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研究论文
2023议论文全国1卷诗经范文5篇
2023议论文全国1卷诗经范文5篇2023议论文全国1卷诗经范文5篇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相信大家都尝试过写作文,如何在高考考场上写出一篇优秀的满分作文?好词好句的用法,好词好句用在文章中,能给你的文章增添色彩,并使文章得以升华。
以下是小编收集的高考满分议论文,欢迎查看![2023·新高考11卷] 23.作文(60分)请考生阅读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材料:诗经中如《周南》《郑风》一样描写婚姻爱情的唯美诗篇数不胜数。
孔子曾以“思无邪”来评价《诗经》,程伊川说:“思无邪者,诚也”也就是说要“修辞立其诚”,要求表现真性情,也就是诗人要有真性情,在庞杂的内容中实现“文以载道”,在客观效果上“乐而不淫,哀而不伤”。
有人说人性天然就“无邪”,也有人说“无邪”是后天教育的结果。
作一篇文章就此谈谈你对“思无邪”的理解。
要求:观点清晰,态度合理,文章题目自拟,文体自选,诗歌除外,字数不少于800字,不得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
2023议论文全国1卷诗经范文(篇1)诗有时是一种神奇的东西。
诗不能给你带来很多物质上的收入,但它带来的是一种精神上的享受。
与名利无关。
名利必竟都是身外之物,平常心对待为好。
比如每朵花开都有它独特的香味。
谁也不能强迫别人去欣赏它。
能够把名和利抛在一边来写诗的人是少之又少的。
他不是去达到某种目的,它只是你内心真情的流露。
真正有才气的人都是虚怀若谷的。
诗歌也是这样的有人欣赏当然好,没人欣赏时孤芳自赏也不错。
也许这世界上会有很多人总会用钱财来衡量一切事物,开口闭口都是钱。
看到你写诗就会问你得了多少稿费。
也许是自己的水平不够吧!如果有人能靠写诗维持生计,我会很佩服。
有一些有生命力的艺术品是要经过很长时间人们才会发现它的价值的。
比如凡高的画价值连城,而他本人是享受不到。
安徒生写童话,经常受到别人的捉弄,打击。
但是他的童话却鼓舞了很多的人,这是钱无法做到的。
《诗经》里有很多优美的诗篇却没有作者的姓名。
诗经研究论文
诗经研究论文 Revised by Jack on December 14,2020浅谈《诗经》中的婚恋诗——以《卫风·氓》为例摘要:《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
它开辟了中国文学抒情诗的先河,而爱情是诗歌的主题之一,其中关于婚恋方面的尤多。
“婚恋”指以恋爱、婚姻为主题的诗篇,特点是“男女相与咏歌,各言其情”,几乎涵盖生活的各个方面。
而且婚恋诗也是《诗经》中的精华所在,故反映婚姻爱情生活的诗作在《诗经》中占有很大比重,不仅数量多,而且内容十分丰富,既有反映男女相慕相恋、相思相爱的情歌,也有反映婚嫁场面、家庭生活等的婚姻家庭诗,还有表现不幸婚姻给妇女带来的痛苦的弃妇诗。
本文以《卫风氓》为例,从思想内容、修辞手法、人物形象等方面来分析婚恋诗的特色,从侧面突出诗经中婚恋诗引人入胜的独特魅力和奇特风格。
关键词:《诗经》,爱情,婚姻家庭,思想内容,修辞手法,人物形象一、引言《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
它的三百零五篇中有很多是反映社会风俗的诗,其中关于婚恋方面的尤多,几乎涵盖生活的各个方面。
“婚恋”指以恋爱、婚姻为主题的诗篇,特点是“男女相与咏歌,各言其情”。
这些诗对于我们了解、研究当时人们的婚恋生活,是极为珍贵的史料。
爱情是诗歌的主体,而在《诗经》中婚恋诗是其精华所在,婚恋诗中反映出周代婚姻缔结虽然受社会的种种制约,但男女交往仍有很大自由。
如自由恋爱风气、对爱情的追求与忠贞、美满欢愉的新婚生活、怨哀痛楚的婚变等等,它几乎囊括了人类爱情生活的各个侧面和所有阶段,犹如一幅巨轴画卷展示着古代人们的婚恋生活,也为我们研究古代的风俗历史提供了宝贵的材料。
二、《卫风氓》的思想内容、人物形象以及修辞手法1、《卫风氓》的思想内容经过了一系列的磕磕绊绊,终于走进了婚姻的殿堂。
可在男女不平等的夫权社会,幸福的婚姻对于妇女来说只是一个美好的愿望而已。
由于某种原因,一些妇女渴望的自由幸福不仅没有得到,等待她的却是一张寒心的休书!于是,弃妇凄婉便给《诗经》平添了些许的恨与怨。
关于诗经的论文
论文关键词:长篇史诗宗教思想采诗制度中国诗歌论文摘要:由《诗经》中有无史诗引出为何无长篇史诗的关键问题,《诗经》没有长篇史诗的原因较复杂,影响它的因素很多,特别是周人单一神教、人神分离的宗教思想,具有明确政治目的的采诗制度以及中国诗歌重抒情、言简意赅的特点影响了长篇史诗的形成。
1((诗经》中有无史诗1. 1史诗的概念史诗源出古希腊,有平话或故事的意思,是亚里斯多德在他的《诗学》中为文学作品分类时首先提出的。
“所谓史诗一般是指人类童年时期创作的长篇叙事诗,往往取材于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事件,塑造崇高的英雄形象,充满激昂奋进的精神,它气魄雄伟、结构宏大,并富于神话色彩和纯真的气质,是文学史上一种古老而重要的文学体裁。
”1.2《诗经》中有无史诗在中国,史诗概念出现得很晚,是“五四”以后学者们运用西方的诗歌艺术理论研究《诗经》时才提出来的。
《诗经·大雅》中《生民》等五篇诗歌叙述周人从始祖后樱创业到建国的历史,具有史诗的性质,有学者认为是汉民族的史诗。
到目前为止,学术界对<诗经》中《生民》等数篇诗歌是不是史诗,或者《诗经》中有没有史诗的看法很不一致。
一种意见认为这五篇诗歌是史诗。
持此种意见的有陆侃如、冯沉君等,他们主要根据马克思论述希腊神话时提出的史诗“三要素”,理由是(1)((生民》等诗产生于野蛮和文明交替时期,是艺术发展尚不发达阶段的产物。
(2)具有鲜明生动的形象和一定的故事情节。
(3)具备了马克思提出的史诗的三个“必要条件”,即神话、歌谣和历史传说。
另一种意见则认为,这五篇诗歌规模太小,根本算不上史诗。
余冠英《诗经选》称之为一般叙事诗,刘大杰《中国文学发展史》称之为历史叙事诗。
这五首诗篇幅最长的《皇矣》是%句,篇幅最短的《绵》是54句,五首诗加起来才380句。
