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处理工艺及设备简介(新课件)20100323

合集下载

热处理原理工艺及设备概述PPT公开课(67页)

热处理原理工艺及设备概述PPT公开课(67页)

§14.1 感应加热概述 如果δ热<< x ,则加热时热量只集中于表层,要靠热传导传热,加热速度慢,生产率低,过渡层大,但功率小;
圆环效应使电流集中于感应器内侧,有利于加热圆柱零件。
钳形:专门加热齿轮及类似形状的零件
H = L + 8~10 (mm)
旋转部件:为使感应加热均匀,圆形工件加热时应旋转
热能来源:涡流热效应(主要热源)和磁滞热 效应。
§14 感应加热设备
组成
感应加热电源 淬火机床 感应器 设备冷却和淬火冷却介质循环系统
分类
装置频率:超高频、高频、超音频、中频、工 频
变频方式:电子管变频、机式变频、晶体管变 频、固体电路逆变及工频加热装置
§14.1 感应加热概述
在感应器的导电管 如果δ热 ≥ x ,加热速度快,表面辐射损失小,过渡层浅,但功率大。
短轴零件进行局部一次性加热:
之间,如多匝感应 5、尽量采用矩形纯铜管代替圆形管制作感应器。
3 感应加热器设计概要
器的匝与匝之间存 导体内电流的频率越高,邻近效应越明显。 在邻近效应,感应 为提高感应器效率,有效圈长度与感应有效圈高度比值在5~10之间比较合适,如果小于5,应用多匝感应器。
电流在流动时,往往是沿电阻小的部位进行,有时感应器的厚度有变化时,应考虑电流走捷径对加热的影响。
器与加热工件之间 a-工件表面与施感导体内表面的间隙
外圆表面加热用的施感导体采用矩形或方形截面的铜管绕成。
也存在邻近效应, 特点:工频感应加热速度低,不易产生过热,整个加热过程易控制。 在感应器的设计中 按处理工件类型的不同:轴类、齿轮、导轨、平面淬火机床、棒料生产线
因此,感应器的施感导体常采用空心的铜管制成, 管内通水冷却,以降低施感导体温度。

热处理工艺ppt课件

热处理工艺ppt课件

ppt精选版
37
3. 稳定尺寸:M和A’都是非平衡组织,有自发向平 衡组织转变的倾向;回火可使M与A’转变为平衡 或接近平衡的组织,防止使用时变形
4. 对于某些高淬透性的钢,空冷即可淬火,如采用 回火软化既能降低硬度,又能缩短软化周期
未经淬火的钢回火无意义,而淬火钢不回火在放 置使用过程中易变形或开裂
的铁素体基体上分布着
细粒状Fe3C组织,称回 回火托氏体
火托氏体,用T回表示 ppt精选版
42
4. Fe3C聚集长大和铁素体多边形化
400℃以上,Fe3C开始聚集长大 450℃以上铁素体发生多边形化,由针片状变为多边形
这种在多边形铁素体 基体上分布着颗粒状 Fe3C的组织称回火索 氏体,用S回表示
ppt精选版
28
四、淬透性的测定及其表示方法
1. 淬透性的测定常用末端淬火法
ppt精选版
29
2. 淬透性的表示方法 (1)用淬透性曲线表示
即用 J HRC 表示
d
➢ J 表示末端淬透性 ➢ d 表示半马氏体区到
水冷端的距离 ➢ HRC为半马氏体区的
硬度
ppt精选版
30
ppt精选版
31
(2)用临界淬透直径表示
回火索氏体
ppt精选版
43
(二)回火时的性能变化
回火时力学性能变化总的趋势是随回火温度提高, 钢的强度、硬度下降,塑性、韧性提高
40钢力学性能与回火温度的关系
ppt精选版
淬火钢硬度随回火温度的变化
44
200℃以下,由于马氏体中碳化物的弥散析出,钢 的硬度并不下降,高碳钢硬度甚至略有提高
200~300℃,由于高碳钢中A’ 转变为M回,硬度再次升高

