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和磁》教学设计
小学科学教案:《电和磁》教学设计
3.1《电和磁》(一)教材分析《电和磁》选自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第一课。
本课的安排是“重演”科学史上著名发现电磁现象的过程,让学生“发现”通电导线能使小磁针偏转,从而认识电可以产生磁。
主要围绕两个活动展开:第一,指导学生做科学家奥斯特做过的实验——通电导线使指南针偏转,经历对新现象进行分析、解释的思维过程。
第二,做通电线圈使指南针偏转的实验。
用线圈代替直导线做电产生磁实验,为理解电磁铁原理打下基础,也为研究玩具小电动机埋下伏笔。
同时,本课作为《能量》单元的起始课,要求适当渗透能量转换的思想,为本单元后续学习奠定基础。
(二)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此课之前已有一定的知识基础,他们已经对电路知识和磁铁的性质有了初步的了解,这些都为学生本课研究电和磁现象奠定了基础。
多角度地了解电流产生了磁性,学生会有一种强烈的探究愿望。
(三)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科学概念:电流可以产生磁性。
2.过程与方法:做通电导线和通电线圈使指南针偏转的实验,并能够通过分析建立解释,得出通电导线、通电线圈与指南针偏转的内在关系。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仔细观察、善于思考的科学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电流可以产生磁性。
教学难点:对通电导线使指南针发生偏转的现象通过分析做出解释。
教学准备:第一组:学生电源、小灯泡、灯座、开关、导线3根、指南针第二组:长约150厘米的绝缘导线。
教学过程:一、影响指南针偏转的因素1、引入:请同学们看大屏幕,这是什么?(投影仪出示指南针)说明:当它静止的时,指南针能够指示南北方向。
因为指南针里面其实是一枚磁铁,可以叫它小磁针。
如果不用手碰它,你会发现小磁针不偏转。
2、讨论:不碰指南针,你有什么办法使小磁针发生偏转吗?(1)根据学生的想法师演示验证:①出示一枚铁钉:把铁钉的两端分别靠近指南针的一端。
②出示一块磁铁:把磁铁的两端分别靠近指南针的一端。
(2)思考:我们发现铁和磁铁都能使小磁针偏转,有没有不一样的地方?3、归纳:磁铁和铁能使小磁针发生偏转,但是偏转的情况还是不同的。
新教科版六年级上册科学《电和磁》教案
《电和磁》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科学概念:电流可以产生磁性。
过程与方法:做通电直导线和通电线圈使指南针偏转的实验,能够通过分析建立解释。
情感、态度、价值观:在实验过程中小组合作,善于思考探究,能感受到探究的乐趣。
感悟科学就在身边,只要做有心人,谁都能有所发现。
【教学重点】如何让通电导线使指南针发生偏转的现象更明显实验讨论和设计【教学难点】通电直导线使小磁针发生偏转实验的提出、操作、观察和解释。
【教学准备】1.小组准备:一号新电池、电池盒、开关、小灯泡、灯座、导线、指南针、长导线2.教师准备:演示用指南针1个、条形磁铁一块,铁钉一枚、课件等。
【教学过程】一、导入1、投影仪出示指南针:我们已经知道指南针的指针就是个小磁铁,在不碰到指南针的前提下,你有什么办法让小磁针动起来?2、磁铁和铁为什么能影响小磁针?。
(磁铁具有磁性,磁针能吸引铁质材料)3、出示一根铜导线:铜导线能使指南针发生偏转吗?4、出示暗盒:将导线两端接入“暗盒”,观察导线靠近小磁针的变化。
5、揭秘暗盒的秘密:(观察“暗盒”中的装置,实际是一个点亮灯泡的简单电路)。
二、通电导线周围有磁性1、要想做这个实验,大家得先组装一个点亮小灯泡的基本电路,先试一试灯泡会不会亮。
出示幻灯片(实验要求:(1)双手拿住长导线,拉直靠近指南针的上方,与磁针的方向一致。
(2)闭合开关接通电流,小磁针的状态?并画出。
断开电流,小磁针的状态?)2、学生合作组装电路,师巡视。
3、交流:通过实验,你们看到了什么现象?(接通电流,指南针偏转;断开电流,指南针又回到原来的位置。
)4、什么原因使小磁针发生了偏转呢?5、小组讨论,全班交流6、教师小结,电流产生了磁,以奥斯特故事揭题。
三、让小磁针偏转明显1、刚才实验中的小磁针偏转角度比较小,有没有办法增大磁力使小磁针偏转更明显呢?2、小组讨论。
3、汇报交流预设:①增加电池②短路③加粗导线④出去绝缘层⑤增多导线4、小组协商选择进行实验,并画出通电后磁针的位置,与前面实验中的磁针位置进行比较。
小学科学31《电和磁》(教案)
小学科学31《电和磁》(教案)电和磁力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无处不在,电灯的亮起、手机的充电,甚至是铁石吸附在一起都与电和磁力有关。
在小学科学教育中,了解电和磁的基本原理,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实验能力,是重要的任务之一。
本教案将带领学生通过实验探索电和磁的奥秘,激发他们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一、教学目标1.了解电和磁的基本概念和特性;2.通过实验探索电和磁的相互关系;3.培养学生观察力、实验能力和科学思维。
二、教学准备1.教学素材:电池、电线、铁石、小灯泡、磁铁、铁钉等;2.教学工具:投影仪、实验器材。
三、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提问的方式激发学生对电和磁的认识:“你们日常生活中遇到过哪些与电和磁有关的现象?”请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并积极参与讨论。
