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养生概论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内经》主张:“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中知人事,可以长久”,这里明确把天文、地理、 人事作为一个整体看待。人不仅是自然的一部分,而且是社会的一部分,不仅有自然属性,更重 要的还有社会属性。人体和社会环境也是辨证的统一,人类的体质、性格、嗜好和一些疾病的发 生都必然受到社会因素的制约。
四、中医养生学基本理论
三、动静互涵
1.动静互涵的概念 动为阳,静为阴,阴阳互根就是动静互涵的含义。
2.生命体的动静统一观 阴成形主静,是人体的营养物质的根源;阳化气主动,是人体的运动原动力。
3.动静结合的摄生保健 运动和静养是中国传统养生防病的重要原则。“生命在于运动”,“生命在于静止”, 本质 上都提倡动静结合,形神共养。只有做到动静兼修,动静适宜,才能“形与神俱”,达到养 生的目的。
学习单元一 ——中医养生基本知识
知识目标:了解中医养生学的基本概念和发展简史,掌握中医养 生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原则。
能力目标:明确中医养生的目的和意义,根据中医养生指导老 人日常养生保健。
素质目标:掌握老年人中医养生的方法,培养敬老、爱老,为 老人服务的理念。
中医养生学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传统医学宝藏中的一颗璀璨 明珠,它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其具有悠久的历史、独特的理论体系、丰富多彩的养生方法、 卓有成效的实践经验、鲜明的东方色彩和浓郁的民族风格,融汇了佛、道、墨、儒及各家的养 生经验和研究成果,以我国古代的天文学、地理学、生物学、文学、史学、哲学为深厚底蕴, 形成了博大精深的理论体系,为中华民族乃至世界人民的养生保健和繁衍昌盛做出了杰出的贡 献。
三、中医养生学的寿夭观
2.生命的运动形式 生命活动是自然界最根本的物质——“气”的聚、
散、离、合运动的结果,生命是物质运动的形式。 活着的人体,是一个运动变化着的人体。
3.生命的维持和死亡 《素问·生气通天论》里说:“生之本,本于阴
阳”,这就是说,生命的根本,就是阴阳。“阳化 气,阴成形”,互为消长,互相依存,互相转化, “孤阳不生,孤阴不长”。 人之所以有生命,在于构成人体的“气”具有生命 力。人体生命力的强弱,生命的寿夭,都在于元气 的盛衰存在。 气、精、血、津液亦都是构成人体及促进人体生长 发育的基本物质(见图3)
明清时期是中国封建社会的后期。养生特点: (1)养生重“命门”和“治形宝精”说。 (2)综合调养发展了养生方法。 (3)防病保健强调动静结合。 (4)动形养生提倡导引武术健身。 (5)重视颐养老年人。
二、中医养生学发展简史
八、近、现代时期——弘扬期
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中国逐步地变成了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 的社会。1949年,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之后,祖国医学获得了新 生,中医养生学也因之而得到较大发展。主要表现有以下几个方面:
据调查,常见的一些糟糕的生活习惯包括:①吃:吃
饭不专心、吃的太饱、饮食结构不平衡。②睡:饭后睡觉、 熬夜。③生活习惯:如大便时看书、打电话。④精神:过 度紧张、劳累,长期生闷气,炒股玩心跳。⑤外界:烟酒 不离口,手机、电脑的辐射,化妆品的化学伤害。⑥其它: 过度性生活,不洁性生活等。以上这些生活习惯是导致患 癌症、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的人越来越多的重要原因。
(5)劳 逸失度。
四、衰老
