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冀教版语文下册课文中心
冀教四年级下册语文知识点
四年级下册语文知识点1、《宿新市徐公店》的作者是宋朝诗人杨万里,他为我们描绘了一幅儿童追春图。
这首诗描写了南方农村的暮春景色。
在一派田园风光中,穿插了儿童的天真烂漫,富有儿童情趣。
表达了诗人对春天和乡村生活的热爱之情。
2、《清平乐》的作者是宋朝辛弃疾。
这首词为我们描绘了一幅江南劳作的图景,表达了作者对美好、悠闲的田园生活的向往和热爱。
我还知道词牌名有:念奴娇、沁园春、浪淘沙、卜算子、菩萨蛮、渔歌子、如梦令、忆江南、西江月、永遇乐、蝶恋花、水调歌头、浣溪沙、一剪梅、满江红3、《天窗》通过叙述天窗给孩子们带来的丰富的想象和慰藉,赞美了孩子们的童真,同时告诫我们:抓住身边一切想象的机会,张开想象的翅膀,去认识更广阔的世界。
4、“这小小的天窗是作者唯一的慰藉”是因为(天窗很小,但却是孩子们心中最美的地方。
虽然透过天窗只能看到很少的景物,却是给他们带来无限的遐想,也这是他们最快乐的时候,以至于多年以后作者还是抹不去这块记忆,这也许是他放飞理想的开始。
)5、天窗的神奇体现在(天窗很小,只是屋顶上的一个小方洞,通过它,孩子们只能看到很少的景物,而它却给孩子们带来了那么多的想象,那么多的慰藉。
小小的天窗不仅给乡下的房子带来了光明,还放飞了乡下孩子的心灵。
)6、《芦叶船》这篇课文围绕芦叶船写了三件事:一、是“我们”经常在家乡的竖河边用芦苇做成船,并把它放在河中央,看着它远航。
二、是“我们”在放学回来的路上寻找头一天坐的船,并且展开美好的联想。
三、是在一个星期天,“我”陪表兄到长江边上放芦叶船,他做的芦叶船顺丰顶狼,扬帆远航,“我”惊喜万分。
7、《芦叶船》这篇课文通过“我”小时候和小伙伴们做芦叶船、放芦叶船的情景,展现了芦叶船给“我们”带来的快乐,从而告诉我们,热爱生活,追求梦想,这样才能感受到生活的美好。
8、《女孩儿乌塔》这篇课文是按事情的发展顺序写的。
乌塔是(一个见多识广、经验丰富、有计划、胆大心细、独立生活能力强、勇于实践的孩子)。
部编版四年级下册语文全册课文中心思想
部编版四年级下册语文全册课文中心思想第一单元1.古诗词三首《宿新市徐公店》的作者是宋朝诗人XXX,这首诗描写了农村早春风光,突出了农村清新与宁静,反映了儿童们的天真活泼,表达了诗人虽客居他乡却依然闲适的心境。
《四时田园杂兴(其二十五)》这首诗写初夏江南的田园景色。
诗中用梅子黄、杏子肥、麦花白、菜花稀,写出了夏季南方农村景物的特点,有花有果,有色有形。
前两句写出梅黄杏肥,麦白菜稀,色彩鲜丽。
诗的第三句,从侧面写出了农民劳动的情况:初夏农事正忙,农民早出晚归,所以白天很少见到人。
最后一句又以“惟有蜻蜓蛱蝶飞”来衬托村中的寂静,静中有动,显得更静。
后两句写出昼长人稀,蜓飞蝶舞,以动衬静。
《清平乐·村居》的作者是宋朝词人XXX,这首词描绘了一家五口在乡村的生活情态,表现了生活之美和人情之美,体现了作者对田园生活的羡慕与向往。
2.乡下人家《乡下人家》一文通过描写乡村白天和夜晚及春夏秋三个季节的景色,展现了乡下人家朴实、自然、和谐、充满诗意的乡村生活,赞扬了乡下人家热爱生活,善于用自己勤劳的双手装点自己的家园、装点自己的生活的美好品质。
3.天窗《天窗》一文通过叙述天窗给孩子们带来的丰富想象和慰藉,赞美了孩子们的童真,同时告诫我们:抓住身边一切可以进行想象的机会,张开想象的翅膀,去认识更广阔的世界。
4.三月桃花水一文描写了阳春三月,春水滋润大地、催生万物的美丽景色,赞美了三月桃花水比金子还贵,比银子还亮,美得让人陶醉。
第二单元5.XXX《琥珀》是一篇说明文,也可称科学小品。
作者是德国作家XXX,他用极其活泼、通俗易懂的文笔和充分的想像,介绍有关琥珀的科学知识,假想了这块琥珀的形成、发展的过程,判断了它在科学上的价值。
6.飞向蓝天的恐龙《飞向蓝天的恐龙》是一篇科普文章,主要向人们介绍了科学家们根据研究提出的一种假说:鸟类很可能是一种小型恐龙的后裔。
20世纪末,我国科学家在辽西首次发现了保存有羽毛印痕的恐龙化石,为人们想象恐龙飞向蓝天、变化为鸟类的演化过程提供了证据;告诉我们要了解恐龙飞向蓝天的演变过程,要体会科学工作者从事科学研究的执着与艰辛;要热爱科学、探索未知。
冀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课文内容】
冀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课文内容】一、按课文内容填空。
