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体系结构知识点总结
考研计算机网络重点知识点整理轻松备战
考研计算机网络重点知识点整理轻松备战计算机网络是计算机科学中的一门重要学科,也是考研计算机专业的重点内容之一。
面对庞杂的知识点,我们有必要进行整理和梳理,以便轻松备战。
本文将从协议、网络体系结构、网络安全等方面入手,对考研计算机网络重点知识点进行整理。
一、协议协议是计算机网络中数据交换和通信的基础。
在考研计算机网络中,有几个重要的协议需要重点关注:1. TCP/IP协议:传输控制协议/互联网协议是Internet使用的基本协议,负责保证数据的可靠传输和网络的连通性。
2. HTTP协议:超文本传输协议是Web应用最为常用的协议,负责客户端和服务器之间的通信。
3. DNS协议:域名系统协议负责将域名转换为IP地址,使用户可以通过域名访问互联网资源。
4. FTP协议:文件传输协议是用于文件传输的协议,常用于将文件从服务器上传下载。
二、网络体系结构在计算机网络中,常用的网络体系结构有两种:OSI七层模型和TCP/IP四层模型。
1. OSI七层模型:(1)物理层:负责传输比特流,即通过媒介传输0和1。
(2)数据链路层:负责将比特流组织成帧,提供可靠的帧传输。
(3)网络层:负责进行逻辑寻址和路由选择,实现不同网络之间的通信。
(4)传输层:负责端到端的传输,提供可靠的数据传输和流量控制。
(5)会话层:负责建立、管理和终止会话。
(6)表示层:负责数据的表示和编码,确保不同平台之间的数据交换。
(7)应用层:负责为用户提供各种网络服务,如文件传输、电子邮件等。
2. TCP/IP四层模型:(1)网络接口层:对应OSI的物理层和数据链路层。
(2)网络层:对应OSI的网络层。
(3)传输层:对应OSI的传输层。
(4)应用层:对应OSI的会话层、表示层和应用层。
三、网络安全网络安全是计算机网络中的重要概念,也是考研计算机网络中需要重点关注的内容之一。
在网络安全方面,需要了解以下知识点:1. 防火墙:用于过滤网络数据包,保护受保护网络免受未经授权的访问。
408考研计算机网络知识点归纳
408考研|计算机网络知识点归纳总结本文档适用于考前复习查漏补缺和考场前快速回顾知识点使用目录第1章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 (1)1.1计算机网络概述 (1).计算机网络的定义 (1).计算机网络的组成 (1).计算机网络的功能 (1).计算机网络的分类 (1).性能指标(速率、时延、利用率等) (2)✳计算机中KB与kb的换算 (2)*局域网与广域网的互联P8T12P8T16 (2)1.2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与参考模型 (2).PCI+SDU=PDU (2).协议、接口、服务的概念 (3).网络体系结构 (3).ISO/OSI参考模型 (3).TCP/IP参考模型 (4).OSI和TCP/IP差别 (4).五层参考模型 (5)*服务访问点P22T19 (5)*不同层的设备P23T25 (5)第2章物理层 (6)2.1通信基础 (6).基本概念(信源、信宿、信道) (6).通信方式 (6).数据传输方式(串行/并行) (6).同步/异步传输 (6).码元、波特率 (6).影响失真的因素 (7).奈氏准则 (7).香农定理 (7).奈奎斯特定理与香农定理的对比 (7).带宽 (7).基带信号/宽带信号 (7).数字数据编码为数字信号 (8).模拟数据编码为数字信号 (9).数据交换方式(电路交换、报文交换、分组交换) (9).虚电路服务 (10)*虚电路分类P42T29 (10)2.2传输介质 (11).导向性传输介质 (11).非导向性传输介质 (11)2.3物理层设备 (11).中继器 (11).集线器 (11)第3章数据链路层 (12)3.1数据链路层的功能 (12).链路管理 (12).组帧(帧定界、帧同步、透明传输) (12).流量控制 (12).差错控制 (12)*三个基本问题:封装成帧、透明传输、差错检测 (12)3.2组帧 (13).字符计数法 (13).字符填充的首尾定界符法 (13).零比特填充法 (13).违规编码法 (13)3.3差错控制 (13).差错 (13).检错编码(奇偶校验码、循环冗余码CRC) (13).纠错编码(海明码) (14)*海明距离与检错纠错P71T5 (15)3.4流量控制与可靠传输机制 (15).流量控制 (15).可靠传输 (15).停止-等待协议 (15).后退N帧协议GBN (15).选择重传协议SR (15).信道利用率和信道吞吐率 (15)3.5介质访问控制 (16).介质访问控制MAC,Medium Access Control (16).信道划分介质访问控制(多路复用技术) (16).随机访问介质访问控制(ALOHA协议、CSMA协议、CSMA/CD协议、CSMA/CA协议) (17).轮询访问介质访问控制(令牌传递协议) (18)3.6局域网LAN,Local Area Network (18).局域网的基本概念和体系结构 (18).以太网的基本概念、传输介质与高速以太网 (19).网卡与MAC地址 (19).以太网的MAC帧 (20).无线局域网IEEE802.11 (20).虚拟局域网VLAN,Virtual LAN (21)*放大器与中继器P111T4 (22)*重复硬件地址P112T9 (22)3.7广域网 (22).广域网基本概念 (22).PPP(Point-to-Point Protocol)协议 (22)*PPP协议认证P120T6 (23)3.8数据链路层设备 (23).交换机 (23)第4章网络层 (25)4.1网络层的功能 (25).异构网络互连 (25).路由与转发 (25).软件定义网络SDN的基本概念 (25)4.2路由算法 (26).静态路由与动态路由 (26).距离-向量路由算法 (26).链路状态路由算法 (26).层次路由 (27)*路由回路的根本原因P142T5 (27)4.3IPv4 (27).IPv4分组 (27).IPv4地址 (28).私有IP与网络地址转换NAT (29).子网划分与子网掩码,无分类编址CIDR与链路聚合 (30).TCP/IP协议栈 (30).地址解析协议ARP,Address Resolution Protocol (30).动态主机配置协议DHCP,Dynamic Host Configuration Protocol (31).网际控制报文协议ICMP,Internet Control Message Protocol (31)4.4IPv6 (32).IPv6的主要特点 (32).IPv6地址 (33)4.5路由协议 (34).自治系统AS,Autonomous System (34).域内路由与域间路由 (34).路由信息协议RIP,Routing Information Protocol (34).