这同荷马史诗中的《伊利亚特》15693行相差甚远。
持第一种意见学者由于论证充分,赞同的人越来越多。
每个民族历史的发展过程不同,篇幅的长短也不是断定为史诗的决定因素。
唐宋《诗经》研究
诗经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最具影响力的诗歌总集,它汇集了唐宋时期的优秀诗歌,深刻地反映了中国古代社会的文化精髓。
因此,研究唐宋诗经具有重要的意义。
首先,我们要了解诗经的历史背景。
在唐宋两朝,中国社会发生了巨大的变革,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等领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从而为诗经的形成提供了重要的历史背景。
其次,我们要了解诗经的文学价值。
诗经的文学价值表现在语言、内容和形式等方面。
诗歌的语言深入浅出,内容涉及社会、宗教、爱情等;形式上,诗歌创新性地采用了叠句、对仗等形式,从而彰显出诗经的文学价值。
最后,我们要了解诗经的文化价值。
诗经中描绘的古代社会生活,反映出古代社会的文化精髓,如家庭、礼仪、秩序、伦理等,对今天的社会文化有着重要的启示。
总之,研究唐宋诗经具有重要的意义,它不仅是一部有关文学价值的古典名著,而且是一部反映古代社会文化的宝贵财富。
《诗经》中爱情的研究论文
周代,礼教初设,古风犹存,青年男女的自由恋爱尚少禁忌,所谓:“仲春之月,令会男女,于是时也,奔者不禁”。
(《周礼·媒氏》)在《诗经》中有许多男女恋情诗,而恋人之歌,多集于《国风》。
风即指音乐曲调,国是地区、方城之意,“国风"即各地区的乐调。
《国风》取材于各地的民间歌曲,反映了当时各地的民俗风情。
而男女恋情,人之天性,所以在《国风》中也颇多涉及。
《诗经》第一首便是以爱情为题材的诗歌《关雎》,“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诗经》以《关雎》为始篇,例来众多注家的评价多为淑女以配君子,说明在我国古代爱情便成为了诗歌的重要主题之一.《毛诗·大序》中说“诗者,志之所至也。
在心为志,发言为诗。
情动于中而行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永歌之;永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诗歌由内心的感发所产生,而爱情是人类最纯真的感情表露,也是最值得用诗歌来歌颂的.《诗经》中的爱情诗类型多种多样,涉及到爱情的酸酸甜甜:有写幽会亲昵的《邶风·静女》,有写情侣春游的欢快的《郑风·溱洧》,有写两情野合欢娱的《召南·野有死麕》,有写饱含思念的《王风·采葛》,有写情女想情郎的《郑风·子衿》,有写情侣闹别扭的《郑风·狡童》,有写意中人不可求空余恨的《周南·汉广》,有写表现意中人难以亲近的《秦风·蒹葭》,有写失恋苦涩的《召南·江有汜》,有写遭到家长干涉的《郑风·将仲子》,还有反抗家长干涉的《王风·大车》。
从以上的这些列举中我们可以看出,《诗经》中的爱情诗广泛地反映了那个时代男女爱情生活的幸福快乐与挫折痛哭,在阅读中我们能够体会出诗歌中充满坦诚、真挚的感情。
在爱情诗歌中很多是用女性的口吻来写的,她们对于爱情的追求是大胆的而且热烈的,这也许是因为那时古朴的民风使然吧。
诗经·国风论文
诗经·国风论文第一篇:诗经·国风论文试论《诗经·国风》在文学接受中的文学误读现象摘要:文学接受中的误读是一种普遍存在的现象。
学界对于“误读”的解释有多种,但多数学者赞同乐黛云/勒·比松在主编《独角兽与龙》中关于误读的定义,在该书中作者说“误读是指人们与他种文化接触时,很难摆脱自身的文化传统、思维方式,往往只能按照自己所熟悉的一切来理解别人。
人在理解他种文化时,首先自然按照自己习惯的思维模式来对之加以选择、切割,然后是解读,这就产生了难以避免的文化之间的误读。
”本文主要是在此条对误读的定义上,论述《诗经·国风》在文学接受中的文学误读现象,及这种文学误读现象所产生的美学意义这两部分内容。
关键字:文学接受文学误读《诗经·国风》美学意义正文:《诗经》是我国第一部现实主义的诗歌总集,共收入自西周初年至春秋中期大约五百多年的诗歌305篇,因取其整数,故《诗经》又称“诗三百”,先秦称为《诗》,西汉时被尊为儒家经典,始称《诗》。
从用途和音乐上来分,《诗经》可分为风(160篇)、雅(105篇)、颂(40篇)三大部分,其中的风是指各地方的民间歌谣,雅大部分是指贵族的宫廷正乐,颂指周天子和诸侯用以祭祀宗庙的舞乐。
《诗经·国风》中十五国风160篇包括周南、召南、邶风、鄘风、卫风、王风、郑风、齐风、魏风、唐风、秦风、陈风、桧风、曹风、豳风。
王是指东周王畿洛阳,其余是诸侯国名,周南、召南是地名。
国风中,豳风全部是西周作品,其他除少数产生于西周外,大部分是东周作品。
且《诗经·国风》是《诗经》中的精华,是中国古代文艺宝库中璀璨的明珠。
“国风”中的周代民歌以绚丽多彩的画面,反映了劳动人民真实的生活,表达了他们对受剥削、受压迫的处境的不平和争取美好生活的信念,是中国现实主义诗歌的源头。
一、《诗经·国风》在文学接受中的文学误读现象从中学起,我们就比较多的接触《诗经》,比如我们熟知的“窈窕淑女,君子好求”“一日不见,如三秋兮”“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等等,这些美丽的句子都源自《诗经》,那在我们熟知的这些优美句子中,我们真懂了它的含义吗?下面我们具体看一下那些被我们误读了的《诗经·国风》。
古代文学诗经论文2100字_古代文学诗经毕业论文范文模板
古代文学诗经论文2100字_古代文学诗经毕业论文范文模板古代文学诗经论文2100字(一):有关古代文学《诗经》中女性美学的研究论文【摘要】《诗经》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诗歌总集,总计305首,诗歌中经常使用的赋、比、兴等艺术手法对后代文学的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
《诗经》中有大量的篇幅描写了女性的美丽,着重描写女性的容貌、品德与行动姿态之美。
本文将简单介绍《诗经》的内涵,并举例分析《诗经》中的女性美学。
