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刑事诉讼法中技术侦查措施规则
《论刑事诉讼中的技术侦查制度》
《论刑事诉讼中的技术侦查制度》篇一一、引言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技术侦查在刑事诉讼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技术侦查制度以其独特的优势,如信息收集的高效性、证据获取的准确性等,在打击犯罪、维护社会治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然而,技术侦查制度的运用也面临着诸多挑战和争议。
本文旨在探讨刑事诉讼中技术侦查制度的内涵、应用、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以期为完善我国的技术侦查制度提供参考。
二、技术侦查制度的内涵技术侦查制度是指在刑事诉讼过程中,公安机关、检察机关等司法机关依法采取的,利用现代科技手段进行侦查的活动。
这些手段包括但不限于网络监控、手机定位、电子数据取证等。
技术侦查制度的目的是为了更有效地打击犯罪,保障社会安全。
三、技术侦查制度的应用技术侦查制度在刑事诉讼中的应用广泛,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收集证据:通过技术手段收集犯罪嫌疑人的通信记录、网络活动等,为案件的侦破提供有力证据。
2. 追踪犯罪嫌疑人:利用网络监控、手机定位等技术手段,追踪犯罪嫌疑人的行踪,为抓捕工作提供支持。
3. 预防犯罪:通过技术侦查手段,及时发现潜在的犯罪行为,预防犯罪的发生。
四、技术侦查制度存在的问题尽管技术侦查制度在刑事诉讼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也存在一些问题:1. 滥用风险:部分司法机关在执行技术侦查过程中,可能存在滥用权力、侵犯公民隐私的现象。
2. 法律制度不完善:目前,我国关于技术侦查制度的法律规定尚不完善,导致司法实践中存在诸多问题。
3. 技术手段的局限性:部分技术手段受限于技术水平、网络环境等因素,可能无法有效收集证据或追踪犯罪嫌疑人。
五、解决对策针对上述问题,本文提出以下解决对策:1. 加强司法监督:建立健全司法监督机制,对技术侦查活动进行严格监督,防止滥用权力、侵犯公民隐私的现象发生。
2. 完善法律法规:加快完善技术侦查制度的法律法规,明确司法机关在技术侦查活动中的职责和权力范围,为司法实践提供有力保障。
3. 提高技术水平:加大对技术侦查领域的投入,提高技术水平,以应对各种复杂的犯罪行为。
推荐-试析新刑事诉讼法中技术侦查措施规则 精品
试析新刑事诉讼法中技术侦查措施规则摘要新修改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以下简称新刑诉)将技术侦查列为专节,第一次明确了技术侦查在刑事诉讼中的法律地位,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在加强打击犯罪的同时,也应该加强对技术侦查的规范、监督和制约,从侦查主体、侦查手段、案件范围、侦查期限、审批监督、司法救济等方面防止侦查权的滥用。
关键词技术侦查立法新刑事诉讼法技术侦查是对特定的犯罪案件所进行的秘密侦查行为。
豍近年来为了应对犯罪手段的多样化、智能化,技术侦查措施运用的范围越来越广泛,频率越来越高。
针对当前严峻的犯罪升级态势,我国首次将技术侦查写入了刑事诉讼法。
笔者拟分析其立法上的缺陷,提出立法建议,力求使技术侦查在法制化轨道上走好第一步。
一、新刑诉中技术侦查措施规则的缺陷新修改的刑事诉讼法,明确了技术侦查搜集到的材料具有法庭上的证据效力,细化了技术侦查的对象范围,同时扩大了技术侦查的适用主体,这是技术侦查立法上的进步。
然而,新刑诉对于技术侦查措施的规制仍然存在许多不合理之处,这在宏观上表现为两点:第一,法律规范过于原则。
程序规定模棱两可,法律用语不规范导致行为实施时可操作性大。
第二,授权比重远大于权力制衡比重。
在立法的时候,既要有授权的条款,也必须要有对权力滥用的惩治条款,应竭力避免“抛开保障人权和自愿的根本原则而建立这一种由行政当局控制的安全局面”。
但是新刑诉中只规定了侦查机关的权力,而对于违反法律的后果却没有规定。
在微观层面,新刑诉对技术侦查的规制存在以下问题:第一,技术侦查的手段种类没有明确,适用范围规定模糊。
目前,法律并没有明确规定技术侦查的手段种类,只有公安机关的内部文件有所提及。
新刑诉虽然规定了技术侦查案件和对象的适用范围。
但是,对于案件适用范围,兜底性条款“其他严重危害社会的犯罪案件”中“严重”一词的解释空间很大,相关部门在办理此类案件的时候自由裁量权会过大;对于对象适用范围,新刑诉只明确了“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通缉犯”可以适用技术侦查,但对于证人、律师以及当事人近亲属能否适用技术侦查却没有规定。
新《刑事诉讼法》下技术侦查制度的探讨
新《刑事诉讼法》下技术侦查制度的探讨[摘要]修改后的《刑事诉讼法》明确规定了人民检察院对重大贪污贿赂犯罪案件,根据侦查需要可以采取技术侦查措施,这里所指的技术侦查措施应该不仅包括技术性侦查措施,还包括乔装侦查、使用线人、卧底侦查等措施。
对职务犯罪技术侦查取得的证据,应该建立相应的技术侦查证据采信原则,如建立专家顾问和对技术侦查证据鉴定制度、建立技术侦查证据补强规则等。
修改后的刑诉法对技术侦查措施采取了严格的限制,这是从执法者角度出发为保证技术侦查措施正确有效实施进行的规定;还有必要从被侦查者角度出发,规定对违法使用技术侦查措施如何救济。
[关键词]新《刑事诉讼法》;技术侦查;探讨新《刑事诉讼法》第二编第二章第八节中专门规定了“技术侦查措施”,明确规定了人民检察院对重大贪污贿赂犯罪案件,根据侦查需要可以采取技术侦查措施,并增加了严格规范技术侦查措施的有关规定。
这是刑事诉讼立法顺应社会发展和司法实践的进步。
但是检察机关使用技术侦查措施将会在刑事诉讼中产生一系列的法律问题,比如技术侦查的概念和外延,技术侦查收集的证据在法庭上如何质证和采信?对技术侦查对象的侵权救济等。
笔者结合职务犯罪侦查实践浅谈自己的看法。
一、技术侦查的概念和外延关于技术侦查的概念,学界主要有两种理解。
