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教育与家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前教育与家庭、社区及小学
教者:王明霞
教学目标:通过教学,让学员了解学前教育的意义以及我国学前教育的目的,掌握家庭、社区如何配合幼儿园做好入园和幼小衔接工作。
教学手段:多媒体
教学地点:餐饮楼四楼
教学内容及过程:
1981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指出,幼儿教育必须从学校这个封闭的场所解放出来,扩展到家庭和社区。这一精神现已成为世界幼儿教育共同发展的方向。
家庭是孩子生命的摇篮,是人出生后接受教育的第一个场所。从孩子呱呱落地的那天起,做父母的就成了自己孩子的第一任教师,肩负起教育孩子的重任。在人的一生所接受的教育中,家庭教育是长久性教育。家庭教育先于学校教育,并且在学校教育的整个阶段,一般都自始至终伴有家庭教育。
社区的资源包括周边的自然环境、生活设施以及人文环境等,如农田、庄稼、花草植物、商店、农场以及民间游戏、传统节日、地方文化等,都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幼儿的成长。
学前教育是“从出生到入学前的教育”。幼儿从出生到三岁离不开家庭教育,即使到了幼儿园,也离不开家庭教育和社区教育的密切配合。
今天我给大家讲的是在入园和幼小衔接两个重要阶段,家长如何配合幼儿园做好孩子的教育工作。
一、入园
每年的九月份是新生入园的日子,也是幼儿园一年中最忙乱的日子,特别是小班的幼儿入园,更是哭声一片。从家长角度考虑,孩子刚刚入园,全家人都会有不同程度的担心,孩子在幼儿园会不会没吃饱,会不会想念家人,会不会受小朋友的欺负……这些担心和想法都是正常的。
给家长的几点建议:四要和五忌
一要“保持平静”
孩子入园是家庭的一件大事。孩子刚入园有种种不太适应的表现,这是正常的。其实孩子对幼儿园生活的不适应往往受环境和成人态度的影响。建议家长朋友接孩子回家后,要尽量保持家中往日平静的氛围,不要过分渲染对孩子入园问题的关注,以免造成孩子紧张的情绪。家长平和态度是孩子很快适应幼儿园生活的良好外部环境。
二要“分享快乐”
孩子来到陌生的环境,会有些心理压力,给孩子减轻压力最好的办法是缓解孩子紧张的心理。孩子回到家后,家长要有意识引导孩子回忆幼儿园一天的快乐。例如:你认识那个小伙伴了?老师带你们做那些好玩的游戏了?……成人以平静并
略带羡慕的态度与孩子分享快乐,有利于孩子建立良好的情绪体验,尽快适应幼儿园的生活。
三要“主动沟通”
为了帮助孩子尽快适应新环境,家长要主动与孩子沟通。聊一聊幼儿园一天的生活,谈一谈他结识的新朋友,给孩子讲他喜欢听的故事,陪孩子玩一玩好玩的游戏……这些都是十分必要的。
四要“积极配合”
幼儿园生活与家庭生活有许多不同之处,家长要主动了解孩子在幼儿园的生活、游戏及学习的情况,进一步了解幼儿园对孩子的要求,积极主动配合幼儿园,对孩子坚持与幼儿园保持一致,一贯的要求十分重要。
一忌“甜水等待”
我们常常看到,家长在接孩子时拿着一瓶甜饮料,惟恐孩子在幼儿园喝水不够。其实,每天都有“甜水等待”反而会影响孩子在幼儿园的正常饮水,而且长此下去,影响儿童的健康。我们倡导孩子喝白开水,因为白开水中含有饮料中人体不具备而人体非常需要的微量元素。
二忌“刨根问底”
孩子离开一整天,家长的惦念是可以理解的,但接孩子回家后,全家围着孩子问这问哪,反使孩子厌烦,还会强化孩子入园的不适应。因为孩子的情绪是受客观环境的影响,成人的紧张和反常表现会直接影响孩子,使孩子产生焦虑的情绪。
三忌“迁就放纵”
孩子心理不愉快时,常常会莫名其妙的发脾气。刚入园的孩子,有时会出现“撒娇”或“耍赖”的现象。这个时候,不要以同情的态度对待它,可以用转移的方法排解孩子心中的不快,切忌“迁就放纵”孩子。
四忌“零食补偿”
一些家长唯恐孩子在幼儿园吃不饱,刚回到家,各种零食摆在孩子面前任其挑选。其实这样做的结果会促使孩子更不好好得吃晚饭,因为每天都有零食的补充,孩子会在幼儿园吃午点的时候留有余地。时间长了,也会影响孩子的健康。