(53分)1.你会从那_____________上面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想象到无数______________的星,无数像______似的、______似的、__________似的奇幻的__________。
2.院中的花草可__________,被它折腾得____________。
我从来不责打它。
看它那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我喜欢还来不及,怎么会跟它生气呢?3.鸟儿们____________无数的花瓣、____________。
伴着阳光,树林里下了一场__________、__________。
飘落的花瓣和绿叶呀,__________了林中的小屋……4.太阳出来了,千万缕____________透过树梢,像________一样刺透了________,照在________的草地上。
小鸟____________地叫起来,它们在愉快地迎接着新的一天的到来。
5.水乡的路,__________________。
进庄出庄,_________________。
渔网作______________,挂满树;走近才见,________________。
6.这一天,它觉得________________,它闻见______________;它快乐地______________________,伸出它____________________。
7.黄昏的时候,海军军营里_______________的号声吹起,声音______________。
那熟悉的调子,常使她__________地要落泪。
8.她那慈祥的面容,宽广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人品,将永远______________在人们的记忆里;她用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铸成的作品,将永远地流传下去,直到____________!9.这________的肥皂泡,是我们自己________地轻轻吹起的,________,又________________地飞起,是那么________,那么________,那么__________,那么____________。
冀教四年级下册语文知识点定稿版
冀教四年级下册语文知识点精编W O R D版 IBM system office room 【A0816H-A0912AAAHH-GX8Q8-GNTHHJ8】四年级下册语文知识点1、《宿新市徐公店》的作者是宋朝诗人杨万里,他为我们描绘了一幅儿童追春图。
这首诗描写了南方农村的暮春景色。
在一派田园风光中,穿插了儿童的天真烂漫,富有儿童情趣。
表达了诗人对春天和乡村生活的热爱之情。
2、《清平乐》的作者是宋朝辛弃疾。
这首词为我们描绘了一幅江南劳作的图景,表达了作者对美好、悠闲的田园生活的向往和热爱。
我还知道词牌名有:念奴娇、沁园春、浪淘沙、卜算子、菩萨蛮、渔歌子、如梦令、忆江南、西江月、永遇乐、蝶恋花、水调歌头、浣溪沙、一剪梅、满江红3、《天窗》通过叙述天窗给孩子们带来的丰富的想象和慰藉,赞美了孩子们的童真,同时告诫我们:抓住身边一切想象的机会,张开想象的翅膀,去认识更广阔的世界。
4、“这小小的天窗是作者唯一的慰藉”是因为(天窗很小,但却是孩子们心中最美的地方。
虽然透过天窗只能看到很少的景物,却是给他们带来无限的遐想,也这是他们最快乐的时候,以至于多年以后作者还是抹不去这块记忆,这也许是他放飞理想的开始。
)5、天窗的神奇体现在(天窗很小,只是屋顶上的一个小方洞,通过它,孩子们只能看到很少的景物,而它却给孩子们带来了那么多的想象,那么多的慰藉。
小小的天窗不仅给乡下的房子带来了光明,还放飞了乡下孩子的心灵。
)6、《芦叶船》这篇课文围绕芦叶船写了三件事:一、是“我们”经常在家乡的竖河边用芦苇做成船,并把它放在河中央,看着它远航。
二、是“我们”在放学回来的路上寻找头一天坐的船,并且展开美好的联想。
三、是在一个星期天,“我”陪表兄到长江边上放芦叶船,他做的芦叶船顺丰顶狼,扬帆远航,“我”惊喜万分。
7、《芦叶船》这篇课文通过“我”小时候和小伙伴们做芦叶船、放芦叶船的情景,展现了芦叶船给“我们”带来的快乐,从而告诉我们,热爱生活,追求梦想,这样才能感受到生活的美好。
四年级下册语文每课课文内容、中心思想概括汇总(部编版)
四年级下册语文每课课文内容、中心思想概括汇总(部编版)1.古诗词三首《宿新市徐公店》的作者是宋朝诗人杨万里,这首诗描写了农村早春风光,突出了农村清新与宁静,反映了儿童们的天真活泼,表达了诗人虽客居他乡却依然闲适的心境。
《四时田园杂兴(其二十五)》这首诗写初夏江南的田园景色。