第一种理解是认为技术侦查是秘密侦查的一种,是以侦查措施的技术含量为标准来划分,认为在侦查中需要运用现代科学技术装备来查明案情、搜集证据,技术含量高的侦查措施为技术侦查措施,如监听、拍照和摄像,否则为非技术侦查措施。
第二种理解是将技术侦查措施基本上等同于秘密侦查措施。
持此种观点的学者认为,因为秘密侦查往往要使用一些专门的技术手段,因而又称“技术侦查”。
新《刑事诉讼法》对技术侦查的概念和技术侦查措施的种类没有规定和列举,我们从具体法律条文中可以看出端倪。
笔者注意到该法第151条规定了“为了查明案情,在必要的时候,经公安机关负责人决定,可以由有关人员隐匿其身份实施侦查。
关于新刑诉法中“技术侦查措施”规定的理解
务类别 。 从 严 格意 义上 讲 , 这 三种 侦查 措施 是密 侦措 施 而非完 全 的技术 侦查 措施 。 因为 它们不 是 以 科 学技 术 手段 为 主要 内容 的侦查 行 为 , 是 间接 的技 侦方式 ( 侦查 活 动有 时要 采用 一 些技 侦方 法 ) 而 非 直接 的技 侦手 段 。当然 , 立法 上作 了规 定 , 我 们应 当照此 执行 。 即我 国法 定 的技术 侦查 措施 有 十 种 。立 法 上所 以这样 规定 , 我 以为 是 为 了简 化密 侦措 施 与技术 侦查 措施 的 繁琐分 类 . 方便 于适 用方
V0 1 . 2 5 NO . 2
J o u r n a l o f S i c h u a n P o l i c e C o l l e g e
关于
邹 明理
( 西 南 政法 大 学 重 庆 4 0 0 0 3 1)
这 一含 义 反映 了技 术 侦查措 施 的五 个基 本特 点 。一 是实 施 主体是 特 定 的侦查 机关 , 二 是适 用
范 围是 特定 的犯 罪 案件 . 三 是侦 查行 为必 须 是依 法 的 、 秘密的。 四是技 术侦 查措 施 种类 应 当是 特殊 的而非 常规 的技术 措施 。 五是技 术 侦查 措施 的 内容应 当具 有 现代 科技 含量 而不 是 一般 技术 。五个 特 点 缺少其 中任 何一个 。 都 不能 构成 法定 的技 术侦查 措施 。 ( 二) 技术 侦查措 施 的种类 。 新刑 诉 法对 技 术侦 查 措施 的种类 只有名 称 而未 规定 类 别 范 围 。根 据 前述 技 术 侦查 措 施 的 特
收 稿 日期 : 2 0 1 2 一 l 1 一 l 3
作者 简介 : 邹 明理 , ( 1 9 3 5 一 ) , 男, 四川 广 安 人 , 西 南 政 法 大 学 教授 , 硕 士研 究 生 导 师 , 研究方向 : 侦 查 学 与 物 证 技术 学 。
检察机关适用技术侦查措施的思考
303艺术文化交流2013年08月下半月刊一、进一步明确新刑诉法对技术侦查措施的相关规定新刑诉法对技术侦查措施进行了详细规定,检察机关可以采取技术侦查手段辅助侦查,通过技术侦查措施所获取的材料在刑事诉讼中可以作为证据使用,技术侦查措施在收集固定证据方面的优势已经显现,同时对职务犯罪嫌疑人产生极大的震慑作用,技术侦查措施必将成为检察机关严惩职务犯罪的一大锐利武器。
新刑诉法对检察机关适用技术侦查措施有有如下规定:新刑诉法第148条规定:1、能够决定采取技术侦查措施的主体是公安机关和人民检察院;2、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只有在立案之后才可以采取技术侦查措施;3、新刑诉法还规定了技术侦查措施适用的范围仅限于重罪大案。
新刑诉法第148、149、150条规定,技术侦查措施适用程序必须经过严格的批准手续,必须严格按照批准的措施种类、对象和三个月的期限,否则不得自行适用。
新刑诉法第150条、152条还明确规定,技术侦查措施适用应严格注意保密,保护隐私。
技术侦查措施收集的材料在刑事诉讼法中可以作为证据使用并被采纳。
新诉讼法对技术侦查措施的适用作了严格具体的规范,但其中些许内容只是弹性的规定,在贯彻执行过程中还需要进一步细化。
新诉讼法修改后,最高检对《人民检察院刑事诉讼规则》进行修改,征求意见稿中在“侦查”一章中新增一节“技术侦查措施”共七条条文,进一步规范技术侦查措施的适用。
二、检察机关如何适应新刑诉法技术侦查措施的规定(一)加强学习,转变侦查观念检察机关干警必须加强学习新刑诉法修改的主要内容,通过集中网络视频培训、视频录像自学、各部门研讨、座谈等多种形式,全面透彻学习新刑诉法修改的精神实质,做到融会贯通,牢固树立尊重和保障人权的司法理念,杜绝办案违法行为的发生,履行法律监督职能。
(二)转换侦查思路,完善侦查模式在实践中,检察机关职务犯罪侦查多是以人立案,“由供到证”的侦查模式,在规范文明执法要求越来越高的新形势下,这种侦查模式已不能适应职务犯罪的发展,切实改变单一的“由供到证”的侦查模式,形成“由供到证”、证供相互佐证、以事立案的侦查模式。
刑诉法修正案中技术侦查措施依法使用和人权保障
试论刑诉法修正案中技术侦查措施依法使用和人权保障一、刑诉法修正案“技术侦查措施”一节出台的背景在刑事诉讼法修正案生效前,我国涉及技术侦查措施的立法主要体现为《国家安全法》第十条、《人民警察法》第十六条的规定。
其中在《人民警察法》第16条规定:公安机关因侦查犯罪的需要,根据国家有关规定,经过严格的批准手续,可以采取技术侦查措施。
《国家安全法》第10条规定:国家安全机关因侦查危害国家安全行为的需要,根据国家有关规定,经过严格的批准手续,可以采取技术侦查措施。
除了这两部法律外,另有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海关总署等出台的三部涉及了技术侦查的规定,但都只是明确了技术侦查的权限归于公安机关和国家安全机关,检察机关、走私犯罪侦查机关在需要使用技术侦查措施时也应当交由公安机关来执行。
这些规定基本都没有涉及到技术侦查措施的程序问题。
除此之外,很难再找到一些面向社会公开的法律文件有涉及“技术侦查”的规定,只是在国家安全机关和公安机关内部有一些保密的相关规定。
同时国家安全法在性质上属于特别行政措施法,其规范的对象和范围仅限于危害国家安全、社会安全的犯罪;警察法属于公安机关的内部组织法,只限于规范、协调公安机关工作人员的职业行为。
以上两部法律只能算是规范公安机关和国家安全机关的部门性法律,在我国的法律体系中效力位阶较低。
此外,两部法律中均使用“技术侦查”作为此类侦查措施的类别总称,但是此类侦查措施具体包括哪些侦查措施又只字未提,更未明确提及具体的程序、期限等等。
这样一种大而全的笼统规定使得法律规范显得过于开放,为侦查措施的扩展预留了宽广的空间。