热处理原理工艺及设备课件

热处理原理工艺及设备课件
热处理原理、工艺及设备
Principles, Technology and Equipments for Heat Treatment
第三部分 热处理设备(4)
Equipments for Heat Treatment
1
§14 感应加热设备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表面热处理技术得 到了广泛的应用。表面热处理可以提高产品 质量,缩短生产周期和改善劳动条件,提高 生产组织水平。目前应用最广泛的表面热处 理是感应热处理,它可应用于淬火、回火、 正火、调质、透热等,适用于机械化大生产, 可通过计算机控制实现无人操作。
16
§14.1 感应加热概述
17
§14.2 感应加热设备
一、工频感应加热设备
18
§14.2 感应加热设备
构成:供电系统+工艺装备系统 f = 50Hz(或60Hz)
f = 50Hz时,δ=15mm 当温度高于居里点(700℃)时,δ=75mm 工频感应加热速度小于中、高频感应加热,
高频感应加热设备实质上就是一种大功率 的频率变换装置,它将50Hz的工频电流转换 成几百千赫的高频电流,以满足感应加热的 需要。电流频率越高,加热工件时电流透入 深度越浅,涡流强度越大,热量越集中,因 而加热速度越快,淬硬层也越薄,所以高频 感应加热设备多用于要求淬硬层小于1mm的 中、小型零件。
22
15
§14.1 感应加热概述
4、尖角效应
定义:当用感应器加热不规则形状工件表面 时,工件的尖角部位的加热强度远较其它光 滑平坦部位强烈,往往会造成过热(例如,齿 轮的齿顶部位),这种现象称做尖角效应。
尖角效应是由于磁力线易于在尖角处集中, 感应涡流较强的缘故。
为了克服这一现象,在设计形状不规则的工 件时,应适当加大尖角或凸出部位与感应器 之间的间隙。

【精品】热处理工艺及设备讲义

【精品】热处理工艺及设备讲义

热处理工艺及设备教学内容第一讲:绪论(自我介绍,与学生沟通。

)举例:例1):弹簧件:目前用于制作弹簧工件的材料有很多种。

首先根据工件使用条件和要求选用合适的弹簧钢,然后加工成形。

这时虽然材料和工件的形状都达到了弹簧工件的要求,但性能并没有达到技术要求.这时工件在受力作用下就会发生塑性变形,无法起到弹簧工件的作用。

要想使工件充分体现出弹簧的特性,就要根据所用具体材料进行相应热处理来满足.例2):家用菜刀、剪刀等,这些工件使用性能如何,热处理的好与坏,直接影响刀具的质量,如硬度低时,易出现卷刃现象,如硬度过高,易出现断裂现象等.例3):学生在钳工实习时制作的小锤子。

在钳工制作锤子时,所用工具有:锉刀、锯条和钻头等工具,它们同样是金属材料,为什么锤子能被加工得动?这说明这些工具的硬度比锤子的硬度高,所以能把锤子从原材料加工成锤子的形态。

但在钳工加工成形的锤子也只是一个半成品。

因为虽然锤子的形状,尺寸达到了要求,但它们的机械性能并没有达到要求。

如果这时用它锤击工件,锤子本身就会出现变形。

所以要想使锤子不但在尺寸和精度上达到要求而且在性能上也应达到技术要求,为此就要通过进行热处理来完成。

例4):古代刀剑,不经过热处理,是没法上战场使用的。

引出本课程的教学目的:认识、理解、掌握、运用《热处理工艺及设备》知识。

0绪论0-1热处理的起源和历史春秋战国时期,铸铁的石墨化退火和脱碳退火,应用于农具中;西汉时代,钢铁兵器的淬火提高硬度;三国时代,发现了淬火介质对工件质量的影响;汉魏时期,开始了化学热处理;明代,有了渗碳工艺;由于历史原因,新中国成立前的热处理一直停滞不前.0-2热处理的概念、工艺特点1、热处理:采用适当的方式对固态金属或合金进行加热、保温和冷却,以获得所要求的组织结构(或表面化学成分)与性能的工艺。

性能包括:工艺性能、机械性能、物理性能和化学性能.1)加热升温的目的使金属材料由低温组织转变为高温组织(举例:钢在常温下其内部有珠光体、铁素体、马氏体、上、下贝氏体等组织。

