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形图等高距知识

合集下载

10地形图的基本知识

10地形图的基本知识

计算实例 1、已知某地位于 东经117°16′10″,北纬 31°53′30 ″,试求该地所在1:10000和1:5000比例 尺地形图的分幅编号。

则先计算其在1:100万地形图中的编号 横行(由纬度):INT(纬度/4)+1= 8: H 纵列(由经度):INT(经度/6)+1+30=50 H-50
地形图的基本知识
1 数字比例尺 用分子为1,分母为整数的分数表示的比例尺称为数字比例尺。
l/L = 1/(L/l) = 1/M
由比例尺与图上距离可以确定实地距离
L = M × l
2 图示比例尺 一般说来,在图上除写有数字比例尺外,还有用线段表示的比例 尺,这就是图示比例尺。图示比例尺有直线比例尺和复式比例 尺两种。
地形图的基本知识
二、 地形图的比例尺
图上某一线段的长度与地面上相应线段的水平 长度之比。
l/L = 1/(L/l)=1/M
根据比例尺计算实地距离或图上距离
L = M*l l = L/M
地形图的基本知识




大比例尺地图 1∶500、1∶1000、1∶2000、1∶5000 、1∶10000的 地形图 中比例尺地图 1∶2.5万、1∶5万、1∶10万的地形图 小比例尺地图 1∶25万、1∶50万、1∶100万的地形图,称为小比例尺 图 多比例尺地图管理:multi-scale
地形图的基本知识
地形图的基本知识
(2)山脊和山谷

山脊。山脊的最高 点连线称为山脊线,又称为分水线 。山脊等高线表现为 一组凸向低处的曲线。 相邻山脊之间的凹部是山谷。山谷中最低点的连线称为 山谷线,山谷线又称为集水线。山谷等高线表现为一组 凸向高处的曲线。 山脊线和山谷线合称为地性线 。

《建筑工程测量》7大比例尺地形图的基础知识

《建筑工程测量》7大比例尺地形图的基础知识
第七章 大比例尺地形图 的基本知识
地面上有明显轮廓的,天然形成或人工建造的 各种固定物体称为地物。
地球表面的高低起伏状态称为地貌。
地 地貌 物地形 将地面上各种地物和地貌沿垂直方向投影到水平面上, 并按一定的比例尺,用《地形图图式》统一规定的符号和 注记,将其缩绘在图纸上,这种表示地物的平面位置和地
0.25 1 4 16
2.编号方法
(1)坐标编号法
图号一般采用该图幅西南角坐标的公里数为编 号,x坐标在前,y坐标在后,中间有短线连接。
3
(2)数字顺序编号法
如果测区范围比较小,图幅数量少,可采用数
字顺序编号法。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三、图廓和接合图表
1.图廓
图廓是地形图的边界线,有内、外图廓线之分。
北集 青山 沟口
白吉树村 15.0-10.0
4
5
8
9
10
* 1:1000
西面角坐标为x=15.0km,y=10.0km。
二、图号
为了区别各幅地形图所在的位置,每幅 地形图上都编有图号。
图号就是该图幅相应分幅方法的编号, 标注在北图廓上方的中央、图名的下方。
*
1.分幅方法
以1:5000地形图为基础进行的正方形分幅。
地形图的基本等高距
地形类别
平地(地面倾角:α<30˚) 丘陵(地面倾角: 3˚≤α<10˚) 山地(地面倾角: 10˚≤α<25˚)
高山地(地面角:α≥25˚)
1:500 0.5
0.5
比例尺
1:1000 1:2000

地图、比例尺、经纬网、等高线知识点总结

地图、比例尺、经纬网、等高线知识点总结

地图、比例尺一、地图三要素——比例尺、方向、图例和注记;(一)比例尺1、概念:表示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相比,缩小的程度。

又叫缩尺。

即:比例尺=图上距离/实际距离2、表示方法:数字式:如 1 1000000或1/1000000或百万分之一文字式:如“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300千米”线段式:3、大小比例尺的大小就是比值的大小。

