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水混凝土的性能及应用研究

合集下载

透水混凝土的应用与发展趋势

透水混凝土的应用与发展趋势

透水混凝土的应用与发展趋势一、引言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城市区域的土地面积不断被建筑物所占据,导致城市水资源的枯竭和水环境的恶化。

透水混凝土的应用可以有效地解决城市水资源的问题,同时也有助于改善城市水环境,因此透水混凝土成为了城市建设中的热门材料之一。

本文将从透水混凝土的定义、应用、性能及发展趋势等方面进行全面的介绍。

二、透水混凝土的定义透水混凝土是指在混凝土中加入适量的空隙以便水分能够通过混凝土的孔隙流入地下水层的一种特殊混凝土。

透水混凝土一般由水泥、沙子、碎石以及特殊的粘结剂等材料组成。

透水混凝土的透水性是通过控制混凝土中的孔隙率和孔径分布实现的。

三、透水混凝土的应用透水混凝土应用广泛,主要用于城市道路、广场、停车场、人行道、自行车道、绿化带等建筑物的地面。

透水混凝土可以有效地解决城市雨水的排放问题,减少城市内部的积水,从而保证城市自然水循环的正常进行。

此外,透水混凝土还可以降低城市的气温,改善城市的生态环境,提高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

四、透水混凝土的性能透水混凝土具有以下几种性能:1.透水性:透水混凝土具有优良的透水性,可以将雨水迅速渗入地下水层,减少城市内部的积水。

2.抗压性:透水混凝土的抗压性能优良,可以承受车辆和行人的重压。

3.耐久性:透水混凝土的材料选用合理,具有优良的耐久性。

4.防滑性:透水混凝土的表面具有一定的摩擦力,可以有效地防止行人和车辆滑倒。

5.维护方便:透水混凝土的维护非常方便,只需要进行常规的清洗和定期的维修即可。

五、透水混凝土的发展趋势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透水混凝土的应用将会越来越广泛。

未来,透水混凝土的发展趋势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1.材料研究:透水混凝土的材料研究将会成为未来的重点研究领域,研究新型的透水混凝土材料,提高透水混凝土的性能和使用寿命。

2.技术研究:透水混凝土的技术研究将会成为未来的重点研究领域,研究透水混凝土的施工技术和维护技术,提高透水混凝土的施工质量和维护效果。

透水混凝土及其应用技术

透水混凝土及其应用技术

透水混凝土及其应用技术摘要:透水混凝土是一种具有良好透水性能的建筑材料,可以有效地降低地表径流和洪涝风险,同时减少城市排水系统的压力。

本文从透水混凝土的特点和优势、应用技术、应用领域以及发展趋势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的探讨和分析。

通过对透水混凝土的研究和应用,可以为城市建设提供更好的环保和可持续发展解决方案。

关键词:透水混凝土;应用技术;研究策略引言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面临的水资源和排水系统压力越来越大,因此需要寻找一种新的解决方案来管理和利用雨水。

透水混凝土作为一种新兴的建筑材料,在解决城市排水问题上具有巨大的潜力。

本文旨在介绍透水混凝土的特点和优势、应用技术、应用领域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以期为相关领域的研究和应用提供指导。

一、透水混凝土的特点及优势:透水混凝土是一种具有良好透水性能的建筑材料,它通过优化粒径配合设计和添加透水剂等方式,具备出色的渗水能力和较高的透水率。

相比传统的混凝土,透水混凝土具有独特的排水性能,能够有效地促进雨水渗入地下,减少地表径流量,从根本上降低城市洪涝风险。

与此同时,透水混凝土还能稳定地进行排水,改善城市排水系统的运行效果。

使用透水混凝土还具有环境保护的优势。

透水混凝土可以减少雨水径流对环境的冲击,有效保护水源和水体质量。

在雨水渗透的过程中,透水混凝土能够过滤雨水中的污染物,减少污染物的扩散和积聚,提高水质。

这使得透水混凝土在城市建设中得到广泛应用,并受到环境保护机构和相关部门的青睐。

此外,透水混凝土在强度和耐久性上也具有吸引力的特点。

通过控制水泥浆体的含水量以及采用特殊的粒料形状,透水混凝土可以在保持强度的前提下,保持良好的透水性能。

这种特点使得透水混凝土能够满足建筑物在使用寿命内的强度和耐久性要求。

综上所述,透水混凝土具有渗水能力强、透水率高、排水效果好的特点,可以有效地降低洪涝风险并改善城市排水系统的运行效果。

同时,透水混凝土在保护环境、增加水源可利用性方面也具备显著优势。

透水混凝土施工工艺及性能研究

透水混凝土施工工艺及性能研究

透水混凝土施工工艺及性能研究透水混凝土是一种新型的环保材料,特别适用于城市道路、人行道、广场、园林等场所。

它的一个显著特点是可以让水通过其表面进入地下,形成蓄水层,并为城市地区的排水系统提供一定的帮助。

本文将介绍透水混凝土的施工工艺和性能研究。

1. 材料准备:透水混凝土的材料主要包括水泥、砂子、骨料、水和透水剂。

按照设计要求调配材料比例,并在混凝土搅拌站进行搅拌。

2. 基础处理:在透水混凝土施工前需要对基础进行处理,确保基础的平整度和承载能力。

可以进行修整、打击水泥砂浆等处理方法。

3. 模板制作:透水混凝土需要倒模,需要制作模板。

模板一般采用钢模板或者木模板。

4. 混凝土浇筑:将调制好的透水混凝土倒入模板内,用振动器进行振动,将混凝土压实。

在浇筑时需要注意混凝土的湿度,不能过于湿润或者过于干燥。

5. 平整和抛光:透水混凝土倒模完成后需要进行平整和抛光。

平整度直接影响透水混凝土的排水功能。

抛光则能提高表面的坚硬度。

1. 排水功能:透水混凝土的排水功能是其最大的特点。

其透水率一般在100mm/h-600mm/h之间,不同的配方和施工工艺将导致透水混凝土排水功能的差异。

研究表明,透水混凝土的排水功能可以改善城市地区的排水系统结构。

2. 压实性:透水混凝土需要进行振动压实,确保混凝土具有足够的压实性。

研究表明,透水混凝土的压实性能可以通过材料的粘结性来改善。

3. 抗压强度:透水混凝土的抗压强度是评价其品质的一个关键指标。

通过合理的配比和混凝土制作工艺,可以提高透水混凝土的抗压强度。

4. 耐久性:透水混凝土需要具有一定的抗冻融性、抗风化性、耐久性等性能。

这些性能需要考虑材料的特性和施工工艺,通过材料的改进和施工工艺的改进来提高透水混凝土的耐久性。

三、总结透水混凝土是一种环保型材料,可以改善城市地区的排水系统结构。

其施工工艺和性能研究是透水混凝土应用推广的关键。

在透水混凝土的施工过程中需要注意材料的调配比例、基础处理、模板制作、混凝土浇筑、平整和抛光等工艺流程。

《水泥基复合材料透水混凝土路面试验研究》范文

《水泥基复合材料透水混凝土路面试验研究》范文

《水泥基复合材料透水混凝土路面试验研究》篇一一、引言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排水问题日益突出,因此透水性路面作为一种新型环保材料被广泛应用于城市建设中。

