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科学基础教学大纲-课程中心

合集下载

八年级下生命科学教案

八年级下生命科学教案

课堂练习
提供与课程内容相关的练 习题,让学生通过实际操 作巩固所学知识。
分组讨论
将学生分成小组,针对某 一主题进行讨论,培养学 生的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 。
实验操作
根据条件和安全要求,安 排学生进行实验操作,通 过实践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和掌握。
归纳小结
总结知识点
对本节课所学的生命科学知识点进行总结和梳理,帮助学生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 。
掌握科学探究的方法和 实验技能。
掌握生命科学的基本概 念和原理。
能力目标
01
02
03
04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 实际问题。
具备实验设计和操作能 力。
培养观察、分析和归纳 能力。
提高自主学习和合作学 习能力。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01
02
03
04
培养对生命科学的兴趣和好奇 心。
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和自然观。
重点2
实验设计与分析。学生需要学 会设计实验、收集数据、分析 结果,培养科学探究的能力和 批判性思维。
重点3
生命科学发展史。了解生命科 学发展史有助于学生理解科学 知识的形成过程,培养科学精 神与态度。
04
教具和多媒体资源
传统教具
80%
实验器材
提供实验器材,如显微镜、解剖 工具等,帮助学生进行实践操作 ,加深对生命科学知识的理解。
总结词
理解新陈代谢的基本途径和调控机制
详细描述
深入探讨新陈代谢的基本途径和调控机制,如糖代 谢、脂肪代谢和蛋白质代谢等。
总结词
掌握新陈代谢的异常和疾病关系
详细描述
阐述新陈代谢的异常与疾病的关系,如糖尿病、肥胖症 和心血管疾病等。
03

实验教学大纲_基础生物学实验(安徽大学研究生复试用,生物 生命科学)

实验教学大纲_基础生物学实验(安徽大学研究生复试用,生物 生命科学)

基础生物学实验教学大纲安徽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基础生物实验教学中心二00四年三月前言本实验教学大纲是在现行教学计划的指导下,结合基础生物实验教学中心的条件,对原有实验教学内容进行修订。

通过调整实验项目,力求使学生掌握传统经典的实验理论和方法的同时,了解和掌握最新的生命科学技术方法,以实现培养掌握基本实验技能、较强实验动手能力和较好创新能力的生物学人才。

本教学大纲由四个模块组成,第一模块是基础生物学实验(一),主要包括生物形态与结构观察和制作技术;第二模块是基础生物学实验(二),主要包括生态与环境监测技术;第三模块是基础生物学实验(三),主要包括生理和生化研究技术;第四模块是基础生物学实验(四),是细胞和遗传研究技术。

此大纲于2003年12月由学院教学委员会审定通过。

从2004级起试行。

今后在试行过程中将根据情况进行修订。

安徽大学基础生物实验教学中心2004年3月第一模块基础生物学实验(一)——形态与结构Basic experiment of biology (I)课程性质:专业基础课授课对象:生命科学学院生物学相关各专业授课单位:安徽大学基础生物实验教学中心学分:1.5学分总学时:54学时预修课程或相关知识要求:植物生物学、动物生物学、微生物学一、教学目的:目的是使学生逐步掌握植物生物学、动物生物学和微生物学的基本方法和技能,了解植物生物学、动物生物学和微生物学实验设计的基本原则及获得植物生物学、动物生物学和微生物学知识的方法,并提高实验中各种植物生物学、动物生物学和微生物学现象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独立思考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实验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对科研工作严肃的态度、严格的方法和严谨的作风。

二、基本内容:植物生物学方面:按照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等到高等、从微观到宏观的次序,依次安排了植物的细胞和组织、植物的营养器官和繁殖器官以及孢子植物(藻、菌、地衣、苔藓、蕨)形态结构等方面的项目,至于种子植物的系统分类将在专业系统实验部分介绍。

生命科学基础教学大纲

生命科学基础教学大纲

生命科学基础(jīchǔ)教学大纲一、说明1、课程(kèchéng)性质和内容本课程是农林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主要内容有细胞、植物的组织与器官、动物的组织、器官与系统、生物的繁殖与生长发育,生物的新陈代谢,遗传与变异,品种的选育与改良,生物技术,生物分类与农业生物资源,生命(shēngmìng)的起源与生物进化,生物环境资源,生物与环境等。

2、课程的主要(zhǔyào)任务和要求通过教学,使学生能够掌握生命科学的基本知识,对农林(nónɡ lín)专业的基础知识有较完整的了解。

增强学生对生命科学知识的认识、实验知识的训练,以提高学生的实验技能和动手能力。

3、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本课程是一门注重理论联系实际的学科,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多联系生活和生产实际,重视实验教学的质量。

课堂教学应多采用启发教育,倡导学生自主探究,结合实验教学,提高学生的应知应会能力,增强教学效果。

二、学时分配表三、课程内容及要求(yāoqiú) 绪论(xùlùn)教学要求:使学生了解生命科学这门学科所包括哪些内容。

认识生命科学的发展与成就,学习生命科学的意义。

理解并掌握(zhǎngwò)生命的基本特征。

教学内容:一、生命科学的内容(nèiróng)二、生命科学的发展(fāzhǎn)与成就三、学习(xuéxí)生命科学的意义第一章细胞(xìbāo)教学要求:掌握细胞的化学成分,细胞的形态与结构。

细胞分裂的特点。

了解染色体的类型与结构。

理解细胞器的形态与功能。

重点掌握细胞的结构与细胞的三种分裂方式。

教学内容§1—1 细胞的化学成分一、细胞的元素组成二、细胞的分子组成§1—2 细胞的形态结构一、细胞的形态二、细胞的结构§1—3 细胞器的结构与功能一、线粒体二、质体三、内质网四、核糖体五、高尔基体六、中心体七、液泡§1—4 染色体的形态、结构与数目一、染色体的形态二、染色体的结构§1—5 细胞的分裂一、无丝分裂二、有丝分裂三、减数分裂第二章植物的组织与器官教学要求:掌握植物各种器官的构造与功能。

生命科学系生物科学专业实验教学大纲

生命科学系生物科学专业实验教学大纲

生命科学系—生物科学专业实验教学大纲《植物学实验》课程教学大纲课程编码:200145230课程性质:学科专业必修课程教学对象:生物科学专业本科学生学时学分:54学时编写单位:生命科学系编写人:马艳芝田立民审定人:乔永旭编写时间:2006年9 月一、实验课程简介《植物学》是四年制本科生物科学、生物技术专业必修的基础课程,而植物学是实验性学科,所以植物实验教学尤为重要。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初步掌握和理解植物的形态解剖结构,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的发育过程等基础知识和理论;掌握植物各类群的形态结构,了解常见植物分类系统,理解植物的演化规律;在理解的基础上能初步运用植物学知识和理论解决教学和生活实践中的实际问题,掌握徒手切片、临时制片、生物绘图、植物标本制作等基本实验技术;能熟练地使用生物显微镜观察植物显微结构、运用专业的语言正确描述实验结果,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目的和要求基本要求如下:1.学生通过观察植物的形态结构,来加深、巩固、扩大和丰富课堂及书本上的知识,同时也使课堂上不宜讲清的问题在实验课上得到解决。

