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品储存和养护管理制度
药品陈列、储存和养护管理制度范文(4篇)

药品陈列、储存和养护管理制度范文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药品的陈列、储存和养护管理,确保药品的质量和安全,提高药品管理水平,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本单位的药房、药库等药品陈列、储存和养护管理岗位。
第三条本单位的药品陈列、储存和养护管理工作必须遵守国家和行业的相关法律法规,严格执行国家药品管理部门发布的有关药品管理的规定和要求。
第四条本单位应建立健全药品陈列、储存和养护管理的相关工作制度和流程,确保药品的安全、整齐、有效的陈列和储存。
第五条本单位药品陈列、储存和养护管理人员应具备相关专业知识与技能,定期进行培训和考核。
第二章药品陈列管理第六条药品陈列应按照药品的使用特点和特殊要求进行合理布置,为药品的取用提供便利,避免药品混淆和错取。
第七条药品的陈列货架应保持整洁干净,无积尘、虫害等污染,不得有异味、异质物或渗漏。
第八条药品陈列货架应按照不同类别、规格、批号、有效期等要求进行分类放置,标明相应的信息,并保持清晰可读。
第九条药品的陈列应注意避光、防潮、防潮湿、防霉变,并定期检查和消毒。
第十条药品陈列柜门应有保密措施并加锁,不得随意开启或私自调整。
第三章药品储存管理第十一条药品储存场所应满足相关的卫生、通风、光线等要求,并定期清理和消毒。
第十二条药品储存场所应保持干燥、整洁、温度适宜,不得存在有害气体和异味。
第十三条药品储存应按照不同类别、规格、批号、有效期等要求进行分类放置,标明相应的信息,并保持清晰可读。
第十四条药品储存要注意防火、防潮、防潮湿、防霉变等措施,定期检查和消毒。
第十五条药品储存设备、设施应经常维护和检修,确保其正常的使用和运转。
第四章药品养护管理第十六条药品养护管理要求对药品的有效期、外观、颜色、味道等进行定期检查和评估。
第十七条对发现问题的药品应及时进行处理,如有过期、变质、破裂、漏液、霉变等情况应予以淘汰或报废。
第十八条药品养护管理要注重药品的储存方式、环境控制、避光、防潮湿、定期检查等措施。
药品储存养护管理制度

药品储存养护管理制度一、制度目的药品储存养护管理制度是为了规范药品储存和养护工作,确保药品的质量和安全,提高药品管理水平,保障患者的用药安全。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医疗机构内所有涉及药品储存和养护工作的部门和人员。
三、药品储存1.储存环境•药品储存室应保持清洁、干燥、通风良好的环境。
•温度应控制在合适的范围内,按照药品的要求进行分类储存。
•应设置温湿度记录仪,定期检查并记录温湿度数据。
2.储存设施•药品储存柜和货架应整齐摆放,合理利用空间。
•药品应按类别和有效期进行分区存放,避免过期药品混放。
•易碎、易腐败药品应单独存放,并进行标识。
3.储存管理•药品储存前应对包装进行检查,杜绝破损包装的入库。
•药品储存前应进行验收,核对数量和有效期。
•药品储存应按照先进先出的原则,及时更新进货记录。
•药品储存柜应定期清洁,避免积灰和异味。
四、药品养护1.养护措施•药品的光敏性药品应存放在避光的环境中。
•药品的温敏性药品应存放在低温环境中,避免高温暴晒。
•药品的湿敏性药品应存放在干燥环境中,避免潮湿和漏水。
2.养护记录•对存放有特殊要求的药品应建立养护记录表,记录养护的时间和养护人员。
•每日对存放有特殊要求的药品进行养护巡查,及时发现问题并处理。
3.养护人员•养护工作由专门的养护人员负责,具备相关药品养护知识和技能。
•养护人员应接受定期培训,提高养护技能和养护质量。
五、药品安全1.安全措施•药品储存室应设置防火设施和防盗措施,确保药品的安全性。
•储存涉及危险药物的区域应进行合理隔离,并设置相关警示标识。
2.安全培训•所有涉及药品储存和养护工作的人员应接受必要的安全培训。
•定期组织安全演练和应急预案培训,提高药品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理能力。
六、责任和监督1.责任分工•药品储存和养护工作由指定的责任人和部门负责,明确责任分工。
2.监督检查•医疗机构应建立药品储存和养护的监督检查机制,定期进行检查和评估。
•发现问题及时整改,并记录整改情况。
药品养护管理制度(3篇)

药品养护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药品的储存和养护工作,确保药品的安全、有效和正常使用,增强药品管理的科学性和规范性,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所有相关部门,包括药店、医院、制药企业等药品管理单位。
第三条本制度的宗旨是遵循以人为本、科学管理的原则,实行分类管理、分层管理和责任到人的管理模式,促进药品养护工作的规范化和提高药品管理水平。
第四条养护工作的核心任务是储存安全和药效保持。
要以养护员为主导,建立健全的养护体系和养护流程,确保药品的质量和安全。
第五条全体工作人员应当遵守本制度,严格执行各项管理规定,依法履行职责,发挥各自的专业优势,共同促进药品养护工作的开展。
第二章药品养护管理要求第六条养护员要熟悉药品储存和养护技术规范,确保药品在适宜的环境下储存,避免药品变质、受潮等情况的发生。
第七条养护员要定期对药品进行检查和检测,及时发现和处理药品的问题,确保药品在储存期间保持良好的状态。
第八条养护员要按照药品的特性和要求,采取合适的措施保护药品,避免受到日光、潮湿、高温等外界因素的影响。
第九条养护员要做好药品的整理和分类工作,确保不同类型和不同批次的药品能够分开储存、易于取用。
第十条养护员要建立药品档案,记录药品的来源、入库时间、储存条件等信息,便于药品的追溯和管理。
第十一条养护员要定期组织药品的清理工作,清除过期、变质和不合格的药品,确保库存药品的质量和安全。
第三章药品养护管理流程第十二条入库环节:药品入库前要进行验收和检查,确保药品符合规定的质量和安全要求。
入库后要进行分类、整理和标识,以方便药品的取用和管理。
第十三条储存环节:药品要按照规定的条件进行储存,保证在适宜的温度、湿度和光照下保存。
养护员要定期检查药品的储存环境,及时处理温度、湿度、光照等方面的问题。
第十四条使用环节:药品的取用要按照规定的程序进行,严禁私自取用和使用过期的药品。
使用药品后要及时记录使用情况,包括药品的用量、用途等信息。
医院药品储存养护管理制度(4篇)

