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常见十大外伤的处理方法
幼儿外伤如何正确处理及治疗
幼儿外伤如何正确处理及治疗幼儿外伤是指儿童在日常生活中因意外事故或其他原因导致的身体损伤。
由于幼儿的身体发育尚未完全成熟,其骨骼、肌肉和神经系统都比较脆弱,因此外伤对幼儿的影响可能更加严重。
正确处理和治疗幼儿外伤对于保护幼儿的健康和安全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幼儿外伤的常见类型以及正确的处理和治疗方法。
一、幼儿外伤的常见类型1. 擦伤和割伤:幼儿在玩耍或者运动时,可能会不小心摔倒或者与尖锐物体接触,导致皮肤擦伤或者割伤。
2. 碰撞和挤压伤:幼儿在活动中可能会与其他物体或者人碰撞,或者被重物挤压,导致身体受伤。
3. 骨折和扭伤:幼儿的骨骼和关节尚未完全发育,因此在运动中容易发生骨折和扭伤。
4. 烧伤和烫伤:幼儿在接触热水、火源或者热物体时,可能会发生烧伤和烫伤。
5. 中毒:幼儿由于好奇心强,可能会误食或者接触有毒物质,导致中毒。
二、正确处理幼儿外伤的方法1. 擦伤和割伤:首先用清水冲洗伤口,然后用干净的纱布或者绷带包扎伤口,避免感染。
如果伤口较大或者出血较多,应及时就医。
2. 碰撞和挤压伤:如果幼儿受伤后出现疼痛或者肿胀,可以用冰袋冷敷受伤部位,缓解疼痛和肿胀。
如果症状严重或者持续时间较长,应及时就医。
3. 骨折和扭伤:如果幼儿出现骨折或者扭伤的症状,应立即停止活动,并用绷带固定受伤部位。
然后将幼儿送往医院进行进一步检查和治疗。
4. 烧伤和烫伤:如果幼儿被热水或者火源烧伤或者烫伤,应立即将受伤部位放入冷水中冲洗,以降低温度。
然后用干净的纱布或者绷带包扎伤口,并及时就医。
5. 中毒:如果幼儿误食或者接触有毒物质,应立即将幼儿带到通风良好的地方,并用清水冲洗口腔和皮肤。
然后立即就医,并告知医生中毒的原因和可能的毒物。
三、幼儿外伤的治疗方法1. 药物治疗:根据幼儿的具体情况,医生可能会给幼儿开具一些药物,如止痛药、消炎药等,以缓解疼痛和预防感染。
2. 物理治疗:对于骨折和扭伤等需要康复的外伤,医生可能会进行物理治疗,如按摩、理疗等,以促进幼儿的康复。
幼儿外伤处理方法
幼儿外伤处理方法
幼儿外伤处理方法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确保安全:首先要确保幼儿的安全,先将幼儿移出危险环境,避免继续受伤。
2. 制止出血:在出血情况下,用清洁的布或纱布轻轻按住伤口,直至出血停止。
如果出血较多或无法止住,应立即就医。
3. 温水冲洗:对于烫伤或烧伤,可以用温水冲洗伤口,以冷却伤口,缓解疼痛。
但要注意水温不要太高或太低,避免损伤皮肤。
4. 创面处理:对于割伤或撕裂伤,应用大面积、无纺布或纱布进行覆盖,保持创面清洁,避免感染。
如果伤口较大或深,应及时就医。
5. 骨折处理:对于怀疑骨折的情况,要先稳定受伤部位,尽量避免幼儿活动。
然后用毛巾、衣物等固定伤处,并及时就医进行进一步的处理。
6. 安抚和安慰:在处理外伤的过程中,要给予幼儿足够的安抚和安慰,避免他们过度恐慌和焦虑。
可以与他们进行简单的交流,通过表扬和鼓励来缓解他们的紧张情绪。
需要注意的是,处理幼儿外伤时要尽量避免使用过于复杂或过于精细的处理方法,
以免造成二次伤害或感染。
如果伤势比较严重或不确定如何处理,应及时就医寻求专业医生的帮助。
儿童常见意外伤害应急处理
儿童常见意外伤害应急处理意外伤害是儿童成长过程中常见的问题。
盲目的应急处理可能会对伤情产生负面影响,因此了解正确的应急处理方法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儿童常见意外伤害的应急处理方法,以帮助父母和监护人更好地保护儿童的安全。
一、家庭中的跌倒和摔伤1. 跌倒和摔伤是家庭中最常见的意外伤害之一。
当儿童跌倒时,家长应冷静应对,并按照以下步骤进行应急处理:2. 首先,检查儿童的意识情况。
如果儿童晕厥或没有意识,立即拨打急救电话,同时保持呼吸道通畅。
3. 其次,观察儿童是否出现明显的疼痛或肿胀。
如果有,应该冰敷受伤部位,以减轻疼痛和肿胀。
4. 接下来,检查受伤部位是否存在开放性伤口。
如果有,应用干净的纱布或绷带进行包扎,以避免感染。
5. 最后,观察儿童的行动能力是否受到影响。
如果儿童无法行走或使用受伤的部位,应立即就医。
二、儿童创可贴的正确使用1. 创可贴是处理小创伤不可或缺的紧急用品。
然而,正确使用创可贴也需要一些技巧:2. 在使用创可贴之前,必须先清洁伤口。
用温水和肥皂轻轻清洗伤口,并用干净的纱布擦干周围皮肤。
3. 如果伤口出血,应先用干净的纱布轻压伤口,直到止血。
4. 使用创可贴时,应确保伤口干燥。
将创可贴贴在干燥的皮肤上,并用手轻按数秒钟,以确保创可贴牢固粘附。
5. 创可贴需要定期更换,以保持伤口干燥和清洁。
如果创可贴受潮或脱落,应及时更换。
三、化学物品中毒的应急处理1. 儿童接触到化学物品可能引发中毒。
在发生此类情况时,家长应紧急采取以下措施:2. 首先,迅速将儿童从接触到化学物品的环境中带离,并迅速清洗受污染的皮肤或部位,用大量清水冲洗至少15分钟。
3. 其次,查找有关该化学物品的安全数据表或说明书,并按照其中的建议采取相应的应急措施。
4. 如果儿童吸入了有毒物质,应立即将其带到通风良好的区域,并向急救电话寻求协助。
5. 家长应当尽快将儿童送往医院检查,并告知医生有关中毒事件的详细信息。