而水泥基复合材料透水混凝土作为一种典型的透水性路面材料,具有优良的力学性能和透水性能,对于城市生态环境建设具有重要的作用。

因此,本文针对水泥基复合材料透水混凝土路面的性能进行了实验研究,以期为实际应用提供参考。

二、实验材料与方法本实验所采用的水泥基复合材料透水混凝土主要包括水泥、骨料、添加剂等材料。

其中,骨料的选择对透水混凝土的性能具有重要影响。

实验中采用不同粒径的骨料进行对比分析。

实验方法主要包括制备透水混凝土试件、进行力学性能测试、透水性能测试等。

首先,按照一定比例将水泥、骨料、添加剂等材料混合均匀,制备成透水混凝土试件。

然后,对试件进行力学性能测试,包括抗压强度、抗折强度等。

最后,进行透水性能测试,包括透水系数、孔隙率等指标的测试。

三、实验结果与分析1. 力学性能分析实验结果表明,水泥基复合材料透水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和抗折强度均随着骨料粒径的增大而减小。

此外,添加剂的种类和用量对力学性能也有一定影响。

在实验中,我们采用了不同配比的添加剂进行试验,发现适量的添加剂能够提高透水混凝土的力学性能。

2. 透水性能分析透水系数和孔隙率是评价透水混凝土透水性能的重要指标。

实验结果表明,随着骨料粒径的增大,透水混凝土的透水系数和孔隙率均有所增加。

此外,添加剂的种类和用量也会影响透水性能。

在实验中,我们发现某些添加剂能够提高透水混凝土的透水性能,而某些添加剂则会降低其透水性能。

四、讨论与结论通过本实验研究,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 骨料粒径对水泥基复合材料透水混凝土的力学性能和透水性能均有影响。

粒径越大,力学性能越差,但透水性能越好。

2. 添加剂的种类和用量对水泥基复合材料透水混凝土的力学性能和透水性能也有影响。

适量的添加剂能够提高透水混凝土的力学性能和透水性能。

透水混凝土的应用与发展趋势

透水混凝土的应用与发展趋势

透水混凝土的应用与发展趋势一、引言透水混凝土是一种新型的建筑材料,在城市化进程中越来越受到关注。

透水混凝土可以在雨水排放问题上发挥重要作用,并且可以减少城市内涝的发生,提高城市的环境质量。

本文将探讨透水混凝土的应用和发展趋势。

二、透水混凝土的基本原理透水混凝土是一种多孔材料,它的孔隙结构使得水分可以通过材料表面渗透到下面的土层,从而起到雨水渗透、水量调节和水质净化的作用。

透水混凝土的孔隙率一般在15%-35%之间,孔径大小在0.1mm-5mm之间。

透水混凝土的制备原理是将水泥、砂、水和骨料混合后,通过添加粒径较大的骨料和少量的特殊添加剂,使得混凝土中的孔隙率增大,从而达到透水的目的。

三、透水混凝土的应用1、透水路面透水路面是透水混凝土的主要应用之一。

透水路面可以有效地解决城市内涝问题,并且可以减少道路污染。

透水路面的路面结构是由透水混凝土层、过滤层、基层和排水系统组成。

透水路面的设计应该考虑到降雨量、路面交通量、土地利用等因素。

2、透水广场透水广场是透水混凝土的另一种应用。

透水广场可以有效地缓解城市内涝问题,并且可以提高城市的绿化率。

透水广场的设计应该考虑到降雨量、广场面积、人流量等因素。

3、透水绿化透水绿化是透水混凝土的重要应用之一。

透水绿化可以有效地缓解城市内涝问题,并且可以提高城市的环境质量。

透水绿化的设计应该考虑到植物的生长需求、土壤的透水性、降雨量等因素。

四、透水混凝土的发展趋势1、技术不断创新随着科技的进步,透水混凝土的技术也在不断创新。

新型的透水混凝土材料不仅具有透水性能,还具有高强度和高耐久性。

新型的透水混凝土材料可以应用于更广泛的领域,如大型的水利工程、海洋工程等。

2、透水混凝土的规范化透水混凝土的规范化是未来的发展趋势。

透水混凝土的规范化可以让透水混凝土应用更加广泛,并且可以保证透水混凝土的质量和性能。

透水混凝土的规范化应该考虑到透水混凝土的透水性、强度、耐久性等因素。

3、透水混凝土的市场前景透水混凝土的市场前景非常广阔。

聚合物透水水泥混凝土基本性能试验研究

聚合物透水水泥混凝土基本性能试验研究

聚合物透水水泥混凝土基本性能试验研究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城市建设规模的不断扩大,城市排水问题日益凸显。

传统的水泥混凝土路面存在着雨水无法迅速渗透的问题,导致了水滞留、积水、交通拥堵等一系列问题的产生。

因此,研究开发出能够透水的水泥混凝土已成为解决城市排水难题的重要途径。

本文通过对聚合物透水水泥混凝土的基本性能进行试验研究,探讨其在城市排水中的应用前景。

试验采用标准的混凝土试验方法,对聚合物透水水泥混凝土的抗压强度、抗折强度、渗透性能等进行了详细地测试和分析。

首先,在抗压强度方面,与传统的水泥混凝土相比,聚合物透水水泥混凝土的抗压强度略有降低。

但是,经过适当的优化设计和添加适量的聚合物材料,可以提高其抗压强度,同时保持一定的透水性能。

因此,在实际工程应用中,可以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以取得较好的工程效果。

其次,在抗折强度方面,聚合物透水水泥混凝土的抗折强度相对较低。

这是由于聚合物材料的添加会改变混凝土的骨料排列方式,导致混凝土的内部结构发生变化。

然而,通过优化配合比和添加适量的纤维增强材料,可以提高聚合物透水水泥混凝土的抗折强度,使其在实际使用中更加耐久和可靠。

最后,在渗透性能方面,聚合物透水水泥混凝土具有优异的渗透性能。

试验结果表明,聚合物透水水泥混凝土能够迅速将雨水渗透到地下,有效减少了道路积水和水滞留的问题。

这不仅可以改善城市的排水状况,还可以提高道路的使用安全性,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

