桩基地基承载力计算公式方法

合集下载

CFG桩承载力计算

CFG桩承载力计算

CFG桩承载力计算CFG桩是一种预应力混凝土桩,由于其良好的承载性能和施工方便,被广泛应用于地基加固和桩基基础工程中。

在设计时,需要对CFG桩的承载力进行计算,以确保其能够满足工程要求。

本文将详细介绍CFG桩承载力计算的相关内容。

1.CFG桩承载力计算方法CFG桩的承载力主要包括桩身的皮摩擦阻力和桩底的端阻力。

在计算时,需要分别考虑这两种承载力的贡献,并将其相加得到最终的承载力。

CFG桩承载力的计算公式如下:P=QsAs+QtAt其中,P为CFG桩的承载力,Qs为桩身的皮摩擦阻力,As为桩身的有效摩擦面积,Qt为桩底的端阻力,At为桩底的有效端面积。

2.皮摩擦阻力计算CFG桩的桩身主要通过摩擦力来承载荷载,皮摩擦阻力的计算公式如下:Qs = ∑fsAs其中,fs为桩身与土壤之间的摩擦系数,As为桩身的有效摩擦面积。

桩身的有效摩擦面积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As=πDhL其中,D为CFG桩的直径,h为桩身的有效摩擦深度,L为CFG桩的长度。

3.端阻力计算CFG桩的桩底主要通过端阻力来承载荷载,端阻力的计算公式如下:Q t = ∑qsAt其中,qs为桩底的端阻力系数,At为桩底的有效端面积。

桩底的有效端面积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At=πD2/44.荷载传递系数计算在实际工程中,需要考虑荷载在桩身和桩底的传递情况,引入荷载传递系数来考虑这种传递关系。

荷载传递系数的计算公式如下:ζ = P/Pmax其中,ζ为荷载传递系数,P为实际承载力,Pmax为CFG桩的极限承载力。

5.安全系数计算在设计时,需要参考相关规范对安全系数进行考虑,一般情况下,安全系数为1.5~2.0。

安全系数的计算公式如下:FS = Pmax / P其中,FS为安全系数,P为实际承载力,Pmax为CFG桩的极限承载力。

综上所述,CFG桩的承载力计算需要考虑桩身的皮摩擦阻力和桩底的端阻力,并通过荷载传递系数和安全系数来验证设计的合理性。

在实际设计中,需要根据具体情况确定相关参数的数值,以确保CFG桩能够满足工程要求。

CFG桩设计计算(置换率及桩中心距公式.pdf

CFG桩设计计算(置换率及桩中心距公式.pdf

CFG 桩设计计算一、单桩承载力计算1、Up —桩的周长;—第i 层土极限侧阻力,按建筑桩基技术规范规定取值; h i —第i 层土厚度;q p —第i 层土极限端阻力,按建筑桩基技术规范规定取值;K —调整系数,K =2.0;2、 η—系数,取0.3~0.33;R 28—桩体28天立方体块强度;A p —桩的截面面积;单桩承载力两种计算方式中方法一主要适用于长桩,方法二适用于短桩,同时计算时取计算值较小者。

3、当用单桩静载荷试验确定单桩极限承载力标准值Ruk 后,Rk 可按下式计算: sp ukk R R γ=γsp —调整系数,宜取1.50-1.60,一般工程或桩间土承载力高、基础埋深大以及基础下桩数较多时应取低值,重要工程、基础下桩数kA q h q U R p p i i s p k ∑•+=,i s q ,pk A R R 28η=较少或桩间土为承载力较低的粘性土时应取高值。

二、复合地基承载力计算()k s p k k sp f m A mR f ,,1•−••+=βα—复合地基承载力标准值(kPa );A p —单桩截面积(m 2); α—桩间土强度提高系数,通常α=1;β—桩间土强度发挥系数;—桩间土承载力标准值(天然地基承载力标准值);三、置换率1、d —CFG 桩直径;S —桩间距;2、根据复合地基承载力公式计算。

四、桩间距桩距:一般为3-6倍桩径。

当在饱和粘性土中挤土成桩,桩距不宜小于4倍桩径。

根据桩土面积置换率计算桩中心距(s ),计算公式如下:(1)等边三角形布桩:m d s 105.1=(2)正方形布桩:k sp f ,k s f ,224/S d m π×=m d s 113.1=(3)长方形布桩:m d SS 113.11=S1—桩排距;如果桩间距已知,也可以利用此式确定面积置换率。

五、桩数确定p A mA n = 六、桩体强度计算pA R k 28R 3•≥。

3 桩基承载力计算

3 桩基承载力计算

0.4 -0.01067 -0.00213 0.99974 0.39998 1.190
0.5 -0.02083 -0.00521 0.99922 0.49991 1.487
0.6 -0.03600 -0.01080 0.99806 0.59974 1.784
0.7 -0.05716 -0.02001 0.99580 0.69935 2.082
桩基计算 1、单桩轴向受压承载力验算
根据《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JTG D63—2007)第1.0.8条,地基进行竖向承载力验算时,传 至桩顶面的作用效应按正常使用极限状态的短期效应组合采用,其中可变作用的频遇值系数均为1.0,且 汽车荷载应计入冲击系数。
单桩桩顶竖向力 桩径
P0 = 12285 kN
d=
2
m
主筋直径
25 mm
主筋根数
45 根
桩基主筋中心至混凝土表面的距离
0.075 m
桥台桩基础采用嵌岩桩计算
根据《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第5.3.4条,支承、嵌岩桩的单桩轴向受压承载力容许值为
式中:
[Ra] = c1Apfrk+u∑c2ihifrki+0.5ζsu∑liqik
岩层的端阻发挥系数 桩端截面面积 桩端岩石饱和单轴抗压强度标准值 ∴ 总端阻力 桩身周长
φ0
=
−(H0
1 α2E
I
×
A2D1 A2B1
− −
A1D2 A1B2
+
M0
1× αEI
A2C1 A2B1
− −
A1C2 ) A1B2
取αh=4.0,由《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表P.0.8查得
桩顶水平位移

