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传媒学院研究生考试大纲
2020-2021浙江传媒学院新闻与传播(专硕)考研参考书、招生目录、考研经验、复试分数线汇总
2020-2021浙江传媒学院新闻与传播(专硕)考研参考书、招生目录、考研经验、复试分数线汇总本文将由新祥旭考研吴老师对浙江传媒学院新闻与传播专业考研进行解析,主要有以下几个板块:浙江传媒学院的介绍,学院专业的介绍,考研科目介绍,考研参考书目,近三年录取情况分析,及浙江传媒学院新闻与传播专业备考经验等几大方面。
浙江传媒学院浙江传媒学院是目前全国培养广播影视及其他传媒专门人才的主要基地之一,素有“北有北广,南有浙广”之称。
2010年,成为浙江省人民政府与国家新闻出版广播电影电视总局的省部共建高校。
建校40多年来,学校为中央和地方传媒行业输送了大批专业人才。
新闻与传播学院是浙江传媒学院历史最为悠久的二级学院,始建于1986年的新闻专业,2010年更名为新闻与传播学院。
与学校共生长的历史,造就了新闻与传播学院深厚的文化底蕴。
现有新闻系、传播系、编辑出版系3个系,有广播电视学、新闻学、编辑出版学、传播学、数字出版学5个专业,全日制在校本科生1100人。
2012年开始招收新闻与传播专业硕士研究生,广播电视新闻学和新媒体传播两个方向全日制在校研究生70人。
一、浙江传媒学院新闻与传播考研招生目录招生专业:055200新闻与传播(专业学位)招生人数:103人研究方向:01(全日制)广播电视新闻(含话语与传播、影视传播)02(全日制)新媒体传播03(全日制)新闻与媒体管理04(全日制)播音与主持05(全日制)广告与品牌传播考试科目:① 101思想政治理论② 204 英语二③ 334新闻与传播专业综合能力④ 440新闻与传播专业基础学制:2年备注:同等学历加试两门主干课程二、浙江传媒学院考研参考书目334新闻与传播业务综合能力《网络传播学》彭兰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新闻采访与写作》丁柏铨《新媒体概论》石磊《新闻评论教程》丁法章《媒介管理学概论》邵培仁《电视新闻—广播电影电视部统编教材(修订版)》叶子李艳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广播新闻业务》(第二版)曹璐罗哲宇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440新闻与传播专业基础《新闻学导论》李良荣高等教育出版社《传播学教程》(第二版)郭庆光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世界新闻传播史》(第二版)陈力丹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中国新闻传播史(第三版)》方汉奇三、浙江传媒学院新闻与传播录取情况(近三年)四、2018浙江传媒学院考研真题344新闻与传播专业综合能力一、名词解释把关人议程设置受众的选择性理解和行为群体传播整合营销传播沉默的螺旋知识沟二、简答题1.简述滚雪球抽样法并举例分析。
中国传媒大学新闻学类考研考试大纲
中国传媒大学新闻学类考研考试大纲中国传媒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新闻传播史论》考试大纲一、考试的总体要求初试科目《新闻传播史论》的考核内容主要包括新闻史、新闻理论、广播电视史论、新媒体概论和传播学概论等五个知识领域。
新闻史考核内容包括中国新闻史、外国新闻史。
要求考生熟悉中国新闻事业发展的整体脉络,熟练掌握各个时期的主要新闻媒体及其他新闻机构、著名新闻工作者、重大新闻活动与新闻现象的历史概况,能对其进行客观、理性地分析与评价,并能从历史观照现实,运用历史经验解决现实新闻工作中的问题。
外国新闻史是通过对世界各国不同新闻传播事业产生与发展历史的考察,探索新闻传播事业发展的普遍规律与特殊道路,并进而建立一个反观、思考、研讨中国当代新闻事业建设的外在参考系统。
通过对外国新闻传播史基本内容的学习,能够提升专业素质,开阔专业视野,参考与借鉴中外新闻事业发展的优秀经验,达成“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学习目的。
新闻理论是大学本科新闻传播学专业的一门重要基础理论课;它综合运用归纳、演绎等逻辑方法,对大量的材料进行科学的抽象和概括,形成基本的概念并建立起一定的理论体系,反映新闻现象的深层本质和新闻活动的一般规律。
《新闻理论》课程的主要内容包括三大板块:本体论部分重点阐述新闻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以及新闻传播的基本规律;认识论部分重点以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为指导阐述新闻事业的产生发展、性质功能以及新闻自由调控;方法论部分着重阐述社会主义新闻工作的基本原则和基本要求。
要求考生熟练掌握新闻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及研究方法,并具有综合运用所学理论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广播电视史论考核内容包括广播电视发展历史、主要理论观点和研究方法。
广电史要求考生熟悉中外广播电视发展沿革的基本过程与重点阶段,熟练掌握各个时期的主要广播机构、著名人物、重大事件及现象,并能运用历史视角对其进行判断、分析和评价,能够在中外广播电视发展的对比参照中找到广播电视的发展规律,并能运用历史经验对当前广播电视的发展状态与具体现象进行判断分析。
2024年浙江传媒学院研究生入学考试(专硕)戏剧与影视考研真题
2024年浙江传媒学院研究生入学考试(专硕)戏剧与影视考研真题业务课名称:艺术学考生须知:1.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上,写在其他纸上无效。
2.答题时必须使用蓝、黑色墨水笔或圆珠笔做答,用其他答题不给分,不得使用涂改液。
336 艺术基础一、名词解释(共4道,每道5分)1.意境2.模仿说3.移情说4.陌生化二、简答题(共4道,每道10分)1.简述“兴观群怨”2.简述郑板桥的“三竹论”3.简述艺术批评的原则。
4.艺术愉悦体验与娱乐的区别三、论述题(共2道,每道20 分)1.人工智能对艺术的影响。
2.有人说杜尚的《泉》彻底颠覆和质疑了传统的艺术观念,请谈谈你的看法四、命题写作(共2道,每道25 分)1.罗中立的油画作品《父亲》被称为中国美术史上最美的父亲,你是否认同这个观点?结合艺术理论进行评析。
2.海德格尔说:“在艺术作品中,物因素是如此稳固,以致我们毋宁必须反过来说: 建筑品存在于石头里、木刻作品存在于木头里、油画作品存在于色彩里、语言作品存在于话音里音乐作品存在于音响里。
”结合具体作品谈谈你的看法。
998 戏剧与影视专业综合能力一、名词解释(共4道,每道5分)1.新好莱坞电影2.交叉蒙太奇3.电视节目模式4.声画对位二、简答题(共4道,每道1分)1.简述纪录片的社会功能。
2.简述运动镜头分类及其特征3.主持人角色功能的策划设计规律4.简述短视频的基本特征。
