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专题训练:科普文阅读(含答案)

合集下载

2024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专题基础练专题一语言文字运用文体1科普说明作业课件

2024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专题基础练专题一语言文字运用文体1科普说明作业课件
第③处,根据前面的“由于”可知,前后形成因果关系,为什么要“注意自我隔离,避免交叉感染”呢?因为流感病 毒传染性较强,故此处应填“传染性较强”之类的内容。
文体强化
7. 文中有两处逻辑问题,请分别指出并加以说明。(4分)
参考答案 7.【参考答案】 ①“还更因为接触被病毒污染的物品”讲的不是流感病毒的传染途径,前后内容不对应,且和前 文没有递进关系;②“而流感则表现为全身性的症状……会因此罹患流感肺炎”因果关系失当,“高热、头疼、乏力、 全身肌肉酸痛等”不是“罹患流感肺炎”的原因。(答对一处给2分,只找出相应句子每处给1分) 【解题思路】 分析语句的逻辑问题,要重点关注文段中表示并列关系、因果关系、递进关系、转折关系等的 语句,分析这些语句是否合乎逻辑和常理,是否与前后文连贯等。第一处,“还更因为接触被病毒污染的物品”中的 “因为”表明,此处说的是流感病毒传染的原因,而前面的“流感病毒主要通过……接触传播”说的是流感病毒传染 的途径,从内容上看,前后是脱离的,逻辑上也没有“还更”所表达的递进关系。第二处,“而流感则表现为全身性的 症状,即高热、头疼、乏力、全身肌肉酸痛等,有少部分流感患者会因此罹患流感肺炎”前后分句之间不构成因果 关系,故此句中的“因此”不合逻辑。
,很
快,(
)。如今,宇航员们已能在太空中自如地使用各种餐具,与地面用餐相当接近。与此同时,太空食品的
种类也丰富起来。正因为目前国际空间站中有上百种餐品,使得宇航员可以自由选择自己的用餐计划——然而
这一用餐计划是每八天循环一次的。而且宇航员们还在不停地开发新的太空料理:小饼干、寿司、花生酱冰棍,
甚至是“昨天的咖啡”——采访中一位航天飞机的指挥官曾自豪地展示过一批再生水,而原料是什么,自
文体强化 文体1 科普说明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科普文的常见题型》专题复习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科普文的常见题型》专题复习

高考一轮总复习 ·语文
思考角度
文中对应
比喻
“澳洲看起来像个孤儿”运用了________的修 辞,生动形象地____________________。
拟人
“岛屿在镣铐中憔悴”“古老的非洲耸起肩 膀”,使用了________的修辞,“憔悴”“耸起 肩膀”生动形象地表现了________________,从 而表现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高考一轮总复习 ·语文
⑥不准确的地图,有时却有助于发现新的地方。伟大的地 理学家托勒密以为欧洲和亚洲横跨大半个地球(今天,我们都 知道欧亚二洲只占地球面积的1/10)。托勒密的数字,流传了 13个世纪。哥伦布就借用这个数字,向西班牙国王游说,说他 向西航行,可轻易地抵达东方。哥伦布很幸运,走到一半就见 到了美洲。
高考一轮总复习 ·语文
科普文的常见题型
高考一轮总复习 ·语文
(一)鉴赏语言
[2015·广东省卷]
简要分析文中画线部分的语言 特色。
[2012·山东省卷]
第③④段的语言有哪些特点? 请作简要分析。
[2012·福建省卷]
请就这篇文章的语言特色,谈 谈你的看法,并举例说明。
高考一轮总复习 ·语文
其他设问方式: (1)科普文章的语言除准确严谨外,还具有不同于一般 说明文的语言特色,结合文章简要分析这些不同的语 言特色。 (2)本文语言有何特点?请举例说明。 (3)科学语言的生动性是与准确性紧密联系的,在文中 任意选取一句,赏析其语言特色。 (4)科普文的语言也可以生动,结合文章简要分析×× 句子分别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表达效果。
高考一轮总复习 ·语文
(二)赏析科普文标题答题角度
关注标题 标题的关键词往往揭示了文章的核心内容或思 的关键词 想。分析时一定要将其与文章内容联系起来。

高三语文一轮专题训练【专题27】科普文阅读(含答案)

高三语文一轮专题训练【专题27】科普文阅读(含答案)

专题二十七科普文阅读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动物预测地震之谜孝文①科学家近日表示,动物能够在地震即将发生前感知到地下水发生的化学变化,从而预测地震。