2.使学生掌握植物实验的基本技能,如显微镜使用、各种简易玻片标本的制作、腊叶标本及浸制标本的制作,学会生物绘图技术。

3.通过实验课培养学生观察和研究植物的基本方法和技能。

4.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与科学的工作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卫生习惯,勤俭节约的习惯。

三、教学环节及学时安排植物学实验共17个,除实验十二为综合性实验、学时为6(课内)+12(课外)学时外,其余16个均为验证性实验,每个实验为3学时,其开设的顺序与理论课讲授相统一,具体为实验一、显微镜的构造和工作原理;实验二、显微镜的使用和常见故障维修保养;实验三、植物临时装片的制作;实验四、生物绘图技术;实验五、植物细胞和组织类型观察;实验六、种子和幼苗观察;实验七、根的形态与结构观察;实验八、茎的形态与结构观察;实验九、叶的形态与结构及变态器官观察;实验十、生殖器官的形态与结构观察;实验十一、单、双子叶植物根、茎、叶形态与结构比较观察;实验十二、植物的观察、采集、标本制作与检索表制作;实验十三、藻类植物;实验十四、菌类植物和苔藓植物;实验十五、蕨类植物;实验十六、裸子植物;实验十七、被子植物。

基础生命科学教学大纲

基础生命科学教学大纲

《基础生命科学》课程教学大纲课程名称:基础生命科学/Basic Life Science课程代码:04Z004学时: 32 学分: 2 讲课学时: 16 考核方式:考查先修课程:适用专业:全校各专业开课院系:化学化工学院教材:张惟杰.生命科学导论.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主要参考书:吴庆余.基础生命科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陈阅增.普通生物学.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一、课程的性质和任务本课程是面向全校学生的公共选修课,目的是向非生物学专业本科生介绍生命科学最新的发展,以及为理解这些最新进展所必需的基础知识背景,以适应进入21世纪以来生命科学在整个社会经济和生活中的作用愈益显现,大学生应具备更多生命科学背景的形势和需要。

二、教学内容和基本要求第一讲绪论,总体介绍生命科学在社会发展中的地位,介绍生命科学发展的脉络。

第二讲至第五讲介绍生物化学、细胞生物学和遗传学方面的基础知识,在介绍中强调研究生命科学的思路和实验依据,使学生掌握必要的分子、细胞和遗传等方面的基础知识结构。

第六讲至第十讲介绍生命科学近几十年内出现的若干热点和发展前沿,包括:人类基因组计划,生命信息传导,分子免疫,疯牛病等等。

第十一至第十二讲介绍宏观生物学方面,即生态学、生物多样性、环境保护和生命进化及外星生命等等。

以上教学内容涵盖了生命学科的广阔领域,信息量大,内容具有基础性、前沿性和趣味性。

教学过程注重由实验研究结果引出生物学规律。

四、对学生能力培养的要求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生物科学的基础知识及其严谨性,增强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意识,增加学生的知识面,力求使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在专业课程的学习中产生出新的知识生长点和研究方向。

五、说明1.紧密联系生命科学和生命技术的最新进展,学习内容具时代感;2.包含必要的基础知识内容,有利于非生物类专业学生向生命科学作跨学科发展;3.注意与化学、材料等相关课程衔接;4.使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提高学习兴趣;5.考查成绩平时占40%,期末60%。

《生命科学导论》课程教学大纲(修订版)

《生命科学导论》课程教学大纲(修订版)

《生命科学导论》课程教学大纲(修订版)一、课程性质和教学目标《生命科学导论》课程是为人文、管理、工科、理科等非生物专业学生开设的一门公共基础课,其目标是向各门类非生物专业学生传授现代生命科学的基础知识,使他们能够应对进入新世纪面临生命科学迅速发展所带来的挑战。

本课程教学理念反映生命科学近年来发展的主脉,涵盖生命学科的若干主要领域,并使教学内容兼具基础性、前沿性和趣味性。

教学内容依据教师对生命科学近几十年来迅猛发展的脉络的把握,以生物化学和分子生物学为基础,以基因重组技术为核心,再加上对宏观自然环境的重视,把握现代生命科学和生物技术发展的主流。

教学大纲紧跟学科发展趋势,结合生命科学前沿热点,课程设置和内容抓住生物技术、生态环境、生物能源、生物材料和生命伦理几大方向,体现了科学与人文的结合、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将科研成果转化到教学中,将素质教育体现在课堂教学中。

1.紧密联系生命科学和生命技术的最新进展,学习内容具时代感。

2.包含必要的基础知识内容,有利于非生物类专业学生向生命科学作跨学科发展。

3.配合课堂教学,开设生命科学导论实验课程,供学生选修,通过动手实践,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

4.注意与中学生物课程衔接,收到温故知新的效果;尽量利用课件中大量生动图片,提高学习兴趣。

5.注意课堂互动交流,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

通过课堂与课外的师生互动与讨论,活跃学生的创新思维,激发学生的创造动能,使学生能以科学的思维来理解生命的本质,进而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本课程各教学环节对人才培养目标的贡献见下表。