三、论述题(共2道,每道25分)1.结合具体作品,分析如何有效进行人物调度2.2023 年,杭州亚运会开幕式火爆出圈。
有网友说“杭州亚运会有种大大方方展现中国文化精粹的松弛感,真正做到了文化自信”,请你谈谈现代科技对弘扬传统文化的作用。
四、主写作(分方选,共40 分)(一) 广电编导方向、节目策划与创作方向、播音与主持方向、编剧方向、表导演方向1.以“美丽乡村,临水老宅”为叙事空间,要求300-500 字,写一个90 分钟电影的故事梗概,题目自拟。
(15分)2.以故事梗概为基础,写三个叙事场景(每个不少于1分钟,分别位于开端、发展与高潮阶段) (25分)(二) 摄影与制作、动画方向:1、以“晚餐”为关键要素,写出3~5分钟,200-300字的短片故事梗概。
浙江传媒学院2023年 336艺术基础考研真题(回忆版)
浙江传媒学院2023年336艺术基础考研真题(回忆版)
一、名词解释(5*5=25分)
1.隐含的读者
2.游戏说
3.艺术典型
4.艺术流派
5.“审美无利害”说
二、简答题(10*4=40分)
1.如何理解艺术作品内容与形式的关系。
2.简述艺术活动中的共鸣现象。
3.简述电影和电视的主要艺术特征。
4.电子媒介的出现对传统艺术的表现形式、创作手法、审美追求等产生了何种影响。
三、论述题(20*2=40分)
1.从艺术发展史的角度,阐述各类艺术之间的分化与综合情况。
2.近年名网络平台出现大量对经典艺术作品如《安娜卡列尼娜》《包法利夫人》《英国病人》等作“三观不正”“不入流读物”的批评,谈一谈你的理解。
四、命题写作
1.作品评析(20分)
材料:罗丹曾认为,在艺术家眼中,一切都是美的,在自然中一般人所谓的丑,在艺术中能变成非常的美。
(以上为材料简述,非完整版材料)
请就罗丹雕塑作品《欧米哀尔》,谈一谈你的看法。
2.理论评述(25分)
材料:诗人的职责不在于描述已发生的事情,而在于描述可能能发生的事,即根据可然或必可然的原则可能发生的事。
历史学家和诗人的区别不在于是否用格律文写作,而在于前
者记述已发生的事,后者描述可能发生的事。
所以,这是一种比历史更具有哲学性,更严肃的艺术,因为诗倾向于表现带普遍性的事,而历史却倾向于记载具体事件。
一古希腊亚里士多德《诗学》
(以上为材料简述,非完整版材料)。
浙传考研真题
浙传考研真题浙传考研自2016年开始实行“二战制”,即每年的考研分为上午场和下午场。
上午场为公共课考试,下午场为专业课考试。
为了更好地了解浙传考研真题的情况,本文将分析浙传考研历年真题的特点和一些备考建议。
一、公共课考试公共课考试是浙传考研的第一场,主要包括政治、英语和数学三门科目。
政治是浙传考研的必考科目,考察的内容包括理论、历史、法律等方面的知识。
英语考试内容涵盖阅读理解、词汇与语法、完形填空等部分。
数学考试主要考察数学基础知识和解题能力。
浙传考研公共课的真题一般会涉及到国内外的时事和热点话题,要求考生具备一定的综合分析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因此,备考公共课需要广泛阅读和积累相关领域的知识,灵活运用所学内容解决问题。
二、专业课考试专业课考试是浙传考研的下午场,根据报考的专业不同,考试科目和内容也会有所不同。
不同专业的真题涉及范围广泛,主要考察专业知识的掌握程度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备考专业课需要熟悉所报考专业的核心知识点和最新研究成果,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同时注重解题技巧的培养。
浙传考研专业课的真题中,常会设置案例分析或论述题,要求考生能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因此,备考专业课需要注重积累实际操作经验,加强对实际问题的分析和解决能力。
三、备考建议1. 制定合理的学习计划:根据自身的时间安排和复习进度,合理安排每天的学习内容和时间,确保能够全面复习。
2. 多做真题:真题是了解考试形式和考点的重要途径,通过多做真题可以熟悉考试的题型和难度,提高解题能力。
3. 查漏补缺:在复习过程中,及时发现自己对某些知识点的掌握不够全面,要及时查漏补缺,强化薄弱环节。
4. 提升解题技巧:考试中除了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解题技巧也是取得高分的重要因素。
通过多做题、分析解题思路和方法,提升解题效率。
5. 合理安排休息和调节心态:备考期间要合理安排休息,保持良好的身体状态。
同时,要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对自己有信心,相信自己的努力一定会有回报。
传媒学院考试大纲
传媒学院考试大纲学术学位研究方向:14动画艺术理论研究考试科目:771视听语言882动画概论771《视听语言》考试大纲一、考试目的:本考试旨在全面考察考生对影视视听语言基本概念、重要理论、艺术手法的掌握程度。
二、考试基本要求:1、掌握影视艺术画面造型语言、镜头形式、声音园素XX类视听语言的类型、特点与功能,并能融会贯通,学以致用;2、掌握影视艺术视听语言的XX类修辞功能,对影视视听语言理论有深刻且系统的分析和思考;3、能从视听语言的高度借助专业理论对影视作品进行深入剖析。
三、考试内容第一章画面造型语言XX第一节景别的划分方法,XX自的画面造型特点、叙事的表现功能第二节短焦、中焦、长焦镜头的画面造型特点和中的应用第三节角度的类型,XX自的画面造型特点、叙事的表现功能第四节构图的意义、要素和基本形式第五节色彩的基本常识,色彩的情绪性,有哪些色彩手段第六节不同光源、光线角度、光线性质的画面造型效果第七节视点的分类和不同的叙事功能第二章镜头形式XX第一节固定镜头含义及功能XX第二节运动镜头类型及功能XX第三节长镜头含义、种类、美学特征及功能XX第四节场面调度类型及功能第三章剪辑和蒙太奇XX第一节剪辑的意义、功能XX第二节作为叙事的剪辑形式——经典剪辑的类型及效果XX第三节风格化剪辑类型及功能XX第四节 XX蒙太奇理论、类型及特征第四章声音与声画关系XX第一节声音的一般知识XX第二节XX声音的特性第三节XX声音的分类及其功能XX第四节声画关系类型及其功能第五章视听语言的修辞功能XX第一节视觉隐喻XX第二节强调第三节渲染第四节劝说XX第六章XX语言的叙事系统XX第一节XX的整体质感XX第二节结构感XX第三节风格类型与使用第四节 XX叙事方式类型及特点第五节XX叙事视角种类及特点第六节 XX叙事结构类型及特点第七章类型化的电视视听语言第一节作为类型化XX的电视XX第二节电视节目类型和节目样式的分别XX第三节电视节目类型的划分XX第四节电视视听语言的类型化XX第五节电视艺术语言与电视XX语言第九章电视文艺的视听语言XX第一节视听园素在电视中的运用XX第二节电视文艺视听语言的基本样式XX第三节电视文艺语境中的视听语言XX第四节电视文艺视听语言的特性XX第五节电视文艺视听语言的审美特征882《动画概论》考试大纲一、考试目的:本考试旨在全面考察考生对动画专业相关理论、基础知识及一般规律的系统掌握和了解.二、考试要求:1.准确把握动画理论的基本概念及其内涵。
中国传媒大学传媒经济学考研大纲:《传播实务》无删节版
中国传媒大学传媒经济学考研传播实务大纲《传播实务》考试大纲一、考试的总体要求《传播实务》考试大纲适用于报考中国传媒大学传播学、传媒教育、传媒经济学、新媒体等专业的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