2009年,在意大利拉奎拉地震发生前几天,当地的蟾蜍纷纷离开池塘。

观察到这一现象后,科学家开始对这种化学效应进行研究。

研究结果表明,我们可以通过观察动物出现的异常行为预测地震。

②研究小组描述了这样一种现象:地壳中受压的岩石释放出带电粒子,并与地下水发生反应。

生活在地下水中或附近的动物对其发生的任何化学变化都非常敏感,可以在岩层断裂并引发地震前几天就预感到将有地震发生。

③此项研究由美国宇航局的弗莱德里曼·弗伦德和英国开放大学的雷切尔·格兰特领导。

他们希望自己的研究发现能够促使生物学家和地质学家展开密切合作,通过研究动物的行为识别地震即将发生前出现的一些难以捉摸的征兆。

④拉奎拉的蟾蜍并不是在地震发生前行为出现异常的第一个例子,历史上曾多次出现有关这种现象的报告。

地震发生前,一些爬行动物、两栖动物和鱼类的行为都会出现异常。

在1975年的中国海城,很多人发现蛇钻出巢穴,1个月后,这座城市遭受大地震袭击。

这是一个特别奇怪的现象,因为当时正值冬季,蛇正在冬眠。

蛇洞外的温度低于0℃,冒险离开蛇洞对这些冷血动物来说无疑是一种自杀性行为。

⑤然而,无论是爬行动物从冬眠中苏醒,两栖动物逃离池塘,还是深海鱼类游到海面,都只是个别现象。

由于大地震较为罕见,即使对动物进行深入研究,通过观察其行为变化预测大地震也很难做到。

这也正是拉奎拉蟾蜍的特殊性所在。

作为博士项目的一部分,身为开放大学生物学家的雷切尔·格兰特当时一直对蟾蜍群落进行着监视。

她回忆说:“这非常具有戏剧性。

所监视的96只蟾蜍几乎在短短3天内变成0只。

在此之后,美国宇航局与我取得了联系。

”⑥宇航局科学家当时一直对岩石受到强大压力时的化学变化进行着研究。

他们希望确定这种变化是否与蟾蜍大批撤离有关。

高考语文专题(19)科普文章阅读及答案

高考语文专题(19)科普文章阅读及答案

专题十九科普文章阅读[学法——理清顺序,品味语言] [视情选学,有备无患] [把握文体特征]明结构,快读文;知特点,准做题科普文章近乎以前提到的科技说明文,指研究自然科学及技术方面的文章,包括物理学、化学、植物学、矿物学、生理学和数学等以及它们大大小小、远远近近的分支。

近几十年来,众多的边缘学科的形成,更使这一领域日新月异,令人目不暇接。

科普文章的阅读成为高考中现代文阅读的重要组成部分。

因此,本专题从把握科普文章的定义与文体特点入手,让考生学会阅读科普文章,并运用基本的阅读方法掌握科普文章的内容概要。

一、科普文章的内涵科普就是科学技术普及的简称。

人类的科学和技术活动,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科学技术的研究与开发,二是科学技术的传播与人才培养。

因此,科普是科技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科普文章就是把人类研究开发的科学知识、科学方法,以及融化于其中的科学思想和科学精神,通过多种方法、多种途径传播到社会的方方面面,使之为公众所理解,用以开发智力、提高素质、培养人才、发展生产力,并使公众有能力参与科技政策的决策活动,促进社会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

二、科普文章的类别科普文章大致可分为两种:一种是科学说明文,一种是科学小品。

高考试卷中的选文大多采用科学小品,科学小品是带有文学色彩的科技说明文,形式简短,内容通俗,语言既准确简明又形象生动,融知识性与趣味性于一体。

这里主要介绍科学小品的相关知识:1.科学小品的概念科学小品是一种以科学为题材的小品文。

它用文学笔法来写,寓科学性、知识性、趣味性、娱乐性为一体,使读者在文学欣赏中获得科学知识。

科学小品一般短小精悍、通俗易懂、语言丰富多彩、形式生动活泼,读这类文章能活跃思维、丰富知识、开阔视野,很受广大读者的喜爱。

2.科学小品的主要特点(1)内容的科学性科学小品的科学性非常重要,内容必须合乎科学,引用的资料必须可靠,数据必须准确。

写科学小品的目的就是向人们普及科学知识,如果介绍的知识不合乎科学,不仅达不到写作目的,还会造成很坏的影响。

高三语文科普文阅读专项训练试题(含答案).doc

高三语文科普文阅读专项训练试题(含答案).doc

高三语文科普文阅读专项训练试题(含答案)板块一科普文阅读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追踪逃亡者气喘吁吁的逃亡者自以为已经逃过了追踪,殊不知他留下了更多的线索,因为没有比身体更会背叛我们的了。

在这座城市里,假如有一个叫罗杰的在逃犯,所有的警察都在追捕他:是他犯下了命案,就像卡里格兰特在《西北偏北》里那样?还是他掌握了国家机密,一如威尔史密斯在《全民公敌》里扮演的角色?或者和《第九区》里的沙尔托科普雷一样,是名高危病患那样?这些都无所谓。

我们只知道,借助夜色的掩护,他在遍布全城的监视摄像头下消失了。

成功脱逃了?当然没有!因为人们的身体总是会出卖自己的主人。

首先是体温,它在红外线下是最容易被察觉的。

人类与所有的热血动物一样,永远靠燃烧能量来维持身体活动,持续散发出相当于100瓦灯泡那样的辐射。

再没有比使用特殊的望远镜或摄像头识别一个清晰浮现在稍冷背景前的热血两足动物更容易的事了。

这种侦测手段甚至在几十公里外都是有效的。

我们的身体也会经常留下一些气味。

为了帮助维持身体的热量平衡,我们有300万到400万条汗腺。

汗液包含水和盐,还有尿素和氨水。

汗液本身没有什么气味,但会由于寄生在皮肤上细菌的繁殖发出令人作呕的酸味。

汗水和成百上千个从腋下和腹股沟的特殊腺体集中散发出来的号称信息素的气味分子,可以组成每个人特殊的气味线索。

它可以影响到身边数米范围内的环境,并持续几个小时之久,足以让警犬大展身手。

当然,罗杰可以穿上石棉防护服来隐藏体温,喷洒廉价古龙水来掩盖自己的气味。

但是不呼吸对他而言实在太困难了。

尽管呼吸的声音就连本人也很难觉察,但还是可以被几十米外的监听装置捕捉到。

另外,罗杰一张嘴就会在空气里呼出不同气体的混合物。

其中自然包括从肺中呼出的二氧化碳,以及来自胃的丙醇和数种碳氢化合物(乙烷、2甲基戊烷、异戊二烯等)。

在封闭空间中,这一混合气体能明白无误地指示有人存在。

即使气味还不足以出卖罗杰,他的心脏也会改变这一切。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科普文章类文本阅读专项训练知识点及练习题含答案(1)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科普文章类文本阅读专项训练知识点及练习题含答案(1)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科普文章类文本阅读专项训练知识点及练习题含答案(1)一、科普文章类文本阅读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因为宇宙辽阔无垠,所以那些我们所熟悉的适用于地球的量度单位——米、英里等等已经没有意义。