医院药品储存养护管理制度1. 目的:确保医院药品储存养护工作的顺利进行,保障药品质量和安全。
2. 范围:适用于医院药品储存养护工作的全过程。
3. 责任:医院药剂科负责制定并执行储存养护管理制度,药剂科负责人负责监督执行。
4. 储存环境:储藏室应保持整洁、干燥、通风,并设有恒温、恒湿设备。
室内温度保持在15-25℃,相对湿度保持在40-60%之间。
距地面30cm以上的药品要与墙壁保持一定距离,以免发生潮湿现象。
储藏室的门窗应保持密闭。
5. 储藏原则:按类别、批号和有效期进行有序排列。
不同类别的药品应分开存放,以防相互干扰。
同一类别的药品按照不同批号和有效期进行排列。
特殊的储存要求(如保鲜、防潮)的药品应按要求执行。
6. 入库管理:药品入库时必须进行验收,并填写入库登记表。
要对药品的外观、包装、标签、说明书等进行仔细检查,确保符合规定标准。
严禁将过期、破损或未经检验的药品入库。
7. 出库管理:药品出库时必须填写出库单,并经过审批人员签字确认。
出库人员必须按规定数量发放,并记录相关信息。
严禁将过期或变质的药品出库。
8. 盘点管理:医院药剂科定期进行库存盘点,确保库存数量与实际情况相符。
盘点时对药品的有效期进行检查,及时淘汰过期药品,并填写淘汰记录。
9. 故障处理:如发现储存环境出现故障,应立即向相关部门报告,并采取相应的紧急措施,确保药品质量和安全。
10. 培训与考核:医院药剂科对负责药品储存养护工作的人员进行培训,确保其具备相关知识和技能。
定期进行考核,以评估工作效果。
11. 外包管理:如医院药剂科决定将储存养护工作外包给其他单位或人员,应签订相应的合同,并按合同约定进行管理和监督。
12. 文件管理:医院药剂科应建立相应的文件管理制度,包括储存养护工作的各项记录、文件和报告的保存和归档。
该制度是医院药品储存养护管理的基本框架,具体实施细则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补充和调整。
医院药品储存养护管理制度(二)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医院药品储存养护管理工作,确保药品质量和安全使用,制定本制度。
药品保管储存管理制度(4篇)

药品保管储存管理制度药品保管储存是保证药品质量和安全的重要环节,合理的药品保管储存管理能够有效预防药品变质、失效和损毁等问题,确保药品在储存和使用过程中能够保持其原有的质量和疗效。
为了规范药品的保管储存工作,下面制定了药品保管储存管理制度,以供参考: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药品的保管储存工作,确保药品的质量和安全,提高临床药学疗效,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我单位的所有药品保管储存工作。
第三条所有从事药品保管储存工作的人员,必须遵守本制度的规定。
对于违反本制度规定的人员,将依据有关规定给予相应的处分。
第四条药库管理员应当具备相关的医药学知识和管理经验,并能够熟练操作药品保管储存设备和仪器。
第五条药品保管储存应当遵循“先进性、科学性、合理性、系统性”的原则。
第二章药品保管储存的要求第六条药品的保管储存应当符合药品的保存条件和要求,包括但不限于温度、湿度、光照、防潮和通风等。
第七条药品储存室应当是专门的场所,禁止其他杂物的存放和使用,应当保持环境清洁、干燥、通风、避免阳光直射。
第八条药品的保管储存区域应当划分为不同的区域,根据药品的性质和特点进行分类和分区。
不同性质和特点的药品应当分开存放,并标明名称和批号。
第九条药品的储存设备和容器应当符合药品储存的要求,确保药品不受污染和损坏。
储存设备应当定期检查和维护,及时修理和更换损坏的设备。
第十条药品的保管储存记录应当真实、详细,并及时更新。
记录内容包括但不限于:药品名称、生产日期、批号、有效期、进货渠道、进货日期、存放位置等。
第三章药品保管储存的管理责任第十一条药库管理员是药品保管储存工作的主要责任人,必须严格遵守工作纪律和管理制度,做到责任到位、任务到位、管理到位。
第十二条药库管理员负责制定和实施药品保管储存的工作计划,保证库存药品的适度、合理。
第十三条药库管理员应当对库存药品进行定期盘点和检查,及时发现和解决药品保管储存工作中的问题。
第十四条药库管理员应当配备相应数量和质量的保管储存人员,对其进行培训和考核,确保其具备相应的药品保管储存能力。
药品储存与养护管理制度

