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物理创新题型汇总编写(四)
物理中考创新试题及答案
![物理中考创新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0fbaf63259fafab069dc5022aaea998fcd224051.png)
物理中考创新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1. 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A. 3×10^8 m/sB. 3×10^5 km/sC. 3×10^4 km/hD. 3×10^3 km/h答案:A2. 一个物体的重力为50N,将其放置在水平面上,它对水平面的压力是()A. 50NB. 100NC. 0ND. 不能确定答案:A3. 下列哪种物质的密度最大?()A. 铁B. 木头C. 铝D. 水答案:A4. 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与下列哪些因素有关?()A. 电流B. 电阻C. 通电时间D. 所有选项答案:D5. 以下哪种现象不属于光的折射?()A. 透镜成像B. 彩虹C. 影子D. 镜子反射答案:C6. 一个物体从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其加速度为2m/s²,那么在第3秒末的速度是()A. 4m/sB. 6m/sC. 8m/sD. 10m/s答案:B7. 以下哪种力属于非接触力?()A. 摩擦力B. 重力C. 弹力D. 浮力答案:B8. 一个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是()A. 100℃B. 90℃C. 80℃D. 70℃答案:A9. 以下哪种现象属于能量的转化?()A. 摩擦生热B. 电灯发光C. 冰块融化D. 所有选项答案:D10. 一个物体在水平面上受到10N的推力,同时受到5N的摩擦力,那么物体所受的合力是()A. 5NB. 10NC. 15ND. 0N答案:A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 光年是光在一年内通过的距离,其长度约为_______光年。
答案:9.46×10^15米2. 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约为_______米/秒。
答案:3403. 1牛顿的力相当于_______千克的物体受到的重力。
答案:14. 电流的单位是_______。
答案:安培5. 物质的三态变化中,从固态直接变为气态的过程称为_______。
答案:升华6. 牛顿第一定律也被称为_______定律。
初中物理常见创新题集锦
![初中物理常见创新题集锦](https://img.taocdn.com/s3/m/d2936c642a160b4e767f5acfa1c7aa00b52a9da7.png)
初中物理常见创新题集锦
物理是教育体系中非常重要的一门课程,在进行物理教学时,创新题目的运用展示了物理思想方法,能够有效地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促进学习兴趣。
下面给出初中物理常见创新题集锦。
一、尺管两端相连实验
要求:用尺管连接5片化学试纸,根据颜色变化,判断试纸间的电通性关系,从而判断电子明确的传导路径。
实验内容包括:金属试纸、稀盐溶液和饱和硝酸溶液的变化。
二、气囊装置实验
要求:通过气囊装置和精密计量秤,研究容积变化与气体重量的关系。
实验内容包括:在气囊装置中,由气体构成气压,把空气压缩成不同的容积,测量压力,从而验证体积与气体重量的比值。
三、定比热量实验
要求:通过实验,检验易燃物质在受热和燃烧时,它们的定比热量之间的关系,考察其受热或燃烧时,温度变化量与定比热量之间的关系,用于热学理论的建立。
四、声音的吸收实验
要求:给出一间室内,向室内发出声音,再让学生统计声音的衰减,研究声的的吸收率,实验过程中可以利用声级计或听管实现这一实验。
五、介质传导实验
要求:介质传导实验是研究物质温度分布变化情况下物质在不同介质中的传热实验。
其实验内容包括:利用水、空气和石英砂作为传热介质,研究物质的传热性能的变化。
总的来说,创新的物理实验题目能有效地引导学生学习理解物理知识,促进学生的探究学习能力,从而提高学习成绩和学习兴趣。
2024年中考物理真题分类汇编(全国通用)专题04 温度、物态变化(第01期)(原卷版)
![2024年中考物理真题分类汇编(全国通用)专题04 温度、物态变化(第01期)(原卷版)](https://img.taocdn.com/s3/m/077eedd0d1d233d4b14e852458fb770bf68a3b13.png)
专题04温度、物态变化【跨学科实践】1.(2024·安徽)我国古代科技著作《天工开物》里记载了铸造“万钧钟”和“鼎”的方法,先后用泥土制作“模骨”,“干燥之后以牛油、黄蜡附其上数寸”,在油蜡上刻上各种图案(如图),然后在油蜡的外面用泥土制成外壳。
干燥之后,“外施火力炙化其中油蜡”,油蜡流出形成空腔,在空腔中倒入铜液,待铜液冷却后,“钟鼎成矣”。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炙化其中油蜡”是升华过程B.“炙化其中油蜡”是液化过程C.铜液冷却成钟鼎是凝固过程D.铜液冷却成钟鼎是凝华过程【中考新考法】2.(2024·福建)探究液体在沸腾前后温度变化的特点,实验装置如图甲。
取质量相等的水和盐水分别放入两个相同的烧杯中,用相同的酒精灯同时加热,根据实验数据,绘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乙;(1)实验中除了图甲的器材,还需要的测量工具是天平和;(2)分析图乙中水的图线可知:水在沸腾过程中,温度,水的沸点是℃。
推断当时实验室的气压一个标准大气压;(3)对比图乙中两条图线可知,选用煮蛋可以更快地将蛋煮熟。
【结合生活实际】3.(2024·山东临沂)2023年冬,凭借冰雪资源火爆出圈的哈尔滨吸引了众多的南方“小土豆”前来游玩,千姿百态的雾凇成为“小土豆”们必看的绝世美景.下列自然现象,与雾凇形成时的物态变化相同的是()A.叶尖露珠B.山间薄雾C.枝头白霜D.房檐冰挂【新科技新情境】4.(2024·河北)2024年6月2日,“嫦娥六号”在月球背面成功着陆,当环境温度过高时,其自备的降温装置能通过冰的升华达到降温目的。
冰升华的过程中,水分子的()A.间隔增大B.质量增大C.种类改变D.数目改变考点1温度1.(2024·江苏连云港)用温度计测量液体的温度,下面四幅图中,操作正确的是()A.B.C.D.考点2熔化和凝固2.(2024·江西)下图是某物质的三种状态的分子微观模型。
专题04 内能的利用-2023年中考物理毕业班二轮热点题型归纳与变式演练(全国通用)(解析版)
![专题04 内能的利用-2023年中考物理毕业班二轮热点题型归纳与变式演练(全国通用)(解析版)](https://img.taocdn.com/s3/m/c751d5c9fbb069dc5022aaea998fcc22bcd14323.png)
专题04内能的利用目录一、热点题型归纳【题型一】热机【题型二】热机效率【题型三】能量转换与守恒二、最新模考题组练【题型一】热机【典例分析】如图所示是某四冲程汽油机工作循环中的一个冲程,它是()。
A.吸气冲程B.压缩冲程C.做功冲程D.排气冲程【答案】B【解析】由图可知,进气门和排气门均关闭,活塞向上运动,即为压缩冲程,故ACD不符合题意,B符合题意。
故选B。
【提分秘籍】1.热机:利用内能做功的机械叫热机。
热机的种类:分为蒸汽机、内燃机、汽轮机、喷气发动机。
内燃机:燃料直接在发动机气缸内燃烧产生动力的热机。
内燃机根据其所使用的燃料分为汽油机和柴油机两类。
2.内燃机的工作原理(1)汽油机:四冲程汽油机的结构—汽缸、活塞、连杆、曲轴、进气门、排气门、火花塞。
冲程—活塞在气缸内往复运动时,从汽缸的一端运动到另一端的过程,叫做一个冲程。
汽油机的工作过程:吸气冲程、压缩冲程、做功冲程、排气冲程。
吸气冲程—靠惯性运动,吸进汽油与空气的混合物;压缩冲程—外界对气体做功,机械能转化为内能,气体温度升高;做功冲程—化学能转化为内能,气体温度升高,气体对外做功,内能转化为机械能;排气冲程—靠惯性运动,排出废气。
(2)柴油机:四冲程柴油机的结构—汽缸、活塞、连杆、曲轴、进气门、排气门、喷油嘴。
柴油机的工作过程与汽油机几乎一样,但有三个区别:1)吸气冲程:汽油机吸进的是汽油和空气的混合物,柴油机吸进的仅仅是空气;2)压缩冲程:汽油机压缩的是汽油和空气的混合物,汽油机压缩的仅仅是空气;3)做功冲程:汽油机用火花塞点火,柴油机用喷油嘴喷油。
【变式演练】1.(2022·湖南湘潭·统考中考真题)如图,蒸粽子时,锅盖被水蒸气顶起而发生“跳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水沸腾时,温度继续升高B.蒸锅烫手,因为它含有的温度多C.闻到粽香,说明加热后分子才运动D.水蒸气顶起锅盖过程的能量转化与内燃机做功冲程相似【答案】D【解析】A.水沸腾时,吸热温度保持不变,故A错误;B.温度不能说“含有”,故B错误;C.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温度越高无规则运动越剧烈,故C错误;D.水蒸气顶起锅盖是内能转化为机械能,内燃机做功冲程也是内能转化为机械能,故D正确。
中考物理创新题分类例析
![中考物理创新题分类例析](https://img.taocdn.com/s3/m/436d86ac6529647d27285289.png)
中考物理创新题分类例析(4)三、联系实际类创新题2、与交通工具联系例3(2002年扬州市中考题)自行车是一种简便无污染的交通工具,看一看它的构造(如图1)想一想你的使用过程,请提出两个与物理有关的问题(力、热、声、光、电均可以,不需解答):如:自行车的轮胎为什么会有花纹?问题① _;问题② _.分析:自行车是一种轻便、常用的交通工具,有关自行车的物理问题特别多,同学们一开囗就能提出几个来。
例如:车胎为什么要打气?自行车铃为何会发声?在平直公路上行驶着的自行车,不再蹬车后,为什么自行车仍能运动?晚上汽车车灯照在自行车尾部,为什么自行车尾灯会亮?……例4(2002南宁市中考题)图2是某汽车上一种自动测定油箱内油面高度的装置。
R 是滑动变阻器,它的金属滑片是杠杆的一端,从油量表(由电流表改装而成)指针所指的刻度,就可以知道油箱内油面的高度,当滑动变阻器的金属滑片上移时A.电路中的电流减小,油箱油面降低B.电路中的电流减小,油箱油面升高C.电路中的电流增大,油箱油面降低D.电路中的电流增大,油箱油面升高分析:测定油箱内油面的高度,其原理是一个电学问题,由图可知,当油箱油面下降时,浮标下降,电路中的电阻增大,因此电路中的电流减小,电流表(油量表)的读数减小。
显而易见,A 为正确答案。
3、与社会现实生活联系例5(2002年福州市中考题)2002年6月6日《海峡都市报》刊登了《货车超限超载、国道不堪重负》一文,报道了“104国道设计使用年限为15年以上,但才使用5年就大修,现已伤痕累累……”(如图3所示)。
有些运输单位和个人只顾自己的利益,不顾国家利益,让汽车成倍的超载是损坏路面的直接原因。
请你运用所学知识解释汽车严重超载加快路面损环的原因(只需答出一种合理的原因即可)。
分析:有些运输单位和个体运输业主,经常驾驶汽车成倍超载行驶,车轮对路面的压力成倍增大,致使路面严重损坏,给国家财产造成了损失。
我们知道,力的作用效果之一是会使物体形状发生改变,汽车成倍超载,对地面压力成倍增加,路面的形变加大,容易引起路面断裂。
人教版初中毕业九年级中考物理 作业 第二篇 中考重难题型突破 题型四 综合题
![人教版初中毕业九年级中考物理 作业 第二篇 中考重难题型突破 题型四 综合题](https://img.taocdn.com/s3/m/ed886a6ab207e87101f69e3143323968011cf488.png)
7.(2021·随州)图甲是《天工开物》中记载古人利用杠杆从水井提水的 情景.现简化成图乙模型,轻质杠杆 AB,支点为 O,AO∶OB=3∶2,在 B 端用轻绳系着石块 P,石块质量 m=15 kg;在 A 端用轻绳系着一只木桶 Q, 木桶以及桶内的水总质量 M=40 kg;水井边站着提水人阿宝(g 取 10 N/kg).求:
题型四 综合题
一、力学综合题 类型 1:有关速度、压强、功和功率的综合题 1.(2022·重庆)“共建卫生城市,构建美好家园”,如图所示是“雾炮 车”喷洒水雾以减少扬尘的情景.某次喷洒完后,该车在 4×103 N 的牵 引力作用下,匀速通过 200 m 的平直道路用时 20 s.求:(g 取 10 N/kg) (1)此过程中该车的速度; (2)此过程中该车牵引力的功率.
=1.0×103 kg/m3×1×10-4 m3×10 N/kg=1 N, 细线 T2 对合金球 B 的拉力: FB=G-F 浮B=3 N-1 N=2 N;
(3)物体 A 的重力: GA=F 浮 A-FB=9 N-2 N=7 N, 当细绳即将断裂时,由力的平衡条件可得,A 物体此时的浮力: F 浮′+F 拉最大=GA+FB,设此时木块排开水的体积为 V 排′,则: ρ水 V 排′g+F 拉最大=GA+FB,即 1.0×103 kg/m3×V 排′×10 N/kg+5 N=7 N+2 N,解得: V 排′=4×10-4 m3;
2.(2022·六盘水)如图所示的电路中,小灯泡 L 标有“6 V 3.6 W”字 样.闭合开关 S,小灯泡正常发光,电流表示数为 0.3 A.设灯丝电阻不 变.求: (1)小灯泡的额定电流; (2)定值电阻 R 的阻值; (3)电路消耗的总功率.
(3)改变橡皮泥“船”的形状,使其空心部分的体积适当增大,增大可利 用的浮力,从而提高橡皮泥“船”的装载能力.