新桩基规范端承桩承载力

新桩基规范端承桩承载力

1.人工挖孔桩基础,选用中风化泥岩作为持力层,其天然单轴抗压强度标准值f r k=6.40Mpa。

桩嵌入中风化泥1.0倍桩径。

2.嵌岩桩单桩竖向极限承载力标准值计算:根据《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2008)第5.3.9条公式Q uk = Q sk+Q rkQsk = 0(桩周围土层松散,偏于安全不考虑土的总极限侧阻力)Q rk =ζr f rk A p3.单桩承载力特征值Ra=Quk/K, K=24.主要参数桩嵌岩段侧阻端阻综合系数:ζr=0.95*1.2(1.2为干作业系数)ZJ-1混凝土抗压强度设计值(kPa)11900桩直径 d (mm)1000椭圆桩桩直段 L (mm)0桩周长 u (m) 3.14桩身截面积 Aps (m)0.79天然单轴抗压强度标准值 frk (kPa)3930扩底A (mm)150桩嵌岩段直径D(d+2A)(mm)1300扩底后面积 Ap(m2) 1.33桩顶荷载标准值 N (kN)572单桩竖向极限承载力标准值 Qrk =ζrfrkAp (kN)(国标5.3.9)5947单桩承载力特征值 Ra=Quk/K (kN)(国标5.2.2)2973荷载控制地基承载力验算 N/(1.2Ra)0.16桩身承载力验算 N/(0.9fcAps)(国标5.8.2-2)0.07纵筋根数 20纵筋直径 (mm)20纵筋间距 (mm)142纵筋配筋率 (%)0.80桩周土负摩阻力系数ξ0.3土层厚度Z12回填土重度γ18中性点以上土层厚度l5群桩效应系数η1单桩负摩阻力标准值:qs=ξσ=ξ*1/2*γ*Z32.4负摩阻引起基桩的下拉荷载 Qg=η*u*qs*l508.94 (N+Qg)/Ra0.36。

tb10018-2018地基承载力计算公式

tb10018-2018地基承载力计算公式

tb10018-2018地基承载力计算公式
地基承载力计算公式的说明:f=fk+ηbγ(b-3)+ηdγο(d-0.5) fk——垫层底面处软弱土层的承载力标准值(kN/m2)ηb、ηd——分别为基础宽度和埋深的承载力修正系数b——基础宽度(m)d——基础埋置深度(m)γ——基底下底重度(kN/m3)γ0——基底上底平均重度(kN/m3)扩展资料:当按地基承载力计算以确定基础底面积和埋深或按单桩承载力确定桩的数量时,传至基础或承台底面上的荷载效应应按正常使用极限状态采用标准组合,相应的抗力限值采用修正后的地基承载力特征值或单桩承载力特征值。

即S≤C,C为抗力或变形的限值;pk≤fa(地基);Qk≤Ra(桩基)。

此时特征值fa、Ra即为正常使用极限状态下的抗力设计值。

当根据材料性质确定基础或桩台的高度、支挡结构截面、计算基础或支挡结构内力、确定配筋和验算材料强度时,上部结构传来的荷载效应和相应的基底板应按承载能力极限状态下荷载效应的基本组合,即γ0S≤R计算,此时地基反力p、桩顶下反力Ni和主动土压力Ea等相应为荷载设计值,要采用相应的分项系数。

桩基计算书

桩基计算书

桩基参数桩承载力计算单桩/基桩竖向承载力特征值计算书(一)、输入参数:(二)、计算公式:(5.3.5)式中: Quk──单桩竖向极限承载力标准值;Qsk──总极限侧阻力标准值;Qpk──总极限端阻力标准值;qsik──桩侧第i层土的极限侧阻力标准值,如无当地经验时,可按表5.3.5-1取值;li──桩周第i层土的厚度;qpk──极限端阻力标准值,如无当地经验时,可按表5.3.5-2取值;Ap──桩端面积;u──桩身周长。

(5.2.2)式中: Quk──单桩竖向极限承载力标准值;K──安全系数,取K=2;Ra──单桩竖向极限承载力特征值。

(三)、计算过程:1、桩身周长=(0.500+0.500)×2=2.000 m2、桩端面积=0.500×0.500=0.250 m23、总极限侧阻力标准值=(30.300×1.300+30.600×2.600+30.900×2.100)×2.000=367.680 KN—桩侧第i层土的极限侧阻力标准值;qsik—桩周第i层土的厚度。

li4、总极限端阻力标准值=1.000×2000.900×0.250=500.225 KN—桩端土的极限端阻力标准值;qpk—端阻发挥系数。

αp5、单桩竖向极限承载力标准值=367.680+500.225=867.905 KN6、单桩竖向极限承载力特征值=867.905÷2=433.952 KNK为安全系数,取K=2。

(四)、计算示意图:桩承载力验算桩基承载力验算计算书(一)、输入参数:(二)、计算公式:(5.2.1-1)式中: Nk──荷载效应标准组合轴心竖向力作用下,基桩或复合基桩的平均竖向力;R──基桩或复合基桩竖向承载力特征值。

(5.2.1-2)式中: Nkmax──荷载效应标准组合偏心竖向力作用下,桩顶最大竖向力;R──基桩或复合基桩竖向承载力特征值。

桩基承载力计算公式

桩基承载力计算公式

一、嵌岩桩单桩轴向受压容许承载力计算公式采用嵌岩的钻(挖)孔桩基础,基础入持力层1~3倍桩径,但不宜小于,其单桩轴向受压容许承载力[P]建议按《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JTJ024—85第条推荐的公式计算。