《传播实务》考试的主要内容包括传播理论的应用、传播研究方法的应用、新媒体传播、政治传播、广告与公关传播、传媒教育、传媒经济、传媒政策法规等。
要求考生能了解传播研究的重要领域,具有使用理论和方法来观察传播与媒介状况、分析传播与媒介问题、改进传播与媒介实践等的能力。
本科目共分两个部分:第一部分为公共部分,共80分,所有考生必答;第二部分为分专业(方向)指定选作部分,共70分,考生根据报考专业(方向)选择题目答题。
指定选作一(传播学专业【不含传媒政策与法规】)指定选作二(传媒经济学专业)主要考查考生对传媒经济的基本概念、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和运用能力。
指定选作三(传媒教育专业)考试的主要内容包括:关于媒介本质和传播偏向的思想史;关于教育本质(本真)的思想史;媒介的性质差异及其传播方式特点;媒介的教化作用与教育影响;学校教育的媒介视角及媒介性质解读;个人在传播媒介及所营造世界中的地位。
指定选作四(传播学专业传媒政策与法规方向)主要考查考生对于法学基本知识、基本理论的掌握情况,运用所学法律知识和理论分析问题的能力。
本部分主要内容为法律基础部分,法律基础部分主要涵盖法理学、宪法与行政法学、民法、知识产权法、刑法、诉讼法等领域。
指定选作五(新媒体专业01新媒体产业方向)主要内容包括新媒体相关基础理论,新媒体主要构成部分,新媒体与社会的主要关系三个部分的内容。
要求考生熟练掌握新媒体相关的基本理论、新媒体基本构成以及新媒体与社会的关系,能够从基本历史发展的视角分析新媒体的现象,把握新媒体的现状,分析新媒体的发展趋势。
二、考试的内容※公共部分(80分)(一)传播理论在媒介实践中的应用1.媒介规范理论2.受众理论3.效果理论4.媒介产业经济学理论5.传播政治经济学与批判理论6.与媒介研究相关的文化与社会理论7.其他理论(二)传播研究方法的应用1.问卷调查及其他社会调查统计方法2.实验法3.内容分析法4.符号学与文本分析法5.深度访谈、民族志与质化的社会调查方法6.个案研究法7.其他方法※指定选作一(传播学专业【不含传媒政策与法规】)(一)传播与政治1.传媒制度、传媒政策与传媒发展战略2.舆论及其引导3.政治传播的策略与效果4.全球传播、文化帝国主义与世界信息传播新秩序5.其他相关课题(二)传播与经济1.媒介经济学的基本原理2.新媒体环境下的传播政治经济学3.媒介生产与媒介生态4.媒介经营管理与跨国媒介集团5.其他相关课题(三)传播与社会1.社会阶层与媒介2.发展传播学的批评与更新3.媒介素养与受众研究4.社会学、心理学等学科的理论与方法在传播与媒介研究中的应用5.其他相关课题(四)传播与文化1.大众文化研究2.媒介伦理3.性别理论、亚文化与大众媒介4.符号学与媒介5.其他相关课题※指定选作二(传媒经济学专业)(一)传媒经济学研究的发展历程(二)传媒经济的本质与特征(三)双元产品理论(四)传媒市场分析(五)受众分析(六)传媒组织扩张与规模经济(七)传媒产业价值链(八)传媒产业资本运营(九)政府规制与传媒体制改革(十)国际文化贸易与文化保护(十一)国际文化市场(十二)文化产业发展政策(十三)文化影视项目管理(十四)信息技术与传媒产业融合(十五)传媒经济前沿案例※指定选作三(传媒教育专业)(一)关于媒介本质和传播偏向的思想史1.伊尼斯的传播偏向思想2.麦克卢汉对媒介形式的认识3.第二媒介时代的媒介与传播(二)关于教育本质(本真)的思想史1.德尔斐神庙的箴言"认识你自己"2.苏格拉底式对话与孔子的师生对话3.柏拉图洞穴假说及其教育学上的意义4.夸美纽斯、卢梭、裴斯泰洛齐、赫尔巴特、福禄贝尔、蒙台梭利、杜威等教育思想(三)媒介的性质差异及其传播方式特点1.身体语言、言语与口耳相传媒介2.印刷术之前的媒介3.印刷媒介4.电子媒介5.数字化媒介(四)媒介的教化作用与教育影响1.口语传统的教化意义及其教育影响2.书面语传统的教化意义及其教育影响3.电子媒介中的人4.数字化媒介中的人5.媒介教育影响的冲突(五)学校教育的媒介视角及媒介性质解读1.学校里的传播媒介及其教育本质2.从媒介自身性质看学校教育的局限3.媒介教育功能的国家整合、社会整合与学校自身整合(六)个人在传播媒介及所营造世界中的地位1.传播媒介与"童年的消逝"2.世界与媒介化世界3.个人与媒介化个人4.公民的媒介素养※指定选作四(传媒政策与法规方向)1.法和法律2.法的本质和特征3.权利和义务4.法律价值5.人权6.法治和法制7.法律运行8.权力分割与制衡9.立法、执法、司法10.法的适用11.法律体系和法律部门12.法律关系13.法律要素14.法系15.公民基本权利16.国家结构17.宪政18.宪法的概念与地位19.政治权利与自由20.国际人权公约21.表达自由人权标准22.宪法审查制度23.行政法的基本原则24.行政权力25.行政行为26.行政程序27.民法基本原则28.民事活动29.民事法律关系30.民事主体及民事主体的名誉权、肖像权31.民事权利与民事义务32.民事法律行为33.民事责任34.知识产权与知识产权法的构成35.知识产权的价值和意义36.著作权的权利构成37.作者的种类38.职务作品与非职务作品39.著作权的法定许可40.著作权的合理适用41.侵犯著作权的行为42.中国的诉讼制度43.诉讼活动的当事人、参加人44.民事诉讼的基本程序45.刑事诉讼的基本过程46.行政诉讼的基本程序47.各类诉讼的基本原则48.有关侵犯公民人身权、著作权的犯罪行为※指定选作五(交叉学科新媒体专业01新媒体产业方向)(一)新媒体概论1.新媒体定义2.新媒体构成要素3.新媒体发展的原因4.新媒体的特征(二)新媒体产业运营1.网络与新媒体2.新媒体内容运营的新特征3.新媒体业务类型和产品策划的流程4、新媒体终端的类型,新终端对新媒体运营的影响5、新媒体的互动营销6、新媒体的用户需求(三)新媒体的市场发展1.互联网新媒体市场发展网络视频,社交媒体,电子商务等2.广播电视新媒体市场发展数字电视,IPTV,OTTTV3.移动新媒体市场发展手机游戏、地图服务、移动支付等(四)新媒体与社会1.新媒体与经济2.新媒体与文化3.新媒体与科技三、考试的基本题型试卷结构:本科目满分150分。
中国传媒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
中国传媒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出版传播实务”考试大纲一、考试的总体要求“出版传播实务”考试大纲适用于报考中国传媒大学编辑出版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
“出版传播实务”考试的主要内容为编辑出版学。
要求考生能了解出版的历史发展,尤其是近现代以来出版业发展与社会变迁的历史轨迹,理解出版传播的核心知识体系,具有运用编辑出版理论和方法来观察、解释出版业转型的社会关联、进而从事出版产业实践的能力。
本科目总分为150分。
主要内容包括编辑出版史(尤其是近现代编辑出版史)、编辑出版理论、编辑出版流程与实务、出版经营管理、数字出版、出版政策与法规等方面的内容。
考生需熟悉中外编辑出版史,编辑出版学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并能在此基础上分析和解决当前出版转型中的理论和实践问题。