四、儿童触电的应急处理1. 儿童触电是一种常见但危险的意外情况。
儿童常见十大外伤的处理方法
儿童常见十大外伤的处理【2 】办法第1页,-共2页第2页,-共2页 仔细的家长都知道,在孩子的成长进程也是在磕磕绊绊中过来的.时不时受点小伤这也是一个很正常的进程,身为家长不必太重要,最重要的是控制处理办法.以下我们来说说,孩子常见的十大外伤若何处理?外伤一:割伤割伤是刀.剪.玻璃片或锋利的器具造成的毁伤.被刀割伤的时刻,先用干净物品止血,再用绷带固定住.当伤口流血不止时,就要用直接榨取法止血,即用手指或者手掌直接压住伤口,依附压力阻拦血流,使伤口处的血液凝成块,或用干净纱布榨取伤口止血.假如是手指消失割伤,并且伤口流血较多,应紧压手指两侧动脉,在施压5~15分钟后,一般便可止血.假如是其他部位割伤,均要加压止血.假如其实止不住血,可用橡皮筋在出血处以上部位扎紧,阻断血流,并立刻上病院处理.每次橡皮筋止血扎紧的时光不宜超过15分钟,不然会因为血流阻断时光过长而导致肢体坏逝世.在出血停滞后,用75%酒精或碘伏消毒伤口四周的皮肤,再用消过毒的纱布或创可贴笼罩,最后用绷带包扎固定.请留意,较深.较大的伤口或面部伤口,应去病院处理,必要时予以缝合,以免留下过大疤痕.外伤二:有瘀血淤血多是外力导致皮下毛细血管决裂,血液从毛细血管决裂处渗至皮下,所以在完全的皮肤上可以看到一片瘀青,此时外渗至皮下的血液已属异物,并且皮下神经丰硕,是以痛苦悲伤感显著.假如皮肤上消失瘀血,应抓紧用凉水或冰块冷敷消肿.假如受伤部位是胳膊或腿,那就将胳膊或腿抬起,可助消肿.在产生瘀血24小时后,可以用温水热敷患处,以促进局部血液轮回,加快瘀血消失.一般来说,皮下瘀血都能被机体慢慢接收,时光大约须要2周.外伤三:抓伤小宝宝集合在一路玩耍时,都轻易被小伙伴抓伤,假如问题不大,恰当消毒处理一下即可,不久就会天然痊愈.须要留意的是,在清洗伤口的时刻要用流淌的水.假如伤得比较重.同时消失发烧,或者被小动物抓伤,应抓紧就医治疗.外伤四:砸伤或挤伤在门缝中被挤伤或被石优等坚硬的器械砸伤时,要留意用冷敷.对于砸伤的伤口来说,绷带缠得过紧只会增长伤痛,没有什么治疗的意义.假如在门缝中被挤伤,并且伤口内部因充血呈现紫色,那就很可能消失了骨折,应尽快就医.外伤五:被动物咬伤被狗.猫等动物咬或抓伤后,切忌像被毒蛇咬伤一样对伤口进行挤压,以防病毒以更快的速度进入神经体系.可彻底冲洗,先用番笕水.清水.洗涤剂或对狂犬病毒有靠得住杀灭后果的碘制剂.乙醇等,彻底冲洗伤口至少20分钟.在彻底冲洗后,用2%~3%碘酒或75%酒精涂抹伤口,以消除或杀灭局部的病毒.对未伤及大血管的伤口尽量不要缝合,也不必包扎.对须要缝合的较大伤口或比较轻微的面部伤口,应在清创消毒后先用狂犬病免疫血清或免疫球蛋白浸润伤口,数小时后(不低于2小时)再予以缝合和包扎.假如伤口比较深或大,可放置引流条,并应用抗生素和破感冒抗毒素,以控制其他沾染.外伤六:擦伤擦伤是指宝宝摔倒擦破的伤口,仅仅是表皮受伤,所以伤势比较稍微,在家治疗就可以了.对于很浅.面积较小的伤口,可用碘油.酒精(红药水)涂抹伤口四周的皮肤,然后用干净消毒纱布包扎好.假如家里没有碘酒.酒精,可用干净的水清洗伤口,然后涂上抗菌软膏,再第3页,-共2页。
小孩急救方法有哪些 最常用的外伤急救技巧
小孩急救方法有哪些最常用的外伤急救技巧本文介绍的只是应急的方法,如果孩子出现问题还是要第一时间就医的!一、最常用的外伤急救技巧因为急救技巧太多,本文只整理了最常用的外伤部分。
擦伤、割伤1.先止血,一定要先清洗双手,用消毒棉或纱布按压伤口5~15分钟。
2.清洗伤口,用生理盐水或清水冲洗伤口。
3.药物处理,使用消毒棉签蘸碘伏或酒精消毒,然后贴上创可贴避免伤口二次污染,如伤口红肿或怀疑有感染可涂红霉素软膏。
4.要注意动物爪牙、很脏的锋利物品造成的割伤要及时就医,考虑狂犬病和破伤风。
脚踝扭伤1.停止行走避免伤害加重。
2.冰敷或冷敷扭伤处(禁止热敷!)3.如果完全不能动,或冰敷后不见疼痛缓解,有可能是骨折或轻微骨裂。
头碰伤1.先观察如果孩子清醒反应正常、脸色正常、精神和意识正常、手脚活动自如;短时间内停止哭闹,有不超过2次的呕吐,证明孩子并无大碍。
2.冷敷,如果没有大碍、无外伤可以冰敷减轻肿胀。
3.如果孩子持续不停的哭闹、持续性呕吐、身体协调能力下降、精神萎靡、嗜睡就需要立刻就医。
烫伤1.先用流速较缓的冷水冲洗30分钟左右。
2.在冷水中小心的将覆盖伤口的衣物去除,必要时剪开衣物,避免弄破水泡;年龄较小的孩子一定要注意体温。
3.将伤口浸泡在冷水中可以缓解疼痛减缓热量。
4.使用清洁无菌的纱布或毛巾覆盖固定伤口后尽快就医。
烧伤1.远离火源尽快脱去着火的衣物。
2.及时冲洗如果烧伤面积不大可以结合烫伤的处理方式然后尽快就医。
3.如果有一氧化碳中毒的情况应将患者移至通风处,并尽快就医。
4.烧伤面积过大会引起休克,需要尽快就医,时刻观察患者情况。
幼儿扭伤时教师的应急措施
孩子天性活泼,喜欢跑跑跳跳,磕碰总是在所难免的。
孩子受伤是我们最不愿看到的事情,但作为一名合格的幼师,却一定要有处理紧急突发事故的能力。
今天给大家整理了这非常实用的幼儿园磕碰应急处理方案,老师们收好,以备不时之需哦~常见伤处理方案1.磕伤、擦伤用湿纸巾或清水擦洗伤口,用碘伏或酒精消毒,涂消炎药膏,再包扎。
具体处理方法:1、很浅、面积较小的伤口,用湿纸巾或清水将伤口擦洗干净,用碘伏或酒精消毒伤口周围皮肤,然后涂一层外用消炎药膏,再贴上创可贴或用消毒纱布包扎好。
2、如果擦伤面积比较大,伤口上沾有无法自行清洗掉的污物,或受伤部位肿胀、严重疼痛,或受伤在重要位置,建议立即送医。
