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药剂学与药动学—新药的药动学研究

合集下载

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

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

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1. 引言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是药学领域中的两个重要分支。

生物药剂学研究的是生物药物的制备、质量控制、稳定性和分散度等方面的知识,而药物动力学则研究的是药物在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等过程。

本文将重点介绍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的定义、研究内容以及在药物研发和临床应用中的重要性。

2. 生物药剂学2.1 定义生物药剂学是研究生物药物在制剂中的制备、物理化学特性、质量控制和稳定性等方面的学科。

生物药物是利用生物技术制备的药物,包括蛋白质药物、基因治疗药物、细胞治疗药物等。

2.2 研究内容生物药剂学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制剂方案:研发适合生物药物的制剂方案,确保药物的稳定性和有效性。

•质量控制:建立合适的质量控制方法,确保制剂的质量符合规定标准。

•稳定性研究:评估药物制剂的物理化学稳定性,寻找最佳的保存条件。

•分散度研究:研究药物在制剂中的分散度,以及分散度对药物吸收和药效的影响。

2.3 在药物研发中的重要性生物药剂学在药物研发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正确的制剂方案可以提高药物的稳定性和储存性,延长药物的有效期。

合适的质量控制方法可以保证制剂的质量符合标准,提高药物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稳定性研究可以评估药物的物理化学性质,为药物制剂的改进提供依据。

分散度研究可以优化药物的溶解度和吸收性,提高药物的生物利用度。

3. 药物动力学3.1 定义药物动力学是研究药物在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等过程的学科。

药物动力学可以帮助我们了解药物在人体内的作用机制和药效学特性。

3.2 研究内容药物动力学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药物吸收:药物通过不同的给药途径进入体内的过程,包括口服、注射、吸入等。

•药物分布:药物在体内的分布情况,受到药物的蛋白结合率、血流动力学等因素的影响。

•药物代谢:药物在体内发生的代谢反应,包括酶促反应和非酶促反应。

•药物排泄:药物从体内排除的过程,包括肾脏排泄、肝排泄、肠道排泄等。

生物药剂与药物动力学(附习题及答案)

生物药剂与药物动力学(附习题及答案)

⏹课程内容与基本要求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是药学专业的一门主要专业课,其中生物药剂学是研究药物及其剂型在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与排泄过程,阐明药物的剂型因素,机体生物因素和药物疗效之间相互关系的科学;药物动力学是应用动力学原理与数学处理方法,定量地描述药物通过各种途径进入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排泄过程的量时变化或血药浓度经时变化动态规律的一门科学。

本课程教学目的是使学生了解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对于新药、新剂型与新制剂的研究与开发及临床合理用药的重要理论和实践意义。

掌握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的基本工作原理、基本计算方法和基本实验技能,培养学生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一定的动手能力,为毕业后从事新药研发和药学服务等专业工作打下必要的基础。

⏹课程学习进度与指导(*为重点章节)第九章多室模型 1 学习课件,理解多室模型特点和识别方法第十章* 多剂量给药 3 学习课件,重点掌握稳态血药浓度的计算第十一章非线性药物动力学 2 学习课件,重点理解特点,机制和识别方法第十二章统计矩分析 1 学习课件,掌握MRT含义及计算第十三章* 药物动力学在临床药学中的应用3 学习课件,重点掌握给药方法设计方法第十四章* 药物动力学在新药研究中的应用3 学习课件,重点掌握第一章生物药剂学概述一、学习目标掌握生物药剂学的定义,剂型因素与生物因素的含义。

熟悉生物药剂学的研究内容和进展,了解生物药剂学研究在新药开发中的作用。

二、学习内容生物药剂学的定义与研究内容;剂型因素与生物因素的含义。

三、本章重点、难点生物药剂学的概念;剂型因素与生物因素的含义。

四、建议学习策略通读教材后观看视频,并复习相关药剂药理知识帮助理解.五、习题一、名词解释1、生物药剂学(Biopharmacutics)2、吸收(absorption)3、分布(distribution)4、代谢 (metabolism) 5、排泄 (excretion) 6、转运 (transport) 7、处置 (disposition) 8、消除 (elimination) 二、简答题1.简述生物药剂学研究中的剂型因素。

生物药剂学与药动学——新药的药动学研究

生物药剂学与药动学——新药的药动学研究

生物药剂学与药动学——新药的药动学研究一、药动学与新药硏发的关系阻碍创新药物开发成功的药动学性质有不易通过肠黏膜吸收、首关效应较大、生物利用度低、半衰期太短、消除太快、不易通过生物膜进入靶器官、形成毒性代谢物。

