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中特作业
文化--毛中特理论作业
![文化--毛中特理论作业](https://img.taocdn.com/s3/m/4d1e36fe4693daef5ef73dc7.png)
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强调了文化与物质两个建设要齐抓不放的重要性。
在欢欣鼓舞之余,作为大学生的我们,无时不刻在社会主义文化中成长的我们,又应该如何思考社会主义繁荣的文化在现实中的意义呢?这牵扯到诸多因素,但其中有一条则是非常值得讨论,同时也是我非常感兴趣的:关于在新形势下,如何促进社会主义文化大繁荣以及如何加强社会主义文化软实力。
文化是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是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
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是党中央作出的关系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重大决策。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文化建设加快发展、文化日益繁荣,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局面。
综合观察当前国际国内形势,我国文化建设既面临许多有利条件也面临严峻挑战。
深入推进文化体制改革,推动文化建设和经济建设、政治建设、社会建设协调发展,已成为实现科学发展的必然要求。
当今时代,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丰富精神文化生活越来越成为我国人民的热切愿望.要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使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得到更好保障,使社会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使人民精神风貌更加昂扬向上.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既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途径,又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要战略.只有坚持均衡发展,才能从根本上改变以往我国作为一个劳动密集型,资源消耗型,环境污染严重,新产品附加值低和缺乏核心技术的加工制造业大国的形象,从而有效实现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发展战略,真正掌握一批核心技术,拥有一批自主知识产权,造就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明星企业和知名品牌.文化竞争力是一个国家的核心竞争力,是决定一个国家国际地位,国际话语权的最终决定力量.中国改革开放将近30年的历程,其累积效应已经使中国从一个经济的弱国变成一个经济的大国.中国的经济总量已经位居世界第四位,今年有可能超过德国,对外贸易总额位居世界第三位,中国的外汇储备量是世界第一大国.中国已经成为一个名副其实的经济大国,但还不是一个经济强国,在经济发展中还存在很多问题.这些问题实际上就是我们文化转换为财富的能力还比较低,表现在我们的设计研发,品牌创造,渠道创造,国际上的社会责任等等,归根到底是文化价值观的问题,是民族文化转换为财富的能力的问题.在促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过程中,我们应该确定一些新的理念:第一,应该确立文化可以创造永久性财富的理念.推动我国文化积淀,文化资源,文化创意转换成为财富的过程,也是促进从无形资产转变为有形资产的过程.我觉得在所有的财富里面,可以成为永久性财富的实质上是文化和文化产品,其余的有形的,刚性的物品都会被消耗掉的,不能被消耗掉的,包括历朝历代保留下来的东西,最终是文化产品.可以保值并可以增值的东西,就是文化的创造,包括有形和无形的东西.所以,创造出更多被民族和世界认为有永久保存价值和变成财富的文化产品,是我们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根本点.第二/,应该确立文化是无形资产的理念,使文化发挥比货币更大的渗透力.我们通常认为货币资本渗透力很大,但是未来更大的渗透力表现为文化产品.一部著作,一个产品,一个品牌都可以变现,因为在现代信息社会,知识经济这样一个新的经济形态下,这些东西是随时可以变现的东西.比如说品牌所蕴含的价值,举一则故事为例:瑞典政府曾复制了古代一艘与中国政府贸易通商的大商船--歌德堡号,承担从中国运回商品,当时有茶叶,丝绸,瓷器,一部分家具.这一个船的中国商品就相当于瑞典当时全部的GDP,那时候中国的商品包括瓷器,丝绸,是被世界各国珍藏的财富,有很高的文化价值.现在我们打捞出来的海上丝绸之路的沉船,很多是乾隆年间的官窑,那时候就是艺术品,文化品,是世界各国争相收藏的财富,在当代的价值就更高,所以我们品牌的创造,我们物质产品中文化价值的创造,是非常重要的.第四,确立文化具有独特规律的理念,不能像搞政治运动和发展制造业一样发展文化产业.我觉得经济学理论里面经济运行的规律是需求创造供给,满足既有消费需求,挖掘潜在消费需求,创造新的消费需求.文化产品生产的规律是正好相反的,是供给创造需求产品.有文化产品的供给,才可能产生类似的产品需求.因此,文化产品生产规律和制造业的规律是不同的,制造业的规律是需求创造供给,而文化产品生产规律是供给创造需求.因此,与人的物质欲望比较起来,人在精神层面的需求更加广阔,我觉得这应该成为文化产品一个内在的规律.第五,确立大力发展文化贸易是主动调整贸易战略的理念.加快转变文化的贸易增长方式,加快转变我国整个贸易增长方式,应该成为我国转变贸易增长方式的一个切入点.就要加快形成具有高附加值,高文化含量的产品,改善我们国家服务贸易逆差,增强我国文化贸易的能力,使中国文化通过国际化大流通,通过可贸易商品走向全世界.第六,确立文化发展是优化产业结构的理念,用文化的繁荣和发展带动现代服务业的发展.我国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一二三产业比重失衡.当前我们处在工业化的中期或者后期,制造业的庞大是必然的,但和制造业相关的服务业很不发达,所有产业中的文化价值还没有被创造和挖掘出来.所以,要优化产业结构,要加快经济结构调整,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很重要的一条就是加快现代服务业的发展.现代服务业是文化价值含量最高的产业,我觉得应该分为四种形态,第一种是与商品交易和交换如影随形的服务;第二种是与生产相伴生的服务;第三种是纯粹服务品的生产和交易;第四种是由政府和公益性组织提供的公共服务品和准公共服务。
毛中特作业
![毛中特作业](https://img.taocdn.com/s3/m/2c06bd11cc7931b765ce157a.png)
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主要内容?为什么说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是兴国、立国、强国的重大法宝?如何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和改革开放的统一(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主要内容。
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
它包含了以下内容:第一,建设“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这是基本路线规定的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奋斗目标,体现了社会主义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全面发展的要求。
第二,“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这是基本路线最主要的内容,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奋斗目标的基本途径,集中体现了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战略布局,揭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客观规律和发展道路。