【关键词】《诗经》;诗歌;女性美学;品德《诗经》是先秦时代的一部汉族民歌,又被称为《诗》或“诗三百”,其中大部分诗歌创作于西周初期到春秋中期。
《诗经》这部古代文学典籍以诗中有画,景情并茂著称,以其蕴涵的对人生理想的憧憬与追求以及对现实生活的热爱反映了古代社会的人文风情。
作品以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的主题构筑了古代文人雅士的精神家园。
《诗经》中有大量描写女性的篇幅,不仅写出了女性美丽的容貌,而且描写了女性的美德与行动姿态之美。
一、《诗经》的内涵春秋末期,孔子对《诗经》进行了整理与修订,并以其作为教材教育自己的学生。
《诗经》以生动的艺术形式和绮美的文学意象描写了古人的生活场景,作品分为风、雅、颂三大部分,风又称为“国风”,一共有160首,包括15个诸侯地区的诗歌,大多数诗歌属于民间歌谣。
雅分为大雅和小雅,一共105首,其中有31首大雅,74首小雅,是周王朝直接统治地区的诗歌,大多数作品出自朝廷官吏之手。
颂分为周颂、鲁颂和商颂,一共有40首,主要是周王朝和鲁国与商代统治者用于祭祀的乐歌。
作品中有对真善美的歌颂与追求和对陈规陋习的批判与讽刺,也包括对统治阶级的不满和对劳动人民的同情。
另一方面,《诗经》是一部拥有很高史料价值的古代文献,记载了许多关于商周时期的民间传说和重大历史事件以及民俗活动等。
二、《诗经》中的女性美学1、女性的容貌之美《卫风·硕人》是《诗经》中描写女性容貌之美的典范,诗歌第二章原文是“手如柔荑,肤如凝脂,领如蝤蛴,齿如瓠犀。
论文《诗经.国风》中的爱情、婚恋诗(优秀范文五篇)
论文《诗经.国风》中的爱情、婚恋诗(优秀范文五篇)第一篇:论文《诗经.国风》中的爱情、婚恋诗论文提纲论题:《诗经.国风》中的爱情、婚恋诗。
论点:通过对《诗经.国风》中的爱情、婚恋诗的分析,论述其中爱情、婚恋诗的主要内容及其表现出来的中国古代人民的婚恋风俗。
这些诗歌表现出了我国古代人民那种真挚纯朴的思想感情和对幸福爱情生活的向往与追求,以及对干涉婚姻的反抗。
论证过程:一、论述《诗经》的价值与地位;二、简介《诗经.国风》;三、分析《诗经.国风》中爱情、婚恋诗的主要内容及其表现出来的婚恋风俗,对待爱情的正确态度。
附参考书目论《诗经.国风》中的爱情、婚恋诗《诗经》是我国五千年文化长河中的伟大的作品,是我们的祖先在劳动、生活和情爱中创作的第一部诗歌总集。
它收集了公元前11世纪至公元前6世纪之间的305篇作品。
根据其用乐的不同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
《诗经》韵律和谐,优美质朴,内容丰富多彩,在这其中爱情、婚恋方面的诗歌占有相当大的比重。
这些诗歌意境优美,读来朗朗上口,一些脍炙人口的诗篇广为流传。
朱熹在《诗集传》中写道:“凡诗这风者,多出于里巷之作,所谓男女相与咏歌,各言其情者也。
”男女言情,在《诗经.国风》中,爱情婚恋几乎占了三分之一的比例,大约60多首。
在其他部分也存在,因此,可以说《诗经》是一部五光十色的婚恋风俗画。
古人为什么把爱情、婚姻当作头等大事呢?因为在春秋战国时期,生产力水平低下,家庭是社会的基本单位,每一个家庭都依靠夫妻来战胜灾害。
婚恋之情是人类最基本的情感,所谓“食、色,性也”(《孟子.告子》),“人与人之间的,特别是两性之间的感情关系,是自从有人类以来就存在的。
性爱特别是在最近八百年间获得了这样的意义和地位,竟成了这个时期中一切诗歌必须环绕的轴心了。
”(恩格斯《路得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这就是《诗经》中婚恋诗甚多的基本原因。
《诗经》中的恋诗描写了男女间这种“最天然的关系”的历程。
试论《诗经》
试论《诗经》【摘要】《诗经》作为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的重要文献,具有极高的历史地位、文学价值和研究意义。
本文将从多个角度对其进行探讨。
文章将分析《诗经》对中国古代文化的影响,探讨其在当时社会中的重要性。
将研究《诗经》的流传和影响,以及其在艺术上的特点,内容和结构的特点,还有其独特的诗歌形式。
文章将总结《诗经》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探讨其对后世文学的影响,以及其永恒的价值。
通过对这些方面的分析,可以更好地认识和了解《诗经》,感受其独特魅力,以及对后世文学和文化的深远影响。
【关键词】《诗经》、历史地位、文学价值、研究意义、中国古代文化、影响、流传、艺术特点、内容、结构、诗歌形式、文学史、后世文学、永恒价值。
1. 引言1.1 试论《诗经》的历史地位《诗经》作为中国古代文学宝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历史地位不言而喻。
自古至今,《诗经》一直被视为中国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和文化意义。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也是中国古代文学的开端,代表了早期先秦时期的文学风貌和审美观念。
其内容涵盖了社会、政治、风俗等方方面面,展现了当时人们的生活状况和思想风貌。
《诗经》中所反映的音乐、礼仪、文化习俗等方面的信息,也为后世研究中国古代文化提供了珍贵资料。
《诗经》在中国文学史上有着不可替代的地位,对后世文学的发展和传承起到了重要的影响作用。
《诗经》的历史地位不仅体现在其对古代文学的贡献上,更在于其对中华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上扮演的重要角色。
1.2 试论《诗经》的文学价值《诗经》作为中国古代文学的瑰宝,具有极高的文学价值。
它是中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封建时代的文学之始,展现出古代文学的初期形态和风貌。
其包含了丰富多彩的内容,涉及到政治、爱情、哲学、社会等各个方面,为后世文学提供了丰富的题材和灵感。
《诗经》的文字简洁明快,表达方式简单直接,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
其诗歌语言朴实自然,韵律优美,给人以美的享受。
