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疹疫情应急处置预案
学校突发麻疹应急预案

一、背景麻疹是一种高度传染性的急性呼吸道病毒感染疾病,主要通过飞沫传播。
学校作为人员密集场所,一旦发生麻疹疫情,将严重影响广大师生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为有效预防和控制麻疹在学校的发生和传播,保障师生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特制定本预案。
二、组织机构1.成立学校突发麻疹防控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全校麻疹防控工作的组织、协调和指挥。
组长:校长副组长:分管副校长、校医成员:各年级组长、班主任、卫生室人员、保卫处人员等2.设立学校突发麻疹防控工作办公室,负责日常防控工作的具体实施。
主任:校医成员:班主任、卫生室人员、保卫处人员等三、预防措施1.加强宣传教育(1)通过学校广播、校园网、宣传栏等渠道,广泛宣传麻疹的传播途径、症状、预防措施等知识,提高师生自我防护意识。
(2)组织师生参加麻疹疫苗接种,提高免疫屏障。
2.加强校园环境卫生管理(1)定期对教室、宿舍、食堂等场所进行通风换气,保持空气流通。
(2)加强校园卫生检查,及时清理垃圾,消除卫生死角。
(3)对校园内公共设施进行定期消毒,确保环境清洁卫生。
3.加强师生健康管理(1)对全校师生进行麻疹疫苗接种情况摸底,建立疫苗接种台账。
(2)密切关注师生健康状况,发现疑似病例及时上报。
(3)加强晨检、午检和晚检,确保及时发现异常情况。
四、应急处置1.疫情报告(1)发现疑似麻疹病例,班主任应立即向校医报告,校医接到报告后,应立即向学校防控工作领导小组报告。
(2)学校防控工作领导小组接到报告后,应在1小时内向当地疾控中心报告。
2.隔离观察(1)疑似病例应立即隔离观察,待确诊后按照相关规定进行隔离治疗。
(2)密切接触者应进行居家隔离观察,观察期间不得上学、上班。
3.消毒措施(1)对疑似病例所在班级、宿舍、食堂等场所进行彻底消毒。
(2)对校园内公共设施进行消毒,包括教室、卫生间、楼梯、电梯等。
4.健康教育(1)开展麻疹防治知识讲座,提高师生对麻疹的认识和防范意识。
(2)对全校师生进行健康教育,普及麻疹防治知识。
麻疹应急预案脚本

一、预案背景麻疹是一种高度传染性的病毒性疾病,对儿童健康构成严重威胁。
为保障全镇儿童的健康安全,预防和控制麻疹疫情,特制定本预案。
二、预案目标1. 提高麻疹疫苗接种率,降低麻疹发病率。
2. 及时发现、诊断和治疗麻疹患者,防止疫情扩散。
3. 做好麻疹疫情的监测和报告工作,确保信息畅通。
4. 加强应急物资储备,确保应急处理工作顺利进行。
三、组织机构及职责1. 预案领导小组:负责制定麻疹防控策略,协调各部门工作,监督预案实施。
组长:镇长副组长:副镇长、卫生局长2. 预防控制组:负责麻疹疫苗接种、疫情监测、病例调查等工作。
组长:卫生局长副组长:疾控中心主任、卫生院院长3. 应急处置组:负责麻疹疫情应急处理,包括病例隔离、消毒、防疫物资保障等。
组长:疾控中心主任副组长:卫生院院长、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任4. 宣传教育组:负责麻疹防控知识的宣传教育,提高群众防疫意识。
组长:教育局局长副组长:宣传部部长、卫生宣传科科长四、预案实施流程1. 疫情监测:加强对麻疹疫情的监测,发现疑似病例及时报告。
2. 疫情报告:接到疑似病例报告后,立即启动应急预案,组织专家组进行诊断。
3. 隔离治疗:确诊患者应立即隔离治疗,防止疫情扩散。
4. 消毒防疫:对病例所在区域进行消毒,加强防疫措施。
5. 疫苗接种:组织对未接种麻疹疫苗的人群进行补种,提高接种率。
6. 宣传教育:加大麻疹防控知识的宣传教育力度,提高群众防疫意识。
7. 应急物资保障:确保应急物资储备充足,满足应急处理工作需要。
五、应急响应级别1. 一般应急响应:针对局部地区麻疹疫情,采取常规防控措施。
2. 较大应急响应:针对较大范围麻疹疫情,启动应急预案,加大防控力度。
3. 特大应急响应:针对全省或全国性麻疹疫情,启动应急预案,协调各部门共同应对。
六、预案终止1. 疫情得到有效控制,病例数量持续下降,连续30天内无新增病例。
2. 各级应急响应措施已落实到位,防控工作取得明显成效。
麻疹疫情应急预案

麻疹疫情应急预案引言概述:麻疹是一种高度传染性的疾病,近年来麻疹疫情的爆发引起了广泛关注。
为了应对麻疹疫情的突发情况,各国纷纷制定了相应的应急预案。
本文将从四个方面详细介绍麻疹疫情应急预案的内容和措施。
一、麻疹疫情监测与报告1.1 麻疹疫情监测体系的建立- 建立麻疹疫情监测网络,包括各级医疗机构、疾控中心、学校等单位的参与。
- 定期开展麻疹疫情监测,收集和分析相关数据,及时掌握疫情动态。
1.2 麻疹疫情报告机制的建立- 建立麻疹疫情报告制度,要求各级医疗机构在发现麻疹病例后立即报告。
- 疾控中心应及时对接收到的麻疹疫情报告进行核实和统计,确保信息的准确性。
1.3 麻疹疫情预警和应急响应机制- 建立麻疹疫情预警机制,通过监测数据和流行病学调查,提前判断疫情发展趋势。
- 根据疫情预警结果,启动相应的应急响应机制,加强疫情的监测和控制措施。
二、麻疹疫苗接种与疫苗供应保障2.1 麻疹疫苗接种计划的制定- 制定全面的麻疹疫苗接种计划,明确接种对象、接种时间和接种剂次。
- 宣传麻疹疫苗的重要性,提高公众的接种意识和参与度。
2.2 麻疹疫苗供应保障- 加强与麻疹疫苗生产企业的合作,确保疫苗的生产和供应。
- 建立麻疹疫苗库存管理机制,及时调配疫苗资源,满足疫苗接种需求。
2.3 麻疹疫苗接种效果监测- 建立麻疹疫苗接种效果监测系统,对接种后的免疫效果进行评估。
- 根据监测结果,及时调整接种策略,提高麻疹疫苗的接种效果。
三、麻疹疫情防控措施3.1 麻疹病例的隔离和治疗- 对麻疹病例进行及时隔离,减少病毒的传播。
- 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缓解病情,降低病死率。
3.2 高风险人群的防护措施- 针对高风险人群,如婴幼儿、孕妇等,加强宣传教育,提醒他们采取防护措施。
- 鼓励高风险人群接种麻疹疫苗,提高免疫力。
3.3 疫情暴发区域的封控措施- 对疫情暴发区域进行封控,限制人员流动,遏制疫情的蔓延。
- 加强卫生消毒工作,清除病毒的传播源。
麻疹应急处置预案

