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古诗词鉴赏的五种题型及答题技巧已整理好
中考语文 古诗词鉴赏的五种题型及答题技巧
中考古诗词鉴赏的五种题型及答题技巧一、品味炼字类[题目形式](1)诗歌中的“某”字或词有什么表达效果?(2)“某”个字或词用得好,好在哪里?(3)“某”字能否改为“某”字?(4)你最欣赏哪个字或词?请赏析。
[应对策略]这类题主要考查我们对精炼词语的感悟能力。
解答时要抓住诗歌中关键词语来点评,可以从词性、色彩、修辞以及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去把握它的内涵。
值得提醒的是分析时要结合全诗的意境和作者的情感去回答,不能孤立地谈这个词的作用。
[题型示例]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回答后面的问题。
渡汉江宋之问岭外音书断,经冬复历春。
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
问题:首句中的“断”字有什么表达效果?解析:“断”字面上是“断绝、隔绝”的意思,结合“音书”一词,可以理解为诗人与亲朋音讯隔绝的含义,再联系诗歌的写作背景,这首诗是作者从被贬之地岭南逃回洛阳途经汉江所作,突出了自己久居蛮荒之地的孤寂、苦闷及对家里人的思念之情,故答案应为:写出了诗人与亲朋音讯隔绝的境况,更突出了诗人的思家之情。
二、名句赏析类[题目形式](1)某诗句历来受到人们的赞赏,该如何理解?(2)诗歌的某联流传成了千古名句,请分析原因。
(3)从某句诗中领悟到什么人生哲理?[应对策略]这类题主要考查学生对诗歌中被后人传诵的名句的理解和赏析能力。
这类题多为开放题,答案不要求统一,要掌握常见的鉴赏评价的角度:能指出写景特点(如景物的色彩、近景远景的结合等)或采用的修辞手法(如拟人、比喻等)或用词的生动形象等,并且还要说出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或给人怎样的启示和思考。
[题型示例]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回答后面的问题。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刘禹锡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问题:“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历来受到人们的赞赏,你怎样理解? 解析:这两句诗之所以被后人传诵,是因为它是通过对景物的描写向人们揭示了深刻的哲理。
初中古诗词鉴赏常见题型及答题技巧
初中古诗词鉴赏常见题型及答题技巧初中古诗词鉴赏常见题型及答题技巧1、按照内容理解诗歌题这一题型的考查内容比较丰富,从诗歌的主题、意象、笔调、情感等多方面进行考查。
答题时要把握答题思路,从全面分析诗歌特点出发,辅以一些代表性的细节来支持观点,使答案具有深度和准确性。
2、分析诗歌结构等题这是一种具体而抽象的问题,通常要求分析诗歌体裁、结构、音韵等,这些内容在朗诗时往往不会朗读出来,所以平时再听时要重点关注韵律特点,在朗诗时尽量多记几句诗句背诵,准备考时有条不紊地答题即可。
3、比较分析相关诗歌题这类题型的考查比较费时,既要把握相关诗歌的主题、形式,又要对两首诗歌之间的关系、差异进行比较。
主要考点除了诗歌本身的特点外,还考查学生对平行比较、发展比较等现象的理解能力,以及比较时的表达准确性。
4、综合分析诗人创作画面题主要要深入分析诗中的情景依次出现,不仅考查学生对诗歌各部分的认知程度,还分析该画面的情节脉络、叙事形式,以及艺术表现手法等。
因此,此题型的考查也是复杂前所未有的。
5、总结分析答题技巧①坚持正确的思路,理清文章中心内容,抓住关键信息,从句法和词语来把握文章结构;②注重分析,要整体把握诗歌内容,以及各部分之间的关系;③抓住加分能点,熟练掌握古诗词的韵律,结合诗中的形象笔调等加分技巧;④注意时间,考试时要考虑到试题数量,不要一道题目一道题目地分析,而是发挥自己的能力把回答有效地结合起来;⑤熟悉常考题型,多练习比较分析题型,多尝试写朗诵作文,以增加古诗词说出东西的能力和信心;⑥反复检查,考前反复检查诗词鉴赏,再次确定答案的准确性,改正发现的错误,以获得一份准确的结果。
中考古诗词鉴赏的五种题型及答题技巧
中考古诗词鉴赏的五种题型及答题技巧古诗词鉴赏题是中考语文中经常出现的一种题型,纵观历年中考试题不难发现,这类题目一般文字浅易,学生对考点也比较熟悉,但答题结果却年年失分严重。
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学生答题不规范,容易漏掉一些要点,以致于只能“意会”而不能有效地“言传”。
答题自然要根据试题的要求给出相应的答案。
一、品味炼字类[题目形式](1)诗歌中的“某”字或词有什么表达效果?(2)“某”个字或词用得好,好在哪里?(3)“某”字能否改为“某”字?(4)你最欣赏哪个字或词?请赏析。
[应对策略]这类题主要考查我们对精炼词语的感悟能力。
解答时要抓住诗歌中关键词语来点评,可以从词性、色彩、修辞以及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去把握它的内涵。
值得提醒的是分析时要结合全诗的意境和作者的情感去回答,不能孤立地谈这个词的作用。
[题型示例]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回答后面的问题。
渡汉江宋之问岭外音书断,经冬复历春。
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
问题:首句中的“断”字有什么表达效果?解析:“断”字面上是“断绝、隔绝”的意思,结合“音书”一词,可以理解为诗人与亲朋音讯隔绝的含义,再联系诗歌的写作背景,这首诗是作者从被贬之地岭南逃回洛阳途经汉江所作,突出了自己久居蛮荒之地的孤寂、苦闷及对家里人的思念之情,故答案应为:写出了诗人与亲朋音讯隔绝的境况,更突出了诗人的思家之情。
二、名句赏析类[题目形式](1)某诗句历来受到人们的赞赏,该如何理解?(2)诗歌的某联流传成了千古名句,请分析原因。
(3)从某句诗中领悟到什么人生哲理?[应对策略]这类题主要考查学生对诗歌中被后人传诵的名句的理解和赏析能力。
这类题多为开放题,答案不要求统一,要掌握常见的鉴赏评价的角度:能指出写景特点(如景物的色彩、近景远景的结合等)或采用的修辞手法(如拟人、比喻等)或用词的生动形象等,并且还要说出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或给人怎样的启示和思考。
[题型示例]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回答后面的问题。
中考古诗词鉴赏五种题型答题技巧已整理好
中考古诗词鉴赏的五种题型及答题技巧诗歌鉴赏常用术语这首诗采用了(表达方式、修辞手法、表现手法)技法,写出了(意象)的(某某)特点,表现了(突出了)(某某)思想、感情,起到了(某某)作用。
表达方式有:叙述、描写、抒情、议论。
(说明)修辞手法有:比喻、比拟、夸张、对偶、排比、反复、衬托、对比、用典等。