2024中考物理备考专题 重难创新题 (含答案)
![2024中考物理备考专题 重难创新题 (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87b63be70129bd64783e0912a216147917117ef8.png)
2024中考物理备考专题重难创新题滑轮组相关计算第1天打卡:____月____日1. [对比分析](双选)如图,相同的滑轮利用不同绕法组成的滑轮组提起重均为270 N的物体,10 s内物体被匀速提升2 m.测得F1的大小为150 N,均不计绳重及摩擦,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第1题图A. 图甲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低于图乙B. 图甲F1绳端移动的速度为0.4 m/sC. 图乙F2克服物体重力做功600 JD. 图乙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90%2. [模型建构](双选)某同学用滑轮组提升物体,绳子自由端竖直移动的距离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如图中图线a所示,物体上升的高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如图中图线b所示.已知物体的质量为450 g,所用动滑轮的质量为50 g,绳子自由端的拉力F为1.3 N,g取10 N/kg.在0~2.0 s的过程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第2题图A. 绳子自由端移动的速度为5.0 cm/sB. 拉力F的功率为0.26 WC. 有用功为0.45 JD. 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90%第2天打卡:____月____日3. [模型建构](双选)图甲所示是《墨经》中记载的古代提升重物的工具——“车梯”,图乙所示是其等效图.若利用此“车梯”使1 000 N的重物在10 s内沿直线匀速竖直上升2 m,拉力为400 N,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甲乙第3题图A. 绳端移动的速度是0.8 m/sB. 所做额外功为1 000 JC. 此过程的机械效率为62.5%D. 若匀速提升重物的速度变快,则“车梯”的机械效率变高4. [生活实践](双选)在某场馆建设中,采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将滑轮组悬挂在水平支架上,工人站在水平地面上,竖直向下拉动绳子自由端使物体A匀速上升,提升过程中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80%,该工人拉力做的功W随物体A上升的高度h的图像如图乙所示.已知该工人重500 N,两个滑轮质量相等,不计滑轮组的绳重和摩擦,绳子足够结实.下列说法正确的是()甲乙第4题图A. 水平地面对工人的支持力为300 NB. 动滑轮重为50 NC. 支架受到滑轮组的拉力为850 ND. 该滑轮组提升最大质量的物体时,其机械效率为90%第3天打卡:____月____日5. [综合问题]如图是一组合搬运机械示意图.它由一个滑轮组和一个带有定滑轮的斜面组合而成.已知斜面长为10 m,高为5 m,每只滑轮重均为100 N,现用该机械将一质量为200 kg 的重物从地面匀速运到5 m高的平台上,斜面上的绳子对重物产生的拉力是1 600 N,g取10 N/kg,则:第5题图(1)该斜面的效率是多少?(2)不计绳重及滑轮间的摩擦,绳子自由端的拉力是多少?压强、功、功率相关计算第4天打卡:____月____日1.寒假期间的某一天,小明乘坐出租车去西安北站,然后乘动车到成都去玩,他06:30坐出租车出发,并看到路边如图所示的交通标志牌,此刻在12306上查询列车的时刻表如表所示,且小明需要提前20 min到站检票,则:第1题图(1)已知出租车的空载质量为2 t,当静止在水平地面时,车轮与地面总接触面积是0.1 m2,求出租车空载时对地面的压强;(g取10 N/kg)(2)[问题解决类试题]在交通正常的情况下,小明最早能赶上表中哪个车次的动车?第5天打卡:____月____日2. [模型建构]随着城市发展,交通压力剧增,高架桥的作用就显而易见了,它不仅可以疏散交通密度,还能提高运输效率.如图甲所示是某高架桥示意图,其桥墩是钢筋混凝土浇筑而成的,图乙为桥墩模型图.该桥面建成后,可承受的最大压强为8×105 Pa.(钢筋混凝土的密度约为2.5×103 kg/m3,g取10 N/kg)则:甲乙第2题图(1)请计算浇筑到9 m高时桥墩对水平地面的压强;(2)一辆自重为2 t,最大载货质量为8 t的6轮卡车要安全通过此桥段,则此车对桥面的最大压力为多少?(已知每个车轮与桥面的接触面积为200 cm2)3. 为净化环境卫生,环卫工人驾驶洒水冲洗车对城区道路进行清洗.某洒水冲洗车空车质量为5 t ,水罐容积为15 m 3.已知水的密度ρ水=1.0×103 kg/m 3,问:(1)洒水车洒水时车速不超过15 km/h ,洒水车给一段路洒水所用的时间为24 min ,则这段路的最大长度为多少?(2)[问题解决类试题]为了安全通过一座限重18 t 的桥梁,该辆装满水的洒水车需要放掉的水的体积为多少?压强、浮力综合计算第7天 打卡:____月____日 1. [叠加模型]如图甲所示,水平桌面上有一底面积为200 cm 2的圆柱形容器,内装有h =10 cm 深的水(忽略容器壁厚度).将A 、B 两物体叠放在容器里的水中,水面恰好与B 的上表面相平,如图乙所示,图乙中液面较图甲上升了1.5 cm ,而A 、B 两物体的质量相等,A 的体积是B 的12 .将物体A 取下,轻轻放入水中,待它们最后静止时,请解答下列问题.(ρ水=1.0×103 kg/m 3,g 取10 N/kg)第1题图(1)图乙中物体B 受到的浮力是多少?(2)通过分析计算说明物体A 单独放在水中会处于什么状态?(3)图乙中容器对水平桌面的压强是1 300 Pa ,则容器的质量是多少?2. [切割模型]如图所示,水平地面上足够深的轻质柱形容器中放有质量为2.1 kg、体积为2.8×10-3 m3的圆柱体木块,木块、容器的底面积之比S木∶S容=3∶8.(ρ水=1.0×103 kg/m3,g 取10 N/kg)求:第2题图(1)圆柱体木块的密度;(2)往容器中缓慢加水,当水深为0.01 m时,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3)继续往容器内加水,当木块对容器底部的压力恰好为0时,容器对桌面的压力;(4)在(3)的基础上,切去木块露出水面的部分后,木块所受的浮力.第9天打卡:____月____日3. [分类讨论](2023成华区二诊)如图所示,平底薄壁圆柱形容器和实心正方体A、B放在水平地面上,A、B的边长分别为10 cm、5 cm,A对地面的压强为600 Pa.圆柱形容器高为30 cm,底面积为150 cm2,容器中装有3 kg的水.(已知ρ水=1.0×103 kg/m3,g取10 N/kg)求:第3题图(1)实心正方体A的密度;(2)实心正方体A缓慢放入装有水的圆柱形容器中,等到A静止后其底部到容器底部的距离;(3)当A在水中静止时,再在A上轻轻放上实心正方体B,等到A、B都静止时,(整个过程中A、B始终重叠在一起)请写出正方体A底部受到水的压强p(Pa)与B的密度ρB(kg/m3)的关系式.4. [真实任务情境]为了保证泳池能不断更换新水,科技小组设计了一个泳池自动换水装置模型.装置模型如图所示,进水口不间断地向泳池中慢慢注水,实心均匀圆柱形浮筒A能在竖直方向无摩擦自由滑动,其质量为3.5 kg,高度为50 cm,底面积为100 cm2.浮筒底部用10 cm的轻质细杆与泳池的出水阀门相连,略大于出水口的圆形阀门(质量、厚度不计)的上表面积为10 cm2.在阀门打开排水过程中,排水量大于进水量,且不计水流引起水压的变化(g取10 N/kg,ρ水=1.0×103 kg/m3).求:第4题图(1)浮筒A的密度;(2)当浮筒对轻杆的拉力为0时,阀门受到水的压强;(3)泳池在自动换水过程中,模型泳池内水的最大深度与最小深度之比.力学实验第11天打卡:____月____日1. [生活化器材]小涵所在的学习小组想利用生活中常见的物品来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甲乙丙第1题图(1)如图甲所示,小涵用细线绑在筷子中点将其悬挂起来制成了简易杠杆.细线与筷子连接处可看作杠杆支点,之后她在筷子左侧末端粘些橡皮泥(未画出),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经过上述实验操作,小涵将质量相等、数量不等的橡皮用细线绑定挂在杠杆支点的两侧(假设左端为动力,右端为阻力),如图乙所示.多次实验后将数据记录在表格中,其中漏填的数据为______m.(3)小涵通过图乙三次实验得出结论:“动力×支点到动力作用点的距离=阻力×支点到阻力作用点的距离”.小红认为该结论不正确,于是她提出可以将实验中的橡皮换成弹簧测力计,保持支点到力的作用点的距离不变,改变动力或阻力的______(选填“大小”或“方向”)进行实验,即可验证该结论是否正确.(4)实验结束后,小涵通过移动细线使筷子静止后在水平位置平衡,若从细线处将筷子沿竖直方向切成A、B两段,如图丙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A. G A>G BB. G A<G BC. G A=G BD. 都不正确典型试题拓展第1题进一步追问:(生活实践)如图所示,该剪刀是_______(选填“省力”或“费力”)杠杆;剪较厚的纸时,阻力作用点为____(选填“A”或“B”)较合适.第12天打卡:____月____日2. 学校创新实验社团去龙门山国家地质公园游玩时,捡到一块玄武岩矿石,拿回学校后对它的密度进行了测量.甲乙第2题图(1)将天平放在水平台上,调节天平横梁水平平衡,将矿石放在左盘,进行正确操作后待天平再次平衡时右盘的砝码和游码位置如图甲所示,矿石的质量是________g;(2)在量筒中倒入30 mL的水,再将矿石用细线系住浸没在量筒的水中,如图乙所示,则这块矿石的密度是______kg/m3;(3)[开放性设问]若该矿石具有吸水性,则矿石密度的测量值跟真实值相比会________(选填“偏大”或“偏小”),请你帮实验小组同学提出减小实验误差的方案:__________________(写一条即可).热学选择第13天打卡:____月____日1. [现象分析]用电热棒分别给甲、乙两种液体加热(c甲=2c乙),两种液体每秒吸收的热量相同,用电热棒分别将甲、乙两种液体加热120 s,甲液体的温度从60 ∶升至80 ∶,乙液体的温度从0 ∶升至60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同时加热120 s,甲升高的温度大于乙B. 同时加热120 s,甲吸收的热量比乙多C. 甲、乙两种液体的质量之比是3∶2D. 如果相同质量的甲、乙两种液体,降低相同的温度,则乙放出的热量比甲多2. [生活实践]人体摄入过多的能量会转化为脂肪引起肥胖,某品牌可乐的营养成分表如下(其中能量的35%由——糖转化而来),质量为60 kg的小明喝了一罐该品牌的可乐后,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 冰箱中的冰饮料没有内能B. 罐上标有“330 mL”字样,则所装“可乐”质量就为330 gC. 营养成分表中——糖的热值是5 940 J/gD. 小明想通过爬楼梯的方式来消耗此次摄入的能量,他需要爬楼梯的高度约100 m第14天打卡:____月____日3.(2023黑白卷)[图像分析]用两只相同的电加热器,分别加热100 g的甲、乙两种液体(其中一种是水),用测得的数据绘制了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所示,将水从68 ∶加热至98 ∶刚好消耗了1.4×104 J的电能.若单位时间内甲吸收的热量与乙吸收的热量相等,c水=4.2×103 J/( kg·∶),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第3题图A. c乙=8.4×103 J/(kg·∶)B. 电加热器的加热效率为85%C. 对于甲、乙而言,应选用甲作为车的冷却液D. 当甲加热到20 min后,继续加热,液态甲的比热容将增大4. [对比分析]小明对质量为500 g的冰缓慢加热,不计冰和水的质量变化,他根据冰熔化成水直到沸腾的过程中记录的实验数据绘制成如图所示的温度-时间图像[c水=4.2×103J/(kg· ∶)],下列分析正确的是()第4题图A. 图像中的DE段表示冰的熔化过程,其温度不变B. 在图像CD段中水共吸收了2.1×105 J的热量C. 图像中BC段物质的温度保持不变,内能也不变D. 冰熔化过程用时6 min,不断吸热,温度不断升高多状态动态电路双项选择第15天打卡:____月____日1. [图像分析]如图甲所示,电源电压保持不变,小灯泡L标有“6 V 3 W”字样,电压表量程为0~15 V.图乙是小灯泡L的电流随电压变化的图像.图甲中,整个过程中滑片在a点固定不动,闭合S和S1、断开S2,小灯泡正常发光,电压表的示数为10 V;闭合S和S2、断开S1,电压表的示数为12 V,则下列选项中正确的是()甲乙第1题图A. 电源电压为16 VB. 滑动变阻器的最大电阻为44 ΩC. 闭合S和S1、断开S2,滑动变阻器与小灯泡L串联D. 闭合S和S2、断开S1,滑动变阻器的滑片滑到最左端,电压表会超量程2. [分类讨论](2023青羊区二诊)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U保持不变.只闭合开关S1,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从最上端移动到最下端的过程中,电压表的示数最小值为2 V,电压表与的示数之差变化了4 V.闭合开关S1和S2,将滑片Р从最下端移动到最上端的过程中,电阻,的最大功率为9 W,当滑片Р在中点时,电路总功率为P总,电压表与的示数之比为2∶1.下列结论正确的是()第2题图A. R1∶R2=1∶2B. U=6 VC. R3=1 ΩD. P总=9.6 W第16天打卡:____月____日3. [分类讨论]如图所示电路,电源电压恒定不变,滑动变阻器R标有“30 Ω 1 A”字样,电流表量程为“0~0.6 A”,电压表和的量程分别为“0~3 V”和“0~15 v”,小灯泡L标有“3 V 1.5 W”字样.只闭合开关S1 ,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在最右端时,电流表满偏,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从最大范围内滑到c点时,电流表示数变化了0.2 A;此时断开开关S1 ,闭合开关S2,电压表示数与只闭合开关S1时电压表示数之比为5∶2,在只闭合S2的情况下将滑片从c点向左移动到最大范围时,电压表示数为6 V,当滑片移动到另一端点时,电压表示数变化了2 V,下列说法正确的是()第3题图A. 电源电压为12 VB. R0=10 ΩC. 滑片在c点时,小灯泡的实际功率是0.5 WD. 此电路所能达到的最小功率与最大功率之比为4∶94. [分类讨论]如图所示电路,电源电压为6 V保持不变,定值电阻R1=6 Ω,R2=4 Ω,R为滑动变阻器,电流表的量程均为0~3 A.当只闭合开关S1,移动滑片至最右端时,电流表的示数为Ⅰ,电压表的示数为U,电压表的示数为 ;保持滑片位置不变,同时闭合开关S1、S2、S3,此时电流表示数为;将和位置互换后,保持滑片在最右端,只闭合开关S1 ,此时电路消耗的功率为P;再闭合S2、S3,电路消耗的功率为P′,电流表示数为Ⅰ" ,已知I:=1∶ 1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第4题图A. R的最大阻值为40 ΩB. U∶U′=1∶4C. P∶P′=10∶13D. I″=1.3 A电学极值、范围相关计算第17天打卡:____月____日1. [实物电路](2023兰州改编)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滑动变阻器R上标有“20 Ω 1 A”的字样,电压表的量程为0~3 V,灯泡L1和L2上分别标有“2 V0.8 W”和“2.5 V 1.25 W”的字样,忽略温度对灯丝电阻的影响.闭合开关S、S1,调节滑动变阻器R的滑片P,当电压表的示数为2 V时,灯泡L2恰好正常发光.、第1题图(1)求电源电压;(2)当开关S、S1闭合时,在确保电路安全的情况下,求滑动变阻器R接入电路的阻值范围.第18天打卡:____月____日2. [图像对比]如图甲所示,电源电压可调,小灯泡L的额定电压为3 V,滑动变阻器规格为“10 Ω 1 A”.通过小灯泡L和定值电阻R0的电流与电压关系如图乙所示.第2题图(1)闭合开关S1、S2,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移动到中点时,定值电阻R0两端的电压为3 V,求此时的电源电压;(2)电流表选用0.6 A量程,电压表选用15 V量程,闭合开关S1、断开S2,保证电路安全的情况下,求电路消耗的最大功率.第19天打卡:____月____日3. [分类讨论](2023河北)如图甲所示,电源电压不变,电流表量程为0~0.6 A,电压表量程为0~3 V,滑动变阻器R的规格为“50 Ω 2 A”,灯泡L的额定电流为0.3 A,图乙是灯泡L 的电流与电压关系图像,闭合开关S,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当滑片P移至某一位置时,电压表和电流表的示数分别为2.5 V和0.25 A.甲乙第3题图(1)求电源电压;(2)在保证电路安全的情况下,调节滑动变阻的滑片P,灯泡的最小功率是多少?(3)用定值电阻R替换灯泡L,在保证电路安全的情况下,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发现电流表示数的最大值与最小值之差恰好为0.3 A,这一过程中滑动变阻器连入电路的阻值始终小于50 Ω,求定值电阻R1的可能值.第20天打卡:____月____日4. [生活实践](2023广安)轩轩设计了一款高、中、低三个挡位的迷你多功能电锅,其部分设计参数如表所示,简化电路如图所示,R0、R1、R2为电热丝,其中R1=15 Ω.