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材)人教版地理必修第一册讲义:第5章 第1节植被 Word版含答案

合集下载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1册 第5章 第1节 植被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1册 第5章 第1节 植被

课前 必备知识·自主夯实 课堂 关键能力·探究提升 拓展 素养提升·增效培优
课后 限时训练
地理 必修 第一册 配人教版
第五章 植被与土壤
想一想: 仙人掌具有椭圆形的厚厚茎片,茎片上长着一簇簇白色的小刺,其 实那是仙人掌的叶。由此可推测仙人掌的生长环境具有怎样的气候特 征? 【答案】降水稀少,气候干旱。
A.环境污染
B.土地退化
C.生物入侵
D.生物多样性增多
课前 必备知识·自主夯实 课堂 关键能力·探究提升 拓展 素养提升·增效培优
课后 限时训练
地理 必修 第一册 配人教版
第五章 植被与土壤
【答案】1.B 2.C 3.C [解析]第1题,根据材料可知,当干旱来临时,风滚草的根部从土 层中收起,植株形成团状,随风滚动,说明风滚草能适应干旱的环境, 应为戈壁中的一种常见的植物,主要习性为耐旱。第2题,根据材料可 知,风滚草随风滚动,说明导致风滚草移动的主要因素是大风。第3 题,据材料可知风往哪吹,它们就往哪跑。移动中的风滚草是最有效的 种子传播工具;而且,有些害虫会搭便车,和风滚草一起来到新的地方 危害当地环境,导致生物入侵,影响当地生物多样性。
2.学习技法 (1)植被 从静态和动态两个角度认识植被和环境的关系。从静态来看,植被 与环境具有适应性;从动态来看,植被在与环境的相互作用过程中不断 演替;结合图文资料、视频,观察植被特点,突出植被的环境适应性。
课前 必备知识·自主夯实 课堂 关键能力·探究提升 拓展 素养提升·增效培优
课后 限时训练
地理 必修 第一册 配人教版
第五章 植被与土壤
5.亚寒带针叶林
分布
亚欧大陆和北美大陆的 19 __亚__寒__带__地__区____

2020-2021学年高中地理新教材人教版必修第一册学案:第5章 第1节 植被 Word版含解析

2020-2021学年高中地理新教材人教版必修第一册学案:第5章 第1节 植被 Word版含解析

第一节植被课程标准核心素养目标通过野外观察或运用视频、图像、识别主要植被,说明其与自然环境的关系1.运用不同实例,说明不同植被与植被之间的关系。

(综合思维)2.通过图文资料,理解不同类型森林的分布、植被类型及结构特征。

(区域认知)3.掌握不同地区草原与荒漠植被特征及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人地协调观)一、植被与环境1.植被含义:自然界成群生长的各种植物的整体,称为植被。

2.植被分类⎩⎨⎧天然植被:森林、草原、荒漠等天然形成的植被人工植被:经济林、人工草场等人工栽培和经营管理的植被3.与环境的关系(1)植物生长过程中,改造其生长的土壤、水分等环境条件。

(2)稳定的植被形成分层明显的垂直结构。

①原因:争夺阳光的生存竞争。

②规律:一般而言,气温越高,降水量越多的地方,植被高度越大,植物种的数量越多,垂直结构越丰富。

(3)天然植被一般按类型有规律地分布在适宜其生长的地方,具有适应当地环境的特征。

[技巧点拨] 判断天然植被与人工植被的方法 (1)天然植被物种相对丰富,人工植被物种比较单一。

(2)天然植被在自然状况下能生长得很好,人工植被需要在人的管理条件下才能很好地生长。

二、森林1.热带雨林(1)分布:热带雨林气候区和热带季风气候区。

(2)特征:全年旺盛生长,森林呈深绿色,植物种类丰富,垂直结构复杂,常见茎花、板根等现象。

2.常绿阔叶林分布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和亚热带湿润气候区 特征 森林常绿,乔木多革质叶片,花期多集中在春末夏初。

与热带雨林相比,垂直结构较简单3.落叶阔叶林(夏绿林)(1)分布:温带季风气候区和温带海洋性气候区的纬度较低的地区。

(2)特征:乔木叶片宽阔,春季发叶,秋冬季落叶。

4.亚寒带针叶林(1)分布:亚欧大陆和北美大陆的亚寒带地区。

(2)特征:针叶林以松、杉类植物为主,树叶缩小为针状,以抗寒抗旱。

三、草原与荒漠1.草原(1)热带草原⎩⎨⎧分布:热带雨林一带的南北两侧特点:湿季生长旺盛,草原葱绿; 干季草类枯黄(2)温带草原:夏绿冬枯,植被高度较热带草原低。

2019-2020学年新课标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5-1第一节植被+Word版含答案

2019-2020学年新课标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5-1第一节植被+Word版含答案

