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教学模式的类型
常用的教学模式

常用的教学模式包括:
1. 传统教学模式:以教师为中心,学生被动接受知识,主要通过讲解、示范等手段进行教学。
2. 翻转课堂模式:学生在课前通过观看视频、阅读资料等方式自主学习,课堂上以讨论、实践为主,教师起到引导作用。
3. 混合式教学模式:结合线上和线下教学,学生通过网络平台进行自主学习,同时在课堂上进行互动和实践。
4. 项目式教学模式:以项目为载体,学生通过解决实际问题进行学习,培养其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5. 合作学习模式: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共同完成任务,通过相互合作与交流,提高学习效果。
6. 个性化教学模式:根据学生的特点和需求,制定个性化的教学方案,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发展需求。
7. 体验式教学模式:通过情境模拟、实践操作等方式,让
学生亲身体验和感受,提高学习的趣味性和积极性。
这些教学模式各有特点,可以根据不同的学科、课程和学生需求进行选择和应用。
在实际教学中,可以结合多种教学模式,以提高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兴趣。
常用的五种教学模式

常用的五种教学模式(一)传递——接受式它主要用于系统知识技能的传授。
基本程序:激发学生学习动机——复习旧课——讲授新课——巩固运用——检查。
这种模式的特点是:能使学生比较迅速有效地在单位时间内掌握较多的信息,突出地体现了教师直接控制教学过程的主导作用,使其主动从原有知识结构中提取最有联系的旧知识来“固定”或“同化”新知识。
(二)自学——辅导式其基本程序为:自学——讨论交流——启发指导——练习总结。
这种模式有利于学生自学能力和习惯的培养,有利于适应学生的个别差异。
教师只起解惑,释疑的作用,有的放矢地对学生进行辅导。
(三)引导——发现式其基本程序是:问题——假设——验证——总结提高。
这种模式最主要的功能在于使学生学会如何学习,如怎样发现问题,怎样加工信息,对提出的假设如何推理验证等。
其局限性是较适用于数学、科学学科,需要学生具有一定的基础知识储备,学会怎样才能从强烈的问题意识中找到解决问题的线索。
(四)情境——陶冶式其基本步骤是:创设情境——参与各类活动——总结转化。
这一模式的主要作用是对学生进行个性的陶冶和人格的培养,较适用于外语课、语文课、课外各种文艺兴趣小组和社会实践活动。
(五)示范——模仿式它多用于以训练行为技能为目的的教学,通过这种模式所掌握的一些基本行为技能,如读、写、算以及各种运动技能,对人的一生都是十分有用的。
它包括:定向——参与性练习——自主练习——迁移四个基本程序。
在实际教学中,教学模式远远不止这几种,且每种模式都可以有许多变式,各种教学模式并不是和各个具体教学单位时间(课时)一一对应的,有时一个课题的教学过程往往需要好几种教学模式综合运用来完成,而有时一种教学模式又需要通过若干次具体教学活动才能完成。
因此,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是选择教学模式的基本原则。
常见教学模式

常见教学模式
常见的教学模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1. 讲授式教学:教师通过演讲和讲解的方式将知识传授给学生。
这种模式以教师为主导,学生被动接受知识。
2. 讨论式教学:教师提出问题或主题,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和思考。
这种模式注重学生的参与和思考能力的培养,可以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和交流能力的提升。
3. 实验式教学:教师通过实验或实际操作的方式,让学生亲自实践和体验知识。
这种模式强调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
4. 合作式教学: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合作完成任务或项目。
这种模式注重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团队精神的培养,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组织能力和协作能力。
5. flipped classroom(翻转课堂)模式:学生在课堂之前通过
学习资料或视频了解基础知识,课堂上主要进行讨论、解决问题和实践活动。
这种模式强调学生在课堂上的主动参与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不同的教学模式适用于不同的教学场景和学生群体,教师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教学模式来提高教学效果。
课程的基本模式有