电锅在高温挡、中温挡工作时,开关S2均处于闭合状态;在低温挡工作时,开关S1、S2均处于断开状态,闭合开关S,移动滑片,可调节低温挡的功率.第4题图(1)求电锅在高温挡正常工作时的电流;(2)求电锅中温挡功率;(3)R0现有“30 Ω 3 A”“40 Ω 2 A”和“50 Ω 1.5 A”三种规格,为了达到轩轩设计的低温挡功率范围,请通过计算说明他选择的是哪一种.电学实验第21天打卡:____月____日1. (2023金牛区二诊改编)小明和小丽通过实验“探究并联电路的电流规律”,用了两个不同规格的灯泡,如图甲是实验的电路图.甲乙第1题图(1)连接电流表前,小明发现电流表指针如图乙所示,接下来他要对电流表进行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2)而小丽将电流表接在C处,闭合开关后,发现两灯亮度不稳定,电流表的指针也来回摆动.故障原因可能是________;A. 某段导线断开B. 某接线柱处接触不良C. 某灯泡被短路D. 电流表被烧坏(3)[实验设计]小丽利用原有的实验器材,添加一个开关,又设计了一个电路.利用这个电路,不用更换电流表的位置,就可直接测出A、B、C三处的电流,同样可得出三处电流的关系.请在虚线框中画出该实验电路图.第22天打卡:____月____日2. [实验评估]某同学在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时,先测出了5 Ω电阻在2.0 V电压下的电流,然后断开开关,将5 Ω电阻换成10 Ω电阻,闭合开关,直接读出电流值,这种做法是________(选填“正确”或“错误”)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3. [方案对比]小明设计了如图所示的两种方案测定值电阻R的阻值(电源电压未知,但保持不变,电阻R0阻值已知),请你评估分析两种方案中可行的是方案____________;选择正确的方案后,当闭合开关S时,电流表示数为I1,再闭合开关S1时,电流表示数为I2,则所测定值电阻R=________.方案一方案二第3题图4. 小明利用一个阻值为10 Ω的定值电阻R、一个电压表、一个滑动变阻器、三个开关(S、S1、S2)及学生电源,设计了如图所示实验电路来测量额定电压为“3 V”的小灯泡的额定功率.请完成下列实验步骤:第4题图(1)[科学推理]在下列选项中,选出能对应填入虚线框内合理的元件组合()A.B.C.(2)正确选择元件并连接电路后,闭合开关S 、S 2,断开开关S 1,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使电压表的示数为____V ;闭合开关S 、S 1,断开开关S 2,保持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位置不变,此时电压表的示数为5V . 则小灯泡额定功率P 额=____W.典型试题拓展 第4题进一步追问:实验室有两个额定功率相同的小灯泡,额定电压分别是2.5 V 和1.5 V ,但标牌都无法辨认.为了辨别它们,小明用上述部分实验器材,连成如图所示的电路,闭合开关S ,调节滑片P ,当电压表示数为____V 时,发现L 1较亮,则L 1的额定电压为1.5 V ,此时L 1与L 2的电功率之比P 1P 2 ___(选填“>”“<”或“=”)259.电学综合实践活动第23天 打卡:____月____日1. [跨学科实践·物理学与日常生活](2023天府新区二诊)豆浆机是厨房实用小家电,它的机头主要由一个电热器(电热丝)和一个电动机带动的打浆器构成,如图所示是某型号豆浆机说明书中的结构图和铭牌.第1题图(1)小天对照豆浆机结构图,仔细观察了豆浆机,发现其中有许多物理知识.下列有关发现中不正确...的是________.A. 刀片是用高硬度的不锈钢材质制成,便于粉碎豆子B. 电动机工作时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电热丝工作时将电能转化为内能C. 电热器能加热豆浆,连接豆浆机的导线却不怎么发热,因为导线的电阻大D. 电源线的插头中稍长的脚将金属外壳与接地线相连,是为了防止漏电造成事故(2)小天发现加热和打浆是交替进行的,做一次豆浆需要20 min,其中加热的总时间为12 min,那么制作一次豆浆消耗的电能为________J.(3)豆浆机出现故障,小天尝试用所学物理知识来检查维修.下列做法合理的是________.A. 豆浆机的电源线破损,用更长更细的电源线替换B. 电动机不工作,应先断电检查是否有烧焦、短路和断路等问题C. 机头下半部粘附豆浆导致“焦糊”,应将机头全部浸入水中清洗或用水流冲洗干净(4)使用时间久了,电热丝已经氧化导致电阻变大.为保证豆浆机加热功率不变,你的建议是____________________.第24天打卡:____月____日2. [跨学科实践·物理学与日常生活](2023黑白卷)小军在学习了电磁继电器后,决定为刚出生的妹妹设计一款温奶报警器.他的设想是:加热奶液的过程中,当奶液温度上升到设定温度时,报警器就会自动报警.甲乙第2题图(1)他准备利用教科书上的电路图进行设计,电路图如图甲所示,在水银温度计中封入一段金属丝,有关该电路图的相关说法不合理...的是__________.A. 当温度升高时,温度计的水银柱将下降B. 控制电路的电源正负极互换后也可以正常工作C. 两个电路中可各增加一个变阻器来保护电路D. 该电路的工作原理:当温度达到金属丝下端所指的温度时,控制电路接通将衔铁吸引过来,同时受控电路接通使电铃发出报警信号(2)聪明的小军联想到热敏电阻的阻值也会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于是尝试用热敏电阻替代温度计,改进并设计了如图乙所示的电路,小军认为电路中热敏电阻的阻值应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你认为是否合理?答:______________.(3)器材准备完毕后,按照图乙连接电路,将热敏电阻放入到42 ∶的奶液中并充分接触后,要使在该温度下报警器报警,需要做的初步调试工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关于探究过程的反思,下列说法中不合理...的是________.A. 进行图甲操作时,两个电路不能离得太远B. 图乙要提高报警温度,可以适当减小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C. 图乙要求报警时,报警器响、灯亮,灯可以与报警器并联D. 图乙为保证测温的方便,应该使热敏电阻两端的导线尽量长一些第25天打卡:____月____日3. [跨学科实践·物理学与工程实践]成都地铁建设如火如荼,已开通的几条线路成为成都人民通勤的主要交通工具,小蒲同学每天乘坐地铁上学,他看到地铁站的扶梯没有人站在上面时就会停下来,有人站上扶梯,扶梯会自动启动.为了弄清其中的奥秘,小蒲在老师和同学们的帮助下,设计了如图甲所示的电路来模拟扶梯的工作原理.第3题图甲(1)为了实现有人站上扶梯时扶梯自动启动的功能,当人体辐射的红外线照射到红外传感器R0上时,R0的阻值会____________.(2)为了实现扶梯上有人,扶梯便开始工作,扶梯上无人,扶梯便自动停止,小蒲同学认为应该将控制电路的红外传感器安装在扶梯入口处,他的这种设计________(选填“能”或“不能”)实现目标.(3)已知自动扶梯供电电压为220 V,电动机额定功率为10 kW,电动机停转时线圈的电阻为2 Ω,R 1的电阻为2 198 Ω,扶梯每天6:00开机,24:00关机,设扶梯每天载客正常运行时间为开机时间的13,则一部扶梯一天消耗的电能为________kW·h. (4)通过观察,小蒲发现,上班高峰期扶梯上挤满了人,但扶梯的运行速度并未出现明显降低,小蒲觉得电路中一定还有其他巧妙的设计,于是小蒲和他的小伙伴重新设计了如图乙的电路,对于新设计的电路的评估,你认为合理的是( )第3题图乙A. R 1是压力传感器,且压力越大,传感器电阻越大B. R 1是压力传感器,且压力越大,传感器电阻越小C. 当人体辐射的红外线照射到红外传感器R 0上时,R 0的阻值增大D. 控制电路长时间使用,为了能正常启动扶梯,可以将R 2的滑片向右滑动适当距离第26天 打卡:____月____日4. [跨学科实践·物理学与日常生活](2023成华区二诊)电吹风是生活中的常用小家电.周末小冯和物理实验探究小组的同学们对某品牌家用电吹风(如图甲所示)进行了实践探究.甲 乙第4题图(1)首先他观察了印在电吹风上的铭牌(如表所示),按照电吹风铭牌所标,当该电吹风正常工。
专题40计算题简单计算(四)2023年中考物理重难点题型专题突破
![专题40计算题简单计算(四)2023年中考物理重难点题型专题突破](https://img.taocdn.com/s3/m/5d69cdb34bfe04a1b0717fd5360cba1aa8118cd4.png)
专题40 计算题——简单计算(四)本专题涉及的考点及公式:1.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mq Q =(适用于固体、液体燃料)或Vq Q =(适用于气体燃料)。
2.物质吸收(放出)的热量t cm Q ∆=。
3.热机的效率放有用Q W =η。
一、计算题1.(2022·辽宁大连·统考中考真题)用天然气热水器加热水,将40kg 水从25℃加热到50℃,完全燃烧30.15m 天然气。
已知天然气的热值为733.510J/m ⨯,水的比热容为34.210J/(kg )⨯⋅℃ 。
试求:(1)此过程中水吸收的热量是多少?(2)30.15m 天然气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是多少? (3)该热水器加热这些水的效率是多少?【答案】(1)64.210J ⨯;(2)65.2510J ⨯;(3)80%【解析】解:(1)此过程中水吸收的热量364.210J/(kg 40(5025) 4.210Jkg Q cm t ⨯⋅⨯=⨯=⨯=∆-吸℃)℃℃(2)30.15m 天然气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73363.510J/m 0.15m 5.2510JQ qV ==⨯=⨯⨯放(3)该热水器加热这些水的效率 664.210J 80%5.2510JQ Q η=⨯==⨯吸放答:(1)此过程中水吸收的热量是64.210J ⨯;(2)30.15m 天然气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是65.2510J ⨯;(3)该热水器加热这些水的效率是80%。
2.(2022·辽宁锦州·统考中考真题)如图所示是我国自行设计研制的AG600全状态新构型灭火飞机。
若该飞机以270km/h 的速度匀速直线航行20min ,消耗航空燃油1.35t ,飞机发动机的功率为2.25×107W 。
(航空燃油的热值为4×107J/kg )求:(1)消耗的航空燃油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是多少? (2)飞机在航行过程中的阻力是多少? (3)发动机的效率是多少?【答案】(1)5.4×1010J ;(2)3×105N ;(3)50% 【解析】解:(1)消耗的航空燃油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 Q 放=mq=1.35×103kg×4×107J/kg=5.4×1010J (2)飞机航行20min 牵引力做功 W=Pt=2.25×107W×20×60s=2.7×1010J 飞机运动的路程 420270km/h h 90km 910m 60s vt ==⨯==⨯飞机受到的牵引力10542.710J=310N 910m W F s ⨯==⨯⨯因为飞机做匀速直线运动,受到牵引力和阻力是平衡力,所以飞机受到的阻力 f=F=3×105N (3)发动机的效率10102.710J 100%100%50%5.410JW Q η⨯=⨯=⨯=⨯放答:(1)消耗的航空燃油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是5.4×1010J ;(2)飞机在航行过程中的阻力是3×105N ; (3)发动机的效率是50%。
2019年中考物理专题复习创新探究实验15个
![2019年中考物理专题复习创新探究实验15个](https://img.taocdn.com/s3/m/0b176f7f0722192e4536f65c.png)
创新探究实验15个一、力学创新探究题1. 在日常生活中,同学们可能经历过这样的现象,百米赛跑时,奔跑得越快,我们感到风的阻力越大.于是小明猜想:物体所受空气阻力大小与物体运动速度的大小有关.于是在一个无风的周末,小明和老师进行了如下实验.小明将如图所示的装置固定在汽车车顶.老师驾驶汽车依次以不同速度匀速在水平面上行驶一段距离,小明将弹簧测力计的示数记录在表格中.第1题图小车速度v/(m·s-1) 5 10 15 20弹簧测力计示数F/N 0.1 0.5 1.1 1.9(1)根据的知识可知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大小近似等于小车及挡板受到的空气阻力.(2)实验装置中用小车而不用木块,并将其放在表面平滑的车顶,目的是为了减小对实验结果的影响.(3)分析表中的实验数据可知,物体运动速度越大,所受空气阻力越.若小车运动的速度为10 m/s,则小车的功率为W.(4)实验完毕后,小明又进行了新的思考:空中下落的物体速度会增大.那么从足够高的高空下落的雨滴速度会不会一直增大,其所受的空气阻力会不会也一直增大?在老师的指导下,小明知道了:若雨滴下落时,所受空气阻力小于重力,则雨滴下落速度继续增大;若雨滴下落时,所受空气阻力大于重力,则雨滴下落速度减小.请你根据老师的上述指导和本实验结论并结合所学物理知识分析:一滴质量为 5 g的雨滴从高空下落时(假设在无风天气,雨滴下落高度足够大),所受到的最大阻力f=N,此后雨滴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你认为运动物体受到的空气阻力大小还与有关.【答案】(1)二力平衡(2)摩擦力(3)大 5 (4)0.05 匀速直线运动(5)物体的形状(其他答案合理均可)【解析】(1)因为汽车匀速运动,所以小车受力平衡,水平方向所受的牵引力与阻力平衡,所以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大小近似等于小车及挡板受到的空气阻力;(2)用小车而不用木块的目的是将滑动摩擦变为滚动摩擦,可以减小摩擦力对实验结果的影响;(3)由表中的实验数据可知,物体运动速度越大,弹簧测力计的示数越大,说明汽车所受的阻力越大;小车运动的速度为10 m/s时,测力计的示数为0.5 N,可知F=f=0.5 N;则P=Wt=Fst=Fv=0.5 N×10 m/s=5 W;(4)若雨滴所受空气阻力小于重力,则雨滴下落速度继续增大,当雨滴达到一定速度时,阻力等于重力,雨滴所受到的最大阻力为f=G=mg=0.005 kg×10 N/kg=0.05 N,雨滴受力平衡,此后雨滴将做匀速直线运动;(5)物体所受到的空气阻力大小还与物体的形状等有关(其他答案合理均可).2. 小明在一条细线的一端系一个螺母做成了一个如图所示的单摆,小明发现螺母往返摆动过程中,每摆10个来回所用时间几乎相等.于是小明想到这样一个问题:螺母来回摆动一次所用的时间t跟哪些因素有关呢?【猜想与假设】猜想一:可能跟螺母摆动的角度θ有关;猜想二:可能跟细线的长度L有关;猜想三:可能跟螺母的质量m有关.【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1)为验证以上猜想,除了铁架台、细线和螺母外,还需要的测量仪器有刻度尺、量角器和.(2)小明在不同条件下,测出螺母来回摆动一次所用的时间t后,得到的一些数据如下表:第2题图序号细线长度L/cm螺母的质量m/g螺母摆动的角度θ/°螺母来回摆动一次的时间t/s1 100 10 3 2.02 140 103 2.43 140 10 5 2.44 100 15 3 2.0①本实验用到的实验方法是W.对比1、2两次实验,可得出结论:螺母来回摆动一次的时间t与有关.②对比2、3两次实验,得出的结论是:螺母来回摆动一次的时间t与该因素(选填“有关”或“无关”).【实验结论】综合分析实验数据可知,同一地点的单摆摆动一次的时间t只跟细线的长度L有关,且细线越长,螺母来回摆动一次的时间t越W.【评估与交流】实验中,螺母摆动一次所用的时间很难测准,如何能更准确地测量螺母摆动一次所用的时间:W.【拓展应用】摆钟就是利用此原理制成的,那么如果家里的摆钟变慢了,要把它调准,我们应将摆钟的摆长调(选填“长”或“短”).【答案】【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1)秒表(停表) (2)①控制变量法细线长度②无关【实验结论】长【评估与交流】测多次摆动的时间,然后求平均值【拓展应用】短【解析】为验证猜想,除了铁架台、细线和螺母外,还需要的测量仪器有刻度尺、量角器和秒表(停表);分析表中数据可知本实验用的是控制变量法;对比1、2两次实验可知,螺母质量和摆动角度相同,但细线长度不同,所以时间不同;对比2、3两次实验,螺母质量和细线长度相同,螺母摆动角度不同,但时间相同,说明与摆动角度无关;(综合分析实验数据可知,同一地点的单摆摆动一次的时间t只跟细线的长度L有关,且细线越长,螺母来回摆动一次的时间t越长;螺母摆动一次所用的时间很难测准,测多次摆动的时间,然后求平均值可使测量的结果更准确;摆钟变慢了,说明摆钟来回摆动一次的时间变长了,为了将它调准,应将摆钟的摆长调短.3. 学校举行春季运动会,小明是标枪组的运动员,在练习过程中小明一直在思考怎样才能把标枪掷得远一些,通过练习和观看其他队员的投掷情况,小明做了如下猜想:。
中考物理创新题型
![中考物理创新题型](https://img.taocdn.com/s3/m/90541dcc08a1284ac850438a.png)
中考物理创新题型一、开发性创新题有些中考题,已知条件都已给出,要求学生根据这些条件,自行设计提出几个问题,并进行解答;也有的中考题,“缺少”或“没有”条件,要求学生根据所学的相关知识添加条件,然后进行解答;还有的中考题,要求学生运用多种方法进行解答……解答这类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逆向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例1(2002年黄冈市中考题)“5.7”大连空难飞机的黑匣子已经找到,潜水员在出事地点从10m深的海底将它匀速托出水面。
