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生产危险源辨识控制

合集下载

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控制措施管理程序

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控制措施管理程序

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控制措施管理程序是企业建立和执行安全管理体系的重要内容。

该程序主要包括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控制措施的制定和管理。

以下为具体描述。

一、危险源辨识危险源辨识是指识别和确定可能对安全生产造成伤害或场所、设备引发事故的因素和条件。

企业应该通过以下步骤进行危险源辨识:1. 收集信息:企业应当收集与其生产过程、设备、物质等相关的危险源信息。

2. 列表化危险源:根据收集到的信息,企业需要将危险源进行分类,并制作成清单或者图表。

3. 确定危险源的特征:对于每一个危险源,企业需要明确其特征,比如危险源的性质、来源、可能引发的事故类型等。

4. 评估危险源的严重性:企业需要对每一个危险源进行评估,确定其对人员、财产和环境造成的潜在危害程度。

二、风险评价风险评价是指对危险源辨识的结果进行综合分析和评判,确定危险源对安全生产的风险程度。

以下是风险评价的步骤:1. 识别潜在事故:企业应该根据危险源的特征和潜在危害进行分析,识别可能引发的事故类型。

2. 评估风险概率:企业需要根据历史数据、统计分析等方法,确定危险源引发事故的概率。

3. 评估风险后果:企业需要确定危险源引发事故后可能给人员、财产和环境造成的损失。

4. 综合评价风险:企业根据概率和后果的评估结果,综合评价危险源的风险程度。

三、控制措施管理控制措施管理是指对危险源风险进行控制和管理,减少事故的发生和损失的发生。

以下是控制措施管理的步骤:1. 制定控制措施:企业根据危险源的风险程度,制定相应的控制措施,比如对危险源进行改造、使用安全设备、建立安全制度等。

2. 实施控制措施:企业需要将制定的控制措施付诸实施,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加强对危险源的控制。

3. 监督控制措施的执行:企业应该建立监督机制,对控制措施的执行情况进行监督和检查,及时发现和纠正问题。

4. 完善控制措施:企业应不断总结经验,及时完善和改进控制措施,提高安全生产管理水平。

通过以上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控制措施管理程序的实施,企业能够有效地识别和评估危险源,制定和实施相应的控制措施,从而降低事故的发生概率和事故损失的程度,保障企业和员工的生命财产安全。

危险源辨识及如何控制风险

危险源辨识及如何控制风险

危险源辨识及如何控制风险一、什么是危险源?危险源是指可能引起伤害、疾病或其他健康危害的物质、能量、环境因素和人的行为等因素。

危险源分为物理危险源、化学危险源、生物危险源、心理危险源和人为危险源等五类。

二、危险源辨识的重要性危险源辨识是一项极其重要的工作,其目的是更好地保障员工的健康与安全。

只有全面准确地辨识出各种危险源,才能采取有效的控制措施,从而避免事故的发生。

三、如何进行危险源辨识危险源辨识通常需要通过一系列的步骤来完成,这些步骤包括:1. 收集信息需要了解一些有关该类型的危险源的信息和知识,包括危险源的性质、类型及其危害等方面的知识。

2. 识别潜在的危险源在实际工作场所中,需要通过对现场环境、工作流程和设备等方面的分析,来识别可能有潜在危险源存在的地方。

3. 评估危险源的危害程度为了深入了解危险源的危害程度,需要对其进行评估。

使用专业的评估方法,可以更加科学地评估危险源的危害程度,进一步明确其风险等级和危害程度。

4. 为危险源设置合理的控制措施在评估了危险源的危害程度之后,需要根据危害程度的大小,适当选择合理的控制措施来进行处理。

5. 创建详细的记录在危险源辨识结束后,需要对其进行综合分析,并进行详细的记录,包括危险源的类型、位置、危害性质、影响范围和控制措施等方面的记录。

四、如何控制风险在危险源辨识完成后,还需要采取有效的控制措施来降低危险源带来的风险。

具体来说,控制风险的方法包括:1. 工程控制工程控制是通过改变机器、设备、材料、结构和环境等方面的因素来控制危险源的危害程度。

例如:使用自动化生产设备、改变工艺流程、提供合适的工具设备等方法。

2. 行政控制行政控制是指通过规章制度、安全教育、培训、考核和监管等手段来控制危险源的危害程度。

例如:制定标准的操作流程规定、建立健全的安全管理制度、实行安全生产教育,开展应急演练等方法。

3. 个人保护个人保护主要是指提供必要的个人安全装备和保护用品等,以降低危害的程度。

安全生产危险源辨识管理制度(三篇)

安全生产危险源辨识管理制度(三篇)

安全生产危险源辨识管理制度一、制度目的为了加强安全生产管理,减少和防止事故的发生,提高企业的安全生产水平,制定本制度。

该制度旨在规范企业对于危险源辨识的管理,建立健全危险源辨识的工作机制和责任制度,确保危险源得到有效的识别、评估和控制。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企业内所有的生产设备、工作场所以及危险化学品等可能存在的危险源的辨识管理。

三、工作内容1. 危险源辨识企业应当组织专业人员对于各类危险源进行辨识,包括但不限于设备设施、工艺流程、物质材料、作业操作等。

辨识应当全面、细致,对存在的危险源进行清晰的描述和分类。

2. 危险源评估对于辨识出来的危险源,企业应当进行评估,确定其对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的危害程度,并按照评估结果对危险源进行分级。

3. 危险源控制根据危险源评估的结果,企业应当制定相应的控制措施,对危险源进行控制和管理。

措施包括但不限于技术控制、管理控制和个体防护等。

4. 安全培训企业应当定期对员工进行安全培训,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安全操作能力,使员工能够正确使用控制措施,避免事故的发生。

5. 监督检查企业应当建立相应的监督检查机制,确保危险源的辨识和控制工作得到有效落实。

监督检查可以由专门的安全生产管理部门或委派的安全专责人进行。

四、责任制度1. 企业负责人应当对安全生产工作负总责,确保危险源辨识工作的开展和落实。

2. 安全生产管理部门负责协助企业负责人对危险源辨识工作进行组织和管理。

3. 相关部门和岗位负责人应当按照职责进行危险源的辨识、评估和控制工作。

4. 所有员工都有安全生产责任,应当加强安全意识, 积极参与危险源辨识工作,并按照规定正确使用控制措施。

五、违反制度的处理对于违反本制度的行为,将依照相关安全生产管理制度进行处理,包括但不限于责令改正、停产整顿、停职检查、降职或辞退等。

同时,如造成人身伤害或财产损失,还将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六、制度的修订和宣传对于本制度,企业应当定期进行修订,保持与实际工作的一致,并在企业内进行宣传,确保员工了解和遵守相关规定。