虽然这样做的直接好处是可以使得“技术侦查”能够主动回应技术更新与侦查实践的需要,不断得到扩展和创新;但其弊大于利,使得“技术侦查”的相关法律规范过度开放,所有非常规性的侦查措施都可以以“技术侦查”作为兜底,使得他的外延扩展得越来越远,已经超出了“技术侦查”内涵的合理范畴。
技术侦查措施的实施及规制
技术侦查措施的实施及规制新刑诉法的颁布无疑是诉讼法学界的一大盛事,而本次修法中关于技术侦查的规定当是其中极其亮眼的一笔。
立法重要,司法更为重要,当前形势下,如何能够更好的将技术侦查贯彻于司法实践中,应当是法学界长期关注的问题,对技术侦查措施的规制,应当分别从程序,监督等方面加以完善。
标签:技术侦查实施规制据报道,美国执法人员每年实施的监听大约在200万件左右,而且近年来还有上升的趋势。
在我国规定技术侦查手段无疑是明智且顺应国际潮流和现实需要的。
但是,法律上加以规定不难,难在如何将其按照立法者的意图得以具体地在侦查活动中实施,以实现立法目的。
笔者认为,对于刑诉法中关于侦查手段运用在今后的司法活动中,应当主要从一下几个方面加以规制,以期使其实施收到良好的法律和社会效果。
由于公权力天然具有扩张性,若无配套的规制手段,非但不能达到人们所欲追求的效果,反而会对公民的隐私权等合法权利造成重大伤害。
首先来说,我国一直以来都有“党内不可使用技术侦查”的传统,为的便是防止部分领导干部在政治斗争中为了排除异己而肆意对其他政治对手或党内同志使用侦查手段,导致公权私用,国家机关中人人自危。
司法实践中也证明该担心并非空穴来风,2004年 1 月,陕西榆林市府谷县发生的县公安局政委随意命令电话监听县公安局局长、县人大主任事件,从一个侧面说明了监听等技侦手段存在极易被滥用于政治斗争的可能。
其次,侦查对象及手段方面的特点也要求严格控制技侦手段的运用。
技术侦查措施不但干预对象具有重大性,权利干预程度也要远重于常规手段:其一,技术侦查中被侦查者与案件无关的活动也将在侦查人员的视野下;其二,与被侦查者有日常社会活动接触的人也不可避免地被警方监控干预;其三,监控不分地点,不论多么隐秘的场所都会被监控,“侦查对象的广泛以及程度之深使得被监控者处于透明人的状态”,对公民权利的侵害是必然的,若得不到合适的规制而超出必要限度,其弊将远大于利。
技术侦查措施的适用范围是什么
技术侦查措施的适用范围是什么危害国家安全犯罪、恐怖活动犯罪、黑社会性质的组织犯罪、重大毒品犯罪或者其他严重危害社会的犯罪案件;重大的贪污、贿赂犯罪案件以及利用职权实施的严重侵犯公民人身权利的重大犯罪案件。
热门城市:呼和浩特律师长治律师牡丹江律师呼伦贝尔律师新乡律师鄂州律师葫芦岛律师齐齐哈尔律师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在对刑事案件立案侦查的过程中,为了能够尽快的破案,往往会申请采取技术侦查措施,但这个技术侦查措施也是有具体适用范围的,那么▲技术侦查措施的适用范围是什么呢?请跟随小编一起在下文中进行具体了解。
根据我国《刑事诉讼法》第148条的规定,技术侦查措施适用的范围为以下案件:1、危害国家安全犯罪、恐怖活动犯罪、黑社会性质的组织犯罪、重大毒品犯罪或者其他严重危害社会的犯罪案件;2、重大的贪污、贿赂犯罪案件以及利用职权实施的严重侵犯公民人身权利的重大犯罪案件;3、追捕被通缉或者批准、决定逮捕的在逃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案件在刑事诉讼法对技术侦查措施的适用范围作了原则性规定以后,公安机关和人民检察院分别出台规定对此予以细化:▲(一)公安机关技术侦查措施的适用范围根据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第254条,技术侦查措施适用的范围为以下案件:1、危害国家安全犯罪、恐怖活动犯罪、黑社会性质的组织犯罪、重大毒品犯罪案件;2、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绑架、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等严重暴力犯罪案件;3、集团性、系列性、跨区域性重大犯罪案件;4、利用电信、计算机网络、寄递渠道等实施的重大犯罪案件,以及针对计算机网络实施的重大犯罪案件;5、其他严重危害社会的犯罪案件,依法可能判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的。
6、公安机关追捕被通缉或者批准、决定逮捕的在逃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以采取追捕所必需的技术侦查措施。
▲(二)人民检察院技术侦查措施的适用范围根据人民检察院刑事诉讼规则(试行)第263条,技术侦查措施适用的范围为以下案件:1、人民检察院在立案后,对于涉案数额在十万元以上、采取其他方法难以收集证据的重大贪污、贿赂犯罪案件以及。
新刑事诉讼法中技术侦查措施规定的不足
论新刑事诉讼法中技术侦查措施规定的不足在新修正案中,虽然从适用的案件对象、适用的主体、期限的执行、个人人权的保障以及在能否作为证据都做出了相关的规定,这是值得肯定的。
但在此次的新修正案中,也存在着相关的不足。
一、批准采取技术侦查措施的程序未予明确规定在此次的修正案中,在技术侦查措施一章中,对需要采取措施的时候,都规定为“经过严格的批准手续,可以采取技术侦查措施”,可修正案到此止步了,此章中并未规定采取措施的核心问题,即何为严格批准手续。
现实情况显示,在修正案未通过之前,技术侦查权主要由公安机关和国家安全机关来行使,在1993年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全法》以及1995年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警察法》中虽也规定“经过严格的批准手续”,但在需要采取技术侦查措施时,实际的做法是由公安机关和国家安全机关自行审批、采取技术侦查措施。
此次的修正案规定的公安机关与检察院亦会同时陷入同样的陷阱,即以自己的标准为终极标准来判断法律是否合理,是否值得去遵守。
比较域外采取技术侦查的相关规定,美国建立了比较严格的司法审查机制对技术侦查权进行规制,在司法审查机制中,向法官提出申请,由法官签发令状,法官享有更多的侦查监督权;在法国分三步走来完成侦查过程,即“初步侦查、现行重罪或现行轻罪的侦查和正式侦查”。
