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教版《圆的初步认识》说课稿
最新沪教版四年级上册圆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精编教案.doc
教学准备1. 教学目标1.认识圆心、半径和直径,知道同圆中半径和直径的特点。
2.初步学会运用圆的半径和直径画圆的图案。
3.经历画圆的图案过程,使学生感悟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感受数学美。
2. 教学重点/难点通过操作活动,知道同圆中半径和直径的关系,初步学会运用圆的半径和直径画圆的图案。
按要求用圆规画圆。
3. 教学用具教学课件4. 标签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1、上节课我们认识了圆,你对圆有了哪些了解?生:圆有直径和半径,还有圆心。
2、画一个半径是2厘米的圆。
出示课题《圆的初步认识》二、新课探究探究一:认识直径(1)圆纸片上留下了一些对折后得到的折痕,这些折痕你知道它的名字吗?生:这些折痕是圆的对称轴,它在圆里还有一个新的名字叫直径,可以用字母d 来表示。
小结:这些折痕是圆的对称轴,它在圆里还有一个新的名字叫直径。
(2)直径有多少条呢?它有哪些特点?生:直径有无数条,它们的长度都相等。
(3)选择:第()幅图画出了圆的直径。
1 2 3 4生:第四幅图画出了圆的直径小结:直径是过圆心并且两端都在圆上的线段。
(4)请你标出你画的圆的直径。
探究二:探究直径和半径之间的关系。
(1)师:我们已经认识了圆心、半径和直径,圆还有什么秘密呢?你可以选择使用圆纸片或者是画的那个半径50px的圆,看看对于半径和直径你还有什么新发现?生:在同一个圆中,直径的长度是半径的两倍。
d=2×r(2)练一练①判断:半径的长度是直径的一半。
()半径一定比直径短。
()小结:只有在同圆里半径的长度才是直径的一半。
②根据下列信息你想到什么?小结:根据同一个圆中半径和直径的关系,知道了直径我们就可以算出它的半径。
③请你画一个直径是150px的圆。
探究三:画圆(1)你会画出这样的3个圆吗?以A点为圆心,画3个圆,使得直径一个比一个大50px,最里面一个圆的直径为100px。
小结:这些圆都以A点为圆心,它们就叫做同心圆。
(2)画一画(选择一题完成)①分别以正方形四个顶点A、B、C、D为圆心,以正方形的边长为半径画。
《圆的初步认识》(教案)-四年级上册数学沪教版
《圆的初步认识》(教案)四年级上册数学沪教版教案:《圆的初步认识》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自四年级上册数学沪教版,主要涵盖教材第六章第二节“圆的初步认识”。
该章节主要内容包括:圆的定义、圆心、半径、直径的概念及其特点。
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圆的定义,掌握圆心、半径、直径的概念及其特点。
2. 学生能够运用圆的相关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3. 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学生对圆心、半径、直径的理解和运用。
2. 教学重点:学生能够独立画出一个圆,并准确找出圆心、半径、直径。
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黑板、粉笔、圆规、直尺、绳子。
2. 学具:每个学生准备一张白纸、一支铅笔、一把尺子。
教学过程:一、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1. 让学生观察教室里的圆形物品,如圆桌、篮球等,引导学生发现圆的特点。
2. 邀请学生上黑板画出一个圆,并指出圆心、半径、直径。
二、圆的定义(5分钟)1. 讲解圆的定义:圆是平面上所有到定点距离相等的点的集合。
2. 引导学生理解圆心、半径、直径的概念。
三、圆的画法(5分钟)1. 讲解圆的画法:使用圆规和直尺,固定一点作为圆心,调整圆规的距离作为半径,画出圆。
2. 邀请学生上台演示如何画圆,并指出圆心、半径、直径。
四、随堂练习(5分钟)1. 让学生在白纸上画出一个圆,并标出圆心、半径、直径。
2. 让学生互相交换检查,找出错误并改正。
五、例题讲解(10分钟)1. 出示例题:一个圆的直径是10厘米,求这个圆的半径。
2. 讲解解题思路:直径是半径的两倍,所以半径是直径的一半。
3. 让学生独立完成例题。
六、圆的直径与半径的关系(5分钟)1. 讲解圆的直径与半径的关系:直径是半径的两倍,半径是直径的一半。
2. 让学生运用这个关系解决实际问题。
七、板书设计(5分钟)1. 在黑板上写出圆的定义、圆心、半径、直径的概念。
2. 在黑板上画出一个圆,并标出圆心、半径、直径。
【说课稿】 圆的初步认识-精选文档
