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力学性能-4-断裂韧性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随 r 值减小,各应力分量的值均增大;当r→0 时,急剧增大而趋于无穷大。这说明,裂纹尖 端区域的应力场有奇异性。 • 按照传统强度观点,一旦材料中存在裂纹,则 不管外力水平如何小,裂纹尖端处的应力都将 会趋于无穷大,显然裂纹体不能承受。 • 这个结论与实际不符,实际的裂纹体也都具有 一定的承载能力。 • 因此,对裂纹体不能应用常规强度理论,即: 不能用裂纹尖端应力大小来评定裂纹体的强度。 • 解决办法(寻求新判据): 借助于表征裂纹尖端应力场特性的应力场强 度因子。
主要内容: 为了更好地理解断裂韧性这一新 的抗断裂指标,简要介绍断裂力学的 基本理论和分析方法,重点讨论线弹 性条件下的断裂韧性指标的意义、测 试方法、影响因素及其应用。
4.1 裂纹体的应力分析
4.1.1 裂纹体的基本断裂类型 在断裂力学分析中,为了研究上的方便, 通常把复杂的断裂形式看成是三种基本裂 纹体断裂的组合。 断裂的三种基本类型: I 型(张开型)断裂 (最常见 ) II 型(滑开型)断裂 III型(撕开型)断裂 例:压力容器、齿轮、扭转轴等的断裂。
K1 2πr
1 r0 = 2π
K1 σ ys
2
2)平面应变状态(厚板)
σ3源自文库≠ 0 ,ε ≈0
F
F
σ2
σ1
平面应变状态,εz = 0,由广义虎克定律:
KI σ 3 = σ z = ν (σ x + σ y ) = 2ν cos ⋅ 2 2πr
应用Von Mises判据得裂纹尖端区域平面应变 状态下的塑性区边界方程:
平面应变状态塑性区形状和尺寸
平面应变
◆平面应变状态(厚板)的塑性区尺寸 远小于平面应力状态(薄板)的塑性 区尺寸。 ◆在平面应变状态(厚板)下沿板厚方 向的裂纹前端有较强的约束,使材料 处于三向应力状态,不容易发生塑性 变形所致。
若引入塑性抑制系数L,则两种应力 状态下的塑性区尺寸可统一表示为:
∴ 临界应力场强度因子KIC称为材料的断裂韧性! (见表4.2)
4.2.2 断裂判据
• 若取KI临界值为Kc的最低值Kcmin,即:KIC, 则按应力场强度因子建立的断裂判据是: KI≥ KIC 或:
Yσ a ≥ K Ic • 应用:用以估算裂纹体的最大承载能力、 允许的裂纹尺寸,以及材料的选择、工艺 优化等。
不断增多的脆性断裂事故,使人们逐渐有新认识:
• 传统力学是把材料一律看成了理想完整的、均匀的、 无缺陷的连续体。 • 实际的工程材料,在制备、加工及使用过程中,材 料的内部难免存在或多或少的气孔、夹渣、切口或 裂纹等缺陷。
• 传统的强度设计准则不能保证工程构件的安全服役。
• 断裂力学以材料中存在裂纹或类裂纹初始缺陷为前 提,运用连续介质力学的弹塑性理论,考虑材料的 不连续性,研究存在宏观裂纹的裂纹体的断裂问题, 给出了新的材料断裂抗力指标——断裂韧性。
•
式中:σ1、 σ3 和 σ3 是主应力,依次减小,
σs 是单向拉伸时材料的屈服应力。
• 以含中心穿透裂纹的无限大板为例,按材 料力学理论由裂尖应力场中各应力分量可 计算裂尖近处的主应力:
σ1 1 2 2 ∵ = (σ x + σ y ) ± (σ x − σ y ) + 4τ xy σ2 2
θ
KI 2θ 2 2θ cos [(1 − 2ν ) + 3 sin ] r= 2 2 2 2πσ s
2
同样,在裂纹面上(θ=0),其 塑性区宽度为: 1 KI 2 ( ) r0 = (r )θ = 0 = 2π σ s /(1 − 2ν )
若取泊松比ν=0.3,
1 KI 2 r0 = 0.16 ) ( 2π σ s
r0 0
1 KI 2 Ry = ( ) = 2r0
π σ ys
∴ 考虑塑性区的应力松弛后,塑性区的尺寸 比原来增大了一倍。
4.3.2塑性区的修正—等效裂纹模型
• 线弹性断裂力学的裂纹尖端区域的应力场分 析表明,应力场强度因子唯一地控制了应力 场的强度,因而决定裂纹是否扩展的唯一控 制参量就是应力场强度因子。 • 裂纹前端塑性区的存在,必然使应力场分布 发生变化。但当塑性区尺寸足够小时,可以 认为塑性区外弹性区的应力场强度因子仍旧 是裂纹扩展与否的控制参量。 ∴ 为使弹性断裂力学的分析结果仍然有效, 需要对小范围屈服的塑性区进行修正。
任何 I 型断裂的应力场强度因子的一般形式为:
K I = Yσ π a
• Y 为裂纹的形状因子,通常是量纲为1的裂纹长度 a 的函数, W是试样的宽度。 W • KI 的量纲是
MPa m 。
4.2 断裂韧性和断裂判据
4.2.1 断裂韧性 KIc
• KI是一决定应力场强弱的复合力学参量,可反映裂纹扩展的阻力。 • 当裂纹体受载应力和裂纹尺寸单独或共同增大时,裂尖应力场强度 因子KI 也随之增大。当增大到某一临界值时,在裂纹尖端足够大的 范围内应力达到了材料的断裂强度,裂纹体便发生失稳断裂。 • 裂纹体发生失稳断裂的临界KI 值记作Kc 或KIC,称为断裂韧性(平 面应力状态和平面应变状态)。表示一定应力状态下材料抵抗裂纹 失稳扩展的能力。 • Kc 与KIC二者的区别: Kc与板材或试样厚度有关,随厚度增大, Kc 不断降低至一稳定的最低值KIC (与厚度无关) 。 • KIC 是 Kc 的最低值,它是真正反映材料裂纹扩展抗力的材料常数。
•括号内的各项只与研究点的位置坐标(r, θ)有关; •系数 与坐标无关,仅取决于加载应力和裂纹尺寸。该系数是裂纹尖端区域应 σ πa 力场的一个共同因子,并且决定了该应力场的强度。
应力场强度因子 KI: K I = σ π a ∴应力场中各应力分量可表示为:
KI θ θ 3θ σx = cos (1 − sin sin ) 2 2 2 2πr KI θ θ 3θ σy = cos (1 + sin sin ) 2 2 2 2πr θ θ 3θ KI τ xy = cos sin cos 2 2 2 2πr
1 KI 2 1 KI 2 r0 = ( ) = ( ) 2π σ ys 2π Lσ s
• 平面应力状态下 L=1; • 平面应变状态下 L=1/(1-2ν)。
在实际情况下:
• 沿板厚方向上的弹性约束是变化的,邻近 表面约束最小,可认为处于平面应力状态, 塑性区尺寸最大;而在板厚中部约束最大, 可认为处于平面应变状态,塑性区尺寸最 小。 • 因此,在裂纹尖端前沿区域,沿材料板厚 方向的塑性区尺寸是连续变化的,一般呈 哑铃形状。
4、断裂韧性
• 依据传统强度设计理论(强度储备), 高强度材料的机件有时在服役期内、在 应力远低于许用应力条件下发生脆性断 裂,造成灾难性事故。 • 例如: 1950 年,美国北极星导弹上的固 体燃料发动机壳体在试发射时发生了爆 炸,爆破时应力远低于许用应力。事后 检查,发现其破坏是由一个深度为 0.1~1mm的裂纹引起的。
F C
O a
O1
E1 x
r0 Ry
假设塑性区外的应力分 布仍与应力松弛前的规 律 一 样 , 相 当 于 将 BC 线水平移动了距离O1E1, 则松弛后的应力分布如 图中的曲线 DBEF 所示。
由ABC下的面积等于DBEF下的面积(能 量守恒),可求出新的塑性区的尺寸 Ry:
R yσ ys = ∫ σ y (r ,0 )dr
2
按Von Mises屈服判据得到的塑性区形状和尺寸
平面应力
当θ =0(在裂纹面上),其塑性区宽度为:
1 KI 2 ( ) = r0 (= r )θ =0 2π σ s
σ y (r ,0 ) =
K1 2πr
由各应力分量公式也可直接求出在裂 纹线上的塑性区尺寸:
σ y (r ,0 ) =
令σy= σys
4.3.1 裂纹尖端塑性区的形状与尺寸
• 依据屈服判据建立符合塑性变形临界条件的方 程,方程式对应的图形即代表塑形区边界的形 状,其边界值则为塑形区的大小。 • Von Mises屈服判据
(σ 1 − σ 2 ) + (σ 2 − σ 3 ) + (σ 3 − σ 1 ) = 2σ s
2 2 2
2
∴
σ1 θ θ K1 cos 1 ± sin = σ2 2 2 2πr
• 对于沿板厚(一般取为Z)方向: 主应力 σ 3 取决于该方向上的弹性约 束,主要与板厚有关。 • 薄板接近于平面应力状态, • 厚板则接近于平面应变状态。 为简化分析,在此只讨论 平面应力状态与平面应变状态这两种 极限应力状态的情况。
• 断裂是工程构件最危险的一种失效方式, 尤其是脆性断裂,它是突然发生的破坏, 断裂前没有明显的征兆,这就常常引起 灾难性的破坏事故。 • 自从四、五十年代之后,脆性断裂事故 明显增加。例如,大家非常熟悉的巨型 豪华客轮-泰坦尼克号,就是在航行中 遭遇到冰山撞击,船体发生突然断裂造 成了旷世悲剧。
4.1.2 I型裂纹尖端的应力场 ------应力场强度因子KI
在远处受均 匀拉应力σ作 用的无限大平 板,中心有一 长 2a 的穿透裂 纹,为I型加载 裂纹体的断裂。
受力情况?
