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地质学基础题库地大考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工程地质学基础题库
一、名词解释(20分)
1、活断层:指目前正在活动着的断层或近期有过活动且不久的将来可能会重新发生
活动的断层(即潜在活断层)。
2、砂土液化:饱水砂土在地震、动力荷载或其它物理作用下,受到强烈振动而丧失
抗剪强度,使砂粒处于悬浮状态,致使地基失效的作用或现象。
3、混合溶蚀效应:不同成分或不同温度的水混合后,其溶蚀能力有所增强的效
应。
4、极限平衡方法:也叫刚体极限平衡法,其使用有四点假设前提:①只考虑破坏面上的极限破坏状态,而不考虑岩土体的变形。即视岩土体为刚体。②破坏面上的强度由C、f值决定,遵循强度判据。③滑体中的压力以正压力和剪应力的形式集中作用于滑面上,均视为集中力。④q三维问题简化为二维(平面)问题来求解。
5、卓越周期:地震波在地层中传播时,经过各种不同性质的界面时,由于多次反射、
折射,将出现不同周期的地震波,而土体对于不同的地震波有选择放大的作用,某种岩
土体总是对某种周期的波选择放大得突出、明显,这种被选择放大的波的周期即称为该
岩土体的卓越周期。
6、工程地质条件:与工程建筑物有关的地质条件的综合,包括:岩土类型及其工程性质、地质构造、地形地貌、水文地质、工程动力地质作用、天然建筑材料六个方面。
7、地震烈度:地面震动强烈程度,受地震释放的能量大小、震源深度、震中距、震域介质条件的影响。震源深度和震中距越小,地震烈度越大。
8、工程地质类比法:将已有建筑物的工程地质问题评价的结果和经验运用到工程地质条件与之相似的同类建筑物中。
9、临界水力梯度:岩土体在渗流作用下,呈悬浮状态,发生渗透变形时的渗流水力梯度。
10、工程地质问题:工程建筑物与工程地质条件之间所存在的矛盾或问题。
11、斜坡变形破坏:斜坡变形破坏又称斜坡运动,是一种动力地质现象。是指地表斜坡岩土体在自重应力和其它外力作用下所产生的向坡外的缓慢或快速运动。
12、渗透稳定性:是指在渗流水作用下,其结构是否发生变化从而危及岩土体的稳定。
13、滑坡:斜坡岩土体在重力等因素作用下,依附滑动面(带)产生的向坡外以水平运动为主的运动或现象。
14、振动液化:饱水砂、粉砂土在振动力的作用下,抗剪强度丧失的现象。
15、基本烈度:指在今后一定时间(一般按100年考虑)和一定地区范围内一般场地条件下可能遇到的最大烈度。它是由地震部门根据历史地震资料及地区地震地质条件等的综合分析给定的,对一个地区地震危险性作出的概略估计,作为工程抗震的一般依据。
16、水库诱发地震:是指由于人类修建水库工程,水库蓄水所引起的地震活动,称为水库诱发地震。
17、崩塌:斜坡岩土体中被陡倾的张性破裂面分割的块体,突然脱离母体并以垂直运动为主,翻滚跳跃而下,这种现象或运动称为崩塌。
18、岩溶:是岩溶作用及其所产生的地貌现象和水文地质现象的总称。亦称喀斯特。
19、地面塌陷:是地面垂直变形破坏的另一种形式。它的出现是由于地下地质环境中存在着天然洞穴或人工采掘活动所留下的矿洞,巷道或采空区而引起的,其地面表现形式是局部范围内地表岩土体的开裂、不均匀下沉和突然陷落。
20、地质灾害:是指在地球的发展演化过程中,由各种自然地质作用和人类活动所形成的灾害性地质事件。(引用)
二、填空
1、活断层的活动方式有地震断层(粘滑型)和蠕变断层(蠕滑型)两种。
2、工程地质学的基本研究方法有自然历史分析法、数学力学分析法、工程地质类比法和模型模拟实验法等。
3、渗透变形的主要形式包括管涌和流土。
4、地震破坏效应大致可分为,地面破坏效应、振动破坏效应和斜坡破坏效应三个方面。
5、按四分法可将风化壳,自上而下分为剧风化带、强风化带、弱风化带、微风化带
6、斜坡变形的形式较多,主要有拉裂(回弹)、蠕滑、弯曲倾倒三种。
7、按滑坡动力学性质分类,可分为推落式、平推式、牵引式性所多余的约束。
8、工程地质学的研究任务是:
(1)阐明建筑地区的工程地质条件
(2)论证建筑物所存在的工程地质问题
(3)选择地质条件优良的建筑场址
(4)研究工程建筑物兴建后对地质环境的影响
11、工程地质条件:与工程建筑物有关的地质条件的综合岩土类型及其工程性质; 地质构造 ; 地形地貌 ; 水文地质、工程动力地质作用; 天然建筑材料.