开放最短路径优先OSPF协议 (35).外部网关协议BGP,Border Gateway Protocol (36).三种路由协议的比较 (36)4.6IP组播 (37).组播的概念 (37).组播地址 (37).网际组管理协议IGMP,Internet Group Management Protocol (38)*组播路由避免路由环路P194T2 (38)4.7移动IP (38).移动IP相关概念 (38).移动IP通信过程 (38)4.7网络层设备 (39).冲突域和广播域 (39).路由器的组成和功能 (39).路由表与路由转发 (39)第5章传输层 (41)5.1传输层提供的服务 (41).传输层的功能 (41).传输层的寻址与端口 (41)✳各层服务访问点 (41).无连接服务UDP与面向连接服务TCP (42)5.2UDP协议 (42).UDP数据报特点 (42).UDP数据报格式 (42).UDP校验 (42)5.3TCP协议 (43).TCP特点 (43).TCP报文段 (44).TCP连接管理 (45).TCP可靠传输 (46).TCP流量控制 (47).TCP拥塞控制 (47)第6章应用层 (49)6.1网络应用模型 (49).客户/服务器模型C/S (49).对等连接P2P模型 (49)6.2域名系统DNS,Domain Name System (49).DNS概念 (49).层次域名空间 (49).域名服务器 (50).域名的解析过程 (50)6.3文件传输协议FTP,File Transfer Protocol (51).FTP概念与特点 (51).控制连接和数据连接 (51)6.4电子邮件E-mail (52).电子邮件系统的组成结构 (52).电子邮件格式 (53).多用途网际邮件扩充MIME,Multipurpose Internet Mail Extensions (53).简单邮件传输协议SMTP,Simple Mail Transfer Protocol (53).邮局协议POP,Post Office Protocol (54).因特网报文存取协议IMAP (54)*POP3传输密码P265T7 (54)6.5万维网WWW,World Wide Web (54).WWW的概念与组成结构 (54).超文本传输协议HTTP (55)*HTTP1.0P273T6 (56)*HTTP请求报文中的Connection和Cookie P273T12 (56)第1章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1.1计算机网络概述·计算机网络的定义广义观点:计算机网络是能实现远程信息处理的系统或进一步达到资源共享的系统。
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
数据传递过程
计算机网络的各个层次以及每个层次协议的集合称为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
各个层次的所有协议也被称为协议栈。
世界上第一个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是美国IBM公司于1974年提出的SNA(系统网络体系结构)
其他的网络体系结构:Digital公司的网络体系结构DNA、Honeywell公司的分布式体系结构DSA等
03
04
本章知识点
信息交换过程
信息
数据
信号
通信网络
信息
数据
信号
物理链路是网络通信必备要素,它是信号传播的载体。
3
2
4
1
发送方如何确定接收方愿意接收数据或已经准备好了接收数据?
数据在传输过程中可能会丢失,如何检测丢失,丢失以后如何处理?
发送方和接收方之间可能间隔了多个网络,如何在网络之间找到一条正确的路,使得数据能够到达接收方?
各种 应用服务
TCP/IP 的三个服务层次
F T P
S M T P
T F T P
D N S
T e l n e t
S N M P
TCP UDP
应用层
运输层
TCP和UDP都根据端口(port)号把信息提交给上层对应的协议(进程)。
port
互联网层的四个主要协议
应用层
运输层
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
采用不同体系结构的两个网络之间很难通信 。
为使所有的网络都能互连互通,国际标准化组织ISO于1983年提出了开放系统互连参考模型(Open Systems Interconnection Reference Model,OSI/RM),简称OSI参考模型
完整版网络体系结构知识点总结
完整版网络体系结构知识点总结网络体系结构是指整个网络系统的结构组成和各个组成部分之间的关系。
下面是关于网络体系结构的知识点总结。
1.体系结构的分类:a.标准体系结构:例如OSI(开放系统互连)参考模型和TCP/IP(传输控制协议/互联网协议)体系结构。
b. 专有体系结构:由具体厂商设计和实现的网络体系结构,例如Cisco的三层体系结构(核心层、分布层和接入层)。
2.OSI参考模型:a.OSI模型是一种理论上的体系结构,用于描述和规范计算机网络中的协议。
b.OSI模型将网络通信过程划分为七个层次:-物理层:负责传输比特流,物理接口和电气特性。
-数据链路层:负责将比特流组织成帧,并提供差错检测和纠正。
-网络层:负责路径选择和分组传输。
-传输层:负责可靠的端到端传输。
-会话层:负责建立、管理和终止会话。
-表示层:负责数据格式的转换、加密和解密。
-应用层:提供网络服务和应用程序接口。
3.TCP/IP体系结构:a.TCP/IP是互联网上最常用的网络体系结构。
b.TCP/IP体系结构将网络通信过程划分为四个层次:-网络接口层:负责处理与物理网络的接口。
-网际层:负责建立和管理数据包在网络中的跳转。
-传输层:提供端到端的可靠传输。
-应用层:提供各种网络服务和应用程序。
4.网络组件:a.网络接口卡(NIC):在计算机和网络之间传输数据的设备。
b.集线器:用于将多个设备连接到局域网上的设备。
c.交换机:用于在局域网内部进行数据包的转发。
d.路由器:用于在不同网络之间进行数据包的转发。
e.网关:在不同协议或网络体系结构之间进行数据包的转换和传输。
f.防火墙:保护网络免受未经授权的访问和网络攻击。
g.服务器:提供网络服务和资源的计算机。
5.网络协议:a.网络协议是计算机网络中用于数据传输和通信的规则和约定。
b.常用的网络协议有TCP(传输控制协议)、IP(互联网协议)、UDP(用户数据报协议)、HTTP(超文本传输协议)等。
完整版网络体系结构知识点总结
完整版网络体系结构知识点总结网络体系结构是指计算机网络中各个层次之间的关系和相互作用。
它决定了计算机网络中的数据传输方式和协议。
下面是对网络体系结构的完整版知识点总结:1.OSI参考模型:- OSI模型是Open Systems Interconnection(开放系统互联)的缩写,由国际标准化组织(ISO)于1984年提出。
