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态变化的例子物理ppt
合集下载
八年级物理ppt课件 生活和技术中的物态变化
6
7
4
• 高压锅在工作时,放在 火上加热,蒸发出来的 水蒸气仍在锅里,当水 的温度到了100度时,仍 不沸腾,温度继续增加, 直到锅的气体压强能顶 起安全阀为止。
5
• 家用电冰箱系统主要 是由蒸发器、压缩机和 冷凝器三部分组成。
• 电冰箱是将被液化 了的制冷物质通过节流 阀进入电冰箱内的蒸发 器使电冰箱内的温度降 低,从而使电冰箱达到 制冷的效果。
1
2
•
云中的小
水滴和小冰晶,
随着气流的急
剧升降而上下
运动,它们相
遇后越聚越大,
达到一定程度
后就会下落。
在下落的过程
中,冰晶吸热
融化成水滴,
与原来的水滴
一起落到地面,
这就是雨。
3
• 当气温降到零度以下时,云中 的水蒸气凝华为小冰晶在下落 的过程中周围的水蒸气与其接 触而结晶,当其所受的重力足 够大时,就下落到地面,这就 是雪。
7
4
• 高压锅在工作时,放在 火上加热,蒸发出来的 水蒸气仍在锅里,当水 的温度到了100度时,仍 不沸腾,温度继续增加, 直到锅的气体压强能顶 起安全阀为止。
5
• 家用电冰箱系统主要 是由蒸发器、压缩机和 冷凝器三部分组成。
• 电冰箱是将被液化 了的制冷物质通过节流 阀进入电冰箱内的蒸发 器使电冰箱内的温度降 低,从而使电冰箱达到 制冷的效果。
1
2
•
云中的小
水滴和小冰晶,
随着气流的急
剧升降而上下
运动,它们相
遇后越聚越大,
达到一定程度
后就会下落。
在下落的过程
中,冰晶吸热
融化成水滴,
与原来的水滴
一起落到地面,
这就是雨。
3
• 当气温降到零度以下时,云中 的水蒸气凝华为小冰晶在下落 的过程中周围的水蒸气与其接 触而结晶,当其所受的重力足 够大时,就下落到地面,这就 是雪。
八年级物理物态及其变化ppt课件
八年级物理物态及其变化ppt课件
演讲人
01.
八年级物理物态及其变化ppt课件
02.
夏天,冰棍周围冒“白气”(液化)
目录
八年级物理物态及其变化ppt课件
物质由一种状态变为另一种状态的过程称为物态变化(change of state)
首先是物质的固态和液态,这两者之间的关系,物质从固态转换为液态时,这种现象叫熔化,熔化要吸热,比如冰吸热熔化成水,反之,物质从液态转换为固态时,这种现象叫凝固,凝固要放热,比如水放热凝固成冰。
例如水蒸气液化为水,水蒸发为水蒸气。加快液体的蒸发速度的方法一般有:1.增加液体的表面积;2.加快液体表面的空气流速;3.提高液体的温度;
最后是我们不常见的物质固态和气态的关系,物质从固态直接转换为气态,这种现象叫做升华,然后是物质直接从气态转换为固态,这叫凝华,升华吸热,凝华放热。
在发生物态变化之时,物体需要吸热或放热。
11、早晨的浓雾(液化)
3、冬天,玻璃窗上的冰花(凝华)
夏天,冰棍周围冒“白气”(液化)
12、水结成冰(凝固)
13、钢水浇铸成车轮(凝固)
16、南方雪灾中见到的雾淞(凝华)
14、北方冬天的树挂(凝华)
15、寒冷的冬天,堆的雪人变小了(升华)
夏天,冰棍周围冒“白气”(液化)
水的三大名称:固态:冰、霜、雪、淞、
然后是物质气态与液态的变化关系,物质从液态转换为气态,这种现象叫汽化,汽化又有蒸发和沸腾两种方式,蒸发发生在液体表面,可以在任何温度进行,是缓慢的。
八年级物理物态及其变化ppt课件
沸腾发生在液体表面及内部,必须达到沸点,是剧烈的。汽化要吸热,液体有沸点,当温度达到沸点时,温度就不会再升高,但是仍然在吸热;物质从气态转换为液态时,这个现象叫液化,液化要放热。
演讲人
01.
八年级物理物态及其变化ppt课件
02.
夏天,冰棍周围冒“白气”(液化)
目录
八年级物理物态及其变化ppt课件
物质由一种状态变为另一种状态的过程称为物态变化(change of state)
首先是物质的固态和液态,这两者之间的关系,物质从固态转换为液态时,这种现象叫熔化,熔化要吸热,比如冰吸热熔化成水,反之,物质从液态转换为固态时,这种现象叫凝固,凝固要放热,比如水放热凝固成冰。
例如水蒸气液化为水,水蒸发为水蒸气。加快液体的蒸发速度的方法一般有:1.增加液体的表面积;2.加快液体表面的空气流速;3.提高液体的温度;
最后是我们不常见的物质固态和气态的关系,物质从固态直接转换为气态,这种现象叫做升华,然后是物质直接从气态转换为固态,这叫凝华,升华吸热,凝华放热。
在发生物态变化之时,物体需要吸热或放热。
11、早晨的浓雾(液化)
3、冬天,玻璃窗上的冰花(凝华)
夏天,冰棍周围冒“白气”(液化)
12、水结成冰(凝固)
13、钢水浇铸成车轮(凝固)
16、南方雪灾中见到的雾淞(凝华)
14、北方冬天的树挂(凝华)
15、寒冷的冬天,堆的雪人变小了(升华)
夏天,冰棍周围冒“白气”(液化)
水的三大名称:固态:冰、霜、雪、淞、
然后是物质气态与液态的变化关系,物质从液态转换为气态,这种现象叫汽化,汽化又有蒸发和沸腾两种方式,蒸发发生在液体表面,可以在任何温度进行,是缓慢的。
八年级物理物态及其变化ppt课件
沸腾发生在液体表面及内部,必须达到沸点,是剧烈的。汽化要吸热,液体有沸点,当温度达到沸点时,温度就不会再升高,但是仍然在吸热;物质从气态转换为液态时,这个现象叫液化,液化要放热。
物态变化与温度(共18张PPT)
1.温度
云,形状各异。你是否知道云从哪里来 ?