注:“√”的数量从1-3,代表贡献的大小。

二、课程教学内容及学时分配三、教学方法以课堂(视频)教学为主,结合自学、课外作业、小论文。

本课程要求学生进行积极的思考,培养自身的专业思考能力,不要把对生命科学知识的学习当成是死记硬背基础知识的课程。

所以,学习过程中,要求学生主动阅读除课本以外的相关书籍、杂志。

四、考核及成绩评定方式课程学习完成之后,最终成绩将根据期末考试(70%)、平时成绩(30%)按比例给出。

生命科学导论本科课程教学大纲

生命科学导论本科课程教学大纲
生命科学导论本科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大纲
课程名称
生命科学导论
英文名称
IntroductiontoLifeSciences
课程编号
开课学期
第、第二学期
学分/周学时
1学分/2学时每周
课程类型
全校性非生物类本科生通识文化素质教育课程(选修)
先修课程
选用教材
主要参考书
一、课程性质、目的与任务
1■课程性质:
“生命科学导论”课程是面向全校理、工科非生物类专业和文科类专业一年级本科生的通识素质教育类选修课程。
2■教学方式、目的和任务:
采用专题讲座的形式授课,既学生班级(教室)以及配备的研究生助教固定不动,而主讲教师在各个班级轮流转的方式。课后布置1~2个思考题让学生完成。
本课程在注重让学生掌握生命科学概况的基础上,让学生重点了解该学科取得的最新成就及在医学和农业领域的应用;已解决了哪些制约人类和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问题;当前的热点和亟待解决的问题。本课程的任务是让学生充分了解生命科学与其他学科的联系,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现代生命科学观,坚强学识能力和科学文化素质的协调发展,由
2学时
第5讲
社会生物学与繁殖对策
社会生物学和动物仃为学的基本概念;繁殖仃为的社会生物学理论及其分析问题的方法;简介一些动物的社会行为,重点了解动物社会的繁殖行为。
2学时
第6讲
遗传的基本规律,遗传病的主要类型、遗传特征
2学时
遗传病与优生学
及常见遗传病的主要症状;遗传病的诊断和基因治疗方法;优生的原理和主要措施。
基因的概念,基因学说的发展过程及基因工程的原理;人类基因组计划,现代基因技术及其对人类社会发展的影响。
2学时
第3讲

《生命科学》教学大纲

《生命科学》教学大纲

《生命科学》教学大纲课程编码:1012131102课程名称:生命科学学时/学分:32/2先修课程:适用专业:小学教育专业开课教研室:初等教育教研室一、课程性质与任务1.课程性质:本课程是小学教育专业的一门选修课, 是一门融合基础知识与前沿进展相结合的综合性教育课程。

2.课程任务:本课程兼具基础性和应用性特征。

课程任务是使学生掌握生命科学与技术的基本常识,接受生命科学知识熏陶,了解该学科的主要领域和进展,具备基本的生命科学素养。

帮助学生认识现代生命科学发展的全貌和新动态、热点问题,认识生命科学在社会和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引导学生从多角度认识生命现象、理解生命本质、探究生命科学与技术同其他学科之间的内在联系,促进其在不同学科领域相关知识的交叉融合,从而开阔学生的思路,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

讨论现代生命科学的发展带来的社会和伦理问题,增强社会责任感,促进全面素质的培养。

二、课程教学基本要求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生物学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基本规律、现代生物技术等基本内容,使学生了解当前生物学技术的应用和生物学的发展现状。

强调结构和机能的统一、生物与环境的统一,理论联系实际,以联系的观点认识生命现象和过程,理解生命的基本特征以及生命科学的分支与相互关系,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成绩考核形式:考查。

期终成绩(开卷考试)(70%)+平时成绩(平时测验、作业、课堂提问、课堂讨论等)(30%)。

成绩评定采用百分制,60分为及格。

三、课程教学内容第一章绪论1.教学基本要求掌握生命的主要基本特征,理解生命的涵义,使学生了解学习生命科学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2.要求学生掌握的基本概念、理论、原理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能准确生命的主要基本特征。

3.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是生命的基本特征。

教学难点是生命的定义。

4.教学内容一、生命的基本特征二、生命的定义三、学习生命科学知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第二章生命的物质基础1.教学基本要求掌握水的特性与生理意义,糖类、脂类、蛋白质、核酸等大分子的单体结构特点与大分子的功能。

《自然科学基础(生命科学)》课程教学大纲

《自然科学基础(生命科学)》课程教学大纲

泉州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小学教育与特殊教育系《自然科学概论(3.生命科学)》课程教学大纲总学时:45学时(讲授理论38学时,实验6学时,其它实践1学时)先修课程:高中生物一课程地位、性质和任务自然科学是研究自然现象和规律的科学, 研究涵盖了物质科学、地球与空间科学、生命科学、环境科学等学科体系。

生命科学是研究生命现象与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生命科学导论是自然科学概论课程的组成体系之一,是小学教育专业理科专业方向的专业课,它介绍了生命科学的基本事实、基本概念、规律、原理、理论和研究方法,并强调生命科学与其它学科的交叉渗透和生命科学的新进展,讨论生命科学技术对人类社会和个人生活的深刻影响。

研习生命科学导论在于使学习者掌握生命科学的基本知识,认识生命科学的研究方法,养成生命科学素养,形成用科学提升生活品质的意识和能力,同时为学习者从事科学教育和科普工作准备相关的专业素质。

二、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1、要求系统地学习生命科学的基本概念、规律、原理、理论,对于与小学科学教育相关的知识进行深入浅出的研习,对现代生命科学的新进展、新技术等有初步的了解。

2、要求学生理论联系实际,教学要尽量与社会、生活实践相结合,使学生了解生命科学与社会生产和个人生活的关系,认识生命科学与社会发展的关系。

3、要求学生通过生命科学的学习掌握生命科学的研究方法,认识科学探究,提升科学素养。

4、要求进行多媒体教学,能用图和图群表示教学内容,能用概念图总结5、要求学生发展自主学习能力,信息收集、加工等能力。

绪论教学要求:生命科学是研究生命现象和生命本质的学科。

生命科学的研究经历了从收集和积累事实资料,到寻找各种生命现象之间的内在联系,概括出相应的理论这么一条发展途径。

通过绪论的学习使学生掌握生命的共性,认识生命科学的基本研究方法,了解关于生命科学的发展和分科结构。

教学内容:一、生命科学研究对象与意义二、生命科学发展简史与展望三、生命科学的基本研究方法四、生命的共性第一章生命的组成基础教学要求:认识生命与非生命元素的同一性;掌握组成生命的物质可分为无机物和有机物两大类。

西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专业课程教学大纲

西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专业课程教学大纲

西北师范大学生物科学专业课程教学大纲动物学一、说明(一)课程性质专业核心课(二)教学目的动物学是高等师范院校生物学科教学计划中的核心科目之一.本课程的目的和任务是使学生受到动物生物学基础知识、基础理论和基本技能的训练,掌握动物生物学的系统知识,了解动物生物学的历史和动态,获得从事与动物生物学有关的科学研究以及其他工作所需的技术、能力和素质的培养与训练。

(三)教学内容根据动物学已有的研究成果和动态,考虑到系统性、实用性、社会需要以及生物科学专业的培养目标,动物生物学的教学内容包括动物各类群的形态结构与机能特点、生殖、生长和发育、多样性与分类、生态、遗传变异、与人类的关系以及系统进化等方面。

现代动物学的教学应具备以下教具和技术设备:幻灯、投影、录像、计算机网络、多媒体教学技术与设备;此外,应有全天候开放的实验室、实验基地和足够的实验标本供学生学习和研究。