一、预案背景麻疹是一种高度传染性的急性呼吸道疾病,主要通过飞沫传播。
为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及有关法律法规,特制定本预案。
二、预案目标1. 做好麻疹疫情的早期发现、早期报告、早期隔离、早期治疗,防止疫情扩散。
2. 加强麻疹疫苗的预防接种工作,提高人群免疫水平。
3. 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公众对麻疹的认识和防范意识。
4. 做好应急处置工作,确保疫情得到有效控制。
三、预案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我国境内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学校、企事业单位及社区等麻疹疫情应急处置工作。
四、组织机构及职责1. 成立麻疹疫情应急处置指挥部,负责麻疹疫情的统一领导和指挥。
2. 指挥部下设办公室,负责日常工作,包括疫情监测、信息报告、应急处置、宣传教育等。
3. 各级医疗卫生机构、学校、企事业单位及社区等成立麻疹疫情应急处置小组,负责本辖区麻疹疫情的应急处置工作。
五、应急处置流程1. 疫情报告(1)医疗机构在发现疑似麻疹病例时,应立即进行隔离治疗,并按照规定时限报告当地疾控中心。
(2)疾控中心接到报告后,立即开展流行病学调查,核实疫情。
2. 疫情调查(1)调查疑似病例的接触史、活动范围等,确定密切接触者。
(2)对密切接触者进行隔离观察,必要时进行医学观察。
3. 隔离治疗(1)对疑似病例进行隔离治疗,避免病毒传播。
(2)对确诊病例进行治疗,控制病情发展。
4. 疫苗接种(1)对密切接触者进行麻疹疫苗接种,提高免疫力。
(2)开展麻疹疫苗强化免疫活动,提高人群免疫水平。
5. 宣传教育(1)加强麻疹防控知识的宣传教育,提高公众防范意识。
(2)发布疫情信息,引导公众正确应对疫情。
6. 应急物资保障(1)做好应急物资储备,确保应急处置工作顺利开展。
(2)及时调拨应急物资,保障疫情防控需要。
六、应急处置保障措施1. 人员保障:加强应急处置队伍培训,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2. 物资保障:做好应急物资储备,确保疫情防控需要。
麻疹应急预案方案

一、背景与目的麻疹是一种高度传染性疾病,严重威胁儿童健康。
为有效预防和控制麻疹疫情,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及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我国麻疹防控实际情况,特制定本预案。
二、预案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我国境内各级各类医疗机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学校、企事业单位等麻疹疫情应急处理工作。
三、疫情监测与报告1. 疫情监测: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应加强麻疹疫情监测,建立健全疫情报告制度,确保疫情信息及时、准确上报。
2. 疫情报告:发现疑似麻疹病例时,医疗机构应立即报告当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同时做好隔离、治疗工作。
四、应急响应1. 一般疫情(Ⅰ级响应)(1)启动预案:当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接到疑似麻疹病例报告后,立即启动预案。
(2)流行病学调查:开展病例流行病学调查,确定病例来源、传播途径和感染范围。
(3)隔离治疗:对疑似病例进行隔离治疗,对密切接触者进行医学观察。
(4)疫苗接种:对病例所在地区儿童进行麻疹疫苗补种。
2. 较大疫情(Ⅱ级响应)(1)启动预案:当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接到疑似麻疹病例报告后,立即启动预案。
(2)流行病学调查:开展病例流行病学调查,确定病例来源、传播途径和感染范围。
(3)隔离治疗:对疑似病例进行隔离治疗,对密切接触者进行医学观察。
(4)疫苗接种:对病例所在地区儿童进行麻疹疫苗补种。
(5)健康教育:加强麻疹防治知识宣传教育,提高群众防病意识。
3. 特大疫情(Ⅲ级响应)(1)启动预案:当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接到疑似麻疹病例报告后,立即启动预案。
(2)流行病学调查:开展病例流行病学调查,确定病例来源、传播途径和感染范围。
(3)隔离治疗:对疑似病例进行隔离治疗,对密切接触者进行医学观察。
(4)疫苗接种:对病例所在地区儿童进行麻疹疫苗补种。
(5)健康教育:加强麻疹防治知识宣传教育,提高群众防病意识。
(6)跨区域支援:必要时,请求上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支援。
五、应急保障1. 人员保障: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医疗机构、学校等要组建应急队伍,明确职责,确保应急工作有序开展。
学校麻疹处置应急预案演练

一、背景麻疹是一种高度传染性的病毒性疾病,主要通过飞沫传播。
为了保障广大师生的身体健康,提高学校对麻疹的应急处置能力,我校特制定麻疹处置应急预案,并定期进行演练。
二、预案目标1. 建立健全麻疹疫情应急预案,确保疫情得到及时、有效控制。
2. 提高师生对麻疹的认识,增强自我防护意识。
3. 增强学校疫情防控队伍的应急处置能力,确保疫情发生时能够迅速、有序地开展防控工作。
三、预案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我校师生在校园内发生麻疹疫情时的应急处置工作。
四、预案组织机构1. 麻疹防控领导小组:由校长担任组长,分管副校长、校医、班主任等人员为成员,负责麻疹疫情的全面领导和指挥。
2. 麻疹防控工作小组:由校医、班主任、卫生室工作人员等组成,负责麻疹疫情的日常监测、报告、防控措施落实等工作。
3. 应急处理小组:由校医、班主任、保卫处、后勤等部门人员组成,负责疫情发生时的应急处置工作。
五、预案流程1. 疫情监测与报告- 师生如有疑似麻疹症状,应及时向班主任报告。
- 班主任接到报告后,立即向校医报告。
- 校医对疑似病例进行初步诊断,如确诊为麻疹,应立即向麻疹防控领导小组报告。
2. 隔离与治疗- 对确诊为麻疹的病例,应立即隔离治疗,防止病毒传播。
- 学校卫生室负责为疑似病例提供初步的医学观察和隔离措施。
- 麻疹病例应由专业医疗机构进行隔离治疗。
3. 消毒与防护- 对疑似病例的教室、宿舍等场所进行彻底消毒。
- 对密切接触者进行医学观察,并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
- 学校卫生室提供防护用品,如口罩、消毒液等。
4. 信息发布与宣传- 学校通过校园广播、公告栏、班级微信群等渠道,及时向师生发布麻疹疫情信息。
- 加强麻疹防控知识宣传,提高师生自我防护意识。
5. 应急演练- 定期开展麻疹应急处置演练,检验预案的有效性,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六、演练方案1. 演练时间:每月进行一次麻疹应急处置演练。
2. 演练内容:- 疫情监测与报告- 隔离与治疗- 消毒与防护- 信息发布与宣传3. 演练步骤:- 演练开始前,由麻疹防控领导小组组长宣布演练开始。
麻疹疫情应急预案