即比例尺的分母越大,比例尺越小;反之,分母越小,比例尺越大。

结论1:绘制地区的范围越小,要表示的内容越详细,选用的比例尺应大些;反之则应小些。

并考虑纸张的大小。

结论2:图幅面积相同的地图,所表达的实地范围越大,比例尺越小,表达图中的内容越简单;反之,则比例尺越大,表达图中的内容越详细。

结论3:实地范围相同的地图,图幅面积越小,比例尺越小,表达的内容越简单;反之,图幅面积越大,比例尺越大,能表达的内容越详细比例尺的缩放结论:5、比例尺的大小与实地范围和内容详略的关系⑴若图幅大小相同:①反映的实地范围越小,比例尺越大,反映的地理事物越详细;②反映的实地范围越大,比例尺越小,反映的地理事物越简略;⑵若实际范围相同:①图幅面积越大,比例尺越大,此时反映的地理事物越详细;②图幅面积越小,比例尺越小,此时反映的地理事物越简略;规律:①大范围地区多选用较小的比例尺地图。

如世界政区图等。

②小范围地区多选用较大的比例尺地图。

如学校平面图等。

(二)方向一般定向法:面对地图,“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指向标定向法:指向标的箭头指向北方经纬网定向法: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经纬网有关地球大小的几个重要数据赤道半径6378km;极半径6357km;平均半径6371km赤道周长40000km;赤道半径与极半径相差21km地球仪概念:地球仪是人们仿照地球的形状,并按一定的比例把它缩小制作成的地球模型。

地轴:地球仪上,地球绕转的轴,即地球自转的假想轴(倾斜方向不变)两极:北极:地轴北端与地球表面的交点。

地形图基本常识

地形图基本常识

地形图基本知识作者:佚名文章来源:本站原创点击数:2646 更新时间:2007-7-31 11:52:12(1)地形图基本知识今天我们共同学习军事地形学的基本知识,主要学习五个方面:(2)一是基本概念;二是地形图比例尺及图上距离的量算;三是点的坐标及其量读;四是方位角、偏角的量读及换算;五是地貌的表示、识别与判读。

下面我们学习第一个问题。

(3)一、基本概念(4)地图是按一定的法则,有选择地在平面上表示地球上的若干现象的图(地图,是地球表面自然和社会现象的缩写图)。

它具有严格的数学基础、完整的符号系统、文字注记,并根据不同用图的目的和用图层次的需要,对所表示的内容进行了有原则的取舍及综合。

(5)地形是地球表面自然起伏的形态和分布在地面上人工或自然形成的固定物体的总称。

前者称为地貌,如山地、丘陵、平原;后者称为地物,如道路、房屋、河流和森林等。

所以地形是地貌和地物的总称。

地形图是按一定的比例尺,表示地物、地貌平面位置和高程的正射投影图,即比例尺大于1:1000000的普通地图称为地形图。

我国军用系列比例尺地形图有七种,即:1:10000、1:25000、1:50000、1:100000、1:250000、1:500000、1:1000000地形图。

(6)地图按其内容可分为普通地图和专题地图。

(7)普通地图是综合反映地表物体和自然、社会现象一般特征的地图。

它以相对均衡的详细程度表示自然地理要素(地貌、土质、水系、植被)和社会经济要素(居民地、道路网、行政区划分)。

它广泛地用于经济建设、国防建设、军队作战训练和科学文化教育等方面,而且还可以作为编制专题地图的地理底图。

(8)专题地图,又称“专门地图”或“主题地图”,简称专题图。

它是根据专业方面的需要,突出反映一种或几种主题要素的地图。

如军事交通图、军事部署图、野战医院分布图等。

(9)二、地形图比例尺及图上距离的量算(10)(一)、地形图比例尺1、定义地形图比例尺是图上线段长与实地相应线段水平距离之比。

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项目地形图测绘要求

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项目地形图测绘要求

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土地整治项目测绘要求1 测绘内容及范围1.1 测绘内容为项目区内及周边的各种地形、地物及现状地类要素。

