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化学基础知识整理

合集下载

初三化学基础知识点整理

初三化学基础知识点整理

初三化学基础知识点整理一、物质的组成和分类1.1 物质的组成物质是由原子、分子、离子等微观粒子组成的。

1.2 物质的分类1.2.1 纯净物由一种物质组成的物质称为纯净物,如氧气、氢气、水等。

1.2.2 混合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混合而成的物质称为混合物,如空气、海水等。

1.2.3 化合物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称为化合物,如水(H₂O)、二氧化碳(CO₂)等。

1.2.4 单质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称为单质,如氧气(O₂)、氢气(H₂)等。

二、原子和分子2.1 原子原子是物质的基本组成单位,具有原子核和核外电子。

2.2 分子分子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原子通过化学键连接在一起构成的粒子。

三、化学反应3.1 化学反应的基本概念化学反应是物质在原子、离子或分子层面上发生的转化,产生新的物质。

3.2 化学反应的基本类型3.2.1 化合反应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生成一种新物质的反应。

3.2.2 分解反应一种物质分解成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的反应。

3.2.3 置换反应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

3.2.4 复分解反应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

3.3 化学反应的表示方法化学反应可以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包括反应物、生成物、反应条件等。

四、溶液4.1 溶液的概念溶液是由溶剂和溶质组成的均匀、稳定的混合物。

4.2 溶液的组成4.2.1 溶剂能够溶解其他物质的物质称为溶剂,如水、酒精等。

4.2.2 溶质被溶剂溶解的物质称为溶质,如食盐、糖等。

4.3 溶液的性质4.3.1 均一性溶液中溶质和溶剂混合均匀,无明显分层现象。

4.3.2 稳定性溶液在一定条件下不会发生相分离现象。

五、常见化学物质5.1 氧气氧气是一种无色、无味、无臭的气体,具有支持燃烧和供给呼吸的作用。

5.2 氢气氢气是一种无色、无味、无臭的气体,具有可燃性和还原性。

5.3 水水是一种无色、无味、无臭的液体,是生物体生存的基础。

(完整word版)初三化学知识点复习总结(精华完整版)

(完整word版)初三化学知识点复习总结(精华完整版)

初三化学知识点分章知识点总结(人教版)第1单元《走进化学世界》知识点1、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基础科学。

2、我国劳动人民商代会制造青铜器,春秋战国时会炼铁、炼钢。

3、绿色化学-----环境友好化学(化合反应符合绿色化学反应)①四特点P6(原料、条件、零排放、产品)②核心:利用化学原理从源头消除污染4、蜡烛燃烧实验(描述现象时不可出现产物名称)(1)火焰:焰心、内焰(最明亮)、外焰(温度最高)(2)比较各火焰层温度:用一火柴梗平放入火焰中。

现象:两端先碳化;结论:外焰温度最高(3)检验产物:用干冷烧杯罩火焰上方,烧杯内有雾出现。

说明有H2O:取下烧杯,迅速倒转,倒入澄清石灰水,振荡,变浑浊,说明有CO2(4)熄灭后:有白烟(为石蜡蒸气),点燃白烟,蜡烛复燃。

说明石蜡蒸气燃烧。

5、吸入空气与呼出气体的比较结论:与吸入空气相比,呼出气体中O2的量减少,CO2和H2O的量增多。

6、学习化学的重要途径——科学探究一般步骤: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设计实验→实验验证→记录与结论→反思与评价化学学习的特点:关注物质的性质、变化、变化过程及其现象;7、化学实验(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一、化学实验常用仪器及使用:(一)用于加热的仪器--试管、烧杯、烧瓶、蒸发皿、锥形瓶可以直接加热的仪器是--试管、蒸发皿、燃烧匙只能间接加热的仪器是--烧杯、烧瓶、锥形瓶(垫石棉网—受热均匀)可用于固体加热的仪器是--试管、蒸发皿可用于液体加热的仪器是--试管、烧杯、蒸发皿、烧瓶、锥形瓶不可加热的仪器——量筒、漏斗、集气瓶分类名称图形主要用途使用时的注意事项用于加热的仪器试管①在常温或加热时用作少量试剂的反应容器;②用于少量物质的溶解或收集少量气体或作简易气体发生装置(1)试管夹应夹在的中上部,铁夹应夹在离试管口的1/3处。

(2)加热时试管内的液体不得超过试管容积的1/3,反应时试管内的液体不超过试管容积的1/2。

化学知识点整理初三

化学知识点整理初三

化学知识点整理初三一、走进化学世界。

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 物理变化: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

例如,水的三态变化(冰融化成水、水蒸发成水蒸气)、灯泡发光等。

- 化学变化: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又叫化学反应。

如铁生锈、蜡烛燃烧等。

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是有新物质生成,常表现为颜色改变、放出气体、生成沉淀等,还伴随着能量变化,如吸热、放热、发光等。

- 物理性质: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

包括颜色、状态、气味、熔点、沸点、硬度、密度、溶解性、挥发性、导电性、导热性等。

例如,铁是银白色固体,密度为7.86g/cm³等。

- 化学性质: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

如可燃性、助燃性、氧化性、还原性、稳定性、酸碱性等。

例如,氢气具有可燃性,氧气具有助燃性。

2.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

- 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

- 蜡烛火焰分为三层:外焰、内焰、焰心,外焰温度最高。

- 蜡烛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可以通过在火焰上方罩一个干冷的烧杯(烧杯内壁有水雾,证明有水生成),再罩一个内壁涂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证明有二氧化碳生成)来验证。

- 对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的探究。

- 呼出气体中氧气含量比吸入空气中的少,可以用燃着的木条检验,在呼出气体中木条燃烧不旺。

- 呼出气体中二氧化碳含量比吸入空气中的多,可以用澄清石灰水检验,呼出气体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更明显。