麻疹疫情应急预案一、背景介绍麻疹是一种高度传染性的病毒性疾病,主要通过呼吸道飞沫传播。
近年来,全球范围内麻疹疫情有所增加,对人们的健康和生命安全造成为了一定的威胁。
为了应对麻疹疫情的突发情况,制定一套科学合理的麻疹疫情应急预案,是保障公众健康和社会稳定的重要举措。
二、应急预案目标1. 提高公众对麻疹疫情的认知和防控意识;2. 快速、准确地诊断和报告麻疹病例;3. 防止麻疹疫情的扩散和传播;4. 保障患者的及时治疗和护理;5. 维护社会秩序和稳定。
三、应急预案内容1. 预案启动和组织机构(1)应急预案启动的条件:发现麻疹病例或者浮现集体感染;(2)应急预案组织机构:成立麻疹疫情应急指挥部,由卫生健康部门牵头,相关行政部门、医疗机构、疾控中心等单位参预。
2. 预警和监测(1)建立麻疹疫情监测系统,定期采集和分析疫情数据;(2)加强对疫情预警的监测和评估,及时发布预警信息;(3)加强与国际组织和各国卫生部门的信息交流与合作。
3. 病例报告和诊断(1)建立麻疹病例报告制度,所有疑似和确诊麻疹病例必须及时报告;(2)加强对病例的流行病学调查和病原学检测,确保准确诊断。
4. 隔离和治疗(1)对疑似和确诊麻疹病例进行隔离,减少传播风险;(2)确保麻疹病例的及时治疗和护理,提高治愈率;(3)加强对密切接触者的观察和隔离,防止二次传播。
5. 疫苗供应和接种(1)保障麻疹疫苗的供应和储备,确保疫苗充足;(2)加强对易感人群的疫苗接种工作,提高免疫率;(3)开展应急疫苗接种活动,针对疫情高发区域和人群进行紧急接种。
6. 健康教育和宣传(1)加强对公众的健康教育和宣传,提高防控意识;(2)发布权威、准确的宣传信息,消除谣言和恐慌;(3)组织开展麻疹疫情防控知识培训,提高专业人员的应急能力。
7. 社会协同和资源调配(1)加强与社区、学校、企事业单位的协同合作,共同参预疫情防控;(2)合理调配医疗资源和人力资源,确保救治能力;(3)加强对防控物资的储备和管理,确保物资供应。
学校麻疹应急预案

学校麻疹应急预案一、目的为了有效预防和控制麻疹在学校内的传播,保障师生的健康与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等法律法规,结合我校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应急预案。
二、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我校范围内发生的麻疹疫情的预防、控制和应对措施。
三、组织架构1. 成立麻疹疫情应急指挥部,由校领导担任指挥长,相关部门负责人担任副指挥长和成员。
2. 设立疫情防控组、医疗救治组、宣传教育组、后勤保障组等专门工作组,明确各工作组的职责和任务。
四、预防措施1. 加强疫情监测:定期对师生进行健康检查,发现疑似病例,立即隔离观察并报告疫情指挥部。
2. 落实疫苗接种:鼓励师生接种麻疹疫苗,提高免疫力。
3. 健康教育:开展麻疹防治知识宣传,提高师生的自我防护意识。
4. 环境卫生:保持校园环境整洁,定期消毒,防止病毒传播。
五、响应流程1. 发现疑似病例:立即将患者隔离,通知疫情指挥部,开展调查和追踪。
2. 疫情指挥部启动:召开紧急会议,部署防控工作,各工作组按照职责采取行动。
3. 医疗救治:组织专家会诊,对患者进行救治,确保病情得到控制。
4. 宣传教育:通过校园广播、海报等形式,普及麻疹防治知识,引导师生正确应对疫情。
5. 后勤保障:确保防控物资充足,保障师生生活需求。
6. 密切关注疫情:密切关注麻疹疫情动态,及时调整防控策略。
六、后期处置1. 疫情结束后,对此次疫情防控工作进行总结评估,完善应急预案。
2. 加强疫苗接种工作,提高师生的免疫力。
3. 对疑似病例进行跟踪观察,确保病情得到彻底治愈。
七、培训和演练1. 定期组织麻疹疫情防控培训,提高师生的防控知识和技能。
2. 定期开展麻疹疫情应急演练,检验应急预案的实施效果。
八、法律责任1. 违反本预案规定,造成麻疹疫情扩散的,依法承担相应责任。
2. 阻碍疫情防控工作人员依法执行职务的,依法予以处罚。
九、附则1. 本预案由学校疫情防控指挥部负责解释。
麻疹应急演练预案

一、预案背景为有效应对麻疹疫情,提高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及国家、地方相关法律法规,特制定本预案。
二、演练目的1. 提高各级各部门对麻疹疫情的应急反应能力。
2. 熟悉麻疹疫情应急处置流程,确保各项措施落实到位。
3. 增强应急队伍的实战能力,提高疫情应急处置水平。
4. 加强公众防疫意识,降低麻疹疫情传播风险。
三、演练时间2023年X月X日四、演练地点XX市XX区XX街道五、演练组织机构1. 演练指挥部负责演练的全面领导、指挥和协调工作。
2. 演练办公室负责演练的筹备、组织和实施工作。
3. 应急处置小组负责疫情报告、病例调查、隔离治疗、消毒灭源、信息发布等工作。
4. 医疗救护小组负责病例救治、转运、消毒等工作。
5. 宣传教育小组负责疫情防控知识宣传、舆情引导等工作。
六、演练内容1. 演练场景设定:模拟XX市XX区XX街道发生麻疹疫情,发现病例后启动应急响应。
2. 演练流程:(1)疫情报告:发现病例后,及时报告上级卫生部门。
(2)病例调查:开展病例流行病学调查,追踪密切接触者。
(3)隔离治疗:对确诊病例进行隔离治疗,对密切接触者进行医学观察。
(4)消毒灭源:对病例居住环境、公共场所等进行消毒灭源。
(5)信息发布:及时发布疫情信息,回应社会关切。
(6)宣传教育:开展疫情防控知识宣传,提高公众防疫意识。
七、演练评估1. 演练结束后,组织专家对演练过程进行评估,总结经验教训。
2. 对演练中发现的问题,提出改进措施,完善应急预案。
3. 对参演人员进行表彰和奖励,提高应急队伍的积极性。
八、附则1. 本预案由XX市XX区卫生健康局负责解释。
2. 本预案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通过本次麻疹应急演练,检验各级各部门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提高疫情防控水平,为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奠定坚实基础。
麻疹疫情应急预案

