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学好陈式心意混元太极拳
陈氏心意混元太极拳24式招式提纲
馮志強心意混元太極拳24式 招式提綱一、無極起式五、單鞭九、前蹚拗步練拳須從無極始右合左開運兩掌落腳左掤右掌擠掤擠捋按須認真雙掌大圓對開合右合左開左腳擺掤,意在腕背右手出鉤左仰掌右掌左捋扣左腕擠,意在指尖起左足鉤收落鏟右腿裡合落地鏟捋,意在掌心左手盪開右腳叩雙手反時正立圓按,意在掌根左手順時轉丹田右掌向右平拉開左開單鞭弓馬步馬步坐腕沉兩肘二、金剛搗捶六、白鶴亮翅十、掩手肱捶正面立圓順時圈平圓左弧腰左旋雙手下松左膝側雙臂合十左旋腰平圓右弧擺右腳雙掌順時一大圈右領左隨右旋腰雙掌右捋剷左腳雙掌平胸向右捋左領右隨左旋腰左手反撩上右步順時小圈左足收右把左扣提右膝弓步右手出勾拳上動不停左足擺震腳開步松兩掌右側立圓反背拳左掤右捋上右足左蓋右砲反背捶交叉順時混元圈磨盤穿掌反時展三、懶扎衣雙臂合十右足鏟先合後開八字手重心前移亮右翅左掩右衝發寸勁正面立圓順時圈右拉左採如拔劍七、斜行拗步雙臂左合如十字十一、披身捶平開雙掌提右腿右掌化弧落中線雙臂再合落右足重心後移右腳擺左側小合混元圈右臂向右托左臂重心前移左手揚右掌順時掃大圓沉肘坐腕立右掌左腳鉤鏟撐兩掌雙掌松落如無極左掌按摩到丹田重心左移收右腳陰掌前掤陽掌落摟膝拗步左手鉤平弧合十右在上四、六封四閉右掌平圓反時圈兩掌側開提右腿面向中央背撐圓右足開步再合十兩掌順時轉小圈平圓反時抓一把掌背連根向右擠八、提收左拳右探眼朝上正面立圓順時圈右足上步虛點地右拳吊擺沿走前左刁右托再合腕雙手松落兩胯側右掛左攔要蓄勁兩掌松落腰轉左右足後撤一大步左掛右攔意為先兩掌畫弧到耳側左足拖回虛點地左足內收虛點地兩手大圓落腹前兩掌下壓如拔鬍雙掌提升右肩前按掌提腿右腳立虛領頂勁命門撐馮志強心意混元太極拳24式 招式提綱十二、背折靠十六、倒捲肱十九、閃通背二十二、煞腰壓肘右拳松落反時圈雙掌順時一圈半雙手原地順時圈左足前移虛點地右拳左領腰轉左右掌變拳找左肘右足回收虛點地右拳順時反背捶左拳下撐大腿根左肘隨腰推向前順時再圓雙臂合左足後撤一大步右臂逆纏腰轉右左足斜退一大步右足前伸重心左雙臂合十腰轉左右掌浮抹左陽臂弓步左採右掌劈雙拳隨腰順時甩十三、青龍出水左掌松落大腿旁左足上步穿右掌松腰坐胯体松沉左掌前捋左腳扣雙掌反時向後捋右掌松落順時圈右足斜退一大步左足平移橫叩步二十三、當頭炮右掛左攔似從前左掌浮抹右陽臂雙掌下游右足虛左掛右攔拳反背右掌松落大腿旁右足後掃再落實雙拳變掌順時圈左手撩指右拳落左式重覆再一遍左按右採勁在腰上捋下採再抓拳右拳吊擺左手回右足回收虛點地十七、退步壓肘二十、擊地捶右足外擺再震落十四、雙推手雙拳採落右下方磨盤穿掌小立圓順時捋採掌變拳左足上步成弓步右拳變掌順時圈右掌平掃過左膝右拳前崩心向下左掤右衝當頭炮左掌丹田轉小圓左掌平掃到右膝左拳平拉到左側右足內叩隨腰轉右肘下壓左仰掌右足踏地小並步二十四、收式左足微收雙掌捋身微下沉頂勁領右拳反時內擺捶雙掌松落左足擺重心後移身微起右足上步順自然雙掌前引再後捋雙掌左捋上右足兩掌對拉分陰陽左拳順時內擺捶右足上步虛點地雙掌合十再松落磨盤穿掌扣左足左足上步順自然右臂前撩左臂合大圓合勁左肩前右足弧形撤大步右拳反時栽向地右足回收成並步右足前跨一大步左肘下壓右仰掌左拳順時小臂斜雙掌松落歸無極左足拖步雙掌推餘式同前方向反頂勁不丟弓左步捧氣收功合混元勢如推倒萬重山十八、中盤二十一、平心捶十五、三換掌雙掌反時側立圓右拳反背穿心肘兩掌松落腰轉右左足回收虛點地上左足海底翻花雙臂提升折右臂左手隨腰甩仰掌雙拳松落心向後轉腰前抹右陰掌左足畫弧外擺落雙臂順纏向後引轉腰前抹左陰掌右腿提平右臂舉震右腳雙臂合十轉腰前抹右陰掌震腳斬手腕相合左上右下於腹前左足開步腰右轉兩掌側開左足開右合左開右跟步磨盤穿掌反時展左足側開大馬步左掩右衝發寸勁右捋左臂定中盤。
陈式心意混元二十四式太极拳
陈式心意混元二十四式太极拳陈式心意混元二十四式太极拳要点提示一、无极起式无极式站立时,要松肩,松肘,松胯,松腕,周身自然,内外六和. 顶劲要虚虚领起,腰部放松下塌,命门自然松开,虚心实腹,意沉丹田. 如此三至五分钟,待四肢百骸感到蘯然无存,气息移动时,再练习起势动作. 做起势动作时,要注意意气的运行.心意后引时,内气由下丹田蓄引至后丹田,手随意动,同时后引. 心意上堋时,内气由命门出发,循体后督脉上行,至两肩,两肘,两腕.然后两腕领气虚虚上堋,形成堋劲. 心意前驱,气贯指梢伸挤,而成挤劲; 心意回引,气从梢端返回两肘,形成捋劲; 心意下沉,内气降至丹田,两手领气下按,而形成按劲. 最后心气一松,气归丹田.预备式要求无极站桩,意守丹田,太极起式,要求圆活流畅.所画之圈要大一点,要有深拔之意, 以后的动作都要求如此,要掌握阴阳的对称,统一和互为转换.由下向上堋,有上必有下;由后向前挤,有前必有后;由前向后捋,有后必有前;由上向下按,有下必有上.,二、金刚捣碓做金刚捣碓时,要注意右膝是由右拳上提自然带上来的,右胯,膝,脚三节要放松松开,若断若连,毫无拙力,为松气震脚做好准备. 震脚时切不可努气用力,使劲跺它,不可为追求形式上的整劲和声音,使骨节肌肉紧张而导致伤骨,伤筋,伤肾,伤脑,伤气,伤身. 震脚是松气,松劲所致,是身心俱松的表现,意到气到,气到劲自然到,积柔而成刚. 定势时腹归太极元相,心内一片太和.本式的折叠右转,回捋水平圈实,与步伐调整要协调一致,圆活流畅,同时完成. 腿手分家, 应匀速对称, 配合得当. 两脚不要在一条直线上,相差半步左右,以保持稳定脚. 上步勾拳与左手相合,应同时完成,拳到,脚到,身到.右脚屈膝上提,是右拳上提牵引所致.右脚震落是松气,松腿,自由下落,不可跺脚,以防自伤. 无论是提脚还是震脚,右腿,胯,足,三节要放松,若断若连,以后动作均如此.三、揽扎衣做揽扎衣动作时,要注意胸腹的开合折叠,腰,背,臂的迎引后撑,以及两腕的旋转之意.还要做好欲开先合,合之再合的续合式. 两臂伸展斜开时,肩,肘,腕应依次伸展,节节相开.最后右臂向右展开时,要以腰带手,肩,肘,手依次伸展,同时要注意臂弯似满月.本式的提腿,开手和缠腿合手,上肢与下肢运动,应协调一致,相反相成,同时完成. 右转平开前,右手有一欲右先左的逆缠翻掌折叠小圈,定势时手不能出圈,即手不能开过右腿,并保持周身的圆浑.四. 六封四闭六封四闭两手环形旋绕时,要靠胸腹折叠开合,和腰胯的旋拧圆转,这样才能使周身更圆活,气息更流畅. 向右下前方斜按时,以右手为主,左手为辅,同时有肩靠,手靠,胯靠,膝靠之意,手到脚到身体到,意到拳到,一气呵成.本式的大捋圈,要有高山流水的意境. 左手引带右托手,两手配合,与捋手变化,既横捋手变捋掠手. 收步斜按左上右下45度斜线流畅下按,松沉下按,虚实分清.五. 单鞭做丹田内转的做单鞭式动作时,胸部常兼有堋捋之意,胸腹同时圆转开合折叠. 右勾手伸展时,形如抽丝,一挥而就,并与左手对拉相开. 左手围绕肚脐旋转,是在丹田内转的带动下完成的,要内外合一,周身一家. 左手开展时,肩,肘,手依次相开,最后意贯指梢. 整个动作意气神形要浑然一体.本式的勾手左转圈,是右勾手与左转腰相向运动圈,似盘旋抽丝一般. 勾手时,拇,食,中三指撮拢,谓心,肝,脾相合;也可五指撮拢,谓五脏相合.松开左手,是左手与右勾手,与右脚之间的放松对开,闭合要又由衷而开,又有混元博大之意.六、白鹤亮翅白鹤亮翅上合下开时,左手护手护脸,右手护腹护裆,上下护住中线,左右两肘护两肋,这是对挤掩.左手暗藏催心掌. 配合右脚上步擦地,前肩靠,肩靠,肘靠,撩阴掌,前弓后蹬并身到,这是对比掩.本式的两个斜开合圈,根据胸朝东北方位而称斜开合. 前者为上合下开,右肩靠,作运气准备;后者为白鹤亮翅作运气准备. 前者又称欲合先开,后者又称欲开先合,又都寓闪展腾挪和化引之用法.七、斜行拗步做斜行拗步时要注意,两手交替斜线运行,皆不过中线,左右轮换而又护着中线. 左手运左半身右手运右半身而不失中定. 以腰带手,以手领腰,腰腹,臀胯折叠旋绕,胸腹同时开合折叠.本式的左脚开步与右手斜伸,是沿东北和西南两个隅角成一斜线,跟步斜行和上步斜行,都沿这一斜线运行. 方位是斜的,所行之圈是斜的. 右手为主,斜行,转圈;左手为辅,斜行,转圈,两圈交替斜行. 右脚跟步是右手向前斜行牵引所致.八、提收提收中的两手上提,为提收上式的接应劲,接住对方来势,引臂入圈贵在精神贯注,神形相合而不留痕迹. 收捋时,周身沉稳地蓄住劲,而达到引劲落空的目的. 虽未发而意在先. 两手按挤,提膝上顶须同时完成. 左膝堋顶,暗藏靠封里合腿,腰微暗转,尽由己发.提收圈中寓捋,引,化,拿,蓄等变化. 要与丹田内转,腰身内转相配合,提膝和推掌须同时完成. 右腿沉好,左腿提好.九、前趟拗步前趟拗步里面有一个以闪身法引转来势的动作,一退,一转,一引,一缠而引劲落空. 右腿屈膝上提时,塌腰敛臀合裆,周身拧裹相合,上下一起到.落步进逼屈身劲,上劲下屈膝堋顶.上劲在两手,左手为采手,合手,擒拿手; 右手为扑面催心掌,下屈在膝顶,胸腹中膛行,审时夺势里合腿,心意如游龙回旋,身形似弹簧缠绕而连绵不断.上步挤手须上下相随,意到,拳到,渐发于足,前弓后蹬,节节贯通. 双开水平圈时,两臂,肩,肘,手与两腿,胯,膝,足,由内而外依次伸展,对称相开,开中有合,气势博大.