1.2 测绘范围测至项目区界址线外50—200米,并标示出与项目区有关的河流、湖泊、水库、水工建筑物、道路、村庄及建(构)筑物等的相对位置。

2 地形测绘2.1 基本比例尺:1:2000。

2.2 基本等高距:平原地区和丘陵山区统一为2m。

2.3 高程注记点密度:每个10cm×10cm的方格网内,平原地区不少于6个高程注记点,丘陵山区不少于12个高程注记点,并标注地形变换点的高程。

2.4 输出的图纸应以项目区为单位整体输出,当整体输出图纸大于1.5m⨯2.0m时,适当缩小比例尺输出,缩小比例尺应不小于测图比例尺的2倍。

2.5 项目区范围的界址点需标注坐标,并列出界址点坐标表。

3 地物测绘3.1 村庄只施测村庄的外围线,内部标注村庄名称。

村庄内与项目区有关的沟、渠、路、桥、水系等应完整绘出。

3.2 坑塘、河道应测注塘底、河道底的高程;河道每隔30米测注一个高程点。

3.3 水闸应测注闸顶高程,并注明水闸的孔数及水闸的宽和高,用孔数⨯宽⨯高表示,单位为米,保留两位小数。

3.4涵洞应测注涵洞底高程,并标示涵洞的规格。

其中,圆涵标注内、外孔径;方涵标注宽和高,用宽⨯高表示。

单位为米,保留两位小数。

3.5 项目区内的沟渠、坑塘、墓葬地、其他草地、盐碱地、沼泽地、裸地、双线田坎、双线道路等要素应根据实际情况依比例测绘,不得取舍。

3.6 项目区内各类道路的位置、长度、宽度、路面高程、类型等属性应根据现状标示。

3.7 现状渠(或水沟)的位置、长度、宽度、深度、类型要明确标示。

3.7.1 宽度:在图上标示为单线时,要在沟渠旁注明其实际宽度。

3.7.2 深度:每隔30米应测注一个沟渠底的高程,沟渠的转弯处必须测注一个高程点。

3.7.3 类型:当沟渠的材料不是土质时,要加注沟渠的材料和尺寸。

3.8 电线杆的位置要准确,输电线路走向应按照规定标示。

地形测量

地形测量

地形测量一.概述1.测图比例尺选用1:500—1:1000,城市详细规划,管理,地下管线和地下人防工程的竣工图,工程项目的施工图设计等。

1:2000,城市详细规划和工程项目的初步设计等。

1:5000,城市规划设计(城市总体规划,厂址选置,区域位置方案比较)。

2.地形图分幅标准:A矩形分幅(梯形分幅)主要用于中小比例尺地形图和大面积地形图B正方形分幅:用于大比例尺地形图50×50,1:5000采用40×40。

3.地形图基本等高距的规定:平地:地面倾角在2°以下丘陵地:地面倾角在2°—6°之间高山地:地面倾角在25°以上。

二.地形测量1.图根控制测量①图根点的布设密度:②图根点布设方法可用三角锁(网)和图跟导线测量,具体技术要求规范有规定,现在我院基本使用网络GPSRTK方法施测图根点。

③图根点的高程要求:当基本等高距为0.5米时,用图根水准测量(等外水准)当基本等高距大于0.5米,可用三角高程测量。

图根水准路线闭合差不超过±√L (mm)(L=路线长以km为单位)。

三角高程路线角应对向观测,高程路线闭合差不超过±0.1H√m ,(H为基本等高距,m为边数)。

2.地形测图地形图定义:就是在控制测量基础上,测定地面上各种地物,地貌的特征点的平面位置和高程然后根据这些特征点,按实地情况,配以相应的符号,绘成一定比例的图。

①地形图测绘的几种方法:A大平板仪测图:简述大平板仪测图过程B经纬仪配合小平板仪测图。

简述一下测图过程C水准仪配合水平板和皮尺测图。

主要用于1/500或更大比例尺地形图测绘。

②地形测图的技术要求:在地形测图中,地形的描绘是依据一定数量碎部点进行的。

碎部点的多少,应视实地情况及其比例尺大小而定。

为保证图上地形与实地地形相似性,特做如下要求:①最大视距高度②图上地物点平面位置中误差③对高程注记点要求:地形图上高程点注记应均匀分布,依据地形类别其密度,图上每100cm2应有8-20个点,平坦区可适当加密,各种特征点均应注记高程,当基本等高距为0.5米时,高程应注记到厘米,当基本等高距大于0.5米时,应注记到分米。