-OSI参考模型将网络通信的过程分解为七个不同的层次,每个层次都有一个特定的功能,并通过接口与相邻的层次进行通信。
-七个层次分别是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传输层、会话层、表示层和应用层。
2.TCP/IP参考模型:- TCP/IP模型是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Internet Protocol(传输控制协议/网际协议)的缩写,是互联网最常用的体系结构模型。
-TCP/IP参考模型将网络通信的过程分为四个层次,分别是网络接口层、互联网层、传输层和应用层。
-网络接口层提供与硬件设备(如网卡)之间的接口,互联网层负责寻址和路由,传输层提供可靠的数据传输服务,应用层则负责应用程序的通信。
3.物理层:-物理层是最底层的层次,负责将比特流转换为信号发送到物理介质上,以及将接收到的信号转换为比特流。
-物理层的主要功能包括定义物理接口标准、传输速率、传输模式和物理连接标准等。
4.数据链路层:-数据链路层位于物理层之上,负责将比特流划分为帧,并提供可靠的数据传输服务。
-数据链路层的主要功能是进行物理寻址、帧同步、流量控制和错误检测与纠正等。
5.网络层:-网络层负责在计算机网络中寻址和路由,以实现不同计算机之间的通信。
-网络层的主要功能是确定数据包的路径和转发,实现逻辑寻址和分组交换等。
6.传输层:-传输层位于网络层之上,为应用程序提供端到端的可靠数据传输服务。
-传输层的主要功能包括面向连接的传输和无连接的传输,以及流量控制和拥塞控制等。
7.会话层:-会话层负责建立、管理和结束应用程序之间的会话。
网络体系结构知识点总结
网络体系结构知识点总结网络体系结构是指互联网的整体结构和组成。
它涉及到了网络的物理结构、传输协议、网络层次、路由算法、寻址和编址、网络安全等多个方面。
下面是对网络体系结构的主要知识点的总结。
1.物理结构:物理结构是指网络中的硬件设备组成。
主要包括主机,交换机,路由器,网桥等。
主机是指连接到网络的最终设备,交换机用于局域网内的数据传输,路由器用于互联网中的数据传输,网桥用于连接不同局域网之间的数据传输。
2.传输协议:传输协议是指网络中的数据传输规则。
常见的传输协议有TCP/IP协议和UDP协议。
TCP/IP协议是一种可靠的、面向连接的传输协议,它保证了数据的完整性和正确性。
UDP协议是一种简单的、面向无连接的传输协议,它提供了较低的延迟和较高的吞吐量。
3.网络层次:网络层次是指互联网中的分层架构。
常见的网络层次模型有OSI模型和TCP/IP模型。
OSI模型是由国际标准化组织提出的模型,它将网络分为七个层次,分别是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传输层、会话层、表示层和应用层。
TCP/IP模型是互联网最重要的模型,它将网络分为四个层次,分别是网络接口层、网络层、传输层和应用层。
4.路由算法:路由算法是指在网络中选择最佳路径进行数据传输的算法。
常见的路由算法有静态路由和动态路由。
静态路由是预先设置好的路由路径,不会根据网络状况动态调整路径。
动态路由是根据网络状况实时调整路径,常见的动态路由协议有RIP协议、OSPF协议和BGP协议等。
5.寻址和编址:寻址和编址是指网络中对主机和网络进行编号的过程。
IP地址是网络中主机的唯一标识,它由32位二进制数组成,分为网络地址和主机地址两部分。
IPv4是目前广泛使用的IP地址版本,它基于32位地址空间,但由于地址需求过大,逐渐被IPv6取代。
6.网络安全:网络安全是指保护网络中的信息不受非法获取、损坏或篡改的技术和措施。
网络安全包括防火墙、入侵检测和防御系统、加密和认证技术、访问控制等多个方面。
计算机网络重点知识点总结——必考
计算机网络重点知识点总结——必考一、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1.OSI模型和TCP/IP模型:了解各层的功能,如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传输层、应用层等。
2.网络协议的概念和分类:如面向连接和无连接协议,可靠性传输和不可靠性传输等。
3.数据传输方式:如电路交换、报文交换和分组交换。
二、物理层1.通信信道的种类和特点:如双绞线、同轴电缆、光纤等。
2.调制解调和编码:了解不同的调制解调技术和编码方式。
3.数字传输系统:了解数字信号和模拟信号的特点以及数字传输系统的工作原理。
三、数据链路层1.帧的概念和组成:了解帧的结构和各字段的含义。
2.随机访问协议:了解载波侦听多点接入(CSMA)、CSMA/CD和CSMA/CA等协议。
3.点对点协议:了解高级数据链路控制(HDLC)和点对点协议(PPP)等协议。
四、网络层1.IP协议的工作原理:了解网络层的功能和主要协议(如IPv4和IPv6),以及IP地址的表示和分配。
2.路由的概念和算法:了解路由选择的基本原则和常用的路由算法,如最短路径算法和距离向量算法。
3.网络地址转换(NAT):了解NAT的作用和实现原理。
五、传输层1.传输协议的特点和分类:了解传输层的功能和主要协议,如传输控制协议(TCP)和用户数据报协议(UDP)。
2.TCP协议的工作原理:了解TCP的连接建立和断开过程,以及流量控制和拥塞控制的算法。
3.UDP协议的特点和应用:了解UDP的无连接特性和可靠性较差的特点,以及适用于实时传输的应用场景。
六、应用层1.常见应用层协议:了解常见的应用层协议,如域名系统(DNS)、超文本传输协议(HTTP)和文件传输协议(FTP)等。
2.客户端-服务器模型:了解应用层的客户端和服务器的概念及其交互流程。
3.网络编程:了解使用套接字进行网络编程的基本原理和步骤。
七、网络安全1.常见的网络攻击和防范:了解常见的网络攻击类型,如拒绝服务攻击(DDoS)和中间人攻击等,以及相应的防范措施。
三级网络知识点归纳
第一章网络体系结构与设计一.局域网(LAN)特点:1.覆盖有限的地理围2.高数据传输速率(10Mbps-10Gbps)3.一般属于单位所有,易于建立,维护和扩展分类:介质访问方法:共享介质式局域网和交换式局域网传输介质类型:有线介质的有线局域网,无线通信信道的无线局域网二.城域网(MAN)和广域网(WAN,远程网)广域网的通信子网可以利用公用分组交换网,卫星通信网和无线分组交换网三。
计算机网络结构的特点(了解)1.早期的广域网逻辑功能上分为资源子网和通信子网2.用户计算机接入:交换网(PSTN),有线电视网(CATV),无线城域网(WMAN),无线局域网(WLAN)四。
局域网技术的发展1.提高以太网的数据传输速率2.将一个大型局域网划分成多个用网桥或路由器3.将共享介质方式改为交换方式(在交换式局域网的基础上,出现了虚拟局域网VLAN)五。