- 呼出气体中水蒸气含量比吸入空气中的多,可以通过对着干燥的玻璃片呼气,玻璃片上有水雾来证明。

3. 走进化学实验室。

- 药品的取用。

- 固体药品:- 块状固体用镊子夹取,“一横二放三慢竖”。

例如取用大理石。

- 粉末状固体用药匙或纸槽取用,“一斜二送三直立”。

如取用二氧化锰粉末。

- 液体药品:- 较多量液体用倾倒法,瓶塞倒放,标签向着手心,瓶口紧挨试管口。

- 少量液体用胶头滴管吸取,垂直悬空滴加。

- 定量液体用量筒量取,读数时视线要与量筒内液体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

初三化学知识点

初三化学知识点

初三化学知识点化学是一门研究物质组成、性质、结构和变化规律的科学。

在初中化学中,我们主要学习了基本的化学概念、化学元素和化学反应等内容。

下面将详细介绍初三化学的知识点。

一、化学基本概念1. 物质:物质是构成世界万物的基本单位,可以分为纯物质和混合物两种。

纯物质是由相同种类的基本微粒组成,具有固定的化学组成和性质;混合物是由不同种类的基本微粒组成,其组成和性质可变。

2. 元素:元素是由相同类型的原子组成的纯物质,它是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

3. 化合物:化合物是由不同元素经过化学反应而形成的纯物质,具有固定的化学组成和性质。

4. 分子和离子:分子是由两个或更多的原子通过化学键结合而成的电中性粒子;而离子是由失去或获得电子的原子或原子团,带有正电荷或负电荷。

5. 反应物和生成物:化学反应中,参与反应的物质称为反应物,而反应后生成的物质称为生成物。

6. 氧化和还原:氧化是指物质失去电子或增加氧原子的过程,还原是指物质获得电子或减少氧原子的过程。

二、化学元素1. 元素周期表:元素周期表是将化学元素按照其原子序数和化学性质排列而成的表格。

它包含了118种已知元素,按照一定规律分为周期和族。

2. 原子结构:原子由原子核和围绕核运动的电子组成。

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组成,而电子则以能级(壳层)的形式存在。

原子的质子数等于其原子序数,电子数等于质子数时,原子是电中性的。

3. 元素符号和周期表中的排列:每个化学元素都有自己的元素符号,由一个或两个字母组成。

在周期表中,元素按照从左到右、从上到下的顺序排列,且具有一定的周期性规律。

4. 同位素:同位素是指原子核中质子数相同、中子数不同的同种元素。

同位素具有相同的化学性质,但可能具有不同的物理性质。

5. 典型元素和过渡元素:周期表中的元素可以分为典型元素和过渡元素两类。

典型元素位于周期表的A族,具有一定的周期性规律;而过渡元素位于B族,具有复杂的电子结构和化学性质。

三、化学反应1. 化学方程式:化学方程式是用化学符号和化学式表示化学反应的过程,包括反应物、生成物和反应条件等信息。

化学初三知识点总结归纳

化学初三知识点总结归纳

化学初三知识点总结归纳化学初三知识点总结归纳总结是在某一时期、某一项目或某些工作告一段落或者全部完成后进行回顾检查、分析评价,从而得出教训和一些规律性认识的一种书面材料,它能使我们及时找出错误并改正,让我们好好写一份总结吧。

那么如何把总结写出新花样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化学初三知识点总结归纳,欢迎大家分享。

化学初三知识点总结归纳1一、金属材料1、金属材料2、金属的物理性质:(1)常温下一般为固态(汞为液态),有金属光泽。

(2)大多数呈银白色(铜为紫红色,金为黄色)(3)有良好的导热性、导电性、延展性 3、金属之最:(1)铝: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2)钙:人体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3)铁:目前世界年产量最多的金属(铁>铝>铜)(4)银:导电、导热性最好的金属(银>铜>金>铝)(5)铬:硬度最高的金属(6)钨:熔点最高的金属(7)汞:熔点最低的金属(8)锇:密度最大的金属(9)锂:密度最小的金属 4、金属分类:黑色金属:通常指铁、锰、铬及它们的合金。

重金属:如铜、锌、铅等有色金属:轻金属:如钠、镁、铝等;有色金属:通常是指除黑色金属以外的其他金属。

5、合金:由一种金属跟其他一种或几种金属(或金属与非金属)一起熔合而成的具有金属特性的物质。

:一般说来,合金的熔点比各成分低,硬度比各成分大,抗腐蚀性能更好合金铁的合金铜合金焊锡钛和钛合金形状记忆金属生铁钢黄铜青铜: 成分含碳量2%~4.3% 含碳量0.03%~2% 铜锌合金铜锡合金铅锡合金钛镍合金备注不锈钢:含铬、镍的钢具有抗腐蚀性能紫铜为纯铜熔点低注:钛和钛合金:被认为是21世纪的重要金属材料,钛合金与人体有很好的“相容性”,因此可用来制造人造骨等。

(1)熔点高、密度小优点(2)可塑性好、易于加工、机械性能好(3)抗腐蚀性能好二、金属的化学性质1、大多数金属可与氧气的反应2、金属 + 酸→ 盐+ H2↑3、金属 + 盐→ 另一金属 + 另一盐(条件:“前换后,盐可溶”)Fe + CuSO4 == Cu + FeSO4 (“湿法冶金”原理)三、常见金属活动性顺序:钾钙钠镁铝锌铁锡铅氢铜汞银铂金K Ca Na Mg Al Zn Fe Sn Pb(H) Cu Hg Ag Pt Au金属活动性由强逐渐减弱在金属活动性顺序里:(1)金属的位置越靠前,它的活动性就越强(2)位于氢前面的金属能置换出盐酸、稀硫酸中的氢(不可用浓硫酸、硝酸)(3)位于前面的金属能把位于后面的金属从它们的盐溶液中置换出来。

最详细九年级化学知识点

最详细九年级化学知识点

最详细九年级化学知识点九年级化学知识点1、化学是一门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以实验为基础自然科学。