5
(1)从北京到柏林经过的自然植被类型主要有( ) ①温带落叶阔叶林 ②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③温带草原
④温带荒漠 ⑤亚热带常绿硬叶林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⑤
C.①③④⑤
D.②③④⑤
(2)沿途自然植被变化反映出的地域分异规律及其形成的主导因素主要是( )
A.垂直分异规律——气候
B.从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热量
水分;如仙人掌
冬季低温少雨,夏季 高温多雨
常绿阔叶林:终年常 绿,一般呈暗绿色, 林相整齐,树冠浑圆
我国秦岭—淮河以南 地区
常绿硬叶林:叶片常
冬季温和多雨,夏季 炎热干燥
绿坚硬,机械组织发 达,常披茸毛或退化 成刺,以适应夏季炎
地中海沿岸
热干燥的气候
冬季寒冷干燥,夏季 高温多雨
落叶阔叶林:乔木叶 片宽阔,春季发叶, 秋冬季落叶
第一节 植被
课程标准:通过野外观察或运用视频、图像,识别主要植被,说明其与自然环境的关 系。
学习目标:1.了解植被的含义、分类及与环境间的关系。2.了解森林、草原、荒漠等植 被的特点及其分布。
一、植被与环境 1.概念:在地球表面,除了极端干旱、寒冷的地方,几乎都有植物生长。数量不等的 不同种的植物,共同生长在一定的地方。我们把自然界成群生长的各种植物的整体,称为 植被。 2.类型:天然形成的植被,如森林、草原、荒漠等,叫作天然植被;人工栽培和经营 管理的植被,如经济林、人工草场等,叫作人工植被。 3.植被与环境的关系:在稳定的植被中,不同种类的植物群体,通过争夺阳光的生存 竞争,占据一定的垂直空间,从而形成分层明显的垂直结构。一般而言,气温越高、降水 量越多的地方,植被高度越大,植物种的数量越多,垂直结构越丰富。 二、森林 1.热带雨林:主要分布在热带雨林气候区和热带季风气候区。这里终年高温,降雨丰 沛,植物全年旺盛生长,森林呈深绿色,植物种类丰富,垂直结构复杂,有数量丰富的藤 本植物,附生植物等。各月都有花开,常见茎花、板根等现象。 2.常绿阔叶林:主要分布在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和亚热带湿润气候区。这里夏季炎热多 雨,冬季温和且无明显干季。森林常绿,乔木多革质叶片,大部分植物的花期集中在春末 夏初。与雨林相比,垂直结构较简单,藤本植物、附生植物较少,没有板根和茎花现象。 3.落叶阔叶林:落叶阔叶林也称夏绿林,主要分布在温带季风气候区和温带海洋性气 候区的纬度较低的地区。这里温暖生长季节达 4~6 个月,冬季寒冷并延续 3~4 个月,降 水适宜、乔木叶片宽阔,春季发叶,秋冬季落叶。 4.亚寒带针叶林:主要分布在亚欧大陆和北美大陆的亚寒带地区。这里夏季短促、温 和,冬季漫长、寒冷,发育了以松、杉类植物为主的针叶林,树叶细小为针状,以抗寒抗 旱。 三、草原与荒漠 在热带和温带,当水分条件不能满足森林生长时,便出现以草本为主的植被,即草原; 而在水分更少的干旱地区,则形成荒漠植被。可以通过观察植被特点,区分草原与荒漠, 认识它们的环境特征。 1.热带草原:一般分布在热带雨林带的南北两侧。这里全年高温,分干湿两季。湿季 降水丰沛,植物生长旺盛,草原葱绿。干季为 4~6 个月,降水稀少,草类枯黄。有的热带 草原中散生着乔木或灌木。 2.温带草原:夏季温暖,冬季寒冷而漫长,气候干燥。草原夏绿冬枯,植被高度较热

新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课件:第五章 第一节植被

新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课件:第五章 第一节植被

要素 水分
影响
①同一纬度,降水从沿海向内陆减少,从沿 海向内陆植被依次出现森林、草原、荒漠 ②同一地点,降水多的年份树木生长好,年 轮宽 ③受地形的阻挡,山脉两侧降水量不同,植 被截然不同,如安第斯山脉南部大陆西岸为 温带落叶阔叶林,东岸为温带荒漠和草原; 天山北坡有森林,南坡则没有
2.植物的形态与环境: 植物的生长离不开地理环境,植物的形态具有适应当地 地理环境的特点。 (1)在沼泽地上生长的植物,通常具有柔嫩、硕大而鲜 绿的叶子,但是根部系统并不发达。
(2)在沙漠地区生长的植物,叶子很小,有的叶面上还覆 盖着薄薄的蜡层,或者是叶子变成了细刺;有的植物具 有非常发达的根系,以便从土壤的深处或广大面积的土 壤中吸收水分。 (3)在风力大的地区,植被往往比较低矮。
【典例示范】 “沙漠玫瑰”因原产地接近沙漠且红如玫瑰而得
名,喜高温干燥,耐酷暑,不耐寒。在索科特拉岛(1800 万年以前,从非洲大陆分离)的悬崖上,直接嵌进石头里 ,完全不需要土壤,树皮像橡胶一样闪闪发亮,枝干顶端 长出漂亮的粉红色花朵。读图,完成(1)、(2)题。
(1)索科特拉岛地带性植被类型为 ( )
A.热带雨林
B.热带季雨林
C.热带草原
D.热带荒漠
(2)“沙漠玫瑰”粗大的树干可有利于 ( ) A.储水 B.散热 C.耐寒 D.防沙
【思路点拨】解答该类题目主要从以下两点入手: (1)根据材料或区域图中的经纬度及海陆位置,判断该 地的气候类型,进而判断植被类型。 (2)根据气候类型的特点(特别是降水特点)判断植被形
【素养探究】 近几年中,我国的许多家庭将种养多肉植物作为
2.常绿阔叶林:
分布 _亚__热__带__季风气候区和亚热带湿润气候区
气候 特点

新人教版(2019)高中地理必修1第五章各节配套习题含答案

新人教版(2019)高中地理必修1第五章各节配套习题含答案

第1节植被(建议用时:40分钟)[合格过关练]植被是自然界成群生长的各种植物的整体。

据此回答1~2题。

1.下列地理事项属于植被的是( )A.森林B.盆栽C.一树花枝D.几株灌木2.下列属于人工植被的有( )①原始森林②荒漠③农作物④城市绿地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1.A 2.B[第1题,由材料可知,植被是指自然界成群生长的各种植物的整体,如森林、草原、经济林等。

第2题,农作物和城市绿地是人工栽培和经营管理的植被,为人工植被;原始森林和荒漠是一定地区植物长期发展的产物,为自然植被。

]下图为一张反映“有孔叶片排水”现象的照片。

读图,完成3~4题。

3.该现象常年出现在( )A.热带雨林B.亚热带常绿阔叶林C.亚热带常绿硬叶林D.温带落叶阔叶林4.该现象在我国较普遍出现于( )A.长白山天池湖畔B.重庆嘉陵江沿岸C.西双版纳澜沧江畔D.武夷山九曲溪边3.A 4.C[第3题,图示为热带雨林的景观,常年出现在热带雨林地区。