课程的基本模式有
一般来说,课程的基本模式有以下几种:
1. 传统教学模式:传统教学模式指的是以教室环境采用传统授课方式,以教师主讲,学生讨论、参与为主体的教育模式。
这种模式以灌输知识,培养学习习惯为主要特征,能够直接有效的传授知识。
2. 混合教学模式:混合教学模式是同时融入不同的教学方式,利用网络媒体,把公共课程、在线课程和实验室实践的授课结合起来,实现互动与学习资源的共享,实现学习的提高效率。
3. 远程教学模式:远程教学模式是以数字化技术为支撑,实现远程教学的一种教学方式,它可以在没有教室的环境中,通过电脑、网络等远程手段实现教学。
4. 压缩教学模式:压缩教学模式是指通过降低学段时长来完成本课程教学内容,并且大部分资源、学习空间放到在线上实现来缩短学习时间,节省学生的学习成本的一种教学模式。
(完整版)教学模式的种类

教学模式的种类由于教学实践依据的教学思想或理论不同,教学实践的形式就不同,从而形成不同的教学模式。
关于教学模式的种类,国内外不同研究者从不同角度有不同的分类。
一、从理论根源区分乔以斯和韦尔依据教学模式的理论根源,归纳出4种教学模式:第一种是社会互动教学模式。
这种类型的模式的依据是社会互动理论,强调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的相互影响和社会联系。
属于这种类型的教学模式有;杜威和塞林的小组探索模式,奥利弗和夏沃尔的法理学教学模式,马歇尔和考科斯的相互探索模式等。
第二种是信息加工教学模式。
这种类型的教学模式的依据是信息加工理论,把教学看做是一种创造性的信息加工过程,依据计算机、工人智能的运行规程确定教学的程序。
属于这种类型的教学模式有:施沃德的科学探索教学模式,布鲁纳的概念获得教学模式,皮亚杰和西格尔的认知发展教学模式,奥苏贝尔的先行组织者教学模式等。
第三种是个人教学模式。
这种类型的教学模式的依据是个别化教学的理论与人本主义的教学思想,强调个人有教学中的主观能动性,坚持个别化教学。
属于这种类型的教学模式有:罗杰斯的无指导者教学模式,格拉斯尔的教室集会教学模式等。
第四种是行为修正教学模式。
这种类型的教学模式的依据是行为主义心理学理论,它把教学看做是一种行为不断修正的过程。
属于这种类型的教学模式主要有斯金纳的操作条件反射教学模式。
按照乔以斯和韦尔的分法,在我国近年出现的一些依据不同思想或理论而建立的教学模式有:依据结构主义心理学理论而建立的“结构一定向”教学模式,依据“教为主导,学为主体”的教学思想而建立的“学导式”教学模式、“自学辅导式”教学模式,依据课程论和教学过程理论而建立的“六课型单元”教学模式,依据认知心理学而建立的“四阶段式”课堂教学模式等等。
二、从师生活动关系区分教学模式有的是直接从丰富的教学实践经验中概括和归纳出来的,也有的是在一定理论指导下先提出一种假设,经过多次实验而后形成的,所以教学模式既是理论体系的具体化又是教学经验的一种系统概括。
设计教学教案的常用模式与分类

尊敬的读者,本文将为您介绍设计教学教案的常用模式与分类。
设计教学教案作为一项重要的教学工具,能够帮助教师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和教学效果。
一、教学模式分类根据不同的教学方式,设计教学教案可分为以下几种模式:1. 群体教学模式:这种模式以传统的讲授方式为主,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起到主导作用,学生主要是接受知识和技能的培训。
这种模式的优点在于可以确保知识的传递和效果的稳定性,但缺点在于学生参与度不高,容易导致学生学习兴趣的降低。
2. 个性化教学模式:这种模式强调学生的个性化需求,注重全面发展学生的思维和创新能力。
通过教师和学生互动合作,展开问题解决与探究,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表达能力、全面发展能力和团队精神等。
这种模式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但教学费时费力,适用范围有限。
3. 案例教学模式:这种模式主要是通过具体事例来实现知识和技能的传递。
通过真实的案例,让学生直接参与实践,通过分析、总结、解决问题等方式实现技能的培养。
这种模式具有教学效果优秀、操作性强等优点,但难以规范教学过程,对教师的能力有较高要求。
二、教案分类1. 传统教学教案:这种教案模式在教师单向通知、学生被动接受的基础上进行。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概述重点知识点和技能,学生通过听课和笔记等方式接受知识点和技能的传递。
这种教案模式难以刺激学生的创新能力,更容易导致学生的理解难度和学习兴趣度不高等问题。
2. 互联网教学教案:这种教案模式通过互联网技术和应用实现。
学生不必跑到教室里听课,可以在家里、移动设备或者其他地方通过网络系统了解到各种教学信息和数码产品之间的流程。
这种教案模式适合于个性化教学和自主学习形式的学习者,能够有效提高学习效率和成果。
但互联网教学是建立在高速稳定网络环境的基础之上,对于教师和学生都具有一定的技术要求。
3. 大型教育模式:这种教案模式具有规模大、教学效果好、质量可靠等特点。
大型教育教案重点在于将一系列教育资源和技术应用有效的整合在一起,分阶段进行规划、组织、管理和评价。
课堂教学四种模式【最新】