注重介绍动物生物学的基本概念,强调与动物进化地位和适应有关的形态结构;介绍动物生命活动的各种基本现象和理论,从动物生命活动的角度阐述动物形态结构与生理功能的关系;充分反映近年来人类对生物进化的最先认识和动物进化的新观点,强调动物类群的进化地位和主要生物学特征.(四)教学时数本课程分为《动物学》:理论教学为54学时,实验教学为36学时;教学总时数为90学时。

整个教学内容安排一学期完成。

(以下课程名称、教学内容依据新的要求可作相应的调整)(五)教学方式动物学教学应在传统教学方法的基础上,充分应用现代教学设备、技术和手段,逐步由以传统教学方法为主过渡到传统教学方法与现代教学方法并用,再转向以现代教学方法为主。

教学过程应由教师主动变为学生主动,培养学生立体思维和逻辑思维的能力、观察和研究的能力,从传统的传授知识为主转为以技能和提高素质为主。

二、本文理论部分动物学Ⅰ第1章动物的细胞和组织教学要点:主要介绍动物的细胞、组织、器官和系统的基本结构和功能。

教学时数:2学时ﻩ教学内容:主要介绍动物细胞的基本结构和功能;细胞周期,组织、器官和系统的基本概念及结构。

公选课“生命科学实验”教学大纲

公选课“生命科学实验”教学大纲

公选课“生命科学实验”教学大纲01.教学单位名称:生命科学学院02.实验中心名称:吉林大学国家级生物实验教学示范中心03.课程名称:生命科学实验04.课程代码:gx0134060205.课程类别:公共基础课06.课程性质:选修07.课程学时:3008.课程学分:209.面向专业:全校各专业10.实验课程的教学任务、要求和教学目的生命科学知识的培养是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生命科学实验的开设,将生命科学和生物技术向各个专业渗透,有利于培养边缘学科领域的复合型人才。

结合非生物类学生的特点,实验项目设置既有基本实验技术,又有学科发展前沿,可使知识结构更加合理;选择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能引起同学兴趣的实验题目,掌握生命科学基本知识、基本方法和基本技术,从而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综合分析能力、技术创新能力和科学思维能力,达到全面提高学生整体素质的目的。

11.学生应掌握的实验技术及实验能力了解体式显微镜、生物显微镜、暗视野显微镜、相差显微镜、荧光倒置显微镜和干涉差显微镜的构造原理,掌握其使用方法。

认识各种细胞器,学会徒手切片的制作,学会活体染色的方法。

掌握灭菌的方法及适用范围;掌握无菌操作的方法。

掌握离心机的使用方法及应用范围。

了解各种分光光度计的种类、结构、原理。

了解电泳的种类与应用范围,熟练掌握各种电泳技术及相关仪器的使用方法;学习PCR 反应的基本原理与实验技术。

掌握常用的质粒提取方法;学习利用水平电泳检测DNA的纯度、含量与分子量的方法;学习听诊器、血压计、肺活量计等检测设备的使用方法及ABO血型鉴定方法;学习植物无土栽培技术;固定化酵母细胞发酵啤酒技术;学习蔗糖酶的分离提纯及米氏常数的测定方法;学习大豆蛋白的提取、蛋白含量测定及氨基酸组成分析方法。

通过利用已学过的理论、方法(含查资料获得的新知识)自己独立设计并完成实验的全过程、分析实验结果,培养学生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实际动手能力、创造能力,实现向独立完成科研题目的过渡。

《生物学基础》教学大纲(sheng)

《生物学基础》教学大纲(sheng)

《生物学基础》教学大纲(供四年制生物工程专业使用)一、课程的地位、任务和基本要求(一)课程的地位本课程为生物科学、生物技术专业的基础必修课及相关专业的基础限选课,主要教学内容包括生命的基本构成、生命的化学基础和细胞基础、能量转换、生殖与发育、生命的多样性、生命的起源与进化、动植物个体生物学及群体生物学等部分,安排在第一学年开设,作为生物科学的一门入门课程。

(二)课程任务1、系统介绍现代生物科学的基本知识,反映生物科学的成就和发展动向,使学生对生物科学能有一个较完整的概括认识,为学习后续课程打下基础。

2、引导学生树立钻研科学的精神,并学习辨证的思维方法。

3、与生物学基础实验、生物多样性实习教学环节相互配合、相对独立、自成体系,以生命活动的共同规律为侧重点,选材要精练,并注意与后续课不必要的重复。

(三)基本要求1、本课程内容较广泛,涉及生物科学各个领域和分支学科,教学上要力求少而精,深入浅出。

2、要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和启发式的教学法,每章应有结合实际的思考题或应用题,启发学生独立思考,灵活运用所学知识。