2.知识讲解(15分钟)通过投影仪展示电和磁的概念和基本特性,并与学生进行互动。
让学生理解电是由电子带电粒子组成,而磁是由磁性物质产生的力。
3.实验探究(40分钟)(1)实验1:用电池点亮小灯泡- 将一个小灯泡接在电池的两极上,问学生会发生什么现象?引导学生进行实验,观察灯泡是否亮起,并让学生解释原因。
- 提示学生观察灯泡和电池连接的方式,引导他们得出电流能导致灯泡亮起的结论。
(2)实验2:磁铁吸附物体- 给学生提供一个磁铁,让他们尝试用铁石吸附其他物体。
- 引导学生注意观察磁铁和物体之间的相互关系,发现磁铁只能吸附铁质物体。
(3)实验3:电流和磁铁的相互作用- 将一个长细铁丝穿过一个木细棒上的纸卷,在纸卷的两端插入电池的正负极。
- 引导学生讨论观察到的现象,发现铁丝变成了一个磁铁。
4.知识总结(10分钟)请学生回答以下问题:(1)什么是电?什么是磁?(2)电能产生什么现象?磁铁能产生什么现象?(3)电和磁有什么相互关系?五、教学延伸1.请学生设计自己的实验,探索其他与电和磁有关的现象。
2.组织学生参观科技馆或实验室,进一步了解电和磁的应用。
六、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电和磁的基本概念有了初步的了解,并通过实验亲身体验了电和磁的相互关系。
《电和磁》教案(精选9篇)
《电和磁》教案(精选9篇)《电和磁》教案篇1【教学目标】科学概念:电流可以产生磁性。
过程与方法:做通电直导线和通电线圈使指南针偏转的试验,能够通过分析建立解释。
情感、态度、价值观:体验科学史上发觉电产生磁的过程。
意识到留意观看、擅长思索品质重要。
【教学预备】1. 同学自备:一号电池2. 老师预备:电池盒、小电珠、灯座、导线、指南针【教学过程】(一)导入100多年前,人们对电和磁的了解非常的有限。
在一次偶然的状况下,丹麦科学家奥斯特发觉了一个有关电和磁的隐秘。
你们想知道这个隐秘是什么吗?今日我们就一起来重现历史上那个宏大的时刻。
(板书课题:电和磁)(二)通电导线和指南针1. 奥斯特当年正在用一个简洁的电路做试验。
桌上有老师预备的材料。
请你们先用这些材料组装一个简洁电路。
2. 同学活动3. 当时在奥斯特的试验桌上放着指南针。
这个指南针的指针一头指着北,一头指着南。
当接通了电源的导线靠近它时,奥斯特突然发现一个现象……你们想试一试吗?4. 同学活动5. 有什么发觉?对这个发觉你们有什么解释?6. 通过短路的方式,你们会发现更加明显的现象。
再试试。
(三)通电线圈和指南针1. 奥斯特在发觉了这个现象之后,连续几个月把自己关在试验室里想知道这是为什么?他又做了几百次类似的试验。
其中就有这样一个试验。
像P49那样把导线绕成圈,然后通上电。
用它来靠近指南针,又会发觉什么?2. 同学活动3. 汇报:你们又有什么发觉?在哪种状况下指南针偏转的角度大?4. 经过这些试验之后,奥斯特虽然没有做出太多的解释。
但是他却用铁的事实证明白:电可以产生磁。
随后他的发觉又得到了牛顿等科学家的进一步证明和进展。
为我们解决了许多生活中的问题。
5. 考大家一个问题:你今日带来的电池里还有电吗?能用什么方法证明?《电和磁》是教科版学校《科学》六上《能量》单元第三单元第一课时,统领并开启本单元,继而讨论电磁铁、小电动机、电能和能量、能量与太阳等小主题。
《电和磁》教学设计(精选3篇)
《电和磁》教学设计(精选3篇)一、教学内容本课的教学内容是《电和磁》,课程内容包括电的特性和行为,磁的有关概念,电磁学等。
让学生了解电、磁的本质和有关规律,培养学生对物理的思维习惯,激发学生的研究活动的热情,为未来深入研究物理相关理论打下基础。
二、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 掌握电物理量和电动势的概念;2. 了解电流、电阻、电动势和电流密度的具体内容;3. 提升电磁学中相关量的理解能力;4. 理解磁场对空间物体形势的影响;5. 探究电动势、磁场和磁源之间的联系。
(二)能力目标:1. 能够从物理性质出发,分析和解决物理实验现象;2. 能够利用实验数据,建立电学和磁学理论;3. 能够运用电学和磁学模型,阐述空间物体的运动;4. 夯实电磁学基础,培养科学研究思维。
三、教学方法(一)理论讲授法:如果仅仅使用一般的理论概念作为教学起点,就会给学生造成负担。
因此,需要充分论证各个理论概念的实际运用效果,从而为学生构建一条理解理论的历程,带给学生理论认识的深刻体验。
(二)讨论法:为学生提供一个发表个人意见的环境,使得学生能够在同伴伙伴讨论中互相尊重,进行理论建构和改变。
(三)实验法:将实验作为物理学家学习、探索和使用电和磁定律的重要方法,在实验中,通过量测和数据收集,观察实验现象,探究数据规律,从而推导出物理定律。
四、教学过程(一)教师布置课题,引导学生思考与体验通过描述实验现象,让学生尝试认识、搞清楚助磁器在空调机器运行时存在的特殊作用,借此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
(二)探究、讲解和讨论物理概念通过具体实验,教师引导学生探究、讲解和讨论物理概念,学习电动势和电流、磁场和磁感应等相关内容,帮助学生理解电和磁的物理内容。
(三)学生自主实验通过翻阅书籍、普及物理知识和学习实验课本,学生能在老师指导下完成各项实验,获得实验成果,从而形成对物理实验结果的客观认知,以及对电和磁相关知识的认知。
(四)教师评价和反馈根据学生实验结果,教师可以给予具体的评价和反馈,来总结运用物理概念的效率,帮助学生调整实验过程中的不足,"}激励学生认知物理模型的能力。
小学科学电和磁(教案)