通过《诗经》可以窥见古代社会的生活风貌和人们的思想情感,对研究古代社会文化和风俗习惯具有重要意义。
诗经艺术研究报告(优秀范文五篇)
诗经艺术研究报告(优秀范文五篇)第一篇:诗经艺术研究报告《诗经》艺术探究研究报告摘要:《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给后世带来了很大影响,其中的艺术手法和特色给后人留下了宝贵文学财富。
关键字:《诗经》艺术一、诗经艺术介绍《诗经》以四言为主,兼有杂言。
在结构上多采用重章叠句的形式加强抒情效果。
每一章只变换几个字,却能收到回旋跌宕的艺术效果。
在语言上多采用双声叠韵、叠字连绵词来状物、拟声、穷貌。
“以少总多,情貌无遗”。
此外,《诗经》在押韵上有的句句押韵,有的隔句押韵,有的一韵到底,有的中途转韵,现代诗歌的用韵规律在《诗经》中几乎都已经具备了。
赋、比、兴手法的成功运用,是构成《诗经》民歌浓厚风土气息的重要原因.二、诗经艺术研究的背景在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中,《诗经》虽然是被统治阶级用做宣传礼教的工具,从某些角度上而言,有一定负面影响。
但更不能否认,诗经是中国诗歌,乃至整个中国文学一个光辉的高度。
其一是奠立了文人向民间文学学习的优良传统,是推动古代进步诗歌发展的巨大动力,其二,也是最重要的一点,从表现手法和高度艺术技巧而言,是古代诗人学习的重要范本。
其中赋,比,兴中,赋是战国时代发展成为一种文体,形式介于诗歌和散文之间,比兴影响最为深远,古代诗人用它创造无数优秀的文学艺术,还成我国特有的文学风格,至今日,诗经艺术还是对我们影响很深。
三、诗经艺术的主要内容《诗经》关注现实,抒发现实生活触发的真情实感,这种创作态度,使其具有强烈深厚的艺术魅力。
无论是在形式体裁、语言技巧,还是在艺术形象和表现手法上,都显示出我国最早的诗歌作品在艺术上的巨大成就。
赋、比、兴的运用,既是《诗经》艺术特征的重要标志,也开启了我国古代诗歌创作的基本手法。
关于赋、比、兴的意义,历来说法众多。
简言之,赋就是铺陈直叙,即诗人把思想感情及其有关的事物平铺直叙地表达出来。
比就是比方,以彼物比此物,诗人有本事或情感,借一个事物来作比喻。
兴则是触物兴词,客观事物触发了诗人的情感,引起诗人歌唱,所以大多在诗歌的发端。
诗经研究论文
诗经研究论文诗经是中国古代文化中的一份珍贵遗产,它是中国现存最早的诗歌总集。
在中国文化中,诗经的地位十分重要,它为中国文学、音乐、礼仪等方面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本文旨在探讨诗经的相关问题,包括其文本、语言、音乐、文化价值等方面。
一、诗经的文本诗经的文本主要来源于《毛诗》和《古诗十九篇》两部分组成。
其中,《毛诗》是根据古代文献中的记载,经过从古到今的不断整理,最终形成的诗经主要文本。
而《古诗十九篇》则是汉代陆机所整理的一部分内容,它们在诗经的文学、音乐、文化价值等方面均有不同的表现。
二、诗经的语言承载着中国古代文化的诗经语言优美,其独特的语言形式及韵律方式赋予了它单纯、真实、感性的诗歌韵味。
诗经使用古代文言语言,其中的字词、语法结构等体现了当时的文化思想和社会生活。
同时,诗经借用了许多当时的民间语言和方言,也为今天的语言研究提供了丰富的资料。
三、诗经的音乐诗经作为古代音乐理论的经典之作,其音乐与歌曲经过数千年的发展,逐渐演变成为了一种独特的音乐体系。
它的歌曲形式多样化,其中既有抒情、叙事、记事等类型,又有节庆、礼仪、祭祀等用途。
同时,它的音乐形式也十分多样,包括独唱、对唱、组唱等形式,并体现了古时候音乐与人的经验联系。
四、诗经的文化价值诗经是中国古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中国文学、音乐、礼仪等各方面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它在很大程度上增添了古代文学的艺术价值,也为中国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做出了贡献。
结语诗经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中国文学、音乐、礼仪等方面的发展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本文通过对诗经的文本、语言、音乐等方面进行探讨,旨在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这一珍贵遗产。
《诗经》爱情观研究及文学影响范文
爱情作为人类的美好情感之一,是文学作品中历久弥新的永恒话题,从古至今,无数的文学作品歌之咏之。
《诗经》作为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反映爱情的诗歌就占有很大的比重。
可谓是文学作品中表现爱情的滥觞之作。
通过对《诗经》中爱情诗的解读,我们可以了解《诗经》时代人们的爱情观。
爱情观就是人们对待爱情问题的根本看法和态度,它是人生观的组成部分。
对于《诗经》中的爱情观,本文试图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剖析,一是理想爱情的标准,二是面对爱情受挫时的态度,三是择偶标准。
进而分析《诗经》时代人们对待爱情的态度和看法。
在此基础上再简要分析产生这种爱情观的原因和对后世的影响。
一、《诗经》中的爱情观剖析1、理想爱情的标准1.1自由大胆、热烈率真《诗经》中的爱情诗在很多情况下都表现了一种对自由恋爱情的追求,大胆、热烈、率真。
不论是男性还是女性,都能够自由的追求自己的爱情,尤其是对女性,没有后来封建社会时期的种种严格的束缚。
《郑风·野有蔓草》就讲述了一个邂逅的爱情故事,“野有蔓草,零露漙兮。
有美一人,清扬婉兮。
邂逅相遇,适我愿兮。
野有蔓草,零露瀼瀼。
有美一人,婉如清扬。
邂逅相遇,与子偕臧。
”在仲春之时,主人公邂逅了一名眉清目秀的女子,二者情投意合,一见钟情,最后“与子偕臧”。
《周礼·地官·媒氏》中说:“仲春之月,令会男女,于是时也,奔者不禁。
”《郑风·溱洧》则更是详细的描绘了阳春时节青年男女相会踏青的场面,这在当时是一种风俗,表明是允许自由恋爱的。
《召南·摽有梅》中则更是塑造了一个内心火热,期盼爱情的女子形象。