第三,“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
这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奋斗目标的领导力量和依靠力量。
第四,“自力更生,艰苦创业”。
这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也是实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奋斗目标的根本立足点。
1987年党的十三大,系统阐明了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明确概括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这就是: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
概括起来就是“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为什么要坚持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首先,党的基本路线反映了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条件下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规律,是社会主义本质的规定、反映和要求。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科学地说明了我国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发展阶段、根本任务、发展动力、政治保证、外部条件、发展战略、领导核心、依靠力量、对外战略、祖国统一等一系列问题,初步揭示了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客观规律。
党的基本路线正是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基础上形成的,是规律和本质的集中体现。
毛中特试题及答案
![毛中特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94dc91e7ed3a87c24028915f804d2b160a4e8665.png)
毛中特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是()。
A. 实事求是B. 群众路线C. 独立自主D. 艰苦奋斗2. 毛泽东思想的精髓是()。
A. 实事求是B. 群众路线C. 独立自主D. 艰苦奋斗3. 毛泽东思想是()。
A.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个重大理论成果B.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个重要理论成果C.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大理论成果D.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理论成果4. 毛泽东思想的科学内涵是()。
A.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体系B.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体系C.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D.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组成部分5. 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是()。
A. 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B. 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之一C. 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D. 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的核心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 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内容是()。
A.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B.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理论C. 革命军队建设和军事战略理论D. 党的建设理论2. 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包括()。
A. 中国革命和建设的科学指南B. 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C.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D.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个重大理论成果3. 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包括()。
A. 实事求是B. 群众路线C. 独立自主D. 艰苦奋斗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10分)1. 简述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内容。
答案: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内容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理论、革命军队建设和军事战略理论、党的建设理论。
2. 简述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
答案: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的科学指南,是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个重大理论成果。
四、论述题(每题15分,共30分)1. 论述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
答案: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是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
毛中特试题及答案
![毛中特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8c54d4576fdb6f1aff00bed5b9f3f90f76c64dfd.png)
毛中特试题及答案
试题一:
1. 毛泽东是中国共产党的主要创立者和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他的思想和理论对于中国革命和建设具有重要指导作用。
在学习和理解毛泽东思想时,我们应该注重以下哪个方面?
A. 强调革命实践
B. 关注国际经验
C. 推崇个人追求
D. 忽视人民大众的力量
答案:A. 强调革命实践
2. 毛泽东提出的“人民战争”思想强调了以下哪个原则?
A. 武器装备的先进性
B. 数量优势的重要性
C. 高级指挥的决策能力
D. 军事战略的细致计划
答案:B. 数量优势的重要性
3. 毛泽东在中国革命和建设过程中强调了以下哪个核心思想?
A. 阶级斗争的长期性
B. 强调统一战线的构建
C. 个体经济的发展
D. 历史唯物主义的思维
答案:A. 阶级斗争的长期性
试题二:
1. 毛泽东在中国革命中提出了“以农村包围城市”的战略思想,以下哪个案例证明了这一战略的成功实施?
A. 南昌起义
B. 井冈山斗争
C. 长征
D. 七七事变
答案:B. 井冈山斗争
2. 毛泽东在执政后提出的“大跃进”运动目的是什么?
A. 加强工业化进程
B. 改善农村生产状况
C. 推动社会主义发展
D. 实现跨越式发展
答案:D. 实现跨越式发展
3. 毛泽东主席在中国革命战争中提出的战略战术理论,成为许多其他国家革命战争的借鉴。
以下哪个国家的革命领袖曾表示受到了毛泽东思想的影响?