新药的临床药动学则是研究新药在人体内吸收、分布和消除的变化规律和作用特点,揭示疾病对药物体内过程的影响规律,考察联合用药的药物相互作用等,其目的是为拟订新药临床试验的给药方案提供参考资料,为制订新药上市后的临床治疗方案提供重要依据。

二、非临床药动学硏究1.非临床药动学研究的目的与内容非临床药动学研究的目的在于揭示药物在人体外及动物体内动态变化的规律和特点,为临床用药的安全性和合理性提供依据。

主要研究内容包括药物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过程和特点等,并根据数学模型提供重要的药动学参数。

2.实验对象的选择一般采用成年、健康的动物,常用动物有小鼠、大鼠、兔、豚鼠、小乳猪、狗和猴等。

选择实验动物的原则为:①首选动物应与药效学或毒理学试验中所选用的动物一致;②尽量在清醒状态下进行实验,整个动力学研究过程最好从同一动物多次采样;③创新药物研究应该选用两种动物,其中一种为啮齿类动物,另一种为非啮齿类动物;④口服给药不宜选用兔子等食草类动物;⑤一般受试动物采用雌雄各半。

3.实验样品的选择实验样品的基本要求是质量稳定并且与药效学或毒理学研究所用的实验样品一致。

4.实验方案的设计(1)动物药的确定:药-时曲线的每个时间点不少于5只动物的数据。

(2)采样点的确定:完整的药-时曲线应兼顾到药物的吸收相、分布相和消除相,整个采样时间至少应持续到被测药物的半衰期的3倍以上,或检测到峰浓度Cmax的1/20 ~1/10。

(3)给药剂量和途径:药-时曲线研究至少应设置高、中和低3个剂量组,所用的给药途径和方式应尽可能与临床用药一致。

5.药动学参数的计算与统计学分析进行血药浓度-时间曲线拟合时,选择最佳条件得到血药浓度-时间拟合曲线,给出血药浓度-时间的数学表达式,并提供有关的药动学参数。

专业基础课-《生物药剂学与药代动力学》课程教学大纲

专业基础课-《生物药剂学与药代动力学》课程教学大纲

《生物药剂学与药代动力学》课程教学大纲适用对象:药学专业学生(学分:2 ;学时: 36小时)一、课程的性质和任务:《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是研究药物及其制剂在生物体内的动态过程并应用数学分析手段来处理的一门课程。

主要内容包括药物在生物体内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过程及其影响因素。

采用隔室模型、非线性动力学或统计矩分析药物体内过程,并将药物动力学参数应用于新药研发。

生物药剂学和药物动力学。

二者既相互独立又相互联系,生物药剂学是解析药物体内过程的机制的学科,而药物动力学是定量描述药物体内过程的学科。

本课程要求学生掌握影响药物体内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四个过程的生理因素和剂型因素。

计算药物动力学参数的方法。

熟悉生物药剂学原理在制剂设计尤其是缓控释制剂中的应用。

了解药物的生物利用度和药物动力学在临床药学和新药研发中的应用。

教材选用刘建平主编《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第5版),人民卫生出版社2016年出版。

二、教学内容和要求(含每章教学目的、基本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三、课程的重点和难点:1、各种药代动力学模型的定义,使用,和参数的计算。

2、不同的剂量和给药方案计算。

四、参考性教学时间安排:五、实践(实验)教学环节(含实验项目、实践内容):六、教材和主要参考书:《Basic Pharmacokinetics》,Michael C. Makoid, Phillip J. Vuchetich,Umesh V. Banakar. The Virtual University Press刘建平.《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第5版。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6七、其他说明:注:1、表格不够可自行添加。

2、范文可参见教务处主页上教学大纲一栏中土木系教学大纲。

生物药剂学与药动学——药动学概述

生物药剂学与药动学——药动学概述

生物药剂学与药动学——药动学概述一、药动学定义药动学是应用动力学的原理和数学处理方法,研究药物在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过程(即ADME 过程)的量变规律的学科,即药动学是研究药物体内过程动态变化规律的一门学科。