“摽有梅,其实七兮。
求我庶士,迨其吉兮。
摽有梅,其实三兮。
求我庶士,迨其今兮。
摽有梅,顷筐塈之。
求我庶士,迨其谓之。
”“追求我的小伙子,趁着这美好的时光,快与我相会”,十分强烈的表达了女性在内心深处对情感寄托的欲求。
这是何等的大胆与热烈,甚至在今天,也并非所有的女性都能够这样热烈,率真的追求属于自己的爱情。
诗经论文范文(精选)
诗经论文范文(精选)
诗经又称《尚书》、《诗歌》,是中国古代最古老的文学作品之一,
其成书于春秋战国时期。
一方面,它是中国最早期的历史文学作品,聚焦
春秋时期的政治,社会,宗教历史等;另一方面,它也是迄今为止流传最
长久的中国历史典籍,其艺术价值受世界各国文学家的高度重视,深受中
国读者的欢迎。
本文就诗经的历史背景,文学特点,历史意义等方面进行
探讨和分析,以期获得更深入的了解。
一、诗经的历史背景
诗经是我国古代文学的瑰宝,其历史悠久。
根据研究认为,《诗经》
原系古代宗法与祭祀仪式所遵循的歌曲,最早创作于西周时期,成书于春
秋时期。
《诗经》最初的成书形式为直角式,后来又加上拐角式,其中的
诗歌又分为“项”和“仪”,一共有305首。
《诗经》反映的是春秋时期的历史,从中我们可以了解社会生活的状况,可以观察民族文化的发展。
它也是春秋时期政治、社会、经济、文化、军事方面的政治文化,反映了当时的统治者、社会分层、婚姻家庭等社会
问题。
《诗经》有其当时历史形势下的独特文化风格,它以一种深沉而不
失温暖的声音向我们传达了我国古代的文化精神,为我们传递了我国古代
社会的历史,使我们能够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汉代《诗经》阐释研究
汉代《诗经》阐释研究
汉代《诗经》作为中华文化的宝库,其中所囊括的文字和语句可谓极为丰富,可以有多种解释和阐释,从而激发新的思想。
本文旨在从汉代《诗经》的角度出发,探究其中所蕴含的历史意义及文化传统,从而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研究贡献力量。
首先,对汉代《诗经》进行语言研究,梳理其中所含有的词语以及古代汉语的本质,旨在重构古代的历史人文概念。
然后,对作品的语义进行论究,可以发现其中所潜藏的文化精神,从而更好地理解诗歌的特殊含义和传统的历史价值。
此外,还可以对作品的叙事、抒情和传统文化的表现进行分析,重新诠释古之拨乱反正的文脉,提升古典诗学的学术价值。
另外,还可以通过比较分析法,分析古代诗歌与哲学、伦理或宗教等背景之间的关系,例如运用比较手段探究儒家、道家、墨家等古代学说思想与《诗经》民歌之间的关系,从而找出更深刻的隐秘,旨在更好地发掘古代诗歌所蕴含的哲思以及文明价值。
以上,即从汉代《诗经》的角度出发,进行阐释研究,旨在揭示诗歌的历史意义,从而传承古代文化的精髓,实现中国文化的发展。
《诗经·陈风》的研究(可编辑)
《诗经·陈风》的研究江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诗经?陈风》研究姓名:张雪婧申请学位级别:硕士专业:中国古代文学指导教师:姚淦铭20090601摘要摘要《诗经》是西周至春秋时期的诗歌,作为一部伟大的文学作品,《诗经》被广为研究。
但是相对而言,对《诗经》某一《国风》的系统研究仍比较薄弱。
虽然也有人对《陈风沪中的巫文化等进行过总体的研究,但是《陈风》中还有很多继续发掘的空间。
《陈风》包含了很多社会信息、文化因素和文学内涵,需要研究者从多重不同角度去挖掘,并有待我们从新的视角去探索其中深层次的内容。
这篇论文运用了多重方法,从历史学、社会学、民俗学、文艺学和文化学等多角度研究《陈风》。
在写作的过程中,又运用了古今对照和纵横比较的手法,通过与《郑风》、《齐风》、《秦风》等其他风诗的比较,进一步显现并深化《陈风》的独特性。
这种多角度,宽视野的研究手法,体现出一定的创新性。
在本论文中,笔者是有所创新的,在诗旨之争的论析中,以“知人论世”的态度客.观评价了“淫”诗论。
在第二章中描写了陈国政治社会风貌,深入挖掘《陈风》与陈国之间的关系。
本章还重点突出了上博楚简中孔子对《陈风》的理解和评价,通过最原始的材料,进一步辨清了《宛丘》的诗旨。
在第三章中,突出表现了《陈风》所体现的陈国巫文化和歌舞文化的特点,并且联系到当代传承的情况,思路比较新颖。
特别是《陈风》的文学审美研究,突出表现了《陈风》文学审美表现手法对后世诗文创作的深远影响,其中重点论述了《月出》、《泽陂》的诗歌意境。
《月出》的诗歌表现手法朦胧神秘,对魏晋诗文,唐代幽峭派诗歌,以及现代诗人的新诗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接着论述了金庸小说的创作手法与《泽陂》一诗的相通,并详加论述,这正显示了《陈风》文学的艺术感染力。
《陈风》十首诗虽然只是《诗经》中的一小部分,其中体现的“《诗经》时代”的风土人情,具有十分珍贵的民俗价值。
《陈风》出自陈地,今河南淮阳一带。
诗中所体现的民风民俗至今仍在当地流传,当地一些传统节日也是历史延续下来的。
诗经论文(五篇)
诗经论文(五篇)第一篇:诗经论文小论《诗经》的艺术价值及其对后世的影响《诗经》大约产生于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公元前十一世纪至公元前六世纪.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又名《诗三百》,其内容深刻地反映了中国这段历史时期各阶层人们的生活.成为了一面反映当时周王朝社会的镜子。
它是中华文化的优秀遗产,是祖先集体智慧的结晶,在中国文学史上具有崇高地位。
它开启了现实主义的创作传统:运用“赋、比、兴”的艺术方法,成为文学的典范;奠定了中国诗歌以抒情诗为主的发展方向,是中国文学的光辉起点,具有政治、历史、文学等多方面的价值与含蕴。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发端可以追溯到远古时代,然而历史发展至商周,中国文化的特殊面貌才开始形成。
周代一方面承载了前代的风俗、宗教遗存,另一方面,在因袭夏商两代文化基础上,接受前代覆亡教训,于商周社会大变动之际进行维新,逐渐开始从神本文化向人本文化过渡,并“制礼作乐”,确立了深刻影响后代的礼乐制度。
虽然形象体现周代文化的《诗经》所蕴涵的思想内容是未经系统加工的感性形式。