小学科学电和磁(教案)【教案:小学科学电和磁】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了解电和磁的基本概念及其相互关系。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观察、实验和探究的能力,提高小学生对电和磁现象的认识和理解。
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实验守则意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电和磁的基本概念,掌握电和磁的区别和联系。
2.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观察、实验和探究的能力,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理解电和磁的原理。
三、教学过程1. 导入(10分钟)通过举例让学生回顾电和磁的常见现象:电灯亮了、电风扇转动、磁铁吸引金属等。
引出问题:这些现象和物体有什么关系?2. 探究电和磁的联系(15分钟)教师将磁铁、导线、电池和铁屑等实物分发给学生,让学生进行自主探究。
学生可以尝试将磁铁靠近铁屑,观察磁铁的吸引力;将导线两端接触电池正负极,观察导线周围是否会产生磁场等。
3. 归纳电和磁的特点(20分钟)通过学生的实验探究,引导学生总结电和磁的特点。
学生可以提出一些结论,如电能带动机械运动,磁能带动金属运动等。
教师及时进行引导和辅助,帮助学生形成对电和磁的认识和理解。
4. 实验验证电和磁的联系(25分钟)教师设计实验,让学生亲自操作并观察实验现象,验证电和磁的联系。
例如,可以设计一个小电动玩具,把导线两端接触电池的正负极,观察玩具的运动情况。
学生可以发现,只有在导线接触电池的情况下,电能才能转化为机械运动。
5. 拓展探究(15分钟)通过实验和观察,教师引导学生思考更多有关电和磁的问题。
例如,为什么只有接触电池,导线才会产生磁场?为什么有些铁物体可以被磁铁吸引?6. 小结与评价(10分钟)教师进行思维导图整理,总结本节课学习的内容。
并与学生一起回答前期提出的问题,检验学生对电和磁的理解程度。
通过个别提问或小组展示的方式,对学生进行评价。
四、教学资源与评估1. 教学资源:磁铁、导线、电池、铁屑、小电动玩具等。
初中物理电与磁教案10篇
初中物理电与磁教案10篇初中物理电与磁教案10篇。
教案课件是每个老师工作中上课需要准备的东西,因此每天老师都会按质按时去写好教案课件。
教案课件写好了,老师教学质量肯定也差不了。
那大家担不担心写不好教案课件?为此,从网络上精心整理了《初中物理电与磁教案10篇》,更多信息请继续关注我们的网站。
初中物理电与磁教案篇1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 1、知道机械运动 2、知道参照物,知道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3、知道匀速直线运动。
水平目标: 1、观察实验水平:能从生活中观察到物体机械运动的实例。
2、思维水平:判断和分析机械运动,结合参照物的知识分析运动和静止的情况。
3、解决实际问题的水平:解释、判断自然界中的运动现象。
情感目标: 1、辩证唯物主义运动观的教育。
2、培养学生科技意识,热爱科学、崇尚科学的思想。
3、利用地球同步卫星的教学渗透爱国主义教育。
教材分析教材从实例中引出了物体运动的问题,并称物体位置的变化为机械运动,再推广到自然界的实例中。
参照物的概念也是由实例引出,并联系实际分析生活和自然界中的实例,要求学生会联系实际判断已知参照物的情况下物体的运动情况和由运动情况分析所选的参照物。
在此基础上,感性的分析了匀速直线运动,并说明物理学研究问题的一种方法,即从简单的问题入手,逐渐深化,最后分析我国发射的地球同步卫星并思考一些问题。
教法建议尽量不加深课本上的内容,而理应多联系实际,提升学生自主学习水平和由实践中学习的习惯,加深一些物理学习方法的体会。
通过讨论引入新课,引导学生思考问题,并直接界定物理学中的机械运动,对于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的学习,理应提出问题,学生讨论,并由此引出参照物的概念,关于参照物的问题要由学生列举实例,学生分析,教师能够做评价,最后总结分析的一般方法。
在本内容的教学中能够使用适当的媒体资料,例如能够用课本的配套录像带"运动的相对性"并回答本节的练习。
匀速直线运动的教学,观察和分析课本上的实例,说明这是近似的匀速直线运动,由学生思考生活和自然界中近似的匀速直线运动,加深学生对匀速直线运动的感性理解,在此基础上给出定义。
电和磁教案优质5篇
电和磁教案优质5篇教案的制定想必每位老师都很熟识了,写教案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让我们在讲课的时候有清楚的思路,下面是范文社我为您共享的电和磁教案优质5篇,感谢您的参阅。
电和磁教案篇1设计意图:妈妈是幼儿最熟识、最亲近的人。
在孩子们的心目中,自己的妈妈永久是最美丽的。
在本次活动中,我们引导幼儿用五彩的毛线摆布出直的、弯的、螺旋形、波浪形等变化多样的线条,来表现妈妈的新发型,以激发孩子们对这种表现手法的奇怪心,从而产生较强的学习爱好。
目标:1.尝试用各种颜色的毛线和其他材料为妈妈设计发型,感受毛线贴画的美。
2.愿意用自己的作品表达对妈妈的喜爱之情。
预备:1.阅历预备:观看妈妈的发型;观赏展现在区角中的各种发型照片。
2.材料预备:(1)贴有空白头像的即时贴,各色毛线、绉纹纸、彩色水笔等。
(2)用即时贴和毛线制作的范例。
过程:一、引导幼儿观赏老师的新发型,激发幼儿的爱好师:老师要过生日了,做了个新发型。
你们觉得怎么样?(幼儿自由争论,老师引导幼儿说说新发型美在什么地方或怎么设计更好看。
)二、引导幼儿讲讲自己妈妈的发型,关心幼儿梳理已有阅历师:刚才你们观赏了老师的发型。
现在请大家讲讲自己妈妈的发型。