麻疹疫情应急预案一、引言麻疹是一种高度传染性的病毒性疾病,由麻疹病毒引起。
为了有效应对麻疹疫情,保障公众健康和安全,制定本应急预案。
本预案旨在明确应对麻疹疫情的策略、措施和责任,为各级政府、医疗机构和公众提供指导和参考。
二、疫情监测与报告1. 建立麻疹疫情监测网络,及时掌握疫情动态。
各级医疗机构应加强病例报告,确保病例信息准确、完整。
2. 发现疑似麻疹病例后,医疗机构应立即报告当地疾控部门。
同时,做好病例隔离、消毒工作,防止疫情进一步扩散。
三、预防措施1. 加强疫苗接种工作,提高人群免疫力。
对易感人群和高危人群进行重点接种,确保疫苗覆盖率达到预期水平。
2. 开展健康教育活动,提高公众对麻疹的认识和预防意识。
教育公众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如勤洗手、戴口罩等。
3. 加强医疗卫生机构和公共场所的消毒工作,降低病毒传播风险。
四、应急响应1. 各级政府应成立麻疹疫情应急指挥部,统一指挥、协调疫情防控工作。
2. 启动应急响应机制,调动医疗资源,保障疫情处置所需的人力、物力、财力。
3. 对疑似病例进行隔离治疗,对密切接触者进行追踪和医学观察。
同时,开展流行病学调查,查明疫情来源和传播途径。
4. 加强医疗废物处理和环境消毒工作,防止病毒进一步传播。
五、医疗救治1. 医疗机构应设立专门的麻疹病区,配备专业医护人员,确保患者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
2. 对确诊病例进行隔离治疗,同时对密切接触者进行医学观察。
观察期间如出现症状,应立即送往医疗机构进行排查和治疗。
3. 医疗机构应加强院内感染控制工作,防止病毒在医院内传播。
同时,对疑似病例和密切接触者进行健康监测,及时发现潜在感染者。
4. 对重症病例应组织专家会诊,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提高治愈率。
同时,做好患者及家属的安抚工作,减轻其心理负担。
六、社会支持与保障1. 政府应加大对麻疹疫情防控工作的投入,提供必要的经费保障。
同时,加强物资储备和调配工作,确保疫情防控所需物资的供应。
学校麻疹的防控应急预案

一、预案背景麻疹是一种高度传染性的病毒性疾病,主要通过飞沫传播。
学校是人群密集的地方,麻疹的传播风险较高。
为有效预防和控制麻疹在学校的发生和传播,保障师生健康,维护正常的教学秩序,特制定本预案。
二、预案目标1. 提高师生对麻疹的认识和防范意识。
2. 建立健全麻疹疫情监测和报告制度。
3. 及时采取有效的防控措施,降低麻疹在学校的发生率和传播风险。
三、组织机构1. 成立学校麻疹防控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全面协调和指导麻疹防控工作。
2. 设立麻疹防控工作办公室,负责日常防控工作的组织实施和监督检查。
四、防控措施1. 疫情监测与报告(1)建立健全麻疹疫情监测网络,定期收集、分析和上报疫情信息。
(2)一旦发现疑似病例,立即上报当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并按照规定采取隔离措施。
2. 疫苗接种(1)加强麻疹疫苗接种宣传,提高师生接种率。
(2)配合卫生部门开展麻疹疫苗接种工作,确保符合接种条件的师生按时接种。
3. 防控知识宣传(1)通过校园广播、宣传栏、班会等形式,普及麻疹防控知识。
(2)开展健康教育,提高师生对麻疹的认识和防范意识。
4. 环境卫生与消毒(1)加强校园环境卫生管理,定期进行消毒处理。
(2)对疑似病例所在班级、宿舍等场所进行彻底消毒。
5. 隔离与治疗(1)对确诊病例实施隔离治疗,防止病毒传播。
(2)对密切接触者进行医学观察,发现异常情况及时报告。
6. 应急演练定期组织麻疹防控应急演练,提高师生应对疫情的能力。
五、应急响应1. 发生麻疹疫情时,立即启动本预案,采取相应措施进行防控。
2. 加强与当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的沟通与协作,共同应对疫情。
3. 保障防控物资供应,确保防控工作顺利开展。
六、预案修订本预案根据实际情况和防控需求,适时进行修订和完善。
七、附则1. 本预案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2. 本预案由学校麻疹防控工作领导小组负责解释。
通过本预案的实施,我校将切实加强麻疹防控工作,保障广大师生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维护正常的教学秩序。
麻疹的应急预案及处置流程

一、前言麻疹是一种高度传染性疾病,主要通过飞沫传播,对儿童健康危害极大。
为有效预防和控制麻疹疫情,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我国麻疹防控实际情况,特制定本预案。
二、组织架构1. 成立麻疹防控领导小组:由卫生健康部门、教育部门、疾控中心、医疗机构等部门负责人组成,负责麻疹疫情的全面领导、指挥和协调。
2. 成立麻疹防控应急指挥部:由麻疹防控领导小组下设,负责麻疹疫情的应急处置工作。
3. 成立麻疹防控专家组:由相关专业人员组成,负责麻疹疫情的分析、评估和防控措施的建议。
三、疫情监测与报告1. 疫情监测:各级卫生健康部门要建立健全麻疹疫情监测网络,加强对重点人群、重点地区的监测。
2. 疫情报告:发现疑似麻疹病例,医疗机构应在24小时内向当地疾控中心报告;确诊病例,疾控中心应在24小时内向当地卫生健康部门报告。
四、应急处置流程1. 疫情响应(1)启动应急预案:发现疑似麻疹病例,立即启动应急预案,组织开展应急处置工作。
(2)应急指挥部召开会议:麻疹防控应急指挥部召开会议,分析疫情形势,制定防控措施。
2. 疫情调查(1)流行病学调查:对疑似病例进行流行病学调查,确定病例的密切接触者。
(2)采样检测:对疑似病例进行采样检测,确诊麻疹病例。
3. 隔离治疗(1)隔离治疗:确诊麻疹病例应立即隔离治疗,防止疫情扩散。
(2)密切接触者管理:对密切接触者进行医学观察,如有症状,及时隔离治疗。
4. 防控措施(1)健康教育:加强麻疹防治知识的宣传教育,提高群众自我防护意识。
(2)疫苗接种:组织开展麻疹疫苗免费接种活动,提高疫苗接种率。
(3)环境消毒:对病例居住、工作、学习场所进行消毒,切断传播途径。
(4)交通管控:必要时对疫情发生地实行交通管控,减少人员流动。
5. 应急救援(1)物资保障:确保疫情防控所需的物资、设备及时到位。
(2)人员调配:根据疫情需要,合理调配医务人员、疾控人员等。
麻疹爆发应急处置预案