二、血药浓度与药物效应(一)治疗浓度范围治疗浓度范围即治疗窗,是指给药后产生药效的最低有效浓度和产生毒性的最低中毒浓度之间的浓度范围。

治疗窗窄的药物,其治疗浓度相对较难控制,易发生治疗失败或不良反应,常需进行治疗药物监测。

(二)血药浓度与药物效应的关系对于大多数药物及其制剂,药物进入体内后,血中的药物浓度与药物作用靶位的实际浓度呈正相关,从而间接反映药物的临床效应,包括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

药动学中常以血液中的药物总浓度作为观察指标。

三、药动学的基本概念和主要参数(一)血药浓度-时间曲线药动学的研究中,将药物制剂通过适当的方式给予受试者,然后按照适当的时间间隔抽取血样,检测血样中的药物浓度,每一个取血时间点有一个对应的药物浓度,由此就得到一系列的血药浓度相对于时间的实验数据,简称为药-时数据。

将其用坐标图表示,称为血药浓度-时间曲线,简称药-时曲线。

血管内给药的药-时曲线通常为曲线,而血管外给药的药-时曲线一般为拋物线。

根据研究的需要,常将药-时曲线的不同时间段用吸收相、平衡相和消除相来表示,表明该时间段(时相)体内过程的主要影响。

(二)血药浓度-时间曲线下面积血药浓度-时间曲线图中,药-时曲线与时间轴共同围成的面积称为血药浓度-时间曲线下面积,简称药-时曲线下面积,用AUC表示。

其与药物吸收的总量成正比,能够反映药物吸收的程度。

AUC越大,表明制剂中的药物被生物体吸收越完全。

血药浓度-时间曲线下面积是评价制剂生物利用度和生物等效性的重要参数。

(三)峰浓度和达峰时间血管外给药的药-时曲线一般为拋物线,其中有两项特征性参数,即血药峰浓度和达峰时间。

血药峰浓度即药-时数据中的最大浓度,用C max表示,C max的大小能够反映药物的疗效情况和毒性水平。

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pharmaco15.pdf

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pharmaco15.pdf
(机体的表观清除率趋近于恒定值-血流量)
当已知药物游离分数f和某特定组织的血流量Q时, 可根据机体的表观清除率来计算该特定组织的内在 清除率:
CL • Q CL int = f (Q - CL )
(三)生理药物动力学模型方程
假设: (1) 药物的分布受到血流速率限制 (2) 各房室内的药物分布是均匀的 (3) 肾排泄和肝代谢服从一级速率过程 (4) 药物在组织血液中的分配系数与时间无关
• 采血时间超过3个半衰期 (Experimental time course covers more
than 3 t1/2 )
一、基本概念
• 所谓群体(population)是指根据研究目的所确定的 研究对象的全体。由于群体中各受试对象的遗传、环 境、营养以及个体特征的不同,药代动力学参数具有 很大的个体间变异及个体自身变异。
Kp
=
C t (Q t + CL int • f ) Q t C B + βVt C t
� 根据药物在血液和组织中的游离分数计算Kp值
C t , f + C t ,uf
Kp
=
Ct CB
=
Ct, f C B , f + C B ,uf
=
fB ft
CB, f
三、生理药物动力学模型的应用
(一)研究方法的应用和数据处理软件
• NONMEM法具有经典法不具有的一些特点:可以比较单次 及多次给药的个体变异;比较速释及控释制剂间的变 异;直接根据血药浓度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五)药物相互作用研究
• 在同时或序贯应用两种或两种以上药物时,-种或几种 药物影响了另一种或几种药物的体内过程,定量地研究 这种药物相互作用的影响,对在临床上合理用药是很有 意义的。NONMEM法可对药物相互作用进行定量性研究。