[1]现行重罪或者现行轻罪侦查的进行;正式侦查(预审)则由预审法官负责,正式侦查作为初步侦查和现行重罪或现行轻罪侦查的继续,司法警察可以在预审法官指令下进行正式侦查。
二、采取技术侦查措施时缺乏监督制约环节修正案中对批准采取技术侦查措施的程序未予明确规定,必然会引起采取技术侦查措施时缺乏监督制约的问题。
如前文所论文的那样,现行的采取技术侦查措施的实际做法是使用机关的自行审批。
此次修法新增的技术侦查措施的适用与启动,仍然沿用传统的“内部审批”模式,缺乏中立第三方的介入、审查,会造成外部监督的缺乏。
这使得修法后刑事侦讯的“两方组合”呈现出行政型程序特征[2]在这种行政型程序结构中,侦讯者的权力因为缺乏牵制而过强、过大,凌架于应讯者之上,而应讯者则因为缺乏中立的监督而面临权利被侵犯的局面。
新刑诉法技术侦查相关规定
新刑诉法关于技术侦查的相关规定(一)案件范围1、公安机关在立案后,对于危害国家安全犯罪、恐怖活动犯罪、黑社会性质的组织犯罪、重大毒品犯罪或者其他严重危害社会的犯罪案件,根据侦查犯罪的需要,经过严格的批准手续,可以采取技术侦查措施。
2、人民检察院在立案后,对于重大的贪污、贿赂犯罪案件以及利用职权实施的严重侵犯公民人身权利的重大犯罪案件,根据侦查犯罪的需要,经过严格的批准手续,可以采取技术侦查措施,按照规定交有关机关执行。
3、追捕被通缉或者批准、决定逮捕的在逃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经过批准,可以采取追捕所必需的技术侦查措施。
(二)期限批准决定应当根据侦查犯罪的需要,确定采取技术侦查措施的种类和适用对象。
批准决定自签发之日起三个月以内有效。
对于不需要继续采取技术侦查措施的,应当及时解除;对于复杂、疑难案件,期限届满仍有必要继续采取技术侦查措施的,经过批准,有效期可以延长,每次不得超过三个月。
(三)材料的保密运用等1、侦查人员对采取技术侦查措施过程中知悉的国家秘密、商业秘密和个人隐私,应当保密;对采取技术侦查措施获取的与案件无关的材料,必须及时销毁。
2、采取技术侦查措施获取的材料,只能用于对犯罪的侦查、起诉和审判,不得用于其他用途。
3、公安机关依法采取技术侦查措施,有关单位和个人应当配合,并对有关情况予以保密。
(四)秘密侦查1、为了查明案情,在必要的时候,经公安机关负责人决定,可以由有关人员隐匿其身份实施侦查。
但是,不得诱使他人犯罪,不得采用可能危害公共安全或者发生重大人身危险的方法。
2、对涉及给付毒品等违禁品或者财物的犯罪活动,公安机关根据侦查犯罪的需要,可以依照规定实施控制下交付。
3、采取技术侦查措施收集的材料在刑事诉讼中可以作为证据使用。
如果使用该证据可能危及有关人员的人身安全,或者可能产生其他严重后果的,应当采取不暴露有关人员身份、技术方法等保护措施,必要的时候,可以由审判人员在庭外对证据进行核实。
《2024年论刑事诉讼中的技术侦查制度》范文
《论刑事诉讼中的技术侦查制度》篇一一、引言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犯罪手段的隐蔽性和复杂性也日益增加,传统的侦查手段已经难以满足现代刑事诉讼的需求。
技术侦查制度作为现代刑事诉讼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提高案件的侦破率、打击犯罪和保护社会稳定具有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从技术侦查制度的概念、意义、现状、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等方面进行深入探讨。
二、技术侦查制度的概念与意义技术侦查制度是指司法机关为应对高智能化犯罪和复杂化犯罪,依法采取的特殊侦查手段。
这些手段包括但不限于电子监控、网络追踪、秘密录音、秘密拍摄等。
技术侦查制度的意义在于:1. 提高侦破率:通过技术侦查手段,司法机关可以获取到更为准确、全面的证据,从而提高侦破率。
2. 打击犯罪:技术侦查手段有助于司法机关迅速找到犯罪嫌疑人,揭露犯罪行为,对犯罪分子进行打击。
3. 保护人权:技术侦查制度的运用必须在法律的框架下进行,尊重和保护公民的合法权益,避免滥用职权。
三、技术侦查制度的现状目前,我国刑事诉讼中的技术侦查制度已经逐渐完善。
各级司法机关在侦破各类案件中,广泛运用了技术侦查手段。
然而,由于法律体系、司法实践等方面的差异,技术侦查制度在不同地区、不同司法机关之间存在一定差异。
此外,由于技术侦查手段的特殊性,其运用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四、技术侦查制度存在的问题1. 法律体系不完善:目前,我国关于技术侦查制度的法律规定尚不完善,导致司法实践中存在一些法律空白和模糊地带。
2. 监督机制不健全:技术侦查手段的特殊性使得其运用过程中容易产生滥用职权、侵犯人权等问题。
然而,现有的监督机制尚不能完全有效遏制这些问题。
3. 技术手段滞后: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新的犯罪手段和方式层出不穷,而现有的技术侦查手段可能无法应对新的挑战。
五、解决措施针对上述问题,本文提出以下解决措施:1. 完善法律体系:加强技术侦查制度的立法工作,明确技术侦查的适用范围、程序和权限,确保司法实践有法可依。
侦查措施的法律规定(3篇)
第1篇一、引言侦查措施是侦查机关在侦查活动中采取的各种手段和措施,是查明犯罪事实、揭露犯罪嫌疑人、收集证据的重要途径。
侦查措施的法律规定对于保障侦查活动的合法性、规范侦查行为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侦查措施的法律规定出发,对侦查措施的种类、适用条件、程序和法律责任等方面进行详细阐述。
二、侦查措施的种类1. 询问证人、被害人侦查机关在侦查过程中,可以向证人、被害人进行询问,了解案件情况。
询问证人、被害人应当遵循以下规定:(1)询问前,侦查人员应当出示侦查证件,告知被询问人的权利和义务;(2)询问时,侦查人员应当保证被询问人的合法权益不受侵犯;(3)询问证人、被害人,可以采取个别询问的方式,也可以采取集体询问的方式;(4)询问证人、被害人,应当制作询问笔录,并由被询问人核对或者宣读。
2. 询问犯罪嫌疑人侦查机关在侦查过程中,可以向犯罪嫌疑人进行询问,了解案件情况。
