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体的植物景观设计
中国古典园林水体植物造景方式
中国古典园林水体植物造景方式中国古典园林以其独特的设计理念和精美的水体植物造景方式而闻名于世。
水体植物在园林中充当了重要的角色,既为园林增添了生机和美感,又与其他园林元素相互呼应,形成了独特而和谐的景观。
在中国古典园林中,水体植物造景方式多种多样,下面将介绍其中几种常见的方式。
一、荷花池荷花在中国古典园林中被广泛应用,常常出现在荷花池中。
荷花池一般为圆形或方形,池水清澈见底,荷叶遮蔽了部分水面。
荷花的花朵呈现出丰富多彩的颜色,如红、白、粉等,给人以美的享受。
荷花池的周围常常种植一些绿色植物,如芦苇、菖蒲等,以增加池边的绿意。
荷花池的造景方式使人们仿佛置身于大自然中,感受到了宁静与美好。
二、池塘石桥池塘石桥是中国古典园林中常见的景观之一。
池塘中的石桥通常由几块大石头拼接而成,形状独特,给人以稳重而庄重的感觉。
石桥两侧常常种植一些水生植物,如睡莲、芦苇等,以增加池塘的生机和美感。
在池塘中行走于石桥之上,可以近距离欣赏水中的植物和鱼虾,感受到水的清凉和生命的活力。
三、假山流水假山流水是中国古典园林中常见且重要的水体植物造景方式之一。
假山通常由天然石材堆砌而成,形状各异,给人以奇特而瑰丽的感觉。
在假山的周围布置流水,使水从假山上流下,形成瀑布或小溪,给人以清凉和舒适的感觉。
假山的表面常常种植一些藤蔓植物,如常春藤、爬山虎等,以增加其自然和野趣。
假山流水的造景方式使人们仿佛置身于山间的溪流之中,感受到了大自然的宁静和美丽。
四、庭院小池庭院小池是中国古典园林中常见的水体植物造景方式之一。
庭院小池通常为方形或圆形,面积较小,池水清澈见底。
小池中常常种植一些水生植物,如荷花、芦苇等,以增加池水的生机和美感。
庭院小池的四周常常种植一些花草,如牡丹、月季等,以增加庭院的色彩和芬芳。
庭院小池的造景方式使人们在繁忙的都市中找到了片刻的宁静和悠闲。
以上是中国古典园林中水体植物造景的几种常见方式。
这些方式都以植物为主要元素,通过合理的布置和搭配,营造出了独特而美丽的景观。
水体绿化工程施工方案水生植物与景观设计的完美结合
水体绿化工程施工方案水生植物与景观设计的完美结合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人们对环境保护意识的提高,水体绿化工程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水生植物的应用与景观设计的结合,为水体绿化工程提供了更加美观和可持续的解决方案。
本文将以水体绿化工程施工方案为背景,探讨水生植物与景观设计的完美结合。
一、工程概述水体绿化工程是指通过将植物引入水体,改善水质、促进水体氧化,达到美化环境、改善景观的目的。
该工程通常包括水生植物的种植与管理、景观设计与施工、水体维护与监测等环节。
本工程施工方案将重点围绕水生植物种植和景观设计展开。
二、水生植物选取与种植技术1. 水生植物选取水生植物的选取要综合考虑水质状况、景观效果和生态功能。
常见的水生植物有荷花、莲藕、菖蒲等,它们具有良好的景观效果和净化水体的功能。
在选取水生植物时,应根据不同水体的特点和要求进行选择。
2. 水生植物种植技术水生植物的种植技术直接关系到工程的成败。
在种植过程中,需注意以下几点:首先,选择适宜的培养基和肥料,确保水生植物能够获得充足的养分。
其次,根据水生植物的生长规律和特点,合理地设置种植区域、深度和间距。
最后,加强对水生植物的管理和养护,及时处理病虫害等问题。
三、景观设计与施工1. 景观设计原则水体绿化工程的景观设计应综合考虑场地特点、生态环境和人文要素等方面因素。
设计师应以保护生态环境、提高景观品质为目标,充分发挥水生植物的功能和美感。
在设计过程中,应注意景观元素的统一性和协调性,确保整体效果的协调与美观。
2. 施工技术要点在水体绿化工程的施工中,应注意以下几点:首先,选择适合的施工方法和工艺,确保施工质量。
其次,合理安排施工步骤和时间节点,做到有序进行。
最后,配备专业人员和设备,确保施工的安全性和高效性。
四、水体维护与监测水体维护与监测是水体绿化工程的重要环节。
通过定期巡查和监测水体的水质状况、水生植物的生长情况,及时发现和处理问题。
在维护过程中,应注意水生植物的修剪和养护,确保其正常生长和景观效果。
水体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应用
3 水体 在 园林景 观 中的运 用
的 国 古 要 史 , 耋
1 - - 到广泛的应用, 利用水的 流向 及水面的
2 " / . 开合变化 形 成 不 同 水 体 形 态 的 互 映 与
,
用 _ 托 翥 麦 客 妻 粟
的 流 动 状 态 ,人 们 把 水 分 为 动 水 和 静 水
水体 ,如镜 的水面 ,倒 映的湖 光 山色 ,微 风 吹过 的
山水 相依 、 山水 互映 等是 我 国 园林 风 景最 基 本 的 设计 理 念 。 从与 万 寿 山相 依 的 颐 和 园和 昆 明湖 , 到 小 到 以岩 石 相 衬 托 的 一勺 之 源 ,古 代 园林 中 的 “ 清 泉石 卜 流 ”更 是 山水相依 的例 证 。 作 为园林 中的第 一营 造要 素 ,山水之 势 必主 导
观
.^
. .
