4322017年3满意00237暂不关注8.1适用441680市场控制良好0.4322016年以前7需关注10242适当关注8.2适用441680市场控制良好0.4322016年以前7需关注10242适当关注8.3适用441680市场控制良好0.432从未审计10无00244适当关注8.4客服热线管理适用33960市场控制良好0.424从未审计10无00236暂不关注8.5客户投诉处理适用441680市场控制良好0.4322016年以前7需关注10242适当关注8.6客户关系管理适用341269市场控制良好0.4282016年以前7需关注10238暂不关注8.7客户收费管理适用441680市场控制良好0.4322016年以前7需关注10242适当关注8.8客户信息安全管理适用452089市场中等控制0.654从未审计10无00266适当关注8.9服务质量管理适用441680市场控制良好0.432从未审计10无00244适当关注8.10客户积分管理适用341269市场控制良好0.4282016年以前7需关注10440暂不关注9.1适用431269运营控制有效0.214从未审计10满意00226暂不关注9.2平台数据一致性管理适用452089运营控制较差0.8722016年以前7需关注10282重点关注9.3适用431269运营控制有效0.214从未审计10无00226暂不关注9.4适用341269运营控制良好0.4282016年以前7可接受20239暂不关注9.5适用33960运营控制有效0.212从未审计10无00224暂不关注9.6适用341269运营控制有效0.214从未审计10无00226暂不关注9.7客户信用管理适用431269运营控制有效0.2142016年以前7需关注10224暂不关注9.8反欺诈管理适用33960运营控制有效0.2122017年3无00217暂不关注9.9适用452089市场控制较差0.8722017年3可接受20885重点关注9.10收入分析管理适用341269运营控制有效0.214从未审计10无00226暂不关注10.1投资规划管理适用531577战略控制有效0.2152016年以前7需关注10225暂不关注10.2固定资产投资计划管理适用531577战略控制有效0.2152016年以前7需关注10225暂不关注10.3工程立项管理适用542089运营控制有效0.2182016年以前7需关注10228暂不关注10.4工程设计管理适用531577运营控制有效0.2152016年以前7需关注10225暂不关注10.5工程施工管理适用542089运营中等控制0.6542016年以前7需关注101072适当关注4研发管理机制核心业务流程5产品管理流程67市场推广及销售流程8客户服务流程9收入保障流程10投资规划及建设流程策略管理机制2企业策略管理机制第 1 页,共 3 页10.6工程验收管理适用542089运营控制较差0.8722016年以前7需关注101090重点关注10.7工程物资管理适用542089运营控制较差0.8722018年0需关注10881重点关注10.8在建工程核算适用542089运营中等控制0.6542016年以前7需关注10264适当关注10.9工程建设后评估适用531577运营中等控制0.6462016年以前7需关注10256适当关注11.1供应链战略与规划制定适用431269战略控制有效0.214从未审计10无00226暂不关注11.2集中采购目录管理适用431269战略控制有效0.2142016年以前7满意00223暂不关注11.3采购需求管理适用441680市场中等控制0.6482016年以前7满意00661适当关注11.4采购计划和方案管理适用431269市场控制有效0.2142016年以前7满意00223暂不关注11.5招标采购适用542089运营中等控制0.6542016年以前7满意00869适当关注11.6非招标采购适用542089运营控制较差0.8722016年以前7需关注10888重点关注11.7采购合同管理适用542089法律控制较差0.8722016年以前7需关注10888重点关注11.8采购执行管理适用531577运营控制有效0.2152016年以前7需关注10225暂不关注11.9采购产品质量管理适用531577运营控制有效0.2152016年以前7满意00224暂不关注11.10供应商考核管理适用431269运营控制有效0.2142016年以前7满意00223暂不关注11.11仓储物流管理适用542089运营控制较差0.8722016年以前7需关注101090重点关注12.1适用441680运营控制有效0.2162016年以前7满意00225暂不关注12.2适用441680运营控制有效0.2162016年以前7满意00225暂不关注12.3适用531577运营控制有效0.2152016年以前7满意00224暂不关注12.4适用531577运营控制有效0.2152016年以前7满意00224暂不关注12.5性能管理适用33960运营控制有效0.2122016年以前7满意00221暂不关注12.6适用33960运营控制有效0.2122016年以前7满意00221暂不关注12.7适用542089运营控制较差0.8722