热处理原理与工艺ppt

热处理原理与工艺ppt

1 2
空气冷却器
利用空气作为冷却介质,通过换热器将热量带 走。
水冷装置
利用水作为冷却介质,通过循环水将热量带走 。
3
油冷装置
利用油作为冷却介质,通过油循环将热量带走 。
辅助设备
输送装置
包括输送带、辊道等, 用于工件的输送和定位 。
装料装置
包括料仓、料斗、抓斗 等,用于工件的装料和 卸料。
加热元件
包括电热丝、硅碳棒等 ,用于加热设备中的加 热元件。
热处理质量控制
为了保证热处理效果的一致性和可靠性,需要对热处理过 程进行严格的质量控制,包括温度控制、时间控制和气氛 控制等。
展望
01
新技术的发展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新的热处理技术也不断涌现。例如,真空热处
理、保护气氛热处理和激光热处理等新技术的应用,将进一步提高热
处理质量和效率。
02
节能减排的需求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04
热处理的应用
工业应用
航空航天领域
为了提高航空航天构件的强度、硬度、韧性和疲劳性能,通常 需要进行热处理。
汽车工业
汽车零部件如齿轮、轴、弹簧等需要进行热处理,以提高其耐 磨性和抗疲劳性能。
机械制造
在机械制造过程中,对金属材料进行热处理可以改变其内部结 构,提高材料的使用性能。
日常生活应用
餐具
THANKS
热处理原理应用
广泛应用于机械制造业、 冶金工业、电子工业等领 域。
热处理的过程
加热
将金属材料加热到一定温 度,使其发生相变或奥氏 体化。
保温
保持一定时间,使金属材 料充分吸收热量,达到预 期的组织结构。
冷却

热处理工艺课件

热处理工艺课件
热处理分类
热处理定义与分类
古代热处理
早在古代,人们就发现了金属加热后可以改善其性能,如青铜器时代的青铜制品和铁器时代的铁制品。
现代热处理
现代热处理技术的发展始于19世纪,随着工业革命的推进,人们对金属材料性能的要求越来越高,热处理技术也不断创新和发展。
热处理历史与发展
提高金属材料性能
热处理可以有效提高金属材料的强度、硬度、耐磨性、抗腐蚀性等性能,以满足各种不同领域的需求。
03
热处理
02
01
将工件从炉中取出,注意避免工件受热不均或氧化。
出炉
去除工件表面的氧化皮、杂质等,保证工件表面质量。
清理
对工件进行质量检查,包括硬度、形状、尺寸等方面,确保符合要求。
检查
后处理
04
热处理工艺中的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案
热处理过程中,材料可能会发生变形,影响工件的精度和使用性能。
总结词
总结词
工件变形与开裂的解决方案
05
热处理工艺应用实例
汽车零件热处理
详细描述
汽车零件热处理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总结词
汽车零件热处理是指通过加热和冷却的方法改变零件的机械性能,以满足汽车制造和使用过程中的要求。
齿轮类零件热处理
通过加热和冷却的方法,改善齿轮的硬度和耐磨性,提高齿轮的使用寿命。
弹簧类零件热处理
热处理变形主要是由于材料内部的组织结构变化、应力集中以及热胀冷缩等现象导致的。
详细描述
热处理变形
总结词
热处理过程中,工件可能会出现开裂现象,导致工件报废或性能下降。
详细描述
热处理开裂通常是由于热处理过程中产生的内应力超过材料的承受极限,导致材料发生开裂。Fra bibliotek热处理开裂

热处理原理及工艺(PPT63张)

热处理原理及工艺(PPT63张)

三、贝氏体转变过程及其热力学分析
(一)贝氏体转变过程
贝氏体转变的两个基本过程
典型的上、下贝氏体是由铁素体和碳化物组成的复相组织, 因此贝氏体转变应当包含铁素体的成长和碳化物的析出两 个基本过程。
奥氏体中碳的再分配
贝氏体中的铁素体是低碳相,而碳化物是高碳相,当贝氏 体转变时,为了使领先相得以形核,在过冷奥氏体中必须 通过碳原子的扩散来实现其重新分布,形成富碳区和贫碳 区,以满足新相形核时所必须的浓度条件。
B上中的铁素体形成时可在抛光试样表面形成浮 凸。B上中铁素体的惯习面为{111}g,与奥氏体之间的 位向关系为K-S关系。碳化物的惯习面为{227}g,与奥 氏体之间也存在一定的位向关系,因此一般认为碳化 物是从奥氏体中直接析出的。
值得指出的是,在含有Si或Al的钢中,由于Si和Al 具有延缓渗碳体沉淀的作用,使铁素体条之间的奥氏 体为碳所富集而趋于稳定,因此很少沉淀或基本上不 沉淀出渗碳体,形成在条状铁素体之间夹有残余奥氏 体的B上组织。
物则取决于钢的成分、形成温度以及持续时间。硅含量高时, 下贝氏体中的碳化物为e碳化物。其它钢的下贝氏体中的碳化物 多为两者的混合物。温度越低,持续时间越短,出现e碳化物的 可能性越大。
上贝氏体中碳化物是由奥氏体中直接析出(Pitsch关系为证
据),下贝氏体中碳化物析出源目前还不确定,观察结果比较 分散。
(二)贝氏体转变的热力学分析
贝氏体转变的驱动力 贝氏体转变的热力学条件与马氏体转变相似。相变的驱动力(新相与母
相之间的自由能差)必须足以补偿表面能、弹性应变能以及塑性应变能
等相变阻力。
贝氏体转变时,奥氏体中碳发生了再分配,使
贝氏体铁素体中碳含量降低,这就使铁素体的