案 鬈 姜
活 的特 性 , 能 够 让 园 林 景 观 妙 趣 横 生 。
平视 ,抑 或是 亲身 参 与都 可有 最佳 的观赏 效 果 。 自 然式 池 案 宜 采用 天 然 石材 或 较 粗 糙 的 半成 品石 材 ,
岸边 和石 缝 中配植 适 宜 的水 生植物 ,形 成较 为 自然
的水 景景 观 。
恢 在 园林水景 的设计 中,要把握好水体 的
形 、 声 、色 三 大 明 显 的动 态 要 素 。其 中 的 “ 形 ” 就 是 指 水 景 的外 在 形 式 和 表 现 I . I
中
椽 甜 帐
们 观 水体 设 计 水深 不 能超 过 5 0 c m, 同 时 ,对 于局 部
“ 何 必 丝 与竹 , 山水有 清 音 ”道 了水 声 悠扬 , 使
公园水生态水生植物种植生态浮岛施工方案
公园水生态水生植物种植生态浮岛施工方案一、项目背景及目的二、选址根据公园水体情况,选取适合建设浮岛的水域,综合考虑水域深度、水质状况、阳光照射等因素,确保浮岛的生态效益和景观效果。
三、设计方案1.浮岛形状:根据选定水域的形状和面积,设计适合的浮岛形状,一般可以有圆形、弧形、矩形等多种选择。
同时,为了增加浮岛的稳定性,可以设置围护边缘。
2.浮岛材料:选择耐水、耐腐蚀、耐候的材料,常见的有塑木材质、聚乙烯材质等。
这些材料无毒环保,具有较长的使用寿命。
3.浮岛内部结构:在浮岛内部设置隔离分隔板,用来培养水生植物和稳固浮岛。
对于大型浮岛,还可以设置走道、观景平台等设施,方便游客观赏水生植物和欣赏水景。
4.水生植物选择:根据浮岛的区域特点选择适合的水生植物进行种植。
一般可以选择荷花、香蒲、芦苇等具有观赏价值和生态功能的植物。
5.浮岛与岸边连接:为了保证浮岛与岸边的连接稳固,可以设置桥梁、栈道等结构,方便游客进出浮岛。
四、施工过程1.准备工作:确定施工方案后,进行浮岛材料和设备的采购,对施工区域进行清理和测量。
2.桩基施工:根据设计要求,进行桩基施工,确保浮岛稳固性。
可以使用桩钻机等专业设备进行钻孔和灌浆。
3.浮岛安装:依据设计图纸,将浮岛的组件逐个安装并固定在桩基上。
在安装过程中要注意调整浮岛的水平度和相互间的连接。
4.内部结构安装:按照设计要求,在浮岛内部安装隔离分隔板,并进行固定。
如果设有走道或观景平台,也需要进行相应的安装。
5.水生植物种植:根据设计要求,在浮岛上进行水生植物的种植。
确保植物的生长环境达到要求,合理安排植物的品种和数量。
6.岸边连接施工:根据设计要求,安装与岸边连接的桥梁或栈道,方便游客进出浮岛。
五、效果评估及维护1.效果评估:在施工完成后,对浮岛进行评估,检查浮岛的稳固性和与岸边连接的牢固性。
同时,观察水生植物的生长情况和水质的改善情况,评估浮岛的生态效益。
2.日常维护:定期清理浮岛上的杂物,修剪水生植物,保持浮岛的清洁和整洁。
水体景观生态设计中水生植物的净化作用与应用分析
摘 要 水 生植 物是 营造 水体景观 时不可或缺 的一 部分 ,它可以有效 的净化 、维持水体景 观的水质 ,因此研 究 水生植物对 水质的净化保 护作 用具有 重要 的 生态意义。在水体 景观 生态设 计 时,要 注意水生植物 的应 用和保护 管理 ,维持 生 态系统平衡 。 关键 词 水生植 物 ;水体景观 ;生 态平衡 中图分类号 :0 9 4 8 文献标志码 :B 文章编号 :1 6 7 3 - 8 9 0 X( 2 0 1 5 )2 1 - 1 3 2 - 0 2
第9 卷 第2 1 期
Vo 1 . 9 No . 2 1
南 方农 业
S o u t h Ch i n a A c u l t u r e
2 0 1 5 年7 月
J u 1 . 2 Ol 5
水体 景观生态设 计 中水 生植物 的净化作 用与应用分析
孙 威
( 江 苏 润杨 园林建 设有 限公 司 ,江 苏宿迁 2 2 3 8 0 0 )
2 水生植物的净化作用
水生植物的净化有 自身的净化系统 ,水生植物净化
收稿 日期 :2 0 1 5 — 0 6 — 0 4
4 水生植物 应用时的注意事项
水生植物对于水体景观的影响重大 ,要想充分的发 挥利用这些水 生植物 的净化作用 ,在进行景观设计时需
要 考 虑 下 几 点 。
作 者 简介 :孙 威 ( 1 9 8 7 一), 男 ,安徽 滁 州人 ,本科 ,助 理 工程 师 ,研
究 方向 为 园林景 观设 计 。
( 下转第1 3 4 页)
1 3 2
黄
雷 :上海 市 宝 山区绿 道建 设体 会 与思考
但在途经 的各个镇段 又各具特色。顾村段穿越外环林带
园林水体景观设计的表现方法
园林水体景观设计的表现方法水体景观是以自然水体为主构成的景观。
它有观赏、游乐、康疗、度假等旅游功能。
水体景观按其性质分为:江河小溪型、湖泊型、瀑布型、泉水型和海洋型等水体景观。
而园林中的水体景观是把这些景观缩小进环境里,水体景观是园林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园林中水体景观的表现手法有哪些呢?1、反衬法城市化的持续发展,导致城市中寸土如金,用于园林景观建设的空间非常有限。
但合理利用可以反射周围环境的水体来反衬,就能有效扩展水体景观空间,创造出更加开阔的视野。