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新药的药物动力学研究精品PPT课件

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新药的药物动力学研究精品PPT课件
控释制剂:系指在规定释放介质中,按要求缓慢地恒速或接近恒速释 放药物,且与相应的普通制剂比较,给药频率比普通制剂减少一半或 给药频率比普通制剂有所减少,血药浓度比缓释制剂更加平稳,且能 显著增加患者顺应性的制剂。
(二)缓控释制剂设计与评价的药物动力学原理
缓释与控释制剂的药物动力学设计:
kr1
ka
k
2、临床药物动力学研究: 旨在阐明药物在人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的动态
变化规律。
二、新药临床前药物动力学研究的基本要求
(一)试验药品
质量稳定且与药效学或毒理学研究所用药品一致
(二)实验动物 (三)给药途径和给药剂量
三个剂量组,其中一个相当于药效学试验有效剂量,高剂量接近于最大耐受量。
(四)取样时间点安排
二、生物利用度的研究方法
研究方法:1)血药浓度法 2)尿药浓度法 3)药理效应法
1. 血药浓度法:
F= fT = AUCT (KV)T XR x 100%
fR
AUCR (KV)R XT
两制剂服用后,机体的清除率不变,剂量相同
则: F=
如剂量不等:
AUCT x 100% AUCR
则:
AUCT XR F=
AUCR XT
x 100%
如果两制剂的消除速率常数不同,则:
AUCT XR t 1/2 R F=
AUCR XT t 1/2 T
x 100%
用生物转化的代谢产物测定生物利用度:
AUCm(T) F=
x 100%
AUCm(R)
AUCm:为血中代谢产物浓度-时间曲线下的面积
2. 尿药数据法
F=
fT
=

(Xu
三、生物利用度的实验设计

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药物动力学研究进展专家讲座

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药物动力学研究进展专家讲座

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药物动力学研究进展专家讲座
第18页
(四)药品排泄时辰差异
肾脏是药品排泄最主要器官 影响肾排泄昼夜改变主要原因是
肾血流量昼夜改变 尿液pH昼夜改变
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药物动力学研究进展专家讲座
第19页
二、影响药品动力课时间节律原因
(一)食物对时辰药动学研究影响 食物组成和数量影响会造成药品吸收节律性改变
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药物动力学研究进展专家讲座
第4页
研究步骤
查阅文件:确定影响原因 建立包含各影响原因数据库 建立固定效应模型,设计个体初剂量 病人给予初剂量,取1~2个血药浓度,反馈处理,求
出药品动力学参数,调整给药方案。
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药物动力学研究进展专家讲座
第5页
非线性混合效应模型 (nonlinear mixed effect model)
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药物动力学研究进展专家讲座
第21页
(三)单次或重复给药影响
肝血流依赖性药品(肝提取率F>0.7),单次给药后,药品代谢 速率会依赖于肝血流节律改变;
但屡次给药后,肝脏对药品提取过程靠近饱和,此时,肝血量节 律改变不占主导作用,而是肝药酶活性占主导作用;
啮齿类动物在活动期时血流量最高,休息期时肝药酶活性最高。
第24页
(六)姿势和运动影响
(七)药品相互作用影响
临床上经惯用两种或两种以上药品,这些药品很可能发生相互作 用,这会造成药品在吸收、代谢、分布、排泄等步骤时辰节律发 生改变 ;
如胃溃疡病人服用雷尼替丁后,大大降低了胃酸分泌,使pH升高, 此时,服用一个依赖pH吸收药品,很有可能影响该药品吸收,造 成吸收节律改变。

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

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

一、药物动力学概述(1)、药物动力学研究的容有哪些?答:(1)药物动力学的建立;(2)预测不同给药方案下的血浆、组织和尿液的药物浓度;(3)探讨药物浓度与药物疗效或毒性之间的关系;(4)估算药物和/或代物的可能积蓄;(5)探讨药物结构与药物动力学及药效学之间的关系;(6)探讨生理或疾病的变化如何影响药物的吸收、分布与消除;(7)探讨药物极性因素与药物动力学之间的关系,开发新型给药系统;(8)根据药物动力学参数进行临床药物治疗方案的确定;(9)从药物动力学观点对药物质量进行认识和评价;(10)新药的生物利用度和生物等效性研究。

(2)、简述常用的药物动力学参数及其意义。

答:(1)生物半衰期t1/2:可判断药物在体的停留时间;(2)消除速率常数K:可衡量药物从体消除的快慢;(3)表观分布容积V:课评价药物在体分布的程度,判断药物在体的积蓄情况;(4)消除速率CL:为K与V的综合参数,具有生理学意义,可判断消除器官的功能;(5)给药曲线下面积AUC:可评价血管外给药物制剂药物在体吸收总量的大小。

(3)、简述影响药物分布的因素。

答:(1)组织器官血流量;(2)血管的通透性;(3)药物与血浆蛋白的结合率;(4)药物与组织亲和力;(5)药物相互作用;(6)药物理化性质;(7)药物剂型因素。

(4)、建立药物动力学模型有什么意义?一室模型与二室模型有什么区别?答:建立药物动力学模型并不具有解剖学和生理学意义,它是将整个机体按药物转运速率特征划分为若干个独立的隔室,这些隔室连接起来构成一个完整的系统,反映药物在机体的动力学特征,称为隔室模型。

