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粉煤灰比表面积测定
粉煤灰比表面积试验检测记录表(勃氏法)
![粉煤灰比表面积试验检测记录表(勃氏法)](https://img.taocdn.com/s3/m/7b6288ec336c1eb91a375dba.png)
第 页,共 页粉煤灰比表面积试验检测记录表(勃氏法)试验室名称:记录编号:工程部位/用途委托/任务编号试验依据样品编号样品描述试验条件品种强度等级试验日期主要仪器设备及编号密度测定试验次数装入密度瓶的粉煤灰质量(g)密度瓶第一次读数(cm3)密度瓶第二次读数(cm3)被水泥所排出的液体体积(cm3)粉煤灰密度测值 (g/cm3)粉煤灰密度测定值(g/cm3)12试料层体积标定标定日期试验次数试验温度(℃)水银密度(kg/m3)圆筒与玻璃板合质量(g)筒与玻璃板及水银合质量(g)充满筒内的水银质量(g)圆筒与标准粉及玻璃板合质量(g)标准粉+圆筒+玻璃板+水银合质量(g)装标准粉后充满圆筒的水银质量(g)试料层体积(cm3)单值平均值12K值标定标定日期试验次数试验温度(℃)标准粉质量(g)标准粉密度(g/cm3)标准粉比表面积(m2/kg)标准粉液面降落时间(s)仪器K值单值平均值单值平均值12比表面积测定试验次数试验温度(℃)试样质量(g)被测试样试验时压力计中液面降落测得的时间(s)被测试样的空隙率被测试样试验温度下的空气粘度(µPa·s)试样比表面积测值(cm2/kg)试样比表面积测定值(cm2/kg)12备 注:试验:复核:日期:年月日。
粉煤灰细度、比表面积检测报告
![粉煤灰细度、比表面积检测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3a2cbfcb05087632311212a5.png)
粉煤灰物理性能检测报告
委托单位:武汉江夏路桥建设集团工程名称:G107东西湖区东山大堤段改建工
程
样品名称:生产单位:
出厂日期:2011年10月14日委托日期:2011年10月16日
使用部位:试验日期:2011年10月18日
样品状态:试验委托人:
检测结果
序号检测项目计量单位标准要求检测结果备注
1 细度%≤25 24.3
2 比表面积m2/kg
检测依据JTGE51-2009 《公路工程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试验规程》
试验环境
检测设备
检测结论以上检验结果符合规范要求,判定为Ⅱ级粉煤灰。
备注
试验:校核:审批:
检测单位(盖章)
报告日期:年月日。
粉煤灰细度、密度、比表面积、烧失量试验
![粉煤灰细度、密度、比表面积、烧失量试验](https://img.taocdn.com/s3/m/974d2e030b1c59eef8c7b4c4.png)
1、引用标准:1.1《用于水泥和混凝土中的粉煤灰》 GB/T 1596-20051.2《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范》 JTJ 034-20001.3《水泥化学分析方法》 GB/T 176-20081.4《水泥比表面积测定方法勃氏法》 GB/T 8074-20081.5《公路土工试验规程》 JTG E40-20072. 抽样方法及样本大小:2.1以连续供应的200t相同等级、相同种类的粉煤灰为一编号。
不足200t按一个编号论,粉煤灰质量按干灰(含水量小于1%)的质量计算。
每一个编号为一个取样单位,当散装粉煤灰运输工具的容量超过该厂规定出厂编号吨数时,允许该编号的数量超过取样规定吨数。
取样应有代表性,可连续取,也可从10个以上不同部位取等量样品,总量至少3kg.5. 检测系统框图:6. 检测前、后对被测样品、检测仪器、环境要求、设备安装的检查:6.1 检测前检查:6.1.1核对被测样品与流转单是否一致,样品数量不得少于规定数量。
6.1.2 仪器是否处于完好运转状态,是否有计量合格证,并在有效期内。
6.2 检测后检查:6.2.1恢复仪器初始状态关闭电源。
6.2.2做好设备记录。
6.2.3做好清洁保养工作。
7. 检测步骤:7.1 细度测定步骤:7.1.1将测试用粉煤灰样品置于温度105℃-110℃烘干箱内烘至恒重,取出放在干燥器中冷却至室温。
称取试样10g,精确至0.01g。
倒入0.075mm方孔筛筛网上,将筛子置于筛座上,盖上筛盖。
7.1.2接通电源,将定时开关固定在3min,开始筛析。
7.1.3开始工作后,观察负压表,使负压稳定在4000 Pa -6000Pa,若负压小于4000Pa,则应停机,清理收尘器中的积灰后再进行筛析。
7.1.4在筛析过程中,可用轻质木棒轻轻敲打筛盖,以防吸附。
7.1.5 3min后停止筛析,停机后观察筛余物,如出现颗粒成球、粘筛或有细颗粒沉积在筛框边缘,用毛刷将颗粒轻轻刷开,将定时开关固定在手动位置,再筛析1min-3min直至筛分彻底为止。
粉煤灰比表面积试验方法
![粉煤灰比表面积试验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d4baf1d30975f46527d3e16a.png)
式中:ε—被测试样试料层中的空隙率;
εs—标准试样试料层中的空隙率。
5.3如被测试样的密度和空隙率与标准试样不同,试验时温度≤3℃时,则采用下式计算:
如两者试验温差大于3℃时,则采用下式计算:
式中:ρ—被测试样的密度,g/cm3;
ρs—被测试样的密度,g/cm3。
7.试验注意事项
7.1用透气法测定比表面积的主要缺点,是在计算公式推导中引用了一些试验常数和假设。空气通过粉末层对粉末颗粒作相对运动,粉末的表面形状、颗粒的排列、空气分子在颗粒孔壁之间的滑动等都会影响比表面积测定结果,但这些因素在计算公式中均没有考虑。对于低分散度的试料层,气体通道孔隙较大,上述因素影响较小,测定结果比较准确;但对于高分散度的物料、空气通道孔径较小,上述因素影响增大,用透气法测得的结果偏低。物料越细,偏低越多。因此,测定高分散度物料的比表面积,特别是多孔性物料的比表面积,可以用低压透气法和吸附法。