它的体积约为50×20×10 cm3,质量20kg,是表面桔红色的长方体。
黑匣子防护要求很高,必须经受10000C的高温而不被烧坏,平放时能经受2.5×104N的挤压而不变形,在海水(设ρ海水=l.0×103kg/m3)中浸泡36小时而不渗水。
请根据上述条件,自已设计提出三个问题,并解答你所提出的问题。
爱因斯坦曾指出:“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
能根据已知条件提出几个问题,这是对学生发散思维的锻炼,从而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
已知黑匣子的体积V、质量m、平放时经受的最大压力F,就能计算出黑匣子的平均密度和黑匣子平放时能承受的压强……。
依此分析,我们就能提出下列问题:(1)黑匣子的平均密度是多少?.⑵黑匣子平放时能承受的压强是多大?⑶黑匣子在海底受到海水的压强是多大?⑷黑匣子在海水中受到的浮力有多大?⑸潜水员在海水中匀速将黑匣子托到水面做了多少功?解:(l)已知V=50×20×10cm3=1×10-2 m3∴3332/10210120mkgmkgVm⨯=⨯==-ρ⑵aappSFP544105.2102050105.2⨯=⨯⨯⨯==-⑶已知h=10m, ρ海水=l.0×103kg/m3∴P海水=ρ海水gh=1.0×103×10×10p a=1×105 pa⑷已知V排=50×20×10cm3=1×10-2 m3∴F浮=ρ海水gV排=1×103×10×1×10-2N=100N(5)黑匣子在水中匀速上升时受三个力作用:重力G、浮力F浮和托力F。
2024中考物理三轮冲刺压轴题专项突破-创新性题型(有解析)
![2024中考物理三轮冲刺压轴题专项突破-创新性题型(有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e8e384f2b1717fd5360cba1aa8114431b90d8e20.png)
2024中考物理三轮冲刺压轴题专项突破-创新性题型一、讲方法创新题型主要包括三类:一、阅读理解类创新题;二、联系生活实际类创新题;三、设计、计算类创新题。
做这些创新题的时候一定要放平心态,不能慌,然后认真阅读题面的含义,将其尽量转换为学过的物理模型,若是题目较长,可以将其中的关键信息和重要条件勾画出来,方便后期条件分析,还有就是不要忽视题面中的图形、图表所提供的信息,要充分挖掘它们所包含的信息。
最后在阅读理解类创新题中,我们要先看问题,能直接回答的就直接填写答案,不能直接回答的我们需要带着问题去阅读短文,这样做题会非常高效。
二、学思路铺垫 白炽灯泡白炽灯泡的灯丝是由金属钨制作的,其灯丝发光时温度可达左右.为防止灯丝在高温下氧化,在制作灯泡时要抽真空,在制作大功率灯泡时,还要把灯泡内充入稀有气体氦等,主要是为了防止灯丝在高温下升华.白炽灯泡工作时,电能转化为光能的效率较低,因此逐渐被节能灯和灯所替代.( 1 )由于钨的较高,所以用钨制作灯丝.( 2 )灯泡内充入稀有气体氦等,主要是为了.( 3 )白炽灯泡逐渐退出市场,是由于.【答案】 (1)熔点(2)防止灯丝在高温下升华(3)电能转化为光能的效率较低【解析】 (1)由题意知灯丝发光时温度可达左右,由于钨的熔点较高,所以用钨制作灯丝.故答案为:熔点.(2)由题意知:把灯泡内充入稀有气体氦等,主要是为了防止灯丝在高温下升华.故答案为:防止灯丝在高温下升华.(3)白炽灯泡工作时,电能转化为光能的效率较低,因此逐渐被节能灯和灯所替代.故答案为:电能转化为光能的效率较低.①发光温度较高,需要熔点也较高②灯泡冲入氦气的原因③白炽灯退出市场原因铺垫阅读短文,然后回答文后问题手工制茶,指尖上的传承中国是茶的故乡,中国的茶文化源远流长.在长沙以北有一条贯穿了个乡镇的“百里茶廊”,年清明节,小天在几位“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传人的带领下,到“百里茶廊”的某茶厂体验手工制茶,小天把手工制茶的部分工序记录如下:萎凋:将采摘回来的茶叶摊晾于无直射阳光的通风干燥处,鲜叶水分降到左右.杀青:将萎凋以后的茶叶放入电炒锅内,把电炒锅调至高温档,用收快速翻炒,去除青叶味,蒸发一部分水分.摇青:把茶叶置于摇青器具中,通过摇动,茶叶与茶叶摩擦,造成叶细胞损伤,促进茶叶氧化,诱发香气,形成茶所特有的清香.揉捻:手工揉捻,让茶叶细胞壁破碎,并揉成卷曲的样子,使其成线成条,从而使茶汁在冲泡时易溶于茶汤,提高浸出率.烘焙:使揉捻成条的茶叶放入电炒锅内用手翻炒,蒸发叶内多余水分,定型、产香.复焙:打开电炒锅的低温档用手慢速翻炒,再次蒸发茶叶内多余的水分.( 1 )平整的茶叶被揉捻卷曲成线说明了力可以改变物体的.( 2 )在制茶的过程中可以闻到茶叶的清香,说明分子在做运动.( 3 )从文中找出加快茶叶水分蒸发的工序,并指出其加快蒸发的方法.工序:;加快蒸发的方法:.【答案】 (1)形状(2)无规则(3)萎凋、杀青、烘焙、复焙提高液体的温度,增大液体的表面积,加快液体上方的空气流动速度【解析】 (1)平整的茶叶被揉捻卷曲成线说明了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故答案为:形状.(2)在制茶的过程中可以闻到茶叶的清香,是扩散现象,说明组成物质的分子在不停地左无规则运动;.故答案为:无规则.(3)加快茶叶水分蒸发的工序有:①萎凋:将采摘回来的茶叶摊晾于无直射阳光的通风干燥处,鲜叶水分降到左右,此过程通过增大液体的表面积,加快液体上方的空气流动速度来加快蒸发;②杀青:将萎凋以后的茶叶放入电炒锅内,把电炒锅调至高温档,用收快速翻炒,去除青叶味,蒸发一部分水分,此过程通过提高液体的温度来加快蒸发;③烘焙:使揉捻成条的茶叶放入电炒锅内用手翻炒,蒸发叶内多余水分,定型、产香,此过程通过提高液体的温度来加快蒸发;④复焙:打开电炒锅的低温档用手慢速翻炒,再次蒸发茶叶内多余的水分,此过程通过提高液体的温度来加快蒸发.故答案为:萎凋、杀青、烘焙、复焙;提高液体的温度,增大液体的表面积,加快液体上方的空气流动速度.①通过加快液体上方的空气流速、增大液体表面积来加快蒸发②通过提高液体的温度加快蒸发③通过提高液体的温度加快蒸发④通过提高液体的温度加快蒸发⑤直接回答⑥直接回答⑦带着问题阅读短文压轴题可调节式眼镜人的眼睛看清物体是通过改变晶状体的形状来实现的,晶状体相当于全自动变焦镜头.看近处物体时,晶状体变凸一些,折射光线的能力变强;看远处物体时,晶状体变扁平一些,折射光线的能力变弱.通过这样的调节,使远近不同的物体均能在视网膜上成像.若晶状体调节能力变弱,就会出现看不清远处物体或近处物体的情况,需要佩戴合适的眼镜进行矫正.有人发明了一种能矫正视力的可调节式眼镜,如图1所示,这种眼镜的镜片中含有一种特殊液体.图2是可调节式眼镜的结构示意图,镜架上有表示移出和加入液体含量的标尺;移动标尺上的滑块可以定量改变镜片中的液体含量,从而改变镜片的形状;镜片中液体含量的改变量可以用滑块在标尺上的位置表示.滑块位于标尺上刻度线处,表示眼镜的初始状态,此时,镜片的形状是扁平的,如图2甲所示.当滑块位于标尺上、刻度线处时,分别表示镜片中加入一些液体、加满液体,图2乙是镜片中加满液体的示意图.当滑块位于标尺上、刻度线处时,分别表示从镜片中移出一些液体,移出全部液体,图2丙是镜片中移出全部液体的示意图.为探究可调节式眼镜的矫正效果,首先要确定以下程序和标准:选定同一棵树作为观察对象,选定远、中、近三个观察位置,用表示观察位置到树的距离,如图3甲所示;用表示看到的树的清晰度,清晰程度分为清晰、不清晰、模糊三个等级,如图3乙所示.小京和小贝视力不同,没有佩戴眼镜时,小京在近处看树“清晰”,在远处看树“不清晰”;小贝在远处看树“清晰”,但在近处看树“不清晰”.小京和小贝佩戴眼镜后,进行实验的主要步骤如下:①调节镜片中的液体处于初始状态.②选择不同观察位置,观察树,将观察结果记录在表格中.③改变镜片中液体的含量,重复步骤②.小京和小贝的实验结果记录表(部分数据)分别如表一、表二所示:表一小京的实验结果记录表表二小贝的实验结果记录表近清晰清晰清晰近不清晰清晰清晰中清晰清晰中清晰远清晰不清晰模糊远清晰通过实验及对实验结果的分析,两位同学对可调节式眼镜有了新的认识.请根据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选填选项前的字母)( 1 )调节眼睛晶状体的作用是帮助我们看清()A.不同亮度的物体B.不同颜色的物体C.不同距离的物体D.不同大小的物体( 2 )为了使小京在远、中、近处看树都“清晰”,调节镜片内液体含量的措施是.A.加满液体 B.加入一些液体 C.移出一些液体 D.移出全部液体( 3 )为了使小贝在近处看树“清晰”,调节镜片内液体含量的措施是.A.加满液体B.加入一些液体C.移出一些液体D.移出全部液体【答案】 (1)C(2)C(3)AB【解析】 (1)通过阅读第一段便可得到答案.故选C.(2)由于小京可以看不清远处物体说明小京是近视眼,所以需要带凹透镜故可移出一部分液体,结合表格可知只能选C.故选C.(3)可知小贝为远视眼,所以需要凸透镜,故加入液体,结合表格可知加满也可以.故选AB.三、提能力1 .中国科技馆有一个“会发电的衣服”的展台,在展台中可以做模拟“发电纤维发电”的实验.实验过程及现象如下:踩动踏步机踏板,带动压电薄膜振动,使得一些与压电薄膜相连的小灯发光;增大踩动踏板的频率,压电薄膜振动得更剧烈,发光小灯的数量增加.则下列四个选项中,判断正确的是()A.压电薄膜振动时可以产生电压B.小灯发光说明振动的压电薄膜中产生了电流C.发光小灯的数量与踩动踏板的频率有关D.增大踩动踏板的频率,压电薄膜发电的总功率变小【答案】 ABC【解析】 A选项:“踩动踏步机踏板,带动压电薄膜振动,使得一些与压电薄膜相连的小灯发光”说明灯两端有电压,故A正确;B选项:小灯发光说明压电薄膜和小灯之间形成了通路,有电流通过,故B正确;C选项:“增大踩动踏板的频率,压电薄膜振动得更剧烈,发光小灯的数量增加”,故C 正确;D选项:增大踩动踏板的频率,发光小灯的数量增加,说明电路总功率变大,故D错误;故选ABC.2 .如图所示,世界上第一架打印无人驾驶飞机﹣﹣“”,机身质量仅为,翼展,它的主体部分是把尼龙熔化后再凝固的方式层层打印出来的.被用来协助破冰舰在南极破冰,它从破冰舰的甲板上起飞,船上工作人员通过笔记本电脑对其进行远程控制,并接收通过机载摄像头拍摄的实时画面,为这艘破冰舰探索最佳前行路径,它结束任务后自动在水上降落.为人们探索南极海域带来极大的便利.请找出一个与以上情景有关的物理信息,并指出对应的物理知识,不得与示例重复.示例:物理信息:笔记本电脑进行远程控制;物理知识:利用了电磁波.作答:物理信息:;物理知识:.【答案】通过机载摄像头拍摄的实时画面通过凸透镜成倒立、缩小的实像【解析】此题中“通过机载摄像头拍摄的实时画面”,即摄像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是利用凸透镜成像的原理工作的;再如,飞机加速升空时所受力的情况怎样,其原因是:此时飞机受到的升力大于自身的重力等.故答案为:通过机载摄像头拍摄的实时画面;通过凸透镜成倒立、缩小的实像.3 .红灯停,绿灯行红灯停,绿灯行,这是人所共知的,能否将红绿灯的作用互换一下呢?我们平时见到的太阳光是白光,它是由红、橙、绿、蓝、靛、紫等色光组成的,白光叫复色光,各种颜色的光叫单色光.单色光的颜色是由频率决定的,红光频率最低,波长最长;紫光频率最高,波长最短,光在空气中传播时,会遇到大气分子、水蒸气微粒以及尘埃微粒等障碍物.当光照射到这些微小的障碍物上,障碍物会将光波的一部分能量散射出去,而另一部分能量将穿过障碍物继续向前传播,光散射的强度与光波波长有关,波长越短,被散射出去的能量越多,穿过的能量越少,在相同条件下,红、橙光穿过的能量多,蓝、绿光被散射出去的能量多,早晚我们看见太阳时,见到的主要是太阳光中穿透厚厚大气层的红光、橙光,所以朝阳、落日是红色的,晴朗的天空,见到的主要是阳光中被大气散射的蓝、绿光,所以天空呈蓝色.正因为红光在空气中散射最弱,穿透能力强,可以传到较远的地方,使车辆和行人在远处就能发现,及早做好准备,所以用红灯表示停止和危险信号.雾天行车,车上要开黄色警示灯,也是这个道理.可见红绿灯的作用是不能互换的.阅读上文,回答下列问题:( 1 )请你概括指出光散射遵循的规律.( 2 )试着运用上文提到的知识解释大海为什么是蓝色的?【答案】 (1)光散射的强度与光波波长有关,波长越短,被散射出去的能量越多,穿过的能量越少(2)我们能够看到大海是因为海水反射的光的进入我们的眼睛,射向水面的太阳光中波长较短的蓝光和紫光遇到较纯净的海水分子时就会发生强烈的散射和反射,于是人们所见到的海洋就呈现一片蔚蓝色或深蓝色了【解析】 (1)根据文中的关键字句可知光散射遵循的规律:光散射的强度与光波波长有关,波长越短,被散射出去的能量越多,穿过的能量越少.故答案为:光散射的强度与光波波长有关,波长越短,被散射出去的能量越多,穿过的能量越少.(2)故答案为:我们能够看到大海是因为海水反射的光的进入我们的眼睛,射向水面的太阳光中波长较短的蓝光和紫光遇到较纯净的海水分子时就会发生强烈的散射和反射,于是人们所见到的海洋就呈现一片蔚蓝色或深蓝色了.4 .阅读《洛阳桥》回答问题.洛阳桥被誉为“福建桥梁状元”的洛阳桥坐落于福建泉州洛阳江上.又名“万安桥”,如图所示.洛阳桥始建于北宋年,工程历时七年,桥原长多米,宽约米,有桥墩座,扶栏个,石狮个,石亭座,石塔座,规模宏大,是中国古代著名的梁式石桥.桥由当时的郡守蔡襄主持兴建.洛阳桥的桥址位于江海汇合处,水深流急,建造桥基十分困难,桥基随时可能陷落塌陷、甚至被冲入海.洛阳桥的建桥工程,规模巨大,结构工艺技术高超,影响深远.像近代桥梁的“筏形基础”在国外尚不足百年;“浮运架梁法”至今还很通行;“种蛎固基法”将生物学应用于桥梁工程,堪称绝妙.关键性的工程分为几个阶段:首先在江中沿桥址中线,向江中抛填石料,形成一条横跨过江的矮石堤.石堤宽约为米,而长度达余米.然后,匠师们利用洛阳江里盛产牡蛎这一自然条件,在矮石堤上散置蛎房.由于牡蛎繁殖力强,石堤里外间隙,成片成丛、密集繁生,两三年时间,就将原本松散的石堤胶结成一牢固整体.同时,石堤经受浪潮往复冲击,逐渐密实,底层石料嵌入流沙,使整条石堤变得格外稳固.这样筑成的桥墩底盘,用作桥基,即现代桥梁工程中的所谓“筏形基础”,既增大了基础的面积,又增强了基础的整体性,能有效防止不均匀沉降.在“筏形基础”上,再用巨型条石,齿牙交错,互相叠压,逐层垒砌,筑成桥墩,墩的上下游两头,俱作尖形,以分水势.墩基间亦置大量牡蛎胶粘,潮汐来去,不能冲动.两墩间净孔,约在一丈五六尺.沿岸开采的石梁,预先放在浮排上,等到两邻近桥墩完成后,即趁涨潮之时,驶入两桥墩间,待潮退,浮排下降,石梁即可落在石墩上,全桥石梁余条,每条约二三十吨重,皆“激浪涨舟,浮运架梁”而成.洛阳桥的建成,为我国石桥建筑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历经地震、飓风、水患和战争,洛阳桥经受了几百年的考验,依然屹立,堪称我国古代桥梁史上的伟大创举.请根据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 )经勘测发现某地块承载能力比较薄弱,如果要在该地块建筑一座高塔,容易发生局部沉降或坍塌.为了避免发生局部沉降和坍塌问题,请你借鉴洛阳桥成功建桥的经验,提出一个解决方案,并写出你的理由.( 2 )如图所示为洛阳桥船型桥墩的示意图,水流在桥墩前一分为二,沿柱面两侧流动.①请写出洛阳桥桥墩被设计成船型的优点.②请你展开想象,就洛阳桥船型桥墩的设计理念,举例说明还可以应用在哪些方面.【答案】 (1)构建一个底面积较大的底盘,将石料和水泥混合进行整体灌注,这样增大了基础的面积,又增强了基础的整体性,能够有效防止不均匀沉降(2)①减小阻力②汽车、飞机、潜艇、高铁的牵引机车等流线型结构【解析】 (1)可以借鉴洛阳桥的“筏形基础”,用钢筋将所有独立基础连接起来,并浇注水泥,使所有基础形成一个整体,使整个建筑物的荷载承受在一块整板上.使用“筏形基础”增大了受力面积,根据可知,在同等受力情况下,可以减小基底压强.另一方面,由钢筋水泥浇筑成的基础,也能增强基础的整体性,可有效避免不均匀沉降.故答案为:构建一个底面积较大的底盘,将石料和水泥混合进行整体灌注,这样增大了基础的面积,又增强了基础的整体性,能够有效防止不均匀沉降.(2)①船型桥墩有助于减小桥墩上游迎水面受到的水流的冲击作用,还能大大降低桥墩对水流的阻力,从而减小水流对桥墩的冲刷.故答案为:减小阻力.②汽车、飞机、潜艇、高铁的牵引机车等,都做成流线型来减小阻力.5 .防冻冷却液汽车行驶时,发动机的温度会升得很高,利用防冻冷却液在散热器管道内循环流动,将发动机多余内能带走,使发动机能以正常工作温度运转.防冻冷却液主要由水和不易汽化、密度比水小的某种防冻剂(简称原液)混合而成,原液含量(防冻剂占防冻冷却液体积的比例)越高,防冻冷却液的比热容越小,防冻冷却液的凝固点和沸点与原液含量的关系图像见图和图所示.选用时,防冻冷却液的凝固点应低于环境最低温度以下,而沸点一般要高于发动机最高工作温度以上.请回答下列问题:( 1 )若用水代替防冻冷却液,在北方寒冷的冬天,停车时间比较长,会因水结冰容易导致散热器管道胀裂,为什么?因为当水结冰时,,所以把散热器管道胀裂.( 2 )设某品牌汽车的发动机工作温度为,所在地区最低温度为,应选用何种较合适比例的防冻冷却液(选填“”、“”、“”或“”),简述选用理由:.( 3 )现有原液含量为的防冻冷却液长时间使用后,由于汽化会减少,与原来相比,防冻冷却液的哪些物理量发生了什么变化,如何变化?(示例:体积变小)①,②,③,④,⑤.【答案】 (1)体积变大(2)原液含量的防冻液凝固点低于,沸点高于;另外除了满足凝固点和沸点的条件外,的比热容大,冷却效果好(3)密度变小比热容变小沸点升高凝固点升高质量变小【解析】 (1)水结冰后,质量不变,密度减小,根据知,体积变大.故答案为:体积变大.(2)某地最低气温为,防冻冷却凝固点应低于环境最低温度以下,则混合液的凝固点约为以下;汽车的发动机工作温度为,沸点一般要高于发动机最高工作温度以上,则混合液的沸点约为以上;由于混合液的凝固点比本地常年最低气温低,而混合液中防冻液的含量不宜过高,另外除了满足凝固点和沸点的条件外,的比热容大,冷却效果好.所以选择的防冻液较为合适.故答案为:;原液含量的防冻液凝固点低于,沸点高于;另外除了满足凝固点和沸点的条件外,的比热容大,冷却效果好.(3)现有原液含量为的防冻冷却液长时间使用后,由于汽化防冻液中的水会减少,防冻液的体积减小,质量减小,与原来相比,防冻液的原液含量增大,密度变小,比热容减小,由图可知,防冻液的凝固点升高,由图可知,防冻液的沸点升高.故答案为:密度变小;比热容变小;沸点升高;凝固点升高;质量变小.6 .小王同学在科技创新活动中设计了一个可以测量金属滑片旋转角度的电路.