016年以前7满意001089重点关注12.8适用542089运营中等控制0.6542017年3满意00461适当关注12.9适用542089运营中等控制0.6542017年3可接受20261适当关注12.10适用542089运营控制较差0.8722018年0需关注10881重点关注12.11应急与事件管理适用431269运营控制有效0.2142016年以前7满意00223暂不关注12.12适用542089运营控制有效0.2182016年以前7满意00429暂不关注12.13适用441680运营中等控制0.6482016年以前7满意00257适当关注12.14适用42857运营控制有效0.2112016年以前7满意00220暂不关注12.15适用542089运营控制有效0.2182016年以前7满意00227暂不关注12.16适用431269运营控制有效0.2142016年以前7满意00223暂不关注12.17适用542089运营控制较差0.8722018年0需关注10881重点关注12.18适用542089运营控制较差0.8722018年0需关注10275适当关注12.19适用531577运营控制良好0.4312018年0需关注10234暂不关注12.20适用431269运营控制有效0.2142016年以前7满意00223暂不关注13.1策略管理适用42857运营控制有效0.2112016年以前7满意00220暂不关注13.2合规管理适用42857运营控制有效0.2112016年以前7满意00220暂不关注13.3人员管理适用431269运营控制有效0.2142016年以前7可接受20225暂不关注13.4组织与职位管理适用531577运营控制有效0.2152016年以前7满意00224暂不关注13.5绩效管理适用431269运营控制有效0.2142016年以前7满意00223暂不关注13.6薪酬及福利管理适用521063运营控制有效0.2132018年0需关注10216暂不关注13.7培训与发展管理适用42857运营控制有效0.2112016年以前7满意00220暂不关注14.1预算管理适用431269财务控制有效0.2142016年以前7满意00223暂不关注14.2资金管理适用531577财务控制有效0.2152016年以前7满意00224暂不关注14.3存货管理适用431269财务控制有效0.2142016年以前7可接受20427暂不关注14.4固定资产管理适用441680财务控制有效0.2162016年以前7满意00629暂不关注14.5无形资产管理适用431269财务控制有效0.2142016年以前7满意00223暂不关注14.6成本费用管理适用542089财务控制良好0.4362016年以前7满意00447适当关注14.7税务管理适用531577财务控制有效0.2152016年以前7满意00224暂不关注14.8会计核算适用521063财务控制有效0.2132016年以前7满意00222暂不关注14.9财务报告适用521063财务控制有效0.2132016年以前7满意00222暂不关注14.10财务分析适用42857财务控制有效0.2112016年以前7满意00220暂不关注14.11财务信息披露适用521063财务控制有效0.2132016年以前7满意00222暂不关注14.12关联交易适用42857财务控制有效0.2112016年以前7满意00220暂不关注14.13经营业绩管理适用531577财务控制有效0.2152018年0满意00217暂不关注14.14会计检查适用42857财务控制有效0.2112016年以前7满意00220暂不关注14.15“小金库”防控管理适用542089财务控制有效0.2182016年以前7满意00227暂不关注14.16财务档案管理适用42857财务控制有效0.211从未审计10无00223暂不关注14.17利润分配管理适用42857财务控制有效0.211从未审计10无00223暂不关注15.1信息技术战略规划管理适用521063运营控制有效0.2132016年以前7需关注10223暂不关注15.2系统开发管理适用431269运营控制有效0.2142018年0满意00216暂不关注15.3系统变更管理适用341269运营控制有效0.2142016年以前7满意00223暂不关注15.4版本发布管理适用33960运营控制有效0.2122016年以前7满意00221暂不关注资源管理机制13人力资源管理机制14财务管理机制制11采购及物流管理流程12第 2 页,共 3 页第 3 页,共 3 页。
风险评估审核报告
风险评估审核报告天职业字[2015]6127号湖南华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全体股东:我们接受委托,审核了湖南华菱钢铁集团财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菱财务公司”)管理当局对2014年12月31日与其经营资质、业务和风险状况相关的风险评估说明。
提供真实、合法、完整的资料、建立健全并合理设计各项内部控制制度,是华菱财务公司管理当局的责任。