比如在构建亲水平台、观景台等滨水设施时,充分利用水面的反射效果,以水为依托,靠近水面,借助水的反射,微小的空间也能创造出较大的景观视野。
2、比较法比较法是将两种特性完全不同的事物放在一起,创造反差来加强表现的效果。
在园林水体景观设计中积极运用水的形态、声音、色彩等特点与其他物体进行比较,经常能起到良好的效果。
比如,人造山石之上,涓涓流水依山而下,刚硬的山石与柔弱的水体,和谐共济;几条活泼的小鱼在静水中嬉戏,一动一静相得益彰。
3、借声法仁者乐山、智者乐水,乐水之乐不仅是视觉之享受,同时也是乐之听觉之盛宴。
涓涓细流水声汩汩、流水瀑布波涛汹涌,暗涌、滴水、飞瀑各具特色,给人难以用语言描述的感觉。
未闻其形先闻其声,给人以无尽遐想的空间。
这些园林景观充分借用奇妙的水声的同时,也顺时顺地的结合了周围自然环境的其他天籁。
4、色彩法人间诸物,至淡至清不过水,越是空白越能显现出包容之心,所以在园林水体景观设计中可给予水体各式各样的色彩转化。
一般可分为三种情况:①借色:大面积的水体景观可"借"用周围环境色彩,叠现出环境的颜色,实物与倒影相互融合,浑然天成。
如彩色云朵下的水面,云彩在水面的倒影与水合二为一,看不出边界,则可显现出云彩的变化多端以及水景的宽广、深远。
②添色:小面积的水体景观可以顺应环境产生不同变化,无形之中增强了对环境色彩的渲染效果。
如小面积的池塘之中,水的色彩因枝芽、绿叶、各色花朵的四季色彩的更迭而变换,进一步衬托出水中植物的婀娜多姿,增添了荷塘的生气。
水生植物在园林景观中的应用
水生植物在园林景观中的应用水生植物是指能够在水中生长的植物,它们具有独特的特点和功能,广泛应用于园林景观设计中。
水生植物不仅可以为园林增添绿色和美感,还能提供生态环境和生物多样性。
本文将介绍水生植物在园林景观中的应用,以及它们在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方面的作用。
水生植物在园林景观中的应用非常广泛。
它们可以用于构建人工湖泊、池塘和水景等水体景观,为园林景观增添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不同类型的水生植物有着不同的特点和形态,如荷花、莲花、菖蒲等,它们的花朵娇艳欲滴,色彩缤纷,为园林景观增添了浓厚的艺术氛围。
水生植物的叶片也非常美观,如芦苇、香蒲等,它们的叶片婀娜多姿,形状各异,给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觉。
此外,水生植物还能够吸收水中的营养物质,净化水体,改善水质,为人们提供一个清澈、健康的生活环境。
水生植物在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水生植物根系发达,可以有效地固定土壤,防止水土流失。
在河道、湖泊等水体边坡的护坡工程中,广泛种植水生植物,可以起到很好的保护作用。
水生植物还能够吸收水中的营养物质和重金属等有害物质,净化水体,改善水质。
水生植物的根系还能够吸附和分解有害物质,减少水体中的污染物质含量。
此外,水生植物还能够提供栖息地和食物来源,维持生物多样性和生态平衡。
许多水生植物是水生动物的重要食物来源,它们为鱼类、水鸟等提供了一个良好的栖息地,促进了水生生物的繁衍和生长。
水生植物的应用还可以为人们带来身心健康的益处。
水是人类生活的基本需求,水景和水生植物的存在可以给人们带来身心的放松和愉悦。
研究表明,接近水体和水景可以促进人们的放松和减轻压力,改善心理健康。
水生植物的绿色和花朵的芬芳,还可以刺激人们的视觉和嗅觉感受,增强人们的感官体验。
人们可以在水边散步、嬉戏或者静静地坐在水旁,感受水生植物带来的宁静和舒适。
水生植物在园林景观中的应用不仅可以为园林增添绿色和美感,还能提供生态环境和生物多样性。
水生植物在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可以净化水体,改善水质,保护土壤和生物栖息地。
园林景观设计中植物造景的分析(4篇)
园林景观设计中植物造景的分析(4篇)目录园林景观设计中植物造景的分析(4篇) (1)1园林水体植物配置及水体景观设计 (3)一、园林水体植物配置形式 (3)二、园林水体景观设计规范 (5)结语 (6)2园林景观设计中植物配置的注意事项 (8)三、植物配置与道路的结合 (8)四、植物造景是意境创作的表象 (9)庭院设计植物配置方案 (9)3园林景观设计中植物造景的分析 (13)1 园林景观设计的基本内涵 (13)2 植物造景的现实作用 (14)2.1 体现衬托效果 (14)2.2 开拓空间 (14)2.3 展现意境效果 (14)2.4 构建别样的观赏景观 (15)3 植物造景遵循的艺术原则 (15)3.1 因景制宜 (15)3.2 色彩相宜 (15)3.3 位置相宜 (16)3.4 季相相宜 (16)4 植物及景观之间搭配的艺术性 (16)4.1 植物与建筑融合 (16)4.2 植物与道路融合 (17)4.3 植物与水体融合 (17)5 结语 (18)4园林景观设计中植物造景地探究 (18)一植物造景的概况 (19)1 植物造景的概念 (19)2 植物造景的意义 (19)2.1 表现时空变化和特殊的意境效果 (19)2.2表现衬托效果 (20)2.3 极大地创造空间 (20)2.4 创造独特的观赏景观 (20)2.1 美化作用 (20)2.2 生态作用 (21)2.3 防护作用 (21)2.4 造景兼休闲作用 (22)2.5 社会经济作用 (22)三植物造景中应注意的问题 (23)1园林水体植物配置及水体景观设计【内容摘要】文章探讨了园林水体植物配置与水体景观设计相关问题,分析园林水体植物配置方法,阐述了水体景观设计理念,并探析了我国传统美学对园林水体艺术设计的影响。