圆的初步认识一、说教材1、教学内容及地位和作用:主要内容有:用圆规画圆、了解圆各部分名称、掌握圆的特征等。
圆是一种常见的平面图形,也是最简单的曲线图形。
是在学生认识了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等平面图形,并直观认识了圆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是后续学习圆的周长和面积以及圆柱和圆锥的重要基础,对于丰富“空间与图形”的学习经验,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感受数学价值,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2、教学目标:(1)使学生认识圆,知道圆的各部分名称。
(2)使学生掌握圆的特征,理解和掌握在同一个圆里半径和直径的关系。
(3)使学生通过观察、实验、猜想等教学活动过程认识圆,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和初步的探索能力。
3、教学重点:会使用圆规画圆,知道半径和直径的关系。
4、教学难点:用圆规按要求画圆。
5、教具学具:多媒体课件、圆规、圆形纸片、直尺、剪刀等二、说教法新课程标准指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
根据这一理念,本节课我设计了以下三个教法:1、实验操作法:学生的学习过程是一个主动建构的过程,教师要激活学生的先前经验,激发学习热情。
本节课我以学生亲自动手制作车轮为主线,在动手中引导学生认识圆的各部分名称,理解圆的特征,以及教学圆的画法时,有目的、有意识地安排了让学生画一画、指一指、比一比、量一量等动手实践活动,启发学生用眼观察,动脑思考,动口参加讨论,用耳去辨析同学们的答案,让学生在经历、体验和运用中真正感悟知识。
2、探究尝试法:教学中我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淡化教师的主观影响,让学生自己在实践中产生问题意识,自己探究、尝试,总结规律,从而主动获取知识。
3、探索发现法:本节课我采用了多媒体教学手段,主要运用操作、探究、讨论、发现等教学方法。
使学生的学法与教法相对应,让学生主动探索、主动交流、主动提问。
通过多媒体手段将直观演示、学生的观察、操作、思维与语言表达结合在一起,使学生对圆有一个形象的感知。
同时激发学生的感官,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和机会让他们主动参与获取知识的过程,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与创新的能力。
最新沪教版四年级上册《圆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
二、
核
心
过
程
推
进
课件演示,(画有圆心的圆)
1、观察圆的特征。
观察圆形,你发现它跟我们以前学过的几何图形有什么不同?
2、画圆
要想学习圆形,首先我们要学会画圆。你们知道的有哪些画圆的方法?
A、用物体描边画圆
(1)请你试一试用圆形的物体描边。
(2)如果要画一个比这个大的圆,该怎么办呢?画一个比这个小的圆呢?
(2)滚动摩擦力比滑动摩擦力小(补充)
用数学知识来解释生活现象,让学生学有用的数学.
作业布置
用不同的方法画3个不同大小的圆
板书设计
圆的初步认识
圆心确定位置
半径确定 圆的大小
反思重建
同学们对于这一知识的学习感到很感兴趣,他们通过观察生活中的圆形的案,个个都想运用圆规来进行创作。但是在运用的过程中确实困难重重。关键还是刚刚接触,学生虽然谈了画圆的感受,但是在具体的运用中还是掌握不了要领。就是画不圆。因而拓展的环节来不及完成。
用圆规
生模仿用圆规画任意大小的圆。
有针尖的一脚不能动,另一只脚起点和终点要重合。
两只脚离得远一些。
画比刚才的圆大一些的圆。
两只脚离得近一些。画圆。
圆的大小跟圆规的两支脚之间的距离有关。
在纸的右下角画圆。
圆的位置跟圆心的位置有关。
圆心定在操场上,可是,圆规没有办法画那么大的圆。
用绳子和木桩。木桩固定后,将绳子一端系在木桩上,另一端画就可以了。
教学内容
圆的初步认识
教时
一、教学目标:
1、了解圆的特征,认识圆心和半径并能用字母表示。
2、能用不同的方法画不同大小和不同位置的圆。
沪教版四年级上册圆的初步认识(1)
小学数学四年级上电子教案执教:课题圆的初步认识(1)教学目标1.认识圆心、半径和直径,知道同圆中半径和直径的特点。
2.初步学会用圆规画圆的方法。
3.通过让学生经历圆的形成过程,使学生感悟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感受数学美。
教学重难点通过操作活动,认识圆心、半径和直径,初步学会用圆规画圆的方法。
教学难点感悟并认识圆心、半径和直径。