地图与测量第五章地形图及其应

地图与测量第五章地形图及其应

地图比例尺 1:1万 1:2.5万 1:5万 1:10万
方里网间隔 10厘米 4厘米 2厘米 2厘米 .
相应实地长 1公里 1公里 1公里 2公里
坐标系与方里网
在1:1万---1:10万地形图上,只在内外 图廓间绘有间隔为1分的经、纬度刻划线, 称为分度带,不在图幅内绘制经纬网格。
1:25及1:50万地形图只绘经纬网,其间 隔见下表
118 o 120
122
20带
21带
120o 30
117
123
每幅1: 100万 图幅范 围内各 种比例 尺地形 图需绘 邻带方 里网的 图幅
经 差 7.5分 内 的 1: 1万 图 绘西边邻带方里网
经 差 7.5分 内 的 1: 2.5万 图 绘东边邻带方里网
经 差 3 0 分 内 的 1 : 1 0.万 、 1 : 5 万 、 1: 2.5万 图 绘 东 边 邻 带 方 里 网
.
第五章 地形图和普通地图
第二节 地形图的数学基础
一、高斯----克吕格投影 由于地球是一个接近于椭球的不规则形体,无法用数学 公式表示,这给地面点的精确定位造成困难,人们构造 了一个非常接近地球的形体——旋转椭球体来表示地球, 可以用数学公式表示,但它与地球一样不可无变形地展 在平面上。地图学中,通过选择可展的过渡面(圆柱面、 圆锥面、平面),使它们与旋转椭球体相切或相割,再 设定投影的变形条件(等积、等距、等角、任意),从 而建立了从椭球面到平面的数学关系——地图投影。
我国规定:每个投影带西边缘 30分以内及东边缘7.5分(1: 2.5万)、15分(1:5万)以 内的图幅,加绘邻带方里网。 即西带方里网延伸到东带30 分内,中央经线以东应该投 影到经差3度30分。

地图比例尺等高线

地图比例尺等高线

在地图上填绘注记时, 1 注记要写得清晰匀正,大小合适。 2 字的排列,横写 从左向右,
竖写 自上而下。
等高线及其判读
陡崖的判读 重难点 等高线的判读
等高线的应用
一.基本知识 1、 地面高度的计算方法
某点高出另一地点的垂 直距离叫相对高度

1000米
1500米

某点到海 平面的垂 直距离叫 绝对高度, 即海拔
读下图,从山峰向下望,将不能看见哪一点( )
A.A点 C.C点
B.B点 D.D点
A
下图为某山地的局部等高线图。等高距为20米,AB为空中索道, 回答19~21题。
19、图中索道AB(图中距离6.4厘米) 的长度最接近( ) A、300米 B、320米 C、310米 D、305米 20、乘索道上行的方向是( ) A、东北 B、西南 C、正北 D、正南 21、图中有一瀑布,瀑布及选择观赏的位置分别位于( ) A、甲、乙 B、丙、丁 C、丙、甲 D、乙、丁
﹍。
简略
小结
实地范围相同时:
比例尺越大,图幅面积﹍大﹍,内 容越﹍详﹍细;比例尺越小,图幅面 积﹍小﹍,内容越﹍﹍简。略
应用:
大范围的地区多选用较﹍小﹍的比例尺地图
。如世界政区图等;小范围的地区多选用较
﹍大﹍的比例尺地图。如平面图、军事图、旅
游图等。
3.比例尺的缩放
(1)比例尺缩放的计算
①原比例尺放大到n倍,放大后的比例尺为 :原比例尺×n;原比例尺放大n倍,则放大 后的比例尺为:原比例尺×(1+n)。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500米
海平面

2、等高线的定义
等高线—— 海拔高度相同的点的连线

地形图基本知识及大比例尺地形图测绘(精心制作完整版)

地形图基本知识及大比例尺地形图测绘(精心制作完整版)

地形图基本知识及大比例尺地形图测绘地形测量的任务是测绘地形图。

地形图测绘是以测量控制点为依据,按以一定的步骤和方法将地物和地貌测定在图之上,并用规定的比例尺和符号绘制成图。

一、地形图和比例尺1.地形图、平面图、地图 地形图:通过实地测量,将地面上各种地物、地貌的平面位置,按一定的比例尺,用《地形图图式》统一规定的符号和注记,缩绘在图纸上的平面图形,既表示地物的平面位置又表示地貌形态。

平面图:只表示平面位置,不反映地貌形态地图:将地球上的若干自然、社会、经济等若干现象,按一定的数学法则采用综合原则绘成的图。

我们测量当然主要是研究地形图,它地球表面实际情况的客观反映,各项建设和国防工程建设都需要首先在地形图上进行规划、设计。

2.比例尺 (1).比例尺:图上任一线段d 与地上相应线段水平距离D 之比,称为图的比例尺,显然有M D d 1=(2).比例尺种类:a .数字比例尺:直接用数字表示的比例尺用分子为1的分数式来表示的比例尺,称为数字比例尺,即式中M 称为比例尺分母,表示缩小的倍数。