宽带城域网的结构1.宽带城域网的逻辑结构“三个平台和一个出口”,即:网络平台,业务平台,管理平台与城市宽带接口2.核心层的基本功能:***a.把汇聚层连接起来,为汇聚层的网络提供高速分组转发,具有Qos保障能力b.实现与主干网的互联,提供城市的宽带IP出口c.为宽带城域网的用户提供访问Internet所需要的路由访问3.汇聚层的功能:汇聚接入层的用户流量根据接入层的用户流量,进行本地路由,过滤等处理根据处理结果把用户流量转发到核心层或本地进行路由处理4.接入层的功能:连接最终用户5.三层结构思想:上层负责下层的数据汇聚;核心提供出口与Qos,汇聚本地路由,接入服务用户六。
管理和运营宽带城域网的关键技术宽带管理,服务质量Qos,网络管理,用户管理,多业务接入,统计和计费,网络安全等七。
服务质量Qos要求的技术:***资源预留(RSVP)区分服务(DiffServ)多协议标记交换(MPLS)八。
宽带城域网管理:带网络管理:利用数据通信网(DCN)或公共交换网(PSTN)拨号带外网络管理:网络管理协议(SNMP)建立管理系统九。
网络常用知识点总结大全
网络常用知识点总结大全一、网络的基本概念网络是由一组相互连接的计算机和网络设备组成的系统。
它们通过数据链路互相连接,并能够共享资源和服务。
网络可以分为局域网、广域网和互联网等不同规模和范围的网络。
网络的基本组成包括计算机、路由器、交换机、网卡、网线、无线路由器等网络设备。
二、网络体系结构和协议1. OSI七层模型开放系统互联模型(Open Systems Interconnection, OSI)是国际标准化组织提出的一个概念性的网络结构,它将网络通信划分为七层,从上到下依次为应用层、表示层、会话层、传输层、网络层、数据链路层和物理层。
每一层都有相应的协议和功能。
2. TCP/IP协议族传输控制协议/互联网协议(TCP/IP)是Internet标准协议族,包括传输层的TCP协议和UDP协议,网络层的IP协议,以及应用层的HTTP协议、FTP协议、SMTP协议等。
TCP/IP协议族是当前互联网上最重要的协议族。
3. 网络地址和子网划分在TCP/IP协议族中,网络中的设备需要有唯一的网络地址,常见的地址分为IPv4和IPv6两种。
网络地址可以通过子网划分来实现对网络的管理和优化。
4. 路由概念路由是指网络中用来决定数据包从源到目的地的路径选择。
路由器是用来连接不同网络的设备,能够根据目的地址选择最佳的路径进行数据传输。
三、网络设备和技术1. 网络设备路由器:连接不同网络,根据IP地址进行数据包转发。
交换机:用于局域网内部的数据交换和转发。
防火墙:用于安全控制和过滤网络流量。
网卡:连接计算机和网络,负责数据的接收和发送。
无线路由器:提供无线网络连接接入点。
2. VLAN虚拟局域网(Virtual Local Area Network, VLAN)是一种将物理上分散的设备通过逻辑手段组合在一起的局域网。
VLAN可以通过交换机的端口划分来实现。
3. VPN虚拟专用网络(Virtual Private Network, VPN)是一种通过公共网络进行加密通信的私人网络。
网络基础复习知识点总结
网络基础复习知识点总结1. 网络基础概念1.1 网络的定义网络是连接在一起的多个计算机,它们可以相互通信和共享资源,比如数据、文件、打印机等。
网络的目的是可以让用户方便地进行信息交流和资源共享。
1.2 网络的分类网络可以按照规模、传输媒介、拓扑结构、所属机构等分类。
按规模可分为局域网(LAN)、城域网(MAN)、广域网(WAN)等;按传输媒介可分为有线网络和无线网络等;按拓扑结构可分为星型、总线型、环型等;按所属机构可分为公共网络和专用网络等。
2. OSI七层模型2.1 OSI模型介绍OSI模型是一种用来理解、描述和设计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的框架。
它由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制定,共分为七层。
每一层对网络通信的某一个方面负责,各层之间通过接口定义交互协议进行通信。
2.2 OSI七层模型的各层功能① 物理层(Physical layer):负责传输比特流,定义包括电气、机械和功能接口的规范。
常见设备有中继器、集线器。
② 数据链路层(Data link layer):在物理介质上提供可靠的数据传输,负责物理地址的识别、流控、错误检测和纠正等。
常见设备有网桥、交换机。
③ 网络层(Network layer):负责数据在网络中的传输,寻址和路由选择等。
常见设备有路由器。
④ 传输层(Transport layer):提供端到端的通信,负责数据分段和重组、流量控制、错误检测和纠正等。
常见协议有TCP和UDP。
⑤ 会话层(Session layer):控制用户会话的建立、维护和释放,管理用户对话和数据传输的时间。
主要负责建立、管理和终止会话连接。
⑥ 表示层(Presentation layer):负责数据的翻译、加密、解密、压缩和解压缩等数据格式转换,确保信息能够被接收方正确解释。
⑦ 应用层(Application layer):为用户提供网络服务。
包括各种应用软件和网络服务,比如电子邮件、文件传输、远程登录等。
计算机网络知识点总结
计算机网络知识点总结CH1概述:1网络是指“三网”,即电信网络、有线电视网络和计算机网络2共享——即资源共享。
可以是信息共享、软件共享,也可以是硬件共享。
3网络(network)由若干结点(node)和连接这些结点的链路(link)组成。
互联网是“网络的网络”(network of networks)。
连接在因特网上的计算机都称为主机4网络把许多计算机连接在一起。
因特网则把许多网络连接在一起。
5在网络核心部分起特殊作用的是路由器路由器是实现分组交换(packet switching)的关键构件,其任务是转发收到的分组,这是网络核心部分最重要的功能。
6路由器处理分组的过程是:a把收到的分组先放入缓存(暂时存储);b查找转发表,找出到某个目的地址应从哪个端口转发c把分组送到适当的端口转发出去。
7分组交换的优点:a高效:动态分配传输带宽,对通信链路是逐段占用。
b灵活:以分组为传送单位和查找路由.c迅速:不必先建立连接就能向其他主机发送分组。
d可靠:保证可靠性的网络协议;分布式的路由选择协议使网络有很好的生存性。
缺点:分组在各结点存储转发时需要排队,这就会造成一定的时延。
分组必须携带的首部(里面有必不可少的控制信息)也造成了一定的开销。
8时延:数据从网络一端传送到另一端所需的时间时延总时延= 发送时延+传播时延+ 处理时延+排队时延9对于高速网络链路,我们提高的仅仅是数据的发送速率而不是比特在链路上的传播速率。
提高链路带宽减小了数据的发送时延。
10分层的好处:各层之间是独立的。
灵活性好。
结构上可分割开。
易于实现和维护。
能促进标准化工作。
11协议是控制两个对等实体进行通信的规则的集合。
TCP/IP 是四层的体系结构:应用层、运输层、网际层和网络接口层。
五层协议:应用层,运输层,网络层(network layer),数据链路层(data link layer)物理层协议是“水平的”,即协议是控制对等实体之间通信的规则。