二、考试的主要内容编辑出版史(尤其是近现代编辑出版史):版本学、中国古代书业史、古代复制技术与重要印刷品、出版相关著作与典籍、出版人物、重要出版与印刷机构、出版管理与重大事件、书籍装帧、中外出版交流。
编辑出版理论:出版方针与原则、出版属性、出版思想、出版规制、出版传播、出版教育。
编辑出版流程与实务:书刊基本结构、选题策划与报批、审稿、校对、编辑加工、定价与成本控制、发稿、装帧设计、出版营销、版权贸易、重要国际书展、读者服务。
出版经营管理:出版质量、营销管理、成本管理、品牌管理、文化管理、战略管理。
数字出版:数字出版基本概念、数字出版类型与平台、数字出版流程、大数据与数字出版、国外数字出版进展、数字出版管理。
出版政策与法规:著作权基础知识与案例解析、信息网络传播权、重要的国际出版条约与国际出版组织、出版管理机构、出版行业组织、知识产权保护、网络出版管理法规、全媒体环境中的出版政策法规问题。
三、考试的基本题型试卷结构:本科目满分150分。
主要题型包括:名词解释、简答、论述、案例分析、材料分析等。
四、考试的形式及时间闭卷、笔试,不允许带任何辅助工具和设备。
考试时间为三小时。
2020年浙江传媒学院考研专业课资料清单【汇总版】
目录2020年浙江传媒学院334新闻与传播专业综合能力考研精品资料 (2)2020年浙江传媒学院440新闻与传播专业基础考研精品资料 (4)2020年浙江传媒学院334新闻与传播专业综合能力考研精品资料说明:本套考研资料由本机构多位高分研究生潜心整理编写,2020年考研初试首选资料。
一、浙江传媒学院334新闻与传播专业综合能力考研真题汇编及考研大纲0.浙江传媒学院334新闻与传播专业综合能力[专业硕士] 2017年考研真题1.浙江传媒学院334新闻与传播专业综合能力[专业硕士]2017年考研真题参考答案说明:分析历年考研真题可以把握出题脉络,了解考题难度、风格,侧重点等,为考研复习指明方向。
2.浙江传媒学院334新闻与传播专业综合能力考研大纲①2017年浙江传媒学院334新闻与传播专业综合能力考研大纲。
②2018年浙江传媒学院334新闻与传播专业综合能力考研大纲。
③2019年浙江传媒学院334新闻与传播专业综合能力考研大纲。
说明:考研大纲给出了考试范围及考试内容,是考研出题的重要依据,同时也是分清重难点进行针对性复习的首选资料,本项为免费提供。
二、2020年浙江传媒学院334新闻与传播专业综合能力考研资料3.334新闻与传播专业综合能力考研复习相关资料334新闻与传播专业综合能力[考研高分复习笔记]2-1、2019年334新闻与传播专业综合能力高分复习笔记说明:本书重点复习笔记,条理清晰,重难点突出,提高复习效率,基础强化阶段首选资料。
新闻与传播专业综合能力[考研核心题库+答案解析]3-1、2020年334新闻与传播专业综合能力辅导班配套习题集说明:专业课强化辅导班使用。
最新最全考研复习题库,均含有详细答案解析,考研首选。
新闻与传播专业综合能力[模拟试题+详细答案解析]4-1、2019年334新闻与传播专业综合能力两套模拟试题及详细答案解析说明:精心整理编写,共两套模拟试题,均有详细答案解析,检验复习效果,冲刺首选。
浙江传媒学院研究生初试大纲440
浙江传媒学院研究生初试大纲440附件4:新闻与传播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新闻与传播专业基础”考试大纲一、考试性质《新闻与传播专业基础(代码440)》(以下简称《专业基础》)是2011年新闻与传播硕士(MJC)专业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的四门科目之一。
《专业基础》考试要力求反映新闻与传播专业硕士专业学位的特点,科学、公平、准确、客观地测评考生在新闻与传播学的基本知识素养,以有利于选拔出具有发展潜力的优秀人才入学,为我国社会主义新闻事业与传媒产业的发展培养具有良好职业道德、法治观念和国际视野、具有较强分析与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高层次、应用型、复合型的新闻传播专业人才。
二、考试要求测试考生对新闻传播专业的基础知识、基本概念、基础理论、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和运用能力。
三、考试内容第一部分中外新闻事业史(一)中国新闻事业史1、《察世俗每月统记传》2、《东西洋考每月统记传》3、第一批中文近代报刊4、《字林西报》5、《万国公报》6、《申报》7、对外国人早期在华办报的分析与评价8、国人早期的办报主张和办报活动9、王韬和《循环日报》10、康有为与强学会报刊11、梁启超和《时务报》13、戊戌政变后的改良派报刊14、《苏报》和“苏报案”15、《民报》16、革命派与保皇派报刊的论战17、章太炎的报刊活动18、资产阶级革命派办报活动及其办报思想19、辛亥革命时期报刊业务的发展20、民国初期新闻事业的短期繁荣21、民国初期政党报刊的堕落22、癸丑报灾23、民初著名记者24、《新青年》及其对新文化运动的贡献25、《每周评论》26、《共产党》月刊27、五四时期报刊业务的改革28、《向导》周报30、国共合作后的统一战线报刊31、五卅运动中新闻界的斗争32、工农运动高潮中的工农报刊33、北洋政府统治地区私营大报的发展34、中国境内第一批广播电台及国人自办广播电台的出现35、国统区国民党新闻事业网的形成36、民营广播事业的发展37、国民党对新闻事业的控制38、红色中华通讯社和《红色中华》39、抗日救亡运动中的新闻界40、《申报》的改革41、邹韬奋的报刊活动42、斯诺与《西行漫记》43、范长江的新闻活动44、延安《解放日报》及其在整风运动中的改革45、延安新华广播电台46、《新华日报》的创办及其斗争47、上海“孤岛”时期新闻界的抗争48、“拒检运动”49、国民党新闻统制的强化50、解放区反“客里空”运动51、延安新华广播电台在解放战争中的转移和宣传工作52、毛泽东、刘少奇关于新闻工作的重要讲话53、新中国新闻事业的建立54、国民经济恢复时期新闻报道及新闻工作的改进55、1956年新闻工作的改革56、《人民日报》的改版57、六十年代初新闻工作的调整和改进58、“文化大革命”时期的新闻事业59、改革开放初期的新闻工作(二)外国新闻事业史1、手抄新闻2、古罗马《每日纪闻》3、古腾堡印刷术及其影响4、皇家特许制度与“星法院”5、约翰?弥尔顿与《论出版自由》6、资产阶级政党报刊时期7、便士报与廉价报刊8、本杰明〃戴与《太阳报》9、近代西方大众化报刊出现的历史条件10、《泰晤士》报11、《费加罗报》12、通讯社出现的历史背景13、路透社、哈瓦斯社、沃尔夫社14、“三社四边”协定15、《新莱茵报》创办经过和内容特色16、马克思、恩格斯的主要报刊思想17、斯克里普斯报团18、《纽约时报》19、普利策、赫斯特与“黄色新闻”20、“扒粪”运动21、《真理报》22、日本广播协会(NHK)23、“白虹贯日”事件24、广播的诞生与早期发展25、美国三大广播公司26、爱德华.