但它展示了整体的社会背景和氛围,构成那一时代的普遍社会心理。
《诗经》中基于原始宗教和农业文明而形成了浓厚的自然意识、人与自然之间息息相通的亲和关系。
《诗经》的305篇作品,组合成一幅多层次、多角度展现上古历史的立体画卷,对商周以来至春秋时期的社会生活与人的精神风貌、政治观念及民间风俗、社会文化心理作了形象化的展示,从不同侧面反映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形态。
而其中所蕴含的艺术价值更是对后世产生了不可磨灭的影响。
一、面向现实,朴实、自然的风格特征《诗经》作品主要产生与我国古代中原和北方地区。
作为文学作品,它的艺术形式体现了殷商和周代那一特定历史时期的理性精神,表现出重人事、重实际、重现实的特征。
在艺术风格上,《诗经》三百篇呈现出多样化的风格,但从总体上看,不能不说是以朴实自然的艺术风格为其基调。
这一艺术风格直接表现为真实地反映现实生活和真率地表达感情。
中国古代文学《诗经》中的女性美学研究-古代文学论文-文学论文
中国古代文学《诗经》中的女性美学研究-古代文学论文-文学论文——文章均为WORD文档,下载后可直接编辑使用亦可打印——中国古代文学论文(最新范文8篇)之第三篇摘要:《诗经》在我国古代文学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其中主要的传播形式为诗词歌赋,内容也较为丰富,蕴含着丰富的情感以及人物形象。
为此,通过分析《诗经》的内在价值,能够更好地展示《诗经》中女性的外在美、内在美与情感美。
关键词:《诗经》,女性美学,外在美,内在美,情感美《诗经》是由孔子整理而成,主要由三部分构成,分别为国风、雅以及颂,其中的雅可以分为大雅以及小雅,颂可以分为周颂、鲁颂、商颂等几种类型,主要应用在朝代祭祀中。
其内容不仅仅包括生活中的真善美,同时还对现实社会展开了一定的批判,涉及的内容较多。
另外,在《诗经》中,还描写了商周时期的民间活动、民俗文化以及重大等。
一、中国古代文学《诗经》中女性的外在美女子之美始终是文学描述的重点内容,尤其是美丽的女子,对其描写是人们表达情感的方式之一,女性之美的描写,是《诗经》的主要内容。
描写内容包含单纯的外貌描写,还包括作者自身的情感,其中部分描写方式,在当今时代依旧值得借鉴。
(一)女性的形象之美在《诗经卫风硕人》中有一段描写,赞美卫庄公的夫人,手如柔荑,肤如凝脂,领如蝤蛴,齿如瓠犀,螓首蛾眉,巧笑倩兮,美目盼兮.这一段主要就是对其夫人的外形展开描写,其中主要包括手指的描写、皮肤的描写、牙齿的描写以及眉毛的描写、眼睛等,通过对女子细微之处展开描写的方式,展现出女子的美丽。
该部分描写采用的手法为比喻,将女子的脖子比作天牛的幼虫,将牙齿比作葫芦籽,将皮肤比作雪白的凝脂。
以上一系列的描写,同时也反映出古人对女子美的认知。
除了对其外表展开描写之外,庄姜在当时非常渴望爱情,但是却不会随意的对待爱情,这也表示出作者对主人公的一种情感,这种情感与外表相结合的描写方式,更加能够塑造出丰满的人物形象。
(二)女子容颜的美《诗经》中,女子容颜描写也是其中的主要内容,姣好的容颜能够使人过目不忘。
试述《诗经·国风》的艺术特色论文.doc
试述《诗经·国风》的艺术特色论文《诗经·国风》的艺术特色论文导读:本论文是一篇关于《诗经·国风》的艺术特色的优秀论文范文,对正在写有关于国风论文的写有一定的参考和指导作用,摘要:《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对后世文学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但是作为一部乐歌总集,不同的人写作水平有所参差,因此思想内容和艺术风格也不尽一致,艺术成就的高低也各不相同。
《颂》和《雅》中的一些庙堂和宫廷乐歌略显呆板枯涩。
相对而言,《国风》中包含的诸多优秀诗篇,则具有鲜明的艺术特色。
因此,研究探讨《国风》艺术特色,无论对今天的文学创作还是对继承我国优秀文化遗产,都具有重要的借鉴价值和深远的历史作用。
关键词:创作策略形式语言表现手法《诗经》作为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也是中国诗歌的源头,它囊括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五百多年的诗歌305篇,先秦称为《诗》,也有取其整数称《诗三百》。
西汉时被尊为儒家经典,始称《诗经》,并沿用至今。
但是作为一部乐歌总集,《诗经》依风、雅、颂分类编排,思想内容广阔,涉及周民族的史诗、赞颂、怨刺、婚恋、农事和征役等等,内容丰富。
这些篇章是由不同的撰写而成的,由于的水平也有所参差,因此思想内容和艺术风格也不尽一致,艺术成就的高低也各不相同。
比如,《颂》和《雅》中的一些庙堂和宫廷乐歌,就显得要呆板枯涩些。
通过比较,《国风》中就有很多篇章是劳动人民的口头创作,真实再现了当时劳动人民的生活遭遇,表达了他们对剥削阶级强烈的不满以及对美好生活的渴望,具有浓厚的民歌特色和鲜明的艺术特色。
概括而言,笔者认为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创作策略上。
《国风》显著的艺术特色之一就是采用了现实主义的创作策略,它给予后世诗歌极大的影响。
这种现实主义的创作策略,不仅仅表现在他们真实地描摹事物、反映社会生活,也体现在他们善于真率地表达思想感情。
比如,《国风》里被誉为我国最早的现实主义诗篇的《七月》,全诗基本上是按季节的先后,逐年逐月地来写男女奴隶们的劳动和生活的。
诗经论文范文
一、关于诗经的论文,1000至2000字左右丘中有麻,彼留子嗟。
彼留子嗟,将其来施施。
丘中有麦,彼留子国。
彼留子国,将其来食。
丘中有李,彼留之子。
彼留之子,贻我佩玖。
《诗经·王风·丘中有麻》这首诗只有三章,章四句,表面上看起来并不复杂,但是对于诗的内容以及诗中人物的姓名,却仍有争议,迄无定论。
《小序》云:“《丘中有麻》,思贤也。
庄王不明,贤人放逐,国人思之而作是诗也。
”毛认为是“思贤”诗,《笺》、《疏》并无异议。
[1]《传》的故训由于最接近于《诗经》时代,大体上是可信的。
但是,对于“国风”中某些诗篇的诗旨,尤其是那些反映男欢女悦的情爱诗篇,囿于思想的保守性,《小序》往往牵扯到帝王后妃的身上,其说多半不可考之于史。