网络工程知识点总结
网络工程知识点总结网络工程是一个涵盖多个领域的学科,包括计算机网络、信息技术、通信技术等。
网络工程能够帮助我们理解网络的结构和工作原理,同时也提供了许多解决网络问题的方法和技术。
本文将从网络体系结构、网络协议、网络安全、网络管理以及新兴技术等方面进行综合性的介绍和总结。
一、网络体系结构网络体系结构是网络工程领域的基础知识,它描述了网络中各种网络设备和协议的组织和关系。
网络结构分为两层,即较低层的物理结构和更高层的逻辑结构。
1. 物理结构网络的物理结构包括了各种网络设备的组织和连接方式。
常见的网络设备有网卡、交换机、路由器、防火墙等。
它们通过各种物理连接方式(如网线、光纤、无线信号)相互连接,构成了一个逻辑上的整体网络。
物理结构的设计和布线对网络的性能和可靠性都有重要的影响。
2. 逻辑结构网络的逻辑结构描述了网络中各设备之间的通信方式和协议。
常见的逻辑结构有总线型、环型、星型、网状型等。
在逻辑结构的设计中,需要考虑网络的拓扑结构、通信协议、数据传输方式等因素,以实现高效的数据传输和通信。
二、网络协议网络协议是网络工程中非常重要的知识点,它规定了网络设备之间通信的规则和格式。
网络协议负责将数据从发送端传输到接收端,并保证数据的正确性和可靠性。
常见的网络协议有TCP/IP协议、HTTP协议、FTP协议、SMTP协议等。
1. TCP/IP协议TCP/IP协议是互联网上最常用的协议,它由两部分组成:传输控制协议(TCP)和网际协议(IP)。
TCP负责将数据分割为数据段并进行传输,同时确保数据的可靠性和顺序性。
IP负责数据的寻址和路由,将数据传输到目标位置。
TCP/IP协议被广泛应用在互联网、局域网和广域网等各种网络环境中。
2. HTTP协议HTTP协议是超文本传输协议,它用于在web服务器和客户端之间传输web页面和各种多媒体数据。
HTTP采用了无状态的请求-响应模式,即每个请求都是相互独立的,服务器不会记录客户端的状态信息。
计算机网络知识点总结归纳整理
第1章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1.1计算机网络的概述计算机网络的概念计算机网络的定义:多个独立的计算机通过通信线路和通信设备互连起来的系统,以实现彼此交换信息(通信)和共享资源的目的。
计算机网络功能:(1)数据通信。
(2)资源共享。
(3)并行和分布式处理(数据处理)。
(4)提高可靠性。
(5)负载均衡。
计算机网络的分类按网络的分布范围来分,网络可分为广域网WAN,城域网MAN,局域网LAN,个人区域网PAN。
计算机网络基本网络拓扑结构有五种:总线形、星形、树形、环形、网状形。
计算机网络按使用者分类,可分为公用网,专用网。
计算机网络从逻辑功能上可以分为资源子网和通信子网。
计算机网络的性能指标带宽:时延是衡量计算机网络性能的一个重要指标,数据经历的总时延一般是指发送时延、传播时延、排队时延和处理时延。
吞吐量:速率(数据率,比特率):bit/s信道利用率:1.2 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与参考模型网络体系结构:计算机网络的各个层次及其相关协议的集合,是对计算机网络所完成功能的精确定义。
接口数据单元IDU、服务数据单元SDU、协议数据单元PDU以及他们之间的关系。
协议网络协议:为主机与主机之间、主机与通信子网之间或子网中各通信节点之间的通信而使用的,是通信双方必须遵守的,事先约定好的规则、标准或约定。
网络协议的三要素:语法、语义、时序(同步)。
网络协议采用分层方式的优点:各层之间是独立的。
灵活性好。
结构上可分隔开。
易于实现和维护。
有利于标准化工作。
协议族:协议栈,许多成员协议的集合。
接口相邻实体间的通信是通过它们的边界进行的,该边界称为相邻层间的接口,每一层都定义了向它的相邻高层提供的一组服务。
服务由服务访问点(SAP)提供上层使用,某一层的SAP就是上一层可以访问本层服务的地方,每个SAP都有一个唯一属于它的地址。
服务访问点SAP:同一系统中相邻两层的实体进行交互的地方。
服务服务原语主要分为:请求原语,指示原语,响应原语,证实原语。
计算机网络知识点总结 超全
计算机网络第一章:概述基本概念1.网络(network)由若干结点(node)和连接这些结点的链路(link)组成。
2.互联网是“网络的网络”(network of networks)。
3.因特网服务提供者 ISP (Internet Service Provider)。
4.网络把许多计算机连接在一起。
5.因特网则把许多网络连接在一起。
6.计算机网络的定义:计算机网络是一些互相连接的、自治的计算机的集合。
因特网的工作方式分为两大块:(老师提到)(1)边缘部分由所有连接在因特网上的主机组成。
这部分是用户直接使用的,用来进行通信和资源共享。
(2)核心部分由大量网络和连接这些网络的路由器组成。
这部分是为边缘部分提供服务的(提供连通性和交换)。
概念:处在因特网边缘的部分就是连接在因特网上的所有的主机。
这些主机又称为端系统(end system)。
网络边缘的端系统中运行的程序之间的通信方式通常可划分为两大类:客户-服务器方式(C/S 方式)即Client/Server方式对等方式(P2P 方式)即 Peer-to-Peer方式概念:客户(client)和服务器(server)都是指通信中所涉及的两个应用进程。
客户-服务器方式所描述的是进程之间服务和被服务的关系。
客户是服务的请求方,服务器是服务的提供方。
服务器软件的特点:系统启动后即自动调用并一直不断地运行着,被动地等待并接受来自各地的客户的通信请求。
因此,服务器程序不需要知道客户程序的地址。
对等连接(peer-to-peer,简写为 P2P)两个主机在通信时并不区分哪一个是服务请求方还是服务提供方。
运行了对等连接软件,就可以进行平等的、对等连接通信。
在网络核心部分起特殊作用的是路由器(router)。
路由器是实现分组交换(packet switching)的关键构件,其任务是转发收到的分组,这是网络核心部分最重要的功能。
路由器处理分组的过程是:1.把收到的分组先放入缓存(暂时存储);2.查找转发表,找出到某个目的地址应从哪个端口转发;3.把分组送到适当的端口转发出去。
第七章计算机网络知识点总结
第七章计算机网络7.1计算机网络概述1、计算机网络是指将一群具有独立功能的计算机通过通信设备及传输媒体被互联起来,在通信软件的支持下,实现计算2、物理连接:计算机网络由计算机系统、通信链路和网络节点组成。
逻辑功能:把计算机网络分成通信子网和资源子网两个子网。
3、4、5、计算机网络的分类:网络的覆盖范围、拓扑结构、传输介质、使用性质。
按传输介质划分:有线网、无线网有线网传输介质:双绞线和同轴电缆紧急简便,但传输距离短。
管线传输距离远,传输率高,但成本高。
无线网无线电波或红外线为传输介质,另外还有卫星数据通信网。
付费,属于经营性网络,商家建造维护,消费者付费使用。