3、与精选和自成体系的实验与实习相结合,全面提高生物学基础的教学质量。

二、主要教学环节(一)理论教学学时数 40 占全部学时数的67%(二)实验学时数 20 占全部学时数的23%三、课程内容(一) 理论部分第一章绪论(2学时)1、教学目的、要求(1)了解生物学的产生和发展(2)掌握经生物学的研究对象和分类(3)掌握生物的多样性和统一性第二章细胞(4学时)1、教学目的、要求(1)掌握细胞的分子组成(2)掌握水和无机盐的生理作用(3)了解细胞的大小(4)了解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区别2、重点和难点(1)水的生理作用(2)无机盐的生理作用(3)细胞膜的作用(4)内质网的功能(5)细胞分裂的生物学意义(6)减数分裂的特点第三章呼吸作用与能量代谢(2学时)1、教学目的、要求(1)了解生物的有序性与自由能(2)了解ATP的生理功能(3)了解生物的呼吸作用途径(4)掌握生物氧化与化学氧化的区别(5)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的异同2、重点和难点(1)ATP的结构与功能(2)生物氧化与化学氧化的区别(3)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的异同第四章光合作用和合成代谢(2学时)1、教学目的、要求(1)了解光合作用(2)掌握光合作用的简单机理(3)掌握生物固氮作用(4)了解合成代谢2、重点和难点(1)生物固氮作用(2)生物固氮研究目标(3)合成代谢的概念第五章生物的营养(2学时)1、教学目的、要求(1)掌握生物的营养类型(2)了解自养生物的营养以及异养生物的营养2、重点和难点(1)营养的概念(2)生物的营养类型(3)高等动物的消化系统组成第六章生殖和发育(3学时)1、教学目的、要求(1)了解细胞周期与生命周期(2)掌握生活史和世代交替的定义(3)了解生殖方式的种类(4)掌握衰老和死亡2、重点和难点(1)生物的发育的概念(2)生活史和世代交替(3)衰老和死亡第七章遗传的基本规律(2学时)1、教学目的、要求(1)掌握染色体的化学成分(2)DNA为遗传物质2、重点和难点(1)DNA具备作为遗传物质的条件(2)核酸第八章遗传的分子基础(2学时)1、教学目的、要求(1)掌握DNA的二级结构(2)掌握DNA分子双螺旋结构模型要点(3)了解DNA双螺旋结构模型的意义(4)遗传工程的含义2、重点和难点(1)DNA分子双螺旋结构模型要点(2)DNA双螺旋结构模型的意义(3)遗传工程第九章基因工程(3学时)1、教学目的、要求(1)掌握基因的特点(2)掌握基因工程的定义(3)了解基因工程的迅速发展阶段2、重点和难点(1)基因的特点(2)基因工程的概念(3)基因工程研究的主要内容或步骤第十章生物进化与分类(3学时)1、教学目的、要求(1)了解生物进化理论与证据(2)了解进化论的发展(3)生物进化的证据(4)物种多样性的分类2、重点和难点(1)进化的遗传基础(2)遗传平衡定律符合的条件(3)物种的定义(4)1989年,Cavalier-Smith的八界系统第十一章单细胞生物及非细胞病原(3学时)1、教学目的、要求(1)掌握原核生物的基本特征(2)原核生物的种类(3)原生生物的种类2、重点和难点(1)原核生物的基本特征(2)病毒的特点(3)原生生物的种类第十二章真菌和植物(2学时)1、教学目的、要求(1)掌握真菌的基本特征(2)了解真菌的主要类群(3)了解主要植物类群2、重点和难点(1)真菌的基本特征(2)植物的基本特征和进化趋势(3)主要植物类群第十三章动物和人类(3学时)1、教学目的、要求(1)了解动物的基本特征和进化趋势(2)掌握动物进化趋势2、重点和难点(1)动物的基本特征和进化趋势(2)动物的主要门类(3)圆口纲的原始性特征第十四章种群和群落(3学时)1、教学目的、要求(1)了解理想条件下的种群增长模型(2)了解资源有限条件下的种群增长(3)了解研究种群数量变化的意义(4)掌握群落的特点2、重点和难点(1)种群的定义(2)理想条件下的种群增长模型(3)资源有限条件下的种群增长(4)影响种群数量变化的因素(5)群落的特点第十五章生态系统和生物圈(2学时)1、教学目的、要求(1)了解生物圈(2)掌握生态系统的结构与类型(3)了解生态系统和生物圈中能量和物质交流途径2、重点和难点(1)生态系统的结构(2)生物圈的物质循环第十六章生物的行为(2学时)1、教学目的、要求(1)掌握行为的类型(2)了解行为的遗传基础(3)了解生殖行为的适应性及其进化(4)了解社会行为的进化2、重点和难点(1)生物行为的类型(2)生存行为及生殖行为的适应性及其进化(二)实验和实践部分实验一、唾液淀粉酶的性质4学时实验二、显微镜的使用和保养4学时实验三、使用显微镜观察切片4学时实验四、鱼和蛙的解剖4学时实验五、植物的解剖和观察4学时(1)通过对一些代表性植物的根、茎、叶和花的解剖和观察,了解植物的形态和结构。

《普通生物学》课程教学大纲

《普通生物学》课程教学大纲

course will put emphasis on the following, which include background of evolution,
structure and function coordination of organism, mechanism of living activities and its
organisms in the earth, such as molecular and cellular function and structure, stability,
development, inheritance, adaption and evolution. General concept and theory have
物学?
课堂
1.细胞学说的 主要内容和意 义 2.原核细胞 与真核细胞, 植物细胞与动 物细胞,叶绿 体与线粒体, 它们有 哪些 共同点,有哪 些不同点? 3. 构成膜的蛋白 质与磷脂双分 子层的相互关 系怎样?镶嵌 在磷脂分子中 的 蛋白质有 哪些结构特点
细胞代谢—— 光合作用、呼吸 作用;生物的分 界;生物分类方
*教学内容、进度安排及 要求
教学内容
生命科学研究 什么;为什么说 21 世纪是生命 科学的世纪;生 命科学的发展 和展望;生命科 学的研究方法; 生命的基本特 征;生物学分 类;生物学和现 代社会生活的 关系;构成生命 的元素和分子; 水和无机盐;组 成细胞的大分
子。
学时
4
(Class Schedule & Requirements)
(Instructor)
001-(2017-2018-1)BI115(教学班); 食品科学与工程、资源环境科学专业本科

《生命科学导论》教学大纲

《生命科学导论》教学大纲

第一次课生命系统与生命科学1、生命的定义2、生命的起源3、生命科学的未解之迷4、生命科学与人类社会阅读材料:1、Lois N. Magner (李难、崔极谦、王水平译,董纪龙校),A history of the life Science (生命科学史),百花文艺出版社,2001年,第一版2、加兰E. 艾伦(田洺译),Life Science in the twentieth century(20世纪的生命科学史),复旦大学出版社,2000年,第一版3、Joseph Needham(Colin Ronan改编,上海交通大学科学史系译),The Shorter Science andCivilization in China (中国科学文明史),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第一版4、桂起权,傅静、任晓明,生物科学的哲学,四川教育出版社,2003,第一版5、达尔文著(舒德干等译),物种起源。