M 愈小,比例尺愈大,图上表示的地物地貌愈详尽。

通常把1:500,1:1 000,1:2 000,1:5 000的比例尺称为大比例尺,1:10 000,1:25 000,1:50 000,1:100 000的称为中比例尺,小于1:100 000的称为小比例尺;b .图式比例尺:直线比例尺和复式比例尺;c .工具比例尺:分划板、三棱尺。

(3).比例尺精度a .定义:人眼正常的分辨能力,在图上辨认的长度通常认为0.1 mm ,它在地上表示的水平距离M ⨯mm 1.0,称为比例尺精度。

b .意义与作用:○1.比例尺精度与比例尺大小的关系:比例尺精度越高,比例尺就越大,利用比例尺精度,根据比例尺可以推算出测图时量距应准确到什么程度。

例如,1:1 000地形图的比例尺精度为0.1 m ,测图时量距的精度只需0.1m ,小于0.1 m 的距离在图上表示不出来。

地形图基本知识及应用

地形图基本知识及应用

线,用长虚线表示。按四分之一基本等高距所加绘的等高线
,称为助曲线,用短曲线表示。描绘时均可不闭合。
(一)等高距h
• 相邻等高线之间的高差,称为等高线间隔或称 等高距,一般用h表示。在同一幅地形图上,各 处的等高距应当相同。(一般按图的比例尺和测 区的地形类别选择基本等高距h的值).
大比例尺地形图的基本等高距 比例尺 平地(m) 丘陵地(m) 山地(m) 1:500 0.5 0.5 1
⑤在同一幅地形图上,等高线间隔应是相同的。因
此,等高线平距大(等高线疏),表示地面坡度小(地形 平坦);等高线平距小(等高线密),表示地面坡度大 (地形陡峻) 。
五.
地形图的分幅和编号
为便于测绘、管理和使用地形图,需要将各种比例尺的地形图 进行统一的分幅和编号。地形图分幅的方法分为两类:①按经纬线 分幅的梯形分幅法(国际分幅法) , 用于小比例尺地形图;②按坐 标格网分幅的矩形分幅法。前者用于国家基本图的分幅,后者用于 工程建设大比例尺的分幅。
房屋
竹林 灌木 阔叶林
草地
2.非比例符号:
•符号的定位点:1.中心;2.底线的中点; 3.底线拐点。
方柱
圆柱(电杆) 气象站 路灯 喷水池
假山
避雷针

碉堡
窨井

纪念碑 里程桩 旗杆 水塔

烟囱
灯塔
3.半比例符号 中心线位置按比例,宽度不按比 例
围墙 土围墙 1:2000图中的围墙 栅栏 铁丝网 绿篱 行列树 土坎 加固的坎 斜坡 加固斜坡 土垅 围墙 城墙 已毁城墙
1
地形图的梯形分幅和编号 ⑴1:100万地形图的分幅和编号
按国际上的规定, 1:100 万的世界地图实行统一的分幅和编号 。标准分幅的经差是6°,纬差是4°。 纬度60°~76°之间双幅合并,即每幅图经差12°,纬差4°。 纬度76°~88°之间由四幅合并,即每幅经差24°,纬差4°。 纬度>88°单独为一幅。 我国处于纬度60°以下,故没有合幅的问题。

我国地形图基本等高距的规定

我国地形图基本等高距的规定
我国地形图基本等高距的规定地图比例尺Biblioteka 1:1万1:2.5万
1:5万
1:10万
1:20万
1:50万
1:100万
基本等高距
1米
2.5米
5米
10米
20米
40米
50米
100米
50米
100米
250米
附注
在地形复杂等高线过密地区,经批准,可将基本等高距放大一倍。
这是六昌金矿的资料,岩金矿体在六昌点线面文件里面,破碎带岩层的产状我都 在图上标有了,剖面及TC素描图就按上面给的产状作图,岩性按六昌1万地质图里面的资料填充。矿体产状与破碎带一致,厚度0.8-2.2米厚就可以了。钻孔见矿位置你就按产状计算出来,相应的在剖面图上的钻孔画出来就OK了,

地形图基本知识

地形图基本知识

地形图基本知识地形测量的任务是测绘地形图。

地形图测绘是以测量控制点为依据,按以一定的步骤和方法将地物和地貌测定在图之上,并用规定的比例尺和符号绘制成图。

一、地形图和比例尺1.地形图、平面图、地图地形图:通过实地测量,将地面上各种地物、地貌的平面位置,按一定的比例尺,用《地形图图式》统一规定的符号和注记,缩绘在图纸上的平面图形,既表示地物的平面位置又表示地貌形态。