公式为:[P]=(c1A+c2Uh)Ra公式中,[P]—单桩轴向受压容许承载力(KN);Ra—天然湿度的岩石单轴极限抗压强度(KPa),按表查取,粉砂质泥岩:Ra =14460KPa;砂岩:Ra =21200KPah—桩嵌入持力层深度(m);U—桩嵌入持力层的横截面周长(m);A—桩底横截面面积(m2);c1、c2—根据清孔情况、岩石破碎程度等因素而定的系数。

挖孔桩取c1=,c2=;钻孔桩取c1=,c2=。

二、钻(挖)孔桩单桩轴向受压容许承载力计算公式采用钻(挖)孔桩基础,其单桩轴向受压容许承载力[P]建议按《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JTJ024—85第条推荐的公式计算。

公式为:[]()RpAUlPστ+=21公式中,[P] —单桩轴向受压容许承载力(KN);U —桩的周长(m);l—桩在局部冲刷线以下的有效长度(m);A —桩底横截面面积(m2),用设计直径(取计算;p τ— 桩壁土的平均极限摩阻力(kPa),可按下式计算:∑==n i i i p l l 11ττ n — 土层的层数;i l — 承台底面或局部冲刷线以下个土层的厚度(m); i τ— 与i l 对应各土层与桩壁的极限摩阻力(kPa),按表查取;R σ— 桩尖处土的极限承载力(kPa),可按下式计算: {[]()}322200-+=h k m R γσλσ[]0σ— 桩尖处土的容许承载力(kPa),按表查取; h — 桩尖的埋置深度(m); 2k — 地面土容许承载力随深度的修正系数,据规范表取为;2γ— 桩尖以上土的容重(kN/m 3); λ— 修正系数,据规范表,取为; 0m — 清底系数,据规范表,钻孔灌注桩取为,人工挖孔桩取为。

单桩竖向承载力特征值计算公式

单桩竖向承载力特征值计算公式

单桩竖向承载力特征值计算公式单桩竖向承载力特征值计算公式是一种用于估算土层中单桩竖向承载力的标准公式,它可以帮助工程人员快速有效地评估桩末端的竖向承载力。

根据桩的不同形式,单桩竖向承载力特征值计算公式也有不同的形式,主要分为钢筋混凝土桩、钢管桩、木桩三种。

1.钢筋混凝土桩:单桩竖向承载力特征值计算公式为F=0.2Qt×B×D,其中Qt表示桩顶部抗压强度,B表示桩的直径或边长,D表示桩的基底高度。

2.钢管桩:单桩竖向承载力特征值计算公式为F=0.3Qt×D×L,其中Qt表示桩顶部抗拔强度,D表示桩的外径,L表示桩的基底高度。

3.木桩:单桩竖向承载力特征值计算公式为F=0.5Qt×B×D,其中Qt表示桩顶部抗压强度,B表示桩的直径或边长,D表示桩的基底高度。

以上三种桩类型的竖向承载力特征值计算公式不仅反映桩的基础地基条件,还反映桩体结构自身的特性,可以作为建立桩体竖向承载力的重要参考依据。

在计算桩体竖向承载力时,单桩竖向承载力特征值计算公式可以帮助工程人员简化复杂的地质条件和桩体结构影响因素,从而快速有效地确定桩末端的竖向承载力。

在计算桩体竖向承载力时,如果某一项因素出现异常,如桩体结构出现裂缝,此时,工程人员还需要结合实际情况加以修正,以确保桩末端的竖向承载力的精确性。

另外,为了更好地确定桩末端的竖向承载力,还需要对桩体施工过程中发生的变化进行及时跟踪,如桩基础下沉或倾斜度发生变化等。

如果检测发现变化超出了可接受范围,则需要及时采取措施调整桩体竖向承载力,以确保其安全性。

总之,单桩竖向承载力特征值计算公式可以帮助工程人员快速有效地评估桩末端的竖向承载力,并且在计算过程中要结合实际情况加以修正,以确保桩末端的竖向承载力的精确性。

此外,还需要对桩体施工过程中发生的变化进行及时跟踪,以确保桩末端的竖向承载力的安全性。

桩基承载力计算公式(老规范)

桩基承载力计算公式(老规范)

一、嵌岩桩单桩轴向受压容许承载力计算公式采用嵌岩的钻(挖)孔桩基础,基础入持力层1~3倍桩径,但不宜小于1.00m,其单桩轴向受压容许承载力[P]建议按《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JTJ024—85第4.3.4条推荐的公式计算。

公式为:[P]=(c1A+c2Uh)Ra公式中,[P]—单桩轴向受压容许承载力(KN);Ra—天然湿度的岩石单轴极限抗压强度(KPa),按表4.2查取,粉砂质泥岩:Ra =14460KPa;砂岩:Ra =21200KPah—桩嵌入持力层深度(m);U—桩嵌入持力层的横截面周长(m);A—桩底横截面面积(m2);c1、c2—根据清孔情况、岩石破碎程度等因素而定的系数。

挖孔桩取c1=0.5,c2=0.04;钻孔桩取c1=0.4,c2=0.03。

二、钻(挖)孔桩单桩轴向受压容许承载力计算公式采用钻(挖)孔桩基础,其单桩轴向受压容许承载力[P]建议按《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JTJ024—85第4.3.2条推荐的公式计算。