【关键词】园林水体植物水体景观配置设计在园林中,水是关键组成要素。
国内外园林设计都极为注重应用水生植物与创造水景。
我国园林通常使用水生植物给人以更多想象空间,营造出意境与氛围。
滨水景观的植物配置
滨水景观的植物配置摘要:水景是园林艺术中不可缺少的、最富魅力的一种园林要素,在园林景观设计中,重视水体的造景作用、处理好园林植物与水体的关系,可以营造出引人入胜的景观。
依据不同的地域和气候条件下对水边植物、驳岸植物、水面植物的配置应因地制宜,以乡土植物为主,重视植物生态习性,形成当地植物群落体系,营造植物空间层次,做到四季有景,发挥生态景观效果。
关键词:水景;园林;君子湖;水景植物;配置引言水景是园林艺术中不可缺少的、最富魅力的一种园林要素。
古人称水为园林中的“血液”、“灵魂”。
古今中外的园林,对于水体的运用非常重视。
在各种风格的园林中,水体均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早在三千多年前的周代,水体就成为我国园林游乐的内容,在中国传统园林中,几乎是“无园不水”。
有了水,园林就更添活泼的生机,也更增加波光粼粼、水影摇曳的形声之美。
所以,在园林规划建设中,重视对水体的造景作用、处理好园林植物与水体的景观关系,不但可以营造引人入胜的景观,而且能够体现出真善美的风姿。
水体在风景园林诸要素中,以山、石与水的关系最密切。
中国传统园林的基本形式就是山水园。
“一池三山”、“山水相依”等都成为中国山水园的基本规律。
大到颐和园的昆明湖,以万寿山相依,小到“一勺之园”,也必有岩石相衬托,所谓“清泉石上流”也是由于山水相依而成景的。
所以,古人论风景必曰山水,李清照称:“山光水色与人亲”。
园林水体可赏、可游、可乐。
大水体有助空气流通,即使是一斗碧水映着蓝天,也可使人的视线无限延伸,在感观上扩大了空间。
园林中各类水体,无论其在园林中是主景、配景,无一不借助植物来丰富景观。
水中、水旁园林植物的姿态、色彩,所形成的倒影,均加强了水体的美感。
先贤们将水的本性以拟人化的手法评价归结为德、仁、义、智、勇、善、正的品德。
孔子认为水无私给予万物,“似德”;所到之处有生命成长,“似仁”;下流曲折而循其理,“似义”;浅者流行,深者不测,“似智”;赴百仞之谷不疑,“似勇”;其万折必东“似意”。
水生植物种植设计方案
水生植物种植设计方案水生植物种植设计方案一、设计目标:1. 绿化水域,美化环境,增加景观效果;2. 改善水质,净化水体;3. 提供动植物的生态环境,增加生物多样性;4. 构建一个自给自足的生态系统。
二、植物选择:1. 荷花:荷花又称莲花,是水生植物中的代表品种之一,具有美丽的花朵和香气,能够提供良好的观赏效果,并且能够吸收水体中的营养物质,净化水质。
2. 莎草:莎草又称芦苇,是水生植物中常见的一种,根系发达,能够稳固河岸和水域边缘,防止水土流失,同时也能够吸收水中过剩的养分,净化水质。
3. 水葱:水葱是一种多年生水生植物,能够提供鱼类生活的场所,并且能够吸收水中的氮、磷等有机物质,减少水体富营养化。
4. 黄菖蒲:黄菖蒲是一种水生植物,耐寒、耐阴,适合生长在水域边缘,具有良好的观赏效果。
5. 凌霄:凌霄是一种水生植物,能够吸收水中的重金属等有害物质,净化水质。
三、种植布局:1. 在水域中心种植荷花,形成一个荷塘,增加景观效果;2. 在水域边缘种植莎草,以防止水土流失;3. 在水域中放养适量的鱼类,提供水葱生长的环境,形成一个自给自足的生态系统;4. 在水域边缘种植黄菖蒲和凌霄,增加观赏效果;5. 根据水域的大小和形状,合理安排植物的种植密度,以保证植物的正常生长发育。
四、养护管理:1. 定期清理水域中的杂物,保持水面清洁;2. 定期给植物施肥,以保证植物的正常生长;3. 定期修剪植物,保持植物的整体形态;4. 监测水质,及时调整植物种植密度,以减少水体富营养化;5. 定期检查植物的生长状况,及时处理有病虫害的植物。
通过以上的种植设计方案,能够实现水生植物的种植和管理,达到绿化水域、美化环境,改善水质、净化水体,提供生物生境、增加生物多样性的目标。
同时,种植设计方案还能够构建一个自给自足的生态系统,实现生态和谐。
希望能够通过这个方案,为水域生态环境的改善和保护做出贡献。
水体的植物配置
郁闭型密林地——自然群落
23
郁闭型密林地
24
郁闭型密林地
25
郁闭型密林地
26