雨,来自何处?又漂向何方?
传说纷飞的雪花来自天上“婆婆”的 羽毛枕头。你是否相信?
认识水的物态变化
1、人可以造雨吗?
将冰放入试管中,然后加热,观察冰的变化。
不断加热,水沸腾后,用玻璃片靠近试管口。
通过观察你可知:在加热过程中,冰变成了
水,水变成水蒸气,水蒸气在玻璃片上又复
273 .15℃。
在微观粒子和天体研究方面都采用热力学温标。
寒暑表
体温计
实验用温度计
常用温度计
常用温度计的原理:根据汞、煤油、或酒精等液体的热胀 冷缩的原理制成的。
构造
管内液体 量程 分度值 使用方法
实验用温度计
玻璃泡与玻 璃管相连
水银、煤油
-20℃~ 100℃
1℃
不能离开被 测物体读数
-30℃~
寒暑表
同上
酒精
50℃ 1℃ 直接读数
玻璃泡与支
35℃~
可以离开人
体温计玻璃管之间来自汞42℃ 0.1℃ 体读数,用
有缩口
前需要甩
1、数字式温度计:根据物质导电性与温度
关系制成的。 2、用双金属片制成的温度计。
°C
最高温度值?
120
使用前 假如上空的温度较低,水还能以雪的形式降到地面。
物理学中,物质有一种状态向另一种状态的变化称为物态变化。
原成水。如果把水放入冰箱,水还能复原成
冰。
2、云、雨、雪 是怎样形成的?
太阳照射使地面的水温升高,含有水蒸气的热空气 上升。在上升中,空气逐渐冷却,水蒸气凝结成小水 滴或小冰晶,形成了云。
当云层中的小水滴合并成大水滴时,雨便产生了。
云,形状各异。你是否知道云从哪里来 ?
雨,来自何处?又漂向何方?
传说纷飞的雪花来自天上“婆婆”的 羽毛枕头。你是否相信?
认识水的物态变化
1、人可以造雨吗?
将冰放入试管中,然后加热,观察冰的变化。
不断加热,水沸腾后,用玻璃片靠近试管口。
通过观察你可知:在加热过程中,冰变成了
水,水变成水蒸气,水蒸气在玻璃片上又复
273 .15℃。
在微观粒子和天体研究方面都采用热力学温标。
寒暑表
体温计
实验用温度计
常用温度计
常用温度计的原理:根据汞、煤油、或酒精等液体的热胀 冷缩的原理制成的。
构造
管内液体 量程 分度值 使用方法
实验用温度计
玻璃泡与玻 璃管相连
水银、煤油
-20℃~ 100℃
1℃
不能离开被 测物体读数
-30℃~
寒暑表
同上
酒精
50℃ 1℃ 直接读数
玻璃泡与支
35℃~
可以离开人
体温计玻璃管之间来自汞42℃ 0.1℃ 体读数,用
有缩口
前需要甩
1、数字式温度计:根据物质导电性与温度
关系制成的。 2、用双金属片制成的温度计。
°C
最高温度值?
120
使用前 假如上空的温度较低,水还能以雪的形式降到地面。
物理学中,物质有一种状态向另一种状态的变化称为物态变化。
原成水。如果把水放入冰箱,水还能复原成
冰。
2、云、雨、雪 是怎样形成的?
太阳照射使地面的水温升高,含有水蒸气的热空气 上升。在上升中,空气逐渐冷却,水蒸气凝结成小水 滴或小冰晶,形成了云。
当云层中的小水滴合并成大水滴时,雨便产生了。
《生活和技术中的物态变化》物态及其变化PPT精品课件
,放气孔被堵死,水上方的气压增大,沸点随着升高。当水上方气压大到一定程度时,锅内气体刚好能顶起安全阀,气压维持一定值,水也达到较高的沸点,大约为110-120℃。
3.易熔片的作用
为防止安全阀出现故障而起备用保险作用的。
用高压锅煮粥,熄火后用冷水将锅冷却,拿掉限压阀后打开锅盖,可以看到锅内的粥仍在沸腾,普通锅却看不到这样的现象,对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熄火后,锅内温度迅速降到100℃以下,但由于打开 锅盖后气压降低,所以重新沸腾B. 熄火后,锅内温度仍高于100℃,即使不冷却,不拿去限压阀,粥也在沸腾C. 熄火后,锅内温度仍然高于100℃,冷却后锅内气压比原来降低,打开锅盖后,气压降为一个大气压,所以重新沸腾D. 粥的流动性差,不易降温,熄火后即使不浇冷水,不拿去限压阀,粥也要沸腾较长时间
升华
凝华
12.利用二氧化碳灭火,是利用它具有的阻燃性质,图书档案,重要设备等发生火灾时,要利用二氧化碳灭火剂,这种灭火剂在常温下用压缩的方法使二氧化碳装入钢瓶中,使用时要注意先握在钢瓶的木柄上,然后再打开钢瓶,否则会因为二氧化碳________时要_________大量的热量而对使用者造成伤害。
汽化
C
三、电冰箱
1. 电冰箱内的致冷系统主要由哪些部分组成?
2. 电冰箱所用的致冷物质是什么?
3. 电冰箱是如何达到的致冷的目的?
4. 电冰箱为什么不能达到使室内降温的目呢?
易汽化和易液化的物质。
蒸发器里汽化吸热,冷凝器里液化放热。
四、航天技术中的物态变化
1.运载火箭的燃料与助燃剂是什么?
2.整流罩的外表面上涂有一层什么样的特殊物质?
