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代典籍总目介绍.ppt

合集下载

课外读书书目介绍ppt 史记 世说新语 古文观止

课外读书书目介绍ppt 史记 世说新语 古文观止

• 优孟闻之,入殿门,仰天大哭,撕心裂肺。庄王惊问何故。优孟 说:“马者王之所爱,以我楚国堂堂之大,何求不得,今马死以 大夫之礼入葬,寒碜至极!请以人君之礼国葬标准入葬。”庄王 说:“具体怎么办?”优孟回答:“臣请以美玉雕刻为棺身,用 各种名贵木村为下葬时的护木,用甲卒兵士挖豪华的墓穴,让老 人儿童背土筑坟,并为此马建立专门祭祀用的庙,让万户大邑来 专门供奉,诸侯闻之,皆知大王之美德把马看得高于一切。
•书中的语言简练,文字生动,人物形 象鲜明,富有趣味,因此自问世以来, 便受到文人的喜爱和重视,人物事迹, 文学典故等也多为后世作者所取材、 引用,对后来的笔记文学有巨大影响。
《世说新语》把相关、相似的内容分门别类, 每一小卷都是相近的内容,故事简短又意味深 长。
目录举例: 德行、言语、政事、文学、方正、雅量 识鉴、赏誉、品藻、规箴、捷悟、夙惠 豪爽、容止、自新、企羡、伤逝、栖逸 贤媛……
活着还是死去,这是一个问题
• 生或死成为司马迁最困难的抉择。 • 还有理想抱负没有完成,如果那 样死去,就和蝼蚁没什么分别了。 • 最后司马迁选择了忍辱负重,完 成了《史记》的编写工作,用这 一部书来证明自己存在的意义和 价值。
《史记》是一部立志、发愤之书。
从《史记》中我们可以看出司马迁的人格魅力与理 想追求。

著名作家巴金小的时候把《古文观止》 上的两百多篇文章背得很熟,他说:“读 多了,读熟了,常常可以顺口背出来,也 就能慢慢地体会到它们的好处,也就能慢 慢地摸到文章的调子。……这两百多篇 ‘古文’,可以说是我真正的启蒙先生。 我后来写了二十本书,跟这个启蒙先生很 有关系。”(《谈我的散文》)
最后的话
• 楚庄王听出意思来面有愧色,说:“寡人之过以至此!为之奈 何?”

《中国古籍总目》目录复习课件.doc

《中国古籍总目》目录复习课件.doc

《中国古籍总目》目录《中国古籍总目》分为经史子集丛五部,共二十六册,由中华书局、上海古籍出版社联合出版,著录古籍近二十万种。

《中国古籍总目》的编纂出版及其对古籍整理出版工作的意义复旦大学图书馆吴格甲、《中国古籍总目》编纂介绍一、《总目》编纂宗旨(1)《中国古籍总目》(简称《总目》)是现存中国汉文古籍的综合目录,旨在全面反映中国(大陆及港澳台地区)及海外(如日本、美国等)现存汉文古籍的主要品种、版本及其收藏单位;(2)《总目》著录以古籍品种立目,同时反映入录各书的主要版本;(3)《总目》兼具联合目录功能,各版本后附注相关收藏图书馆的简称。

二、《总目》调查范围(1)大陆地区古籍收藏品种,据国家图书馆、北京大学图书馆、上海图书馆、南京图书馆四馆藏书编为基础书目,并以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复旦大学图书馆、天津图书馆、辽宁省图书馆、山东省图书馆、浙江图书馆、湖北省图书馆及其他图书馆藏书纪录作增补;(2)大陆以外古籍收藏品种,利用了香港、澳门及台湾地区,韩国、日本、北美、西欧各国图书馆部分古籍书本目录,补充了稀见品种、版本及收藏信息;(3)国内已出版的(善本、丛书、方志、家谱、朱卷等)古籍馆藏书目及联合书目。

三、《总目》著录对象(1)民国元年以前抄写、刻印、活字印刷、影印的历代古籍;(2)民国元年以前成书而抄写、刻印稍后,与上述图书属性相同的古籍;(3)所录均属经抄写、刻印、活字印刷、影印成书者(专书、报刊中的单篇文字不予著录);(4)汉文与少数民族文字合刻(如满汉合璧)的古籍(少数民族文字古籍不予著录);(5)以汉文注释外文的图书(如《华夷译语》等);(6)整体著录佛藏、道藏子目,子目未单刻者分别立目,已有单刻者增加著录藏经版本;(7)甲骨、铭文、碑刻、竹简、木牍、帛书等具文物性质的文献原件,敦煌遗书、金石拓本、舆图、字画、鱼鳞册、宝钞、契约、诰命、文告等(含已装裱成册或成卷者),除已经编纂、抄写、刻印、影印成书者,不予著录。