药品储存与养护管理制度一、为规范本单位药房药品储存与养护,确保药品质量,根据《药品管理法》等法律法规,特制定本制度。
二、保持库房、货架的清洁卫生,经常进行清理和消毒,并采取必要的控温、防潮、避光、通风、防火、防虫、防鼠、防污染等措施,保证药品质量。
三、入库药品按批号摆放,不同批号的药品不得混放,药品堆码规范、整齐、牢固无倒置现象,且应留有一定距离,与库房内墙、顶,温度调控设备及管道等设施间距不小于30厘米,与地面间距不小于10厘米。
四、药品实行分类存放,按批号及效期远近依次或分开堆码;做到药品与非药品分开;中药饮片、中成药、化学药品分别储存、分类存放;内服药与外用药分开;性质相互影响、容易串味的药品分开存放;品名和外包装容易混淆的品种分开存放。
五、按包装标示的温度要求储存药品,包装上没有标示具体温度的,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规定的储藏要求进行储存:冷藏区2~8℃,阴凉库不高于20℃,常温库10~30℃,相对湿度应保持在35%~75%之间。
所以药品要按照其说明书中规定的条件储存。
六、库房药品要实行色标管理。
合格药品库(区)为绿色,待验药品库(区)、退货药品库(区)为黄色,不合格药品库(区)为红色。
七、特殊管理的药品应按国家有关规定存放和管理。
八、配备药品养护人员,定期对储存药品进行检查和养护,监测和记录储存区域的温湿度, 坚持每日上午10点,下午3点各一次观测并记录“温湿度记录表”,并根据具体情况和药品的性质及时调节温湿度,确保药品储存安全。
九、对药品定期进行检查和养护,做好记录并建立相应的养护档案,按照“三三四”原则,一般药品每季度养护一次,重点品种(如:近效期、易潮解、易霉变、见光易分解等)每月养护一次。
对影响药品质量的隐患应当及时排除;对过期、污染或变质等不合格产品,应当按照有关规定及时予以处理。
养护记录应保存至超过有效期一年,但不得少于二年。
十、对效期不足6个月的近效期药品,按月填报“近效期药品催销表”。
药品储存与养护管理制度

药品储存与养护管理制度药品储存与养护管理制度一、前言为了保障医疗服务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本医疗机构制定了本《药品储存与养护管理制度》。
本制度的制定旨在规范药品储存、养护和管理,为医疗服务提供有力支撑和保障。
二、药品储存1.药品储藏室(1)药品储藏室应设在室内,通风、防潮、干燥,并保持良好的清洁卫生。
(2)药品储藏室的门应关闭并加锁,进出门应有记录,并且不得存放非药品物品。
(3)药品储藏室应配备足够的药品储藏柜和货架,柜架标明药品名称、规格、批号等信息。
(4)药品储藏室应有专人负责,进出药品应在记录簿上填写相关信息。
2.药品储藏条件(1)不同种类的药品要按照要求分类储存。
(2)药品应储存在室温下,并保持干燥、通风和无异味。
(3)有些药品需要放在冰箱中储存,冰箱温度应保持在2-8℃之间。
(4)药品要避光,特别是易变质的药品。
3.药品储存期限(1)药品储存期限一般不超过24个月。
(2)药品在储存过程中,应严格按照储存期限和规定进行分类存放,并定期清理过期或失效药品。
(3)过期药品不能使用,应及时淘汰。
三、药品养护1.药品保养(1)不同种类的药品应保持干燥、密闭、避光和防潮。
(2)对易挥发或易吸潮的药品,应控制湿度和温度。
(3)对外观和质量有要求的药品,应避免受外力损伤,同时检查它们的质量。
2.药品保养记录每种药品的保养情况应在记录簿上详细记录,包括保养日期、保养人员和药品保养情况等信息。
四、药品管理1.药品出库(1)药品出库应按照医生开具的医嘱进行,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
(2)药品出库应记录在药品出库记录簿上,包括出库日期、出库人员和出库数量等信息。
2.药品分类(1)在储藏、保养和管理过程中,药品应按照功能、特性、来源或规格等约束条件进行分类。
(2)药品分类应采用颜色标识方法,即用红色标记紧急药品、用黄色标记毒性药品等。
3.药品采购(1)药品采购应严格按照国家法律法规进行,采用公开招标等方式进行。
(2)药品采购应保证采购的药品质量、规格、数量和价格等符合要求。
医院药品储存制度3篇

医院药品储存制度3篇【第1篇】医院药品储存与养护管理制度1.为规范本单位药房药品的储存与养护,确保药品质量,根据《药品管理法》等法律法规、医疗机构规范药房建设相关规定和本单位的各项管理制度,特制定本制度。
2.药品不得直接接触地面和墙壁,垛与墙的间距不小于30厘米,垛与顶的距离不小于30厘米,多余地面的间距不小于15厘米,以利于空气流通。
3.做好药品的分类储存工作,根据药品的性能及要求,分别存放于常温处、阴凉处、冷柜:药品应分类相对集中存放,按批号及效期远近依次或分开堆码;处方药与非处方药、内服药与外用药、易串味药应分开存放。
4.报废、待处理及有问题的药品,必须与合格品分开存放,并建立不合格品台账,防止错发或重复报损,造成帐货混乱的严重后果。
5.建立和健全药品养护组织,明确养护人员,养护人员应具有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经县级以上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培训,取得岗位合格证书后方可上岗。
6.养护人员应做好药房的温湿度监测和调控工作(药房各类库房的温湿度要求为:常温库0-30℃,阴凉库10-20℃,冷库2-10℃,相对湿度45%-75%),每日上午9时左右、下午3时左右各监测并记录一次药房内温湿度。
根据温湿度(储存普通品种药品的库房按照阴凉库标准,温度保持在10-20℃,相对湿度保持在45%-75%)状况,采取相应的通风、降温、增温、除湿、加湿等调控措施,并做好记录。
7.根据药品的使用情况,对一般品种按季度进行药品质量的养护检查,重点品种(如:易潮解、易霉变、见光易分解等)按月进行养护,并做好养护记录,养护记录应保存至超过药品有效期一年,但不得少于二年。
8.对效期不足6个月的近效期药品,应按月填报“近效期药品报告表”。
9.药品与非药品、处方药与非处方药分柜储存,内用药与外用药、性质互相影响、易串味的药品应分柜存放,标志明显、清晰。
药品应按品种、用途或剂型分类储存,标签放置正确,字迹清晰。
10.养护中发现有质量问题的药品,应暂停使用,及时报分管质量的院领导处理。
药品储存和养护管理制度