相关链接课件内容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媒体41你在哪儿见到过圆?2、欣赏生活中的圆。
媒体5出示课题《圆的初步认识》二、新课探究媒体7、8、9探究一1、尝试“造”圆──建立概念(1)教师边变“小魔术”——甩绳成圆,边问:你们看到了什么?(2)小组交流形成圆的方法。
(3)教师借助绳子画圆,引出“定点”即圆心,“定长”即半径。
【板演】练习一:①寻找画面中圆的圆心与半径。
②选择题:下面第()幅图画出了圆的半径。
媒体10、11 一、新课导入1、你在哪儿见到过圆?2、欣赏生活中的圆。
出示课题《圆的初步认识》二、新课探究探究一:尝试“造”圆──建立概念(1)教师边变“小魔术”——甩绳成圆,边问:你们看到了什么?(2)小组交流形成圆的方法。
小结:固定了点,固定了长度,旋转一周就能形成圆。
(3)教师借助绳子画圆,引出“定点”即圆心,“定长”即半径。
(板演)练习一:①寻找画面中圆的圆心与半径。
②选择题:下面第()幅图画出了圆的半径。
A B C探究二(1)认识圆规。
(2)用圆规画圆时,怎么来确定圆心和半径?怎样来画圆呢?请你边思考边试着画圆。
(3)刚才我们画的圆有大有小,有什么办法可以让我们画得圆一样大呢?媒体12、13探究三(1)一张圆纸片,有什么方法能很快找到它的圆心?(2)这张圆纸片里半径在哪呢?半径有什么特点?(3)练习选择:下列哪一句话是错误的()。
①同一个圆中半径的长度都是相等生:选A探究二:圆规画圆──掌握方法(1)认识圆规。
(2)用圆规画圆时,怎么来确定圆心和半径?怎样来画圆呢?请你边思考边试着画圆。
沪教版四年级上册《圆的初步认识》数学教案_教学设计
沪教版四年级上册《圆的初步认识》数学教案_教学设计
沪教版四年级上册《圆的初步认识》数学教案
教学设计说明:
《圆的初步认识》是在学生认识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正多边形等平面图形的基础上展开的。
教材的编排思路是先借助生活中的素材揭示出圆,让学生感受到圆与现实的密切联系;再引导学生借助绳子画圆,初步感受圆的特征,并认识圆心和半径;然后引导学生用圆规画圆,并掌握其基本画法,在此基础上,让学生通过画一画、折一折等活动,认识圆的直径,及半径和直径的关系。
这样的编排,学生对于圆所内涵的文化特性就无从感受、体验,对于圆在数学发展过程中与人类结下的不解之缘感受不深。
基于这样的认识,我试图对本课的教学思路进行重新调整:由浅入深、循序渐进,通过学生的两次画圆及教师的示范画圆等操作活动,让学生认识圆的各部分名称,逐步感受圆的基本特征,在交流对话中完善学生相应的认知结构。
另外,我又借助媒体,将社会、历史、数学等领域中的圆有效整合到本课教学,充分放大圆所内涵的文化特性,努力折射出冰冷图形背后所散发的独特魅力。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观察、认识圆,了解圆的基本特征。
知道什么是圆心、半径和直径,以及半径和直径之间的关系。
2.通过实践操作活动初步认识圆,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和初步的探索能力。
3.体验到圆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并感受到圆的美。
教学重点:
知道什么是圆心、半径和直径,以及半径和直径之间的关系。
教学难点:
了解圆心、半径和直径,以及半径和直径之间的关系。
学具、教具准备:
各种圆形物体、圆片、圆规、直尺
教学过程:。
圆的初步认识-沪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圆的初步认识-沪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圆的概念,并能够正确地区分出圆、正方形、长方形。
2.能够正确地读出圆的直径、半径、圆心等名词,并简单了解其意义。
3.能够使用规定的符号来表示圆的直径、半径以及圆心。
4.能够通过实际测量来确认圆的特征并进行再认识。
二、教学重点1.圆的概念。
2.圆的直径、半径、圆心等名词的意义及符号的表示。
三、教学难点1.如何区分圆、正方形、长方形。
2.如何正确地理解圆的直径、半径、圆心等名词及其符号的表示。
四、教学过程导入教师拿出纸张,让学生看一眼并问:“这是什么形状的纸?”学生:“方形的。
”教师:“如果我把这张纸折成两半,它变成了什么形状?”学生:“长方形的。
”教师:“如果我再把它折一次成四份,那是什么形状?”学生:“小方形的。
”教师:“那么,这些形状都是一样的吗?”学生:“不一样。
”输入环节教师拿出红色、蓝色颜料,分别在纸上画出一个长方形和一个圆。
教师问:“这两个形状有什么不同?”学生:“颜色不同。
”教师:“如果我只看形状不看颜色呢?”学生:“一个是长方形,一个是圆。
”教师:“那么,你们知道圆是什么吗?”让学生自由发言。
接着,教师展示圆规、量角器、直尺等工具,并简单介绍它们的用途。
让学生自己摆弄并提出问题。