十、掩手肱捶掩手肱捶右脚震落时,不可努气用拙力,拳在松气震落,在最后出拳之前,左手食指的方向和右拳蓄势的方向,以及眼神,心意所注之处,要三点成一线,才能有的放矢. 左手前掩为接劲,右拳屈屈为蓄劲,随屈就伸,阴阳互变,拳到,肘到,意到,气到,劲到. 出拳时要积柔成刚,切不可努气用力,也不可以力代气. 梢虚中髓根节摧,拧腰转胯起于足.右手要反转平圈,左手是正转平圈,转体是廻旋折叠圈,要绕丹田垂直轴转,转体扣拳,扣脚,提腿,合手须同时完成,一转而成,重心不升起,沉住气,右腿提好,顶劲领好,左右平准,中正独立. 以后独立腿步都需如此.十一、披身捶披身捶为大转身法,右手先松落,为承接来势引劲落空,右转旋绕一大圈时,应圆活,无凸凹,并有肩靠,肘靠,臂靠之意,暗藏采手和切掌,辅以右脚里合腿法,腿手并用,而令对方,此手法之巧,全仗身法的上下配合,转关在腰,周身上下左右,需一起松沉裹合,蓄住劲. 两手节节抓臂握拳,而有抓筋拿脉之意.披身捶的环形开合圈,需圆浑饱满. 胸,腹,腰,背,臀,胯同时开合折叠,全身充满弹性,上开下合,下开上合须对称协调,同时完成. 磨盘转圈要合周身之气运转,气运带脉,转丹田. 连环炮应匀速对称,前后对立,两抽换,劲由足发. 披身摆拳要合着腰裆劲,顶住周身气,围绕中轴线左右回旋披转饱满,圆浑,虚实互换,落气到脚,两脚心有折转,下转之意.十二、背折靠背折靠一是折背靠,而是折肘靠,一是折背靠.十三、青龙出水青龙出水要求左摆拳时右挂肘,右反背拳时左挂肘,左抑扬指时右挂肘,右阴俯拳时左挂肘,且左右对称,屈身相配,由中而运.十四、双推手转身上步时,两手领住周身之气,自右向左转,转体转圈转重心,与右脚上步要同时完成.十五、三换掌三换掌是重心定在右腿上,通过两腰左右抽换来达到换掌,达到换虚实,既四次转腰三次换掌.十六、倒卷肱倒卷肱右拳沿后上前下的立圆轨迹绕转时,右手用意节节抓臂而成拳,暗含抓筋拿脉之意;左手立掌护于体前,与腹前的右拳上下照应,上紧下徐,右拳随时弹击对手裆腹部. 后撤时,后撤之脚如履薄冰. 定势时,前手臂弯如弓,身虽后移而意在前,自然中定平准. 卷肱时,以意旋腕转膀,逆旋开展,顺缠卷收,总要松活,柔顺,圆转,连贯.撤步时需贴地走斜弧线,有如履薄冰之意.重心后移身后坐,转腰与两手前后对开需同时完成,匀速对称,协调一致, 到拳到.十七. 退步压肘退步压肘做单双臂磨盘缠丝圈时,臂以肘为轴,身体以腰为轴,两腿以膝为轴,上,中,下同时磨盘旋绕,并与胸腹开合折叠相配合,三轴同旋而形成周身一家的磨盘缠丝圈. 做右压肘式时,要注意两臂抱肩合肘,两腿开胯圆裆,腰背裹圆,周身相和. 右脚弧形后撤时,脚掌贴地,如履薄冰. 要细心体会脚下的感觉. 身体右转,后移,下坐,要沉稳凝重,安如磐石.退步压肘不是局部的单一肘部下压,而是整体的抱肩合肘身下沉的自然压肘. 右脚退步与倒卷肱退步相同,先收步,再贴地弧线撤步.十八. 中盘做上合下开式时,右脚震落应松气,松腿,震脚不可努气用力跺它. 左脚开步应顺遂自然,好像是被右脚震弹出去似的,左腿同样要放松,无拙力,形成左转側斜双逆双开缠丝圈后,两手上下斜开,和右脚收拉,皆要随身腰而动,身到手到,手到脚到;右脚似乎是被左手领带而左移的. 右脚要松胯,松膝,松脚,胯,膝,脚三节若断若连.中盘要斜开,也以左手为主,右手为辅,领住周身之气,由内向外的斜开分行. ,两手开,两腿也开,上下同时对开,开而不出圈. 左手与左腿相合,右手与右腿相合,开而不散.十九. 闪通背闪通背做两手交错,相反运行的上下掠劲时,两手左切,左腿右扫,要腿手并用,相反相成,手到脚到,刻不容缓. 做倒转身法时,转身应圆活无滞,浑然一体. 两手回旋与扣步,转身密切配合,也要注意手到,脚到,身到. 最后闪身撤步通背时,两手的翻转与转身撤步要密切配合,一气呵成. 定势时应沉着稳健,上下相合,前后相照.闪通背,又称运气通背. 通背就是通三关,通周天. 本式中的竖圆圈就是通背圈,周天圈. 要求圆转通顺,而又在意,不在气.意为气头,气随意行. 只要练好先天混元气,熟练混圆圈,就能自然通背,通周天. 转身扣步是倒转身法,要圆润自如,一气呵成,一转而就,无滞缓.二十. 击地捶击地捶的近身跟步,左架,右冲拳,要求身,拳,脚一起到,劲整式稳,左臂上架形如拨云见日,右拳前冲恰似开弓放箭. 两拳抡臂,左右挂绕,肩护着体前中线而交替运行,并与左,右进步配合好,形成上引下劲的击地捶定式.左右摆拳是连环进击法,也是腿手并用法. 定势时两肩要平准,脊,背,腰,臀不歪不扭,不凸凹二十一.平心捶平心捶前的合后开的双卷肱续合式,要做到两肩边卷合,边沉塌,两肘相合,两拳相合. 此动与后面的前开后合,双翻卷的弹抖式,皆要随胸腹开合折叠而卷续翻转,不要单纯追求两臂的弹抖劲. 发平心捶时,两脚开胯,裆圆活,两膝拧转式相合,两脚踩蹬向下钻,全凭腰胯松活转. 左臂螺旋挂肘,为急缠急引,右臂螺旋冲拳,为急缠急劲.回身反转圈要圆转自如,气势宏大,如车轮倒转. 右肘与左拳,要对称相开,一线穿成. 肘平肩沉,上开下开,即两腿左蹬右弓相开,右肘与右膝,右脚三尖相对,右臂右腿屈,左臂左腿伸.二十二.煞腰压肘煞腰压肘定势时,腰松开堋圆,脊背伸拔裹圆,臀部微翻,两脚有向下拧钻之意,使下盘稳固,落地生根,顶劲领好,裆劲下好,上虚下实,中正不偏.煞腰压肘撤步左松,右拳似被身部拉回去一般,即以步拉身,以身拉拳,依次传递.二十三.当头炮做当头炮右翻身式时,两拳抡臂翻转,即身体翻转及右脚的提落,需整体协调,同时完成. 两拳前冲时,左膝前弓,不过脚尖;右拳伸而不直,拳到脚到身齐到,左弓右蹬身前拥,双拳齐发如放箭,目视前方,照顾四旁.收腿收拳时,眼神,心意由前往回收,而有摄神收合作用.二十四.收势降气收功,一般做三次. 一趟拳练完,在身体四周会产生一定的气场,应收回到丹田来,以达到养气养身的目的. 习练者若能平心静气,专心致志的进行收功的练习,则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神返身中气自回, 周身混元无极归,练而不收枉费劲,动而复静见天真.收功很重要,若只练不收,枉费功夫. 全套结束,静归无极,即始于无极,归于无极.。
陈式心意混元太极拳对身法的要求
陈式心意混元太极拳对身法的要求混元太极拳突出体现了拳功一体、内外双求、性命双修、练法合道的原则。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关于:陈式心意混元太极拳对身法的要求。
欢迎阅读!简述陈式心意混元太极拳对身法的要求陈式心意混元太极拳具有“架势舒展大方,步法轻灵稳健,身法中正自然,内劲统领全身,以缠丝劲为核心,动作以腰为轴,节节贯串,一动则周身无有不动,一静百骸皆静,运动如行云流水,连绵不断,发劲时松活弹抖,完整一气”的风格特点。
下面,根据多位老师传授拳架内容和自己多年演练的经验,谈一谈陈式心意混元太极拳对周身各个部位的要求。
一、头颈部陈式心意混元太极拳要求“虚灵顶劲。
”“提顶”、“吊顶”、“头顶悬”等说法。
所以用领、提、虚、灵等字来描绘头颈部位,主要是怕中气过于上冲,从而引起颈部肌肉僵直、失掉头部的灵活性,导致全身的僵滞。
从力学来讲,头处在人体上下垂直线上;从生理学来讲,头部的大脑是神经系统的中枢。
如果练拳时头部东倒西歪,势必影响身体的平衡和协调,不但失去动作姿势的优美,也影响精神的集中。
练拳时头部要端正、虚领顶劲、但不硬挺。
头颈部要直,一招一势,头颈部要领掌握得好,才能使精神集中,举手投足,受着意识的指导,动作起来,才能使周身灵活。
否则就显得精神涣散,动作失去完整和协调。
要求头部要保持正直,颈部肌肉要保持松驰状态,使头部有悬起的感觉。
注意不要勉强和呆板,避免前俯后仰东倒西歪。
身体移动和旋转时,头颈部与身躯四肢要上下一致,两目要平视延远。
运行中,某手为主,眼神注于该手的中指端。
下颗要微向内收,牙齿和口唇要微合。
舌尖抵住上颚,以加强唾液分泌。
耳听身后,兼顾左右。
总之,处处要自然轻松,不可有丝毫急躁的情绪。
二、躯干部1、胸背陈式心意混元太极拳对胸部的要求是要含、要虚、要松。
“胸要含住劲,又要虚。
”“胸间松开,胸一松,全体舒畅。
”胸部含虚和胸间松开,可以自然形成腹式呼吸,使呼吸深长舒畅。
从技击意义上讲,要全在胸中腰间运化。
陈式心意混元24式太极拳动作要点提示
陈式心意混元24式太极拳动作要点提示文/汪荣安·陈式心意混元太极拳是我师父冯志强大师创编的。
它融合了心意六合内功与陈式太极拳缠丝内功之精华,依据太极阴阳之理,以内外双修为核心,以心意行气及螺旋缠丝为法则,以修炼丹田内气为根本,以太极十三势为载体,达到内以修身,外以致用,拳功一体,炼成一粒混元气的上乘功夫。
·修炼时要坚持:(1)三项原则:练养结合,以养为主;动静相兼,以静为主;内外俱练,以内为主。
(2)三个结合:拳法、功法、用法结合。
(3)四句真诀:内外合一、上下相随、周身一家、混元一体。
为教学之方便,我根据师父《陈式太极拳入门》中关于混元24式太极拳图解的说明,简化成此,如有差错请同道批评指正!一、无极起式说明:无极势:自然站立无极状态(略)在念止、心静、神宁、平和、体舒、形顺之中渐呈一片无物无我、无形无象、无声无息的空洞觉明景象全身放松,进入无极虚灵之境。