(5)为什么同一药物在不同的文献报道中会出现不同模型的报到?答:(6)药物动力学的速度类型有哪些?简述一级动力学的特点。

答:速度类型有一级速率过程、零级速率过程、非线性速率过程。

一级动力学的特点是:(1)药物的生物半衰期与给药剂量无关;(2)一次给药的血药浓度—时间曲线下面积与给药剂量成正比;(3)一次给药情况下,尿药排泄量与给药剂量成正比。

生物药剂学和药动学及其给药方案设计

生物药剂学和药动学及其给药方案设计

生物药剂学和药动学及其给药方案设计药动学(Pharmacokinetics)和药剂学(Pharmaceutics)是药物研究和开发中非常重要的两个学科领域。

药动学研究药物在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等动力学过程,而药剂学则研究如何设计合适的给药方案来确保药物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一、药动学(Pharmacokinetics)药动学是研究药物在体内的动力学过程,可以帮助我们了解药物在体内的行为、代谢和效应,从而指导药物的使用和调整剂量。

1. 吸收(Absorption)药物的吸收过程指药物从给药部位进入体内的过程。

吸收速度和程度对药物的效果有重要影响。

药物可以通过口服、注射、吸入和贴皮等途径给予。

不同途径的给药会对药物的吸收产生不同影响。

2. 分布(Distribution)药物在体内的分布决定了药物分子在体内各个组织和器官的浓度。

药物的分布受到生理因素(如血流、通透性等)和药物本身的性质(如脂溶性、离子性等)的影响。

3. 代谢(Metabolism)药物在体内经过代谢会产生代谢产物或被转化为更活性或无活性的物质。

代谢过程主要发生在肝脏中,药物代谢的速度会影响药物的有效性和副作用。

4. 排泄(Excretion)药物从体内排出的主要途径有肾排泄、肝排泄和胆汁排泄等。

药物的排泄速度对药物在体内的滞留时间和剂量调整非常重要。

二、药剂学(Pharmaceutics)药剂学研究如何合理地设计药物制剂和给药方案,确保药物在体内的释放和分布符合治疗需要,并保证药物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1. 药物制剂设计药物制剂是指将活性药物与辅助成分混合制备成药物剂型的过程。

常见的药物剂型有片剂、胶囊、注射液等。

药剂学研究如何选择合适的成分、制备工艺和制剂形式,以提高药物的稳定性和生物利用度。

2. 给药途径选择给药途径的选择直接影响药物的吸收速度和程度。

药剂学研究不同给药途径的特点和适用条件,以便选择最佳的给药途径,提高药物的治疗效果。

生物药剂学和药动学及其给药方案设计

生物药剂学和药动学及其给药方案设计

生物药剂学和药动学及其给药方案设计生物药剂学(Pharmaceutics)和药动学(Pharmacokinetics)是药学领域的两个重要分支,它们分别研究药物的制剂设计及其在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过程。

在新药研发和药物治疗方面,生物药剂学和药动学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重点探讨这两个领域的概念、关系以及给药方案设计。

生物药剂学是研究药物在体内制剂发挥药效过程的科学。

药物的制剂设计包括药物的物理性质、药物在制剂中的稳定性以及制剂的适宜性等方面。

生物药剂学的主要目标是优化药物的给药途径、剂型和控释系统,以提高药物在体内的生物利用度和稳定性。

不同的给药途径可以影响药物的吸收速度、吸收程度和系统暴露程度,从而决定药物的药效和副作用。

药物的给药途径主要分为经口给药、口腔给药、注射给药、局部用药和其他途径等。

药动学是研究药物在体内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的动力学过程。

药物的药动学参数可以定量描述药物在体内的各个过程,包括生物利用度(Bioavailability)、血药浓度-时间曲线、最大血药浓度(Cmax)、药物半衰期(T1/2)等。