公式为:[]()RpAUlPστ+=21公式中,[P] —单桩轴向受压容许承载力(KN);U —桩的周长(m);l—桩在局部冲刷线以下的有效长度(m);A — 桩底横截面面积(m 2),用设计直径(取1.2m)计算; p τ— 桩壁土的平均极限摩阻力(kPa),可按下式计算:∑==n i i i p l l 11ττ n — 土层的层数;i l — 承台底面或局部冲刷线以下个土层的厚度(m);i τ— 与i l 对应各土层与桩壁的极限摩阻力(kPa),按表3.1查取;R σ— 桩尖处土的极限承载力(kPa),可按下式计算:{[]()}322200-+=h k m R γσλσ []0σ— 桩尖处土的容许承载力(kPa),按表3.1查取;h — 桩尖的埋置深度(m);2k — 地面土容许承载力随深度的修正系数,据规范表2.1.4取为0.0;2γ— 桩尖以上土的容重(kN/m 3);λ— 修正系数,据规范表4.3.2-2,取为0.65; 0m — 清底系数,据规范表4.3.2-3,钻孔灌注桩取为0.80,人工挖孔桩取为1.00。

桩基地基承载力计算公式方法

桩基地基承载力计算公式方法

桩基地基承载⼒计算公式⽅法地基承载⼒计算公式对于宽度为b的正⽅形基础对于直径为b′的圆形基础b.汉森承载⼒公式式中Nr,Nq,Nr——⽆量纲承载⼒系数,仅与地基⼟的内摩擦⾓有关,可查表8.4.1S c ,Sq,Sr——基础形状系数,可查表8.4.2d c ,dq,dr——基础埋深系数,可查表8.4.3c q r注:H,V——倾斜荷载的⽔平分⼒,垂直分⼒,KN ;F——基础有效⾯积,F=b'L'm;当偏⼼荷载的偏⼼矩为e c和e b,则有效基底长度,L'=L-2e c;有效基底宽度:b'=b-2e b。

地基承载⼒计算公式很多,有理论的、半理论半经验的和经验统计的,它们⼤都包括三项:1. 反映粘聚⼒c的作⽤;2. 反映基础宽度b的作⽤;3. 反映基础埋深d的作⽤。

在这三项中都含有⼀个数值不同的⽆量纲系数,称为承载⼒系数,它们都是内摩擦⾓φ的函数。

下⾯介绍三种典型的承载⼒公式。

a.太沙基公式式中:P u ——极限承载⼒,Kac ——⼟的粘聚⼒,KPaγ——⼟的重度,KN/m,注意地下⽔位下⽤浮重度;b,d——分别为基底宽及埋深,m;N c ,Nq,Nr——承载⼒系数,可由图8.4.1中实线查取。

图8.4.1对于松砂和软⼟,太沙基建议调整抗剪强度指标,采⽤c′=1/3c ,此时,承载⼒公式为:式中Nc′,在这三项中都含有⼀个数值不同的⽆量纲系数,称为承载⼒系数,它们都是内摩擦⾓φ的函数。

下⾯介绍三种典型的承载⼒公式。

Nq ′,Nr′——局部剪切破坏时的承载⼒系数,可由图8.4.1中虚线查得。

对于宽度为b的正⽅形基础对于直径为b′的圆形基础b.汉森承载⼒公式式中Nr,Nq,Nr——⽆量纲承载⼒系数,仅与地基⼟的内摩擦⾓有关,可查表8.4.1S c ,Sq,Sr——基础形状系数,可查表8.4.2d c ,dq,dr——基础埋深系数,可查表8.4.3式中Nr,Nq,Nr——⽆量纲承载⼒系数,仅与地基⼟的内摩擦⾓有关,可查表8.4.1 i c,i q,i r——荷载倾斜系数,可查表8.4.4注:H,V——倾斜荷载的⽔平分⼒,垂直分⼒,KN ;F——基础有效⾯积,F=b'L'm;当偏⼼荷载的偏⼼矩为e c和e b,则有效基底长度,L'=L-2e c;有效基底宽度:b'=b-2e b。

桩基承载力计算书

桩基承载力计算书

桩基承载力计算书摩擦桩桩基承载力计算运用铁路桥涵设计规范第十二章第四节桩基础规定打入单桩容许承载力计算公式:【P】=1/2(U∑l i q sui+A p q pu)【P】-单桩容许承载力U-桩身截面周长l i-桩周第i层土层厚度q sui、q pu-分别为桩周第i层土极限侧阻力和端桩持力层极限端阻力,可查表。