莫罗27、世界广播电视事业的体制类型28、国际新闻传播新秩序第二部分新闻理论(一)绪论1、新闻学的形成与发展(1)世界新闻学的形成与发展(2)中国新闻学的形成与发展(3)马克思主义新闻学的形成与发展(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闻理论是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最新成果2、新闻学的概念、内容及地位(1)新闻学的研究对象及研究内容(2)新闻理论的研究对象(二)新闻1、新闻的起源与本源2、新闻的定义及其基本特征3、新闻与其他意识形态的异同(1)新闻与信息(2)新闻与舆论(3)新闻与宣传(4)新闻与历史(三)新闻传播1、新闻传播的基本要素2、新闻传播的基本流程3、新闻传播的基本规律(四)新闻价值与新闻选择1、新闻价值(1)新闻价值理论的产生及其社会背景(2)新闻价值的定义及其构成要素(3)新闻价值取向的影响因素(4)坚持正确的新闻价值取向2、新闻选择的标准(1)新闻价值标准(2)新闻宣传政策选择(3)新闻伦理及法规选择(五)新闻真实性原则1、新闻真实性原则的内涵2、新闻真实性原则的要求3、新闻失实的产生原因4、防治新闻失实,提高媒体公信力(六)新闻专业主义理念及客观与公正原则1、新闻专业主义理念及其要求2、客观报道原则的内涵及要求3、公正报道原则的内涵及要求4、坚持客观公正与立场倾向的统一(七)新闻出版自由与媒体的社会责任1、新闻出版自由(1)“新闻自由”口号的由来(2)新闻出版自由的具体性和相对性(3)资本主义新闻出版自由的实质(4)我国社会主义新闻出版自由的性质和特点(5)马克思主义新闻自由观2、媒体的社会责任(1)“社会责任理论”的产生及其社会背景(2)“社会责任理论”的贡献及局限性(4)“公共新闻学”的产生及内涵3、坚持新闻出版自由与媒体社会责任的协调统一(八)新闻舆论监督1、新闻舆论监督的内涵2、开展新闻舆论监督的基本原则3、开展新闻舆论监督与“以正面宣传为主”原则的协调统一(九)社会主义新闻工作的党性原则和基本方针1、党性原则是社会主义新闻工作的根本原则(1)社会主义新闻工作党性原则的产生与发展(2)社会主义新闻工作党性原则的基本要求2、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为党和国家工作大局服务的“三为”方针(1)坚持为人民服务的根本立场(2)坚持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政治方向(3)不断提高为党和国家工作大局服务的自觉意识3、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群众、贴近生活的“三贴近”原则(1)“三贴近”原则的内涵(2)“三贴近”原则的基本要求4、坚持新闻舆论正确导向、提高新闻宣传效果(1)坚持新闻舆论正确导向的基本要求(2)提高新闻宣传效果的基本要求第三部分新闻业务(一)新闻采访1、新闻记者的产生和发展2、新闻记者的常见分类3、新闻采访的内涵与性质4、新闻采访的常见方式及基本要求(1)访问的内涵及基本要求(2)观察的内涵及基本要求(3)书面采访的内涵及基本要求(5)互联网采访的内涵及基本要求5、新闻采访的特殊方式及基本要求(1)隐性采访的内涵及基本要求(2)体验式采访的内涵及基本要求(3)追踪采访的内涵及基本要求6、采访准备的内涵及基本要求7、新闻敏感的内涵及培养方法8、新闻线索的内涵及获取方法9、采访角度的内涵及选择技巧10、新闻发布会的内涵及采访技巧11、突发事件的内涵及采访要求12、旅行采访的内涵及要求(二)新闻写作1、新闻写作的基本方法:用事实说话(1)选择典型事实说话(2)通过再现场景说话(3)运用背景材料说话(4)借助“直接引语”说话2、新闻写作的基本要求:真实性、时效性、可读性、针对性3、新闻角度的内涵及选择方法4、新闻跳笔的内涵及运用方法5、新闻语言的基本要求6、消息的内涵、特点与优势7、消息写作各环节的内涵及基本要求:导语、主体、结尾、新闻背景8、各类消息的内涵及基本写作要求(1)事件性消息(2)非事件性消息(3)描写性消息9、通讯的内涵、特点10、消息与通讯的区别11、通讯写作各环节的内涵及基本要求(1)提炼主题(2)通讯选材(3)通讯的结构12、各类通讯的内涵及基本要求(1)人物通讯(2)事件通讯(3)工作通讯(4)风貌通讯(5)社会观察通讯(6)专访写作(7)新闻特写(三)新闻编辑1、新闻编辑的内涵及特点2、新闻编辑在新闻工作中的地位和重要性3、新闻编辑的基本要求4、编辑策划(1)编辑策划的内涵(2)编辑策划的意义(3)新闻报道的策划与组织5、新闻稿件的分析及选择6、新闻稿件的修改7、制作新闻标题(1)新闻标题的内涵及功能(2)新闻标题的特点(3)新闻标题的类型8、新闻稿的配置9、版面和图片编辑10、专刊与副刊编辑11、广播节目编辑特点与要求12、电视节目编辑特点与要求13、网络编辑特点与要求(四)新闻评论1、新闻评论的内涵及特点2、新闻评论的地位及作用3、新闻评论的类型4、新闻评论写作的基本要求5、新闻评论的选题6、新闻评论的立论7、新闻评论的论证8、各类新闻评论体裁的内涵及基本要求(1)社论和编辑部文章(2)评论员文章和特约评论员文章(3)专栏评论(4)短评(5)编者按(6)述评(7)广播新闻评论(8)电视新闻评论(9)网络新闻评论四、考试题型与分值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主要题型包括名词解释、简答题、案例分析、论述题、写作题等。
2020年浙江传媒学院播音与主持考研参考书目以及考试信息
2020年浙江传媒学院
播音与主持考研参考书目以及考试信息
基本信息
以下资料由才思教育浙江传媒学院教学培训部整理,以下资料完全符合浙江传媒学院要求,对报考浙江传媒 学院的考生极为重要,请考生仔细阅读。
才思教育作为浙江传媒学院考研考博最权威的辅导机构和领军机构,自开办浙江传媒学院培训 以来,始终对浙江传媒学院有着独到的理解。 不仅如此,才思教育在全国首次推出研究生辅导中的“五指理念”(即指定院校、指定学院、 指定专业、指定方向、指定教师)。并在“全心全意,因才思教”的理念下,采取一对一的教学方 法,让考生能够有着最为符合自己特点的作品和最为专注的教师进行24小时的督导,做到一切只为 一人定制,你的作品,绝对不会和他人重复。同时,文化课的辅导也将全部按照北大清华的要求对 考生进行一对一的定制。 目前,才思教育浙江传媒学院考研培训正在火热招生中,咨询电话:一七七零一二五五八七五。 咨询QQ:二零五七三零七七零五,二三八二五九五三三二。才思让你离浙江传媒学院更近一步。
参考书目
《新闻学导论》李良荣 高等教育出版社
《新闻学导论(修订版)》是教育部“高等教育面向21 世纪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计划”的研究成果。 《新闻学导论(修订版)》是修订版,与第一版相比有很 大改动,删去了“大众传媒与社会系统”等四章,增 加了“新技术和新媒体”等五章,从原先的十八章扩 充到十九章,修改了第一版教材中一些陈旧的案例和 观点,充实了近七年来传媒业的新发展和新闻传播学 研究的新理论,系统全面地讲述了新闻学的基本概念、 基本原理和新闻工作的基本原则。 《新闻学导论(修订版)》是高校新闻学专业基础课教材, 也可作为新闻学自学考试的参考书、新闻媒介从业人 员的自修用书。
7.知识沟
1.结合具体案例,分析当今互联网舆论场中网络暴力和媒 介审判问题的理解
浙传艺术硕士998大纲解析
浙传艺术硕士998大纲解析【原创实用版】目录1.浙传艺术硕士考研科目二:专业理论与实务2.科目代码:9983.影视专业实务考试内容:理论分析与运用、创作与表现4.理论分析与运用:考查考生运用理论知识分析作品和创作问题的能力5.创作与表现:考查大家的专业创作综合能力6.浙传艺术硕士考研公共课(政治)各阶段复习攻略7.24 考研公共课备考指南8.23 浙传艺术硕士真题分析正文浙传艺术硕士考研科目二名为专业理论与实务,科目代码为 998。