3、大而深的伤口,更应及时带孩子去外科做局部清创处理,并注射破伤风针剂。
2.被木刺等尖锐物体戳伤稍微挤压伤口,流点血,带走细菌。
若有刺留在皮肤里,先用冰敷一会再用针挑出来。
具体处理方法:1、挤压是伤口,流出一小点鲜血,排出细菌。
无论刺伤伤口多小都要及时就医,注射破伤风针。
2、如果木刺、竹刺等异物留滞在皮下,可放一块冰使皮肤有些麻木,再用消毒过的针轻轻挑开皮肤,用消过毒的镊子夹出异物。
3、如果被玻璃碎片刺伤或铁钉断在伤口里,不要自行处理,立即去医院清除。
3.跌倒,或被撞出淤青先用手掌按压5分钟,有淤血就用冰敷。
具体处理方法:1、不要按揉,立即用手掌压迫5分钟,压迫面积要大于受伤面积,能直接减少出血。
2、有淤血,最好用碎冰或冷水敷。
如果受伤部位是胳膊或腿,将患处适当抬高;24小时内应冷敷,第一轮冷敷20分钟,停20分钟,反复进行2-3小时。
3、24小时后再用温水热敷,以加速淤血消散。
4、撞到脑袋,若出现恶心、呕吐、嗜睡、没精神或异常烦躁、哭闹,及时就诊。
5、“撞傻”是极少的,但昏迷不醒要当心,有可能会造成脑震荡。
4.手指被门缝夹,或脚趾被砸伤绷带缠得太紧只会增加伤痛,应先冷敷,再热敷。
具体处理方法:1、处理方法用挫伤,早期用冷敷,晚期才采用热敷。
小儿外伤急救方法
小儿外伤急救方法
儿童突发磕碰外伤后,急救措施一般包含以下三个方面。
首先是外伤处理,外伤在儿童磕碰伤中很常见,没有皮肤开放性伤口的,多数会有局部青肿、水肿等,需要尽快给予冷敷,可以使用冰块、冷水等,注意不要直接接触皮肤,可以使用单层毛巾包裹住冰块进行冷敷,这样可以快速减轻水肿。
如果有开放性伤口,伤口比较深的,需要立即用干净毛巾或者纱布按压住伤口正上方,压迫止血减少出血,然后尽快去医院进行清创缝合。
如果只是表浅的擦伤,可以给予碘伏消毒后创可贴包扎,然后就近医院就医。
其次是深层次内伤的处理,比如脏器损伤、骨折、关节脱位等,脏器损伤中比较常见的是腹部脏器损伤,如脾破裂等,发现孩子面色苍白时,避免挤压腹部,及时就医。
骨折和关节脱位会导致患肢活动反常或者活动较少,此时应尽量减少患肢活动,及时就医。
最后是孩子和家长情绪的处理,孩子发生磕碰伤后,基本都会大哭大闹,家长应尽量安抚孩子情绪,避免孩子情绪激动导致患处二次损伤。
家长也需要稳定自己的情绪,沉着冷静,超出处理能力
的尽早就医,配合医生快速处理伤情。
儿童外伤急救处理
常见外伤处理—扭伤
部位:踝关节、腕关节、腰部、头部
症状:局部肿胀,疼痛。
错误处理:按摩扭伤部位(毛细血管破裂、软组织、韧带损伤可加重病 情)
正确处理:
1.24小时内用冰敷 ,用冰块或毛巾
反复多次冷敷(20~30min,检查皮肤的温度,
间隔10~20min) 2.24小时后热敷/活络油,促进血液循环。
特别注意:烫伤后,千万不要给伤处涂抹酱油、醋、碱、牙膏或紫药水之类的东西,这样不但不能减轻伤情,而且会继续刺激创面,
加深受伤程度,增加感染机会,到医院后也给医生的诊治造成了困难,在冲洗这些涂抹物的时候会加重伤员的痛苦。
噎住了急救方法
1.拍背法 对于意识清楚的孩子:可取立位或坐位,急救者站在孩子的
侧后位,一手置小患者的胸部以围扶孩子,另一手掌根在患者肩 胛区脊柱上给予6-8次连续急促拍击,拍击时应快而有力。
儿童常见外伤的院外急救处理
常见外伤类型
• 擦伤 • 刺伤 • 扭伤
常见外伤处理—擦伤
部位:肘部、手掌、膝关节等表皮擦伤较多 创面浅、干净、范围小
处理方法: 1.清创:干净的清水/生理盐水清洗伤口处杂物 2.消毒:用碘伏+无菌棉签消毒伤口 3.止血:按压、创可贴、云南白药外用 4.伤口通气,2次/天换药,避免感染(红肿热痛) 错误处理:擦红药水、紫药水
抬高患肢冰敷
3.怀疑骨折应去医院检查
流鼻血
1.用棉花球堵塞出血孔.让血液自然止住 . 2.坐在椅子上或坐在大人膝盖上,头微微前倾 3. 用棉球或纸巾擦干净血迹 4. 手指轻按压出血处5~10分钟 5. 冰敷鼻梁或鼻尖,让鼻子 附近的血管 1.局部肿胀、瘀斑或出血 2.压痛 3.活动受限 特有表现(出现其一即可确诊): 1.畸形:骨折段移位,肢体外形的改变 (缩短、弯曲等) 2.反常活动:在肢体的非关节部位出现 不正常活动 3.股擦音或骨擦感:骨折断端摩擦发出
儿童常见意外伤害的急救方法
儿童常见意外伤害的急救方法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家庭环境的改变,儿童意外伤害事件时有发生,这给孩子们的身体健康带来了极大威胁。
作为家长和看护者,我们理应了解并熟悉儿童常见意外伤害的急救方法,以便在紧急情况下能够及时采取正确的救护措施。
本文将针对常见的儿童意外伤害,介绍相应的急救方法。
一、软组织损伤的急救软组织损伤是儿童意外伤害中常见的一种情况,例如切割伤、擦伤、挫伤等。
在处理这类伤情时,我们应该首先进行以下步骤:1. 清洁伤口:用清水或生理盐水轻轻清洗伤口,避免使用酒精或碘伏等消毒剂,以免刺激伤口。
2. 停止出血:对于出血较多的伤口,可以用干净的纱布或绷带进行直接压迫,帮助止血。
3. 敷药包扎:待伤口清洁干燥后,使用适当的止血剂和敷料进行包扎,防止感染。
二、骨折的急救骨折是儿童意外伤害中较为严重的一种情况,需要及时的急救和处理。
以下是处理儿童骨折的基本步骤:1. 确保安全:在急救骨折时,首先要确保周围环境安全,避免进一步的伤害。
2. 疼痛控制:可以给孩子服用止痛药,以减轻疼痛感,但应按照医生的建议用药。
3. 固定受伤部位:使用适当的固定物(如纱布、木板等)固定受伤部位,减少骨折移位。
