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用TE能量收集系统实现热电能量的收集
电能量采集系统基础知识讲解

电能量采集系统基础知识讲解电能量采集系统(Energy Harvesting System)是一种将环境中分散的能量收集起来并转化为电能的设备。
它可以通过光能、热能、振动能等形式向电能的转换,将环境中的可获得能源有效转化为电能,用于供电或储存能量。
光能是指太阳能或者其他光源的能量,通过光电转换器将光能转化为电能。
光电转换器主要有太阳能电池、柔性太阳能电池等,其原理是靠光生电效应或者光致发光效应将光能转化为电能。
热能是指温差或热源的能量,通过热电转换器将热能转化为电能。
热电转换器主要有热电堆、热电模块等,利用材料的Seebeck效应或Peltier效应将温差转化为电能。
机械能是指振动、压力或者流体能等能产生机械运动的能量,通过机械能转换器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
机械能转换器主要有振动发电机、压电发电机等,靠压电效应或磁电效应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
二、能量转换光能转换需要光电转换器,如太阳能电池。
太阳能电池通常采用半导体材料,当太阳光照射到太阳能电池上时,激发半导体材料中的电子,形成电压差,从而产生电能。
热能转换需要热电转换器,如热电堆。
热电堆包含两种不同材料的电极,当一个电极处于高温状态,另一个电极处于低温状态时,会产生电压差,将热能转化为电能。
机械能转换需要机械能转换器,如振动发电机。
振动发电机通常由磁体、线圈和弹簧组成,当振动器振动时,产生磁场和变化的磁通量,使线圈中的电荷移动,从而产生电能。
能量转换的效率和稳定性是电能量采集系统的重要指标,不同的能量转换器有不同的转换效率和适用范围,选择合适的能量转换器可以提高系统的能量转换效率。
三、能量存储能量存储是电能量采集系统将转换得到的电能暂时储存起来的过程,以备不时之需。
常见的能量存储设备包括超级电容器和锂电池等。
超级电容器具有大容量、高电压和高功率密度的特点,能够快速储存和释放电能。
它在电能量采集系统中常用于能量蓄积和瞬态能量需求的供电。
锂电池具有高能量密度和长时间储存的特点,能够提供较长时间的持续供电。
传感网中的能量收集与利用技术

传感网中的能量收集与利用技术近年来,随着物联网技术的迅速发展,传感网作为物联网的重要组成部分,正逐渐走进人们的生活。
然而,传感网设备的能源问题一直是制约其发展的瓶颈之一。
传感网中的能量收集与利用技术的研究和应用,成为解决这一问题的重要途径。
一、能量收集技术的发展能量收集技术是指通过各种手段将环境中的能量转化为电能,为传感网设备提供电力。
目前,常见的能量收集技术主要包括太阳能、振动能、热能和无线能量收集技术。
太阳能是一种常见的能量收集技术,通过太阳能电池板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
太阳能电池板具有体积小、重量轻、寿命长等优点,适用于室内和室外环境。
振动能是指通过振动发电机将机械振动能转化为电能。
振动发电机可以利用人体运动、机械振动等能量来源,为传感网设备提供电力。
热能是指通过热电转换器将热能转化为电能。
热电转换器利用温差效应,将热能转化为电能,适用于温差较大的环境。
无线能量收集技术是指通过无线电波、无线充电等方式将无线能量转化为电能。
无线能量收集技术可以实现对传感网设备的远程供电,提高设备的便携性和可用性。
二、能量利用技术的研究与应用传感网设备的能量利用技术是指通过优化传感网设备的能源管理和能量利用方式,提高设备的能效和使用寿命。
目前,常见的能量利用技术主要包括能量管理系统、能量存储技术和低功耗设计技术。
能量管理系统是指通过对传感网设备的能源进行有效管理,实现能量的高效利用。
能量管理系统可以对能量收集、能量储存和能量供应进行智能化控制,提高能量利用效率。
能量存储技术是指通过对能量进行储存,为传感网设备提供持续稳定的能量供应。
常见的能量存储技术包括超级电容器、锂电池和燃料电池等。
低功耗设计技术是指通过优化传感网设备的电路设计和工作模式,降低设备的功耗,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
低功耗设计技术可以通过降低设备的待机功耗、优化传输协议等方式实现。
三、能量收集与利用技术的应用前景传感网中的能量收集与利用技术在农业、环境监测、智能家居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塔式太阳能热发电的技术探讨

21 0 1年 9月
电 站 辅 机
Po rSt to u ii r we a in A x la y Equ pm e i nt
Vo . 2 No 3 I3 .