2. 飞机在人工降雨过程中,向云层播撒干冰(固态二氧化碳)使之降雨,这个过程中经历______种物态变化,依次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___。
3.易熔片的作用
为防止安全阀出现故障而起备用保险作用的。
用高压锅煮粥,熄火后用冷水将锅冷却,拿掉限压阀后打开锅盖,可以看到锅内的粥仍在沸腾,普通锅却看不到这样的现象,对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熄火后,锅内温度迅速降到100℃以下,但由于打开 锅盖后气压降低,所以重新沸腾B. 熄火后,锅内温度仍高于100℃,即使不冷却,不拿去限压阀,粥也在沸腾C. 熄火后,锅内温度仍然高于100℃,冷却后锅内气压比原来降低,打开锅盖后,气压降为一个大气压,所以重新沸腾D. 粥的流动性差,不易降温,熄火后即使不浇冷水,不拿去限压阀,粥也要沸腾较长时间
升华
凝华
12.利用二氧化碳灭火,是利用它具有的阻燃性质,图书档案,重要设备等发生火灾时,要利用二氧化碳灭火剂,这种灭火剂在常温下用压缩的方法使二氧化碳装入钢瓶中,使用时要注意先握在钢瓶的木柄上,然后再打开钢瓶,否则会因为二氧化碳________时要_________大量的热量而对使用者造成伤害。
汽化
C
三、电冰箱
1. 电冰箱内的致冷系统主要由哪些部分组成?
2. 电冰箱所用的致冷物质是什么?
3. 电冰箱是如何达到的致冷的目的?
4. 电冰箱为什么不能达到使室内降温的目呢?
易汽化和易液化的物质。
蒸发器里汽化吸热,冷凝器里液化放热。
四、航天技术中的物态变化
1.运载火箭的燃料与助燃剂是什么?
2.整流罩的外表面上涂有一层什么样的特殊物质?
2. 飞机在人工降雨过程中,向云层播撒干冰(固态二氧化碳)使之降雨,这个过程中经历______种物态变化,依次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___。
常见的六种物态变化ppt课件
A、升华、凝华都要吸热
C B、升华、凝华都要放热
C、升华要吸热,凝华要放热
D、升华要放热,凝华要吸热
7. 说说下列各现象中物质状态的变化并说明吸 放热情况。 A. 碘变成紫色的气体 (升华吸热)
B. 卫生球变小了 (升华吸热) C. 霜的形成 (凝华放热) D. 雾、露的形成 (液化放热) E.水结冰 (凝固放热)
4、农彦说:“霜前冷,雪后寒”你认为这一说法 有道理吗?为什么?
5、实验室要制造一个低温而又干燥的
环境,可以用下列措施中( D )
A、大量冰块熔化吸热 B、用喷雾方法来加速蒸发吸热 C、用电风扇吹风散热 D、用“干冰”升华吸热
6、装有少量碘的烧瓶,在酒精灯上微微加热后,
瓶内固态的碘消失,而充满了紫色的碘蒸气; 停止加热,碘蒸气慢慢消失,烧瓶里出现碘粉 末颗粒,这个现象说明( )
雾 水蒸气液化成的小水珠附在尘埃
上形成的
露:天气较热时,空气中 的水蒸汽清晨前遇到温度 较低的树叶、花草等,液 化成小水珠附在它们的表 面,这就是露。(液化)
露 水蒸气液化成的小水珠附在花草上形成
霜:夜晚,气温降到0摄氏度以 下时,地面附近的水蒸汽遇到地 面上冷的物体,凝华为冰花附在 物体上,这就是霜。(凝华)霜 会使农作物遭受冻害。
现象,你知道它们是怎样形成的吗?
云
雨
云:白天气温较高,地表水大量蒸发,因此空气中含有大 量的水蒸汽。这时候水蒸汽上升到冷的高空以后,一部分 液化成为小水滴,一部分凝华成小冰晶,天空中的云就是 由大量的小水滴和小冰晶组成的。(液化以及凝华)
云
水蒸气的液化成小水珠或凝华成小 冰晶形成
雨:当云越聚越多,越聚越厚的时候,就要开始下落,在 下落过程当中随着温度升高,云中的小冰晶熔化成小水滴, 与云中原有的小水滴一起降落到地面上,这就是雨。(熔 化)
C B、升华、凝华都要放热
C、升华要吸热,凝华要放热
D、升华要放热,凝华要吸热
7. 说说下列各现象中物质状态的变化并说明吸 放热情况。 A. 碘变成紫色的气体 (升华吸热)
B. 卫生球变小了 (升华吸热) C. 霜的形成 (凝华放热) D. 雾、露的形成 (液化放热) E.水结冰 (凝固放热)
4、农彦说:“霜前冷,雪后寒”你认为这一说法 有道理吗?为什么?
5、实验室要制造一个低温而又干燥的
环境,可以用下列措施中( D )
A、大量冰块熔化吸热 B、用喷雾方法来加速蒸发吸热 C、用电风扇吹风散热 D、用“干冰”升华吸热
6、装有少量碘的烧瓶,在酒精灯上微微加热后,
瓶内固态的碘消失,而充满了紫色的碘蒸气; 停止加热,碘蒸气慢慢消失,烧瓶里出现碘粉 末颗粒,这个现象说明( )
雾 水蒸气液化成的小水珠附在尘埃
上形成的
露:天气较热时,空气中 的水蒸汽清晨前遇到温度 较低的树叶、花草等,液 化成小水珠附在它们的表 面,这就是露。(液化)
露 水蒸气液化成的小水珠附在花草上形成
霜:夜晚,气温降到0摄氏度以 下时,地面附近的水蒸汽遇到地 面上冷的物体,凝华为冰花附在 物体上,这就是霜。(凝华)霜 会使农作物遭受冻害。
现象,你知道它们是怎样形成的吗?