A p-桩端底面积桩的极限端阻力q pu ,Kpa(tf/m2)一、计算参数的选取主要是对q sui、q pu的选取,其他的参数都是已知的。

考虑到安全作保守处理:亚粘土极限侧阻力取15kpa 、中粗砂极限侧阻力取75 kpa 、花岗岩极限端阻力取4000 kpa。

二、进行计算1.亚粘土层桩侧阻力的计算:【P】1=1/2U∑l i q sui=1/2*2*3.14*6*15*1000=282600N2.中粗砂桩侧阻力的计算:【P】2=1/2U∑l i q sui=1/2*2*3.14*10.5*75*1000=2472750N3.花岗岩桩端阻力的计算:【P】3=1/2A p q pu=1/2*3.14*12*4000*1000=6280000N【P】=【P】1+【P】2+【P】3=9035350N=903.535t钻孔桩基础地质情况如下图所示:根据《铁路桥涵地基和基础设计规范》(TB 10002.5—2020),挖孔灌注摩擦桩桩的容许承载力按下式计算:(临时结构采用1.5系数)[][]011.5i i P U f l m A σ=+∑ 式中 [P]——桩的容许承载力(kN );U ——桩身截面周长(m ); l i ——各土层厚度(m ); A ——桩底支承面积(m 2); m 0——桩底支承力折减系数; [σ]——桩底地基土的容许承载力; 桩基周长: 3.14(1.20.05) 3.925U m =⨯+=; 桩底支撑面积:223.140.6 1.13A m =⨯= 桩底支撑力折减系数:00.3m =各土层的极限摩阻力i f 根据现场提供的地质资料进行取值;地基容许承载力:[]'02222(43)(6)k d k d σσγγ=+-+,其中:地基的基本承载力:0150KPa σ=(②1#土层);0100KPa σ=(②2#土层);0210KPa σ=(②3#土层) 深度修正系数:2 2.5k =,2'2 1.252k k ==(②1#土层); 22k =,2'212k k ==(②2#土层) 23k =,2'2 1.52kk ==(②3#土层)基底以上土的天然容重平均值(采用浮重度):328.9/KN m γ= 桩径: 1.2d m =[]150 2.58.9(4 1.23) 1.258.9(6 1.2)270KPa σ=+⨯⨯⨯-+⨯⨯⨯= (②1#岩层)[]10028.9(4 1.23)18.9(6 1.2)196KPa σ=+⨯⨯⨯-+⨯⨯⨯= (②2#岩层)[]21038.9(4 1.23) 1.58.9(6 1.2)354KPa σ=+⨯⨯⨯-+⨯⨯⨯= (②3#岩层)钻孔桩P2基本容许承载力:213.93(4.615012.8135 4.9535)1.50.3 1.13196229()196P t t =⨯⨯⨯+⨯+⨯+⨯⨯=> 钻孔桩P3基本容许承载力:313.93(4.945012.8235 4.6935)1.50.3 1.13196231()196P t t =⨯⨯⨯+⨯+⨯+⨯⨯=> 钻孔桩P4基本容许承载力:413.93(5.14509.6835)0.3 1.13270165()1411.5P t t =⨯⨯⨯+⨯+⨯⨯=> 钻孔桩P5基本容许承载力:513.93(5.44509.3535)0.3 1.13270166()1411.5P t t =⨯⨯⨯+⨯+⨯⨯=> 钻孔桩P6基本容许承载力:613.93(3.8450 5.775012.86357.67354.5440)1.50.3 1.13354373()325P t t =⨯⨯⨯+⨯+⨯+⨯+⨯+⨯⨯=> 钻孔桩P7基本容许承载力:713.93(3.3350 6.345012.89359.0335 2.5140)1.50.3 1.13354366()325P t t =⨯⨯⨯+⨯+⨯+⨯+⨯+⨯⨯=> 钻孔桩P8基本容许承载力:813.93(6.33508.1935)0.3 1.13270167()1411.5P t t =⨯⨯⨯+⨯+⨯⨯=> 钻孔桩P9基本容许承载力:913.93(6.03508.2535)0.3 1.13270163()1411.5P t t =⨯⨯⨯+⨯+⨯⨯=> 钻孔桩P10基本容许承载力:1013.93(5.825012.3535 3.5435)1.50.3 1.13196228()196P t t =⨯⨯⨯+⨯+⨯+⨯⨯=> 钻孔桩P11基本容许承载力:1113.93(5.485012.0735 3.8835)1.50.3 1.13196224()196P t t =⨯⨯⨯+⨯+⨯+⨯⨯=> 由上述计算可知,所有钻孔桩基础承载力均满足要求。

地基承载力计算公式是什么

地基承载力计算公式是什么

地基承载力问答1、地基承载力计算公式是什么?怎样使用?答1、f=fk+ηbγ(b-3)+ηdγο(d-0.5)式中:fk——垫层底面处软弱土层的承载力标准值(kN/m2)ηb、ηd——分别为基础宽度和埋深的承载力修正系数b--基础宽度(m)d——基础埋置深度(m)γ--基底下底重度(kN/m3)γ0——基底上底平均重度(kN/m3)答2 、你想直接用标贯计算承载力,是可行的,承载力有很多很多的计算方法,标贯是其中的一种,但目前规范都逐渐取消了,老版本的工程地质手册记录了很多的世界各地(包括中国)的标贯锤击数N确定承载力的公式,你可以从中选择一个适合你所在地方条件的公式来计算。

答3、根据土的强度理论公式确定地基承载力特征值公式:fa=Mb*γ*b+Md*γm*d+Mc*Ck其中Ck为粘聚力标准值,由勘察单位实地勘察、实验确定,在勘察报告上按土层列表显示。

2、地基承载力计算公式中的d如何取值?d是地基的埋置深度还是基底到该层土层底的深度?答、d就是基础埋置深度(m),一般自室外地面标高算起。

在填方整平地区,可自填土地面标高算起,但填土在上部结构施工后完成时,应从天然地面标高算起。

对于地下室,如采用箱形基础或筏基时,基础埋置深度自室外地面标高算起;当采用独立基础或条形基础时,应从室内地面标高算起。

3、地基承载力计算公式如何推导答、你可以到百度文库里面下载一个GB50007-2002《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里面有详细的给你介绍的!4、地基承载力计算公式是什么?具体符号代表什么?怎样计算?答、 1、地基承载力特征值可由载荷试验或其它原位测试、公式计算、并结合工程实践经验等方法综合确定。

2、当基础宽度大于3m或埋置深度大于0.5m时,从载荷试验或其它原位测试、经验值等方法确定的地基承载力特征值,尚应按下式修正:fa=fak+ηbγ(b-3)+ηdγm(d-0.5)式中fa--修正后的地基承载力特征值;fak--地基承载力特征值ηb、ηd--基础宽度和埋深的地基承载力修正系数γ--基础底面以下土的重度,地下水位以下取浮重度;b--基础底面宽度(m),当基宽小于3m按3m取值,大于6m按6m取值;γm--基础底面以上土的加权平均重度,地下水位以下取浮重度;d--基础埋置深度(m),一般自室外地面标高算起。

地基处理与桩基工程-----桩基承载力评定

地基处理与桩基工程-----桩基承载力评定

7-2-10 桩基承载力评定7-2-10-1 按土的物理指标与承载力参数之间的经验关系确定单桩的承载力1.一般直径单桩竖向极限承载力特征值,可按下式计算:Q uk=Q sk+Q pk=UΣq sik l i+q pk A p(7-36)式中Q sk——单桩总极限侧阻力特征值;Q pk——单桩总极限端阻力特征值;U——桩身周长;q sik——桩侧第i层土的极限侧阻力特征值,如无当地经验值时,可按表7-101取值;l i——桩穿越第i层土的厚度;q pk——极限端阻力特征值,如无当地经验值时,可按表7-102取值;A p——桩端面积。