企业安全生产中的危险源辨识与控制

企业安全生产中的危险源辨识与控制

企业安全生产中的危险源辨识与控制企业安全生产是保障员工生命财产安全的重要环节,而对于危险源的辨识与控制则是确保安全生产的关键。

本文将就企业安全生产中的危险源辨识与控制进行探讨,并提出相关的解决办法。

一、危险源辨识危险源是指可能对企业员工、设备和环境造成伤害、损失或危害的因素。

通过对危险源的科学辨识,企业可以及早发现潜在的风险,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控制。

1. 规章制度管理:企业应制定安全生产管理规程和操作规范,明确员工的职责和权益。

同时,员工应严格遵守规章制度,确保生产过程中的安全环境。

2. 安全设备维护:企业必须安装、维护和更新各类安全设备,如消防设施、报警装置、防护装备等,以应对各类意外事故。

3. 工艺流程优化:对于危险源集中的工艺环节,企业应进行工艺流程的优化,通过改进操作方法、引入自动化设备等手段,减少人为操作引发的事故风险。

4. 定期检查与评估:企业应设立安全检查与评估机制,定期对危险源进行检查和评估。

及时发现潜在的危险源,并采取措施防范事故的发生。

二、危险源控制危险源的辨识只是第一步,控制危险源才能真正降低事故的发生概率。

以下是常见的危险源控制方法:1. 预防为主:企业应采取预防为主的原则,通过技术手段、管理手段等措施,降低危险源的存在和发生。

2. 建立应急演练机制:企业应建立健全的应急演练机制,包括灭火、疏散等各类应急预案。

定期进行演练,提高员工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3. 综合防控措施:企业应采取综合防控措施,包括技术防范、物理防范、管理防范等手段。

通过多种手段的综合应用,提高安全防护措施的效果。

4. 风险评估与预防:企业应对危险源进行风险评估,根据风险等级确定相应的预防措施。

并对控制措施进行监督和检查,确保措施的有效实施。

三、解决办法为了更好地实施危险源辨识与控制,企业可以采取以下解决办法:1. 加强安全培训:企业应加强对员工的安全培训,提高员工对于危险源的辨识能力和危险源控制的意识。

如何有效辨识和控制危险源保证安全生产

如何有效辨识和控制危险源保证安全生产

一、危险源定义及存在形式危险源是可能导致死亡、伤害、职业病、财产损失、设备损坏、工作环境破坏或这些情况组合的根源或状态。

严格的说危险源是指一个系统中具有潜在能量和物质释放危险的、可造成人员伤害、在一定的触发因素作用下可转化为事故的部位、区域、场所、空间、岗位、设备及其位它的,实质是具有潜在危险的源点或部位是爆发事故的源头,是能量、危险物质集中的核心,是能量从那里传出来或爆发的地方。

危险源存在于确定的系统中,不同的系统范围,危险源的区域也不同。

例如,从我矿范围来说,具体的一个单位(如火药库、油库)就是一个危险源。

而从运转系统来说,可能是某个队、班组(如91吨载重汽车运输队、穿爆班)就是危险源,一个队、班组系统可能是某台设备、设备中的某一部位(如91吨载重汽车、氧气瓶、空压机安全阀或汽车轮胎)是危险源,一个班的特殊工种作业(如电工作业、吊装作业等)就是一个危险源。

因此,对于分析危险源应按系统的不同层次来进行。

二、危险源特点危险源应由三个特点构成:潜在危险性、存在条件和触发因素。

危险源的潜在危险性是指一旦触发事故,可能带来的危害程度或损失大小,或者说危险源可能释放的能量强度或危险物质量的大小。

危险源的存在条件是指危险源所处的物理、化学状态和约束条件状态。

例如,物质的压力、温度、化学稳定性,盛装压力容器的坚固性,设备所固有的设计缺陷,周围环境障碍物等情况。

触发因素虽然不属于危险源的固有属性,但它是危险源转化为事故的外因,而且每一类型的危险源都有相应的敏感触发因素。

如设备所固有的危险源得到释放,人员的违章操作是触发因素,如易燃、易爆物质,热能是其敏感的触发因素,又如压力容器,压力升高是其敏感触发因素。

因此,一定的危险源总是与相应的触发因素相关联。

在触发因素的作用下,危险源转化为危险状态,继而转化为事故。

三、危险源与事故隐患的关系露天煤矿中的危险源与事故隐患。

第一类重大危险源(危险物质):露天煤矿生产系统中,有发生重大生产事故可能性的危险物质、设备、装置、设备或场所。

重大危险源辨识、控制管理制度(4篇)

重大危险源辨识、控制管理制度(4篇)

重大危险源辨识、控制管理制度一、背景在现代工业生产过程中,存在着各种各样的危险源,这些危险源可能对工人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构成严重风险。

为了减少事故发生的可能性,保障工人的安全与健康,必须对工作场所的危险源进行辨识、控制和管理。

本制度的目的是在工作环境中明确重大危险源的辨识、控制和管理措施,减少事故发生的风险。

二、辨识重大危险源的范围与方法1.辨识范围重大危险源的辨识应覆盖工作场所的各个环节和岗位,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方面:(1)设备和设施:对设备的制造、安装和日常运行进行辨识;(2)物质和化学品:对工作场所使用的化学品和危险物质进行辨识;(3)作业流程与方法:对工作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风险进行辨识;(4)人为因素:对人员的行为和操作可能引发的危险进行辨识。

2.辨识方法(1)文献资料收集:收集相关的技术规范、操作手册、安全数据和事故案例等文献资料;(2)实地勘察:对工作场所进行实地勘察,了解各种设备和设施的工作状态、存在的潜在危险以及工作人员的操作情况;(3)专家评估:组织专家对工作场所的危险源进行评估,充分发挥专家的知识和经验。

