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系统论的主要内容及其应用
纽曼根据Bertalanffy的系统论Selye的压力与适应理论
一文后,转入人类社会心理学研究。1943年出版了
2. 认为人的需要是有先后顺序的。
《人类动机的理论》,1954年出版《动机与人格》, 1962年出版了《存在心理学导言》一书。
3/23/2020
(三)压力理论在护理中的应用
明确压力与疾病的关系。 帮助护士识别病人的压力,进而缓解&解除压力。 帮助护士认识自身压力,并减轻工作中的压力。
3/23/2020
病人常见的压力源
陌生的环境 疾病的威胁 与外界的隔离 信息的缺乏 自尊的丧失
3/23/2020
帮助患者适应压力的护理原则
(一)人类需要的一般规律
❖ 普遍存在五种需要。 ❖ 一般情况下,生理需要最重要。 ❖ 立即、持续、暂缓满足。最终要满足。 ❖ 通常是在一个层次的需要满足后,更高层次的
需要才出现,并逐渐明显。 ❖ 各层次间相互影响。 ❖ 随着需要层次上移,各种需要的意义因人而异 ❖ 层次越高的需要,满足的方式越有差异。
3/23/2020
估计
输入
(病人健康状况 护理人员状况
医疗设施条件等)
反馈
诊断 计划 实施
护理系统
输出
(经护理后病人健康状况)
病人已达健康目标 停止护理程序
评价
病人未达健康目标 修订计划
继续护理程序
反馈
3/23/2020
二、人类基本需要理论
马斯洛:人本hi主era义rch心y o理f n学ee的ds 主the要or代y 表。早期曾
第一节
3/23/2020
一、一般系统论 二、人类基本需要理论 三、压力理论 四、成长与发展理论
护理支持性理论理论
12、升华作用:将被压抑的原始冲动或欲望,用
符合社会要求的建设性方式表达出来。
13、反向作用:对一些冲动或行为加以否认,采
取与自己动机完全相反的态度及行为,以掩盖
自己本来的愿望。
14、补偿作用:潜意识地企图克服事实上或想象
中的不足而产生的自卑感,用各种方法来弥补
由于身心不足而产生的自卑感。
压力理论在护理中的应用
生理反应:如心率加快、血压升高、需氧 量增加、免疫力降低、胃液分泌增加、肠蠕动 减弱或亢进,括约肌失控等。
心理反应:如焦虑、抑郁、否认、怀疑、 退缩或进攻,以致躯体出现各种症状和疾病。
压力反应的规律
1)多种不同压力源中的任何一个压力源就可以引起 压力反应。 2)人们对同一压力源的反应可以是各种各样的。 3)大多数人都能设法避免一般性的压力源。 4)大多数人对极端的压力源的反应方式是相同的。 5)每个人对压力反应的强度和持续时间可不相同。
整体性 相关性
三、系统的 基本属性
动态性 层次性
目的性
四、系统的结构与功能
结构:指组成系统的各要素在空间或时间方面均有相互 联系与相互作用的方式和顺序。是内在结构
功能:指系统与环境相互联系和作用过程的秩序和能力。
为外在行为。 一个系统是通过下列程序完成功能转换的:输入→转 换→输出→反馈
输入
1、明确压力与疾病的关系 2、帮助护士识别病人压力,以缓解和解除
压力
3、帮助护理人员认识自身压力,并减轻工 作中的压力
病案分析
讨论
患者张某,女,30岁,结婚3年一直未孕。因停经10周,突然出 现右下腹胀痛伴肛门坠胀,且症状逐渐加重,来院治疗。入院查体: 体温37.3℃,脉搏110次/分,血压90/60mmHg。妇科检查:阴道少量 暗红血,宫颈举痛,摇摆痛。行阴道后穹窿穿刺,抽出不凝血。尿 HCG(+)。拟诊宫外孕破裂,遂进行急诊手术,术中确诊右侧输卵 管妊娠破裂,行右侧输卵管切除术。 术后患者出血得到控制,生命体征逐渐平稳,病情逐步恢复,患者 主诉手术切口明显疼痛,加之环境糟杂,无法入睡。由于对手术后饮 食和活动要求不了解,不敢随意进食和下床活动。 此外,患者非常担心手术后能否顺利恢复,是否影响日后生育,有焦 虑情绪。由于患者丈夫在外地工作无法回来陪伴患者,患者感到很孤 独,加之担心输卵管切除术影响以后生育问题,因而对未来感到悲观 失望,郁郁寡欢。
一般系统论在护理中的应用
一般系统论在护理中的应用在当今的医疗保健领域,护理工作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为了提供优质、高效且全面的护理服务,引入各种理论和模型来指导实践是十分必要的。
一般系统论作为一种具有广泛应用价值的理论框架,在护理领域也展现出了其独特的优势和重要性。
一般系统论是由生物学家贝塔朗菲提出的,它强调系统是由相互关联、相互作用的要素组成的整体,具有整体性、动态性、开放性等特点。
将这一理论应用于护理中,有助于我们更全面、深入地理解护理对象的健康状况和护理需求。
首先,从整体性的角度来看,护理对象不能被简单地视为身体某个部位或某种疾病的集合,而是一个包含生理、心理、社会等多个方面的有机整体。
例如,一位患有糖尿病的患者,我们不能仅仅关注其血糖水平的控制,还需要考虑到患者的饮食、运动习惯、心理状态以及家庭社会支持等因素。
在护理过程中,我们需要综合评估这些因素对患者健康的影响,并制定相应的护理计划。
比如,除了给予药物治疗和血糖监测的指导,还要为患者提供营养咨询,鼓励其适量运动,关注其可能出现的焦虑、抑郁情绪,同时帮助患者争取家庭和社会的支持,共同促进患者的康复。