云
雨
云:白天气温较高,地表水大量蒸发,因此空气中含有大 量的水蒸汽。这时候水蒸汽上升到冷的高空以后,一部分 液化成为小水滴,一部分凝华成小冰晶,天空中的云就是 由大量的小水滴和小冰晶组成的。(液化以及凝华)
云
水蒸气的液化成小水珠或凝华成小 冰晶形成
雨:当云越聚越多,越聚越厚的时候,就要开始下落,在 下落过程当中随着温度升高,云中的小冰晶熔化成小水滴, 与云中原有的小水滴一起降落到地面上,这就是雨。(熔 化)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三章《物态变化》课件(共22张PPT)
点是_9_8_℃。
2、小明发现自己组的水比
C 邻组的水先沸腾,提前沸腾
的原因可能是___。
3、图像中AB段水沸腾前吸
时间
热温度_升_高_,BC段水沸 腾时吸热温度_不_变_。
注:液体沸腾的条件是:(1)达_到_沸_点;(2) 继_续_吸_热。
刚停止沸腾的水
沸点与气压(压强)的关系:
沸腾的水
一切液体的沸点,都是压强增大时升高, 压强减小时降低
液化
(1)液化的两种方法:降__低__温__度___ 和_压__缩__体__积____. (2)常见的液化现象
烧水时,壶嘴上方出现 “白 气夏”天.自来水管、水缸和玻璃上会“出 汗”. 冬雾天与,露嘴的里形呼成出.“白气”. 夏天,冰棍周围冒“白气”.
生活中看得见的“白气”是小水珠,而不是水蒸 气.
巩固练习
• 1. 某物质发生物态变化时,它的温度随时 变化情况如图1所示,则该图象是(D)
• A. 冰的熔化图象 • B. 松香的熔化图象 • C. 玻璃的凝固图象 • D. 铁水的凝固图象
0
2、(2006,江西南昌)通过观察下图所示的三幅晾 晒衣服的示意图,结合日常生活的经验,可知:液体 蒸发的快慢与液体的__表__面__积___、液体的___温__度____和 液体表面的空气流速有关。
(2)乙图线温度升高的是 AB、CD 段,温度不变的是 BC 段,
AB段处于固体 状态,BC段处于 固液共存 状态, CD段处于
液体状态,吸热但温度不升高的是
BC
段,
探究释疑
• 1、“手和脑在一块干是创造教育的开始,手脑双全是创造教育的目的。” • 2、一切真理要由学生自己获得,或由他们重新发现,至少由他们重建。 • 3、反思自我时展示了勇气,自我反思是一切思想的源泉。 • 4、好的教师是让学生发现真理,而不只是传授知识。 • 5、数学教学要“淡化形式,注重实质.
-第3章 物态变化(一)(图片版) (共80张PPT)
6.我们生活在这炎炎的夏日里,多么期盼环境的 凉爽;但真正到了深冬时节,却又是滴水成冰的寒 冷.对于滴水成冰这一过程,有关物态变化和热,下 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导学号 73240021】 A.物态变化是凝固,放出热量 B.物态变化是汽化,吸收热量 C.物态变化是熔化,吸收热量 D.物态变化是液化,放出热量
A.该物质是非晶体 B.该物质的熔点是 80 ℃ C.在第 5 min 时物质已全部熔化 D.第 10 min 时物质处于液态
解析: 本题考查晶体熔化的图像.从图像可以看 出,此物质在熔化过程中保持 80 ℃不变,所以此物质 是晶体,且熔点为 80 ℃ ,A 错误,B 正确;根据图像 可知,该物质从 5 min 时开始熔化,到 15 min 时熔化 结束,整个熔化过程用了 15 min- 5 min= 10 min,第 10 min 时物质处于固液共存态, C、 D 错误. 答案: B
条 件
特 点 晶
有固定熔点和凝固点 无固定熔点和凝固点
非晶体
联 系
熔化和凝固互为逆过程
2.固体可以分为 晶体 和 非晶体 .标准大气压 下,冰的熔点为 0 ℃ . 3.常见的晶体有冰、 海波 、 石英 、水晶及各 种金属,常见的非晶体有蜡、 松香 、 玻璃 、沥青.
考点一
温度、温度计
命题点: (1)摄氏温度的规定; (2)温度计的原理; (3)温度计的使用.
2.如图所示,下列用温度计测液体的温度,正确 的是( )
【解析】本题考查温度计的使用及其读数. A 图 中,玻璃泡全部浸没在被测液体中,没有碰到容器底 和容器壁,读数时视线与温度计的液柱的上表面相平, 符合题意;B 图中,玻璃泡碰到容器底,使测量结果 不准确,不符合题意;C 图中,温度计在液体中倾斜, 使测量结果不准确,不符合题意; D 图中,读数时俯 视液柱的上表面,使测量结果偏大,不符合题意. 【答案】 A
专题三 物态变化ppt课件
【答案】(1)80 (2)小于 (3)此时液体已经到达 沸腾
实验二 探究液体的沸腾特点
考查要点: 1.实验装置的组装:自下而上. 2.温度计的使用和读数. 3.缩短实验时间的方法:用热水加热、减少水的质量、加 精灯的火焰、加纸盖. 4.水沸腾时的现象:产生大量的气泡.在上升过程中逐渐 5.绘制沸腾时温度—时间图像. 6.根据数据或图像写出结论:沸腾时要继续吸热,但温度 不变.
晶体和非晶体
晶体: 有些固体有确定的熔化温度,熔化过程中吸热
但 温度保持不变
例如:萘,海波,食盐,冰,各种金属
非晶体: 有些固体没有确定的熔化温度,熔化过程中吸
热温度不断升高
例如:松香、蜂蜡、玻璃、沥青
固 体 相同点 不同点
熔化 条件
晶体 非晶体
熔化过程都 是由固态变 为液态,都 要吸热;凝 固过程都是 由液态变为 固态都要放 热。
物质从气态变为液态的过 液化放出热量
使气体液化 a.降低温度 b.压缩体积
你见过早晨窗玻璃上因出现一层水雾而变得 模糊的现象吗?(里边还是外边?)