第4题,我国西双版纳澜沧江畔纬度低,夏季风迎风坡降水多,是热带季风气候,有热带季雨林分布,夏季会出现图示现象;长白山天池湖畔是温带季风气候,重庆嘉陵江沿岸和武夷山九曲溪边是亚热带季风气候,不会出现图示现象。

]读世界植被类型分布图,回答5~6题。

5.上图中,图例所示的植被类型是( )A.森林B.草原C.沼泽D.荒漠6.b所代表的植被类型,对应的气候类型是( )A.热带雨林气候B.温带大陆性气候C.热带草原气候D.亚寒带针叶林气候5.B 6.C[第5题,图例所示区域主要位于半湿润、半干旱地区,植被类型应为草原,其中a表示温带草原,b表示热带草原。

第6题,热带草原对应热带草原气候。

] 下图为一地理科考小组在某山地不同海拔拍摄的主要植被照片。

读图,完成7~8题。

①②③④7.该山地四类植被所在海拔由高到低依次是( )A.①②③④B.④③②①C.①③②④D.④②①③8.③是香樟树的树叶,是下列哪个地区的典型植被( )A.东北平原B.青藏高原C.华北平原D.长江中下游平原7.D 8.D[第7题,读图可知,枫树属于温带落叶树种;冷杉属于针叶树种,具有较强的耐阴性,适应温凉和寒冷的气候;樟树属于亚热带常绿树种;在垂直方向上草地应位于森林带之上。

部编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五章植被与土壤带答案知识点总结(超全)

部编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五章植被与土壤带答案知识点总结(超全)

(名师选题)部编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五章植被与土壤带答案知识点总结(超全)综合题1、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华北地区传统民居大多坐北朝南,房前多植落叶阔叶树,而不植四季常绿的松柏等针叶树(如图所示)。

解释华北地区传统民居的房前多植落叶阔叶树,而不植松柏的地理原因。

2、读“亚欧大陆部分地区自然带分布模式图”,完成下列要求。

(1)写出字母表示的自然带名称:A____;B____;A地的气候特点是____;B地的气候特点是____。

(2)图中各自然带中,对应的气候类型不同,但自然带的名称相同的两个自然带分别是____、____填写字母代号)。

对应的气候类型相同,但自然带的名称不同的两个自然带分别是____、____(填写字母代号)。

(3)自然带由A→E→D的变化体现了自然带的____地域分异;自然带E→G→F→C体现了自然带的____地域分异。

(4)简析自然带D的分布南界,在大陆西部偏北(60°N)、大陆东部偏南(55°N)的原因____。

3、读植被景观图,回答下列问题。

(1)①植被叶片退化为____,是为了适应____环境。

(2)②植被主要分布在____地区。

(3)③、④两类植被叶片的显著区别是4、阅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深耕是把田地深层的土壤翻上来,浅层的土壤覆下去,一般深度在20~30厘米,甚至更深。

连续耕种几年的农田土壤会出现一些“生病”现象,如病虫害加重、土地硬化等,严重影响农作物产量,因此我国农村某些地区每隔几年就进行一次深耕。

如图是农田深耕景观图。

分析深耕对农田土地的有利影响。

5、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小题。

城市森林关键在于营造近自然的森林生态系统。

位于西城区菜市口的广阳谷城市森林公园是北京核心区首个城市森林公园。

园中共种植79种木本植物、32种草本植物,其中乡土树种(原产于本地区或通过长期引种、栽培和繁殖,被证明已经完全适应本地区的气候和环境,生长良好的一类植物。

高中地理人教版2019必修1习题答案第5章植被与土壤第1节植被

高中地理人教版2019必修1习题答案第5章植被与土壤第1节植被

第一节植被必备知识基础练图1为某地景观图,图2为旗形树图片。

读图,完成1~2题。

图1图21.关于两图所示植被的组合,正确的是()A.图1天然植被B.图1草原C.图2人工植被D.图2森林2.造成图2中树冠呈旗形的主要原因是()A.光照不均B.地形崎岖C.风力作用D.人为砍伐读森林中的成层现象图,完成3~4题。

3.图中植被喜光程度由强到弱的顺序是()A.甲→乙→丙→丁B.甲→丁→丙→乙C.乙→丙→丁→甲D.丙→乙→甲→丁4.森林的“层”越多,说明()①气温越高②降水量越多③气温越低④降水量越少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下图示意某种植被在我国的分布(数字为面积占全国面积的比重,单位:%)。

读图,完成5~6题。

5.该植被最可能是()A.草原B.落叶阔叶林C.荒漠D.针叶林6.该植被的类型和产量取决于()A.气温B.降水量C.地表形态D.人类活动下图为一地理科考小组在某山地不同海拔收集到的主要植被叶片。

据此完成7~8题。

7.该山地四类植被所在海拔由高到低依次是()A.①②③④B.④③②①C.①③②④D.④②①③8.③是香樟树树叶,是下列哪个地区的典型植被?()A.东北平原B.青藏高原C.华北平原D.长江中下游平原9.读植被景观图,完成下列各题。

(1)图中属于天然植被的是_和_,属于人工植被的是_和_。

(填“甲”“乙”“丙”或“丁”)(2)与图中其他植被相比,乙图植被的突出特征是什么?(3)指出丙图植被的突出特征及其成因。

(4)指出甲、丁两图植被的显著区别。

能力素养提升练植物生长速度和蒸腾量与植被生物量(单位面积植被干物质总量)密切相关。

生物量越大,植物的生长速度和蒸腾量越大。

下表总结了我国内蒙古科尔沁大草原受人为扰动的土地植被类型的变化情况。

据此完成10~11题。

10.上述三类植被类型的生物量由大到小排列,正确的是()A.林木草原、沙生植被、灌木草原B.沙生植被、灌木草原、林木草原C.灌木草原、林木草原、沙生植被D.林木草原、灌木草原、沙生植被11.目前,科尔沁正在积极采取引种植被的方式来改善沙漠化的现状,引种的植被可能具有的生物学特征是()A.植株高大,叶片总面积大B.植株高大,叶片总面积小C.植株低矮,叶片总面积大D.植株低矮,叶片总面积小(2021山东日照校际联考)灌木通过影响种子扩散、调节微气候等方式,为草本植物幼苗提供有利的生长环境,形成“保护效应”。