(老师引导幼儿从头发的长短、直卷、颜色以及是否有发饰等方面进行表述,体会各种发型的美。
)师(小结):妈妈们的头发有的长、有的短,有的直、有的卷,有的黑色、有的黄色、有的棕红色,有的头发上还有夹子等发饰。
这些发型各有各的美,都很美丽。
三、引导幼儿观看范例,激发幼儿的创作愿望1.老师展现自己为妈妈设计的发型,引导幼儿充分观看。
师:这是我为妈妈设计的发型。
你觉得最美、最好玩的地方在哪里? 2.引导幼儿观看制作材料及制作方法。
师:看一看,老师为妈妈设计的发型是用什么材料做的?是怎么做出来的?(引导幼儿通过观看,发觉毛线是直接粘贴在即时贴上的,发饰是用绉纹纸、泡沫纸、网纱等做出来的。
)3.请个别幼儿尝试毛线的粘贴方法,引导幼儿从头像的头顶部位开头粘贴。
六年级科学电和磁教案
六年级科学电和磁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了解电和磁的基本概念;(2)学会使用电流表和电压表测量电流和电压;(3)掌握电磁铁的制作方法及其应用。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实验探究电和磁的关系;(2)运用控制变量法研究电磁铁的磁性强弱与电流大小的关系;(3)学会合作交流,培养团队精神。
3. 情感态度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科学的热爱和好奇心;(2)培养学生敢于实验、勇于探究的科学态度;(3)认识电和磁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提高学生的科技素养。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电和磁的基本概念;(2)电磁铁的制作方法及其应用;(3)电流表和电压表的使用。
2. 教学难点:(1)电磁铁磁性强弱与电流大小的关系;(2)控制变量法在研究电磁铁磁性强弱中的应用。
三、教学准备1. 实验器材:电流表、电压表、电磁铁、导线、电池、铁钉等。
2. 教学工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等。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复习相关知识,如电流、磁场等;(2)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电和磁之间的关系。
2. 探究电和磁的关系(1)分组讨论,引导学生思考电和磁之间的关系;(2)进行实验,引导学生观察电磁铁的磁性强弱与电流大小的关系。
3. 讲解电磁铁的制作方法及其应用(1)讲解电磁铁的制作步骤;(2)展示电磁铁在生活中的应用实例。
4. 实践操作(1)分组进行实验,让学生动手制作电磁铁;(2)引导学生使用电流表和电压表测量电流和电压。
五、作业布置1. 根据实验结果,分析电磁铁的磁性强弱与电流大小的关系;2. 设计一个简单的电磁铁应用实例,如电磁起重机、电磁继电器等;3. 查阅资料,了解电和磁在生活中的应用。
六、教学评价1. 评价内容:(1)学生对电和磁基本概念的理解;(2)学生掌握电磁铁制作方法与应用的情况;(3)学生使用电流表和电压表测量电流和电压的技能;(4)学生运用控制变量法研究电磁铁磁性强弱与电流大小关系的能力。
电和磁教学设计(共5篇)
电和磁教学设计〔共5篇〕第1篇:电和磁教学设计电和磁教学设计教学设计《电和磁》教学设计六年级廉美娟教材分析“电和磁〞是六上《科学》“能量〞单元的第一课。
本课将“重演〞科学史上著名发现电磁现象的过程,让学生“发现〞通电导线能使小磁针偏转,从而认识电可以产生磁。
增强学生学习活动的探究性、趣味性。
本课有两个活动。
第一、指导学生做科学家奥斯特做过的实验——通电导线使指南针偏转,经历对新现象进行分析、解释的思维过程;第二,做通电线圈使指南针偏转的实验。
用线圈代替直导线做电生磁实验,为理解电磁铁原理打下根底也为研究玩具小电动机伏笔。
学情分析学生在三年级时已研究过简单的磁现象,知道了磁铁的磁性能使放入磁场的磁针发生偏转;而在四年级下册《电》单元的学习,对点亮小灯泡的实验有一定的认识。
学生对小组合作学习也有一定的经验。
设计思路本节课的教学设计思路主要是展现两条主线:一条主线是探究通电导线和小磁针的关系。
另一条主线是探究通电线圈与小磁针的关系。
教学目标1、科学概念:电流可以产生磁性。
2、过程与方法:做通电导线和通电线圈使指南针偏转的实验,并能够通过分析建立解释,得出通电导线、通电线圈与指南针偏转的内电和磁教学设计在关系。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验科学史上发现电产生磁的过程,意识到留意观察、善于思考品质及小组合作学习的重要性,感悟到科学就在身边。
教学重、难点重点:通电后的导线能使指南针发生偏转;电流可以产生磁性。
难点:对通电导线使指南针发生偏转实验的提出、操作、观察和解释。
教学器材准备电池、电池盒、小灯泡、灯座、开关、短导线3根、指南针、长导线教学流程一、导入新课播放电视剧《神探狄仁杰》片段提问:军队行军过程中利用什么指引方向?〔指明学生答复〕用了指南车还是走错了方向,为什么?总结:磁铁的磁性吸引指南针,使指针偏转。
〔板书:磁〕[设计意图:上课之初,利用观看电视剧片段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更好的融入课堂中。
接着有针对性的提问,将学生从视频引入新课的教学中,为后续讨论“通电导线靠近指南针,使指南针发生偏转现象的原因〞奠定理论根底,便于理清思路。
电与磁教学设计戴乐韵
电与磁教学设计戴乐韵电与磁教学设计戴乐韵第 1 篇教学目标:《电和磁》的教学设计科学概念:电可以产生磁。
过程与方法:1.做通电直导线使指南针偏转的试验,并会精确记录试验现象。