4.试验步骤:依据《公路工程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试验规程JTG E51-2009》T0820-2009方法中的步骤进行试验。
5.试验结果整理
5.1当被测物料的密度,试料层中空隙率与标准试样相同,试验时的温度相差≤3℃时,可按下式计算:
如试验时温度相差大于±3℃时,则按下式计算:
式中:S—被测试样的2/g;
T—被测试样试验时,压力计中液面降落测得的时间,s;
Ts—标准试样试验时,压力计中液面降落测得的时间,s;
n—被测试样,在试验温度下的空气粘度(μPa.s);
ns—标准试样,在试验温度下的空气粘度(μPa.s);
5.2如被测试样的试料层中空隙率与标准试样试料层中空隙率不同,试验时温差≤3℃时,则采用下式计算:
粉煤灰比表面积的测定作业指导书
![粉煤灰比表面积的测定作业指导书](https://img.taocdn.com/s3/m/a624344b7e21af45b307a883.png)
粉煤灰比表面积的测定作业指导书1 适用范围和目的每单位质量的粉体所具有的表面积总和,称为比表面积(cm2/g)。
粉体的表面积分外表面积和内表面积两种。
理想的非孔性物料只有外表面积,对于多孔性粉料,除有外表面积尚有内表面积。
因此,对于非孔性物料,一般用透气性测定其比表面积,而具有多孔结构特征的物料则一般多用气体吸附法测定其比表面积。
本试验采用透气法(实验装置为DBT-127型电动勃氏透气比表面积仪)测定粉体的比表面积,实验目的是:(1)了解透气法测定粉体比表面积的原理;(2)掌握勃氏法测粉体比表面积的方法;(3)利用实验结果正确计算试样的比表面积。
2 仪器设备(1)DBT-127型电动勃氏透气比表面积仪,它是由透气圆筒、穿孔板、捣器、U型管压力计、抽气装置(小型电磁泵或抽气球组成);(2)计时秒表,精确到0.05秒;(3)滤纸,采用符合国标的中速定量滤纸;(4)烘干箱,用于烘干试样;(5)分析天平,分度值为1mg;(6)压力计液体,采用带有颜色的蒸馏水;(7)基准材料,标准试样。
3 测试基本原理和工作原理3.1 基本原理流体透过法包括气体透过法和液体透过法,该方法的基础是在t 秒内通过的断面积为A ,长度为L 的粉体层的流量Q 与压力降△P 成正比的达西法则。
即LP B t A Q η∆=⋅ 式中,η是流体的粘度系数,B 是与构成粉体层的颗粒大小、形状、填充层的空隙率等有关的常数,称为比透过度或透过度。
柯增尼(kozeny )把粉体层当作毛细管的集合体来考虑,用泊萧(poiseuille )法则将在粘性流域的透过度导入规定的理论公式。
卡曼(carman)研究了kozeny 公式,发现关于各种粒状物质充填层的透过性的实验与理论很一致,并导出了粉体的比表面积和透过度B 的关系式232)1(εε-⋅⋅=V S K g B 式中g 为重力加速度,ε为粉体层的孔隙率,S V 为单位容积粉体的表面积(cm 2/cm 3),K 为柯增尼常数,与粉体层中流体通路的“扭曲”有关,一般定为5,从上面两式得出下式:LQt PA g S S w V ηεερ⋅∆⋅-==513 LQt PA g S W ηερε⋅∆⋅-=5)1(3 其中 ALW ρε-=1上式称为柯增尼——卡曼公式,它是透过法的基本公式。
粉煤灰检测标准
![粉煤灰检测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bfc35b69443610661ed9ad51f01dc281e43a5679.png)
粉煤灰检测标准粉煤灰(Fly Ash)是烟煤燃烧产生的一种灰状物质,主要由细微的颗粒状碳质物质、无机颗粒物和液态滴溅物组成。
粉煤灰在工业上被广泛应用于水泥、混凝土、路基等材料的生产过程中。
为了确保粉煤灰质量的稳定性和安全性,需要进行粉煤灰的检测。
粉煤灰的检测标准主要涵盖了物理性质、化学性质、矿物组成等方面。
下面是相关参考内容,供参考:1. 物理性质检测1.1 粉煤灰粒径分析:通过颗粒分析仪或筛分法,确定粉煤灰中不同粒径范围颗粒的质量分数。
1.2 比表面积测定:使用比表面积仪(比如BET法)测定粉煤灰的比表面积,用来评估粉煤灰的活性。
2. 化学性质检测2.1 硅酸含量测定:粉煤灰中的硅酸是其主要成分之一,可以通过酸碱滴定法、X射线荧光光谱仪等方法测定硅酸含量。
2.2 氧化铁含量测定:粉煤灰中的氧化铁是其另一个重要成分,可以通过化学分析或光谱分析等方法进行测定。
2.3 水分含量测定:通过称重法、干燥法等方法测定粉煤灰中的水分含量。
2.4 无机物含量测定:通过酸碱滴定法、火花光谱分析仪等方法测定粉煤灰中的无机物含量,如氯酸盐、硫酸盐、弗酸盐等。
3. 矿物组成分析3.1 X射线衍射分析:通过X射线衍射技术,确定粉煤灰中的矿物组成,如蛭石、石英、方解石等。
3.2 热差示扫描分析:通过热差示扫描仪,对粉煤灰样品进行热分解过程中的释放和吸收热量进行分析,以了解不同温度下发生的矿物转化和相变。
4. 有害物质检测4.1 重金属元素含量测定:通过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等方法测定粉煤灰中的重金属元素含量,如铅、镉、汞等。
4.2 放射性元素测定:通过γ射线测量技术或其他放射性测量方法,测定粉煤灰中的放射性元素含量。
以上是粉煤灰检测的一些常见内容和方法,具体实施时应根据相关的国家或行业标准来操作。
这些检测内容有助于评估粉煤灰的质量、活性及是否满足特定要求。
通过科学的检测,可以确保粉煤灰在工业应用中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5 JJ0708 粉煤灰比表面积试验检测记录(勃氏法)
![5 JJ0708 粉煤灰比表面积试验检测记录(勃氏法)](https://img.taocdn.com/s3/m/b2f6d55ead02de80d4d840cf.png)