诗中用梅子黄、杏子肥、麦花白、菜花稀,写出了夏季南方农村景物的特点,有花有果,有色有形。
前两句写出梅黄杏肥,麦白菜稀,色彩鲜丽。
诗的第三句,从侧面写出了农民劳动的情况:初夏农事正忙,农民早出晚归,所以白天很少见到行人。
最后一句又以“惟有蜻蜓蛱蝶飞”来衬托村中的寂静,静中有动,显得更静。
后两句写出昼长人稀,蜓飞蝶舞,以动衬静。
《清平乐·村居》的作者是宋朝词人辛弃疾,这首词描绘了一家五口在乡村的生活情态,表现了生活之美和人情之美,体现了作者对田园生活的羡慕与向往。
2.乡下人家《乡下人家》一文通过描写乡村白天和夜晚及春夏秋三个季节的景色,展现了乡下人家朴实、自然、和谐、充满诗意的乡村生活,赞扬了乡下人家热爱生活,善于用自己勤劳的双手装点自己的家园、装点自己的生活的美好品质。
3.天窗《天窗》一文通过叙述天窗给孩子们带来的丰富想象和慰藉,赞美了孩子们的童真,同时告诫我们:抓住身边一切可以进行想象的机会,张开想象的翅膀,去认识更广阔的世界。
4.三月桃花水《三月桃花水》一文描写了阳春三月,春水滋润大地、催生万物的美丽景色,赞美了三月桃花水比金子还贵,比银子还亮,美得让人陶醉。
5.琥珀《琥珀》是一篇说明文,也可称科学小品。
作者是德国作家柏吉尔,他用极其活泼、通俗易懂的文笔和充分的想像,介绍有关琥珀的科学知识,假想了这块琥珀的形成、发展的过程,判断了它在科学上的价值。
6.飞向蓝天的恐龙《飞向蓝天的恐龙》是一篇科普文章,主要向人们介绍了科学家们根据研究提出的一种假说:鸟类很可能是一种小型恐龙的后裔。
20世纪末,我国科学家在辽西首次发现了保存有羽毛印痕的恐龙化石,为人们想象恐龙飞向蓝天、变化为鸟类的演化过程提供了证据;告诉我们要了解恐龙飞向蓝天的演变过程,要体会科学工作者从事科学研究的执着与艰辛;要热爱科学、探索未知。
2020冀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全册教学课件
13 *成长
2020冀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全册教 学课件
5 女孩乌塔
2020冀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全册教 学课件
第二单元
2020冀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全册教 学课件
6 我们家的猫
2020冀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全册教 学课件
7 小狮子爱尔莎
2020冀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全册教 学课件
10 自然之道
2020冀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全册教 学课件
第三单元
2020冀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全册教 学课件
11 锁不住的心
2020冀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全册教 学课件
12 小溪流的歌
2020冀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全册教 学课件
3 *快乐的足球赛
2020冀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全册教 学课件
4 芦叶船
2020冀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全册教 学课件
8 *树上的鞋
2020冀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全册教 学课件9 老人和鸟202源自冀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全册教 学课件
2020冀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全册 教学课件目录
0002页 0102页 0176页 0206页 0237页 0333页 0380页 0409页 0424页 0471页 0508页 0550页 0606页 0646页 0648页 0677页 0753页