水洛镇教委课堂教学参考模式模式一:活动式课堂教学模式内涵:活动式课堂教学是依据“教学既是认识过程,更是活动和实践过程”的认识论原理,遵循小学生认知规律和好动、好奇的年龄特征,按照直观性、形象性和趣味性的教学原则,在小学低年级的课堂教学中,教师依照不同教学内容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形式,例如卡通动画、师生游戏、歌曲童谣、角色扮演、竞赛争先、实物展示、互动交流等,把教材内容编排成形式各异的课堂活动,直观生动地展示于学生,让学生在课堂上开心愉快地学习,自由轻松地掌握,在做中学,从活动中学,在学中做,让教学内容实现抽象变形象,化难为易,真正实现寓教于乐。
实施范围:一至三年级。
基本环节:1.趣味导入,创设情境。
在上课之前,教师可以组织唱歌曲、童谣、讲故事、做游戏等小学生乐于参与的活动方式,让学生进入自由学习状态。
进行班级学生分组,开展选小组长活动活跃课堂气氛,激励学生,唤起学生的竞争意识。
在一个宽松而富有激情的环境创设中进入教学状态。
2.直观再现,课堂展示。
教师以各种媒介手段和方式把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形象直观的展示给学生,让小学生初步感知,对教学内容有直观印象。
利用图片、动画或课件创设教学情境,图文并茂,有声有色,利用实物、挂图展示教学内容,直观形象。
课堂上教师还教学内容一个鲜活面容,深深吸引学生,刺激学生感知神级系统,让“好奇—尝试”的感觉和心理时时激励他们。
3.开展活动,体验快乐。
各小组在教师的指导下,展开小组竞赛和课堂表演,活动主要有卡通动画、师生游戏、歌曲童谣、角色扮演、竞赛争先、实物展示、互动交流等,课堂教学中让每一位小学生(包括老师)都参与到活动中去,让他们感受自己成功的喜悦和参与的快乐。
教师本着全体参与的原则,让学生处处有表现的机会,让他们不怠于活动,不倦于感知。
4.激励评价,享受成功。
教师要在课堂上设置好各种形式的评价栏,组织开展好各类评价活动,教师用口头、实物或荣誉奖励激发学生课堂活动的积极性,评价形式可以不拘一格,评价内容可以丰富多彩,评价结果可以因人而异,激励学生不断努力,不断上进,争做课堂小明星,争做小红花得主,激发全体同学参与活动的热情。
主要的教学模式及其特点

主要的教学模式及其特点教学模式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所运用的一种组织、安排学习活动的方式和方法。
不同的教学模式有不同的特点和适用场景。
以下是几种主要的教学模式及其特点:1.传统教学模式:传统教学模式是指以教师为中心,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教学方式。
教师在课堂上传授知识,学生主要以听的形式接受。
该模式注重纸上谈兵,重视理论知识的传递,重视学生的记忆和思维能力的培养。
特点:-教师控制权大,学生被动接受;-学生在课堂上主要以听的形式学习;-重视传授理论知识,学生记忆为主。
适用场景:传统教学模式适用于课程内容较丰富且知识点较多的学科,如数学、物理等。
在这些学科中,掌握基本理论知识是提高学生应用能力的基础。
2.互动教学模式:互动教学模式是指教师和学生的互动合作,通过师生、生生之间的互动来共同构建知识和解决问题。
教师起到引导和组织学习的作用,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
特点:-教师和学生的互动合作,共同构建知识;-学生主动参与、负责学习过程;-重视学生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
适用场景:互动教学模式适用于探究性学习的学科,如科学、社会学等。
在这些学科中,学生通过积极探索和合作互动,构建知识,培养批判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合作学习模式:合作学习模式是指教师组织学生小组合作进行学习活动,通过合作来促进学习的过程和结果。
学生在小组内相互交流、共同解决问题,学习成果和经验是整体的。
特点:-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学习,相互合作、互相帮助;-注重学生的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学生能够从合作中共同学习和分享。
适用场景:合作学习模式适用于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的学科,如语言学习、实践性课程等。
在这些学科中,学生通过合作学习,共同解决问题,提高学习效果。
4.项目驱动学习模式:项目驱动学习模式是指以学生为中心,通过解决实际问题或开展项目活动,来促进学生的学习和发展。
学生在项目中扮演主动者的角色,自主学习、合作研究、解决问题。
特点:-学生主动参与、自主学习、解决问题;-通过项目活动来促进学生综合素养的发展;-重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
教学模式有哪些