表现手法有:象征、想象、联想、照应、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托物言志等。
思想感情有:惆怅、寂寞、伤感、孤独、烦闷;恬淡、闲适、欢乐;仰慕、激愤,坚守节操、忧国忧民等。
作用:深化意境深化主旨意境深远意境优美意味深长耐人寻味言近旨远等。
试题类型一、品味炼字类[题目形式](1)诗歌中的“某”字或词有什么表达效果?(2)“某”个字或词用得好,好在哪里?(3)“某”字能否改为“某”字?(4)你最欣赏哪个字或词?请赏析。
(5)某词是全诗的关键,为什么?(6)本诗中哪个词是关键词?请找出来并分析它的作用。
[应对策略]这类题主要考查我们对精炼词语的感悟能力。
解答时要抓住诗歌中关键词语来点评,可以从词性、色彩、修辞以及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去把握它的内涵。
值得提醒的是分析时要结合全诗的意境和作者的情感去回答,不能孤立地谈这个词的作用。
[题型示例]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回答后面的问题。
渡汉江宋之问岭外音书断,经冬复历春。
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
问题:首句中的“断”字有什么表达效果?解析:“断”字面上是“断绝、隔绝”的意思,结合“音书”一词,可以理解为诗人与亲朋音讯隔绝的含义,再联系诗歌的写作背景,这首诗是作者从被贬之地岭南逃回洛阳途经汉江所作,突出了自己久居蛮荒之地的孤寂、苦闷及对家里人的思念之情,故答案应为:写出了诗人与亲朋音讯隔绝的境况,更突出了诗人的思家之情。
二、名句赏析类[题目形式](1)某诗句历来受到人们的赞赏,该如何理解?(2)诗歌的某联流传成了千古名句,请分析原因。
(3)从某句诗中领悟到什么人生哲理?(4)某句该如何理解?请结合全诗分析。
中考古诗词鉴赏的五种题型及答题技巧【已整理好】
中考古诗词鉴赏的五种题型及答题技巧之蔡仲巾千创作诗歌鉴赏经常使用术语这首诗采纳了(表达方式、修辞手法、暗示手法)技法,写出了(意象)的(某某)特点,暗示了(突出了)(某某)思想、感情,起到了(某某)作用.表达方式有:叙述、描写、抒情、议论.(说明)修辞手法有:比如、比力、夸张、对偶、排比、反复、烘托、比较、用典等.暗示手法有:象征、想象、联想、照应、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托物言志等.思想感情有:难过、寂寞、伤感、孤独、烦闷;恬淡、闲适、欢乐;仰慕、激愤,坚守节操、忧国忧民等.作用:深化意境深化主旨意境深远意境优美意味深长耐人寻味言近旨远等.试题类型一、品味炼字类[题目形式](1)诗歌中的“某”字或词有什么表达效果?(2)“某”个字或词用得好,好在哪里?(3)“某”字能否改为“某”字?(4)你最欣赏哪个字或词?请赏析.(5)某词是全诗的关键,为什么?(6)本诗中哪个词是关键词?请找出来并分析它的作用. [应对战略]这类题主要考查我们对精炼词语的感悟能力.解答时要抓住诗歌中关键词语来点评,可以从词性、色彩、修辞以及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去掌控它的内涵.值得提醒的是分析时要结合全诗的意境和作者的情感去回答,不能孤立地谈这个词的作用.[题型示例]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回答后面的问题.渡汉江宋之问岭外音书断,经冬复历春.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问题:首句中的“断”字有什么表达效果?解析:“断”字面上是“隔绝、隔绝”的意思,结合“音书”一词,可以理解为诗人与亲朋音讯隔绝的含义,再联系诗歌的写作布景,这首诗是作者从被贬之地岭南逃回洛阳途经汉江所作,突出了自己久居蛮荒之地的孤寂、苦闷及对家里人的思念之情,故谜底应为:写出了诗人与亲朋音讯隔绝的境况,更突出了诗人的思家之情.二、名句赏析类[题目形式](1)某诗句历来受到人们的赞赏,该如何理解?(2)诗歌的某联流传成了千古名句,请分析原因.(3)从某句诗中领悟到什么人生哲理?(4)某句该如何理解?请结合全诗分析.(5)某句包括了哪些意思?请结合诗歌简要赏析[应对战略]这类题主要考查学生对诗歌中被后人传诵的名句的理解和赏析能力.这类题多为开放题,谜底不要求统一,要掌握罕见的鉴赏评价的角度:能指出写景特点(如景物的色彩、近景远景的结合等)或采纳的修辞手法(如拟人、比如等)或用词的生动形象等,而且还要说出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或给人怎样的启示和思考. [题型示例]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回答后面的问题.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刘禹锡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问题:“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历来受到人们的赞赏,你怎样理解?解析:这两句诗之所以被后人传诵,是因为它是通过对景物的描写向人们揭示了深刻的哲理.首先应明确景物的特点,可理解为:翻覆的船只旁仍有千千万万的帆船经过;枯萎的树木前面也有万千林木欣欣向荣.然后说出这句诗所蕴含的哲理,意思是说,个人的沉溺算不了什么,社会总是要向前发展的,新事物势必取代旧事物,未来肯定会比现在好.三、主旨情感类[题目形式](1)诗歌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2)描写了怎样的景物?营造了怎样的氛围?(3)塑造了怎样的形象,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感?[应对战略]这种题型主要考查我们对诗歌的主题思想和情感态度的领悟.解答这类题要用一句话概括诗歌形象的特点,并根据所描绘的形象特点及作家的风格(豪放、婉约、沉郁抑扬)来推断诗人的情感态度.初中阶段所学诗歌情感年夜体可分为:离别思念、爱国思乡、友情、恋爱、热爱年夜自然、关心民生等.[题型示例]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回答后面的问题.秋夜曲张仲素丁丁漏水夜何长,漫漫轻云露月光.秋逼暗虫通夕响,征衣未寄莫飞霜.问题:全诗寄托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解析:这首诗是通过写景来抒情的.“一切景语皆情语”,前三句,作者描绘了计时的漏壶在静夜响起了“丁丁”滴水声、月亮时而遮住时而又露出、暗处的秋虫通宵在鸣叫的三幅画面,这是失眠的女主人公在秋夜的所见所闻,通过这些形象,再结合诗人婉约的诗风,我们可测度诗人的思想感情为:思妇独守闺中的寂寞和对丈夫的思念之情.(意对即可)四、想象描述类(意境类或景物形象)[题目形式](1)展开想象,用形象的语言描绘诗歌优美的意境.(2)这首诗(词)营造了怎样的意境氛围?(3)诗歌展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用简洁优美的语言进行描绘.