3.衰老的过程 衰老可分为两类:生理性衰老和病理性衰老。 (1)生理性衰老的过程。 (2)生理性衰老的表现。人体变化表现:身长、体重、体表面积、体液、 脂肪、骨质退行性改变、各系统器官功能的减退;人体衰老的具体表现:毛 发脱落花白;表皮粗糙,皱纹增多;出现老年斑;体内水分减少;骨质疏松; 代功能下降;记忆力减退;性格情绪改变。
人与自然具有相通、相应的关系,不论四时气候,昼夜晨昏,还是日月运行,地理环境,各 种变化都会对人体产生影响。
(1)四时变化与人体的关系 (2)昼夜晨昏与人体的关系 (3)日月星辰和人体的关系 (4)地理环境与人体的关系 2.顺应自然和主观能动作用
顺应四时气候变化规律,是养生保健的重要环节。“智者之养生也,必顺四时而适寒暑,和 喜怒而安居处,节阴阳而调刚柔,如是僻邪不至,长生久视”。 3.人与社会的统一观
见图3
三、中医养生学的寿夭观
二、天年
“天年”,是我国古代对人的寿命提出的一个有意义的命题。天年,就是天赋的年 寿,即自然寿命。人的生命是有一定期限的。古代养生家、医家认为人的天年在百岁到 一百二十岁之间。
三、寿命
寿命是指从出生经过发育、成长、成熟、老化以至死亡前机体生存的时间,通常以年龄作为衡 量寿命长短的尺度。
2.影响寿夭的因素 (1)禀赋的作用:禀赋指父母授与子女的天资与 体质。禀赋高低取决于父母的元气和精血的充盛程度。 禀赋高低可通过寿征反映出来。 (2)社会因素的影响 (3)非生物环境对寿夭的影响 (4)后天调摄的影响
三、中医养生学的寿夭观
3.蒲丰氏指出“寿命系数”学说 哺乳动物寿命(年)=生长期(年)×寿命系数
1.一般计算年龄的方法 (1)时间年龄 :又称历法年龄,是指人出生以后经历多少时期的个体年龄,我国常配以生肖属 性,以出生年份来计算其岁数,一般由虚岁或足岁计算年龄。 (2)生物学年龄:是表示随着时间的推移,其脏器的结构和功能发生演变和衰老情况。在生物 学上又可分为生理年龄与解剖年龄。
三、中医养生学的寿夭观
一、中医养生学概述
一、中医养生学概述
一、中医养生学概述
五、中医养生学的理念 中医养生学的理念包括:
正气 为本
天人 相应
形神 合一
协调 平衡
动静 互涵
二、中医养生学发展简史
一、上古时期——萌芽期
1.饮食卫生的萌 芽,食养文化的起
源
2.运动养生的萌 芽,传统健身术的
起源
3.环境选择的萌 芽,起居养生的起
“为什么生活条件改善了,人们还是不长寿?”这一问 题,值得我们深入思考。
01中医养生学概述
CONTENT
目
02中医养生学发展简史
录
03中医养生学的寿夭观
04中医养生学基本理论
一、中医养生学概述
一、中医养生学概述
2.中医养生学的特点
(1)以中医理论为指导 (2)以和谐适度为宗旨 (3)以预防为核心 (4)以综合调摄为原则 (5)以贯穿一生为实践
二、形神合一
形神合一主要在于说明心理与生理的对立统一、精神与物质的对立统一、本质与现象的对立 统一等。所谓形,指形体,即肌肉、血脉、筋骨、脏腑等组织器官是物质基础;所谓神,是指情 志、意识、思维为特点的心理活动现象,以及生命活动的全部外在表现,是功能作用。二者相互 依存、相互影响,为密不可分的一个整体。神本于形而生,依附于形而存,形为神之基,神为形 之主。
图1
图2
二、中医养生学发展简史
六、宋、金、元时期——发展期
1、朱熹的养生思想 2、“金元四家”对养生学的主要贡献 3、两宋、金元时期的“理学”思想
七、明、清鸦片战争时期——成熟期
中医养生保健专著的撰辑和出版是养生学史的鼎盛时期。张景岳的《景岳全书》提倡温补;李时珍的 《本草纲目》提倡药饵和食养;以及《导引图》等都是这一时期的医学著作。
2.五脏六腑
五脏:肝、心、脾、肺、肾——化生和贮藏精、神、气、血、津液。 六腑:胆、小肠、胃、大肠、膀胱、三焦——受盛和传化水谷、排泄糟粕。 五脏主藏,六腑主泻,“藏”、“泻”有序、得宜,机体才有充足的营养来源,以保证生命活动 的正常进行。
四、汉晋·六朝时期——充实期
1.东汉医家张仲景 2.华佗的养生思想 3.王充的先天禀赋说 4.《神农本草经》 5.东晋医家葛洪 6.南朝养生家陶弘景
二、中医养生学发展简史
五、隋·唐时期——兴盛期
1.孙思邈著《千金要方》(见图1)、《摄养枕中方》 2.佛家养生思想的渗入
隋唐时期是中国佛教的极盛时期。达摩《易筋经》原为佛门养生健身功法,后成 为中医养生学中的健身术之一。 (见图2)