桩的极限侧阻力特征值q sik(kPa)表7-101土土的状混凝土水下钻沉管灌干作业的名称态预制桩(冲)孔桩筑桩钻孔桩填土20~28 18~26 15~22 18~26淤泥11~17 10~16 9~13 10~16淤泥质土20~28 18~26 15~22 18~26粘性土I L>1 21~36 20~34 16~28 20~340.75<I L≤136~50 34~48 28~40 34~480.50<I L≤0.7550~66 48~64 40~52 48~620.25<I L≤10.566~82 64~78 52~63 62~760<I L≤0.2582~91 78~88 63~72 76~86I L≤0 91~101 88~98 72~80 86~96红粘土0.7<a w≤113~32 12~30 10~25 12~300.5<a w≤0.732~74 30~70 25~68 30~70粉土e>0.9 22~44 22~40 16~32 20~400.75≤e42~64 40~60 32~50 40~60≤0.9e<0.75 64~85 60~80 50~67 60~80细粉砂稍密22~42 22~40 16~32 20~40中密42~63 40~60 32~50 40~60密实63~85 60~80 50~67 60~80中砂中密54~74 50~72 42~58 50~70密实74~95 72~90 58~75 70~90粗砂中密74~95 74~95 58~75 70~90密实95~116 95~116 75~92 90~110砾砂中密、密实116~138 116~135 92~110 110~130注:1.对于尚未完成自重固结的填土和以生活垃圾为主的杂填土,不计算其侧阻力;2.a w为含水量,a w=w/w L;3.对于预制桩,根据土层埋深h,将q sik乘以下表修正系数。

承载力的计算公式

承载力的计算公式

承载力的计算公式承载力是工程领域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它指的是结构或材料能够承受的最大荷载或压力。

要计算承载力,可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儿,得用上一系列的公式和方法。

咱先来说说地基承载力的计算公式。

这就好比盖房子,地基要是不牢固,房子可就危险啦!地基承载力特征值可以通过现场载荷试验或室内土工试验来确定。

常见的计算公式有:fa=fak+ηbγ(b-3)+ηdγm(d-0.5) 。

这里的“fak”是地基承载力特征值,“ηb”“ηd”是基础宽度和埋深的承载力修正系数,“γ”是基础底面以下土的重度,“b”是基础底面宽度,“d”是基础埋置深度,“γm”是基础底面以上土的加权平均重度。

举个例子吧,我之前参与过一个乡村小学的建设项目。

那地方的土质条件不太好,所以在计算地基承载力的时候,我们可费了不少心思。

当时,我们对土样进行了详细的分析,测量各种参数,然后小心翼翼地把数据代入公式里。

那几天,整个团队都紧张得不行,就怕算错了一点儿,影响到学校的安全。

好在最后计算结果还算理想,我们也顺利完成了地基的施工。

再说说桩基础的承载力计算公式。

桩基础在高层建筑和桥梁工程中经常用到。

单桩竖向承载力特征值可以通过静载试验确定,也可以按下面的公式估算:Ra=Quk/K ,其中“Ra”是单桩竖向承载力特征值,“Quk”是单桩极限承载力标准值,“K”是安全系数。

我记得有一次在一个桥梁工程中,为了确定桩基础的承载力,我们在施工现场进行了长时间的静载试验。

那试验的设备可复杂了,一堆仪器连着桩,时刻监测着数据的变化。

大家都守在旁边,眼睛紧紧盯着那些数据,心里默默祈祷着一切顺利。

对于梁的承载力计算,那也有不少门道。

比如说,正截面受弯承载力的计算公式是:M≤α1fcbx(h0-x/2) 。

这里面,“M”是弯矩设计值,“α1”是系数,“fc”是混凝土轴心抗压强度设计值,“b”是梁的截面宽度,“h0”是梁截面有效高度,“x”是混凝土受压区高度。

曾经在一个厂房的建设中,因为梁的设计不合理,导致计算出来的承载力不够。

混凝土桩基础承载力计算标准

混凝土桩基础承载力计算标准

混凝土桩基础承载力计算标准一、前言混凝土桩是一种常用的基础类型,广泛应用于建筑、桥梁、码头、水利等领域。

混凝土桩基础承载力的计算是混凝土桩设计的基础,在桩基础设计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旨在介绍混凝土桩基础承载力的计算标准,以供相关工程师参考。

二、混凝土桩基础承载力计算方法(一)极限承载力法极限承载力法是一种常用的混凝土桩基础承载力计算方法。

该方法主要是通过对桩的侧阻力和端阻力的计算,来确定混凝土桩基础的承载力。

1.桩的侧阻力计算桩的侧阻力主要是由土与桩的相互作用产生的,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Qs=As×fs,其中,Qs为桩的侧阻力,As为桩的侧面积,fs为单位面积的侧阻力。

2.桩的端阻力计算桩的端阻力是由桩底部与土壤之间的相互作用产生的,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Qb=Ab×qb,其中,Qb为桩的端阻力,Ab为桩底面积,qb为单位面积的端阻力。

3.混凝土桩基础承载力的计算混凝土桩基础的承载力是由侧阻力和端阻力共同作用产生的,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Qc=Qs+Qb,其中,Qc为混凝土桩基础的承载力。