文化典籍

文化典籍

文化典籍历史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晋书宋书南齐书梁书陈书魏书北齐书周书南史北史隋书旧唐书新唐书旧五代史新五代史宋史辽史金史元史明史春秋春秋左氏传春秋公羊传春秋谷梁传竹书纪年汉纪后汉纪大唐创业起居注顺宗实录资治通鉴资治通鉴考异资治通鉴外记皇王大纪续资治通鉴长编建炎以来系年要录资治通鉴纲目通鉴前编通鉴续编资治通鉴补大事记大事记续编元史续编续资治通鉴纲鉴易知录通鉴辑览明实录国榷康熙起居注东华录通鉴纪事本末宋史纪事本末元史纪事本末左传纪事本末西夏纪事本末明史纪事本末三藩纪事本末三朝北盟会编蜀鉴绎史平定三逆方略亲征朔漠方略逸周书东观汉纪建康实录古史路史契丹国志大金国志南宋书春秋别典藏书续藏书尚史国语战国策贞观政要渚宫旧事东观奏记历代小史边略荆驼逸史弇山堂别集明季稗史吴越春秋越绝书华阳国志蛮书南唐书南唐书压海安南志略倭变事略蒙古秘史蒙古源流十国春秋国初群雄事略明季北略明季南略十驾斋养新录晏子春秋列女传高士传安禄山事迹朱子年谱金陀粹编名臣碑传琬琰集京口耆旧传唐才子传元朝名臣事略东林列传国朝汉学师承记国朝宋学渊源记碑传集畴人传王荆公年谱考略隋书经籍志崇文总目郡斋读书志遂初堂书目直斋书录解题文渊阁书目千顷堂书目四库全书总目禁书总目四种钦定天禄琳琅书目经义考集古录金石录籀史隶释隶续史通读通鉴论考信录十七史商榷廿二史札记廿二史考异孩余丛考文史通义风俗通义唐六典麟台故事通典通志文献通考续通典清朝通典清朝通志续通志续文献通考皇朝文献通考唐会要五代会要宋会要辑稿宋朝事实宋朝事实类苑建炎以来朝野杂记西汉会要东汉会要明会典大清会典登科记考历代职官表翰林志唐律疏义唐大诏令集宋大诏令集宋刑统盐铁论包孝肃公奏议历代名臣奏议历代兵制武备志语言史籀篇三苍急就篇尔雅小尔雅释名方言说文解字广雅尔雅注尔雅疏字林五篇经典释文一切经音义说文解字系传尔雅翼埤雅类篇历代钟鼎彝器款识法帖汉隶字源六书故助语辞通雅正字通六书通字汇骈雅康熙字典尔雅义疏广雅疏证尔雅正义恒言录通俗编说文解字注说文解字义证说文解字句读说文释例说文通训定声草字汇积古斋钟鼎彝器款识小学钩沉助字辨略虚字说读书杂志经籍纂诂经义述闻经传释词古书疑义举例马氏文通名原北堂书钞艺文类聚初学记白氏六帖事类集唐宋百孔六帖太平御览册府元龟古今事文类聚玉海永乐大典唐类函渊鉴类函佩文韵府骈字类编古今图书集成声类切韵唐韵韵镜广韵集韵礼部韵略切韵指掌图七音略五音集韵古今韵会举要中原音韵蒙古字韵五方元音音学五书古韵标准六书音均表诗声类说文声类切韵考修辞鉴衡文学诗经毛诗正义诗集传楚辞楚辞章句楚辞补注楚辞集注文选古诗源玉台新咏乐府诗集古谣谚文苑英华古文观止乾坤正气集古文辞类纂汉魏六朝百三家集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全汉三国晋南北朝诗历代赋汇四六法海骈体文钞六朝文絮全唐诗箧中集河岳英灵集唐音统签唐诗品汇唐诗别裁集唐诗三百首万首唐人绝句全唐文唐宋八大家文钞西昆酬唱集瀛奎律髓千家诗千家诗选宋诗钞宋诗别裁集江湖集古文关键宋文鉴全辽文中州集全金诗金文最元诗别裁集元文类明文衡明文海明文在列朝诗集明诗综明诗别裁集清诗别裁集清诗铎晚晴簃诗汇清文汇皇朝经世文编敦煌曲子词集唐五代词全唐五代词花间集四印斋所刻词强村丛书全宋词宋六十名家词全金元词全清词钞花庵词选绝妙好词词综词选宋四家词选孤本元明杂剧元刊杂剧三十种元曲选元曲选外编六十种曲盛明杂剧古本戏曲丛刊杂剧三集全元散曲贾长沙集司马文园集扬侍郎集孔北海集魏武帝集王侍中集魏文帝集曹子建集阮步兵集嵇中散集张司空集左太冲集陆士衡集陆士龙集刘中山集郭弘农集靖节先生集颜光禄集谢康乐集鲍参军集谢宣城集沈隐侯集江文通集何水部集阴常侍集徐孝穆集庾子山集卢武阳集薛司隶集王无功文集杜审言诗集寒山子诗集王子安集盈川集幽忧子集骆宾王集沈佺期集宋之问集陈伯玉文集曲江集李太白集杜工部集王右丞集孟浩然集崔颢集储光羲集李颀集王昌龄集高常侍集岑嘉州集李遐叔文集萧茂挺文集元次山集郎士元集钱考公集韩君平集刘随州集韦苏州集华阳集翰苑集昌黎先生集河东先生集刘宾客文集王建诗集张司业集皇甫持正文集李文公文集玉川子诗集孟东野诗集长江集李长吉文集元氏长庆集白氏长庆集司空文明诗集戴叔伦集卢户部诗集李益集常建诗集洪度集张承吉文集追昔游集朱庆余诗集刘叉诗集曹邺诗集丁卯集樊川文集李义山集温庭筠诗集文薮甫里集姚少监诗集孙樵集鱼玄机集司空表圣文集香奁集唐风集甲乙集浣花集河东集小畜集林和靖诗集范文正公集苏学士集宛陵集欧阳文忠集嘉佑集温国文正司马公文集元丰类稿临川集广陵集东坡全集栾城集山谷集后山集柯山集淮海集鸡肋集斜川集简斋集岳忠武王文集于湖居士文集李清照集石湖诗集诚斋集东莱集梅溪集渭南文集剑南诗稿龙川文集水心先生文集沧浪集龙洲集后村大全集湖山类稿石屏诗集文山先生全集滹南遗老集遗山集湛然居士集牧庵集道园学古录雁门集东维子集铁崖先生古乐府揭文安公全集宋文宪公全集诚意伯文集青丘高季迪先生诗集逊志斋集怀麓堂集空同集何大复先生集六如居士