我们的责任是对华菱财务公司所做的与其经营资质、业务和风险状况相关的风险评估说明发表意见。
我们在审核过程中,实施了包括了解、测试和评价华菱财务公司与其经营资质、业务和风险状况相关的各项内部控制制度设计的合理性和执行情况,以及我们认为必要的其他程序。
我们相信,我们的审核为发表意见提供了合理的基础。
经审核,我们认为:一、华菱财务公司具有合法有效的《金融许可证》、《企业法人营业执照》;二、未发现华菱财务公司存在违反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颁布的《企业集团财务公司管理办法》规定的情况,华菱财务公司的各项监管指标符合该办法第三十四条的规定要求。
本报告仅供湖南华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上报深圳证券交易所审核使用。
未经书面许可,不得用作任何其他目的。
中国·北京二○一五年三月二十四日中国注册会计师:中国注册会计师:湖南华菱钢铁集团财务有限公司2014年度风险评估说明根据《中国银监会关于印发〈企业集团财务公司风险评价和分类监管指引〉的通知》要求,以及《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管理办法》和《信息披露业务备忘录第37号》的有关规定,我司对2014年度经营资质、业务和风险状况进行了自我评价,现将风险评价情况报告如下:一、公司基本情况湖南华菱钢铁集团财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或“本公司”)是经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湖南省监管局批准(金融许可证机构编码:L0057H243010001),湖南省工商行政管理局登记注册(注册号430000400003434),由湖南华菱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占股30%)、湖南华菱涟源钢铁有限公司(参股20%)、湖南华菱湘潭钢铁有限公司(参股20%)、衡阳华菱钢管有限公司(参股15%)、中银集团投资有限公司(参股10%)、江苏锡钢集团有限公司(参股5%)共同出资组建的非银行金融机构,公司在2014年实施增资扩股,注册资金由原来的6亿元增加到12亿元。
GJB9001C风险评估与应对措施表
可能发生
严重
A
减少风险
建立和运行“顾客要求识别和评审控制程序”,充分识别顾客要求,及时采取有效措施控制风险。
加强与顾客沟通,积极处理应付顾客反馈。
办公室
质量部
生技术产部
已建立控制程序。
外部供方经营风险
4.4不能准时交货
可能发生
一般
B
减少风险
1、启用备选外部供方,加严检验;
2、努力提高员工待遇;
3、由公司法律顾问对规章制度、合同的签订等进行合规性评审;
办公室
生产技术部
经过宣教,目前未出现异常现象。
2.2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
极少发生
一般
B
减少风险
1、充分了解市场和客户需求,了解产品相关的国家行业标准及法律法规要求;
2、快速与法律顾问商定解决方案以应对解决方案;
7
产品机密泄露风险
机密泄露风险
7.1因管理不善,造成公司机密外泄,给公司带来经济或声誉损害
可能发生
一般风险
B
减少风险
1、加强公司内部管理。
2、建立公司“保密管理制度”
办公室
与员工都签有保密协议。
型号机密泄露风险
7.2因保密培训不到位,泄露顾客产品型号,给公司带来声誉风险
可能发生
严重
A
规避风险
1、对员工进行保密制度宣贯;
生产技术部
办公室
已加强了信息收集。
1.5未能应对潜在竞争者的崛起
可能发生
严重
A
减少风险
负责市场的专人关注新兴行业市场动态;制定应对方案
办公室
管理层
正在密切关注竞争者动向。
审计工作风险评估报告
审计工作风险评估报告一、引言审计工作在企业管理和监督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审计工作也面临着诸多风险。
为了有效地识别、评估和应对这些风险,提高审计工作的质量和效率,我们进行了本次审计工作风险评估。
二、审计工作风险的类型(一)固有风险固有风险是指在不考虑内部控制的情况下,被审计单位的业务活动或财务报表本身存在错误或舞弊的可能性。
例如,某些行业的业务性质复杂、交易频繁,容易导致财务数据的错误记录;或者被审计单位的管理层缺乏诚信,可能存在故意舞弊的行为。
(二)控制风险控制风险是指被审计单位内部控制制度未能有效防止或发现错误或舞弊的可能性。
如果被审计单位的内部控制存在缺陷,如职责划分不清、授权审批制度不完善等,就会增加控制风险。
(三)检查风险检查风险是指审计人员在实施审计程序后未能发现被审计单位存在的错误或舞弊的可能性。
这与审计人员的专业能力、审计方法的选择、审计程序的执行等因素密切相关。
三、影响审计工作风险的因素(一)被审计单位的规模和复杂程度大型企业通常业务范围广泛、组织结构复杂,财务数据量庞大,这增加了审计的难度和风险。
相比之下,小型企业的业务相对简单,但可能存在内部控制薄弱的问题。