课堂练习1.让学生自由发挥,找出教室里有哪些圆形物品,如圆形台灯、钟表、水杯等等,进行认识和交流。
2.让学生尝试用圆规画出圆形,并标注直径、半径、圆心等名词及其符号的表示。
输出练习1.让学生在纸上画出一个圆,并标注出直径、半径、圆心,并用规定符号表示。
2.让学生自己去寻找更多的圆形物品,把它们拍下来并写上特征,如圆的特征、圆心位置等等。
五、教学评价1.教师观察学生的课堂表现,了解他们对圆的初步认识情况。
2.对课后布置的练习作业进行评价,督促学生加强对圆的学习与掌握。
六、板书设计1.圆的概念。
2.圆的直径、半径、圆心等名词的意义及符号的表示。
沪教版四年级上册《圆的初步认识》数学教案
沪教版四年级上册《圆的初步认识》数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能够认识圆的形状及基本要素;2.理解圆的半径、直径、圆心等概念;3.掌握如何用直尺和圆规画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1.圆的形状及基本要素;2.圆的半径、直径、圆心等概念。
难点1.用直尺和圆规画圆。
三、教学内容及过程教学内容1.圆的引入:展示圆的图片和实物,学生自行观察、探究。
2.圆的定义及基本要素:通过演示、针线、橡皮圈等方式让学生理解圆的形状和基本要素,包括半径、直径、圆心等。
3.圆的测量:让学生用直尺和圆规测量圆的直径、半径和周长。
4.圆的画法:让学生使用直尺和圆规练习如何画圆。
教学过程步骤一:引入1.老师呈现一些圆形的图片,例如糖果、轮胎、篮球等,并让学生自行寻找身边的圆形物品。
2.老师发放圆的实物,如橡皮圈、针线等,让学生自行观察、探究。
3.老师引导学生发现圆的形状和特点,例如没有角、没有边、周长是一段弧线等。
步骤二:定义及基本要素1.老师简单介绍圆的定义,即平面上所有到圆心距离相等的点的集合。
2.老师使用橡皮圈、针线等工具演示圆的基本要素,如半径、直径、圆心、圆周等。
3.老师向学生提问,让学生说出圆的基本要素,例如“半径”表示圆心到圆周上的任何一点的距离,直径是圆周上两个点的距离等。
步骤三:测量1.老师用黑板或者投影仪展示圆,让学生使用直尺和圆规测量圆的直径、半径和周长。
2.老师对测量结果进行点评和纠正,让学生正确理解圆的测量方法。
步骤四:画法1.老师向学生演示如何用圆规画圆,包括圆心画圆、两个点画圆两种方式。
2.老师发放直尺和圆规,让学生亲自动手,练习用直尺和圆规画圆。
四、教学反思此次授课对于学生初步了解圆的形状和基本要素,并能够使用直尺和圆规进行测量和画圆,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
在教学过程中,由于学生对圆这个概念比较陌生,需要老师通过多种方式引导学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另外,对于不同程度的学生,需要老师针对个体差异进行差异化教学,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
圆的初步认识说课稿.doc
圆的初步认识说课稿1、学生用橡皮筋画圆,我觉得不妥。
我认为违背学生的思维模式,有点画蛇添足之嫌。
2、探究圆心和半径的作用,老师在这局部没有讲到位。
我认为数学开展到今天,人们对于她的认识已经历了巨大的变化。
如今,与其说数学是一些结论的组合,毋宁说她更是一种过程,一种不断经历尝试、反思、解释、重构的再创造过程。
1、学生用橡皮筋画圆,我觉得不妥。
我认为违背学生的思维模式,有点画蛇添足之嫌。
2、探究圆心和半径的作用,老师在这局部没有讲到位。
我认为数学开展到今天,人们对于她的认识已经历了巨大的变化。
如今,与其说数学是一些结论的组合,毋宁说她更是一种过程,一种不断经历尝试、反思、解释、重构的再创造过程。
因而对于圆的特征的认识,我并没有沿袭传统的小步子教学,即在亦步亦趋的“师生问答”中展开,而是将诸多细小的认知活动统整在一个综合性、探究性的数学研究活动中,通过学生的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共同分享等,引领学生经历了一次“研究与发现”的完整过程。
整堂课,“发现与分享”成为真正的主旋律,而知识、能力、方法、情感等恰恰在创造与提供的过程得以自然建构与生成。
1、尝试用各种工具画圆;2、尝试用圆规画圆,并认识圆心、半径;3、尝试指定半径是3厘米的画圆;4、探究同圆半径相等;5、探究圆心和半径的作用;6、最后用圆还可以设计出许多美丽的图案。
特别在第5个步骤进行很大的变化。
我准备请学生在一张纸上任意画两个大小不同的圆,并问:看了这两个圆你有什么想法?再出示大小不同的两个圆,再问:看了这两个圆你有什么想法?并让学生交流。
得出圆心决定了圆的位置,半径决定了圆的大小。
总之我在教学中帮助学生在丰富多彩的数学学习中层层铺染、不断推进,努力使圆所具有的文化特性浸润于学生的心间,成为学生数学成长的不竭动力源泉,让数学课堂摆脱原有的习惯思维与阴影,真正美丽起来。
第五单元几何小实践 圆的初步认识(第二课时)(说课稿)四年级上册数学沪教版