药动学参数对于药物的剂量个体化、给药方案设计和剂量调整非常重要。

临床医生根据患者的个体差异、药物的特性和治疗目标来选择适当的给药方案,以保证药物在体内的药效和安全性。

药动学与生物药剂学之间存在紧密的联系。

生物药剂学研究的制剂特性可以直接影响药物的吸收、分布和代谢过程。

例如,采用缓释制剂可以延长药物的作用时间,提高药物的生物利用度。

生物药剂学的研究成果可以为药动学的建模和药物的个体化给药方案提供重要依据。

而药动学研究的结果可以反过来指导生物药剂学的制剂设计,以改善药物的生物利用度和疗效。

从药物的生命周期来看,生物药剂学和药动学在不同阶段均发挥了关键作用。

在药物研发初期,生物药剂学用于药物的物理化学性质研究、制剂的筛选和优化。

通过合适的制剂设计,可以提高药物的溶解度、稳定性和可控释性。

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药物动力学在新药研究中的应用

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药物动力学在新药研究中的应用
二、生物等效性与生物等效性评价方法
1.药剂等效性: 相同剂量 的同一药物 制成同一剂型 ,其
质量指标符合 同一规定标准时 所具有的质量 性质。 特点:没有反应制剂在体内的情况
是药物制剂生产、流通及时用时最低要求
22
2.生物等效性: 是指药物临床疗效、不良反应与毒性的 一致性。 目前,药物制剂的生物等效性,已成为 国内外药物仿制或移植 品种的重要评价 内容。
临床药动学研究:治疗药物监测( TDM)的基础。
13
基本要求
? 1.符合GCP要求 严格按《药物临床实验管理规范》要求。
? 2.受试药物 应为经国家药监部门检验合格,符合临床质量标 准的中试放大产品
? 3.受试者 Ⅰ期临床药动学试验时选择健康受试者,男女兼 有,年龄 18~45周岁,体重符合标准,不吸烟,不 嗜酒,其他选择患者。老年受试者年龄应在 60~65 周岁
24
A 最小中毒浓度
C
B
最小有效浓度
C
t
三种制剂的药时曲线比较
25
生物利用度评价方法的指标有:
AUC、Cmax、tmax、t 1/2、MRT(药物在体内平均滞留 时间)
以上参数又和k、ka有关。
三、生物利用度研究方法
1.血药浓度法: AUC法,最常采用的方法。
2.尿药浓度法: 药物、代谢物 70·%以上从尿排泄,
17
检测方法及评价指标
基本要求: 1.灵敏度 2.选择性 3.精密度 4.准确度 5.标准曲线线性程度及线性范围 作业:测定方法中应注意哪些?
18
第二节 生物利用度与生物等效性
一、生物利用度 (bioavailablity F ) 制剂中药物被吸收进入体循环的速度和程度。 (1)绝对生物利用度( F):

生物药剂学和药动学

生物药剂学和药动学

第一节生物药剂学概述一、生物药剂学生物药剂学(biopharmaceutics)是关于药物制剂或剂型用于生命有机体(或组织)的科学。

是研究药物及其剂型在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与排泄过程,阐明药物剂型因素、机体生物因素与药物效应三者之间的相互关系的科学。

(一)剂型因素1.药物的某些化学因素如同一药物的不同盐、酯、络合物或衍生物。

2.药物的某些物理因素如粒子大小、晶型、晶癖、溶解度、溶出速度等。

3.药物的剂型及用药方法。

4.制剂处方中所用的辅料种类、性质和用量。

5.处方中药物的配伍及相互作用。

6.制剂的工艺过程、操作条件和贮存条件等。

(二)生物因素主要包括:1.种属差异2.性别差异3.年龄差异新生儿因葡萄糖醛酸结合酶不足,加之肾功能发育不全,服用氯霉素后的消除过程受到影响,血药浓度升高,易蓄积中毒而致“灰婴综合征”。

又如肝脏对药物的生物转化功能随年龄增长而降低,老年人使用主要经肝脏代谢灭活的药物,如苯巴比妥、对乙酰氨基酚、保泰松、吲哚美辛、氨茶碱、三环类抗抑郁药,血药浓度可能增高1倍;同时半衰期往往延长作用时间延长。

4.不同生理病理状态导致的差异5.遗传因素(三)药物效应包括治疗效果、副作用和毒性,是药学学科与药学工作者关注的核心。

二、药物体内过程吸收(absorption)是指药物从用药部位进入体循环的过程。

药物从体循环向各组织、器官或体液转运的过程称为分布(distribution)药物在吸收过程或进人体循环后,受肠道菌群或体内酶系统的作用,结构发生转变的过程称为代谢(metabolism)或生物转化(biotransformation)药物或其代谢产物排出体外的过程称排泄(excretion)。

药物的吸收、分布和排泄过程统称为转运(transport),而分布、代谢和排泄过程称为处置(disposition),代谢与排泄过程称为消除(elimination)。