A. 苏联
B. 古巴
C. 波兰
D. 德国
答案:B. 古巴
以上为毛中特试题及答案,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毛中特作业
![毛中特作业](https://img.taocdn.com/s3/m/0c230cdf84254b35eefd343e.png)
1.为什么要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理论自信、道路自信和制度自信?道路关乎党的命脉,关乎国家前途、民族命运、人民幸福。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逻辑和中国社会发展历史逻辑的辩证统一,是根植于中国大地、反映中国人民意愿、适应中国和时代发展进步要求的科学社会主义,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
在中国这样一个经济文化十分落后的国家探索民族复兴道路,是极为艰巨的历史任务。
“人间正道是沧桑”。
90余载风雨兼程,我们党对革命建设改革道路进行了接力探索,最终成功开辟和拓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前途命运。
理论上的成熟是政治上坚定的基础,理论上的与时俱进是行动上锐意进取的前提。
中国共产党始终站在推动人类发展和改变中华民族命运的高度,寻求用先进理论来武装自己。
因此,马克思主义这一以人类解放为己任,具有改变世界、变革现实的先进理论,就成为中国共产党矢志不移的历史性选择。
这种清醒的理论自觉和理论自信由此成为我们党的鲜明特征。
制度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制度问题同样事关党和国家的前途命运。
十八大报告明确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就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根本政治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等基本政治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以及建立在这些制度基础上的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等各项具体制度。
”这一概括表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由根本层面的制度、基本层面的制度、具体层面的制度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组成,是一整套相互衔接、相互联系的制度体系。
实践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现了科学社会主义原则,符合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顺应了和平、发展、合作的时代潮流,具有巨大的优越性和强大的生命力,我们必须坚定这样的制度自信。
毛中特实践教学作业
![毛中特实践教学作业](https://img.taocdn.com/s3/m/a0d3d50d10a6f524ccbf854a.png)
学号:20141406239
承诺书
我是徐州工程学院经济学院电子商务(2)班学生孙建斌。我承诺:本人提交的实践作业,内容真实,绝无抄袭现象。
承诺人:孙建斌
日期:2016.5.20
主题
追溯历史——淮海纪念塔
时间
地点
时间:2016.5.12
地点:徐州市淮海纪念塔
参观的主要内容(附照片)
淮海战役烈士纪念塔
无限哀思无限情时峥蝶岁刀烈士们浴血奋战他们带着崇高的理想与坚定的信念奉献着自己的青春乃至生命使得祖国能有今日的和平安宁的环境使得我们有机会坐在设施齐全的教室里接受着高等教育我们怎能忘却那些为了我们而付出和牺牲的人呢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实践作业
项目:参观考察
学院:经济学院
班级:电子商务(2)
生命的意义在于奉献,生命更崇高的意义在于为人民付出自己的一切,乃至生命。烈士永生,浩气长存!我曾怀疑过人的永生,但当乐观豁达的心态,坚定的信念和无私的奉献精神都汇聚到了一个人或者一群人的身上,那便是永生。
烈士已经离开了我们,解读他们只能通过冷冰冰的碑文。从他们附近走过,仿佛接受了人生的洗礼。通过此次的学习活动,升华了我们的精神世界,我们真切地感受到了革命先烈英雄气概,深切体验到我们如今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
淮海战役纪念馆
淮海战役总前委群雕
淮海战役碑林
徐州国防教育馆
徐州抗日战争纪念馆
参观后的体会和感受
烈士,一个让人钦佩而又感动的词语。生活在和平年代的我们似乎忘了这个词语,但那天来到了高桥烈士陵园缅怀烈士,让我心中的血液再次沸腾。
纵观这场战役,它是解放战争时期我人民解放军队对国民党军南线主力进行的规模巨大的歼灭战,首歼黄百韬兵团于碾庄,继歼黄维兵团于双堆集,再歼杜聿明兵团于陈官庄,历时65昼夜,共消灭国民党军数十万余人。在纪念馆中都以大量详实珍贵的历史照片,革命文物和艺术作品,真实再现了淮海战役的光辉历程,充分展示了中央军委和总前委的卓越指挥才能,形象反映了我军指挥员英勇无畏,压倒一切敌人的英雄气概。在这馆内的每一张照片,每一个文物,都是一部生动的革命历史教科书。使大家仿佛置身于波澜壮阔的战争场面中。在讲解员讲解中我们不愿放过每一件展品,每一个细节,在参观中接受爱国主义教育,体味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
毛中特作业
![毛中特作业](https://img.taocdn.com/s3/m/45d9cbded15abe23482f4d5a.png)
1.邓小平是怎样重新确立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并对此作出了哪些贡献?邓小平以马克思的非凡胆略和科学态度,批评“两个凡是”,认为它既不符合马克思列宁主义,也不符合毛泽东思想。
他强调毛泽东思想是一个科学体系,必须“完整地准确地理解毛泽东思想”,并指出毛泽东的作风中最根本的东西是实事求是。
在领导和推动关于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大讨论中,他反复强调实事求是是“毛泽东思想的精髓”。
1978年12月,邓小平在为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准备的中央工作会议的讲话中,特别强调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的重要意义。
以这一讲话精神为指导的十一届三中全会,重新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组织路线,标志着中国共产党人在新的时代条件下的伟大觉醒。
邓小平重新确立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还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他强调解放思想是实事求是的前提,并且提出解放思想与实事求是应是辩证统一的,解放思想应从实际出发;强调民主是解放思想的重要条件,只有民主才能放开思想畅所欲言,才能进一步的实事求是;强调尊重群众在实践中的创造的重要性,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尊重实践与尊重群众具有内在的统一性。
同时,人民群众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中创造的各种新鲜经验,又为新的理论形成提供了深厚的实践基础。
邓小平完整概括了实事求是的路线“即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这就是我们党的思想路线”。
2.你认为应该如何正确认识和评价毛泽东?我们应本着实事求是的观点,以科学合理的眼光来认识毛泽东。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个重大理论成果是毛泽东思想。
毛泽东虽然在晚年犯了一定的错误,但是并不能否定他所做出的贡献。
随着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开辟了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新时代,毛泽东正确运用这一新时代的思想,领导中国革命取得胜利后,又取得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胜利。
在摈弃了错误的思想,使得我们取得了长足的胜利,党和人民选择毛泽东作为自己的领袖,选择毛泽东思想作为自己的指导思想。
(解析)CB398毛中特500题
![(解析)CB398毛中特500题](https://img.taocdn.com/s3/m/c464f1eeba0d4a7302763aa1.png)
第一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部分解析:18、基本精神是一致的,都坚持实事求是、群众路线和独立自主。
19、这个“根”就是指共同的理论基础——马克思列宁主义。
28、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用哲学的观点看,就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问题。
B表达的是:实践需要理论为指导;C表达:理论需要在实践中进一步发展。
AD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意义。
31、毛泽东思想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不是毛泽东个人的思想。
34、B错误在于二者面对的根本任务不同,一个是取得民主革命的胜利,一个是取得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成就。
44、D“中国革命和建设的科学指南”是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
51、“三个有利于”标准是判断我们工作和改革成败得失的标准,而不是把党的思想路线具体化。