粉煤灰细度、比表面积(勃氏法)试验检测记录表
试验室名称: 工程部位/用途 试验依据 样品描述 试验条件 主要仪器设备及编号 试样规格 称取试验的质量(g) 45μ m筛 筛析法 称取试验的质量(g) 细度 0.075mm筛 筛析法 称取试验的质量(g) 0.3mm筛 筛析法 标准试样密度 (g/cm3) 试样量(g) 试样比表面积单值 2 (m /kg) 比表面积值(m2/kg) 筛余物质量(g) 修正系数 筛余单值(%) 通过量平均值(%) 筛余物质量(g) 修正系数 筛余单值(%) 通过量平均值(%) 筛余物质量(g) 品种等级 修正系数 筛余单值(%) 筛余平均值(%) 记录编号: 委托/任务编号 样品编号 样品名称 试验日期
备注:
试验:
复核:
日期:
年
月
日
青海省交通建设工程质量监督局监制
试样密度(g/cm3) 试料层体积(cm3) 比表 面积 标准时温度(℃) 标准试样比表面积 2 (m /kg)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试样空隙率(%) 标准试样空隙率(%) 试验时温度(℃)
安定性(雷 氏夹法)
沸煮前雷氏夹指针尖端 沸煮后雷氏夹指针尖端 间 间的距离A(mm) 的距离C(mm)
试件沸煮后增加距离C-A(mm) 单值 平均值
06.4粉煤灰细度、密度、比表面积、烧失量试验
![06.4粉煤灰细度、密度、比表面积、烧失量试验](https://img.taocdn.com/s3/m/6dc19e3f5a8102d276a22fb6.png)
1、引用标准:1.1《用于水泥和混凝土中的粉煤灰》GB/T 1596-20051.2《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范》JTJ 034-20001.3《水泥化学分析方法》GB/T 176-20081.4《水泥比表面积测定方法勃氏法》GB/T 8074-20081.5《公路土工试验规程》JTG E40-20072. 抽样方法及样本大小:2.1以连续供应的200t相同等级、相同种类的粉煤灰为一编号。
不足200t按一个编号论,粉煤灰质量按干灰(含水量小于1%)的质量计算。
每一个编号为一个取样单位,当散装粉煤灰运输工具的容量超过该厂规定出厂编号吨数时,允许该编号的数量超过取样规定吨数。
取样应有代表性,可连续取,也可从10个以上不同部位取等量样品,总量至少3kg.5. 检测系统框图:6. 检测前、后对被测样品、检测仪器、环境要求、设备安装的检查:6.1 检测前检查:6.1.1核对被测样品与流转单是否一致,样品数量不得少于规定数量。
6.1.2 仪器是否处于完好运转状态,是否有计量合格证,并在有效期内。
6.2 检测后检查:6.2.1恢复仪器初始状态关闭电源。
6.2.2做好设备记录。
6.2.3做好清洁保养工作。
7. 检测步骤:7.1 细度测定步骤:7.1.1将测试用粉煤灰样品置于温度105℃-110℃烘干箱内烘至恒重,取出放在干燥器中冷却至室温。
称取试样10g,精确至0.01g。
倒入0.075mm方孔筛筛网上,将筛子置于筛座上,盖上筛盖。
7.1.2接通电源,将定时开关固定在3min,开始筛析。
7.1.3开始工作后,观察负压表,使负压稳定在4000 Pa -6000Pa,若负压小于4000Pa,则应停机,清理收尘器中的积灰后再进行筛析。
7.1.4在筛析过程中,可用轻质木棒轻轻敲打筛盖,以防吸附。
7.1.5 3min后停止筛析,停机后观察筛余物,如出现颗粒成球、粘筛或有细颗粒沉积在筛框边缘,用毛刷将颗粒轻轻刷开,将定时开关固定在手动位置,再筛析1min-3min直至筛分彻底为止。
(整理)064粉煤灰细度、密度、比表面积、烧失量试验.
![(整理)064粉煤灰细度、密度、比表面积、烧失量试验.](https://img.taocdn.com/s3/m/25e975cc4bfe04a1b0717fd5360cba1aa8118c97.png)
(整理)064粉煤灰细度、密度、比表面积、烧失量试验.1、引用标准:1.1《用于水泥和混凝土中的粉煤灰》GB/T 1596-20051.2《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范》JTJ 034-20001.3《水泥化学分析方法》GB/T 176-20081.4《水泥比表面积测定方法勃氏法》GB/T 8074-20081.5《公路土工试验规程》JTG E40-20072. 抽样方法及样本大小:2.1以连续供应的200t相同等级、相同种类的粉煤灰为一编号。
不足200t按一个编号论,粉煤灰质量按干灰(含水量小于1%)的质量计算。
每一个编号为一个取样单位,当散装粉煤灰运输工具的容量超过该厂规定出厂编号吨数时,允许该编号的数量超过取样规定吨数。
取样应有代表性,可连续取,也可从10个以上不同部位取等量样品,总量至少3kg.5. 检测系统框图:6. 检测前、后对被测样品、检测仪器、环境要求、设备安装的检查:6.1 检测前检查:6.1.1核对被测样品与流转单是否一致,样品数量不得少于规定数量。
6.1.2 仪器是否处于完好运转状态,是否有计量合格证,并在有效期内。
6.2 检测后检查:6.2.1恢复仪器初始状态关闭电源。
6.2.2做好设备记录。
6.2.3做好清洁保养工作。
7. 检测步骤:7.1 细度测定步骤:7.1.1将测试用粉煤灰样品置于温度105℃-110℃烘干箱内烘至恒重,取出放在干燥器中冷却至室温。
称取试样10g,精确至0.01g。
倒入0.075mm方孔筛筛网上,将筛子置于筛座上,盖上筛盖。
7.1.2接通电源,将定时开关固定在3min,开始筛析。
7.1.3开始工作后,观察负压表,使负压稳定在4000 Pa -6000Pa,若负压小于4000Pa,则应停机,清理收尘器中的积灰后再进行筛析。
7.1.4在筛析过程中,可用轻质木棒轻轻敲打筛盖,以防吸附。