一、预案背景麻疹是由麻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具有高度的传染性。
近年来,我国麻疹疫情时有发生,严重威胁人民群众的健康和生命安全。
为有效预防和控制麻疹疫情,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特制定本预案。
二、预案目标1. 及时发现、报告麻疹疫情,迅速采取防控措施,控制疫情蔓延。
2. 确保麻疹疫苗接种率达标,提高人群免疫力。
3. 加强病例救治,降低麻疹病死率。
4. 保障疫情信息准确、及时、全面发布。
三、预案组织机构1. 成立麻疹爆发应急处置指挥部,负责全面领导、指挥和协调应急处置工作。
2. 指挥部下设办公室,负责日常工作。
3. 指挥部下设专家组,负责疫情评估、技术指导和决策建议。
四、疫情监测与报告1. 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医疗机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要密切监测麻疹疫情,发现疑似病例及时报告。
2. 疫情报告时限:疑似病例应在24小时内报告,确诊病例应在24小时内报告。
3. 疫情报告内容:病例基本信息、流行病学史、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测结果等。
五、疫情处置1. 确诊病例隔离治疗(1)对确诊病例实行集中隔离治疗,防止疫情传播。
(2)确诊病例治愈后,需隔离观察7天,确保无传染性。
2. 密切接触者管理(1)对确诊病例的密切接触者进行追踪,实施医学观察。
(2)密切接触者需居家隔离观察,期间不得外出。
3. 疫情调查与评估(1)开展疫情调查,了解病例的流行病学史、暴露史等。
(2)评估疫情风险,确定防控措施。
4. 预防接种(1)提高麻疹疫苗接种率,降低易感人群。
(2)对未接种麻疹疫苗的人群,及时进行补种。
5. 公众健康教育(1)加强麻疹防治知识的宣传教育,提高公众的自我防护意识。
(2)引导公众正确对待麻疹疫情,不信谣、不传谣。
六、应急处置措施1. 信息发布(1)及时、准确、全面发布疫情信息,回应社会关切。
(2)通过新闻媒体、官方网站等渠道发布疫情通报。
2. 卫生保障(1)加强医疗机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的物资保障。
(2)确保防疫物资、药品等充足供应。
麻疹处置应急预案

一、总则1. 编制目的为有效预防和控制麻疹疫情的爆发与蔓延,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预案。
2. 编制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2)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3)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关于麻疹防控工作的指导意见(4)本地区实际情况3. 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本地区麻疹疫情的预防和应急处置工作。
二、疫情监测与报告1. 疫情监测(1)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和医疗机构应加强麻疹疫情的监测,建立健全麻疹疫情监测网络。
(2)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应定期对麻疹疫情进行风险评估,及时发布疫情信息。
2. 疫情报告(1)医疗机构和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在发现麻疹疑似病例时,应立即向当地卫生行政部门报告。
(2)卫生行政部门应在接到疫情报告后,立即向上一级卫生行政部门报告,并启动本预案。
三、应急处置1. 预案启动(1)当本地区发生麻疹疫情时,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应立即启动本预案。
(2)预案启动后,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应组织专家对疫情进行评估,确定疫情等级。
2. 防控措施(1)病例管理①对麻疹确诊病例进行隔离治疗,避免接触其他易感人群。
②对密切接触者进行医学观察,必要时进行隔离。
(2)隔离措施①对麻疹确诊病例和密切接触者实施隔离治疗,隔离期限根据病情和当地疫情防控要求确定。
②隔离期间,隔离人员应严格遵守隔离规定,不得擅自离开隔离场所。
(3)疫苗接种①开展麻疹疫苗强化免疫活动,提高易感人群免疫力。
②对麻疹疫苗接种对象进行宣传动员,确保接种率达到规定要求。
(4)健康教育①加强麻疹防控知识宣传,提高群众防控意识。
②引导群众做好个人防护,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3. 应急响应(1)成立应急指挥部应急指挥部负责麻疹疫情的应急处置工作,组织协调各部门、各单位共同应对疫情。
(2)应急响应级别根据疫情严重程度,应急响应分为四个级别:一级响应、二级响应、三级响应、四级响应。
麻疹疫情应急处置预案

麻疹疫情应急处置预案一、总则(一)目的为有效预防、及时控制和消除麻疹疫情的发生和流行,保障公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维护社会稳定,特制定本预案。
(二)工作原则预防为主、常备不懈;统一领导、分级负责;依法规范、措施果断;依靠科学、加强合作。
(三)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本地区范围内麻疹疫情的应急处置工作。
二、疫情监测与报告(一)疫情监测各级医疗机构应按照相关要求,开展麻疹病例的监测工作。
加强发热门诊和预检分诊的管理,对就诊的发热、出疹患者进行仔细询问和检查,及时发现可疑病例。
同时,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应加强对学校、托幼机构、社区等重点场所的监测,主动搜索疫情。
(二)疫情报告任何单位和个人发现麻疹疑似病例或确诊病例后,应按照规定的时限和程序向所在地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告。
医疗机构在发现病例后,应在 24 小时内进行网络直报;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接到报告后,应立即进行核实和调查。
三、应急响应(一)分级响应根据麻疹疫情的严重程度和发展态势,将应急响应分为四级:特别重大(Ⅰ级)、重大(Ⅱ级)、较大(Ⅲ级)和一般(Ⅳ级)。
(二)响应措施1、一般疫情(Ⅳ级)(1)开展病例的流行病学调查,追踪密切接触者,并进行医学观察。
(2)对病例居住和活动场所进行消毒处理。
(3)开展健康教育,提高公众的自我防护意识。
2、较大疫情(Ⅲ级)(1)在一般疫情响应措施的基础上,增加对重点场所的监测和防控工作。
(2)组织开展应急接种,提高人群免疫力。
3、重大疫情(Ⅱ级)(1)进一步加强疫情监测和报告工作,实行疫情日报告和零报告制度。
(2)成立应急指挥部,统一协调和指挥疫情防控工作。
(3)必要时,对学校、托幼机构等场所采取停课措施。
4、特别重大疫情(Ⅰ级)(1)在重大疫情响应措施的基础上,实行交通检疫和人员管控。
(2)征用相关场所和物资,用于疫情防控工作。
四、医疗救治(一)病例救治各级医疗机构应按照“集中患者、集中专家、集中资源、集中救治”的原则,对麻疹病例进行规范治疗。
麻疹风疹应急预案