使气体液化的第一种方法-- 降低温度。
自然界中露水的形成、雾的形成 是因为气温下降使水蒸气遇冷液 形成的。
使气体液化的另一种方法:压缩体积。
日常生活中的应用:气体经压缩便于 运输、贮存和使用
化
沸腾:在液体内部和表面同时
汽化和液化 汽化的两种方式
蒸发:只在液体表面发生的汽
液化的两种方式
降低温度 压缩体积
升华和凝华
定义:物质由固态变成气态叫升华,物质由气态直 特征:升华吸热,凝华放热
考点一 温度和温度计
1.温度
(1)概念:物体的冷热程度叫温度.
(2)生活中常用的温度
实验二 探究液体的沸腾特点
考查要点: 1.实验装置的组装:自下而上. 2.温度计的使用和读数. 3.缩短实验时间的方法:用热水加热、减少水的质量、加 精灯的火焰、加纸盖. 4.水沸腾时的现象:产生大量的气泡.在上升过程中逐渐 5.绘制沸腾时温度—时间图像. 6.根据数据或图像写出结论:沸腾时要继续吸热,但温度 不变.
晶体和非晶体
晶体: 有些固体有确定的熔化温度,熔化过程中吸热
但 温度保持不变
例如:萘,海波,食盐,冰,各种金属
非晶体: 有些固体没有确定的熔化温度,熔化过程中吸
热温度不断升高
例如:松香、蜂蜡、玻璃、沥青
固 体 相同点 不同点
熔化 条件
晶体 非晶体
熔化过程都 是由固态变 为液态,都 要吸热;凝 固过程都是 由液态变为 固态都要放 热。
物质从气态变为液态的过 液化放出热量
使气体液化 a.降低温度 b.压缩体积
你见过早晨窗玻璃上因出现一层水雾而变得 模糊的现象吗?(里边还是外边?)
使气体液化的第一种方法-- 降低温度。
自然界中露水的形成、雾的形成 是因为气温下降使水蒸气遇冷液 形成的。
使气体液化的另一种方法:压缩体积。
日常生活中的应用:气体经压缩便于 运输、贮存和使用
化
沸腾:在液体内部和表面同时
汽化和液化 汽化的两种方式
蒸发:只在液体表面发生的汽
液化的两种方式
降低温度 压缩体积
升华和凝华
定义:物质由固态变成气态叫升华,物质由气态直 特征:升华吸热,凝华放热
考点一 温度和温度计
1.温度
(1)概念:物体的冷热程度叫温度.
(2)生活中常用的温度
教科版物理物态变化 ppt课件
中。
(a)空调、冰箱已经成为家庭生活必备
(b)氩氦超导手术系统的发明,是超低温手术和肿瘤治疗的革命。
©在干旱的夏季,用飞机喷撒干冰,实现人工降雨。
(d)哈尔滨冰雪大世界用人工降雪,营造冰雪大世界
教科版物理物态变化
• ⑴使用液化气:减压汽化现象,钢瓶中的液态燃料在 减压时能自动发生物态变化。
热管最早应用在人造卫星中
教科版物理物态变化
• ⑴空调冰箱的冷暖循环运用了物态变化。 • 冷凝管里:蒸气液化放热 冷冻室里:蒸气汽化吸热
• ⑵人工降雨运用了物态变化:干冰升华吸热, 空气中的水蒸气放热发生凝华现象。
• ⑶人工降雪:制冷机将空气制冷,使空气中的水蒸气 凝华成雪花。
• ⑷物态变化规律的应用,促进了人类文明的发展。 • 蒸汽机时代:运用水的汽化作为工作物质。 • 电气化时代:利用了内能使水汽化作为工作物质。 • 信息时代:人工制造的单晶体硅广泛应用于电子技术
而且无污染。在军事上利用等离子体可规避 探测系统,用于飞机等武器装备的隐形等。
太阳表面经常生巨大的电磁风暴, 科学家形象地比喻为太阳打“喷 嚏” 图为太阳在发生巨大的喷发,
几百万吨的等离子体以高达每小 时350万千米的速度被抛向太空。
热纳(PierreGillesdeGennes ),最 早提出软物质概念的 物理学家
太阳风、很多星际物质,都是等离子体。 它是宇宙间物质存在的主要形式。用人 工方式也可以产生等离子体,如霓虹灯 放电 ,原子核聚变、用紫外线和X 射线 照射气体,都可以产生等离子体。
教科版物理物态变化
利用等离子弧可以切割、焊接、喷涂, 可以制造新颖的 光源和显示器。等离子体显
示器是继阴极射线管显示器、液晶显示器之 后的新一代显示器,它的最大特点是厚度小, 显示面积大,用这种显示器制造电视机,可 以像画一样挂在墙上。用等离子技术处理高 分子材料,包括塑料和 纺织物,既能改变材 料的 表面性质,又能保留原材料的优异性能,
(a)空调、冰箱已经成为家庭生活必备
(b)氩氦超导手术系统的发明,是超低温手术和肿瘤治疗的革命。
©在干旱的夏季,用飞机喷撒干冰,实现人工降雨。
(d)哈尔滨冰雪大世界用人工降雪,营造冰雪大世界
教科版物理物态变化
• ⑴使用液化气:减压汽化现象,钢瓶中的液态燃料在 减压时能自动发生物态变化。
热管最早应用在人造卫星中
教科版物理物态变化
• ⑴空调冰箱的冷暖循环运用了物态变化。 • 冷凝管里:蒸气液化放热 冷冻室里:蒸气汽化吸热
• ⑵人工降雨运用了物态变化:干冰升华吸热, 空气中的水蒸气放热发生凝华现象。
