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学检验34第七章-第3节-凝血因子检验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节 凝血因子检验
二、血浆凝血酶原时间测定
【应用评价】 1. PT是常用的外源性和共同凝血途径的筛检指标之一。 2. ISI与INR
国际标准化比值(INR),1985年ICSH发布了在口 服抗凝剂监测中,推荐使用INR报告PT结果的文件。 计算公式: INR=(患者PT值/健康人平均PT值)ISI 3. 正常对照值
【实验原理】 待测血浆去除纤维蛋白原后,加入兔抗人FPA
抗体与血浆中FPA结合,剩余的未结合抗体加入包 被有FPA的酶标反应板中,再加入酶标羊抗兔IgG, 并经酶催化底物显色,其颜色的深浅与血浆中FPA 含量呈负相关。
第三节 凝血因子检验
十、 凝血活化分子标志物检测
(二)血浆纤维蛋白肽A 【参考区间】 男性(不吸烟) 1.22~2.44μg/L 女性(不吸烟、未服避孕药) 1.2~3.28μg/L 【临床意义】 增高对DIC诊断有较高的灵敏度,是早期或疑难 DIC病例的诊断试验之一,也见于血栓前状态和血栓 性疾病。
第三节 凝血因子检验
单AP击TT此原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

第三节 凝血因子检验
三单、击活化此部处分编凝辑血活母酶版时标间题测定样式
【参考区间】 25~35秒,超过正常对照值10秒为异常。
【临床意义】 1.APTT延长 ①血友病甲、乙,FⅪ缺乏症,部分血管
性血友病;②FⅠ、FⅡ、FⅤ、FX严重缺乏; ③原发 性或继发性纤溶亢进;④口服抗凝剂、应用肝素等。
第三节 凝血因子检验
八、血浆凝血因子Ⅷ、Ⅸ、Ⅺ和Ⅻ促凝活性测定
【临床意义】⒈ 血友病 ⒉ 血管性血友病 3. FⅪ、 FⅫ先天性缺陷 4. 肝脏疾病 ⒌ 血液高凝状态与血 栓性疾病 ⒍ 浓缩因子制剂治疗的监测 【应用评价】直接检测FⅧ、FⅨ、FⅪ、FⅫ的促凝活 性是较为理想和直观的试验方法,同时也是血友病评 价和分型的重要指标之一。
第三节 凝血因子检验
二单、击血浆此凝处血编酶辑原时母间版测标定题样式
【临床意义】 1.PT延长 ①先天性FII、FV、FVII、FX缺乏和低
(无)纤维蛋白原血症;②获得性凝血因子缺乏, ③原发性纤溶亢进、DIC等;④血液中存在抗凝物 质或口服抗凝剂等。 2.PT缩短 ①先天性FV增多症;②高凝状态和血栓 性疾病;③长期口服避孕药。
第三节 凝血因子检验
九单、击凝此血处因子编Ⅹ辑Ⅲ母检版测 标题样式
【实验原理】 ⒈ 乏因子血浆纠正试验 ⒉ 肽底物酶动力学法 ⒊ 火箭电泳法 【参考区间】
血浆 FⅩⅢ :C 70%~140%,FⅩⅢA:Ag 88%~113%, FⅩⅢB:Ag 86% ~111%
第三节 凝血因子检验
九、凝血因子ⅩⅢ检测
【实验原理】37℃条件下,在待检乏血小板血浆中加 入一定量的“标准化”凝血酶后,直接将纤维蛋白原 转变为纤维蛋白,使血浆发生凝固所需的时间即为TT。 【参考区间】16~18秒,超过正常对照值3秒为异常。
第三节 凝血因子检验
四、血浆凝血酶时间测定
【临床意义】 1.TT延长①低(无)纤维蛋白原血症和异常纤维
2.APTT缩短 高凝状态和血栓性疾病。
第三节 凝血因子检验
三、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测定
【应用评价】 APTT是临床常用、较为敏感的检测内源凝血
因子缺乏的筛检试验,而且检测FⅧ、FⅨ的灵敏 度比FⅪ、FⅫ和共同凝血途径中凝血因子更高。
第三节 凝血因子检验
四单、击血此浆处凝血编酶辑时母间版测定标题样式
【实验原理】 ⒈ 凝血活性测定
(1)一步法乏因子血浆纠正试验 (2)发色底物法 ⒉ 抗原含量测定(火箭电泳法)
第三节 凝血因子检验
八单、血击浆此凝处血因编子辑Ⅷ、母Ⅸ版、Ⅺ标和题Ⅻ样促凝式活性测定
【参考区间】 FⅧ:C:103%±25.7%;FⅨ:C:98.1%±30.4% FⅪ:C:100%±18.4%;FⅫ:C:92.4%±20.7% FⅧ: Ag:96.1%±28.3%;FⅨ: Ag98.2%±29.5% FⅪ: Ag:97.2%±25.1%;FⅫ: Ag:100%±22%