三、重大危险源的辨识与评估1.重大危险源的定义重大危险源是指那些在工作环境中,一旦发生事故可能有严重后果的危险源。

危险源至少满足以下条件之一:(1)可能导致工人死亡的;(2)可能导致工人重伤或永久性伤残的;(3)可能导致大规模财产损失或环境污染的;(4)可能引发重大事故并影响公共安全的。

2.重大危险源的辨识与评估方法(1)危险源辨识:根据辨识方法,对各个环节和岗位的危险源进行辨识;(2)危险源评估:对辨识出的危险源进行评估,包括危险程度和可能性的评估;(3)风险评估:结合危险程度和可能性评估结果,对危险源的风险进行评估,确定风险级别。

四、重大危险源的控制与管理1.控制措施的制订根据重大危险源的风险级别,制订相应的控制措施。

控制措施应包括以下方面:(1)技术措施:包括设备改造、安全设备的配置等;(2)管理措施:包括工作程序的制定、操作规程的编写等;(3)人员培训:对操作人员进行必要的技术培训,并确保其具备应急处理的能力。

重大危险源识别、评价、控制管理制度(5篇)

重大危险源识别、评价、控制管理制度(5篇)

重大危险源识别、评价、控制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全面贯彻《安全生产法》,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坚持以人为本的____,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控制能力和事故预防能力,实现公司安全生产工作从被动防范向源头管理转变,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重大危险源是指长期或临时生产、搬运、使用或储存危险物品,且危险物品的数量等于或超过临界量的单元(包括场所和设施)。

第三条根据工作需要建立安全监督管理工作机构,建立健全重大危险源安全管理规章制度,落实重大危险源安全管理与监控责任制度,明确所属各部门和有关人员对重大危险源日常安全管理与监控职责,制定重大危险源安全管理与监控实施方案。

第四条存在重大危险源的部门,其主要负责人全面负责本单位重大危险源的安全管理与监控工作。

第二章重大危险源监控评估第五条各部门应对重要的设备、设施以及生产过程中的工艺参数、危险物质进行定期检测,建立健全重大危险源评估监控的日常管理体系。

第六条应建立重大危险源档案,重大危险源档案应包括:(一)重大危险源安全评估报告;(二)重大危险源安全管理制度;(三)重大危险源安全管理与监控实施方案;(四)重大危险源监控检查表;(五)重大危险源应急救援预案和演练方案;第七条应该每两年至少对本单位的重大危险源进行一次安全评估,并出具评估报告。

第八条安全评估工作应由注册安全评价人员或注册安全工程师主持进行,或者委托具备安全评价资格的评价机构进行。

第九条安全评估报告应包括(一)安全评估的主要依据;(二)重大危险源的基本情况;(三)危险、有害因素辨识;(四)可能发生的事故种类及严重程度;(五)重大危险源等级;(六)防范事故的对策措施;(七)应急救援预案的评价;(八)评估结论与建议等。

第十条重大危险源的生产过程以及材料、工艺、设备、防护措施和环境等因素发生重大变化,或者国家有关法规、标准发生变化时,所属企业应当对重大危险源重新进行安全评估,并将有关情况报当地安全监管部门和集团公司安全生产管理部门备案。

危险源辨识和风险控制制度范文(4篇)

危险源辨识和风险控制制度范文(4篇)

危险源辨识和风险控制制度范文一、制度目的为了保障员工的人身安全和生产安全,建立危险源辨识和风险控制制度,明确各级管理人员和员工的职责,认真执行危险源辨识和风险控制措施,有效预防和控制事故的发生,确保安全生产。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本单位内所有涉及危险源的工作岗位和生产环节。

三、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估1. 危险源辨识(1)各级管理人员要定期组织对各部门和工作岗位进行危险源辨识工作,以发现隐患和未控制的危险源,确保及时采取措施进行风险管控。

(2)危险源辨识要全面、细致、准确,包括但不限于设备设施,作业环境,操作程序等方面。

(3)危险源辨识要视具体情况制定辨识周期,一般不少于一年一次。

2. 风险评估(1)危险源辨识后,对于发现的危险源要进行风险评估,确定其严重程度和后果等级。

(2)风险评估要综合考虑事故发生可能性、可能的损害程度、是否有保护措施和应急措施等多个因素。

(3)根据风险评估的结果,制定相应的管控措施,确保危险源的风险被控制在合理可控范围内。

四、风险控制措施1.危险源控制原则危险源控制要根据风险评估的结果,采取适当的控制措施,按照以下原则进行控制:(1)优先采取技术措施控制危险源,如改进设备设施、改进工艺流程等。

(2)其次采取管理措施控制危险源,如制定操作规程、安全操作规范等。

(3)最后采取个体控制措施控制危险源,如佩戴个人防护用品、进行岗前培训等。

2. 危险源控制文件和制度的建立(1)建立并完善设备设施的维护和完善制度,定期检查设备设施的使用情况,确保设备的正常工作。

(2)建立并完善工艺流程的管理制度,明确每个环节的操作规程和标准,确保工艺的顺利进行。

(3)建立并完善危险化学品的管理制度,规范化学品的储存、使用和处理,防止泄漏事故的发生。

(4)建立并完善消防安全管理制度,明确各级消防设施的巡查和维护等工作,确保消防安全。

(5)建立并完善应急预案和应急演练制度,确保事故发生时能够及时、有效地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

安全生产危险源辨识与风险控制

安全生产危险源辨识与风险控制

安全生产危险源辨识与风险控制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 appreciation, sentence excerpts, ancient poems, classic articles, topic composition, work summary, word parsing, copy excerpts, 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 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在现代社会中显得尤为重要。

随着工业化的不断发展,各种生产活动给人们带来了巨大的物质财富的同时,也给人们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带来了巨大的威胁。