热处理工艺及设备概述

热处理工艺及设备概述

热处理工艺及设备概述(总4页)--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请直接删除即可----内页可以根据需求调整合适字体及大小--热处理工艺及设备概述热处理工艺:热处理是一种很重要的金属加工工艺方法,也是充分发挥金属材料性能潜力的重要手段。

热处理的主要目的是改变钢材的性能,其中包括实用性能工艺性能。

钢的热处理工艺特点是将钢加热到一定的温度,经一定时间的保温,然后以某种速度冷却下来,通过这样的过程能使钢的性能发生改变。

热处理之所以能使钢的性能发生显著变化,主要是由于钢的内部组织结构可以发生一系列变化。

采用不同的热处理工艺过程,将会使钢得到不同的组织结构,从而获得所需要的性能。

钢的热处理基本方法有以下几种:(一)钢的热处理工艺(1)退火与正火将工件加热到一定温度后保温,然后缓慢冷却(通常随炉冷却)的热处理工艺,称为退火。

根据不同目的,可以将工件加热到昨临界温度以上退火,例如完全退火、不完全退火、球化退火;也可以在临界温度以下退火,例如再结晶退火、去应力退火等。

正火与退火相似,区别在于正火的加热温度较高(临界温度以上),冷却速度较快(通常在空气中冷却),因此正火后工件组织细密,强度、硬度都比退火高。

生产中常使用正火或退火来消除铸件、锻件热处理件和轧材的组织缺陷,细化均匀组织,消除残余应力,调整硬度,以利于切削加或进一步热处理。

(2)淬火和回火淬火是将工件加热到临界温度以上保温后快速冷却(通常水冷或油冷)的热处理工艺。

其目的在于获得高硬度的马氏体等组织,并配以不同温度的回火,从而赋予工件所需要的组织和性能。

所谓回火,则是淬火工件低于临界的重新加热、保温、冷却(一般空冷)的热处理工艺。

尺寸不大、形状简单的非合金钢零件,可用一定配方的盐水作为淬火冷却的冷却介质;全金钢零件淬火介质可用矿物油,以避免过快冷却使工件产生过大的内应力导致裂纹。

为使淬火冷却时工件变形尽可能小和避免淬裂,除了适当控制冷却速度外,还必须合理设计零件结构和重视工件浸入淬火介质的方法。

热处理工艺介绍课件

热处理工艺介绍课件

高强度钢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建筑、桥梁、航空航天等领域的重要材料,其制造过程中需要进行热处理工艺。通过研究高强度钢的热处理工艺,可以提高其强度、韧性和抗疲劳性能,从而满足各种工程应用的需求。
在研究高强度钢的热处理工艺时,需要进行实验研究和理论分析,以确定最优的热处理工艺参数。同时,还需要进行生产成本的评估和环保性能的评估,以确定最优的热处理工艺方案。
热处理工艺介绍课件
目录
热处理工艺概述热处理工艺基本原理常见热处理工艺介绍热处理工艺参数控制热处理工艺对性能的影响热处理工艺应用案例分析
01
CHAPTER
热处理工艺概述
回火
分类
根据加热和冷却方式的不同,热处理可分为以下几类
正火
加热至一定温度后,保温一段时间,然后快速冷却至室温。
淬火
加热至一定温度后,保温一段时间,然后快速冷却至室温,最后进行回火处理。
06
CHAPTER
热处理工艺应用案例分析
汽车零件的制造过程中,热处理工艺是非常关键的一环。通过优化热处理工艺,可以提高汽车零件的强度、硬度、耐磨性和抗疲劳性能,从而提高汽车的整体性能和使用寿命。
在优化热处理工艺的过程中,需要考虑的因素包括:加热温度、保温时间、冷却速度和淬火介质等。同时,还需要进行生产成本的评估和环保性能的评估,以确定最优的热处理工艺方案。
定义
目的
方法
消除金属中的内应力,提高金属的塑性和韧性,为后续的加工或热处理工艺做好准备。
空气退火、炉内退火、等温退火等。
03
02
01
淬火是一种将金属加热到临界温度以上,保温一段时间,然后迅速冷却的一种工艺方法。
定义
提高金属的硬度、强度和耐磨性。
目的