4)湿地植被带 湿地是指介于陆地和水体之间,水位接近或处于地表,或 有浅层积水的过渡性地带。 湿地具有保护生物多样性、蓄洪防旱、保持水土、调节气 候等作用。其丰富的动植物资源和独特景观会吸引了大量 游客观光、游憩,或科学考察。湿地上的植物类型和种类 多样,如海滨的红树林及湖泊带的水松林、落羽杉林等。
水边绿化树种要求耐水湿,符合设计中美化要求,宜选枝 条柔软、分枝自然的。
45
常见水边绿化树种:
椰子、蒲葵、蒲桃、小叶榕、高山榕、水翁、紫花羊蹄 甲、木麻黄、广玉兰、水松、落羽杉、池杉、水杉、垂 柳、大叶柳、重阳木、水冬瓜、乌桕、苦楝、枫香、无 患子、枫杨、三角枫、珊瑚朴、柿树、榔榆、白榆、桑 、柘、柽柳、海棠、樟树、棕榈、芭蕉、蔷薇、云南黄 馨、紫藤、连翘、迎春、棣棠、夹竹桃、圆柏、丝棉木 等。
18
稀疏型林地
19
稀疏型林地
20
稀疏型林地
21
3)郁闭型密林地 郁闭型密林地是由乔、灌、草组成的结构紧密的林地,郁闭 度在0.7以上。 结构稳定,有一定林相外貌——滨水绿带中重要的风景林。 景观上构成岸线景观的实空间,保证了水体空间的相对独立 性。 密林具有优美的自然景观效果,是林间漫步、寻幽探险、享 受自然野趣的场所。
46
水边栽植的樱花
47Βιβλιοθήκη 三、水面植物配置48
水面——包括湖、池、河、溪等,大小不同,形状各异, 自然式-规则式。
水面——低于人的视线——具有开敞的空间效果,特别是 面积较大的水面常给人空旷感。 因地制宜选择植物种类,注重观赏、经济和水质改良三方 面结合。
水体与植物配置(课堂PPT)
第一节 湖池植物景观设计
• 一、湖池水体特征 • 人工水体中的湖泊和池塘的特征是水面平静、清澈,可以将沿岸的景
观通过倒影的方式融入构图要素中,所谓“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 动月黄昏。”(见下图)湖的驳岸线常常是自由曲线,或石砌或堆土。
• 二、湖池的植物景观设计
• 湖池常用的植物包括水生植物和沿岸植物,通过生长在水中的水生植 物和水岸的乔灌木塑造水体多层次立体的景观效果。湖池沿岸常常种 植耐湿的植物,大到乔木如水杉、池杉,小到草本植物如海芋、鸢尾、 菖蒲、芦苇等,和湖泊远山近树的倒影相映成趣(见下图)。
9
• 岸边植物的选择主要是多年生草本植物、花灌木,较远处种植大灌木 或乔木,植物种植层次丰富,形成的倒影也更具有立体感(见下图)
•
岸边层次丰富的植物色彩与倒影如梦如幻
10
• 有些池塘中央还设立有小岛。小岛的植物配置尤为重要,可采用一株观 赏树或一树丛作为视线观赏的重点,在周围种植丛生的花灌木或多年生 草本,甚至可以让植物的枝叶垂入水池中(见图7—53)。
• 3. 提供生活用水。生活用水中最值得回味的是品茗饮茶,开门七件事,最后一件就 是茶。由茶而引发茶圣陆羽在《茶经》中对水的评价:"山水上,江水中,井水下"。
• 4. 提供生产用水。生产用水范围很广泛,其中最主要是植物灌溉用水,其次是水产 养殖用水,如养鱼、蚌等。这两项内容同园林面貌和生产、经营是息息相关的。
•
•
平静的湖泊、粉红的桃花、青翠的绿树、湛蓝的天空,
•
这些主要色彩构织了一幅清秀而不单调、娇艳而不俗气的现代山水画
3
• 水体的用途
• 1.观赏性。如喷泉、瀑布、池塘等等,都以水体为题材,水成了景观的重要构成要 素,也引发无穷尽的诗情画意。冰灯、冰雕也是水在非常温状况下的一种观赏形式。
园林植物景观设计之各类型绿地植物设计
园林植物景观设计之各类型绿地植物设计园林的主要景观要素有:主入口、园路、水体、建筑等等。
不同的要素对应着不同的景观要求,因此不同要素附近的植物配置也需要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设计。
主入口植物设计1、主入口作为人对园区的第一印象,反映着园区整体的风格和形象,植物设计根据主入口设计不同灵活变化。
2、若主入口是以硬质景观作为主景,那么植物通常作为背景,选择色彩柔和、形态普通的植物来衬托主景;3、前景节奏较长的主入口一般采用列植的手法来营造仪式感,通过不同的植物品种来烘托相对应的气氛;4、以绿岛形式分流的主入口,则营造绿岛的特色氛围为重点。
园路植物设计1、园路植物景观的设计应注意植物的引导性和标志作用,以列植形式形成夹道景观或在园路的入口、尽头、交叉、转弯处等位置常常配置植物形成对景、障景等,成为焦点景观。
2、园区主干路的配置应形成一定的气势和氛围,要求视线明朗开阔,有利交通。
平坦笔直的主路两旁常用规则式配植。
最好植以观花乔木,并以花灌木作下木,丰富园内色彩。
主路前方有漂亮的建筑作对景时,两旁植物可密植,以突出建筑主景,入口处也常常为规则式配植,可以强调气氛。
蜿蜒曲折的园路,不宜成排成行,而以自然式配植为宜,沿路的植物景观在视觉上应有挡有敞,有疏有密,有高有低。
景观上有草坪、花地、灌丛、树丛、孤立树,甚至水面。
山坡、建筑小品等不断变化。
3、次干道和游步道由于步行速度较缓,植物景观应注重营造细节,体现植物质感和色彩的搭配,同时结合路的形态和地形,在视觉上做到有挡有敞,有疏有密,有高有低。
次路和小路两旁的种植可更灵活多样,由于路窄,有的只需在路的一旁种植乔、灌木,就可达到既遮荫又赏花的效果,如种植小叶榕和扶桑,或木绣球、台湾相思、夹竹桃等具有拱形枝条等大灌木或小乔木,植于路边,形成拱道,游人穿行其下,富具野趣,有的植成复层混交群落,则感到非常幽深。