56、无产阶级政党必须植根于人民是马克思主义的政治立场,也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的政治立场,D不符合题意。
第二章、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部分解析:10、本题考查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动力问题。
新民主主义革命实质上就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农民革命,中国革命战争实质上就是党领导下的农民战争。
ABC虽然与中国革命息息相关,但却不是最基本的问题。
15、ABC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直接目的,不是根本目的。
18、一方面没收官僚资本就是消灭三座大山之一,是民主革命的性质;另一方面没收官僚资本就是反对大资产阶级,又带有社会主义革命的性质。
23、本题考查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工农武装割据理论的基本内容。
中国革命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必须处理好土地革命、武装斗争、农村革命根据地建设三者之间的关系。
土地革命是民主革命的基本内容;武装斗争是中国革命的主要形式,是农村革命根据地建设和土地革命的强有力保证;农村革命根据地是中国革命的战略阵地,是进行武装斗争和开展土地革命的依托。
24、AC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必须建立最广泛的统一战线的必要性,不是可能性。
28、武装斗争是中国革命的特点和优点之一。
毛中特作业
![毛中特作业](https://img.taocdn.com/s3/m/240a47996bec0975f465e250.png)
(二)实践教学活动二:关注行业热点,正确认识经济改革
目标要求:学生结合自身专业,通过资料搜集、实地调研、兼职经历等,了解相关行业动态和热点,正确认识中国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中存在的问题。
并尝试着对行业热点问题进行分析和提出方案。
活动方案:
1、活动时间:第二学期第5周;6学时
2、活动形式:调研报告
3、活动流程:
(1)任课教师在第5周讲授完第八章《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后,布置本次实践活动。
具体要求:①每班以5——6人一组组成调研小组,每个调研小组课后通过各种形式搜集资料,结合专业特点,选取行业中某个热点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小组的解决方案;②以调研小组为单位集体撰写一份2000—2500字的调研报告,题目自拟,要求突出专业特色,联系行业热点,有理有据。
(调研报告模版详见附件四)
(2)任课教师在第8周收回各组的调研报告,并进行成绩评定。
奥鹏毛中特考试题及答案
![奥鹏毛中特考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b7d99dfc50e79b89680203d8ce2f0066f4336445.png)
奥鹏毛中特考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是()。
A. 实事求是B. 群众路线C. 独立自主D. 统一战线答案:ABC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是()。
A. 五位一体B. 四个全面C. 四个自信D. 两个维护答案:A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
A.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B. 人民民主专政C.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D. 社会主义法治答案:C4.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个人层面要求是()。
A. 爱国、敬业、诚信、友善B. 自由、平等、公正、法治C.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D. 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答案:A5.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
A. 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B. 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C. 人民日益增长的民主法治需要同不完善的社会制度之间的矛盾D. 人民日益增长的公平正义需要同不公正的社会现象之间的矛盾答案:B6.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
A.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B.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C.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D.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答案:D7.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的核心要义是()。
A. 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B. 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C. 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D.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答案:C8. 中国特色大国外交要服务的大局是()。
A. 国家发展大局B. 世界和平与发展C. 人类命运共同体D. 国家主权和安全答案:A9.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的根本任务是()。
A.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B. 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C. 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D.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答案:A10.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
A.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B. 人民民主专政C.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D. 社会主义法治答案:C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包括()。
大作业试卷(毛中特)
![大作业试卷(毛中特)](https://img.taocdn.com/s3/m/db671723aaea998fcc220eb9.png)
宁波大红鹰学院2010-2011学年第一学期2010级专科《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期末考试试卷考核方式:大作业(十选一)题目:1、试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与经验启示2、浅谈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一脉相承性3、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初期的经验教训及对当前发展的思考4、试论改革开放与中国未来的发展5、大学生眼中的巨变——独具魅力的中国模式6、建设创新性国家——科学发展观贯彻与落实的重要目标7、从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看科学发展观8、中国乡村旅游与文化产业的发展9、我的家乡,我眼中的新农村。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问题调研)10、试论“当今的世界是开放的世界,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要求:(要求中需写明上交的截止时间)1、要综合运用所学理论知识,密切联系实际,力求有自己的创见和观点。
2、要体现独到的个人见解,有较强的理论性和应用性。
3、要论点鲜明,论据确凿,表现出对实际问题有较强的创新见解,分析能力和概括能力较强,文章材料翔实可靠。
4、论文字数为不少于2000字,文中标题应采用分级中文数字编号方法,第一级为“一”、“二”、“三”等,第二级为“(一)”、“(二)”、“(三)”等,第三级为“1.”、“2.”、“3.”等,第四级为“(1)”、“(2)”、“(3)”等。
各层标题单独呈一行空两格,标题末尾不加标点。
封面论文题目黑体小初;正文论文题目黑体小二;封面其他文字宋体三号(《毛中特》课程名称太长,可用小四号宋体);正文字体大小均为宋体五号,1.25倍行距。
5、上交截止时间:2011年1月7日评分标准:(写明各项分值,总分值为100分)1、按时提交作业(10分)。
2、内容充实,观点正确,论据充分,论证有力,条理分明,语言流畅(40分)。
3、能综合运用所学理论知识,密切联系实际,分析问题有深度(20分)。
4、内容新颖,体现独立思考和一定的创新能力,无抄袭现象(20分)。
毛中特作业
![毛中特作业](https://img.taocdn.com/s3/m/10f3ab006c175f0e7cd1378a.png)
你好!