询问犯罪嫌疑人应当遵循以下规定:(1)询问前,侦查人员应当出示侦查证件,告知犯罪嫌疑人的权利和义务;(2)询问时,侦查人员应当保证犯罪嫌疑人的合法权益不受侵犯;(3)询问犯罪嫌疑人,可以采取个别询问的方式,也可以采取集体询问的方式;(4)询问犯罪嫌疑人,应当制作询问笔录,并由犯罪嫌疑人核对或者宣读。
3. 调查取证侦查机关在侦查过程中,可以采取以下调查取证措施:(1)勘验、检查;(2)鉴定;(3)侦查实验;(4)查询、冻结存款、汇款;(5)搜查;(6)扣押物证、书证;(7)辨认;(8)通缉;(9)其他侦查措施。
4. 强制措施侦查机关在侦查过程中,对犯罪嫌疑人可以采取以下强制措施:(1)拘传;(2)取保候审;(3)监视居住;(4)拘留;(5)逮捕。
三、侦查措施的适用条件1. 询问证人、被害人侦查机关在侦查过程中,可以询问证人、被害人,但应当符合以下条件:(1)案件事实需要证人、被害人的证言;(2)证人、被害人愿意提供证言;(3)询问证人、被害人的时间、地点和方法符合法律规定。
侦查措施法条
侦查措施法条介绍侦查措施是指公安机关在刑事诉讼活动中,为了收集、固定、认定犯罪事实和取得其他有关犯罪证据,而采取的一系列措施。
在我国刑事诉讼法中,明确了公安机关可以采取的侦查措施,并对这些措施的适用条件、程序等方面进行了规定。
本文将对几种常见的侦查措施进行介绍,并列出相应的法条。
搜查搜查是指对嫌疑人的人身、住所、机动车、物品等进行搜索、搜查。
搜查是一种重要的侦查手段,可以帮助公安机关收集到关键的犯罪证据。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四十条的规定,公安机关可以在下列情况下对嫌疑人进行搜查:1.有被告人、犯罪嫌疑人的证人出庭作证,而且有足够的理由认为被告人、犯罪嫌疑人的住所、身上、机动车或其他可能藏匿证据的地点,可能有相关的犯罪证据;2.被告人、犯罪嫌疑人明显是犯罪的,现场有明显的违法痕迹,而且现场有足够的理由认为有相关的犯罪证据;3.紧急情况下需要进行搜查,以防止犯罪证据的毁灭或者丧失。
监视监视是指公安机关对嫌疑人的行踪、言行等进行监控和侦察。
通过监视,公安机关可以获取到嫌疑人的活动轨迹,从而为侦破案件提供重要线索。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四十一条的规定,公安机关可以在下列情况下对嫌疑人进行监视:1.被告人、犯罪嫌疑人明显是犯罪的,需要对其进行监视以获取证据,但是没有搜查的必要条件;2.被告人、犯罪嫌疑人已经逃离国境,但是国际刑警组织要求对其进行监视;3.涉及重大、特大刑事犯罪的案件中,为了查明犯罪事实和犯罪组织,监视是必要的。
抓捕抓捕是指公安机关将嫌疑人强制带到公安机关并限制其自由。
抓捕是对犯罪嫌疑人实施侦查措施的前提,也是刑事诉讼的重要环节。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四十二条的规定,公安机关可以在下列情况下对嫌疑人进行抓捕:1.被告人、犯罪嫌疑人正在实施犯罪行为或者逃跑,需要强制带回公安机关进行进一步的侦查或者调查;2.公安机关有足够的证据表明被告人、犯罪嫌疑人可能会销毁、改变证据,需要对其进行抓捕;3.被告人、犯罪嫌疑人逃避传唤或者拒不执行判决、裁定,需要对其进行抓捕。
刑事诉讼法技术侦查的措施包括哪些?
刑事诉讼法技术侦查的措施包括哪些?公安机关在立案后,对于危害国家安全犯罪、恐怖活动犯罪、黑社会性质的组织犯罪、重大毒品犯罪或者其他严重危害社会的犯罪案件,根据侦查犯罪的需要,经过严格的批准手续,可以采取技术侦查措施。
在当今这个社会,大家都知道的是,对于一个刑事方面的案件,需要公安机关进行侦查破案,其中,对于一些符合法律规定的案件,将会采取技术侦查的手段。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普通老百姓并不知道刑事诉讼中的法律规定,比如说刑事诉讼法技术侦查的措施包括哪些?那么,接下来小编将为大家详细的解释一下这个问题。
▲一、技术侦查措施《刑诉法》第一百四十八条公安机关在立案后,对于危害国家安全犯罪、恐怖活动犯罪、黑社会性质的组织犯罪、重大毒品犯罪或者其他严重危害社会的犯罪案件,根据侦查犯罪的需要,经过严格的批准手续,可以采取技术侦查措施。
人民检察院在立案后,对于重大的贪污、贿赂犯罪案件以及利用职权实施的严重侵犯公民人身权利的重大犯罪案件,根据侦查犯罪的需要,经过严格的批准手续,可以采取技术侦查措施,按照规定交有关机关执行。
追捕被通缉或者批准、决定逮捕的在逃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经过批准,可以采取追捕所必需的技术侦查措施。
《刑诉法》第一百四十九条批准决定应当根据侦查犯罪的需要,确定采取技术侦查措施的种类和适用对象。
批准决定自签发之日起三个月以内有效。
对于不需要继续采取技术侦查措施的,应当及时解除;对于复杂、疑难案件,期限届满仍有必要继续采取技术侦查措施的,经过批准,有效期可以延长,每次不得超过三个月。
《六机关规定》20.刑事诉讼法第一百四十九条中规定:"批准决定应当根据侦查犯罪的需要,确定采取技术侦查措施的种类和适用对象。
"采取技术侦查措施收集的材料作为证据使用的,批准采取技术侦查措施的法律文书应当附卷,辩护律师可以依法查阅、摘抄、复制,在审判过程中可以向法庭出示。
《刑诉法》第一百五十条采取技术侦查措施,必须严格按照批准的措施种类、适用对象和期限执行。
技术侦查相关法律规定(3篇)
第1篇一、引言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犯罪手段日益复杂,传统侦查手段已无法满足打击犯罪的需求。
为适应新形势下的侦查工作,我国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中设立了技术侦查制度。
本文将详细介绍技术侦查的相关法律规定,包括技术侦查的概念、适用范围、程序、法律后果等方面。
二、技术侦查的概念技术侦查,是指侦查机关在侦查活动中,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证人、被害人等人的通讯、网络、电子数据等信息进行收集、固定、分析、利用的行为。