第五单元几何小实践圆的初步认识(第二课时)(说课稿)一、教学目标1.通过实际操作和观察探究圆的性质,初步认识圆的基本概念。
2.能够正确地说出圆的定义,并能用自己的话解释清楚。
3.能够画出已知半径的圆,并能正确地标注中心点和半径。
4.了解圆的应用场景,如车轮、碗等。
二、教学重点1.圆的定义和基本概念的理解。
2.画出已知半径的圆,并标注中心点和半径。
三、教学难点1.圆的定义的讲解和理解。
2.技能训练环节,如画圆和标注中心点和半径。
四、教学流程1. 导入新知识(5分钟)老师出示一些图片,如车轮、碗等,让学生观察这些物品,并引导学生发现这些物品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即都是圆形(或近似圆形)的物品。
让学生自己总结出圆的性质。
2. 圆的定义与基本概念(10分钟)通过PPT讲解圆的定义与基本概念,让学生明确圆的特点。
然后再通过举例让学生进一步理解圆的概念。
最后,让学生用自己的话简单地解释一下圆的定义是什么。
3. 技能训练环节(25分钟)(1)画圆的训练:老师出示圆规和铅笔,让学生自己操作,画出不同半径的圆形,让学生感受圆形的特点。
(2)标注中心点和半径:让学生在所画的圆中找出中心点,并用直尺和铅笔将中心点和圆上一点相连,在线段上标注出所画圆的半径。
4. 巩固练习与实际应用训练环节(10分钟)让学生在书本上完成练习册上的相关题目,如绘制已知半径长度的圆,并标出中心点和半径等。
同时,让学生回家后观察周围的物品,看看哪些物品是圆形的,并思考这些物品为什么会用圆做出来,从而加深对圆的认识。
5. 课堂小结(5分钟)老师对本节课内容进行小结,再次强调圆的定义和基本概念以及标注中心点和半径的方法。
同时,让学生回答一个问题:“在我们的生活中,你找到了哪些圆形物品?”五、板书设计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六、课后作业1.完成课堂练习册上的相关题目;2.观察周围的物品,找出一些有圆形的物品,并回家画图标明其中心和半径。
七、教学反思本节课主要是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操作来初步认识圆形。
四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第五单元 圆的初步认识(一) 沪教版(2015秋)
教案35:圆的初步认识(一)教学内容:P:74~76教学目标:1、初步认识圆,知道圆的各部分名称。
2、会正确使用圆规画圆。
3、通过实践操作活动初步认识圆,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和初步的探索能力,能发现问题并进行探究。
4、体验到圆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并感受到圆的美。
教学重点:通过操作和观察活动初步认识圆。
教学难点:正确使用圆规画圆。
教学准备:媒体等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1.小朋友,在我们生活中经常能看到圆。
(媒体出示)在这些画面中,你看到圆了吗?2.在日常生活中还有许多圆形的物体,谁能举例说说吗?(学生举例)3、揭示课题:生活中处处有圆,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有关圆的知识。
(板书课题:圆的初步认识)【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主要抓住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将教师的媒体展示和学生举的实例相结合使学生感悟生活中处处有圆。
激发学生的探究意识,从而也体现出数学在生活中的价值。
】二、探究新知(一)探究一:尝试用各种工具画圆1、你们想不想自己画圆吗?2、小组合作,利用各种工具画圆。
(师提供的工具:线、图钉、一次性杯子、棋子、尺。
生自备圆规。
)3、说说你是怎么画的?(学生交流反馈用不同的工具画圆。
)交流画法:学生反馈方法的同时,教师把画法记录在电脑上。
4、刚才有的同学利用线、图钉、铅笔画圆,你们有没有看到过类似的画圆方法?5、老师也想用图钉、线、粉笔在黑板上画一个圆,在老师画之前你有什么想提醒我的吗?师利用图钉、线、粉笔在黑板上示范画一个圆。
【本活动是采用小组合作的形式,让学生利用各种工具自主任意地尝试画圆,通过比较不同的画圆过程,找到其中相同的地方,从而总结出画圆的基本方法。
并初步体会到用圆规画圆的优越性。
】(二)探究二:用圆规画圆,并认识圆心、半径1、我们人类是很聪明的,发明了画圆的专用工具——圆规。
2. 圆规的历史出示圆规的发明最早可追溯至中国夏朝《史记•夏本记》,载大禹治水“左凖绳,右规距”,公元前15世纪的甲骨文中,已有规、矩二字,当时称为“规”,即今日的圆规3.介绍圆规请同学们拿出自己的圆规,观察一下,圆规上有些什么?4、圆规画圆请大家用圆规试着画1个圆。