全集升庵集荆川文集沧溟先生全集震川先生文集弇州山人四部稿弇州山人四部续稿袁中郎全集隐秀轩集陈忠裕公全集张苍水集夏节愍全集顾亭林诗文集初学集有学集梅村家藏稿壮悔堂集西河合集笠翁一家言吕晚村文集陈迦陵诗文词全集曝书亭集渔洋山人精华录魏叔子集湖海集方望溪先生全集鲒崎亭集敬业堂集小仓山房集忠雅堂集瓯北集惜抱轩全集文木山房集定盦全集春在堂全书金荃词浣花词南唐二主词阳春集乐章集六一词张子野词珠玉词小山词东坡乐府山谷琴趣外篇淮海词东山词片玉词芦川词石林词漱玉词无住词放翁词于湖词稼轩长短句龙川词龙洲词白石道人歌曲后村长短句梦窗词梅溪词断肠词竹山词须溪词苹洲渔笛谱山中白云词花外集遗山乐府天籁集湘真阁江篱槛词梅村词鼓棹集曝书亭词纳兰词道授堂词衍波词茗柯词半塘定稿东篱乐府酸斋乐府小山乐府云庄乐府梦符散曲甜斋乐府花影集四声猿墨憨斋定本传奇笠翁十种曲古柏堂戏曲集吟风阁杂剧关汉卿戏曲集汤显祖集文心雕龙诗品本事诗二十四诗品六一诗话后山诗话冷斋夜话石林诗话岁寒堂诗话苕溪渔隐丛话风月堂诗话环溪诗话文则文章精义诚斋诗话沧浪诗话诗林广记诗人玉屑后村诗话词源滹南诗话四溟诗话艺苑卮言曲律唐音癸签诗薮姜斋诗话原诗带经堂诗话五代诗话历代诗话说诗晬语词苑丛谈论文偶记随园诗话瓯北诗话白雨斋诗话蕙风词话人间词话清诗话清诗话续编词话丛编博物志拾遗记搜神记搜神后记西京杂记世说新语续齐谐记颜氏家训隋唐嘉话集异记朝野佥载唐国史补大唐新语因话录酉阳杂俎剧谈录云溪友议传奇封氏闻见记唐摭言唐宋传奇集太平广记归田录东坡志林夷坚志容斋随笔醉翁谈录老学庵笔记鹤林玉露齐东野语剪灯新话剪灯余话西湖游览志少室山房笔丛万历野获编帝京景物略古今谭概情史类略陶庵梦忆池北偶谈聊斋志异阅微草堂笔记春在堂随笔清朝野史大观京本通俗小说清平山堂话本三国志演义水浒传隋炀帝艳史杨家府演义西游记西游补封神演义金瓶梅词话三宝太监西洋记通俗演义新列国志古今小说警世通言醒世恒言拍案惊奇二刻拍案惊奇今古奇观说岳全传醒世姻缘传豆棚闲话好逑传红楼梦儒林外史镜花缘西厢记荆钗记白兔记拜月亭记杀狗记琵琶记宝剑记浣纱记鸣凤记红梅记牡丹亭玉簪记东郭记清忠谱十五贯长生殿桃花扇雷峰塔哲学易经管子论语中庸孟子荀子易传孝经大学老子庄子关尹子文子列子墨子墨经公孙龙子法经慎子商君书韩非子孙子兵法孙膑兵法吕氏春秋黄帝四经淮南子新语新书春秋繁露法言太玄周易参同契白虎通义新论论衡申鉴昌言理惑论太平经人物志周易略例老子指略傅子抱朴子肇论弘明集高僧传真诰颜氏家训中说摩诃止观金狮子章原人论坛经广弘明集续高僧传阴符经疏坐忘论无能子化书皇极经世太极图说通书正蒙梦溪笔谈二程集知言四书集注朱子语类伊洛渊源录近思录陈亮集习学记言北溪字义大学衍义黄氏日抄陆九渊集慈湖遗书鲁斋遗书传习录困知记雅述焚书与续焚书刘子全书正教真诠朱舜水全集陈确集明儒学案宋元学案明夷待访录物理小识东西均日知录周易外传尚书引义读四书大全说张子正蒙注无何集潜书四存编原善孟子字义疏证科学技术黄帝内经黄帝八十一难经伤寒论伤寒杂病论金匮要略方论中藏经脉经肘后备急方刘涓子鬼遗方雷公炮炙论本草经集注诸病源候论备急千金要方千金翼方新修本草食疗本草本草拾遗外台秘要银海精微经效产宝颅卤经经史证类备急本草太平圣惠方太平惠民和剂局方类证普济本事方本草衍义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幼幼新书小儿药证直诀铜人腧穴针灸图经儒门事亲脾胃论内外伤辨惑论医学发明医学启源济生方妇人大全良方洗冤集录针灸资生经十四经发挥世医得效方卫生宝鉴格致余论局方发挥证治要诀医学正传濒湖脉学医学入门神农本草经本草纲目普济方赤水玄珠温疫论证治准绳景岳全书医贯济阴纲目针灸大成外科正宗万病回春寿世保元活幼心法本草经疏口齿类要名医类案医宗必读霉疮秘录审视遥函医门法律石室秘录辨证录本草纲目拾遗本草备要医方集解汤头歌诀幼科铁镜达生篇四诊抉微金匮要略心典胎产心法医学心悟外科全生集医宗金鉴幼幼集成串雅内外篇疡医大全兰台轨范临证指南医案温热论续名医类案温病条辨沈氏尊生书伤科补要笔花医镜医门棒喝傅青主男科傅青主女科医林改错理沦骈文中西医书汇通五种厘正按摩要术血证论重楼玉钥衷中参西录伤寒来苏集周髀算经孙子算经数术记遗九章算术海岛算经五经算术五曹算经张丘建算经缀术缉古算经夏侯阳算经数书九章杨辉算法算学启蒙四元玉鉴测圆海镜益古演段算法统宗算经十书天官书浑天仪注玄象诗步天歌上农、任地、辨土、审时汜胜之书四民月令南方草木状竹谱齐民要术茶经耒耜经司牧安骥集四时纂要桐谱洛阳牡丹记荔枝谱芍药谱蚕书菊谱农书橘录全芳备祖兰谱菌谱种艺必用种艺必用补遗农桑辑要农书农桑衣食撮要种树书救荒本草便民图纂甘薯疏农政全书沈氏农书学圃杂疏元亨疗马牛驼经全集群芳谱补农书花镜广群芳谱豳风广义授时通考农圃便览三农记养耕集植物名实图考禹贡山海经穆天子传水经注水道提纲洛阳伽蓝记括地志大唐西域记元和郡县志太平寰宇记元丰九域志舆地广记通鉴地理通释长春真人西游记河源记徐霞客游记河防一览天下郡国利病书海国闻见录职方外记考工记云林石谱营造法式梦溪笔谈梓人遗制天工开物远西奇器图说录最物理小识。