综上所述,聚合物透水水泥混凝土作为一种新型的道路材料,具有良好的透水性能,能够有效解决城市排水难题。

虽然在某些性能指标上存在一定的不足,但通过优化设计和添加适量的材料,可以提高其性能,使其更加适用于实际工程应用。

因此,聚合物透水水泥混凝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值得进一步研究和推广。

透水混凝土技术及其应用研究

透水混凝土技术及其应用研究

透水混凝土技术及其应用研究透水混凝土技术及其应用研究摘要:透水混凝土是一种生态环保混凝土,是经过特殊工艺制成的有连续空隙的混凝土,具有一定的强度,又有一定的透气透水性。

本文着重介绍透水混凝土的定义、特性、材料要求、优越性及施工养护,阐述了透水砼配合比设计及试验方法等内容,表明了透水混凝土技术将是解决道路使用要求及排水问题的最佳方案,是今后发展的重要方向。

关键词:透水混凝土,配合比设计,骨料,透水系数,强度。

透水混凝土模型现今国内对透水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方法和成型工艺以及透水系数的测定等还不足,对透水混凝土的生态环保效益的研究也十分欠缺。

这些问题的解决对透水混凝土材料的应用和推广是十分有利的。

一、定义和特点透水混凝土通常定义为一种含有较多粗集料、微量或无细集料且无足量水泥的混凝土材料。

通过配合比设计满足具有适当强度,高透水性, 无析离等工程需求,主要可以作为无需压密的回填材料或水工材料,抗压强度约在1.5MPa~14MPa之间。

与一般混凝止:相比,具有如下特点:1、透水混凝土比重一般约在1400kg/m3~1 900/m3之间;2、热传导系数小;3、水的毛细现象不显著;4、水泥用量少;5、成型时侧压力小, 可使用各种轻型模板;6、表面存在蜂窝状孔洞,表面抹平施工方便;7、可以防止雨天路面集水和夜间反光,增加行走舒适性和安全性,同时减少降雨季节道路排水系统负担;8、可以吸收车辆行走产生的噪音,有利于创造安静舒适的交通环境;9、可以补充城市地下水资源, 保护上壤温度,改善城市地表植物和土壤生物的生存条件,有利于生态平衡;10、可以增加城市可透水透气面积,调节城市气候,降低地表温度,缓解城市“热岛”表现象;此外,透水混凝土靠自重即可成型,施工简易方便,对于工人的施工技术要求不高更是其主要特色。

二、优越性1、良好的渗水透水性1)收集雨水;2)有效补充地下水;3)保持土壤湿度;4)改善地表植物和土壤微生物的生存条件。

透水混凝土

透水混凝土

透水混凝土透水混凝土是一种新型的建筑材料,具有良好的透水性能,被广泛应用于城市建设和环境保护领域。

透水混凝土的出现,有效解决了城市雨水排水问题,提高了城市环境的整体水资源利用效率。

本文将介绍透水混凝土的特点、应用以及未来发展趋势,以便更好地了解和利用这一环保材料。

透水混凝土,顾名思义,就是具有透水性能的混凝土材料。

传统的混凝土往往具有良好的抗压强度,但排水性能较差,导致雨水无法迅速渗透地下,容易造成洪涝灾害。

而透水混凝土通过设置特殊的孔隙结构,使雨水可以在混凝土内部迅速渗透和储存,有效减少了地表径流,为雨水更好地回归自然水系提供了可能。

透水混凝土的特点之一是其良好的透水性能。

透水混凝土的孔隙结构较为复杂,一般由两部分组成:骨料层和充填层。

骨料层具有高孔隙率和高透水性,可以使雨水通过其间隙迅速渗透至下方。

而充填层则起到支撑作用,保证整体结构的稳定性。

通过合理设计和调整骨料和充填材料的组成比例,可以控制透水混凝土的透水性能,使之适应不同的工程要求。

透水混凝土的应用范围广泛。

在城市道路、广场、人行道等场所,透水混凝土被用作地面铺装材料,能够迅速排除雨水,降低道路积水问题,提高行车和行人的安全性。

在建筑物的屋面、露台等地方,透水混凝土可以用作覆盖层,有效防止积水,延长建筑物使用寿命。

此外,透水混凝土还可以用于雨水花园、景观湖泊等景观工程中,使其既美观又实用。

透水混凝土的发展潜力巨大,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增强和城市建设的加快,透水混凝土将成为未来建筑材料的主流。

首先,透水混凝土可以大幅减少城市雨水排水系统的负荷,缓解城市的排水压力,降低排水设施的投资和维护成本。

其次,透水混凝土的广泛应用,能够改善城市的生态环境,提高城市的适宜性和可持续发展性。

最后,随着透水混凝土技术的不断创新和完善,透水混凝土的性能和质量将得到更大的提升,能够满足更多复杂工程的需求。

然而,透水混凝土也存在一些挑战和限制。

透水混凝土配比试验及运用探讨

透水混凝土配比试验及运用探讨

透水混凝土配比试验及运用探讨摘要:在当前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的背景下,城市中的交通量以及车辆类型等发生了较大的改变,相应地对城市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的破坏,使得城市中水资源紧缺的情况变得更加严峻。

基于此,相关人员应在工程中合理运用透水混凝土,提高生态环境水平。

本文在对透水混凝土进行概述的基础上,详细探讨了其配制试验以及运用要点。

城市的发展需要重视生态环境建设,因此应合理使用透水混凝土。

但目前来看,由于相关人员对透水混凝土的认识不够深入,导致其应用范围受到了较大程度的限制,所以应采取有效措施促进其性能良好发挥。

关键词:透水混凝土;配比设计;水灰比透水混凝土又称为多孔混凝土,属于一种轻质透水混凝土。

由于其孔隙较大,且空隙率较低,因此可以有效促进雨水的渗透与滞留,对城市的环境保护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就目前来看,透水混凝土主要应用于多个工程中,如公共绿地、城市广场以及市政道路等。

由于透水混凝土自身的材料特点与生态功能,其对城市建设有积极作用,同时也能够缓解城市缺水等问题。

基于此,相关人员应加强对透水混凝土的研究力度,保证其应用效果良好。

1.透水混凝土概述1.1原材料(1)水泥。

透水混凝土的原材料主要包括:普通硅酸盐水泥、矿渣硅酸盐水泥、粉煤灰硅酸盐水泥等,在选取材料时,应注意其强度与耐久性能是否符合实际需求。

例如,选用普通硅酸盐水泥时,应选用矿渣硅酸盐水泥或者粉煤灰硅酸盐水泥。

此外,在实际配置过程中可采用42.5级普通硅酸盐水泥,并注意控制水泥的细度,进而提高混凝土的密实性与强度。

(2)碎石。

在实际选择材料时,应优先选用直径不大于3mm、形状较为规则的碎石;同时应严格控制碎石的含泥量。

(3)集料。

在实际配置过程中应选用粒径为5~25mm的粗集料、粒径小于3mm的细集料以及粒径为6~15mm的矿渣细集料;在进行配合比设计时可采用正交试验法进行材料用量确定。

其中,集料质量等级应为1~4级,并满足《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中所规定的最小强度标准。