• ⑶人工降雪:制冷机将空气制冷,使空气中的水蒸气 凝华成雪花。
• ⑷物态变化规律的应用,促进了人类文明的发展。 • 蒸汽机时代:运用水的汽化作为工作物质。 • 电气化时代:利用了内能使水汽化作为工作物质。 • 信息时代:人工制造的单晶体硅广泛应用于电子技术
而且无污染。在军事上利用等离子体可规避 探测系统,用于飞机等武器装备的隐形等。
太阳表面经常生巨大的电磁风暴, 科学家形象地比喻为太阳打“喷 嚏” 图为太阳在发生巨大的喷发,
几百万吨的等离子体以高达每小 时350万千米的速度被抛向太空。
热纳(PierreGillesdeGennes ),最 早提出软物质概念的 物理学家
太阳风、很多星际物质,都是等离子体。 它是宇宙间物质存在的主要形式。用人 工方式也可以产生等离子体,如霓虹灯 放电 ,原子核聚变、用紫外线和X 射线 照射气体,都可以产生等离子体。
教科版物理物态变化
利用等离子弧可以切割、焊接、喷涂, 可以制造新颖的 光源和显示器。等离子体显
示器是继阴极射线管显示器、液晶显示器之 后的新一代显示器,它的最大特点是厚度小, 显示面积大,用这种显示器制造电视机,可 以像画一样挂在墙上。用等离子技术处理高 分子材料,包括塑料和 纺织物,既能改变材 料的 表面性质,又能保留原材料的优异性能,
初中物理-物态变化-PPT课件-图文
液体表面上方的气压会影响沸点,气压越高,沸点越高
共点
都是由液态变为气态;都要吸热
续表
考点梳理
2. 液化的方法:降温、压缩体积
续表
【易错点】 水蒸气无色、无味、透明,且用肉眼无法看到,我们看到空气中的“白气”,实际上是水蒸气遇冷液化成的“小水珠”,“白气”是液体,不是气体。
[例 4]近几年南方持续干旱,政府实施了人工降雨。气象部门用火箭将碘化银撒向云层,碘化银吸附水汽,加速水蒸气____成小水滴,或加速水蒸气____成冰晶。水蒸气变成冰晶的过程中____热量。(前两空填物态变化名称) [解析] 气象部门将碘化银撒向云层,可以加速水蒸气的液化或水蒸气的凝华,使云层中的小水滴和小冰晶越来越多,当空气承受不住小水滴和小冰晶的重量时,小水滴和小冰晶就会降落下来;液化和凝华的过程都是放热的过程。
灯泡内壁变黑;霜的形成;雪的形成
谢谢!
____热
四、升华和凝华
固态
气态
提示 物态变化与热量的关系图:
吸
气态
固态
放
考点专项·突破
[例 1] 小光同学早上起床后用温度计测了一下自己的体温,示数如图所示,则他的体温_______(选填“正常”或“不正常”);测完体温后,他直接将体温计放在桌子上,晚上回来后发现示数不变,则当天的最高气温为____________。 [解析] 人体的正常体温为36~37 ℃,从图中可以读出他的体温是38.6 ℃,已经超出正常体温,属于发热状态了;由于使用完及晚上读数前均未甩体温计,这种情况下,体温计的示数只能上不能下,所以当天的最高气温为“不高于38.6 ℃”。 [答案] 不正常;不高于38.6 ℃
考点一 温度与温度计
不正常
不高于38.6℃
共点
都是由液态变为气态;都要吸热
续表
考点梳理
2. 液化的方法:降温、压缩体积
续表
【易错点】 水蒸气无色、无味、透明,且用肉眼无法看到,我们看到空气中的“白气”,实际上是水蒸气遇冷液化成的“小水珠”,“白气”是液体,不是气体。
[例 4]近几年南方持续干旱,政府实施了人工降雨。气象部门用火箭将碘化银撒向云层,碘化银吸附水汽,加速水蒸气____成小水滴,或加速水蒸气____成冰晶。水蒸气变成冰晶的过程中____热量。(前两空填物态变化名称) [解析] 气象部门将碘化银撒向云层,可以加速水蒸气的液化或水蒸气的凝华,使云层中的小水滴和小冰晶越来越多,当空气承受不住小水滴和小冰晶的重量时,小水滴和小冰晶就会降落下来;液化和凝华的过程都是放热的过程。
灯泡内壁变黑;霜的形成;雪的形成
谢谢!
____热
四、升华和凝华
固态
气态
提示 物态变化与热量的关系图:
吸
气态
固态
放
考点专项·突破
[例 1] 小光同学早上起床后用温度计测了一下自己的体温,示数如图所示,则他的体温_______(选填“正常”或“不正常”);测完体温后,他直接将体温计放在桌子上,晚上回来后发现示数不变,则当天的最高气温为____________。 [解析] 人体的正常体温为36~37 ℃,从图中可以读出他的体温是38.6 ℃,已经超出正常体温,属于发热状态了;由于使用完及晚上读数前均未甩体温计,这种情况下,体温计的示数只能上不能下,所以当天的最高气温为“不高于38.6 ℃”。 [答案] 不正常;不高于38.6 ℃
考点一 温度与温度计
不正常
不高于38.6℃
物态变化专题(课件-11张ppt)
煮熟汤料的时间相同,用大火反而更费燃料。
谢谢观看!