中国历史要籍介绍及选读--课件

中国历史要籍介绍及选读--课件
二、经部史籍简说
1、周易:最初具体操作性的占筮书→后人解释为哲学义理之书 分为“经”:卦象、卦名、卦辞、爻辞;“传”:对前者的再解
释。 经文部分成书在西周末年,前9世纪前后;传文部分从战国至西
汉逐渐形成。前3世纪中叶到前2世纪初,个别晚至东汉。
2、三礼:仪礼、周礼、礼记
礼:汉民族数千年精神文化与物质文化结晶的精华。宗法社会中 人人必须遵守的道德伦理规范、行为与言准则、习俗制度仪式, 是一套不成文的法律。
经博士之学。董仲舒即为公羊春秋博士。
2.《谷梁传》: 西汉谷梁赤作,宣帝时立为官学,与公羊传并列。
公谷皆属今文经学,以训诂解经,强调发掘孔子《春秋》的“微 言大义”。但有齐学(《公羊传》)鲁学(《谷梁传》)之别。
3.《左传》: 作者之谜:孔子?左丘明?吴起? 大约成书于战国初期至中期人之手。古文经学。 是否专为传《春秋》而作? 《春秋》以鲁为中心,用周历;《左传》以晋为中心,用夏历。 《左传》与《通鉴》间的编年(前468-404),见钱穆《先秦诸子
三、文献源流:
1、史料来源: 先汉部分:诗、书、春秋、左传、战国策等;秦国和秦朝则用的
是秦记;汉代部分用《楚汉春秋》、当时的国家档案和自己游历 采访所得的材料。 2、三家注: 刘宋裴骃《集解》,之前有晋末宋初人徐广的《音义》。 唐司马贞《索隐》 唐张守节《正义》 日本 瀧川资言(泷川龟太郎)《史记会注考证》
中国古代历史要籍介绍与选读
刘屹 首都师大历史学院 2019-2019学年第一学期
导言:古籍目录与分类
一、中国古代典籍的分类:
经、史、子、集四部。
《汉书·艺文志》:六艺、诸子、诗赋、兵书、术数、方技 →《隋书·经

国学文化四库全书介绍PPT

国学文化四库全书介绍PPT

政政有国是的同何 ”而学的古认的谓 之言者文代识解国 学的认化的。读学 。,为学还有,?
国国术是学社这 学学都现者会个 特是属代认上词 指专于的为尚的 “对国,国未涵 治治学凡学有义 国国;是无统有 理理亦中论一不

学 文 化
的有凡者读何 ,学是认,谓 国者中为社国 学认国国会学 特为的学上? 指国文无尚这 “学化论未个 治是学是有词 国专术古统的 理对都代一涵 政治属的的义 ”国于还认有 之理国是识不 学政学现。同 。而;代有的
何谓国学?这个词的涵义有不同的解读,社会上尚未有统一的认识。 有学者认为国学无论是古代的还是现代的,凡是中国的文化学术都 属于国学;亦有学者认为国学是专对治国理政而言的,国学特指 “治国理政”之学。
国 学文

地天 势行 坤健 ,, 君君 子子 以以 厚自 德强 载不 物息 。;
文 化
的有凡者读何 ,学是认,谓 国者中为社国 学认国国会学 特为的学上? 指国文无尚这 “学化论未个 治是学是有词 国专术古统的 理对都代一涵 政治属的的义 ”国于还认有 之理国是识不 学政学现。同 。而;代有的
言亦的学解 ,
史 部
国 学文

国的专有术凡古者统读的何 理,对学都是代认一,涵谓 政国治者属中的为的社义国 ”学国认于国还国认会有学 之特理为国的是学识上不? 学指政国学文现无。尚同这 。“而学;化代论有未的个
势行
坤健 化
,, 君君 子子 以以 厚自 德强 载不 物息 。;
屈不富 ,能贵 此移不 之,能 谓威淫 大武, 丈不贫 夫能贱 。


君强天 子不行 以息健 厚;, 德地君 载势子 物坤以 。,自
文 化


君强天 子不行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以息健 厚;, 德地君 载势子 物坤以 。,自

中国古代典籍概述

中国古代典籍概述

• (四)《史记》的学术评价 • (1)创立了重要的史书体裁。 • (2)全面而有系统地记载了西汉中期以前 的古代史实,并保存了重要的历史资料。 • (3)《史记》不但有系统地记载了古代汉 族各朝代的历史,同是也记载了国内各族 和与汉朝有关系的一些邻国的历史,如 《匈奴》、《朝鲜》等传,这些记载为各 族各国的历史提供了最重要的资料。 • (4)夹叙夹议、爱憎分明的书法。
史记
• (一)司马迁的事略和《史记》的撰写
• (二)《史记》的材料来源:一类是依据故有 的记载,另一类是依据直接史料和司马迁自己 的见闻。 • (三)《史记》纪传体的特点:《史记》的五 个组成部分,分别具有三种不同的性质,即以 时间为纲的本纪与年表、以事类为纲的书、以 人物为纲的世家与列传,综合成为一书,这是 《史记》的一个特点,也是纪传体的一个特点。
• (5)唯心主义的历史循环论和天子受命说。 这是其糟粕部分。 • (6)古代科学和迷信思想常常混在一起。 • (7)其书中采录了一些缺乏事实基础的传 说故事。
• (五)《史记》的注释和流传:
• 南朝宋裴骃的《集解》和唐代司马贞的 《索引》、张守节的《正义》等三家为最 重要。
• (三)、二十六史的发展史
• 二十六史的集结过程,是在二千多年的长时间内发展形成的。 • 1《史记》、《汉书》、《东观汉记》,“三史” 。 • 2到唐代时,增加了三国、晋和南北朝共十朝的史书,合成为 “十三史” 。 • 3宋代时,除增加唐和五代的史书外(都用新书),因南朝和北 朝的八部史书比较杂乱,不如《南史》和《北史》简明,于是 增加了四部史书,称为“十七史”。 • 4到明代时,增加了《宋》、《辽》、《金》、《元》四部史书, 称为“廿一史”。 • 5清代时,增加了《明史》和《旧唐书》与《旧五代史》,便构 成了“廿四史”。 • 61919年,北洋军阀政府以柯劭忞的《新元史》列入正史,称为 “廿五史” 。 • 7《清史稿》虽然不是正式史书,其体例和旧史书完全相同,所 以近来多有人合称之为“廿六史”。