(二)试验方法试验方法是一种精确的混凝土桩基础承载力计算方法,通常需要在实际工程中进行试验来确定混凝土桩基础的承载力。

试验方法主要包括静载试验和动载试验两种。

1.静载试验静载试验是通过施加静载荷来测试混凝土桩基础的承载力的一种试验方法。

静载试验通常分为单桩静载试验和桩群静载试验两种。

2.动载试验动载试验是通过施加动载荷来测试混凝土桩基础的承载力的一种试验方法。

动载试验通常分为单桩动载试验和桩群动载试验两种。

三、混凝土桩基础承载力的计算标准混凝土桩基础承载力的计算标准主要包括以下三种:(一)《建筑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2010)《建筑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2010)是我国建筑混凝土结构设计的基本规范,其中第五章第5.8节详细规定了混凝土桩基础承载力的计算方法。

地基承载力计算公式是什么

地基承载力计算公式是什么

地基承载力计算公式是什么地基承载力计算公式的说明:f=fk+ηbγ(b-3)+ηdγο(d-0.5)fk——垫层底面处软弱土层的承载力标准值(kN/m2)ηb、ηd——分别为基础宽度和埋深的承载力修正系数b--基础宽度(m)d——基础埋置深度(m)γ--基底下底重度(kN/m3)γ0——基底上底平均重度(kN/m3)地基的处理方法利用软弱土层作为持力层时,可按下列规定执行:1)淤泥和淤泥质土,宜利用其上覆较好土层作为持力层,当上覆土层较薄,应采取避免施工时对淤泥和淤泥质土扰动的措施;2)冲填土、建筑垃圾和性能稳定的工业废料,当均匀性和密实度较好时,均可利用作为持力层;3)对于有机质含量较多的生活垃圾和对基础有侵蚀性的工业废料等杂填土,未经处理不宜作为持力层。

局部软弱土层以及暗塘、暗沟等,可采用基础梁、换土、桩基或其他方法处理。

在选择地基处理方法时,应综合考虑场地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条件、建筑物对地基要求、建筑结构类型和基础型式、周围环境条件、材料供应情况、施工条件等因素,经过技术经济指标比较分析后择优采用。

地基处理设计时,应考虑上部结构,基础和地基的共同作用,必要时应采取有效措施,加强上部结构的刚度和强度,以增加建筑物对地基不均匀变形的适应能力。

对已选定的地基处理方法,宜按建筑物地基基础设计等级,选择代表性场地进行相应的现场试验,并进行必要的测试,以检验设计参数和加固效果,同时为施工质量检验提供相关依据。

经处理后的地基,当按地基承载力确定基础底面积及埋深而需要对地基承载力特征值进行修正时,基础宽度的地基承载力修正系数取零,基础埋深的地基承载力修正系数取1.0;在受力范围内仍存在软弱下卧层时,应验算软弱下卧层的地基承载力。

对受较大水平荷载或建造在斜坡上的建筑物或构筑物,以及钢油罐、堆料场等,地基处理后应进行地基稳定性计算。

结构工程师需根据有关规范分别提供用于地基承载力验算和地基变形验算的荷载值;根据建筑物荷载差异大小、建筑物之间的联系方法、施工顺序等,按有关规范和地区经验对地基变形允许值合理提出设计要求。

抗拔桩水平承载力计算公式

抗拔桩水平承载力计算公式

抗拔桩水平承载力计算公式引言。

在土木工程中,桩基是一种常见的地基处理方式,用于承载建筑物或其他结构的重量。

在某些情况下,桩基需要抵抗水平力,这就需要计算桩的水平承载力。

本文将介绍抗拔桩水平承载力的计算公式及其应用。

1. 抗拔桩水平承载力计算公式。

抗拔桩水平承载力的计算公式可以通过以下步骤进行推导:步骤1,计算桩的侧面土压力。

根据土力学原理,桩的侧面土压力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P = Ks γ H。

其中,P表示桩的侧面土压力,Ks为土的侧向土压力系数,γ为土的单位重量,H为土的高度。

步骤2,计算桩的水平承载力。

桩的水平承载力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Qh = P As。

其中,Qh表示桩的水平承载力,As为桩的侧面积。

综合以上两个步骤,可以得到抗拔桩水平承载力的计算公式:Qh = Ks γ H As。

2. 计算公式的应用。

抗拔桩水平承载力的计算公式可以应用于以下几个方面:(1)桩基设计。

在土木工程中,设计师需要根据建筑物或其他结构的要求,计算桩基的水平承载力,以确保桩基能够抵抗水平力的作用。

(2)工程施工。

在桩基的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需要根据桩的尺寸和土壤条件,计算桩的水平承载力,以确保桩基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3)工程监测。

在工程施工完成后,监测人员需要对桩基的水平承载力进行监测,以确保桩基的实际承载力符合设计要求。

3. 计算公式的改进。

抗拔桩水平承载力的计算公式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改进,以提高计算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例如,可以考虑土壤的非线性特性、桩的受力状态等因素,对计算公式进行修正和改进。