物理和化学的共同点:都是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2、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根本区别是:有没有新物质的生成。

化学变化中伴随发生一些如放热、发光、变色、放出气体、生成沉淀等现象。

3、物理性质——状态、气味、熔点、沸点、硬度、密度、延展性、溶解性、挥发性、导电性、吸附性等。

4、化学性质——氧化性、还原性、金属活动性、活泼性、稳定性、腐蚀性、毒性等。

5、绿色粉末碱式碳酸铜加热后,①绿色粉末变成黑色,②管口出现小水滴,③石灰水变浑浊。

Cu2(OH)2CO3—6、我国的某些化学工艺像造纸、制火药、烧瓷器,发明很早,对世界文明作出过巨大贡献。

(空气)1、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实验现象:①红磷(不能用木炭、硫磺、铁丝等代替)燃烧时有大量白烟生成,②同时钟罩内水面逐渐上升,冷却后,水面上升约1/5体积。

若测得水面上升小于1/5体积的原因可能是:①红磷不足,氧气没有全部消耗完②装置漏气③没有冷却到室温就打开弹簧夹。

2、法国化学家拉瓦锡提出了空气主要是由氧气和氮气组成的。

舍勒和普利斯特里先后用不同的方法制得了氧气。

3、空气的成分按体积分数计算,大约是氮气为78%、氧气为21%(氮气比氧气约为4︰1)、稀有气体(混合物)为0.94%、二氧化碳为0.03%、其它气体和杂质为0.03%。

空气的成分以氮气和氧气为主,属于混合物。

4、排放到大气中的有害物质,大致可分为粉尘和气体两类,气体污染物较多是SO2、CO、NO2,这些气体主要来自矿物燃料的燃烧和工厂的废气。

(水)1、水在地球上分布很广,江河、湖泊和海洋约占地球表面积的3/4,人体含水约占人体质量的2/3。

淡水资源却不充裕,地面淡水量还不到总水量的1%,而且分布很不均匀。

2、水的污染来自于①工厂生产中的废渣、废水、废气,②生活污水的任意排放,③农业生产中施用的农药、化肥随雨水流入河中。

初三化学知识点总结归纳(完整版)

初三化学知识点总结归纳(完整版)

初中化学知识点全面总结(完整版 )第 1 单元走进化学世界1 、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基础科学。

2 、我国劳动人民商代会制造青铜器,春秋战国时会炼铁、炼钢。

3 、绿色化学 ----- 环境友好化学 ( 化合反应符合绿色化学反应 )①四特点 P6(原料、条件、零排放、产品)②核心:利用化学原理从源头消除污染4 、蜡烛燃烧实验(描述现象时不可出现产物名称)(1)火焰:焰心、内焰(最明亮)、外焰(温度最高)(2)比较各火焰层温度:用一火柴梗平放入火焰中。

现象:两端先碳化;结论:外焰温度最高(3)检验产物 H2O :用干冷烧杯罩火焰上方,烧杯内有水雾CO2:取下烧杯,倒入澄清石灰水,振荡,变浑浊(4)熄灭后:有白烟(为石蜡蒸气),点燃白烟,蜡烛复燃。

说明石蜡蒸气燃烧。

5 、吸入空气与呼出气体的比较结论:与吸入空气相比,呼出气体中O2的量减少, CO2和 H2O的量增多(吸入空气与呼出气体成分是相同的)6 、学习化学的重要途径——科学探究一般步骤: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设计实验→实验验证→记录与结论→反思与评价化学学习的特点:关注物质的性质、变化、变化过程及其现象;7 、化学实验(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一、常用仪器及使用方法(一)用于加热的仪器--试管、烧杯、烧瓶、蒸发皿、锥形瓶可以直接加热的仪器是--试管、蒸发皿、燃烧匙只能间接加热的仪器是--烧杯、烧瓶、锥形瓶(垫石棉网—受热均匀)可用于固体加热的仪器是--试管、蒸发皿可用于液体加热的仪器是--试管、烧杯、蒸发皿、烧瓶、锥形瓶不可加热的仪器——量筒、漏斗、集气瓶(二)测容器--量筒量取液体体积时,量筒必须放平稳。

视线与刻度线及量筒内液体凹液面的最低点保持水平。

量筒不能用来加热,不能用作反应容器。

量程为10 毫升的量筒,一般只能读到0.1 毫升。

(三)称量器--托盘天平(用于粗略的称量,一般能精确到 0.1 克。

)注意点:(1)先调整零点(2)称量物和砝码的位置为“左物右码”。

中考初三化学必背知识点(精华)

中考初三化学必背知识点(精华)

中考初三化学必背知识点(精华)化学用语化学是一门以元素和化合物的性质、组成和变化为研究对象的科学。

在研究化学时,我们需要掌握一些基本的化学用语。

1、常见元素及原子团的名称和符号非金属元素包括氧、氢、氮、氯、碳、磷和硫等,它们的符号分别为O、H、N、Cl、C、P和S。

金属元素包括钾、钙、钠、镁、铝、锌、铁、铜、汞、银、锰和钡等,它们的符号分别为K、Ca、Na、Mg、Al、Zn、Fe、Cu、Hg、Ag、Mn和Ba。

此外,还有一些常见的原子团,如氢氧根、硝酸根、碳酸根、硫酸根、磷酸根和铵根等,它们的符号分别为OH、NO3、CO32、SO42、PO43和NH4.2、化合价口诀在化学中,化合价是指元素在化合物中的价态。