国学文化书简古籍介绍四库全书历史课件PPT模板

国学文化书简古籍介绍四库全书历史课件PPT模板
单击此处输入您的文本
单击此处输入您的文本,单击此处输入您的文本,单击此处输入您的文本,单击此处输入您的文本,单击此处输入您的文本,单击此处输入您的文本,单击此处输入您的文本,单击此处输入您的文本,单击此处输入您的文本
单击此处输入您的文本
单击此处输入您的文本,单击此处输入您的文本,单击此处输入您的文本,单击此处输入您的文本,单击此处输入您的文本,单击此处输入您的文本,单击此处输入您的文本,单击此处输入您的文本,单击此处输入您的文本




单击此处输入您的文本,单击此处输入您的文本,单击此处输入您的文本,单击此处输入您的文本,单击此处输入您的文本,单击此处输入您的文本,单击此处输入您的文本,单击此处输入您的文本,单击此处输入您的文本,单击此处输入您的文本,单击此处输入您的文本,单击此处输入您的文本,单击此处输入您的文本,单击此处输入您的文本,单击此处输入您的文本,单击此处输入您的文本,单击此处输入您的文本,单击此处输入您的文本,单击此处输入您的文本,单击此处输入您的文本,单击此处输入您的文本,单击此处输入您的文本,单击此处输入您的文本,单击此处输入您的文本,单击此处输入您的文本,单击此处输入您的文本,单击此处输入您的文本,单击此处输入您的文本,单击此处输入您的文本,单击此处输入您的文本,单击此处输入您的文本,单击此处输入您的文本,单击此处输入您的文本,单击此处输入您的文本
单击此处输入您的文本,单击此处输入您的文本,单击此处输入您的文本

单击此处输入您的标题
单击此处输入您的文本,单击此处输入您的文本,单击此处输入您的文本


此处输入标题
单击此处输入您的文本,单击此处输入您的文本,单击此处输入您的文本,单击此处输入您的文本,单击此处输入您的文本,单击此处输入您的文本,单击此处输入您的文本

四大名著介绍PPT课件

四大名著介绍PPT课件
战官渡本初败绩
劫乌巢孟德烧粮 《三国演义》 官渡之战(曹操—袁绍)
《西游记》中孙悟空被如来佛祖压在山下.其山名为:
五行山
《红楼梦》中
最热闹的情节__元__妃__省__亲____ 最有趣的情节是__刘__姥__姥进大观__园__ 最凄惨的情节是__黛__玉__焚__稿__
“心比天高,身为下贱,风流灵巧招人怨。寿夭多因毁谤 生 ,多情公子空牵念!”说的是《红楼梦》中的谁?
呼保义,及时雨——宋江 仗义疏财,济弱扶贫,精神练达,但有浓重的正统观念和忠 君思想
12.行者——武松的著名情节(3个以上)
景阳冈打虎、斗杀西门庆、 十字坡误遇、醉打蒋门神、 大闹飞云浦、血溅鸳鸯楼
《西游记》的体裁是:
长篇章回体神话小说
女娲炼石补天时剩下一块石头,被丢弃在大荒山无稽崖青埂 峰下,后被茫茫大士,渺渺真人带入红尘,历尽了离合悲欢。 以上情节出自我国古典文学名著___《__红_楼__梦__》____。
梁山中有几位女性?分别是谁?绰号是什么? 一丈青——扈三娘; 母夜叉——孙二娘; 母大虫——顾大嫂;
唐僧——檀功德佛; 孙悟空——斗战胜佛; 猪八戒——净坛使者; 沙僧——金身罗汉; 白龙马——八部天龙菩萨;
《红楼梦》中还有一点很精妙的地方,就是谐音含义。 下面我给出一些简单的,请同学们猜测下?
黑旋风——李逵 粗鲁 耿直 纯朴 鲁莽
10.宋江最后是怎么死的?死前他用同样的方法弄死了谁? 为什么?
被高俅等奸臣毒死 李逵 怕李逵为他报仇、重新造反、坏了他的名声
11.“眼如丹凤,眉似卧蚕。大耳垂珠,唇口方正。额阔顶平。 年及三旬,有养济万人度量;身躯六尺,怀扫除四海心机。 志宇轩昂,胸襟秀丽。”这段话描写的是谁?他主要的性格 特点是什么?

中国古代文学典籍介绍ppt模板

中国古代文学典籍介绍ppt模板
这 里 可 以 输 入 副 标 题
作 者 :
古 香 古 色 中 国 风

单 击 此 处 输 入 文 本 内 容

单 击 此 处 输 入 文 本 内 容
入 文 本 内 容 , 单 击 此 处 输 入 文 本 内 容 。 单 击 此 处 输 入 文 本 内 容 , 单 击 此 处 输

单 击 此 处 输 入 文 本 内 容 入 文 本 内 容 , 单 击 此 处 输 入 文 本 内 容 。 单 击 此 处 输 入 文 本 内 容 , 单 击 此 处 输 单 击 此内
击 此 处 输 入 文 本 内 容
处 输 入 文 本 内 容 , 单
入 文 本 内 容 , 单 击 此
本 内 容 , 单 击 此 处 输
容 , 单 击 此 处 输 入 文
单 击 此 处 输 入 文 本 内
输 入 标 题
单击此处输入文本内容,单击此处输入文本内容,单击此处输入文本内容,单击此处输入文本内容,单击此处 输入文本内容,单击此处输入文本内容,单击此处输入文本内容,单击此处输入文本内容 单击此处输入文本内容,单击此处输入文本内容,单击此处输入文本内容,单击此处输入文本内容,单击此处 输入文本内容,单击此处输入文本内容,单击此处输入文本内容
本内容,单击此处输入文本内容, 单击此处输入文本内容




02
单击此处输入文本内容,单击此处输入文本内容,单击此处输入文本内容,单击此处输入文本内
容,单击此处输入文本内容,单击此处输入文本内容,单击此处输入文本内容,单击此处输入文 本内容,单击此处输入文本内容