透水混凝土施工工艺及性能研究

透水混凝土施工工艺及性能研究

透水混凝土施工工艺及性能研究透水混凝土是一种具有一定透水性能,并能够起到路面、水泥、沥青等构筑物表面降温、降噪、保温、防滑、防止道路出现积水、减少水灾等多种功能的复合材料。

在城市建设中,透水混凝土已经被广泛应用于路面、广场、停车场、园林绿化等场所。

透水混凝土的施工工艺与普通混凝土的施工基本相同,只是在混凝土配合比和施工方式上有所不同。

良好的透水性能是透水混凝土的核心竞争力,因此在施工过程中需要严格把握与控制混凝土的配合比和施工质量。

下面将介绍透水混凝土的具体施工工艺及其性能研究。

1.原材料的准备透水混凝土的原材料主要包括水泥、骨料、粉煤灰、膨胀剂、透水剂等。

水泥应选择一般的硅酸盐水泥、矿渣水泥或普通硅酸盐水泥;骨料应选取低吸水率的石英砂、天然砾石、矿渣颗粒等,而细骨料则应选择尺寸小、粒度分布均匀的石英砂等;粉煤灰应选择活性高的工业固体废弃物,并按照一定比例加入混凝土中,以增加混凝土的流动性和一定程度的透水性;膨胀剂应选用降低混凝土密度、提高透水性能的膨胀剂,如铝粉、微米炭黑等;透水剂应符合透水指标,使用剂量应根据给水率、温度、风速等因素进行调整。

2.混凝土配合比的确定透水混凝土的配合比应该根据不同的透水性能要求、用途等因素进行确定。

一般来说,透水性能越好,材料的使用量就越大,而透水性能与强度之间存在一定牵制关系,在透水性能满足要求的前提下,应尽可能保证混凝土强度的稳定性。

3.施工现场准备透水混凝土的施工现场应根据施工要求进行周密的准备。

首先,宜在无风或风力较小的日子进行施工,以免混凝土表面太快干燥而影响整体透水性;其次,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现场平整、排水等基础工程,确保透水混凝土的性能不受地面起伏和自然降雨等影响;第三,另外,施工现场应配备充足的人力、物力,以确保施工过程中的流畅性与安全性。

4.混凝土的施工透水混凝土的施工过程即为普通混凝土的施工过程,主要包括浇筑、压实、养护等。

浇筑:透水混凝土的浇筑与普通混凝土的浇筑大致相同,只是在浇筑前应将现场的水分适当控制,以保证混凝土完全浸润于骨料中,提高其整体透水性。

土木工程中的透水混凝土研发与应用研究

土木工程中的透水混凝土研发与应用研究

土木工程中的透水混凝土研发与应用研究在现代土木工程领域,透水混凝土作为一种新型建筑材料,正逐渐受到广泛关注和应用。

透水混凝土具有独特的孔隙结构,能够让雨水迅速渗透到地下,有效补充地下水资源,缓解城市内涝问题,同时还能改善城市热岛效应,为城市生态环境的改善和可持续发展做出重要贡献。

一、透水混凝土的研发背景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城市地面逐渐被不透水的硬质材料所覆盖,如沥青、混凝土等。

这种情况导致雨水无法自然渗透到地下,使得地表径流增加,给城市排水系统带来巨大压力,容易引发城市内涝。

此外,不透水的地面还会影响地下水资源的补充,导致地下水位下降。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透水混凝土应运而生。

二、透水混凝土的材料组成透水混凝土主要由水泥、骨料、水和外加剂组成。

与普通混凝土相比,其骨料粒径较大,通常在 5-25mm 之间,且级配单一。

水泥一般选用强度等级不低于 425 的硅酸盐水泥或普通硅酸盐水泥。

外加剂的使用主要是为了提高混凝土的工作性能和强度。

在材料选择上,骨料的质量和性能对透水混凝土的透水性能和强度有着重要影响。

优质的骨料应具有较高的强度、良好的级配和干净的表面,以保证混凝土的孔隙率和透水性能。

三、透水混凝土的性能特点1、透水性能透水混凝土的孔隙率一般在 15%-25%之间,透水系数可达 1-5mm/s,能够迅速将雨水渗透到地下,减少地表径流。

2、强度性能虽然透水混凝土的强度相对普通混凝土较低,但通过合理的配合比设计和施工工艺控制,其强度仍能满足一定的使用要求,一般可达到C20-C30 强度等级。

3、抗冻性能由于透水混凝土具有大量的孔隙,在冻融循环作用下,水分的冻胀和融化可能会对其结构造成一定的破坏。

但通过添加引气剂等外加剂,可以提高其抗冻性能。

4、降噪性能透水混凝土的孔隙结构能够吸收车辆行驶时产生的噪音,有效降低城市交通噪音。

四、透水混凝土的研发技术1、配合比设计透水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是关键环节之一。

需要综合考虑骨料粒径、水泥用量、水灰比和外加剂等因素,以达到所需的透水性能和强度要求。

高性能透水彩色沥青混凝土在人行道面上的应用研究

高性能透水彩色沥青混凝土在人行道面上的应用研究

高性能透水彩色沥青混凝土在人行道面上的应用研究摘要: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城市道路的硬化面积不断增加,导致城市排水系统负担加重,路面湿滑等问题也日益突出。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高性能透水彩色沥青混凝土作为一种新型建筑材料被广泛应用于人行道面上。

本文对高性能透水彩色沥青混凝土在人行道面上的应用进行了深入研究。

透水混凝土具有良好的排水性能和防滑性能,能够有效地改善城市环境,提高行人的步行体验。

通过实验和实地考察,本文分析了透水混凝土的制备工艺、性能特点以及在人行道上的应用效果。

结果表明,高性能透水彩色沥青混凝土能够有效地提高人行道的耐久性和美观性,对于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透水混凝土;人行道;制备工艺;性能特点;应用效果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人们对城市环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在众多城市建设中,人行道是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其性能与外观对城市的形象和人们的生活质量有着直接的影响。

高性能透水彩色沥青混凝土作为一种新型的建筑材料,因其良好的透水性、防滑性和色彩丰富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人行道面的建设中。

本文旨在研究高性能透水彩色沥青混凝土在人行道面上的应用,并探讨其性能优势、施工工艺及发展前景。

一、高性能透水彩色沥青混凝土概述高性能透水彩色沥青混凝土是一种革新性的建筑材料,它巧妙地融合了沥青混凝土和透水混凝土的优点。

它不仅具有强大的承载能力,保证路面的坚固和稳定,同时还能迅速排水,防止滑溜,提高行车的安全性能。

这种材料由精心挑选的骨料、优质沥青以及一系列添加剂组成,通过精密的配合比设计和独特的制备工艺,实现了材料性能的优化。

这使得高性能透水彩色沥青混凝土在物理和化学性能上都表现出色,能够经受住时间的考验。

更值得一提的是,这种材料通过添加着色剂,展现出丰富多彩的外观效果。

它可以为城市环境增添一抹亮色,提升城市的审美体验。

这种彩色沥青混凝土在美化城市的同时,也能够引导驾驶员的视觉,增强道路安全性。

除此之外,高性能透水彩色沥青混凝土还有一大优势,那就是易于维护。

透水混凝土抗压实验报告

透水混凝土抗压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了解透水混凝土的基本性能,特别是抗压强度。