药品储存和养护管理制度一、药品储存要求1.药品的存放地点应该干燥、通风、温度适宜;2.药品的储存区应设有专门的货架,不同种类的药品要分开存放,保持分类整齐;3.存放的药品要符合有效期限的要求,过期的药品不能使用;4.要定期巡查存放区域,维护储存的药品,及时处理损坏或变质的药品。
二、药品养护要求2.防潮、防尘、防虫是药品养护的重要步骤;3.药品的存放要按照冷藏、常温、避光等特殊要求进行处理;4.遵循药品使用前的准备要求,比如需要摇晃、稀释等特殊操作,必须按照要求进行。
三、药品安全管理1.药品储存和养护区域要设置安全防护措施,严禁非工作人员进入;2.要建立药品的出入库管理制度,所有的进出流程都要有记录,并进行核对;3.对重要药品的储存区域要设置监控摄像,保障药品的安全性;4.定期组织对药品储存和养护区域进行检查和维护,及时排除潜在的安全隐患。
四、药品灭菌管理1.对于需要灭菌的药品,必须按照灭菌要求进行处理,确保药品的无菌状态;2.灭菌设备和工具要定期检查和维护,保证有效的灭菌效果;3.灭菌药剂要符合规定的药物储存和养护条件,避免受到其他环境因素的影响。
五、药品库存管理1.要制定合理的库存管理计划,有计划地进行药品的采购;2.定期检查库存药品的数量和有效期限,进行必要的补充或处理;3.严格执行先进先出的原则,避免药品库存过期和浪费;六、药品使用管理1.要建立健全的药品领用和申领制度,确保在需要时能够及时取得合适的药品;2.对使用过的药品进行及时处理,避免二次使用或混淆。
以上是一份药品储存和养护管理制度的基本内容,根据具体情况可以进行适当的调整和完善。
制定并执行这样的管理制度,可以确保药品质量和安全,提高医疗单位的管理水平。
医院药品储存养护管理制度(5篇)

医院药品储存养护管理制度药品储存养护管理制度1、药库、药房应建立和健全药品保管养护____,全面负责药品储存养护工作,防止药品变质失效,确保财产免受损失。
2、药库、药房均应配置防尘、防潮、防污染、防虫、防鼠、防火、防盗等设施。
特殊管理药品还应配置必要的防盗或防护设施。
3、合理使用库容,做到五距合理、堆码整齐牢固,无倒置现象;所有药库的药品存放区均应配备底垫或货架;药房应配置适宜药品陈列的货架或货柜,摆放整齐,无倒置现象,并设置拆零专柜或专区。
根据药品的性能和储存要求,将药品分别存放于常温库、阴凉库、冷库,保证药品质量。
4、养护员坚持以预防为主、养护为辅的方针,每季对药库、药房药品全面检查一次,将易变质的药品、储存时间长的药品、拆零药品、近效期药品以及不合格药品的相邻批号等作为重点养护品种,必须酌情增加养护次数。
做好养护记录,发现问题,及时与质量管理室联系,对有问题的药品应设置明显的标示牌,并暂停调拨或使用。
5、质量管理组负责对养护工作进行技术指导和监督,包括审核药品养护工作计划、处理药品养护过程中发现的质量问题、监督考核药品养护工作质量。
6、药库药品应按规定的储存要求实行专库存放,即。
(1)西药、中成药、生物制品与中药饮片分库存放。
(2)特殊管理药品、危险品实行专库存放。
(3)根据药品的温湿度要求,将药品分别存放于常温库、阴凉库、冷库,保证药品质量。
7、做好药库的安全及分类储存工作,药品实行分开摆放,即:(1)注射剂、内服药与外用药分开。
(2)性质相互影响、容易串味的药品分开存放。
(3)品名和外包装容易混淆的品种分区存放。
(4)化学原料药与其他药品分开存放。
8、药房药品的储存实行分房或分区摆放,即。
(1)西药、中成药、生物制品与中药饮片分药房或分区摆放。
(2)注射剂、内服药与外用药分开。
(3)药品按用途与功能分类定位,整齐存放。
(4)拆零药品集中专区或专柜摆放。
(5)特殊管理药品集中专区或专柜摆放。
药品储存与养护管理制度

药品储存与养护管理制度1. 引言药品储存与养护管理是医疗机构的重要部分,关系到药品的使用效果、药品的安全性与药品的质量保障。
因此,对于药品储存与养护的管理,需要有完善的制度体系,严格规范化管理。
2. 药品储存2.1 药品储藏环境药品储藏环境应符合药品质量标准和规定。
储藏环境应保持干燥通风,避免降水及阳光直射,温度不应过高或过低,无异味及有害气体等污染。
2.2 药品储藏区域分配药品储藏区域应分类存放并贴有标签。
各类药品的储存位置应符合药品质量要求,禁止混存。
易污染或易变质的药品要隔离存放,标识明显。
储藏区域要保持卫生,无垃圾杂物。
2.3 药品储存操作药品储存时,应严格按照药品说明书的要求进行储存。
新进药品要先进行验收检查,验收完毕后方可储存。
储存时,要注意对药品的标识、检定日期、过期期限等进行核对和记录。
3. 药品养护3.1 药品包装药品包装应在外包装上注明药品名称、生产厂家、批号、有效期、贮藏条件等信息。
外包装应完整无破损,不得使用已破损或变形的药品包装。
3.2 药品养护区域分配药品分区储放,应根据其特征与要求分别进行管理,避免混放、混储,以防造成污染、变质及误用。
3.3 药品养护温度及湿度要求药品的养护温度及湿度要符合其贮藏条件的规定,避免各类药品被气温、湿度波动影响其药效。
3.4 药品养护托盘使用药品养护托盘应具有合格证书,表面光滑平整不刮花,无毛刺及无毛屑。
养护托盘应经常清洗消毒,防止药品污染。
使用过程中应特别注意养护托盘的把手不得接触药品。
4. 药品验收4.1 药品验收标准医疗机构内。
负责药品的验收工作的工作人员应当进行资格考试,并具有一定的药学理论及技能,掌握药品验收的标准及流程,确保药品验收符合规定。
4.2 药品验收程序药品验收一般包括验收单的填写、药品的检验、药品的接收等程序。
对药品的包装、标签及适用期等进行查看与核实。
送来的药品必须与过程记录单同步更新,完成后由财会人员出具入库证明。
药品储存管理制度(4篇)