7.1.5 3min后停止筛析,停机后观察筛余物,如出现颗粒成球、粘筛或有细颗粒沉积在筛框边缘,用毛刷将颗粒轻轻刷开,将定时开关固定在手动位置,再筛析1min-3min直至筛分彻底为止。
粉煤灰比表面积测定方法
![粉煤灰比表面积测定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76536178a4e9856a561252d380eb6294dd88229a.png)
粉煤灰比表面积测定方法宝子们,今天咱们来唠唠粉煤灰比表面积的测定方法哈。
一、实验仪器准备。
咱得有专门的比表面积测定仪,就像一个精密的小助手一样。
这个仪器得先检查好,确保它没毛病,各个部件都能正常工作。
还有呢,需要一些小配件,像滤纸啦,这些都得准备齐全。
二、样品准备。
粉煤灰样品可得取好哦。
要从有代表性的地方取,不能随便挖一勺就了事。
取好的粉煤灰得先处理一下,要是有大颗粒或者杂质啥的,得把它们去掉。
就像给粉煤灰做个小清洁,让它干干净净地去接受测试。
三、测定过程。
把处理好的粉煤灰放到比表面积测定仪里面的特定容器里,要放得刚刚好哦。
然后按照仪器的操作说明,开始进行测定。
这个时候呢,仪器就像一个小魔法师,开始对粉煤灰进行各种操作,测量它的一些数据。
在这个过程中,咱可不能心急,得让仪器慢慢工作,就像小火炖肉,急不得。
四、数据处理。
等仪器完成测定后,就会给出一些数据啦。
这些数据可不能直接就用哦,咱们得进行处理。
比如说,根据公式计算出粉煤灰真正的比表面积。
这个计算过程就像解一个小谜题,要仔细又认真。
要是算错了,那前面的工作可就白做啦。
五、注意事项。
在整个测定过程中,有好多小细节要注意呢。
比如说,仪器的环境温度和湿度可能会影响测定结果,所以要尽量保持在合适的范围。
还有哦,每次使用仪器前后都要好好清洁,就像对待自己心爱的小玩具一样,这样它才能一直好好工作呀。
宝子们,粉煤灰比表面积的测定虽然有点小复杂,但只要咱们按照这些步骤来,一步一个脚印,就肯定能测好的。
这就像我们生活中的很多事情一样,只要认真对待每一个小环节,最后就能得到满意的结果啦。
粉煤灰比表面积试验步骤
![粉煤灰比表面积试验步骤](https://img.taocdn.com/s3/m/aad76c914793daef5ef7ba0d4a7302768e996f8e.png)
粉煤灰比表面积试验步骤嘿,朋友们!今天咱们来聊聊粉煤灰比表面积试验,这就像是一场在粉煤灰微观世界里的大冒险呢。
首先呢,你得把那粉煤灰样本当成是一群等待检阅的小士兵。
先把试验仪器准备好,这仪器就像是小士兵们要通过的魔法通道。
在准备过程中,可不能马虎,要是少个零件啥的,那就像厨师做菜没带锅一样,啥都干不成啦。
接着呢,要对粉煤灰进行预处理。
这就好比给小士兵们洗个澡,把那些杂质什么的都给冲掉,让它们干干净净地去接受检测。
要是有杂质在,那就像在一群整齐的队伍里混进了几个调皮捣蛋的小怪兽,会影响结果的准确性呢。
然后就到了关键的装样环节啦。
小心翼翼地把粉煤灰装进仪器里,这感觉就像是把小士兵们一个一个地安排到指定位置,不能有一个站错队。
要是装得不好,那就像搭积木搭歪了一样,整个大厦都会摇摇欲坠,试验结果肯定也不对喽。
接下来启动仪器,这个时候就像是按下了魔法按钮,仪器开始对粉煤灰进行探测。
你可以想象那些小士兵们在仪器里接受各种“考验”,仪器就像一个超级严格的教官,在仔细地衡量每个小士兵的“体型”(其实就是颗粒大小和表面积啦)。
在试验过程中,数据就像小音符一样开始跳动。
这时候你得紧紧盯着,要是一不小心走神了,就像看魔术表演的时候没注意魔术师的手法一样,错过了关键的瞬间,可能就会得到错误的数据,那可就糟糕啦。
有时候呢,仪器也会像个小脾气的孩子,突然闹点小毛病。
这时候你就得像哄小孩一样,耐心地排查问题,找到原因把它修好。
要是不耐烦,那就像对着哭闹的孩子大喊大叫一样,只会让情况更糟。
等试验完成,数据出来了,这就像是小士兵们完成了考核,得到了自己的成绩单。
你得仔细分析这些数据,就像老师看学生的试卷一样。
如果数据不合理,那就得重新检查整个试验过程,就像老师让学生重新考试一样,要保证结果的准确性。
总之呢,粉煤灰比表面积试验虽然有点繁琐,但就像一场有趣的微观探险。
只要我们认真对待每个步骤,就像精心呵护每一个小梦想一样,最终就能得到准确的结果啦。
粉煤灰比表面积测定
![粉煤灰比表面积测定](https://img.taocdn.com/s3/m/a0983ce8b1717fd5360cba1aa8114431b90d8ee1.png)
比表面积对粉煤灰性能的影响
粉煤灰的比表面积与其活性有关,比表面积越大,活性越高,对混凝土的贡献越大。 粉煤灰的比表面积影响其孔结构和孔分布,进而影响其力学性能和耐久性。 粉煤灰的比表面积与其流动性和填充性有关,比表面积越大,流动性和填充性越好。 粉煤灰的比表面积可以反映其微观结构和表面性质,对于研究和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添加 标题
数据可靠性分析:对测定结果的可靠性进行 分析,如进行重复性实验、对比不同实验方 法等,以评估测定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添加 标题
数据表达方式:采用图表、表格等方式直观 地表达测定结果,以便更好地进行结果分析 和比较。
测定结果与标准值的比较
测定结果:粉 煤灰比表面积
的数值
标准值:根据 相关标准和规 定得出的数值
环境特性:粉煤灰的产生量巨大,合理利用粉煤 灰不仅可以减少环境污染,还能够实现资源的循 环利用。
粉煤灰的应用领域
建筑材料:粉煤灰可应用于混凝土、加气混凝土、水泥和墙体材料等领域。 道路工程:粉煤灰可替代部分砂石,用作道路基层材料,提高道路性能。 农业利用:粉煤灰富含多种植物生长所需的营养物质,可作肥料和土壤改良剂。 环保领域:粉煤灰可用来处理含重金属废水,达到净化水质的效果。
理等领域。
粉煤灰比表面 积测定有助于 研究粉煤灰对 有机污染物的 吸附性能,为 处理水体有机 污染提供技术
支持。
在建材领域的应用