其次,一般系统论的动态性特点在护理中也有着显著的体现。
人的健康状况是不断变化的,护理措施也需要随之动态调整。
以一位术后患者为例,术后初期,护理的重点可能是伤口护理、疼痛管理和生命体征的监测;随着患者的恢复,护理重点可能会转向康复训练、饮食调整和心理支持,以帮助患者尽快恢复正常生活。
护理人员需要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及时发现问题并调整护理计划,以适应患者不断变化的健康需求。
再者,开放性是一般系统论的另一个重要特征。
护理系统也是一个开放的系统,与外界环境不断进行着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换。
护理人员需要关注患者所处的社会环境和家庭环境对其健康的影响。
比如,患者的工作压力、生活环境的卫生条件、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等都可能影响患者的康复进程。
护理人员要与患者的家属、社区医疗机构等进行有效的沟通与协作,为患者创造一个有利于康复的外部环境。
一般系统论
1.3 近现人类科学研究所遵循的理性 21
生物学领域对有组织的复杂性的探讨 (2)
实验结果带来的反思:如果生命体演化发展是遵循笛 卡尔所倡导的物理学领域的机械还原主义,即把生命 机体看作是机器并分解为性质相同的基本单位(胚细 胞),那么如何解释生命体中这些胚细胞的不同的分 化现象呢?如果生命体中这种分化现象是由亚里士多 德所谓的具有内在目的的“生命的原理”在主导,那 么如何解释蝾螈初胚体同一组织嫁接到同一位置而分 化生长为不同器官这一复杂现象呢?
23
• “部分所做的一切以及它们所存在的一切目的,都只是为 了表现整体。据此可以推出结论说,假如我们说它们是由 整体决定的,我们所使用的‘受到决定的’一词的意义跟 该词的普通意义迥然不同。因为,既然部分只有结合在整 体中才成为其部分,那么它们受到决定这一点对它们来说 完全不是外来的。”
• 由此可见,机体论认为有机体内部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 其中,整体先于部分存在并对部分施加一种决定作用,因 此对有机体部分的活动或现象的解释需要从整体角度作进 一步的考察。这种观点既是对生命现象有组织复杂性的解 释,也是机体论对机械还原论的有力反驳。
中国古代的整体性思想—道德经
12
• 老子认为, 只有坚持道的原则, 才能实现预定的目 标。“ 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 谷得一以盈, 万物得一以生,侯王得一以为天一 正。”( [ 老子] 第三十九章) 。其意思是: 天得到 道而清明; 地得到道而宁静; 神( 人) 得到道而英灵; 禾谷得到道而充盈, 万物得到道而生长; 侯王得到 道而成为天下的首领。在某种意义上来看, 道和一 ( 整体) 的概念与系统的概念是一样的。
•
1.2 近代人类科学研究所遵循的理性 16
• 英国系统学家切克兰德把这种起源于17世纪科学 革命的自然科学领域的研究理性总结为三个原则:
一般系统论
一般系统论一般系统论General System Theory研究复杂系统的一般规律的学科,又称普通系统论。
现代科学可按所研究的对象系统的具体形式划分成各门学科,如物理学、化学、生物学、经济学和社会学等;也可按研究方法划分成两大类别,即简单系统理论和复杂系统理论。
一般系统论是研究复杂系统理论的学科,着重研究复杂系统的潜在的一般规律。
历史背景系统的存在是客观事实,但人类对系统的认识却经历了漫长的岁月,对简单系统研究得较多,而对复杂系统则研究得较少。
直到20世纪30年代前后才逐渐形成一般系统论。
一般系统论来源于生物学中的机体论,是在研究复杂的生命系统中诞生的。
1925年英国数理逻辑学家和哲学家N.怀特海在《科学与近代世界》一文中提出用机体论代替机械决定论,认为只有把生命体看成是一个有机整体,才能解释复杂的生命现象。
系统思维最早出现在1921年建立的格式塔心理学,还在工业心理学研究中1958年Parry J.B.提出了系统心理学(system psychology)的词汇与概念。
1925年美国学者A.J.洛特卡发表的《物理生物学原理》和1927年德国学者W.克勒发表的《论调节问题》中先后提出了一般系统论的思想。
1924~1928年奥地利理论生物学家L.von贝塔朗菲多次发表文章表达一般系统论的思想,提出生物学中有机体的概念,强调必须把有机体当作一个整体或系统来研究,才能发现不同层次上的组织原理。
他在1932年发表的《理论生物学》和1934年发表的《现代发展理论》中提出用数学模型来研究生物学的方法和机体系统论的概念,把协调、有序、目的性等概念用于研究有机体,形成研究生命体的三个基本观点,即系统观点、动态观点和层次观点。
1937年贝塔朗菲在芝加哥大学的一次哲学讨论会上第一次提出一般系统论的概念。
但由于当时生物学界的压力,没有正式发表。
1945年他发表《关于一般系统论》的文章,但不久毁于战火,没有引起人们的注意。
护理学导论一般系统论和需要理论.