6、网络协议:各个独立的计算机系统之间达成某种默契,严格遵守事先约定好的一整套通信规程,要交换的数据格式、控制信息的格式、控制功能以及通信过程中事件执行的顺序等的通信规程。
网络协议的三个要素:语法、语义、时序7、 协议分层:对于结构复杂的网络协议来说,最好的组织方式是层次结构,层与层之间相对独立,各层完成特定的功能,每一层都为上一层提供某种服务。
8、 网络体系结构:1)开放系统互联参考模型(OSI ),将整个网络划分为7个层次——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传输层、会话层、表示层、应用层。
2)TCP/IP 参考模型:是一组协议,一个完整的体系结构,考虑了网络互联问题。
主机A 主机B信息交换单位Message (信息报文)Message Message Message Packet (分组)Frame (帧)Bits (二进制流)传输介质路由器路由器传输介质7.2计算机网络的硬件与软件组成本地连接:利用网卡和网线与局域网连接。
IPConfig命令用于检查当前TCP/IP网络中的配置情况。
Ping<要连接的主机的IP地址>:命令用于监测网络连接是否正常。
Tracert目的主机的IP地址或主机名:判定数据到达目的主机所经过的路径,显示路径上各个路由器的信息。
网络工程常用知识点总结
网络工程常用知识点总结网络工程是指利用计算机和通信技术来设计、建设和维护各种不同规模的网络系统的工程技术。
网络工程技术主要包括网络规划、网络设计、网络实施和网络维护等内容。
网络工程的发展离不开网络技术的不断创新和发展,因此在网络工程中需要掌握丰富的网络知识和技术。
本文将对网络工程常用的知识点进行总结,希望能够对网络工程领域的初学者有所帮助。
一、网络体系结构1. OSI七层模型OSI七层模型是一种抽象的网络通信协议设计模型,它把网络通信的功能划分成七个层次,从下层到上层分别是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传输层、会话层、表示层和应用层。
每一层都有自己的功能和任务,各层之间通过接口进行通信,实现了分层的网络通信结构。
2. TCP/IP四层模型TCP/IP四层模型是互联网协议的基本架构,包括网络接口层(Link层)、网络层(Internet层)、传输层(Transport层)和应用层(Application层)。
与OSI模型相比,TCP/IP模型将OSI模型的物理层和数据链路层合并到了网络接口层,而会话层和表示层合并到了应用层。
3. 网络结构设计原则在设计网络结构时,需要考虑到网络的可扩展性、可靠性、安全性和易管理性等方面的问题。
同时还需要考虑到网络的性能、成本和运营等方面的问题。
网络结构设计时,需要综合考虑这些因素,选择适合的网络设备和技术,设计出性能优良、稳定可靠的网络结构。
二、网络设备和技术1. 网络设备常用的网络设备包括路由器、交换机、防火墙、负载均衡器、网关、集线器、网桥等。
这些网络设备都有各自的功能和作用,在网络设计中需要合理选择和配置这些网络设备,以满足网络的要求。
2. IP地址和子网划分IP地址是标识计算机和网络设备的逻辑地址,用于在网络中唯一标识每个设备。
IP地址分为IPv4和IPv6两种,其中IPv4地址是32位的二进制数,通常用点分十进制表示。
子网划分则是指将一个大的IP地址空间划分成若干个小的子网,以达到更有效地使用IP地址的目的。
计算机网络知识点总结
计算机网络知识点总结1、概述计算机网络是指将多台独立的计算机通过通信线路连接在一起,实现信息的传输和共享的系统。
它是现代信息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
2、OSI参考模型OSI(Open System Interconnection)参考模型是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的一种标准,它将计算机网络的功能划分为七层,分别是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传输层、会话层、表示层和应用层。
2.1 物理层物理层负责传输比特流,主要涉及物理媒介的传输特性、编码、调制等技术。
2.2 数据链路层数据链路层负责将比特流划分为数据帧,并在物理链路上实现可靠的传输。
2.3 网络层网络层负责在不同网络间进行数据包的路由选择和转发,实现不同网络之间的通信。
2.4 传输层传输层提供端到端的可靠数据传输,主要以传输控制协议(TCP)和用户数据报协议(UDP)为基础。
2.5 会话层会话层负责建立、管理和终止不同计算机之间的会话。
2.6 表示层表示层负责数据的表示、加密、解密和压缩等操作。
2.7 应用层应用层提供基于网络的各种服务,如电子邮件、文件传输、远程登录等。
3、网络互联网络互联是将不同网络连接起来实现全球范围内的互联网。
常见的互联网接入方式包括蜂窝网络、局域网、广域网和卫星网络等。
3.1 蜂窝网络蜂窝网络指通过移动通信基站连接网络的方式,实现移动通信和互联网接入。
3.2 局域网局域网是一个物理上相连并且地理上较小的网络,常见的局域网技术包括以太网、无线局域网等。
3.3 广域网广域网是连接不同地理位置的网络,常见的广域网技术包括传输控制协议/互联网协议(TCP/IP)、帧中继、光纤传输等。
3.4 卫星网络卫星网络借助通信卫星实现信号的传输,广泛应用于偏远地区或无线接入的场景。
4、网络协议网络协议是计算机网络中用于实现数据交换和通信的规范和约定。
常见的网络协议包括TCP/IP、HTTP、FTP等。
4.1 TCP/IP协议TCP/IP协议是互联网常用的协议套件,它包括三个重要的协议:互联网协议(IP)、传输控制协议(TCP)和用户数据报协议(UDP)。
计算机网络原理知识点汇总
计算机网络原理知识点汇总计算机网络原理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中的重要课程,它主要涉及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网络体系结构、通信协议、网络安全等内容。
本文将对计算机网络原理中的一些重要知识点进行汇总,以便读者加深对该领域的理解。
一、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1. 网络:是指通过物理设备和链路互连起来的计算机系统和其他设备的集合,它们之间可以进行信息传递和资源共享。
2. 网络拓扑:指网络中节点之间连接的方式,常见的网络拓扑结构有总线型、星型、环形、树型和网状等。
3. 网络协议:计算机网络中的规则和约定,用于确保数据的正确传输和正确接收,常见的网络协议有TCP/IP协议、HTTP协议等。
4. 网络地址:用于标识网络上的设备的一组数字,常见的网络地址包括IP地址和MAC地址。