Se t 2 p . 011
文章 编 号 :6 20 1 (0 10—0 10 17 —2 0 2 1 )30 0—6
ge r to qu tt i 3 0M W pe s ua e ne a in an iy s 5 r q r kio e e i a c d nc w ih 5 l m t r n c or a e t 3 he te e t iiy on r in a e I a — lc rct c ve so r t . n
度水 平 , 得 高通量 的热 流被尽 可能地 集 中收集 , 使 避
免 了收集 过程 的散热 损失 。 目前 已实 践 的塔式接 收 装 置 , 集热 器 的外 表 面 温度 可 达 1 0 其 0 0℃ 以上 , 这
约 50 0 0吨/ , 年 且不 产生 固体废 料 。因此 , 利用太 阳
达百万 千 瓦 级 。如 果 按 照 3 的热 电转 换 效 率 计 5
泓 (9 5) , 级 工 程 师 , 士 , 业 于 上 海 理 工 大 学 , 任 上 海 电气 电 站 设 备 有 限 公 司 电站 辅 机 厂 技术 管 理 1 6一女 高 硕 毕 现
处处长 , 事技术管理工作 。 从
关 键 词 : 阳 能 ; 式 ; 电 ; 置 ; 数 ; 算 ; 术 ; 讨 太 塔 发 装 参 计 技 探
中 图分 类 号 : 7 7 P 4 文 献 标 识 码 : A
Te hn l g c lDic s i n o e t i n r to f c O 0 i a s u s o n El c r c Ge e a i n o
热能采集与存储:完美结合

热能采集与存储:完美结合
能量采集是将一部分能量从某个现有的但尚未使用的能量源上分离、获取以及存储的过程。
热电发生器(TEG)中的温差可产生电势,从而将热源中的废热转换为另一种能量形式――电能。
能量采集为无线传感器等设备提供了直接供电的可能。
但是,如果热能要被视为一种稳定的电源,就必须考虑热源的稳定性。
将薄膜热电发生器与能量存储器件相结合,就为管理能量源的变化性提供了一种理想的解决方案。
热电发生器热电器件的核心组件是一组热电偶,它包括一个N 型与一个P 型半导体,两者由金属板相连。
在P 与N 型材料对端的导电连接构成了一个完整电路。
图1 热电热发生器的热-电转换
当热电偶存在热梯度时(即顶部比底部热),热电发生器(TEG)工作。
在该情况下,器件产生电压并形成电流,根据赛贝克效应,热能转化为电能。
将这些热电偶组串联,则形成热电模块。
若热量在该模块顶部与底部之间流动(形成温度梯度),则可产生电压并形成电流。
薄膜热电发生器由薄膜技术制造的TEG 能提高能量转换的性能,从而提高它们作为能量源的能力。
薄膜热电发生器比传统TEG 小而且薄,有望利用工业标准生产方法进行直接集成。
薄膜是厚度范围从不足1 纳米到几微米的材料层。
薄膜热电材料可通过多种方式生成,但通常需要真空沉淀技术,例如通过金属有机物化学气相沉积法(MOCVD)反应器。
器件采用常规半导体制备工艺制造。
电能产生热电发生器以效率η将热能(Q)转化为电能(P)。
P=ηQ(1)。
电能量采集方案

电能量采集方案概述电能量采集是指通过一系列的硬件设备和软件系统,将电能数据实时采集并传输到中央系统进行分析和处理的过程。
电能量采集方案在能源管理、智能电网等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本文将介绍电能量采集的原理、硬件设备和软件系统等方面,以帮助读者了解电能量采集方案的基本知识和应用。
电能量采集原理电能量采集的原理主要基于电力系统中的电能计量理论和电能采集技术。
电能计量理论是指通过电能表等设备来测量电能的理论基础,而电能采集技术是指通过传感器等设备将电能数据实时采集并传输到中央系统的技术手段。
电能计量理论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 电能定义:电能是指电流通过电压引起的能量转化。