(4)这首诗歌描写了什么样的景物?景物有什么特点?[应对战略]这种题型主要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对所描述画面的想象.解答这类题目要在读懂诗歌、理解内容的基础上,发挥联想和想象,扣住画面,抓住形象,用生动、流畅的语言加以描述,不能偏离诗歌的意境、主题和诗人的情感.[经常使用意境词]雄浑壮丽、清幽明净、沉郁孤愁、和谐静谧、开阔凄凉、高远辽阔、凄凉、雄浑、莽苍、辽阔、高远、壮阔、晦涩、深远、空寂、幽静、宁谧、朦胧、萧条、明快、荒凉、冷寂、清新、浓艳[题型示例]欣赏下面一首词,回答后面的问题.西江月辛弃疾明月别枝惊鹊,清风三更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头忽现.问题:词的下片给人们展示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试用简洁优美的语言进行描绘(100字以内)解析:这是一道典范的想象描述类诗歌鉴赏题,有字数限制,题干中的关键词是“画面”——即要求将下片内容以“画面”的形式再现出来.描绘时要将天外之“星”、山前之“雨”、“路转溪头”忽然出现出来的社林“茅店”等形象无一遗漏地一一再现.另外,答题时还需要注意用语的简洁优美.示例:乌云骤起,月光消失,天边只剩下几颗昏暗的星,田野变得昏暗了,渐渐的,雨点飘落下来,想找个避雨的处所,说来也巧,昔时曾见过的茅店,依然在社林边!五、表达技巧类[题目形式](1)诗歌某两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何作用? [或这首诗采纳了何种暗示手法(艺术手法、修辞)?](2)诗歌运用了哪些表达方式?(3)诗歌是怎样抒发作者的情感的?(4)诗人是怎样抒发自己的感情的?有何效果?(5)准确指出诗中运用了什么暗示手法(或技巧)?(6)结合诗句说说这个手法或技巧所暗示的内容.(7)这种手法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或暗示怎样的主旨)?[应对战略]这种题型主要考查我们对诗歌暗示手法的赏析和领悟.首先要了解罕见的表达技巧,它包括:(1)修辞方法,主要包括比如、拟人、对偶、夸张、比较、比兴等;(2)暗示手法(写作手法或艺术手法),主要包括托物言志、动态结合、虚实相间、小中见年夜、以乐写哀、烘托渲染、比较映衬、多角度描写等;(3)表达方式,主要有描写,议论,抒情,抒情方式主要是直抒胸臆和间接抒情,而间接抒情又包括借景抒情、情景交融、寓情于景等.鉴赏时要准确指出诗中运用的修辞方法(或暗示手法或抒情方式),然后结合诗句和具体词语作分析,分析时要指出这种表达技巧暗示了什么内容,抒发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题型示例]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回答后面的问题.春雪韩愈新年都未有芳华,二月初惊见草芽.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问题:诗的三、四两句富有浓烈的浪漫主义色彩,生动逼真.试从修辞的角度进行赏析.解析:这是一道典范的暗示手法类试题,要求赏析三、四句,注意题目要求中的“修辞的角度”,这两句写白雪盼春,运用的是拟人的修辞手法,把雪花比作“飞花”,是比如,然后再说出这些修辞手法暗示了什么内容(或抒发了什么感情).谜底如下:用白雪盼春的拟人手法,暗示了诗人渴望春季的急切心情,生动而逼真;把白雪比如成飞花,把早春的冷落写成了仲春的热闹,富有情趣.。
中考语文总复习----诗词鉴赏题型与答题模式解析课件(共21张幻灯片)
第三种模式:分析语言特色
第三种模式:分析语言特色
【答案】此诗语言特点是清新自 然,口语化(步骤一),“黄莺 儿”是儿化音,显出女子的纯真 娇憨。“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 西”用质朴的语言表明了打黄莺 是因为它惊扰了自己思念丈夫的 美梦(步骤二)。这样非常自然 地表现了女子对丈夫的思念之情 (步骤三)。
第五种模式:一词领全诗型
2.【解答分析】古诗非常讲究构思,往往一个字或一个词就构成全 诗的线索,全诗的感情基调、全诗的思想,抓住这个词命题往往可 以以小见大,考出考生对全诗的把握程度。
第五种模式:一词领全诗型
3.【答题步骤】(1)该词对突出主旨所起的作用。(2) 从该词在诗中结构上所起的作用考虑。
第五种模式:一词领全诗型
【试题】 “折柳”二字是全诗 的关键,“折柳”寓意是什么? 你是否同意“关键”之说,为什 么?
【注】此诗写于诗人经过“一 岁四行役”的奔走流离之后, 暂时定居成都草堂时。
第二种.【解答分析】表现手法是诗人用以抒发感情的手段方法, 要准确答题,必须熟悉常用的一些表现手法。表现手法分 抒情手法、描写手法、修辞手法三大类。
第二种模式:分析技能型
(2)描写手法主要有:①衬托,分正衬和反衬。正衬如“桃花 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反衬又有动静衬,如“松间 照,清泉石上流”;声寂衬,如“日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以乐景衬哀情,如“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等。 ②联想和想像,又叫虚实结合,如“野花留宝靥,碧草见罗 裙”。③对照。④白描。如“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籽。田野 无闲田,农夫皆饿死”。
诗词鉴赏题型与答题模式解析
目录
第一种模式:分析意境型 第二种模式:分析技能型 第三种模式:分析语言特色 第四种模式:炼字型 第五种模式:一词领全诗型
中考古诗词鉴赏的五种题型及答题技巧【已整理好】教学内容
中考古诗词鉴赏的五种题型及答题技巧【已整理好】中考古诗词鉴赏的五种题型及答题技巧诗歌鉴赏常用术语这首诗采用了(表达方式、修辞手法、表现手法)技法,写出了(意象)的(某某)特点,表现了(突出了)(某某)思想、感情,起到了(某某)作用。
表达方式有:叙述、描写、抒情、议论。
(说明)修辞手法有:比喻、比拟、夸张、对偶、排比、反复、衬托、对比、用典等。
表现手法有:象征、想象、联想、照应、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托物言志等。
思想感情有:惆怅、寂寞、伤感、孤独、烦闷;恬淡、闲适、欢乐;仰慕、激愤,坚守节操、忧国忧民等。
作用:深化意境深化主旨意境深远意境优美意味深长耐人寻味言近旨远等。
试题类型一、品味炼字类[题目形式](1)诗歌中的“某”字或词有什么表达效果?(2)“某”个字或词用得好,好在哪里?(3)“某”字能否改为“某”字?(4)你最欣赏哪个字或词?请赏析。
(5)某词是全诗的关键,为什么?(6)本诗中哪个词是关键词?请找出来并分析它的作用。
[应对策略]这类题主要考查我们对精炼词语的感悟能力。
解答时要抓住诗歌中关键词语来点评,可以从词性、色彩、修辞以及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去把握它的内涵。