自然亦有少数可考者,如《鄘风·君子偕老》、《邶风·新台》、《齐风·南山》、《齐风·载驱》、《陈风·株林》,但大多数情爱诗篇,往往是诗人即事即景抒情之作,并不反映什么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何可考耶?窃以为《丘中有麻》就属于此类民歌。
对于这些诗歌,只能就诗论诗,味之以文情,审之以辞气,衡之以语法,核之以训诂,来探索其主题。
朱喜作为一个理学家,思想也是保守的,但他的《诗集传》尚能遵循就诗论诗的原则,如《丘中有麻》,朱子就认为是一首爱情诗,其说一出,后人多有信之者,但朱说亦有瑕疵。
朱子云:“子嗟,男子之字也。
”“子国亦男子之字也。
”“之子,并指前二人也。
”在首章之后评点曰:“妇人望其所与私者而来,故疑丘中有麻之处,复有与之私而留之者,今安得其施施而来乎?”[2]果如朱子所言,妇人私会二人且二人均赠其佩玖,揆之以情理,今天虽然有如此荒唐之事,但在古代确是够大胆的了,纵有,当事人也不会形之于诗,即使作诗人未必诗中人,亦不会如此津津乐道地赋之于诗。
程俊英、蒋见元《诗经注析》引崔述《读书偶识》驳那些认为《齐风·东方之日》是讽刺诗者,曰:“夫天下之刺人者,必以其人为不肖人,乃反以其事加于己身,曰我如是,我如是,天下有如此之自污者乎?”[3]其理亦可用于此。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诗经》中的婚恋诗——以《卫风·氓》为例摘要:《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
它开辟了中国文学抒情诗的先河,而爱情是诗歌的主题之一,其中关于婚恋方面的尤多。
“婚恋”指以恋爱、婚姻为主题的诗篇,特点是“男女相与咏歌,各言其情”,几乎涵盖生活的各个方面。
而且婚恋诗也是《诗经》中的精华所在,故反映婚姻爱情生活的诗作在《诗经》中占有很大比重,不仅数量多,而且内容十分丰富,既有反映男女相慕相恋、相思相爱的情歌,也有反映婚嫁场面、家庭生活等的婚姻家庭诗,还有表现不幸婚姻给妇女带来的痛苦的弃妇诗。
本文以《卫风氓》为例,从思想内容、修辞手法、人物形象等方面来分析婚恋诗的特色,从侧面突出诗经中婚恋诗引人入胜的独特魅力和奇特风格。
关键词:《诗经》,爱情,婚姻家庭,思想内容,修辞手法,人物形象一、引言《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
它的三百零五篇中有很多是反映社会风俗的诗,其中关于婚恋方面的尤多,几乎涵盖生活的各个方面。
“婚恋”指以恋爱、婚姻为主题的诗篇,特点是“男女相与咏歌,各言其情”。
这些诗对于我们了解、研究当时人们的婚恋生活,是极为珍贵的史料。
爱情是诗歌的主体,而在《诗经》中婚恋诗是其精华所在,婚恋诗中反映出周代婚姻缔结虽然受社会的种种制约,但男女交往仍有很大自由。
如自由恋爱风气、对爱情的追求与忠贞、美满欢愉的新婚生活、怨哀痛楚的婚变等等,它几乎囊括了人类爱情生活的各个侧面和所有阶段,犹如一幅巨轴画卷展示着古代人们的婚恋生活,也为我们研究古代的风俗历史提供了宝贵的材料。
二、《卫风氓》的思想内容、人物形象以及修辞手法1、《卫风氓》的思想内容经过了一系列的磕磕绊绊,终于走进了婚姻的殿堂。
可在男女不平等的夫权社会,幸福的婚姻对于妇女来说只是一个美好的愿望而已。
由于某种原因,一些妇女渴望的自由幸福不仅没有得到,等待她的却是一张寒心的休书!于是,弃妇凄婉便给《诗经》平添了些许的恨与怨。
《卫风氓》“氓之蚩蚩,抱布贸丝。
匪来贸丝,来即我谋。
送子涉淇,至于顿丘。
匪我愆期,子无良媒。
将子无怒,秋以为期。
乘彼垝垣,以望复关。
不见复关,泣涕涟涟。
既见复关,载笑载言。
尔卜尔筮,体无咎言。
以尔车来,以我贿迁。
桑之未落,其叶沃若。
于嗟鸠兮,无食桑葚!于嗟女兮,无与士耽!士之耽兮,犹可说也。
女之耽兮,不可说也。
桑之落矣,其黄而陨。
自我徂尔,三岁食贫。
淇水汤汤,渐车帷裳。
女也不爽,士贰其行。
士也罔极,二三其德。
三岁为妇,靡室劳矣;夙兴夜寐,靡有朝矣。
言既遂矣,至于暴矣。
兄弟不知,咥其笑矣。
静言思之,躬自悼矣。
及尔偕老,老使我怨。
淇则有岸,隰则有泮。
总角之宴,言笑晏晏。
信誓旦旦,不思其反。
反是不思,亦已焉哉!”这是一首弃妇诗,这首诗通过一个妇女的自述,倾诉了一个女子从恋爱、结婚、受虐直至被抛弃的全过程。
全诗分六章,一、二章,写女子与氓相遇并陷入热恋。
“氓之蚩蚩,抱布贸丝。
匪来贸丝,来即我谋。
”,这桩婚事本来是由男方主动提出来的,这个男子以“贸丝”为借口,骗取了女子的爱情,女子不仅把终身庄严相许,并且出嫁时还带了大量的嫁妆。
三、四章,下女子被抛弃后的会很痛苦心情。
弃妇以自己沉痛的教训告诫世上的女人,男人们是变化无常的,女人一旦年老色衰,就有被抛弃的可能,因此女人千万不要迷恋男人。
这是弃妇由自己发出的血泪教训,发出的对同命运的妇女的忠告,它使人们看到,夫权制是产生婚姻悲剧的根源。
五章,写女子在夫家的辛劳,以及被抛弃却无处述冤的痛苦。
“三岁为妇,靡室劳矣;夙兴夜寐,靡有朝矣。
”,女子在夫家起早贪黑,日夜操劳,,这样的勤劳,最终还是被抛弃,被抛弃后,就连兄弟都不同情,只有“静言思之,躬自悼矣”,这对男女不平等的现象进行了血泪控诉。
六章,总序女子被抛弃后的复杂心情,和最后抱定的决裂态度。
这是全诗的终结,故事的尾声,在此,女主人公终于认定,氓这样的人是不能跟她生活下去的。
“淇则有岸,隰则有泮。
”,苦难终究要到头;“信誓旦旦,不思其反。
反是不思,亦已焉哉!”,女主人公这种刚毅果决的态度,表明了她的觉醒。
至此,她已从一位纯洁多情的、善良美丽的少妇到吃苦耐劳忍辱无怨的妻子,再到坚强刚毅、果断决绝的弃妇,表现出一个女子勤劳、善良、坚强、果敢和反抗的精神。
她的形象,让人喜欢与欣赏,敢爱敢恨、追求自由平等的爱情也值得赞扬,而且在那个妇女地位低下的时代,夫权思想浓厚的社会,她的反抗就更伟大,更具有典型意义。
2、《卫风氓》的人物形象《卫风氓》中塑造了一个卑贱的男人形象:氓。
他是住在城郊家近复关的小商人,貌似憨厚,心怀狡诈,他以贸丝为名,打算赚个女人回去;他以嬉皮笑脸获得了女人的欢心,以谎言虚咒换取了女人的信任,以占课算卦作为对女人忠诚的保证,就以这个手段欺骗了一个纯朴善良的女人。
不只赚到女人的爱情,还赚到女人的财物,更还赚到女人的劳动力。
以假献殷勤而人财两得,以背恩负义而成家立业。