第一单元 2 天窗 4 芦叶船 第二单元 7 小狮子爱尔莎 9 老人和鸟 第三单元 12 小溪流的歌 14 差别 第四单元 17 东北大森林 19 水乡行 第五单元 22 妙趣横生的太空生活 24 蝴蝶的家 第六单元 27 再寄小读者
第一单元
2020冀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全册教 学课件
1 古诗词二首 宿新市徐公店 清 平乐·村居
最新冀教版语文四年级下册课文重点
四年级下册复习资料第一单元1.《宿新市徐公店》描绘的是诗人在新市徐公店所见到的生机勃勃的暮春景色。
儿童追逐蝴蝶的场面,写出了儿童的天真烂漫,全诗富有儿童情趣。
《清平乐》以简练的笔触勾画出一幅优美的田园景物画,描绘出一家五口生活之趣。
2.《天窗》为什么说小小的天窗是作者唯一的慰藉?天窗带给孩子无穷无尽的想象,展现出一个美丽神奇的世界,是孩子唯一的自我安慰。
3.《快乐的足球赛》本文通过叙述孩子们在小河边的草地上踢足球的热闹场面,表现了童年生活的自由和快乐,充满了童真、童趣,极富感染力。
4.《芦叶船》本文通过回忆“我”小时候和小伙伴们玩儿芦叶船的情景,向读者展现了一幅江南水乡的孩子手拿芦叶船快乐嬉戏的画面,“我”对童年生活的眷恋和对芦叶船的喜爱之情。
5.《女孩儿乌塔》本文通过描写十二岁的德国小姑娘乌塔独自一人游历欧洲的事,反映了她很强的独立生活能力和自立意识,同时也表现了她内心深处对生活的热爱。
第二单元6《我们家的猫》老舍先生家的猫长大后性格古怪;小时候的猫可爱、顽皮。
7:《小狮子爱尔莎》本文通过讲述“我”精心驯养失去妈妈的小狮子爱尔莎,最终把它送回大自然的事,流露出“我”对爱尔莎的真诚呵护以及爱尔莎对“我”的无限依恋,反映了人与动物之间的感情,表现了人与动物和谐相处的主题。
8《树上的鞋》本文通过记叙“我”将一只鞋作为鸟窝,把掉落树下的雏鸟送回鸟妈妈身边的事,表现了“我”的天真质朴和爱护鸟类的美好品质。
9《老人和鸟》本文通过记叙老人以充满诚挚爱心的行动,使鸟儿由怀疑到信任,直至与老人亲密无间的感人故事。
表现了老人热爱自然,热爱生命,关心、爱护小动物的美好心灵,表达了人与自然要和谐相处的深刻主题。
10《自然之道》本文通过描写作者和同伴错误地拯救了一只幼龟“侦察兵”,致使龟群受到伤害的故事,告诉我们,我们要遵循自然规律办事,否则好心办坏事。
第三单元11《锁不住的心》诗歌用孩子丰富多彩的想象展示了儿童无法被压抑的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的天性,让我们体会到孩子渴望到大自然中快乐地玩耍、体验、获取知识的迫切心情。
冀教版四年级下 语文总结内容
四年级下语文总结内容1、《宿新市徐公店》作者宋代杨万里田园诗人,这首诗的季节是春季。
诗句是树头花落未成阴。
本诗描写了江南暮春的景色,穿插了儿童追逐蝴蝶的场面,写出了儿童的天真烂漫,富有儿童情趣。
我们还学过儿童的诗句如:《所见》中的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回乡偶书》中的,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清平乐》作者宋代辛弃疾爱国词人。
清平乐是词牌名。
这首词描写了一幅江南生活劳作的图景,我们从中感受到古代孩子的快乐。
还有词牌名:卜算子、水调歌头2、《天窗》作者茅盾他的作品还有《子夜》《林家铺子》慰藉意思是安慰。
为什么说天窗是孩子们的唯一慰藉?雨天或晚上,孩子们被关在黑屋子里,因此这是他们唯一的慰藉。
从中我们体会到孩子们是活泼好动的,即使被关在屋子里也能展开丰富的想象,让自己的心飞出很远很远。
3、《芦叶船》写出了芦叶船给水乡孩子们带来的无尽快乐。
表现了水乡孩子既聪明又心灵手巧。
全文可以用“美”和“乐”来概括。
文中用了三个比喻句:把河道比喻成蜘蛛网,说明河道多,把芦芽比作桅杆,把芦叶比作风帆。
这样使句子更加形象生动,富有情趣。
4、《女孩乌塔》文中的乌塔是一个做事有计划果断大胆心细的小姑娘文中作者和乌塔讨论的问题是中国孩子是否缺少快乐?作者认为:中国有电视图书游乐园孩子们也很快乐。
乌塔认为:电视书本认识世界并不完美,不如亲身体验。
同学认为:自己的亲身体验是什么也比不了的。
5、《我们家的猫》作者老舍他其他作品还有《养花》《茶馆》《骆驼祥子》《四世同堂》。
文章中心句我家的大花猫实在有些古怪,体现在既老实又贪玩,既贪玩又尽职,高兴时温柔可亲,不高兴是一声不出。
既胆小又勇敢。
讨人喜欢,表达了作者喜爱猫的思想感情。
6、《小狮子艾尔莎》介绍了小狮子艾尔莎的成长过程和生活习性,突出了我和艾尔莎之间亲密依恋之情文章写出了人与动物的深厚感情告诉我们人与动物要和谐相处。
7、《树上的鞋》作者金波从文中体会到作者喜爱小动物的感情。