一、背景麻疹风疹是一种高度传染性的病毒性疾病,对儿童和青少年危害较大。
为有效预防和控制麻疹风疹疫情,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特制定本预案。
二、组织机构1. 成立麻疹风疹疫情应急指挥部,负责麻疹风疹疫情的应急处理工作。
2. 应急指挥部下设办公室,负责日常工作。
3. 应急指挥部成员包括:(1)指挥长:由卫生健康部门负责人担任。
(2)副指挥长:由教育、公安、市场监管等部门负责人担任。
(3)成员:由疾控中心、医疗机构、学校、社区等部门负责人担任。
三、疫情监测与报告1. 各级卫生健康部门要加强麻疹风疹疫情的监测,建立健全疫情报告制度。
2. 学校、社区、医疗机构等要加强疫情报告,发现疑似病例应及时上报。
3. 疫情报告内容包括:病例信息、流行病学史、疑似病例、确诊病例等。
四、应急处置措施1. 预防措施(1)加强健康教育,提高公众对麻疹风疹的认识和预防意识。
(2)做好疫苗接种工作,按照国家免疫规划要求,做好适龄儿童麻疹风疹疫苗接种。
(3)加强公共场所的通风消毒,减少病毒传播。
2. 应急措施(1)启动应急预案,成立应急处理小组,负责疫情调查、隔离、治疗等工作。
(2)对疑似病例进行隔离观察,确诊后立即送往指定医疗机构治疗。
(3)对密切接触者进行追踪,做好隔离观察和医学观察。
(4)加强医疗机构防控措施,确保疫情不扩散。
五、宣传教育与舆论引导1. 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公众对麻疹风疹的预防和应对能力。
2. 舆论引导,正确引导舆论,避免恐慌情绪。
六、保障措施1. 保障医疗资源,确保疑似病例和确诊病例得到及时救治。
2. 保障防控物资,确保疫情防控工作的顺利开展。
3. 加强培训,提高应急处理人员的业务水平。
七、总结与评估1. 疫情结束后,对应急预案执行情况进行总结评估。
2. 不断完善应急预案,提高应对麻疹风疹疫情的能力。
八、附则1. 本预案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2. 本预案由卫生健康部门负责解释。
3. 各级单位要按照本预案要求,切实做好麻疹风疹疫情防控工作。
麻疹疫情应急预案

麻疹疫情应急预案一、背景介绍麻疹是一种高度传染性的急性呼吸道疾病,由麻疹病毒引起。
该病毒通过飞沫传播,感染者在发病初期即可传播病毒,且具有较长的传染期。
麻疹的主要症状包括高热、眼结膜充血、咳嗽、流涕、喉咙痛以及皮疹等。
麻疹病毒感染后,可导致严重并发症,如肺炎、脑炎、中耳炎等,甚至危及生命。
二、应急预案目标本应急预案的目标是及时、有效地应对麻疹疫情,控制疫情的扩散,保障公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三、应急预案内容1. 预案组织与指挥1.1 成立麻疹疫情应急预案领导小组,由相关部门的领导担任组长,负责统筹协调应急工作。
1.2 设立指挥中心,负责信息采集、指挥调度、资源调配等工作。
2. 疫情监测与报告2.1 加强对麻疹病例的监测,及时掌握疫情动态。
2.2 建立疫情报告制度,确保疫情信息的及时、准确上报。
3. 疫情调查与隔离3.1 对疑似病例进行流行病学调查,确定传播途径和范围。
3.2 对确诊病例进行隔离治疗,防止疫情扩散。
4.1 确保足够的麻疹疫苗供应,及时补充缺货。
4.2 组织开展麻疹疫苗接种活动,重点覆盖易感人群。
5. 健康教育与宣传5.1 加强麻疹防控知识的宣传,提高公众的防护意识。
5.2 制作宣传资料,通过各种媒体渠道广泛传播。
6. 人员培训与技术支持6.1 组织相关人员进行麻疹防控培训,提高应急响应能力。
6.2 提供技术支持,包括病例诊断、实验室检测等方面的专业指导。
7. 疫情评估与总结7.1 定期对疫情进行评估,及时调整应急措施。
7.2 疫情结束后,组织相关部门进行总结,提出改进建议。
四、应急预案执行流程1. 疫情发现及报告2. 预案组织与指挥3. 疫情调查与隔离4. 疫苗供应与接种5. 健康教育与宣传6. 人员培训与技术支持五、应急预案的启动条件1. 发现麻疹病例增多或者会萃性发病。
2. 麻疹疫情对公众健康构成重大威胁。
3. 相关部门及专家组织认定需要启动应急预案。
六、应急预案的组织机构1. 领导小组:负责制定应急预案、统筹协调、决策指导等工作。
疾控中心麻疹疫情应急预案

xxx市疾控中心麻疹疫情应急处置预案中心各科室:麻疹是由麻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以发热、全身皮疹、咳嗽、结膜炎、口腔粘膜斑等为主要特征。
麻疹容易引起支气管肺炎、心肌炎、脑炎、亚急性硬化性全脑炎等并发症,并且年龄越大,危害越严重。
为了控制麻疹对公众健康造成的危害,切实保障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维护社会稳定,结合我中心实际,特制定本预案。
一、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我市发生麻疹病例或爆发疫情时,我中心采取的应对措施和应急处置工作。
二、编制依据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管理条例》、《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等。
三、组织管理为做好我市的麻疹防控工作,加强麻疹监测管理和疫情报告,疫情发生后能及时有效地采取各项应急措施,控制麻疹疫情的传播蔓延,中心成立麻疹疫情应急处置领导小组。
1、领导小组组长:xx 副组长:xxx成员:xxxxxxxx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疾控科,xxx兼任办公室主任职责:组织领导中心麻疹疫情防控工作的落实、监督检查及应急处置工作。
2、应急处置组在领导小组的领导下,各小组依据我中心下发的《xxx市疾控中心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xxx发〔2012〕59号)的要求,进行相应的应急处置工作。
(1)流调组组长:xxx 成员:xxxxxxxxx(2)消杀组组长:xxx 成员:xxxxxxxxxx(3)检验组组长:xxx 成员:xxxxxxxxxxxxx(4)保障组组长:xxx 成员:xxxxxxxxxxx(5)网络报告:王爱龙四、监测与报告1、监测(1)实验室监测:中心检验科应对送检的疑似麻疹血清标本及时进行检测,并将检测结果及时反馈疾控科,以便采取及早的防控措施。
(2)流行病学监测:流调组对所有报告的发热、出疹性病例或麻疹病例和中心检测的阳性病例要在规定时限内完成流行病学调查,并根据实际情况提出预防控制措施。
(3)主动监测:疾控科要定期到全市各综合医疗机构,对发热、出疹性病例进行主动搜索,督促各综合医疗机构对可疑就诊者进行样本采集,以早期发现疫情,及时开展控制措施。
学校防麻疹应急预案