教学模式有哪些教学模式有:讲授式网络教学模式、演示式网络教学模式、探索式网络教学模式、讨论式网络教学模式、信息收集整理式网络教学模式等。
具体如下:1.讲授式网络教学模式:讲授式教学模式的特点是以教师为中心,系统授课。
这种教学模式是传统的班级授课教学在网络教学中的新发展。
讲授式教学模式是利用网络作为教师和学生的通讯工具进行的以讲授为主的教学模式。
利用Internet实现的讲授型网络教学模式可以分为同步式和异步式两种。
同步式讲授这种模式除了教师、学生不在同一地点上课之外,学生可在同一时间聆听教师讲课,师生间有一些简单的交流,这与传统教学模式是一样的。
2.演示式网络教学模式:教师根据教学的需要,利用网络向学生演示各种教学信息,它们可以是教师装载的CAI课件,也可以是来自校园网或因特网上的教学信息。
这种教学模式是传统教学模式的直接延伸,教学中还是教师讲学生听,教师展示学生看,教师通过网络面向全体学生传授知识,学生的被动地位没有改变,网络的教学功能没有充分发挥。
但由于教学经费、教师水平等因素的限制,在相当的一段时间内,这种模式仍将是许多学校网络教学的主要模式。
3.探索式网络教学模式:这种学习模式在Internet网上涵盖的范围很广,从简单的电子邮件到大型的复杂的学习系统都有。
探索式学习可分为六个阶段:a.教师提出问题阶段;b.对教师所提问题进行分析阶段;c.搜集有关解决问题的信息阶段;d.对所获信息进行综合分析阶段;e.抽象提炼信息上升到理论阶段;f.对结论进行反思阶段。
4.讨论式网络教学模式:讨论式教学模式的特点是师生之间相互交流,教学采用启发式,注重对问题的讨论。
中国古代的孔子、古希腊的大师柏拉图留下来的教育经典大都是以问答的形式表述的,因此说这种教学模式的渊源是最为久远的。
教学模式及教学方法

教学模式及教学方法教学模式是指一种教学组织形式,而教学方法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采用的具体手段和策略。
一、教学模式1. 传统教学模式:传统教学模式是指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方式。
教师通过讲解、讲授知识,学生被动接受的方式进行教学。
这种教学模式注重知识的传授,教师的角色较为突出,学生的角色较为被动。
优点是信息传递较为直接,缺点是学生积极性较低,容易出现学生的知识理解不深入和无法将知识应用于实际问题的情况。
2. 互动式教学模式:互动式教学模式是指教师和学生之间进行互动的教学方式。
教师与学生进行对话、交流,引导学生思考、提出问题,并通过讨论、小组合作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
这种教学模式注重学生的参与度和主动性,能够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合作式教学模式:合作式教学模式是指学生之间进行合作学习的教学方式。
教师通过组织学生进行小组活动、项目研究等形式,让学生在合作中相互学习、相互帮助,完成共同的学习任务。
这种教学模式注重学生之间的合作和交流,能够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授法是指教师通过讲解,向学生传授知识和信息的教学方法。
教师可以通过讲授知识点、概念、原理等方式,使学生掌握相关知识。
2. 示范法:示范法是指教师通过示范和演示,向学生展示具体的操作方法和技能的教学方法。
教师可以通过演示实验操作、解题步骤等方式,使学生了解和掌握相关操作技巧。
3. 讨论法:讨论法是指教师与学生进行问题讨论和思考,引导学生进行思维碰撞和交流的教学方法。
教师可以通过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讨论等方式,激发学生的思考和思维能力。
4. 实验探究法:实验探究法是指教师通过设计实验和探究活动,引导学生进行实际操作和观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教学方法。
教师可以通过实验操作、观察现象等方式,使学生主动参与实际操作和实践。
5. 问题解决法:问题解决法是指教师通过提出问题和情境,引导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教学方法。
教学模式有哪些类别