附件是实践论文要求,下面是部分课程需要完成的自习作业。
祝
好!
蒋杰
阅读教材回答下列问题:
第1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
1.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及其必要性和可能性。
2.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之间的关系
3. 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
4. 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的科学内涵与实质核心。
第2章: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1. 旧民主主义革命之后为什么还要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
2. 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的依据是什么?
3.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三大法宝
第3章:社会主义改造理论
1. 为什么说新民主主义社会是一个过渡性的社会?
2. 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3. 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中国的确立及其重大意义
第4章: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理论成果
1. 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重要思想成果
2. 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经验教训都有哪些?
第5章: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依据
1.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特征和阶段性特征
2. 为什么说当前中国仍然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3.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
第6章:社会主义本质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任务
1. 如何理解社会主义本质的科学内涵?
2.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内涵与路径?。
毛中特试题及答案
![毛中特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a0da9a47c4da50e2524de518964bcf84b9d52db7.png)
毛中特试题及答案### 毛中特试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1. 毛泽东思想的核心内容是什么?- A. 实事求是- B. 群众路线- C. 独立自主- D. 人民民主专政答案:A2. 中国共产党成立的时间是?- A. 1920年- B. 1921年- C. 1922年- D. 1923年答案:B3.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是什么?- A. 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 B. 无产阶级领导的,工农联合的,反对封建主义和帝国主义的革命- C. 工农联合的,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革命- D. 无产阶级领导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资本主义的革命答案:A#### 二、填空题1. 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______和发展,是中国共产党的______。
- 答案:具体应用,指导思想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______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 答案:美好生活3. 毛泽东提出的“三农”问题是指农业、农村和______。
- 答案:农民#### 三、简答题1. 简述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内容。
- 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革命和建设实践中的创造性应用和发展,主要包括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理论、革命军队建设和军事战略理论、政策和策略理论、思想政治工作和文化工作理论、党的建设理论等。
2. 如何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重大意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标志着我国发展站在了新的历史起点上。
这一时代的到来,意味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了深刻变化,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更为坚实的基础和更为广阔的前景。
#### 四、论述题1. 论述毛泽东思想在当代中国的意义和作用。
- 毛泽东思想是中国共产党的宝贵精神财富,它不仅指导了中国革命和建设的伟大实践,而且在当代中国仍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毛中特试题库和答案
![毛中特试题库和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fa3774df6294dd88d1d26b1c.png)
第一章一、单项一、选择题1.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上,第一次鲜明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命题的会议是:A.党的二大B.遵义会议C.党的六届六中全会D.党七大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个重大理论成果是:A.毛泽东思想B.邓小平理论C.“三个代表”重要思想D.科学发展观3.正式提出“邓小平理论”这一科学概念的会议是:A.党的十二大B.党的十三大C.党的十四大D.党的十五大4.邓小平理论首要的基本理论问题是:A.发展才是硬道理B.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C.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D.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5.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本质在:A.坚持与时俱进B.坚持党的先进性C.坚持执政为民D.坚持实事求是6.科学发展观的内涵极为丰富,其核心是:A.以人为本B.全面发展C.协调发展D.可持续发展7.邓小平理论形成的主要历史根据是:A.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历史经验B.