由线弹性断裂力学分析解得裂纹尖端区域 ( r→0 )距裂纹尖端( r , θ )的一点的应力场为:
θ θ 1 3θ σ x σ π a[ cos (1 − sin sin )] 2 2 2 2π r θ θ 1 3θ σ y σ π a[ cos (1 + sin sin )] 2 2 2 2π r θ θ 1 3θ τ xy = σ π a [ cos sin cos ] 2 2 2 2π r
平面应变状态
与
平面应力状态
F
F
F
F
Z方向上~无应变 (应力大) Z有约束
Z方向上~无应力 (应变大) Z无约束
1)平面应力状态(薄板)
σ3≈0,ε ≠ 0
F
F
σ2
σ1
将σ1、σ2 和 σ3 代入Von Mises判据即得裂纹尖 端区域平面应力状态下的塑性区边界方程:
KI 2θ 2θ cos (1 + 3 sin ) r= 2 2 2 2πσ s
• 断裂韧性 KIC 是表征材料抗断裂能力的材料常数。 • 在一定条件(温度、加载速度)下,各种材料的 断裂韧性 KIC 值是确定的,与裂纹尺寸、形状、 外应力大小无关。 • 当 KI 达到了材料的 KIC 时,裂纹就可能发生失稳 扩展而使构件破坏,而不是一定要失稳断裂。因 为,KIC 是 KC 的最低值。 ∴ 断裂判据KI ≥ KIC只是裂纹体失稳断裂的必要 条件,而非充分条件。
应力松弛对塑性区的影响
• 在上述分析中,忽 略了裂纹尖端因产 生塑性区而松弛的 应力。按照裂纹线 上(θ=0时)的应 力分量σy,其分布 如右图中曲线ABC 所示。
σy
A
由于裂尖塑性 区内的材料已 经屈服,其内 主应力应恒等 于有效屈服应
F C
σys
D
B
E
力 σ ys , 于 是
O a
O1
E1 x
4.3 裂纹尖端塑性区及其修正
如前所述,对裂尖应力场,当 r→0 时, σ y →∞ 。这在实际金属中是难以实 现的。 ∵对金属材料,当应力超过材料的屈服 极限时,将屈服而发生塑性变形,塑性 变形会使裂纹尖端区的应力得以松弛, 此塑性变形的区域称为塑性区。
※由于塑性区的存在,其内应力-应变关系 已不再遵循线弹性力学规律。 ◆线弹性力学分析的有效性??◆ ※若塑性区很小,经适当修正后,线弹性力 学的分析仍然有效。否则,结果将失真! ※首先应确定塑性区的范围,然后提出相应 的修正办法。
应力场中各应力分量表达式:
θ θ KI 3θ σx = cos (1 − sin sin ) 2 2 2 2πr θ θ KI 3θ σy = cos (1 + sin sin ) 2 2 2 2πr θ θ KI 3θ τ xy = cos sin cos 2 2 2 2πr
• 上式给出的应力场只是裂纹体中应力场全 解中的主项(仅适用于与裂纹尖端的距离 r << a 的裂纹尖端区域)。 • 解的形式不仅适用于上图中的特定加载及 几何情况,还适用于任何纯 I 型断裂。 • 但是,对不同的裂纹试样或零件以及加载 的几何形式,裂尖应力场的区别仅在于 KI 的具体表达式不同(参见表4.1)。
σ y(r, 0) 变 为
DBC 曲 线 的 分布。
r0 Ry
σy
A
σys
D
B
E
屈服使塑性区r0内多出来的那 部分应力(相当于ABD面积)被松 弛掉。松弛的应力传给了塑性区外 的材料,结果使 r0 外的各点内应力 都升高,从而使邻近区外一定范围 内的材料也进入屈服状态,应力也 恒等于 σys (BE线),即屈服区内 的应力松弛的结果使塑性区进一步 扩大,由原来的 r0 增大为 Ry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