4. 尽快就医:在急救处理完成后,应及时将孩子送往医院,由专业的医生进行进一步检查和处理。
三、烫伤与烧伤的急救烫伤和烧伤是儿童生活中常见的意外伤害,对孩子的皮肤造成不同程度的损伤。
对于这类伤情,应采取以下处理措施:1. 迅速降温:迅速将受伤部位放入冷水中,降低烫伤或烧伤区域的温度,并在30分钟内持续冲洗。
2. 防止感染:用干净的纱布或绷带轻轻包裹伤口,避免对其进行挤压,以防感染。
3. 就医就诊:对于较严重的烫伤或烧伤,应立即送往医院进行进一步的治疗和处理。
四、窒息与呼吸困难的急救窒息和呼吸困难是儿童意外中危险性最高的情况,需要家长和看护者能够快速而准确地采取急救措施。
以下是应对这类情况的常见步骤:1. 检查呼吸道:首先,仔细检查儿童的呼吸道是否阻塞,如有明显异物可迅速用手指或者特殊的急救手势帮助孩子排除。
儿童常见十大外伤的处理方法
儿童常见十大外伤得处理方法细心得家长都知道,在孩子得成长过程也就是在磕磕绊绊中过来得。
时不时受点小伤这也就是一个很正常得过程,身为家长不必太紧张,最主要得就是掌握处理方法。
以下我们来说说,孩子常见得十大外伤如何处理?ﻫ外伤一:割伤ﻫ割伤就是刀、剪、玻璃片或锋利得器具造成得损伤、被刀割伤得时候,先用清洁物品止血,再用绷带固定住。
当伤口流血不止时,就要用直接压迫法止血,即用手指或者手掌直接压住伤口,依靠压力阻止血流,使伤口处得血液凝成块,或用干净纱布压迫伤口止血、ﻫ如果就是手指出现割伤,而且伤口流血较多,应紧压手指两侧动脉,在施压5~15分钟后,一般便可止血、如果就是其她部位割伤,均要加压止血、如果实在止不住血,可用橡皮筋在出血处以上部位扎紧,阻断血流,并立即上医院处理。
每次橡皮筋止血扎紧得时间不宜超过15分钟,不然会因为血流阻断时间过长而导致肢体坏死。
ﻫﻫ在出血停止后,用75%酒精或碘伏消毒伤口周围得皮肤,再用消过毒得纱布或创可贴覆盖,最后用绷带包扎固定。
请注意,较深、较大得伤口或面部伤口,应去医院处理,必要时予以缝合,以免留下过大疤痕、外伤二:有瘀血ﻫ淤血多就是外力导致皮下毛细血管破裂,血液从毛细血管破裂处渗至皮下,所以在完整得皮肤上可以瞧到一片瘀青,此时外渗至皮下得血液已属异物,而且皮下神经丰富,因此疼痛感明显。
如果皮肤上出现瘀血,应赶紧用凉水或冰块冷敷消肿。
如果受伤部位就是胳膊或腿,那就将胳膊或腿抬起,可助消肿。
在发生瘀血24小时后,可以用温水热敷患处,以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加速瘀血消散。
一般来说,皮下瘀血都能被机体慢慢吸收,时间大约需要2周、ﻫ外伤三:抓伤小宝宝聚集在一起玩耍时,都容易被小伙伴抓伤,如果问题不大,适当消毒处理一下即可,不久就会自然痊愈。
需要注意得就是,在清洗伤口得时候要用流动得水。
如果伤得比较重、同时出现发烧,或者被小动物抓伤,应赶紧就医治疗、ﻫ外伤四:砸伤或挤伤ﻫ在门缝中被挤伤或被石头等坚硬得东西砸伤时,要注意用冷敷、对于砸伤得伤口来说,绷带缠得过紧只会增加伤痛,没有什么治疗得意义、如果在门缝中被挤伤,而且伤口内部因充血呈现紫色,那就很可能出现了骨折,应尽快就医。
育儿基础知识之儿童跌打损伤
育儿基础知识之儿童跌打损伤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跌打损伤是难以避免的。
作为父母或者照顾儿童的人,了解和掌握儿童跌打损伤的基础知识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儿童跌打损伤的常见类型、处理方法以及预防措施。
一、儿童跌打损伤的常见类型1. 擦伤刮痕:儿童外出活动时,可能会不小心刮伤皮肤,形成擦伤刮痕。
这类伤口一般较浅,多数不需要特殊处理。
2. 淤血和肿胀:当儿童摔倒或撞到硬物时,可能会出现淤血和肿胀。
这是因为血液在局部组织中积聚,导致受伤部位出现紫青色的瘀斑和水肿。
3. 骨折:在儿童跌倒或高空坠落等情况下,骨折是比较常见的损伤类型。
骨折可能是完全性的,即骨骼断裂成两段;也可能是不完全性的,即骨骼发生裂缝或弯曲。
二、儿童跌打损伤的处理方法1. 清洁伤口:对于擦伤刮痕等较浅的伤口,首先需要用温水和肥皂轻柔地清洗伤口。
清洁后,可涂抹适量的抗菌药膏,并盖上无菌敷料。
2. 冷敷:在淤血和肿胀的情况下,可以采用冷敷的方法来减轻疼痛和肿胀。
可以使用冰袋或者冷却的湿毛巾,每次冷敷持续10-15分钟,每天重复3-5次。
3. 能动保护:对于骨折等严重的损伤情况,需要及时送医院进行专业治疗。
在等待救护车或者前往医院的过程中,要保持伤肢的固定状态,避免晃动或者受力。
三、儿童跌打损伤的预防措施1. 定期整理环境:儿童在家中的活动空间要保持整洁、无障碍以及没有尖锐物品的摆放。
定期清理玩具,确保没有损坏或者有安全隐患的玩具存在。
2. 建立安全意识:教育孩子做事要有安全意识,比如不乱跑乱闯、不攀爬高处、不与其他儿童打闹过于剧烈等。
通过游戏等方式,向孩子传达危险性及防护知识。
3. 使用安全设施:在儿童活动频繁的区域,比如床上、门边、楼梯口等,安装门挡、刚性栏杆等安全设施来防止孩子发生摔倒的危险。
综上所述,儿童跌打损伤是日常生活中不可避免的事情。
我们作为父母或者照顾儿童的人,需要了解和掌握相关基础知识,正确处理跌打损伤,同时采取预防措施,以保护孩子的安全和健康。
儿童常见外伤处理与急救
定后续的处理措施。
3
及时急救
立即用冷水冲洗受伤部位20-30分钟,减少热量传导和组
织损伤。并进行无菌包扎。
冻伤的识别与急救
预防冻伤
1
注意保暖,避免皮肤直接接触极冷环境
及时识别