一、背景与目的麻疹是一种高度传染性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主要通过飞沫传播。
为有效预防和控制麻疹在学校的发生和传播,保障全校师生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特制定本预案。
二、组织机构及职责1. 成立学校防麻疹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制定、实施和监督本预案的执行。
2. 设立防控办公室,负责麻疹疫情的监测、报告、处理和宣传教育等工作。
3. 教务处、学生处、后勤处等部门协同配合,共同做好麻疹防控工作。
4. 各班级班主任负责班级麻疹防控工作,包括学生健康监测、疫情报告、隔离观察等。
三、预防措施1. 加强宣传教育:通过校园广播、宣传栏、家长会等形式,普及麻疹防治知识,提高师生、家长对麻疹的认识和防范意识。
2. 严格落实晨检制度:每天早晨对全体师生进行健康检查,发现疑似病例立即隔离观察,并及时报告防控办公室。
3. 加强教室通风:保持教室空气流通,减少病毒传播。
4. 加强校园环境卫生:定期对校园进行消毒,确保校园环境卫生。
5. 接种麻疹疫苗:鼓励师生接种麻疹疫苗,提高免疫力。
四、疫情处理1. 发现疑似病例:班主任立即将疑似病例隔离观察,并及时报告防控办公室。
2. 确诊病例:确诊病例应立即隔离治疗,并通知家长。
3. 疫情报告:防控办公室接到疫情报告后,立即向学校防麻疹工作领导小组报告,并按照相关规定上报上级卫生部门。
4. 环境消毒:对疑似病例所在班级及密切接触者所在班级进行消毒,切断病毒传播途径。
5. 跟踪观察:对疑似病例和密切接触者进行跟踪观察,确保疫情得到有效控制。
五、应急响应1. 紧急响应:当学校出现麻疹疫情时,立即启动本预案,开展应急响应。
2. 防控措施:按照本预案的预防措施和疫情处理措施,全力以赴开展防控工作。
3. 信息发布:及时向师生、家长发布疫情信息,加强沟通与协调。
4. 应急物资:确保应急物资储备充足,满足防控工作需要。
六、总结与评估1. 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定期对麻疹防控工作进行总结和评估,查找不足,改进工作。
2. 针对疫情特点,及时调整防控措施,提高防控效果。
麻疹疫情应急预案