第三节 凝血因子检验
单凝击血因此子处检编测辑报告母单版标题样式
第三节 凝血因子检验
七单、血击浆此凝处血因编子辑Ⅱ、母Ⅴ版、Ⅶ标、题Ⅹ样促凝式活性测定
【实验原理】 ⒈ 凝血活性测定 (一步法乏因子血浆纠正试验) ⒉ 抗原含量测定(火箭电泳法)
第三节 凝血因子检验
七单、血击浆此凝处血因编子辑Ⅱ、母Ⅴ版、Ⅶ标、题Ⅹ样促凝式活性测定
(二)血浆纤维蛋白肽A (fibrin peptide A, FPA)
(三)血浆凝血酶-抗凝血酶复合物 (thrombin-antithrombin complex,TAT)
第三节 凝血因子检验
十单、击凝此血处活化编分辑子母标版志物标检题测样式
(一)血浆凝血酶原片段1+2 【实验原理】用兔抗人F1+2抗体包被的酶标反应板, 加入待检血浆,再加入酶标鼠抗人凝血酶原抗体并 经底物显色。
【参考区间】 FⅡ:C:97.7%±16.7%;FⅤ:C:102.4%±30.9% FⅦ:C:103 %±17.3%;FⅩ:C103%±19.0% FⅡ:Ag:98.5%±15.5%;FⅤ:Ag:102%±24% FⅦ:Ag:106%±21%;FⅩ:Ag:96%±18%
第三节 凝血因子检验
七、血浆凝血因子Ⅱ、Ⅴ、Ⅶ、Ⅹ促凝活性测定
②继发性纤维蛋白原减少 3. FIB可作为溶栓治疗监测的指标。
第三节 凝血因子检验
五单、击血此浆处纤维编蛋辑白母原版标题样式
【应用评价】 FIB是血浆中含量最高的凝血因子,易于测定,
常首选含量测定。FIB定量测定已作为临床出血与血 栓性疾病诊治中的最常用的检查项。
第三节 凝血因子检验
六、血浆组织因子测定
【实验原理】⒈ TF:Ag测定 2.TF:C测定
【参考区间】 血浆TF:C 81%~114%
第三节 凝血因子检验
六、血浆组织因子测定
【临床意义】严重感染所致内毒素血症、严重创伤、 休克、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DIC、心肌梗死及急性 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等可见血浆TF含量或活性增加。
【应用评价】 ELISA检测TF:Ag的下限为10pg/ml, 实验室应建立各自的参考范围。
15~30分钟(硅管法) 10~19分钟(塑料管法)
第三节 凝血因子检验
一、全血凝固时间测定
【临床意义】 1.延长 较严重的FⅧ、FⅨ水平减低的血友病 ;
严重的FⅠ、FⅡ、FⅤ、FⅩ缺乏等。 2.缩短 ①高凝状态; ②血栓性疾病。
【应用评价】 在检测内源性凝血因子缺乏方面,无论敏感性
或准确性均不如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第三节 凝 Nhomakorabea因子检验
十、 凝血活化分子标志物检测
(二)血浆纤维蛋白肽A 【应用评价】 FPA被视为反映凝血活化的分子标志物之一,对 血液高凝状态的诊断有重要意义。由于FPA检测步骤 较多,标本采集后要求尽快去除血浆中纤维蛋白原, 故临床应用受到一定限制。
第三节 凝血因子检验
十单、击凝此血处活化编分辑子母标版志物标检题测样式
(三)血浆凝血酶-抗凝血酶复合物 【临床意义】 (1)血浆TAT复合物增高见于约90%以上DIC病 例:可用于早期诊断DIC (2)血栓前状态 (3)溶栓治疗后 【应用评价】 TAT为凝血活化的分子标志物之一。
第三节 凝血因子检验
第三节 凝血因子检验
第三节 凝血因子检验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
第三节 凝血因子检验
一单、击全此血处凝固编时辑间母测版定标题样式
【实验原理】离体的静脉血与玻璃试管内壁接触后, 血液中的Ⅻ因子激活,启动内源性凝血系统,使血 液凝固,是检测内源性凝血途径和共同途径中各种 凝血因子有无异常、是否有抗凝物质增多及纤溶亢 进的筛检实验。 【参考区间】4~12分钟(试管法)
【参考区间】0.29~1.05 nmol/L
第三节 凝血因子检验
十单、击凝此血处活化编分辑子母标版志物标检题测样式