热处理工艺及设备ppt课件

热处理工艺及设备ppt课件

1850~1880年,对于运用各种气体(诸如氢气、煤 气、一氧化碳等)进展维护加热曾有一系列专利。 1889~1890年英国人莱克获得多种金属光亮热处置的专 利。
1901~1925年,在工业消费中运用转筒炉进展气体 渗碳 ;30年代出现露点电位差计,使炉内气氛的碳势到达 可控,以后又研讨出用二氧化碳红外仪、氧探头等进一
第二节 淬火槽
1、淬火槽的根本构造 〔1〕淬火槽体 〔2〕循环溢流安装 〔3〕温度控制安装 〔4〕淬火槽的机械搅拌安装 〔5〕排烟安装 〔6〕灭火安装
2、普通淬火槽 3、周期作业机械化淬火槽 〔1〕悬臂式提升机淬火槽 〔2〕料斗式提升机淬火槽 4、延续作业式机械化淬火槽 〔1〕保送带式淬火槽 〔2〕螺旋保送式淬火槽
A1、 A3、 加A热cm临界点:
Ac1、Ac3、 冷A却cc临m界点:
Ar1、Ar3、Arcm
第二章 钢的退火和正火
第一节 退火的定义、目的和分类 第二节 常用的退火工艺 第三节 钢的正火 第四节 退火、正火后钢的组织与性能 第五节 退火、正火缺陷
常用退火工艺方法 分散退火工艺曲线 完全退火工艺曲线 不完全退火 球化退火 再结晶退火和消除应力退火
随着淬火技术的开展,人们逐渐发现淬冷剂对淬火 质量的影响。三国蜀人蒲元曾在今陕西斜谷为诸葛亮打 制3000把刀,相传是派人到成都取水淬火的。这阐明中 国在古代就留意到不同水质的冷却才干了,同时也留意 了油和尿的冷却才干。
中国出土的西汉(公元前206~公元24)中山靖王墓中 的宝剑,心部含碳量为0.15~0.4%,而外表含碳量却达 0.6%以上,阐明已运用了渗碳工艺。但当时作为个人 “手艺〞的,不肯外传,因此开展很慢。
步控制炉内气氛碳势的方法; 20世纪60年代以来,热处置技术运用等离子场,发

热处理工艺及设备简介(新课件)20100323

热处理工艺及设备简介(新课件)20100323

前进前出式多用炉
贯通式多用炉
• 密封箱式多用炉生产线 •设备特点:
• 电热辐射管结构先进,更换方便,寿命长。 • 采取了前后两套推拉料机构,推拉料时动作可靠 • 加热炉采用圆形炉衬,炉温炉气均匀性好。 • 前炉门采用柔性材料压紧结构密封,炉子整体密封性好, 零件在渗碳气氛下进行淬火,无氧化脱碳 • 渗碳采用吸热性气氛,亦可用滴注式气氛。 • 可控硅调功器供电,智能仪表控温,节电显著。 • 计算机监控系统功能: 1、具有工艺仿真、优选工艺。 2、故障提示和报警 3、零件生产记录、工艺储存、质量统计分析。 4、温控系统、碳控系统和动作程序控制系统相互进行联网 通讯。
• 吸热性可控气体发生炉
用途:
制备热处理生产所需 要的吸热性保护气体。其 作用是防止零件在高温状 态下发生氧化、脱碳。
主要成分:
CO:23% H2:31% CO2:0.34%. CH4<0.4% N2:余量 将以上气体成分俗称保护气 (RX气体)
原理: 2CH 4 (O2 4 N 2 ) 2CO 4H 2 4 N 2
• 单、双排连续式渗碳自动线
设备特点:
●多功能清洗机,单室结构,具有浸洗、喷淋功能,工艺时间 可调,水温,液面自动控制,并配有油水分离器,清洗效果好, 废油可回收。 ●低温回火炉采用集中加热的热风循环方式,炉温均匀性可达 ± 3 ℃。 ●炉前设有大屏操作程序幕,可以手动、自动操作和监视设备 动作,并能提示故障和声光报警。 ●采用工业计算机集散式控制系统,可对温度系统、碳势系统、 动作程序系统进行监控,系统还配置了渗碳工艺数学模型,实 现了渗碳全过程的仿真与监控,实现了对自动线生产报表管理 与质量管理。 ●连续式渗碳自动线能耗与井式炉比较可节能 40-50% 同时节 省人力、辅助材料,并减轻环境污染。