起势:划好三个圈,每个圈都有棚、捋、挤、按。
棚劲的棚点在腕背;挤劲的挤点在指稍;捋劲的捋点在掌心;按劲的按点在掌根。
整个动作要求连贯圆顺。
注意:除顶劲不丢外,周身放松,松腕舒指,气归丹田。
二、金刚搗碓··动势:欲右先左—双手右棚—回转立圆—松转斜捋—转身平捋—手足对开—立圆前捋—上步勾拳—反背拳、掌—举拳提膝—震脚下捣。
说明:本式的折叠右转,回捋立圈450度要周身协调一致,混元一体,园活流畅。
注意欲右先左、欲左先右,上下相随、内外合一,全身形成对称的整体膨胀劲(注:以后的所有动势都应如此)。
向左大捋,向右转身时注意与步法配合得当。
接下势铲脚与推掌同时完成,铲脚要贴地面,两手平捋伸展,眼神向左前方;注意两脚不要在一条直线上,相差半脚左右,以保持稳定。
上步勾拳与左手相合应同时完成,拳到脚到身到,;注意后脚上步不要蹬地,要用前腿和腰跨拉动前伸形成虚步。
右腿屈膝上提,是右拳上提牵引所致,右拳高于耳平,拳背朝上;右脚松沉踏落,不可跺腳,注意两脚同肩宽;右拳松沉地向下一捣,注意手脚齐到方为真,重心仍在左脚。
【名拳教程】陈式心意混元太极拳24式(口诀动图分解视频文字详释)最规范明晰的教程
【名拳教程】陈式⼼意混元太极拳24式(⼝诀动图分解视频⽂字详释)最规范明晰的教程太极混元意⽓游,神⾏连绵似⽔流。
意⽓神形能合⼀,久练久习⾃然通。
陈式⼼意混元太极拳创始⼈:冯志强先⽣冯志强先⽣对太极拳发展的主要贡献:⼀,1978年应太极拳故乡陈家沟党⽀部的邀请,先后三次赴陈家沟将其师⽗陈发科(陈家沟陈⽒⼗七世、陈式太极拳第九代传⼈、⼀代太极宗师)亲授的陈式太极拳技艺⽆私传授给陈家沟后⼈,为陈家沟太极拳的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
⼆,1983年率先在国内成⽴地⽅太极拳社团组织:北京市陈式太极拳研究会。
三,1985年起率先将传统长套路精简为短套路,如陈式精练48式,陈式炮锤32式等,加快了传统太极拳的普及。
四,1987年起参加国家⽂化代表团出访美国、⽇本等,这是太极拳在改⾰开放后最早⾛出国门。
五,九⼗年代初,最早公布太极拳内功修炼⽅法,扼制了太极拳发展中重套路轻内功的倾向。
六,⾝体⼒⾏,保持太极拳作为内家拳术的⾼级技击术。
七,较早出版太极拳理论专著、录像带和教学光碟,著作被译为英、⽇各种⽂字。
⼋,收徒授艺德为先,⼆、三、四代弟⼦数千之众,促进了太极拳国际化发展。
九,集毕⽣武学研修,于⼋⼗年代末期创⽴了陈式⼼意混元太极拳,使传统太极拳与时俱进,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
太极拳是意⽓神形运动,要求以意⾏⽓,意⽓相合,以⽓运⾝,神⾏合⼀。
⼼为令,⽽⽓为使。
内⽓如⽔,意似引⽔之渠,意领⽓⾏⽽⽔流。
若⽆⼀定⽔量即内⽓,何以引⽔成流?太极拳以培⽓、养⽓、聚⽓为⾸要,以⾏⽓运⽓为法则,以壮⽓、混元⼀⽓为宗旨。
⼀代太极宗师冯志强先⽣与爱徒程印杰留影陈式⼼意混元太极拳24式动作名称:1.起式;2.⾦刚捣碓;3.懒扎⾐;4.六封四闭;5.单鞭;6.⽩鹤亮翅;7.斜⾏;8.提收;9.前膛拗步;10.掩⼿肱捶;11.披⾝锤⽴;12.背折靠;13.青龙出⽔;14.双推⼿;15.三换掌;16. 倒卷肱;17.退步压肘;18.中盘;19.闪通背;20.击地锤;21.平⼼锤;22.煞腰压肘;23.当头炮;24.收式。
陈式心意混元二十四式太极拳
陈式心意混元二十四式太极拳陈式心意混元二十四式太极拳预备:站立,周身放松,调节呼吸,目光内敛,下颚微收,吸气松身。
1、无极起式:绷→挤→捋→按→放松。
要点:无极式站立时要松肩、松肘、松胯、松腕,周身自然。
顶劲要虚虚领起,腰部放松下塌,命门自然松开,虚心实腹,意沉丹田,待意净时再起势。
内气由下丹田蓄引至后丹田,手随意动,同时后引。
心意上堋时内气由命门出发,循体后督脉上行至两肩、两肘、两腕,然后两腕领气虚虚上堋,形成堋劲;心意前驱,气贯指梢伸挤;心意回引,气从梢端返回两肘;心意下沉,内气降至丹田,两手领气下按,最后心气一松,气归丹田。
2、金刚捣碓:正向混元圈→放松;左环手→右捋→合腿→擦脚→放松;转身分掌→上步勾拳→右环手→左环手→提膝→闸拳落步→放松。
要点:做金刚捣碓时,右膝由右拳上提时自然带上来,右胯、膝、脚三节要放松,若断若连,为松气震脚做好准备。
震脚时不可用力,以免受伤,意到气到,积柔成刚。
定势时腹归平和。
本式的折叠右转,回捋水平圈实,与步伐协调一致,圆活流畅,同时完成。
腿手分家,匀速对称,配合得当。
两脚相差半步左右,保持稳定。
上步勾拳与左手相合,同时完成。
右脚屈膝随右拳上提,自由下落。
3、揽扎衣:武松脱铐→穿掌→拆手→分掌顶膝→插掌→拦腰掌→放松。
要点:做懒扎衣动作时,要注意胸腹的开合折叠,腰、背、臂的迎引后撑,以及两腕的旋转之意。
还要做好欲开先合,合之再合的续合式。
两臂伸展斜开时,肩、肘、腕应依次伸展,最后右臂向右展开时,要以腰带手,肩、肘、手依次伸展,同时要注意臂弯似满月。
本式的提腿,开手和缠腿合手,上肢与下肢运动应协调一致,同时完成。
右转平开前,右手有一欲右先左的逆缠翻掌折叠小圈,定势时手不能开过右腿,并保持周身的圆浑。
4、六封四闭:转丹田→挤肘→列肘→双按掌→放松。
要点:六封四闭两手环形旋绕时,要靠胸腹折叠开合,和腰胯的旋拧圆转,向右下前方斜按时,以右手为主,左手为辅,同时有肩靠,手靠,胯靠,膝靠之意,手到脚到身体到,意到拳到,一气呵成。
陈式太极拳混元桩口诀
陈式太极拳混元桩口诀陈式太极拳混元桩口诀陈式太极拳一般指陈氏太极拳。
陈氏太极拳尤其要求立身中正,八面支撑,使身体内外各部位都建起巩固的防线,形成一身备五弓的蓄发之势。
以下是店铺整理的陈式太极拳混元桩口诀,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陈式太极拳混元桩口诀懂劲就是明白力,化力发力力中庸。
首先受力卸人力,学会控制再进攻。
练出结构最佳形,练沉练整练放松。
松化松顺松即变,沉实沉稳沉上擎。
那处挨上那处照,不需强求用七星。
推手多时感觉灵,节节控制皮毛听。
一臂力量总有限,协调全动力难封。
力向对方无腿处,顺人加力效能增。
懂人必须规矩己,避免得机不能攻。
练出杠杆拨撬人,练出虚实再用空。
明白沾粘不丢顶,发挥动能悟静功。
快捷还须名师喂,真懂必须实践经。
经打经验经磨练,各家各劲铭骨中。
尝试一次又一次,反复多遍境界升。
先找力尾化人劲,再找化解在途中。
学会发人微有动,掌握化解同时攻。
初用往往四肢力,渐渐使用腰腿弓。
弯弓曲弓之字弓,周身一家六张弓。
初学用弓要如弓,弯曲四肢肾后撑。
增大幅度练耐力,一切渐回自然中。
化劲都有不同味,发劲人人有特征。
功夫与理要符合,技巧实用相适应。
人生有竟学无涯,蹬上高山更见峰。
艺不得法行路远,学而不练空谈兵。
循序渐进适老弱,超强训练宜年青。
学来人家用成己,举一反三四五通。
用功还须用心计,熟知人时心不惊。
心平气舒胸有数,应对总在预料中。
太极拳劲好弹性,太极拳劲整长惊。
太极拳劲较圆活,太极拳劲虚幻空。
太极拳劲静待动,太极拳劲绵中钉。
太极拳劲阴与阳,太极拳劲灵和轻。
太极拳劲沾又粘,太极拳劲化又封。
太极拳劲变不尽,太极拳劲巧妙精。
懂劲就是知规律,懂劲练出明白功。
懂劲一般练有用,套路劲别随意更。
懂到动时再懂静,懂劲反复境界升。
万人千姓一百劲,难能劲劲都适应。
不懂劲时似神秘,真懂也觉很普通。
懂劲自认已明白,清楚背面有陌生。
陈式太极拳基本桩功无极桩两脚略宽于肩,全身放松,肩自然垂下。
两手叠于肚脐之上,左上右下。
口微合,舌轻抵上齿龈。
陈式混元太极拳分解教学
陈式混元太极拳分解教学陈式混元太极拳是中国传统的太极拳门派之一,它起源于陈氏家族,已有近两百年的历史。
混元太极拳注重以柔克刚、以静制动、以缓化快的技法,其中融合了太极拳、八卦掌、形意拳和正气拳等多种技术,被誉为“太极拳之母亲”。
下面将对陈式混元太极拳的分解教学进行详细描述。
一、基本功1.身法基本功:包括站桩、拗步、膝盖、窝天、板颈、撑膝等具有高度可塑性和变通性的动作,训练身体的柔韧性、协调性和稳定性。
2.手法基本功:具体包括掌、拳、指、腕、肘、肩、胯、臂等动作,训练上肢力量和灵活性,优化技术动作的可塑性和稳定性。
3.步法基本功:包括上步、举步、踏步、错步、进退、顺行、横行、化步等步伐,提高身法的灵敏性和反应速度。
二、太极拳基础招式太极拳基础招式包括各个拳法中的基本招式和变化招式,如单鞭、斜飞势、提手上位、摆莲、倒撵翻身拳等,通常都需要经过反复练习和熟练掌握,才能够运用到实战中。
三、太极拳套路太极拳套路是以太极基础招式为基础,进行变幻组合,形成具有内在连接和完整性的拳法表演,如陈氏太极拳的一路、二路套路等。
套路训练不仅要求招式动作规范,而且要注意身体的调整、姿态、身法和呼吸的配合。
四、太极拳推手太极拳推手是太极拳的重要训练方法之一,通常是两人对抗模拟实战情境的练习。
推手过程中,练习者要贯彻以柔克刚、圆转连续、动中求静等太极拳的思路,以获得身体的平和状态和内部力的运用。