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正反两方面的历史经验C.西方国家现代化建设的历史经验D.发展中国家现代化建设的历史经验8.下列著作中,被认为是中国共产党人第一篇反对教条主义的重要文献是:A.《井冈山的斗争》B.《反对本本主义》C.《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D.《星星之火,可以燎原》9.“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形成的现实依据是:A.现代政党发展的新趋势B.当代世界的新变化C.社会主义兴衰成败的历史经验D.国情与党情的新变化二、多项选择题1.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它们都:A.体现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B..包含了中国共产党人的实践经验C.揭示了中国革命的特殊规律D.包含了中华民族的优秀思想2.“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一脉相承而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这是因为:A.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形成的理论基础B.它们都贯穿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C.它们具有相同的社会理想D.它们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3.下列各项中,体现了毛泽东思想在解放战争时期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继续得到发展的有:A.形成了人民民主专政的理论B.阐述了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转变的思想C.论述了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D.提出了正确区分和处理两类不同性质矛盾的学说三、判断题三、判断题(全部正确)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各个理论成果,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是一个统一的科学思想体系,它们辩证统一于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伟大历史实践中,不断开拓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境界。
【精品】《毛中特》课堂习题(1-2章)【免费】
![【精品】《毛中特》课堂习题(1-2章)【免费】](https://img.taocdn.com/s3/m/dcc7dda3680203d8ce2f244f.png)
《毛中特》第一、二章习题一、单选题1、我们党最早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命题的政治报告是()A.《论新阶段》 B.《中国共产党与新中国》C.《新民主主义论》D.《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本质要求是()A. 反对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把B. 坚持调查研究和走群众路线C.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D. 把马克思主义同外国经验相结合3、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第二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是()A.毛泽东思想B.邓小平理论C.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D.“三个代表”重要思想4 、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上第一次提出毛泽东思想这个概念的是:()A 、刘少奇B 、朱德C 、邓小平D 、王稼祥5.新时期正确评价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的党的重要文献是党的()A.十一届三中全会公报B.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决议》C.十二大报告D.十三大报告6、毛泽东思想成熟是在什么时期:()A、党成立初期和国民革命时期B、土地革命战争前中期C、土地革命战争后期和抗战时期D、建国以后7、党的教条主义的突出表现是()A.主观主义B.党八股C.照搬马克思主义的本本D.机会主义8、毛泽东将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思想路线概括为()A.解放思想B.实事求是C.尊重规律D.调查研究9、毛泽东对“实事求是”进行马克思主义解释的文章是()A.《反对本本主义》B.《实践论》C.《矛盾论》D.《改造我们的学习》211、党的思想路线的实质与核心是()A.解放思想B.实是求是C.与时俱进D.求真务实10、辩证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这两条对立的思想路线在实际工作中集中表现为()A.从实际出发还是从本本出发B.从实际出发还是从规律出发C.从原则出发还是从愿望出发D.从本质出发还是从现象出发13、1978年,邓小平支持和领导的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大讨论,具体针对的问题是()A.“两个凡是”B.“以阶级斗争为纲”C.“苏联模式”D. 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14、重新确立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是在党的()A.十四大B.十三大C.十二大D.十一届三中全会15、邓小平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他特别强调极端重要性的是()A.解放思想B.与时俱进C.实事求是D.求真务实16、邓小平在党的()开幕词中明确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命题A.十一届三中全会B.十二大C.十三大D.十四大17、邓小平理论形成的历史根据是()A. 国内外社会主义建设正反两个方面的历史经验B. 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历史经验C. 发展中国家现代化建设历史经验D. 西方国家现代化建设的历史经验18、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是在()A、党的十二大上B、党的十三大上C、党的十四大上D、党的十五大上19、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要搞清楚的首要基本的理论问题是()A.解放思想,实事求是B.社会主义初级阶段C.是姓“资”还是姓“社”的判断标准D.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220、十一届三中全会的主题报告是()A.《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B.《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公报》C.《高举毛泽东思想旗帜,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D.《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21、贯穿于邓小平理论形成和发展的全过程和理论各个方面本质的东西是()A.坚持马克思主义B.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C.弄清楚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D.坚持共产党的领导,坚持改革开放22、党的十六大新确立并写入党章的,全党、全国人民的指导思想是()A.马克思列宁主义B.毛泽东思想C.邓小平理论D.“三个代表”重要思想23、“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创造性地回答了()的问题。