粉煤灰比表面积测定可用于评估粉煤灰的活性,提高建材的抗压强度和耐久性。
通过粉煤灰比表面积测定,可优化混凝土的配合比,降低成本并提高工程质量。
在加气混凝土的生:通 过计算误差、 偏差等指标进
行比较
比较结果:分 析测定结果与 标准值之间的 差异,判断测 定结果的准确
粉煤灰比表面积试验作业指导书
![粉煤灰比表面积试验作业指导书](https://img.taocdn.com/s3/m/629c0701b0717fd5370cdc07.png)
粉煤灰比表面积试验作业指导书1.依据标准:《公路工程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试验规程》JTGE51-2009;2.试验目的及适用范围:本方法主要用于粉煤灰烧失量的测定。
2.1目的:(1)了解透气法测定粉体比表面积的原理;(2)掌握勃氏法测粉体比表面积的方法;(3)利用试验结果正确计算试样的比表面积。
2.2适用范围:本方法适用于用勃式比表面积透气仪来测定粉煤灰的比表面积,也适用于比表面积在2000-6000cm2/g范围内的其他各种粉状物料,不适用于测定多孔材料及超细粉状物料。
3.试验准备3.13.2试样准备3.2.1将粉煤灰用四分法取样后,应先通过0.9mm 方孔筛,再在105℃的烘干至恒量,并在干燥器中冷却至室温。
3.2.2按下式称取试样: m 0=ρV (1-ε)式中:m 0——水泥细度和比表面积标准试样质量,g ;ρ——水泥细度和比表面积标准试样密度,g/cm 3;V ——透气筒试料层体积,cm 3; ε——取0.5。
3.2.3将穿孔板放入透气圆筒的边缘上,用一根直径比圆筒略小的细棒把一片滤纸送至穿孔板上,边缘压紧,将称取的试样(精确至0.001g)倒入圆筒。
轻敲圆筒边,使试样层表面平坦,再放入一片滤纸,用捣器均匀捣实试料,直至捣器支持环紧紧接触圆筒顶边并旋转二周,慢慢取出捣器。
4.试验步骤依据《公路工程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试验规程JTG E51-2009》T0820-2009方法中的步骤进行试验。
5.试验结果整理5.1 当被测物料的密度,试料层中空隙率与标准试样相同,试验时的温度相差≤3℃时,可按下式计算:S=如试验时温度相差大于±3℃时,则按下式计算:S =式中:S ——被测试样的比表面积,cm 2/g ;S s ——标准试样的比表面积,cm 2/g ;T ——被测试样试验时,压力计中液面降落测得的时间,s ;T s ——标准试样试验时,压力计中液面降落测得的时间,s ;n ——被测试样,在试验温度下的空气粘度(μPa.s ); ns ——标准试样,在试验温度下的空气粘度(μPa.s ); 5.2 如被测试样的试料层中空隙率与标准试样试料层中空隙率不同,试验时温差≤3℃时,则采用下式计算:33)1()1(ss s s T T S S εεεε--=如两者试验温差大于3℃时,则采用下式计算:S =式中:ε——被测试样试料层中的空隙率;εs ——标准试样试料层中的空隙率。
粉煤灰比表面积测定(可编辑修改word版)
![粉煤灰比表面积测定(可编辑修改word版)](https://img.taocdn.com/s3/m/700882dda76e58fafbb003b6.png)
1 适用范围粉煤灰比表面积测定方法(勃氏法)本方法适用于用勃氏比表面积透气仪(简称勃氏仪)来测定粉煤灰的比表面积,也适用于比表面积在 2 000~6 000cm 2/g 范围内的其他各种粉状物料,不适用于测定多扎材料及超细粉状物料。
2 仪器设备 2.1 勃氏仪 2.2 透气圆筒 2.3 穿孔板2.4 捣器:用不锈钢或铜质材料制成。
2.5 U 形压力计 2.6 抽气装置2.7 滤纸:中速定量滤纸。
2.8 分析天平:感量为 0.001g 。
2.9 秒表:分度值为 0.5s 。
2. 10 烘箱:控温精度±1℃。
3 材料3.1 压力计液体压力计液体采用带有颜色的蒸馏水。
3.2 汞分析纯汞。
3.3 基准材料水泥细度和比表面积标准样。
4 勃氏仪的标定4.1 勃氏仪圆筒试料层体积的标定方法用水银排代法标定圆筒的试料层体积。
将穿孔板平放入圆筒内,再放入两片滤纸。
然后用水银注满圆筒,用玻璃片挤压圆筒上口多余的水银,使水银面与圆筒上口平齐,倒出水银称量(m 1),然后取出一片滤纸,在圆筒内加入适量的试样。
再盖上一片滤纸后用捣器压实至试料层规定高度。
取出捣器用水银注满圆筒,同样用玻璃片挤压平后,将水银倒出称量(m 2)。
圆筒试料层体积按式(T 0820-1)计算。
V = (m 1 - m 2 ) /水银式中:V ------ 透气圆筒的试料层体积(cm 3);m 1 --------- 未装试样时,充满圆筒的水银质量(g );(T 0820-1)m 2 ---------- 装试样后,充满圆筒的水银质量(g );水银 ---------- 试验温度下水银的密度(g/cm 3)。
试料层体积要重复测定两边,取平均值,计算精确至 0.001cm 3。
4.2 勃氏仪标准时间的标定方法用水泥细度和比表面积标准样测定标准时间。
4. 2.1 标准样的处理将水泥细度和比表面积标准样在1 10℃±5℃下烘干1h 并在干燥器中冷却至室温。
粉煤灰比表面积试验步骤
![粉煤灰比表面积试验步骤](https://img.taocdn.com/s3/m/f1f36adfc67da26925c52cc58bd63186bceb92c5.png)
粉煤灰比表面积试验步骤一、试验准备工作。
咱要做粉煤灰比表面积试验呀,得先把要用的家伙事儿准备好。
需要用到的仪器有比表面积测定仪,这可是主角呢。
还有滤纸啦,要保证滤纸完整没有破损哦。
天平也不能少,用来称粉煤灰的重量。
另外,还有一些小工具,像小铲子之类的,方便取粉煤灰。
二、样品处理。
把粉煤灰取出来一些,这时候要注意取的粉煤灰要有代表性哦。
用天平称取一定量的粉煤灰,具体称多少得按照试验规定来。
称好之后呢,要把粉煤灰放到一个干净、干燥的容器里,可不能让它沾到水或者其他杂质啦,不然试验结果就不准啦。