冀教四年级下册语文知识点
四年级下册语文知识点1、《宿新市徐公店》的作者是宋朝诗人杨万里,他为我们描绘了一幅儿童追春图。
这首诗描写了南方农村的暮春景色。
在一派田园风光中,穿插了儿童的天真烂漫,富有儿童情趣。
表达了诗人对春天和乡村生活的热爱之情。
2、《清平乐》的作者是宋朝辛弃疾。
这首词为我们描绘了一幅江南劳作的图景,表达了作者对美好、悠闲的田园生活的向往和热爱。
我还知道词牌名有:念奴娇、沁园春、浪淘沙、卜算子、菩萨蛮、渔歌子、如梦令、忆江南、西江月、永遇乐、蝶恋花、水调歌头、浣溪沙、一剪梅、满江红3、《天窗》通过叙述天窗给孩子们带来的丰富的想象和慰藉,赞美了孩子们的童真,同时告诫我们:抓住身边一切想象的机会,张开想象的翅膀,去认识更广阔的世界。
4、“这小小的天窗是作者唯一的慰藉”是因为(天窗很小,但却是孩子们心中最美的地方。
虽然透过天窗只能看到很少的景物,却是给他们带来无限的遐想,也这是他们最快乐的时候,以至于多年以后作者还是抹不去这块记忆,这也许是他放飞理想的开始。
)5、天窗的神奇体现在(天窗很小,只是屋顶上的一个小方洞,通过它,孩子们只能看到很少的景物,而它却给孩子们带来了那么多的想象,那么多的慰藉。
小小的天窗不仅给乡下的房子带来了光明,还放飞了乡下孩子的心灵。
)6、《芦叶船》这篇课文围绕芦叶船写了三件事:一、是“我们”经常在家乡的竖河边用芦苇做成船,并把它放在河中央,看着它远航。
二、是“我们”在放学回来的路上寻找头一天坐的船,并且展开美好的联想。
三、是在一个星期天,“我”陪表兄到长江边上放芦叶船,他做的芦叶船顺丰顶狼,扬帆远航,“我”惊喜万分。
7、《芦叶船》这篇课文通过“我”小时候和小伙伴们做芦叶船、放芦叶船的情景,展现了芦叶船给“我们”带来的快乐,从而告诉我们,热爱生活,追求梦想,这样才能感受到生活的美好。
8、《女孩儿乌塔》这篇课文是按事情的发展顺序写的。
乌塔是(一个见多识广、经验丰富、有计划、胆大心细、独立生活能力强、勇于实践的孩子)。
冀教版四年级语文课文主要内容汇总
冀教版四年级语文课文主要内容汇总第1课(1)《大海睡了》以(拟人)手法描绘了(夜晚)的大海,并用“(熟睡的鼾声)”写出了大海波浪轻涌、涛声阵阵的温柔的(静)态美。
(2)《海上的风》把海风分别比作(花神)、(琴师)、(大力士)和(狮子),展现了大海的(动)态美。
(3)《海上的风》共描绘了(4)幅画面,分别是(风来绽开万朵花)、(海浪翻滚似乐声)、(送走渔帆千万片)、(掀起阵浪滔天)。
第2课(1)“像春风拂面而过的声音吗?不,春风来了,倏忽又去了;下雪的声音却是黏着你的耳畔,和你亲近着。
”这两句用了(设问)、(拟人)等修辞手法。
(2)文章采用第(二)人称的写法,开头从我们熟悉的(雷)声、(雨)声、(风)声、(涛)声谈起,把下雪的声音与(春风拂面而过声)、(小鸟展翅飞逝声)作比较,作者感慨与其(用耳朵倾听,不如(用心去感受),表达了对大自然的(赞美)和(热爱)之情。
第3课1.本文作者通过抓住富有秋天特征的(大海)、(天)、(柿树)、(苹果)、(葡萄)等事物,生动具体地描绘出五彩斑斓的秋色世界,表现了秋天的(丰收、成熟与繁荣)。
2.作者喜爱秋色的原因是什么?(作者喜爱这绚丽灿烂的秋色,因为它表示着成熟和繁荣,也意味着丰收和欢乐。
)第4课1.《望洞庭》是(唐)代诗人(刘禹锡)途经(洞庭湖)时,月夜遥望(洞庭湖)写下的诗篇。
本首诗中,诗人把(无风的潭面)比作(未打磨的镜子),把(洞庭湖)比作(白银盘),把(君山)比作(青螺),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洞庭湖的(静美、和谐)。
2.《望天门山》是(唐)代诗人(李自)写的,通过描述的景象,赞美了大自然的神奇壮丽,表达了诗人(狂放不羁、乐观豪迈)的情感。
第5课1.《桂林山水》描绘了桂林山水的秀丽风光,突出了漓江水的“(静、清、绿)”和桂林山的“(奇、秀、险)”,以及桂林溶洞(剔透、幽深、绚烂)的特点,抒发了作者对桂林山水的(赞美)之情和对祖国河山的(热爱)之情。
第6课(1)《炊烟》讲述的是“我”“(又累又饿)”的时候,山里夫妻盛情款待了“我”,并不求任何回报。
四年级语文下册知识点(冀教版)
冀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知识点1、古诗二首:《宿新市徐公店》宋杨万里整首诗写了诗人在新市徐公店所见到南方农村暮春景象。
为我们描绘了一幅田园风光中儿童追春图。
写出了儿童的天真烂漫,富有儿童情趣。
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
《清平乐》作者是南宋的辛弃疾。