在推手习练过程中,练习者需注意以下几点:步伐往返要稳健,顶压尾抵要准确,上盯下顾要清晰而不失整体,手肘骨头要收紧,以便转化力量和运用力量。
并且要保持平静、沉着的心态,从容应对各种情况和变化。
五、太极拳实战应用太极拳实战应用是太极拳练习的最终目的,也是考验太极拳修炼成果的关键。
此时太极拳练习者需将所有的基础功、基本招式、套路和推手等技法,进行融会贯通和自然运用,从而在实战中实现动静结合、柔刚互济,并以最为经济、精准和不招摇的方式解决矛盾、打倒对手。
陈式心意混元二十四式太极拳
陈式心意混元二十四式太极拳要点提示一、无极起式无极式站立时,要松肩,松肘,松胯,松腕,周身自然,内外六和. 顶劲要虚虚领起,腰部放松下塌,命门自然松开,虚心实腹,意沉丹田. 如此三至五分钟,待四肢百骸感到蘯然无存,气息移动时,再练习起势动作. 做起势动作时,要注意意气的运行.心意后引时,内气由下丹田蓄引至后丹田,手随意动,同时后引. 心意上堋时,内气由命门出发,循体后督脉上行,至两肩,两肘,两腕.然后两腕领气虚虚上堋,形成堋劲. 心意前驱,气贯指梢伸挤,而成挤劲; 心意回引,气从梢端返回两肘,形成捋劲; 心意下沉,内气降至丹田,两手领气下按,而形成按劲. 最后心气一松,气归丹田.预备式要求无极站桩,意守丹田,太极起式,要求圆活流畅.所画之圈要大一点,要有深拔之意, 以后的动作都要求如此,要掌握阴阳的对称,统一和互为转换.由下向上堋,有上必有下;由后向前挤,有前必有后;由前向后捋,有后必有前;由上向下按,有下必有上.,二、金刚捣碓做金刚捣碓时,要注意右膝是由右拳上提自然带上来的,右胯,膝,脚三节要放松松开,若断若连,毫无拙力,为松气震脚做好准备. 震脚时切不可努气用力,使劲跺它,不可为追求形式上的整劲和声音,使骨节肌肉紧张而导致伤骨,伤筋,伤肾,伤脑,伤气,伤身. 震脚是松气,松劲所致,是身心俱松的表现,意到气到,气到劲自然到,积柔而成刚. 定势时腹归太极元相,心内一片太和.本式的折叠右转,回捋水平圈实,与步伐调整要协调一致,圆活流畅,同时完成. 腿手分家, 应匀速对称, 配合得当. 两脚不要在一条直线上,相差半步左右,以保持稳定脚. 上步勾拳与左手相合,应同时完成,拳到,脚到,身到.右脚屈膝上提,是右拳上提牵引所致.右脚震落是松气,松腿,自由下落,不可跺脚,以防自伤. 无论是提脚还是震脚,右腿,胯,足,三节要放松,若断若连,以后动作均如此.三、揽扎衣做揽扎衣动作时,要注意胸腹的开合折叠,腰,背,臂的迎引后撑,以及两腕的旋转之意.还要做好欲开先合,合之再合的续合式. 两臂伸展斜开时,肩,肘,腕应依次伸展,节节相开.最后右臂向右展开时,要以腰带手,肩,肘,手依次伸展,同时要注意臂弯似满月.本式的提腿,开手和缠腿合手,上肢与下肢运动,应协调一致,相反相成,同时完成. 右转平开前,右手有一欲右先左的逆缠翻掌折叠小圈,定势时手不能出圈,即手不能开过右腿,并保持周身的圆浑.四. 六封四闭六封四闭两手环形旋绕时,要靠胸腹折叠开合,和腰胯的旋拧圆转,这样才能使周身更圆活,气息更流畅. 向右下前方斜按时,以右手为主,左手为辅,同时有肩靠,手靠,胯靠,膝靠之意,手到脚到身体到,意到拳到,一气呵成.本式的大捋圈,要有高山流水的意境. 左手引带右托手,两手配合,与捋手变化,既横捋手变捋掠手. 收步斜按左上右下45度斜线流畅下按,松沉下按,虚实分清.五. 单鞭做丹田内转的做单鞭式动作时,胸部常兼有堋捋之意,胸腹同时圆转开合折叠. 右勾手伸展时,形如抽丝,一挥而就,并与左手对拉相开. 左手围绕肚脐旋转,是在丹田内转的带动下完成的,要内外合一,周身一家. 左手开展时,肩,肘,手依次相开,最后意贯指梢. 整个动作意气神形要浑然一体.本式的勾手左转圈,是右勾手与左转腰相向运动圈,似盘旋抽丝一般. 勾手时,拇,食,中三指撮拢,谓心,肝,脾相合;也可五指撮拢,谓五脏相合.松开左手,是左手与右勾手,与右脚之间的放松对开,闭合要又由衷而开,又有混元博大之意.六、白鹤亮翅白鹤亮翅上合下开时,左手护手护脸,右手护腹护裆,上下护住中线,左右两肘护两肋,这是对挤掩.左手暗藏催心掌. 配合右脚上步擦地,前肩靠,肩靠,肘靠,撩阴掌,前弓后蹬并身到,这是对比掩.本式的两个斜开合圈,根据胸朝东北方位而称斜开合. 前者为上合下开,右肩靠,作运气准备;后者为白鹤亮翅作运气准备. 前者又称欲合先开,后者又称欲开先合,又都寓闪展腾挪和化引之用法.七、斜行拗步做斜行拗步时要注意,两手交替斜线运行,皆不过中线,左右轮换而又护着中线. 左手运左半身<wbr></wbr>右手运右半身而不失中定. 以腰带手,以手领腰,腰腹,臀胯折叠旋绕,胸腹同时开合折叠.本式的左脚开步与右手斜伸,是沿东北和西南两个隅角成一斜线,跟步斜行和上步斜行,都沿这一斜线运行. 方位是斜的,所行之圈是斜的. 右手为主,斜行,转圈;左手为辅,斜行,转圈,两圈交替斜行. 右脚跟步是右手向前斜行牵引所致.八、提收提收中的两手上提,为提收上式的接应劲,接住对方来势,引臂入圈贵在精神贯注,神形相合而<wbr></wbr><wbr></wbr>不留痕迹. 收捋时,周身沉稳地蓄住劲,而达到引劲落空的目的. 虽未发而意在先. 两手按挤,提膝上顶须同时完成. 左膝堋顶,暗藏靠封里合腿,腰微暗转,尽由己发.提收圈中寓捋,引,化,拿,蓄等变化. 要与丹田内转,腰身内转相配合,提膝和推掌须同时完成. 右腿沉好,左腿提好.九、前趟拗步前趟拗步里面有一个以闪身法引转来势的动作,一退,一转,一引,一缠而引劲落空. 右腿屈膝上提时,塌腰敛臀合裆,周身拧裹相合,上下一起到.落步进逼屈身劲,上劲下屈膝堋顶.上劲在两手,左手为采手,合手,擒拿手; 右手为扑面催心掌,下屈在膝顶,胸腹中膛行,审时夺势里合腿,心意如游龙回旋,身形似弹簧缠绕而连绵不断.上步挤手须上下相随,意到,拳到,渐发于足,前弓后蹬,节节贯通. 双开水平圈时,两臂,肩,肘,手与两腿,胯,膝,足,由内而外依次伸展,对称相开,开中有合,气势博大.十、掩手肱捶掩手肱捶右脚震落时,不可努气用拙力,拳在松气震落,在最后出拳之前,左手食指的方向和右拳蓄势的方向,以及眼神,心意所注之处,要三点成一线,才能有的放矢. 左手前掩为接劲,右拳屈屈为蓄劲,随屈就伸,阴阳互变,拳到,肘到,意到,气到,劲到. 出拳时要积柔成刚,切不可努气用力,也不可以力代气. 梢虚中髓根节摧,拧腰转胯起于足.右手要反转平圈,左手是正转平圈,转体是廻旋折叠圈,要绕丹田垂直轴转,转体扣拳,扣脚,提腿,合手须同时完成,一转而成,重心不升起,沉住气,右腿提好,顶劲领好,左右平准,中正独立. 以后独立腿步都需如此.十一、披身捶披身捶为大转身法,右手先松落,为承接来势引劲落空,右转旋绕一大圈时,应圆活,无凸凹,并有肩靠,肘靠,臂靠之意,暗藏采手和切掌,辅以右脚里合腿法,腿手并用,而令对方,此手法之巧,全仗身法的上下配合,转关在腰,周身上下左右,需一起松沉裹合,蓄住劲. 两手节节抓臂握拳,而有抓筋拿脉之意.披身捶的环形开合圈,需圆浑饱满. 胸,腹,腰,背,臀,胯同时开合折叠,全身充满弹性,上开下合,下开上合须对称协调,同时完成. 磨盘转圈要合周身之气运转,气运带脉,转丹田. 连环炮应匀速对称,前后对立,两抽换,劲由足发. 披身摆拳要合着腰裆劲,顶住周身气,围绕中轴线左右回旋披转饱满,圆浑,虚实互换,落气到脚,两脚心有折转,下转之意.十二、背折靠背折靠一是折背靠,而是折肘靠,一是折背靠.十三、青龙出水青龙出水要求左摆拳时右挂肘,右反背拳时左挂肘,左抑扬指时右挂肘,右阴俯拳时左挂肘,且左右对称,屈身相配,由中而运.十四、双推手转身上步时,两手领住周身之气,自右向左转,转体转圈转重心,与右脚上步要同时完成.十五、三换掌三换掌是重心定在右腿上,通过两腰左右抽换来达到换掌,达到换虚实,既四次转腰三次换掌.十六、倒卷肱倒卷肱右拳沿后上前下的立圆轨迹绕转时,右手用意节节抓臂而成拳,暗含抓筋拿脉之意;左手立掌护于体前,与腹前的右拳上下照应,上紧下徐,右拳随时弹击对手裆腹部. 后撤时,后撤之脚如履薄冰. 定势时,前手臂弯如弓,身虽后移而意在前,自然中定平准. 卷肱时,以意旋腕转膀,逆旋开展,顺缠卷收,总要松活,柔顺,圆转,连贯.撤步时需贴地走斜弧线,有如履薄冰之意.重心后移身后坐,转腰与两手前后对开需同时完成,匀速对称,协调一致, <wbr></wbr>到拳到.十七. 退步压肘退步压肘做单双臂磨盘缠丝圈时,臂以肘为轴,身体以腰为轴,两腿以膝为轴,上,中,下同时磨盘旋绕,并与胸腹开合折叠相配合,三轴同旋而形成周身一家的磨盘缠丝圈. 做右压肘式时,要注意两臂抱肩合肘,两腿开胯圆裆,腰背裹圆,周身相和. 右脚弧形后撤时,脚掌贴地,如履薄冰. 要细心体会脚下的感觉. 身体右转,后移,下坐,要沉稳凝重,安如磐石.退步压肘不是局部的单一肘部下压,而是整体的抱肩合肘身下沉的自然压肘. 右脚退步与倒卷肱退步相同,先收步,再贴地弧线撤步.十八. 中盘做上合下开式时,右脚震落应松气,松腿,震脚不可努气用力跺它. 左脚开步应顺遂自然,好像是被右脚震弹出去似的,左腿同样要放松,无拙力,形成左转側斜双逆双开缠丝圈后,两手上下斜开,和右脚收拉,皆要随身腰而动,身到手到,手到脚到;右脚似乎是被左手领带而左移的. 右脚要松胯,松膝,松脚,胯,膝,脚三节若断若连.