值得提醒的是分析时要结合全诗的意境和作者的情感去回答,不能孤立地谈这个词的作用。
[题型示例]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回答后面的问题。
渡汉江宋之问岭外音书断,经冬复历春。
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
问题:首句中的“断”字有什么表达效果?解析:“断”字面上是“断绝、隔绝”的意思,结合“音书”一词,可以理解为诗人与亲朋音讯隔绝的含义,再联系诗歌的写作背景,这首诗是作者从被贬之地岭南逃回洛阳途经汉江所作,突出了自己久居蛮荒之地的孤寂、苦闷及对家里人的思念之情,故答案应为:写出了诗人与亲朋音讯隔绝的境况,更突出了诗人的思家之情。
二、名句赏析类[题目形式](1)某诗句历来受到人们的赞赏,该如何理解?(2)诗歌的某联流传成了千古名句,请分析原因。
(3)从某句诗中领悟到什么人生哲理?(4)某句该如何理解?请结合全诗分析。
中考古诗词鉴赏的五种题型及答题技巧
中考古诗词鉴赏的五种题型及答题技巧古诗词鉴赏题是中考语文中经常出现的一种题型,纵观历年中考试题不难发现,这类题目一般文字浅易,学生对考点也比较熟悉,但答题结果却年年失分严重。
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学生答题不规范,容易漏掉一些要点,以致于只能“意会”而不能有效地“言传”。
答题自然要根据试题的要求给出相应的答案。
一、品味炼字类[题目形式](1)诗歌中的“某”字或词有什么表达效果?(2)“某”个字或词用得好,好在哪里?(3)“某”字能否改为“某”字?(4)你最欣赏哪个字或词?请赏析。
[应对策略]这类题主要考查我们对精炼词语的感悟能力。
解答时要抓住诗歌中关键词语来点评,可以从词性、色彩、修辞以及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去把握它的内涵。
值得提醒的是分析时要结合全诗的意境和作者的情感去回答,不能孤立地谈这个词的作用。
[题型示例]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回答后面的问题。
渡汉江宋之问岭外音书断,经冬复历春。
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
问题:首句中的“断”字有什么表达效果?解析:“断”字面上是“断绝、隔绝”的意思,结合“音书”一词,可以理解为诗人与亲朋音讯隔绝的含义,再联系诗歌的写作背景,这首诗是作者从被贬之地岭南逃回洛阳途经汉江所作,突出了自己久居蛮荒之地的孤寂、苦闷及对家里人的思念之情,故答案应为:写出了诗人与亲朋音讯隔绝的境况,更突出了诗人的思家之情。
二、名句赏析类[题目形式](1)某诗句历来受到人们的赞赏,该如何理解?(2)诗歌的某联流传成了千古名句,请分析原因。
(3)从某句诗中领悟到什么人生哲理?[应对策略]这类题主要考查学生对诗歌中被后人传诵的名句的理解和赏析能力。
这类题多为开放题,答案不要求统一,要掌握常见的鉴赏评价的角度:能指出写景特点(如景物的色彩、近景远景的结合等)或采用的修辞手法(如拟人、比喻等)或用词的生动形象等,并且还要说出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或给人怎样的启示和思考。
[题型示例]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回答后面的问题。
中考古诗词鉴赏的五种题型及答题技巧
中考古诗词鉴赏的五种题型及答题技巧古诗词鉴赏题是中考语文中经常出现的一种题型,纵观历年中考试题不难发现,这类题目一般文字浅易,学生对考点也比较熟悉,但答题结果却年年失分严重。
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学生答题不规范,容易漏掉一些要点,以致于只能“意会”而不能有效地“言传”。
答题自然要根据试题的要求给出相应的答案。
一、品味炼字类[题目形式](1)诗歌中的“某”字或词有什么表达效果?(2)“某”个字或词用得好,好在哪里?(3)“某”字能否改为“某”字?(4)你最欣赏哪个字或词?请赏析。
[应对策略]这类题主要考查我们对精炼词语的感悟能力。
解答时要抓住诗歌中关键词语来点评,可以从词性、色彩、修辞以及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去把握它的内涵。
值得提醒的是分析时要结合全诗的意境和作者的情感去回答,不能孤立地谈这个词的作用。
[题型示例]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回答后面的问题。
渡汉江宋之问岭外音书断,经冬复历春。
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
问题:首句中的“断”字有什么表达效果?解析:“断”字面上是“断绝、隔绝”的意思,结合“音书”一词,可以理解为诗人与亲朋音讯隔绝的含义,再联系诗歌的写作背景,这首诗是作者从被贬之地岭南逃回洛阳途经汉江所作,突出了自己久居蛮荒之地的孤寂、苦闷及对家里人的思念之情,故答案应为:写出了诗人与亲朋音讯隔绝的境况,更突出了诗人的思家之情。
二、名句赏析类[题目形式](1)某诗句历来受到人们的赞赏,该如何理解?(2)诗歌的某联流传成了千古名句,请分析原因。
(3)从某句诗中领悟到什么人生哲理?[应对策略]这类题主要考查学生对诗歌中被后人传诵的名句的理解和赏析能力。
这类题多为开放题,答案不要求统一,要掌握常见的鉴赏评价的角度:能指出写景特点(如景物的色彩、近景远景的结合等)或采用的修辞手法(如拟人、比喻等)或用词的生动形象等,并且还要说出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或给人怎样的启示和思考。
[题型示例]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回答后面的问题。
中考古诗词鉴赏的五种题型及答题技巧【已整理好】
中考古诗词鉴赏的五种题型及答题技巧【已整理好】诗歌鉴赏常用术语这首诗采用了(表达方式、修辞手法、表现手法)技法,写出了(意象)的(某某)特点,表现了(突出了)(某某)思想、感情,起到了(某某)作用。
表达方式有:叙述、描写、抒情、议论。
(说明)修辞手法有:比喻、比拟、夸张、对偶、排比、反复、衬托、对比、用典等。
表现手法有:象征、想象、联想、照应、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托物言志等。
思想感情有:惆怅、寂寞、伤感、孤独、烦闷;恬淡、闲适、欢乐;仰慕、激愤,坚守节操、忧国忧民等。
作用:深化意境深化主旨意境深远意境优美意味深长耐人寻味言近旨远等。
试题类型一、品味炼字类[题目形式](1)诗歌中的“某”字或词有什么表达效果?(2)“某”个字或词用得好,好在哪里?(3)“某”字能否改为“某”字?(4)你最欣赏哪个字或词?请赏析。
(5)某词是全诗的关键,为什么?(6)本诗中哪个词是关键词?请找出来并分析它的作用。
[应对策略]这类题主要考查我们对精炼词语的感悟能力。