生理的需要
2.需要层次论的基本观点
◆ 一般而言,所有人都拥有相同的基本需要; ◆ 生理需要必须满足后,人才得以生存; ◆ 通常是在一个层次的需要被满足之后,更高一层次的需要 才能被满足; ◆ 尽管一般情况下,生理的需要必须满足,但有些需要可以 暂缓(如食物、睡眠) ◆ 不同层次的需要是相关联的,一些需要没有满足会影响到 其他相关需要的满足; ◆ 若人体的需要无法得到满足,将导致机体的失衡,并最终 导致疾病; ◆ 满足需要的方式可以是多种多样的,个体的选择多基于自 身习得的经验和拥有的文化价值观。
(物质、能量、信息)
开放系统示意图
14
(二)系统的分类
按人类对系统是 否施加影响分类
按系统与环境的 关系分类
按组成系统的内 容和要素的性质 分类
自然系统, 如生态系统 人造系统, 如计算机软 件系统 复合系统, 如医疗系统
开放系统
实体系统, 如人体系统 概念系统, 如理论系统
闭合系统
15
(二)系统的分类
3.护理系统是一个具有决策与反馈功能 的系统。
19
(四)一般系统论在护理实践中的应用
(二)为护理管理者提供理论依据 (三)一般系统论是护理程序的基本框架
输入信息
诊断、计划、实施
输出新信息 反 馈
收集资料
结束
未达目标
达目标
评 价
(四)促进了整体护理思想的产生和发展
20
二、需要理论
创始人—— 美国心理学家 马斯洛(1908-1970)
情境五 护理学相关理论
子情境一 系统理论和需要理论
枣庄职业学院医学院 刘盎
什么是理论? 作用? 什么是护理理论? 作用?
2
理论: 是对特定领域内某种现象 系统而整体的描述。
贝塔朗菲的一般系统论-推荐下载
贝塔朗菲的一般系统论相关搜索: 心理学, 奥地利, system, 系统论, 格式塔一般系统论的历史背景 系统的存在是客观事实,但人类对系统的认识却经历了漫长的岁月,对简单系统研究得较多,而对复杂系统则研究得较少。
直到20世纪30年代前后才逐渐形成一般系统论。
一般系统论来源于生物学中的机体论,是在研究复杂的生命系统中诞生的。
1925年英国数理逻辑学家和哲学家阿弗烈·诺夫·怀海德在《科学与近代世界》一文中提出用机体论代替机械决定论,认为只有把生命体看成是一个有机整体,才能解释复杂的生命现象。
系统思维最早出现在1921年建立的格式塔心理学,还在工业心理学研究中1958年Parry J.B.提出了系统心理学(system psychology)的词汇与概念。
1925年美国学者A.J.洛特卡发表的《物理生物学原理》和1927年德国学者W.克勒发表的《论调节问题》中先后提出了一般系统论的思想。
1924~1928年奥地利理论生物学家L.von贝塔朗菲多次发表文章表达一般系统论的思想,提出生物学中有机体的概念,强调必须把有机体当作一个整体或系统来研究,才能发现不同层次上的组织原理。
他在1932年发表的《理论生物学》和1934年发表的《现代发展理论》中提出用数学模型来研究生物学的方法和机体系统论的概念,把协调、有序、目的性等概念用于研究有机体,形成研究生命体的三个基本观点,即系统观点、动态观点和层次观点。
1937年贝塔朗菲在芝加哥大学的一次哲学讨论会上第一次提出一般系统论的概念。
但由于当时生物学界的压力,没有正式发表。
1945年他发表《关于一般系统论》的文章,但不久毁于战火,没有引起人们的注意。
1947~1948年贝塔朗菲在美国讲学和参加专题讨论会时进一步阐明了一般系统论的思想,指出不论系统的具体种类、组成部分的性质和它们之间的关系如何,存在着适用于综合系统或子系统的一般模式、原则和规律,并于1954年发起成立一般系统论学会(后改名为一般系统论研究会),促进一般系统论的发展,出版《行为科学》杂志和《一般系统年鉴》。
一般系统论在护理中的应用
一般系统论在护理中的应用系统论在护理中的应用一般系统论是人类智慧与思维所创造出来的一种科学理论。
它是一种跨学科的理论,可以被广泛应用于各种领域,其中就包括护理领域。
在护理中,应用一般系统论可以帮助护士了解人体在生理、心理和社会等方面的复杂性和相互依存性,以此来制定合理的护理计划并提高病人的治疗效果。
本文将简要介绍一般系统论在护理中的应用。
1. 了解人体的系统性人体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包含多个不同的器官和组织,彼此之间需要协调以保持身体健康。
在护理中,理解人体的系统性对于正确地评估病人的健康状况是至关重要的。
通过认识人体的各个方面(如生理、心理、社会、文化等),可以将各方面因素整合在一起,从而制定全面的护理计划。
2. 考虑病人的环境除了了解人体本身的系统性以外,护理人员还需要考虑与病人相关的环境因素,这些环境因素对病人的治疗效果有着重要影响。
例如,社会文化因素如爱与关爱、过去的经历、宗教信仰等,这些因素都可能影响着病人的情绪和心理健康。