人教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第五章 第一节 植被

人教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第五章 第一节 植被

第五章植被与土壤第一节植被课后·训练提升合格考过关检验读某地景观图,完成1~2题。

1.图示植被类型属于()①天然植被②人工植被③草原④荒漠A.①③B.②④C.①④D.②③2.关于图示植物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根系发达B.高大繁盛C.茎叶退化D.旱生植物答案:1.C 2.B解析:第1题,图示植被是在自然环境下形成的;由图可知,图示地区荒漠广布,生长有少量的耐旱植物。

第2题,图示植物生长在沙漠地区,为旱生植物,根系发达,植物矮小,茎叶退化。

读部分植物个体特征或生长土壤要素图(箭头所指方向为增大方向),完成3~4题。

3.图中所示植物依次表示骆驼刺、莲、茶树三种植物的是()A.①②③B.②①③C.④①③D.②③④4.图中可能分布在中亚地区的植物是()A.①B.②C.③D.④答案:3.B 4.B解析:第3题,骆驼刺生长在干旱的环境中,根系发达;莲生长在湿润的环境中,叶片较大;茶树生长在酸性土壤中。

第4题,中亚位于温带大陆性气候区,降水稀少,气候干旱,适宜骆驼刺的生长。

板根亦称“板状根”,植物支柱根的一种形式。

植物一般是把根系扎进土壤,执行吸收水分、养分、供应地上部分茎干、枝叶生长的功能,也起着承受地上部分重力的支撑作用。

读图,完成5~6题。

5.板根主要出现在()A.亚寒带针叶林B.落叶阔叶林C.常绿阔叶林D.热带雨林6.我国板根现象最典型的地区是()A.云南西双版纳B.江西井冈山C.陕西秦岭D.福建武夷山答案:5.D 6.A解析:第5题,水热充足的热带雨林地区易出现板根。

第6题,云南西双版纳的植被以热带雨林为主。

读某种植被类型在我国各省级行政区分布面积比例图,完成7~8题。

7.该植被类型是()A.针叶林B.草原C.常绿阔叶林D.落叶阔叶林8.四川省该类植被主要分布在()A.四川北部B.四川南部C.四川西部D.四川东部答案:7.B8.C解析:第7题,由图可知,该植被主要分布在我国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因此该植被是草原。

2024-2025学年高一地理必修第一册(配人教版)第5章第1节植被

2024-2025学年高一地理必修第一册(配人教版)第5章第1节植被

要素 影响 从赤道到两极,热量分布是不均匀的,这就为在地面上形成各种不同的植物
热量 带奠定了基础;从山麓到山顶,热量分布也不均匀,所以也为高山地区形成垂 直分布的植物带奠定了基础
植物通过争夺阳光,占据一定的 垂直空间 ,形成分层明显的 垂直 结
光照 构;影响着喜光、喜阴植物的生长,喜光植物向阳一侧生长好;山地阳坡和阴 坡植被不同,马尾松生长在阳坡,而冷杉生长在阴坡 同一纬度,降水从沿海到内陆减少,从沿海向内陆植被依次出现森林、草原、
能力素养•提升
情境探究 (材料来源:湘教版必修一教材) 保和岛位于菲律宾中部,深受热带季风气候的影 响,当地森林茂密。但是,岛上1 000多座高度在 40—120米的石灰岩小山丘上却只长草不长树,形 似草堆。每年热季,“草堆”干枯,转为褐色,犹如一 排排巧克力摆放在大地上,“巧克力山”的称谓由 此而来。
类型 主要分布 环境特征
植被特征
我国分布
夏季炎热或温暖, 乔木叶片宽阔,_春__季___
落叶阔 温带季风 气 生长季节达4—6个 发叶,秋冬季落叶
叶林 候区和温带海 月,冬季寒冷并延
北方地区
洋性气候区 续3—4个月,四季 减少水分和养分的损
分明,降水适宜 耗
亚欧大陆和北
亚寒带 美大陆的亚寒
夏季短促、温和,
【思维流程】
图文信息获取
图文信息解读
图中降水量越多,多年生草本越多 随着降水量增多→多年生草本增加
浑善达克沙地从东到西依次分布着 疏林草原、典型草原和荒漠草原
浑善达克沙地西部地区→植被为荒 漠草原→植被耐旱性强→植物根系 扎根面广而深→以获取更多水分
对点训练•突破
[2024·山东济宁高一检测]植被的形态深受自然环境的影响。下图为某植 物示意图。据此完成1~2题。

【2019版新教材】统编人教版高中地理第一册第五章《植被与土壤》全章节PPT课件(5.1-5.2+章末综合)图文

【2019版新教材】统编人教版高中地理第一册第五章《植被与土壤》全章节PPT课件(5.1-5.2+章末综合)图文

• 5.该山地丘陵区最可能位于( B )
• A.四川盆地
• B.山东半岛
• C.长江中下游平原
• D.两广丘陵
• 6.下列关A于影响该地土壤厚度因素的叙述,正
确的是( )
• A.与植被覆盖度呈正相关
• B.与坡度呈正相关
• C.与坡面光照呈正相关
• D.与降水量呈正相关
A
• 7.阳坡与阴坡土壤厚度不同的原因是( )
植物
动物
腐殖质 微生物
3.气候与土壤
亚寒带 针叶林
思考:岩石风化的速度和强度与气温和降水量的关系?
呈正相关: 湿热>干冷
南方的红壤和东北的黑土有机质含量高的是哪一种? 为什么?
探究二
• 材料一 下图为亚马孙热带雨林生 态系统的养分循环示意图
• 材料二 生物炭,指在缺氧的条件下把生物质进行 高温处理,生物质中的油和气燃烧掉,剩下的就 是生物炭。生物炭几乎是纯碳,埋到地下后可以 有几百至上千年不会消失,等于把碳封存进了土 壤,同时减少二氧化氮和甲烷等温室气体的排放, 有助于减缓全球变暖;生物炭富含微孔,可以补 充土壤的有机质含量,移除土壤污染物,有效保 存水分和养料,提高土壤肥力。
观察土壤
• 1.土壤颜色 • 2.土壤质地 • 3.土壤剖面构造
红壤
黑土
棕壤
黑钙土
成分
砂比例适中
黏 土
黏粒
通气、透水 性能