热处理工艺课件

热处理工艺课件
定义
目的
常用退火工艺
降低金属的硬度,改善其切削加工性能,消除内应力,稳定尺寸,减少变形。
完全退火、等温退火、球化退火等。
03
02
01
淬火是一种将金属加热到一定温度,保温一段时间,然后快速冷却的一种工艺。
定义
提高金属的硬度、强度和耐磨性。
目的
水淬、油淬、盐浴淬火等。
常用淬火工艺
定义
时效是一种将金属在一定温度下长时间保温,以达到强化金属内部结构,提高其硬度和强度的一种工艺。
节能热处理
减少化学物质的使用,开发低污染或无污染的介质和添加剂。
无污染热处理
对废弃物进行再利用和回收,提高资源利用率。
再应多样化、个性化需求,实现定制化生产,提高生产效率和客户满意度。
01
自动化和智能化控制
利用物联网、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技术,实现设备的自动化和智能化控制,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热处理工艺课件
汇报人:
2023-11-30
目录
热处理工艺概述热处理工艺种类热处理工艺参数控制热处理工艺应用与实例热处理工艺问题与解决方案热处理工艺发展趋势与展望
01
CHAPTER
热处理工艺概述
热处理是金属材料通过改变其内部组织结构来改善其力学性能和耐腐蚀性能的一种工艺方法。
热处理定义
根据加热和冷却方式的不同,热处理可分为以下几类
热处理分类
退火
淬火
回火
正火
调质
热处理过程: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加热
冷却
保温
热处理原理:通过加热和冷却过程中的相变来改变金属材料的内部组织结构。
热处理设备
包括加热炉、冷却设备、热处理夹具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TZL系列调质生产线
型号 额定功率 (kw) 加热炉最 高温度 (℃) 回火炉最 高温度 (℃) 生产能力 (Kg/h) 传动方式
TZL-1
TZL-2 TZL-3
450
450 450
900
900 900
650
650 650
800
800 800
推杆式
铸链式 辊底式
设备特点:
●淬火炉采用可控硅调功器供电,智能仪表控温,有报 警功能。 ●各加热炉采用双偶双表控制温度,炉温均匀性淬火加 热炉±8℃、回火加热炉±5℃. ●淬火槽设有介质循环搅拌及温度控制装置,可保证硬 度均匀。 ●程序控制采用进口可编程序控制器,性能可靠。
• 深孔渗碳技术
二、碳氮共渗工艺
碳氮共渗是同时向钢件表面渗入碳和氮原子的化学热 处理工艺,也俗称为氰化。碳氮共渗零件的性能介于渗碳 与渗氮零件之间。它是渗碳和渗氮工艺的综合,兼有两者 的长处。 特点:可提高零件的硬度、耐磨性和接触疲劳极限。一般 在84-880℃进行,因此减少零件内部晶粒长大趋势,便于 直接淬火,零件的畸变小。 碳氮共渗新介质的研制是金属热处理研究的一个重要 领域。 早期使用的NaCN等氰盐均有剧毒,现已禁用。新 一代碳氮共渗介质往往同时考虑工艺性能和环保两方面的 因素。常用的介质是RX气、天然气和氨气的混合物。
570±10℃ 透烧 30 氮化 240 空
10/10 10/2.5 0/10 0/0 (200-300)/(250-350)
注:“/”前后数值分别为前后室对应数值。
四、调质工艺
我公司可对零件进行有氧化淬火和无氧化淬火。无 氧化淬火,是在保护气氛中进行,可保证零件表面不氧 化、不脱碳。 调质工艺的特点是:硬度均匀,组织均匀。 典型零件:汽车用半轴、拖钩、扭杆、各种垫片等
一、可控气氛渗碳工艺
可控气氛热处理:在炉气