另外,考虑到病房的温度、氛围、治疗设备等因素也是非常必要的。
当护理人员学会了考虑环境因素时,就可以为病人制定更加有效的护理计划,并尽可能地创造最舒适的治疗环境。
3. 确保信息流通畅在护理工作中,信息流通畅是至关重要的,因为任何一个细节的错误复合在一起都可能产生致命的后果。
使用一般系统论的方法协助信息的流动,能够实现清晰且透明的信息交流,从而避免出现任何严重问题。
在护理过程中,信息流向包括病人及家属、医生,以及其他负责病人并且参与他们的护理的各个人。
确保这些信息可以流动并有组织地进行记录和更新,可使每个参与的人能够更好地协同工作。
4. 更好地分析数据护理领域使用的数据集,包括生命体征、诊断测试、治疗过程、用药,等等。
这些数据可以被分析以了解病人的进展和疾病预后。
在护理中,一般系统论的应用可以帮助护理人员更好地分析数据,以侦测病人的病情变化,自动熟知合适的治疗方式,并在需要时进行修改治疗方针以保证病人的健康状况。
一般系统论——精选推荐
一般系统论亚里斯多德早就说过“整体大于部分之和”。
因此对系统的研究可以说从古代就已经开始了。
作为现代系统论的基本思想最初产生于本世纪20年代初由奥地利生物学家贝朗塔菲提出的,只不过它一开始被作为"机体生物学",这是生物学中的有机论概念,强调生命现象是不能用机械论观点来揭示其规律的,而只能把它看作一个整体或系统来加以考察。
1968年,贝朗塔菲发表了一般系统论的代表著作《一般系统理论――基础发展与应用》。
现在系统思想形成了一股重要的思潮,日益发挥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一、系统1、系统的含义及其分类系统论的内涵和外延理论界现在说法不一。
人们现在把系统论作为介于哲学和具体科学之间的横断科学来对待。
它被用作比具体学科更一般化的科学理论加以研究,但又不同于哲学。
现代系统论具有可否证性、抽象性、数理性特点。
贝塔朗菲把一般系统概念定义为"系统是处于一定相互关系中的与环境发生关系的各组成成分的总体"。
或:系统——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要素组成的具有整体功能和综合行为的统一集合体钱学森把极其复杂的研究对象称为系统。
系统的属性:⑴系统的整体性:即非加和性。
系统不是各部分的简单组合,而有统一性,各组成部分或各层次的充分协调和连接,提高系统的有序性和整体的运行效果。
例如:①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强度就大于钢筋、水泥、沙石的强度之和。
②拿破仑说数量小时较多数法国人不敌少数马克留木人,数量大时较少法国人可以战胜较多数马克留木人③没有凡高弟弟凡高就出不了成果;没有赫歇尔妹妹则赫歇尔不能成为伟大的天文学家;没有阿贝尔的老师就没有阿贝尔;没有孟母就没有孟子;没有伽罗华之母就没有伽罗华④人们常说"三个臭皮匠等于一个诸葛亮"⑤反面例子如上网、吸毒、赌博等。
⑥"三个和尚没水吃",其原因是他们的能量消耗在内耗上。
⑵系统的相关性:系统中相互关联的部分或部件形成"部件集","集"中各部分的特性和行为相互制约和相互影响,这种相关性确定了系统的性质和形态。
一般系统论
一般系统论一般系统论General System Theory研究复杂系统的一般规律的学科,又称普通系统论。
现代科学可按所研究的对象系统的具体形式划分成各门学科,如物理学、化学、生物学、经济学和社会学等;也可按研究方法划分成两大类别,即简单系统理论和复杂系统理论。
一般系统论是研究复杂系统理论的学科,着重研究复杂系统的潜在的一般规律。
历史背景系统的存在是客观事实,但人类对系统的认识却经历了漫长的岁月,对简单系统研究得较多,而对复杂系统则研究得较少。
直到20世纪30年代前后才逐渐形成一般系统论。
一般系统论来源于生物学中的机体论,是在研究复杂的生命系统中诞生的。
1925年英国数理逻辑学家和哲学家N.怀特海在《科学与近代世界》一文中提出用机体论代替机械决定论,认为只有把生命体看成是一个有机整体,才能解释复杂的生命现象。
1925年美国学者A.J.洛特卡发表的《物理生物学原理》和1927年德国学者W.克勒发表的《论调节问题》中先后提出了一般系统论的思想。
1924~1928年奥地利理论生物学家L.von贝塔朗菲多次发表文章表达一般系统论的思想,提出生物学中有机体的概念,强调必须把有机体当作一个整体或系统来研究,才能发现不同层次上的组织原理。
他在1932年发表的《理论生物学》和1934年发表的《现代发展理论》中提出用数学模型来研究生物学的方法和机体系统论的概念,把协调、有序、目的性等概念用于研究有机体,形成研究生命体的三个基本观点,即系统观点、动态观点和层次观点。