三、仪器调试。
接着就来摆弄比表面积测定仪啦。
要先检查一下仪器是不是完好无损的,各个部件有没有松动之类的情况。
然后按照仪器的使用说明书,把相关的参数设置好,就像给仪器下命令一样,告诉它咱们要做什么样的试验。
四、装样。
把滤纸放到比表面积测定仪的相应位置,就像给它铺上一层小被子一样。
然后把称好的粉煤灰小心地倒入仪器中,要倒得均匀一些,可不能这儿一堆那儿一块的。
倒完之后,再轻轻晃一晃仪器,让粉煤灰在里面分布得更均匀。
五、测试。
一切准备就绪,就可以开始测试啦。
按下测试按钮,这时候仪器就开始工作啦。
它会像个小侦探一样,仔细地检测粉煤灰的比表面积。
咱们就在旁边看着,可别着急,这个过程可能需要一点时间呢。
六、结果记录与整理。
等仪器测试完成,就会显示出一个数值啦,这个数值就是粉煤灰的比表面积。
咱们要把这个数值认真地记录下来,可不能记错哦。
然后再根据试验的要求,对这个结果进行整理,看看是不是符合标准呀。
如果不符合,可能就得重新做一次试验,找找是哪个环节出了问题呢。
做粉煤灰比表面积试验虽然有点小复杂,但只要咱们认真仔细地按照步骤来,就一定能得到准确的结果啦。
(完整版)粉煤灰比表面积测定
![(完整版)粉煤灰比表面积测定](https://img.taocdn.com/s3/m/8424645758f5f61fb636665a.png)
粉煤灰比表面积测定方法(勃氏法)1 适用范围本方法适用于用勃氏比表面积透气仪(简称勃氏仪)来测定粉煤灰的比表面积,也适用于比表面积在2 000~6 000cm 2/g 范围内的其他各种粉状物料,不适用于测定多扎材料及超细粉状物料。
2 仪器设备 2.1 勃氏仪 2.2 透气圆筒 2.3 穿孔板2.4 捣器:用不锈钢或铜质材料制成。
2.5 U 形压力计 2.6 抽气装置2.7 滤纸:中速定量滤纸。
2.8 分析天平:感量为0.001g 。
2.9 秒表:分度值为0.5s 。
2. 10 烘箱:控温精度±1℃。
3 材料3.1 压力计液体压力计液体采用带有颜色的蒸馏水。
3.2 汞 分析纯汞。
3.3 基准材料水泥细度和比表面积标准样。
4 勃氏仪的标定4.1 勃氏仪圆筒试料层体积的标定方法用水银排代法标定圆筒的试料层体积。
将穿孔板平放入圆筒内,再放入两片滤纸。
然后用水银注满圆筒,用玻璃片挤压圆筒上口多余的水银,使水银面与圆筒上口平齐,倒出水银称量(m 1),然后取出一片滤纸,在圆筒内加入适量的试样。
再盖上一片滤纸后用捣器压实至试料层规定高度。
取出捣器用水银注满圆筒,同样用玻璃片挤压平后,将水银倒出称量(m 2)。
圆筒试料层体积按式(T 0820-1)计算。
水银ρ/)(21m m V -= (T 0820-1)式中:V --------透气圆筒的试料层体积(cm 3); 1m -------未装试样时,充满圆筒的水银质量(g );2m -------装试样后,充满圆筒的水银质量(g );水银ρ------试验温度下水银的密度(g/cm 3)。
试料层体积要重复测定两边,取平均值,计算精确至0.001cm 3。
4.2 勃氏仪标准时间的标定方法用水泥细度和比表面积标准样测定标准时间。
4. 2.1 标准样的处理将水泥细度和比表面积标准样在1 10℃±5℃下烘干1h 并在干燥器中冷却至室温。
粉煤灰试验检测报告
![粉煤灰试验检测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b5349ab2900ef12d2af90242a8956bec0875a552.png)
粉煤灰试验检测报告一、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通过对粉煤灰进行一系列的试验检测,评估其在建筑材料中的应用性能,为粉煤灰在建筑工程中的推广提供科学依据。
二、实验方法:2.物理性能测试:包括比表面积、体积密度、颗粒大小分布等参数的测试。
3.化学性能测试:包括主要化学成分、矿物组成以及氧化物含量的测试。
4.力学性能测试:包括抗压强度、抗拉强度和抗冻融性等参数的测试。
三、实验结果:1.物理性能:通过测试,得到粉煤灰的比表面积为XXXm²/g,可以发现其细度适中,有利于提高混凝土的流动性;体积密度为XXXg/cm³,低于水泥,有助于提高混凝土轻度;颗粒大小分布均匀,满足了粉煤灰在混凝土中的填充要求。
2.化学性能:通过检测,得到粉煤灰的主要化学成分为SiO₂、Al₂O₃、Fe₂O₃等。
其中,SiO₂和Al₂O₃含量较高,具有良好的硅铝活性,有利于增强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
矿物组成主要为无机玻璃体和结晶物质,无机玻璃体有助于提高混凝土的早期强度,结晶物质有助于提高混凝土的长期强度。
氧化物含量均低于标准要求,满足了混凝土添加剂的要求。
3.力学性能:抗压强度测试结果显示,混凝土中添加不同比例的粉煤灰后,抗压强度呈现不同程度的提高,其中添加比例为XX%时,混凝土抗压强度达到最大值。
抗拉强度测试结果显示,混凝土中添加粉煤灰后,抗拉强度有所提高。
抗冻融性测试结果显示,添加粉煤灰的混凝土在经历多次冻融循环后,出现较低的质量损失和抗压强度降低。
四、实验结论:根据以上试验结果,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粉煤灰具有较好的物理性能,适合作为混凝土添加剂使用,能够改善混凝土的流动性和轻度。
2.粉煤灰的主要化学成分和矿物组成有利于提高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
3.适当添加粉煤灰可以显著提高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和抗拉强度,同时能够提高混凝土的抗冻融性。
综上所述,粉煤灰作为建筑材料的一种添加剂,在混凝土工程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能够提高混凝土的性能和降低环境污染。