- 有功电能和无功电能:有功电能是指在电路中实际消耗和转换的电能,而无功电能是指在电路中来回流动、不能直接消耗和转换的电能。
有功电能和无功电能的计算方法不同。
- 电能计量单位:常用的电能计量单位有千瓦时、瓦时等。
电能采集技术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 传感器选择:不同的电能量采集方案需要选择合适的传感器来实现电能数据的采集,常用的传感器有电流传感器、电压传感器等。
- 信号传输:采集的电能数据需要通过电缆、光纤等方式进行传输,保证数据的实时性和准确性。
- 数据处理:采集到的电能数据需要经过数据处理系统进行处理,包括数据存储、数据分析等过程。
硬件设备在电能量采集方案中,需要使用一系列的硬件设备来实现电能数据的采集和传输。
常用的硬件设备包括电能表、传感器、通信设备等。
电能表电能表是电能量采集的核心设备,主要用于测量和记录电能数据。
根据不同的需求,电能表可以分为普通电能表和智能电能表两种类型。
普通电能表是指传统的电能计量设备,具有测量电能、显示电能数据等基本功能,适用于一般的电能量采集应用。
智能电能表是指具有智能化功能的电能计量设备,不仅可以实时测量和记录电能数据,还可以通过通信接口将数据传输到中央系统,并支持远程读取和控制等功能。
n型碲化铋基热电材料、器件及应用

n型碲化铋基热电材料、器件及应用目录一、内容概括 (2)1. 研究背景及意义 (3)1.1 热电材料的应用前景 (4)1.2 碲化铋基热电材料的现状 (5)1.3 研究n型碲化铋基热电材料的重要性 (6)2. 研究目的和内容 (8)2.1 研究目的 (9)2.2 研究内容 (10)二、n型碲化铋基热电材料的基础理论 (11)1. 热电效应的基本原理 (12)1.1 热电效应的定义 (13)1.2 热电效应的基本原理及物理量 (13)1.3 热电材料的性能参数 (14)2. 碲化铋基热电材料的性质 (16)2.1 碲化铋的晶体结构 (17)2.2 碲化铋的热电性能特点 (18)2.3 n型碲化铋基热电材料的特性分析 (19)三、n型碲化铋基热电材料的制备与性能优化 (21)1. 制备工艺与方法 (22)1.1 原料选择与预处理 (23)1.2 制备工艺流程 (24)1.3 制备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25)2. 性能优化途径 (26)2.1 掺杂优化 (28)2.2 微观结构调控 (29)2.3 复合优化 (30)四、n型碲化铋基热电器件的研究 (31)1. 热电器件的原理与结构 (33)1.1 热电器件的工作原理 (34)1.2 热电器件的结构设计 (35)1.3 热电器件的性能评价指标 (36)2. n型碲化铋基热电器件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37)2.1 制备工艺流程 (38)2.2 器件性能表征与测试方法 (40)2.3 器件性能的优化途径 (40)五、n型碲化铋基热电材料的应用领域分析 (42)一、内容概括本文档聚焦于n型碲化铋基热电材料的研发及其在实际应用中的性能展现。
热电材料因其独特的温电转换能力,能在温差驱动下直接将热能转换为电能,从而在高效清洁能源领域展现了巨大的应用潜力。
n型碲化铋材料因其优异的电导率和热导率而成为目前最引人注目的候选材料之一。
材料合成、微观结构调控及宏观性能优化仍面临诸多挑战。
城市轨道交通新能源技术应用研究

城市轨道交通新能源技术应用研究摘要:新能源技术的快速发展,在未来的经济中有所作为,低碳可持续绿色能源应用,支撑轨道交通系统绿色环保的可持续发展。
将光伏发电系统产生的电能供给城市轨道交通车辆及其辅助设备,不仅能促进可再生能量,更能缓解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的供电压力,并在降低运营成本的同时促进“绿色交通”的构建,符合建立低碳交通模式的基本国策。