这首词为我们描绘了一幅江南生活劳作的图景。
感受到了江南农家田园生活的悠闲自得。
2、天窗:本文通过对天窗下孩童世界的描写,表现了天窗给孩子们无尽遐想和无穷快乐,表达了作者对童真的赞美,对那给了孩子光明和快乐的天窗的赞美。
中心句:小小的天窗是唯一的慰藉。
3、快乐的足球赛:本文通过讲述快乐的足球赛,反映小学生课余生活的诗歌。
它描述了放学后一群小学生在草地上比赛足球的情景。
4、芦叶船:小小的芦叶船带着童年的快乐,飘向了长江,飘向了东海。
多音字组词:漂流和漂亮折腾和折本横贯和蛮横5、女孩乌塔: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回答乌塔提出的问题。
1. 中国的孩子们也这样旅游吗?答:中国的孩子很少一个人出远门旅游,通常都是在父母或亲戚朋友的陪同下结伴出游。
2. 爱他们,为什么不让他们单独出门?答:因为一个人单独出门,会遇到很多意想不到的困难,甚至会发生危险,家长对此非常担心,所以不让他们单独出门。
3.那中国的孩子们会缺少很多乐趣吧?答:中国的孩子乐趣也不少,比如看电视.看儿童图书.上网.去游乐园,但唯一缺少的就是亲自体验实践的快乐。
综合一:心花怒放眉开眼笑妙趣横生哄堂大笑心领神会嫣然一笑前仰后合捧腹大笑转悲为喜破涕为笑6、我们家的猫:作者是老舍。
本文通过描写猫的古怪性格和它小时候的淘气可爱,表达了作者对猫的热爱和对生活的喜爱之情。
词语积累——老实贪玩胆小勇敢无忧无虑温柔可亲天真可爱尽职尽责一声不吭淘气顽皮7、小狮子艾尔莎:本文通过讲述“我”精心驯养失去妈妈的小狮子爱尔莎,最终把它送回大自然的事。
作家用极其朴实平和的语言,细腻地刻画了“我”和爱尔莎在一起生活的情景,字里行间都流露出了“我”对爱尔莎的真诚呵护以及爱尔莎对“我”的无限依恋,反映了人与动物之间的感情,表现了人与动物和谐相处的主题。
四年级冀教版语文下册课文中心
四年级冀教版语文下册课文中心冀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课文中心内容一幅儿童追春图,诗人中间节的语言描写了在新市徐公店见到的景色和孩子的活动,表达了词人对春天美景和田园生活的喜爱之情。
3、《快乐的足球赛》这是一首叙事儿童诗,本文主要写了孩子们在草地上进行足球赛的热闹场景,体现了孩子们自由、快乐的生活,表现了球赛的与众不同、趣味横生,充满了童真童趣。
4、《芦叶船》课文写了芦叶船给水乡孩子所带来的欢乐,体会小姑娘乌塔的谈话,了解到她独自一人游欧洲的事情,体现了乌塔独自自主的意识和较强的能力,表达了对她的赞美、敬佩之情。
雏鸟钻进鞋窝以后的所见所思所为是课文记叙的重点。
文中可以反映出我即想即做,天真的性格特点。
发人深省的故事,就是遵循自然规律,不能人文地干预自然。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如果不按自然规律办事,往往会产生与我们的愿望相反的结果。
儿童和妈妈说心里话的方式表达孩子热切的渴望,渴望到大自然中去自由自在玩耍、体验、获取知识的迫切心情。
文中的我是一个渴望自由,渴望到大自然中去自由自在玩2耍、体验、获取知识的人。
法,歌颂了勇往直前、奋斗不息的精神。
小溪从小溪变成小河、大江、大海。
小溪流在成长的过程中遇到了枯树桩、乌鸦、泥沙。
小溪流的歌是一首快乐的歌,勇往直前的歌,积极进取的歌。
从它不理会枯树桩的牢骚,乌鸦的恐吓,泥沙的怨恨,沉船的阻拦看出来。
枯树桩代表对未来没有信心,只有牢骚的人,乌鸦代表不思进取的人,泥沙代表半途停下来,甘愿掉队的人。
的小故事:两个年轻人同在一家店铺工作,一个能够创造性地为老板做事,得到重用,另一个不能灵活地处理问题,得不到重视。
从中我们可以获得做人的启示:懂得做事要有思想,有主见,要敢于创新。
布鲁诺:墨守成规,缺乏主见。
阿诺德:有思想,有主见,敢于创新。
迷路后,饥渴已极、几近死亡,面对一壶能救命的水做出的选择:他选择了付出这壶救命水,结果不但自己喝上了甘甜的泉水,还给别人留下了救命之水。
故事赞美了高尚3无私、给予奉献的品格。
冀教四年级下册语文知识点
四年级下册语文知识点1、《宿新市徐公店》的作者是宋朝诗人杨万里,他为我们描绘了一幅儿童追春图。
这首诗描写了南方农村的暮春景色。
在一派田园风光中,穿插了儿童的天真烂漫,富有儿童情趣。
表达了诗人对春天和乡村生活的热爱之情。
2、《清平乐》的作者是宋朝辛弃疾。
这首词为我们描绘了一幅江南劳作的图景,表达了作者对美好、悠闲的田园生活的向往和热爱。
我还知道词牌名有:念奴娇、沁园春、浪淘沙、卜算子、菩萨蛮、渔歌子、如梦令、忆江南、西江月、永遇乐、蝶恋花、水调歌头、浣溪沙、一剪梅、满江红3、《天窗》通过叙述天窗给孩子们带来的丰富的想象和慰藉,赞美了孩子们的童真,同时告诫我们:抓住身边一切想象的机会,张开想象的翅膀,去认识更广阔的世界。