教学模式有哪些类别教学模式从不同的基点出发有不同的分类。
例如,美国学者乔伊斯和韦尔把众多教学模式归纳为四种基本类型:第一类是信息加工教学模式。
这类教学模式依据信息加工理论,把教学看作是一种创造性的信息加工过程。
它着眼于知识的获得和智力的发展。
主要有以信息处理能力的发展研究为基础的模式(皮亚杰);以学习理论为基础的模式(加涅);概念获得模式(布鲁纳)。
第二类是个性教学模式。
这类教学模式的理论依据是个别化教学理论与人本主义的教学思想。
其核心是强调学生在教学中的主观能动性,着眼于个人潜力和人格的发展。
如罗杰斯的非指导性教学模式,杜威的“活动教学模式”。
第三类是合作教学模式。
这类教学模式依据的是社会互动理论,强调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的相互影响和人际交往,着眼于人的社会性品格的培养,如前苏联戈盖巴维利等一批学者创立的合作教育学。
第四类是行为控制教学模式。
这类教学模式依据的是行为主义心理学理论,它把教育看作一种行为不断修正的过程。
它通过操作方法的自我控制并驾驭自己的环境,来提高目标行为质量和减少不适应的行为。
如程序教学模式(斯金纳),以“智力行为多阶段形成理论”为基础的教学模式(加里培林)等。
在国内,教学模式的分类也有多种。
有人按师生活动的不同强度把教学模式依次分为注入式、启发式、问题式、范例式和放羊式等五类。
第一类教师活动强度最大,学生最小,依次递减(递增)至第五类则表现为教师活动强度最小,学生最大。
有人从教学意义的生成方式把教学模式分为三类,第一类是“替代性教学模式”,即学生通过教师呈现教材来掌握现成知识的一种教学模式;第二类是“生成性教学模式”,其教学策略倾向于建构主义学习的理论观点,认为学生是认知的主体,是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教师对教学意义的生成起帮助者和促进者的作用。
第三类是“指导性教学模式”,它是“折衷于前两者之间的产物”,它在前两者之间取得平衡,扬长避短,使前两者的优点相得益彰。
再如,有人从教学活动特征可将模式分成以下五类:“指导──接受”模式;“自学──辅导”模式;“探索──发现”模式;“情趣──陶冶”模式;“示范──模仿”模式;用分类的方法来考察教学模式,实际上有割裂各种相关理论和模式并勉强予以界定等缺陷,但它毕竟有助于教师从整体上把握不同模式的特点,有利于更好地认识和掌握现有的教学模式。
常见的教学模式

常见的教学模式:1.传递—接受式该模式源于赫尔巴特的四段教学法,从行为心理学出发,强调教师的指导作用,认为知识是教师到学生的一种单项传递的作用。
从人本主义出发,注重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是在教师指导下自己独立实行学习的模式,能够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水平。
依据皮亚杰和布鲁纳的建构主义的理论,以问题解决为中心,注重学生的独立活动,着眼于学生的思维水平的培养。
4.概念获得模式该模式的目标是使学习者通过体验所学概念的形成过程来培养他们的思维水平。
该模式主要反映了认知心理学的观点,强调学习是认知结构的组织与重组的观点。
5.巴特勒学习模式20世纪70年代美国教育心理学家提出“七段”教学论:设置情境──激发动机──组织教学──应用新知──检测评价──巩固练习──拓展与迁移。
6.抛锚式教学这种学习模式要求建立在有感染力的真实事件或真实问题的基础上。
确定这类真实事件或问题被形象地比喻为“抛锚”,因为一旦这类事件或问题被确定了,整个教学内容与教学进程也就被确定了。
7.范例教学模式遵循人的认知规律:从个别到一般,从具体到抽象。
比较适合原理、规律性的知识。
8.现象分析模式主要基于建构主义的认知理论,非常注意学生利用自己的先前经验对问题实行解释。
9.加涅模式九步教学法:引起注意;告知目标;刺激回忆先决条件;表现刺激材料;提供学习指导;引发行为;提供准确行为反馈;评价;促动保持与迁移。
10.奥苏贝尔模式有意义学习理论,先行组织者策略11.合作学习模式通过小组形式组织学生实行学习的一种策略。
12.发现式模式发现式学习是培养学生探索知识、发现知识为主要目标的一种教学模式。
这种模式最根本的地方在于让学生像科学家的发现一样来体验知识产生的过程。
课堂教学类型