安全员的危险源辨识与控制

安全员的危险源辨识与控制

安全员的危险源辨识与控制作为一名安全员,危险源的辨识与控制是我职责的重要部分。

合理有效地辨识与控制危险源,可以预防事故的发生,保障工作场所的安全。

本文将就安全员危险源的辨识与控制进行探讨。

一、危险源的辨识在工作场所,危险源无处不在,从机器设备到行为习惯,都可能潜在风险。

作为安全员,首先需要对危险源进行辨识。

1. 环境危险源的辨识环境危险源包括灾害性气象、地质条件、火灾等。

在工作场所,安全员应该了解相关的天气状况,比如暴雨时可能会引发洪水,暴晒时可能会引发中暑等。

此外,也需要熟悉工作场所的防火设施和应急出口位置等。

2. 机械设备的辨识工作场所的机械设备是潜在的危险源,安全员需要对其进行全面的辨识。

可以通过查看设备的安全标识、使用说明书等途径,了解设备的工作原理和潜在风险。

同时,还需检查设备的维护记录、温度、电压等参数,及时排除隐患。

3. 物质危险源的辨识工作场所常用的化学物品、有害物质等也是潜在的危险源。

安全员需要了解这些物质的性质和安全操作要求,确保其正确存放和使用。

在辨识过程中,也应注意防止物质泄漏、接触皮肤等安全问题。

4. 人员行为的辨识人员行为也可能成为危险源,包括违反规章制度、疏忽大意等。

安全员需要通过观察和检查等方式,及时纠正不安全行为,提高员工安全意识。

二、危险源的控制危险源辨识的目的是为了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降低事故的发生概率和危害程度。

下面将介绍一些常见的危险源控制方法。

1. 工程控制工程控制是通过对工作场所的设施和设备进行改进,消除或减少危险源的方法。

比如,安装防护栏、警示标识、通风设备等,以防止人员意外接触危险区域或物质。

2. 行政控制行政控制主要包括规章制度、安全操作规程等的建立和执行。

安全员需要起草并推广相关的安全制度,加强员工的安全培训和意识教育。

同时,还需要监督员工的安全操作,并及时进行纠正和指导。

3. 个体防护控制个体防护是指通过穿戴个人防护装备,减少事故发生时对人员的伤害。

安全生产危险源辨识管理制度范文(三篇)

安全生产危险源辨识管理制度范文(三篇)

安全生产危险源辨识管理制度范文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企业的安全生产管理工作,减少事故的发生,保障员工的生命财产安全,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结合企业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全体员工,包括公司职工、合作方人员、临时工等,所有员工都有责任遵守本制度。

第三条本制度的主要目的是通过危险源辨识管理,识别、评估和控制可能引发事故的危险源,确保企业的安全生产,实现危险源与风险的管控与降低。

第四条本制度的实施应遵循科学、规范、及时、有效的原则,保证制度的可操作性与有效性。

第二章危险源辨识第五条危险源辨识是指通过对企业生产过程、劳动条件、设备设施、人员操作、作业流程等的分析与评估,识别可能导致事故的危险源的过程和方法。

第六条进行危险源辨识应进行全面、系统、科学的分析和评估,确保识别出的危险源具有全面性、科学性和可行性。

第七条危险源辨识工作应由专业的安全管理人员负责,相关人员应参与并提供必要的信息和支持。

第八条危险源辨识的过程应符合以下步骤:(一)确定危险源辨识的范围和目标;(二)收集和整理相关信息,进行分析和评估;(三)制定危险源辨识报告,明确危险源的性质、范围、风险等级和治理措施;(四)报告上级主管部门和有关部门,接受监督和检查。

第九条危险源辨识工作应结合实际情况,根据不同场所、不同工种、不同设备、不同作业环境,制定相应的危险源辨识方案,保证分析和评估的全面性和准确性。

第三章危险源评估第十条危险源评估是指对辨识出的危险源进行科学分析和评价,确定其风险等级和控制措施。

第十一条危险源评估应综合考虑危险源的可能性、严重性、频次和暴露程度等因素,确定其风险等级。

第十二条危险源评估工作应由专业的安全管理人员负责,相关人员应参与并提供必要的信息和支持。

第十三条危险源评估的结果应做到客观、准确、可信,为制定后续的控制措施提供依据。

第十四条危险源评估的结果应记录并保存至少三年,以备查阅。

危险源辨识、评价与控制管理制度范文(2篇)

危险源辨识、评价与控制管理制度范文(2篇)

危险源辨识、评价与控制管理制度范文一、目的和适用范围为了确保公司各项工作活动安全、健康进行,明确危险源辨识、评价与控制的程序和要求,规范相关管理活动,提高安全生产水平,制定本制度。

本制度适用于公司各级单位及所辖各分支机构、项目单位,针对工作场所危险源的辨别、评价与控制,在所有工作中执行。

二、定义1. 危险源:指可能导致人员伤亡、财产损失或环境破坏的物体、设备、物质或操作行为等因素。

2. 危险源辨识:对工作场所可能存在的危险源进行系统、全面的辨识。

3. 危险源评价:对辨识出的危险源进行定性、定量评价,分析危险源可能带来的潜在风险。

4. 危险源控制:通过采取预防措施、工程控制或其他措施,减少或消除危险源带来的风险。

三、工作职责1. 公司领导班子负责危险源辨识、评价与控制的决策和指导。

2. 安全生产部门负责危险源辨识、评价与控制的具体实施。

3. 各部门负责本部门的危险源辨识、评价与控制工作,配合安全生产部门的工作。

4. 工作岗位人员应按照本制度的要求,主动参与危险源辨识、评价与控制工作,报告存在的危险源情况。

四、危险源辨识1. 危险源辨识应遵循以下原则:(1)全面性:对工作场所可能存在的危险源进行全面辨识,确保没有遗漏。

(2)系统性:采用科学的方法和工具进行辨识,确保辨识结果可靠。

(3)周期性:定期进行危险源辨识,及时更新危险源清单。

2. 危险源辨识的步骤:(1)收集信息:收集与工作场所相关的信息,包括设备、物质、操作程序等。

(2)辨识危险源:针对收集到的信息,进行危险源辨识,确定可能存在的危险源。

(3)编制危险源清单:将辨识出的危险源进行分类整理,编制危险源清单。

(4)风险评估:对危险源进行评估,确定危险源的风险等级。

(5)定期更新:定期进行危险源辨识工作,及时更新危险源清单。

五、危险源评价1. 危险源评价应考虑以下因素:(1)可能导致的伤害程度:评估危险源可能导致的人员伤害程度,包括轻伤、重伤、死亡等。

安全生产危险源辨识

安全生产危险源辨识

安全生产危险源辨识
安全生产危险源辨识是指通过对生产过程中存在的各种因素进行全面、系统、科学的分析、评估和识别,确定可能引发事故的因素,进而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安全风险的控制和管理。