二、晶体的熔化曲线
【例题5】市场上有一种“55℃保温杯”,外层为隔热材料,内层为导热材
料,夹层间有“神奇物质”。开水倒入杯中数分钟后,水温降为55℃且能较
长时间保持不变。“神奇物质”在55℃( )
A.一定处于固态
B.一定处于液态C.一定处于固源自液混合态D.以上情况都有可能
三、蒸发和沸腾
发生部位 温度要求 剧烈程度
汽化(吸热) 液化(放热)
气态
【例题2】如图所示的自然现象中,由液化形成的是( )
D.电熨斗冒白气
一、物态变化的类型
固态
熔化(吸热) 液态
凝固(放热)
汽化(吸热) 液化(放热)
气态
【例题3】教室内气温为25℃,小江同学在温度计的玻璃泡上涂抹少量与室温相同的酒精。 如图中能比较正确地反映温度计示数随时间变化的图像是( )
三、蒸发和沸腾
2.小李进行“观察水的沸腾”实验时使用的装置如图甲所示。
(1)实验时当温度升高到如图甲温度计所示时,在烧杯中能观察到如图乙____C____ ( 选填“C”或“D”)所示的现象。实验结束撤掉酒精灯后,小李发现水仍然能沸腾一段时 间,这是因为___水__能__继_。续从铁圈(或石棉网)上吸收热量 (2)如图丙是小李根据部分实验数据绘制成的图像。若其他条件不变,仅将水的质量 增加,请在答题纸的图中画出水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大致图线。
课题:《物态变化专题》
一、物态变化的类型
熔化(吸热)
汽化(吸热)
固态
液态
气态
凝固(放热)
液化(放热)
【例题1】提起压在容器中水面上方的与容器壁紧密接触的活塞,容器中的水发生汽化,如 左 下图所示.下列图像与水汽化后相同空间内粒子分布最符合的是 ( )
谢谢观看!
二、晶体的熔化曲线
【例题5】市场上有一种“55℃保温杯”,外层为隔热材料,内层为导热材
料,夹层间有“神奇物质”。开水倒入杯中数分钟后,水温降为55℃且能较
长时间保持不变。“神奇物质”在55℃( )
A.一定处于固态
B.一定处于液态C.一定处于固源自液混合态D.以上情况都有可能
三、蒸发和沸腾
发生部位 温度要求 剧烈程度
汽化(吸热) 液化(放热)
气态
【例题2】如图所示的自然现象中,由液化形成的是( )
D.电熨斗冒白气
一、物态变化的类型
固态
熔化(吸热) 液态
凝固(放热)
汽化(吸热) 液化(放热)
气态
【例题3】教室内气温为25℃,小江同学在温度计的玻璃泡上涂抹少量与室温相同的酒精。 如图中能比较正确地反映温度计示数随时间变化的图像是( )
三、蒸发和沸腾
2.小李进行“观察水的沸腾”实验时使用的装置如图甲所示。
(1)实验时当温度升高到如图甲温度计所示时,在烧杯中能观察到如图乙____C____ ( 选填“C”或“D”)所示的现象。实验结束撤掉酒精灯后,小李发现水仍然能沸腾一段时 间,这是因为___水__能__继_。续从铁圈(或石棉网)上吸收热量 (2)如图丙是小李根据部分实验数据绘制成的图像。若其他条件不变,仅将水的质量 增加,请在答题纸的图中画出水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大致图线。
课题:《物态变化专题》
一、物态变化的类型
熔化(吸热)
汽化(吸热)
固态
液态
气态
凝固(放热)
液化(放热)
【例题1】提起压在容器中水面上方的与容器壁紧密接触的活塞,容器中的水发生汽化,如 左 下图所示.下列图像与水汽化后相同空间内粒子分布最符合的是 ( )
初中物理物态变化ppt课件
沙漠中的仙人掌
寒假来临,不少的高中毕业生和大学 在校生 都选择 去打工 。准备 过一个 充实而 有意义 的寒假 。但是 ,目前 社会上 寒假招 工的陷 阱很多
实战演练
3.图甲是“观察水的沸腾”的实验装置图。 ⑴安装该实验装置时,应该先固定A、B两铁圈
中的 B铁圈。
⑵水沸腾时温度计示数如图乙所示,由此可知,
知识梳理
一.熔化和凝固
1.熔化:
(1) 熔化:物体由_固__态__变__为__液__态___的过程叫熔化。 (2)熔点:晶体熔化时的温度叫做熔点。
不同晶体的熔点_不__同___。 2.凝固:
(1) 凝固:物质从_液__态__变__成__固__态___的过程叫做凝固。 (2) 凝固点:物体从液体凝固为晶体时的温度叫做凝
__②__体__温__计__;__③__寒__暑__表_______
寒假来临,不少的高中毕业生和大学 在校生 都选择 去打工 。准备 过一个 充实而 有意义 的寒假 。但是 ,目前 社会上 寒假招 工的陷 阱很多
5.实验用温度计的正确使用: ①测温前要观察_量__程__,认清_分__度_值__; ②测温时温度计的玻__璃__泡_要与被测物体充 分接触; ③读数时温度计的玻璃泡不能离开被测物 体,视线要与玻璃管会垂直,并且跟液柱 的___上__表__面__相_平____.
2.电视机正常工作时,由于部分元件发热,用手 试一下后盖会觉得有点温热的感觉,估计后盖处
的温度大约为( C )
A、-20℃ B、10℃ C、40℃ D、80℃
寒假来临,不少的高中毕业生和大学 在校生 都选择 去打工 。准备 过一个 充实而 有意义 的寒假 。但是 ,目前 社会上 寒假招 工的陷 阱很多
塑料盆的制作
寒假来临,不少的高中毕业生和大学 在校生 都选择 去打工 。准备 过一个 充实而 有意义 的寒假 。但是 ,目前 社会上 寒假招 工的陷 阱很多
实战演练
3.图甲是“观察水的沸腾”的实验装置图。 ⑴安装该实验装置时,应该先固定A、B两铁圈
中的 B铁圈。
⑵水沸腾时温度计示数如图乙所示,由此可知,
知识梳理
一.熔化和凝固
1.熔化:
(1) 熔化:物体由_固__态__变__为__液__态___的过程叫熔化。 (2)熔点:晶体熔化时的温度叫做熔点。
不同晶体的熔点_不__同___。 2.凝固:
(1) 凝固:物质从_液__态__变__成__固__态___的过程叫做凝固。 (2) 凝固点:物体从液体凝固为晶体时的温度叫做凝
__②__体__温__计__;__③__寒__暑__表_______
寒假来临,不少的高中毕业生和大学 在校生 都选择 去打工 。准备 过一个 充实而 有意义 的寒假 。但是 ,目前 社会上 寒假招 工的陷 阱很多
5.实验用温度计的正确使用: ①测温前要观察_量__程__,认清_分__度_值__; ②测温时温度计的玻__璃__泡_要与被测物体充 分接触; ③读数时温度计的玻璃泡不能离开被测物 体,视线要与玻璃管会垂直,并且跟液柱 的___上__表__面__相_平____.