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10月,294页6、Jonathan Wells著(钱琨/唐理明合译),进化论的圣像,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2006 思考题:生命科学与人类社会文明第二次课细胞与细胞工程(1)1、细胞的概述2、细胞膜结构与功能3、细胞增殖与分化4、细胞的癌变阅读材料:MITOPENCOURSEWARE:1、Cell Biology2、Cancer Biology: From Basic Research to the Clinic思考题:细胞癌变的预防第三次课细胞与细胞工程(2)1、细胞融合与细胞培养2、细胞器移植与生物克隆3、干细胞工程4、生物克隆的伦理阅读材料:1、丁明孝等:《细胞生物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王金发:细胞与细胞工程(课程网站/学术报告)思考题:混合胚胎与类胚胎干细胞的伦理学第四次课基因与基因工程(1)1、基因的概念的发展2、基因在遗传中的作用3、表观遗传4、多基因遗传5、基因组计划1、MITOPENCOURSEWARE: Genetics2、从基因到疾病(课程网站/学术报告)3、Manyuan Long:New Gene Origination: Copy Number Variation and Mechanism of Male Gene Traffics (课程网站/学术报告)4、Manyuan Long:Rates and Patterns of the New Gene Originations(课程网站/学术报告)思考题:从表观遗传看拉马克的进化论第五次课基因与基因工程(2)1、基因工程2、转基因生物与安全性3、合成生物学阅读材料:1、欧阳颀:合成生物学的设计、理论预测与试验研究(课程网站/学术报告)2、黄伟达:转基因技术与人类健康(课程网站/学术报告)3、楼土林:《基因工程》,科学出版社,2002年4、吴乃虎:《基因工程原理》(上下册) 2002年科学出版社思考题:合成生物学与生命科学的未来第六次课基因与基因工程(3)1、生物信息学2、DNA芯片3、蛋白质芯片4、生物芯片的应用阅读材料:1、钟杨等:《生物信息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2、David W.Mount:《Bioinformatics》,科学出版社,2002年3、Mark Schena:《Microarray Analysis》,科学出版社,2003年4、生物信息学概述(课程网站/学术报告)思考题:生物芯片技术的发展第七次课生物信息与生物芯片1、天然生物材料2、医用生物材料3、仿生与工程材料4、智能生物材料阅读材料:崔福:《生物材料学》,科学出版社,1997年思考题: 生物材料与材料科学第八次课生物材料与仿生学1、仿生学概述2、信息仿生3、控制仿生5、化学仿生阅读材料:另发思考题:仿生学与工程科学第九次课生命的由来1、地球的状况演化(宇宙中的地球)2、生命的起源(神创论,自然发生论、生源论、宇宙胚种论、化学演化说、无发生说)3、生命进化的假说及其发展(不变论、灾变论、渐变论、自然选择学说、综合进化、中性学说)阅读材料:⏹《生命的起源》(I S B N9787510016189),中国出版集团、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10年6月1日⏹袁训来,神秘的生命起源,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lm/131/61/85929.html ⏹生命起源/group/topic/4187004/思考题:⏹生命最最重要的特征是什么?⏹为什么出现生命?生命起源的时间和地点?⏹生命出现是偶然还是一种设计?⏹生命同一性能否构成同一起源的论据?⏹生命为什么具有自我意识?能自我维持?⏹生物个体不可以永恒存在,‘生命知觉’却将与生命共存?⏹生命起源于宇宙?⏹如果生命全部灭绝,地球生命起源能否在地球上重现?第十次课生命的演化1、生命形式的界定(形态与结构的基本标准、代谢与遗传过程的产生)2、生命形态的歧异与复杂化(从原核到真核,从单细胞到多细胞,从无组织到器官分化)3、生命过程的歧异与复杂化(从异养到自养,从独立生存到寄生和共生)阅读材料:/question/132297761.html达尔文(舒德干注释),物种起源,北京大学出版社/question/318251335.html思考题:⏹进化树和进化草坪?⏹生物进化论观点能引入人类社会吗?⏹未来的生物世界将会是什么做主导?第十一次课生命的分布型式1、地球上的生物群落分布格局(气候带)及其特征2、生物群落结构变化的纬向规律3、生物群落结构变化的垂直规律4、土壤微生物区系分布格局5、海洋生物普查计划6、生物群落演替规律阅读材料:⏹环境胁迫梯度假说思考题:⏹影响群落形成的最重要因素是什么?⏹生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是不变的还是可变的?⏹为什么生物之间的关系与环境胁迫强度有关?⏹Everything is everywhere?第十二次课生物的类群与特点1、多姿多彩的生物世界2、生物系统的构建原理与发展3、植物的类群与特点阅读材料:/jiaoyu/Class11/chuangzao/200601/5572.html思考题:⏹为什么是“一个人其实不是一个人”?⏹植物和动物的真实关系是什么?⏹植物和动物的协同进化有哪些例子?⏹植物和动物的差异是怎样形成的?⏹植物和动物之间有鸿沟吗?⏹植物会说话吗?植物有情感吗?第十三次课生物的类群与特点(续)1、动物的类群与特点2、动物与植物的关系3、动物界的社会性阅读材料:郑也夫,阅读生物学札记,中国青年出版社,第1版,2004年株式会社学研教育,《美国最新图解百科·生命科学系列:动物的行为》,吉林出版社,2011 思考题:⏹动物的本能是怎么回事?⏹人是不是最最进化的生物?⏹未来的文明世界的顶点在哪里?⏹人类的社会性和动物性的协调和矛盾第十四次课生物之间的相互关系1、关系类型(利用竞争-干扰竞争-化学竞争、广义和狭义捕食、寄生、共生)2、竞争的内涵与意义3、共生类型、机理、意义阅读材料:/view/4bffe1f8941ea76e58fa0403.html尚玉昌编著,普通生态学(第二版)——北京大学生态学教材系列,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思考题:⏹如何理解生物关系类型中的捕食?⏹动物学中的领地行为在社会学中的表现⏹植物的化学关系在植物生长发育中的作用?⏹植物是如何坚忍不拔地生活的?第十五次课全球变化与生物的响应1、Gaia假说的由来与思想2、全权变化的主要方面(温暖化、二氧化碳增加、酸沉降、氮沉降等)3、生物对全球变化的相应的范例(顶级刊物上的文章)阅读材料:Gaia hypothesis: /wiki/Gaia_hypothesis盖亚假说,/wjgg/wjggDisplay.asp?Id=1911课堂上推荐的在Nature,Science,Global Change Biology上的最新文献思考题:⏹试想火星的过去⏹地球的过去、今天和未来⏹为什么火星或落得如此结局⏹人类登陆火星并实现成功定局的可能性第十六次课人类文明与生物圈1、人类与其他生物的区别(行为、繁殖、生存)2、人类对生物圈的正面影响3、人类对生物圈的负面影响4、人类的责任与社会的可持续阅读材料:请搜索查阅网络资料思考题:⏹人类至高无上的吗?⏹限制人类进一步发展的主要障碍是什么?⏹人类的最后天敌是什么?⏹为什么我们的对手越来越小,乃至于变成我们人类自己?。

生命科学基础教学大纲-课程中心

生命科学基础教学大纲-课程中心

生命科学基础教学大纲课程代码:18122780 课程名称:生命科学基础学分:4 周学时4 (16周)面向对象:生物医学本科生预修课程要求:无一、课程介绍(100-150字)(一)中文简介:生命科学基础是非生物专业的生物基础课程,系统地介绍了生命的物质基础,生命,包括微生物,植物和动物,的多样性形式,以及生物进化,人与自然的关系。

(二)英文简介General biology is a basic biological course for non-biology major students. The one term long course has a general introduction for the chemistry of life, the diversity of life (including microorganisms, plants and animals), evolution and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human and the nature.二、教学目标(一)学习目标生命科学基础是医学院的专业基础课程,所涉及的内容,不仅包括宏观各结构层次上生命系统多样性和统一性,而且包括微观各结构层次上生命系统本质的一致性。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了解、认识和掌握生命科学最基本的概念及其研究方法,要求学生树立生物体具有形态、结构与功能统一的观点、生物与环境相适应的观点以及生物具有多样性和进化论的观点;培养学生观察、分析生命现象的综合能力,为今后学习医学院各门专业课程打下扎实的基础。