我们用光速来量度距离。

一束光每秒钟传播18.6万英里,约30万公里,也就是7倍于地球的周长。

一束光从太阳传播到地球用8分钟的时间,因此我们可以说,太阳离我们8光分。

一束光在一年之内约穿过10万亿公里的空间,这个单位称为1光年。

地球是宇宙中的一个地方,但决不是唯一的地方,也不是一个典型的地方。

任何行星、恒星或星系都不可能是典型的,因为宇宙中的大部分是空的。

唯一典型的地方在广袤、寒冷的宇宙真空之中,在星际空间永恒的黑夜里。

相比之下,行星,恒星和星系就显得特别稀罕而珍贵。

假如我们被随意搁置在宇宙之中,我们附着或旁落在一个行星上的机会只有1/l033。

在日常生活当中,这样的机会是“令人羡慕的”。

可见天体是多么宝贵。

(摘编自卡尔·萨根《宇宙的边疆》)材料二:现代大爆炸理论目前是解释宇宙起源的主流理论,它预测我们身处的这个宇宙来自于暴胀,即在宇宙大爆炸发生后的极短时间内,宇宙以指数形式膨胀。

宇宙学家普遍认为,一旦开始,在宇宙中的某些区域内,它就永远不会停止。

在这些区域内,量子效应会使暴胀永远进行下去。

所以从整个宇宙来看,暴胀的过程是没有终点的。

在这个被称作“永恒暴胀”的理论中,我们的可观测宇宙只是一个宜居的“口袋宇宙”,是一个暴胀已经停止而恒星和星系得以形成、生命得以出现的局部区域而已。

2017年接受采访时,霍金表示:“永恒暴胀理论通常预测我们的宇宙像是一个无限的分形,其中布满被暴胀海洋分隔开的不同的口袋宇宙。

一个口袋宇宙中的物理和化学定律可能和另一个口袋宇宙中的定律完全不同,这样就共同组成了一个多重宇宙。

”在采访中,霍金表示他不是多重宇宙理论的支持者,“因为如果多重宇宙中不同的宇宙太大甚至是无限大的话,这个理论不可能被检验。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科普文章类文本阅读专项训练复习题含答案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科普文章类文本阅读专项训练复习题含答案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科普文章类文本阅读专项训练复习题含答案一、科普文章类文本阅读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笙的前身是“和”。

“和”,甲骨文写作,,左边表示形,如同笙的样子,右边的“禾”字表示读音。

“和”并不是一个单纯的符号,而是取象于笙这件和谐共鸣的乐器。

“笙,生也,象物贯地而生也。

”作为乐器的“笙”,通“生长”的“生”,有万物生发的意思。

笙斗就像大地,簧片像种子,笙苗就像生长出来的万物。

当我们演奏笙的时候,一呼一吸好似一阴一阳,与《道德经》的“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殊途同归。

这说明了笙与道家文化“天人合一”观念的同一性。

《齐物论》中讲到了“地籁”“人籁”“天籁”三位一体的和谐观念,“籁”字也是笙的名字。

笙发音,气振簧鸣,气停音止,恰恰蕴藏着天地间万物欢歌的含义。

笙可以中和那些个性鲜明的民族乐器,如唢呐、二胡、琵琶等。

这些乐器独奏的时候,往往能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但在合奏的时候,若个性过分夸张,反而让彼此间无法交融。

有了笙,这种问题就能得到一定程度的缓解。

因为笙的每一个音,都用两个以上的音组合起来演奏。

这种多音组成的传统和声具有很宽的泛音频谱,可以补偿合奏中缺失的频段,让音乐听起来更加丰满圆融。

二胡的滑音,唢呐的嘹亮,鼓的高亢,《十面埋伏》里一把琵琶就能演绎出千军万马,这些音乐表达对于笙来说,都是望尘莫及的。

笙是簧片乐器,这种发音原理决定了它的局限性。

但笙奏出的音乐虽然直接但不僵硬,可以委婉但决不谄媚妖娆,这种疏朗简洁的艺术魅力,是其他乐器所无法比拟的。

笙的这种音乐之美,恰恰是庙堂之气与君子之义的绝佳表现:喜不必得意忘形,悲不必哭天抢地。

中国古代士大夫阶层习惯用一种有节制的优雅姿态来抒发内心的感情。

这种细腻而深刻的处置,或许就是我们祖先面对无常人生的淡定和从容。

清朝人评价姜夔的词如“瘦石孤花,清笙幽磬”,唐代《游春台诗》中亦有“凤凰三十六,碧天高太清”。

这里的凤凰,指的就是笙。

笙声为“清”,而“清”是中国独有的美学概念。

2025版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复习任务群1信息性阅读专题2科普类文本阅读整体阅读指导

2025版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复习任务群1信息性阅读专题2科普类文本阅读整体阅读指导

专题2 科普类文本阅读整体阅读指导1.科普文章已进入新高考信息性阅读的命题范围。

如2020新高考Ⅱ卷选用了有关微生物的科普文章。

2.命题所选用的材料,具有知识丰富、可读性强、探究点较多等特点。

从考查的趋势看,选材既注重文本的真实性和实用性,又贴近现实生活,体现了时代特色。

3.科普类文本阅读考查形式灵活,一般为选择题与简答题相结合,文字材料与图表材料相结合,信息归纳与文体特征考查合理搭配,考查形式多种多样,创新题型屡见高考试卷。

阅读导引一、科普文章的基本概念科学是人类认识世界的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动人类文明发展的主要动力,是人类文明的主要标志,而优秀的科普作品不但传播科学知识,弘扬科学精神,还能激发人们探求世界、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兴趣。