我们可以用一些口诀来帮助记忆常见元素的化合价。

例如,一价元素包括氢、氯、钾、钠和银等;二价元素包括氧、钙、钡、镁和锌等;三价元素包括氮、磷和铝等;四价元素包括碳和硫等。

此外,许多元素都有变价,而不同条件下的价数也不同。

3、常见物质的俗称、化学名称、化学式、用途在研究化学时,我们需要掌握一些常见物质的俗称、化学名称、化学式和用途。

例如,碳单质是指纯净的碳,它的化学式为C,可以用来制作钻头和切割玻璃。

汞的化学符号为Hg,可以用来制作温度计。

二氧化碳固体的化学式为CO2,可以作为致冷剂和人工降雨的材料。

水的化学式为H2O,是最常见的溶剂。

过氧化氢的化学式为H2O2,是一种常见的消毒剂。

氧化铁的化学式为Fe2O3,可以用来改良酸性土壤。

氧化钙的化学式为CaO,可以用来制作建筑材料和水泥。

碳酸钙的化学式为CaCO3,可以用来制作生石灰和消石灰。

4、制取物质的化学方程式在化学实验中,我们需要掌握一些制取物质的化学方程式。

例如,制取氧气的实验方法有三种:第一种是用2KMnO4制取,化学方程式为2KMnO4=K2MnO4+MnO2+O2↑;第二种是用2H2O2制取,化学方程式为2H2O2=2H2O+O2↑;第三种是用2KClO3制取,化学方程式为2KClO3=2KCl+3O2↑。

九年级化学各章知识点

九年级化学各章知识点

1.元素、混合物与化合物-元素:物质由一个类型的原子构成,可以根据性质分为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

-混合物:物质由两种或更多类型的物质混合形成,可以分为均匀混合物和非均匀混合物。

-化合物:由两种或更多不同类型的元素通过化学反应形成,具有新的物化性质。

2.元素周期表-元素周期表:按照原子序数的顺序排列元素的表格,包括周期(水平行)和族(垂直列)。

-元素周期表的特征:周期性规律,元素性质随原子序数的增加而变化。

3.金属与非金属-金属:具有良好导电性、导热性、延展性和可塑性等特征,常见的金属有铁、铜、铝等。

-非金属:大多数非金属是电非导体,一般质地较脆,不具有延展性和可塑性,常见的非金属有氧气、硫磺等。

4.常见化合物的性质-酸和碱:酸呈酸性溶液,能和碱中和;碱呈碱性溶液,能和酸中和。

-盐:由酸和碱反应形成的化合物,呈中性。

-氧化还原反应:物质失去电子被氧化,物质得到电子被还原。

5.常见离子的识别-阳离子:带正电荷的离子,如铵离子(NH4+)。

-阴离子:带负电荷的离子,如氯离子(Cl-)。

6.反应式、能量变化和速率-反应式:描述化学反应发生的方式和反应物与生成物的比例。

-能量变化:反应过程中的吸热或放热现象。

-反应速率:反应物消耗或生成的速度。

7.酸碱与中性物质-酸:产生H+(氢离子)的物质,常见酸有硫酸、盐酸等。

-碱:产生OH-(氢氧根离子)的物质,常见碱有氢氧化钠、氢氧化钾等。

-中性物质:酸和碱反应中和了彼此的物质。

8.氧化还原反应-氧化:物质失去电子。

-还原:物质得到电子。

-氧化还原反应:电子从一种物质转移到另一种物质的过程。

9.需要背诵的化学方程式-钠和水反应:2Na+2H2O→2NaOH+H2-锌和盐酸反应:Zn+2HCl→ZnCl2+H2-石膏水反应:CaSO4+2H2O→CaSO4·2H2O。

初三的化学基本知识点归纳

初三的化学基本知识点归纳

初三的化学基本知识点归纳初三的化学基本知识点归纳初中化学只开设九年级一年,它既是化学学科的启蒙教育,又是初中毕业与升学的必考科目,那么要求学生掌握的知识点有哪些呢?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初三化学知识点总结,希望对大家有用!初三的化学基本知识点归纳篇11、八大沉淀:白色沉淀:氯化银、硫酸钡、碳酸钙、碳酸钡、碳酸银、氢氧化镁;蓝色沉淀:氢氧化铜;红褐色沉淀:氢氧化铁;2、常见产生气体的离子:阳离子:氢离子(H+)、铵离子(NH4+);阴离子:碳酸根离子(CO32-)、碳酸氢根离子(HCO3-)、亚硫酸根离子(HSO3-);3、酸碱盐推断题中常见的一些离子的颜色归纳:(1)无色离子:钠离子、镁离子、钙离子、钡离子、铵离子、银离子、锌离子;(2)有色离子:二价亚铁为绿色,二价铜为蓝色,三价铁为黄色;4、气体与石蕊溶液和酚酞溶液的显色:石蕊遇酸变红色,遇碱变蓝色;酚酞遇酸变蓝色,遇碱变红色;5、化学框图推断中常见的酸性气体和碱性气体:碱性气体∶氨气;酸性气体∶二氧化硫,二氧化碳(二氧化碳的检验通常用澄清石灰水)。

初三的化学基本知识点归纳篇21.化学(Chemistry)一门研究物质的性质、组成、结构、变化、用途、制法,以及物质变化规律的自然科学。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

2.物理变化:没有生成新物质。

如:冰化成水、水变成水蒸气、木刻成舟;化学变化:有生成新物质。

如:燃烧、食物腐败。

3.前20号元素:1H氢2He氦3Li锂4Be铍5B硼6C碳7N氮8O氧9F氟10Ne 氖11Na钠Mg镁13Al铝14Si硅15P磷16S硫17Cl氯18Ar氩19K 钾20Ca钙4.空气的组成我们每天呼吸着的空气,它的组分也是我们化学研究的对象。

空气的成分按体积计算,氮气占78%、氧气占21%、稀有气体占0.94%二氧化碳占0.03%、其它气体和杂质0.03%。

5.基础化学实验1)药品的使用要做到“三不”分别是:不能用手接触药品,不要把鼻孔凑到容器口去闻药品的气味,不得尝任何药品的味道。

初三化学基础知识点总结

初三化学基础知识点总结

初三化学基础知识点总结
以下是初三化学的基础知识点总结:
1. 元素:化学中最基本的物质,由同种原子组成,可以通过化学反应转化为其他物质。

2. 化合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元素的原子以一定的比例结合而成,可以通过化学反应分解为其组成元素。