二、网络体系结构1. OSI参考模型:开放系统互连参考模型(Open System Interconnection Reference Model),将计算机网络的通信过程分为七个层次,分别是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传输层、会话层、表示层和应用层。
2. TCP/IP参考模型:为互联网和现代计算机网络设计的一种参考模型,由四个层次组成,分别是网络接口层、网络层、传输层和应用层。
三、网络通信协议1. TCP/IP协议:传输控制协议/互联网协议(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Internet Protocol),是互联网和许多局域网中使用的一种协议集合,用于在网络中实现可靠的数据传输。
2. HTTP协议:超文本传输协议(Hypertext Transfer Protocol),用于在客户端和服务器之间传输超文本数据,是万维网的基础协议。
3. IP协议:Internet协议(Internet Protocol),负责将数据分组从源主机发送到目的主机,是TCP/IP协议族的核心协议。
4. ARP协议:地址解析协议(Address Resolution Protocol),用于通过IP地址获取对应的MAC地址。
hcia知识点总结
hcia知识点总结一、网络基础知识1.1 网络基础概念网络是由若干计算机和其他设备组成的,通过通信线路或其他手段连接起来,进行数据交换和资源共享的系统。
网络的基本特点包括:互连性、共享性、灵活性、可靠性和可扩展性。
1.2 OSI参考模型OSI(Open System Interconnection)是一个理论上的体系结构,将计算机网络分为七个层次,每一层都有特定的功能,并且严格定义了每一层之间的接口。
它包括: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传输层、会话层、表示层和应用层。
1.3 IP地址和子网划分IP地址是互联网上通信双方的唯一标识,它包括网络部分和主机部分。
子网划分是一种将一个大的网络划分为若干个小的网络的技术,能够提高网络的管理效率和安全性。
1.4 TCP/IP协议TCP/IP协议是互联网上通信的基本协议,它包括TCP(传输控制协议)和IP(网际协议)两部分。
TCP负责数据的可靠传输,而IP负责数据的路由和转发。
1.5 子网掩码和路由子网掩码是用来划分网络的,它与IP地址相结合可以确定一个网络的范围。
路由是设备之间进行数据包转发的过程,可以实现不同网络之间的通信。
1.6 网络传输介质网络传输介质包括有线和无线两种,有线传输介质包括双绞线、同轴电缆和光纤等,而无线传输介质包括无线局域网、蓝牙和红外等。
1.7 交换机和路由器交换机是用来连接各个网络设备的设备,它根据MAC地址来转发数据包。
而路由器是用来连接不同网络的设备,它根据IP地址来转发数据包。
二、网络基本配置2.1 网络设备的基本连接网络设备的基本连接包括:设备与设备之间的连接、设备与交换机之间的连接、设备与路由器之间的连接。
2.2 网络设备的基本配置网络设备的基本配置包括:设备的命名、设备的IP地址配置、设备的子网掩码配置、设备的默认网关配置。
2.3 VLAN的配置和管理VLAN是一种虚拟局域网技术,它可以将一个物理网络划分为多个逻辑网络,提高网络的管理效率和安全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网络体系结构知识点总结1、网络体系结构是层次和协议的集合。
2、网络协议:通信双方在通信中必须遵守的规则。
用来描述进程之间信息交换过程的一组术语。
3、协议三要素:语法、语义和交换规则(时序、定时)。
a)语法:规定数据与控制信息的结构和格式。
b)语义:规定通信双方要发出何种控制信息、完成何种动作以及做出何种应答。
c)交换规则:规定事件实现顺序的详细说明。
4、分层设计a)为了降低协议设计的复杂性,采用层次化结构。
b)每一层向其上层提供服务。
c)N层是N-1层的用户,是N+1层服务的提供者。
d)第N层和第N层通信,使用第N层协议。
e)实际传输数据的层次是物理层。
f)分层的优点:i、各层之间相互独立,高层不必关心底层的实现细节。
ii、有利于实现和维护,每个层次实现细节的变化不会对其它层次产生影响。
iii、易于实现标准化。
g)分层原则:每层功能明确,层数不宜太多也不能太少。
h)协议是水平的(对等层通信时遵守的规则)i)对等层:通信的不同计算机的相同层次。
j)接口:层与层之间通过接口提供服务。
k)服务:下层为上层提供服务5、网络中进行通信的每一个节点都具有相同的分层结构,不同节点的相同层次具有相同的功能,不同节点的相同层次通信使用相同的协议。
6、数据传输的过程a)数据从发送端的最高层开始,自上而下逐层封装。
b)到达发送端的最底层,经过物理介质到达目的端。
c)目的端将接收到的数据自下而上逐层拆封。
d)由最高层将数据交给目标进程。
7、封装:在数据前面加上特定的协议头部。
8、层次和协议的关系:每层可能有若干个协议,一个协议主要只属于一个层次。
9、协议数据单元(PDU):对等层之间交换的信息报文。
10、网络服务:计算机网络提供的服务可以分为两种:面向连接服务和无连接服务。
11、OSI/RM(开放系统互联参考模型)a)应用层面向用户提供服务,最底层物理层,连接通信媒体实现数据传输。
b)上层通过接口向下层提出服务请求,下层通过接口向上层提供服务。
c)除物理层以外,其他层不直接通信。
d)只有物理层之间才通过传输介质进行真正的数据通信。
12、 OSI的特点:a)每层的对应实体之间都通过各自的协议进行通信。
b)各计算机系统都有相同的层次结构。
c)不同系统的相应层次有相同的功能。
d)同一系统的各层之间通过接口联系。
e)相邻两层之间,下层为上层提供服务,上层使用下层提供的服务。
13、物理层a)描述:i、是网络的最底层ii、向下是物理设备之间的接口iii、向上为链路层提供数据流传输服务iv、是纯硬件实现其功能v、任务:实现物理上的信息传输vi、物理层协议是各种网络设备进行互联时必须遵守的底层协议。
b)功能:i、为数据端设备提供数据传送数据的通路ii、数据传输iii、定义通信结构的物理特性。
1、机械特性:接口的形状和尺寸,针脚的个数2、电气特性:物理信道上传输比特流时信号电平的大小、数据编码方式3、功能特性:每个针脚的功能(接口的信号线:数据线、控制线、定时线、地线)4、规程特性:工作规则和时间顺序c)接口标准:RS-232D (25针)、 X、21、RS-232C、RS449、V、24d)物理层的网络设备:中继器、集线器、传输介质14、数据链路层a)位置:介于物理层于网络层之间b)描述:把物理层的袁术数据打包成帧,并负责帧在计算机之间无差错进行传递。
c)传输数据单元:帧。
最小的语义单位。
d)主要目的:将一条原始的、有差错的物理线路变成对网络层逻辑上的、无差错的数据链路。