如图所示,把电阻丝弯成半圆形(电阻丝的电阻与其长度成正比),为圆心,为一能够绕圆心转动的金属滑片,与接触良好.如图所示,为电流表(可选择:量程为、内阻或:量程为、内阻);为滑动变阻器,阻值变化范围为,保护电阻,理想电源电压不变,电流表可看成一个能显示通过自身电流大小的定值电阻.选择合适的电流表,把、两个接线柱分别与、相接,为了从电流表上直接读出的旋转角度.请完成以下内容:( 1 )连接好电路后,将转到端,闭合开关,再调节滑动变阻器使电流表示数为最大刻度值,此时电流表指针所指位置处标注的读数是度.则电流表应选择(选填“”或“”)( 2 )保持滑动变阻器滑片位置不变,把转到端,电流表的示数为,此时电流表指针所指的位置处标注的读数是度,则电流表最大刻度的一半处应标注的读数是度;电流表刻度值为处,应标注的读数是度.( 3 )在完成其它标注后,小王同学发现表盘新的刻度值不均匀,为帮她解决这个问题,同学们用理想电压表设计了如下四个改进的电路,其中可行的两个是.A. B.C. D.【答案】 (1)(2)(3)AB【解析】 (1)把、两个接线柱分别与、相接,将转到端时,电阻丝接入电路中的电阻为零,调节滑动变阻器使电流表示数为最大刻度值,若电流表选择,则电路中的最大电流,由可得,电路中的最小总电阻:,不符合题意,所以,电流表应选择.故答案为:.(2)把、两个接线柱分别与、相接,将转到端时,由电流表的量程可知,电路中的最大电流,此时电路的最小总电阻即、电流表和的总电阻:,保持滑动变阻器滑片位置不变,把转到端时,电路中的电流,此时电路中的总电阻:,因串联电路中总电阻等于各分电阻之和,所以,电阻丝的阻值:,电流表最大刻度的一半处,电路中的电流,电路中的总电阻:,电阻丝接入电路中的电阻:,则电流表最大刻度的一半处应标注的读数是;标注的读数是度时,电阻丝接入电路中的电阻,电流表刻度值.故答案为:;.(3)A.电阻丝全部接入电路中,整个电路的总电阻不变,电路中的电流不变,由可知,与成正比,与的长度成正比,长度与角度成正比,所以电压表的示数与角度成正比,故A符合题意;B.电阻丝全部接入电路中,整个电路的总电阻不变,电路中的电流不变,由可知,与成正比,与的长度成正比,长度与角度成正比,所以电压表的示数与角度成正比,故B符合题意;C.由可知,与不成正比,则与的长度不成正比,故C不符合题意;D.由可知,与不成正比,则与的长度不成正比,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AB.7 .给两块等大、正对、靠近的平行金属板加上电压,两板之间就有了电场.带电离子在电场中受到力的作用,速度的大小和方向都可能发生变化.( 1 ) 甲图中两板间电压为,若一个质量为,电荷量为的负离子,在力的作用下由静止开始从负极板向正极板运动,忽略重力的影响,到达正极板时的速度与质量、电荷量和电压的关系数据如表一.则带电离子到达正极板时速度的平方.表一:次数( 2 ) 在其他条件一定时,若第二次实验中的带电粒子以不同的速度沿着乙图中的两板中线方向入射到电场中,带电离子就会发生偏转,离开电场时偏移距离与入射初速度的关系数据如表二.则偏移距离.将数据的表格形式变成公式形式,运用了法.表二:。
最新中考物理真题专题汇编:创新实验题(内有-详细答案、命题趋势、考点归纳)
![最新中考物理真题专题汇编:创新实验题(内有-详细答案、命题趋势、考点归纳)](https://img.taocdn.com/s3/m/ffef690427284b73f342503a.png)
最新中考物理真题专题汇编:创新实验题(时间:60分钟满分:73分)类型一力学创新实验1. ( 山西38题)(4分)小梦乘坐竖直升降电梯从一楼到六楼,刚上升时有一种向下沉的感觉,快到六楼时却有一种向上飘的感觉.小梦猜想这种感觉应该与人对电梯地板的压力大小有关.于是小梦把压力传感器放在电梯地板上,将一物体放在压力传感器上,探究电梯上升过程中压力传感器示数变化,每隔1 s记录一次数据,记录数据如下表所示:变化的图像.第1题图(2)分析图像可知物体的重力为______N,由图像还可又获取的信息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一条即可).2. ( 陕西32题)(7分)某兴趣小组的同学观察到:①飞机在起飞和航行时机翼的仰角不同;②飞机越大其机翼越大.他们想探究“机翼获得升力的大小与机翼仰角、机翼面积有什么关系?”(注:机翼仰角为机翼下表面与水平面的夹角、机翼面积指机翼在水平面上投影的面积)他们利用塑料泡沫等材料自制了三个质量相同、形状相同、面积不同的机翼模型,把圆柱形空心笔杆穿过“机翼”并固定在“机翼”上,将一根金属杆从笔杆中穿过并上下固定,确保“机翼”能沿金属杆在竖直方向移动.将“机翼”挂在测力计的下方,实验装置如图所示.第2题图(1)用鼓风机对着“机翼”吹风模拟飞机在空中飞行.当鼓风机向右吹风时,以气流为参照物,飞机向________飞行.(2)为了研究“机翼”获得的升力与仰角的关系,他们对同一个“机翼”吹风,并保持风速不变,只改变“机翼”________的大小,观察并记录测力计的示数;在其他条件相同时,更换面积不同的“机翼”重复上述实验.实验记录如下表.(每次吹风前测力计示数均为3.5 N)①在上述实验中,吹风前后测力计示数的________________即为“机翼”获得升力的大小.②通过分析数据可以得出结论:当质量、形状、机翼面积和风速相同时仰角增大,获得的升力________(选填“一定”或“不一定”)增大;当质量、形状、仰角和风速相同时,机翼面积越大,获得的升力________.(3)实验时,“机翼”沿金属杆上升,金属杆对笔杆有向________的摩擦力,因此测得的升力应________“机翼”实际获得的升力.3. ( 金华27题)(4分)科学探究源于观察和问题.拓展性小组同学观察到下列现象:跳伞运动员在未打开降落伞时下落很快,打开降落伞后下落的速度会减小;“瓢泼大雨”以很快速度降落到地面,而“毛毛细雨”则缓慢地飘落到地面.【查阅资料】物体从高空下落时,速度越来越大,所受阻力也越来越大,当阻力增大到与重力相等时,将以某一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这个速度被称为物体下落的收尾速度.【提出问题】物体从高空下落时的收尾速度与什么因素有关?【建立猜想】①可能与物体的横截面积有关.②可能与物体的________有关.【设计方案】同学们经讨论后认为,可以用小球作为理想化模型来代替生活中的不规则物体作为研究对象进行探究.于是同学们决定取5个不同的小球进行实验,在相同环境条件下,分别从一定高度(足够高)由静止下落,来探究小球从高空下落时的收尾速度与哪些因素有关.【获取证据】相关测量数据见下表:【得出结论】(1)比较1、2号小球的相关实验数据,可以得到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拓展应用】(2)根据表中数据,推测5号小球的收尾速度v=________m/s.(3)请你结合上述探究,解释“跳伞运动员打开降落伞后比打开降落伞前收尾速度小”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 ( 扬州26题)(6分)某兴趣小组将一张硬卡片对折,在开口的一边剪两个小豁口A和B,然后套上橡皮筋,做成了一个会跳的卡片(如图所示).为了探究卡片跳起的高度与哪些因素有关,该兴趣小组提出了如下猜想:第4题图A. 与卡片的质量有关B. 与橡皮筋的形变量有关C. 与橡皮筋的条数有关为了验证猜想,小组选用几根相同的橡皮筋和几张相同材料的卡片进行实验.(1)小明将图中的卡片反过来,把它放在桌面上用手向下压,使橡皮筋伸长,迅速松开手,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这个现象说明:发生弹性形变的橡皮筋能对卡片________,因此它具有弹性势能.(2)探究跳起高度与质量是否有关,应选择质量不同的卡片,控制其他实验条件相同.操作中将卡片反过来,每次把它在桌面上用手压平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3)探究跳起高度与橡皮筋形变量是否有关,请你为该小组提供使橡皮筋的形变量不同的两种方法: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5. ( 温州26题)(9分)“扔纸飞机”是民间传统游戏.某兴趣小组同学认为:纸飞机的飞行距离除了与发射速度的大小有关外,还可能与纸飞机大小、材料和发射角度等因素有关.为了验证猜想,小组成员将打印纸和旧报纸裁成不同面积的纸张,制作了相同形状的纸飞机若干个,利用固定在室内某一位置的简易发射器,以相同大小的发射速度和不同发射角度(发射方向与水平面的夹角)进行多次实验,整理相关数据如表一.表一:纸飞机飞行距离与发射角度关系记录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若要寻找纸飞机最大飞行距离的发射角度,在上述研究结果的基础上,应如何设置发射角度进行进一步实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小组成员又制作了三架形状相同的纸飞机,用该发射器以相同大小的发射速度进行实验,实验要求如表二.若甲、乙、丙这三架纸飞机飞行距离分别为s甲、s乙、s丙,请预测它们的大小关系:____________.表二:三架纸飞机实验要求6. ( 福州叫下垂量.小亮猜想:一根钢梁的下垂量h可能与重物对钢梁的拉力F、两个支撑柱间距离s这两个因素有关,并进行如下实验:第6题图(1)要探究“一根钢梁的下垂量h与两个支撑柱间距离s的关系”,他必须控制__________________一定,改变__________________.(2)要探究“一根钢梁的下垂量h与所受拉力F的关系”,必须控制两支撑柱间距离一定,记录下钢梁受到不同拉力时的下垂量(忽略钢梁自重的影响),数据如下表所示:并画出下垂量h与所受拉力F关系的图线.②根据图像可知:当拉力为5 000 N时,下垂量是________cm.③根据图像可得结论:当两支撑柱间距离等因素相同时,____________________.类型二电学创新实验7. ( 泰安31题)(8分)磁场的强弱用磁感应强度(用字母“B”表示)的大小来表示,磁感应强度的单位是特斯拉(用字母“T”表示).某种材料的电阻随磁场的增强而增大的现象称为磁阻效应,利用这种效应可以测量磁感应强度.若R B、R0分别表示有、无磁场时磁敏电阻的阻值,如图为某磁敏电阻的电阻比值R BR 0跟磁感应强度B 关系的图像,现在要测量磁敏电阻处于磁场中的电阻值R B .提供的实验器材如下:一节旧干电池,磁敏电阻R B (无磁场时阻值R 0=100 Ω),两个开关S 1、S 2,导线若干.另外,还有可供再选择的以下器材:A. 电流表(量程:0~0.6 A ,0~3 A);B. 电压表(量程:0~3 V ,0~15 V);C. 定值电阻R 1(阻值:1.5 kΩ);D. 定值电阻R 2(阻值:80 Ω);E. 定值电阻R 3(阻值:5 Ω).第7题图(1)设计一个可以准确测量磁场中该磁敏电阻阻值的电路,磁敏电阻所处磁场磁感应强度B 大小约为1.0~1.2 T.请你从A 、B 、C 、D 、E 五种实验器材中再选择两种器材,并根据要求完成下列问题. ①选择的两种器材是________(填写器材前面字母序号). ②选择电表的量程是________.③在答题卡方框中现有电路的基础上画出实验电路图(实验测量过程中不拆接电路). (2)若要准确测出该磁敏电阻所处磁场磁感应强度大小约0.1~0.3 T 的阻值,在你设计测量的电路中,从A 、B 、C 、D 、E 五种实验器材中再选择两种器材是________(填写器材前面字母序号).8. ( 陕西32题)(7分)雨天乘车时,小华发现小车前挡风玻璃上的刮水器随着雨的大小,刮动的速度相应的发生变化,停雨后,刮水器自动停止工作.小华查阅相关资料后,发现它的工作电路中安装有“雨水检测金属网”装置.小华想,该装置究竟在刮水器工作中起到了什么作用,于是他自制了如图甲所示的雨水检测金属网(以下简称检测网),并设计了如图乙所示模拟电路进行探究.第8题图(1)小华按照所设计的电路图连接电路.实验时,检测网未放入雨水中,电路处于断开状态,再将检测网放入雨水中,电路接通,表明雨水是________(选填“导体”或“绝缘体”).小华通过观察电路中______________的变化,来判断电动机转速的变化,从而反映刮水器刮水速度的变化.(2)将检测网竖立并浸入雨水中不同深度处进行实验,记录如下数据.①结合上述实验将表格中的数据补充完整.②分析数据可知,检测网浸入雨水中深度越深,电流表示数越大,这说明a、b间接入电路的电阻在________(选填“变大”或“变小”).根据影响导体电阻大小的因素可知:a、b间接入电路的电阻变化是由导体的______________变化引起的.(3)小华设计的电路在无雨水时,电动机不能转动,无法实现车窗的清洗.请你在不拆卸原电路的基础上,在该电路中加装一个电路元件,以解决此问题.加装的元件是:________.简述你的做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9. ( 扬州25题)(6分)物理兴趣小组在“探究水果电池电压”的实验中:小明用铜片和锌片作为电极插入较小的柠檬制成了一个水果电池,如图所示.小华用铜片和铝片插入较大的柠檬也制成了一个水果电池.他们分别连通相同的音乐芯片,小华比小明的芯片声音要响一些.由此他们作出如下猜想:第9题图猜想一:水果电池电压可能与水果的大小有关;猜想二:水果电池电压可能与电极的材料有关.(1)为了验证猜想一,小明用同一个柠檬制成的水果电池,沿着电极插入的方向不断慢慢地切去外侧的部分柠檬,分别测出电压,如表1所示:表1(2)为了验证猜想二,小华用铜片作为电池的正极,分别用外形相同的锌、铝、铁等金属片作为电池的负极,将金属片电极插入柠檬,并保持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相同,分别测出电压,如表2所示:表2分析表中数据,得到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小明先将柠檬压在桌面上滚了几下,再做成水果电池,测出电压达到1.0 V,据此请你提出一个有价值、可探究的问题:____________________.类型三热学创新实验10. ( 衢州27题)(6分)人们都说:“被100 ℃的水蒸气烫伤,要比被100 ℃的热水烫伤严重得多”.小柯认为这是因为100 ℃的水蒸气和100 ℃的热水温度虽然一样,但100 ℃的水蒸气变成100 ℃的热水时,还要放出热量.对此,小柯设计了以下实验证明自己的观点.第10题图【实验过程】(实验中的热损失及热胀冷缩对实验的影响忽略不计)①将一定量温度为t1的冷水装入一个双层玻璃真空保温杯中,液面如图甲所示位置,标记为A.②向杯中插入导管,将100℃的水蒸气通入保温杯的冷水中(水蒸气全部被吸收),发现杯中水面明显上升.③一段时间后,停止通入水蒸气,移出导管后,杯中液面位置如图乙所示,标记为B,再测出此时杯中水的温度为t2,比较发现t2高于t1.(1)杯中水面上升是通入的水蒸气发生___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的结果.(2)t2高于t1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小江认为因未设置对照,小柯的实验还不足以证明他的观点.请你在原实验的基础上,帮助小柯设计后续实验方案(要求简要叙述实验过程和证明小柯观点的应有结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类型四综合知识创新实验11. ( 郴州27题)(10分)太阳能作为一种新能源,已被人类广泛使用.例如太阳能路灯,其核心部件是光电板.某兴趣小组提出了一个问题:影响光电板吸收太阳能的多少与哪些因素有关呢?他们对这个问题有如下猜想:猜想1:影响光电板吸收太阳能的多少可能与光电板的光照时间有关;猜想2:影响光电板吸收太阳能的多少可能与光电板的面积有关;猜想3:影响光电板吸收太阳能的多少可能与光电板的颜色有关.根据以上猜想,他们设计好实验方案,进行了实验探究,步骤如下:A. 先选用相同的三块0.1m2的光电板,在其表面都涂上黑色,正对太阳光,照射时间分别为10 min、20 min、30 min,光电板吸收的能量被储存.让它们对相同的LED灯供电,并记录发光时间于下表中;B. 再选用0.2 m2、0.3 m2两块光电板,在其表面都涂上黑色,正对太阳光,照射时间都为10 min,光电板吸收的能量被储存,让它们对相同的LED灯供电,并记录发光时间于下表中;C. 然后再选用相同的两块0.1m2的光电板,在其表面分别涂上绿色和白色,正对太阳光,照射时间都为10 min,光电板吸收的能量被储存,让它们对相同的LED灯供电,并记录发光时间于下表中.吸收太阳能的多少与光电板的光照时间有关.(2)由表中1、4、5三组数据能对猜想______________进行验证,得出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由表中数据分析可知,制作太阳能光电板用________色最好.(4)综合分析可知,影响光电板吸收太阳能多少的因素有光照时间、光电板的面积、表面所涂颜色.你觉得还与哪些因素有关?(写出一种即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最新中考物理真题专题汇编:创新实验题参考答案1. (1)如答图所示第1题答图(2)104~7 s电梯匀速上升(答案合理即可)【解析】(1)根据表格中的数据,利用数学中描点连线的方法作出对应的图像即可,见答图;(2)当电梯在0 s时,处于静止状态,此时物体的重力和传感器对物体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大小相等,即物体的重力为10 N;根据(1)中的图像可知,在0~4 s内,物体受到向上的力大于重力,所以物体向上做加速运动;在4~7 s内,物体受到向上的力等于自身的重力,即电梯匀速上升;在7~10 s内,物体受到向上的力小于自身重力,所以物体向上做减速运动.2. (1)左(2)仰角①变化量(或差值、减小量)②不一定越大(3)下小于【解析】(1)飞机模型相对于地面是静止的,气流向右,所以以飞机为参照物气流是向右运动的,反过来,以气流为参照物,飞机向左飞行.(2)根据控制变量法的要求,要探究和某个因素的关系时,只能改变这一因素,同时必须保持其他因素不变,所以要探究升力与仰角的关系,就必须保持风速等不变,只改变仰角的大小.