该科目的影视专业实务考试内容大致可以分为理论分析与运用以及创作与表现两个部分。
理论分析与运用部分着重考查考生运用理论知识分析作品和创作问题的能力,而创作与表现部分则重点考查大家的专业创作综合能力。
对于浙传艺术硕士考研公共课(政治)的复习,学姐提供了各阶段的复习攻略。
在正式备考前,大家首先要做的是搜集信息和做好学习规划。
在备考过程中,同学们需要关注政治和英语两门公共课的备考指南,以便为初试做好充分的准备。
2023 年浙传艺术专业的考题整体难度并不是非常高。
作为浙传第一年开设艺术硕士考研,学校在出题方面表现得相对谨慎,考试题目的内容和考纲的结合度较高。
虽然也有一些超出考纲的题目,但整体来看,今年的试卷非常综合,能够通过初试筛选出明显的层次阶梯。
综上所述,浙传艺术硕士考研科目二专业理论与实务的考试内容主要包括理论分析与运用以及创作与表现两个部分。
同学们在备考过程中需要关注公共课的复习攻略,并为初试做好充分的准备。
通过分析 2023 年的考题,我们可以看出浙传在出题方面较为谨慎,但也具有一定的选拔度。
浙传复试考试内容-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浙传复试考试内容-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概述部分的内容可以是关于浙传复试考试内容的背景和重要性的介绍。
在这部分,我们可以简要说明浙传复试考试是指浙江传媒学院研究生复试中的考试部分,它对考生的综合素质和专业知识进行考察,是保证研究生招生质量的重要环节。
浙传复试考试内容的设计旨在评估考生在相关领域的知识和能力,并确定其是否适合进一步深造。
该考试内容包括学科基础知识、专业理论、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等方面的考察。
通过浙传复试考试,学校旨在选拔出具备高水平专业素养和创新能力的研究生候选人。
因此,考生在备考过程中需要系统地学习和掌握相关领域的知识和理论,做好实践准备,同时培养综合素质,以应对考试的各个方面。
在接下来的文章中,我们将详细介绍浙传复试考试的具体内容、形式和要求,同时对考试内容进行总结和评价,并提出对考生的建议,以帮助他们在复试中取得更好的成绩和表现。
1.2 文章结构文章结构部分描述了整篇文章的组织结构和各个部分的内容安排。
本文按照引言、正文和结论的顺序进行布局,分为三个主要部分。
引言部分包括概述、文章结构和目的三个小节。
在概述中,将简要介绍浙传复试考试的内容,引起读者的兴趣。
文章结构部分则用于详细介绍整篇文章的结构安排,并解释每个部分的内容与作用。
最后,目的一节将明确说明本文旨在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浙传复试考试内容,为考生提供有价值的建议和指导。
正文部分是文章的核心,主要包括考试内容介绍、考试形式和考试要求三个小节。
在考试内容介绍一节中,将详细介绍浙传复试考试的具体内容,包括考试科目、考试范围和所需知识技能等。
接着,在考试形式一节中,将阐述考试的形式和方式,包括笔试、面试、实践操作等不同环节的设置和安排。
最后,在考试要求一节中,将列举出考生需要满足的各项要求,如报名条件、参加资格和评分标准等。
结论部分是对整篇文章的总结和评价,包括总结考试内容、对考试要求的评价和对考生的建议三个小节。
总结考试内容一节将简要回顾并概括浙传复试考试的主要内容,强调其重要性和必要性。
中国传媒大学新闻学类考研考试大纲
中国传媒大学新闻学类考研考试大纲中国传媒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新闻传播史论》考试大纲一、考试的总体要求初试科目《新闻传播史论》的考核内容主要包括新闻史、新闻理论、广播电视史论、新媒体概论和传播学概论等五个知识领域。
新闻史考核内容包括中国新闻史、外国新闻史。
要求考生熟悉中国新闻事业发展的整体脉络,熟练掌握各个时期的主要新闻媒体及其他新闻机构、著名新闻工作者、重大新闻活动与新闻现象的历史概况,能对其进行客观、理性地分析与评价,并能从历史观照现实,运用历史经验解决现实新闻工作中的问题。
外国新闻史是通过对世界各国不同新闻传播事业产生与发展历史的考察,探索新闻传播事业发展的普遍规律与特殊道路,并进而建立一个反观、思考、研讨中国当代新闻事业建设的外在参考系统。
通过对外国新闻传播史基本内容的学习,能够提升专业素质,开阔专业视野,参考与借鉴中外新闻事业发展的优秀经验,达成“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学习目的。
新闻理论是大学本科新闻传播学专业的一门重要基础理论课;它综合运用归纳、演绎等逻辑方法,对大量的材料进行科学的抽象和概括,形成基本的概念并建立起一定的理论体系,反映新闻现象的深层本质和新闻活动的一般规律。
《新闻理论》课程的主要内容包括三大板块:本体论部分重点阐述新闻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以及新闻传播的基本规律;认识论部分重点以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为指导阐述新闻事业的产生发展、性质功能以及新闻自由调控;方法论部分着重阐述社会主义新闻工作的基本原则和基本要求。
要求考生熟练掌握新闻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及研究方法,并具有综合运用所学理论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广播电视史论考核内容包括广播电视发展历史、主要理论观点和研究方法。
广电史要求考生熟悉中外广播电视发展沿革的基本过程与重点阶段,熟练掌握各个时期的主要广播机构、著名人物、重大事件及现象,并能运用历史视角对其进行判断、分析和评价,能够在中外广播电视发展的对比参照中找到广播电视的发展规律,并能运用历史经验对当前广播电视的发展状态与具体现象进行判断分析。
中国传媒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大纲
中国传媒大学艺术史论考研考试大纲中国传媒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艺术学基础》考试大纲一、考试的总体要求艺术学基础是艺术学专业下属各个本科专业的一门重要专业基础理论课考试科目。
艺术学是从对于具体的艺术现象的总结归纳入手探求艺术创作与鉴赏的基本规律、解析艺术审美与文化的内在机理的一门科学。
艺术学基础主要内容包括艺术本质论、艺术发生发展论、艺术创作论、艺术作品论、艺术鉴赏批评论、艺术价值功能论等。