解答时要抓住诗歌中关键词语来点评,可以从词性、色彩、修辞以及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去把握它的内涵。
值得提醒的是分析时要结合全诗的意境和作者的情感去回答,不能孤立地谈这个词的作用。
[题型示例]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回答后面的问题。
渡汉江宋之问岭外音书断,经冬复历春。
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
问题:首句中的“断”字有什么表达效果?解析:“断”字面上是“断绝、隔绝”的意思,结合“音书”一词,可以理解为诗人与亲朋音讯隔绝的含义,再联系诗歌的写作背景,这首诗是作者从被贬之地岭南逃回洛阳途经汉江所作,突出了自己久居蛮荒之地的孤寂、苦闷及对家里人的思念之情,故答案应为:写出了诗人与亲朋音讯隔绝的境况,更突出了诗人的思家之情。
二、名句赏析类[题目形式](1)某诗句历来受到人们的赞赏,该如何理解?(2)诗歌的某联流传成了千古名句,请分析原因。
(3)从某句诗中领悟到什么人生哲理?(4)某句该如何理解?请结合全诗分析。
(完整版)初中语文古诗词鉴赏—六大题型及答题模式
古诗词鉴赏的六种题型及答题技巧[题目形式] (1)诗歌中的“某”字或词有什么表达效果? (2)“某”个字或词用得好,好在哪里? (3)“某”字能否改为“某”字? (4)你最欣赏哪个字或词?请赏析。
[应对策略]抓住诗歌中关键词语理解词语的表层义和深层义,可以从词性、色彩、词的准确性、生动性以及词的丰富内容和意境、所表达的思想感情等方面去把握它的内涵。
解答修辞的效果时,(炼字和赏析句子时都)先指出用了xx修辞方法。
分析时要结合全诗的意境和作者的情感去回答,不能孤立地谈这个词的作用。
[炼字]a、析词语的表层义和深层义;b、找修辞写其表达效果;c、绘画面,即烘托了xx的意境;d、写感情:表达了xx感情、传达了xxx的思想。
[你觉得哪个字更好,为什么?](1)肯定“好”或肯定“哪一个更好”。
(2)解释该字的一般含义和在句中的意思。
(3)展开想象和联想,把你认为好的字还原到句中,再现诗人描绘的情景。
(4)说出该字表达了什么样的感情或烘托了怎样的意境。
[题型示例] 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回答后面的问题。
渡汉江宋之问岭外音书断,经冬复历春。
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
问题:首句中的“断”字有什么表达效果?解析:“断”字面上是“断绝、隔绝”的意思,结合“音书”一词,可以理解为诗人与亲朋音讯隔绝的含义,再联系诗歌的写作背景,这首诗是作者从被贬之地岭南逃回洛阳途经汉江所作,突出了自己久居蛮荒之地的孤寂、苦闷及对家里人的思念之情答案:写出了诗人与亲朋音讯隔绝的境况,更突出了诗人的思家之情。
[题目形式](1)某诗句历来受到人们的赞赏,该如何理解?(2)诗歌的某联流传成了千古名句,请分析原因。
(3)从某句诗中领悟到什么人生哲理?[应对策略诗句有三种类型:1xxx的写景方法,描绘了xx的优美景致等;景致优美,让人心怡;2情重,景散,意明;思考抒情方法(直接抒情、间接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情感色彩与思想感情等;情真意浓,格调高亢。
中考古诗词鉴赏的五种题型及答题技巧
中考古诗词鉴赏的五种题型及答题技巧古诗词鉴赏题是中考语文中经常出现的一种题型,纵观历年中考试题不难发现,这类题目一般文字浅易,学生对考点也比较熟悉,但答题结果却年年失分严重。
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学生答题不规范,容易漏掉一些要点,以致于只能“意会”而不能有效地“言传”。
答题自然要根据试题的要求给出相应的答案。
一、品味炼字类[题目形式](1)诗歌中的“某”字或词有什么表达效果?(2)“某”个字或词用得好,好在哪里?(3)“某”字能否改为“某”字?(4)你最欣赏哪个字或词?请赏析。
[应对策略]这类题主要考查我们对精炼词语的感悟能力。
解答时要抓住诗歌中关键词语来点评,可以从词性、色彩、修辞以及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去把握它的内涵。
值得提醒的是分析时要结合全诗的意境和作者的情感去回答,不能孤立地谈这个词的作用。
[题型示例]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回答后面的问题。
渡汉江宋之问岭外音书断,经冬复历春。
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
问题:首句中的“断”字有什么表达效果?解析:“断”字面上是“断绝、隔绝”的意思,结合“音书”一词,可以理解为诗人与亲朋音讯隔绝的含义,再联系诗歌的写作背景,这首诗是作者从被贬之地岭南逃回洛阳途经汉江所作,突出了自己久居蛮荒之地的孤寂、苦闷及对家里人的思念之情,故答案应为:写出了诗人与亲朋音讯隔绝的境况,更突出了诗人的思家之情。
二、名句赏析类[题目形式](1)某诗句历来受到人们的赞赏,该如何理解?(2)诗歌的某联流传成了千古名句,请分析原因。
(3)从某句诗中领悟到什么人生哲理?[应对策略]这类题主要考查学生对诗歌中被后人传诵的名句的理解和赏析能力。
这类题多为开放题,答案不要求统一,要掌握常见的鉴赏评价的角度:能指出写景特点(如景物的色彩、近景远景的结合等)或采用的修辞手法(如拟人、比喻等)或用词的生动形象等,并且还要说出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或给人怎样的启示和思考。
[题型示例]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回答后面的问题。
(完整)初中古诗赏析常见题型及答题技巧
(完整)初中古诗赏析常见题型及答题技巧初中古诗赏析常见题型及答题技巧1. 题型1.1 诗歌赏析题这是最常见的古诗题型,要求学生理解古诗的意境、描写手法、情感表达等方面,并进行赏析。
1.2 古诗填空题这类题目会在一句或数句中留下一个或数个空白处,学生需要根据诗歌的上下文及整体意境,选择或填入合适的词语。
1.3 续写完成题续写完成题是考察学生对古诗想象力和创造力的题型,要求学生根据给出的开头或前几句,补充或续写出符合古诗意境的后续内容。
1.4 诗句排序题这类题目会给出一首诗中的几个句子,并要求学生按照句子的逻辑关系和诗歌的发展思路进行排序。
1.5 诗句辨析题诗句辨析题要求学生根据上下文和诗句的意义,选择或辨析其中一个或多个句子的含义、修辞手法等。
2. 答题技巧2.1 理解全文在做古诗赏析题时,首先要全面理解整首诗的内容和意境,抓住主题和感情色彩,以确保后续答题的准确性。
2.2 注意词句的意义和修辞手法阅读古诗时,要注意关键词和重要句子的意义,同时分析和理解修辞手法的使用,如比喻、拟人、对偶等,以便更好地把握诗歌的含义。
2.3 注意上下文的连贯性做古诗填空题或诗句辨析题时,要注意整首诗的上下文连贯性。
通过理解上下文,可以更准确地选择或辨析句子的意义。
2.4 细节与整体的关系在赏析题中,要注意细节与整体的关系。
细心观察每一个用词、形容、描写等细节,理解其在整体结构中的作用和意义,从而更好地理解诗歌。