1937年贝塔朗菲在芝加哥大学的一次哲学讨论会上第一次提出一般系统论的概念。
但由于当时生物学界的压力,没有正式发表。
1945年他发表《关于一般系统论》的文章,但不久毁于战火,没有引起人们的注意。
1947~1948年贝塔朗菲在美国讲学和参加专题讨论会时进一步阐明了一般系统论的思想,指出不论系统的具体种类、组成部分的性质和它们之间的关系如何,存在着适用于综合系统或子系统的一般模式、原则和规律,并于1954年发起成立一般系统论学会(后改名为一般系统论研究会),促进一般系统论的发展,出版《行为科学》杂志和《一般系统年鉴》。
一般系统论(General System Theory)
. #;
系统的概念
■ 通常把系统定义为:由若干要素以 一定结构形式联结构成的具有某种 功能的有机整体。
. #;
系统的概念
■ 系统是由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相 互制约、相互作用的事物和过程组 成的,它是具有整体功能和综合行 为的统一体。
. #;
系统的特性
■ 整体性(1+1>2) ■ 相关性 ■ 动态性 ■ 层次性 ■ 目的性
(L.Von.Bertalanffy)提出 ■ 1945年《关于一般系统论》 ■ 1952年发表“抗体系统论” ■ 1968年贝塔朗菲发表的专著:《一般系统理
论基础、发展和应用》 ■ 1973年提出了一般系统论原理
. #;
系统的概念
■ 系统是有组织的和被组织化的全体 ■ 系统是有联系的物质和过程的集合 ■ 系统是许多要素保持有机的秩序,
一个系统可分为许多较简单的相互关联相互作用的次系统次系统与超系统是相对而言一般系统论在护理实践中的应用对人是开放系统的认识人的基本目标保持动态平衡健康输入输出反馈人的整体性一般系统论在护理实践中的应用护理学的基本理论依据护理程序护理理论的基本框架系统论控制论信息论
. #;
一般系统论
(General System Theory)
. #;
系统分类
■ 按人类干预的情况
■ 自然系统、人工系统
■ 按内容和要素的性质
■ 实体系统、概念系统
■ 按与环境的关系
■ 开放系统、闭合系统
■ 按运动状态
■ 静态系统、动态系统
. #;
开放系统(open system)
■ 是指通过与环境间的持 续相互作用, 包括次系统、超系统之间的相互作用来 改变自己、达到目标的系统。
一般系统论(精)
2
第一节
一般系统理论
一般系统理论
◆ 学习目标:
◆ 1、掌握系统理论的概念及其基本 属性。 ◆ 2、熟悉系统的分类。 ◆ 3、系统理论在护理实践中的应用。
4
一般系统理论
概述
分类
基本属性
应用
5
系统的概述 ◆ 什么是系统: ◆ 系统一词,来源于 古希腊语,是由部分 组成整体的意思
1937年,贝塔朗菲
18
用系统理论的观点看待护理 ◆ 护理系统是一个复杂的系统
◆ 护理系统是一个开放的系统
◆ 护理系统是一个动态的系统
◆ 护理系统是一个具有决策和反馈功能 的系统
19
系统理论构成护理程序的理论框架
输 入
转换
诊断、计划、 实施
输
出
(评估护理对象 健康状况)
(经过护理后的 健康状况)
护理未达到预期效果, 需修订程序 护理达到预期效果, 护理停止
超系统和子系统的支配和服从关系
10
(三)系统的基本属性
最基本的核心思想, 整体性--- 各要素之间,要素与整体之间 系统总要表现一定的功能 物质是运动的系统与环境进行着 相关性--- 系统整体功能 交流 ﹥各要素功能之和 系统—子系统 --……要素 层次性--- 存在动态的联系 依规律办事, 明确系统发展的方向、目的 从整体水平把握事物 动态性---
目的性---
不断优化, 优化各要素的组成,促进整体的功 不断适应环境 能
11
按组成的要素性质分类 ◆ 系统的分类:
按系统与环境的关系分类 按系统运动的状态分类 按系统的内容分类
12
自然系统:是自然形成的、客观存在
的。 人造系统:是指为达到某种目的而人
一般系统论
系统理论构成护理程序的理论框架
用系统理论的观点看待人
1、人是一个自然系统
2、人是一个开放的、动态的系统 3、人是具有主观能动性的系统
用系统理论的观点看待护理
护理系统是一个复杂的系统
护理系统是一个开放的系统
护理系统是一个动态的系统
护理系统是一个具有决策和反馈功能
的系统
系统理论构成护理程序的理论框架
贝塔朗菲个人简介
个人学历:1926年获维也纳大学哲学博士学位,在该 校任教。1937年起,先后在美国芝加哥大学、加拿大 渥太华大学、阿尔贝塔大学、纽约州立大学等处任教。 1954年,与A.拉波包特等人一起创建一般系统论研究 会,出版《行为科学》杂志和《一般系统年鉴》。
贝塔朗菲个人简介
个人贡献:贝塔朗菲的重要贡献之一是建立关于生
整体性:
关联性:
系统同构