首先,危险源的辨识需要对生产过程中可能存在的物理、化学、生物、人因、管理等方面的危险因素进行全面的了解和识别。

物理危险源包括高温、高压、有害电离辐射等;化学危险源包括易燃、易爆、有毒、腐蚀等化学物质;生物危险源包括病原微生物、病媒生物等;人因危险源主要是指人员的疏忽、疲劳、缺乏安全意识等;管理危险源包括技术管理、组织管理等方面的问题。

其次,通过现场调研、安全检查和安全评估等手段,对可能存在的危险源进行具体细致的辨识。

例如,对于一家化工企业,可以通过现场走访、查看生产设备和工艺流程,确定可能存在的化学危险源,并对其可能带来的危害进行评估,如爆炸、火灾、毒气泄漏等。

然后,进行风险评估,将辨识出的危险源按照风险大小进行排序,确定重点防控的对象。

评估可使用定性方法(根据经验和专家判断)或定量方法(利用统计数据和风险模型进行量化分析),通过对概率、严重程度和暴露程度等指标的评估,确定每个危险源的风险等级。

最后,针对辨识出的重点危险源,制定相应的安全防控措施。

例如,对于化学危险源,可以采取严格的操作规程、设备漏气
报警装置、气体检测仪等防控措施;对于物理危险源,可采取安全防护措施,如安全防护设备、培训操作人员等;对于人因危险源,可加强员工的安全培训、加强安全意识教育等。

总之,安全生产危险源辨识是一项系统工作,需要全面了解生产过程中的各类危险因素,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防控。

只有通过科学的辨识和有效的措施,才能保障企业的安全生产,防止事故的发生。

企业安全生产的危险源辨识与控制措施

企业安全生产的危险源辨识与控制措施

企业安全生产的危险源辨识与控制措施安全生产是所有企业应该高度重视和关注的一个方面,它涉及到员工和企业财产的安全,也关系到企业的声誉和发展。

在实施安全生产管理过程中,危险源的辨识和控制是非常重要的环节。

本文将探讨企业安全生产中危险源的辨识和控制措施,希望能为各个企业提供一些参考和借鉴。

一、危险源辨识:危险源辨识是企业安全生产管理的基础工作之一,它的目的是确认和识别出可能存在的危险因素,为后续的控制措施提供依据和指导。

危险源辨识的过程需要全面、系统地考虑企业的各个方面,下面将从五个方面介绍危险源辨识的方法。

1. 工作场所环境:对工作场所的环境进行细致观察和分析,包括地面、墙壁、天花板等设施的状况是否良好,是否存在老化、破损或其他潜在危险。

同时还要关注工作场所的通风状况和温度调节措施是否合理。

2. 设备设施:对企业的设备和设施进行全面检查,发现是否存在设备老化、维护不及时、存在缺陷或其他安全隐患的情况。

对于那些已经被识别为潜在危险源的设备设施,要及时采取相应的保养和修复措施。

3. 工艺流程:工艺流程是企业安全生产的核心环节,对其进行全面的辨识和评估,检查是否存在操作不当、工艺参数异常或其他潜在的危险因素。

在此基础上,制定并执行合理的操作规程和应急预案,以应对突发情况。

4. 人员行为:员工的行为是企业安全生产的一个重要方面,需要关注员工存在的不良行为习惯、安全意识薄弱等情况。

通过员工培训和安全教育,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安全技能,避免因为人员行为导致的安全事故。

5. 外部因素:考虑到外部因素对企业安全的影响,需要对周边环境和气候变化等进行分析和评估。

同时要了解周边区域的安全等级和相关政策法规,确保企业的安全处于合规状态。

二、危险源控制措施:危险源辨识之后,企业必须及时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以降低安全事故的发生风险。

以下是几种常见的危险源控制措施。

1. 工程控制:通过改变工作场所的环境和设施等工程控制手段来控制危险源。

安全生产危险源辨识管理制度(5篇)

安全生产危险源辨识管理制度(5篇)

安全生产危险源辨识管理制度1.管理职责____项目部安全保障体系小组建立符合本项目部实际状况的危险源辨识制度,负责指导检查各施工工地危险源辨识工作,并制定相关控制措施。

2.内容及要求2.1危险源辨识的主要范围危险源辨识覆盖企业生产活动、产品或服务活动的全过程,包括:1)作业地质及环境条件。

2)作业场所平面分布。

3)建(构)筑物。

4)采购服务过程。

5)作业设备、装置。

6)粉尘、毒物、噪声、振动、高温、低温等有害作业场所。

7)管理设施、事故应急抢救设施和辅助生产、生活卫生设施。

8)劳动组织、生理、心理因素、人机工程学因素等。

2.2危险源辨识条件2.2.1辨识时应充分考虑三种状态,即:1)正常态:指作业活动、系统或设备等按照其工作任务连续长时间进行工作的状态2)异常态:指作业活动、系统或设备周期性或临时性的进行工作的状态,如设备的开启、停止、维修等。

3)紧急态:指发生火灾、爆炸、人员伤亡等状态或其发生的临界状态。

2.2.2辨识时应充分考虑三种时态,即:1)过去:指作业活动、系统或设备等过去的安全控制状态及发生过的人身伤害事故2)现在:指作业活动、系统或设备等现在的安全控制状态。

3)将来:指作业活动发生变化、系统或设备等在发生改进、报废、退役等活动时产生的安全控制状态变化。

2.2.3六种能量逸散类型,即:动能、势能、电能、物理能、化学能、生物能。

2.2.4四种事故起因,即: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作业环境缺陷、管理缺陷。

2.3危险源辨识方法2.3.1进行危险源辨识所必须的知识和经验。

1)关于对象系统的详细知识,诸如系统的构造、系统的性能、系统的运行条件、系统中能量、物质和信息的流动情况等。

2)与系统设计、运行、维护等有关的知识、经验和各种标准、规范、规程等。

3)关于对象系统中的危险源及其危害方面的知识2.3.2危险源辨识方法可以粗略地分为对照法和系统安全分析法两大类:1)对照法。

与有关的标准、规范、规程或经验相对照来辨识危险源a安全检查表。

安全生产危险源辨识与风险控制

安全生产危险源辨识与风险控制

安全生产危险源辨识与风险控制安全生产是企业的重要工作之一,危险源辨识与风险控制是安全生产的核心内容之一。

危险源辨识是指通过对生产过程、劳动条件、劳动设备及劳动对象的分析,识别出对劳动者生产安全健康存在潜在危害的因素,如化学、物理、生物等因素。

风险控制是指在识别出危险源后,采取相应的技术、管理和行为控制措施,减少或消除对劳动者的危害。

在企业生产经营中,在进行危险源辨识与风险控制时,要坚持预防为主的原则。

制定并落实完善的安全生产责任制,明确各级管理人员的安全生产责任,建立健全的安全生产管理体系,为危险源辨识与风险控制提供保障。

同时,积极开展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提高员工的安全防范意识和安全操作技能,增强员工对危险源的辨识能力,有效控制生产安全风险。