成分可控制的炉内进行的热处 理。在防止工件表面发生化学 反应的可控气氛或单一惰性气 体的炉内进行的热处理也可称 为保护气氛热处理。 采用吸热式保护气氛(由空气与天然气反应)与渗碳气氛 (天然气)混合,在 900-950℃下进行渗碳的工艺,碳势可实 现自动控制,一般为1.15%左右,控制精度可达±0.05%。其特 点是:渗碳速度快,零件渗碳后层深、硬度、组织均匀,同批 次零件硬度散差可达1.5HRC;采用密封淬火表面无脱碳、无氧 化皮。典型零件:汽车后桥齿轮、汽车变速箱齿轮、汽车转向 器齿轮等。
时间(分) Rx(m3/h) 炉压(Pa)
Cp(C%) 0.80
预氧化:温度:500±20℃;保温时间:60分。 回 火:温度:190±10℃;保温时间:90分;冷却方式:空冷
• 催渗技术
向渗碳气氛滴注有机催渗剂,既促进富化成分分解,又活 化相界面,缩短渗碳周期。 特点是:较传统渗碳温度低、周期短,延长设备寿命, 零件变形量小,零件表面渗层均匀,且易获得弥散分布的微 碳化物,增强零件耐磨性。 典型零件:汽车后桥齿轮、汽车变速箱齿轮、汽车转向 器齿轮等渗碳零件。
密封箱式多用炉典型工艺
零件名称:1004018-29D 活塞销 材料:20Cr 技术要求:外圆层深:1.2-2.0mm 内圆层深:≥0.4mm 外圆层深:58-64HRC 心部硬度:24-45HRC 930±10℃ 渗 碳 870±10℃ 透 烧 60 渗 碳 360 1.15 20±1 200-300 扩 中 保 散 冷 温 油 90 90 60 0.90
T-240调质线典型工艺
零件名称:2403081D1HB1半轴 技术要求:淬火硬度:≥360HB 材料:40Cr 回火硬度:229-269HB
淬火(T-240) 区 段: Ⅰ Ⅱ Ⅲ 加热温度:(820-820-820)±10℃ 冷却介质:水,水温≤35℃ 冷却方式:开泵循环水。 回火(T-165) 区 段: Ⅰ Ⅱ Ⅲ Ⅳ 加热温度:(620-620-620-620)±20℃ 冷却介质或化学方法,在钢的渗C或渗N过程中, 使钢的局部不进行渗C或渗N的热处理工艺。如底盘齿轮螺纹部 位用螺栓嵌入的方法,防止螺纹渗C,转向臂轴螺纹部位涂防渗 剂防止螺纹渗C,防渗工艺常应用在不需渗C或渗N的部位。防渗 碳涂料方法是采用特定成分、粘度的防渗碳涂料均匀涂抹于零 件防渗部位。其特点是:防渗效果好,成本低廉,操作简便, 能完全替代传统镀铜防渗,且可溶性好、淬火后易清除、无污 染。典型零件:变速箱二轴、转向螺杆等需要防渗零件。
• 单、双排连续式渗碳自动线
设备特点:
●多功能清洗机,单室结构,具有浸洗、喷淋功能,工艺时间 可调,水温,液面自动控制,并配有油水分离器,清洗效果好, 废油可回收。 ●低温回火炉采用集中加热的热风循环方式,炉温均匀性可达 ± 3 ℃。 ●炉前设有大屏操作程序幕,可以手动、自动操作和监视设备 动作,并能提示故障和声光报警。 ●采用工业计算机集散式控制系统,可对温度系统、碳势系统、 动作程序系统进行监控,系统还配置了渗碳工艺数学模型,实 现了渗碳全过程的仿真与监控,实现了对自动线生产报表管理 与质量管理。 ●连续式渗碳自动线能耗与井式炉比较可节能 40-50% 同时节 省人力、辅助材料,并减轻环境污染。
860±10℃ 透烧 20 CN共渗 60 油
20±1 1.15±0.1 0.3 0 0.3±0.05 200-300
火:温度:190±10℃;保温时间:90分;冷却方式:空冷
三、气体软氮化工艺
渗氮俗称氮化,是指在一定温度下使活性氮原子渗入
工件表面,在钢件表面获得一定深度的富氮硬化层的热处
理工艺。其目的是提高零件表面硬度、耐磨性、疲劳强度、 热硬性和耐蚀性等。 特点:高硬度高耐磨性;较高的 疲劳强度;较高的抗蚀性;热硬性和 抗粘着性。 常用的渗氮方法有气体渗氮、离 子渗氮、氮碳共渗(软氮化)等。生 产中应用较多的是气体渗氮。
• 密封箱式多用炉生产线
密封箱式多用炉生产线平面布置图
生产线组成:
密封箱式多用炉生产线由密封箱式多用炉(主体 炉)、清洗机、回火炉、脱脂炉、行走料车、升降备 料台及控制系统等组成。