蓄水、保肥 耕作情
性能


易耕作


理想


不易耕作
森 林
有机质层
土 壤
腐殖质层 ——黑色
剖 面
淋溶层 ——浅色

高中人教版地理必修第1册学案:5.1 植被 Word版含答案

高中人教版地理必修第1册学案:5.1 植被 Word版含答案

第五章植被与土壤本章概述〔课标导航〕1.通过野外观察或运用土壤标本,说明土壤的主要形成因素。

2.通过野外观察或运用视频、图像,识别主要植被,说明其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核心素养〕学习本章内容,能够运用野外观察方式、简易教具等,观察、识别、描述与土壤、植被等有关的自然现象;具备一定的运用考察、实验、调查等方式进行科学探究的意识和能力(地理实践力)。

能够运用自然地理的基础知识,说明一些自然景观之间的关系和变化过程(综合思维)。

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合理描述和解释特定区域的自然现象,并说明其对人类的影响(区域认知、人地协调观)。

〔学法点拨〕本章涉及两部分内容,一是植被,二是土壤。

第一节,植被。

同学们要从识别身边不同的植被类型入手,结合课本中的植被景观插图,总结出地球上主要的植被类型,学会根据植被的组成特点识别不同类型,并探究不同植被类型与当地自然环境的关系。

第二节,土壤。

要了解土壤的组成,学会从土壤的颜色、质地、剖面结构等方面观察和识别不同的土壤类型,探究影响土壤形成的主要因素(成土母质、生物、气候、地貌、时间、人类活动等)。

同时要注意人类与土壤的关系,做到合理利用和养护土壤,确保土壤的可持续发展和利用。

〔生涯规划〕项目专业或大学与本章知识相关的专业植物地理学、土壤学/土壤地理学与本章知识相关的知名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南京大学、北京大学、兰州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南京农业大学、中国农业科学院第一节植被学习目标核心素养目标1.理解植被与地理环境的关系、植被特征对环境的适应性。

2.掌握主要植被类型的分布、特征及与气候之间的关系。

3.掌握识别主要植被类型的方法。

人地协调观:尊重自然规律,合理布局植被;培养保护植被的意识。

综合思维:分析植被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区域认知:运用地图,说明植被分布规律,说出主要分布地区。

地理实践力:观察学校所在地植被类型,探讨其与植被的关系。

本节要点1.植被分为天然植被和人工植被,天然植被一般按类型有规律地分布在适宜其生长的地方,具有适应当地环境的特征。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五章《植被与土壤》知识点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五章《植被与土壤》知识点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五章知识点第五章植被与土壤第一节植被一、植被与环境1. 植被的含义:自然界成群生长的各种植物的整体,称为植被。

2. 植被的分类:天然植被和人工植被。

3. 森林中的成层现象(1) 概念:在稳定的植被中,不同种类的植物群体,通过争夺阳光的生存竞争,占据一定的垂直空间,从而形成分层明显的垂直结构。

(2)特点:一般而言,气温越高、降水量越多的地方,植被高度越大,植物种的数量越多,垂直结构越丰富。

4. 植被与环境的关系(1)天然植被一般按类型有规律地分布在适宜其生长的地方,并具有适应当地环境的特征。

(2) 植物生长过程中,也改造其生长的土壤、水分等环境条件,从而有更多种类的植物在此生长,直至形成稳定的植被。

(3) 影响植被分布的因素:植被分布受气候、地形、土壤等自然因素的影响。

5. 特殊地理环境下的植被特征①沙漠——植被稀少,叶子退化,根深而叶小;②高原——植株矮小,茎叶多毛;③草原——草本植物为主,偶有乔木或灌木;④热带雨林——高大的常绿森林植被,层多叶茂,种多林密;⑤沼泽湿地——水生植物,叶大根小,有通气结构。

6. 植被的分布规律(1) 由赤道到两极的分布规律:由赤道到两极,由于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逐渐减弱,植被有规律地变化。

在北半球大陆东岸,自南向北自然植被依次是热带雨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温带落叶阔叶林、亚寒带针叶林、苔原、冰原等。

(2) 从沿海到内陆的分布规律:在亚欧大陆,从沿海到内陆,降水逐渐减少,植被也发生了有规律的变化。

在亚欧大陆,自东岸向西岸植被依次为森林、草原、荒漠、草原、森林。

(3) 从山麓到山顶的分布规律:从山麓到山顶水热条件都发生变化。

一般的分布规律是从山麓到山顶植被依次为森林、草原、荒漠。

(4) 由于地形、洋流、局部水分条件的变化,也会使局部地区植被发生变化,这种分布规律属于地方性分异规律。

二、森林三、草原类型分布气候特点植被特点热带草原一般分布在热带雨林一带的南北两侧全年高温,分干湿两季湿季降水丰沛,草原葱绿;干季降水稀少,草类枯黄温带草原主要分布在温带大陆性气候区夏季温暖,冬季寒冷,气候干燥夏绿冬枯,植被高度较低四、荒漠1. 分类(1) 热带荒漠:主要分布在热带沙漠气候区,终年炎热干燥。

2024年高一地理同步讲义(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5.1植被(含答案)

2024年高一地理同步讲义(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5.1植被(含答案)