e)主要功能:i、链路管理ii、帧同步iii、流量控制iv、差错控制v、透明传输vi、寻址f)协议i、面向字符型的同步协议:BSC(二进制同步通信规程)、半双工协议ii、面相比特型的同步协议:HDLC 高级数据链路控制规程,定义了三种帧类型1、信息帧:用于数据传输,简称I帧2、监视帧:用于差错控制和流量控制,简称S帧3、无编号帧:用于提供链路的建立、拆除及其他多种控制功能,简称U帧g)层次划分:MAC层:(介质访问控制子层)负责物理寻址和对网络介质的访问管理。
L LC子层:(逻辑链路控制子层)建立和维护网络设备间的数据链路连接。
h)设备:网卡、网桥、交换机i)同步技术i、位同步(同步技术)1、传输单位:数据块(帧)2、特点:要求复杂的同步技术、代价高、效率高、便于差错控制和流量控制3、描述:在发送数据之前发送一个同步字符SYN,然后发送数据,结束时发送同样的同步字符SYN。
ii、字符同步(异步同步技术)1、传输单位:字符2、特点:要求收发时钟近似相同,设备简单,效率低、适用于低俗场合、费用较低3、描述:将每一个字符前面加一个起始位,字符结尾后添加一个终止位然后传输。
15、网络层又称为IP层a)也称为通信子网层b)负责控制通信子网的操作、实现数据从网络上的任意节点准确无误地传输到目的节点。
c)主要目的:为分组选择最近路径,通过通信子网到达通信子网到达目的主机。
d)传输单位:分组e)功能i、路径选择:向传输层提供两种接口:数据报、虚电路ii、流量控制:功能:防止因过载而引起吞吐量下降、时延增加、避免死锁。
iii、数据的传输与中继iv、清除子网的质量差异f)网络服务:可分为面向连接服务和无连接服务i、虚电路服务(X、25)描述:所有分组按顺序到达过程:建立连接、传输数据、拆除链接适合传输大批量的数据特点:当报文较长时,差错控制由通信子网完成、分组按顺序到达,不重复、不丢失,接收端无需排序。
ii、数据报服务描述:每个分组单独选路,每个分组中都含有目的地地址。
适合传输小批量的、突发性的数据特点:报文比较短,随机到达目的节点,不能按序到达,接收端需要排序g)设备:路由器、桥由器、三层交换机16、传输层a)位置:通信子网和资源子网之间b)作用:在两端计算机内的进程间、实现高质量、高效率的传输c)向高层用户屏蔽了底层通信子网的细节,传输层不对数据加工处理。
d)服务:i、寻址:在用户进程间提供可靠和有效的端到端服务,传输地址,主机分配的端口号ii、建立连接iii、流量控制iv、崩溃恢复e)多路复用技术:把多个低速信道组合成一个高速信道的技术,可以有效的提高数据利用率。
i、频分多路复用(FDM):根据频率不同将信道分割成多个信道,实现在一个信道上同时传送多路信号,可能会出现失真的情况ii、时分多路复用(TDM):把时间分割成长短相等的时间片均匀轮流分配给所有用户(无论用户是否有数据要发送),不会出现失真现象,但会有轮空现象。
iii、统计时分多路复用(STDM):动态分配时间片,不会失真,不会轮空iv、波分多路复用(WDM)v、码分多路复用(CDM)17、其他各层简介a)会话层:建立、维护、结束会话连接、会话管理、组织和同步。
b)表示层:数据的格式和表达,信息的内容和表示形式,数据的加密解密、加压解压,数据编码。
被称为网络的翻译者。
c) 应用层:OSI/RM的最高层,是网络与用户的接口。
i、功能:为网络用户或应用程序提供完成特定网络服务功能所需的各种协议。
18、 OSI规定了网络的层次划分,以及每一层上所实现的功能。
TCP/IP1、起源:20世纪70年代的ARPANET2、作用:实现异种机异种网之间的互联3、核心思想:隐藏具体物理网络的差异、提供透明的一致的、标准的逻辑网络4、特点:开放性、统一性、标准性、独立性5、是Internet采用的协议标准,被公认为当前的工业标准。
6、 ARPA实现了异种网之间的互联7、 TCP/IP是一组协议簇,其中TCP和IP是两个重要的协议。
于1973年提出。
8、 TCP传输控制协议,提供面向连接的服务。
9、 IP网络互联协议,提供无连接的不可靠的数据报服务和网际路由服务。
10、四个层次:网络接口层、网际层、传输层、应用层11、网络接口层a)位置:TCP/Ip的最底层,也称为网络访问层。
b)与OSI的物理层和数据链路层对应c)局域网采用IEEE802系列协议d)IEEE802、3 以太网协议e)IEEE802、4 令牌总线f)IEEE802、5 令牌环协议g)广域网协议:PPP、FR、X、2512、网络互联层a)功能:主要是负责在互联网上传输数据分组b)与网络层对应c)主要协议IP 网际互连协议ARP 地址解析协议RARP 反向地址解析协议ICMP 网际控制报文协议IGMP 网际组管理协议13、传输层a)又称主机至主机层b)功能:负责端到端的对等实体之间进行通信c)两个协议:TCP、UDPTCP:可靠的面向连接的协议UDP:不可靠的无连接的协议14、应用层a)TCP/IP的最高层,对应OSI的上三层,用于提供网络服务。
如文件传输、远程登录、域名服务和简单网络管理。
b) 协议SMTP:简单邮件传输协议,用于电子邮件传递HTTP:超文本传输协议,提供Web服务Telnet:远程登陆协议FTP:文件传输协议DNS:域名解析协议,负责IP地址和域名的转换DHCP:动态主机配置协议POP3:邮局协议SNMP:简单网络管理协议NFS:网络文件系统协议RIP:路由信息协议协议详解15、 IP协议a)工作层次:网际层b)基本任务:通过互联网传输数据报c)特点:不可靠的无连接的数据报协议。
提供尽力而为的传输服务。
d)数据报的分段和重组,重组是分段的反过程,其中数据报重组发生在目的主机上。
e)路由选择依据,目的主机的IP地址。
f)分组中包含的信息:发送端IP地址、目的IP地址。
g)因为无连接不可靠,所以会出现出错、重复、丢失的分组现象。
h)网络层的协议中,ICMP和IGMP协议会封装在IP分组中传输,而ARP和RARP协议不会封装到IP分组中传输。
i) 主要功能:存储-寻址-转发,不关心上层的功能,上层信息封装在IP数据包的数据部分。
16、 TCP 传输控制协议a)工作层次:传输层b)特点:可靠的、面向连接的协议c)传输单元:TCP报文d)使用端口号区分不同协议,两个字节e)通过“三次握手“建立连接f)过程:建立连接、传输数据、释放连接17、 TCP/IP的工作工程a)是一个“自上而下、自下而上“的过程b)传输层将数据分解成长短相等的TCP段c)IP层给TCP段加上源、目的地IPd)从上到下最先对数据进行分段的是传输层。
18、 UDP协议用户数据报协议a)无连接的、不可靠的b)适合传输要求迅速发送数据时19、 ICMP 网际控制报文协议:提供差错控制服务,常用于诊断实用程序中。
20、 ARP 地址解析协议:IP地址到MAC地址的转换21、RARP 反向地址解析协议:MAC地址到IP地址的转换22、网络接口层其他的协议a)广域网:HDLC、SLIP、PPP、FR、X、25b)局域网协议:IEEE802系列23、 SLIP 串行线路网际协议a)现今用于连接某些ISP,串行线路IP是一种在串行线路上对IP数据报进行封装的简单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