(二)行业特点和经营环境不同行业面临的风险和监管要求各不相同。
例如,金融行业受到严格的监管,风险较高;而传统制造业的风险可能更多集中在成本控制和市场竞争方面。
经营环境的不稳定,如经济衰退、政策变化等,也会对被审计单位的财务状况产生影响,从而增加审计风险。
(三)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健全有效的内部控制可以降低审计风险。
如果被审计单位的内部控制存在缺陷,审计人员需要更多的审计程序来获取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从而增加了审计成本和风险。
(四)审计人员的专业素质和经验审计人员的专业知识、技能和经验直接影响审计工作的质量和风险。
缺乏足够的专业知识和经验,可能导致审计人员未能发现重要的审计线索,或者对审计证据的判断出现偏差。
大数据背景下的会计师事务所审计风险防范措施探究
大数据背景下的会计师事务所审计风险防范措施探究引言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发展和普及,有力地促进了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加快,然而,它也对社会各个领域的未来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与此同时,随着多元化经济体系的建设,金融业在创建社会主义经济中的重要作用越来越重要。
审计业作为金融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关系到整个市场经济发展秩序的稳定,并影响着现代社会背景下企业的正常运作,基于大数据的审计已成为审计机构在提供审计准则的同时重视调查的一个方向。
这项工作也对审计行业的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但在实践中仍存在一些基于大数据的审计风险,影响着审计事务所的长期发展,为了提高审计事务所审计活动的质量,本文将重点关注审计事务所在运营中的保障措施。
一、大数据背景下的会计师事务所审计风险防范必要性(一)有效发挥审计风险模型的作用审计风险模型是控制风险、内在风险和审计风险共同作用的结果。
上述三种风险导致的检验风险对公司具有重大影响。
控制风险是由内部控制出现问题而造成的,它是一种无法避免的风险,有严重错误的风险。
审计风险和整个审计过程中对财务报表的不完整分析导致审计风险。
大数据和监控风险模型的结合可以降低对冲各类风险的难度,主要是因为公司账户可以通过云处理收集和组织过去审计中的对冲相关信息,用于切割目的,公平地讨论审计公司风险的概率、性质和程度[1]。
根据会计师事务所可接受的风险、风险控制能力和其他方面进行预测。
根据预测结果制定审计备份计划,以确保审计师能够通过以下方式考虑风险控制:监测的性质和风险在于捕获和优化风险控制计划,大数据帮助公司整合动态风控信息,覆盖无用内容,及时补充有用信息简化并满足会计师事务所审计基于审计风险的动态套期保值要求。
(二)为审计风险减少外力干预提供条件公司会计专业在审计服务领域经验丰富,具有防范和控制审计风险的优势和劣势,公司大多数账户都是由经验丰富的审计师创建的,在工作中形成了稳定的态度,个人风险评估可能会被扭曲。
会计信息化安全风险的评估与防范研究的参考文献
会计信息化安全风险的评估与防范研究的参考文献在会计信息化的发展过程中,安全风险始终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会计信息系统已经成为企业日常运营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然而,任何信息系统都存在着安全风险,特别是在会计信息系统中,一旦出现安全问题,可能会对企业的财务稳定和经营发展造成严重影响。
对会计信息化安全风险进行评估和防范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从深度和广度两个角度对会计信息化安全风险的评估与防范进行研究,并据此撰写一篇有价值的文章。
我们将从理论和实践的角度探讨会计信息化安全风险的评估方法和工具,以及评估过程中存在的挑战和解决方案。
我们将结合实际案例,探讨会计信息化安全风险的防范措施和建议,并分享个人观点和理解。
一、会计信息化安全风险的评估1. 理论方法在评估会计信息化安全风险时,我们可以借鉴各种理论方法,如信息安全管理体系(ISMS)、风险评估与控制(RAC)、安全风险管理(SRM)等。
这些理论方法可以帮助企业全面评估其会计信息系统存在的安全风险,并提供相应的解决方案。
ISMS可以帮助企业建立信息安全管理体系,从而全面提升会计信息系统的安全性;RAC则可以帮助企业识别和分析会计信息系统存在的风险,并提供相应的控制措施;SRM则可以帮助企业建立安全风险管理框架,从而更好地应对各种安全挑战。
2. 实践工具除了理论方法外,企业还可以利用各种实践工具进行会计信息化安全风险评估,如安全审计工具、风险评估工具、安全管理平台等。