2.5 运用背景知识有些古诗可能涉及到历史典故、文化背景等知识。
学生可以通过积累一定的背景知识,对古诗的理解和赏析会更加准确和深入。
以上是初中古诗赏析常见题型及答题技巧的简要介绍,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在解答题目时,记得结合具体题目要求和诗歌内容进行分析和评价。
中考语文 古诗词鉴赏的五种题型及答题技巧
中考语文古诗词鉴赏的五种题型及答题技巧[题目形式](1)诗歌的主旨是什么?(2)诗人的情感是怎样的?(3)诗歌中的某一句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4)诗歌表达的思想对我们有什么启示?[应对策略]这类题主要考查我们对诗歌的整体把握和对诗人情感的理解能力。
解答时要注意诗歌的情感色彩,把握诗歌的主旨思想,提炼出其中的精华,以此为依据回答问题。
同时,要注意语言的准确性和连贯性,回答要有条理,言简意赅。
[题型示例]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回答后面的问题。
登高杜甫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问题:这首诗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有哪些启示?解析: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在登高远望的过程中所产生的悲凉之情。
诗人通过对景物的描写,表达了对逝去的岁月和逝去的人们的思念之情,对自己的不幸命运的抱怨和无奈,以及对社会的不满和对未来的担忧。
这首诗告诉我们,人生苦短,要珍惜时间,抓住机会,追求自己的梦想,不要轻易放弃,要坚持到底。
四、比喻象征类[题目形式](1)诗歌中的某个比喻有什么寓意?(2)诗歌中的某个象征意义是什么?(3)诗歌中的某个形象描写有什么深刻含义?(4)诗歌中的某个隐喻表达了什么样的思想?[应对策略]这类题主要考查我们对诗歌中比喻、象征、隐喻等修辞手法的理解和鉴赏能力。
解答时要注意把握比喻、象征、隐喻的本意,联系诗歌的整体情境和主题,分析其深刻的含义和作用,提炼出其中的精华,以此为依据回答问题。
[题型示例]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回答后面的问题。
静夜思李白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问题:诗中的“明月”和“故乡”分别有什么象征意义?解析:诗中的“明月”和“故乡”分别是比喻和象征。
明月比喻远方的亲人,象征着诗人对亲人的思念之情;而故乡则象征着诗人的家乡、故土和亲人。
在这首诗中,诗人通过对明月和故乡的描绘,表达了对亲人和家乡的思念之情,以此来表达自己的孤独和无助,同时也表现了诗人对家乡的深厚感情和对亲人的无限眷恋。
中考古诗词鉴赏的五种题型及答题技巧
中考古诗词鉴赏的五种题型及答题技巧古诗词鉴赏题是中考语文中经常出现的一种题型,纵观历年中考试题不难发现,这类题目一般文字浅易,学生对考点也比较熟悉,但答题结果却年年失分严重。
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学生答题不规范,容易漏掉一些要点,以致于只能“意会”而不能有效地“言传”。
答题自然要根据试题的要求给出相应的答案。
一、品味炼字类[题目形式](1)诗歌中的“某”字或词有什么表达效果?(2)“某”个字或词用得好,好在哪里?(3)“某”字能否改为“某”字?(4)你最欣赏哪个字或词?请赏析。
[应对策略]这类题主要考查我们对精炼词语的感悟能力。
解答时要抓住诗歌中关键词语来点评,可以从词性、色彩、修辞以及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去把握它的内涵。
值得提醒的是分析时要结合全诗的意境和作者的情感去回答,不能孤立地谈这个词的作用。
[题型示例]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回答后面的问题。
渡汉江宋之问岭外音书断,经冬复历春。
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
问题:首句中的“断”字有什么表达效果?解析:“断”字面上是“断绝、隔绝”的意思,结合“音书”一词,可以理解为诗人与亲朋音讯隔绝的含义,再联系诗歌的写作背景,这首诗是作者从被贬之地岭南逃回洛阳途经汉江所作,突出了自己久居蛮荒之地的孤寂、苦闷及对家里人的思念之情,故答案应为:写出了诗人与亲朋音讯隔绝的境况,更突出了诗人的思家之情。
二、名句赏析类[题目形式](1)某诗句历来受到人们的赞赏,该如何理解?(2)诗歌的某联流传成了千古名句,请分析原因。
(3)从某句诗中领悟到什么人生哲理?[应对策略]这类题主要考查学生对诗歌中被后人传诵的名句的理解和赏析能力。
这类题多为开放题,答案不要求统一,要掌握常见的鉴赏评价的角度:能指出写景特点(如景物的色彩、近景远景的结合等)或采用的修辞手法(如拟人、比喻等)或用词的生动形象等,并且还要说出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或给人怎样的启示和思考。
[题型示例]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回答后面的问题。
中考古诗词鉴赏题的五种题型及解析
中考古诗词鉴赏题的五种题型及解析一、中考诗词鉴赏的五种题型:A.品味炼字类[题目形式](1)诗歌中的“某”字或词有什么表达效果?(2)“某”个字或词用得好,好在哪里?(3)“某”字能否改为“某”字?(4)你最欣赏哪个字或词?请赏析。
[应对策略]这类题主要考查我们对精炼词语的感悟能力。
解答时要抓住诗歌中关键词语来点评,可以从词性、色彩、修辞、叠词等以及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去把握它的内涵。
值得提醒的是分析时要结合全诗的意境和作者的情感去回答,不能孤立地谈这个词的作用。
B.名句赏析类[题目形式](1)某诗句历来受到人们的赞赏,该如何理解?(2)诗歌的某联流传成了千古名句,请分析原因。
(3)从某句诗中领悟到什么人生哲理?[应对策略]这类题主要考查学生对诗歌中被后人传诵的名句的理解和赏析能力。
这类题多为开放题,答案不要求统一,要掌握常见的鉴赏评价的角度:能指出写景特点(如景物的色彩、近景远景的结合等)或采用的修辞手法(如拟人、比喻等)或用词的生动形象等,并且还要说出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或给人怎样的启示和思考。
C.主旨情感类[题目形式](1)诗歌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2)描写了怎样的景物?营造了怎样的氛围?(3)塑造了怎样的形象,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感?[应对策略]这种题型主要考查我们对诗歌的主题思想和情感态度的领悟。
解答这类题要用一句话概括诗歌形象的特点,并根据所描绘的形象特点及作家的风格(豪放、婉约、沉郁顿挫)来推断诗人的情感态度。