科普文章就是把已有的科学知识、科学方法,以及融于其中的科学思想和精神,通过文字的方式表达出来,使之成为读者所能理解的文章。

二、科普文章的一般分类科普文章大致可分为两种:一是科学说明文,二是科学小品。

高考大多选用科学小品。

科学小品是一种以科学为题材,带有文学色彩的科技说明文,形式简短,内容通俗,语言既准确简明又形象生动,融知识性与趣味性于一体。

三、科普文章的基本特征1.内容的科学性。

内容必须合乎科学,引用的资料必须可靠,数据必须准确。

2.文笔的生动性。

生动性体现在善于记叙和描写,善于穿插趣闻,善于运用修辞。

3.内容的通俗性。

它以普及科学知识为己任,所以它必须深入浅出,通俗易懂地解释、介绍、表现科学知识。

四、科普文章的阅读方法其文本阅读根据呈现方式的不同,可分为以图文结合方式呈现的文本和不同文本材料的纯文字文本的信息组合体两类,这些文本紧密围绕同一主题,材料之间形成一种互补的关系,考查考生快速完成对碎片化信息的筛选,用连贯的逻辑思维把握其内在关联,用批判性思维去审视和判断来源不同的信息的能力。

混合类文本阅读与论述类文本阅读解题步骤有类似之处,可采用三个步骤。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语文科普文章类文本阅读专项训练试题附解析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语文科普文章类文本阅读专项训练试题附解析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语文科普文章类文本阅读专项训练试题附解析一、科普文章类文本阅读1.阅读下文,完成文后各题。

文学的自尊陈占敏①21世纪的小说,招数迭出,花样翻新,小说家们施出了浑身解数,要夺回日益失去的小说读者,中外小说家莫不如此。

可是招数变来变去,花样翻来翻去,细看来不过还是那么几招,要么以新奇取胜,要么以刺激夺人,或者在情节内容上,或者在技术手法上。

像石黑一雄那样,从容平静地写来,不玩招数,不弄玄虚,只是笔笔落实,平实展开,需要什么样的勇气啊!这考验的不仅仅是作家的才华和功力,还有作家的自信和自尊。

②是的,很少有作家像石黑一雄那样,着力于表现人的自尊了。

他最著名的长篇小说《长日留痕》(又译《残日》),写一个管家的自尊。

从人物设置上,石黑一雄就为自己构筑了一个巨大的困难需要去克服。

管家的身份,决定了要写出那份自尊是多么困难。

父亲——管家,在司机刚好休假的时候,被招来开车,陪两位绅士外出。

闲极无聊,两位绅士对车外出现的风景感到了腻烦,开始对父亲的“错误”肆无忌惮地嘲弄,以此来取乐。

父亲恰如其分地既维护着个人尊严,又准备听任调遣地驾着车。

两位绅士在对父亲口出恶言、极尽凌辱之事感到疲倦时,又开始议论攻击他们的东道主,也就是父亲的雇主,言词愈来愈低贱阴险。

父亲忍无可忍,猛然刹住车,打开车后门,在离车门一两步远的地方站定,两眼紧紧地盯着车内。

就这样过了一会儿,一位绅士问,我们不再继续旅行了吗?父亲不予回答,只是继续静静地站在那里。

终于,一位绅士表示,他们刚才的谈话的确有点鲁莽,这再也不会发生了。

就是这样,没有剑拔弩张,没有急风暴雨,没有咆哮,一切都是静静地进行,静静地较劲,连空气都是静静的;可是,就是在这样的平静中,蕴蓄着极大的张力,像一张弓拉满了,紧紧地绷着,“引而不发,跃如也”。

③对人的自尊的关注,贯穿着石黑一雄的大部分作品。

这定然与石黑一雄的出身经历有关吧。

他生于日本长崎,5岁时随父亲到英国定居。

他的出生地,那块遭受过原子弹袭击的土地,在他稚幼的心灵中会不会留下伤痕?他需要怎样保持着一个外来人的自尊,才能够在异乡的土地上立足成长?石黑一雄的另一部长篇《远山淡影》里,要搬家随母亲远行的万里子,一定要带上她那些小猫,她一再申明自己的想法:“你说过我可以留着它们”,“可是你说过我可以留着它们”……就这样一再重复,一再申说。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检测卷:科普文阅读(含详解)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检测卷:科普文阅读(含详解)

科普文阅读 (满分:分 时间:60分钟) 一、[2014·北京卷]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5~17题。

说到光伏发电,人们往往会想________________。

光伏效应就是太阳光射在硅材料上产生电流直接发电,使其能量达到最佳转换的效果。

以硅材料的应用开发形成的产业链条,业内称之为光伏产业。

光伏效应的重要条件就是离不开太阳能资源,而太阳能资源则具有永不枯竭的优势。

光伏发电可以追溯到上个世纪的70年代,由于两次石油危机的影响,光伏发电在发达国家受到高度重视,发展较快。

自1969年法国建成世界上第一座太1平可安装100兆瓦光伏阵列,每年可发电亿度。

我国有荒漠面积108万平方公里,如果开发利用1%的荒漠,就可以发出相当于2003年全国一年的用电量。

丰富的太阳能资源,为光伏发电技术的发展提供了可靠的基础能源。

值得欣慰的是,为鼓励新能源的开发和利用,国家近年出台了一些关于发展新能源的政策,其中《关于实施金太阳示范工程的通知》已公布实施,2013年更是加快了光伏发电示范项目和相关基础能力建设的步伐,体现了国家政策对正在起步阶段的光伏发电技术研发的扶持和鼓励。