平面图:只表示平面位置,不反映地貌形态地图:将地球上的若干自然、社会、经济等若干现象,按一定的数学法则采用综合原则绘成的图。

我们测量当然主要是研究地形图,它地球表面实际情况的客观反映,各项建设和国防工程建设都需要首先在地形图上进行规划、设计。

2.比例尺(1).比例尺:图上任一线段d 与地上相应线段水平距离D 之比,称为图的比例尺,显然有M D d 1(2).比例尺种类:a .数字比例尺:直接用数字表示的比例尺用分子为1的分数式来表示的比例尺,称为数字比例尺,即式中M 称为比例尺分母,表示缩小的倍数。

M愈小,比例尺愈大,图上表示的地物地貌愈详尽。

通常把1:500,1:1 000,1:2 000,1:5 000的比例尺称为大比例尺,1:10 000,1:25 000,1:50 000,1:100 000的称为中比例尺,小于1:100 000的称为小比例尺;b.图式比例尺:直线比例尺和复式比例尺;c.工具比例尺:分划板、三棱尺。

(3).比例尺精度a.定义:人眼正常的分辨能力,在图上辨认的长度通常认为0.1 mm,它在地上表示的水平距离M1.0,称为比例mm⨯尺精度。

b.意义与作用:○1.比例尺精度与比例尺大小的关系:比例尺精度越高,比例尺就越大,利用比例尺精度,根据比例尺可以推算出测图时量距应准确到什么程度。

例如,1:1 000地形图的比例尺精度为0.1 m,测图时量距的精度只需0.1m,小于0.1 m的距离在图上表示不出来。

反之,根据图上表示实地的最短长度,可以推算测图比例尺。

地图三要素及等高线地形图_课件

地图三要素及等高线地形图_课件

练习4、下列四幅地图中,比例尺最大的一幅是:
9° 42°30′ 10° 132°133° 134° 135° 34° 33°
A
41°30′
方法:取 1 厘米 线段,测量四幅
A
80° 10° 8° 6° 20° 82° 24°
B
72° 68°
图,在 1 厘米线段 内跨纬度少者为 大比例尺。
16°
C
D
(2)小地形类型
山顶
陡崖 山顶 鞍部
山谷 山顶
鞍部
山脊
山谷
山顶
洼地
山顶
盆地(洼地)
等高线数值内大外小
等高线数值内小外大
100 200 300 100 200 300
山地
盆地
山 脊
山 谷


山脊
山谷
等高线数值凸向低值
等高线数值凸向高值
难点一
向高度小的方向突出 中心点高于两侧点; 等高线向低处凸出
b、根据经纬网比较比例尺大小 C )
3° 4° 15° 5° 10°
下列四幅图幅相同的地图中,比例尺最大的一幅是:(
26°
方法:
A
25° 10°
B
经纬度间隔相同
的网格,间隔所跨
经纬度越多,表示 的范围越大,比例 尺越小。
25°29′ 25°30′ 11°26′
20° 25° 5°
C
11°25′
D

高考第一轮复习
第一部分 地球地图
第二讲 地 图
比例尺
一、地图三要素
方向 图例和注记
地 图
二、地形图
等高线地形图
分层设色地形图
地形剖面图

地图知识和等高线

地图知识和等高线

(2011年龙岩一模)读图,回答问题:
1100<b<1300
a=1500
2.假设图中曲线为等高线,L为河流,且图中等高距为 200 m,则图中a和b的数值可能是( ) A.1100、1250 B.1100、1350 C.1500、1250 D.1500等高线图中各点高度
等高线地形图
基本概念 海拔(绝对高度):地面某个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 离。 相对高度:某个地点高出另一个地点的垂直距离。
等高线:地图上,陆地表面海拔高度相等的点连成的线
叫等高线,在等高线上标注的数字为该等高线的海拔。
等深线:海洋或湖泊中深度相等的点连成的线叫等深线。
等高线地形图:用等高线表示地面高低起伏的地图
③零米等高线一般表示海岸线。 ④等高线是闭合曲线(并不一定在一幅图内闭合) ⑤除了陡崖和悬崖,不同海拔高度的等高线不相交、不 重合、不分支,且在图的中间部分不中断。
⑥等高线与“示坡线”、“分水线”、“集水线”垂直
相交。在不用数字标出等高线标高的等高线图上,一般加一条 垂直于等高线指向下坡方向的短线,表示出坡度降低的方向, 这条指示坡向的短线叫示坡线。
【例】将1:1000的地图比例尺放大1倍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A、新图比例尺为1:2000 B、新图图幅面积比原图增加了2倍 C、新图表示的地理事物比原图简略 D、在原图上淮河的长度为10厘米,在新图上长20厘米
(二)方向
①一般情况(没有经纬网和指向标),面对地图,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②有指向标的地图,要按指向标确定方向,指向标的箭头一般指向正北方向
R
500m<N<600m 400m<P<500m 200m<Q<300m M的高度有两种可能 300m<M<400m 500m<M<600m