2
皮肤发红发白、麻木,可能发生冻伤
急救处理
3
移至温暖场所,慢慢升温,避免再次冻伤
冻伤是由于皮肤和组织暴露在极低温环境下而导致的损伤。及时识别冻伤症状并给予正确的急救处理至关重要。首先要注意保 暖预防,发现皮肤发白发红、感觉麻木时要尽快转移至温暖场所,慢慢升温,避免再次冻伤。
接下来,我们欢迎大家提出任何关于儿童外伤急救的问题。我们将结合实 际案例,针对性地解答,确保您能够在需要时迅速采取正确的应对措施,最 大程度地减少伤害并保护孩子的生命安全。
识别癫痫发作
1
观察出现行为突然改变、肌肉强直、四肢抽搐等症状。
保护患者
2
将患者平放在安全的环境中,拨开周围可能伤害患者的物品。
协助呼吸
3
确保患者呼吸道畅通,必要时进行人工呼吸。
一旦发现儿童出现癫痫发作,应迅速将其平放在安全的环境中,拨开周围的可能伤害物品,密切观察呼吸情况并做好必要的人工呼 吸。同时应尽快拨打急救电话,寻求医疗救助。
脱臼的识别与处理
识别脱臼
1
关节处明显错位,肿胀或畸形。
急救原则
2
不能强行整复,需要专业医疗。
稳定固定
3
用夹板或布带临时固定关节。
脱臼是指关节发生位置移位,需要及时医疗处理。切勿强行整复,否则会造成进一步损伤。可以用夹板或布带临时固定关节,避免 继发性损伤,尽快送医就诊。
咬伤与刺伤的处理
1
儿童外伤处理方法
儿童外伤处理方法
儿童外伤处理方法包括以下几步:
1. 镇定安抚:首先要稳定孩子的情绪,安抚他们的恐惧和焦虑情绪。
可以通过亲切的语言和轻柔的动作来使孩子感到安心。
2. 控制出血:如果伤口有出血,需要使用干净的纱布或者绷带轻轻地压住出血处,尽量不要使用粘贴性较强的胶带,以免对伤口造成进一步的刺激。
3. 清洁伤口:将受伤部位用温水和肥皂清洗干净,用纱布轻轻擦拭,尽量不要用刺激性较强的药物或酒精进行清洁。
4. 冷敷:对于肿胀和疼痛的伤口,可以用冷敷物(如冰包或冷水袋)轻轻按压受伤处,每次冷敷持续15-20分钟,可以帮助缓解疼痛和减轻肿胀。
5. 包扎伤口:对于较大或深的伤口,需要进行包扎。
先用干净的纱布或绷带进行初步覆盖,然后再用胶带固定。
包扎要注意不要过紧,以免影响血液循环。
6. 就医就诊:如果伤口较深或者有异物无法清除,需要及时就医就诊。
专业的医生会进一步评估伤口的性质,并给予适当的处理和治疗。
需要注意的是,孩子受伤后,家长或者照看孩子的成年人应该用宽容、耐心和关
爱的态度来处理,以增加孩子的安全感和信任感,帮助他们快速恢复。
孩子常见外伤处理办法
孩子常见十大外伤如何处理?(图) 细心的家长都知道,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也是在磕磕绊绊中过来的。
时不时受点小伤这也是一个很正常的过程,身为家长不必太紧张,最主要的是掌握处理方法。
以下我们来说说,孩子常见的十大外伤如何处理?外伤一:割伤割伤是刀、剪、玻璃片或锋利的器具造成的损伤。
被刀割伤的时候,先用清洁物品止血,再用绷带固定住。
当伤口流血不止时,就要用直接压迫法止血,即用手指或者手掌直接压住伤口,依靠压力阻止血流,使伤口处的血液凝成块,或用干净纱布压迫伤口止血。
如果是手指出现割伤,而且伤口流血较多,应紧压手指两侧动脉,在施压5~15分钟后,一般便可止血。
如果是其他部位割伤,均要加压止血。
如果实在止不住血,可用橡皮筋在出血处以上部位扎紧,阻断血流,并立即上医院处理。
每次橡皮筋止血扎紧的时间不宜超过15分钟,不然会因为血流阻断时间过长而导致肢体坏死。
在出血停止后,用75%酒精或碘伏消毒伤口周围的皮肤,再用消过毒的纱布或创可贴覆盖,最后用绷带包扎固定。
请注意,较深、较大的伤口或面部伤口,应去医院处理,必要时予以缝合,以免留下过大疤痕。
外伤二:有瘀血淤血多是外力导致皮下毛细血管破裂,血液从毛细血管破裂处渗至皮下,所以在完整的皮肤上可以看到一片瘀青,此时外渗至皮下的血液已属异物,而且皮下神经丰富,因此疼痛感明显。
如果皮肤上出现瘀血,应赶紧用凉水或冰块冷敷消肿。
如果受伤部位是胳膊或腿,那就将胳膊或腿抬起,可助消肿。
在发生瘀血24小时后,可以用温水热敷患处,以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加速瘀血消散。
一般来说,皮下瘀血都能被机体慢慢吸收,时间大约需要2周。
外伤三:抓伤小宝宝聚集在一起玩耍时,都容易被小伙伴抓伤,如果问题不大,适当消毒处理一下即可,不久就会自然痊愈。
需要注意的是,在清洗伤口的时候要用流动的水。
如果伤得比较重、同时出现发烧,或者被小动物抓伤,应赶紧就医治疗。
外伤四:砸伤或挤伤在门缝中被挤伤或被石头等坚硬的东西砸伤时,要注意用冷敷。
儿童常见外伤的紧急处理方法
儿童常见外伤的紧急处理方法儿童是家庭的希望和未来,但他们在成长过程中难免会发生意外伤害。
急救外伤时刻都需要家长和成年人掌握基本的紧急处理方法,以保证孩子能够及时得到帮助,并减少创伤的后果。
一、创可贴敷贴技巧小朋友常常会在玩耍时摔倒,擦伤皮肤。
对于浅表创伤,我们可以使用创可贴进行简单的处理。
首先,清洁擦伤部位,用纱布或者无菌棉球沾取生理盐水或清水轻轻擦拭,去除伤口中的杂质。
然后,将创可贴盖在伤口上,注意不要太紧或者太松。
如果擦伤部位比较大,则可以多张创可贴粘贴在一起,以增加保护效果。
此外,创可贴在长时间使用后应及时更换,让伤口透气,促进伤口的愈合。
二、扭伤和骨折处理方法儿童在跑跳玩耍过程中,不小心扭伤或者骨折的情况也经常发生。
当儿童扭伤关节时,首先应该使用冷敷法。
将一块冰包装在毛巾中,敷在扭伤部位,每次持续敷5-10分钟,每天可重复敷救3-4次。