中盘要斜开,也以左手为主,右手为辅,领住周身之气,由内向外的斜开分行. ,两手开,两腿也开,上下同时对开,开而不出圈. 左手与左腿相合,右手与右腿相合,开而不散.十九. 闪通背闪通背做两手交错,相反运行的上下掠劲时,两手左切,左腿右扫,要腿手并用,相反相成,手到脚到,刻不容缓. 做倒转身法时,转身应圆活无滞,浑然一体. 两手回旋与扣步,转身密切配合,也要注意手到,脚到,身到. 最后闪身撤步通背时,两手的翻转与转身撤步要密切配合,一气呵成. 定势时应沉着稳健,上下相合,前后相照.闪通背,又称运气通背. 通背就是通三关,通周天. 本式中的竖圆圈就是通背圈,周天圈. 要求圆转通顺,而又在意,不在气.意为气头,气随意行. 只要练好先天混元气,熟练混圆圈,就能自然通背,通周天. 转身扣步是倒转身法,要圆润自如,一气呵成,一转而就,无滞缓.二十. 击地捶击地捶的近身跟步,左架,右冲拳,要求身,拳,脚一起到,劲整式稳,左臂上架形如拨云见日,右拳前冲恰似开弓放箭. 两拳抡臂,左右挂绕,肩护着体前中线而交替运行,并与左,右进步配合好,形成上引下劲的击地捶定式.左右摆拳是连环进击法,也是腿手并用法. 定势时两肩要平准,脊,背,腰,臀不歪不扭,不凸凹二十一.平心捶平心捶前的合后开的双卷肱续合式,要做到两肩边卷合,边沉塌,两肘相合,两拳相合. 此动与后面的前开后合,双翻卷的弹抖式,皆要随胸腹开合折叠而卷续翻转,不要单纯追求两臂的弹抖劲. 发平心捶时,两脚开胯,裆圆活,两膝拧转式相合,两脚踩蹬向下钻,全凭腰胯松活转.左臂螺旋挂肘,为急缠急引,右臂螺旋冲拳,为急缠急劲.回身反转圈要圆转自如,气势宏大,如车轮倒转. 右肘与左拳,要对称相开,一线穿成. 肘平肩沉,上开下开,即两腿左蹬右弓相开,右肘与右膝,右脚三尖相对,右臂右腿屈,左臂左腿伸.二十二.煞腰压肘煞腰压肘定势时,腰松开堋圆,脊背伸拔裹圆,臀部微翻,两脚有向下拧钻之意,使下盘稳固,落地生根,顶劲领好,裆劲下好,上虚下实,中正不偏.煞腰压肘撤步左松,右拳似被身部拉回去一般,即以步拉身,以身拉拳,依次传递.二十三.当头炮做当头炮右翻身式时,两拳抡臂翻转,即身体翻转及右脚的提落,需整体协调,同时完成. 两拳前冲时,左膝前弓,不过脚尖;右拳伸而不直,拳到脚到身齐到,左弓右蹬身前拥,双拳齐发如放箭,目视前方,照顾四旁.收腿收拳时,眼神,心意由前往回收,而有摄神收合作用.二十四.收势降气收功,一般做三次. 一趟拳练完,在身体四周会产生一定的气场,应收回到丹田来,以达到养气养身的目的. 习练者若能平心静气,专心致志的进行收功的练习,则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神返身中气自回, 周身混元无极归,练而不收枉费劲,动而复静见天真.收功很重要,若只练不收,枉费功夫. 全套结束,静归无极,即始于无极,归于无极.陳式心意混元太極拳48式拳谱1.起式子 11.披身捶 21.擊地捶 31.穿心肘 41.連珠砲2.金剛搗碓 12.背折靠 22.翻身二起腳32.擺腳跌岔 42.白猿獻果3.攬紮衣 13.青龍出水23.獸頭 33.金雞獨立43.雀地龍4.六封四閉 14雙推手24.旋風腳 34.十字擺蓮 44.上步七星5.單鞭 15.三換掌 25.右蹬腳 35.指襠捶 45.退步跨虎6.白鶴亮翅 16.肘底捶 26.小擒打 36.野馬分鬃 46.煞腰壓肘7.斜行拗步 17.倒捲肱27.抱頭推山 37.運手 47.當頭砲8.提收式 18.退步壓肘28.前後招 38.高探馬48.收式9.前膛拗步 19.中盤式 29.雙震腳 39.左右擦腳10.掩手肱拳 20.閃通臂 30.玉女穿梭 40.左蹬腳。
如何学好陈式心意混元太极拳
如何学好陈式心意混元太极拳陈式心意混元太极拳是以混元太极理论为基础,继承了心意六合内功心法和陈式太极拳的拳功精华,融拳法、功法、用法于一炉,集养生、健身、技击于一体。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如何学好陈式心意混元太极拳。
欢迎阅读!如何学好陈式心意混元太极拳一、要深刻理解拳式的内涵陈式心意混元太极拳作为内家拳,在技击上别具一格,强调以静制动,以柔克刚,避实就虚,借力发力,以不变应万变,因此在攻防格斗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陈式心意混元太极拳的文化底蕴深厚,理论基础直接来源于中国道教思想,它结合了古代的导引术和吐纳术,吸取古代哲学思想和传统的中医理论而形成了特有的内外兼修的拳术。
陈式心意混元太极拳行拳走势中正圆活、开合有序、阴阳顿挫、刚柔相济。
关于太极拳文化的学习,也是我们学好太极拳的一门必修课,太极拳培养的绝不是一介武夫。
长期习练陈式心意混元太极拳有利于人的身体健康,能够有效地增大人的肺活量,对各种呼吸系统疾病有良好的治疗作用;能提高人腿部的平衡能力以及下肢肌肉的力量,对肩、腰、关节瘀血等疾病均有防治作用。
同时,习练者在练功时需要压腿、压腰、压肩等等,练拳时也有意识地将肌肉和韧带伸展拉长,使肌肉、关节、韧带的韧性有较大幅度的提升。
正如人们常说的那样“筋长一分,寿长十年。
”按照健身和养生的要求习练陈式心意混元太极拳,则特别强调松静自然,要求习练者以意念引导动作,意念在先、意气相合、内外相合、周身相合,身心双修。
通过练拳消除心理疲劳、保持开朗乐观、心平气和的心态,达到修身养性、陶冶情操、强身健体、内外兼修、益寿延年的目的。
所以说,陈式心意混元太极拳在健身养生领域,同样也有着深远的意义。
二、要学习和掌握陈式心意混元太极拳文化陈式心意混元太极拳是极富中国传统民族特色元素的文化形态,是中华民族辩证的理论思维与武术、健体、尚礼、自娱、中医等完美结合的产物,集颐养性情、强身健体、技击对抗等多种功能为一体。
陈式心意混元太极拳以道家“天人合一”思想作为基础,强调人与自然相合,人与自我身心内外高度和谐统一,追求宇宙、自然、人和物的和谐统一,以人与自然同构、人与自然相通、相互包容的运动理念,通过对人自身意、气、形、神的锻炼,充分体现了人对自然界的客观认知和科学实践。
陈式太极拳练拳基本要求与守则
陈式太极拳练拳基本要求与守则一、基本要求:1.松静自然习陈式心意混元太极拳时,要求静中求动,动中求静,动静相兼。
松静自然。
“松” 指精神和形体两方面的放松,“静”指思想与情绪的安静。
松静应以自然为法,以舒适为度,这样才能消除心理上的紧张。
使中枢神经系统的调节功能处于最佳状态。
2.意气相随“意”指意识,“气”指元气,内气。
陈式心意混元太极拳是意,气,形的整体运动,既练意又炼气,既练神又炼形。
以意行气,意气相随是行动的法则。
3.圆活合顺圆活,指动作以腰为轴所产生的身体处处带有弧形的运动路线;合顺,则指在圆活的基础上,身体各部分协调做功的运动能力。
动作的圆活是以脊柱为轴,并通过两腿的虚实转换和重心的左右移动所产生的向心力和离心力带动四肢进行或大或小的弧形运动。
4.松紧适度陈式心意混元太极拳行功时,要求人体注重运用精神意念的一紧一松,使内气运行流畅,肌肉收缩有律,紧,松,刚,柔互为其根,周而复始。
这种人体运动状态的有序化,能达到重新调整精神,塑造行为的目的。
二、练拳守则:1.过饱不可练习,即使练习,应松练即不讲姿势标准,松懈的自由比划。
切忌大幅度运转或采取低式。
2.饥饿时肚中无食忌练,练习必伤,于身无补。
3. 疲劳过度不可练习,只可松懈的随意运划,令肢体松弛休息,慢培元气为上。
骆驼常常被压垮于最后加上的一棵稻草,应多注意。
4.睡眠不足可不按要求练,若练,可松懈的随意比划,令大脑松弛休息为宜。
5.心情不好可不按要求练,若练,可松弛的随意比划,可不讲究姿势,待调好心情后再按规矩练。
6.大病缠身可不按要求练,若练,可随意比划,不讲究姿势,待元气恢复,再按要求练。
7.醉酒不练,练习则伤身。
小醉,可不按要求练,随意比划即可。
8.大喜大悲(心情过分激动)不练,若练,可不按要求练,随意比划,待心情平静再按要求练。
9.天气异常,恶劣,有电闪雷鸣,狂风暴雨,忌练,宜恪守元神。
10.环境恶劣不练,于身无补,切记。
11.尽量穿着宽松的衣服,以不妨碍身体舒展为宜。
陈式心意混元太极拳24式拳谱(2)
陈式心意混元太极拳24式拳谱(2)练好太极拳的主要技巧1、心专习练太极拳要高度专心入静用意,必须全神贯注,意念要灌到周身各个部位,乃至贯注至U中指指肚。
打拳时拇指小指是否相合到位?穿掌时劲运到中指了吗?这些都要注意。
打一套拳15分钟左右,83个式子,几百个动作,编排严密,连贯性强,绝对不能走思。
打太极拳强调专心用意,打拳时每个动作理法劲道都要体现出来。
一走思,拳式就会走错,拳就打不成了。
有人说走路散步是最好的运动方式,其实走路时仍可以想事,难能入静。
而练太极拳则是入静的最好方法,因为它是动中求静。
2、松柔太极拳技击最大特点是“化打结合”。
对方来力,我尽量化开。
能容能化,使对方失去平衡为主,不制敌于死地。
化打合一,特别是陈氏太极拳打低架子,这是因为低架子容量更大。
陈发科公强调“顺随”。
陈照旭先生讲:四大块都要放松,即两肩和两胯一定要放松。
全身能放松,才便于容,便于化。