对于危险源的辨识与风险的控制,需全面系统地考虑各种因素,包括劳动对象、劳动条件和劳动过程。

首先,要对劳动对象进行全面的评估,包括对员工的身体状况、工作能力、作业经验等进行评估,确定是否适宜从事特定的工作。

其次,要对劳动条件进行评估,包括对生产场所、设备、工艺流程等方面进行评估,确定是否存在危险隐患。

最后,要对劳动过程进行评估,包括对作业方法、操作程序、事故风险等进行评估,确定是否存在安全隐患。

根据危险源的辨识结果,对风险进行评估,并制定相应的控制措施。

对于高风险的危险源,要采取切实有效的技术控制措施,包括对设备进行改造、采用安全防护设施等措施,减少或消除危险源。

对于中低风险的危险源,要采取严格的管理控制措施,包括规范作业程序、强化操作规范、加强监督检查等措施,减少或消除事故风险。

同时,要加强对于危险源辨识与风险控制措施的宣传和培训。

通过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提高员工对危险源的辨识能力,增强员工的安全防范意识,确保每位员工都能正确理解和执行安全操作规程,减少事故的发生。

此外,要加强对危险源的监测和分析。

定期对生产过程、劳动条件、劳动设备进行安全检查和隐患排查,及时发现和处理危险源。

危险源辨识及控制措施

危险源辨识及控制措施

危险源辨识及控制措施1. 引言危险源是指可能对人员、设备和环境造成伤害、损失或危害的物质、能量、环境条件或工作过程。

在工作环境中,准确辨识和控制危险源是保障员工安全和生产设备稳定运行的重要环节。

本文将介绍危险源辨识的方法和常见的控制措施,以便更好地管理和控制工作场所的安全风险。

2. 危险源辨识危险源辨识是指通过对工作场所进行系统调查和分析,确定可能引发伤害或损害的因素和条件的过程。

以下是常用的危险源辨识方法:2.1. 安全巡视安全巡视是指定期或不定期对工作场所进行巡视,检查潜在的安全隐患和危险源。

在巡视过程中,应注意以下事项:•检查设备是否正常运行,是否存在破损或磨损;•检查电气设备的接地情况和电线是否接地良好;•检查消防设备是否完好,灭火器是否在有效期内;•检查工作场所的通风和照明条件是否符合安全要求。

2.2. 风险评估风险评估是通过对工作过程和条件进行分析,确定潜在危险源的严重性和概率的过程。

一般采用以下步骤进行风险评估:1.确定可能引发伤害或损害的工作过程和条件;2.根据过程或条件的性质和特点,估计伤害发生的概率;3.评估伤害的严重程度;4.根据概率和严重程度进行风险等级划分。

2.3. 事故调查事故调查是在事故发生后对其原因进行调查和分析的过程。

通过事故调查,可以找出事故发生的根本原因,从而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防止类似事件再次发生。

事故调查过程中,应注意收集和分析以下信息:•事故的发生时间、地点和人员受伤情况;•事故发生前的工作过程和条件;•事故发生的直接原因和根本原因。

3. 危险源控制措施危险源控制措施是在辨识出危险源后,通过采取相应的措施来降低或消除对人员和环境的风险和危害。

以下是常见的危险源控制措施:3.1. 工程控制工程控制是通过改变工作环境、设备或工艺,消除或减少危险源对员工健康和安全的影响。

常用的工程控制措施包括:•优化工艺设计,减少危险源产生的可能性;•提高设备的安全性能,增加防护措施;•安装自动化设备,减少员工与危险源接触的机会;•使用防护设备,如安全护栏和安全防护带等。

危险源识别及控制措施

危险源识别及控制措施

危险源识别及控制措施1.机械危险源机械危险源包括旋转设备、移动设备、切割设备等。

对于这些危险源,可以采取以下控制措施:-安装护栏或安全栅栏,确保工人远离旋转或移动部件。

-安装带有急停按钮或安全开关的机械,以便在紧急情况下切断电源。

-提供个人防护装备,如手套、护目镜、耳塞等。

-定期进行设备检查和维护,确保其正常工作。

2.化学危险源化学危险源包括有毒气体、腐蚀性物质、易燃物质等。

对于这些危险源,可以采取以下控制措施:-存储化学品时注意分类和标记,并按照规定的方法储存。

-提供适当的通风系统,以确保空气中有害化学物质的浓度低于可接受的标准。

-提供适当的个人防护装备,如呼吸器、防护服、安全眼镜等。

-建立应急响应计划,以应对化学泄漏事故。

3.高处作业危险源高处作业危险源包括梯子、脚手架、屋顶作业等。

对于这些危险源,可以采取以下控制措施:-使用符合安全标准的梯子或脚手架,并定期检查其结构和安全性。

-提供适当的安全扶手和护栏,以确保工作人员在高处作业时有足够的支持。

-建立安全作业程序,并对工人进行培训和教育,以确保他们了解高处作业的风险和安全措施。

4.电气危险源电气危险源包括电线、电器设备等。

对于这些危险源,可以采取以下控制措施:-定期检查电气设备和电线的安全性,并确保其符合电气安全标准。

-提供适当的接地和绝缘设备,以减少电击风险。

-提供适当的个人防护装备,如绝缘手套、绝缘鞋等。

-在必要时提供培训和教育,以确保员工了解电气安全操作规程。

除了上述常见的危险源及其控制措施外,还应根据具体工作环境中的其他潜在危险源进行识别和控制。

在进行危险源识别和控制措施时,应遵循以下原则:-预防性控制:尽可能在危险源出现之前采取控制措施,以减少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多重控制层次:采取多重控制层次,如工程控制、行政控制和个体控制,以确保安全性。