药品储存管理制度是指医疗机构或药品生产企业为保证药品质量安全、提高药品管理效能而制定的一系列规章制度和管理要求。
1. 药品储存要求:药品储存的环境应符合相关规定,如温度、湿度、光照等要求。
药品应分门别类、分区域存放,保持整洁干燥,防止灰尘和异味污染。
不同种类的药品应按照规定的方式分装、分仓存放。
2. 药品储存管理:药品储存管理人员应具备专业知识和技能,负责药品的配送、储存、接收、分发等工作。
储存区域应定期检查,发现问题及时修复,确保储存环境的良好状态。
药品的进销存情况应进行记录和定期盘点,确保药品的数量和质量安全。
3. 药品储存安全措施:药品储存区域应设置门禁系统和监控设备,保证药品的安全性。
特殊要求的药品如毒性药品、易爆药品等应单独存放,并由专人管理。
储存区域应配备灭火器材,定期进行消防安全检查。
4. 药品储存流程管理:药品的储存流程应规范,包括配送、接收、验收、上架、分发等环节。
药品的配送应按照规定的方式进行,确保药品在途中的安全性。
验收药品时应注意查看药品的有效期和包装完整性,如发现问题应及时报告上级。
5. 废弃药品处理:药品储存管理制度应明确废弃药品的处理办法,包括废弃药品的分类、收集、转交等流程。
废弃药品应单独存放,并按照相关规定进行转交处理。
药品储存管理制度的落实,能够有效提高药品管理水平,保证药品质量安全,为患者提供更好的医疗保障。
药品储存管理制度(2)一、总则为了规范药品储存管理行为,确保药品的安全和有效性,特制定本药品储存管理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所有从事药品储存工作的员工,包括药房、药库、药品配送中心等单位。
三、药品储存环境要求1. 温度:药品的储存温度应符合药品说明书中所要求的存储温度。
不同类型的药品的储存温度要求不同,需根据药品的特性进行分类储存。
2. 光照:药品储存区应保持阴凉、干燥,避免阳光直射。
药品应储存在干燥、不受光照的地方,防止药品受潮、结块、变质。
3. 通风:药品储存区应保持良好的通风条件,有利于药品的保鲜和防止异味污染。
药品储存与养护管理制度

药品储存与养护管理制度一、药品储存管理1.1 规范储存环境(1)储存场所应具备良好的通风条件,避免阳光直射和高温、潮湿的环境。
(2)储存场所应远离易燃易爆物品,防止发生安全事故。
(3)储存场所应设置专门的标识,明确标注药品的种类和储存位置。
1.2 定期检查药品保存期限(1)按照药品的性质和保存要求,制定合理的储存方案。
(2)对于快要过期的药品,应该及时整理并报废处理。
1.3 储存场所的清洁卫生(1)定期对储存场所进行清洁和消毒。
(2)防止灰尘、害虫和其他污染物的侵入。
1.4 药品储存记录和标识(1)对进货的药品进行详细的登记和标识。
(2)建立药品盘点、出库和入库的记录制度,确保药品的安全存放。
1.5 药品的分类储存(1)按照药品的性质和特点进行分类,避免混用和交叉感染。
(2)对于易氧化和易挥发的药品,应采取特殊的储存方式。
1.6 锁具管理(1)储存场所的钥匙应由经过培训的专人保管,并且严格限制钥匙的使用权限。
(2)对于重要的药品储存场所,应该安装监控摄像设备,加强安全管理。
二、药品养护管理2.1 药品外观检查(1)对于药品的外包装、标签和瓶盖等进行定期检查,确保无破损和变形。
(2)对于颗粒状和液体药品,应定期检查颗粒颜色和液体澄清度,确保质量符合标准。
2.2 温度、湿度和光线监测(1)对于需要严格控制温度的药品,应建立定期监测温度和湿度的制度。
(2)对于易受光线影响的药品,应采取避光措施,保持药品的稳定性。
2.3 药品质量检测(1)定期选取样品,进行药品质量检测,确保药品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2)对于特殊药品,应定期委托专业机构进行复检。
2.4 药品包装保护(1)对于易破损和易受损的药品包装,应采取额外保护措施,避免损坏。
(2)对于玻璃瓶等易碎物品,应采取专门的包装和储存方式,确保安全。
2.5 追溯制度(1)建立药品追溯和溯源制度,确保对药品的来源、生产日期和生产批次等信息进行准确记录。
(2)对于市场监管部门的抽样检查,应提供详尽的追溯信息。
2024年药品陈列、储存和养护管理制度(二篇)