2.通过进一步探究,发觉通电导线和指南针之间更多的奥秘。
3.依据试验现象提出问题,并试着说明。
情感、立场、价值观:1.亲历科学史上发觉电产生磁的过程。
2.感受科学发觉和探究过程所带来的欢乐。
3.意识到留意观测、擅长思索的重要,感悟到科学就在身边。
教学重点:说明通电导线使指南针发生偏转的缘由。
教学难点:引导同学多角度的思索问题,解决问题,并能加以运用。
教学预备:每组:1号电池、电池盒、小灯泡、灯座、开关、指南针各1个,导线3根,试验记录单1张。
老师:与同学同样的材料一套,铁钉1枚,黑色纸袋一个,铜导线1根,自制电流检测器1个。
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
〔约3分钟〕1、看实物投影,说一说指南针的特性。
〔小磁针停止晃动后,总是一端指向南,一端指向北。
〕实物投影仪下,老师用一个黑色纸袋〔里面装有一枚铁钉〕靠近小磁针,同学观测现象〔老师依据同学的回答板画试验现象,并板书"磁铁'、"铁'、"偏转'、"复位'〕。
同学猜想纸袋里面是什么?理由是什么?〔板书"箭头'〕2、老师用一根铜导线靠近小磁针。
同学观测现象,并说说磁针为什么没有偏转?二、探究通电导线和指南针的.试验。
〔约32分钟〕1、谈话引出试验〔约1分钟〕1820年丹麦科学家奥斯特在一次给同学的讲演中,偶然将一根导线靠近了指南针,当他接通电源的瞬间,发觉了一个古怪的现象。
当时他特别兴奋,兴奋地差点在讲台上摔了一跤。
后来他闭关3个多月,设计了许很多多试验,从试验中又发觉了许多有趣的现象。
你们想不想也来经受一次奥斯特的发觉之旅?2、试验方法指导〔约4分钟〕〔1〕试验前,先检查电路是否正常,接通电路,灯泡亮起,说明导线中有电流通过,断开电路,灯泡熄灭,说明电路中没有电路通过。
高中物理《电和磁》教学设计
高中物理《电和磁》教学设计高中物理《电和磁》教学设计作为一名老师,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让教学工作更加有效地进行。
那么写教学设计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高中物理《电和磁》教学设计,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高中物理《电和磁》教学设计篇1一、教材分析:1、教材的地位与作用:本节教材是在学生学习了简单的磁现象和电现象的基础上初步揭示电和磁之间的联系的,可使学生了解直线电流和通电螺线管周围存在磁场及它们周围磁场的状态和性质,使学生初步认识磁现象的本质,不但为学习电动机和发电机打下基础,还为以后学习电学等知识培养可持续发展能力。
2、教学内容的特点:本节教材内容是在实验的基础上介绍电流的磁场。
通过奥斯特实验和通电螺线管的实验来概括磁场的存在及磁场方向与电流方向有关的结论,具有较强的探索价值,因此本节内容为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学习能力和创新精神提供了良好的机会3、教学重点、难点:重点是奥斯特实验及其结论。
难点是直线电流变环形电流时磁场的变化及用安培定则判断通电螺线管的极性与电流的关系。
二、学生分析在此之前学生已学了简单的电现象和磁现象的有关知识,对磁极、磁场、磁感线有了初步知识,对学习电流的磁场这一新知识已有了认知基础。
从对磁体周围的磁场的了解到了解电流周围的磁场,学生会有一种强烈的心理愿望,可望了解究竟。
三、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知道电流周围存在磁场,了解直线电流周围磁场分情况,知道通电螺线管周围磁场分布情况并能用磁感线表述。
2、技能目标:会用实验探究问题,用科学方法总结规律,会用安培定则判断电流方向和螺线管磁极。
四、教法与学法教法:问题启发、点拨引导学法:实验探究、讨论归纳五、教学设计:1、引入新课,提出问题:给同学播放电磁起重机工作的视频材料,让学生指出其中运用的物理知识:电和磁,引导学生思考电和磁之间的联系.介绍1820年奥斯特的发现,并指出今天我们利用前人的启示,在课堂上凭借自己的能力来探求究竟:电流周围是否有磁场存在。
教科版科学六上《电和磁》教学设计
教科版科学六上《电和磁》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电和磁》这一章内容主要包括电流的磁效应、电磁铁、磁场对电流的作用、发电机和电动机等知识点。
这些内容涉及到了电和磁的基本原理,对于学生理解现代科技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通过实验、探究、讨论等方式,帮助学生深入理解电和磁的内在联系,提高他们的科学素养。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电和磁》之前,已经学习过了一些电学知识,如电路、电流等,但可能对于磁学知识了解不多。
此外,学生可能对于实验操作有一定的兴趣,但同时也可能存在一定的恐惧心理。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重学生的安全教育和实验操作的引导,同时通过生动有趣的实验和案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电流的磁效应、电磁铁、磁场对电流的作用、发电机和电动机等知识点,掌握电和磁的基本原理。
2.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验、探究、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实验操作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学习电和磁的知识,使学生认识到科学对于现代社会的重要性,增强他们的科技意识和创新精神。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电流的磁效应、电磁铁、磁场对电流的作用、发电机和电动机等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