(取材于2013年《科技生活》陈雷博的文章)链接材料:光伏发电系统的主要部件是太阳能电池、蓄电池、控制器和逆变器。

其特点是可靠性高、使用寿命长、不污染环境、能独立发电又能并网运行,受到各国企业的青睐,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下列是为第一段横线处补写的句子,其中最能够使文意完整、贯通的一项是(3分)( )光伏发电是能形成产业规模的光伏发电是光伏效应的另一说法光伏发电的原理是很容易理解的光伏发电是光伏效应的一种应用15.D [解析] 本题考查依据文本内容进行合理推断的能力。

前文说的是光伏发电,后文说光伏效应,所以横线处必然从光伏发电过渡到光伏效应,故A、C项错误;由后文可知,光伏效应是光伏发电的原理,所以B项错误。

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含链接材料)的理解与分析,正确的两项是(4分)( )光伏发电系统属于新兴的能源产业,有传统的煤电水电系统无法比拟的优势,受到很多国家高度重视。

2018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第2部分专题4科普文章阅读(有答案)

2018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第2部分专题4科普文章阅读(有答案)

专题四科普文章阅读(含报告)本专题的复习思路类似新闻与访谈两个专题,在熟悉文体特点、阅读技巧的基础上,结合文本的文体特征,重点突破“科普文的语言”和“科普文的手法和标题艺术”两大题型,与其他文本类似的考点不再涉及。

【文体知识概略】一、文体特点(一)科普文的内涵“科普”就是科学技术普及的简称。

人类的科学和技术活动,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科学技术的研究与开发,二是科学技术的传播与人才培养。

因此科普是科技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科普文就是把人类研究开发的科学知识、科学方法,以及融汇于其中的科学思想和科学精神,通过多种方法、多种途径传播到社会的方方面面,使之为公众所理解,用以开发智力、提高素质、培养人才、发展生产力,并使公众有能力参与科技政策的决策活动,促进社会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

(二)科普文的类别科普文章大致可分为两种:一种是科学说明文,一种是科学小品。

高考试卷中的选文大多采用科学小品。

这里主要介绍科学小品的相关知识。

1.科学小品的概念科学小品是一种以科学为题材的小品文。

它用文学笔法来写,寓科学性、知识性、趣味性、娱乐性于一体,使读者在文学欣赏中获得科学知识。

科学小品一般短小精悍、通俗易懂、语言丰富多彩、形式生动活泼,读这类文章能活跃思维、丰富知识、开阔视野,很受广大读者的喜爱。

2.科学小品的主要特点(1)内容的科学性科学小品的科学性非常重要,内容必须合乎科学,引用的资料必须可靠,数据必须准确。

写科学小品的目的就是向人们普及科学知识,如果介绍的知识不合乎科学,不仅达不到写作目的,还会造成很坏的影响。

比如,有科学小品提出“盆花不宜在室内过夜”,理由是植物在夜间要吸入氧气,呼出二氧化碳,在室内过夜,有害人的健康。

事实上,每300平方米叶面呼出的二氧化碳才相当于一个人的呼出量。

可见,几盆花放在室内过夜,不会影响人的健康。

(2)文笔的生动性文笔的生动性是科学小品区别于一般说明文的主要标志。

生动需要:一是要善于记叙和描写,二是要善于穿插趣闻,三是要善于运用修辞。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科普文章类文本阅读专项训练知识归纳总结含答案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科普文章类文本阅读专项训练知识归纳总结含答案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科普文章类文本阅读专项训练知识归纳总结含答案一、科普文章类文本阅读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材料一:我很高兴发现一群和我一样喜欢自然的孩子,但聊着聊着就发现他们中有一半人最喜欢的是在自然里骑车。

有个男孩说:“我和爸爸在沙漠里骑车,基本上都不走大路。

我爸爸和越野车们赛车。

他说就算走大路去沙漠也很好玩,因为还是可以看到动物,而且和汽车比赛很有趣。

”还有个男孩说:“我们每年8月都去犹他州,我妈妈的朋友有3辆全地形车。

我们骑着好玩,但最主要是晚上看鹿啊臭鼬啊之类的动物。

你要是把鱼的内脏丢在外面,晚上出去就能看到5头黑熊。

太好玩了!”第三个男孩说:“我们每周末都去沙漠,他们那儿有比赛。

有个小山没人去,因为上面都是石头,所以我们把它改造了一下,上山后可以跳下去,我们在那儿看到蛇洞和蛇了。

热的时候我们就出去找蜥蜴。

”还有一个女孩天真地补充说:“我爸爸有辆四轮驱动的卡车,我们去沙漠,不去自然之类的地方。

”(摘编自理查德·洛夫著,郝冰等译《林间最后的小孩——拯救自然缺失症儿童》)材料二:【注】其他,指机构一类的特殊群体,如政府机构等。

自然教育,指以有吸引力的方式,让人们在自然中体验、学习关于自然的知识,建立与自然的联结,树立生态的世界观。

材料三:去爱非人类的生物,其实并不太困难,只要多了解它们就不难办到。

这种能力,甚至是这种倾向,可能都是人类的本能之一。

这种现象被称为“亲生命性”,是一种与生俱来、特别关注生命以及类似的生命形式的倾向,有时甚至会想与它们进行情感交流。

人类能够很敏锐地分辨出生命与无生命。

我们认为其他生物是新奇、多样的。

未知的生物,不论生活在深海、原始林,还是遥远的深山中,都会令我们觉得兴奋。

其他星球上可能有生物的想法,也总是吸引着我们。

恐龙更是人们心目中生物多样性消失的象征。

在美国,参观动物园的人数要超过职业运动比赛的观众数。

而在华盛顿的国家动物园,最受欢迎的是昆虫馆,因为这儿展示的物种最新奇,样式也最多。

2024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科普文的文体知识及说明方法、语言特色++课件24张

2024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科普文的文体知识及说明方法、语言特色++课件24张