2. 评估不同配合比对透水混凝土抗压强度的影响。

3. 掌握透水混凝土抗压强度的测试方法及数据处理。

二、实验原理透水混凝土是一种新型建筑材料,其特点是具有大量的孔隙,能够使雨水迅速渗透到土壤中,减少地表径流,降低城市内涝风险。

透水混凝土的抗压强度是评价其性能的重要指标之一。

本实验通过测定不同配合比下透水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分析其对强度的影响。

三、实验材料1. 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强度等级为42.5MPa。

2. 砂:河砂,细度模数为2.8,含泥量不大于3%。

3. 碎石:碎石粒径为5-20mm,含泥量不大于1%。

4. 水泥净浆:采用水泥与水的质量比为1:0.5的水泥净浆。

5. 减水剂:聚羧酸减水剂,减水率为15%。

四、实验方法1. 配制不同配合比的透水混凝土:按照设计要求,分别配制3组不同配合比的透水混凝土,配合比如下:(1)配合比A:水泥:砂:碎石 = 1:2:2(2)配合比B:水泥:砂:碎石 = 1:1.5:2.5(3)配合比C:水泥:砂:碎石 = 1:2:32. 混凝土制备:将水泥、砂、碎石和水泥净浆按配合比混合均匀,加入减水剂,搅拌均匀后,倒入模具中,振动密实。

3. 抗压强度测试:将制备好的混凝土试件养护至28天龄期,然后进行抗压强度测试。

测试过程中,采用标准试验方法,将试件置于压力机上,加载至破坏。

4. 数据处理:记录每组配合比的抗压强度,计算平均值和标准差。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实验结果(1)配合比A的抗压强度平均值为28.5MPa,标准差为2.1MPa。

(2)配合比B的抗压强度平均值为30.2MPa,标准差为1.8MPa。

(3)配合比C的抗压强度平均值为26.8MPa,标准差为2.5MPa。

2. 分析(1)配合比A的抗压强度略低于配合比B,但两者相差不大,说明在水泥用量一定的情况下,增加砂和碎石的用量对透水混凝土抗压强度影响不大。

1透水混凝土强度性能研究-殷明伟详解

1透水混凝土强度性能研究-殷明伟详解

透水混凝土强度性能研究殷明伟摘要:透水混凝土是一种新型环保型混凝土,可用于轻型道路和生态护坡中,它具有改善城市土壤环境、缓解城市热岛效应、减轻排水系统负担、改善道路行驶环境和降低行车噪声等优点。

透水混凝土的诸多优点使它的应用日益广泛,对它的研究也不断深入。

通过透水混凝土的细观数值模拟研究,对揭示透水混凝土的破坏过程、破坏机理和指导透水混凝土结构的优化设计,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工程实用价值。

首先,通过试验研究了透水混凝土的部分基本物理性能,测量了不同粒径骨料和不同试件厚度的抗压强度、抗折强度和透水系数,分析了骨料粒径和试件厚度对透水混凝土性能的影响,为透水混凝土的细观数值模拟提供参考和依据。

再次,采用损伤理论和最大拉应变破坏准则,对透水混凝土有限元模型进行抗压和抗折细观数值模拟。

基于弹性损伤本构关系,采用双折线损伤模型描述透水混凝土细观各相的损伤退化,以弹性模量的折减来反映模型加载过程中的损伤和破坏。

通过应力—应变关系曲线确定模型的极限承载力,模拟研究了透水混凝土裂纹的扩展、贯通以及最后破坏的过程和特点。

最后,对透水混凝土的抗压和抗折进行了参数化模拟分析,研究了试件厚度、骨料粒径、骨料形状、加载方式和孔隙率等因素对透水混凝土抗压和抗折性能的影响。

关键词:透水混凝土,随机骨料模型,损伤演化,参数化分析ABSTRACTPervious concrete is a kind of environmentally-friendly concrete with continuous porosity mixed with special technology. It possesses many advantages that improves city environment such as: improving soil environment for plant growth, easing the urban heat island effect, reducing the burden of drainage system, improving the environment for the pavement and reducing the traffic noise, and so on. Pervious concretehas increasingly and widely been applied, and the research also gradually goes in-depth. Throughmesoscopic simulation on pervious concrete, it is of important theoretical significance and engineering practical valueto reveal the pervious concrete failure process and mechanism, as well as to optimize the design of pervious concrete structure.Firstly, experiments on the basic physical properties of pervious concrete were carried out to determinethe compressive strength, modulus of rupture and permeationcoefficientof specimenswith different aggregate sizes and specimen thicknesses, which provides basis for mesoscopic simulation analysis of pervious concrete.Secondly, numerical simulations were carried out with meso-mechanics damage theory and the maximum tensile strain criterion, which simulated the compressive and flexural of pervious concrete. The decrease of elastic damage of pervious concrete is described by the conduplicate-line damage evolvement model based on elastic damage constitutive relation, and the degree of damage of concrete specimen is reflected by the degree of decreasing of elastic-modulus. The process and characteristics of pervious concrete crack propagation, coalescence and failure of perviousconcrete are researched.Thirdly,parameterized simulation analysis of pervious concrete compressive and flexural are studied, which do research the influence of specimen’s thickness, aggregate size, aggregate shape, loading mode and the porosity on the compressive and flexural properties.Key Words:PerviousConcrete, Random Aggregate Model, Damage Evolvement, ParametricAnalysis目录第1章绪论 (1)1.1研究背景 (1)1.2透水混凝土 (2)1.2.1 透水混凝土的概念 (2)1.2.2 透水混凝土的分类 (3)1.2.3 透水混凝土路面 (3)1.2.4 透水混凝土路面的特点 (4)1.3国内外研究现状 (6)1.3.1 国外研究现状 (6)1.3.2 国内研究现状 (7)1.4本文主要工作 (8)1.4.1研究目的 (8)1.4.2研究内容 (9)第2章透水混凝土物理性能试验研究 (10)2.1试验原材料 (10)2.1.1 水泥 (10)2.1.2 骨料 (10)2.1.3 增强剂 (11)2.1.4 试验用水 (11)2.2试验方法 (12)2.2.1 试件成型及养护方法 (12)2.2.2 抗压强度测试方法 (14)2.2.3 抗折强度测试方法 (15)2.2.4 透水系数测试方法 (16)2.3配合比设计 (18)2.3.1 配合比设计指标 (18)2.3.2 配合比设计原理 (19)2.3.3 配合比设计方案 (20)2.4透水混凝土抗压试验 (21)2.4.1 试验现象 (22)2.4.2 试验结果 (22)2.4.3 试验结论 (24)2.5透水混凝土抗折试验 (24)2.5.1 试验现象 (25)2.5.2 试验结果 (26)2.5.3 试验结论 (27)2.5.4 荷载—变形曲线 (27)2.6透水混凝土透水试验 (29)第3章结论与展望 (31)3.1结论 (31)3.1.1 试验结论 (31)3.1.2 测试数值结论 (31)3.2展望 (32)参考文献 (33)第1章绪论1.1 研究背景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建设步伐的加快,现代城市的地表不断被建筑物和水泥、沥青、砖石等不透水硬化地面覆盖。