3、轻沉拳打起来一定要轻沉兼备,尤其是手要向上发劲时,腰胯必须松沉,即逢上必下,如金鸡独立,右手向上举,左胯就一定要下沉,好比是树要往高长,根一定要深扎。
再有倒换重心,一定要裆走下弧,脚的五趾要紧紧抓住地。
顺缠变逆缠、逆缠变顺缠,凡是转关时,一定要塌掌根。
掌根塌时,肘要坠,肩要沉、胯要松。
定式时一定要螺旋下沉,同时边呼气边沉。
4、培根打拳先培根,这是陈家沟打拳的名言。
方位不对,五趾不抓地,下边没站稳,上边对也不对。
现代体育原理讲究人体稳定角,即两脚平行微微外撇,打拳纵向时双脚不能站在一条直线上,前后应该骑在一条线上,开脚时脚尽量不离开地。
弓马步一定要分清,陈氏太极拳弓蹬步最多。
什么是弓蹬步,即弓着的腿小腿要垂直,膝不能跪,前腿为支撑点,后腿为施力点。
例如右弓步,力从左脚跟里侧,通过腰脊背节节贯穿到右手。
最要紧的是后腿,既不能跪膝,膝还要向里卷,大小腿向上撑,胯要松,脚向里扣,不扣就蹬不上劲。
只强调松柔不讲刚柔相济不是太极拳。
进要柔,退要促,如倒卷肱,退时脚不能离地,离地就不好发力了。
陈式心意混元太极拳三大要领
陈式心意混元太极拳三大要领混元太极拳,全称为陈式心意混元太极拳,是由一代太极宗师、著名武术家、中国武术九段、武林百杰之首——冯志强(以下简称冯老)先生所创。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关于:陈式心意混元太极拳三大要领。
欢迎阅读!简述陈式心意混元太极拳三大要领一、注重盘架练习,规范动作结构盘架是传统太极拳综合训练的一种方式,把太极拳单练的各种功法有机地结合起来。
太极拳的基本功练习犹如书法中的笔画练习,通过盘架子,把一笔一画组合成一个个完美的字体。
太极盘架中的每一式乃至每一个细微动作都渗透着太极阴阳哲理。
初学时主要重于套路熟练,方位正确,同时适当注意姿势的规范。
经过一段时间盘架练习后,套路已熟练,这时就必须侧重于姿势的正确,这样才能产生内气,发挥健身及技击上的效果。
所以说,学习陈式心意混元太极拳的招式,我们得边学边悟,有助于实现内外兼修。
练陈式心意混元太极拳必须保持思想上的动静结合,动寓静之内,静寓动之中,这样才有利于收敛内气,引动鼓荡。
《拳论》说:“静养灵根气养神”。
所谓养根的“根”,就是根本,也就是肾脏。
中医学认为,“肾为先天之根”,内藏元阴元阳,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原动力。
“静则养根”,也就是说,只有在意识清净的条件下,才能有助于肾气的旺盛与收藏,从而使五脏健运,内气充沛,神得所养,动作矫健。
二、注重身法调整,讲求周身放松初练太极拳,要注意身法,不应要求过高,操之过急,首先必须在放松上下功夫。
“放松”,就是说,在腿的支撑下,全身各部自然协调地松开,气沉丹田。
为了使骨节松开,抻筋拔骨,可选单式动作反复练习、尽量放松,不要用拙力。
更好的放松,才能更好的发劲,陈式心意混元太极拳的发劲练习是离不开放松的要求的。
要掌握每一招每一式的来龙去脉,明确每式在身法调整运动中的虚实、开合、方位、角度和手足的运行路线等等;掌握动作虚实的变化、松紧的转换、运行的轨迹,让动作时刻处在圆弧形运动之中,力争做到姿势柔软,舒展顺随。
“入门引路须口授,学拳容易改拳难”。
陈式心意混元太极拳三大要领
陈式心意混元太极拳三大要领篇一:修炼混元太极之基本要领与步骤方法修炼混元太极之基本要领与步骤方法道云龙南京混元太极(本文刊登于《中华武术》杂志2014年第9期上月刊)拳欲求其真,必先明其理,得其法。
只有正确认知太极拳的功理功法,并在践行中使体现太极拳核心内涵的各项基本要领逐步上身,变为自己的本领,才能真正学会太极拳。
否则,虽习练多年,也只能止步于缺乏内涵的“太极操”,而难入太极拳之法门。
笔者恩师冯志强先生创立的陈式心意混元太极拳系列(简称混元太极)在继承传统精髓的基础上形成了自己的特色。
因此,修炼混元太极在掌握太极拳共同基本要领的同时,还必须掌握体现混元特色的基本要领和修炼的方式方法。
笔者愿以几十年学拳、修炼、传授、悟道所得奉献给广大混元太极的爱好者,以求共同提高。
一、练功筑基起好步(一)调息养气混元太极拳属内家拳,以修炼内功为本。
而调息养气则是内功的基础,无论是健身养生还是太极功夫都离不开它,因此调息养气是习练混元太极拳的第一门功课。
其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1.松身养气法。
冯志强老师传有一套专门练习松身行气的功法,简称放松功,是混元功的辅助功法。
通过将身体各部位节节贯穿地放松,而使大脑支配身体各部位的能力加强,并使胸部气息下行至中丹田,再放松至脚下的涌泉穴而入地,是为人与地合。
能放得下,方能提得起。
太极拳的开合呼吸与空气由高压处向低压处流动一样,只有呼得彻底,清空腹腔,才能吸得饱满。
放松功是一种优化人体呼吸方式,由后天返先天,简而易行的方法,是放松入门练太极的必须。
2.混元养气法。
在放松功的基础上,通过在各种方位和角度上的圆形开合运动采集天地之精气,并将人身各部位的散乱之气,通过混合的圆形运动收归于中丹田,使天、地、人三者合一,来壮大丹田内气,此为混元功。
混元功内容丰富,现代人练功时间有限,可在老师的指导下有选择地进行练习。
冯志强老师说,“拳可不练,功不可不练”,重点是指混元功。
3.活桩养气法。
陈式心意混元太极拳实战须知
陈式心意混元太极拳实战须知混元太极拳全称陈式心意混元太极拳,成形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由著名武术家、中国武术九段,已故太极宗师冯志强先生开创。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关于:陈式心意混元太极拳实战须知。
欢迎阅读!简述陈式心意混元太极拳实战须知一、知形即对人体形体变化要有充分的认识。
这里主要是指导对对方形体变化的把握。
如果对方力大速度快,我方自然不能以慢动作式的太极套路应对,只能随人之进退快慢而相随。
在这一过程中,最佳时机在于把握对方最初的动作雏形,即“一动”。
因为这时对方的速度、力量都未形成,最易处理。
如果一动之机失了,可以继续破坏对方的发力距离,使之不能将力量作用到自己身上,这样自然无损亦。
如果这一机又失去,则要用自己的身体承力、化力,使之在自己身上形成不能力点,没了力点,对方的进攻同样无效。
这个过程,实质上就是从对方发力距离之外到对方发力距离之内的过程,是一个知拍功夫。
这个过程,是大多数练太极者长期难以做到的难解之谜。
二、懂劲这里谈的懂劲,其实在上面用身体处理对方的力点时已经开始发生作用了。
在此基础上,要做的是,在与对方相接触的一瞬间,必须通过听劲功夫,知道并把握住对方的身体重心及其移动趋势。
只有这样,才能为发人于丈外。
三、要做到化发结合,同化同发许多人在实战中常常感到,我破对方的招后再去打对方时,对方却又变了,所以只能化了再化,永无发人之机。
其实,这中间的秘诀在于没有把握住化发结合。
太极中,从来都是阴阳共存,而没有先阴后阳或先阳后阴之说。
要做到化发结合,其诀在于“遇力成桩”。
而桩必须是活桩,一虚一实,实腿承力,虚腿调整重心并及时根据对方重心之运动而进桩摧力。
也就是说,在承、化对方发来之力的同时,桩就要动起来,或进桩掤挤采肘、或退步施以捋、按之劲,或绕步而走,施之以摆、扫、挒、扭等劲。
总之,必须化发同时,以桩摧力。
四、实战中需明确的几个问题1、如何认识对方力量的大小对方力量再大,只有作用到自己身上才算,在未作用到自己身上之前,没有大小之惧,故无大小之说。
太极拳的精髓——混元运动
太极拳的精髓——混元运动陈式太极拳在强调缠丝劲的基础上,上肢运动有棚、捋、挤、按、采、列、肘、靠八门劲别和通背劲、对称劲,中间有“胸腰运化”,下肢有棚、捋、挤、靠、采及进、退、顾、盼、定五步和“裆走下弧”,这些合到一起产生的劲可称之为:“混元劲”。
为了在太极拳技击对抗中走出“混元劲”来,我们有如下要求:逢力必棚,逢棚必缠,逢缠必转,逢转必沉。
这些要求包含在每一个动作中,而且是在瞬间同时完成的。
细心的读者可以对以上16字诀认真揣摹体会。
下边我们再从三个方面来探讨混元运动的规律。
一、六个方向的圆太极拳运动的肢体运行轨迹非圆即弧,这是大家都明白的道理。
弧是圆的一部分,可归入圆中进行讨论。
我们先来定义:具有六个方向的力称为“混元力”,也就是说,“混元力”的充分必要条件是:它拥有六个方向——前、后、左、右、上、下。
即立体的圆。
有的人虽然走得也是圆,也是弧,但只有四个方向,这是平面的圆、平面的弧,这样的力不能构成混元力。
一对方向的力,比如前后或左右或上下,这样的力产生的劲叫直劲,对对方构不成威胁。
因为它是直来直去的,严格的讲不属于太极拳劲别的范畴;四个方向的力才能形成圆和弧线运动,但对方的大脑可以作出判断,肢体的本能反应可以跟上你,随上你,对对方的威胁也不大。
只有是六个方向的圆弧运动,即立体的圆运动轨迹才能使对方对你的运动方向无法作出判断,这是太极拳有别于其他拳种的精妙之处。
你可以先出手打我,我一接手就干扰和改变了你的运动方向,使你处于被动和无目标状态,然后接着便是我的打击,这是太极拳“后发先至”的奥妙所在。