单 击 此 处 输 入 标 题
容 , 单 击 此 处 输 入 文 本 内 容 , 单 击 此 处 输 入 文

第七章中国的古代典籍ppt课件

第七章中国的古代典籍ppt课件

篮球比赛是根据运动队在规定的比赛 时间里 得分多 少来决 定胜负 的,因 此,篮 球比赛 的计时 计分系 统是一 种得分 类型的 系统
方志的种类很多,有全国性的“一统志”, 省级的“通志”,郡、州、府、县的“郡 志”、“州志”、“府志”、“县志”, 还有“乡志”、“村志”等。有的方志不 以“志”命名,而称图经、记、考等,如 唐代的《元和郡县图经》、宋代的《太平 寰宇记》、清代的《日下旧闻考》都属方 志类书籍。方志中有许多正史不载的史料, 对研究古代历史、地理、政治、经济、文 化等各方面都有很高的参考价值。
十三经 :《诗经》、《尚书》、《周易》、《周 礼》、《仪礼》、《礼记》、《春秋左氏传》、 《春秋公羊传》、《春秋谷梁传》、《孝经》、 《论语》、《尔雅》、《孟子》 。
篮球比赛是根据运动队在规定的比赛 时间里 得分多 少来决 定胜负 的,因 此,篮 球比赛 的计时 计分系 统是一 种得分 类型的 系统
古书材质1——甲骨
篮球比赛是根据运动队在规定的比赛 时间里 得分多 少来决 定胜负 的,因 此,篮 球比赛 的计时 计分系 统是一 种得分 类型的 系统
古书材质2——青铜
篮球比赛是根据运动队在规定的比赛 时间里 得分多 少来决 定胜负 的,因 此,篮 球比赛 的计时 计分系 统是一 种得分 类型的 系统
篮球比赛是根据运动队在规定的比赛 时间里 得分多 少来决 定胜负 的,因 此,篮 球比赛 的计时 计分系 统是一 种得分 类型的 系统
第一节 丰富的古代典籍
中国的古籍数量庞大,古人很早就已重视 对其分类。古代的图书分类有多种方式, 其中最主要的是按经、史、子、集四部分 类。“经”是指儒家的经典及其注疏, “史”是历史著作,“子”是学术类著作, “集”是诗文词赋类著作。

中国历代典籍总目分析系统介绍

中国历代典籍总目分析系统介绍

中国历代典籍总目分析系统(HBCC v1.0)产品说明中国国际图书贸易集团有限公司北京大学数据分析研究中心北京欣诺格科技有限公司2010年8月1、产品设计理念“中国历代典籍总目分析系统”是由国家图书馆出版社出资建设、国家图书馆古籍馆和北京大学数据分析研究中心强强联合,历时两年研制的大型古籍文献目录知识服务系统,其设计理念是基丁知识本体构建综合性古籍文献知识库。

国家图书馆和北京大学相关专家在对知识本体和国际图书馆协会联合会《书目记录的功能需求》标准展开深入研究的基础上,首次在文献领域采用实体关系分层描述古籍书目并构建古籍文献知识本体。

按照古籍文献知识本体结构和时代分布情况,“中国历代典籍总目”综合分析存世文献著录数据和历史文献著录数据,避免了同类系统只针对存世文献进行检索分析的缺点,为实现“辨章学术,考镜源流”的目标奠定了基础。

2、产品定位“中国历代典籍总目分析系统”全面汇总中国历代书目,全方位展现华夏五千年文明成果,堪称当代“历史艺文志”,也是全球首个“华夏历史e文志”。

目前,本产品形成了包含总计240万条古籍文献书目信息的综合性古籍文献知识库,是全球收录最广、数据最全的权威汉籍目录数据库。

并且,在古籍文献知识库的支持下,“中国历代典籍总目”除实现了基本的目录检索功能外,还能够通过在古籍文献中分析责任者、责任时间、责任行为、版本特征,以及装帧特征等多种维度的相关性,进一步揭示数据背后隐藏的丰富知识。

是目前世界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古籍文献目录知识服务系统。

3、应用领域◊为普通读者提供基础文献知识服务,是古籍数字图书馆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专业研究人员提供深层知识挖掘和知识重组等高级服务;◊为全国古籍普查工作提供业务工具,提高普查工作效率;◊为文化事业和商业经济提供有效的知识咨询服务。

产品简介外,还支持以书名、书目范围、书目分类、书目层级、版本类型、版本时代、责任者、 责任行为为条件,进行全文范围的书目信息检索。

《中国古籍总目》目录

《中国古籍总目》目录

《中国古籍总目》目录一、经部1. 易类《周易正义》、《周易集解》、《周易本义》等2. 书类《尚书正义》、《尚书大传》、《尚书注疏》等3. 诗类《诗经正义》、《诗经集传》、《诗经注疏》等4. 礼类《周礼注疏》、《仪礼注疏》、《礼记正义》等5. 春秋类《春秋左传正义》、《春秋公羊传注疏》、《春秋谷梁传注疏》等6. 孝经类《孝经正义》、《孝经注疏》等7. 四书类《大学章句》、《中庸章句》、《论语集注》、《孟子集注》等二、史部1. 正史类《史记》、《汉书》、《后汉书》等2. 编年类《资治通鉴》、《续资治通鉴长编》等3. 纪事本末类《通鉴纪事本末》、《宋史纪事本末》等4. 别史类《逸周书》、《东观汉记》等5. 杂史类《国语》、《战国策》等6. 传记类《高士传》、《唐才子传》等7. 地理类《水经注》、《大唐西域记》等三、子部1. 儒家类《荀子》、《新书》、《盐铁论》等2. 道家类《老子》、《庄子》、《列子》等3. 法家类《韩非子》、《商君书》等4. 名家类《公孙龙子》、《尹文子》等5. 墨家类《墨子》等6. 纵横家类《鬼谷子》等7. 杂家类《淮南子》、《吕氏春秋》等四、集部1. 楚辞类《楚辞》、《楚辞补注》等2. 别集类《陶渊明集》、《李白集》、《杜甫集》等3. 总集类《文选》、《唐宋八大家文钞》等4. 诗文评类《诗品》、《文心雕龙》等5. 词类《花间集》、《宋词三百首》等6. 曲类《元曲选》、《六十种曲》等五、丛部1. 丛书类《四库全书》、《四部丛刊》等2. 类书类《艺文类聚》、《太平御览》等3. 小说类《世说新语》、《聊斋志异》等4. 佛经类《大藏经》、《金刚经》等5. 道藏类六、艺术部1. 书画类《历代名画记》、《书谱》、《法书要录》等2. 篆刻类《印章集》、《印谱》等3. 音乐类《乐府杂录》、《琴操》等4. 舞蹈类《舞谱》、《舞蹈史》等5. 戏剧类《录鬼簿》、《南戏录》等七、科技部1. 天文类《甘石星经》、《授时历》等2. 地理类《地理志》、《舆地图》等3. 农学类《齐民要术》、《农政全书》等4. 医学类《黄帝内经》、《本草纲目》等5. 建筑类《营造法式》、《园冶》等6. 数学类7. 兵器类《武经总要》、《兵器谱》等八、生活部1. 食谱类《随园食单》、《饮膳正要》等2. 花卉类《群芳谱》、《花镜》等3. 茶艺类《茶经》、《茶谱》等4. 服饰类《中国古代服饰史》、《绣谱》等5. 旅行类《徐霞客游记》、《旅行指南》等九、宗教部1. 佛教类《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圆觉经》等2. 道教类《道德经》、《南华经》等3. 儒教类《孝经》、《大学衍义》等4. 基督教类《圣经》、《基督教要义》等5. 伊斯兰教类《古兰经》、《伊斯兰教义》等《中国古籍总目》不仅是一部文献检索的工具书,更是一部承载着中华民族悠久历史与文化的宝典。