《聚合物透水混凝土》

《聚合物透水混凝土》

《聚合物透水混凝土》摘要:一、聚合物透水混凝土的概述二、聚合物透水混凝土的性能优势1.透水性2.抗压强度3.耐磨性4.抗冻性5.环保性三、聚合物透水混凝土的应用领域1.市政工程2.园林景观3.建筑装饰四、聚合物透水混凝土的制备与施工工艺1.材料选择2.混合料制备3.浇筑与养护五、聚合物透水混凝土的养护与维护六、展望聚合物透水混凝土的发展前景正文:一、聚合物透水混凝土的概述聚合物透水混凝土是一种具有高透水性、高强度、耐磨、抗冻和环保等性能的新型建筑材料。

它以聚合物为胶凝材料,采用特殊工艺制备而成,具有良好的结构和功能性能。

二、聚合物透水混凝土的性能优势1.透水性:聚合物透水混凝土的透水性优异,可以有效降低地表径流,减少城市内涝现象,提高雨水利用率。

2.抗压强度:聚合物透水混凝土具有较高的抗压强度,能够承受一定的车辆和行人荷载,适用于各种交通道路和广场等场所。

3.耐磨性:聚合物透水混凝土具有良好的耐磨性能,延长了使用寿命,降低了维护成本。

4.抗冻性:聚合物透水混凝土具有较好的抗冻性能,适用于寒冷地区的工程建设。

5.环保性:聚合物透水混凝土具有较好的环保性能,有利于改善城市生态环境,提高空气质量。

三、聚合物透水混凝土的应用领域1.市政工程:应用于道路、广场、停车场等场所,具有良好的承载能力和透水性能。

2.园林景观:用于景观铺装、花池、树池等,美观大方,有利于绿化和生态环境改善。

3.建筑装饰:室内外墙面、地面等装饰,具有较高的装饰效果和实用性。

四、聚合物透水混凝土的制备与施工工艺1.材料选择:选用优质聚合物、水泥、骨料、掺合剂等材料,确保混凝土的性能。

2.混合料制备:将聚合物、水泥、骨料和其他辅助材料按一定比例进行混合,搅拌均匀,形成具有良好工作性的混凝土拌合物。

3.浇筑与养护:将混合料浇筑至所需模板,振实抹平,待混凝土凝固后进行养护,确保混凝土的强度和透水性能。

五、聚合物透水混凝土的养护与维护1.养护:混凝土浇筑后,及时进行洒水养护,保持混凝土表面湿润,防止表面龟裂。

透水混凝土在海绵城市建设中的工程应用

透水混凝土在海绵城市建设中的工程应用

透水混凝土在海绵城市建设中的工程应用随着城市化的进程不断加快,城市面临的水资源问题变得日益紧迫。

城市的快速发展导致了大量的地面覆盖,使得雨水无法渗透到地下,而是直接流入排水系统,造成城市内涝和水资源浪费的问题。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海绵城市概念应运而生,即利用多种措施和技术使城市具备更好的水源供给和水资源管理能力。

而透水混凝土作为海绵城市中的一个重要技术手段,已经在城市道路、广场、停车场等多个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

本文将探讨透水混凝土在海绵城市建设中的工程应用。

一、透水混凝土的特点透水混凝土是一种开放式骨架混凝土,具有高强度、质坚、耐久、耐磨等特点,同时其孔隙率较高,具备良好的透水性能。

透水混凝土能够在雨水降落时迅速排水,并通过孔隙结构将部分雨水储存起来,逐渐渗透到地下,减少了雨水径流冲击,避免了城市内涝的发生。

透水混凝土还可以起到调节城市气温、改善空气品质等作用,成为海绵城市建设中的重要材料之一。

二、透水混凝土在道路工程中的应用在城市的道路工程中,透水混凝土被广泛应用于人行道、广场、停车场等场所。

透水混凝土的透水性能能够有效减少雨水在道路上的积水情况,提高了行车和行人的安全性。

而且透水混凝土能够减少道路温度的升高,改善城市的热岛效应,降低了城市的热害程度。

透水混凝土在道路表面还能够有效减少路面噪音,改善城市的环境质量。

在城市道路的建设中,透水混凝土的应用已经得到了广泛认可。

三、透水混凝土在绿化工程中的应用透水混凝土在绿化工程中也发挥着重要作用。

当雨水顺着透水混凝土的孔隙结构渗透到地下时,能够有效提升土壤的湿润度,促进植物的生长。

在城市绿地、园林等场所,透水混凝土的应用不仅能够减少雨水的积聚,还能够提高土壤的湿润度,改善植物的生长环境。

透水混凝土的应用使得城市的绿化工程更加环保、可持续,为城市的生态建设提供了新的可能。

四、透水混凝土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除了在道路和绿化工程中的应用,透水混凝土还可以在建筑工程中得到应用。

《复合固废基胶凝材料透水混凝土的制备与性能研究》范文

《复合固废基胶凝材料透水混凝土的制备与性能研究》范文

《复合固废基胶凝材料透水混凝土的制备与性能研究》篇一一、引言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城市建设与发展对环境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追求经济发展的同时,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已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

透水混凝土作为一种新型的建筑材料,因其良好的透水性能和环保特性,正逐渐成为城市建设的热点。

然而,传统的透水混凝土材料存在着制备成本高、资源利用率低等问题。

因此,本研究旨在探索一种以复合固废为基的胶凝材料透水混凝土的制备方法,以提高资源利用率,降低环境负荷。

二、材料与方法1. 材料本研究采用复合固废(如建筑垃圾、工业废弃物等)作为主要原料,同时选用适量的添加剂和增强剂。

2. 方法(1)制备过程:首先对复合固废进行分类、破碎、筛分等预处理,然后按照一定比例与胶凝材料、添加剂等混合,经过搅拌、成型、养护等工艺流程,制备出透水混凝土试样。