关键词:城市轨道交通;光伏发电;储能系统;能量管理策略引言轨道交通客货运量大、经济成本低,成为各国的主要运输方式。
在某些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包括中国、日本和德国,轨道交通被视为交通发展的核心,因为它为乘客提供了快捷方便的出行方式。
随着列车速度的提升载客量、货物量的增加,系统的健康监测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系统状态监测一般分为轨道沿线侧监测和车载监测。
对于这两种监测系统的供电,最普遍的方法是使用锂电池进行供电,但是电池会造成电化学污染。
另一种方法是通过线路连接到电网,但是此方法会造成远距离电力输送损失。
在过去的20年内,具有环境能量收集功能的环境自供电传感器技术受到了极大的关注,因为自供电技术具有环保、节能效益,并且能实时为监测传感器供电。
1轨道交通领域新能源技术分类1.1风能采集轨道交通领域风能采集是指利用列车行驶过程中,车身周边形成的气流驱动发电装置工作来进行发电,常见的发电装置有电磁式发电机和压电片发电机。
特别是在高速沿线和隧道,风力资源十分优越,近年来,国内外都对沿线的风能采集技术展开了大量的研究。
2018年,哈萨克斯坦纳扎尔巴耶夫大学电气与电子工程系的Bagheri等提出了一种安装在列车车顶的风能采集装置。
该研究讨论了在移动列车上实施风能收集系统的可行性建议和分析了在列车车顶安装风力涡轮机的不同方面,讨论了风能利用的实际问题。
其次,该研究给出了车顶式涡轮机风力发电的计算方法,并讨论了涡轮机的空气阻力。
作者在SolidWorks环境中进行仿真研究,以探索风力涡轮机对移动列车的空气阻力影响,将产生的功率,与克服由车车厢上方的风力涡轮机引起的额外空气阻力所需的机械功率进行比较。
一种空调TEG能量收集器[发明专利]
![一种空调TEG能量收集器[发明专利]](https://img.taocdn.com/s3/m/bd27bd9b01f69e314232940f.png)
专利名称:一种空调TEG能量收集器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发明人:洪德欣,余浩伟
申请号:CN201410024452.3
申请日:20140120
公开号:CN103746606A
公开日:
20140423
专利内容由知识产权出版社提供
摘要:本发明提供一种空调TEG能量收集器,其特征在于:它包括有TEG热电模块、能量收集电路和待充电装置,其中,所述的TEG热电模块装置于温差大的空调底盘或导风条上,该TEG热电模块与能量收集电路的电源输入端电性相接,能量收集电路的电源输出端与待充电装置电性相接。
本发明利用高效的能量收集电路转换为标准电源后给电池、遥控器等空调外部器件进行充电,既能有效避免温差大的部件上冷凝水的生成,又能充分利用空调温差产生电能,节能环保,尤其适合偏僻的工程机和基站空调中使用。
申请人:广东志高空调有限公司
地址:528244 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里水镇胜利工业区
国籍:CN
代理机构:广州市南锋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代理人:罗晓聪
更多信息请下载全文后查看。
采用热电效应的热能收集新技术

采用热电效应的热能收集新技术热电效应是一种利用温差产生电能的现象。
它是热能与电能之间的转换方式,通过热电材料的特性,将热能转化为电能,实现能源的收集和利用。
近年来,随着对可再生能源的需求不断增加,热电效应作为一种新兴的热能收集技术,受到了广泛关注。
热电效应的原理是基于热电材料的特性。
热电材料具有热电耦合效应,即当材料的两端存在温差时,会产生电势差。
这种电势差可以通过连接电路,将热能转化为电能。