2024年药品陈列、储存和养护管理制度1、药房、库应地面光洁、墙面平整,门窗结构紧密,配备必要的防尘、防虫、防鼠设施;陈列和储存药品的货柜、货架等应保持清洁卫生。
2、药品储存应实行色标管理、分开存放并标示,其中待验库(区)、退货库(区)为黄色、合格品库(区)为绿色、不合格品库(区)为红色。
3、药品陈列和储存区域应配备检测和调节温湿度的设施设备,阴凉库控制在2-20℃,常温库控制在2-30℃。
需冷藏的药品,应配备有相应的冷藏设施,温度控制在2-10℃。
4、对药品与非药品、内服药与外用药分开陈列和储存,并按药品的用途或剂型分类摆放,标签使用恰当,放置准确,字迹清晰。
拆零药品存放于拆零专柜,并保留药品的原包装或标签。
5、养护员应做好药品陈列、储存区域的温、湿度管理工作,每日上午9:____分至10:____分间、下午2:____至3:____分间各记录一次温湿度。
如温、湿度超标,及时采取相应的通风、降温、增温、除湿、加湿等措施,确保药品存放环境达到要求。
6、对药品要按月进行质量检查,并做好质量检查记录,____个月内到期失效的药品为近效期药品,对近效期药品应及时在效期示意牌上标出,通知有关人员加大使用力度,减少损失。
发现过期失效、包装破损等质量问题应及时移入不合格品区(柜)。
7、对不合格药品要做好记录,记录其品名、规格、数量、生产企业、不合格原因等。
每半年或一年销毁一次,销毁应破坏药品的包装,采取深埋或焚烧等方式,并做好记录,销毁人和监督人均应签字。
2024年药品陈列、储存和养护管理制度(二)一、背景介绍药品是保障人民健康的重要物质基础,药品的质量安全取决于药品的储存和养护管理。
为了进一步规范药品的陈列、储存和养护管理工作,提高药品质量,保护人民健康,特制定药品陈列、储存和养护管理制度。
二、药品陈列管理1.药品陈列应满足整洁、清爽、明亮、无异味等要求,遵循“先进先出”原则。
2.药品陈列区域应设置标识,明确标注药品类别、药品名称、批号、有效期等信息。
药品陈列、储存和养护管理制度(4篇)

药品陈列、储存和养护管理制度一、概述药品陈列、储存和养护管理是医药行业中非常重要的一环,直接关系到药品质量和安全。
良好的陈列、储存和养护管理制度能够确保药品的有效成分不受损失,减少药品的变质、失效等情况的发生。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详细介绍药品陈列、储存和养护管理制度。
二、陈列管理制度1. 陈列区域划定根据药品种类和特性,将药品按照不同的分类放置在相应的陈列区域,避免不同种类的药品混淆。
同时,应对陈列区域进行标识,方便查找和取用。
2. 陈列位置安排将不同种类的药品根据其特点和需求,合理安排在陈列区域内的位置。
例如,对于易受热的药品,应将其放置在远离阳光直射和热源的位置,以免造成药品成分的变化。
3. 陈列货架规划根据药品的大小、重量和数量,合理规划陈列货架的数量和结构,并确保货架的承重能力和稳固性。
陈列货架的高度和层数应适中,方便取用和检查。
4. 陈列方式将同种类的药品按照规定的方式陈列,例如,将同一种药品的不同剂型进行分区陈列,方便用户查找和选择。
同时,要定期对陈列的药品进行整理和摆放,保持陈列的整洁和美观。
5. 陈列标识管理对于陈列区域内的药品,要对其进行标识,包括药品名称、规格、产地和有效期等信息。
标识应清晰可见,易于辨认。
并及时更新药品的标识信息,防止过期药品的出现。
三、储存管理制度1. 储存环境要求药品的储存环境应符合国家相关的规定和标准,例如,储藏室的温度、湿度和光照等要求。
应定期监测和记录储存环境的数据,确保储存环境的稳定性和合格性。
2. 药品储存方式根据药品的性质和特点,采取适当的储存方式,例如,将易受潮的药品放置在密封的容器中,防止受潮变质;将易受热的药品放置在低温环境中,防止热量引起的变化。
此外,药品的储存应避免与其他物品混放,以免发生混淆和交叉感染。
3. 储存区域管理储藏室的区域划分要合理,根据药品的种类和特性,将其放置在相应的区域,防止不同种类的药品混淆。
对于易受光照的药品,应放置在避光柜或遮光物下,防止光照引起的药品变质和失效。
药品储存与养护管理制度

药品储存与养护管理制度药品储存与养护管理制度一、目的为了确保药品质量、保证患者用药安全,规范药品储存管理,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所有涉及药品储存与养护管理的医疗机构及相关人员。
三、职责1、药房管理员负责药品储存和管理;2、医院质控部门负责对药品储存和管理的监督和检查;3、使用药品的医护人员要严格按照本制度执行。
四、药品储存管理1、储存环境(1)应有良好的通风和温度控制系统;(2)避免阳光直晒和潮湿环境;(3)应定期进行空气消毒和灭菌处理。
2、药品存放要求(1)分类存放药品,不同类别的药品不得混放;(2)药品储放要按照标签标注的有效日期先进先出原则进行;(3)可溶性粉剂和固体药品需存放在防潮、防霉、灭菌的密闭容器中;(4)易受光、热及氧化的药物必须存放于保护装置中;(5)注射用药及高价值药品须存放在单独的储存柜内,有离心门禁和有保护装置的。
五、药品养护管理1、药品检查(1)每日检查药品的密闭性、物品标示、有效期和质量状态;(2)每月监测空气湿度、无菌指标等药品储存环境指标。
2、药品维护(1)药品包装、封口应完好;(2)对于过期、失效、破损及有异味的药品,必需立即下架并进行记录;(3)定期对药品储存柜及储存环境进行彻底清洗和消毒。
六、药品使用1、药品出库管理(1)进行药品出库前必须进行检查;(2)出库时应记录药品种类、数量、领用人及使用目的。
2、药品正确使用(1)药品使用前,必须仔细阅读使用说明书和标签;(2)应严格按照使用说明和医嘱使用药品;(3)使用药品时应注意药品的不良反应。
七、药品记录管理1、药品进库记录(1)按照规定要求填写进货记录;(2)将药品进货记录及相应文件妥善保管。
2、药品出库记录(1)药品出库时,应记录药品名称、数量、领用人、领用用途等信息;(2)将药品出库记录及相应文件妥善保管。
3、盘点记录(1)定期对所有药品进行盘点;(2)盘点结果应对账。
以上是药品储存与养护管理制度,为医疗机构储存和管理药品提供了科学的规范和指导,在保证患者安全用药的同时,也是质量管理和药品安全管理的有效手段。
药品储存与养护管理制度