三、技术侦查的适用范围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规定,技术侦查适用于以下情形:1. 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能隐藏、转移、变卖、毁损证据的;2. 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能串供或者隐匿、伪造证据的;3. 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能自杀、逃跑的;4. 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能实施新的犯罪的;5. 需要通过技术侦查手段获取其他证据的。
四、技术侦查的程序1. 报批程序:侦查机关需要向同级人民政府国家安全部门或者公安机关负责人提出技术侦查的申请,经批准后方可实施。
2. 审查程序:国家安全部门或者公安机关负责人应当对技术侦查的申请进行审查,审查内容包括:是否符合技术侦查的条件、是否采取其他侦查手段难以查明案件事实、是否会对公民个人信息权益造成损害等。
3. 实施程序:侦查机关在实施技术侦查时,应当遵守以下规定:(1)不得侵犯公民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2)不得对无关人员实施技术侦查;(3)不得超出技术侦查的适用范围;(4)不得泄露技术侦查的相关信息。
4. 指导与监督程序:国家安全部门或者公安机关负责人应当对技术侦查的实施情况进行监督,发现违法行为的,应当及时制止并追究相关人员责任。
五、技术侦查的法律后果1. 证据效力:技术侦查所获取的证据,经查证属实,可以作为定案的根据。
2. 保密义务:侦查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对技术侦查所获取的信息负有保密义务,不得泄露给无关人员。
3. 损害赔偿:因技术侦查行为侵犯公民个人信息权益的,应当依法承担民事责任。
论新刑诉背景下技术侦查法律控制的五大原则
重罪原则 是指采取的技术侦查措施要与侦查机关所 要保护 的公共利 益相适应 ,其适用范 围应 当限定 于刑 法中法定刑较重
的犯罪 , 并且这些犯罪应 当是一 些隐蔽型的 、 难 以用 传统侦查手
段 进 行 侦 查 的犯 罪 。 甫 于 技 术 侦 查 措 施 对 公 民基 本 人 权 的 侵 犯 性 比传统 侦查 措施 的侵犯性更为严重 .这就决定 了技术 侦查措
技术侦查决 定权与执行权分立 的原则 主要体 现在技术侦查 的措施 的程 序控制上 。依照新刑事 诉讼 法第一百 四十八条第一 款规定 , 公安机关采取 技术 侦查 措施 的应 当“ 经过严格的批准手 续” . 第 二 款 也规 定 了 , 检 察 机关 采 取 技 术 侦 查 措 施 的也 应 当 “ 经
经 济与法
投资与创业 2 0 1 3 . 1
论 新刑 诉背景下 技术侦查 法律控制 的五 大原则
李 潇 璇
( 中南财 经政 法大 学刑 事 司法 学 院 湖北 武汉 4 3 0 0 7 3 )
摘 要: 技术侦查措施是一把双刃剑 , 它的适用既可以帮助侦查机关有效地查明犯罪事实、 打击犯罪, 同时也 极其容 易侵犯公 民的人身权利和民主权利。 此次刑事诉讼法的修改, 将在实践 中存在 已久的技术侦查措施纳入到 刑事诉讼 法中予以规 范, 是惩罚犯罪和保障人权价值衡 量的结果。 关键 词 : 新刑 事诉 讼 法 ; 技 术侦 查 措施 ; 法律 控制 ; 五 大 原则
问题 。 笔者认为应 当从技术侦查与秘密侦查 、 传统侦查手段的 比
较 中确立 。技术侦查 是指采取一定的科技手段秘密获取 案件信
息、 证据和缉拿犯罪嫌疑人等侦查行 为的总称 。秘密侦查 。 从一 般意义上讲 ,凡是 侦查机关 在采取保密措施情况下进行 的侦查
新刑诉法背景下检察机关技术侦查制度
新刑诉法背景下检察机关技术侦查制度新刑诉法背景下检察机关技术侦查制度初探新刑事诉讼法赋予了检察机关更多更新的职责和任务,丰富了检察机关的履职手段和措施,为新时期新背景下的检察工作的发展提供了更有力的法律依据。
同时相关规范检察权行使的程序规定,又对检察机关的执法方式、办案模式提出了严峻的考验。
而对于检察机关的侦查部门来说,抓住机遇,大力推广技术侦查在办案中的实际运用,是侦查模式转变的一次革新。
本文试从检察机关自侦部门的实践运用角度,谈谈个人对技术侦查的憧憬。
一、检察机关技术侦查权的价值分析(一)、检察机关能否自行实施技术侦查在新刑事诉讼法修改的初稿中曾规定技术侦查由公安机关执行,但在终稿中改为交由有关机关执行,这就暗示了检察机关能否执行技术侦查有待于实践中考证。
有观点认为鉴于技术侦查的专业化,需要较大的成本,而且自侦案件技术侦查措施的适用率较低,因此检察机关建立独立的技术侦查部门是没有必要的。
但是在笔者看来,自侦案件的技术侦查作为新刑事诉讼法背景下检察机关打击贪污贿赂和渎职侵权的有效利器,在面临自侦案件日趋智能化、秘密性等困难时,无疑是侦查干警的有力帮手。
自侦案件技术侦查与公安机关刑事案件技术侦查的内容有一定的区别,所以依靠于公安机关执行存在弊端,一旦配合出现问题,将不利于有效打击职务犯罪,如对公安干警刑讯逼供类的渎职侵权案件进行技术侦查,仍然交由公安机关执行的话,将对案件的突破产生负面的影响。
同时公安机关本身的技术侦查任务就很重,再给公安机关增添任务也很难做到资源的合理化使用。
此外,如果公安机关协助技术侦查的话,则需要建立好检察机关与公安机关之间技术侦查的对接制度,还需要有专门的监督机制,这些机制成本也是很大的。
所以从成本和打击职务犯罪的价值出发,笔者认为,检察机关应当建立自己的技术侦查部门来行使技术侦查权,这样才能提高侦查人员运用高科技侦察技术,转变传统的侦查模式,为提高执法办案水平提供强大的保障。
【第1286期】关于技术侦查措施,你应该知道这些
【第1286期】关于技术侦查措施,你应该知道这些《中华⼈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以下简称“《刑事诉讼法》”)⾃1979年颁布以来,经历了1996年和2012年两次修正,建⽴了完备的刑事诉讼程序。
在最新修改的《刑事诉讼法》中,有许多的亮点,诸如⾮法证据排除程序的明确确定;辩护律师的辩护权得到进⼀步的拓宽,时间提前到侦查阶段,并明确规定了辩护律师的⼀些列权利,让辩护权得到更加充分的发挥;保障和尊重⼈权被明确写⼊《刑事诉讼法》第⼆条之规定中作为该法的任务,体现了对⼈权的尊重,是符合国际潮流。
但是,我们必须看到《刑事诉讼法》第⼀百四⼗⼋条⾄第⼀百五⼗⼆条之规定,这五条是技术侦查措施。