热电材料通常由两种不同的导电性质材料组成,一种是电子型材料,另一种是空穴型材料。
当两种材料的热电势相互抵消时,就能够实现高效的热电转换。
热电效应的应用范围非常广泛,涉及到各个领域的能源收集与利用。
其中最为常见的应用是在太阳能电池板上。
太阳能电池板可以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但在高温环境下,太阳能电池板的效率会大幅下降。
而采用热电效应,可以将太阳能电池板上的热能转化为电能,提高整个系统的能量利用效率。
除了太阳能电池板,热电效应还可以应用于火电厂、化工厂等工业领域。
在火电厂中,燃烧产生的高温废气通常被直接排放,造成能源的浪费。
而采用热电效应,可以将高温废气中的热能转化为电能,供给火电厂自身使用或者回馈到电网中。
同样,在化工厂中,高温废气和废热可以通过热电效应转化为电能,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减少环境污染。
此外,热电效应还可以应用于汽车尾气处理领域。
汽车尾气中含有大量的废热和废气,直接排放会对环境造成污染。
而通过热电效应,可以将汽车尾气中的废热转化为电能,供给汽车自身使用,减少对传统燃油的依赖,降低尾气排放的同时提高燃油利用率。
虽然热电效应在能源收集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但目前仍面临一些挑战。
首先是热电材料的效率问题。
目前市面上的热电材料效率较低,需要进一步研发和改进,提高能量转换的效率。
其次是热电效应的成本问题。
热电材料的制备和加工成本较高,需要降低生产成本,以促进其在实际应用中的推广和普及。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科学家们正在进行各种研究和实验。
能量捕获系统的工作原理与性能分析

能量捕获系统的工作原理与性能分析能源是推动社会发展和生活便利的重要基础,而能量捕获系统的出现为能源的利用和开发提供了更多可能性。
本文将探讨能量捕获系统的工作原理以及对其性能进行分析。
一、能量捕获系统的工作原理能量捕获系统是一种能够从自然界中捕获并利用能量的技术设备。
其工作原理基于能量转换的基本原理,通过将能量从一种形式转换为另一种形式来实现能量的捕获和利用。
1. 能量捕获能量捕获是能量捕获系统中的第一步,它通过各种方式从环境中提取能量。
常见的能量捕获方式包括太阳能光伏发电、风能捕获、水能捕获等。
以太阳能光伏发电为例,该系统通过光电效应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实现能量的捕获。
2. 能量转换能量捕获后,系统将能量转换为可用能源进行存储或直接供应给设备使用。
能量转换的方式多种多样,如将太阳能转换为电能、将风能转换为机械能等。
在这个阶段,能量的形式会发生转换,以满足不同的使用需求。
3. 能量存储与管理能量捕获系统还需要对捕获的能量进行合理存储和管理,以便在需要时能够供应给设备使用。
常见的能量存储方式包括电池储能、物质相变储能等。
能量存储与管理的目的是为了实现能源高效利用和稳定供应。
二、能量捕获系统的性能分析能量捕获系统的性能分析是对其工作效率和稳定性等方面进行评估和分析,以评价系统的性能和可靠性。
1. 工作效率分析工作效率是评价能源捕获系统性能的重要指标。
当系统从环境中提取的能量越多,转换效率越高,则系统的工作效率越高。
因此,在能量捕获系统的设计和运行中,需要关注能量捕获的效率、能量转换的效率以及能量存储与管理的效率等方面。
2. 稳定性分析系统的稳定性是其能够持续、可靠地工作的重要特性。
能量捕获系统需要在不同环境条件下都能正常工作,且能够应对能源供应的不稳定性。
因此,在系统设计和工程实践中应考虑系统对环境变化的适应性、能量供应的可靠性以及故障自检和排除的能力等。
3. 经济性分析除了工作效率和稳定性之外,能量捕获系统的经济性也是一个重要的考虑因素。