①每次实验前,不吹风时,“机翼”只受重力和弹簧拉力的作用,这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等于机翼的重力G;当吹风后,机翼受到向上的升力,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机翼重力与升力的差,即F=G-F升,因此机翼受到的升力其实就等于吹风前后弹簧测力计的读数变化量,理由是G-F=G-(G-F升)=F 升.②分析表格中第二列数据发现,保持其他因素不变时,随着仰角的增大升力是时大时小;分别分析三、四列的数据也可以得到相同的结论,即升力并不一定随仰角的增大而增大.分析第二行数据,可以发现,当其他因素不变时,机翼面积分别为275 cm2、395 cm2和566 cm2依次增大时,飞机受到的升力依次为3.5 N-3.2 N=0.3 N、3.5 N-3.0 N=0.5 N和3.5 N-2.6 N=0.9 N,也依次增大,由此可得,其他因素不变时,机翼面积越大,获得的升力越大.分析其他行的数据也可以得出同样的结论,因此可得:当质量、形状、仰角和风速等相同时,机翼表面积越大,获得升力越大.(3)实验时机翼沿金属杆上升,它相对于金属杆向上运动,所以金属杆对机翼就有一个向下的摩擦力,这个摩擦力会抵消机翼受到的一部分升力,使得升力的测量值小于飞机实际获得的升力.3. 【建立猜想】②质量(重力、形状、空气阻力等合理即可)【得出结论】(1)在该实验环境下,半径相同的小球从高空落下时的收尾速度与质量成正比(或在该实验环境下,半径相同的小球从高空落下时的收尾速度随质量的增大而增大)【拓展应用】(2)40(3)打开降落伞后横截面积(或半径、体积)增大【解析】建立猜想:②与物体本身有关的因素有物体的质量、重力、形状等.得出结论:(1)根据表中的数据,小球质量不同,小球半径相同,小球的收尾速度不同,即结论为:在该实验环境下,半径相同的小球从高空落下时的收尾速度随质量的增大而增大;拓展应用:根据表中数据,小球的收尾速度与小球质量和小球半径有关,与小球的质量成正比,与小球的半径成反比,根据表中1、2得出小球收尾速度与质量的关系式为v =8 m ;根据表中2、3、4得v =8 m (0.05r )2,即推测5号小球的收尾速度为40 m/s ;(3)打开降落伞后,相当于增大了小球的半径,即降落伞的半径增大.4. (1)卡片向上弹起 做功 (2)控制橡皮筋形变量相同 (3)①在相同的卡片上改变剪开豁口的距离 ②在相同的卡片上改变剪开豁口的深度(或用相同的卡片,改变每次下压的幅度)(答案合理即可得分)【解析】(1)橡皮筋伸长时具有弹性势能,松开手时橡皮筋就会对卡片做功,使卡片向上弹起;(2)要探究卡片跳起的高度与质量是否有关,应控制橡皮筋的条数、橡皮筋的形变量相同,将卡片反过来,每次将它在桌面上用手压平的目的是使橡皮筋的形变量相同;(3)要使橡皮筋的形变量不同可以采取的方法:在相同的卡片上改变剪开豁口的距离;在相同的卡片上改变剪开豁口的深度;用相同的卡片,改变每次下压的幅度等.5. (1)在发射角度为0~45°之间,纸飞机的飞行距离随发射角的增大是先增大后减小 (2)在0~30°的发射角度范围内增加更多发射角度的实验组别 (3)s 甲>s 丙>s 乙【解析】(1)分析表中实验数据可以发现,随着发射角度的增大,纸飞机飞行的平均距离是先增大后减小;(2)由实验数据可以发现,发射角度在0~15°之间时,纸飞机飞行距离逐渐增大,在15~30°时飞行距离又逐渐减小,但通过数据又不能确定15°的发射角度是不是纸飞机的最大飞行距离的角度,因此应在0~30°的发射角度范围内增加更多发射角度的实验组别来进一步实验;(3)分析表一中①、③两次数据可以看出,相同纸张大小的不同材料的纸飞机,以相同角度发射时,打印纸制作的纸飞机飞行的距离大于旧报纸制作的纸飞机,据此可知,甲的飞行距离大于丙;而大小、材料相同的纸飞机,其飞行距离从15°~30°时,飞行距离逐渐变小,所以丙的飞行距离大于乙,综上所述,甲、乙、丙三架飞机的飞行距离大小关系是s 甲>s 丙>s 乙.6.(1)重物对钢梁的拉力 两个支撑柱间的距离(2)①见答图第6题答图②10 ③下垂量与重物对钢梁的拉力成正比【解析】(1)有两个因素(拉力和支撑柱间的距离)影响一根钢梁下垂量h ,当要探究“一根钢梁的下垂量h 与两个支撑柱间距离s 的关系”,必须用控制变量法,保证另一个因素(拉力)不变,来改变两个支撑柱之间的距离,所以答案分别为:重物对钢梁的拉力、两个支撑柱间的距离.(2)①在图像中描点,把这些点顺次连接,如答图所示.②由图像可以读出当拉力为5 000 N 的时候所对应的下垂量h 为10 cm ,故答案为10;③F 、h 图像为一条经过原点的直线,依据数学中正比例函数的特征可以得出结论:在两支撑柱间距离等因素一定时候,下垂量与重物对钢梁的拉力成正比,故答案为:下垂量与重物对钢梁的拉力成正比.7. (1)①BC ② 0~3 V ③如答图所示第7题答图(1)或 第7题答图(2)(2)BD【解析】(1)①实验中磁敏电阻所处磁场磁感应强度B 的大小约为1.0~1.2 T ,由图像可知,此时对应的R B R 0在12~14之间,又无磁场时磁敏电阻的阻值为100 Ω,则有磁场时磁敏电阻的阻值范围为12×100 Ω~14×100 Ω,即1 200 Ω~1 400 Ω.由于该电阻的阻值太大,电路中的电流太小,无法使用电流表正确测出电流大小,故设计实验时不能选用电流表;若只用电压表测量,则可以将被测磁敏电阻与一定值电阻串联,分别测出它们两端的电压,结合串联分压的特点即可求出被测磁敏电阻的阻值大小.为了使电压表示数正常,应使定值电阻与磁敏电阻的阻值接近,故可以选择阻值为1.5 kΩ的定值电阻R 1.②实验中所用电源为1节旧电池,电压低于1.5 V ,故电压表的量程可选择0~3 V .③该实验中,要求测量过程中不能拆接电路,故只能通过开关的断开与闭合转换电压表的测量对象,以分别测得磁敏电阻两端的电压和电源电压,方法就是用电压表与磁敏电阻并联测其电压,用一开关与定值电阻并联,开关断开时,电压表只测量磁敏电阻分得的电压,开关闭合时,定值电阻被短路,电压表测量的是电源电压(其他合理方案也可).(2)若要准确测出该磁敏电阻所处磁场磁感应强度大小约为0.1~0.3 T 的阻值,则首先需要从图像中找出对应的R B R 0的范围,在1~3之间,所以磁敏电阻的阻值范围为1×100 Ω~3×100 Ω,即100 Ω~300 Ω,此时电路中的电流仍然较小,故仍需选择电压表,且定值电阻仍需与磁敏电阻的阻值接近,应选择80 Ω的定值电阻.8. (1)导体 电流表示数 (2)① 0 ②变小 横截面积 (3)开关 将开关与检测网并联(其他答案合理即可)【解析】(1)检测网未放入水中时电路处于断开状态,说明金属检测网不能直接使电路接通;而将检测网放入水中电路接通,说明雨水能够导电,是导体;通过电动机的电流越大,电动机的转速越快,所以小华可以通过观察比较电流表示数的变化来判断电动机转速的快慢,从而反映刮水器刮水速度的变化.(2)因为电源电压不变,所以电流表的示数变大说明电路中的电阻变小,也就是a 、b 间接入电路中的电阻变小;因为雨水检测网接入电路中的长度不变,浸入水中越深,其接入电路中横截面积越大,所以可以推知a 、b 间接入电路中的电阻变化就是由导体的横截面积变化引起的.(3)要使电路无雨水时电动机可以转动,最简单的方法是给电路中加装一个开关,把开关与检测网并联.这时,当电路中有水时,断开开关,电动机的转速由雨水的大小控制;当电路中无雨水时,通过开关的通断即可控制电动机工作.9. (1)错误 (2)两电极间的距离 电极插入的深度 水果电池的电压与电极的材料有关(3)挤压水果(改变水果的果酸浓度)是否影响水果电池的电压(答案合理即可)【解析】(1)实验中保持其他因素不变,不断地切小水果,使柠檬的体积变小,但是所测电压的变化在误差范围内,因此可得水果电池的电压与水果的大小无关,故猜想一是错误的.(2)我们验证的是水果电池的电压与电极材料的关系,因此,在电极变化的情况下,要确保其他条件不再发生变化,比如水果的种类、电极材料之间的距离、电极材料插入水果的深度等,通过实验发现其他因素不变时,只改变电极的材料,水果电池的电压发生了改变,则说明水果电池的电压与电极的材料有关.10. (1)液化(2)水蒸气液化放热变成100 ℃的热水过程中会继续放热(3)方法一:另取一个与小柯实验时相同的真空保温杯,倒入与小柯实验时相同体积、相同温度的冷水,再向保温杯的冷水中倒入100 ℃的热水直至总水量与小柯实验时保温杯中热水的水量相等,混合均匀后立即测出此时杯中水的温度t3,若t3低于t2,即可证明小柯观点正确.方法二:先倒出保温杯中的热水,待杯子冷却后,倒入t1温度的冷水至A处,再向保温杯的冷水中倒入100 ℃的水直至总水量达到B处,混合均匀后立即测出此时杯中水的温度t3,若t3低于t2,即可证明小柯观点正确.【解析】(1)把水蒸气通入冷水中,水蒸气会放热,发生液化,变成液态的小水滴,导致杯子中液面上升;(2)把水蒸气通入冷水中,水蒸气会液化放热变成100 ℃的热水继续降温放热,杯子中的冷水由于吸收热量导致温度升高,所以t2大于t1.11. (1)1、2、3(2)2在光照时间和光电板的颜色相同时,光电板的面积越大,吸收的太阳能越多(3)黑色(4)电池板的倾角、电池板的清洁程度等【解析】(1)从表格中的序号1、2、3可知,在光电板的面积和颜色相同的情况下,光照时间从10~30 min,LED 灯发光的时间则从30~90 min,可见,1、2、3组数据验证了猜想1. (2)从表格中的序号1、4、5可知,在光照时间和光电板的颜色相同时,光电板的面积从0.1~0.3 m2,LED灯发光的时间则从30~90 min,可见,1、4、5组数据验证了猜想2.结论是:在光照时间和光电板的颜色相同时,光电板的面积越大,吸收的太阳能越多.(3)从表格中的1、6、7组数据可知,在光电板面积和光照时间相同的情况下,黑色表面吸收的太阳能较多.(4)本问是一个开放性问题,可以从电池板的倾角、电池板的清洁程度等因素考虑.。
中考物理试题调研 题型4 探究影响音调和响度的因素
![中考物理试题调研 题型4 探究影响音调和响度的因素](https://img.taocdn.com/s3/m/8f228fef84254b35eefd346e.png)
题型4探究影响音调和响度的因素母题探究典例13在学习二胡的演奏过程中,小明发现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是受各种因素影响的,他决定对此进行探究,经过和同学们讨论,提出以下猜想:猜想1: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横截面积有关猜想2: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长短有关猜想3: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材料有关为了验证上述猜想是否正确,他们找到了下表所列的4种琴弦,进行实验:(1)为了验证猜想1,应选用编号为、两种规格的琴弦进行实验.(2)在验证猜想3时,小明发现粗心的同学没有把表格中的数据填全,表中①位置所缺的数据(3)小明在这个探究实验中,采用的研究方法是解析:该题主要是运用控制变量思想进行解答.【答案】 (1)A B (2)55 (3)控制变量法典例14如图所示是课本上的演示实验,请按要求回答:该装置能探究声音产生的原因,还能探究声音的和的关系.【答案】响度振幅题型攻略(1)音调的高低与声源的振动频率有关:声源的振动频率越高,音调越高;声源的振动频率越低,音调越低.(2)响度的大小与声源振动的振幅有关:振幅越大,响度越大;振幅越小,响度越小.(3)实验时要运用控制变量思想.举一反三典例15如图所示,用纸片分别接触转速相同、齿数不同的旋转齿轮时,纸片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是不相同的,这一实验表明,音调的高低与声源振动的有关。
【答案】频率(或快慢)典例16如图所示,将一把钢尺紧按在桌面上,一端伸出桌边,拨动钢尺,听它振动发出的声音.改变钢尺伸出桌边的长度,再次用力拨动,使钢尺两次振动的幅度大致相同,听它发出声音的变化.这个实验用来探究A.声音能否在固体中传播B.响度与物体振幅的关系C.音调与物体振动频率的关系D.音色与发声体的哪些因素有关解析:使钢尺两次振动的幅度大致相同,即振幅是相同的,B错;钢尺发出的声音,是通过空气传播到耳朵的,A错;“改变钢尺伸出桌边的长度”可知,伸出的部分越短,物体振动得越快,即频率越大,C正确;音色基本没有变化,D错.【答案】 C典例17如下实验,属于研究“影响声音响度的因素”的一项是A.让同一小球从不.同高度掉到鼓面上,听声音的不同B.把玻璃罩里的空气慢慢抽出,听声音的变化C.把塑料片以不同的速度从梳子上刮过,听声音的不同D吹哨子,把活塞向下慢慢拉动,听声音的变化2019-2020学年物理中考模拟试卷注意事项:1. 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考生信息条形码粘贴区。
中考物理 探究电流与电阻关系实验--四类计算题型
![中考物理 探究电流与电阻关系实验--四类计算题型](https://img.taocdn.com/s3/m/40829e762f3f5727a5e9856a561252d380eb20be.png)
R定最大 R滑最大
R滑最大
R定 =10 U =15V
R定 =20 U =9V
R定
=30
U
7V
R定
=40
U
=6V
R定 =50 U =5.4V
U最大
=
R定最大 +R滑最大 R定最大
U定
=
50+40 50
3V
=5.4V
综上所述,选用的电源电压为3V~5.4V
四、求定值电阻范围 例4.若电源电压为9V,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控制为3V,滑 动变阻器的规格为“30Ω 1A”,电流表选0~0.6A量程,电 压表选0~15V量程,则选用的定值电阻阻值范围是_____Ω 至_____Ω。
(1)同学们设计并连接了如图甲所示的实验电路,想用电 压表的3V量程测量定值电阻R两端的电压,请你用笔画线 代替导线,帮助他们把电压表正确连接在电路中(导线不 能交叉);
(2)他们先将R=5Ω的电阻接在图甲中a、b间,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 片,使电压表示数为U0;保持滑片不动,用10Ω的电阻替换a、b间的电 阻后,需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向_____(选填“左”或“右”)端移 动,才能保持a、b间的电压U0不变;再依次更换a、b间电阻为15Ω、 20Ω继续实验。他们根据测量数据作出了电流表示数I与a、b间电阻R阻 值的关系图像,如图乙所示。由乙图可知:a、b间电压U0的值为 ______V;a、b间电压一定时。通过a、b间导体的电流与导体的电阻成 ______比;
(1)注意在连接电路时,开关必须处于_______状态; (2)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图甲的实验电路连接完整(要 求:滑动变阻器滑片P向左滑动时电流表示数变大,导线 不允许交叉); (3)正确连接电路后闭合开关,发现电流表有示数,无论 怎样移动滑片P,电压表都无示数,则故障可能是 __________(答出一种情况即可);
中考物理力学部分新题型1
![中考物理力学部分新题型1](https://img.taocdn.com/s3/m/26631319e009581b6ad9eb1d.png)
中考新题型力学部分(四)1、斜面是一种简单机械:生活中经常用到它. 工人师傅小波和小新分别用如图所示的甲、乙两种方法:将同样的物体搬上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甲方法不可以省力:但能省功 B .甲方法可以省力:也能省功 C .乙方法可以省力:但不能省功 D .乙方法可以省力:也能省功(1)小李同学在测斜面机械效率的实验中:使用图a 所示的装置:他将木块从斜面底部用弹簧测力计沿斜面方向匀速拉到顶部: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如图b木块重 G /N 斜面高 h /m 沿斜面的拉力F /N斜面长 s /m 有用功 W 有/J 总功 W 总/J 机械效率 η20.20.5(2) 小李同学认为摩擦是影响斜面机械效率的重要因素:为提高斜面的机械效率:他用小车代替木块重做上面的实验:并采取其它措施减小摩擦力的影响:分别将小车沿不同长度的斜面拉上同一高度:记录的数据如下表: 小车重 G /N 斜面高 h /m 沿斜面的拉力F /N 斜面长 s /m 有用功 W 有/J 总功 W 总/J 机械效率 η 6 0.2 2.5 0.5 1.2 1.25 96% 6 0.2 1.3 1 1.2 1.3 92% 60.20.91.51.21.3589%通过对上面数据的分析可得出:使用斜面时越省力就越要 移动距离。
若忽略摩擦:小车重G 、斜面高h 、沿斜面方向的拉力F 、斜面长s 这几个量的关系是: 。
答案:C (1) 木块重 G /N 斜面高 h /m 沿斜面的拉力F /N 斜面长 s /m 有用功 W 有/J 总功 W 总/J 机械效率 η 20.210.50.40.580%(2) 多 Fs =Ghhs F 图a图b N 0 2 4 1 3 52 4 13 52、课题:研究与力有关的现象⑴.为了研究物体不受力时的运动情况:小组回顾了真空是否传声的探究:把正在响铃的闹钟放在玻璃罩内:逐渐抽出罩内的空气:使玻璃罩内的空气越来越稀薄:发现闹钟的声音越来越小。
中考物理题型4 跨学科综合题
![中考物理题型4 跨学科综合题](https://img.taocdn.com/s3/m/264cb287b1717fd5360cba1aa8114431b90d8e88.png)