药品储存与养护管理制度药品储存与养护管理制度,是指针对医疗机构的药品储存与养护工作,制定的一系列规定和措施。
药品储存与养护管理制度的实施,可以保证药品的质量和有效性,提高药品管理效率,确保患者用药安全。
以下是药品储存与养护管理制度的内容和要点。
一、药品储存要求:药品储存的环境要求干燥、通风,并保持适宜的温度和湿度。
药品储存区域应干净整洁,地面应平整,墙面应光滑易清洗。
药品按照分类储存,避免不同性质的药品混合存放。
药品应储存在密封、防潮、防尘的容器中,避免日晒和雨淋。
药品储存区应设有功能完善的监测设备,对温度和湿度进行实时监测,并记录相关数据。
二、药品养护管理要求:三、药品库房管理要求:药品库房是储存、管理和分发药品的重要场所,因此药品库房管理尤为重要。
药品库房要求布局合理,库房面积应根据药品品种和数量进行合理规划。
库房通风、照明、温湿度控制等设施要齐全,并定期维护保养。
库房内应设有防火和防盗设施,确保药品的安全。
库房内药品的存放要按照分类、编号和有效期进行有序排列,同时要有足够的通道和间距,方便取放药品和检查。
库房内要定期进行清洁和消毒,并进行常规检查和监测。
四、药品出库与调配管理要求:药品出库与调配是指医疗机构根据临床需求,将库房中的药品按照一定的程序和标准,分发给各科室或患者使用。
出库和调配工作要由专人负责,严格按照相关规定进行。
出库前要仔细核对药品的品种、数量和有效期,并在相应记录上签名确认。
药品出库要遵循“先进先出”的原则,确保药品的有效期限。
对药品的调配要按照处方、病区或患者的要求进行,确保药物使用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五、药品质量管理要求:六、药品管理与监督要求:药品管理与监督是指对医疗机构的药品储存与养护管理工作进行监督和评估,以确保制度的实施和有效性。
药品管理与监督工作要由专门的药学人员来进行,对储存与养护制度的执行情况进行全面监督和检查。
定期组织对药品库房和药品储存区进行现场检查,对重要药品进行抽样检验和分析。
药品保管储存管理制度(5篇)

药品保管储存管理制度一、应配备符合要求的底垫、货架及避光、通风等药品储存设施,在库药品应堆放整齐,离地距离不小于10cm,离墙顶、散热器及墙壁距离不少于30cm。
二、在柜(架)药品应分品种按批号分开堆放。
内服药与外用药分开存放,易串味药品、中药材、中药饮片以及危险品等应分开存放。
三、精神药品、医疗用毒性药品等特殊管理的药品应专柜存放,专人上锁保管,专帐记录,帐物相符。
四、应设置与其开展的诊疗业务相适应的药房、药库,并根据药品储存要求逐步做到设置常温库(0-30摄氏度)、阴凉库(不高于20摄氏度)、冷库(柜台)(2-10摄氏度);药房、药库相对湿度应保持在____%-____%之间,药房、药库应配备温湿度检测设备。
药品养护人员,每天上下午应对药房、药库各进行一次巡行,并认真做好温、湿度记录。
发现温、湿度异常,应立即采取措施进行调节。
五、药房应做好防尘、防潮、防污染及防虫、防鼠等相应的管理工作。
药品保管储存管理制度(2)是指医疗机构或药品经营企业为确保药品的质量和安全,制定的一系列规章制度和管理措施。
以下是药品保管储存管理制度的主要内容:1. 药品储存环境:明确药品储存区域的要求,包括温度、湿度、光线等方面的控制,以保证药品质量的稳定。
2. 储存设备和设施:规定储存设备和设施的选用标准,如冰箱、冷藏柜、冷冻柜等,确保其符合药品的特点和储存要求。
3. 药品标识:要求对药品进行标识,包括药品名称、批号、生产日期、有效期、贮藏条件等信息,便于识别和管理。
4. 药品分类储存:根据药品的性质和类型,进行分类储存,避免不同类别的药品相互影响和混淆。
5. 贮存品台账:建立贮存品(药品)的入库、出库和库存登记台账,记录药品的流向和数量,方便监管和管理。
6. 贮存品检查:定期进行贮存品的检查,包括温度、湿度监测,对过期、破损或变质的药品及时处理。
7. 库房管理:要求建立规范的库房管理制度,包括库房区域划分、库存管理、出入库管理、防火防盗等方面的管理措施。
药品养护的管理制度(5篇)