(2)性能测试:对制备的透水混凝土试样进行物理性能、力学性能、透水性能、耐久性能等方面的测试。

三、制备工艺及原理本研究采用复合固废作为主要原料,通过合理的配方设计和工艺流程,将固废中的有用成分充分提取并利用,制备出具有良好性能的透水混凝土。

制备过程中,首先对固废进行预处理,去除其中的杂质和有害成分,然后与胶凝材料、添加剂等混合,经过搅拌、成型、养护等工艺流程,形成具有一定强度的透水混凝土。

四、性能研究1. 物理性能透水混凝土试样的物理性能包括密度、吸水率、孔隙率等。

本研究通过实验测试发现,制备的透水混凝土具有较低的密度和较高的孔隙率,有利于提高其透水性能。

2. 力学性能透水混凝土的力学性能主要包括抗压强度、抗折强度等。

本研究通过实验测试发现,制备的透水混凝土具有较好的力学性能,能够满足实际工程应用的需求。

3. 透水性能透水性能是透水混凝土最重要的性能指标之一。

本研究通过实验测试发现,制备的透水混凝土具有良好的透水性能,能够有效提高地表的渗水能力,减少雨水径流和城市内涝等问题。

4. 耐久性能耐久性能是评价透水混凝土使用寿命的重要指标。

《复合固废基胶凝材料透水混凝土的制备与性能研究》范文

《复合固废基胶凝材料透水混凝土的制备与性能研究》范文

《复合固废基胶凝材料透水混凝土的制备与性能研究》篇一一、引言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建筑行业面临大量的固废垃圾问题。

为应对这一问题,有效利用复合固废作为建筑材料的研究成为当下的热点。

其中,利用复合固废制备基胶凝材料透水混凝土具有巨大的应用潜力,不仅能解决固废垃圾处理问题,同时还可以应用于道路铺设、城市景观等领域,提高环境可持续性。

因此,本论文着重研究了复合固废基胶凝材料透水混凝土的制备过程及性能分析。

二、实验材料与方法(一)实验材料本实验所使用的固废主要包括建筑垃圾、工业废渣等。

此外,还包括水泥、掺合料、骨料等基本材料。

(二)实验方法1. 固废预处理:对收集的固废进行分类、破碎、清洗等预处理工作。

2. 配合比设计:根据实验需求,设计不同配合比的胶凝材料和骨料混合物。

3. 制备过程:按照设计好的配合比,将固废、水泥、掺合料和骨料进行混合,并加入适量的水进行搅拌,制备成透水混凝土试样。

4. 性能测试:对制备好的透水混凝土试样进行抗压强度、透水性能、耐久性等性能测试。

三、制备工艺与流程本实验采用固废破碎、清洗—配合比设计—搅拌制备—性能测试的工艺流程。

首先,将收集的固废进行破碎和清洗,去除其中的杂质;然后,根据实验需求设计配合比;接着,将固废、水泥、掺合料和骨料进行混合,并加入适量的水进行搅拌;最后,对制备好的透水混凝土试样进行性能测试。

四、性能研究与分析(一)抗压强度通过对比不同配合比下透水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发现当掺入适量的固废和掺合料时,透水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得到显著提高。

这表明利用固废制备透水混凝土具有较高的可行性和实际应用价值。

(二)透水性能实验结果表明,制备的透水混凝土具有良好的透水性能。

在雨天或积水情况下,透水混凝土能够快速排水,降低城市内涝风险。

此外,透水混凝土还能为地下水源提供补给,改善生态环境。

(三)耐久性通过对透水混凝土进行耐久性测试,发现其具有较好的抗冻融、抗化学侵蚀等性能。

这表明利用复合固废制备的透水混凝土具有良好的耐久性,可应用于各种复杂环境。

透水混凝土研究及其应用

透水混凝土研究及其应用
园林新材料新技术课题论文
透水混凝土材料的开发现状分析及其应用
作者姓名:沈丹
专业班级:专升本风景园林141班
作者学号:201404130117
研究方向:混凝土材料
导师姓名:李胜
导师单位:浙江农林大学
浙江农林大学
2015年4月18日
目 录
摘要1
第1章绪论
1.1本课题的提出2
1.2透水混凝土的材料研究开发背景2
2.蓄水能力强。通常我们地面的水都会经过漫长的引导流入河中。而当我们将传统的混凝土用透水性混凝土取代[2],那么雨水就不需要经过多道引流直接进入地下。这样,不但滋养了土地及地表的植物,还能补充地下水。防止地下水的大量的开采而引起的地面的坍塌和下沉。
3.吸音降噪。其结构内部存在较多空隙。透水性混凝土中的空隙使得噪音不是经过混凝土路面反弹到大气中,相反是吸收路面产生的噪音[3]。如图4。
自20世纪90年代以后,尽量避免铺设硬化路面已成为世界城市建设共识的做法,铺设透水地面被看做是城市提高环境质量、减少噪音、预防水灾和保留资源的重要措施。世界上水资源紧缺的国家,几十年来一直把天然雨水当做天赐财富,广泛推广高效的透水广场、停车场、运动场和道路。
这些年来,国家和地方政府已经采取了一系列措施进行节水节源、雨水回收利用。国家《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 50378—2006)的颁布,建议推广透水材料,对露天场地的铺装强调使用透水材料,提出了公共建筑室外的透水地面面积比应大于40%、住宅区室外透水地面面积比应大于45%的规定。
关键词:透水性混凝土;生态循环;生活环境;混合材料;多功能,铺装材料的城市道路和广场的路面设计主要考虑耐久性指标和美观度等因素,一遇到强降雨的天气,路上的积水使我们的出行变得艰难和不畅。如2013年十月初,台风菲特再次使得江苏上海都看海,让城市排水问题显现,给城市居民生活带来极大的不便(图1)。2009年3月,广州也遭遇了一场50年不见的强暴雨,在广州的很多主干道上都因为路面积水不易同行而出现了道路拥堵的现象(图2)。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透水混凝土的性能及应用研究
发表时间:2017-03-17T10:07:08.570Z 来源:《基层建设》2016年第34期作者:何志强
[导读]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城市环境也存在诸多问题,那么如何保障城市排水通畅、保护区域水资源、地下水位等问题尤为重要。

东莞市洪信混凝土有限公司 523160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城市环境也存在诸多问题,那么如何保障城市排水通畅、保护区域水资源、地下水位等问题尤为重要。

由于透水混凝土可以在降雨的时候,将雨水原地渗透至土壤中,可以产生净化水体和保护区域水资源的效果,因此还被广泛应用于交通路面。

本文简要概述透水混凝土的应用,本文综述了透水混凝土的制备方法、排水方式和维护手段,分析了透水混凝土在应用过程中易出现的问题,促进透水混凝土的性能优化和推广应用。

关键词:透水混凝土;渗透;性能;研究
透水混凝土是由胶凝材料、粗骨料、微量或无细骨料、水、外加剂和掺合料按照一定比例拌制而成的一种多孔混凝土。

当胶凝材料为水泥时称为水泥透水混凝土,通常简称为透水混凝土。

由于无细骨料、细骨料比较少,因此混凝土在硬化后,存在较大的孔隙率,并且具有良好的渗透性能,能够缓解城市的吸声降噪、热环境,改变混凝土影响的一些生态问题。

综合工作实践经验,对透水混凝土的应用进行详细研究。

一、透水混凝土的应用概述
从上世纪七十年代开始对透水混凝土进行研究,国外工作者针对透水混凝土的物理力学性能和生态功能进行研究,在配合设计、成型工艺、拌制工艺、施工工艺方面逐步进入实用化研究阶段,为透水混凝土应用奠定试验、理论、实践的基础。