粉煤灰比表面积试验
![粉煤灰比表面积试验](https://img.taocdn.com/s3/m/b141e121a300a6c30c229f62.png)
0.0001712
被测样品试验温度下的空气粘度η(Pa·s)
0.0001808
标准样品的密度ps(g/cm3) 被测样品的密度ρ(g/cm3)
2.11 2.10
标准样品的比表面积Ss(cm2/g)
5216
被测样品试验温度(℃)
20
标准样品试验温度(℃)
18
试验次数
1
2
被测样品试验时,压力计中液面降落测得的时间T(s)
编号:
委托单号
公司
粉煤灰比表面积试验记录表
第 页共 页
任务单号
样品描述
粉煤灰Biblioteka 收样日期检测规程试验日期
主检仪器
勃氏透气比表面积仪
试验环境
温度
℃ 湿度
%
标准样品试验时,压力计中液面降落测得的时间Ts(s)
15
标准样品试料层中的空隙率εs
0.532
被测样品试料层中的空隙率ε
0.529
标准样品试验温度下的空气粘度ηs(Pa·s)
12
15
备注:
被测样品的比表面积S(cm2/g)
5039
试验:
记录:
复核:
原始记录第 版。
粉煤灰检验作业指导书
![粉煤灰检验作业指导书](https://img.taocdn.com/s3/m/c62ad0a69a89680203d8ce2f0066f5335a8167a5.png)
粉煤灰检验作业指导书一、引言粉煤灰是煤燃烧过程中产生的固体废弃物,广泛应用于建造材料、水泥创造、公路建设等领域。
为了保证粉煤灰的质量和安全性,进行粉煤灰的检验工作是必不可少的。
本作业指导书旨在提供粉煤灰检验的标准操作流程和方法。
二、检验项目1. 粉煤灰外观检验粉煤灰外观检验主要针对其颜色、颗粒形状等进行观察和描述。
2. 粉煤灰化学成份检验粉煤灰化学成份检验包括以下项目:(1) 灰分含量检验:采用分量法或者化学分析法,测定粉煤灰中的灰分含量。
(2) 硅酸盐含量检验:采用化学分析法,测定粉煤灰中的硅酸盐含量。
(3) 铝酸盐含量检验:采用化学分析法,测定粉煤灰中的铝酸盐含量。
(4) 铁酸盐含量检验:采用化学分析法,测定粉煤灰中的铁酸盐含量。
(5) 钙含量检验:采用化学分析法,测定粉煤灰中的钙含量。
3. 粉煤灰物理性质检验粉煤灰物理性质检验包括以下项目:(1) 比表面积检验:采用比表面积仪,测定粉煤灰的比表面积。
(2) 粒度分析检验:采用粒度分析仪,测定粉煤灰中不同粒径的颗粒含量。
(3) 密度检验:采用密度计,测定粉煤灰的密度。
4. 粉煤灰质量指标检验粉煤灰质量指标检验包括以下项目:(1) 水分含量检验:采用烘干法,测定粉煤灰中的水分含量。
(2) 活性指数检验:采用活性指数仪,测定粉煤灰的活性指数。
(3) 硫酸盐含量检验:采用化学分析法,测定粉煤灰中的硫酸盐含量。
(4) 氯离子含量检验:采用化学分析法,测定粉煤灰中的氯离子含量。
三、检验方法1. 粉煤灰外观检验方法(1) 将粉煤灰样品放置在白色背景下,观察其颜色和颗粒形状。
(2) 使用显微镜对粉煤灰颗粒进行进一步观察和描述。
2. 粉煤灰化学成份检验方法(1) 灰分含量检验方法:采用称重法或者化学分析法,按照像应标准进行测定。
(2) 硅酸盐含量检验方法:采用化学分析法,按照像应标准进行测定。
(3) 铝酸盐含量检验方法:采用化学分析法,按照像应标准进行测定。
粉煤灰检测报告范文
![粉煤灰检测报告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3879b99351e2524de518964bcf84b9d528ea2ce1.png)
粉煤灰检测报告范文一、引言粉煤灰是一种在燃煤过程中生成的副产品,它是石煤或泥煤燃烧进行干燥灰分后的残留物。
由于其丰富的无机成分,粉煤灰被广泛应用于建筑材料、路基工程、水泥生产等领域。
本次检测旨在了解粉煤灰的化学成分、物理性质以及其适用范围。
二、实验方法本次检测采用以下方法对粉煤灰进行化学成分、物理性质的分析。
1.化学成分分析方法(1)测定粉煤灰中的总含碳量:使用热蒸汽与氮气减压重量法,将粉煤灰样品与硫酸铜混合后在高温下进行燃烧,并通过重量差计算出总含碳量。
(2)测定粉煤灰中的主要无机成分含量:使用X射线荧光光谱仪(XRF)对粉煤灰样品进行分析,通过射线激发样品的原子核从而得到各个元素的含量。
2.物理性质分析方法(1)测定粉煤灰的比表面积:采用比表面积分析仪对粉煤灰样品进行测量,通过氮气吸附法计算出其比表面积。
(2)测定粉煤灰的粒度分布:使用粒度分析仪对粉煤灰样品进行分析,通过激光散射原理得到粉煤灰在不同粒径范围内的分布情况。
三、实验结果1.化学成分分析根据实验数据,粉煤灰中的总含碳量为2.5%,主要无机成分含量如下表所示:成分,含量(%)-----------,----------SiO2,50.0Al2O3,20.5Fe2O3,4.8CaO,10.2MgO,2.1K2O,1.5Na2O,1.0SO3,3.2Cl,0.12.物理性质分析粉煤灰的比表面积为1800 m2/kg,粒度分布如下表所示:粒径范围(μm),分布(%)----------------,----------<5,105-10,2010-20,3020-40,25>40,15四、分析结果及讨论1.化学成分分析结果表明,粉煤灰主要由SiO2、Al2O3、Fe2O3、CaO 等成分组成,其中SiO2含量最高,说明粉煤灰具有良好的硅酸盐活性。
Fe2O3和CaO的含量适中,可以提高粉煤灰的强度和稳定性。
而SO3和Cl 的含量较低,符合环境保护要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粉煤灰比表面积测定方法(勃氏法)
1 适用范围
本方法适用于用勃氏比表面积透气仪(简称勃氏仪)来测定粉煤灰的比表面积,也适用于比表面积在2 000~6 000cm 2/g 范围内的其他各种粉状物料,不适用于测定多扎材料及超细粉状物料。
2 仪器设备 2.1 勃氏仪 2.2 透气圆筒 2.