12、工程地质问题:工程建筑物与工程地质条件之间所存在的矛盾或问题对于场地工程地质条件不同,建筑物内容不同,所出现的工程地质问题也各不相同:岩土工程:地基承载力、沉降、基坑边坡问题、地下洞室稳。定性问题。矿山开采:边坡稳定性、基坑突水、矿坑稳定.水利水电工程:渗透变形、水库渗漏、斜坡稳定性、坝体抗滑稳定性。
13、泥石流是一种含有大量泥沙、石块等固体物质的洪流. 洪流它常突然爆发,来势凶猛,历时短暂,具有强大的破坏力。是威胁山区居民生存和工农业建设的一种地质灾害。
三、选择题(每题3分)
1、活断层的活动方式有(A)和(C)两种。
A.粘滑B.拉裂C.蠕滑D.压缩
2、地震效应分(A)、(B)和斜坡破坏效应。
A.地面振动效应B.地面破坏效应C.地面破裂效应D.地基效应3、某坝基下游渗出口为粉细砂土,土的细粒含量η和不均匀系数Cu在(D)条件下,可能产生流土。
A.η<25%Cu<10 B.η>35%Cu<15 C.η>25%Cu>10 D.η>35%Cu<10
4、工程地质学的基本任务是研究(B)和(D)之间的相互制约,以便合理开发和保护地质
环境。
A.自然环境B.地质环境C.人类社会活动D.人类工程活动
5、从水库诱发地震的地质背景和机理看,一般来说最易诱发地震的应力场类型是(B )
A、潜在走滑型
B、潜在正断型
C、潜在逆断型
6、河间地块的水文地质条件为(B)时,水库有可能不会发生岩溶渗漏。
A、排泄型
B、补给型
C、悬托型
7、一次地震时,震级只有一个,烈度(B)。
A、随震中距增大而增大
B、随震中距增大而减小
C、只有一个与震级相适应的烈度
8、为保证斜坡稳定,采用削坡措施适用于(A)的斜坡。
A、滑面上陡下缓
B、滑面较陡
C、坡面较陡
9、三种常见粘土矿物中,(B )的工程地质性质较好。
A、蒙脱石
B、高陵石
C、伊利石
四、判断(对的打√,错的打×)
1.斜坡变形的形式较多,主要有拉裂、回弹、蠕滑和弯曲倾倒四种。(×)
2.水库蓄水前,河间地块存在地下分水岭,蓄水后将不会产生库水向邻谷的渗漏。(×)
3.斜坡变形的结果将导致斜坡的破坏。(×)
4.砂土的渗透系数越大,产生管涌的临界水力梯度越小。(√)
5.当滑坡安全系数Ks=1.20时,计算的最后一条块滑坡推力En=0,滑坡的稳定性系数K 等于1.20。(√)
6.地震烈度是衡量地震本身大小的尺度,由地震所释放出来的能量大小来确定。(×)
7.地震震级是衡量地震所引起的地面震动强烈程度的尺度。(×)
8.斜坡形成后,在坡顶处形成剪应力集中带。(×)
9.用标准贯入试验判定砂土液化时,若某一土层的实际贯入击数大于临界贯入击数,则该土层液化。(×)
10.为保证斜坡稳定,削坡移载措施适用于滑动面为直线的滑坡。(×)
11.土的级配特征影响渗透变形方式,不均粒系数η越小,越有利于管涌的发生。(×)
12.所谓风化囊是指在裂隙密集带,尤其是不同方向断裂交汇处,岩石风化深度相对较大的一种动力地质现象。(√)
13、野外鉴别走滑型活断层最好的地貌标志是河流沟谷的同步错移。错误
14、同一烈度震害区,对于同一建筑来说,以土层为地基的建筑一定比以基岩为地基的建筑损害程度大。正确
15、砂土相对密度愈低,愈易产生地震液化。正确
16、斜坡形成后,在坡顶处形成剪应力集中带。错误
17、砂土的渗透系数越大,产生管涌的临界水力梯度越小。正确
18、深层岩溶是原来在地表附近形成的岩溶由于地壳下降运动而埋藏到地下深部的。错误
19、水库蓄水前,只要河间地块存在分水岭,蓄水后就不会产生库水向邻谷渗漏。错误
20、在岩土体稳定性评价中,由于边界条件、荷载条件、岩土体强度等难以精确确定,通常在设计上考虑上述因素及建筑物重要性而综合确定一经验值,此即稳定性系数。错误
21、潜在正断层应力场产生水库诱发地震的可能性最小。错误
22、斜坡变形的结果将导致斜坡的破坏。错误
21、把一类以突然错动并产生地震的活动断层称为蠕滑断层。错误
22、地震震动破坏静力分析法是考虑由地面振动的最大加速度引起的惯性力。正确
23、地震震动时间越长、饱和砂层越厚埋深越浅,越易产生震动液化。正确
24、边坡破高越大、坡度越小,越容易在坡顶面及坡脚处产生应力集中区。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