系统同构是一般系统论的重要理论依据和方法论的基础。 系统同构一般是指不同系统的数学模型之间存在着数学同 构。常见数学同构有代数系统同构、图同构等。
数学同构有两个特征: ①两个数学系统的元素之间能建立一一对应关系。 ②两个数学 系统各元素之间的关系,经过这种对应之后仍能在各自的系统中保持不变。 不同系统 间的数学同构关系是等价关系,等价关系具有自返性、对称性和传递性,根 据等价关 系可将现实系统划分为若干等价类。同一等价类内,系统彼此等价。因此借 助于数学 同构的研究可在现实世界中各种不同的系统运动中找出共同规律。
命组织的机体论,并由此发展成一般系统论。1937年, 提出了一般系统论的初步框架,1945年在《德国哲学周 刊》 18 期上发表《关于一般系统论》的文章,但不久 毁于战火,未被人们注意。1947年在美国讲学时再次提 出系统论思想。1950年发表《物理学和生物学中的开放 系统理论》。1955年专著《一般系统论》,成为该领域 的奠基性著作。60~70年代受到人们重视。1972年发表 《一般系统论的历史和现状》,把一般系统论扩展到系 统科学范畴,也提及生物技术。1973年修订版《一般系 统论:基础、发展与应用》再次阐述了机体生物学的系 统与整合概念,提出开放系统论用于生物学研究,以及 采用计算机方法与数学模型建立,提出几个典型数学方 程式。
自然地理学_陈效逑_第一章绪论第2讲
一、系统的概念 二、系统的性质 三、系统反馈 四、系统模型 五、地球表层系统
一、一般系统论(general system theory)
1.一般系统论的基本观点 (1)真实的世界就是整体 (2)世界的部分具有可以理解的秩序 (3)世界作为整体也具有可以理解的秩序 2.一般系统论的目的 (1)将所有知识综合成为一个统一体 (2)揭示各种知识原理的同形性
(四)正、负反馈的关系 • 相辅相成:正反馈过程中包含和孕育着负反 馈过程,负反馈过程中也包含和孕育着正反 馈过程。 如:冰雪覆盖-反射率-气温过 程,气温-云量-地面接收太阳辐射过程。 • 相互转化:稳态-动态稳定-突变-新稳 态;如:冰期-间冰期的交替,坡地形态变 化,河道洪水泛滥等。
• 系统的反馈-响应机制:系统的状态往往是 在若干种正反馈和负反馈支配下变化和发展 的,其变化形式取决于哪种反馈占优势。
(2)非线性 • 一种原因可以导致若干个不同的结果,不同 原因也可产生相似的结果; • 输出的结果并不与输入的扰动呈比例。
线性系统
25
非线性系统
20
15 y 10 5 0 1 2 2 3 4 x 5 5 6 7 8
(二)层次性 系统有大有小,形成一种层次结构。大的 系统通常由小的子系统有机地结合而成,子系 统又由更小的二级子系统构成,依此类推。 层次的相对性:低层次系统隶属和支撑高层 次系统,高层次系统包含和支配低层次系统。 高层次具有低层次没有的涌现性。 层次的性质:较高层次系统之间的结合强度 较弱,但具有比低层次系统更为丰富的性质和 功能,如水滴和海洋。
• 正反馈过程一般是一种趋势性的变化,具 有方向性,它使系统趋于不稳定,产生偏 离平均状态的涨落,是导致系统自组织演 化的原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般系统论的主要内容及其应用般系统论的主要内容及其应用研究系统思想和系统方法的哲学理论,又称系统观。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物质世界是由无数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相互作用的事物和过程所形成的统一整体,这就是系统普遍存在性的哲学基础。
系统思想和系统方法又为辩证唯物主义的发展提供了素材。
也有人将系统思想和一般系统论称为系统论,与控制论和信息论一起俗称三论。
研究复杂系统的一般规律的学科,又称普通系统论。
现代科学可按所研究的对象系统的具体形式划分成各门学科,如物理学、化学、生物学、经济学和社会学等;也可按研究方法划分成两大类别,即简单系统理论和复杂系统理论。
一般系统论是研究复杂系统理论的学科,着重研究复杂系统的潜在的一般规律。
历史背景系统的存在是客观事实,但人类对系统的认识却经历了漫长的岁月,对简单系统研究得较多,而对复杂系统则研究得较少。
直到20世纪30年代前后才逐渐形成一般系统论。
一般系统论来源于生物学中的机体论,是在研究复杂的生命系统中诞生的。
1925年英国数理逻辑学家和哲学家N. 怀特海在《科学与近代世界》一文中提出用机体论代替机械决定论,认为只有把生命体看成是一个有机整体,才能解释复杂的生命现象。
1925年美国学者A.J.洛特卡发表的《物理生物学原理》和1927年德国学者W.克勒发表的《论调节问题》中先后提出了一般系统论的思想。