题型4跨学科综合题编者按:《教育部关于加强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命题工作的意见》中提到“……积极探索跨学科命题……”跨学科综合题是在实施新课程标准过程中出现的一类新颖试题,不单纯考查物理知识,而是要求考生综合运用多学科基础背景知识来答题.考生需掌握好初中阶段大纲要求的各科基础知识,以此来拓宽知识面,从而看懂物理表达的多学科知识内容.分析全国中考真题,涉及跨学科综合题的地市有:长沙、烟台、温州、宁夏、甘肃省卷、绵阳等.这类试题对综合能力要求高,是以后全国中考命题的新趋势,考生应多加关注.1. (2019 烟台)“万物生长靠太阳”,绿色植物的生长需要阳光.物理学研究表明,不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它反射的色光决定的,由此可以推测,不利于绿色植物生长的光是()A. 红光B. 黄光C. 绿光D. 紫光2. (2020温州)科学中常用数学方法来表示某些量的关系.下列图像中能用阴影面积表示相应的量是()3. (2020甘肃省卷)《中国诗词大会》在央视综合频道播出,让我们分享诗词之美,感受诗词之趣.对于诗词中物理知识的解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霜叶红于二月花”中“霜”的形成是升华现象,需要放出热量B. “池水映明月,潭清疑水浅”,“水浅”是由光的反射造成的C. “绿树阴浓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倒影”是光的折射形成的D.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钟声到客船”说明空气能够传播声音4. (2019舟山)建立结构与层次的观念,有利于我们认识纷繁复杂的客观世界.下列各项中的内容,依次与图中a、b、c、d四圈所表示的结构与层次对应的是()第4题图A. 系统→器官→组织→细胞B. 质子→原子核→原子→分子C. 地月系→太阳系→银河系→河外星系D. 动能→势能→机械能→能量5. (2020宁夏)有些优美的诗词既是对生活和自然现象的生动描述,也与物理知识联系紧密.对下列诗词中涉及的物理知识解释正确的是()A.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中的笛声是由笛管振动产生的B. “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说明声音具有能量C. “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中露的形成是汽化现象D. “花气袭人知骤暖,鹊声穿树喜新晴”,“花气袭人”说明分子在做无规则运动6. (2020绍兴)科学研究常采用转换、模型、分类和控制变量等研究方法,下列采用转换的是()7. (2020长沙)我国很多的民间谚语蕴含着丰富的物理知识,下列谚语与物理知识对应正确的是()A. 小小秤砣压千斤——等臂杠杆B. 摘不到的镜中花——光的折射C. 墙内开花墙外香——扩散现象D. 下雪不冷化雪冷——凝固放热8. (2019舟山)归纳法是一种由个别到一般的推理方法,是科学研究的重要方法之一,但观察和研究无法穷尽所有事实.因此通过归纳得出的结论常会出错.下列归纳所得结论正确的是()9. (2020 宁波)如图为一种自热火锅的构件图.该自热火锅的发热包内有铁粉、铝粉、炭粉、生石灰等物质,将发热包放到水中,会放出大量的热.有关该自热火锅的说法不合理...的是()第9题图A. 生石灰与水反应,会放出大量的热B. 设计出气孔的目的是为了避免使用时盒内气压过高C. 遇水能放出热量的物质都能作为发热包的内容物D. 使用过的发热包即使干燥后也不能重复使用10. (2020丹东)学校音乐课上,同学们齐声合唱《歌唱祖国》.同学们的歌声是声带________产生的,歌声是通过________传播到音乐老师的耳朵里的.11. (2020扬州)唐代高骈的诗句“绿树浓阴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中蕴含着一些物理知识:看到“绿树”是树叶________(选填“反射”“折射”或“吸收”)绿光;“倒影”是正立、________(选填“放大”“缩小”或“等大”)的________像.12. (2020湖州)水循环是指地球上不同水体进行水分交换的过程.通过水循环,地球上的水、大气、岩石和生物发生了密切的联系.(1)陆地和海洋中的水以蒸发的形式转化为大气水,其蒸发的快慢与液体的表面积、温度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因素有关.(2)水体在陆地和海洋之间输送的环节主要是水汽输送和____________.13. (2020绵阳)宽握距引体向上要求:两手用宽握距正握(掌心向前)单杠,略宽于肩,两脚离地,两臂自然下垂伸直;用力将身体往上拉起,下巴超过单杠时稍作停顿,然后恢复完全下垂,即为完成1次.小明同学体重600 N,正握单杠且两臂自然下垂伸直时,下巴与单杠的高度差是0.4 m,他在某次测试中,1 min内完成了10次引体向上,则他完成1次引体向上至少做功______J,整个测试过程中做功的平均功率最小是________W.14. (2020台州)珠穆朗玛峰高程测量的历史是一部测绘科技进步史.每次测量都体现了测绘技术水平的不断进步,彰显测绘技术的最高水平,反映了人类对自然的求真与探索精神.第14题图(1)在19世纪,人类首次用三角测量法对珠峰的高度进行测量.如图甲,由于光从数千米高的峰顶到300千米外观测点,经过不均匀的大气层发生________(选填“折射”“反射”或“直线传播”),使测量结果偏大.(2)2020年5月,中国高程测量队在珠峰顶首次开展重力测量,直接测得g.已知g与海拔高度h的关系如图乙所示,测量队员随身携带的重物从珠峰脚到珠峰顶,重物受到的重力大小将会怎么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据测量,珠峰的高度仍在以每年约0.3厘米的速度上升.用板块构造学说解释,珠峰的高度上升是由于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的________(选填“碰撞”或“张裂”).15. (2020嘉兴)(9分)新冠疫情期间,ECMO(体外肺膜氧合)技术的使用挽救了许多危重患者的生命.ECMO技术的原理是将体内的静脉血引出体外,经过人工心肺旁路氧合后注入病人的静脉或动脉,起到部分心肺替代作用,其主要设备包括氧合器、氧气泵、动力泵、监测系统、医用物理升温仪等.第15题图(1)ECMO 技术主要设备中的氧合器替代的是人体________(填器官名称)的功能.(2)ECMO 技术常被用于挽救肺功能丧失或心肺功能衰竭病人的生命,其中被用于挽救心肺功能衰竭病人生命的是图______所示模式,判断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已知热交换器管道内血流量为5 L/min ,为了维持病人正常体温,需对流入人体血液进行加热.若要将血液的温度从33 ℃提高到37 ℃,则血液每分钟需要从热交换器吸收多少热量?[Q 吸=cm (t -t 0),血液的比热容为0.85×103 J/(kg·℃),密度为1.05×103 kg/m 3]题型4 跨学科综合题1. C2. B3. D4. B5. D6. D7. C8. B9. C 10. 振动 空气11. 反射 等大 虚 12. (1)液体表面空气流动速度 (2)径流(或“地表径流和地下径流”)13. 240 40 【解析】完成1次引体向上至少做功为W =Gh =600 N×0.4 m =240 J ;则1 min最少做功为W 总=10W =10×240 J =2 400 J ,所以测试过程中做功的平均功率最小是P =W t=2 400 J 60 s=40 W. 14. (1)折射 (2)变小 (3)碰撞15. (1)肺(2)乙 氧合后的血液直接进入主动脉,不需要依靠心脏将其压入主动脉解:(3)血液的体积V =1 min×5 L/min =5 L =5×10-3 m 3血液的质量m =ρV =1.05×103 kg/m 3×5×10-3 m 3=5.25 kg血液每分钟需要从热交换器吸收的热量Q 吸=cm (t -t 0)=0.85×103 J/(kg·℃)×5.25 kg×(37 ℃-33 ℃)=17 850 J。
中考物理 创新实验题型(含解析)
![中考物理 创新实验题型(含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6834969ecf84b9d529ea7a04.png)
第三部分全国视野创新题型推荐题型一创新实验1.(2019河北)形状规则、质量分布均匀的物体,它的重心在它的________上.如图所示为质量分布均匀但形状不规则带有小孔的薄木板,请用细棉线、刻度尺、笔和铁架台来确定它的重心.第1题图(1)操作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判断方法:__________________即为薄木板的重心;(3)实验中没有利用到的物理知识:________.(填写序号)①二力平衡的条件②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的③重力的大小跟物体质量成正比2.(2020内江)在探究“重力与质量的关系”实验中,采用的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实验中,以钩码作为被测物体,每个钩码的质量m均为50 g.实验步骤如下:第2题图A. 将弹簧测力计在竖直方向上调零,使指针对准零刻度线.B. 把钩码挂在弹簧测力计上,当钩码静止时,读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________(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钩码所受的重力.C. 逐渐增加所挂钩码的个数,测出相应钩码的重力,并记录在下面的表格中.钩码数/个 1 2 3 4 5质量m/kg 0.05 0.10 0.15 0.20 0.25重力G/N 0.49 0.97 1.47 1.97 2.45请你在乙图坐标纸上,用描点法作出G-m图像.并根据图像得出结论:物体所受的重力与它的质量成________.3. (2020河北改编)斜面是一种简单机械,在生活和生产中使用斜面的好处是可以省力,如:________.那么斜面的省力情况与哪些因素有关呢?(使用斜面的省力情况可以通过比较沿斜面拉力F与物体重力G的比值大小来判定,比值越小,越省力)第3题图小明做了如下猜想:猜想1:与斜面的表面材料有关;猜想2:与斜面的倾斜程度有关;猜想3:与物体受到的重力大小有关.小明为验证上述猜想,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了实验.实验中所用的物块材料及其表面粗糙程度相同,在沿斜面拉力的作用下,在斜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实验中相关的记录如下表.实验序号 1 2 3 4 5 6斜面倾角θθθθθ1(θ1>θ) θ2(θ2>θ1) 斜面的表面材料木板毛巾木板木板木板木板物块重G/N 2.0 2.0 4.0 6.0 2.0 2.0 沿斜面拉力F/N 1.35 1.52 2.70 4.05 1.52 1.70回答下列问题:(1)通过对比实验________中的数据可知,使用斜面省力的情况与斜面的表面材料有关;(2)通过对比实验1、5、6中的数据,得出的结论是:在其他条件相同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为验证猜想3,小明做了实验________(填写实验序号),分析实验数据后,小明认为这几次实验省力情况相同,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 (2020嘉兴)降落伞是让人或物体从空中安全降落到地面的一种工具,广泛用于应急救生、空投物资等.某STEM项目学习小组同学对降落伞下降的速度与哪些因素有关产生了兴趣,并开展了以下探究.【实验器材】①纱布、棉布、防水布;②小沙包若干;③剪刀、刻度尺、透明胶带、绳子、天平.【提出问题】降落伞下降的速度与哪些因素有关?第4题图【建立假设】假设一:降落伞下降的速度与伞面材料有关;假设二:降落伞下降的速度与伞面面积有关;假设三:降落伞下降的速度与伞和重物的总质量有关.【收集证据】如图,将沙包挂在降落伞上,并使它从同一高度自由下落.实验时,同学们发现实验器材中缺少一种测量工具________,完善实验器材后继续实验,获得以下数据.组别伞面材料伞面面积(cm2)伞和重物的总质量(g)降落时间(s)第1次第2次第3次平均1 纱布 1 200 100 8.6 8.5 8.7 8.62 棉布 1 200 100 9.3 9.5 9.4 9.43 防水布 1 200 130 10.7 10.8 10.9 10.84 防水布 1 500 130 13.1 13.4 13.4 13.35 / / / /【得出结论】分析上述数据,发现降落伞下降的速度与________________有关.【思考讨论】进一步分析发现,针对建立的假设,所收集的证据并不完整,请你在表格中的组别5将实验方案补充完整.5. (2020郴州)小明为了研究弹簧枪能射多远(水平射程x),准备了一把可调节弹簧压缩量的弹簧枪和三种大小一样、质量不同的弹珠,并提出如下猜想:第5题图猜想A:弹珠水平射程与弹簧压缩量有关猜想B:弹珠水平射程与弹珠质量m有关猜想C:弹珠水平射程与发射点距离地面高度h有关小明先后调整弹簧的压缩量和发射点距离地面的高度.选用不同质量的弹珠,分别进行实验,实验中弹珠均水平射出.实验数据记录如下表:序号弹簧压缩量/cm弹珠质量m/g弹簧枪离地面高度h/m水平射程x/m1 2 2 0.45 1.342 4 2 0.45 2.683 6 2 0.45 4.024 4 4 0.45 1.905 46 0.45 0.506 4 4 1.00 2.847 4 4 1.50 3.48(1)比较实验序号1、2、3三次实验数据,可验证猜想________,结论是其他条件相同时,弹簧压缩量越大,水平射程越远;(2)比较实验序号________三次实验数据,可验证猜想B,结论是其他条件相同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比较实验序号________三次实验数据,可验证猜想________,结论是其他条件相同时,发射点离地面越高,水平射程越远.6.(2020衢州)为探究影响水果电池电压大小的因素,小科利用铜片、锌片作电极的水果电池(图甲)和电压传感器(精密电压测量仪)等器材进行实验,数据记录如下表:第6题图实验组别水果种类电极插入深度/cm电极之间距离/cm测得电压/V1 哈密瓜 1.0 2.0 0.8862 哈密瓜 1.0 4.0 0.8853 哈密瓜 1.0 6.0 0.8864 苹果 1.0 2.0 1.0095 苹果 1.5 2.0 1.0116 苹果 2.0 2.0 1.010 (1)为探究电极之间距离对水果电池电压大小的影响,应选用实验________(填组别)进行对比.(2)分析实验数据,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干电池与水果电池原理类似,其结构如图乙.若要改变一节干电池的电压,根据本实验的结论,你的做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题型二设计性实验1. (2020山西改编)为了保障学生安全,交警在育才中学学校门前的街道,设置了限速30 km/h 的警示牌.有家长反映,经常有车辆超速.在没有安装测速仪的情况下,请你设计实验方案,测量校门前行驶车辆的平均速度是否超速.(1)实验器材:停表、刻度尺(2)实验步骤:(3)实验结论:2.(2020天津)“停课不停学”期间,小明在“云课堂”中学习了密度计的相关知识后,想用家中可用器材(如图所示),测出一枚新鲜鸡蛋的密度. 已知水的密度为ρ水,请你帮他设计一个测量鸡蛋密度的实验方案.要求:第2题图(1)写出主要的实验步骤及所需测量的物理量;(2)写出鸡蛋密度的数学表达式(用已知量和测量量表示).3.(2019山西改编)六一儿童节,小明的爷爷特制了三个大小不同、外观镀有相同颜色的实心金属球,并在球上刻有对晚辈祝福的话,要分别送给小明和他的两个妹妹.爷爷对小明说,三个小球中两个材质相同的送给妹妹,另一个材质不同的送给小明,要小明自己想办法找出.请你设计实验,帮助小明找出这个小球.(1)实验器材:电子秤、自制溢水杯、水、小杯.(2)实验步骤:(3)实验结论:4. (2020益阳)用如图所示的电路测量电阻R x的阻值,其中电源电压恒定,定值电阻R0的阻值已知,S为单刀双掷开关.第4题图(1)扼要写出实验的主要步骤(指出物理量的名称并用相应的符号表示):(2)R x的表达式R x=________(用所测量的物理量及相应的符号表示).5. (2020泰安)现有如下实验器材:待测电源(电压大约在16 V~18 V之间)、一个实验室用的量程为0~15 V的电压表、一个开关、三个定值电阻(分别为R1=1 kΩ、R2=10 Ω、R3=20 Ω)、导线若干.请你利用实验器材,并从三个电阻中选择两个电阻,设计实验测量出电源电压值,根据要求完成下列问题.(1)选择的两个电阻是________和________.(2)在虚线框中画出实验电路图(实验测量过程中不拆接电路).(3)测量步骤及所需测量的物理量(用字母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电源电压值的表达式(用已知物理量字母和测量物理量字母表示)U0=______________.6. (2019天津)现有一个电压约为36 V的电源(电压保持不变),一个量程为0~1 A的电流表,三个阻值已知的电阻R1(20 Ω)、R2(30 Ω)、R3(10 kΩ),开关和导线若干.请合理选择器材设计实验,比较精确地测出约为10 Ω的未知电阻R x的阻值.要求:(1)画出实验电路图;(2)写出主要的实验步骤和需要测量的物理量;(3)写出待测电阻R x的数学表达式(用已知量和测量量表示).7.物理兴趣活动课上,老师让同学们测一个已知额定电压为3.8 V 的小灯泡的额定功率.老师提供的器材如下:电源电压恒为 6 V;一块电压表(量程0~3 V,分度值0.1 V;量程0~15 V,分度值0.5 V);一个滑动变阻器,一个已知阻值的定值电阻R0( R0的阻值小于该灯泡的电阻);三个开关及若干导线.请你利用上述器材,帮助同学们设计一个实验,较精确地测出小灯泡的额定功率.要求:(电路不可重组)(1)在虚线框内画出你设计的实验电路图;(2)根据你设计的电路,写出主要实验步骤及需测量的物理量;(3)写出灯泡额定功率P额的表达式(用已知量和测量量表示).答案:题型一创新实验1. 几何中心(1)①用细棉线系住小孔将不规则的薄木板悬挂起来,当木板静止时,用笔和刻度尺在木板上画出重力的作用线AB;②用细棉线系住另一小孔利用同样的方法再画出另一重力作用线CD(2)AB、CD的交点(3)③【解析】形状规则且质悬分布均匀的物体,其重心才在物体的几何中心上.(1)①用细棉线系住小孔将不规则的薄木板悬挂起来,当木板静止时,用笔和刻度尺在木板上画出重力的作用线AB;②利用同样的方法再画出另一重力作用线CD;(2) AB、CD的交点就是薄木板的重心;(3)木板静止时,根据二力平衡知识可知,木板受到的拉力和重力是一对平衡力,作用在同一直线上,由于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的,因此重心一定在所画的线上,而两条线的交点就是重心的位置.