课堂教学类型
1.讲授型教学:老师通过讲解、演示等方式传授知识,学生被动接受。
2. 互动型教学:老师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与学生进行互动,引导学生自主思考和探究。
3. 实践型教学:老师通过实验、实践等方式让学生亲身体验、探究和解决问题。
4. 合作型教学:老师组织学生分组合作,互相协作、共同解决问题。
5. 研究型教学:老师引导学生进行自主研究和探究,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科研能力。
6. 讨论型教学:老师组织学生进行开放式的讨论,促进学生思维的开放性和创新性。
7. 游戏型教学:老师通过游戏化的方式让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学习知识,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兴趣。
- 1 -。
教学的七种方式

教学的七种方式
1.讲授式教学:学生被动地重复所学知识,并在测试中运用。
2.引导式教学:学生重复所学的知识并进行实践,在测试中用于所学的知识。
3.案例式学习:学生在案例决议中运用所接受的知识以及自己的经验。
4.探究式教学:学生运用自己所“发现”的事实(真理),以建构新的(其它的)结构的原理。
5.模仿与游戏教学:学生所学的是与他们自己、在生活中的角色相关的知识,以及小部分真实世界模拟的知识。
6.模拟专家角色教学:学生重构一种课堂交流,创设一种辩论氛围,在这种氛围中学生独立地、基于概念、或是展开合作学习。
7.问题化教学:学生综合并建构知识,提出解决问题的方式、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获取知识、习得能力。
教学设计模式的类型

教学设计模式的类型常见的几种教学设计模式各自有各自的特点,下面是教学设计模式的类型,欢迎阅读。
一、建立在系统理论基础上的教学设计模式这一类教学设计模式的基本特点是从系统理论的基本思想和方法出发,把教学设计看成一个系统。
在教学设计中,这类模式首先规定系统的总目标,而把教学设计的各个环节和步骤看成是系统总目标服务并受总目标限制。
这类教学设计模式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强调教学设计的整个过程,强调从全过程把握教学设计。
(一)巴纳赛的教学设计模式1、两个阶段四个环节。
2、五个领域。
(二)布里格斯的教学设计模式主要描述了进行课件和项目开发的一种有组织的规划,这个教学适用于教学项目和教学课件设计。
二、建立在学习和教学理论基础上的教学设计模式有许多的教学设计模式是建立在学习理论和教学理论基础之上的,这些模式同时也遵循了系统理论的基本思想和方法。
(一)狄克和凯瑞的教学设计模式狄克和凯瑞两个人建构的教学模式的最大特点是最接近教师们的教学实际,注重研究在规定教学内容、教学目标的条件下,如何进行教学信息的传递,即主要研究如何“教”的问题上,并且在这个方面比较具体详细。
(二)加涅和布里格斯的教学设计模式加涅和布里格斯的教学设计模式是建立在现代认知学习理论的基础之上,即建立在信息加工学习理论的.基础上,其核心内容是为学习者提供学习基本程序和教学的基本程序。
(三)梅里尔的教学设计模式1、对学习者进行分类。
2、呈现形式,这又包括讲解和探究。
3、呈现要素,这又包括一般性的要素和举例。
三、建立在传播理论基础上的教学设计模式(一)马什的一般传播模式1、基本设计阶段2、对第一个阶段的扩充3、控制信息的复杂性(二)莱特和皮亚特的文本组织模式1、使用两种技术2、页面内容包括六个方面:现状、轮廓、表现、印刷样式、系索词、风格【教学设计模式的类型】。
教学模式有哪些类别(范文模版)