药品养护的管理制度1为规范药品仓储养护管理,确保储存药品质里,根据《药品管理法》及《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特制定本制度。
2建立和健全药品养护组织,配备与经营规模相适应的养护人员,养护人员应具有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经岗位培训和地市级含以上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考试合格,取得岗位合格证书后方可上岗。
3坚持以预防为主、消除隐患的原则,开展在库药品养护工作,防止药品变质失效,确保储存药品质量的安全、有效。
4质量管理部负责对养护工作的技术指导和监督,包括审核药品养护工作计划、处理药品养护过程中的质量问题、监督考核药品养护的工作情况等。
5养护人员应配合仓管人员做好库房温湿度监测和调控工作,根据库房温湿度状况,采取相应的通风、降温、增温、除湿、加湿等调控措施,并做好记录。
每日上午9时、下午3时各记录一次库内温湿度。
6根据库存药品流转情况,按季度进行药品质量的养护检查,并做好养护记录,养护记录应保存至超过药品有效期一年,但不得少于二年。
7对效期不足____个月的近效期药品,应按月填报“近效期药品催销表。
8对养护中发现有质量问题的药品,应暂停销售,及时通知质量管理部门进行复查处理。
9定期汇总、分析养护工作信息,并上报质量管理部。
药品养护的管理制度(2)是指在医疗机构、医药企业等药品使用单位中建立和实施的一套规范和管理要求,旨在确保药品的质量、安全和有效性,保障患者用药的权益。
下面将从药品养护的意义、管理制度的构建和实施、药品养护的具体措施等方面进行论述。
一、药品养护的意义药品养护是保证药品质量的重要环节,在医疗机构和医药企业中具有重要的意义:1.确保药品的质量安全。
药品是医疗工作的重要支撑,药品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用药安全。
通过建立药品养护的管理制度,可以加强对药品的监管,确保药品质量的稳定和安全性。
2.提高药物治疗效果。
药品养护管理制度要求对药品进行合理的保存、使用和维护,避免药品在贮存、分配和使用过程中的污染和损坏,提高药品的药效和稳定性,从而提高药物治疗的效果。
医院药品储存养护管理制度

医院药品储存养护管理制度一、总则为规范医院药品的储存养护管理工作,保障药品的质量与安全,特制定本制度。
二、药品储存管理1.药品库房的要求1.1药品库房的选址应干燥、通风,远离污染源。
1.2库房的温度应符合药品储存要求,保持在15℃-25℃之间。
1.3库房应配备适当的温湿度监测设备,并定期校准。
1.4库房应与其他区域有效隔离,禁止非药品人员进入库房。
1.5库房的货架应整齐有序,禁止堆放过高,以防倒塌。
2.药品入库管理2.1药品必须由专人进行验收,验收单据要详细记录。
2.2药品的灭菌标识应完好无损,生产日期和有效期应正常。
2.3入库的药品应按照规定的分类和编号存放,保持易于管理。
3.药品出库管理3.1出库前必须进行验收,核对药品名称、批号、数量和有效期等信息。
3.2出库要做好记录,包括出库人员、出库日期、药品名称、规格、批号、有效期等信息。
3.3高值药品或特殊药品必须由专人进行出库,并做好记录。
4.药品的保质期管理4.1所有库存药品应按照先进先出的原则进行管理。
4.2对即将过期的药品要及时安排使用或处理,禁止使用已过期药品。
4.3库房内应定期检查药品的保质期,及时处理即将过期的药品。
5.药品养护管理5.1库房内应保持整洁干燥,防止日光直射和高温。
5.2库房内的药品应定期检查,及时补充破损包装或临近过期的药品。
5.3对于易受潮的药品,应设立特定的储存条件,如冷藏或深冷条件。
5.4药品库房应定期进行清洁消毒,保持环境卫生。
三、药品管理调配1.药品库房应与药房、手术室、病房等部门保持紧密合作,及时提供所需药品。
2.药品库房应与医院信息系统连接,实现电子药品管理和自动化调配。
3.药品库房应定期进行库存盘点,以确保数量和种类的准确性。
四、药品安全管理1.整个储存区域应定期进行安全检查,确保药品储存的环境安全。
2.要加强对药品储存区的安全监控,防止盗窃和失窃。
3.库房内禁止吸烟、打火机等易燃物品。
五、药品储存养护管理人员管理1.药品储存养护人员必须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并接受相关培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药品储存和养护管理制度
一、为加强在库药品的养护检查,确保储存药品的质量,管理安全及
药品的正常运转,根据《药品管理法》、《药品管理实施条例》、《浙江省医疗机构药品和医疗器械使用监督管理办法》制定此制度。
二、药库应与生活区域分开,做到环境整洁、无污染物。
有防虫、防
鼠、防霉变的设备。
有避光、通风、除湿设备。
三、药库必须根据药品的储存要求设立常温、阴凉和冷藏库,储存药
品的设施与地面、墙、顶、散热器之间、药品堆垛之间有一定的间距。
其中药品与屋顶(房梁)的间距不得小于30厘米,与外墙、地面的间距不得小于10厘米。
四、药库实行色标管理。
待验药品库(区)、退货药品库(区)以黄
底白字标明,并设有退货登记本;合格药品库(区)、有中药饮片配方的零货称取库(区)以绿底白字标明;不合格药品库(区)以红底白字标明,并设有不合格药品登记本。
五、按照药品的储藏条件储存药品,保证药品质量。
六、药品养护人员应当做好药库的温度、湿度的监测和管理。
温度、
湿度超出规定范围时,应当及时采取调控措施,并做好记录。
每天上午九时和下午三时各记录温湿度一次,分别记录调节前和调节后的温湿度。
储存药品的冷库(柜)温度应当保持在2-10℃,每天要坚持查看,并记录;阴凉库温度不应超过20℃;常温库温度应当保持在10-30℃;药库的相对湿度应当保持在45-75℃。
七、储存药品应当按品种、批号分类堆放。
药品与非药品、内服药与
外用药应当分开存放;易串味的药品、中药材、中药饮片、中成药、化学药品等应当分别储存、分类存放;过期、变质、被污染等药品应当放置在不合格库(区)。
麻醉药品、一类精神药品、医疗用毒性药品、放射性药品应当专库或专柜存放,双人双锁保管,专帐记录。
八、每月对药品进行检查养护。
九、养护过程中发现有质量疑问的药品应立即上报,确认有问题时,
将药品放入不合格区,并进行记录。
十、对半年以内的近效期药品和易霉变、易潮解的药品,应当视情况
缩短检查周期,对近效期药品要及时使用。
十一、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应当及时向负责人汇报并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