3. 离子:带有电荷的原子或原子团,可正或负,由于具有相反电荷的离子相互吸引而形成离子结晶体。

4. 分子:由两个或更多的原子以一定的方式结合而形成的最小物质单位。

5. 元素周期表:按原子的电子结构和物理化学性质排列的表格,分为横排(周期)和竖排(族)。

6. 化学键:分子中原子之间的连接,可以通过电子的共用或转移来实现,包括共价键、离子键、金属键等。

7. 化学反应:原物质发生变化、生成新物质的过程,可分为化合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等。

8. 物质的状态:固体、液体、气体是化学中常见的三种状态,固体分子间有紧密排列的结构,液体分子间较为松散,气体分子间间隔很大。

9. 溶液:溶质(固体或气体)溶解于溶剂(液体)中形成的混合物,可分为弱酸、强酸、弱碱、强碱等。

10. 化学指标:用于描述化学反应的程度和速率的物理或化学量,包括化学平衡常数、反应速率常数、电化学指标等。

以上就是初三化学的基础知识点总结,希望对学习化学有所帮助。

初三化学必背知识点

初三化学必背知识点

初三化学必背知识点化学是一门充满奇妙和奥秘的学科,对于初三的同学来说,掌握好一些必背的知识点是学好化学的基础。

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初三化学必背知识点。

一、化学用语1、元素符号元素符号是用来表示元素的特定符号。

例如,氢元素用“H”表示,氧元素用“O”,碳元素用“C”等。

要记住常见元素的符号,这是学习化学的基础。

2、化学式化学式表示物质的组成。

例如,水的化学式是“H₂O”,表示一个水分子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

二氧化碳的化学式是“CO₂”。

3、化学方程式化学方程式用化学式表示化学反应的式子。

例如,氢气燃烧生成水的化学方程式为“2H₂+ O₂点燃 2H₂O”,它表示了反应物、生成物以及反应条件。

二、物质的性质1、物理性质物理性质包括颜色、状态、气味、熔点、沸点、密度、溶解性等。

例如,氧气是无色无味的气体,铁是银白色固体。

2、化学性质化学性质是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如可燃性、氧化性、还原性、稳定性等。

比如,氢气具有可燃性,氧气具有氧化性。

三、常见的化学反应类型1、化合反应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生成一种新物质的反应。

例如,碳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C + O₂点燃 CO₂2、分解反应一种物质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其他物质的反应。

例如,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2H₂O 通电 2H₂↑ + O₂↑3、置换反应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

例如,铁与硫酸铜反应生成铜和硫酸亚铁:Fe + CuSO₄= FeSO₄+Cu4、复分解反应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

例如,盐酸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HCl + NaOH = NaCl + H₂O四、氧气1、氧气的性质氧气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不易溶于水,密度比空气略大。

具有助燃性,能支持燃烧。

2、氧气的制取实验室制取氧气常用的方法有加热高锰酸钾、分解过氧化氢和加热氯酸钾。

(1)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2KMnO₄加热K₂MnO₄+ MnO₂+ O₂↑(2)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分解制取氧气:2H₂O₂二氧化锰 2H₂O + O₂↑五、二氧化碳1、二氧化碳的性质二氧化碳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能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大。

初三化学复习资料大全

初三化学复习资料大全

初三化学复习资料大全初三化学复习资料大全化学是一门研究物质的性质、组成、结构、变化规律以及与能量的关系的科学。

对于初三学生来说,化学是一门重要的科目,不仅涉及到学生的学业成绩,还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

为了帮助初三学生复习化学知识,本文将提供一些复习资料供大家参考。

一、基础知识回顾1. 元素与化合物:元素是由原子组成的物质,化合物是由不同元素的原子按一定比例结合而成的物质。

复习时可以通过制作元素周期表和化合物结构图来加深记忆。

2. 原子结构:原子由原子核和电子组成。

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构成,电子绕核运动。

可以通过绘制原子结构示意图来帮助理解。

3. 化学键:化学键是原子间的相互作用力,常见的有共价键和离子键。

可以通过举例子、绘制化学键的示意图来加深理解。

4. 酸碱中和反应:酸和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化学反应称为酸碱中和反应。

可以通过实验观察、列举酸碱中和反应的例子来复习。

二、实验技能训练化学实验是化学学习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通过实验可以观察化学现象,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和科学思维能力。

在复习中,可以通过回顾常见的实验操作步骤、实验器材的使用方法以及实验安全知识来加深理解。

三、常见化学反应1. 酸碱反应:酸和碱反应产生盐和水。

例如,硫酸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水。

可以通过列举常见的酸碱反应方程式来复习。

2. 氧化还原反应:氧化还原反应是指物质失去电子的过程与物质获得电子的过程同时发生。

例如,铁和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铁。

可以通过实验观察、列举氧化还原反应的例子来复习。

3. 燃烧反应:燃烧是指物质与氧气反应放出大量热能的化学反应。

例如,石油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可以通过实验观察、列举燃烧反应的例子来复习。

四、常见化学物质的性质和用途1. 金属:金属具有导电性、延展性和可塑性等特点。

例如,铁是一种常见的金属,可以用来制造建筑材料和工具。

可以通过列举常见金属的性质和用途来复习。

2. 非金属:非金属的导电性差,多为脆性固体或气体。

初三化学全册基础知识点(含答案)

初三化学全册基础知识点(含答案)

初三化学回归教材复习要点第一单元复习基本操作P18-221、能直接加热的仪器有试管、蒸发皿、燃烧匙、坩埚。

需垫石棉网加热的仪器有烧杯、锥形瓶、平底烧瓶。

2、如何证明空气中含水蒸气和二氧化碳?水蒸气:(1)取少量浓硫酸于烧杯中,称量其质量,将烧杯放置于空气中一段时间,再称量其质量,质量变重了,说明空气中有水蒸气;(2)取少量氢氧化钠固体于小烧杯中,放置在空气中,发现氢氧化钠固体潮解,说明空气中含有水蒸气。