笔者赞同运⽤⾼科技⼿段侦查犯罪是必要的,但必须要严格按照法律规定操作实施,否则就是对⼈权的侵害,这也将成为“尊重⼈权”写⼊俗称“⼩宪法”的《刑事诉讼法》中的⼀⼤败笔。
笔者在办理⼀个涉嫌性犯罪的案件中,作为被害⼈的代理⼈,发⽣⼀件让⼈惊讶的事情,就是被害⼈的姐夫陈某被公安机关监听,当得知这个消息的时候,我和我的同事都觉得匪夷所思,我同事说到和陈某的通话,不禁胆战⼼惊,幸亏良好的法律素养作为基础,在通话中没有不当的⾔语,也提醒我们在与当事⼈交流的时候要时刻的注意⾃⼰的⾔语,在法律规定的框架之内,正确的提供法律帮助。
虽然这只是⼀个⾮常⼩的插曲,但是引起了笔者对技术侦查措施的兴趣,接下来的内容,笔者将对技术侦查的相关法律规定进⾏梳理,以期与⼤家共同学习,不当之处,望批评指正!⼀、采取技术侦查的主体及适⽤案件根据《刑事诉讼法》第⼀百四⼗⼋条和《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第⼆百五⼗四条之规定,技术侦查适⽤于严重危害社会的犯罪案件,具体列举了公安机关对危害国家安全犯罪、恐怖活动犯罪、⿊社会性质的组织犯罪、重⼤毒品犯罪可以采取技术侦查措施;⼈民检察院对于重⼤的贪污、贿赂犯罪案件以及利⽤职权实施的严重侵犯公民⼈⾝权利的重⼤犯罪案件可以采取技术侦查措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刍议新刑事诉讼法中技术侦查措施规则摘要新修改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以下简称新刑诉)将技术侦查列为专节,第一次明确了技术侦查在刑事诉讼中的法律地位,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在加强打击犯罪的同时,也应该加强对技术侦查的规范、监督和制约,从侦查主体、侦查手段、案件范围、侦查期限、审批监督、司法救济等方面防止侦查权的滥用。
关键词技术侦查立法新刑事诉讼法中图分类号:d92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0592(2013)04-114-02技术侦查是对特定的犯罪案件所进行的秘密侦查行为。
豍近年来为了应对犯罪手段的多样化、智能化,技术侦查措施运用的范围越来越广泛,频率越来越高。
针对当前严峻的犯罪升级态势,我国首次将技术侦查写入了刑事诉讼法。
笔者拟分析其立法上的缺陷,提出立法建议,力求使技术侦查在法制化轨道上走好第一步。
一、新刑诉中技术侦查措施规则的缺陷新修改的刑事诉讼法,明确了技术侦查搜集到的材料具有法庭上的证据效力,细化了技术侦查的对象范围,同时扩大了技术侦查的适用主体,这是技术侦查立法上的进步。
然而,新刑诉对于技术侦查措施的规制仍然存在许多不合理之处,这在宏观上表现为两点:第一,法律规范过于原则。
程序规定模棱两可,法律用语不规范导致行为实施时可操作性大。
第二,授权比重远大于权力制衡比重。
在立法的时候,既要有授权的条款,也必须要有对权力滥用的惩治条款,应竭力避免“抛开保障人权和自愿的根本原则而建立这一种由行政当局控制的安全局面”。
豎但是新刑诉中只规定了侦查机关的权力,而对于违反法律的后果却没有规定。
在微观层面,新刑诉对技术侦查的规制存在以下问题:第一,技术侦查的手段种类没有明确,适用范围规定模糊。
目前,法律并没有明确规定技术侦查的手段种类,只有公安机关的内部文件有所提及。
新刑诉虽然规定了技术侦查案件和对象的适用范围。
但是,对于案件适用范围,兜底性条款“其他严重危害社会的犯罪案件”中“严重”一词的解释空间很大,相关部门在办理此类案件的时候自由裁量权会过大;对于对象适用范围,新刑诉只明确了“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通缉犯”可以适用技术侦查,但对于证人、律师以及当事人近亲属能否适用技术侦查却没有规定。
第二,拥有技术侦查权的主体限定过窄,执行机关设置不合理。
新刑诉将技术侦查权赋予检察机关,改变了立法上只承认公安机关拥有技侦权的现状,这对于打击职务犯罪具有重要意义。
但实际上,我国拥有侦查权的国家机关不仅是公安机关和检察院,国家安全机关、军队保卫部门、监狱以及海关缉私局都有相应的侦查权。
立法与现实的脱节使得新刑诉在一定程度上具有滞后性,法律适用难以满足现实需求。
新刑诉同时规定:“技术侦查措施由公安机关执行”。
将执行权仅赋予公安机关,不利于检察院对自侦案件的侦查,势必会影响破案效率,也不符合我国目前检察院已经拥有并大量采用技术侦查力量的现状。
第三,技术侦查的审批主体有待完善,审批程序较为笼统。
新刑诉一百五十条规定:“为了查明案情,在必要的时候,经县级以上公安机关负责人决定,可以由特定人员实施秘密侦查”。
公安机关内部的负责人“既做运动员又做裁判员”,作为技术侦查的审批主体,违背了权力制约原则。
新刑诉中规定的某些影响重大的案件(如恐怖主义犯罪等)需要由中级以上人民法院进行审判。
相应地,该类案件应该由市级以上公安机关负责侦查。
然而第一百五十条的规定,使得县级公安机关的负责人拥有审批技术侦查的权力,不符合管辖原则。
除此之外,新刑诉也没有对检察机关进行技术侦查设置审批程序,这种自己审批、自我授权的情况,违背了司法监督原则。
第四,新刑诉未规定非法证据排除规则,以及违法进行技术侦查的法律后果。
纵观域外法制化国家和地区对相关技术侦查的立法规定,对于违法使用技术侦查获取的材料应当进行排除。
如意大利刑事诉讼法典第271条1项规定,如果窃听是在法律允许情况以外进行或未遵守法律规定程序,所获得的材料不得加以使用。
豏而我国修正的刑事诉讼法却没有规定违法进行技术侦查的后果,这不能不说是一个缺憾。
第五,新刑诉没有赋予被侦查对象任何权利,也没有规定违法侦查的赔偿责任。
虽然技术侦查是在秘密的情况下进行的,但是其所获得的证据既可能包含着对辩护方不利的证据,也可能包含着对辩护方有利的证据,因此,许多国家和地区的刑事诉讼法都规定,侦控方应在开庭审判前应通知辩方查阅秘密监听所获得的证据资料。
除此,当因为违法技术侦查而造成对公民合法权益的损害时,国家应有相关的赔偿措施加以弥补。
新刑诉的修订需要与《国家赔偿法》进行连接,有待进一步完善。
二、对完善新刑诉中技术侦查措施规则的建议(一)规范技术侦查主体和执行机关的范围对于拥有技术侦查权力的主体,由于国家安全机关承担着侦破危害国家安全等严重犯罪的重要职责,在侦破该类犯罪时需要运用大量的技术侦查措施。
新刑诉应将技术侦查的主体限定为:国家安全机关、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拥有技术侦查权。