(二)可测量结果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了解和掌握一些基本的生命科学概念,了解生命科学研究的基本特点。

基本概念包括生命起源,生命的化学基础,生物多样性和动植物的分类系统,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的特点,微生物的特点与人类的健康,植物生理学,动物生理学,生态系统和生物进化。

三、课程要求(一)授课方式与要求授课方式:a.教师讲授(讲授核心内容、总结、按顺序提示今后内容、答疑、公布讨论主题等);b.课后阅读和团队合作(按照讨论题内容进行和课堂推荐参考文献,分小组进行阅读和讨论发言起草工作);c.讨论课(由主题发言和质疑-应答两个环节组成,学生在讨论中如能进行尖锐质疑,则会在其绩效记录中有所体现);d.期末闭卷考试课程要求:熟悉基本知识、培养思维和表达能力及合作精神、提高中外文科学文献的阅读能力,形成对生物研究的认识,培养对生物研究的兴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命科学基础教学大纲课程代码:18122780 课程名称:生命科学基础学分:4 周学时4 (16周)面向对象:生物医学本科生预修课程要求:无一、课程介绍(100-150字)(一)中文简介:生命科学基础是非生物专业的生物基础课程,系统地介绍了生命的物质基础,生命,包括微生物,植物和动物,的多样性形式,以及生物进化,人与自然的关系。

(二)英文简介General biology is a basic biological course for non-biology major students. The one term long course has a general introduction for the chemistry of life, the diversity of life (including microorganisms, plants and animals), evolution and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human and the nature.二、教学目标(一)学习目标生命科学基础是医学院的专业基础课程,所涉及的内容,不仅包括宏观各结构层次上生命系统多样性和统一性,而且包括微观各结构层次上生命系统本质的一致性。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了解、认识和掌握生命科学最基本的概念及其研究方法,要求学生树立生物体具有形态、结构与功能统一的观点、生物与环境相适应的观点以及生物具有多样性和进化论的观点;培养学生观察、分析生命现象的综合能力,为今后学习医学院各门专业课程打下扎实的基础。

(二)可测量结果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了解和掌握一些基本的生命科学概念,了解生命科学研究的基本特点。

基本概念包括生命起源,生命的化学基础,生物多样性和动植物的分类系统,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的特点,微生物的特点与人类的健康,植物生理学,动物生理学,生态系统和生物进化。

三、课程要求(一)授课方式与要求授课方式:a.教师讲授(讲授核心内容、总结、按顺序提示今后内容、答疑、公布讨论主题等);b.课后阅读和团队合作(按照讨论题内容进行和课堂推荐参考文献,分小组进行阅读和讨论发言起草工作);c.讨论课(由主题发言和质疑-应答两个环节组成,学生在讨论中如能进行尖锐质疑,则会在其绩效记录中有所体现);d.期末闭卷考试课程要求:熟悉基本知识、培养思维和表达能力及合作精神、提高中外文科学文献的阅读能力,形成对生物研究的认识,培养对生物研究的兴趣。

说明:由于课程的性质,授课教师将特别重视讨论环节,每位选课同学在课程开设期间须至少发言3次,作为听众的同学如能对他人发言进行有分量的评价和质疑,可予以加分。

教师也将当场或下次授课时对讨论课情况进行点评,对存有的疑问进行解答或评论。

(二)考试评分与建议期末考试占40%,讨论课发言占30%,课程作业(专有名词解释,小讨论)占30%。

四、教学安排第一次:生命科学导论1.课程介绍、教学方法、考试等;2.生命起源与基本特征;3.生命科学学科历史、发展及其分支学科,生命科学研究的特点;4.生命科学基本理论概述:达尔文进化论、孟德尔、摩尔根遗传学说、中性突变理论、中心法则等;第二次:生命的物质基础1.多糖:单糖、双糖、多糖以及主要功能,糖摄入和肥胖的关系;2.脂类:饱和脂肪酸、甘油磷脂及其衍生物磷脂酰胆碱、类固醇(例:胆固醇)、萜类(结构单位为异戊二烯)的结构式、脂类的主要功能,与人类健康的关系;3.蛋白质:氨基酸及其通式,肽键,a-螺旋,b-折叠;蛋白质结构水平(一、二、三、四级);蛋白质的变构与变性;4.核酸:核苷酸结构,DNA与RNA的差异,DNA双螺旋结构,RNA的主要类别;磷酸核苷(例:ATP),环磷酸核苷(例:cAMP)。

第三次:生命的细胞基础1.细胞基本形态与功能;2.真核、原核细胞:主要介绍两者在细胞核和膜系统方面的差异;3.植物、动物细胞;主要介绍细胞壁、液泡与质体三种结构的差异;4.细胞代谢:主要介绍能量代谢、光合作用等;5.细胞核基本构成、遗传物质基础6.细胞周期;主要介绍核被膜的裂解与再生,纺锤体的形成;染色体的运动等;G1期、S期及G2期的特征。

第四次:生物多样性概论1.生命现象多样性与统一性认识;2.生物分类概述、阶元和界的划分:五界系统和六界系统的认识。

第五次:病毒与人类疾病1.病毒起源与生命进化;2.介绍病毒基本结构、功能与病毒分类:举例:噬菌体等;3.病毒与病毒病:举例常见人类疾病病毒;病毒载体与现代医学研究工具第六次:原核生物细菌1.细菌来源:古生菌和真细菌;2.细菌的形态结构;3.细菌的繁殖、营养与呼吸方式;第七次:细菌与人类的关系1.细菌与人类的关系;2.蓝藻及原绿藻的结构及其与人类的关系。

第八次:原生生物和多细胞生物的起源1.真核细胞的起源;2.原生生物基本特征、形态与结构;3.原生生物多样性:鞭毛、纤毛、肉足纲等,举例草履虫、原生菌等;4.原生生物的运动性: 吞咽、阿米巴运动;5.原生生物与多细胞生物起源。

第九次:专题讨论:生命的化学基础第十次:真菌分类与疾病1.真菌多样性与进化(真菌界)2.真菌起源与进化;3.真菌的基本结构、新陈代谢;4.真菌与生态系统;5.真菌分类:酵母、霉菌;6.真菌药用、病原与人类疾病及治疗。