第五单元 圆的初步认识(第一课时)(说课稿)四年级上册数学沪教版
第五单元圆的初步认识(第一课时)(说课稿)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了解圆的概念,能够用直线、曲线等构造出圆的形状;2.学会用圆心、半径等进行圆的描述;3.能够具备初步的圆的应用能力。
能力目标1.通过多种方式来认识圆,提高学生的图像化和观察力;2.学习圆心、半径的概念,并应用于实例练习。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圆的形状、圆周、圆心、半径等;2.圆的描述,包括圆心坐标、半径等。
教学难点1.圆心、半径等概念;2.运用圆的概念进行实际应用。
三、教学流程教学步骤第一步:概念认识1.通过引入日常生活中的圆形事物(如球、糖果等)激发学生对圆的兴趣;2.通过展示图片,引导学生理解圆的概念,让学生用直线、曲线等来构造出圆形。
第二步:圆周与圆心1.通过引入圆周概念(即圆的周长)和圆心概念来让学生进一步理解圆的特性;2.用示例给学生进行讲解,让学生理解圆心、圆周的关系。
第三步:半径的应用1.让学生了解半径这个概念;2.通过实际测量、练习,让学生掌握圆的半径的应用方法。
第四步:练习与巩固1.带领学生需要掌握重点内容进行练习;2.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实际应用。
教学方法1.课堂讲解法:通过语言和图片的方式对重难点进行讲解;2.示例演练法:通过示例演练来让学生掌握知识。
教学工具1.图片和展示板;2.圆规和量角器等测量工具。
四、教学评估评估方式1.课堂练习;2.期末考试。
评估内容1.课堂练习项目:根据所学知识运用工具测量画出圆形,判断画的圆是否合格,并用半径描述所画圆的大小;2.期末考试项目:考查学生对圆心、圆周和半径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五、教学后记通过本课的教学,学生对圆形应该有了更深入的认识。
在后续教学中,需要针对不同的学生能力水平进行分层教学,强化学生对圆形相关知识的掌握。
同时,也需要通过关联生活常识和实际应用场景,让学生掌握圆形的实际应用能力。
四年级上册数学说课课件-5.1 几何小实践(圆的初步认识)▏沪教版 (共12张PPT)
板书设计:
定点 定长
圆的初步认识 圆心 决定圆的位置 半径 决定圆的大小
第四环节:课外拓展
• 设计意图: 引导学生讨论分析“圆,一中同长也” 的古语,探究寥寥几字背后的深刻内涵, 感受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并且也对本阶 段其余课时的内容作了铺垫;再通过介 绍学生不了解的圆形的其他特征,进而 推荐数学读物,再一次将学生的视野拓 宽,引向社会文化纵深处,同时也想激 发他们的求知欲,自主探索,引导学生 将课堂数学学习拓展到生活中。
画圆的技巧及画定圆的方法
设计宗旨
以多手段操作为核心,以体验为主旨
本课时教学设计体现了从欣赏为切入点, 以多手段操作为核心,以体验为主旨.试图 通过若干操作活动,让学生体会到圆的定义 化的过程,加深他们对圆特征的感受。再辅 以同学之间的讨论和归纳,使同伴之间的互 助发挥作用,力求做到让每个孩子通过本课 的学习都能有所收获。
教学目标:
• 知识与技能: • 1.初步认识圆,知道圆心、半径的意义,
并会用字母表示。圆的各部分名称。 2.会正确使用圆规画圆。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践操作活动初步认 识圆,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和初步的探 索能力.能发现问题并积极探究。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验到圆在日常生活 中的应用并感受到圆的美。
• 教学重点: 通过操作和观察活动初步认识圆。
圆的初步认识
教材分析
这是小学阶段研究曲线图形的开始,是学生 图形认识发展的又一次飞跃。 生活经验和知识背景
激活已有感性经验
归纳内化,从数学层面重新认识圆
体会到圆本质特征
再次验证生活
学生分析
• 对圆已有了初步的感性认识
知道
不知道
“圆心”、“半径”等名称 如何用数学语言准确表达含义
《圆的初步认识》(教案)-四年级上册数学沪教版
圆的初步认识(教案)
一、课程目标
1.能够正确地解释“圆”的定义。
2.能够用圆规和尺子画一个圆。
3.能够识别常见的与圆有关的物体。
二、教学重点
1.圆的定义。
2.画圆的方法。
三、教学难点
1.识别与圆有关的物体。
四、教学过程
1.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圆规、尺子、影片、图片等教学资源。
2. 导入新课
(1)引出问题:孩子们,你们见过哪些与圆有关的物体呢?