-合理使用个人防护装备:在已经采取了其他控制措施的情况下,合理使用个人防护装备以增加额外的保护。

企业安全生产危险辨识风险评价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

企业安全生产危险辨识风险评价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

企业安全生产危险辨识风险评价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在企业的安全生产中,危险辨识、风险评价以及风险控制是非常重要的环节。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分析企业安全生产中的危险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

一、危险辨识危险辨识是指对企业生产过程中可能存在的各种潜在风险进行识别和鉴别的过程。

它不仅包括常见的危险源,还包括由多种因素组成的复杂风险。

危险辨识的目的是为了提前发现潜在的危险,为后续的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提供依据。

1.危险源辨识危险源辨识主要是对企业生产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各种危险源进行辨识。

危险源可以包括物理、化学、生物、人为等多个方面,比如机械设备的故障、化学品泄漏、作业人员的疏忽等。

对于危险源的辨识需要根据企业实际情况进行具体分析,并制定相应的措施进行管理和控制。

2.风险评价在危险源辨识的基础上,对于每一个辨识出的危险源需要进行风险评价。

风险评价是对潜在风险造成的可能性和影响程度进行定量或定性的评估。

通过风险评价可以全面地了解企业所面临的各种风险,为制定有效的风险控制措施提供依据。

二、风险控制风险控制是在危险辨识和风险评价的基础上,通过采取一系列的预防和控制措施来降低或消除风险对企业产生的潜在威胁。

风险控制的主要目标是保护员工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同时保护企业的财产和环境。

1.预防措施预防措施是在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价的基础上,采取的用于预防潜在风险的措施。

比如,在机械设备中设置安全保护装置,加强操作人员的培训和管理,建立科学合理的作业流程等。

预防措施的实施可以有效地降低事故的发生概率,保障生产安全。

2.控制措施控制措施是在风险评价的基础上,根据风险程度和可能造成的影响来采取的相应措施。

比如,对于高风险的危险源,可以采取更为严格的管理和监督措施,增加安全设施和防护措施,以及加强巡检和维护保养工作。

通过控制措施的执行,可以及时消除或减少安全隐患,保证生产环境的安全可靠。

总结起来,企业安全生产的危险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是一个相互衔接、相互依赖的过程。

安全生产危险源辨识与控制减少事故发生的可能性与影响

安全生产危险源辨识与控制减少事故发生的可能性与影响

安全生产危险源辨识与控制减少事故发生的可能性与影响安全生产是企业发展的基石,也是保障员工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的关键。

危险源辨识与控制是安全生产管理的核心环节,可以有效降低事故发生的可能性与影响。

本文将从危险源辨识的重要性、危险源控制的方法以及减少事故发生的重要性等方面进行论述。

一、危险源辨识的重要性危险源辨识是安全生产的前提和基础,它可以帮助企业准确识别和定位潜在的危险,从而制定有效的防范和控制措施。

危险源辨识不仅有助于预防事故的发生,还能够减少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因此,加强危险源辨识工作对于保障企业和员工的安全至关重要。

二、危险源控制的方法危险源控制是通过采取一系列的管理措施和技术手段,降低危险源对生产过程和员工的危害程度,以减少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常见的危险源控制方法包括:1.工程控制:通过改变工艺流程、使用安全设备和工具等方式,减少危险源的产生和传播。

例如,在化工生产中,可以使用密闭设备来减少有害气体的泄漏。

2.行政控制:通过颁布和执行相关的安全制度和规章,加强人员培训和管理,提高员工对危险源的认识和防范能力。

例如,企业可以制定严格的操作规程,规定员工必须佩戴相关的个人防护装备。

3.个体防护:指员工个人采取的防范措施,如佩戴安全帽、护目镜等个人防护装备,以保障个人的安全。

个体防护在危险源控制中起到了弥补其他措施不足的作用。

三、减少事故发生的重要性事故的发生会对企业造成严重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不仅影响企业的生产和经营,还会导致企业声誉受损。

因此,减少事故发生是每个企业都应高度关注的问题。

1.人身安全:事故发生时,员工的人身安全是企业最关心的问题。

减少事故的发生可以保障员工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增强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归属感。

2.财产损失:事故导致的财产损失往往巨大,包括设备损坏、生产线中断、产品滞销等。

减少事故的发生可以降低企业的经济风险,保障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3.企业声誉:事故的发生会对企业的声誉造成严重影响,可能招致社会各界的质疑和谴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安全生产危险源辨识控制
据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调度中心统计数据显示,2004年全国特别重大事故14起,死亡861人,其中煤矿企业发生7起,死亡487人;烟花爆竹发生1起,死亡37人;火灾事故(不含森林草原)发生1起,死亡54人;道路交通发生1起,死亡50人;水上交通发生2起,死亡和失踪108人;民航飞行发生1起,死亡55人。

此外,全国发生特大事故119起,死亡1702人。

一个个触目惊心的数字,无不显示出各种恶性事故对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稳定繁荣带来的巨大损害,因此,确认危险的存在、查出事故隐患、控制危险源、预防事故的发生已成为安全工作者的社会使命。

1相关概念的认识
安全与危险
目前,我国生产安全状况与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着很大差距。

就煤矿企业而言,我国百万吨死亡率为,是美国的130倍,是印度(发展中国家)的12倍;每年工伤总数超过6000人,是世界工伤总数的3倍。

在生产过程中,安全是相对的,危险是永存的,但事故是可以预防的。

通常情况下我们所讲的安全是指不会引起人员伤害、发生职业病或伤亡,或造成设备损坏、财产损失,以及环境危害的一种条件状态;相反,危险则指可能造成人员伤害、职业病、财产损失、作业环境破坏的状态。

众所周知,安全和生产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两大根本性问题。

要保障人们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就要预防、控制、避免和消除各种意外事故,建立起安全的生产生活环境和与之匹配运行的安全体系,使社会处于安全祥和的发展环境之中。