2024年高一地理同步讲义(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5.1植被(含答案)第五章 植被与土壤第1节 植被1.热带雨林中的大板根板根,亦称 “板状根” “支柱基板根”,热带雨林植物支柱根的一种形式。

植物一般是把根系扎进土壤,执行吸收水分、养分、供应地上部分茎干、枝叶生长的功能,也起着承受地上部分重力的支撑作用。

为了更好地执行上述的功能,根系总是向深度和广度两个方面发展,并与附近的植物展开了空间与资源的激烈竞争。

板根是乔木的侧根外向异常的次生生长所形成(其实就是侧根的变态),是高大乔木的一种附加的支撑结构,树干与沿地面走向的侧根之间构成一个至数个多少扁平的三角形的板状根,有时可高达3~4米。

通常辐射生出,以3—5条为多,并以最为负重的一侧发达,在土壤浅薄的地方板根更易形成。

区别于其他的根,板根是一部分裸露在外的,而且成板块状,似火箭的尾翼。

在热带雨林,一些巨型乔木身躯高大而粗壮,树冠也非常宽大,且常常受到藤蔓植物的缠绕十分沉重。

又因为土壤水分充足难以呼吸,根系无法深入土壤。

再加上狂风暴雨的“摧残”,不倒才奇怪咧。

物竞天择,适者生存。

聪明的他们采取了地面空间发展的策略——他们以树干基部为中心,由侧根外向次生生长,成辐射状延伸出数道翼状板根,支撑树木庞大的身体,成功解决了“头重脚轻”的难题。

热带雨林丰沛的雨水带来了强烈的淋溶作用,雨水溶解并带走差不多所有可溶解的矿物。

因此,土壤只有薄薄的一层,十分贫瘠。

雨季的雨林含水量接近饱和,空气匮乏不利于根系呼吸。

所以要是想生存下来,课程标准学习目标通过野外观察或运用视频、图像,识别主要植被,说明其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1.通过实地观察或运用视频、图像识别主要的植被类型。

2运用地理资料,掌握典型植被的分布地区、主要特征。

3.运用图文资料,说明森林、草原、荒漠等植被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4.通过实地调查或者观看影像,体会珍惜爱护天然植被、因地制宜营造人工植被的重要性。

01目标任务02预习导学地面空间是必须“争夺”下来的领地。

新人教高中地理 必修一同步讲义 第5章 植被与土壤

新人教高中地理 必修一同步讲义 第5章 植被与土壤

第一节植被一、植被与环境1.定义自然界成群生长的各种植物的整体,称为植被。

2.分类(1)天然植被:天然形成的植被,如森林、草原、荒漠等。

(2)人工植被:人工栽培和经营管理的植被,如经济林、人工草场等。

3.植被与环境的关系(1)植被对环境的作用:植物生长过程中改造其生长的土壤、水分等环境条件。

(2)环境对植被的作用:气温越高、降水量越多的地方,植被高度越大,植物种的数量越多,垂直结构越丰富。

判断1.植被就是指植物。

( × )2.气温越高,植被越茂密。

( × )3.天然植被具有适应当地环境的特点。

( √ )二、森林判断1.热带雨林植物种类丰富,各月都有花开。

( √ ) 2.常绿阔叶林较热带雨林垂直结构复杂。

( × )3.落叶阔叶林主要分布在温带降水稀少的地区。

( × ) 三、草原与荒漠 1.草原(1)热带草原 ⎩⎪⎨⎪⎧分布:热带雨林一带的南北两侧特点:湿季生长旺盛,草原葱绿;干季草类枯黄(2)温带草原:夏绿冬枯,植被高度较低。

2.荒漠:分布于气候干旱地区,荒漠植被以旱生的灌木为主,具有忍耐长期干旱的形态和结构。

判断1.热带草原地区草类茂盛,无乔木、灌木。

( × ) 2.温带草原地区一般深居内陆或降水较少。

( √ ) 3.荒漠地区沙漠广布,无植被分布。

( × )探究点 植被与环境阅读教材P 85~86材料“分析红树林植物特征的环境适应性”,回答问题。

1.连线:将具有关联性特点的内容进行连线。

答案2.有人说,看到大片的椰林,就想到夏威夷的热带风光;看到大面积的仙人掌,就想到墨西哥的热带沙漠。

谈一谈对上述话的理解。

答案由于植物生长对环境的依赖性很大,而且它能产生某些适应性现象与其生长的环境保持统一,因此植物对环境往往具有指示作用。

椰林喜高温多雨气候,而耐干旱的仙人掌则指示干旱的热带沙漠气候。

1.生物与环境的关系2.热量、水分对植被分布的影响由于太阳辐射热量从赤道向两极递减,在不同的纬度地带形成不同的植被:水分的分布一般从沿海向内陆递减,随水分条件的变化,从沿海向内陆形3.天然植被的特征及分布下图为一张反映“有孔叶片排水”现象的照片。

2020-2021学年高一新教材地理人教版必修第一册学案:第5章第1节 植被 Word版含解析

2020-2021学年高一新教材地理人教版必修第一册学案:第5章第1节 植被 Word版含解析

姓名,年级:时间:第五章植被与土壤第一节植被【热点链接】2020年3月11日,全国绿化委员会办公室发布的《2019年中国国土绿化状况公报》显示,2019年我国全年共完成造林706。

7万公顷、森林抚育773.3万公顷,种草改良草原314.7万公顷。

截至目前,全国森林覆盖率达22.96%,森林面积2。

2亿公顷。

2019年新增的森林类型主要是什么?提示新增的森林为人工林,主要是常绿阔叶林和落叶阔叶林。

课程标准学业质量标准核心素养定位通过野外观察或运用视频、图像,识别主要植被,说明其与自然环境的关系.水平1:根据地理资料,说出主要植被类型。

水平2:根据景观和影像图,归纳主要植被类型的景观特点。

水平3:根据图表资料,说明植被与气候的关系。

水平4:结合区域地理环境特征,说明植被与自然地理环境的关系。

人地协调观:尊重自然规律,合理布局植被。

综合思维:分析植被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区域认知:运用地图,说明植被的分布规律及主要分布地区.地理实践力:观察校园植被,总结其特征,探讨其与自然环境的关系.一植被与环境1。