(2)教师展示一些与圆有关的物体的图片,引导学生回答问题。
(3)教师给出答案,然后解释和介绍这些物体与圆的关系。
3. 圆的初步认识
(1)教师带领学生讨论圆的定义,引导学生说出圆的特点。
(2)教师出示有关圆的图片、影片、实物等,让学生仔细观察,描述其特点,并画出圆的形状。
(3)教师讲解如何用圆规和尺子画圆。
4. 练习与巩固
(1)教师出示一些不规则形状,让学生利用圆规和尺子画出其中的圆形部分。
(2)教师让学生观察并描述图片中的物体与圆的关系。
5. 总结归纳
教师让学生回答圆的定义、圆的特点以及如何用圆规和尺子画圆等问题。
6. 作业
请学生在家自己画3个圆,并列出自己家中所有与圆有关的物体。
五、教学评估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画图等情况进行评估。
六、教学反思
本节课教学过程中,学生们主动思考,积极参与课堂,能够认真观察、描述和画出圆的形状。
但学生们在识别与圆有关的物体上还存在一定的困难,需要教师进一步引导。
在后续的教学中,需要更加丰富教学资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对圆的认识。
《圆的初步认识》说课稿
《圆的初步认识》说课稿沪教版《圆的初步认识》说课稿范文《圆的初步认识》说课稿1一、说教材圆的初步认识是学生直观认识圆和已经较系统地认识平面上直线图形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他是曲线图形的开始,所以正确树立圆的表象。
掌握园的特征,是本课的首要任务。
二、说教学目标1、知道圆的各部分名称,认识圆的特征,初步学会画圆。
2、在认识圆的过程中,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3、享受思维的乐趣。
教学重点:圆的特征。
教学难点:学会画圆。
三、说教学设计1、情景中创造圆课的开始,创设情景:“正确答案离小胖右脚3米处”以右脚为点,3米长的范围上去寻找,这一环节,让学生独立去思考,并在不完整的交流中,引出各个点,逐步形成圆。
2、比较中初步圆出示已认识的三角形,四边形,五边形等平面直线图形,让学生去比较直线图形与曲线图形慢慢地引出圆是由一条围成的平面图形。
3、紧紧扣住圆的特征通过正三角形、正方形、正六边形中的中心点到各个顶点之间的距离相等,让学生去寻找相等距离的条数,慢慢演变成,圆的中心到圆上各点的距离处处相等,并且有无数条这一圆的本质特征,引用墨子的一中同长,让学生深刻体会到一中同长是圆的本质特征,这一教学重点。
4、画圆中感受圆让学生尝试画圆,处处感受画圆的困惑,在教师的正确引导下,学生感受到画圆的步骤,定点,定长,绕一圈,正确掌握圆的画法。
5、解释生活中的圆汽车轮胎为什么设计成圆的?再一次让学生感受到圆的一中同长本质特征。
6、回归情景问题,延伸突破圆回归情景问题,并出示篮球与圆,让学生比较认识到圆是平面图形,而篮球是立体图形,他们的共同特征是一中同长,从而完整正确答案在以右脚为圆心,3米长为半径的球体上,圆的认识又有以重大突破。
《圆的初步认识》说课稿2一、说教材学生通过前几年的学习与生活中积累的经验,对圆形物体已有了初步的感性认识,《圆的初步认识》是建立在学生的这些经验上来进一步认识圆的有关特征,让学生深切体会圆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并为后续学习圆的有关知识打下基础。
(沪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圆的初步认识 1word版
6.和你们画圆的过程做个比较,再谈谈体会。
7.老师总结
是呀,在用这些辅助工具画圆时,要用图钉把绳子的一端固定住,还要把绑有铅笔的绳子拉直,旋转一周后,就能大致画出一个圆了。
8.看书自学。
用图钉固定的点,拉直的绳子的长度书上又是怎样规范的介绍的呢?请自学书第63/2
(出示一张大纸)现要在这张纸上尽可能大的画一个圆,怎么画呢?
交流画法
你们交流的方法都很不错,老师也帮你们准备了一些材料来画圆,现请组长打开2号信封,大家一起来看看有些什么材料?
下面就请你们以小组为单位,先讨论如何用这些材料来尽可能大的画一个圆,有了方案后,就到大纸上去实践,大家可分好工。
交流画法(成功与失败的,说说出现画不圆的原因)
圆的初步认识
教学目标:
1.能从生活实际出发,建立画圆的初步概念。
2.知道圆心、半径的意义,并会用字母表示。
3.知道用圆规画圆的方法,并能用圆规比较熟练地画圆。
教学准备:
媒体、板书
学具准备:
各种画的实物、图钉、线、铅笔、大纸、圆规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一、引入新课
1.(媒体出示)同学们,看这是什么?
1.在日常生活中你们见过别人画圆吗?
怎样画的?
2.实物画圆
在日常生活中,可以拿来就画圆,先请同学们打开1号信封,每人用老师给你们准备的东西任取一样,画一个圆。
交流你是怎么画的?要注意什么?