4、“这小小的天窗是作者唯一的慰藉”是因为(天窗很小,但却是孩子们心中最美的地方。
虽然透过天窗只能看到很少的景物,却是给他们带来无限的遐想,也这是他们最快乐的时候,以至于多年以后作者还是抹不去这块记忆,这也许是他放飞理想的开始。
)5、天窗的神奇体现在(天窗很小,只是屋顶上的一个小方洞,通过它,孩子们只能看到很少的景物,而它却给孩子们带来了那么多的想象,那么多的慰藉。
小小的天窗不仅给乡下的房子带来了光明,还放飞了乡下孩子的心灵。
)6、《芦叶船》这篇课文围绕芦叶船写了三件事:一、是“我们”经常在家乡的竖河边用芦苇做成船,并把它放在河中央,看着它远航。
二、是“我们”在放学回来的路上寻找头一天坐的船,并且展开美好的联想。
三、是在一个星期天,“我”陪表兄到长江边上放芦叶船,他做的芦叶船顺丰顶狼,扬帆远航,“我”惊喜万分。
7、《芦叶船》这篇课文通过“我”小时候和小伙伴们做芦叶船、放芦叶船的情景,展现了芦叶船给“我们”带来的快乐,从而告诉我们,热爱生活,追求梦想,这样才能感受到生活的美好。
8、《女孩儿乌塔》这篇课文是按事情的发展顺序写的。
乌塔是(一个见多识广、经验丰富、有计划、胆大心细、独立生活能力强、勇于实践的孩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冀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课文中心内容
1、《宿新市徐公店》作者宋朝诗人杨万里。
本诗为我们描绘了
一幅儿童追春图,诗人中间节的语言描写了在新市徐公店见到的景色和孩子的活动,表达了词人对春天美景和田园生活的喜爱之情。
《清平乐》作者是宋朝的辛弃疾。
这首词为我们描绘了一幅江南生活劳作的图景。
表现了人情之美和生活之趣,表达了诗人对农村生活的喜悦和向往之情。
2、《天窗》作者是茅盾。
课文主要写了雨天和晚上天窗给孩子
们带来无尽的遐想和无穷的快乐,让孩子们得到慰藉。
表达了作者对童真的赞美之情,对拿给孩子们带了光明和快乐的天窗的赞美之情。
3、《快乐的足球赛》这是一首叙事儿童诗,本文主要写了孩子
们在草地上进行足球赛的热闹场景,体现了孩子们自由、快乐的生活,表现了球赛的与众不同、趣味横生,充满了童真童趣。
4、《芦叶船》课文写了芦叶船给水乡孩子所带来的欢乐,体会
作者对芦叶船的喜爱,对童年生活的眷恋。
芦叶船“是不是也开带了长江里了呢?”“是不是也漂到长江里了呢?”芦叶船给作者无尽的遐想。
5、《女孩乌塔》作者是王晓杰。
文章通过写“我”和十二岁的
小姑娘乌塔的谈话,了解到她独自一人游欧洲的事情,体现了乌塔独自自主的意识和较强的能力,表达了对她的赞
美、敬佩之情。
6、《我们家的猫》作者是老舍。
课文生动描写了大猫的古怪性格和它小时候的可爱。
全文字里行间都流露出作者对猫的喜爱和对生活的热爱。
7、《小狮子艾尔莎》作者乔伊.亚当逊,文章讲了我精心驯养失
去母亲的小狮子艾尔莎,最终把它送回大自然的事。
字里行间流露出我对艾尔莎的真诚呵护以及艾尔莎对我的无限依恋,表现了人与动物和谐相处。
线索是小狮子艾尔莎出生---成长---回到大自然。
是按艾尔莎的成长过程记叙的。
8、《树上的鞋》作者是金波。
课文的线索是我的发现,我发现
雏鸟钻进鞋窝以后的所见所思所为是课文记叙的重点。
文中可以反映出我即想即做,天真的性格特点。
9、《老人和鸟》作者是吴然。
本文通过记叙老人以充满诚挚爱
心的行动,使鸟儿由怀疑到信任直至与老人亲密无间的故事,表达了老人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的情感。
10、《自然之道》作者是迈克尔·伯罗蒙塞尔。
本文讲述了一个
发人深省的故事,就是遵循自然规律,不能人文地干预自然。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如果不按自然规律办事,往往会产生与我们的愿望相反的结果。
11、《锁不住的心》作者是白冰。
这是一首现代儿童诗诗歌.以
儿童和妈妈说心里话的方式表达孩子热切的渴望,渴望到大自然中去自由自在玩耍、体验、获取知识的迫切心情。
文中的我是一个渴望自由,渴望到大自然中去自由自在玩
耍、体验、获取知识的人。
12、《小溪流的歌》是一篇童话,作者严文井,课文用拟人的方
法,歌颂了勇往直前、奋斗不息的精神。
小溪从小溪变成小河、大江、大海。
小溪流在成长的过程中遇到了枯树桩、乌鸦、泥沙。
小溪流的歌是一首快乐的歌,勇往直前的歌,积极进取的歌。
从它不理会枯树桩的牢骚,乌鸦的恐吓,泥沙的怨恨,沉船的阻拦看出来。