第十一次:植物的形态与结构植物的形态与解剖概论:分生组织、永久组织(表皮、机械、疏导、分泌等)、植物营养器官基本构造(根、茎、叶等);第十二次:植物的生理与功能1.植物的起源、进化与主要特征:细胞壁、光合作用、维管束、幅射对称等;2.植物的向光性生长,植物5种主要的激素,农业中的应用3.植物的生物钟4.植物自身的抗虫害,抗微生物以及在农业中的应用第十三次:植物的分类与进化1.植物的新陈代谢:发育与生殖、养分与气体交换等;2.低等藻类植物概述:甲藻、红藻、褐藻、绿藻(高等植物祖先)3.苔藓植物门:形态特征、生活史特点、多细胞的生殖器官(颈卵器)的出现、胚的形成、水生到陆生的过渡类型等;4.蕨类植物门:形态特征、孢子体、,维管系统、陆生环境适应性、配子体、蕨类植物的生活史等;5.裸子植物亚门:形态特征、孢子体发达、胚珠裸露、花粉管、种子裸露、生活史、裸子植物的药用价值;6.被子植物亚门:形态特征、生活史、孢子体高度发展和分化;体型、生境和营养方式的多样性;雌蕊形成了子房、花柱和柱头;传粉方式的多样化;配子体的进一步简化;特殊的双受精方式和新型胚乳的出现;7.被子植物的主要类群之一:双子叶植物纲基本特征及代表物种,以豆科(木本或草本,叶互生,蝶形花冠,2体雄蕊,单雌蕊、荚果)和十字花科(草本,十字花冠,四强雄蕊,侧膜胎座,角果)为例;8.被子植物的主要类群之二:单子叶植物纲基本特征及代表物种,以百合科(单叶,花被6片,排成两轮,雄蕊6,子房3室,中轴胎座、蒴果)为例第十四次:专题讨论:药用植物与中医药第十五次:动物的多样性与进化(1):无脊椎动物1.腔肠动物门:主要特征与种类;辐射对称、二胚层、原始神经系统;(1学时)2.扁形动物门:主要特征与种类;两侧对称;出现中胚层(肌肉组织和实质组织);无体腔;消化系统仍不完全;排泄系统为焰细胞(原肾管);神经细胞开始从分散到集中,产生了所谓的脑;代表种类,日本血吸虫(生活史)、猪带绦虫;3.线形动物门:主要特征与种类;假体腔;具角质膜,发育完善的消化管;代表种类:人蛔虫及简要生活史;4.环节动物门:主要特征与种类;同律分节(包括神经系统也按节排列);真体腔的出现(说明真、假体腔的区别);闭管式循环系统;多数种类的排泄器官为后肾管;代表种类:沙蚕、环毛蚓、医蛭;5.软体动物门:主要特征与种类;身体划分为头部、足部、内脏团三部分;具有贝壳(由外套膜分泌);真体腔退化,假体腔沦为血窦,开放式循环;用鳃呼吸;排泄系统为肾脏(后肾管);4对神经节(脑神经节、足神经节、脏神经节、侧神经节;6.节肢动物门:主要特征与种类;具备发达的外骨骼和蜕皮现象;具各种形式的呼吸器官(陆生:气管、书肺、水生:鳃、书鳃)均为体壁的内陷和外突;简单的开管式循环系统--血液只输送养料,氧气由器官送达全身;异律分节(分头、胸、腹);附肢分节;感觉器官发达;代表种类:主要介绍甲壳纲、肢口纲(鲎)、昆虫纲;7.棘皮动物门:主要特征与种类;介绍后口动物,次生性辐射对称体制和海洋生活即可,教材P.560)代表种类介绍海参(食用)、海胆(胚胎发育的实验材料);8.脊索动物门:主要特征与种类;脊索、背神经管、咽鳃裂;包括尾索、头索动物亚门:海鞘,只提及幼体具完整的脊索而成体退化,只保留在尾部即可;头索动物亚门:文昌鱼(终生具脊索、背神经管、咽鳃裂);第十六,十七次:脊椎动物门1.脊椎动物亚门基本特征及分类;举例:圆口纲,介绍七鳃鳗。

特征:鳃裂7对;无成对的偶鳍;原型尾;无上下颌;2.脊椎动物亚门- 鱼纲:主要特征,出现上下颌;有了成对的附肢;脊柱代替脊索,但仍保留脊索;体多呈梭型,被鳞片;用鳃呼吸,单循环;3.脊椎动物亚门- 两栖类:开始以肺呼吸,由于肺发展的不完善,仍以皮肤作为辅助呼吸器官;单循环变为不完善的双循环;五指(趾)型的附肢,脊柱开始分化,已有颈椎(1枚),头部尚不能自由转动;大脑半球已完全分开,大脑顶部也有了神经细胞;皮肤角质化,解决了部分水分蒸发问题;4.脊椎动物亚门- 爬行类:特征:体被角质化鳞,可防水分蒸发;皮肤干燥;五指(趾)型附肢进一步完善,指趾端具爪;脊柱分化更完备,头部已能自由转动;体内受精,产羊膜卵;5.脊椎动物亚门- 爬行类:鸟类,特征:体被羽毛;前肢变为翼;高而恒定的体温;完善的双循环;6.脊椎动物亚门- 哺乳类:特征:体被毛;皮肤腺发达;中枢神经系统高度发达(大脑体积大,且大脑皮层特别发达);胎生,哺乳。

第十八次:动物的皮肤及其衍生物1.动物皮肤的结构,皮肤衍生物,腺体2.动物皮肤的功能第十九次:动物的骨骼与肌肉系统1.动物的运动,骨骼系统,肌腱2.肌肉组织,肌细胞和肌肉收缩,肌肉的神经支配第二十次:动物的呼吸与循环1.动物的呼吸功能与进化:低等水生动物不需专门的呼吸系统,靠身体表面和外界行气体交换;高等水生动物,如无脊椎动物中的虾蟹类、脊椎动物中的鱼类,用鳃作为呼吸器官;重点介绍鱼鳃的结构;陆生动物的呼吸系统,书肺和气管;鸟类与人类的肺;2.动物的循环功能与进化:动物循环系统的类型和脊椎动物的血液循环系统;闭管式循环和开管式循环,重点讲清何为闭管式循环(一套连续的血管系统,包括心脏、动脉、毛细血管、静脉)。

详细讲述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和哺乳类的循环系统结构;人类血液循环的体循环、肺循环和冠状动脉三大循环;第二十一次:动物的消化与排泄1.动物的消化系统功能与进化:动物的消化和吸收方式;细胞内消化、细胞外消化;消化系统的结构与功能;食物的酶消化;食物的吸收;肝脏的功能;动物排泄器官的进化及哺乳动物、伸缩泡、原肾管、后肾管、马氏管、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