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形成了一定的肢体运动习惯、本能反应和思维判断模式,这些与太极拳所需要的劲力是不相同的甚至是相抵触的。
我们说通过太极拳运动的训练要去掉旧力,换上新力就是说要改变、规范和重新建立一种新的运动模式,这样产生的新力才能称之为太极拳的“劲”。
这个具有六个方向的劲力的特点是:前后是本能;左右是技巧;上下是奥妙。
心意混元太极拳练习的注意事项
心意混元太极拳练习的注意事项当代著名武术家、太极泰斗、北京陈式太极拳研究会会长冯志强先生,融太极传统理论,集毕生武学实践,在传统陈式太极拳的基础上,融入混元功法独创了心意混元太极拳,继承并发展了太极理论,将太极拳运动推向了一个崭新阶段。
下面店铺给你介绍一下心意混元太极拳练习的注意事项,欢迎阅读。
心意混元太极拳练习的注意事项心意混元太极拳的特点是以道家“天人合一”学说和太极理论为根据、以陈式太极拳法为基础、以养生健身的现代意识为指导而创编的一套从意识到形体运动“内外合一、上下相随、周身一家、混元一体”的拳法。
明确提出“内外俱炼,以内为主;动静相兼,以静为主;练养结合,以养为主”的原则。
在动作的编排上,心意混元太极拳把太极拳的八门五步融入肢体运动的缠绕螺旋圈中,连贯而流畅。
习练得法,自然会产生“练拳似休息,练拳似站桩,练拳似天地人合一,练拳似画图,练拳似游泳,练拳似自我按摩……”等等神奇感觉。
此功法适于男女老幼,各种体质的人们将其作为祛病健身,增强体质的运动。
因此一经问世,迅速广泛流传,深受海内外各界人士的欢迎,学练者与日俱增,实属必然。
本人(第一作者)2005年在哈尔滨开始习练、推介24式心意混元太极拳。
据我的体会,这套拳对于加强“天人合一”的意识训练、对于“一动_二太极”的深入理解、以及真正进入太极拳所要追求的那种“内外合一、混元一体”的境界,近乎完美和神奇。
习练后感觉轻松愉快,意犹未尽。
“打拳似休息”,这是太极拳这种健身运动的真正价值体现,也正是太极拳运动所应具有的现代属性。
因此,混元太极拳不愧为太极中的上乘拳种。
但是对于初学者,习练心意混元太极拳有一定难度。
习练者应具有一定太极基础,最好有一定的陈氏太极拳基础。
习练心意混元太极拳一般应从拳架入手。
先学会套路,逐步领会拳法、功法。
初学者若注意以下几点,将有助于尽快掌握本拳路的风格特点。
一、与多数传统太极拳类似,行拳过程中同样要立身中正,沉肩坠肘,圆裆松腰,意守丹田,平心静气,始于无极,动中求静。
最新-如何学好陈式心意混元太极拳 精品
如何学好陈式心意混元太极拳篇一:修炼《陈式心意混元太极拳》的感悟修炼《陈式心意混元太极拳》的感悟一作者:道云龙转贴自:本站原创点击数:559一、《何谓陈式心意混元太极拳》(以下简称“混元太极拳”)混元太极拳是冯志强老师以自身几十年间练拳行功的切身体会,集近代陈式太极拳名家陈发科老先生和心意六合拳传人胡耀贞老先生毕生武学之精粹,根据天地阴阳,混元运转的易理,结合中医养生之道创编的一种混元运动的太极拳。
为何要取名陈式心意混元太极拳呢?对于这一问题,外界很多人都不能理解老师的深层含义,说其是陈式,千真万确,此为陈式第十七代杰出代表陈发科老先生亲授,独有冯老师对此道感悟最深,从中掌握了太极拳的内涵精髓和真传练法。
在陈式后紧随心意二字,是冯老师看到如今武术界很多人习练陈式太极拳包括其他太极拳时着重外形拳架、努气用力、牵强发劲、急于求成,忽视了太极拳的内功拳性质,应以修炼内功为本,内外俱练,因而强调要用心来练,首先要用心来理解参悟太极之道。
老师常说:“练拳先明理,理通拳法精。
”太极拳是意气运动,而不是体力劳动。
提出“心意”二字则强调了“心意”在练太极拳中的重要性。
“心意”之后紧接混元二字。
何为混元呢?大从天地讲,宇宙间日、月、星辰都有各自的圆形运行轨迹,又互为整体却不相撞。
小从家庭、工作讲,家庭中夫妻、子女、兄弟子妹间都有自己的生活运动习惯,单位里各人都有自己的本职工作、各尽其责、和睦相处,如运转的好,工作顺利、家庭幸福。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这也是混元。
从练太极拳讲,每练一招一式,心与意,意与气,肩肘腕,腰跨膝,以及周身各个大小关节都在同一混元圈内运转,各自都有自己的运动轨迹。
心往一处想,意往一处去,气聚一点,外形内气,阴阳开合,同画一幅美丽的太极图,这就是混元。
据冯老师说:“当年陈发科老师常说陈式太极拳练到一定阶段,要向混元发展”。
也就是说混元是陈式太极拳的高级阶段。
总之,冯老师提出心意混元一词,是着重强调在练习陈式太极拳时要用心用意,行功走架要圆活自然。
如何学好陈式心意混元太极拳
如何学好陈式心意混元太极拳篇一:修炼《陈式心意混元太极拳》的感悟修炼《陈式心意混元太极拳》的感悟一作者:道云龙转贴自:本站原创点击数:559一、《何谓陈式心意混元太极拳》(以下简称“混元太极拳”)混元太极拳是冯志强老师以自身几十年间练拳行功的切身体会,集近代陈式太极拳名家陈发科老先生和心意六合拳传人胡耀贞老先生毕生武学之精粹,根据天地阴阳,混元运转的易理,结合中医养生之道创编的一种混元运动的太极拳。
为何要取名陈式心意混元太极拳呢?对于这一问题,外界很多人都不能理解老师的深层含义,说其是陈式,千真万确,此为陈式第十七代杰出代表陈发科老先生亲授,独有冯老师对此道感悟最深,从中掌握了太极拳的内涵精髓和真传练法。
在陈式后紧随心意二字,是冯老师看到如今武术界很多人习练陈式太极拳包括其他太极拳时着重外形拳架、努气用力、牵强发劲、急于求成,忽视了太极拳的内功拳性质,应以修炼内功为本,内外俱练,因而强调要用心来练,首先要用心来理解参悟太极之道。
老师常说:“练拳先明理,理通拳法精。
”太极拳是意气运动,而不是体力劳动。
提出“心意”二字则强调了“心意”在练太极拳中的重要性。
“心意”之后紧接混元二字。
何为混元呢?大从天地讲,宇宙间日、月、星辰都有各自的圆形运行轨迹,又互为整体却不相撞。
小从家庭、工作讲,家庭中夫妻、子女、兄弟子妹间都有自己的生活运动习惯,单位里各人都有自己的本职工作、各尽其责、和睦相处,如运转的好,工作顺利、家庭幸福。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这也是混元。
从练太极拳讲,每练一招一式,心与意,意与气,肩肘腕,腰跨膝,以及周身各个大小关节都在同一混元圈内运转,各自都有自己的运动轨迹。
心往一处想,意往一处去,气聚一点,外形内气,阴阳开合,同画一幅美丽的太极图,这就是混元。
据冯老师说:“当年陈发科老师常说陈式太极拳练到一定阶段,要向混元发展”。
也就是说混元是陈式太极拳的高级阶段。
总之,冯老师提出心意混元一词,是着重强调在练习陈式太极拳时要用心用意,行功走架要圆活自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何学好陈式心意混元太极拳篇一:修炼《陈式心意混元太极拳》的感悟修炼《陈式心意混元太极拳》的感悟一作者:道云龙转贴自:本站原创点击数:559一、《何谓陈式心意混元太极拳》(以下简称“混元太极拳”)混元太极拳是冯志强老师以自身几十年间练拳行功的切身体会,集近代陈式太极拳名家陈发科老先生和心意六合拳传人胡耀贞老先生毕生武学之精粹,根据天地阴阳,混元运转的易理,结合中医养生之道创编的一种混元运动的太极拳。
为何要取名陈式心意混元太极拳呢?对于这一问题,外界很多人都不能理解老师的深层含义,说其是陈式,千真万确,此为陈式第十七代杰出代表陈发科老先生亲授,独有冯老师对此道感悟最深,从中掌握了太极拳的内涵精髓和真传练法。
在陈式后紧随心意二字,是冯老师看到如今武术界很多人习练陈式太极拳包括其他太极拳时着重外形拳架、努气用力、牵强发劲、急于求成,忽视了太极拳的内功拳性质,应以修炼内功为本,内外俱练,因而强调要用心来练,首先要用心来理解参悟太极之道。
老师常说:“练拳先明理,理通拳法精。
”太极拳是意气运动,而不是体力劳动。
提出“心意”二字则强调了“心意”在练太极拳中的重要性。
“心意”之后紧接混元二字。
何为混元呢?大从天地讲,宇宙间日、月、星辰都有各自的圆形运行轨迹,又互为整体却不相撞。
小从家庭、工作讲,家庭中夫妻、子女、兄弟子妹间都有自己的生活运动习惯,单位里各人都有自己的本职工作、各尽其责、和睦相处,如运转的好,工作顺利、家庭幸福。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这也是混元。
从练太极拳讲,每练一招一式,心与意,意与气,肩肘腕,腰跨膝,以及周身各个大小关节都在同一混元圈内运转,各自都有自己的运动轨迹。
心往一处想,意往一处去,气聚一点,外形内气,阴阳开合,同画一幅美丽的太极图,这就是混元。
据冯老师说:“当年陈发科老师常说陈式太极拳练到一定阶段,要向混元发展”。
也就是说混元是陈式太极拳的高级阶段。
总之,冯老师提出心意混元一词,是着重强调在练习陈式太极拳时要用心用意,行功走架要圆活自然。
要切实理解何为太极,何为太极拳,用太极之理来指导练习太极拳。