⑥列数字:引用准确无误的数字,使所要说明的事物准确化,以便 读者理解。 ⑦作比较:用具体的或熟悉的事物和说明对象进行比较,突出事物 的特点,使读者得到具体而鲜明的印象。 ⑧分类别:将被说明的对象,有序地按照一定的标准划分成不同的 类别,一类一类地加以说明,帮助读者掌握说明对象的特征,头绪 分明。 ⑨列图表:辅助文字说明事物,具有简明、概括、形象的特点。 ⑩摹状貌:摹写事物的形状、体貌,使说明的事物更生动、形象、 逼真,使人有鲜明深刻的印象。
五、科普文的语言特点
科学性:科学性的体现就是准确、严密、平实。 文学性:文学性的体现就是生动、形象、具有感染力。
科学性:准确严谨、平实客观、通俗易懂 文学性:生动形象、有趣味性
(一)如何体现语言特点?
➢为表现语言科学性,常用到下定义、列数字、作比较、举例子等 说明方法,语言客观,读起来亲切自然;另外讲究用词准确。
(四)对点练习
材料一中画线句运用了哪种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4分) 这个经集成化、小型化设计后的系统,虽然仅有一本B5书的
大小,却有着比以往系统更强大的芯片运算能力,能快速精准采 集发动机参数并做出实时诊断。
【参考答案】作比较;把现在的系统和以往的系统进行比 较,突出地说明了“长六改”的紧急关机系统具有体积小、 功能强大的特点,使说明更加具体深刻。
令读者信服。
1分
学生答案二:严谨,运用作比较、列数字的说明方法,准确严谨地说
明了重水的特性和功能。
2分
参考答案:
准确严谨。这一组句子运用了列数字和作比较的说明方法,通过具体 数据的对比,准确严谨地说明了重水与普通水的区别,科学具体,令 读者信服。
下面的句子体现了科普文语言的什么特点,请简要分析。 在大自然中,普通水很多,然而重水却很少,在50吨水里大约只含 有7.5公斤重水。

2024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专题基础练专题五信息类阅读文体2科普文作业课件

2024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专题基础练专题五信息类阅读文体2科普文作业课件
我们在观察父母与朋友时,看到的都是由无数细胞组成的个体:由一颗独立的大脑指导行为,通过基因组调控 生命活动。但这只是一个便于理解的假想系统。事实上,我们每个人都是一支军团,从来都是“我们”,而不是“我”。 忘记奥逊·威尔斯口中的“孤独”吧,请听从沃尔特·惠特曼的诗句:“我辽阔博大,我包罗万象。”
(摘编自埃德·扬《我包罗万象》,郑李译)
文体强化
我们观察白蚁、海绵时,也相当于在观察自身。它们身上的微生物或许与我们不同,但是都遵循相同的生存 规律。珊瑚礁里的微生物因为经历污染和过度捕捞而变得杀气腾腾,人类肠道中的菌群在不健康的食物或抗生 素的侵袭下也会让人发生奔涌的腹泻。老鼠肠道中的微生物会左右它们的行为,而我们自己肠道内的伙伴也可 能潜移默化地影响我们的大脑。没有一个物种独自生存着,所有生命都居于布满微生物的环境之中,持久地往来、 互动。微生物也会在动物之间迁移,在人体与土地、水、空气、建筑以及周围的环境之间跋涉,它们使我们彼此 相连,也使我们与世界相连。
文体强化
都一样——唯一的例外,是科学家在实验室无菌环境下极其小心地培育出来的极少数动物。我们身上仿佛在举 办一场盛大的微生物展览,展品统称为微生物组。它们生活在我们的皮肤表面、身体内部,甚至是细胞内部。其 中大部分是细菌,也有一些是其他的微小生命体,例如真菌(比如酵母菌)和古菌——后者的身份至今保持神秘,还 有数量多到难以估量的病毒。
参考答案 2.C “日常生活中人们常把微生物与疾病联系在一起”无中生有。
文体强化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他们踏出的一小步既是人类的一大步,也是微生物的一大步”,这说明在人类登上月球之前,月球上可能还没有 地球上的微生物。 B.“还有一些动物在出生的那一瞬间就有了伙伴”,当我们出生时,微生物会伴随我们而生,同理,当我们死亡后,微生 物也会立即消亡。 C.我们观察动物时,会发现某些动物身上的微生物与人类身上的微生物遵循着相同的生存规律,这些遵循相同规 律的应该属于同一种微生物。 D.微生物在人体与土地、水、空气、建筑以及周围的环境之间不断迁移时,会影响人体各器官的内部协调,进而 损害人体的健康。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专题18科普文章阅读(押题专练)(含解析)(2021学年)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专题18科普文章阅读(押题专练)(含解析)(2021学年)

2018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专题18科普文章阅读(押题专练)(含解析) 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2018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专题18科普文章阅读(押题专练)(含解析))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2018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专题18 科普文章阅读(押题专练)(含解析)的全部内容。

专题18 科普文章阅读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都市中的蜂房①照顾蜂群,是个细活.蜂箱要放置在后院或花园通风的地方,但风不能太大;离建筑物至少10英尺远,使蜜蜂有足够的空间起飞和降落;附近要有水源,或放置潮湿的海绵,给蜜蜂提供充足的饮水;蜂箱朝向,要朝东南,这样每天一早,蜜蜂见到太阳,就可以马上开始工作;蜂箱一旦安置好,就不要随便移动,以免干扰蜜蜂的和谐生活,更不能“强制拆迁"。

养蜜蜂要有耐心。

如果运气好,第一年7月就可以收获第一茬蜂蜜,但千万别指望第一年一定会有收获。

第一年,蜜蜂要把大量的“资源”用在蜂巢和蜜窝的建设上,以准备过冬.如果蜜蜂安全过冬,第二年收获蜂蜜十拿九稳.②养蜂热潮背后的推动力之一,是人们对本土种植和有机食品的需求日渐强烈。