(放置在空气中的饼干变软;从冰箱中拿出来的矿泉水瓶外有水珠)二氧化碳:收集一瓶空气,向瓶中加入适量的澄清石灰水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空气中含有二氧化碳。

3、有三瓶气体,分别是空气、二氧化碳和氧气,用简单的方法区别它们。

分别三瓶气体中伸入燃着的木条,若燃着的木条熄灭,则是二氧化碳;若燃着的木条燃烧更旺,则是氧气;若燃着的木条无明显变化,则是空气。

4、物理性质一般有颜色、状态、气味、硬度、熔点、沸点、密度、溶解度;化学性质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的性质。

5、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本质区别是是否有新物质生成。

各举一个例子分别属于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从空气中分离氧气、生石灰在空气中变质。

第二单元1、空气属于混合物;其中氮气占78%;氧气占21%。

(指的是体积)2、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P27图2-3观察到的现象是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白烟,冷却后打开止水夹,水倒流入集气瓶,约占瓶内空间的1/5;从这个实验得到的结论是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1/5;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这个实验除了可以测定氧气含量外,还可知道氮气的有关性质,如氮气不能燃烧,不支持燃烧、难溶于水。

3、纯净物由一种物质组成;如水、液氧、液氮;混合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组成,如空气、溶液、合金。

单质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如铁、氧气;化合物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如高锰酸钾、二氧化碳、氢氧化钠;氧化物是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其中一种是氧元素,如过氧化氢、水。

化学知识点总结 初三

化学知识点总结 初三

化学知识点总结初三
一、化学基本概念
1.化学的发展及其作用
2.物质的分类
3.分子与离子
4.基本物质量的概念
5.化学计量
6.反应类型
二、物质的组成及性质
1.分子的结构
2.元素的性质
3.化合物的性质
4.物态变化
5.溶液的性质
6.分散系的性质
三、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律
1.原子结构
2.原子量、相对原子质量
3.元素周期律
4.元素周期表
四、离子反应与电解
1.溶液、离子
2.电离方程式
3.电解及其原理
4.电解某些溶液
5.金属电解质
五、化学与能量
1.化学能及其利用
2.热量
3.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
4.热化学方程式
六、化学与化工
1.无机化工原料
2.化工产品
3.常用的化学配方
4.有机化工原料
5.化工产品
七、生活中的化学知识
1.自然界的化学现象
2.生活中的化工产品
3.化学对生活的影响
4.化学污染
以上就是初三化学知识点的总结内容,希朎对学生有帮助。

初三化学知识点总结(非常全的)

初三化学知识点总结(非常全的)

目录绪言 (2)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 (2)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 (5)第三单元自然界的水 (12)第四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 (16)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 (21)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 (24)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应用 (29)第八单元金属和金属材料 (33)第九单元溶液 (36)第十单元酸和碱 (40)第十一单元盐化肥 (46)第十二单元化学与生活 (50)常见物质的化学式 (53)常见物质的俗名 (55)常见的化学方程式 (55)常见反应的现象 (59)常见物质的颜色、气味 (62)多功能瓶 (63)除杂 (64)鉴定 (64)绪言●化学的概念: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科学。

●目前人类发现的元素只有一百多种,但人类发现和合成的物质已超过3000万种。

●到了近代,英国科学家道尔顿提出了近代原子学说;意大利物理学家、化学家阿伏伽德罗提出了分子的概念。

●原子论和分子学说的创立,奠定了近代化学的基础。

●1869年,俄国化学家门捷列夫发现了元素周期律并编制出元素周期表。

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第一节物质的变化和性质一、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物理变化化学变化定义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叫物理变化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叫化学变化常见现象物质的状态、形状可能发生变化,可能有发光、放热等现象出现颜色改变、放出气体、生成沉淀等,并吸热、放热、发光等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实质构成物质的分子是否发生变化联系发生化学变化时一定同时发生物理变化,而发生物理变化时不一定同时发生化学变化。

●石墨变金刚石的变化是化学变化。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指的是物理变化。

二、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定义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可以表现出来的性质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实例颜色、状态、气味;硬度、密度、燃点、沸点、熔点、溶解性、挥发性、导电性等可燃性、氧化性、还原性、稳定性、活泼性、酸性、碱性、毒性等区别这种性质是否需要经过化学变化才能表现出来●氮气和稀有气体可以做保护气。

初三化学的必背知识点

初三化学的必背知识点

初三化学的必背知识点
一、物质与能量转化
1. 燃烧:燃烧是物质与能量转化的一种形式,是氧化反应的一
种特殊情况。

2. 蒸发和凝结:液体在加热的条件下变为气体叫蒸发,气体在
冷却的情况下变为液体叫凝结。

3. 溶解和析出:固体溶解在液体中叫溶解,溶液中固体重新形
成固体叫析出。

二、常见元素和化合物
1. 氧气(O2):氧气是一种必需气体,可以维持生命活动。

2. 水(H2O):水是地球上最常见的化合物,是生命体存在的
基础。

3. 二氧化碳(CO2):二氧化碳是人类活动释放出的主要温室
气体,对环境造成影响。

4. 硫化氢(H2S):硫化氢是一种有毒气体,具有腐蚀性和恶
臭味。

5. 盐(NaCl):盐是一种常见的化合物,用于调味和食品加工。

三、常见化学反应
1. 酸碱中和反应:酸和碱反应生成盐和水。

2. 金属与非金属的反应:金属与非金属元素反应会生成离子化合物。

3. 氧化还原反应:氧化还原反应是物质电子的转移过程。

4. 燃烧反应:燃烧反应是物质与氧气反应放出大量能量。

四、实验室常用仪器和玻璃器皿
1. 试管:用于容纳、加热和搅拌液体。

2. 烧杯:用于加热和溶解固体。

3. 醇灯:用于提供火焰,进行加热。

注意安全使用。

4. 滴定管:用于定量加入液体试剂。

以上是初三化学的必背知识点,希望对你有帮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章一、基本概念:1.混合物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混合而成的,没有固定的组成,各成分保持自己原有的化学性质。