毛中特作业
![毛中特作业](https://img.taocdn.com/s3/m/12c01b27e2bd960590c67733.png)
8-11章1.我国必须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这是()A.党的基本路线决定的B.由社会主义的性质和初级阶段的国情所决定的C. 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客观要求D.发展生产力的要求2. 我国实行按劳分配的前提条件是()A.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B.公有制经济C.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D.共同富裕3. 下列关于人口、资源、环境和经济的关系,说法有误的是(C )A.资源和环境是人类生产和生活的基本条件,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础B.资源短缺、环境恶化必然影响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人类的生存C.经济和社会发展必然导致资源过量消耗,环境的恶化D.经济发展不一定以环境恶化为代价4. 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在对市场经济认识上的重大突破是(C )A.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B.市场机制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C.市场经济不属于社会基本制度范畴D.市场经济是由国家干预的经济5.一切符合“三个有利于”的所有制形式都可以而且应该用来为社会主义服务。
这一论断的理论依据是(B )A.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B.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规律C.我国的基本国情 D.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论述6.确保人民共享经济繁荣成果,实现共同富裕的根本途径是( C)A.允许和鼓励一部分人先富起来 B.运用经济和法律手段调节收入分配C.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 D.公平和效率并重7.合理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减少资源浪费和破坏,关键要靠( B)A.提高公民的道德水平B.依法治理污染,保护环境C.科技创新D.人的自觉性8.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要巩固人民民主专政、坚持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保证是( B)A.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B.必须坚持公有制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主体地位C.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D.坚持一党专政9.本世纪头20年的奋斗目标是( A )A.全面建设小康社会B.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C. 超过西方发达国家D.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10.社会主义社会实行按劳分配的直接原因是(B )A.生产资料社会主义公有制 B.劳动还存在差别和劳动仍然是谋生的手段C.社会生产力水平不高 D.社会成员中还存在着不同阶层11.在党的十五届四中全会上明确提出实施(A ),A.西部大开发战略B.科教兴国战略C.文化强国战略D.人才强国战略12.建设生态文明必须加强水利、林业、草原建设,促进( B)。
毛中特作业详解
![毛中特作业详解](https://img.taocdn.com/s3/m/d4de3a13a2161479171128e4.png)
第四章:社会主义改造理论2、中国为什么在20世纪50年代选择了社会主义?当时中国面对的有三条路。
1.封建主义。
2.社会主义。
3.资本主义。
首先中国好不容易建立新中国,推翻3座大山,所以封建主义不用考虑。
其次鉴于当时中国所处的国际环境,以及带有毛主席的个人想法,凡是资本主义的要坚决反对的观点,在加上当时苏联走社会主义路线走的不错,军事经济强大,因此中国最后选择了走社会主义的路线。
第一,我国已经有了相对强大和迅速发展的社会主义国营经济。
由于现代工业的固定资产中官僚资本占80%,国家没收这一部分庞大资本,不仅建立起了在国民经济中起领导作用的社会主义经济,而且为向社会主义过渡提供了物质基础,因而成为整个国民经济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重要开端.第二,土地改革完成后,为发展生产、抵御自然灾害,广大农民具有走互助合作道路的内在要求。
一般规模较小的农业互助合作组织,没有大机器,主要靠协作,也可以增产。
事实上,与个体农业相比,农业互助合作组织的增产一般比较明显。
这也为党提出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总路线提供了重要依据。
第三,建国初期,党和国家在合理调整工商业的过程中,创造了加工订货、经销代销、统购包销、公私合营等一系列从低级到高级的国家资本主义形式。
这些措施,不但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了有效的利用和限制,也很自然地加深了它们同社会主义国营经济之间的联系,引起它们在生产关系上发生程度不同的变化。
国家在利用和限制资本主义工商业的过程中所积累的经验,成为对资本主义经济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最初步骤。
这也成为党提出向社会主义逐步过渡的总路线的又一个重要因素。
第四,当时的国际形势也有利于中国向社会主义过渡。
苏联社会主义的发展已经显示出对于资本主义的优越性,对我国有重要的借鉴作用。
朝鲜战争停战使世界的形势开始和缓。
这为实行过渡时期总路线提供了有利的国际环境。
毛泽东正是在科学分析了新中国建立后,经济、政治和社会发生着的深刻变化及发展趋势,及时提出了过渡时期总路线,在中国这个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建立起社会主义制度,实现了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转变。
毛中特的作业
![毛中特的作业](https://img.taocdn.com/s3/m/23e4a505763231126edb1132.png)
思考题
1.如何正确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
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意义是什么?