水体植物设计1、水边:宜群植,不宜孤植;忌所有植物处于同一水平面上,应注意林冠线变化,做到高低错落、疏密有致;在树丛之间应留出透景线,引导人们到水边欣赏开阔的水景和对岸景观;丰富线条构图,增加倒影效果。
中国古典园林水体植物造景方式
中国古典园林水体植物造景方式
中国古典园林水体植物造景方式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1. 人工湖泊:古典园林中常见的水体是人工湖泊。
人工湖泊可以根据园林设计的需要,有规则的建造,也可以按照自然地形的变化进行塑造。
在人工湖泊中,常常会种植莲花、荷花等水生植物,形成风景独特的荷花池或莲池。
2. 水帘瀑布:水帘瀑布是古典园林中常见的水景之一,它通过水流从高处落下形成瀑布,同时造成的水雾形成水帘,犹如一道“白帘”,给人一种虚实交错的美感。
常用的水帘瀑布植物有蕨类植物、苔藓等。
3. 溪流流水:溪流水景常见于山水园林或仿山水景观。
古典园林中,溪流常常是人工修建的,通过渠道引水,形成缓缓流淌的溪流,植物种植在溪流两侧或溪岸上,形成青山绿水的自然景观。
4. 心形池塘:心形池塘是古典园林中常见的水体形态之一。
它的外形常常被设计成心形或者其他具有几何形状的图案,植物种植在池塘的周围,形成一个绿色环绕的水域。
5. 荷花池:荷花是中国古典园林中常见的植物之一,荷花池是专门种植荷花的水景。
荷花池通常呈圆形或者方形,水面上开满了盛开的荷花,形成了美丽的荷花景观。
总的来说,中国古典园林中的水体植物造景方式,主要是通过
人工修建的水体,再结合各种特定的水生植物,营造出富有审美价值的水景,使整个园林更加丰富多样化。
河道景观如何去设计与植物配置
河道景观如何去设计与植物配置河道景观如何去设计植物配置河道植物配置是河道景观和生态修复的重要组成部分,合理的植被配置能有效地控制水土流失、维护物种多样性、改善气候、净化空气;河道植物的姿形、优美的线条、多样化的组合方式可创造优美的景观环境,为游客提供休闲娱乐的空间。
1.植物配置与品种选择:1)水生植物:水生植物按生活类型主要分为挺水植物、浮水植物、漂浮植物和沉水植物。
挺水植物:挺水植物是指根生长于泥土中,基叶挺出水面之上的植物。
在滨水植物景观的营造中,挺水植物是最重要的植物材料。
比较常见的有荷花、千屈菜、香蒲、芦苇、菖蒲、慈姑、黄花鸢尾等。
浮水植物:浮水植物是指根生长于泥土中,叶片漂浮于水面上,包括水深1.5-3m的植物。
浮水植物在划分水面空间、改变水面色彩、增加水面景观效果方面有很大的作用。
漂浮植物:漂浮植物是指根生长于水中,植株体漂浮在水面上。
它多数以观叶为主,随着漂浮的地点的变化,植物可以改变不同水域的水面景观效果。
如凤眼莲、水鳖、大薸等。
沉水植物:沉水型水生植物根基生于泥中,整个植株沉入水中,具发达的通气组织,利于进行气体交换。
沉水植物有:竹叶眼子菜、狐尾藻、黑藻、苦草、金鱼藻、菹草等。
2)水缘湿生植物:水缘湿生植物通常指生长在水边,有很强的耐水湿能力的植物,这类植物从水深20cm处到水边的泥里均可以生长。
水缘湿生植物是河道植物景观中的过渡带植物,常见的有:旱伞草、美人蕉、马蹄莲、石菖蒲等。
3)岸际陆生植物:岸际陆生植物一般生长在地面或者水体边缘湿润的土壤里,但是根部不能浸泡在水中,一般情况下此类植物只有一定的耐水湿能力。
它的种类非常丰富,主要由乔木、灌木、地被植物组成。
此区域的植物选择重点考虑其被水淹的时间,以下植物品种选择仅作参考。
淹水时长小于6h的区域植物选择:植物的生活习性中明确表明为不耐涝的植物除外的植物一般均可以应用。
淹水时长大于6h小于12h的区域植物选择:(但不能把植物全部淹没)1,一年生草花柳叶马鞭草、中国石竹、洋甘菊、银苞菊、蛇目菊(矮生)、美女樱、一串红、甜叶菊、“星白”勋章菊、孔雀草。
水体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的运用
水体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的运用水是自然界中最重要的资源之一,也是园林景观设计中常用的元素之一。
水体的运用不仅可以增添园林的美感,还能改善环境空气湿度,提供生物栖息地,增加氧气含量等。
因此,在园林景观设计中,合理运用水体是十分重要的。
水体可以作为园林景观中的点缀元素,为整个景观增添生气和活力。
例如,在花坛或草地周围设置小型喷泉或人工湖泊,既可以增加水的流动感,又可以给人一种清凉的感觉。
水体的反射作用还可以将周围的景物倒映其中,形成美丽的倒影,增添园林的艺术感。
水体可以作为视觉焦点,吸引人们的注意。
在园林中,可以设置较大规模的喷泉或人工瀑布,使其成为景观的中心点,吸引人们的目光。
水流的声音和水雾的飞溅声也可以为园林增添一种自然的音乐,使人们在园林中获得放松和舒适的感觉。
水体还可以改善园林的环境空气湿度。
在干燥的气候地区,通过设置喷泉或人工湖泊,可以增加园林中的湿度,缓解空气的干燥。