密封箱式多用炉主体炉结构图
组成:工作室(风扇、中间炉门)、前室(前炉门、内推料机
构)、淬火槽(淬火台、冷却系统)
密封箱式多用炉主体炉结构图
热 处 理 工艺及设备简介
热处理车间简介
一汽车桥热处理车间下设渗碳班、调质班、喷 校班三个班组。主要设备有单、双排渗碳线、推杆 式大型调质、震底式调质线、井式回火炉、中频退 火机以及140M3吸热式保护性气氛发生炉、10-63吨 校直压床、强化喷丸机、清理喷丸机等辅助设备。 车间还拥有渗碳淬火、调质、校直、喷丸等热处理 工艺。可采用吸热式保护气氛对汽车后桥、变速箱 等零件进行渗碳淬火;也可为其他如汽车半轴、半 轴套管及拖曳钩等大型毛坯零件进行调质。还可采 用加入保护性气氛等方法控制零件脱碳,确保产品 质量。
前进前出式多用炉
贯通式多用炉
• 密封箱式多用炉生产线 •设备特点:
• 电热辐射管结构先进,更换方便,寿命长。 • 采取了前后两套推拉料机构,推拉料时动作可靠 • 加热炉采用圆形炉衬,炉温炉气均匀性好。 • 前炉门采用柔性材料压紧结构密封,炉子整体密封性好, 零件在渗碳气氛下进行淬火,无氧化脱碳 • 渗碳采用吸热性气氛,亦可用滴注式气氛。 • 可控硅调功器供电,智能仪表控温,节电显著。 • 计算机监控系统功能: 1、具有工艺仿真、优选工艺。 2、故障提示和报警 3、零件生产记录、工艺储存、质量统计分析。 4、温控系统、碳控系统和动作程序控制系统相互进行联网 通讯。
• 碳氮共渗工艺的主要设备
• 密封箱式多用炉生产线
采用吸热式保护气氛(由空气与天 然气反应)与天然气、氨气混合。
其特点是:渗速快,零件层深、硬 度、组织均匀。
典型零件:汽车用分离叉。
密封箱式多用炉典型工艺
零件名称:1602416-Q7 分离叉 技术要求:CN层深:0.3-0.5 碳氮共渗: 时间(分) Rx(m3/h) CP(C%) NH3(m3/h) 炉压(Pa) 回 材料:08Al 硬度:58-63HRC
连续炉流量系统
连续炉操作屏
物料行进方向
物 料 行 进 方 向 物料行进方向
组成: 由预处理炉、渗碳炉、淬火系统、清洗机、回火炉及料盘传送机 构、温度控制系统、程序控制系统、气氛控制系统、工业计算机系统 等组成 。(部分设备还有缓冷室、压床)
• 单、双排连续式渗碳自动线
设备特点:
●预处理炉采用离心式风扇,辐射管加热器,热风循环加热 方式炉温均匀性可达± 5 ℃零件经预处理后,可提高渗碳速 度和渗层均匀性。 ●渗碳炉用电热辐射管加热采用可控硅调功器装置,智能仪 表连续调节控温,炉温均匀性可达± 7 ℃,零件渗碳后层深 偏差可控制在± 0.1毫米以内。 ●渗碳气氛可采用吸热性气氛,氮甲醇式气氛或其它滴注式 气氛。 ●由进口碳势控制仪,氧碳头,调节阀组成碳势控制系统,对 渗碳炉进行炉气碳势控制,控制精度± 0.05% C 。 ●渗碳后零件可直接淬火、压床淬火或缓冷。
• 气体软氮化工艺主要设备
采用吸热式保护气氛(由空气与天然气反应)与氨 气混合,在500-600℃下 进行。 特点是:渗层均匀;化合物层均匀连续,可达 0.006mm以上;热后变形小。 典型零件:轿车齿毂、减震器杆、发动机齿轮等。
密封箱式炉典型工艺
零件名称:1701242-JA 同步器齿毂 技术要求:白亮层0.008-0.025 氮化: 时间(分) Rx(m3/h) NH3(m3/h) 炉压(Pa) 材料:53MnS
• 调质工艺主要设备
• TZL系列调质生产线
用途:
TZL系列调质自动线主要 用于各种发动机的曲轴、连杆、 各种车辆的半轴、半轴套管、 履带支重轮和其他机械零件的 调质热处理,更适合大批量自 动化生产。根据需要淬火加热 炉可送保护气,零件实现无氧 化加热。
组成:
由淬火加热炉、淬火 机构、清洗机、回火炉、 冷却槽、传动机构、电器 控制系统、温度控制系统 组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