2.难点:电和磁的内在联系的深入理解,以及相关实验的操作和数据分析。
五. 教学方法1.实验法:通过实验操作,让学生直观地了解电和磁的现象和规律。
2.探究法:引导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发现电和磁的内在联系。
3.讲授法:对于一些难以理解的概念和原理,采用讲解的方式,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
六. 教学准备1.实验器材:电流表、电压表、电磁铁、电线、电池等。
2.教学工具:PPT、黑板、粉笔等。
3.参考资料:相关教材、论文、实验指导书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一些生活中常见的电和磁的现象,如手机充电、电动车启动等,引导学生关注电和磁的存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通过PPT或黑板,向学生介绍电流的磁效应、电磁铁、磁场对电流的作用、发电机和电动机等知识点,让学生对这些概念和原理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电和磁教学设计3篇
电和磁教学设计5【教材分析】本课内容为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能量》的起始课,将“重演”科学史上著名发现电磁现象的思维过程,让学生“发现”通电导线能使小磁针偏转,从而认识电可以产生磁性。
本课有两个活动,第一、指导学生做科学家奥斯特做过的实验——通电导线使指南针偏转,对观察到的现象进行分析、解释;第二,做通电线圈使指南针偏转的实验。
用线圈代替直导线做电生磁实验,为理解电磁铁原理打下基础,也为研究玩具小电动机伏笔。
通过两个活动以及教师的演示实验让学生经历发现现象,联系已有的知识对现象作出合理的假设或推测,通过实验寻找证据进行验证的过程。
要帮助学生真正建构电流产生磁性的概念。
教学目标:1.科学概念:电流可以产生磁性。
2.过程与方法:做通电导线和通电线圈使指南针偏转的实验,并能够通过分析建立解释,得出通电导线、通电线圈与指南针偏转的内在关系。
3.情感、态度、价值观:体验科学史上发现电产生磁的过程,意识到留意观察、善于思考品质的重要,感悟到科学就在身边。
教学重点:通电后的导线能使指南针发生偏转;电流可以产生磁性。
教学难点:对通电导线能使指南针发生偏转的这种现象通过分析做出解释。
教学准备:小组准备:电池盒,电池、导线、小灯泡、小灯座、开关、指南针、实验记录单。
教师准备:小组实验材料一份、课件、磁铁、铁、指南针。
教学过程:一、导入1.不碰指南针你能使小磁针转动起来吗?为什么小磁针会发生转动?(根据学生的想法师演示验证)2.归纳:磁铁和铁能影响指南针,使它发生偏转。
二、发现通电导线可以让指南针发生偏转1、除了上面的磁铁和铁,有没有其它什么方法不碰指南针也让指针发生偏转?2:请学生回忆四年级的知识点亮小灯泡,并用老师给的材料完成点亮小灯泡。
3、学生按要求做通电导线能使指南针偏转的实验。
操作:将指南针水平放在桌子上,等磁针静止后,把我们刚才电路中的一根导线拉直靠在指南针的上方,注意与磁针方向完全一致。
观察:①接通电路之前,小磁针有什么变化?②接通电路后,小磁针有什么变化?③断开电路(打开开关)后,小磁针又会有什么变化?④试试将导线放在不同的地方,小磁针有什么不同?4、交流并分析小磁针偏转现象产生的原因。
六年级科学电和磁教案
六年级科学电和磁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了解电和磁的基本概念;(2)掌握摩擦起电的原理和磁极间的相互作用;(3)学会使用电流表和电压表测量电流和电压;(4)能够设计简单的电路,并观察电流产生的现象。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实验和观察,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2)运用比较、分析的方法,探究电和磁的规律;(3)学会使用科学仪器,提高学生的实验技能。
3. 情感态度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2)培养学生热爱科学、探索未知的情感态度;(3)培养学生珍惜资源、保护环境的意识。
二、教学内容第1节:电和磁的基本概念1. 电荷:正电荷、负电荷、电荷间的相互作用;2. 磁场:磁体的性质、磁极间的相互作用。
第2节:摩擦起电1. 摩擦起电的原理;2. 摩擦起电的实验现象;3. 电荷的转移和中和。
第3节:电流的形成和测量1. 电流的形成;2. 电流的方向;3. 电流表的使用。
第4节:电压的认识1. 电压的概念;2. 电压表的使用;3. 电压与电流的关系。
第5节:简单电路的设计与实验1. 电路的组成;2. 电路的设计;3. 电流产生的现象观察。