如:空气、合金、溶液等。

2.纯净物只由一种物质组成,有固定的组成(化学式)。

如:氧气、氮气、二氧化碳等。

3.化合反应: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生成一种新物质的反应。

A +B + ……→C4.分解反应:由一种物质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新物质的反应。

A →B +C + ……5.催化剂:在化学反应中能改变其他物质的反应速率,但本身的化学性质和质量在反应前后都没有发生变化的物质。

二、物质知识要点:1.空气的主要成分:(体积分数:N2约4/5,O2约1/5)空气中各组分气体体积占空气总体积的百分数(体积分数)大约是:N278%,O221%,He(氦)、Ne(氖)、Ar(氩)等稀有气体0.94%,CO2 0.03%,水蒸气和其他气体0.03%2.认识氮气和稀有气体对人类生活的重要作用N2的化学性质不活泼,在常温下难与其他物质发生反应。

可用于医疗手术、灯泡填充气、食品保护气和制氮肥等。

稀有气体一般不跟其他物质发生反应。

可用于放电管、填充气球(He)、焊接金属的保护气和霓虹灯等。

3.了解典型的大气污染物的来源及危害⑴主要大气污染物:二氧化硫(SO2)、二氧化氮(NO2)、一氧化碳(CO)、粉尘⑵来源:机动车辆尾气的排放、工厂排放的废气、燃料燃烧排放的烟气和沙尘等。

⑶危害:温室效应、臭氧空洞的形成和酸雨等⑷计入空气质量周报的污染物:可吸入颗粒物、二氧化硫(SO2)和氮的的氧化物(NO x)4.知道O2、CO2的主要性质和用途5.初步学会在实验室制取O 2和CO 2 气 体 O 2CO 2化学反应原理药品高锰酸钾(KMnO 4);过氧化氢(H 2O 2)、二氧化锰(MnO 2)石灰石或大理石(主要成分碳酸钙CaCO 3)、稀盐酸(HCl )反应 高锰酸钾−−→−加热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 KMnO 4 K 2MnO 4 MnO 2 O 2过氧化氢−−−→−二氧化锰水 + 氧气 H 2O 2 H 2O O 2碳酸钙 + 盐酸 → 氯化钙+二氧化碳+水CaCO 3 HCl CaCl 2 CO 2 H 2O实验装置发生装置高锰酸钾双氧水二氧化锰稀盐酸石灰石收集装置排水法 向上排空气法(氧气不易溶于水) (氧气密度比空气稍大)向下排空气法 (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检 验用一根带火星的木条放入集气瓶内,如果木条复燃,则说明收集的气体就是O 2。

把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如果石灰水变浑浊, 则说明收集的气体就是CO 2。

验 满用一根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如果木条复燃,则说明O 2已经集满(向上排空气法)用燃着的木条置于集气瓶口,如果木条 火焰熄灭,则说明CO 2已经集满。

6.认识水的组成 水是纯净物,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

验证实验:⑴ 水的分解:水−−−→−通直流电氢气 + 氧气 ⑵ 水的生成:氢气 + 氧气−−→−点燃水 现象:H 2在空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放出大量的热,罩在火焰上方的干冷烧杯内壁出现水雾。

7.知道纯水与矿泉水、硬水与软水等的区别⑴ 纯水是纯净物;矿泉水是混合物,除了水外,还含有多种可溶性的矿物质(无机物),可提供人体所需的一些微量元素。

⑵ 溶有较多含钙、镁物质的水是硬水,加入肥皂产生的泡沫很少,会形成白色垢状物,长期饮用硬水对人体健康不利,一些工业用水也不能用硬水;硬水经过处理去除过多的钙和镁后可以消除其不利的影 响而成为软水。

可用蒸发的方法来鉴别纯水和溶液,蒸干后如有固体出现,则是矿泉水或硬水;如无固体 出现,则为纯水。

蒸发操作注意:蒸发过程要用玻璃棒不断搅拌;蒸发出现大量固体时停止加热,利 用蒸发皿的余热蒸干水分;加热后的蒸发皿用坩埚钳夹持。

8.了解吸附、沉淀、过滤和蒸馏等净化水的常用方法吸附:常用的吸附剂为活性炭,用于吸附有颜色或气味的微粒。

沉淀:常用明矾或石灰形成的一种粘稠的物质,促进水中的悬浮颗粒沉淀下来。

过滤:可用于除去水中固体小颗粒。

过滤装置要求:一贴二低三靠。

一贴:滤纸紧贴漏斗内壁;二低:滤纸边缘低于漏斗边沿;液面低于滤纸边缘;三靠:倾倒液体时,烧杯嘴靠在玻璃棒上;玻璃棒轻靠在三层滤纸一边; 漏斗下端管口靠在烧杯内壁。

滤纸也可用沙砾、棉花和纱布等替代。

蒸馏:一种把水分蒸发并冷凝的方法,所得蒸馏水可视为纯净物。

第三章 一、重要概念1、构成物质的微粒特点:微粒是极小的肉眼看不见的;微粒是不断运动的,温度升高,运动加快;微粒之间存在一定的有空隙。

2、分子: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一种微粒。

氧气和液氧都有助燃性是因为他们都是由氧分子构成;氧气、氢气、水的性质不同是因为他们是由不同的分子构成的。

3、原子:化学变化中不可再分的一种微粒。

原子是由带正电荷是原子核和带负电荷的核外电子构成。

二者电量相等电性相反,因而原子呈中性。

4、离子:构成物质的一种微粒,通常由原子得失电子而形成。

原子得电子成为阴离子,原子失电子成为阳离子。

5、相对原子质量:以一种碳原子的质量的1/12为标准,其他原子的质量与这一基准的比,称为这种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