五忌“偏听偏信”
家长对刚刚入园的孩子有些不放心,会向孩子提出许多问题,由于这一阶段孩子常常把想象与现实相混淆,他们会说出与事实不符的答案。如:孩子之间发生不愉快的事情时,她往往会说:某某小朋友打我了。遇到这种事情,家长不要“偏听偏信”,另外,孩子在回答问题时往往会将遇到的问题作为答案,如成人问:你今天尿裤子了吗?孩子回答:尿裤子了。问:你吃没吃饱?答:没吃饱。据此,建议家长多与老师沟通,从而客观的了解孩子在幼儿园的情况,以免产生不必要的误会。
请家长留意的几件事情:
1、接送孩子的人员要固定,如果变换了人来接,要及时告知幼儿园。
2、孩子进入陌生环境,哭闹是正常现象,所以,早晨送孩子,放下就走,不要多停留,根据我们的经验,停留时间越长,孩子哭闹的时间会更长。
3、坚持送孩子入园,不能三天打鱼两天晒网。
4、孩子在家如有特殊情况及时告诉老师,如过敏了、有点感冒了、肚子不舒服了等,以便老师更多的关注到他。
5、早晨送孩子入园,注意看看孩子口袋里装没装危险品,如小扣子、牙签、小刀等。
6、给孩子准备两件衣服,放在橱子里,以备天气变化、尿湿时更换。
幼儿入园后的学前教育
(一)教师的态度要亲切、自然,不强求幼儿。
例如:宝宝刚入园时,家长一般抱着幼儿入园,教师要自然的与幼儿打招呼,如果宝宝不愿意叫老师、打招呼,就顺其自然,别强求,可让妈妈与宝宝一起在幼儿园玩一玩,教师可经常抱抱幼儿,亲亲他们,这是与幼儿贴近的最好办法,同时也可消除幼儿的紧张心理。
(二)玩具要大,颜色鲜艳,带声音。
幼儿对小的、零碎地、无声响的插塑不感兴趣。相反,对于直观的,引起注意的声音很感兴趣。例如:玩积木,教师可帮助幼儿把积木插成各种大的形状,幼儿比较喜欢。这个年龄阶段的幼儿还喜欢自己占有一堆积木,虽然自己不插,但也不愿意交给别人,这时,教师提供幼儿的玩具量要充足,避免发生不愉快的事情。
(三)活动安排要紧凑,尽量避免幼儿无所事事。
幼儿注意力容易分散,教师组织的活动或游戏时间不要过长,一般一至两遍即可,每个活动大约二十分钟左右,及时更换活动内容。尽量鼓励所有幼儿都来参加集体活动,可减少幼儿想妈妈的机遇,并享受到与同伴玩耍的乐趣,渐渐地会喜欢与幼儿园的小朋友游戏,增强来幼儿园的欲望。
(四)教师要根据本班的幼儿特点创编故事。
适合刚入园幼儿听的故事不多,教师可根据当时的情景,创编故事。语言要简单,容易理解.托班幼儿对故事特别感兴趣,尤其是小白兔,大灰狼,小花猫等几个形象.
例如:为了鼓励幼儿上幼儿园,做个有礼貌的孩子。老师创编了故事《小白兔上幼儿园》,内容是:小白兔的妈妈送小白兔上幼儿园,小白兔可高兴了,到了幼儿园,小白兔很有礼貌,进门就问老师好,老师赶紧说:小白兔好.还夸小白兔是个有礼貌的好孩子。
幼儿听了这个故事后,都争着来问老师好,老师及时地鼓励他们像小白兔学习,受到了很好的效果。
(五)常规培养是迎接托班幼儿入园后必不可少的一项重要工作。
托班幼儿入园后,幼儿的座次、位置要安排好。从幼儿入园三、四天后,可个别指导幼儿记忆自己的标记及日常生活中的要求。切记不要集体指导幼儿,因为这个年龄阶段的幼儿对针对性不强的话不能理解,个别指导更利于幼儿形成好的习惯。对幼儿的常规要求要具体,教师的观察要仔细,出现问题及时处理。孩子好的常规是在有条不紊的每日生活中受熏陶而自然形成的,常规不是束缚孩子的自由,而是让孩子生活在一个宽松有秩序的环境中。
二、幼小衔接
案例:某幼儿上学第一天就被老师批评了一顿,回到家里说什么也不想再上学了。家长问孩子老师为什么批评,他说:“我上课喝水了,聪聪找我要,我也给她倒了点……”家长问道:“难道你不知道上课是不能喝水的吗?”孩子颇为委曲地说:“在幼儿园什么时候都能喝水,老师说想喝就喝。”接着,孩子又对家长说:“妈妈,我还想上幼儿园,上小学太没劲了……”
从幼儿园升入小学的过程在教育中非常重要,简称“幼小衔接”,一直是教育界研究探讨的问题。幼儿上小学面临的主要困难是主体适应能力不足,主要表现在身体适应、社会适应和学习适应等方面,而不是知识和智力上的困难。
1、身体适应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