三、教学资源1. 教材《科学》六年级上册;2. 实验器材:电流表、电压表、磁体、电线、灯泡等;3. 多媒体教学设备。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讲解电和磁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引发学生对电和磁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2. 教学内容的讲解与实验:结合教材内容,讲解电和磁的基本概念,并进行相关实验演示;3. 学生自主实验与探究: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观察实验现象,总结电和磁的规律;4. 知识巩固与拓展:通过练习题和小组讨论,巩固所学知识,拓展学生的思维;5. 总结与反思: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引导学生思考电和磁在生活中的应用。
五、教学评价1. 学生对电和磁的基本概念的理解程度;2. 学生掌握摩擦起电的原理和实验操作能力;3. 学生能够设计简单电路,并观察电流产生的现象;4. 学生对电流、电压关系的认识。
《电和磁》教案
2.引导与启发:在讨论过程中,我将作为一个引导者,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我会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来启发他们的思考。
3.成果分享:每个小组将选择一名代表来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这些成果将被记录在黑板上或投影仪上,以便全班都能看到。
四、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电和磁》这一章节。在开始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在日常生活中是否注意过电器工作时产生的磁场?”这个问题与我们将要学习的内容密切相关。通过这个问题,我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兴趣和好奇心,让我们一同探索电与磁的奥秘。
(二)新课讲授(用时10分钟)
2.物理观念:帮助学生建立电荷、电流、磁场等基本概念,形成电磁现象的物理观念,提高对自然界规律的认知。
3.科学思维:通过分析电磁现象,培养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进行推理、解释和解决问题的科学思维能力。
4.科学态度与责任:培养学生对电磁现象的敬畏之心,认识到科学技术对生活和社会的影响,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电流和磁场的基本概念。电流是电荷的定向移动,而磁场是由磁体产生的周围空间中的磁力作用。它们在我们的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如电器、通信设备等。
2.案例分析:接下来,我们来看一个具体的案例。这个案例展示了电流在磁场中受力的作用,进而推动电动机工作,实现能量转换。
3.重点难点解析:在讲授过程中,我会特别强调电流的方向判断、磁场性质和电磁感应这三个重点。对于难点部分,我会通过举例和实验演示来帮助大家理解。
-电流的形成:电流是电荷的定向移动,电流大小与电荷量、电荷移动速度有关。
电和磁教案优秀教案6篇
电和磁教案优秀教案6篇教案的制定想必每位老师都很熟识了,在开展教学工作之前,我们必需仔细制定好自己的教学教案,范文社我今日就为您带来了电和磁教案优秀教案推举6篇,信任肯定会对你有所关心。
电和磁教案优秀教案篇1活动目标:1.给宝石博物馆中的宝石进行排列,学习10的减法运算。
2.为皇冠正确的画上宝石数量,喜爱动脑筋。
3.激发幼儿学习爱好,体验数学活动的欢乐,并感受集体活动的乐趣。
4.初步培育观看、比较和反应力量。
活动过程简录:1.复习十以内的分合式以及加法运算--复习10的分合式--10的碰球嬉戏。
2.介绍宝石博物馆--有一个宝石博物馆中有很多的宝石,但是他们都没有摆正确,我们一起来摆一摆好吗?--播放ppt--有三个宝石箱子,工作人员把宝石放进箱子中,可是数量搞错了,我们一起帮他重新放一下。
--第一个箱子应当放几个宝石?为什么?现在有几个?那怎么办?拿掉几个?谁能够用数学算式讲出来。
--其次个箱子应当放几个?我们来数一数工作人员放了几个?他放的对吗?那怎么办?--我们看看第三个箱子中有几个宝石?拿掉几个才能够让它的数量和箱子上的数字一样呢?3.熟悉操作卡--刚刚你们帮了他们一个大忙,但是还有几个问题需要你们帮忙,你们情愿吗?--宝石博物馆里有一个很大的宝石箱子,上面的宝石有规律的排列着,每一排都是十颗宝石,但是工作人员马虎大意,漏放了几颗,你们能够帮他加上去吗?放完宝石后你可以在两边的线上写上数字,这样可以便利检查,看看两边加起来是不是10颗。
--博物馆中还有一个美丽的皇冠,盼望小伴侣们能够把宝石镶到皇冠上,你们会吗?做出下面的减法算式你就能得到答案,知道镶宝石的数量了哦。
幼儿操作,师巡回指导。
操作结束,老师讲评--表扬做得又快又精确的幼儿。
--做错的幼儿进行修改。
活动反思:课文语言简洁,结构严谨,构思颇具匠心。
从课题看,本文的教学重点之一是关于“毁灭”的内容。
然而,纵观教材不难发觉,全文写“毁灭”只用了一个自然段,且文字通俗易懂;描述圆明园从前辉煌却占用大部分篇幅,且难点较多。
六年级上册科学《电和磁》教学设计(精选5篇)
六年级上册科学《电和磁》教学设计(精选5篇)第一篇:六年级上册科学《电和磁》教学设计《电和磁》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科学概念:电流可以产生磁性。
2、过程与方法:做通电导线和通电线圈使指南针偏转的实验,并能够通过分析建立解释,得出通电导线、通电线圈与指南针偏转的内在关系。
3、情感、态度、价值观:体验科学史上发现电产生磁的过程,意识到留意观察、善于思考品质的重要,感悟到科学就在身边。
教学重点:通电后的导线能使指南针发生偏转;电流可以产生磁性。
教学难点:对通电导线使指南针发生偏转的现象通过分析做出解释。