这些实践工具可以帮助企业全面了解其会计信息系统的安全状况,并提供相应的改进建议。
安全审计工具可以帮助企业发现并排除会计信息系统中存在的安全隐患;风险评估工具可以帮助企业识别和分析会计信息系统的风险因素;安全管理平台则可以帮助企业建立安全管理体系,从而加强会计信息系统的安全防护。
3. 挑战与解决在评估会计信息化安全风险时,企业可能面临各种挑战,如缺乏专业的评估人员、缺乏完善的评估工具、评估过程繁琐等。
信息科技风险审计方法及过程
信息科技风险审计之 ——业务(yèwù)连续性
管理
业务连续性管理(Business Continuity Management,简称BCM),是一项综合管 理流程,它使企业(qǐyè)认识到潜在的危机 和相关影响,制订响应、业务和连续性的 恢复计划,其总体目标是为了提高企业 (qǐyè)的风险防范能力,以有效地响应非计 划的业务破坏并降低不良影响。
第二十一页,共49页。
第二十二页,共49页。
业务连续性管理也有利于多种项目性 的活动,业务连续性管理执行业务影响分 析和风险分析、进行评估、制定并记录BC/ DR计划、规划和执行BC/ DR演练、准备和 进行应急队伍培训(péixùn)、准备记录事件 响应计 划,并设计BC/ DR策略。
第二十三页,共49页。
第三十八页,共49页。
以上就是信息科技审计所包括的具 体范围(fànwéi),既然了解了它都包括那些 方面。
下面我们来看一下时代新威内部总结关于 信息科技审计具体的方法及过程。
第三十九页,共49页。
信息(xìnxī)科技风险审计过程简 略图:
第四十页,共49页。
1.信息(xìnxī)科技风险审计准备 1)审计准备 2)审计方案 3)审计计划
► 内部审计和外部审计总体目标是一致的,两者 均是审 计监督体系的有机组成部门。内部审计具 有预防性、经常性和针对性,是外部审计的基础,对 外部审计 能起辅助和补充作用;而外部审计对内部 审计又能起到支持和指导作用。由于(yóuyú)内部 审计机构和外部审计机 构所处的地位不同,它们在 独立性、强制性、权威性和公证作用方面又有较 大的差别。
实际操作中内部审计方法(fāngfǎ)有多种, 现总结整理如下(详情参考时代新威信息 科技风险审计之内部审计)
2022年ISO9001企业经营过程风险和机遇识别评价及应对措施表
√
√
14
财报数据失真
通过待摊费用、预提费用、往来账项等调节费用,最终调节利润,造成财务数据失真
√
√
√
15
投资风险
投资项目决策失误,致使投资亏损或投资完全无法收回
√
√
√
16
应收款风险
超信用额度发生应收账款;应收账款占用金额大、回收期长(超账期)影响资金的流转,加重企业的负担。应收款因客户财务状况恶化、破产或其他原因无法收回,形成坏帐
√
√
√
61
审计信息泄露风险
内审报告一般泄露,导致经济损失。
√
√
√
62
审计内容遗漏风险
内审报告的重大遗漏,导致审计建议的重大失误。
√
√
√
63
审计内容遗漏风险
内审报告的一般遗漏,导致审计建议的失误。
√
√
√
64
审计报告真实性风险
因道德因素或技术因素,导致内审报告不真实。
√
√
√
65
审计建议风险
因道德原因或水平原因,导致审计建议不合理、或出现差错。
√
√
√
45
商标被非法冒用或盗用
商标被非法冒用或盗用,导致企业产品销售量下降,或导致企业产品声誉受损,造成企业损失。
√
√
√
46
公司著作权风险
因工作失误丧失应当于公司的著作权
√
√
√
47
营业执照及其他授权证、照被吊销风险
营业执照及其他证照因过期或未及时年检而被吊销或被罚款
√
√
√
48
法律意见失误风险
法律意见出现严重错误或重大遗漏,造成企业严重损失
审计学—第七章风险评估程序
(二)识别两个层次的重大错报风险
在对重大错报风险进行识别和评估后,注册 会计师应当确定: 识别的重大错报风险是与特定的某类交易、 账户余额、列报的认定相关,还是与财务报 表整体广泛相关,进而影响多项认定。 报表层 认定层
(三)重大错报风险评估的修正 注册会计师对认定层次重大错报风险的评估应以 获取的审计证据为基础,并可能随着不断获取审 计证据而作出相应的变化。 如果通过实施进一步审计程序获取的审计证据与 初始评估获取的审计证据相矛盾,注册会计师应 当修正风险评估结果,并相应修改原计划实施的 进一步审计程序。 因此,评估重大错报风险与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 环境一样,也是一个连续和动态地收集、更新与 分析信息的过程,贯穿于整个审计过程的始终。
(3)识别需要特别考虑的领域,包括关联方交易、 管理层运用持续经营假设的合理性,或交易是 否具有合理的商业目的等; (4)确定在实施分析程序时所使用的预期值; (5)设计和实施进一步审计程序,以将审计风险 降至可接受的低水平; (6)评价所获取审计证据的充分性和适当性。
评价对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了解的程度是 否恰当,关键是看注册会计师对被审计单 位及其环境的了解是否足以识别和评估财 务报表重大错报风险。 如果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获得的信息 足以识别和评估财务报表重大错报风险, 设计和实施进一步审计程序,那么了解的 程度就是恰当的。