半导体供电的能量收集技术

半导体供电的能量收集技术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人们对于能源的需求也越来越大。
然而,传统的能源供应方式已经无法满足人们的需求,因此,人们开始寻找新的能源供应方式。
其中,半导体供电的能量收集技术成为了一种备受关注的新型能源供应方式。
半导体供电的能量收集技术是一种利用半导体材料的特性来收集能量的技术。
半导体材料具有导电性和隔离性,可以将光、热、压力等形式的能量转化为电能。
这种技术可以应用于各种场合,例如太阳能电池板、热电发电、压电发电等。
太阳能电池板是半导体供电的能量收集技术的一种应用。
太阳能电池板利用半导体材料的光电效应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
太阳能电池板可以应用于各种场合,例如家庭、工业、农业等。
太阳能电池板的优点是环保、节能、可再生等。
热电发电是半导体供电的能量收集技术的另一种应用。
热电发电利用半导体材料的热电效应将热能转化为电能。
热电发电可以应用于各种场合,例如汽车、船舶、航空等。
热电发电的优点是高效、环保、可靠等。
压电发电是半导体供电的能量收集技术的又一种应用。
压电发电利用半导体材料的压电效应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
压电发电可以应用于各种场合,例如交通、建筑、医疗等。
压电发电的优点是高效、
环保、可靠等。
半导体供电的能量收集技术是一种新型的能源供应方式,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半导体供电的能量收集技术将会得到更加广泛的应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采用TE能量收集系统实现热电能量的收集
在自然环境和人造环境中几乎无处不在。
它们很容易辨认,因为它们往往是个人不适的根源。
我们穿着温暖,以减少在寒冷的一天损失的身体热量,而加热和空调通过设置室内空气温度,以满足个人喜好,提高舒适度。
然而,通常不希望的温度梯度可以用所谓的热电效应进行有用的工作。
热电效应(TE)已有近两个世纪的历史。
托马斯·约翰·塞贝克(Thomas Johann Seebeck)发现,在温度梯度上放置的不同金属可以偏转罗盘针。
每单位温度产生电压的材料或器件的系数称为塞贝克系数(以V/°C表示)。
热电装置最常用作冷却用热泵,通常称为Peltier冷却器。
这源于1884年Jean Charles Athanase Peltier的发现,即通过两种金属之间的连接处的电流将在一侧吸收热量并在另一侧产生热量。
便携式固态冷却多年来证明非常有用,特别是在红外探测器等设备中。
然而,正如Seebeck 所注意到的那样,该设备将反过来工作,这在今天作为一种收集热能并将其用于微功率电子设备的方法非常有用。
实现一系列n型和p型半导体支路的夹层(图1)创建了典型的TE模块。
腿是碲化铋或碲化锑的颗粒。
腿绑在一起以形成串联电连接和并联热连接。
模块的顶部和底部通常是氧化铝陶瓷,以提供电绝缘和良好的导热性。
完整模块的塞贝克系数取决于其他因素,但对于原始碲化铋材料,某些组合物的最高可达-287μV/°C。
对于尺寸适中,大约一平方英寸(单级模块厚度在2到5毫米之间)的完整模块,可以产生超过100 mV/°C。
图1:热电发电机模块结构。
(由Linear Technology提供。
)TE能量收集
TE能量收集系统利用其两个表面之间的任何温差。
温度梯度无处不在。
我们遇到的各种设备在远高于周围环境的温度下运行。
考虑到核心体温为37°C,我们自己的身体相对温暖。
皮肤温度通常在32℃的范围内。
对于典型的室内空气温度,连接到人体皮肤的收割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