教学模式有哪些类别(范文模版)第一篇:教学模式有哪些类别(范文模版)教学模式有哪些类别教学模式从不同的基点出发有不同的分类。
例如,美国学者乔伊斯和韦尔把众多教学模式归纳为四种基本类型:第一类是信息加工教学模式。
这类教学模式依据信息加工理论,把教学看作是一种创造性的信息加工过程。
它着眼于知识的获得和智力的发展。
主要有以信息处理能力的发展研究为基础的模式(皮亚杰);以学习理论为基础的模式(加涅);概念获得模式(布鲁纳)。
第二类是个性教学模式。
这类教学模式的理论依据是个别化教学理论与人本主义的教学思想。
其核心是强调学生在教学中的主观能动性,着眼于个人潜力和人格的发展。
如罗杰斯的非指导性教学模式,杜威的“活动教学模式”。
第三类是合作教学模式。
这类教学模式依据的是社会互动理论,强调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的相互影响和人际交往,着眼于人的社会性品格的培养,如前苏联戈盖巴维利等一批学者创立的合作教育学。
第四类是行为控制教学模式。
这类教学模式依据的是行为主义心理学理论,它把教育看作一种行为不断修正的过程。
它通过操作方法的自我控制并驾驭自己的环境,来提高目标行为质量和减少不适应的行为。
如程序教学模式(斯金纳),以“智力行为多阶段形成理论”为基础的教学模式(加里培林)等。
在国内,教学模式的分类也有多种。
有人按师生活动的不同强度把教学模式依次分为注入式、启发式、问题式、范例式和放羊式等五类。
第一类教师活动强度最大,学生最小,依次递减(递增)至第五类则表现为教师活动强度最小,学生最大。
有人从教学意义的生成方式把教学模式分为三类,第一类是“替代性教学模式”,即学生通过教师呈现教材来掌握现成知识的一种教学模式;第二类是“生成性教学模式”,其教学策略倾向于建构主义学习的理论观点,认为学生是认知的主体,是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教师对教学意义的生成起帮助者和促进者的作用。
第三类是“指导性教学模式”,它是“折衷于前两者之间的产物”,它在前两者之间取得平衡,扬长避短,使前两者的优点相得益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程序与策略 程序一: 创设情境 程序二: 引导探索(4点难点) 程序三: 交流讨论:交流探索成果(哪个对、错)
幼儿园科学教学模式
一、观察—讨论式的模式 二、探索--发现的模式 三、操作--实践模式
幼儿园科学教学模式
一、观察—讨论的模式
1、教学目标: 帮助幼儿学会运用各种感官观察事物的特征,学习 观察的方法,发展观察力;引导幼儿主动注意周围 的自然环境,喜欢观察常见的事物和现象,能关心 爱护自然环境;帮助幼儿获得有关季节、动植物、 环境等感性经验。了解它们之间及其和人类生活之 间的关系。
幼儿园数学教学模式
2、程序和策略: 程序一:导入活动 程序二:讲解演示 程序四:小结评价
幼儿园数学教学模式
二、操作表达模式 1、教学目标:激发幼儿主动参加数学活动,
使幼儿喜欢摆弄、操作数学教材,能按教师 要求拿取、摆放操作材料;指导幼儿从的数 量关系和空间关系等。
幼儿园数学教学模式
2、程序和策略 程序一:认识活动 (操作对象、材料主要特征) 程序二:操作活动(关键环节 )最大比例
第二环节:教师与幼儿一起阅读 第三环节:围绕阅读重点开展阅读活动 第四环节:归纳阅读内容
幼儿园数学教学模式
一、讲解---演示的模式 二、操作表达模式 三、探索—发现模式
幼儿园数学教学模式
一、讲解—演示的模式
1、教学目标: 启发幼儿从教师的演示和讲解中发现事物的数、量、 形、空间和时间等方面的特征,理解较为抽象的数 学知识,建立初步的数学概念;指导幼儿归纳、整 理出平时积累的数学感性经验,并使幼儿零碎、片 断、模糊的经验得以明确、系统化;促进幼儿思维 的抽象能力和推理能力的发展,培养幼儿思维的敏 捷性和灵活性。
一共有6点 程序三:表达交流 程序四:评价活动
幼儿园数学教学模式
三、探索---发现的模式