该科目要求考生熟悉中外艺术史的发展进程,熟练掌握艺术审美、艺术创作、艺术传播、艺术文化、艺术鉴赏与批评等方面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规律以及前沿理论动态,并具有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考试的内容(一)艺术本质论1.艺术的表现与再现2.艺术的特性(1)形象性(2)情感性(3)形式感3.艺术的意义(二)艺术发生发展论1.艺术起源(1)艺术起源的诸种学说(2)艺术起源的多元决定论2.艺术发展(1)艺术发展的特殊性(2)文化系统中的艺术(三)艺术创作论1.艺术家(1)创作个性(2)艺术家的审美心理结构2.艺术创作过程3.艺术创造心理(1)形象思维(2)直觉与灵感4.艺术风格与流派(1)艺术风格(2)艺术流派(3)艺术思潮(四)艺术作品论1.艺术作品种类(1)视觉艺术(绘画、雕塑、舞蹈……)(2)听觉艺术(音乐、广播……)(3)语言艺术(文学……)(4)综合艺术(戏剧、戏曲、影视等传媒艺术……)2.艺术作品构成(1)艺术三层:符号层、形象层、意义层(2)艺术作品的内容与形式(3)艺术典型与意境(五)艺术鉴赏批评论1.艺术鉴赏2.艺术批评(六)艺术价值功能论1.艺术世界的意义(1)构成“艺术世界”的要素(2)艺术的交流与沟通(3)艺术的传播与媒介2.艺术政治功能3.艺术社会功能4. 艺术产业功能5. 艺术文化功能三、考试的基本题型主要题型可能有:填空题、概念题、简答题、综合论述题等。
四、考试的形式及时间笔试,不需要任何辅助工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附件4:新闻与传播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新闻与传播专业基础”考试大纲一、考试性质《新闻与传播专业基础(代码440)》(以下简称《专业基础》)是2011年新闻与传播硕士(MJC)专业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的四门科目之一。
《专业基础》考试要力求反映新闻与传播专业硕士专业学位的特点,科学、公平、准确、客观地测评考生在新闻与传播学的基本知识素养,以有利于选拔出具有发展潜力的优秀人才入学,为我国社会主义新闻事业与传媒产业的发展培养具有良好职业道德、法治观念和国际视野、具有较强分析与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高层次、应用型、复合型的新闻传播专业人才。
二、考试要求测试考生对新闻传播专业的基础知识、基本概念、基础理论、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和运用能力。
三、考试内容第一部分中外新闻事业史(一)中国新闻事业史1、《察世俗每月统记传》2、《东西洋考每月统记传》3、第一批中文近代报刊4、《字林西报》5、《万国公报》6、《申报》7、对外国人早期在华办报的分析与评价8、国人早期的办报主张和办报活动9、王韬和《循环日报》10、康有为与强学会报刊11、梁启超和《时务报》13、戊戌政变后的改良派报刊14、《苏报》和“苏报案”15、《民报》16、革命派与保皇派报刊的论战17、章太炎的报刊活动18、资产阶级革命派办报活动及其办报思想19、辛亥革命时期报刊业务的发展20、民国初期新闻事业的短期繁荣21、民国初期政党报刊的堕落22、癸丑报灾23、民初著名记者24、《新青年》及其对新文化运动的贡献25、《每周评论》26、《共产党》月刊27、五四时期报刊业务的改革28、《向导》周报30、国共合作后的统一战线报刊31、五卅运动中新闻界的斗争32、工农运动高潮中的工农报刊33、北洋政府统治地区私营大报的发展34、中国境内第一批广播电台及国人自办广播电台的出现35、国统区国民党新闻事业网的形成36、民营广播事业的发展37、国民党对新闻事业的控制38、红色中华通讯社和《红色中华》39、抗日救亡运动中的新闻界40、《申报》的改革41、邹韬奋的报刊活动42、斯诺与《西行漫记》43、范长江的新闻活动44、延安《解放日报》及其在整风运动中的改革45、延安新华广播电台46、《新华日报》的创办及其斗争47、上海“孤岛”时期新闻界的抗争48、“拒检运动”49、国民党新闻统制的强化50、解放区反“客里空”运动51、延安新华广播电台在解放战争中的转移和宣传工作52、毛泽东、刘少奇关于新闻工作的重要讲话53、新中国新闻事业的建立54、国民经济恢复时期新闻报道及新闻工作的改进55、1956年新闻工作的改革56、《人民日报》的改版57、六十年代初新闻工作的调整和改进58、“文化大革命”时期的新闻事业59、改革开放初期的新闻工作(二)外国新闻事业史1、手抄新闻2、古罗马《每日纪闻》3、古腾堡印刷术及其影响4、皇家特许制度与“星法院”5、约翰•弥尔顿与《论出版自由》6、资产阶级政党报刊时期7、便士报与廉价报刊8、本杰明〃戴与《太阳报》9、近代西方大众化报刊出现的历史条件10、《泰晤士》报11、《费加罗报》12、通讯社出现的历史背景13、路透社、哈瓦斯社、沃尔夫社14、“三社四边”协定15、《新莱茵报》创办经过和内容特色16、马克思、恩格斯的主要报刊思想17、斯克里普斯报团18、《纽约时报》19、普利策、赫斯特与“黄色新闻”20、“扒粪”运动21、《真理报》22、日本广播协会(NHK)23、“白虹贯日”事件24、广播的诞生与早期发展25、美国三大广播公司26、爱德华.莫罗27、世界广播电视事业的体制类型28、国际新闻传播新秩序第二部分新闻理论(一)绪论1、新闻学的形成与发展(1)世界新闻学的形成与发展(2)中国新闻学的形成与发展(3)马克思主义新闻学的形成与发展(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闻理论是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最新成果2、新闻学的概念、内容及地位(1)新闻学的研究对象及研究内容(2)新闻理论的研究对象(二)新闻1、新闻的起源与本源2、新闻的定义及其基本特征3、新闻与其他意识形态的异同(1)新闻与信息(2)新闻与舆论(3)新闻与宣传(4)新闻与历史(三)新闻传播1、新闻传播的基本要素2、新闻传播的基本流程3、新闻传播的基本规律(四)新闻价值与新闻选择1、新闻价值(1)新闻价值理论的产生及其社会背景(2)新闻价值的定义及其构成要素(3)新闻价值取向的影响因素(4)坚持正确的新闻价值取向2、新闻选择的标准(1)新闻价值标准(2)新闻宣传政策选择(3)新闻伦理及法规选择(五)新闻真实性原则1、新闻真实性原则的内涵2、新闻真实性原则的要求3、新闻失实的产生原因4、防治新闻失实,提高媒体公信力(六)新闻专业主义理念及客观与公正原则1、新闻专业主义理念及其要求2、客观报道原则的内涵及要求3、公正报道原则的内涵及要求4、坚持客观公正与立场倾向的统一(七)新闻出版自由与媒体的社会责任1、新闻出版自由(1)“新闻自由”口号的由来(2)新闻出版自由的具体性和相对性(3)资本主义新闻出版自由的实质(4)我国社会主义新闻出版自由的性质和特点(5)马克思主义新闻自由观2、媒体的社会责任(1)“社会责任理论”的产生及其社会背景(2)“社会责任理论”的贡献及局限性(4)“公共新闻学”的产生及内涵3、坚持新闻出版自由与媒体社会责任的协调统一(八)新闻舆论监督1、新闻舆论监督的内涵2、开展新闻舆论监督的基本原则3、开展新闻舆论监督与“以正面宣传为主”原则的协调统一(九)社会主义新闻工作的党性原则和基本方针1、党性原则是社会主义新闻工作的根本原则(1)社会主义新闻工作党性原则的产生与发展(2)社会主义新闻工作党性原则的基本要求2、