结论。

抗拔桩水平承载力的计算公式是土木工程中重要的计算工具,它能够帮助设计师、施工人员和监测人员对桩基的水平承载力进行准确计算和评估。

通过不断改进和完善计算公式,可以更好地保障桩基的安全性和稳定性,为工程的顺利进行提供保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地基承载力计算公式
对于宽度为b的正方形基础
对于直径为b′的圆形基础
b.汉森承载力公式
式中Nr,Nq,Nr——无量纲承载力系数,仅与地基土的内摩擦角有关,可查表8.4.1
N c N
q
N
r
N
c
N
q
N
r
0 5.14 1.00 0.00 24 19.32 9.60 6.90 2 5.63 1.20 0.01 26 22.25 11.85 9.53 4 6.19 1.43 0.05 28 25.80 14.72 13.13 6 6.81 1.72 0.14 30 30.14 18.40 18.09 8 7.53 2.06 0.27 32 35.49 23.18 24.95 10 8.35 2.47 0.47 34 42.16 29.44 34.54 12 9.28 2.97 0.76 36 50.59 37.75 48.06 14 10.37 3.59 1.16 38 61.35 48.93 67.40 16 11.63 4.34 1.72 40 75.31 64.20 95.51 18 13.10 5.26 2.49 42 93.71 85.38 136.76 20 14.83 6.40 3.54 44 118.37 115.31 198.70 22 16.88 7.82 4.96 46 152.10 158.51 224.64
S c ,S
q
,S
r
——基础形状系数,可查表8.4.2
基础形状S
c S
q
S
r
条形 1.00 1.00 1.00
圆形和方形1+N
q /N
c
1+tanφ0.60
矩形(长为L,宽为b) 1+b/L×N
q /N
c
1+b/Ltanφ1-0.4b/L
d c ,d
q
,d
r
——基础埋深系数,可查表8.4.3
表8.4.3埋深系数d
c ,d
q
,d
r
d/b 埋深系数
d
c
d
q
d
r
≤1.0 1.0 〉1.0 1.0 i c,i q,i r——荷载倾斜系数,可查表8.4.4
表8.4.4荷载倾斜系数
i c i
q
i
r
注:
H,V——倾斜荷载的水平分力,垂直分力,KN ;
F——基础有效面积,F=b'L'm;
当偏心荷载的偏心矩为e c和e b,则有效基底长度,
L'=L-2e c;有效基底宽度:b'=b-2e b。

地基承载力计算公式很多,有理论的、半理论半经验的和经验统计的,它们大都包括三项:
1. 反映粘聚力c的作用;
2. 反映基础宽度b的作用;
3. 反映基础埋深d的作用。

在这三项中都含有一个数值不同的无量纲系数,称为承载力系数,它们都是内摩擦角φ的函数。

下面介绍三种典型的承载力公式。

a.太沙基公式
式中:
P u ——极限承载力,K
a
c ——土的粘聚力,KP
a
γ——土的重度,KN/m,注意地下水位下用浮重度;b,d——分别为基底宽及埋深,m;
N c ,N
q
,N
r
——承载力系数,可由图8.4.1中实线查取。

图8.4.1
对于松砂和软土,太沙基建议调整抗剪强度指标,采用
c′=1/3c ,
此时,承载力公式为:
式中N
c
′,在这三项中都含有一个数值不同的无量纲系数,称为承载力系数,它们都是内摩擦角φ的函数。

下面介绍三种典型的承载力公式。

N
q ′,N
r
′——局部剪切破坏时的承载力系数,可由
图8.4.1中虚线查得。

对于宽度为b的正方形基础
对于直径为b′的圆形基础
b.汉森承载力公式
式中Nr,Nq,Nr——无量纲承载力系数,仅与地基土的内摩擦角有关,可查表8.4.1
N c N
q
N
r
N
c
N
q
N
r
0 5.14 1.00 0.00 24 19.32 9.60 6.90 2 5.63 1.20 0.01 26 22.25 11.85 9.53 4 6.19 1.43 0.05 28 25.80 14.72 13.13 6 6.81 1.72 0.14 30 30.14 18.40 18.09 8 7.53 2.06 0.27 32 35.49 23.18 24.95 10 8.35 2.47 0.47 34 42.16 29.44 34.54 12 9.28 2.97 0.76 36 50.59 37.75 48.06 14 10.37 3.59 1.16 38 61.35 48.93 67.40 16 11.63 4.34 1.72 40 75.31 64.20 95.51 18 13.10 5.26 2.49 42 93.71 85.38 136.76 20 14.83 6.40 3.54 44 118.37 115.31 198.70 22 16.88 7.82 4.96 46 152.10 158.51 224.64
S c ,S
q
,S
r
——基础形状系数,可查表8.4.2
表8.4.2基础形状系数S
c ,S
q
,S
r

基础形状S
c S
q
S
r
条形 1.00 1.00 1.00
圆形和方形1+N
q /N
c
1+tanφ0.60
矩形(长为L,宽为b) 1+b/L×N
q /N
c
1+b/Ltanφ1-0.4b/L
d c ,d
q
,d
r
——基础埋深系数,可查表8.4.3
表8.4.3埋深系数d
c ,d
q
,d
r
d/b 埋深系数
d
c
d
q
d
r
≤1.0 1.0 〉1.0 1.0
式中Nr,Nq,Nr——无量纲承载力系数,仅与地基土的内摩擦角有关,可查表8.4.1 i c,i q,i r——荷载倾斜系数,可查表8.4.4
表8.4.4荷载倾斜系数
i c i
q
i
r
注:
H,V——倾斜荷载的水平分力,垂直分力,KN ;F——基础有效面积,F=b'L'm;
当偏心荷载的偏心矩为e c和e b,则有效基底长度,L'=L-2e c;有效基底宽度:b'=b-2e b。

c.我国地基规范提供的承载力公式
表8.4.4荷载倾斜系数
i c i
q
i
r
注:
H,V——倾斜荷载的水平分力,垂直分力,KN ;
F——基础有效面积,F=b'L'm;
当偏心荷载的偏心矩为e c和e b,则有效基底长度,
L'=L-2e c;有效基底宽度:b'=b-2e b。

c.我国地基规范提供的承载力公式
都是指地基极限承载力,设计时需除以安全系数K后作为地基承载力。

k M b M d M c
0 0 1.00 3.14
2 0.0
3 1.12 3.32
4 0.06 1.2
5 3.51
6 0.10 1.39 3.71
8 0.14 1.55 3.93
10 0.18 1.73 4.17
12 0.23 1.94 4.42
14 0.29 2.17 4.69
16 0.36 2.43 5.00
18 0.43 2.72 5.31
20 0.51 3.06 5.66
22 0.61 3.44 6.04
24 0.80 3.87 6.45
26 1.10 4.37 6.90
28 1.40 4.93 7.40
30 1.90 5.59 7.95
32 2.60 6.35 8.55
34 3.40 7.21 9.2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