同时,水体蒸发时释放的水蒸气也能够减少园林中的尘土飞扬,改善空气质量,提升人们的健康感受。
水体还为许多生物提供了良好的栖息环境。
例如,在人工湖泊中可以养殖各种鱼类和水生植物,为园林增添生机。
这些鱼类和水生植物不仅可以作为景观元素,还可以形成生态链条,吸引更多的鸟类和昆虫等生物栖息其中,增加园林的生物多样性。
水体的运用还可以增加园林中的氧气含量。
水中的水藻和水生植物通过光合作用释放出氧气,增加园林中空气中的氧含量,使人们在园林中呼吸到更加新鲜的空气。
尤其在城市中,水体的运用可以缓解城市的气候热岛效应,改善城市的空气质量。
水体在园林景观设计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合理运用水体可以增添园林的美感,改善环境空气湿度,提供生物栖息地,增加氧气含量等。
因此,在园林景观设计中,设计师应根据园林的整体风格和环境特点,合理运用水体,使园林更加美丽、舒适和生态友好。
天津水上公园水生植物区景观设计
水生植物区的设计思想是创造一个良性循环的 生态系统, 包括植物和其他生物体。这需要在充分考 虑现状的基础上, 打破原先单一的荷花池, 发挥生物 多样性, 按照自然环境和生态平衡系统建立一个“生 态型”的水生植物观赏区。科学合理地配置水体并营 造景观, 充分发挥水生植物的姿韵、线条、色彩等自 然美, 力求模拟并再现自然水景, 最终达到自身的景 观稳定。
1 引言
水来自于大自然, 她带来动的喧嚣, 静的和平, 还有韵致无穷的倒影。水是风景设计中重要的组成 部分。她为植物、鱼和野外生灵提供生存之地。在可 利用资源不断减少, 水生态环境破坏严重的状态下, 以 “水”著称的天津水上公园如何恢复自然水体景 观、改善水体质量, 独辟一片“碧波荡漾, 鱼鸟成群” 的野趣盎然的自然生态美景, 显得意义更为深远。
水生植物区植物材料表植物分类编号植物名称品种名称花色总面积m2挺水植物艳阳天深红深红天骄粉红八一莲粉红粉红红湘莲粉红白马王子复色紫气东来浅黄西湖红莲水葱淡黄褐复色610100610100菖蒲淡黄绿610100芦苇黄褐711100漂浮植物10610100115115012凤眼莲淡蓝紫50浮叶植物1320014睡莲5101900诱惑科罗拉多橙红洛桑粉红15芡实10016100沉水植物17金鱼藻20018黑藻2001920020200湿生植物21花叶芦竹91010022黄菖蒲1002324落羽杉25玉簪5026樱草类50种植植物品种26种之多总面积6000余平方米在种植设计上依据水生植物的生态习性选择适宜的深度栽植外专类区的竖向设计也有不定期起伏在配置上高低错落疏密有致
2 现状分析
水上公 园 位 于 天 津 市 区 的 西 南 , 始 建 于 1950 年, 面积 165.68hm2, 其中湖面面积 89.3 hm2, 是天津 最大的综合性水景公园, 也是津门十景之一“龙潭浮 翠”。公园以水取胜, 在山水地形的处理上, 运用堤、 岛的聚散组合来分割水面、组织空间, 构成全园的山 水骨架。岛与岛之间以造型优美的双曲拱桥、曲桥、 桃柳堤相连接, 将水面分割成东湖、西湖、南湖三个
园林水体景观设计中如何进行植物配置
园林 中经典 , 大多数人更多的欣赏此类 的景 观。对于现代 园林水体景观设计 中,运用 现 有的技术 ,在水上架起小桥 ,在桥两头进行 绿化 , 从而使桥、 植物 以及河流相融为一体 ,
观。要严格控制好浮水植物 以及挺水植 物的
根据 不 同类 型水体 的条 件 配置不 同 的
水生植物模式 ,例如坡岸式 、混凝 土框架种
比例配置 ,否则就会 出现过于拥挤的效果 ,
、
水 生植 物在 桂林市 的应 用
产生不 良的视觉效果 , 更谈不上倒影 。 所以 ,
植模式 、 嵌式护岸式 、多层 直岸式 以及岸堤
4 .自然溪流的水生植物配置 在 中国人的思想 中 , 小桥 流水就是 中国
在桂林市的水域中不仅仅只有大水域 , 也还有很多的小型水域 , 即使仅仅是一个池 塘, 也能够设计一个完美精致的景观 。小水 域的植物配置主要是考虑近近观 , 配置上一 般比 较 细腻 ,更加的注重植物单体的效应 , 特别是对 于植物 的姿态以及色彩 、 高度 的要 求 比较高 , 这样设计为了使游客慢慢品味。
工 程建筑
2 0 1 3年 5期 ( 中)
园林水体景观设计中绿化工程有 限公 司 河南 郑州 4 5 0 0 0 0)
摘要 :本 文以桂林 市水体景观设计为例 。对 园林水体景观设计 中的植物配置进行 了详 细的探讨。 关键词 :园林 ;水体景现设计 ;植物配置
水体景观注重 的是镜面效果 ,因此 ,水生植 物不 宜太过茂 密 ,避 免影 响游客 的观 赏视
水体景观生态设计中水生植物的净化作用与应用分析
水体景观生态设计中水生植物的净化作用与应用分析
孙威
【期刊名称】《南方农业》
【年(卷),期】2015(009)021
【摘要】水生植物是营造水体景观时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可以有效的净化、维持水体景观的水质,因此研究水生植物对水质的净化保护作用具有重要的生态意义.在水体景观生态设计时,要注意水生植物的应用和保护管理,维持生态系统平衡.