古籍编目整理课件(2011.4)

古籍编目整理课件(2011.4)


古籍的内容 (三)
• 目录:一部书正文之前的篇章名目,称为 目录,或目次。它是一书的纲目,反映一 书的章节体例,读者可由此了解这部书的 大致轮廓。
凡例:说明书的著述内容和编纂体例、编 制原则的文字,多列在目录之前。还有一 些凡例题有凡例作者的姓名。

古籍的内容 (四)
跋:又称后序、后记。内容多为叙述版本 源流或刻印经过。多放在正文的最后,也 有的放在正文之前。 • 正文:全书的主要部分,书的主体。按照 内容和篇幅划分卷次,每卷的开头称作卷 端,卷端有书名和著者姓名、校注者姓名 等内容。
• • • • • • 思想性:儒家思想是古籍编撰的灵魂 目的性:无论官修或私刻都有其明确的目的 时代性:图书编撰的兴衰有其深刻的历史背景 区域性:是指古籍编撰的兴衰在特定时期内因地而异同 广泛性:是指形式广泛、内容广泛和编撰者广泛 连续性:指历代官修机构的连续性,编书、刻 书、发行的连续、同一家族著书的连续性 • 系列性:是指多种相关内容的图书形成体系 • 严肃性:古人严谨治学的态度是他们成功的原因之一
古籍的内容 (一)
古籍通常由封面题名、序、目 录、凡例、正文、跋、卷首、卷末、 附录、牌记、笺、注、疏等内容组 成。
古籍的内容 (二)
• 封面题名:古籍封面通常题有著作责任人、 刻印者、藏版者、刻印时间、版刻次第、 附录等内容。 序:是一部书的序言,有的是作者自己写 的,也有刻书人、合著者、注释人以及作 者的朋友作的序。
古籍编目整理
丛冬梅 2011.4
主要内容
• • • • • • 第一部分:中华古籍保护工作概况 第二部分:古籍的结构与古籍的内容 第三部分:古籍的版本 第四部分:古籍普查规则 第五部分:少数民族文字古籍知识 第六部分:《四库全书总目》与 《中国古籍善本书目》 • 第七部分:中华再造善本工程与 《中华再造善本》

(2)文史工具书PowerPoint_演示文稿(1)

(2)文史工具书PowerPoint_演示文稿(1)

古书流传过程中,因不断复制,往往会产生几 种甚至多种文字有出入的不同传本。清代由于 考据学的兴盛,读书人很讲究所读之书的版本。 要求目录之书提供收录之书的版本信息。但 《四库提要》这样一部重要的目录著作却没有 这方面内容。
《增订四库简明目录标注》,清邵懿 辰著,邵章增订。


清代中叶以后,读书人、藏书家重视版本,不仅仅是 宋元珍本,一般的明清本也得到关注,于是有人利用 《简明四库目录》,在其上批注版本方面的内容,注 明每书有一些什么版本,正好解决和弥补了《四库提 要》不注版本的缺憾。这种清人批本有数种。邵懿辰 为清代道咸时人,其批本以《四库简明目录标注》为 名,是同类中流传最广的一种。后经多人增补,其孙 邵章汇集。除补注版本外,还增补了多种《四库》未 收之书。后正式出版时以《增订四库简明目录标注》 为名。 中华书局上海编辑所1959年出版,1979年上海古籍 出版社修订重印。附有书名著者索引。

庚子乱后,八国联军攻占北京,强迫清廷签订《辛丑条约》,索 取了大笔赔款,即所谓“庚子赔款”。民国初年,各国退还部分 赔款,主要用于文化教育,如创办学校、招收选送留学生等。日 本于1925年用退还款项,在北京创办“东方文化事业委员会”, 组织一批中国学者(其中大多是满清遗老)编写一部大书—— 《续修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分类编排体例均仿照《四库提要》。 收录范围自清乾隆以后直到民国初年,时间上与《提要》相衔接。 此外还收进《四库提要》未收的若干种乾隆以前的著作,主要有 佛教和道教典籍,部分明人著作,部分禁毁书,有名的戏曲小说 等,可以部分补充《四库提要》的不足。但也不著录版本情况。 台湾商务印书馆1972年影印原打印稿,收10070种,总数与《提 要》基本持平。原稿本藏中国科学院图书馆,现经整理已印行, 共收书32960余种,是《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的3倍多,比之台湾 商务本,内容完备远过之。 济南齐鲁书社1996年影印原稿本。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础,以知見、私藏和國家珍貴古籍名錄為補充, 從20餘種目錄文獻中,整理收錄了40餘萬書目知識 條目,今后還將繼續擴充數據量,提高數據質量 。
最先进的計算機技術,劃時代的目錄知識 服務系統——重構書目數據,按知識特點多维
度分析書目,挖掘海量書目數據背後隱藏的知識 ,為用户提供知識。
基於專家知识的古代文獻業務軟件——為圖
面向對象的技術:MVC
結構功能——古籍文獻本體層次
本体元 品种 版本 印次 复本 内容
結構功能——系統功能
中国历代典籍总目 总体功能结构
信息发布
业务处理
基础服务系统
安全系统
系统管理
阅读
分析