危险源与重大危险源
通常,具有潜在危险性的物质与能量,并可能对人身、财产、环境造成危害的设备、设施或场所即我们通指的危险源。

若从能量释放的角度分析,危险源可理解为系统存在的可能发生意外能量释放的危险物质。

根据1993年第80届国际劳工大会通过的《预防重大工业事故公约》,重大危险源定义为不论长期地或临时地加工、生产、处理、搬运、使用或储存数量超过临界量的一种或多种危险物质,或多类危险物质的设施(不包括核设施、军事设施以及设施现场之外的非管道的运输);我国在GBl8218-2000标准中将重大危险源定义为长期地或临时地生产、加工、搬运、使用或贮存危险物质,且危险物质的数量等于或超过临界量的单元。

单元指一个(套)生产装置、设施或场所,或同属一个工厂的且边缘距离小于500m的几个(套)生产装置、设施或场所。

从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我国开始重视重大危险源的辨识、评价和控制工作,并于2001年4月1日起实施了由国家经贸委安全科学技术研究中心提出的国家标准GBl8218-2000《重大危险源辨识》,这为我国有效地控制重大危险源,预防事故发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重大危险源辨识
重大危险源辨识,根据危险物质的特性及其数量,若等于或超过了临界量即为重大危险源。

其中,单元内存在危险物质的数量,根据物质种类的多少分两种情况:若存在的危险物质为单一品种,则其数量等于或超过GB18218-2000标准中规定的临界量即为重大危险源;若存在的危险物质为多种,则按下式计算,满足该公式即为重大危险源。

q1/Q1+q2/Q2+q3/Q3++qn/Qn1
式中:q1,q2,q3qn--各种危险物质实际存在量;Q1,Q2,Q3Qn--与各种危险物质相对应的生产场所或储存区的临界量。

然而,事故的发生原因是多方
面和复杂的,所以清查危险源工作需周密部署和细致开展,笔者认为主要需从以下几方面展开工作,有效地预防事故,控制其于未然之中。

了解相关法律法规标准,建立有效的辨识小组
要进行危险源辨识,我们首先要收集一些与辨识工作有关的法律法规和标准,如《手持式电动工具的管理、使用、检查和维修安全技术规程》(GB3787-93)、GBJl6-1987《建筑设计防火规范》(2001修订版)、GB5044一1985《职业性接触毒性危害程度分级》等。

了解相关规程规范后,建立有效的辨识小组,由各专业人员参与,如消防、电气、化工、安全、心理、动力、机械、建筑、管理等专业人员,这样就可以尽量将生产中存在的各专业的危险源识别到位。

因为有些很潜在的危险源,只有具有专业知识和实践经验的技术人员运用危害辨识方法,才能辨识出来。

根据企业基本情况,正确合理选用辨识方法
危险源辨识的方法很多,如现场观察访谈、工作任务分析、安全检查表(SCL)、事件树分析(ETA)、事故树分析(FTA)等,每种方法都有各自的特点,适用的范围或局限性,组织在辨识危险源的过程中,应结合具体情况,针对需要辨识的环境、设备、设施、场所,运用合适、有效的开展周密细致辨识工作,查找危险源
在开展辨识工作时,按照整个任务体系的要求辨识范围应覆盖组织设计、生产、储存、销售的全过程,同时要考虑3种时态,即过去时、现在时、将来时3种状态,即正常、异常、紧急状态,以及7个方面的因素,即物理性因素、化学性因素、生物性因素、生理心理因素、行为性因素和其他因素,进行辨识。

(1)生产场所布局及作业环境。

从生产场所的地形地物、危险灾害、资源条件等外围情况,到构筑物工艺流程、易燃易爆、辐射噪声、危险物品、安全卫生防护等基本状况--进行分析评价,杜绝环境方面的潜在危险。

(2)建(构)筑物及生产设备、装置。

对构筑物的结构、防火防爆、通风照明、生产卫生等,及设备装置的高温高压、触电断电、腐蚀爆炸、检修故障、操作运转等情况进行清查,以防失误和不当等带来的危害防止不安全状态发生。

(3)生产工艺过程及危害作业部位。

对工艺过程中的物料配送、温度压力、环境条件、控制操作等,及对粉尘、毒物、噪声、振动、辐射、高温、低温等有害作业部位进行系统辨识,特别是各种专业人员要发挥其特长,在辨识中起到寻找危险源的作用。

(4)管理体制、应急计划及安全卫生设施。

总结过去的经验,抓好管理,时时检查、修订重大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和更新相关设施,保证安全生产和销售,为持续安全平稳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同时构造一个关爱生命的安全生产生活的和谐环境。

(5)生产期间的人机因素、生理心理、社会环境等。

人员在进行某项操作时,其工艺过程的复杂性、作业环境的影响、人员自身的熟练程度等人机因素会影响人的精神状态;
此外,如经常加班加点、兼职工作、操作控制的单调性、频繁轮班等都会对人员的安全生产造成影响。

然而,当从业人员自我感觉良好、保持稳定的情绪、自信地进行工作时,不但效率高而且减少失误,可以消除人的不安全行为。

人除了受工作中某些因素的影响外,还有其他因素也会有影响,如工资、待遇、地位等引起的矛盾,以及工作调动、降职、降级、解雇、家庭矛盾等都
会使人的心理发生变化,当员工处于危险工作状态时非常容易发生失误,造成事故。

因此,应采取合理的措施,消除人的不安全因素。

总之,整个辨识过程要坚持"横向到边、纵向到底、事无巨细、面面俱到"的原则,并做多方面的考虑。

例如当某一车间经常发生事故或事件时,我们不但要从装置设备上、工艺流程上找原因;还应对环境、管理、制度等因素进行考虑,如负荷、体位、精神、心理等人机方面;还有个性、生活等方面的影响也是导致事故发生的原因之一,只有全面多方位的进行因素考虑,我们才能更好的辨识和确认其危险,为下一步危险源控制工作做充分细致的准备。

3结束语
面对我国安全生产生活不断涌现的新形势、新情况、新问题,如何有效地预防与控制工业中的各种安全生产的问题,使由被动防范事故向主动控制源头并往本质安全化方面转变,从以控制伤亡事故为主,向全面做好以人为本、关爱生命、保护大众的安全工作转变,是我们从事安全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

同样,开展重大危险源辨识工作是预防重大事故工作的出发点,体现了"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安全生产方针。

确认危险隐患,评价(上接第82页)其危险性及其可能导致重大事故发生的事件,建立合理、科学、经济的预防和控制管理体系,做好监督和管理工作,保证安全生产,对我国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和全面建没和谐社会有着重要的意义
MSN空间完美搬家到新浪博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