1、教学目标: 启发幼儿运用已有的数学知识和经验解决问题,学习 新知识,独立地去探索,发现周围环境中事物的数、 量、形、时、空等特征;激发幼儿积极、主动地参加 数学问题的探索、讨论,并在老师的帮助下归纳、概 括有关数学经验;指导幼儿学会从不同的角度、不同 方面观察和思考问题,促进幼儿初步的推理那里和迁 移能力的发展。
幼儿园社会领域教学模式
四、实际联系教学模式 1、让教师在做中学,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习
惯及交往能力,帮助幼儿内化道德规范、行 为准则。 2、程序和策略: 激发欲望、方法学习、行为练习、小结评价
幼儿园社会领域教学模式
五、艺术感染教学模式
2、程序和策略 — 欣赏、谈论作品 — 启发想象 — 自由仿编 — 串联与欣赏
5、早期阅读活动的教学模式
1、教学目标:认识书面语言和口头语言的对应关系, 萌发接受书面语言的最初步,最根本的情感倾向; 培养幼儿爱书籍、自觉阅读图书的好习惯对文学的 好奇感和探索欲望,掌握早期阅读的技能。
2、程序和策略: 第一环节:幼儿自己阅读
1、谈话活动教学模式
2、讲述活动教学模式:
3、听说游戏的教学模式
4、文学活动的教学模式
(一)感知—学习的模式
1、教学目标: 引导幼儿积极主动地学习语言文学作品,感知理解 语言文学作品,培养幼儿有意识倾听的能力。
2、程序和策略: ----引出主题 ----欣赏作品 ----谈话讨论 ----欣赏作品
结论。
幼儿园社会领域教学模式
一、生活感知教学模式 二、情感陶冶教学模式 三、角色扮演教学模式 四、实际联系教学模式 五、艺术感染教学模式
幼儿园社会领域教学模式
一、生活感知教学模式: 1、教学目标: 让幼儿直接深入社会生活,丰富感性经验,帮
助幼儿理解事物之间的联系;培养热爱生活 的情感;使幼儿理解相关的社会行为规范, 实践有关的社会行为
幼儿园社会领域教学模式
二、情感陶冶教学模式
通过创设情境,启发幼儿联想,诱发新的情感体验, 使幼儿于现实中,情境表演中的人物心心相应,情 情相通,在心灵产生强烈的共鸣并作出反应。产生 移情,作出亲社会行为。
幼儿园社会领域教学模式
三、角色扮演教学模式 1、教学目标:
帮助幼儿了解人际关系及不同角色身份,学习 以适当的行为方法进行沟通,掌握互助、合作 等友好交往技能,发展语言交流能力和想象力, 使幼儿实践和尝试自己解决社交问题和办法。
4、文学活动的教学模式
(二)理解—体验的模式 1、教学目标:帮助幼儿感知体验作品的内
涵,让幼儿切身地感受作品中所展示情感 和精神世界,提高幼儿用多种手段表现作 品的能力。 2、程序和策略: ----欣赏、谈论作品 ----创设情境 ----表现作品
4、文学活动的教学模式
(三)迁移—仿编的模式
1、教学目标:帮助幼儿将文学作品内容纳入自己的经 验范畴,使得他们直接经验与文学作品的间接经验实 现双向的迁移,提高幼儿的迁移,创造能力。
当代幼儿园一般教学模式的类型
培训经验分享
一、我国当代幼儿园一般教学模式
(一)感知--体验式 (社会、文学欣赏) (二)探索发现式 (科学、数学、操作) (三)创作表现式 (艺术)
(一)感知--体验式
(二)探索—发现式
如:沉浮(大班)
(三)创作---表现式
二、幼儿园学科教学模式
幼儿园语言教学模式: 1、谈话活动教学模式 2、讲述活动教学模式 3、听说游戏的教学模式 4、文学活动的教学模式 5、早期阅读活动教学模式
幼儿园科学教学模式
2、程序和策略
— 引起兴趣 — 观察活动 — 讨论表达
— 游戏活动
幼儿园科学教学模式
二、探索—发现的模式 1、教学目标(态度、获取经验、交流、提出问题) 2、程序与策略
程序一:引发兴趣 程序二:自由探索 (创设条件、观察、启发、尝试) 程序三:引导发现 程序四:交流探讨 程序五:迁移运用
幼儿园科学教学模式
三、操作—实践模式
1、教学目标:
学习运用简单工具(多种材料、科学制作),发现周围物体材 料的多种特性和功能,积累科学经验; 帮助幼儿学习运用各种工具进行测量的方法,并按照不同的标 准进行分类;激发好奇心,积极参加各种科学制作活动。
2、程序与策略 程序一:认识活动 程序二:操作实践:触摸等分类、测量小制作等。 程序三:讨论小结:讲述操过程和结果,得出正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