冷敷有助于减轻疼痛和肿胀。
如果怀疑儿童骨折,应立即送医院进行专业诊断和治疗。
在送医途中,家长可以使用简单的紧急处理方法帮助孩子减轻痛苦。
首先,如果伤口有出血,应用纱布或干净的衣物进行包扎,以控制出血。
其次,将伤残部位固定住,减少骨折处的移动和疼痛。
可以找一块平整的木板或者硬纸板,垫在骨折处,用绷带或者毛巾将骨折处固定住。
同时,避免在固定过程中向骨折处施加过大的压力。
三、烧伤的有效处理办法烧伤是儿童外伤中较为常见的一种。
对于轻度烧伤,家长可以首先用冷水冲洗烧伤部位,持续约10-15分钟。
冷水有助于降低局部温度,减轻疼痛。
接着,用干净的纱布或者毛巾轻轻擦干烧伤部位,不可用力擦拭,以免加重疼痛。
对于较严重的烧伤,家长应尽快将儿童送往医院进行进一步处理。
在治疗过程中,家长可以避免用任何物质涂抹烧伤面,以防止感染。
此外,家长应保持冷静,对孩子进行心理安抚,使其尽量保持放松状态,以减轻痛苦的感受。
四、窒息急救的要点儿童窒息是一种十分危险的情况,需要家长和成年人迅速进行急救。
儿童常见外伤的应急处理
4 骨折
骨折需要及时固定并转运到医 院进行诊治,以防止进一步损伤 。
头部外伤的处理
评估伤情 1
观察伤员意识状态、是否有出血、瘀伤等
止血处理 2
用清洁敷料直接按压止血
保护头部 3
小心不要造成二次伤害
就医治疗 4
尽快送医院进行进一步检查 头部外伤可能导致严重并发症,需要立即采取包括评估伤情、止血、保护头部等步骤。同时尽快将伤员送医院进行检查和治疗,以降低并发症风险。家长 要保持头部清洁,避免二次伤害,并高度重视随时可能出现的并发症。
常见外伤的预防措施
保护装备
为儿童穿戴合适的护具,如头盔、护膝护肘 等,可以在玩耍和运动时有效预防意外伤害 。
成人监护
成人始终保持对儿童的密切照看,及时发现 危险并采取必要措施,是预防外伤的关键。
环境安全
及时排查和消除家中存在的安全隐患,为儿 童营造一个安全的生活环境。
建立家庭应急预案
制定计划
针对可能发生的各类家庭突 发事故,制定一份详细的应急 预案。包括联系方式、逃生 路线、应急用品清单等。
哮喘发作的应急措施
1
保持冷静
当孩子出现哮喘症状时,首先要帮助他们保持冷静,避免剧烈运
动加重症状。
2
即时使用药物
快速使用哮喘救急药,如短效β2 受体激动剂,帮助缓解哮喘发作
引起的气道收缩。
3
保持良好通风
确保孩子所在环境有良好的通风,减少过敏原和刺激物,有助于
缓解症状。
过敏反应的急救
识别症状
1
皮疹、瘙痒、肿胀、呼吸困难
家长应急培训的意义
提高警惕
培训可以帮助家长发现家中潜 在的安全隐患,提高对意外事故 的防范意识。
儿童常见外伤急救护理知识
儿童常见外伤急救护理知识由于儿童发育水平还并不成熟,往往容易受到各种各样的伤害,在受伤后,若是未能得到有效处理,还可能会导致更加严重的后果。
因此,作为父母来说,了解一些儿童常见外伤的急救护理知识是必不可少的。
1.皮肤外伤1.1小伤口:比如皮肤擦伤,或是手指被门夹伤等等。
急救措施:首先,立即清洗伤口,建议使用流动的清水冲洗即可。
其次,消毒处理,应使用干净的棉签,蘸取碘伏或是苯扎氯铵等消毒液,以进行局部消毒处理。
最后,根据伤口的具体情况,可使用创口贴或纱布包扎,也可以选择不包扎。
1.2活动性出血或伤口较大:比如磕破头皮,手指被刀划破等等。
急救措施:及时清洗伤口,若是出血不严重,可使用流动清水来清洗伤口;第二,压迫止血,使用干净毛巾或纱布等,按压伤口,同时也要合理把控按压力度,不能过重;第三,用毛巾包裹冰块,对伤口处进行局部冷敷,以达到止血和镇痛的目的,需要注意的一点是,不能反复拿开毛巾,查看伤口情况;第四,如果是四肢部分的伤口,可以在伤口上方,扎一根橡皮带或是布条等,以减少失血量,但是,要合理控制时间,一般不能超过15分钟,建议最好是在专业人员指导下进行此项操作;最后,简单处理后,还需立即到医院接受检查和治疗。
1.扭伤较为常见的儿童扭伤主要包括以下几种,比如踝关节、膝关节等,其急救措施包括以下几个步骤:冷敷:使用冰袋或是冷水装瓶,对扭伤部位进行冷敷,时间为15分钟左右,能够收缩局部血管,减少渗出。
制动:使用手帕或是绷带等,将扭伤部位扎紧,并选择患儿比较舒适的姿势,固定好位置,以免随意活动。
若是出现明显肿痛,且无法自行活动,建议应及时到医院接受检查,尤其是检查是否出现骨折、韧带损伤等相关问题,避免耽误最佳治疗时间。
需注意,不能随意揉搓扭伤部位,否则可能会导致大量出血或渗出。
对于轻微扭伤者,建议可在24小时后,进行局部热敷,以促进局部的血液循环,从而利于早日恢复。
1.烧烫伤第一,先用大量干净的流动冷水,持续冲洗烫伤部位,以达到降温目的,持续时间为20-30分钟不等,确保患处温度能够与周围正常皮肤温度保持一致。
儿童常见外伤的预防及处理
流鼻血
1、用棉花球堵塞出血孔.让血液自然止住 . 2、坐在椅子上或坐在大人膝盖上,头微微前倾 3. 用棉球或纸巾擦干净血迹 4. 手指轻按压出血处5~10分钟 5. 冰敷鼻梁或鼻尖,让鼻子附近的血管收缩,减少 流血量
儿童常见外伤的预防及处理
常见外伤
擦伤 刺伤 扭伤 伤
常见外伤处理—擦伤
部位:肘部、手掌、膝关节等表皮擦伤较多 创面浅、干净、范围小
1.清创:干净的清水/生理盐水清洗伤口处杂物 2.消毒:用碘伏+无菌棉签消毒伤口 3.止血:按压、创可贴、云南白药外用 4.伤口通气,2次/天换药,避免感染(红肿热痛)
烫伤
被开水烫伤,千万不要挠被烫 到的地方!否则会留下难看的疤痕 1.烫伤后用冷盐水冲洗伤口 2.有条件的可以涂上烫伤膏,然后去医院治疗
打掉牙齿