1924〜1928年奥地利理论生物学家贝塔朗菲,L.von多次发表文章表达一般系统论的思想,提出生物学中有机体的概念,强调必须把有机体当作一个整体或系统来研究,才能发现不同层次上的组织原理。
他在1932 年发表的《理论生物学》和1934 年发表的《现代发展理论》中提出用数学模型来研究生物学的方法和机体系统论的概念,把协调、有序、目的性等概念用于研究有机体,形成研究生命体的三个基本观点,即系统观点、动态观点和层次观点。
1937年贝塔朗菲在芝加哥大学的一次哲学讨论会上第一次提出一般系统论的概念。
但由于当时生物学界的压力,没有正式发表。
1945年他发表《关于一般系统论》的文章,但不久毁于战火,没有引起人们的注意。
1947〜1948年贝塔朗菲在美国讲学和参加专题讨论会时进一步阐明了一般系统论的思想,指出不论系统的具体种类、组成部分的性质和它们之间的关系如何,存在着适用于综合系统或子系统的一般模式、原则和规律,并于1954年发起成立一般系统论学会(后改名为一般系统论研究会),促进一般系统论的发展,出版《行为科学》杂志和《一般系统年鉴》。
虽然一般系统论几乎是与控制论、信息论同时出现的,但直到60〜70年代才受到人们的重视。
1968年贝塔朗菲的专著《一般系统论——基础、发展和应用》,总结了一般系统论的概念、方法和应用。
1972年他发表《一般系统论的历史和现状》,试图重新定义一般系统论。
贝塔朗菲认为,把一般系统论局限于技术方面当作一种数学理论来看是不适宜的,因为有许多系统问题不能用现代数学概念表达。
一般系统论这一术语有更广泛的内容,包括极广泛的研究领域,其中有三个主要的方面。
①关于系统的科学:又称数学系统论。
这是用精确的数学语言来描述系统,研究适用于一切系统的根本学说。
②系统技术:又称系统工程。
这是用系统思想和系统方法来研究工程系统、生命系统、经济系统和社会系统等复杂系统。
③ 系统哲学:它研究一般系统论的科学方法论的性质,并把它上升到哲学方法论的地位。
贝塔朗菲企图把一般系统论扩展到系统科学的范畴,几乎把系统科学的三个层次都包括进去了。
但是现代一般系统论的主要研究内容尚局限于系统思想、系统同构、开放系统和系统哲学等方面。
而系统工程专门研究复杂系统的组织管理的技术,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并不包括在一般系统论的研究范围内(见系统科学)。
系统思想系统思想是一般系统论的认识基础,是对系统的本质属性(包括整体性、关联性、层次性、统一性)的根本认识。
系统思想的核心问题是如何根据系统的本质属性使系统最优化。
整体性虽然系统是由要素或子系统组成的,但系统的整体性能可以大于各要素的性能之和。
因此在处理系统问题时要注意研究系统的结构与功能的关系,重视提高系统的整体功能。
任何要素一旦离开系统整体,就不再具有它在系统中所能发挥的功能。
关联性关联性是指系统与其子系统之间、系统内部各子系统之间和系统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相互依存和相互关系。
离开关联性就不能揭示复杂系统的本质。
层次性一个系统总是由若干子系统组成的,该系统本身又可看作是更大的系统的一个子系统,这就构成了系统的层次性。
T.米尔索姆曾把人类系统划分为11个层次。
不同层次上的系统运动有其特殊性。
在研究复杂系统时要从较大的系统出发,考虑到系统所处的上下左右关系。
统一性一般系统论承认客观物质运动的层次性和各不同层次上系统运动的特殊性,这主要表现在不同层次上系统运动规律的统一性,不同层次上的系统运动都存在组织化的倾向,而不同系统之间存在着系统同构。
系统同构系统同构是一般系统论的重要理论依据和方法论的基础。
系统同构一般是指不同系统的数学模型之间存在着数学同构。
常见的数学同构有代数系统同构、图同构等。
数学同构有两个特征:①两个数学系统的元素之间能建立一一对应关系。
②两个数学系统各元素之间的关系,经过这种对应之后仍能在各自的系统中保持不变。
不同系统间的数学同构关系是等价关系,等价关系具有自返性、对称性和传递性,根据等价关系可将现实系统划分为若干等价类。
同一等价类内,系统彼此等价。
因此藉助于数学同构的研究可在现实世界中各种不同的系统运动中找出共同规律。
研究数学同构有时要涉及数学同态。
不同系统间的数学同态关系具有自返性和传递性,但没有对称性。
因此数学同态只用于分类和模型简化,不能划分等价类。
对于许多复杂系统,不能用数学形式进行定量的研究,因此就有必要将数学同构的概念拓广为系统同构。
人们常常把具有相同的输入和输出且对外部激励具有相同的响应的系统称为同构系统,而把通过集结使系统简化而得到的简化模型称为同态模型。