风险是否重大是指风险造成后果的严重 程度。
4.考虑识别的风险导致财务报表发生重大 错报的可能性。
注意:
注册会计师应当利用实施风险评估程序 获取的信息,包括在评价控制设计和确 定其是否得到执行时获取的审计证据, 作为支持风险评估结果的审计证据。 注册会计师应当根据风险评估结果,确 定实施进一步审计程序的性质、时间和 范围。 检查风险=审计风险/重大错报风险
信息化企业内部控制系统内容
企业内部控制系统企业内部控制是现代企业制度的重要核心,对于企业及其利益相关者规避风险具有关键意义。
1992年美国COSO委员会发布了《内部控制—整体框架》,作为美国上市公司最常用评价内部控制效果的标准。
2002年美国颁布《公众公司会计改革和投资者保护法》(简称《萨班斯—奥克斯利法案》或SOX),其404条款明确提出了内部控制评审要求,对全球会计、公司治理以及整个证券市场产生巨大影响。
世界各国相继制定了有关内部控制的法律、法规。
我国于2008年,由财政部、证监会、审计署、银监会和保监会联合发布了《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和《企业内部控制评价指引》,标志着我国企业内部控制制度体系取得重大突破。
本系统则是根据以上法律文件和相关学者研究成果设计而成,并配备流程图设计模块、常用技术分析方法工具库和数据采集对接模块,最大限度地提升内部控制效率。
本系统采用立体矩阵式功能结构:内部控制要素一、内部控制要素:内部控制的主要内容1、内部环境:内部环境是企业实施内部控制的基础,一般包括治理结构、机构设置、权责分配、内部审计、人力资源政策及企业文化等。
系统采用录入和查询方式显示内部环境。
2、风险评估:风险评估是企业及时识别、系统分析经营活动中与实现内部控制目标相关的风险,合理确定风险应对策略。
系统为经营活动各环节建立流程图,用户可确定经营环节风险点,作为重点监控目标,用户也可以在流程图中设立数据采集点,对数据进行结构、趋势分析,并调用统计工具进行方差、差异系数等风险分析。
系统带有自定义流程图模块,用户可根据实际设计流程图,并建立风险监控机制。
3、控制活动:控制活动是内部控制系统的核心。
应根据内部控制目标,结合风险应对策略,综合运用控制措施,对各种业务和事项实施有效控制。
系统设计控制措施包括:不相容职务分离控制、授权审批控制、会计系统控制、财务保护控制、预算控制、运营分析控制、绩效考评控制和重大风险预警机制与突发事件应急处理机制等。
6大业务层面风险点与主要防控措施一览表
流程关键环节风险点主要防控措施责任主体预算支出管理没有按照批复的预算安排支出、超预算指标安排预算支出1、业务部门申请支出事项必须有预算指标,再履行预算支出审批手续;2、无预算指标或超预算指标的事项应先履行预算追加调整程序;3、明确单位内部预算追加调破程单位负责人、预算管理委员会,财会部门,预算执行机构第二吾E分预算业务风险点及主要防控措施一览表(一)预算编制及批复(二)预算执行(三)决算和预算绩效管理流程关键环节主要防控措施责任主体决算编制决算和预算绩效管理决算与预算存在脱节、口径不一,难以及时反映预算执行情况,导致预算管理的效率低下1、按照财政部门要求,按照规定的时间、格式、要求进行决算编制;2、决算报表内容完整,数据准确,审核人员进行签字确认;3、加强决算数据分析,收集数据资料,分析预决算差异原因,撰写预算结果报告;4、将分析报告反馈各业务部门,查找问题,制定整改措施财会部门预算绩效管理预算绩效管理机制不完善,可能导致绩效目标脱离实际,绩效监控不到位,绩效方法不科学,评价结果流于形式1、建立绩效管理制度;2、预算绩效目标的设定要经过调查研究和科学论证,要指向明确,细化量化,符合客观实际;3、评价标准和评价方法科学合理、客观公正,要形成评价报告;4、评价结果要及时反馈并进行一定范围的公开,作为改进预算管理和安排以后年度预绩效考评组织单位和个第三部分收支业务风险点及主要防控措施一览表(一)收入业务(二)支出业务(三)债务业务第四部分政府采购业务风险点及主要防控措施一览表1、采购预算编制与计划管理流程 债务 业务管理关键环节债务项目确 定及审批债务项目的履行债务核算与 归档主要防控措施责任主体未经充分论证或未经集体决策,擅自对外举借大额债务,可能导致不能按期还本付息,出现财务风险债务管理和监控不严,没有做好还本付息的准备,出现财务风险或单位利 益受损债务没有及时纳入账内核算,形成帐外债务1、进行债务项目论证和评估,财会部门编制债务融资和偿还方案;2、大额债务在充分论证的基础上,由单位领导班子集体决定;3、需报请主管部门和财政部门进行外部审批的,按照规定进行报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目录1.引言1.会计信息系统审计的风险及评价1.1会计信息系统审计的固有风险分析及评价1.1.1.