已经换牙的一定注意: 打篮球或踢足球时,容易使 脸受到重击或磕到下巴而被 打掉牙齿 1.把牙齿放在牛奶里,带去医院 2.没有牛奶的,不要自己清洗牙齿 3.不要拿着牙齿根部,防止牙齿坏死
常见外伤处理—割伤
伤口可深可浅,一般会流血
1、清创:用生理盐水/高锰酸钾清洗 2、止血:按压、云南白药外敷
3、消毒:碘伏/双氧水
4、保持伤口通气干燥、避免感染 如果伤口深有较多杂质,送医院处理
常见外伤处理—口唇裂伤
轻微裂伤: 1.冰水漱口 2.冷敷消肿即可 肌肉外翻需到医院缝合处理
防治冬季嘴唇干裂:
常见外伤处理—扭伤
部位:踝关节、腕关节、腰部、头部 症状:局部肿胀,疼痛。 错误处理:按摩扭伤部位(毛细血管破裂、软组织、韧 带损伤加重病情) 正确处理: 1、24小时内用冰敷 ,用冰块或毛巾反复多次冷敷 (20~30min,检查皮肤的温度,间隔10~20min) 2、24小时后热敷/活络油,促进血液循环。 3、怀疑骨折应去医院检查 抬高冰敷
急诊科常见儿童外伤处理技巧
急诊科常见儿童外伤处理技巧外伤是儿童常见的医疗问题之一,尤其在儿童发育期间,不可避免地会面临各种意外伤害。
作为急诊科医生,了解并熟悉常见儿童外伤处理技巧是至关重要的。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见的儿童外伤,并提供相应的处理技巧。
一、扭伤和骨折1. 踝关节扭伤踝关节扭伤是儿童中常见的外伤之一。
在处理踝关节扭伤时,医生需要首先确定扭伤的严重程度,包括轻度、中度和重度。
轻度扭伤可使用保守治疗方法,如冰敷、绷带包扎等。
对于中度和重度扭伤,可能需要进行X射线检查以排除骨折。
重度扭伤可能需要使用石膏或绷带固定。
2. 骨折儿童骨折常见于上肢、下肢和骨盆等部位。
在处理儿童骨折时,医生需要注意选择适合儿童的固定器材,如石膏、夹板等。
此外,对于复杂的骨折,可能需要手术干预。
二、皮肤擦伤和切割伤1. 皮肤擦伤儿童在日常活动中可能会发生皮肤擦伤。
处理皮肤擦伤时,首先需要清洁伤口,并确保没有异物残留。
然后使用无菌敷料进行包扎,以避免感染。
对于较大面积的擦伤,可能需要进行局部缝合。
2. 切割伤切割伤在儿童中较为常见,特别是在进行户外活动时。
对于切割伤的处理,首先要止血,然后清洁伤口,并密闭伤口以促进愈合。
较深的切割伤可能需要缝合,而较轻的切割伤可以使用无菌敷料进行包扎。
三、烧伤和烫伤1. 烧伤儿童的烧伤常常发生在热水、沸水或者火焰中。
对于烧伤的处理,首先需要迅速阻止火源,然后将烧伤部位放入冷水中冷却。
处理完毕后,需覆盖无菌敷料,并及时转诊至专科医院。
2. 烫伤烫伤常见于热水或热饮料泼溅到皮肤表面。
在处理烫伤时,首先要冲水冷却伤口,然后使用无菌敷料进行覆盖。
对于较大面积或较深的烫伤,建议尽早就医。
四、头部外伤儿童头部外伤可能由于跌倒、碰撞或者其他意外引起。
在处理头部外伤时,医生需要注意观察患儿是否有颅内出血的迹象,如头痛、呕吐、昏迷等。
对于怀疑颅内出血的患儿,需立即就医并进行相应的检查,如头颅CT扫描。
五、眼睛外伤眼睛外伤在儿童中较为常见,可能由于异物、砂粒或者撞击引起。
幼儿常见意外伤害事故的处置方法
幼儿常见意外伤害事故的处置方法1、跌磕伤:孩子难免会发生跌磕伤,一旦发生时,不要用手揉患处,可用干净的毛巾浸透冷水或用毛巾包裹冰块敷在受伤的部位,经冷敷后再用湿热的毛巾敷于患处并轻轻按摩,以帮助消肿。
孩子还会经常摔伤头部,如果摔伤后几小时或几天后,孩子疼痛不减、哭闹、呕吐或昏迷不醒,就需要送医院救治。
X光能够检查出头骨挫伤,大脑受伤的信息只能通过CT扫描获得。
2、擦伤:幼儿主要发生的擦伤部位是膝盖和肘部。
对于轻微的擦伤,可用水清洗伤口,再用消毒棉球蘸低温的肥皂水或生理盐水擦洗伤口周围并清理异物,然后涂抹红药水,要时刻预防伤口感染,很小的创伤也要注意。
对较为严重的伤口在经过消毒处理后可用纱布包扎,特别严重者要及时送医院治疗。
3、割伤:若创伤较小的伤口内又无异物时,用创口贴即可;若是金属、玻璃等异物,则需将异物清理干净后对伤口做消毒处理。
割伤严重流血过多要及时对伤口进行包扎,可在伤口靠近心脏的方向用绳带等物系紧,并立即将患儿送往医院治疗。
小而深的伤口忌马虎包扎:若被锐器刺伤后马虎包扎,会使伤口缺氧,导致破伤风杆菌等厌氧菌生长,应清创消毒后再包扎,并注射破伤风抗毒素。
若幼儿的手指被利器割断,要保护好断指,将断指放入容器中连同幼儿一起及时送往医院治疗。
腹部受伤内脏脱出后忌立即复位:脱出的内脏须经医生彻底消毒处理后再复位。
防止感染造成严重后果。
4、刺伤:用消毒水清洗伤口,然后用镊子顺着刺物刺入的方向将刺夹住拔出。
若刺物太短或已全部刺入幼儿的肌肉中,可采取挤压挑拔法将刺清除,最后用酒精或碘酒对伤口进行消毒处理。
5、儿童踝关节扭伤:儿童户外活动时,没有做准备活动而突然跑步或踢球会造成踝关节扭伤。
急救方法:轻微的扭伤可用冷水浸湿的毛巾或冰块敷于伤处,也可用红花油吐沫于扭伤处。
若扭伤严重出现肿胀或淤血时,不可让幼儿走动,要立即将其送往医院治疗,对四肢某个部位的严重扭伤,可先用绷带等在扭伤的上下部位做固定包扎处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儿童常见十大外伤的处理方法
细心的家长都知道,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也是在磕磕绊绊中过来的。
时不时受点小伤这也是一个很正常的过程,身为家长不必太紧张,最主要的是掌握处理方法。
以下我们来说说,孩子常见的十大外伤如何处理?