麻疹疫情应急预案一、背景介绍麻疹是一种由麻疹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主要通过飞沫传播。
近年来,麻疹疫情在全球范围内有所增加,给公共卫生安全带来了一定的挑战。
为了应对麻疹疫情的突发情况,制定一份麻疹疫情应急预案至关重要。
二、目标和原则1. 目标:早期发现、早期报告、早期隔离、早期治疗,控制麻疹疫情的蔓延,保障公众的健康安全。
2. 原则:a. 及时性:对疑似麻疹病例进行快速诊断和报告。
b. 有效性:采取有效措施,控制麻疹病毒的传播。
c. 公正性:确保疫情信息的公开透明,避免恐慌和谣言的传播。
三、应急响应级别根据麻疹疫情的严重程度,将应急响应分为三个级别:1. 一级响应:麻疹病例报告数较少,疫情暂未对公众健康产生较大威胁。
2. 二级响应:麻疹病例报告数逐渐增多,疫情对公众健康产生一定威胁。
3. 三级响应:麻疹病例报告数急剧增加,疫情对公众健康构成严重威胁。
四、应急预案流程1. 麻疹病例的监测和报告:a. 医疗机构应建立麻疹病例监测和报告制度,及时报告疑似病例。
b. 卫生部门应及时采集、汇总和分析麻疹病例的相关信息。
c. 建立麻疹病例报告的快速通道,确保信息的及时传递。
2. 麻疹病例的隔离和治疗:a. 对疑似或者确诊的麻疹病例,应即将隔离治疗,避免传播给他人。
b. 提供充足的医疗资源和药品,确保病例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
c. 对密切接触者进行追踪和观察,及时采取隔离措施。
3. 疫情的公众宣传和教育:a. 加强麻疹疫情的宣传,提高公众对麻疹的认知和防护意识。
b. 提供麻疹疫苗的免费接种服务,加强疫苗接种工作。
c. 防止谣言和恐慌的传播,及时发布疫情信息,保持公众的信任和支持。
4. 应急资源的调配和管理:a. 卫生部门应及时调配和分配应急资源,确保疫情防控的需要。
b. 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应协调合作,提供必要的支持和匡助。
c. 建立应急资源的管理制度,确保资源的合理利用和分配。
五、应急预案的评估和改进1. 定期组织麻疹疫情应急预案的演练和评估,发现问题及时改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麻疹疫情应急处置预案
一、概述
麻疹是由麻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以发热、全身皮疹、咳嗽、结膜炎、口腔粘膜斑为主要特征。
麻疹容易引起支气管肺炎、心肌炎、脑炎、亚急性硬化性全脑炎等并发症,并且年龄越大,危害越严重。
在疫苗前时代,麻疹发病主要在婴幼儿,麻疹引起的死亡率在传染病中占居首位。
自我国开展麻疹疫苗免疫接种以来,麻疹的发病较以前降低了95%以上,低龄儿童发病得到有效控制。
但是近年麻疹发病有增长及向大年龄组人群后移的倾向。
由于麻疹危害严重,我国以向世界卫生组织承诺,到2012年达到消除麻疹的目标。
(发病率在0.10/10万以下)。
二、应急处理要点
按照《全国麻疹监测方案》开展疑似病例的监测要求,一旦出现发热、出疹性症状病人,要及时报告,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要组织力量进行调查处理。
(一)相关定义
1. 麻疹定义:发热、出疹或伴有咳嗽、卡他性鼻炎或结膜炎症状之一者,或任何经过训练的卫生人员诊断为麻疹的病例均为麻疹疑似病例。
2. 麻疹疑似病例暴发:麻疹疑似病例暴发是指一定地区
一定人群中,在短时间内(一般指麻疹的最长潜伏期)突然出现较多的麻疹病例,其强度超过一般流行年的平均发病水平。
暴发的定义是相对的,随麻疹控制各阶段目标的不同可随之改变,只要麻疹发病超过期望水平即可认为是暴发。
具体定义如下:村(街道居委会)或一个集体单位10内发生2例或2例以上麻疹疑似病例,以乡镇(街道办事处)为单位,10内发生5例或5例以上麻疹疑似病例即为暴发。
3.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报告标准:一周内同一学校、幼儿园、自然村屯、社区等集体单位发生10例及以上的麻疹病例。
(二)疫情发现
1.在下列情况下,学校、托幼机构、自然村屯福利收容羁留机构等集体单位应尽快向所在地县(区)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报告:
(1)符合麻疹疑似病例定义;
(2)本单位诊断或接获校外医疗机构诊断,短期内出现多例发热、出疹性病例,调查发现其中有聚集性或有流行病学关联时;
(3)监测发现麻疹样病例明显超过历史同期水平时;
(4)学校、托幼机构等因病缺勤短期内异常增加;
2. 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应定期开展主动监测和主动搜索,以早期发现疫情。
(三)疫情报告
根据2003年卫生部第37号令《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与传染病疫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办法》规定,任何医疗卫生单位或人员发现麻疹(疑似)病例后,城镇于6小时内、农村于12小时内,通过传染病疫情监测系统向发病地区的疾控机构报告。
1周内,同一学校、幼儿园、自然村屯、社区、建筑工地等集体单位发生10例及以上麻疹病例,根据《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报告管理工作规范》规定,获得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的责任报告人,应当在2小时以内以电话或传真方式向属地卫生行政部门指定的专业机构报告,具备网络直报条件的同时进行网络直报,直报的信息由指定的专业机构审核后进入国家数据库。
不具备网络直报条件的责任人,应采用最快的通讯方式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报告卡》报送属地卫生行政部门指定的专业机构,接到《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报告卡》的专业机构,应对信息进行审核,确定真实性,2小时内进行网络直报,同时以电话或传真等方式报告同级卫生行政部门。
接到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报告的卫生行政部门应当尽快组织有关专家进行现场调查,如确认为实际发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根据不同的级别,及时组织采取相应的措施,并在2小时内向本级人民政府报告,同时向上一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报告。
如尚未达到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标
准的,专业防治机构密切跟踪事态发展,随时报告事态变化情况。
除按上述法定传染病报告系统进行报告外,还要通过麻疹疫情专报系统按照以下要求进行专门报告。
1.报告程序和时限:指发现麻疹疑似病例或接到疫情后,要在12小时内以最快的形式(如电话、电报或派人)报告疫情,具体要求为:
①散发病例报告:村(街道居委会)卫生室发现辖区内的每一例散发病例,要向乡镇(街道办事处)防保站或卫生院(所)报告,乡镇(街道办事处)防保站或卫生院(所)要向当地疾控中心报告,县级以上医院可直接向所在地疾控中心报告,县疾控中心及时向市疾控部门报告;若散发病例为本年度首例,县疾控中心及时向州疾控部门报告的同时。
②暴发病例报告:乡镇(街道办事处)防保站或卫生院(所)接到辖区内麻疹疑似病例或病例暴发,要向县(区)疾控中心报告。
县(区)疾控中心发现辖区内麻疹疑似病例暴发报告,要向市疾控中心报告,同时报告当地卫生行政部门。
学校、托幼机构等集体单位出现疫情暴发,除向当地疾控部门报告外,还要向教育行政部门报告。
2.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和卫生行政部门,应在学校、托幼机构等易出现麻疹病例聚集性发病的单位建立向当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常规报告的渠道。
各级各类学校负责本校传染
病疫情报告工作的专人或兼职教师一旦发现暴发疫情苗头,应主动向辖区内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进行报告,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应及时进行调查和处理。
(四)报告内容
报告内容包括疫情报告单位,疫情报告时间,疫情发生地,疫情发生单位概况,接到报告的发病数及病例分布情况等;结案报告包括首末例病例发病时间,发病人数和死亡人数,病例的年龄分布、发病时间分布、发病班级分布、环境状况、采样情况、检测结果、疫情性质、措施等。
三、响应及评估
在一般情况下散发的麻疹病例不能够引起单位、集体的足够重视,当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接到报告时,往往是发生了暴发流行。
当辖区内企事业单位、学校或托儿所等机构短时间突然出现大量麻疹病人时,应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等规定的疫情报告时间和程序迅速逐级上报。
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接到报告后,必须立即组织人员开展流行病学调查、采样进行病原学和血清学检测,同时采取预防控制措施,防止疫情扩散蔓延。
卫生行政部门接到麻疹疫情报告后,按照有关规定组织开展评估、确定事件级别;进行报告和通报;协调有关部门和专业机构开展事件调查与处理;并根据疫情控制工作需要向本
级人民政府提出成立应急指挥部的建议。
四、现场疫情控制
(一)隔离病人
1.发现发热、出疹性病例时,及时就医并回家休息或安排在单独宿舍区居住,记录在册追踪转归并报告当地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2.病人出疹5天内要隔离,28天内不参加集体活动,不进入公共场所。
(二)实行每天晨检制度,发现异常学生,应及时就医并回家休息。
(三)保持公共教学、生产活动场所的通风换气。
1.自然通风不良的场所增加机械通风设备,如无必要,应停用空调设备,确要使用的中央空调和分体空调的,应先请专业消毒公司清洗消毒空气滤网和管道再使用,并保证足够的通风量。
2.使用分体空调的场所上一节课(活动)后,应开启门窗或启动换气风扇换气,换气完毕再继续使用,换气时间按风扇流量、室内空间大小,保证室内空气交换1次以上。
(四)根据实际情况对学校(单位)提出停止集体活动范围,必要时调整发病班级的教室,尽可能减少与发病班级学生的接触,尽量避免全校或较多人员集会。
需局部和全校停课的,要慎重考虑,以有利控制疫情发展为原则。
根据疫
情规模,必要时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报经上一级人民政府决定,可以采取停工、停业、停课等紧急措施,来控制疫情的进一步扩散蔓延。
(五)加强宣传教育,重点是保持个人卫生
1.用纸巾掩着口鼻打喷嚏、咳嗽,用过的纸巾妥善处理勿乱扔;
2.在打喷嚏、咳嗽或擦鼻子后洗手;
3.保持家居教室空气流通;
4.避免接触病人;
5.接触病人及处理呼吸道分泌物后应立即洗手,看护患者时戴口罩;
6.通过良好的饮食规则的锻炼和充足的休息,建立良好的机体免疫;
7.有病及时就医并在家休息。
(六)应急免疫
麻疹暴发单位、疾控部门及有关主管部门要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管理条例》要求,密切配合,根据发病情况确定应急免疫的目标人群,及时对未发病人群进行疫苗应急免疫,防止疫情进一步蔓延。
应急免疫属国家一类疫苗免疫,市、县(区)两级政府应当设立疫苗储备金,以备控制疫情。
五、响应终止和善后处理
经实验室确诊后,末例麻疹病例治愈18天后无新发病例出现,由相应级别的卫生行政部门组织专家进行分析论证,提出终止应急响应的建议,报同级人民政府或应急指挥部批准后终止。
善后处理工作主要是加强麻疹疑似病例的监测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