2.电视机正常工作时,由于部分元件发热,用手 试一下后盖会觉得有点温热的感觉,估计后盖处
的温度大约为( C )
A、-20℃ B、10℃ C、40℃ D、80℃
寒假来临,不少的高中毕业生和大学 在校生 都选择 去打工 。准备 过一个 充实而 有意义 的寒假 。但是 ,目前 社会上 寒假招 工的陷 阱很多
塑料盆的制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体温计每一小格表示多少? (2)实验用温度计和体温计的构造上有什么区别? (3)使用体温计时为什么可以离开身体后再进行 读数?
1.温度计量程-20~100 ℃ ,分度值为1
体温计量程36~42 ℃ ,分度值0.1
2.体温计用水银来量温度,温度计则用别 的液体
3. 体温计玻璃泡上有一根细细弯曲的管, 是为了让水银受热膨胀能通过它,遇冷 收缩不通过它, 就不会下降。(所以用 体温计时要甩一下,甩到35℃以下 )而 温度计遇冷直接下降。
温度计要小心拿放,谨防破裂!! 如果温度计的管子破裂,请立即告诉老师!
1、温度计有哪几部分组成 ?
(建议从上到下,从里到外观察)
2、温度计表面有什么信息?
3、你们还发现了什么?
单位:℃
刻度
内径很细的玻璃管
液柱(红色液体) 玻璃泡
• 1、这支温度计的单位: ℃ • 2、每一个刻度表示: 1℃ • 3、最高温度是:100℃ • 最低温度:0℃
冰水混合物——0 ℃ (水的冰点)
沸腾的水——100 ℃ (水的沸点)
0 ℃——100 ℃均分为100等份, 每份1 ℃
4、继续观察:用手捂住温度计的玻璃 泡1分钟,观察到的变化是?松手后呢?
读作: 25 摄氏度 写作: 25 ℃读作:零下Βιβλιοθήκη 0 摄氏度写作: -10 ℃
零上温度自0℃向上数,数字 越来越 大 ,表示温度越来 越 高 ;零下温度自0℃向 下数,数字越来越 大 ,表 示温度越来越 低 。
1、实验要求:用温度计测量教室内的温度, 并准确读出数值。
2、思考:使用温度计时要注意哪些方面?
哪位同学的读数方法比较正确呢?
小明
小芳
偏大
俯
视
小强
正确
偏小
仰
平视
视
活动三:使用温度计
1、手不要触摸温度计的玻璃泡 2、呼出的热气不要对着温度计 3、液面静止后,平视液面读数
生活中各种各样的温度计
小研究:
你能用恰当的词语来描述春夏秋冬 四季的气温特点吗?
1、如果有两杯水,哪杯是热的,哪杯是冷 的?你能分辨出来吗?
温度:物体的冷热程度叫温度,
通常用摄氏度( ℃ )来表示。
1、如果有四杯水,你能用手指分辨出杯内 水的冷热吗?准确吗?可靠吗?
常用的温度计有:
实验用温度计、家用温度计、体温计(医用)
感谢您的阅读! 为了便于学习和使用,本 文档下载后内容可随意修 改调整及打印。 欢迎下载!
1.温度计量程-20~100 ℃ ,分度值为1
体温计量程36~42 ℃ ,分度值0.1
2.体温计用水银来量温度,温度计则用别 的液体
3. 体温计玻璃泡上有一根细细弯曲的管, 是为了让水银受热膨胀能通过它,遇冷 收缩不通过它, 就不会下降。(所以用 体温计时要甩一下,甩到35℃以下 )而 温度计遇冷直接下降。
温度计要小心拿放,谨防破裂!! 如果温度计的管子破裂,请立即告诉老师!
1、温度计有哪几部分组成 ?
(建议从上到下,从里到外观察)
2、温度计表面有什么信息?
3、你们还发现了什么?
单位:℃
刻度
内径很细的玻璃管
液柱(红色液体) 玻璃泡
• 1、这支温度计的单位: ℃ • 2、每一个刻度表示: 1℃ • 3、最高温度是:100℃ • 最低温度:0℃
冰水混合物——0 ℃ (水的冰点)
沸腾的水——100 ℃ (水的沸点)
0 ℃——100 ℃均分为100等份, 每份1 ℃
4、继续观察:用手捂住温度计的玻璃 泡1分钟,观察到的变化是?松手后呢?
读作: 25 摄氏度 写作: 25 ℃读作:零下Βιβλιοθήκη 0 摄氏度写作: -10 ℃
零上温度自0℃向上数,数字 越来越 大 ,表示温度越来 越 高 ;零下温度自0℃向 下数,数字越来越 大 ,表 示温度越来越 低 。
1、实验要求:用温度计测量教室内的温度, 并准确读出数值。
2、思考:使用温度计时要注意哪些方面?
哪位同学的读数方法比较正确呢?
小明
小芳
偏大
俯
视
小强
正确
偏小
仰
平视
视
活动三:使用温度计
1、手不要触摸温度计的玻璃泡 2、呼出的热气不要对着温度计 3、液面静止后,平视液面读数
生活中各种各样的温度计
小研究:
你能用恰当的词语来描述春夏秋冬 四季的气温特点吗?
1、如果有两杯水,哪杯是热的,哪杯是冷 的?你能分辨出来吗?
温度:物体的冷热程度叫温度,
通常用摄氏度( ℃ )来表示。
1、如果有四杯水,你能用手指分辨出杯内 水的冷热吗?准确吗?可靠吗?
常用的温度计有:
实验用温度计、家用温度计、体温计(医用)
感谢您的阅读! 为了便于学习和使用,本 文档下载后内容可随意修 改调整及打印。 欢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