是希望后辈们练习太极拳,一定要明太极之理,合太极之道,道法自然,自然而然。
二、混元太极拳的实质混元太极拳是内功拳,以修炼内功为本。
练内功首先是练内气,气是劲之体,劲为气之用。
太极拳的内功威力是靠太极拳的内劲来体现的,太极拳的内劲是拳术的统帅和核心,而太极拳的内劲是以精气神为物质基础的。
基于此,冯老师提出了:内外俱练,以内为主;动静相兼,以静为主;练养结合,以养为主(养精、养气、养神)修炼混元太极拳的三项原则,作为进入太极之门的指路明灯。
三、混元太极拳的特点首先混元太极拳恢复了太极拳的原本练法。
这是混元太极的精妙所在。
混元太极拳继承发扬了我国传统文化的精髓。
集养身、强身、技击为一体,建立了一整套精辟科学,合乎自然规律的练功体系。
其次从套路、功法的运动特点看有以下几点:1、以意行气心为主。
外形动作、神态、气势的变化是内部心神意气的外在表现。
2、内外合一上下随。
太极拳是大脑支配下的意气运动,讲究意气神形的高度统一,要求四肢百骸协调一致。
服从大脑的指挥。
做到“上下相随,内外合一,周身一家,混元一体”。
3、一松一紧济刚柔。
其是通过气的弛张,势的回环,折叠往返,蓄发相变,神气鼓荡来体现的。
要求刚柔兼至,混于无迹,这里的刚与柔是相对而言的。
4、浑身俱是缠丝圈。
缠丝功的内涵是心神意气缠绕抽丝,其外部表现是形体的螺旋缠丝运动。
陈式太极拳的刚柔内劲是通过缠丝劲体现出来的。
5、胸腹折叠运开合。
此乃混元太极拳的显著特点之一。
老师强调:胸腹开合折叠运化乃乾坤循环之道。
五脏藏于胸腹,一身虚实在胸腹,一身缠丝由胸腹而运。
若胸腹不思开合折叠,丹田不能吸引推拉,腰背不做左右旋绕,则内气难以鼓荡发动,中气难以出入循环,气不能缠绕于肌肤之间,贯通于骨髓之中,则无缠丝劲可言。
四、怎样修炼“混元太极拳”这一问题冯老师在《陈式太极拳入门》一书的入门须知、入门指引、入门说要等几章节中,从理论,到方法,注意事项等都作了详尽的论述。
望广大爱好者,特别是习练混元太极拳的同仁仔细研读。
在此就我练拳练功的体会及一些学员练习混元太极拳的情况作一些简单阐述。
混元太极拳是内功拳,以修炼内功为本,老师在入门指导中首先提到:“练拳须从无极始,阴阳开合认真求”。
这是前辈太极拳家对太极阴阳哲理及太极拳的高度和深刻概括,对怎样练好太极拳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
具体说来就是练太极拳首先要求无极,在练功中就是先站无极桩,要求全身心地放松,自然呼吸。
清心、静气、安神、养性,过得一段时日,即可练习混元气功,放松功,缠丝功等。
集中思想满慢慢体会阴阳开合,一呼一吸及体内气息的流动,意守丹田,慢慢忘却口鼻呼吸,注重丹田呼吸,毛窍都参与呼吸,调动人体潜能。
练气功时因动作单一,便于体会意气的运行,便于放松入门练太极,也就是人们所说的得气快,也便于体会内气与外形的合一,便于体会周身动作的柔顺与节节贯穿,所以说练功也是练拳。
这一过程是体会混元太极拳呼吸方式的过程,是放松的过程,是入静的过程,是扎基础的过程。
基础扎的牢,以后练拳进步就快。
学习太极拳套路,在明白太极之理的基础上,因人而宜,先学会和熟悉套路,这时需要在外形上多下功夫,每个动作手在哪里、方向、角度、步型步法怎样变换,做每个动作的目的都要清晰地表现出来。
身型要正直,动作准确到位,循序渐进,做每个动作要用意不用力,不要用强力去做,不要刻意追求,要从松沉入手求柔顺。
向下为松,向上也为松,合是松合,开是松开,松伸是肢体放长,伸筋拔骨,骨节开张。
老师常说太极拳是长拳,所以要大开大合。
待全身松开后再求柔顺、圆活,这就需要高度的协调性,在练拳时要注意做到上下相随,内外合一,周身一家,混元一体。
要想做到松、柔、圆、活,混元一体,关键要把腰跨练活,腰为一身之主宰,虚实转换全在腰。
腰要活,先要松,腰能松、能塌、能虚则能活,活而能转,转而则灵。
许多人在练拳时,前进后退,转身时虚实转换不彻底,不知道何种程度到位,该松的不能彻底的松,而该实的又不实,自己不知道毛病在哪里,其实关键就是腰没有放松到位。
混元太极拳从起式到收式的开合呼吸,整个过程就是意、气、神、形合一地描绘阴阳太极图,运行太极阴阳之理的过程。
通过升降循环、虚实开合,使阴阳二气盈虚消长,以太极之形来运太极之气,以太极之气来走太极之形。
每招每式的转换如行云流水,内气的一呼一吸,外形的一开一合,相互转换从不间断。
所以说练拳的过程也是练功的过程。
学习混元太极拳,不可急于求成。
要将混元太极拳的特点全部表现出来,更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要在平时的练习过程中慢慢地用心去领悟。
要顺其自然,其中有一个自然顺势、自然运化、自然得机、自然合道、自然积累、自然升华的过程。
因为混元太极拳是内功拳,所以在练习的过程中,在外形柔顺之后,要重视内气的培养,也就是冯老师常说的:“拿住丹田练内功”。
拳谚云:“一功二胆三技巧”,“力不敌法、法不敌功”。
所谓拳术的“术”,指的是用的方法,称术法或拳法,也称招法或着法。
法虽有万,而万法归一,一就是功夫,对太极拳来说就是内气,内劲或内功,得其一而万事毕。
所以,练太极拳必须“拳法、功法、养生法”三法合一,才能将练太极拳升华到练太极功夫的高度。
太极拳的内功威力是靠太极拳的刚柔内劲体现的,混元太极拳的刚柔相济是通过一松一紧来实现的,其也是阴阳开合认真求之所要求的,习拳练功,开展时为紧,沉合时为松,运劲时为紧,定式时为松,其实就是丹田的一呼一吸,开合鼓荡,练到一定时日,身体就像一个大气囊,以丹田为中心,开时,气由丹田运四体,合时气由四体归丹田,一开一合,丹田之气,不断壮大,气足、血旺、精满、神聚,则内功自然浑厚虚灵。
混元太极拳外形架子的开放圆活,手眼身法步的体现,是以精、气、神为物质基础的,故而不同阶段有不同的练法,即侧重点不同,也即冯老师提出的八步功夫:第一步养气混元生太极,第二步意气混元行太极,第三步活桩混元沉太极,第四步缠丝混元旋太极,第五步整体混元合太极,第六步弹性混元崩太极,第七步虚灵混元返太极,第八步一粒混元养太极。
练拳的道理,许多人都认为自己懂,可要练好太极拳则是不容易的事,可见其并不真懂,最多见的是急于求成,意念过重,故而不能放松而适得其反,所以练拳宜慢不宜快,慢则能思上下是否相随,慢则能知内外是否合一,慢则能求神不断,慢则能周身一家。
慢可留心转关处,转关之处最奥妙,此处不留心,消息终迷茫。
要平心静气,、静心慢练,随着外形动作的和缓转移,引动内气于体内无微不至的细细运行,使意气相合,神形合一,顺其自然之势,听其自然之运,得其自然之机,合其自然之道,渐入物我两忘之境。
慢练出真功,冯老师常讲:“二路也当一路练;慢练为养,快练为伤;光练不懂养白练功不长。
”从而强调慢练,静练的重要性。
总之,练习混元太极拳,先要明理,再在老师的指导下,先求松、沉、柔、顺,再求劲力顺达,意、气、神、形,缺一不可。
要平心静气,循序渐进,日久功深,进而求达;得内气、长内功、增内劲,祛病延年而养生,强身防身而有技击之功效。
慢慢领悟其中之奥秘,从而达到:打拳无形、散手无招、见手分离的崇高境界。
修炼《陈式心意混元太极拳》的感悟二作者:道云龙转贴自:本站原创点击数:586一、何谓《陈式心意混元太极拳》(以下简称“混元太极拳” )混元太极拳是中国当代著名武术家、陈氏太极拳第十八代宗师、陈式心意混元太极拳的创始人冯志强老师以自身几十年练拳行功的切身体会,集近代陈式太极拳名家陈发科老先生和心意六合拳传人胡耀贞老先生毕生武学之精粹,根据天地阴阳、混元运转的易理,结合中医养生之道,创编的一个优秀拳种。
冯老师出生于河北一武术世家,8岁开始习练少林功夫,12岁到北京苦练通臂拳,20岁时拜心意六合拳高人胡耀贞老先生为师,习练心意六合拳。
此时冯老师功夫突飞猛进,五弓齐备,身具弹簧力,在北京武术界已是备受瞩目。
解放初期,胡耀贞老先生将其爱徒推荐给自己的知交好友,陈氏太极拳的杰出代表,第十七代宗师陈发科老先生。
几十年后,真正继承陈发科老先生衣钵,将陈式太极发扬光大并推向世界的,正是这位外姓传人。
文革后,冯老师先后三次应大队党支部邀请,赴陈家沟教拳,并尊其恩师陈发科老先生的嘱托,将陈式太极拳传授给陈家第十九代弟子,陈家弟子也多次到北京继续深造学习。
这些活动都将永载陈式太极拳发展史册。
既然是陈式太极拳,为何又要取名陈式心意混元太极拳呢?对于这一问题外界很多人不理解老师的深层含义,须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理解。
1、太极拳的源流及传承。
关于太极拳的起源,流传着多种说法。
目前主流观点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类认为,太极拳发源于河南省温县陈家沟,由陈氏第九代传人陈王庭所创。
一类认为,在此之前早有太极拳,大约在南朝韩拱月、程灵洗开始,经唐朝许宣平、李道子,宋时程必,元时张三丰,明清王宗岳、蒋发、清中叶由河南省温县陈家沟的陈氏第十四代传人陈长兴发展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