一个系统根据研究的目的不同可以得出不同的同态模型,而对于结构和性能不同的系统,它们的同态模型的行为特征却可能存在着形式上的相似性。
不同的学科领域之间和不同的现实系统之间存在着系统同构的事实,是各学科进行横向综合和建立一般系统论的客观基础。
开放系统开放系统是一般系统论中最重要的基本概念。
开放系统的特点是系统与外界环境之间有物质、能量或信息的交换。
封闭系统则与此相反,它与外界环境之间不存在物质、能量或信息的交换。
用系统思想来观察现实世界,几乎一切系统都是开放系统。
物理学中的所谓孤立系统(即封闭系统)可看作是开放系统的一种特例。
为了明确一个系统的性质,必须首先确定系统边界,研究边界上的物质、能量或信息的交流情况。
封闭系统一般具有刚性的不可贯穿的边界,而开放系统的边界具有可渗透性。
但对于社会系统、经济系统、生态系统和观念系统,往往很难确定它们的边界。
热力学中的熵增加定律只能适用于孤立系统(即封闭系统),并不适用于开放系统。
因为开放系统与环境之间有物质、能量或信息的交流,所以开放系统的运动在一定条件下可以是一个减熵的过程,能使系统趋向于组织化和有序化。
系统有序化的方向正是系统所追求的目标方向,也表示了系统的目的性。
复杂系统一般具有多目标,甚至互相矛盾的目标,这些目标需要通过各子系统之间的协调或协同作用才能达到。
因为开放系统与环境之间有物质、能量或信息的交流,开放系统的稳态是一种动态平衡。
开放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但保持系统的稳定性也有一定的限度。
对于开放系统,从不同的初始条件出发和通过不同的途径可以达到相同的最终状态。
这种现象称为系统的等终极性或系统发展的多途径性。
对于各种社会系统,可以针对不同的初始状态,采取多种发展途径,实现同一目标。
这种系统往往没有唯一的最优解,具有一定的灵活性。
开放系统的演化过程在一定条件下是一个减熵的过程,使系统的组织化程度或有序化程度不断提高,系统内部结构更趋复杂而精致,功能更趋完善,系统逐渐由低级向高级发展。
地球上生物进化的历程就是开放系统演化的一种重要模式。
系统哲学一般系统论是研究一切系统的共同规律的学科。
一般系统论的广泛应用,不但引起科学技术界的广泛重视,而且也引起哲学界的浓厚兴趣。
贝塔朗菲认为,系统作为新的科学范畴所引起的世界观方面的变化,就是系统哲学所要探讨的问题。
一般系统论的思想源泉是唯物辩证法,它的许多基本观点与唯物辩证法是一致的。
系统哲学主要研究系统本体论和系统认识论等问题。
系统哲学在哲学上的地位和作用是现代哲学界争论的焦点之一。
发展趋势贝塔朗菲创立的一般系统论,从理论生物学的角度总结了人类的系统思想,运用类比和同构的方法,建立开放系统的一般系统理论。
他创立的一般系统论属于类比型一般系统论,对系统的有序性和目的性并没有作出满意的解答。
苏联学者A. H .乌耶莫夫提出参量型一般系统论。
他认为贝塔朗菲的一般系统论是用同构和同态等类比形式创立的,在实际运用中受到一定的限制。
人们已经发现50 多种独立的类比形式,其中许多可以用于发展类比型一般系统论,因此这种理论还可以得到发展。
但对不同的系统进行类比,不是建立一般系统论的唯一途径。
参量型一般系统论是用系统参量来表达系统的原始信息,再用电子计算机建立系统参量之间的联系,从而确定系统的一般规律。
一般系统论发展中出现的另一个重要领域是数学系统论或一般系统的数学理论。
其代表人物有M.D.梅萨罗维茨、A.W.怀莫尔和G.J. 克利尔。
一些物理学家、生物学家和化学家还在各自的领域中沿着贝塔朗菲开创的开放系统理论深入研究一般系统论,并得到了关于复杂系统的一系列重要规律。
其中最著名的有:普里戈金,I.的耗散结构理论,M.艾根的超循环理论和哈肯,H.的协同学。
系统论是研究系统的一般模式、结构和规律的学问,它研究各种系统的共同特征,用数学方法定量地描述其功能,寻求并确立适用于一切系统的原理、原则和数学模型,是具有逻辑和数学性质的一门新兴的科学。
系统思想源远流长、但作为一门科学的系统论.人们公认是美籍奥地利人。
理论生物学家L.V .贝塔朗菲创立的。
他在1925年发表"抗体系统论",提出了系统论的思想。
l937 年提出了一般系统论原理.奠定了这门科学的理论基础945 年才公开发表,他的理论于1948 年在美国再次讲授"一般系统论"时,才得到学术界的重视。
确立这门科学学术地位的是1968 年贝塔朗菲发表的专著:《一般系统理论——基础、发展和应用》(《General System Theory; Foundations, Development, Applications 》) ,该书被公认为是这门学科的代表作。
系统一词,来源于古希腊语,是由部分组成整体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