碳的相对原子质量约为12。

6、相对分子质量等于构成分子的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的总和。

7、元素:同一种原子的总称。

用元素符号表示。

8、单质: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包括金属单质,如Cu 、Hg 、Al 等;非金属单质,如O 2、N 2、C 、P 等。

9、化合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如MgO 、Fe 3O 4、KMnO 4等,自然界中的物质大多数是化合物。

10、氧化物: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中有一种元素是氧,这样的化合物叫氧化物。

如MgO 是氧化物也是含氧化合物,而KMnO 4是含氧化合物而不是氧化物。

11、化学式:用元素符号和数字的组合表示纯净物的式子。

一种纯净物只用一个化学式表示。

单质除了O 2、、N 2、Cl 2、、H 2外,大多用元素符号来表示他们的化学式如Fe 、Cu 、Mn 、Zn 等;化合物的化学式要根据元素的化合价来书写,一般办法是:正前负后,交叉约简。

化合物中,各元素化合价代数和为零。

12、元素的存在:地壳中前四位O 、Si 、Al 、Fe ;13、元素与人体健康:Ca、Fe、Zn、Co(钴)、I为微量元素。

缺钙:骨质疏松、畸形,易得佝偻病;钙过量:引起白内障、动脉硬化缺锌:儿童智力发育停滞,智力低下,严重时会得侏儒症缺铁、钴:贫血症缺碘:甲状腺疾病硒过量:会致癌14、原子、分子和离子的关系分子和原子的不同在于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

物质发生化学变化实质就是分子拆分成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物质发生物理变化时构成物质的微粒不变。

二、化学用语1、离子符号:在元素符号或原子团的右上角写上离子所带电荷数及其电性,离子所带电荷数与其元素的化合价数值一致,如果数值为1可省略。

如钠离子Na+、镁离子Mg2+、氯离子Cl--、硫酸根离子SO42--—等。

2、化合价的表示:在元素符号或原子团的正上方标化合价的正负及数值,数值为1不可省。

3、化学用语的含义:⑴元素符号:如O①表示一种元素,如氧元素;②表示这种元素的一个原子,如1个氧原子⑵化学式:如H2O、Fe、NaCl①表示一种纯净物,如水、铁、氯化钠②表示这种纯净物的宏观组成,如水组成元素是氢元素和氧元素,铁的组成元素是铁元素,氯化钠的组成元素是钠元素和氯元素③表示这种纯净物的微观构成(分子、原子、离子)如水分子,每个水分子是由2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铁是由铁原子构成氯化钠是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钠离子和氯离子的个数比为1:1⑶化学式的读法:①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从右向左,读作“某化某”,如ZnS读作硫化锌(元素符号右下脚的数字也要读出来,如SO3读作三氧化硫)②较复杂的化学式则要根据其特征来称呼。

有CO3的读作“碳酸某”如Na2CO3读作碳酸钠;有SO4的读作“硫酸某”如K2SO4读作硫酸钾;有OH的读作“氢氧化某”,如Al(OH)3读作氢氧化铝。

(4)化学用语中数字的含义例:+4①3CO2 1 表示每个二氧化碳分子中有一个碳原子2 表示每个二氧化碳分子中有两个氧原子3 表示三个二氧化碳分子4 表示在二氧化碳中碳元素的化合价为正四价②2O 表示两个氧原子简单计算(关于化学式的计算)1、求相对分子质量:2、求组成元素的质量分数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Ar)×原子个数某元素的质量分数= ×100%化合物的相对分子质量(Mr)3、求化合物中各元素的质量比例:Fe2O3的相对分子质量=2×56+3×16=1602×Ar(Fe)Fe2O3中,铁元素的质量分数= ×100%Mr(Fe2O3)2×56= ×100%2×56+3×16=70%Fe2O3中,铁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2×56︰3×16=7︰3第四章一、概念1.燃烧:一种发光、发热的剧烈的化学反应。

2.物质燃烧一般需要同时满足三个条件:⑴物质具有可燃性;⑵可燃物与氧气接触;⑶可燃物达到着火点,即燃烧所需的最低温度。

灭火主要有三种方法:⑴将可燃物撤离燃烧区,与火源隔离;⑵将燃烧着的可燃物与空气隔离;⑶使用大量的冷却剂使燃烧物的温度降低到着火点以下。

3.完全燃烧:氧气充足时可燃物发生的燃烧,可燃物中的碳、氢元素分别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放出的热量多。

(C + O CO2)不完全燃烧:氧气不充足时可燃物发生的燃烧,可燃物中的碳、氢元素生成一氧化碳、碳氢化合物等有毒气体和小的炭黑颗粒等物质,放出的热量少。

(C + O CO)4.爆炸:可燃物在有限的空间发生的急速燃烧。

5.可燃物的气体或固体粉尘在空气或氧气中达到一定比例遇火就会发生爆炸。

这个比例也叫爆炸极限。

6.热值:一定量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7.煤的干馏(或炼焦)是指把煤隔绝空气加强热,煤分解成焦炭、煤焦油和焦炉煤气等,煤的干馏是化学变化。

8.石油的分馏是指根据物质的沸点不同从石油中分离出各种产品(汽油、煤油、柴油、液化气等),石油的分馏是物理变化。

9.质量守恒定律: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微观解释:在化学变化中元素种类不变,原子种类不变,原子数目不变,原子质量不变。

10.书写化学方程式所遵循的原则:⑴以客观事实为依据;⑵符合质量守恒定律。

11.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⑴写出反应式中各物质的化学式;⑵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在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化学式前配上适当的化学计量数,使反应前后各种元素的原子个数相等,将箭头改写成等号;⑶在等号上注明反应条件,并在生成的气体或溶液中生成的沉淀物化学式的右边分别标上“↑”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