植被的概念:自然界错误!成群生长的各种植物的整体。

2.分类(1)天然植被:天然形成的植被,如森林、草原、错误!荒漠等。

(2)人工植被:人工栽培和经营管理的植被,如经济林、错误!人工草场等。

3.植被与环境的关系(1)改造环境:植被生长过程中,改造其生长的错误!土壤、水分等环境条件。

(2)植被的垂直结构形成:不同种类的植物群体通过争夺错误!阳光的生存竞争。

影响因素:气温越错误!高、降水越错误!多的地区,植被高度越大,植物种的数量越错误!多,垂直结构越错误!丰富.4.植物的适应性:天然植被具有错误!适应当地环境的特征。

1.判断正误。

(1)荒漠不属于植被类型.(×)(2)植被只能适应环境,不能改造环境.(×)2.影响植被垂直结构的主要因素为( )A.地形B.气候C.土壤D.水源答案B解析气候是影响植被垂直结构的主要因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节 植被学习目标:1.能结合图片等相关资料,识别主要的植被类型。

2.了解掌握主要植被的分布、生长特征。

(重点)3.理解主要植被与所在区域自然环境的关系。

(重难点)一、植被与环境1.植被含义:自然界成群生长的各种植物的整体称为植被。

2.植被分类⎩⎨⎧ 天然植被:森林、草原、荒漠等天然形成的植被人工植被:经济林、人工草场等人工栽培和经营管理的植被3.与环境的关系(1)植物生长过程中,改造其生长的土壤、水分等环境条件。

(2)稳定植被形成分层明显的垂直结构。

(3)天然植被按类型有规律地分布,具有适应当地环境的特征。

二、森林1.热带雨林(1)分布:热带雨林气候区和热带季风气候区。

(2)特征:全年旺盛生长;植物种类丰富,垂直结构复杂,常见茎花、板根等现象。

2.常绿阔叶林(1)分布:温带季风气候区和温带海洋性气候区的纬度较低的地区。

(2)特征:乔木叶片宽阔、春季发叶,秋冬季落叶。

4.亚寒带针叶林(1)分布:亚欧大陆和北美大陆的亚寒带地区。

(2)特征:针叶林以松、杉类植物为主,叶片为针状;以抗寒抗旱。

5.红树林(1)分布:热带和亚热带淤泥深厚的潮间带,多见于海湾或河口地区。

(2)植物特征⎩⎨⎧ 具有支柱根和板状根具有很强再生能力的呼吸根种子可“胎生”发育可排盐分的腺体三、草原与荒漠1.草原(1)热带 草原⎩⎨⎧分布:热带雨林一带的南北两侧特点:湿季生长旺盛,草原葱绿;干季草类枯黄(2)温带草原:夏绿冬枯,植被高度较热带草原低。

2.荒漠:分布于气候干旱地区,以旱生的灌木为主,具有忍耐长期干旱的形态和结构。

(1)植被就是指植物。

( )(2)人工植被与天然植被的自然特征完全相同。

( )(3)所有森林中,热带雨林的垂直结构最丰富。

( )(4)针叶林中的针叶叶片特征主要是抗寒冷。

( ) (5)我国新疆的典型植被是( )A .温带森林B .温带草原C .温带荒漠D .亚寒带针叶林 提示:(1)× 植被是指自然界成群生长的各种植物的整体。

(2)× 人工植被的种类较天然植被的种类少。

(3)√ 热带雨林树木高大茂密、种类丰富、垂直结构丰富。

(4)× 针叶林中针叶叶片可以抗寒抗旱。

(5)C[新疆深居内陆、气候干旱、以温带荒漠为主。

]梦幻王国。

抬头看一看,只有满眼长着奇异板状根的参天大树,不可思议的老茎秆上的花果、巨叶植物,根本看不到湛蓝的天空;低头望一望,眼前到处是苔藓、藤萝等。

密不透风的林中潮湿闷热,脚下到处湿滑。

叮叮作响的小溪、飞泻的瀑布无处不在;参天的大树、缠绕的藤萝、繁茂的花草树木汇聚成一座座美丽又绿色的大迷宫,让人寸步难行……”问题1(综合思维)这位探险者所游历的是哪种森林?其主要特征有哪些?提示:探险者游历的应是热带雨林。

热带雨林植被高大茂密,生物种类繁多,常见茎花、板根现象,垂直结构复杂。

问题2(区域认知)探险者所游历的森林主要分布在什么气候区?提示:热带雨林主要分布在热带雨林气候区和热带季风气候区。

问题3(地理实践力)我国存在热带雨林这种植被类型吗?提示:存在。

在我国南部的海南岛以及云南的西双版纳一带都是热带季风气候的影响区域,因此这些地区存在热带雨林。

[归纳总结]植被的分布及其与环境的关系环境为植被的发育、生长提供阳光、空气、水分、养料、适宜的温度等植物生长所必需的条件。

植物的生长又会对环境产生影响,比如植物根系的生长、腐败的植物会影响土壤的结构和组成,植物可以保持水土,植物可以调节气候,植物种类的改变会造成生物种类的改变等。

不同的植被又依赖于不同的特定的环境,具有适应当地特定环境的特征,植被离开了所适合的生长环境,可能会造成不结实、生长不良、甚至死亡等不良后果。

天然植被按类型有规律的分布(如下表)。

1.下图为一张反映“有孔叶片排水”现象的照片。

读图完成(1)~(2)题。

(1)该现象常年出现在( )A .热带雨林B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C.亚热带常绿硬叶林D.温带落叶阔叶林(2)该现象在我国较普遍出现于()A.长白山天池湖畔B.重庆嘉陵江沿岸C.西双版纳澜沧江畔D.武夷山九曲溪边(1)A(2)C[第(1)题,图示为热带雨林的景观,常年出现在热带雨林地区。