3.小结:生活中,我们可以就地取材,画圆的实物是很多的。只要紧贴圆形物品的轮廓描一圈就可以了。
4.辅助工具画圆。
2.好在我们人类是很聪明的,发明了画圆的专用工具——圆规。
四年级数学上册 圆的初步认识教案 沪教版
四年级数学上册圆的初步认识教案沪教版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认识圆心和半径,会用字母表示,理解并掌握圆心与半径之间的关系。
2.能画出指定半径的圆。
过程与方法:1.从生活中的圆出发,感受生活中圆形物品的特征。
2.通过生活中如何画圆和用圆规画圆,建立圆的初步概念。
情感与态度:1.通过尝试画各种漂亮的由圆组合成的图案,感受到几何的美,并从中感受到愉悦的心情。
2.发展学生思维能力和初步的空间观念。
使学生认识到圆在日常生活中的存在和作用,体验数学的价值。
教学重点:理解和掌握圆的特征。
教学难点:理解圆上的概念,归纳圆的特征。
画出指定位置和大小的圆。
教学准备:画纸,圆规,圆形物品,绳子教学过程:一、情景引入,导入新课1.师:俗话说:十五的月亮十六圆,昨晚的月亮你们看过吗?觉得它比平时怎样?(昨天是月亮最圆的一天,是一个完整的圆)2.师:除了月亮,生活中还有许多圆,让我们一起看看生活中的圆。
(媒体播放)除了老师展示的这些,生活中还有很多圆形物品,请你展示一下你收集的圆形物品。
师:在我们生活中圆有广泛的用途,今天我们就来认识圆、研究圆(揭示课题)板书二、自主探究,合作交流1.介绍圆的形成及圆的各部分名称。
(1)师:想一想,可以用哪些生活中圆形工具来画一个任意大小的圆呢?(生:圆规、硬币、圆形杯底……)①师:请你从中挑选1、2物品来画画圆。
②学生尝试画圆,交流画法。
(2)师:真聪明!除了你们说的这些方法,体育老师还有一种方法画圆(多媒体播放:体育教师用一个长柄粉勺画圆的过程)①要求:边看边想体育老师怎么画圆的呢?②小组讨论③交流,小结:圆中心的木桩使固定的,固定的点叫圆的圆心(o)拉紧的绳子是从圆心到圆上的,这段长度叫圆的半径(r)(媒体演示:圆心、半径)④师:绳子为什么一定要拉直?可以松吗?说明了什么?(绳子松了就不能画成一个圆了,说明一个圆的半径长短都相等)(3)师:说的真好!我们就根据这个原理,用工具――圆规来规范的画圆。
第五单元 圆的初步认识(第一课时)(教案)四年级上册数学沪教版
教案:第五单元圆的初步认识(第一课时)一、教学内容1. 让学生通过观察、实践、探究等活动,掌握圆的定义、特点和表示方法。
2. 引导学生了解圆的半径、直径等基本概念,并能够运用这些概念解决实际问题。
3. 培养学生运用几何思维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掌握圆的定义、特点和表示方法,了解圆的半径、直径等基本概念。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实践、探究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几何思维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自主学习能力。
三、教学难点1. 圆的定义和特点的理解。
2. 圆的半径、直径等基本概念的掌握。
四、教具学具准备1. 圆形教具:如圆板、圆卡片等。
2. 直尺、圆规等测量工具。
3. 彩色粉笔、黑板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出示圆形教具,引导学生观察、思考,询问学生对圆的认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基本概念:讲解圆的定义、特点和表示方法,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加深对圆的理解。
3. 半径、直径:讲解半径、直径的定义和性质,引导学生通过实践,掌握半径、直径的测量方法。
4. 练习与探究:布置一些有关圆的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培养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5. 总结与拓展: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引导学生思考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六、板书设计1. 圆的定义、特点和表示方法。
2. 半径、直径的定义和性质。
七、作业设计1. 绘制一个圆,并标注出半径、直径。
2. 解决一些与圆相关的实际问题。
八、课后反思1. 学生对圆的定义、特点和表示方法的掌握情况。
2. 学生对半径、直径等基本概念的理解程度。
3. 教学过程中是否存在不足,如何改进。
4. 学生对作业的完成情况,是否达到预期目标。
教学内容与教学目标间隔两行,教学难点与教具学具准备间隔两行,教学过程与板书设计间隔两行,作业设计与课后反思间隔两行。
总字数约200字。
首先,需要重点关注的是“教学过程”这一部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沪教版《圆的初步认识》说课稿
一、说教材
圆的初步认识是学生直观认识圆和已经较系统地认识平面上直线图形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他是曲线图形的开始,所以正确树立圆的表象。
掌握园的特征,是本课的首要任务。
二、说教学目标
1、知道圆的各部分名称,认识圆的特征,初步学会画圆。
2、在认识圆的过程中,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3、享受思维的乐趣。
教学重点:圆的特征。
教学难点:学会画圆。
三、说教学设计
1、情景中创造圆
课的开始,创设情景:正确答案离小胖右脚3米处以右脚为点,3米长的范围上去寻找,这一环节,让学生独立去思考,并在不完整的交流中,引出各个点,逐步形成圆。
2、比较中初步圆
出示已认识的三角形,四边形,五边形等平面直线图形,让学生去比较直线图形与曲线图形慢慢地引出圆是由一条围成的平面图形。
3、紧紧扣住圆的特征
通过正三角形、正方形、正六边形中的中心点到各个顶点之间的距离相等,让学生去寻找相等距离的条数,慢慢演变成,圆的中心到圆上各点的距离处处相等,并且有无数条这一圆的本质特征,引用墨子的一中同长,让学生深刻体会到一中同长是圆的本质特征,这一教学重点。
4、画圆中感受圆
让学生尝试画圆,处处感受画圆的困惑,在教师的正确引导下,学生感受到画圆的步骤,定点,定长,绕一圈,正确掌握圆的画法。
5、解释生活中的圆
汽车轮胎为什么设计成圆的?再一次让学生感受到圆的一中同长本质特征
6、回归情景问题,延伸突破圆
回归情景问题,并出示篮球与圆,让学生比较认识到圆是平面图形,而篮球是立体图形,他们的共同特征是一中同长,从而完整正确答案在以右脚为圆心,3米长为半径的球体上,圆的认识又有以重大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