书复


目 合责书书

浏 检任年目

览 索者代层分
相分次析
关布聚报
性统类表
分计分

析分析
联标表

信签格
息浏浏
為全國古籍普查工作提供業務工具,提高其工作 效率和品質。
為文獻、歷史和考古等專業研究人員開展科研工 作提供有效的幫助。
為文化事業工作提供有效幫助。
古籍目錄知识導航子系統
標準分類導航:經部、史部、子部、集部 、叢部
原目出處導航:歷史著錄、館藏著錄、古 籍整理目錄、珍貴古籍名錄
成書時代導航:夏、商、周、秦… 版本類型導航:稿本、寫本、抄本、刻本
知識關聯
分類知識關聯 責任者知識關聯 責任时间知識關聯 總目子目知識關聯
古籍目錄专家语义分析子系統
責任者相關性分析 書目時代分布統計 書目記錄層次聚類分析
品種聚類 版本聚類 印次聚類 藏本聚類
用戶子系統
用戶評價交流 用戶藏書閣 用戶安全管理
幫助子系統
使用自助 离线帮助
配 置
报 警
统 计
访 问 分 析
状 态 分 析
应 用 配 置
日 志 配 置
服 务 器 配 置
数 据 访 问 配 置
展望未來
一期項目
2008年1月至2009年9月完成一期項目建設 入庫書目書籍30種 處理書目48萬條 形成切分260萬部書目 完成了系統設計與開發
二期項目(未來)
構建完善的文獻本體,形成與其他本體融合 入庫200種書目書籍,處理書目約300萬條,形成近1000
資料系統性強,資料規模大。新型資料模 型能夠全面描述書目資訊。
基於Java技術構建的WEB服務系統
用戶學習和交流的平臺
意義與作用
保護和弘揚中華文明的需要,使用戶可以完整系 統地瞭解中華文明發展的脈絡,便於針對個人需 要有計劃有步驟地展開學習。
古籍數位圖書館的重要組成部分——古籍數位圖 書館提供的基礎性知識型服務;建立古籍書目知 識模型和為古籍數位圖書館其他知識服務的基礎 。
書館古籍編目、整理、保护以及研究咨詢提供業 務支持。
特點
知識分析的創新——實現文獻特徵的各關 係多維分析
知識導航,使用簡單便利。書目資訊關聯 詳盡,知識獲取效率高。
檢索功能強大,使用方便;分類語義檢索 ,技術先進;檢索結果有序組織,全面掌 握書目分佈情況;檢索方案可實現固化, 達到知識共用。
萬部書目 完成品種認同 構建文獻、人物、地理、時代可視化動態模型 爲“數字文獻學”學科建設開創新天地
回填excel文档
数据人员校对回填 后 excel文档
认同人物
校对数据入库
人名规范化
机构名规范化
认同机构
按书目书生成 知识库数据
如果书目有藏地,需要按藏地拆分条目
规范化时名
认同时间
拆分实体表
拆分查询表
合并知识库
生成索引库
生成条目显示 名称
生成聚类分析 数据
生成各类导航 数据
生成各类分组 数据
生成责任者相关 性分析数据
安 平 控 分 检管管配恢



台一 台
全 衡 制 析 查理理置复



典文 绩流进工 籍 本 效程度作 数 辅 考控控规 据 助 核制制划 生 处
成理
数 据 交 换
报 表
全 文 检 索 引 擎
数 据 格 式 转 换
字 符 集 处 理
文 件 系 统
Session IO
用行功数用
户为能据户
身安授授授
管 理
、活字本等等 版本時代導航:唐、宋、元、明、清 藏地導航:中國、日本、韩国、美國、英

古籍目錄语义檢索子系統
高級條件檢索
多維條件檢索 歷史條件檢索 簡繁通檢
全文檢索
檢索內容分詞 簡繁通檢
知識固化共用 檢索結果智能分組排序 檢索歷史回顧
書目知识流覽子系統
詳盡的內容瀏覽
按照層次顯示書目信息 提供知識關聯鏈接
中國歷代典籍總目
張志清 2010年8月10日·國家圖書館
國史藝文志
國史 e 文志
自动生成xml 格式数据文档
生成excel格式 数据文档
數字時代的文獻整理
excel格式数据 录入数据库
发现录入错误
修改excel数据
自动抽取责任 信息
自动抽取版本 信息
自动抽取分类 信息
数据人员纵向 校对
发现问题
文化史研究的新課題
——法家與道家
文學史研究的新課題
——李白與杜甫
核心技術
語義本體技術
參照國際圖聯的FRBR,按古籍書目學層次建立 古籍文獻本體
自然語言處理技術
採用自然語言處理技術自動加工書目資料 古代漢語知識庫
數據挖掘技術
在構建古籍文獻本體的基礎上,完成聚類和分 類分析
軟件工程技術
份 验 证
全 控 制
权 控 制
权 控 制
权 控 制
用系 报统户统 警计日日
志志
著 录 编 辑
自 动 标 注
版 本 认 同
审 核 校 对
数 据 版 本 控 制
生 僻 字 处 理外源自字字符 处与

ExtB
UCS-4
统统 计计 图表 表格
处 理
异 体 字 对 照
简 繁 对 照
恶恶 意意 代访 码问 拦拦 截截
导览览

标 准 分 类 导 航
原 目 出 处 导 航
成 书 时 代 导 航
版 本 类 型 导 航
版 本 时 代 导 航
藏 地 导 航
检 索 导 入 导 出
检 索 历 史 管 理
查 询 构 造 器





访数 基
用 负 授 行 日权用系备


个 门 问据 础
户 载 权 为 志限户统份


性 户 平统 平
分组包括: 按原目分组 按书名分组 按责任者分组 按藏地分组
导航包括: 标准分类导航 原书分类导航 版本类型导航 成书年代导航 版本时代导航
藏地导航
數字時代的展示平臺
一、館藏分佈 二、源流發展 三、文化形態 四、中華文明史 五、人類文明史
數字時代書目文獻整理工具
數字時代書目文獻整理工具
目標
權威漢籍目錄專家知識庫:全球收錄最廣 、數據最全——以史志、官修和館藏目錄為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