教学准备:学生准备:每组准备2节1号电池、电池盒、小灯泡、灯座、开关、导线3根、长导线一个、胶带纸、小刀、指南针。
教师准备:条形磁铁一个,大指南针一个。
教学过程:一、引入1、教师出示指南针,大家知道这是什么吗?(指南针)师:指南针的指针是用什么做的?(磁铁)指针指向什么方向?师:在不用手碰指南针的情况下,你能用什么办法是指南针动起来?同学上讲台验证。
2、师:条形磁铁有南北极吗?你有办法知道这个条形磁铁的南北极吗?学生回答并上台验证。
并引出磁铁的性质。
3、归纳:磁铁的磁性能影响指南针,使它发生偏转。
刚才的小实验是我们以前学习的磁现象。
(板书:磁)1820年,丹麦科学家奥斯特在一次实验中,偶然让通电的导线靠近指南针,发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
就是这个发现,为人类大规模利用电能打开了大门。
奥斯特到底做了一个怎样的实验?他到底发现了什么呢?大家想知道吗?我们也来做一做这个实验好吗?二、通电导线和指南针1、大家看老师手上的小灯泡,你能用手中的材料使小灯泡亮起来吗?介绍所需的材料。
请两位学生到展示台,其余小组进行组装,教师巡视。
2、请同学说一说电流在电路中是怎样流动的。
是什么使小灯泡亮起来的?(板书:电)3、介绍实验方法:奥斯特就是在这样的一个电路中双手拿住长一些的导线拉直靠在指南针的上方,与磁针的方向一致,你想知道奥斯特发现了什么吗?同学们也来试一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六年级教科版《电和磁》教学设计
大箕中心小学时陆军
教学目标:
1•科学概念,电流可以产生磁性。
2•过程与方法:做通电导线和通电线圈使指南针偏转的实验,并能够
通过分析建立解释,得岀通电导线、通电线圈与指南针偏转的内在关系。
3•情感、态度、价值观:体验科学史上发现电产生磁的过程,意识到
留意观察.善于思考品质的重要,感悟到科学就在身边。
教学重点:通电后的导线能使指南针发生偏转;电流可以产生磁性。
教学难点^对通电导线使指南针发生偏转的现象通过分析做岀解释。
教学准备:
小组准备:1号电池、电池盒、小灯泡1个、灯座、开关、导线
3根(短)、指南针;一根长约150厘米的绝缘导线。
教师准备:学生器材一套;另加条形磁铁一个,废电池一节、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K出示指南针:这是什么?指针是用什么制造的?有什么作用?(指
针停止摆动后,指南针指向什么方向?)
2s不碰指南针,你有办法使小磁针发生偏转吗?(磁铁.铁)
师:可见,磁铁和铁一类的物质能使指针发生偏转。
3、但是,1820年,丹麦科学家奥斯特在一次实验中,发现了一个令
人惊奇的现象。
今天,让我们沿着奥斯特的探究道路,去发现这个现象。
板书:《电和磁》二、合作探究:
(一)通电导线和指南针
1、组装点亮小灯泡的电路。
师:这些你都认识吗?(导线、开关、电池、电池盒)利用这些器材接通电路,点亮小灯泡,你们会吗?谁来试一试?(学生演示)还记得电流流过的方向吗?
2、奥斯特做这个实验时,导线旁有个指南针,我们来看看他是怎么
做的。
实验步骤:A.连接电路, 点亮小灯泡。
断开电路, 双手拿住长一些的导线,拉直靠在指南
针的上方, 与磁针方向一致,如图。
C.接通电路, 观察。
D.断开电路, 观察并完成记录单1。
反复做3次。
师:为了能更有效地完成这个实验,时老师还想给你们一点温馨提示, 实验时尽量少移动指南针,避免指针晃动,影响实验,要把导线移到指南针上方。
对于这个实验还有不明口的地方吗?好!说到不如做到,材料员过来领取材料开始实验吧!
3s分组实验:
4、汇报:实验过程中,你发现了什么?(通电导线靠近指南针,磁
针发生偏转。
)
5s什么原因使磁针发生偏转了呢?
磁针偏转与电流有没有关系?(有)理由?(通电前磁针没偏转,导线是铜的。
)电流是如何使小磁针偏转的呢?(提示「磁针是磁铁做的,磁铁和铁能使它偏转。
)师:通电导线周产生了磁,从而干扰了磁针。
(二)短路大电流使偏转现象更明显
1、实验中,小磁针偏转角度很小,你有办法让实验现象更加明显吗?
(多用几节电池,通电线圈等)师:多用几节电池有什么好处?(电流变大)只用一节电池有办法让电流变大!像这样,电流从电池正极流出,没有经过小灯泡,直接流到电池负极的现象叫做短路。
短路的时候,电流很大。
但是,我们要注意…
2、短路电路和指南针。
实验步骤:用短路的方法做通电直导线和指南针的实验° 温馨提示.电路短路,电流很强,电池会很快发热。
所以只能接通一下,马上断开,时间不能长。
学生实验: 汇报:你的发现?怎么解释呢?
师:短路电路使实验效果更加明显。
电流越大,磁性越强。
(三)通电线圈和指南针温馨提示:
A、做一个线圈.用导线在手指上绕10圈左右取下,固定线圈,引出
B、给线圈通上电流。
Cs观察并完成记录单3。
思考:线圈怎么放,磁针偏转角度最大?
学生实验: 汇报:通电线圈使磁针偏转角度更大。
且线圈立着放,指南针套在线圈里时,偏转角度最大。
教师:通电线圈比通电直导线产生的磁性更强。
三、拓展延伸:
老师这里有一块废电池,它无法点亮小灯泡,那它还有电吗?你能用
今天所学的知识来检测一下吗?(说说其中的道理)
四.课堂小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电流可以产生磁性。
)
对于“电和磁”,你还知道些什么?还想知道什么?四.布置作业: 阅读奥斯特的相关书籍。
五、板书设计:
1、电和磁
通电导线
指南针偏转
通电线
电流可以产生磁性
实验3:通电线圈和指南针
温馨提示:
A、做一个线圈.用导线在手指上绕10圈左右取下,固定线圈, 引出导线。
B、给线圈通上电流。
Cs观察并思考:线圈怎么放,磁针偏转角度最大?
我的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