对会计信息系统审计固有风险的因素分析1.1.2对会计信息系统固有风险的识别1.1.3对会计信息系统固有风险的评价1.2会计信息系统审计的控制风险分析及评价1.2.1会计信息系统审计的控制风险因素分析1.2.2会计信息系统审计的控制风险识别1.2.3会计信息系统审计的控制风险评价1.3会计信息系统审计的检查风险分析及确定1.3.1.会计信息系统审计检查风险的因素分析1.3.2会计信息系统审计检查风险的确定2.会计信息系统审计风险的应对.2.1加强会计信息系统审计的理论研究2.1.1加强对会计信息系统审计研究和实践的组织与领导2.1.2进一步完善会计信息系统审计的有关法规和准则2.2加大会计信息系统审计人才的培养和培训力度2.3开发安全实用高效的信息系统审计软件2.4慎重对待相关工作环节2.4.1审慎接受审计客户2.4.2组织胜任的审计工作团队结论参考文献内容摘要:进入21世纪,现代信息处理技术在会计领域的应用及发展,给会计学科带来深远而广泛的影响。
尽管实现会计电算化后,极大地改善了会计业务的处理,但同时也对会计审计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
随着审计工作范围的扩大,审计中的各个要素及审计的标准和准则也随之发生变化,审计的风险也越来越大,因而注册会计师必须密切关注会计信息系统审计的风险及控制方法。
本文主要采用了文献研究、理论研究和规范研究等方法,通过系统的理论研究,剖析会计信息系统审计的风险,并对会计信息系统审计风险进行识别和科学的评价,最后从人员配备、技术支持、方法策略等方面提出了应对风险的一些手段。
关键字:会计信息系统审计;审计风险;应对引言本文通过系统的理论研究,剖析会计信息系统审计的风险,并对会计信息系统审计风险进行识别,提出了对会计信息系统审计风险进行科学评价的方法,最后提出了应对风险的措施。
开展会计信息系统审计研究不仅是完善审计理论的需要,更是推动审计实践健康发展的需要。
对会计信息系统审计风险的识别和科学评价的研究,可以提高审计人员的风险意识,降低审计人员开展审计工作的风险。
1、会计信息系统审计的风险及评价传统审计风险包括固有风险、控制风险和检查风险三个组成要素,它们之间的相互关可以从定量和定性两个方面进行描述。
从定量的角度看,传统审计风险模型表示为:审计风险=固有风险×控制风险×检查风险也即AR=IR*CR*DR这个公式描述了审计风险及组成要素相互之间的关系。
从定性的角度看,检查风险与固有风险和控制风险的综合水平之间存在着反比关系。
对于固有风险和控制风险,它们在审计过程中已成为既定的事实,审计人员无法改变它们,只能通过对被审计单位的有效了解和测试,来尽量可能合理评估固有风险和控制风险。
评估的目的是为了确定检查风险水平,然后据此来开展实质性测试,从而降低检查风险,最终将审计风险控制于可接受的水平的目的。
1.1会计信息系统审计的固有风险分析及评价1.1.1.对会计信息系统审计固有风险的因素分析固有风险是指假设不存在相关的内部控制的情况下,发生重大错误的风险。
会计信息系统审计固有风险是指假定未对计算机会计软硬件系统进行安全控制的情况下,系统发生运行失常或数据错误等风险。
影响会计信息系统审计固有风险的因素包括:(1)计算机硬件系统故障;(2)计算机硬件系统的运行环境;(3)会计软件系统质量,包括会计软件本身程序设计的漏洞、软件系统中职责权限划分不明、不相容职务没有严格分离等;(4)会计数据完整性和可靠性;(5)系统的网络连接与安全设置。
1.1.2对会计信息系统固有风险的识别所谓会计信息系统固有风险识别,是指会计信息系统审计人员对会计信息系统固有风险的发生领域进行识别和分析,以确定风险的来源,描述风险特征。
从会计信息系统建设的整个周期来看,其固有风险贯穿于会计信息系统建设项目的始终,所以应将会计信息系统看作一个大系统并从系统工程和项目管理的角度来对会计信息系统的固有风险进行全面识别,无论风险性质和风险大小,都应尽可能地找出其存在的所有固有风险。
根据系统分析法,会计信息系统的固有风险可划分为系统风险和非系统风险。
系统风险是会计信息系统的特有的风险,是由其本身的开发、建设、管理等活动带来的;非系统风险是指会计信息系统之外的某种因素引起的可能对会计信息系统带来损失的不确定性风险。
1.2会计信息系统审计的控制风险分析及评价1.2.1会计信息系统审计的控制风险因素分析会计信息系统审计的控制风险是指由于被审计单位内部计算机软硬件系统的应用、操作和管理规范等安全控制制度不够健全、有效,导致无法恰当地防止、发现和及时纠正会计信息系统可能出现的各种错误的风险。
它是由被审计单位有关安全控制制度不够健全、有效所引起的,属于内部控制的范畴。
对会计信息系统审计控制风险水平的衡量由于需要兼顾传统内部控制的思想和计算机系统管理的知识,因而较为复杂且难以准确计量。
影响会计信息系统审计控制风险的因素包括:(1)维护计算机软硬件系统的相关安全控制制度不够健全或未能完全贯彻执行;(2)对会计软件系统的应用测试不够严密;(3)会计软件系统的设计存在内部控制考虑不足;(4)工作人员配备安排欠妥;(5)系统管理人员对计算机病毒的安全防范意识及措施不足;(6)防范网络远程侵害的措施不足。
1.2.2会计信息系统审计的控制风险识别根据会计信息系统的范围与对象不同将其进行的分类,主要包括一般控制和应用控制两大类。
一般控制是指对计算机信息系统的构成要素和系统环境实施的控制,是指那些保证计算机环境安全的控制手段。