另一个更为复杂的原因是人们对蜜蜂种群数量下降的担忧。

自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农民停止轮作三叶草,而是使用农药,蜜蜂失去了授粉的良好来源.在城市,原生植物被砍掉,改为栽种外来植物,这对蜜蜂的生存也很不利。

并且,几年前,美国各地都出现了蜜蜂蜂群神秘死亡的事件。

据美国农业部统计,有近30%被管理的蜂群死亡,其中三分之一源于蜂群崩溃症候群。

这种蜂群崩溃症候群加剧了日趋严重的螨虫、疾病等蜜蜂健康问题。

2022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优化演练-18.4科普文阅读

2022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优化演练-18.4科普文阅读

2022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优化演练-18(2010·高考福建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天人合一”的医学模式王庆其中国古代先人们不管探讨宇宙的生成或查找生命的隐秘,差不多上围绕着“天人关系”那个核心展开的。

天人之学是中国哲学的思维起点,也是中国人最差不多的思维方式。

《内经》是从研究天到研究人,从探讨人到探讨天,提出了“人与天地相参”、“善言天者,必验于人”的观点。

能够认为,《内经》是一部以“天人一体”为理论核心,探讨人体生命活动规律的医学经典。

所谓医学模式是指人们认识和处理健康与疾病的差不多观点和方法。

《内经》确立了“天人合一”的医学模式,认为人是自然界的产物,人的生命现象是自然现象的一部分,人与自然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它们遵循着同一自然规律。

因此,《内经》将人体放在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这些大背景下来考察生命的活动规律。

《内经》要求每一个大夫应该“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中知人事”。

“天文”、“地理”,概指自然环境种种阻碍因素;“人事”,泛指社会人际之事,大而至于社会政治、经济、文化、民风习俗等,小而至于病人的政治经济地位、家境际遇及个人经历等,这些内容均与人体身心健康有着紧密的关系。

“天人合一”医学模式贯穿于整个中医学理论体系之中,指导人们认识人体生理病理及诊治疾病和预防保健等医疗实践活动。

基于上述思路,《内经》关于健康的定义能够归纳为:①躯体无专门变化,所谓“平人者不病也”;②内部机能和谐,“形与神俱”;③对外界环境适应,“顺四时而适寒暑,和喜怒而安居处”。

简单地说,健康的本质确实是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形与神(生理和心理)的和谐。

人们的医疗实践活动确实是为了调整和爱护这种和谐。

《内经》医学模式警告大夫不仅要注意患者的“病”,更要注意生病的“人”,明白谁生了病,有时比了解生了什么病更为重要。

疾病只是是致病因素作用于肌体的一种反应,不同个体对疾病的反应是不同的,个体总是按照自身的反应和体验出现出种种临床症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题二十七科普文阅读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动物预测地震之谜孝文①科学家近日表示,动物能够在地震即将发生前感知到地下水发生的化学变化,从而预测地震。

2009年,在意大利拉奎拉地震发生前几天,当地的蟾蜍纷纷离开池塘。

观察到这一现象后,科学家开始对这种化学效应进行研究。

研究结果表明,我们可以通过观察动物出现的异常行为预测地震。

②研究小组描述了这样一种现象:地壳中受压的岩石释放出带电粒子,并与地下水发生反应。

生活在地下水中或附近的动物对其发生的任何化学变化都非常敏感,可以在岩层断裂并引发地震前几天就预感到将有地震发生。

③此项研究由美国宇航局的弗莱德里曼·弗伦德和英国开放大学的雷切尔·格兰特领导。

他们希望自己的研究发现能够促使生物学家和地质学家展开密切合作,通过研究动物的行为识别地震即将发生前出现的一些难以捉摸的征兆。

④拉奎拉的蟾蜍并不是在地震发生前行为出现异常的第一个例子,历史上曾多次出现有关这种现象的报告。

地震发生前,一些爬行动物、两栖动物和鱼类的行为都会出现异常。

在1975年的中国海城,很多人发现蛇钻出巢穴,1个月后,这座城市遭受大地震袭击。

这是一个特别奇怪的现象,因为当时正值冬季,蛇正在冬眠。

蛇洞外的温度低于0℃,冒险离开蛇洞对这些冷血动物来说无疑是一种自杀性行为。

⑤然而,无论是爬行动物从冬眠中苏醒,两栖动物逃离池塘,还是深海鱼类游到海面,都只是个别现象。

由于大地震较为罕见,即使对动物进行深入研究,通过观察其行为变化预测大地震也很难做到。

这也正是拉奎拉蟾蜍的特殊性所在。

作为博士项目的一部分,身为开放大学生物学家的雷切尔·格兰特当时一直对蟾蜍群落进行着监视。

她回忆说:“这非常具有戏剧性。

所监视的96只蟾蜍几乎在短短3天内变成0只。

在此之后,美国宇航局与我取得了联系。

”⑥宇航局科学家当时一直对岩石受到强大压力时的化学变化进行着研究。

他们希望确定这种变化是否与蟾蜍大批撤离有关。

他们在实验室进行的测试表明,蟾蜍的撤离确与化学变化之间存在联系,地壳能够直接影响蟾蜍生活和繁殖后代的池塘的化学特征。

⑦宇航局地球物理学家弗伦德指出,在受到强大压力时(例如地震发生前的巨大构造力),岩石会释放出带电粒子。

这些带电粒子进入周围的岩石,在抵达地表时,它们与空气发生反应,将空气中的分子转变成带电粒子——离子。

他说:“空气中带正电的离子会导致人出现头疼和恶心、反胃症状,同时也会导致动物血液中的应激激素5—羟色胺水平升高。

”此外,离子也会与水发生反应,将水变成过氧化氢。

一系列的化学反应影响了溶解在池塘中的有机物,将无害的有机物变成对水生动物具有毒性的物质。

⑧这是一个非常复杂的机制。

科学家指出,需要进行全面彻底的测试和研究。

格兰特表示,这是科学家发现的第一个令人信服的潜在地震预测机制,水生、半水生和穴居动物可能感知到地震即将发生并做出反应。

她说:“岩层在地震前会发生一系列变化,如果动物不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影响,那才是怪事。