对于执行技术侦查的机关,笔者认为不应当只限定由公安机关执行,而应当考虑到我国侦查犯罪的实际情况,规定谁申请谁执行,这样既能减轻公安机关的办案压力,又能提高犯罪侦查的效率。
(二)严格限定技术侦查的案件适用范围对于案件的适用范围,应严格遵守“重罪原则”,即技术侦查只适用于重大复杂的刑事案件,对于危害不大的案件,不适用技术侦查行为,应明确限定技术侦查针对的犯罪类别,对于兜底性条款“其他严重危害社会的犯罪案件”,可以参考国外以犯罪可能判处的刑罚长短来判断是否适用技术侦查,如法国刑事诉讼法典第100条规定,在重罪或轻罪案件中,如果可能判处的刑罚为2年或2年以上监禁,预审法官为了侦查的必需,可以决定截留、登记和抄录邮电通讯。
豐对于我国来说,可以考虑规定“对可能判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的犯罪案件适用技术侦查。
”(三)明确规定技术侦查的对象适用范围对于技术侦查对象的适用范围,除了“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通缉犯”之外,还应包括他们的近亲属。
但是,律师不应该作为技术侦查的对象。
在此要区分法庭上的拒证权和侦查上的被侦查“豁免权”。
拥有拒绝证言权的近亲属应该而且只能在法庭上具有拒证权,而不应该排除在秘密监听的对象范围之外。
但是律师不能作为技术侦查的对象,尤其是监听的对象。
新刑诉第三十八条规定:“辩护律师会见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时不被监听”。
未会见当事人时律师不受监听的权利也应当受到保护。
因为如果对辩护律师进行监听——不论是与当事人之间的对话还是与第三人之间的对话——都将破坏辩护制度赖以生存的信任关系,从而动摇辩护制度的基础。
(四)以列举的方式明确技术侦查种类新刑诉应该将技术侦查的概念加以界定,在明确其“秘密侦查”性质的基础上,对于技术侦查的手段种类以列举的方式加以明确。
豑鉴于我国目前尚不发达的法制发展水平,如果不把技术侦查的措施予以明确,那么侦查人员很可能利用这一点曲解技术侦查的内容,导致技术侦查权的滥用。
因此,笔者认为可以将技术侦查的种类规定在刑事诉讼法里,即:国家安全机关、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实施的技术侦查种类包括电子监听、电子监控、密拍密录、秘密获得某些物证、邮件检查、秘密辨认、跟踪盯梢、守候监视、密拘密捕等。
(五)严格审查制度以建立制约机制首先,对于技术侦查的审查主体问题,应当将技术侦查的审批权赋予检察机关。
但是,为了节约司法成本、提高侦查效率,可以给予公安机关和国家安全机关一定的自主权。
对于“危害国家安全犯罪、恐怖活动犯罪、黑社会性质的组织犯罪、重大毒品犯罪”可以交由这两个机关自行实施技术侦查,但是公安机关在侦查“其他严重危害社会的犯罪案件”时,对于需要适用技术侦查的案件,应由公安机关提出申请,检察机关的侦查监督部门负责审查,对于不批准的决定,可向上级检察机关要求复议。
对于检察机关自侦的案件需要使用技术侦查手段的,由检察机关的侦查部门提出申请,而由法院负责审查批准。
其次,对于技术侦查的审查内容问题,应严格遵循“必要性和比例性”原则。
所谓技术侦查的必要性原则,指使用此类侦查手段是获得重要证据或破案的必要途径乃至唯一途径。
只有当其他常规性侦查手段在具体案件中难以获得证据和破案线索时,才能使用。
豒所谓比例性原则,笔者认为是在重罪原则的基础之上,对于不同的案件所适用的技术侦查的程度有所不同。
在方式和手段上应该进行区别,不能无限制的扩大侦查范围,延长侦查时间,甚至采取非法手段获取材料。
侦查的程度应与措施相对人所犯罪行相一致,以此来达到最佳的保障人权之效果。
鉴于此,笔者建议审查主体应对以下内容进行审查:一是措施相对人的基本情况,包括姓名、身份、年龄、居住地及户口所在地等。
二是案由及涉嫌触犯的罪名和初步证据。
三是技术侦查的相关情况,包括实施的场所、内容、方法。
四是规定可以实施技术侦查行为的期间。
(六)明确司法救济对相对人人权的保障作用首先,应该规定任何有权申请、批准、执行技术侦查的机关都要严格遵照法律规定行使侦查权,对于违法侦查的单位和个人应予以警告或行政处罚,严重的要承担相应的刑事责任。
其次应该规定违法使用技术侦查手段搜集的资料应予以排除,不得作为法庭证据使用,并且要做销毁处理。
再次,应该给予当事人申请审查、阅览、复制、运用被侦查内容的权利,并且对于当事人认为与事实不符或违法的内容可以申请复议进行排除。
最后,对于违法进行技术侦查而对当事人造成侵害的,应规定相应的民事赔偿或国家赔偿制度。
三、结语从国家安全法到人民警察法再到刑事诉讼法,我国的技术侦查制度在法制化的轨道上越走越远。
虽然新修订的刑事诉讼法尚不尽如人意,但是,无论是中国的司法改革还是司法操作,只能追求一种“相对合理”,而不能求全责备,企求尽善尽美。
只有通过持续性的努力,向较为理想的法制状态迈进,这才是法制化健康发展的轨迹。
注释:[1]综合来看,我国学界对于技术侦查概念的定义可以从广义和狭义两方面理解。
从广义上讲,技术侦查包括运用公开的技术手段进行的侦查和运用秘密的专门手段进行的侦查,是一切侦查手段的总称(见宋英辉:《刑事程序中的技术侦查研究》,《法学研究》2000年第3期)。
从狭义上讲,技术侦查仅仅指以秘密的专门手段进行的侦查。
通过考察笔者认为,技术侦查在公安机关和检察机关的实践中就是针对严重犯罪所采取的秘密性侦查行为。
因此本文从司法实践的角度出发,界定其为狭义的概念。
[2][美]克利斯托费·桑德斯.面对有组织犯罪挑战的刑事司法制度.中国刑事法杂志.1998(4).[3]黄风译.意大利刑事诉讼法.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4][法]卡斯东·斯特法尼,等.法国刑事诉讼法精义.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5]这里要区分技术侦查和技术性侦查。
技术性侦查不仅包括秘密侦查的内容,还包括如测谎检验、警犬适用、刑事鉴定等非秘密性的侦查措施,而本文的技术侦查指界定为狭义概念,仅指秘密侦查(杨正鸣主编.侦查学.中国方正出版社.2007年版.第170页).[6]何家弘.秘密侦查立法之我见.法学杂志.200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