第(2)题,我国西双版纳澜沧江畔纬度低,夏季风迎风坡降水多,是热带季风气候,有热带季雨林分布,夏季会出现图示现象;长白山天池湖畔是温带季风气候,重庆嘉陵江沿岸和武夷山九曲溪边是亚热带季风气候,不会出现图示现象。

] 2.黄山市某地因菊花经济效益高,农民开垦坡地种菊花,因而出现了较为严重的生态问题,如下图所示。

据此回答(1)~(2)题。

(1)植被破坏致使水土流失严重,这体现了()A.环境要素的相互制约B.不同区域之间相互制约C.地理要素间相互作用产生新功能D.一个区域的变化影响到另一个区域(2)若此种活动不加以限制,任由其发展则最可能直接导致该地区()A.蒸发量增加B.降水量增多C.地表径流变化增大D.地下径流增多(1)A(2)C[第(1)题,图示反映了自然环境中一个要素的变化会引起其他要素的变化,体现了环境要素的相互制约。

第(2)题,植被破坏会导致蒸腾作用减弱,降水量减小;由于植被涵养水源的能力减弱,下渗减少,故地下径流减少,地表径流变化增大。

]人地协调观——塞罕坝,京城绿色屏障的前世今生2017年12月5日,在肯尼亚内罗毕举行的第三届联合国环境大会上,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宣布,中国塞罕坝林场建设者荣获2017年联合国环保最高荣誉——“地球卫生奖”。

历史上塞罕坝曾是一片绿洲,是皇家猎苑。

后来,开垦伐木,逐渐变成了一望无际的荒漠,黄沙荡荡,看不到尽头,数百里外的京城失去了天然屏障,内蒙古高原的风沙毫无遮挡地南侵,沙尘笼罩成为北京冬春季常见的景象。

1962年,国家决心建立国有林场,恢复被破坏的植被,经过几代塞罕坝人的不懈奋斗,如今这里绿树遍植、花开草长、绿水青山也换来了金山银山。

2017《感动中国》颁奖晚会上塞罕坝林场(下图)建设者们的事迹感人至深,50多年来他们在“黄沙遮天日,飞鸟无栖树”的荒漠沙地上造林近百万亩,创造了一个生态文明建设的奇迹。

历史上,塞罕坝曾是一处水草丰沛、森林茂密、禽兽繁集的天然名苑,辽、金时期称“千里松林”。

据此回答(1)~(2)题。

(1)塞罕坝由天然名苑退化成荒漠沙地的原因可能有()①放苑开垦②掠夺式采伐②过度捕猎④连年山火⑤发展旅游业A.①②⑤B.②③⑤C.③④⑤D.①②④(2)50多年前,寨罕坝没有人工林,只在阴坡上长着些不成片的白杨、云杉和山杨,阳坡和平坦地上几乎一片荒凉。

对此现象解释正确的是() A.阳坡和平地降水相对较少B.阳坡和平地上层较薄,砾石较多C.阴坡蒸发小,土壤墒情好D.阳坡受冬季风影响大,受低温冻害影响大(1)D(2)C[第(1)题,塞罕坝由天然名苑退化成荒漠沙地的原因可能有放苑开垦,掠夺式采伐,破坏植被,①②对。

过度捕猎不是植被消失的原因,③错。

缺乏管理,连年山火,导致土壤荒漠化,④对。

发展旅游业,不是土地荒漠化的原因,⑤错。

第(2)题,50多年前,塞罕坝没有人工林,只在阴坡上长着些不成片的白杨、云杉和山杨,阳坡和平坦地上几乎一片荒凉。

对此现象解释正确的是阴坡蒸发小,土壤墒情好。

]“朋友圈里学地理。

”下图是襄阳市地理教研员牟老师发的一则朋友圈。

读图完成1~2题。

1.拍摄地自然植被属于()A.常绿硬叶林B.针叶林C.常绿阔叶林D.落叶阔叶林2.图示中地区有很多这样的植物,制约其生长的主要自然因素是()A.土壤B.气温C.降水D.光照1.D2.B[第1题,图中点明是寒冬季节长出新叶,我国冬季寒冷的是温带地区。

图中植被属于落叶林,长出新叶是阔叶。

第2题,植物生长必须达到一定的积温条件,达不到这一积温条件,植物不会生长。

图示中地区有很多这样的植物,制约其生长的主要自然因素是气温。

]“我看不到春花,看不到秋叶,没有季节之流转……色彩、植被、山脉、村落及整个大地,都毫无变化,让我失去了时间意识。

在这里,雨直直地下来,烟缕垂直地升起。

”据此完成3~4题。

3.符合上文描述的地点是()A.撒哈拉地区B.西欧地区C.南极地区D.马来群岛4.当地的自然植被类型是()A.荒漠B.雨林C.落叶林D.针叶林3.D4.B[第3题,材料中的文字描述的是热带雨林气候,主要分布于赤道附近的刚果盆地、亚马孙平原和东南亚的马来群岛等地。

第4题,热带雨林气候区全年高温多雨,形成热带雨林景观。

]2018年2月到3月,某科学考察队从东北平原向西,经大兴安岭、内蒙古高原,最后到达塔里木盆地。

读图回答5~6题。

5.沿途气候变化依次为()A.温带大陆性气候—温带草原气候—温带沙漠气候B.亚热带季风气候—地中海气候—高山气候C.亚寒带针叶林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D.温带季风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6.沿途自然植被变化依次为()A.亚寒带针叶林—温带落叶阔叶林—温带草原B.温带落叶阔叶林—温带草原—温带荒漠C.温带草原—温带荒漠—温带落叶阔叶林D.亚寒带针叶林—温带荒漠—温带草原5.D6.B[第5题,东北平原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大兴安岭属于山地气候,内蒙古高原、塔里木盆地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沿途气候变化依次为温带季风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

第6题,东北平原自然植被是温带落叶阔叶林,大兴安岭是针阔混交林,内蒙古高原是温带草原,塔里木盆地是温带荒漠。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