透水混凝土有护坡、植生、降温、降噪、改变光环境、保护水资源、水质净化、美化环境等功能。

由于透水混凝土强度较低,因此只能应用于强度要求不高的环境,比如人行街道、步行街、公园内道路、大型广场、停车场、地下建筑工程以及各种新型体育场地。

另外透水混凝土有利于植物生长,也可用于构筑堤坝、护岸及高速公路的路肩和隔板等起到护坡作用。

二、透水混凝土的制备
1、透水水泥混凝土的制备
透水水泥混凝土一般采用波特兰水泥、矿物掺和料、开级配的集料、包含粗集料、少或无细集料和水来进行,同时还可掺入化学外加剂来提高透水混凝土的强度、调节凝结历程、降低干燥收缩和提高混凝土的抗冻融能力等。

透水水泥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目的是在保障最小浆体用量的基础上,使得制备的混凝土具有良好的新拌工作性、孔隙结构和强度。

透水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首先从浆体的用量和孔隙率开始,然后依据水胶比计算得出用水量和胶凝材料用量;再根据粗集料的粒径、粗集料的体积分数和捣实密度来计算粗集料的用量。

需要注意的是
普通水泥混凝土的水胶比和强度关系通常不完全适用于透水水泥混凝土。

这是由于水胶比可以影响混凝土中净浆的强度和界面过渡区的品质,但在透水水泥混凝土中,水胶还会产生净浆的流动性能对孔隙率的影响。

在透水水泥混凝土中,如果净浆的流动性能过大,则会产生孔隙堵塞现象,同时使得孔隙堵塞处的强度增大;如果净浆的流动性不足,加上透水水泥混凝土在初始水化期间较高的蒸发速率,因此相对于普通水泥混凝土而言,会使得骨料颗粒之间胶结不充分而阻碍强度的发展。

对于透水水泥混凝土,要综合协调水胶比、流变性强度、孔隙率之间的关系,这样才能使所制备的透水水泥混凝土一方面具有所需要的透水能力,另一方面具有良好的强度。

2、透水沥青混凝土的制备
透水沥青混凝土的原材料包括集料、沥青、沥青改性剂和纤维,其中后两者可依据实际情况选择使用。

透水沥青混凝土的设计方法,设计、建造和维护开级配沥青混凝土道路,其中对透水沥青混凝土的原材料选择和力学性能提出了具体的要求。

透水沥青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包括四个步骤:第一,选择原材料;第二,确定集料的级配;第三,确定最优沥青用量;第四,考察透水沥青混凝土的抗冻融能力。

由于透水沥青混凝土其中有大量孔隙的存在,因此为了提高其抗荷载变形能力,应使用高刚度的沥青。

三、透水混凝土的破坏形式
透水混凝土的破坏形式包括:开裂、沉降和表面磨损。

开裂一般是由于超重的车辆荷载、排水过程中底基层局部冲刷导致的基层和面层支撑不足、气温变化产生的面层涨缩等;沉降是由于排水过程中对底基层的冲刷或底基层周围的侧压力损失所致;表面磨损通常是由于局部摩擦力过大或面层的粗集料颗粒之间结合强度太低所致。

透水混凝土的另一种破坏形式是冻融破坏,这是因为透水混凝土中含有大量的孔隙,在水饱和的状态下,在冻融过程中,液态水至固态水的相变过程中产生的体积膨胀可产生破坏作用。

但对于透水混凝土面层而言,由于其本身和下方基层、底基层的高透水能力,透水混凝土路面很难处于水饱和状态,因此,通常不需要担心抗冻融问题。

对于透水水泥混凝土,在制备过程中使用引气剂,在粗集料表面的水泥净浆覆盖层中引入均匀分布的一些小气泡,可有助于提高其抗冻融能力。

四、透水混凝土的维护
透水混凝土的维护包括两个方面:第一,对透水混凝土破坏区域的维护。

由于施工缺陷和车辆荷载等原因,会产生透水混凝土的面层开裂和剥离现象。

这种情况下,可以通过采取局部修复或拆除重建的方法进行维护;第二,对透水混凝土透水能力的维护。

在排水过程中,水流中所携带的细小颗粒会使透水混凝土的孔隙产生堵塞,导致排水能力逐渐下降。

因此需要一定的时间间隔,对透水混凝土孔隙的通透性进行维护,维护周期随透水混凝土应用环境的不同而有差异。

维护透水混凝土透水能力的措施主要有两种:第一,高压水冲洗和大功率真空吸尘。

高压冲洗可将透水混凝土表面孔隙中的大颗粒冲洗出,但会驱使小颗粒进一步向内部迁移,同时过高的冲洗压力也可能损害透水混凝土本身;第二,真空吸尘可将透水混凝土表面孔隙中的颗粒以负压的方式吸出。

防止透水混凝土发生堵塞现象应在透水混凝土的设计阶段开始,通常采用提升透水混凝土面层的高度、在透水混凝土面层周边建造路沿、对透水混凝土面层周围的土壤进行植被维护等措施,可有效地防止外来水流所携带的细碎颗粒造成的孔隙堵塞现象。

结语
综上所述,透水混凝土作为一种生态环保的材料,透水水泥混凝土路面易出现开裂现象,透水沥青混凝土路面易出现车辙现象,因此应采取相应的措施,如增韧和增强等手段,来提高透水混凝土路面的抗荷载能力及耐久性。

并形成设计、施工及验收标准,那么这种环保
型地面材料必将得到广泛的推广应用。

透水混凝土在使用过程中,应进行定期维护,以保障其渗透能力。

在设计阶段就应当采取措施,通过合理的路面高度、过滤和沉降设计,来降低透水混凝土中孔隙被阻塞的风险。

参考文献
[1]杨杨,程娟.关于透水混凝土的孔隙率与透水系数关系的探讨[J].混凝土与水泥制品,2007(4)
[2]徐仁崇,桂苗苗,刘君秀等.透水混凝土配合比参数选择及设计方法研究[J].混凝土,2011(8)
[3]薛丽皎,陈丽红,林友军.骨料对透水混凝土性能的影响[J].陕西理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1)
[4]张雪丽,郑莲琼.透水混凝土的性能和应用现状综述[J].福建建材,2014(1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