以损人利己而达到卑鄙目的:这就是氓的生意经。
婚前是羊,婚后是狼,婚前装做奴才的样子,婚后摆出老爷的架子:这就是氓的行径。
诗中揭露了一个无信义、无情感、自私自利、奸诈虚伪的坏家伙的本性。
在诗中还创造了一个善良热情、忠厚纯朴的劳动妇女形象:女。
她很热情,虽然出于误会,但确曾热爱过氓,看不到氓便“泣涕涟涟”,看到了氓便“载笑载言”;她沉醉在爱情里,而“不可说也”;她见到氓急不可耐,便“将子无怒”,并答应他“秋以为期”,她很纯朴,纯朴到天真的程度,诚心诚意地将幸福与希望寄托在骗子身上。
只由于“言笑”的“晏晏”,“信誓”的“旦旦”,以及龟卜蓍筮的一点儿好兆头,便“以尔车来,以我贿迁”。
出嫁之后,虽含贫茹苦,夙兴夜寐,受到百般折磨,以至“叶黄而陨”,但还是爱着氓:“女也不爽”;然而氓却变了:“士贰其行”。
她忍受着贫困和虐待,精神受到悔辱,自尊心受到损伤,又不能从兄弟那里得到安慰,相反地还不时听到风言风语的嘲笑。
这就激发她对自己发出“不思其反”的感伤,对男人引起“二三其德”的蔑视。
这是忠厚女人的感伤:“躬自悼矣!”这是善良女人的蔑视:“士也罔极。
”在感伤蔑视的推动下,她咬定牙根,站立起来!“反是不思,亦已焉哉!”这是对恶人的指斥,对恶德败行的揭发,这是一种斗争情绪的表现。
通过这形象,反映了私有制度特别是封建制度对妇女的悔辱和损害,反映了妇女特别是劳动妇女的悲惨命运,从而表现了人民反抗压迫的意志。
3、《卫风氓》的修辞手法(1)比兴艺术手法第三章的“桑之未落,其叶活若,”是起兴,比喻年青貌美的少女初婚的幸福。
第四章的“桑之落矣,其黄而陨,”也是起兴,比喻弃妇面容憔悴与被弃的痛苦。
第三章的“吁嗟鸠兮,无食桑葚”,是对喻,喻下两句,“吁嗟女兮,无与士耽”。
第六章的“淇则有岸,湿则有泮,”是反比,比氓的变心是无边无际不可捉摸的。
这些,对于塑造形象,突出主题,加强诗的思想意义,都起了积极作用。
(2)对比的表现手法其形式有二:句法对比者,如“女也不爽,士贰其行”。
“士之耽也,犹可说也;女子耽也,不可说也。
”这是士和女两种不同人物的对比;“桑之未落”与“桑之落兮”的对比,“不见复关”与“既见复关”的对比,都是互相映衬,收到更好地塑造形象、抒发感情的效果。
前后对比者,如氓在未婚前是“言笑晏晏,信誓旦旦”,在婚后则“言既遂矣,至于暴矣。
”前后不同态度互相映衬,描绘出氓虚伪的本质。
(3)顶真修辞的运用这种修辞,多见于歌曲。
这可能是由于集体歌唱,口耳相传,此唱彼和,互相衔接,便于记诵所产生的一种句式。
如“抱布贸丝,匪来贸丝”,“以望复关,不见复关”,“无与士耽,士之耽兮”,“及尔偕老,老使我怨”,“不思其反,反是不思”等,都是《卫风氓》诗中的顶真句。
(4)叹辞、叠字的运用诗人抒发猛烈的感情或深沉的思想的时候,经常用一种呼声或感叹辞来表达。
第三章转入抒情,感情激昂,连用两个“于嗟”(哎呀),三个“兮”(啊)字,两个“也”(呀)字。
第四章对“桑落”有所感,用了一个“矣”字。
第五章诉说被丈夫虐待,被兄弟讥笑,情绪最激动,连用六个“矣”字,借表她沉痛的心情和口气。
最后一章对氓表示愤慨和决绝,加强了语气,拖长了音调,坚决地唱出“亦已焉哉”(也就算了吧)!焉哉二字连用,就象歌剧幕终,使人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之感。
(5)现实主义的写作方法《卫风氓》诗是诗人现实生活典型情绪的再现,运用了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叙述自己悲惨的遭遇,起了反映、批判当时社会现实的作用。
《氓》是民歌,是口头创作。
最初广泛地流传于民间,经过无数劳动人民的反复歌唱、不断修改,到写定时候,才形成现在这样的完整诗篇。
人们在流传中,把自己关于恋爱婚姻方面的感受,渗透到歌唱中去,故作品富于现实性。
三、结语《卫风氓》诗的结构,是和它的故事情节与作者叙述时激昂波动的情绪相适应的。
全诗共六章,每章十句。
一、二两章是追叙,第一章,叙述自己由初恋而定的。
第二章,叙述自己陷入情网,冲破了媒妁之言的桎梏而与氓结婚。
诗人叙述到这里,情绪极度激昂,悲愤与悔恨交并,使叙述中断。
第三章,她对一群年青貌美的天真少女,现身说法地规劝她们不要沉醉于爱情,并指出男女不平等的现象。
第四章,对氓的负心表示怨恨,她指出,这不是女人的差错,而是氓的反复无常。
第五章,接着追叙,叙述她婚后的操劳、被虐和兄弟的讥笑而自伤不幸。
第六章,叙述幼年彼此的友爱和今日的乖离,斥责氓的虚伪和欺骗,坚决表示和氓在感情上一刀两断。
这些,都是作者的经历、内心活动、感情变化的再现,结构严整,形成一首千古动人的诗篇。
《卫风氓》是一首夹杂抒情的叙事诗。
它通过一位弃妇的自述,激昂、生动地叙述她和氓恋爱、结婚、受虐、被弃的过程,表达了她悔恨的心情与决绝的态度,深刻地反映了古代社会妇女在恋爱婚姻问题上受压迫和损害的现象。
在婚前,她怀着对氓炽热的深情,勇敢地冲破了礼法的束缚,毅然和氓同居,这在当时来说,是一件难能可贵的事。
按理说,婚后的生活应该是和睦美好的。
但事与愿违,她却被氓当牛马般使用,甚至被打被弃。
为什么呢就是因为当时妇女在社会上和家庭中都没有地位,而只是的丈夫的附庸。
这种政治、经济的不平等决定了男女在婚姻关系上的不平等,使氓得以随心所欲地玩弄、虐待妇女而不受制裁,有抛弃妻子解除婚约的权利。
“始乱终弃”四字,正可概括氓对女子的罪恶行为。
因此她虽曾勇敢地冲破过封建的桎梏,但她的命运,终于同那些在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压束下逆来顺受的妇女命运,很不幸地异途同归了。
“士之耽兮,犹可说也;女之耽也,不可说也!”诗人满腔愤懑地控诉了这社会的不平,使这诗的思想意义更加深化。
诗中女主人公的惨痛经历,可说是阶级社会中千千万万受压迫受损害的妇女命运的缩影,故能博得后世读者的共鸣。
参考文献:1、杨炎林,《中国古代文学史纲与名篇欣赏》.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7.2、公木、赵雨,《诗经全解》.长春:长春出版社,2007,1.3、林岚,《诗经》(传统文化系列丛书).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200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