综上所述,本实验没有用到的物理知识是③.2. 等于如答图所示正比第2题答图3. 盘山公路(答案合理即可)(1)1、2(2)斜面倾斜程度越小,越省力(3)1、3、4拉力F 与物体重力G的比值相等【解析】盘山公路可以看成生产、生活中的斜面,可以省力.(1)探究斜面省力的情况与斜面的表面材料是否有关,需控制斜面的倾角、物块重力相同,改变斜面的表面材料,所以应对比实验1、2中的数据;(2)实验1、5、6中的数据,斜面的表面材料、物块重力相同,而斜面的倾角不同,且倾角越大越费力,所以得出的结论是:在其他条件相同时,斜面倾斜程度越小,越省力;(3)为验证猜想3,需控制斜面表面材料相同、倾角相同,改变物体的重力,所以小明做了实验1、3、4,分析三次实验数据后发现,拉力F与物体重力G的比值相等,所以小明认为这几次实验省力情况相同.4. 【收集证据】秒表【得出结论】伞面材料、伞面面积【思考讨论】如下表所示(合理即可)组别伞面材料伞面面积(cm2)伞和重物的总质量(g)降落时间(s)第1次第2次第3次平均5 纱布 1 200 120 / / / /5. (1)A(2)2、4、5弹珠质量越大,水平射程越近(或弹珠质量越大,水平射程越短)(3)4、6、7 C【解析】(1)比较实验1、2、3,在弹珠的质量和弹簧枪离地面的高度一定时,弹簧压缩程度越大,弹珠水平射程越远,可验证猜想A;(2)要验证猜想B,即验证“弹珠水平射程与弹珠的质量有关”时,应控制弹簧压缩量和弹簧枪距地面的高度一定,改变弹珠的质量;由2、4、5的实验数据可得出:在其它条件相同时,弹珠的质量越大,弹珠水平射程越近;(3)要探究水平射程与高度的关系,即猜想C时,要控制弹簧压缩量和弹珠的质量相同,改变弹簧枪距地面的高度,所以可比较表中序号为4、6、7的实验数据.6. (1)1、2、3(2)电极材料不变时,水果电池的电压大小与水果种类有关,与电极插入深度和电极之间的距离无关(3)改变化学填充剂的成分【解析】(1)由实验数据表格可知,在探究影响水果电池电压大小的因素时,猜测电池电压可能与水果种类、电极插入深度、电极之间距离有关时,根据控制变量法可知,在探究电极之间距离对水果电池电压大小的影响时,应控制水果种类和电极插入深度相同,而电极之间的距离应不同,在6组实验中,第1、2、3三组实验,满足上述条件,所以选用1、2、3组实验进行对比;(2)分析实验数据,可以得出的结论是:电极材料不变时,水果电池的电压大小与水果种类有关,与电极插入深度和电极之间的距离无关;(3)若要改变一节干电池的电压,应改变化学填充剂的成分.题型二 设计性实验1. (2)①在校门口前的街道边标识A 、B 两点,用刻度尺测量出来两点之间的路程s ;②让一名同学站在A 点,另一名同学站在B 点;③汽车车头行驶至A 点时,A 点处的同学举手示意,同时B 点处同学用停表开始计时;汽车车头行驶至B 点时,B 点处同学停止计时,记录汽车从A 点到B 点行驶的时间t ;④算出汽车的平均速度v =s t . (3)若v >30 km/h 则超速,若v ≤30 km/h 则不超速.2. (1)①用刻度尺测出塑料管的长度为l 0;②将装有适量食盐的塑料管竖直漂浮在水中,测出塑料管露出液面的长度为l 1;③将鸡蛋放入水中,向水中加食盐并搅拌均匀使鸡蛋悬浮,再测出塑料管露出液面的长度为l 2.(2)ρ鸡蛋=l 0-l 1l 0-l 2 ρ水 【解析】(1)实验步骤为:①用刻度尺测出塑料管的长度为l 0;②将装有适量食盐的塑料管竖直漂浮在水中,测出塑料管露出液面的长度为l 1;③将鸡蛋放入水中,向水中加食盐使鸡蛋悬浮,再测出塑料管露出液面的长度为l 2.(2)设塑料管的横截面积为S ,塑料管始终漂浮,则G =F 浮=ρ水gS (l 0-l 1)=ρ盐水gS (l 0-l 2),盐水的密度为ρ盐水=l 0-l 1l 0-l 2ρ水,鸡蛋悬浮,则ρ鸡蛋=ρ盐水=l 0-l 1l 0-l 2ρ水. 3. (2)①用电子秤分别测出小球、空小杯的质量,分别记作m 1、m 2;②在溢水杯中装满水,让小球浸没,将溢出的水收集到小杯中,用电子秤测出小杯和溢出水的总质量,记作m 3;③则小球的密度ρ1=m 1ρ水m 3-m 2;④用同样的方法分别测出另外两个球的密度ρ2、ρ3. (3)比较ρ1、ρ2、ρ3,其中密度不同的小球就是送给小明的.4. (1)a.开关S 与a 端接触,读出电流表的示数I 0 ;b.开关S 与b 接触,读出电流表的示数I x (2)I 0R 0I x【解析】当开关S 与a 端接触,读出电流表的示数I 0,可得电源电压为I 0R 0,开关S 与b 接触,读出电流表的示数I x ,根据I =U R 可得,R x =I 0R 0I x. 5. (1)R 2 R 3 (2)如答图所示 (3)闭合开关S ,读出电压表的示数U 1 (4)R 2+R 3R 2U 1(或U 1+R 3R 2U 1)第5题答图【解析】(1)若选用R 1和R 2两个电阻串联,尽管在其中一个电阻上的电压也不超过15 V ,但是指针偏转角度较小,不容易读数,因此选用R 2、R 3两个电阻串联最合适;(2)根据题意,设计的电路图如答图所示;(3)闭合开关S ,读出电压表的示数U 1;(4)电源电压值的表达式为:U 0=R 2+R 3R 2U 1或U 1+R 3R 2U 16. (1)如答图所示 (2)实验步骤:①按电路图连接电路;②只闭合开关S 1,读出电流表的示数I 1;③只闭合开关S 2,读出电流表的示数I 2 (3)R x =I 1I 2(R 1+R 2)-R 2第6题答图7. (1)如答图所示 (2)①按照电路图,连接电路,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调到最大阻值处;闭合开关S 1、S 2,断开开关 S 3,调节滑动变阻器滑片P 的位置,使电压表的示数为2.2 V ;②保持滑动变阻器滑片P 位置不动,开关S 1仍闭合,断开开关S 2,闭合开关S 3,记下此时电压表的示数为 U 0 (3)P 额=3.8 V×U 0R 0第7题答图【解析】(1)为能根据定值电阻的电流得知灯泡的电流,应将定值电阻、灯泡串联,滑动变阻器串联在电路中,因为小灯泡额定电压为3.8 V ,且要求较精确地测出小灯泡的额定功率,电压表量程应选0~3 V ,利用串联电路电压规律间接测量灯泡正常发光时两端的电压,利用开关的闭合使电压表分别测出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及滑动变阻器和定值电阻两端的总电压,如答图所示;(2)要测量小灯泡的额定功率,需要测出小灯泡额定电压下的电流,所以要先使小灯泡两端的电压为3.8 V .按图连接电路,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调到最大阻值处;闭合开关 S 1、 S 2,断开开关S 3,调节滑动变阻器滑片P 的位置,使电压表的示数为 2.2 V ,此时小灯泡两端的电压为6 V -2.2 V =3.8 V ,小灯泡正常发光.保持滑动变阻器滑片P 位置不动,开关 S 1仍闭合,断开开关S 2,闭合开关 S 3,记下此时电压表的示数为U 0,即此时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3)由分析可以得出电路的电流I 额=U 0R 0,所以小灯泡的额定功率P 额=U 额I 额=3.8 V×U 0R 0.。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考物理创新题型汇总编写(四)1.下列估测最接近实际的是()A. 一瓶600mL矿泉水约重60NB. 一床棉被的质量约为50kgC. 一包方便面约重10ND. 一本初二物理课本质量约为200g2.某实验小组设计了一种测定水平方向风力的装置(如图甲)。
绝缘轻弹簧的左端固定在压敏电阻R上,右端与中心有孔、表面竖直的金属迎风板相连,一起套在粗细均匀的水平金属杆上,迎风板与金属杆之间的摩擦忽略不计.电源电压保持7.5 V不变,电流表的量程为0~0.6 A,电压表的量程为0~15 V,小灯泡上标有“6 V 3 W”字样,且灯泡两端电压不允许超过额定电压(灯丝电阻不变),压敏电阻R的阻值随压力的变化规律如图乙所示。
为了保证电路安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电路中的最大电流值为0.8 AB. 压敏电阻的阻值变化范围是0~18 ΩC. 当压敏电阻所受的压力为0时,小灯泡的实际功率为0.75 WD. 当压力由0变大到5 N时,电压表的示数从4.5V减少到1.5V3.受疫情影响,4月份国际油价出现大幅下调,一度出现负油价,世界油轮几乎全部装满原油漂浮在海上,刷新能源认知。
其中原油(石油)属于______(选填“可再生”或“不可再生”)能源,一艘排水量为20万吨的油轮装满原油后(满载),其受到海水的浮力为______N.(海水的密度为1.03×103 kg /m3)4.小华和小明测量额定电压为2.5V的小灯泡正常工作时的电阻。
(1)图甲是小明连接完成的电路,如果闭合开关,观察到的现象可能有_______(说出一种即可);经检查发现只有一根导线连接错误,请在这根导线上打“×”,并在图中正确连接_______,随后小明小组测量了三组数据,记录在表一中,其中第3次实验中电流表如图乙所示,对应的电流值为______A。
(2)另一组的小华也在图甲中进行了改进,向右移动滑片时将测量数据记录在表二中,分析数据,小华小组可能拆除某根导线后,用导线将电压表的负接线柱与甲图中接线柱_____点相连。
表一次数123电压U/V 1.0 2.0 3.0电流/A0.120.25☆表二次数123电压U/V 1.4 1.9 2.5电流/A0.30.280.24(3)分析两组数据后可知,灯泡正常工作时的电阻为_______Ω.(4)请将两组数据进行处理后,作出灯泡的I-U图象(要求将6个数据描点清晰)_____,根据图象可知,灯泡两端电压调为额定电压的一半,其实际功率_______(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其额定功率的四分之一。
5.我市积极响应各级教育部门的号召,从2月10日起利用网络开展“停课不停学”线上教学活动,各科老师轮番上阵网络直播,物理组推出的大礼包深受学生们的喜爱,也得到了大BOSS铁哥的高度评价,下列物理现象中描述正确的是()A. 初三学子们可以听到风格不同的课,当听出自己熟悉的老师声音时异常兴奋,是因为各位老师声音的频率不同B. 彭老师在讲到关键点时通过增大声音的音调从而达到增大音量的目的C. 马老师录课发出的声音是由嘴唇的振动引起的D. 同学们通过听网课获取知识,因为声音可以传递信息6.如图所示的光现象中,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是()A. 对着镜子画脸谱B. 日食C. 水中的倒影D. 彩虹7.在平直轨道上匀速行驶的火车内,小明说放在小桌上的茶杯是运动的,他选取的参照物是()A. 这列火车的车厢B. 坐在车厢椅子上的乘客C. 关着的车门D. 火车窗外的楼房8.随着我国疫情高峰过去,全球疫情走势及防止境外输入成为焦点,3月12日19时钟南山在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同医院重症监护团队一起,与美国哈佛大学医学院及美国重症监护方面的专家进行多方视频连线,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 我们能从不同方向看到屏幕上的图像和文字,是因为光在显示器屏幕上发生了漫反射B. 摄像头工作时利用的是光的折射原理C. 若要使屏幕中的人像更大,人应远离摄像头D. 此时人与摄像头的距离在镜头的一倍焦距到二倍焦距之间9.下列设备中,没有利用热机的是()A. 火车B. 飞机C. 帆船D. 摩托车10.太阳能是人类优先开发和利用的新能源之一,关于太阳能的利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图甲中,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将太阳能转化为内能B. 图乙中,太阳能热水器通过热传递方式将太阳能转化为水的内能C. 图丙中,太阳能交通信号灯将太阳能直接转化为信号灯的光能D. 图丁中,首架环球航行的太阳能飞机将太阳能直接转化为飞机的机械能11.2020年2月13日凌晨,空军出动11架运输机,从各地机场起飞、向武汉空运军队支援的医疗队队员和物资,下列关于运输机的说法正确的是()A. 运输机起飞时加速助跑,是为了获得更大的惯性,利于起飞B. 运输机静止在水平跑道时,所受重力与地面对它的支持力不是一对平衡力C. 运输机的起落架有很多宽大的轮子是为了减小对地面的压强D. 运输机在水平跑道上助跑时将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12.如图所示的电路,闭合开关后,当滑片P向右移动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灯泡L变亮B. 电压表示数变小C. 电流表A2示数不变D. 电路的总功率变大中考物理创新题型汇总编写(四)参考答案1.下列估测最接近实际的是()A. 一瓶600mL矿泉水约重60NB. 一床棉被的质量约为50kgC. 一包方便面约重10ND. 一本初二物理课本质量约为200g【答案】D【详解】A.一瓶600mL矿泉水的质量m=600g=0.6kg重力为G mg==⨯0.6kg10N/kg=6N故A不符合题意;B.一床棉被的质量约为5kg,故B不符合题意;C.一包方便面约重1N,故C不符合题意;D.一本初二物理课本质量约为200g,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2.某实验小组设计了一种测定水平方向风力的装置(如图甲)。
绝缘轻弹簧的左端固定在压敏电阻R上,右端与中心有孔、表面竖直的金属迎风板相连,一起套在粗细均匀的水平金属杆上,迎风板与金属杆之间的摩擦忽略不计.电源电压保持7.5 V不变,电流表的量程为0~0.6 A,电压表的量程为0~15 V,小灯泡上标有“6 V 3 W”字样,且灯泡两端电压不允许超过额定电压(灯丝电阻不变),压敏电阻R的阻值随压力的变化规律如图乙所示。
为了保证电路安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电路中的最大电流值为0.8 AB. 压敏电阻的阻值变化范围是0~18 ΩC. 当压敏电阻所受的压力为0时,小灯泡的实际功率为0.75 WD. 当压力由0变大到5 N 时,电压表的示数从4.5V 减少到1.5V 【答案】C【详解】A .由P UI =和UI R=可知小灯泡的电阻 ()26V =12Ω3WL UR P ==灯 由P UI =得小灯泡正常发光时的电流3W =0.5A 6VP I U == 所以为了保证电路安全,电路中的最大电流值是0.5 A ,A 错误;B .当电路中的最大电流值是0.5 A 时,压敏电阻阻值最小,灯泡两端的电压U 灯=6 V ,压敏电阻两端的电压7.5V-6V=1.5V R U U U =-=灯由UI R=得压敏电阻的阻值 1.5V=3Ω0.5AR U R I == 由图乙可知,当F =0时,压敏电阻的阻值最大,压敏电阻此时的阻值是18 Ω,所以压敏电阻的阻值变化范围是3~18 Ω,B 错误;C .当压敏电阻所受的压力为0时,压敏电阻R =18 Ω,电路中的电流为7.5V =0.25A 12Ω+18ΩU U I R R R '===+总灯 小灯泡的实际电压为0.25A 12Ω=3V U I R '⨯==灯灯小灯泡的实际功率为3V 0.25A=0.75W P U I '=⨯=灯灯C 正确;D .当压力为0时,压敏电阻R =18 Ω,压敏电阻的电压为0.25A?18Ω=4.5V U I R ='=当压力为5 N 时,压敏电阻R =4 Ω,电路中电流7.5V 15=A 12Ω+4Ω32U I R R ''==+灯则15A 4Ω=1.875V 32R U I R "==⨯ 当压力由0增大到5 N 时,电压表的示数会从4.5 V 减小到1.875 V ,D 错误; 故选C 。
3.受疫情影响,4月份国际油价出现大幅下调,一度出现负油价,世界油轮几乎全部装满原油漂浮在海上,刷新能源认知。
其中原油(石油)属于______(选填“可再生”或“不可再生”)能源,一艘排水量为20万吨的油轮装满原油后(满载),其受到海水的浮力为______N .(海水的密度为1.03×103 kg /m 3) 【答案】不可再生;2.0×109 N 【详解】[1]像石油这类矿物能源,一旦消耗就很难再生的能源,属于不可再生能源。
[2]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的浮力等于排开水的重力,已知油轮的排水量,可以得到排开水的重力,也就得到了油轮受到的浮力。
油轮漂浮时,受到的浮力等于自身的重力,油轮的排水量为8=2.010kg m ⨯排所受到的浮力为89=2.010kg 10N/kg=2.010N F G m g ==⨯⨯⨯浮排排4.小华和小明测量额定电压为2.5V 的小灯泡正常工作时的电阻。
(1)图甲是小明连接完成的电路,如果闭合开关,观察到的现象可能有_______(说出一种即可);经检查发现只有一根导线连接错误,请在这根导线上打“×”,并在图中正确连接_______,随后小明小组测量了三组数据,记录在表一中,其中第3次实验中电流表如图乙所示,对应的电流值为______A 。
(2)另一组的小华也在图甲中进行了改进,向右移动滑片时将测量数据记录在表二中,分析数据,小华小组可能拆除某根导线后,用导线将电压表的负接线柱与甲图中接线柱_____点相连。
表一次数123电压U/V 1.0 2.0 3.0电流/A0.120.25☆表二次数123电压U/V 1.4 1.9 2.5电流/A0.30.280.24(3)分析两组数据后可知,灯泡正常工作时的电阻为_______Ω.(4)请将两组数据进行处理后,作出灯泡的I-U图象(要求将6个数据描点清晰)_____,根据图象可知,灯泡两端电压调为额定电压的一半,其实际功率_______(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其额定功率的四分之一。
【答案】(1)小灯泡不亮/电压表有示数/电流表无示数/移动滑动变阻器对电路无影响;;0.3;(2)A;(3)0.7;(4);大于【详解】(1)[1]由图甲可知,电压表串联接入干路中,滑动变阻器并联到小灯泡的两端,此时电路相当于是短路状态,电压表测量的是电源电压,所以此时出现的现象可能有:小灯泡不亮、电压表有示数、电流表无示数或移动滑动变阻器对电路无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