外伤一:割伤
割伤是刀、剪、玻璃片或锋利的器具造成的损伤。
被刀割伤的时候,先用清洁物品止血,再用绷带固定住。
当伤口流血不止时,就要用直接压迫法止血,即用手指或者手掌直接压住伤口,依靠压力阻止血流,使伤口处的血液凝成块,或用干净纱布压迫伤口止血。
如果是手指出现割伤,而且伤口流血较多,应紧压手指两侧动脉,在施压5〜15
分钟后,一般便可止血。
如果是其他部位割伤,均要加压止血。
如果实在止不住血,可用橡皮筋在出血处以上部位扎紧,阻断血流,并立即上医院处理。
每次橡皮筋止血扎紧的时间不宜超过15分钟,不然会因为血流阻断时间过长而导致肢体坏死。
在出血停止后,用75%酒精或碘伏消毒伤口周围的皮肤,再用消过毒的纱布或创可贴覆盖,最后用绷带包扎固定。
请注意,较深、较大的伤口或面部伤口,应去医院处理,必要时予以缝合,以免留下过大疤痕。
外伤二:有瘀血
淤血多是外力导致皮下毛细血管破裂,血液从毛细血管破裂处渗至皮下,所以在完整的皮肤上可以看到一片瘀青,此时外渗至皮下的血液已属异物,而且皮下神经丰富,因此疼痛感明显。
如果皮肤上出现瘀血,应赶紧用凉水或冰块冷敷消肿。
如果受伤部位是胳膊或腿,那就将胳膊或腿抬起,可助消肿。
在发生瘀血24小时后,可以用温水热敷患处,以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加速瘀血消散。
一般来说,皮下瘀血都能被机体慢慢吸收,时间大约需要2周。
外伤三:抓伤
小宝宝聚集在一起玩耍时,都容易被小伙伴抓伤,如果问题不大,适当消毒处理一下即可,不久就会自然痊愈。
需要注意的是,在清洗伤口的时候要用流动的水。
如果伤得比较重、同时出现发烧,或者被小动物抓伤,应赶紧就医治疗。
外伤四:砸伤或挤伤
在门缝中被挤伤或被石头等坚硬的东西砸伤时,要注意用冷敷。
对于砸伤的伤口来说,绷带缠得过紧只会增加伤痛,没有什么治疗的意义。
如果在门缝中被挤伤,而且伤口内部因充血呈现紫色,那就很可能出现了骨折,应尽快就医。
外伤五:被动物咬伤
被狗、猫等动物咬或抓伤后,切忌像被毒蛇咬伤一样对伤口进行挤压,以防病毒以更快的速度进入神经系统。
可彻底冲洗,先用肥皂水、清水、洗涤剂或对狂犬病毒有可靠杀灭效果的碘制剂、乙醇等,彻底冲洗伤口至少20分钟。
在彻底冲洗后,用2%八3%碘酒或75%酒精涂抹伤口,以清除或杀灭局部的病毒。
对未伤及大血管的伤口尽量不要缝合,也不必包扎。
对需要缝合的较大伤口或比较严重的面部伤口,应在清创消毒后先用狂犬病免疫血清或免疫球蛋白浸润伤口,数小时后(不低于2小时)再予以缝合和包扎。
如果伤口比较深或大,可放置引流条,并使用抗生素和破伤风抗毒素,以控制其他感染。
外伤六:擦伤
擦伤是指宝宝摔倒擦破的伤口,仅仅是表皮受伤,所以伤势比较轻微,在家治
疗就可以了。
对于很浅、面积较小的伤口,可用碘油、酒精(红药水)涂抹伤口周围的皮肤,然后用干净消毒纱布包扎好。
如果家里没有碘酒、酒精,可用干净的水清洗伤口,然后涂上抗菌软膏,再贴上创可贴。
如果擦伤面积太大、伤口上沾有无法自行清洗掉的沙粒、污物,或受伤部位肿
胀、严重疼痛、周边机体组织破碎、血流不止,或受伤位置很重要(如脸部),建议还是带宝宝就医。
对于大而深的伤口,更应及时带宝宝去外科做局部清创处理,并注射破伤风针剂。
外伤七:裂伤
原则上24小时之内缝合就可以了,不过,如果是脸部受伤,就要及早缝合。
还有,严重的裂伤拖的时间越久,细菌感染的可能性就越高,可能导致病情退延或者残留伤疤,所以应及时就医。
外伤八:刺伤
如果被钉子、针、玻璃等锐利的物品刺伤,一般会有少量血流出,因为伤口窄、深、细菌不易被排出,所以容易引发炎症。
假如被刺伤,无论伤口多小,都有患上破伤风的危险,所以务必要及时就医。
在紧急处理刺伤伤口时,需要挤压伤口,这时会有血流出,同时细菌也会被排出。
所以,处理刺伤伤口时要把手洗干净,并使用消过毒的器具。
如果匆忙用手处理刺伤伤口,反而可能导致细菌入侵、产生炎症。
有可能的话,要先找出是何种异物导致刺伤。
假如是玻璃碎片,则可能伤害宝
宝的肌肉或血管,因此,一定不要在家自行处理,而应赶紧去医院。
因为一旦处理不当, 会导致流血更多甚至损害内脏、血管。
如果被刀具或铜铁制品刺伤,应到医院注射破伤风针。
如果导致刺伤的异物不是玻璃,而且有一端裸露在皮肤外,可取一把镶子,将镶子末端放在火焰上进行消毒,待镶子冷却后,一边分散宝宝的注意力,使宝宝不会太紧张,一边轻轻用镶子夹出异物。
如果异物留滞在皮下,可用火焰消毒缝衣针,或将其放在消毒酒精、消毒水中浸泡几分钟。
在异物所处的皮肤部位放一块冰,使皮肤多少有些麻木,再用消毒过的针轻轻挑开皮肤,使异物暴露出来,用消过毒的镶子将异物夹出来。
如果是铁钉导致刺伤,应首先拔出铁钉。
用消过毒镶子或小钳子,顺着铁钉扎入的方向外拔出,拔出时用力要均匀,不要左右晃动,以减少对周围机体组织的损伤。
如果铁钉已拔出,可用力在伤口周围挤压,挤出瘀血与污物,以减少伤后感染。
如果铁钉断在伤口里,应让宝宝马上停止走动,并将取出的部分钉子与宝宝一起送到医院,通过手术拔除。
外伤九:被蚊虫咬伤
夏天被蚊虫咬伤后,用冰块或凉水冷敷比较好,这样皮肤的血管就会收缩,蚊虫分泌的毒素就不能扩散。
一般来说,大部分蚊虫叮咬导致的外伤都不严重,但是一定要注意,尽量不让宝宝抓挠伤口,如果把蚊虫叮咬的部位挠破,毒素就会扩散到周边机体组织,可能引发脓疱疮。
外伤十:烧烫伤
冲、脱、泡、盖、送5步骤,是烧烫伤意外的第一处理原则。
冲:以流动的清水冲洗伤口15〜30分钟,以快速降低皮肤表面热度。
如果无法冲
洗伤口,可冷敷。
脱:充分泡湿后,再小心除去衣物,必要时可以用剪刀剪开衣服,或暂时保留粘连部分,尽量避免将水泡弄破。
泡:在冷水(加冰块)中持续浸泡15〜30分钟,可减轻疼痛及稳定情绪。
平时可在冰箱中准备一些冰块,以备不时之需。
不过,如果烧烫伤面积太大或宝宝年龄较小,则不必浸泡过久,以免体温下降过多或延误治疗时机。
盖:用清洁干净的床单或布条,纱布等覆盖受伤部位。
不要在受伤部位涂抹米酒、酱油、牙膏、浆糊、草药等,这些东西不但无助于伤口的复原,还容易引起伤口感染,并且影响医护人员的判断和紧急处理。
送:赶紧就医急救、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