【总页数】2页(P132,134)
【作者】孙威
【作者单位】江苏润杨园林建设有限公司,江苏宿迁 2238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Q948
【相关文献】
1.水生植物在水体景观中的生态设计应用
2.水生植物在园林水体景观中的设计与应用
3.水生植物的净化作用及其在水体景观生态设计中的应用
4.水体景观设计中水生植物的选择
5.水体景观生态设计中水生植物的应用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水体的植物景观设计
发表时间:2018-07-09T16:39:22.097Z 来源:《基层建设》2018年第14期作者:王丹丹[导读]
身份证号码:12022519841029xxxx 天津 300191 在古今中外的园林中,水是不可获取的造园要素。
常被称为园林的“血液”或“灵魂”,这不仅仅因为水是自然环境和人类生存条件的重要组成部分,人类有一种亲水的本能,而且因为水所具有的奇特的艺术感染力。
一、水和水生植物景观
园林中只有水,常常是不够的,还需要有植物与之组景。
将这两种自然界中最有代表性的元素组合在一起,自可形成最具特色、最宜人的景观空间。
事实上,园林水体的另一个重要功能,就是为水生植物及湿生植物的栽培提供载体。
二、园林水景中植物景观设计原则
1、因地制宜,合理搭配,最大限度发挥生态景观作用根据水景植物本身的生态习性和当地的环境,因地制宜的选择植物种类,同时考虑到植物的观赏效果、经济因素、植物净化水体能力三方面的结合,在总体的水景植物配置上发挥最佳生态景观效益,为鸟类、两栖动物营造栖息空间。
2、融合水体周边环境,重视水景植物空间层次布局不同生长类型的植物有不同适宜生长的水深范围,在选择植物时,应融合水体周边环境,从水岸至水面,选择适宜的水景植物高低错落、疏密有致的搭配在一起。
3、注重艺术性构图,做到四季有景
水景植物配置应遵循基本的艺术法则,注重情与景的交融,以及意境的创造。
在植物的选择上可以选择花期不同、色彩丰富的水景植物组团配置,使得在季相上形成三季有花、四季有绿的景观。
三、水景植物材料的选择
水景植物按照生活方式与形态特征分为四大类 1、挺水型水景植物
挺水型水生植物植株高大,花色艳丽,绝大多数有茎叶之分;直立挺拔,下部或基部沉于水中,根或地茎扎入泥土中生长发育,上部植株挺出水面。
挺水型植物种类繁多,常见的有荷花、黄花鸢尾、千屈菜、菖蒲、香蒲、慈姑等。
2、浮叶型水景植物
浮叶型水生植物的根茎发达,花大、色艳,无明显的地上茎或茎细弱不能直立,而他们得体内通常储藏大量的气体,使叶片或植株能平衡的漂浮于水面上,常见种类有王莲、睡莲、萍蓬草、芡实等,种类较多。
3、漂浮型水景植物
漂浮型水生植物种类较少。
这类植物的根不在泥中,株体漂浮于水面上,多数以观叶为主。
又因为他们既能吸收水中的矿物质,同时又能遮蔽射入水中的阳光,所以也能够抑制水藻的生长。
但是有些品种生长、繁衍的特别迅速,可能会成为水中一害,如水葫芦等,所以需要定期用网捞出一些,否则他们就会覆盖整个水面。
4、沉水型水景植物
沉水型水生植物根茎生于泥中,整个植株沉于水中,通气组织特别发达,利于在水中空气极度缺乏的环境中进行气体交换。
四、园林水体的植物景观设计手法
1、水边植物景观设计
水边植物配置既能装饰水面,增加水面倒影效果,又能实现从水面到堤岸的过渡,丰富岸边景观层次和色彩,突出自然野趣。
水边植物配置要点如下:
植物配置宜群植,而不宜孤植,同时还应该注意与园林周边环境的协调。
切忌等距种植及整形式修剪,以免失去画意,遮挡观景视线。
在树丛之间因留出透景线,引导游客到水边欣赏开阔的水景及对岸的景观。
切忌所有植物处于同一平面上,应注意林冠线的变化,高低错落、疏密有致,体现节奏与韵律,同时应与水体中的水生植物协调一致。
配置各种树形及线条的植物,丰富线条构图,增加倒影效果。
如选择植物的枝、干探向水面的种类,枝条或平伸、或斜展、或拱曲,在水面上形成优美的线条;而选择树干挺拔的植物种类,线条鲜明,同时与水面形成强烈的方向对比。
水边树种要具备一定耐水湿的能力,多选择彩色植物和柔枝植物,以衬托水的光彩和柔美。
2、驳岸植物景观设计
曲折优美的驳岸线是水景重要的景点,驳岸植物配置很重要,既能使陆地和水融合成一体,又对水面空间的景观起主导作用。
利用花草镶边或湖石结合配置花木可以打破驳岸相对僵硬的质感,丰富驳岸的层次,柔化驳岸的线条,丰富水边的色彩。
3、水面植物景观设计
水面景观低于人的视线,与水边景观呼应,加上水中倒影,最宜游人观赏。
水面植物的配置要根据水面大小选择适当体量的水生植物在水面沿岸或水面中央丛植或片植,切忌铺满水面或沿岸种植一圈,在有限的空间留出充足的开阔水面展现倒影及水中游鱼。
在几种水生植物混植时,要根据植物的形态特征、适应的水深,选择高度有差异的植物组合,达到宜人的观赏效果。
切忌使用体量、高度相当的植物组合,导致层次不分,没有重点。
4、堤、岛、桥的植物景观设计
水体中设置堤、岛、桥是划分水面空间的重要手段,堤、岛常与桥相连,它们周边的植物配置可以增添水面空间的层次,丰富水面空间色彩,活跃景观氛围。
四、污染水体的修复及湿地生态系统的营建
园林中的水景及湿地设计不能光考虑景色美,要保持景色美的前提是水质。
水固然有一定的自净能力,即通过微生物将有机物分解成无机物,在由植物通过光合作用转化成植物生长所需的碳水化合物。
如果水中的有机物质大大超标,超出水的自净能力,则正常的生物循环和生态平衡就被破坏,变成黑臭的水体、棕色的水体,大量蓝、绿藻的水华。
湿地景观设计主要是通过营建食物链才能达到生物多样性,形成食物链而初具湿地生态系统。
水生植物、鱼、螺蛳、虾等形成食物链,在岸上再种植桑、柿树、梨、海棠果、山里红、樱桃、火棘、苦楝等提供鸟类喜食的果实,则水中和陆地的食物链就能引来大量的鸟类。
种植槐树、刺槐、枣树、椴树、荆条等能引来大量蜜蜂,种植合欢、黄连木、香樟、阴香、一串红、一串蓝、大王龙舟花、五色梅、细叶萼距花、柑橘、柚子等就能引来大量蝴蝶的成虫和幼虫。
因此湿地植物景观所选用的植物不但要符合湿生的生态环境,还须在形成食物链中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