初中阶段所学诗歌情感大体可分为:离别思念、爱国思乡、友情、爱情、热爱大自然、关心民生等。
1.诗歌中的人物形象主要有:(1)豪放洒脱的形象,如李白的“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2)忧国忧民的形象,如杜甫的“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3)乐观豁达的形象,如刘禹锡的“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4)慷慨悲壮的形象,如范仲淹的“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中考古诗词鉴赏的五种题型及答题技巧
中考古诗词鉴赏的五种题型及答题技巧来源于网络2012-10-08 09:15 【大中小】【我要纠错】古诗词鉴赏题是中考语文中经常出现的一种题型,纵观历年中考试题不难发现,这类题目一般文字浅易,学生对考点也比较熟悉,但答题结果却年年失分严重。
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学生答题不规范,容易漏掉一些要点,以致于只能“意会”而不能有效地“言传”。
答题自然要根据试题的要求给出相应的答案。
一、品味炼字类[题目形式](1)诗歌中的“某”字或词有什么表达效果?(2)“某”个字或词用得好,好在哪里?(3)“某”字能否改为“某”字?(4)你最欣赏哪个字或词?请赏析。
[应对策略]这类题主要考查我们对精炼词语的感悟能力。
解答时要抓住诗歌中关键词语来点评,可以从词性、色彩、修辞以及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去把握它的内涵。
值得提醒的是分析时要结合全诗的意境和作者的情感去回答,不能孤立地谈这个词的作用。
[题型示例]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回答后面的问题。
渡汉江宋之问岭外音书断,经冬复历春。
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
问题:首句中的“断”字有什么表达效果?解析:“断”字面上是“断绝、隔绝”的意思,结合“音书”一词,可以理解为诗人与亲朋音讯隔绝的含义,再联系诗歌的写作背景,这首诗是作者从被贬之地岭南逃回洛阳途经汉江所作,突出了自己久居蛮荒之地的孤寂、苦闷及对家里人的思念之情,故答案应为:写出了诗人与亲朋音讯隔绝的境况,更突出了诗人的思家之情。
二、名句赏析类[题目形式](1)某诗句历来受到人们的赞赏,该如何理解?(2)诗歌的某联流传成了千古名句,请分析原因。
(3)从某句诗中领悟到什么人生哲理?[应对策略]这类题主要考查学生对诗歌中被后人传诵的名句的理解和赏析能力。
这类题多为开放题,答案不要求统一,要掌握常见的鉴赏评价的角度:能指出写景特点(如景物的色彩、近景远景的结合等)或采用的修辞手法(如拟人、比喻等)或用词的生动形象等,并且还要说出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或给人怎样的启示和思考。
中考古诗词鉴赏题的五种题型及解析_2245
中考古诗词鉴赏题的五种题型及分析古诗词鉴赏题是中考语文中常常出现的一种题型,纵观历年中考试题不难发现,这种题目一般文字简易,学生对考点也比较熟习,但答题结果却年年失分严重。
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学生答题不规范,简单遗漏一些重点,致使于只好“领悟”而不可以有效地“言传”。
答题自然要依据试题的要求给出相应的答案。
一、品尝炼字类[题目形式 ](1)诗歌中的“某”字或词有什么表达成效?(2)“某”个字或词用得好,幸亏哪里?(3)“某”字可否改为“某”字?(4)你最赏识哪个字或词?请赏析。
[应付策略 ]这种题主要考察我们对精华词语的感悟能力。
解答时要抓住诗歌中语来评论,能够从词性、色彩、修辞以及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去掌握它的内涵。
值得提示的是剖析时要联合全诗的境界和作者的感情去回答,不可以孤立地谈这个词的作用。
[题型示例 ]阅读下边这首古诗,回答后边的问题。
渡汉江宋之问岭外音书断,经冬复历春。
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
问题:首句中的“断”字有什么表达成效?分析:“断”字面上是“隔离、隔断”的意思,联合“音书”一词,能够理解为诗人与亲友音讯隔断的含义,再联系诗歌的写作背景,这首诗是作者从被贬之地岭南逃回洛阳路过汉江所作,突出了自己久居蛮荒之地的孤寂、愁闷及对家里人的想念之情,故答案应为:写出了诗人与亲友音讯隔断的状况,更突出了诗人的思家之情。
二、名句赏析类[题目形式 ](1)某诗句向来遇到人们的赏识,该如何理解?(2)诗歌的某联流传成了千古名句,请剖析原由。
(3)从某句诗中领悟到什么人生真理?[应付策略 ]这种题主要考察学生对诗歌中被后代传诵的名句的理解和赏析能力。
这种题多为开放题,答案不要求一致,要掌握常有的鉴赏评论的角度:能指出写景特色(如光景的色彩、近景远景的联合等)或采纳的修辞手法(如拟人、比喻等)或用词的生动形象等,而且还要说出表达了诗人如何的思想感情或给人如何的启迪和思虑。
[题型示例 ]阅读下边这首古诗,回答后边的问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考古诗词鉴赏的五种题型及答题技巧
诗歌鉴赏常用术语
这首诗采用了(表达方式、修辞手法、表现手法)技法,写出了(意象)的(某某)特点,表现了(突出了)(某某)思想、感情,起到了(某某)作用。
表达方式有:叙述、描写、抒情、议论。
(说明)
修辞手法有:比喻、比拟、夸张、对偶、排比、反复、衬托、对比、用典等。
表现手法有:象征、想象、联想、照应、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托物言志等。
思想感情有:惆怅、寂寞、伤感、孤独、烦闷;恬淡、闲适、欢乐;仰慕、激愤,坚守节操、忧国忧民等。
作用:深化意境深化主旨意境深远意境优美意味深长耐人寻味言近旨远等。
试题类型
一、品味炼字类
[题目形式]
(1)诗歌中的“某”字或词有什么表达效果?
(2)“某”个字或词用得好,好在哪里?
(3)“某”字能否改为“某”字?
(4)你最欣赏哪个字或词?请赏析。
(5)某词是全诗的关键,为什么?
(6)本诗中哪个词是关键词?请找出来并分析它的作用。
[应对策略]
这类题主要考查我们对精炼词语的感悟能力。
解答时要抓住诗歌中关键词语来点评,可以从词性、色彩、修辞以及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去把握它的内涵。
值得提醒的是分析时要结合全诗的意境和作者的情感去回答,不能孤立地谈这个词的作用。
[题型示例]
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回答后面的问题。
渡汉江
宋之问
岭外音书断,经冬复历春。
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
问题:首句中的“断”字有什么表达效果?