一般控制又可以分为管理控制和系统开发控制。
管理控制是指采用各种管理措施保证数据和系统的安全性,保证系统运行的平稳。
系统开发控制是要保证新系统不会对环境造成新的危险。
注册会计师在研究和评价一般控制时,应当考虑以下主要因素:(1)组织与管理控制;(2)系统安全控制;(3)计算机操作控制;(4)系统软件控制;(5)数据和程序控制。
应用控制是针对信息系统各功能子系统的输入、处理和输出过程中的敏感环节和控制要求所实施的控制。
注册会计师在研究和评价应用控制时,应当考虑以下主要因素:(1)输入控制;(2)计算机处理;(3)数据文件控制;(4)输出控制。
1.2.3会计信息系统审计的控制风险评价控制风险与内部控制制度执行的有效性有关,与审计无关,审计人员只能评估其风险水平而不能对其实施控制和影响。
控制风险的具体评价过程如下:首先审计人员应了解会计信息系统的风险管理状况,分别从控制环境、目标确定、事件识别、风险评价、风险反应、控制活动、信息沟通和监控八大方面来考察。
审计人员需要对被审计单位会计信息系统的控制制度的健全性、合理性做出初步评价并可通过书面说明法、调查表法和流程图法做出描述这一步是对控制风险的初评,对控制风险的初评宁可高估不宜低估,以降低审计风险。
其次,在这些测试点被确定以后就需要开展符合性测试工作。
符合性测试是指对被审计单位企业的会计信息系统的控制制度进行初步了解和评价后,如果审计人员认为所评价的控制制度良好,或者尽管存在一些弱点但总体上尚好可以予以信赖时,审计人员应该进一步对控制制度的执行情况进行的评价。
最后,通过比较法评估风险管理情况,同时进行控制风险的二评。
比较法就是通过对实际系统风险管理现状的调查取证和描述,然后与现有的评价标准进行比较,以此得出被审计单位风险管理符合性的总体评价,最后用百分制打分的方式显示评价结果。
1.3会计信息系统审计的检查风险分析及确定1.3.1.会计信息系统审计检查风险的因素分析会计信息系统审计的检查风险是指被审计单位内部计算机软硬件系统的相关安全控制措施未能及时防止、发现和纠正会计信息系统出现的错误,审计人员也未能合理地运用计算机审计的相关技术进行实质性测试以发现该错误的风险。
它是惟一可由审计人员自主确定和控制的风险;其风险水平与审计人员的专业胜任能力密切相关。
借助计算机的高速处理能力,审计抽样样本将大量增加,会计信息系统审计的检查风险既存在降低的趋势也存在增加的可能。
增加会计信息系统审计检查风险水平的因素:(1)与注册会计师运用计算机技术进行审计的能力密切相关。
由于审计人员计算机知识不足,导致对会计信息系统的设计及运行还无法做到实质性审查;(2)审计软件或自行开发或委托研制,但其开发应用都还未形成较统一的标准,可能存在某些缺陷;(3)由于被审计软件的更新换代,例如:软件版本的升级、平台的迁移等等,可能导致审计软件与会计软件系统数据格式不相兼容。
1.3.2会计信息系统审计检查风险的确定检查风险是在期望的审计风险水平下,注册会计师在内部控制未能发觉并纠正财务报表中的重大错误,审计程序亦未能发现这些错误时所愿承担的风险。
检查风险是必然存在的风险,注册会计师不能根除检查风险,其水平的高低与被审计单位无关,而与审计程序的有效性有关。
注册会计师在实质性测试的过程中能够调节检查风险,但因受审计资源、审计时间等因素影响。
它是根据审计风险模型中另三个风险因素计算出来的。
从审计风险模型AR=IR*CR*DR中,我们可以推导出DR=AR/CR*IR。
如果AR、CR、IR已知的话,就可计算出DR。
审计人员根据计算所得的检查风险水平,利用统计抽样模型就可决定所要收集的审计证据的数量。
2、.会计信息系统审计风险的应对对会计信息系统审计工作中存在的种种风险,广大审计人员必须要有充分的认识,并采取有效的风险防范措施,依据科学的理论指导,采用恰当的审计方法得出正确的审计结论。
目前我们可以综合采用以下几种措施来防范并减少会计信息系统的审计风险,提高审计工作的效率和质量。
2.1加强会计信息系统审计的理论研究为了有效地开展会计信息系统审计工作,降低注册会计师审计的风险,我们需要有一系列的理论、技术和基础条件的配合、支持等等,缺乏强有力的理论支持,就会给会计信息系统审计工作带来困难以及不可估量的风险,难以长远、深入地发展下去。
大力开展会计信息系统审计的理论研究,对于保证信息披露的合法、持续和实时,保持信息系统的安全、可靠,维护信息时代的市场经济秩序,为我国信息化建设保驾护航,促进审计业务的健康、快速发展,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广阔的应用前景。
目前,会计信息系统审计理论还处于发展阶段,很多方面没有形成制度规范和普遍性的共识,因此,加强对会计信息系统审计的理论研究刻不容缓。
2.1.1加强对会计信息系统审计研究和实践的组织与领导会计信息系统审计的出现将引起审计学科产生巨大的变化,促使其从传统会计学学科框架中分离出来,形成一门独立的理论体系。
因此,审计机关和注册会计师协会要加强对会计信息系统审计研究和实践的组织与领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