枯树桩代表对未来没有信心,只有牢骚的人,乌鸦代表不思进取的人,泥沙代表半途停下来,甘愿掉队的人。
13、《成长》作者是欧阳萃。
课文记叙了意大利小男孩儿约翰虽
然生活在一个优越的环境中,却坚持用劳动——为居民点送报纸,来挣自己的零用钱。
故事告诉我们(启示):要珍惜自己和他人的劳动成果,学习小约翰自食其力的精神。
14、《差别》作者是克里斯蒂安森。
讲了一个普通而又意味深长
的小故事:两个年轻人同在一家店铺工作,一个能够创造性地为老板做事,得到重用,另一个不能灵活地处理问题,得不到重视。
从中我们可以获得做人的启示:懂得做事要有思想,有主见,要敢于创新。
布鲁诺:墨守成规,缺乏主见。
阿诺德:有思想,有主见,敢于创新。
15、《给予的故事》作者是林云青。
课文讲述了一个人在沙漠中
迷路后,饥渴已极、几近死亡,面对一壶能救命的水做出的选择:他选择了付出这壶救命水,结果不但自己喝上了甘甜的泉水,还给别人留下了救命之水。
故事赞美了高尚
无私、给予奉献的品格。
启示:要相信别人,相互给予才能得到快乐和幸福。
16、《颐和园》课文按游览的顺序,记叙了颐和园的美丽景色,
表达了作者对颐和园的赞美之情,字里行间流露出一种民族自豪感。
17、《东北大森林》是一篇写景散文,中心突出,结构鲜明,语
言优美。
作者按照时间顺序,浓墨重彩地描绘了东北大森林一年四季的美丽景色;与一幅幅精美的画卷相呼应,行文中亦处处流淌着作者浓郁的情感。
18、《海市蜃楼》文中作者运用大量准确、鲜活的词语,生动逼
真地描绘了敦煌至阳关、玉门关附近的沙漠奇景海市蜃楼。
它的神奇美妙,给人以无限的遐想,表达了作者的惊喜和赞美之情。
19、《水乡行》作者是沙白。
这首诗由远及近,写了进水乡,游
水乡,出水乡,意境非常有没。
展现给读者一幅美丽的江南水乡图:村庄、石榴树、杨柳、渔网、蛙鼓,写出了水乡优美的环境、宁静的气氛,感受江南水乡淳朴的民风和水乡人的勤劳。
20、《威尼斯的小艇》作者美国作家马克.吐温。
本文用浅显的
文字,优美的语言,运用动静结合的描写方法,向我们展示了小艇在威尼这座世界闻名的水上城市独特的地位。
同时,作者通过对小艇的样子、船夫的驾驶技术和小艇的作用这三方面的介绍,也展示了威尼斯这个古老的水上城市
的风土人情。
让人如亲临水城,陶醉在那风光绮丽的异国风情之中。
21、《向卫星求救》课文按事情的发展顺序写。
课文通过讲述第
一课救援卫星首次救人的故事,向我们展示了现代科技的神奇魅力。
22.《妙趣横生的太空生活》是一篇说明性的科普文章,介绍了
宇航员奇妙有趣的太空生活,并通过对宇航员描述在太空看到地球的美景,表达了作者对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母亲的热爱之情。
23.《假如记忆可以移植》作者是曹久霖。
这是一首儿童诗,有
较强的科学性和趣味性。
诗歌中处处洋溢着盎然的儿童情趣,写出了儿童的心事与天真,心中的渴望以及他们的理想。
全诗语言质朴,通俗易懂,揭示了科技的进步、人类愿望的实现,要靠我们不懈地探索和努力。
24.《蝴蝶的家》作者是燕志俊。
本文是一篇言辞优美的散文。
表达了作者对弱小生命的关注。
整篇课文充满了作者对蝴蝶的担忧与关爱。
25.《两个铁球同时落地》课文通过年轻时代的伽利略对人人信
奉的哲学家亚里士多德的所谓真理产生了怀疑,经过反复试验求证后,在比萨斜塔上公开试验,从而打破盲目崇拜和迷信权威思想的故事,赞扬了伽利略不迷信权威的独立人格和执着追求真理的精神。
26、《别踩了这朵小花》作者是冰心。
这首诗以优美的语言,饱
含深情地叙述了一朵蒲公英的成长经历,提醒、嘱咐小朋友们要爱护这朵小黄花,与它一同享受春天的快乐,表现了冰心对虽然微小却充满升级的小生命及其赖以生存的的美好大自然的由衷热爱。
27、《再寄小读者》作者是冰心。
本文呈现了冰心奶奶给小朋友
们的一封信,表达了她热爱儿童、热爱生活、热爱祖国的强烈情感。
28、《只拣儿童多行处》作者是冰心。
本文通过描述冰心从香山
归来游历颐和园时和孩子们相遇的情形及由此引发的思考与感触,表达了冰心对少年儿童的喜爱之情及所寄托的希望。
29、《肥皂泡》作者是冰心。
课文通过介绍作者童年时玩儿“吹
肥皂泡”游戏的方法、过程及“吹肥皂泡”时的心情和美妙的想象。
表现了作者童年生活的美好。
30、《大舞台》作者是山曼。
本文以第三人称的叙述角度加少了
童年的冰心在烟台海军训练营旁边居住时的生活经历,体现了童年“大舞台”对冰心一生的重要影响。
“
31、《送别冰心》本文通过叙述在悼念仪式上,人们用特殊的方
式为世纪老人冰心送别的情景,表达了人们对冰心的崇敬和怀念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