3.简述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形成发
展的时代背景和实践基础?
4.增养正确把握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
想的科学体系和主要内容?
5.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历史地位
和指导意义是什么?
6.如何正确把握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思想和重要意义?
7.为什么说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是一脉相承的科
学体系?
作业的要求:
从七题中任选两题作答,其中至少有一题是红色字体的题目。
要求每题的答案字数在一千字以上,答案需手写,电子档的无效。
统一用科作业纸作答。
并与12月2号前上交!。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外国有没有政治课。
如果有使用什么样的形式。
你对于我国的政治课有什么建议或想法。
首先,外国史有政治课的,名字一样的就有韩国,而其他西方国家则把思想教育的形式化到平时的课程教育当中。
公民课、政治学、伦理或者政治常识,这些课程各个国家都有设置。
不同与中国的政治课,上所讲授的内容,外国的政治课上学生所学的内容主要是公民教育,以美国德国为例。
美国的大部分州都有制定公民教育政策,但公民教育大都不属必修科目,学校主要通过历史、公民(civics)或社会教育(social studies)科教授公民教育。
在正规课程外,美国学生还有机会参与很多课外的公民教育活动,以学习政治参与的技能和民主价值。
当中较多学生参与的是“初级政治家计划”(Junior State of America)和“公民计划”(Project Citizen)这两个由民间团体组织的公民教育活动。
发生过纳粹悲剧的德国受历史影响,特别强调公民教育的多元化。
这种多元化分为多个层次:第一,在联邦制的德国,州政府在教育领域享有相当的自治权,因而并不存在统一的公民教育政策;第二,政党、社区、工会、行业协会等多种组织参与到公民教育中来;第三,在教学过程中,特别注重思想包容,避免思想灌输。
总体来讲,德国的公民教育也主要是融入在地理、历史、社会教育和政治学等科目里,内容包括本国地理、历史、社会体制、政治体制、公民权责等。
课堂之外,学生可以参与校务委员会,参与讨论和决策校政。
这些国家的教育制度都有着共同的前提就是依托于当地的政府部门,教育的监管者不是属于的专门的教育机构,而公民教育活动也是以培养公民这一目的进行的。
无论是教材内容还是课程设定都是为了适应该国的国家政体,而国家对公民的思想价值的影响是渗透在平时的教材当中的。
所以,其他国家的没有政治课,当时门门课程却又都能是他们的政治课。
2.分享一个毛泽东的案例。
组成红四军的官兵,主要有两大部分,一部分为参加毛泽东秋收起义的部队,拥毛,另一部分为参加南昌起义的部队,拥朱。
在建军初期这种派系成见还是相当严重的。
这个矛盾最初的解决办法是,两个都是一把手,朱德任军长,公开的命令,布告,朱德排头,毛泽东任党代表,是党内组织前委会书记。
党内的一把手。
怡在这时,中央又派从苏联回来的刘安恭任红四军政治部主任,他利用朱毛的矛盾,借题发挥,鼓动部分人反对前委领导,后经朱德向前委提议,红四军于5月成立临时军委,刘安恭出任红四军临时军委书记兼政治部主任,这无形中架空了毛泽东领导的前委,于是矛盾更加激化。
6月8日毛泽东又主持召开了红四军前委扩大会议,会上决定取消临时军委,撤销了刘安恭红四军临时军委书记兼政治部主任,由陈毅任红四军政治部主任,这样一来,反毛呼声愈发高涨,虽然毛泽东领导红四军连战连捷,(3月14日,红四军攻占福建长汀,歼灭郭风鸣旅两个团三千多人,扩充了大量红军,我军著名战将,“三杨之一”,后曾任解放军代总参谋长的杨成武就是这一仗后参加红四军的,年仅15岁,分在林彪团,6月19日,红四军攻占福建龙岩,全歼陈国辉旅三千多人)但毛泽东在政治上却面临着重大危机,有些人利用中央二月来信要求毛泽东交出军权,指责毛泽东搞家长制,要求更换前委书记,于是6月22日,红四军七大在福建龙岩召开,由于朱毛是党内争论相互对立的一方,都不便主持"七大”,因此“七大”由红四军政治部
主任陈毅主持大会并作了工作报告,这是红四军七大召开的小背景。
在红四军“七大”会上,改选了前委,毛泽东落选了,失去了红四军前委书记的职务,陈毅当选为红四军前委书记,前敌委员会书记是红四军的最高领导,毛泽东失去了这一职务,也就意味着失去了对红四军的领导权。
于是毛泽东离开了部队,带领谭震林(后任三野付政委,国务院副总理)江华(后任最高人民法院院长),曾志(陶铸同志的爱人)等人去闽西指导地方工作,住在上杭县蛟洋镇。
毛泽东4月5日,给中央的信,周恩来6月份才收到,看了毛泽东的信后,立刻意识到自己起草的“二月来信”确有许多不妥之处,周恩来的确是个谦逊的伟人, 6日12日周恩来在政治局会议上作
了自我批评,接受毛泽东在信中提出的意见,并再次要求红四军派一得力的人来中央汇报,以便制定红军今后的方针和政策。
(也就在此时毛泽东落选了)。
7月陈毅离闽赴沪汇报。
陈毅8月到沪后,与李立三,周恩来三个留法学生组成一个组,经过大约一个月时间的讨论,根据周恩来多次谈话意见,由陈毅执笔起草了《中共中央给红四军前委的信》,9月28日,中央同意通过了此信。
史称“九月来信”。
陈毅回到红四军后,11月传达了中央“九月来信”。
“九月来信” 是中央重要的指示信。
该信支持毛泽东,陈毅传达了周恩来的重要嘱咐:“要请毛泽东复职,仍任前委书记。
并召开党的会议,统一思想,分清是非,作出决议”。
1929年12月28日,在福建上杭县古田村,由陈毅主持召开了红四军“九大”(10月上旬还召开了一次红四军“八大”)。
这是党史上的一次重要会议,史称“古田会议”。
红四军“九大” 选出的前委有毛泽东,朱德,陈毅,罗荣桓,林彪,谭震林等11人,毛泽东为书记。
在失去前委书记将近半年时间,毛泽东又复职了,周恩来起了决定性的作用。
从而结束了毛泽东第一次政治危机,红四军又成了朱毛红军。
朱德,陈毅在这以后长达几十年的革命斗争中始终忠于毛泽东的正确路线,在后来的历次党内纷争中都站在毛泽东一边,充分体现了共产党人,光明磊落的优秀品格。
3.分享一个邓小平的案例。
土地租约本是港英政府的内务。
怎么规定怎么改,是港英政府与地产商之间的事,与中国政府无关。
麦理浩要邓小平点头,说轻点儿,是试探中国政府有无可能97年后续约或以别的形式允许英国继续管治香港;说重点儿,就是设局让中国去钻。
对于这种官场小伎俩,中国人再熟悉不过了。
如果有人把应当自己决定的事项提交上级决定,那一定另有所图。
当时,中国政府没有把主要精力放在香港问题上。
针对英国政府提出的问题,邓小平在会谈中只原则阐述了中国的立场,指出香港属于中国,这个问题本身不能讨论。
人们担心1997年新界问题会出现,还有18年,我们可以到时候再根据具体情况商谈怎样从政治上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将把香港作为一个特殊地区,在相当长时间内,香港还可以搞资本主义,我们搞社会主义。
又说,中国还没有决定何时收回香港,也许97年前,也可能下个世纪才采取行动。
不管中国如何决定,香港投资者的利益都会受到保护。
至于麦理浩的建议,邓小平明确回答:“在土地租约问题上,不管用什么措辞,必须避免提到‘英国管治’的字眼。
”
邓小平说18年后再谈香港,是因为中国政府还没有形成解决香港问题的具体方案。
不过,英国这时提出香港问题,对中国来说,恰逢启动这一问题解决程序的最好时机。
注意,这个时机不是97年赋予的,而是由两大时代潮流决定的。
一是改革开放的潮流,香港回归必将适应和推动这一个潮流。
二是实现祖国统一的潮流。
1979年1月中美建交后,邓小平把解决台湾问题提上了议程,尝试用“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方式实现祖国统一。
但是美国政府并未放弃干涉中国内政,又搞了一个《与台湾关系法》。
在这种情况下,香港回归可以作为先驱者率先承担起一国两制的伟大试验,为台湾问题的最后解决提供示范。
4.讲一个你实事求是的事情。
在完成毛中特作业
5选一个国家领导人,讲一个他们的故事。
6.讲一个你内心斗争的故事。
7.你的人生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