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为党和国家工作大局服务的“三为”方针(1)坚持为人民服务的根本立场(2)坚持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政治方向(3)不断提高为党和国家工作大局服务的自觉意识3、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群众、贴近生活的“三贴近”原则(1)“三贴近”原则的内涵(2)“三贴近”原则的基本要求4、坚持新闻舆论正确导向、提高新闻宣传效果(1)坚持新闻舆论正确导向的基本要求(2)提高新闻宣传效果的基本要求第三部分新闻业务(一)新闻采访1、新闻记者的产生和发展2、新闻记者的常见分类3、新闻采访的内涵与性质4、新闻采访的常见方式及基本要求(1)访问的内涵及基本要求(2)观察的内涵及基本要求(3)书面采访的内涵及基本要求(5)互联网采访的内涵及基本要求5、新闻采访的特殊方式及基本要求(1)隐性采访的内涵及基本要求(2)体验式采访的内涵及基本要求(3)追踪采访的内涵及基本要求6、采访准备的内涵及基本要求7、新闻敏感的内涵及培养方法8、新闻线索的内涵及获取方法9、采访角度的内涵及选择技巧10、新闻发布会的内涵及采访技巧11、突发事件的内涵及采访要求12、旅行采访的内涵及要求(二)新闻写作1、新闻写作的基本方法:用事实说话(1)选择典型事实说话(2)通过再现场景说话(3)运用背景材料说话(4)借助“直接引语”说话2、新闻写作的基本要求:真实性、时效性、可读性、针对性3、新闻角度的内涵及选择方法4、新闻跳笔的内涵及运用方法5、新闻语言的基本要求6、消息的内涵、特点与优势7、消息写作各环节的内涵及基本要求:导语、主体、结尾、新闻背景8、各类消息的内涵及基本写作要求(1)事件性消息(2)非事件性消息(3)描写性消息9、通讯的内涵、特点10、消息与通讯的区别11、通讯写作各环节的内涵及基本要求(1)提炼主题(2)通讯选材(3)通讯的结构12、各类通讯的内涵及基本要求(1)人物通讯(2)事件通讯(3)工作通讯(4)风貌通讯(5)社会观察通讯(6)专访写作(7)新闻特写(三)新闻编辑1、新闻编辑的内涵及特点2、新闻编辑在新闻工作中的地位和重要性3、新闻编辑的基本要求4、编辑策划(1)编辑策划的内涵(2)编辑策划的意义(3)新闻报道的策划与组织5、新闻稿件的分析及选择6、新闻稿件的修改7、制作新闻标题(1)新闻标题的内涵及功能(2)新闻标题的特点(3)新闻标题的类型8、新闻稿的配置9、版面和图片编辑10、专刊与副刊编辑11、广播节目编辑特点与要求12、电视节目编辑特点与要求13、网络编辑特点与要求(四)新闻评论1、新闻评论的内涵及特点2、新闻评论的地位及作用3、新闻评论的类型4、新闻评论写作的基本要求5、新闻评论的选题6、新闻评论的立论7、新闻评论的论证8、各类新闻评论体裁的内涵及基本要求(1)社论和编辑部文章(2)评论员文章和特约评论员文章(3)专栏评论(4)短评(5)编者按(6)述评(7)广播新闻评论(8)电视新闻评论(9)网络新闻评论四、考试题型与分值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主要题型包括名词解释、简答题、案例分析、论述题、写作题等。
本科目满分150分。
五、考试方式由各校自行命题,考试时间3小时。
新闻与传播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新闻与传播专业综合能力》考试大纲2016-09-14 00:00 审核人:新闻与传播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新闻与传播专业综合能力》考试大纲一、考试性质《综合能力》是2011年新闻与传播硕士(MJC)专业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的科目之一。
《综合能力》考试要力求反映新闻与传播专业硕士专业学位的特点,科学、公平、准确、规范地测评考生的基本素质和综合能力,以利用选拔具有发展潜力的优秀人才入学,为我国社会主义新闻事业与媒介产业的发展培养具有良好职业道德、法制观念和国际视野、具有较强分析与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高层次、应用型、复合型的新闻传播专业人才。
二、考试要求测试考生对新闻传播专业的基本概念、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和运用能力。
三、考试内容第一章媒介与社会第一节理解传播媒介一、传播的含义与类型二、传播的过程与要素1.传播过程与传播模式2.传播的五个关键要素三、传播媒介的界定与分类1.传播媒介的界定2.传播媒介的类型第二节媒介的社会功能一、守望与预警的功能二、协调与商讨的功能三、传承与教化的功能四、娱乐与商业的功能第三节媒介的社会影响一、媒介与政治舆论二、媒介与经济发展三、媒介与社会文化四、媒介与国际关系五、媒介的效果与效果理论1.效果与效果研究2.媒介与说服3.媒介与议程4.媒介与教养第四节社会中的媒介一、社会制度与媒介环境二、科学技术与媒介发展第二章媒介的形态与发展第一节媒介形态的历史沿革一、口语传播二、书写传播三、印刷传播三、电子传播四、数字多媒体传播五、媒介形态沿革的规律与特征第二节传统媒介及其传播特征一、报纸及其传播特点二、广播及其传播特点三、电视及其传播特点第三节互联网及其传播特征一、数字技术与新媒体二、网络传播的媒介特征三、网络传播的主要类型1.网络中的人际传播2.网络中的群体传播3.网络中的组织传播4.网络中的大众传播第三章媒介内容生产第一节媒介内容生产的外部环境一、媒介制度1.媒介制度及其功能2.媒介制度的类型二、媒介产业1.作为产业的媒介业2.媒介产业的特点3.媒介产业的全球化三、媒介组织1.媒介组织的类型2.媒介组织的结构3.媒介组织的管理第二节媒介内容生产的流程一、报纸的生产1.报纸的选题与策划2.报纸的采访与编辑3.报纸的版面设计4.报纸的出版发行二、广播电视节目的生产1.广播电视节目的策划2.广播电视节目的采制和播出3.广播电视节目的栏目化与频道化三、网络媒体的内容生产1.网络媒体平台的设计与维护2.网络媒体内容的采制和编辑第三节媒介融合时代的内容生产一、媒介融合与全媒体传播二、媒介融合对媒介内容生产的影响三、媒介组织结构的调整与生产流程的改造第四章媒介伦理与法规第一节媒介伦理知识一、媒介伦理概述1.媒介伦理的理论渊源2.媒介伦理的一般原则二、媒介伦理的失范1.有偿新闻与新闻敲诈2.媒介管理中的寻租腐败3.媒介内容中的歧视与偏见4.媒介内容中的文化与道德问题第二节媒介法规与政策一、媒介与公共生活的法规控制1.媒介与国家安全:煽动、泄密、危害统一3.媒介与社会秩序:谣言、暴力、色情二、媒介与权利1.媒介与人格权利:名誉、隐私、肖像2.媒介与著作权利:侵权、赔偿3.媒介与言论权利:表达自由、隐性采访、信息公开三、媒介产业的政策与法规1.报刊业管理规制2.广播电视业管理规制3.互联网行业管理规制四、媒介行业的自律与他律四、考试题型与分值建议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以案例分析和论述题为主,少用或不用名词解释、填空等题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