解析:“断”字面上是“断绝、隔绝”的意思,结合“音书”一词,可以理解为诗人与亲朋音讯隔绝的含义,再联系诗歌的写作背景,这首诗是作者从被贬之地
岭南逃回洛阳途经汉江所作,突出了自己久居蛮荒之地的孤寂、苦闷及对家里人的思念之情,故答案应为:写出了
诗人与亲朋音讯隔绝的境况,更突出了诗人的思家之情。
二、名句赏析类
[题目形式]
(1)某诗句历来受到人们的赞赏,该如何理解?
(2)诗歌的某联流传成了千古名句,请分析原因。
(3)从某句诗中领悟到什么人生哲理?
(4)某句该如何理解?请结合全诗分析。
(5)某句包含了哪些意思?请结合诗歌简要赏析
[应对策略]
这类题主要考查学生对诗歌中被后人传诵的名句的理解和赏析能力。
这类题多为开放题,答案不要求统一,要掌握常见的鉴赏评价的角度:能指出写景特点(如景物的色彩、近景远景的结合等)或采用的修辞手法(如拟人、比喻等)或用词的生动形象等,并且还要说出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或给人怎样的启示和思考。
[题型示例]
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回答后面的问题。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刘禹锡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问题:“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历来受到人们的赞赏,你怎样理解?
解析:这两句诗之所以被后人传诵,是因为它是通过对景物的描写向人们揭示了深刻的哲理。
首先应明确景物的特点,可理解为:翻覆的船只旁仍有千千万万的帆船经过;
枯萎的树木前面也有万千林木欣欣向荣。
然后说出这句诗所蕴含的哲理,意思是说,个人的沉沦算不了什么,社会总是要向前发展的,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未来肯定会比现在好。
三、主旨情感类
[题目形式]
(1)诗歌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2)描写了怎样的景物?营造了怎样的氛围?
(3)塑造了怎样的形象,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应对策略]
这种题型主要考查我们对诗歌的主题思想和情感态度的领悟。
解答这类题要用一句话概括诗歌形象的特点,并根据所描绘的形象特点及作家的风格(豪放、婉约、沉郁顿挫)来推断诗人的情感态度。
初中阶段所学诗歌情感大体可分为:离别思念、爱国思乡、友情、爱情、热爱大自然、关心民生等。
[题型示例]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回答后面的问题。
秋夜曲
张仲素
丁丁漏水夜何长,漫漫轻云露月光。
秋逼暗虫通夕响,征衣未寄莫飞霜。
问题:全诗寄托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解析:这首诗是通过写景来抒情的。
“一切景语皆情语”,前三句,作者描绘了计时的漏壶在静夜响起了“丁丁”滴水声、月亮时而遮住时而又露出、暗处的秋虫通宵在鸣叫的三幅画面,这是失眠的女主人公在秋夜的所见所闻,通过这些形象,
再结合诗人婉约的诗风,我们可揣测诗人的思想感情为:思妇独守闺中的寂寞和对丈夫的思念之情。
(意对即可)
四、想象描述类(意境类或景物形象)
[题目形式]
(1)展开想象,用形象的语言描绘诗歌优美的意境。
(2)这首诗(词)营造了怎样的意境氛围?
(3)诗歌展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用简洁优美的语言进行描绘。
(4)这首诗歌描写了什么样的景物?景物有什么特点?
[应对策略]
这种题型主要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对所描述画面的想象。
解答这类题目要在读懂诗歌、理解内容的基础上,发挥联想和想象,扣住画面,抓住形象,用生动、流畅的语言加以描述,不能偏离诗歌的意境、主题和诗人的情感。
[常用意境词]
雄浑壮丽、清幽明净、沉郁孤愁、和谐静谧、开阔苍凉、高远辽阔、苍凉、雄浑、莽苍、辽阔、高远、壮阔、晦涩、深远、空寂、幽静、宁谧、朦胧、萧条、明快、荒凉、冷寂、清新、淡雅
[题型示例]
欣赏下面一首词,回答后面的问题。
西江月
辛弃疾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头忽现。
问题:词的下片给人们展示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试用简洁优美的语言进行描绘(1 00字以内)
解析:这是一道典型的想象描述类诗歌鉴赏题,有字数限制,题干中的关键词是“画面”——即要求将下片内容以“画面”的形式再现出来。
描绘时要将天外之“星”、山前之“雨”、“路转溪头”忽然呈现出来的社林“茅店”等形象无一遗漏地一一再现。
此外,答题时还需要注意用语的简洁优美。
示例:乌云骤起,月光消失,天边只剩下几颗暗淡的星,田野变得昏暗了,渐渐的,雨点飘落下来,想找个避雨的地方,说来也巧,当年曾经见过的茅店,依然在社林边!
五、表达技巧类
[题目形式]
(1)诗歌某两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何作用? [或这首诗采用了何种表现手法(艺术手法、修辞)?]
(2)诗歌运用了哪些表达方式?
(3)诗歌是怎样抒发作者的情感的?
(4)诗人是怎样抒发自己的感情的?有何效果?
(5)准确指出诗中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或技巧)?
(6)结合诗句说说这个手法或技巧所表现的内容。
(7)这种手法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或表现怎样的主旨)?
[应对策略]
这种题型主要考查我们对诗歌表现手法的赏析和领悟。
首先要了解常见的表达技巧,它包括:(1)修辞方法,主要包括比喻、拟人、对偶、夸张、对比、比兴等;
(2)表现手法(写作手法或艺术手法),主要包括托物言志、动静结合、虚实相间、小中见大、以乐写哀、烘托渲染、对比映衬、多角度描写等;(3)表达方式,主要有描写,议论,抒情,抒情方式主要是直抒胸臆和间接抒情,而间接抒情又包括借景抒情、情景交融、寓情于景等。
鉴赏时要准确指出诗中运用的修辞方法(或表现手法或抒情方式),然后结合诗句和具体词语作分析,分析时要指出这种表达技巧表现了什么内容,抒发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题型示例]
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回答后面的问题。
春雪
韩愈
新年都未有芳华,二月初惊见草芽。
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
问题:诗的三、四两句富有浓烈的浪漫主义色彩,生动传神。
试从修辞的角度进行赏析。
解析:这是一道典型的表现手法类试题,要求赏析三、四句,注意题目要求中的“修辞的角度”,这两句写白雪盼春,运用的是拟人的修辞手法,把雪花比作“飞花”,是比喻,然后再说出这些修辞手法表现了什么内容(或抒发了什么感情)。
答案如下:用白雪盼春的拟人手法,表现了诗人渴望春天的急切心情,生动而传神;把白雪比喻成飞花,把初春的冷落写成了仲春的热闹,富有情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