”弗伦德指出,可以预测地震的现象很多,动物出现的怪异行为只是其中之一,“我们需要了解这些信号之间如何发生联系,如果发现几个信号都指向同一个方向,我们便可以得出将会发生地震的结论。

”(选自《科学之友》,2012年2月) 1.本文第①段写拉奎拉蟾蜍的异常行为有何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根据文本,概述动物的异常行为与地震之间的关联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本文主要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请结合文本分析其表达效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大象无形罗会仟①盲人摸象:或摸鼻子,或摸尾巴,或摸大腿,或摸屁股,无一能摸出大象的真实面目,大概是因为“大象无形”吧?开个玩笑,事实上,此“大象”非彼“大象”,乃是《老子》中“大象无形”之“大象”。

物理学中的流体便是这种“无形的大象”。

②所谓流体,可以从字面上理解为流动的物体,也可以从形象上理解为没有固定形状的物体。

你可以把流体塑造成任何形状——圆的、方的、球的都可以,但这些形状都是不稳定的——只要撤掉容器,流体就成别的形状了。

从微观角度来说,组成流体的分子或者粒子之间的相互作用非常微弱,分子之间的束缚很小,它们之间的距离很容易因外界扰动而改变。

表现到宏观上,就是流体可以轻松拥有任意形状。

用“大象无形”来形容流体是再恰当不过了。

③伯努利的《流体动力学》建立的描述流体定常流动的伯努利方程,让人们从物理学角度全面认识流体。

伯努利方程的一个简单的推论就是:流体高处压力低,流体低处压力高。

例子在中国科技馆可以看到:放一个气球到圆锥形的容器里面,从顶端往下吹气,气球并不是顺着气流往下掉而是往上爬;一个注满水的V形玻璃管,两边分别放一个木球和一个空心铁球,静止时木球浮在水面而铁球沉在水底,当V形管旋转起来并达到一定速度时,铁球会浮上来而木球反而沉下去了。

实际上,飞机快速飞上天空,喷雾器和汽缸发动机原理、足球中香蕉球和乒乓球中旋转球等问题,都可以用伯努利方程来解释。

流体的魅力在于它总是有一些捉摸不定的东西让你惊讶。

④生活中,最常见也是最特殊的流体当属水。

常见,是因为水覆盖了地球的绝大部分表面,水孕育了并维持着地球上的一切生命。

不只是“女人是水做的”,其实男人也差不多都是“水货”。

说水特殊,是因为水作为流体,水分子之间除了范德瓦尔斯作用,还有一种更特殊的相互作用——氢键,即水分子由于电荷极化,造成分子和分子之间还存在一种更强的电磁作用。

正因如此,水结成冰才体积变大,浮在水表面而不是沉积在下面,否则地球上大部分的鱼在冬天都死翘翘了,整个生态系统都可能因此崩溃。

氢键的存在,也使得水的结晶态——冰有各种非常漂亮的形状,人们至今也没有弄清楚水究竟有多少种变相。

⑤除了水之外,生活中的流体还有空气。

大气和水的共同作用,使得我们这个世界有风、雨、雷、雾、霜、雪等复杂的气候。

正是因为空气随处流动,“没有不透风的墙”,世界的每一个角落才充满生机。

全球大气循环带来的季风,就是地球的“呼吸机”。

而大洋中水的循环则构成了洋流,为冰冷的两极送去了温暖。

地球内部的熔岩不断地流动,形成了地磁场——有效地屏蔽了宇宙中大量的高能辐射,为地球撑起了一把保护伞。

正是这些流体的存在,使得地球成为人类的美好家园。

⑥流体没有固定形状,用科学的话来说就是存在许多亚稳态甚至非平衡态,不稳定是流体的典型特征。

水流的不稳定会有湍流的出现,小河里的小涡旋就是个例子。

流体的最不稳定状态是混沌,一个小小的初始状态的改变会产生意想不到的结果。

南美洲的小蝴蝶轻轻扇动翅膀,若干天后在北美洲就会引起一场飓风——“蝴蝶效应”虽说夸张了点,这种可能性的确存在。

科幻电影认为,如果我们跨越时空回到古代,哪怕是踩了一棵小草,也许就毁灭了当今的一片森林。

影片《后天》讲述的故事就是:全球变暖导致洋流紊乱和气候恶化,地球从极地开始迅速进入冰川期,引发了全球性的大灾难。

这并不是人类的可怕臆想,如果现在不善待这些“善变”的流体,终有一天人类会遭到前所未有的报应的。

⑦认识了地球上的一些流体,再让我们看看宇宙中的流体。

现代宇宙学发现了一种玄妙的流体——暗能量,它占据了宇宙的73%左右的质量,是宇宙的重要组成部分。

但暗能量究竟是什么东西,人们还在云里雾里。

这个暗能量最匪夷所思的特征就是它具有负压强。

一般来说,我们常见的流体都是体积越小压强越大的,或者说体积越大压强越小的。

但是暗能量不同,它是体积越大压强越大。

正是由于大量暗能量的存在,才使得我们的宇宙在加速膨胀,越变越大。

(摘自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水煮物理》,有删改) 1.本文从“盲人摸象”写起,对文章有何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根据文本,概括流体的主要特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本文的标题有何丰富的意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专题二十七科普文阅读【一线原创】一、1.①举例说明动物的异常行为与地震之间的关联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