三、生物药剂学的研究工作及其在新药开发中的应用(一)生物药剂学的研究工作①研究药物的理化性质对药物体内转运行为的影响;②研究剂型、制剂处方和制剂工艺对药物体内过程的影响;③根据机体的生理功能设计缓控释制剂;④研究微粒给药系统在血液循环系统的命运;⑤研究新的给药途径与给药方法;⑥研究中药制剂的溶出度和生物利用度;⑦研究生物药剂学的试验方法。

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课件-ppt-第15章-药物动力学研究进展精选全文

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课件-ppt-第15章-药物动力学研究进展精选全文

上式可进一步表示为:
CL Q( Cin - Cout ) QE C in
(E表示组织对药物的萃取率)
考虑到游离药物浓度: CL·Cin = Q (Cin - Cout) =CLint·fCout
(f为药物的游离分数,CLint为组织的内在清除率)
根据上2式可得:
CL
CL int • f •
C out C in
(三)特殊病人群体分析
• 特殊群体包括老年人、新生儿、儿童、妇女以及肝肾功 能障碍者。
• 这些群体的药代动力学特征,对某些药物最适给药方案 的设计与修订至关重要。
• NONMEM法仅需采血2~4次,适用于开展这类群体的药代 动力学研究。
(四)生物利用度研究
• 生物利用度研究可用经典的药代动力学方法,但用 NONMEM法可出能处理稀疏数据的优点,并可提取较多信 息。
(二)治疗药物监测
• NONMEM法已用于治疗药物监测并估算其群体参数值。如 抗癫痫药、茶碱、地高辛、利多卡因、华法林、环孢素、 氨基苷类抗生素等。
• Grevel等考察134例成年肾移植病人环孢素的群体 药代动力学参数,收集1033对给药速率和平均稳 态数据,用NONMEM法分析表明,米-曼氏动力学模 型更适合环孢素的消除特点,而且肾移植后的前4 个月中Km值逐渐增加,Vmax则不变,且显示有较 大的个体间变异,这些群体参数已用于口服环孢 素的剂量调整。
…………….
(四)生理药物动力学模型参数
1. 生理解剖学参数
• 血液灌注的流量Q • 组织、器官的容积V
2.生化学参数
① 药物的游离分数(f)
游离浓度 f 总浓度
② 内在清除率(CLint)
CL int
QE • Q f(Q-QE)

生物药剂与药物动力学作业讲解

生物药剂与药物动力学作业讲解

生物药剂与药物动力学作业讲解
背景介绍
生物药剂与药物动力学是药学领域的重要概念。

生物药剂研究
生物制剂的药理学和药代动力学特性,包括药物在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等过程。

药物动力学研究药物在体内的行为和效果,以预测药物的剂量和给药方案。

生物药剂的特点
生物药剂是由生物技术制备的药物,具有以下特点:
- 由生物源制备,如基因工程制备的蛋白质药物。

- 结构复杂,包括多肽、蛋白质等。

- 对体内环境敏感,易受代谢和免疫系统的影响。

药物动力学的重要性
药物动力学研究药物在体内的行为和效果,对药物治疗的有效
性和安全性具有重要意义:
- 药物吸收:研究药物在体内的吸收速度和吸收程度,以确定
给药途径和剂型。

- 药物分布:研究药物在体内的分布情况,以了解药物在不同
组织和器官的浓度分布。

- 药物代谢:研究药物在体内的代谢过程,以确定药物的代谢
产物和代谢途径。

- 药物排泄:研究药物在体内的排泄过程,以了解药物的清除
速度和排泄途径。

简单策略的重要性
在研究生物药剂和药物动力学时,采用简单策略具有以下优势:- 提高实验的可重复性和可靠性。

- 减少实验中的法律风险和争议。

- 降低实验的复杂性和成本。

结论
生物药剂与药物动力学是药学领域的重要研究方向。

了解生物
药剂的特点和药物动力学的重要性,采用简单策略进行研究,可以
提高实验的有效性和可靠性。

同时,确保研究结果的准确性和可证
实性,避免引用无法确认的内容。

---
(800字以上)。

《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课程教学研究

《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课程教学研究

《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课程教学研究【摘要】本研究对《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课程进行了深入分析和探讨。