(一)血浆凝血酶原片段1+2 【临床意义】 (1)血栓前状态与血栓性疾病 ①DIC ;②急性 心肌梗死(AMI);③易栓症与静脉血栓形成; ④口服避孕药和雌激素替代治疗。 (2)抗凝治疗监测 ①肝素治疗; ②香豆素类 抗凝药治疗。
蛋白原血症,获得性低纤维蛋白原血症;②肝素或类 肝素抗凝物质;③原发性或继发性纤溶亢进。
2.TT可作为溶栓治疗的监测指标。
第三节 凝血因子检验
单四、击血此浆处凝编血酶辑时母间版测标定 题样式
【应用评价】 甲苯胺蓝可中和肝素和类肝素抗凝物质,故
TT延长被甲苯胺蓝纠正,可认为存在肝素或类肝 素物质。
第三节 凝血因子检验
五单、击血此浆处纤维编蛋辑白母原版标题样式
【实验原理】 1.Clauss检测法
牛凝血酶 (过量)* + 稀释剂
FDP
纤维蛋白原
纤维蛋白凝块
*在过量凝血酶作用下,凝固反应的发生必定是纤 维蛋白原引起的。
2. PT衍生法
第三节 凝血因子检验
单五、击血此浆处纤编维蛋辑白母原版标题样式
【参考区间】 2~4 g/L(Clauss法) 【临床意义】 1. FIB增高 ①感染 ②无菌性炎症 ③血栓性疾病 2. FIB降低 ①原发性纤维蛋白原减少或结构异常
【临床意义】 FⅩⅢ缺乏可导致外伤及手术后自发 性出血、出血时间延长,伤口愈合延迟。 【应用评价】 样本中纤维蛋白原浓度过低或过高可 导致FⅩⅢ:C假性下降。
第三节 凝血因子检验
十、 凝血活化分子标志物检测
(一)血浆凝血酶原片段1+2 (prothrombin fragment 1+2, F1+2)
(三)血浆凝血酶-抗凝血酶复合物
【实验原理】 用兔抗人凝血酶抗体包被酶标反应板,加入待测血浆,
再加入酶标鼠抗人抗凝血酶(AT)抗体并经底物显色 ,其 颜色的深浅与血浆中TAT的含量成正相关。 【参考区间】 1.0~4.1μg/L
第三节 凝血因子检验
十单、击凝此血处活化编分辑子母标版志物标检题测样式
【临床意义】 ⒈ 凝血因子缺陷
①肝脏疾病;②维生素K缺乏症;③DIC等 ⒉ 凝血因子增高 血栓前状态或血栓性疾病 ⒊ 外科手术中的应用 【应用评价】FⅡ:C、FⅤ:C、FⅦ:C、FⅩ:C的测定 主要用于肝脏受损的检查。
第三节 凝血因子检验
八单、血击浆此凝处血因编子辑Ⅷ、母Ⅸ版、Ⅺ标和题Ⅻ样促凝式活性测定
第三节 凝血因子检验
十、 凝血活化分子标志物检测
(一)血浆凝血酶原片段1+2 【应用评价】 血浆中 F1+2 的浓度直接反映凝血酶原酶的活性, 同时也是凝血酶生成的标志,所以 F1+2 为凝血活 化的分子标志物之一 。
第三节 凝血因子检验
十单、击凝此血处活化编分辑子母标版志物标检题测样式
(二)血浆纤维蛋白肽A
第三节 凝血因子检验
二单、击血浆此凝处血编酶辑原时母间版测标定题样式
【实验原理】体外模拟体内 外源性凝血的全部条件,测 定血浆凝固所需时间。
1.光学法 2.磁珠法 3.电流法
第三节 凝血因子检验
二单、击血浆此凝处血编酶辑原时母间版测标定题样式
【参考区间】 PT报告方式:PT (s)、INR、PTR、PTA
第三节 凝血因子检验
三单、击活化此部处分编凝辑血活母酶版时标间题测定样式
【实验原理】 37℃条件下,在待检血浆中加入足够量的活化
接触因子激活剂(如白陶土)和部分凝血活酶(代 替血小板的磷脂),再加入适量的Ca2+,即可激活 FⅫ而启动内源性凝血途径,使乏血小板血浆凝固。 从加入钙离子到血浆凝固所需的时间即APTT。
第 第一 七章 章 造 血血栓及与造止血血调疾控病 检验技术
第一节 造血器官与造血微环境 第三节 凝血因子检验
单目击录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
一、全血凝固时间测定 二、血浆凝血酶原时间测定 三、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测定 四、血浆凝血酶时间测定 五、血浆纤维蛋白原测定 六、血浆组织因子测定 七、血浆凝血因子Ⅱ、Ⅴ、Ⅶ、Ⅹ促凝活性测定 八、血浆凝血因子Ⅷ、Ⅸ、Ⅺ和Ⅻ促凝活性测定 九、血浆凝血因子XⅢ检测 十、凝血活化分子标志物检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