地形图的基本知识

地形图的基本知识

1:1000 1:500
几种大比例尺地形图的图幅
比例尺 1:5000 1:2000 1:1000 1:500
5
图幅大小 实地面积 1:5000图幅 每平方公里 /km2 /cm×cm 内的分幅数 图幅数 4 1 0.25 40×40 1 4 1 50×50 0.25 16 4 50×50 0.0625 64 16 50×50
二、等高距和等高线平距
相邻等高线之间的高差称为等高距,也称为等高线间 隔,用h表示。 相邻等高线之间的水平距 离称为等高线平距,用d表示。
h i dM
式中 M —— 比例尺分母。
地面坡度 i 与等高线平距 d 成反比。 地面坡度较缓,其等高线平距较大,等 高线显得稀疏; 地面坡度较陡,其等高线平距较小,等 高线十分密集。
白吉树村 15.0-10.0
1:1000
西面角坐标为x=15.0km,y=10.0km。
二、图号
为了区别各幅地形图所在的位置,每幅 地形图上都编有图号。 图号就是该图幅相应分幅方法的编号, 标注在北图廓上方的中央、图名的下方。
1.分幅方法
以1:5000地形图为基础进行的正方形分幅。
1:5000
1:2000
2.接合图表
为了说明本幅图与相邻图幅之间的关系, 便于索取相邻图幅,在图幅左上角列出相邻 图幅图名,斜线部分表示本图位置。
毛家镇 二道梁 北集 三顶丘 青山 白石湾 付家 沟口
白吉树村 15.0-10.0
1:1000
西面角坐标为x=15.0km,y=10.0km。
第三节 地物符号
地形图上表示地物类别、形状、大小及位置的 符号称为地物符号。 根据地物形状大小和描绘方法的不同,地物符 号可分为四种。

测量学-第八章地形图的测绘与应用

测量学-第八章地形图的测绘与应用

图8-5 等高线示意图
而且测绘有几种不同比例尺的地形图,
图8-11 视距测量示意图

⎬⎫
-+==v i D h kn D αα
tan cos 2 ——仪器乘常数,可取k =100
2.大平板仪的构造
大平板仪的构造由照准仪、图板、基座和附件组成。

(1)照准仪:图8-17为西安光学测量仪器厂制造的
竖盘、支柱和直尺所组成,其作用和经纬仪相似。

平板相当于水平度盘,照准目标后用平行尺来画方向线。

竖直度盘分划值为1°,向两个方向依正负每
望远镜水平时读数为0°。

在竖直度盘右侧附有水准管,读数前必须先调整水准管,当气泡居中时才能读取竖直度盘读数,直读到10′估读到1′,读数窗影像如图
′和+6°23′。

图8-23 按制定坡度选线示意图
称之为。

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地形测量

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地形测量

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地形测量一般规定5.1.1 地形图测图的比例尺,根据工程的设计阶段、规模大小和运营管理需要,可按表选用。