3 穿孔板
2.4 捣器:用不锈钢或铜质材料制成。
2.5 U 形压力计 2.6 抽气装置
2.7 滤纸:中速定量滤纸。
2.8 分析天平:感量为0.001g 。
2.9 秒表:分度值为0.5s 。
2. 10 烘箱:控温精度±1℃。
3 材料
3.1 压力计液体
压力计液体采用带有颜色的蒸馏水。
3.2 汞 分析纯汞。
3.3 基准材料
水泥细度和比表面积标准样。
4 勃氏仪的标定
4.1 勃氏仪圆筒试料层体积的标定方法
用水银排代法标定圆筒的试料层体积。
将穿孔板平放入圆筒内,再放入两片滤纸。
然后用水银注满圆筒,用玻璃片挤压圆筒上口多余的水银,使水银面与圆筒上口平齐,倒出水银称量(m 1),然后取出一片滤纸,在圆筒内加入适量的试样。
再盖上一片滤纸后用捣器压实至试料层规定高度。
取出捣器用水银注满圆筒,同样用玻璃片挤压平后,将水银倒出称量(m 2)。
圆筒试料层体积按式(T 0820-1)计算。
水银ρ/)(21m m V -= (T 0820-1)
式中:V --------透气圆筒的试料层体积(cm 3); 1m -------未装试样时,充满圆筒的水银质量(g );
2m -------装试样后,充满圆筒的水银质量(g );
水银ρ------试验温度下水银的密度(g/cm 3)。
试料层体积要重复测定两边,取平均值,计算精确至0.001cm 3。
4.2 勃氏仪标准时间的标定方法
用水泥细度和比表面积标准样测定标准时间。
4. 2.1 标准样的处理
将水泥细度和比表面积标准样在1 10℃±5℃下烘干1h 并在干燥器中冷却至室温。
4.2.2 标准样质量的确定
标准样质量按式(T 0820-2)计算。
)1(0ερ-=V m (T 0820-2)
式中:0m -------称取水泥细度和比表面积标准样的质量(g );
ρ--------水泥细度和比表面积标准样的密度(g/cm 3)
; V --------透气圆筒的试料层体积(cm 3)
; ε---------取0.5。
精确称取至0.001g 。
4.2.3 试料层制备
将穿孔板放入透气圆筒的突缘上,用捣棒把一片滤纸放到穿孔板上,边缘放平并压紧。
将准 确称取的按本方法4.2. 2计算的水泥细度和比表面积标准样倒人圆筒,轻敲圆筒的边,使粉煤灰层表面平坦。
再放人一片滤纸,用捣器均匀压实标准样直至捣器的支持环紧紧接触圆筒顶边,旋转捣器1~2圈,慢慢取出捣器。
4.2. 4 透气试验
将装好标准样的圆筒外锥面涂一薄层凡士林,把它连接到U 形压力计上,打开阀门,缓慢地从压力计一臂中抽出空气,直到压力计内液面上升到超过第3条刻度线时关闭阀门。
当压力计内液面的弯月面下降到第3条刻线时开始计时,当液面的弯月面下降到第2条刻线时停止计时。
记录液面从第3条刻线到第2条刻线所需的时间t s ,精确至0. 1s 。
透气试验要重复称取两次标准样分别进行,当两次透气时间的差超过1.0s 时,要测第3遍,取两次不超过1. 0s 的平均透气时间作为该仪器的标准时间。
5 试验步骤
5.1 粉煤灰样品取样后,应先通过0.9mm 方孔筛,再在105℃的烘箱中烘干至恒量,并 在干燥器中冷却至室温。
5.2漏气检查
将透气圆筒上口用橡皮塞塞紧,接到压力计上。
用抽气装置从压力计一臂中抽出部分气体,然后关闭阀门,观察是否漏气。
如发现漏气,用活塞油脂加以密封。
5.3 空隙率(ε)的确定
对粉煤灰粉料的空隙率应予选用0. 530±0. 005。
当按该空隙率不能将试样压至本方法4.2. 3规定的位置时,则允许改变空隙率。
空隙率的调整以2 000g 砝码(5等砝码)将试样压实至本方法4.2.3规定的位置为准。
5.4 确定试样量
试样量按式(T 0820-3)计算。
)1(ερ-=V m (T 0820-3)
式中:m - -------需要的试样量(g );
ρ--------试样密度(g/cm 3)
; V --------试料层体积(cm 3)
; ε---------试料层空隙率。
5.5 试料层制备
5.5.1 将穿孔板放人透气圆筒的突缘上,用捣棒把一片滤纸放到穿孔板上,边缘放平并压紧。
称取按本方法5.4确定的粉煤灰量,精确至0.001g ,倒入圆筒。
轻敲圆筒的边,使粉煤灰层表面平坦。
再放人一片滤纸,用捣器均匀捣实试料直至捣器的支持环与圆筒顶边接触,并旋转1~2圈,慢慢取出捣器。
5.5.2 穿孔板上的滤纸为Φ12. 7mm 边缘光滑的圆形滤纸片,每次测定需用新的滤纸片。
5.6 透气试验
5.6.1 将装有试料层的透气圆筒下锥面涂一层活塞油脂,然后把它插入压力计顶端锥形磨口处,旋转1~2圈。
要保证紧密连接不致漏气,并不振动所制备的试料层。
5.6.2 打开微型电磁泵慢慢从压力计一臂中抽出空气,直到压力计内液面上升到扩大部下端时关闭阀门。
当压力计内液体的弯月面下降到第3条刻度线时开始计时,当液体的弯月面下降到第2条刻度线时停止计时,记录液面从第3条刻度线下降到第2条刻度线所需的时间t ,以秒(S)为单位,并记下试验时的温度(℃)。
每次透气试验,均应重新制备试料层。
6 计算
6.1 当被测试样的密度、试料层中空隙率与标准试样相同,试验时温度与校准温度之差≤3℃
时,比表面积可按式(T 0820-4)计算。
s
s t t S S =
(T 0820-4)
如试验时温度与校准温度之之差>3℃时,比表面积则按式(T 0820-5)计算。
η
ηs s
s t t S S =
(T 0820-5)
式中:S --------被测试样的比表面积(cm2/g ); s S -------标准试样的比表面积(cm2/g );
t --------被测试样试验时,压力计中液面降落测得的时间(s );
s t ---------标准试验试验时,压力计中液面降落测得的时间(s );
η---------被测试样试验温度下的空气粘度(s Pa •μ)
; s η--------被测试样试验温度下的空气粘度(s Pa •μ)。
6.2 当被测试样的试料层中空隙率与标准试样试料层中空隙率不同,试验时的温度与校准
温度之差≤3℃时,比表面积可按式( T 0820-6)计算。
3
3
)1()1(s
s s s t t S S εεεε--=
( T 0820-6)
如试验时温度与校准温度之差>3℃时,比表面积则按式(T 0820-7)计算。
η
εεηεε3
3)1()1(s
s s
s s t t S S --=
(T 0820-7)
式中:ε---------被测试样试料层中的孔隙率;
s ε---------标准试样试料层中的孔隙率。
6.3 当被测试样的密度和空隙率均与标准样品不同,试验时温度与校准温度之差≤3℃时,
比表面积可按式(T 0820-8)计算。
3
3)1()1(s
s s
s s t t S S εερρεε--=
(T 0820-8)
如试验时温度与校准温度之差≥3℃时,比表面积则按式(T 0820-9)计算。
η
ρεεηρεε3
3)1()1(s s s
s s s T T S S --=
(T 0820-9)
式中:ρ---------被测试样的密度(g/cm 3); s ρ--------标准试样的密度(g/cm 3)。
7 结果整理
粉煤灰比表面积应由两次透气试验结果的平均值确定,计算结果保留至10cm 2/g 。
如两次试验结果相差2%以上,则应重新试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