引言部分从研究背景、研究意义和研究目的三个方面介绍了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在通过课程内容分析、教学方法探讨、教学手段实践、学生评价分析和教学改进建议五个方面详细讨论了该课程的教学情况和存在的问题。

结论部分总结了本研究的主要发现并对未来进行了展望。

通过本研究的详尽分析,可以为《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课程的教学提供参考和改进方向,促进学生的学习效果和教学质量的提高。

【关键词】生物药剂学、药物动力学、课程教学、研究背景、研究意义、研究目的、课程内容分析、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学生评价、教学改进建议、结论总结、展望未来。

1. 引言1.1 一、研究背景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是药学专业的重要课程之一,涉及到药物在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等过程,是药物研究和开发的基础。

随着生物制药技术的迅速发展,生物药物在临床治疗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对于我们了解药物的作用机制、优化用药方案具有重要意义。

传统的药物动力学课程主要以小分子药物为主,而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主要研究生物制剂的特性和药代动力学特点,对于学生来说具有一定的挑战性。

深入研究该门课程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效果,对于培养学生的医学研究能力和实践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更好地探讨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课程的教学改进和提高教学效果,本研究将对课程内容进行深入分析,探讨教学方法,实践教学手段,以及分析学生的评价,最终提出相应的教学改进建议。

1.2 二、研究意义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课程作为现代药学领域中的重要课程之一,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

该课程能够帮助学生深入了解不同生物药剂的结构、作用机理和药效动力学特性,有助于培养学生对药物的理论基础和实际运用的全面掌握。

通过学习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学生可以了解到药物在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等过程,从而为临床应用提供科学依据。

《生物药剂学及药物动力学》理论教学大纲

《生物药剂学及药物动力学》理论教学大纲

《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理论教学大纲(供四年制本科药物制剂、药品检验专业使用)Ι前言生物药剂学(Biopahrmaceutics)是研究药物及其制剂在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过程,阐明药物的剂型因素,机体生物因素和药物疗效之间相互关系的科学。

它是一门交叉学科,相关知识对阐明药物作用和毒副作用的机理、新药研究开发以及临床合理用药都有重要的意义。

研究生物药剂学的目的是为了正确评价药剂质量,设计合理的的剂型、处方及生产工艺,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科学依据,使药物发挥最佳的治疗作用。

药物动力学(pharmacokinetics)是应用动力学的原理与数学处理方法,定量描述药物在体内动态变化规律的学科。

现在,药物动力学已成为一种新的有用的工具而广泛地应用于药学领域的各个方面,成为广大医药工作者都需要了解和掌握的重要专业知识。

本课程要求学生掌握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的基本概念,生物药剂学重点掌握影响药物吸收、分布、代谢、排泄的因素及药物相互作用,生物利用度等内容。

药物动力学重点掌握隔室模型理论及应用隔室模型理论求算药动学参数。

包括单隔室模型、多隔室模型、多剂量给药等,还应了解药物动力学的临床应用、统计矩等内容。

本大纲适用于四年制本科药物制剂、药品检验专业学生使用。

现将大纲使用中有关问题说明如下:一为了使教师和学生更好地掌握教材,大纲每一章节均由教学目的、教学要求和教学内容三部分组成。

教学目的注明教学目标,教学要求分掌握、熟悉和了解三个级别,教学内容与教学要求级别对应,并统一标示(核心内容即知识点以下划实线、重点内容以下划虚线,一般内容不标示)便于学生重点学习。

二教师在保证大纲核心内容的前提下,可根据不同教学手段,讲授重点内容和介绍一般内容。

三总教学参考学时为56学时,其中理论36学时,实验20学时。

四教材:《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人民卫生出版社,梁文权,2版,2003年。

ΙΙ正文第一章生物药剂学概述一教学目的通过本章的学习,掌握生物药剂学相关概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物药剂学与药动学—新药的药动学研究
阻碍创新药物开发成功的药动学性质:不易通过肠黏膜吸收、首关效应较大、生物利用度低、半衰期太短、消除太快、不易通过生物膜进入靶器官、形成毒性代谢物。

新药的临床药动学:研究新药在人体内吸收、分布和消除的变化规律和作用特点,揭示疾病对药物体内过程的影响规律,考察联合用药的药物相互作用等,其目的是为拟订新药临床试验的给药方案提供参考资料,为制订新药上市后的临床治疗方案提供重要依据。

临床前研究→主要药效学、一般药理学、药动学、毒理学
(GLP)

临床研究
(GCP)。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