地形图可分为数字地形图和纸质地形图,其特征按表 5.1.2 分类。

地形的类别划分和地形图基本等高距的确定,应分别符合下列规定:应根据地面倾角(α)大小,确定地形类别。

地形图的基本等高距,应按表 5.1.3 选用。

地形测量的区域类型,可划分为一般地区、城镇建筑区、工矿区和水域。

地形测量的基本精度要求,应符合下列规定:地形图图上地物点相对于邻近图根点的点位中误差,不应超过表 5.1.5-1 的规定。

等高(深)线的插求点或数字高程模型格网点相对于邻近图根点的高程中误差,不应超过表5.1.5-2 的规定。

工矿区细部坐标点的点位和高程中误差,不应超过表 5.1.5-3 的规定。

地形点的最大点位间距,不应大于表 5.1.5-4 的规定。

地形图上高程点的注记,当基本等高距为 0.5m 时,应精确至 0.0lm;当基本等高距大于 0.5m 时,应精确至 0.1m。

地形图的分幅和编号,应满足下列要求:地形图的分幅,可采用正方形或矩形方式。

图幅的编号,宜采用图幅西南角坐标的千米数表示。

带状地形图或小测区地形图可采用顺序编号。

对于已施测过地形图的测区,也可沿用原有的分幅和编号。

地形图图式和地形图要素分类代码的使用,应满足下列要求:地形图图式,应采用现行国家标准《l:500 1:1000 1:2000 地形图图式》GB/T 7929 和《1:5000 1:10000 地形图图式》GB/T 5791。

地形图要素分类代码,宜采用现行国家标准《1:500 1:1000 1:2000 地形图要素分类与代码》GB 14804 和《1:5000 1:10000 1:25000 1:50000 1:100000 地形图要素分类与代码》GB /T 15660。

对于图式和要素分类代码的不足部分可自行补充,并应编写补充说明。

等高距课件

等高距课件

等高距的单位
等高距的单位通常为米(m),有时也 使用厘米(cm)或毫米(mm)。
根据地形图的用途和比例尺,等高距的 单位可能会有所不同。
在大比例尺地形图中,等高距单位较小 ,如1:500地形图中的等高距可能是
50mm;而在小比例尺地形图中,等高 距单位较大,如1:10000地形图中的等
高距可能是100m。
03
自然保护区划界
在自然保护区划界中,等高距数据可以帮助规划者了解地形地貌、生态
系统等信息,从而合理地划定保护区的边界,保护自然生态系统的完整
性和稳定性。
04
等高距的计算方法
手工计算方法
准备工具
直尺、量角器、计算器 等。
测量等高线
使用直尺测量等高线之 间的距离。
计算高差
使用量角器测量等高线 之间的夹角,然后根据
土地利用规划
01 02
城乡规划
在城乡规划中,等高距数据可以帮助规划者更好地了解地形地貌,从而 合理地规划城市、村庄、道路等建设用地,避免因不合理规划导致的自 然灾害和环境破坏。
农业种植区规划
在农业种植区规划中,等高距数据可以帮助规划者了解地形起伏、土壤 类型等信息,从而合理地划分农业种植区,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
适用范围广
等高距图不仅可以用于表示地形地 貌,还可以用于表示其他类型的地 理信息,如气象数据、人口分布等 。
缺点
制作难度大
等高距图需要采集和处理大量的地理数据,并且需要经过复杂的 计算和绘制过程,因此制作难度较大。
精度要求高
等高距图的精度直接影响到其表示地形地貌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因 此需要高精度的地理数据和绘图技术。
局部等高距
总结词
表示局部地区内的地形高度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常见比比例尺、等高距和DEM分辨率关系如下表所示:
比例尺
等高距
DEM分辨率
大比例尺
1:500
0.5m
1:1000
1m
1:2000
2m、2.5m
1:5000
5m
中比例尺
1:1万
≤5m
平地:1m
丘陵:2.5m
5m
1:万
5m
1:5万
平地:5m、10m
丘陵:10m
山地:20m
高山地:20m
25m
1:10万
丘陵:20m
式中:
M—地形图比例尺分母;
S—等高线间的最小间距;
α—地面坡度。
等高距的选择一般应考虑两种因素:图面清晰度和地貌表示的详细度。对选择等高距来说,图面清晰度指地图上等高线最小间距对图面载负的影响程度。地貌表示详细度指单位高差内等高线所通过的数量对地貌表示的影响程度。它们之间是互相影响又互相制约的统一体。所以选择分区适宜的等高距的实质是选择详细度和图面清晰度的最佳结和。
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形图
地表面的形态是很复杂的,不同地貌类型的形态是由它的相对高度、地面坡度以及所处的地势所决定的,它们是影响等高距的主要因素。从等高距计算公式可以看出,当地图比例尺和图上等高线间的最小距离简称等高线间距确定之后,地面坡度是决定等高距的主要因素,当然等高距的大小也受到地面高度所制约。
h=S*tanα/1000
山地:40m
高山地:80m
50m
小比例尺
1:25万
40m、50m、100m
100m
1:50万
1:100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