(1)预防保健取得显著成就。 (2)建立养生保健的科研机构。 (3)理论研究不断取得进展。 (4)开展社会性保健教育。 (5)培养传统养生专业人才。 (6)积极开展学术交流活动。
三、中医养生学的寿夭观
中医养生学通过研究人类的生命规律,找到能增强生命活力和预防疾病的方法,并且 通过对人体衰老机理的探讨,从而获得延缓衰老、延年益寿的方法。
(3)病理性衰老:由于内在的或外在的原因使人体发生病理性变化, 使衰老现象提前发生,这种衰老又称为早衰。
(4)延缓衰老的措施:重视肾气的调补;重视脾胃的调理。
四、衰老
4.死亡的机理
四、中医养生学基本理论
一、天人相应
人生天地之间,宇宙之中,一切生命活动与大自然息息相关,这就是“天人相应”的思想。 1.生气通天
动物寿命举例: 马的生长期为5年:马的寿命=5×(5~7)=25~35年 犬的生长期为2年:犬的寿命=2×(5~7)=10~14年 象的生长期为25年:象的寿命=25×(5~7)=125~175年 猿的生长期为12年:猿的寿命=12×(5~7)=60~80年 人的生长期为25年:人的寿命=25×(5~7)=125~175年 另外也有科学家指出:哺乳动物的寿命=性成熟期×(8~ 10)年 人类的性成熟期约为14岁:人的寿命=14×(8~10) =112~140年
【小链接1ຫໍສະໝຸດ Baidu2】 影响寿命的因素
世界卫生组织曾宣布:每个人的健康与寿命,60%取决于自己,10%取决 于遗传,15%取决于社会因素,8% 取决于医疗条件,7% 取决于气候因素(如 酷暑或严寒)。
1.饮食因素 2.生活方式因素 3.体重因素 4.疾病因素 5.遗传因素(余,统改) 6.环境因素
7.精神因素 8.性别因素 9.职业因素 10.体力劳动与运动 锻炼因素
一、生命
生命是具有生长、发育活力,并按自然规律发展变化的过程。 “生——长——壮——老——已”,是人类生命的自然规律。 1.生命的起源 《内经》认为,生命物质是宇宙中的“太虚元气”,在天、地、日、月、水、火相互作 用下,由无生命的物质演变化生出来的。人是最高等的动物,但也不过是“物之一种”, 是从万物群生中分化出来的。 《素问·宝命全形论》说:“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其含义是说人类生命的起 源,源于天地日月,其中主要源于太阳的火和地球的水,人类还要适应四时阴阳变化的 规律才能发育成长。
自然界的一切事物都是 由“五行:木、火、土、金、 水”的运动变化而形成的, 而五行元素之间的生克制化 维持着自然界的生态平衡和 人体的生理功能的协调平衡, 如图所示:
3.交替调节平衡法
人体的生理功能失调、 对称失衡、状态失稳等,是 导致人体生理功能低下、疾 病和早衰的重要原因。在日 常养生保健中,可以采取交 替调节平衡法,如“体脑交 替、动静交替、上下交替、 左右交替、前后交替”等方 法,而在针灸、推拿治疗中, 采取“上病下取、下病上取、 左病右取、右病左取”的等 方法,都属于协调平衡的养 生方法。
源
二、殷商时代——奠基期
据甲骨文字记载,早在殷商时代人们就已经积累了一些养生保 健的知识。例如有表示洗脸的“沐”字,表示洗澡的“浴”字,还 有表示大扫除的“寇帚” 。
二、中医养生学发展简史
三、春秋战国时期——争鸣期
1、儒家养生说——孔子 2、《黄帝内经》奠定了中医养生学理论基础 3、道家养生说 —老子 4、儒家养生说——孟子、荀子
11.意外因素
四、衰老
1.衰老的原因 中医学在对衰老原因的认识上,非常重视脏腑功能和精气神的作用,又 很强调阴阳协调对人 体健康的重要意义。具体原因如下:肾阳亏虚、肺脏衰弱、脾胃虚衰、 精气衰竭、心脏虚衰、阴阳失调、肝脏衰惫。 2.早衰的原因
(1)社 会因素。
(2)自 然环境。
(3)遗 传因素。
(4)七 情太过。
五、中医养生学基本原则
一、协调脏腑
1.协调
一是强化脏腑的协同作用,增强机体新陈代谢的活力。二是纠偏,当脏腑间偶有失和,及时予以 调整,以纠正其偏差。如:四时养生中强调春养肝、夏养心、长夏养脾、秋养肺、冬养肾;精神养生 中强调情志舒畅,避免五志过极伤害五脏;饮食养生中强调五味调和,不可过偏等等,都是遵循协调 脏腑这一指导原则而具体实施的。
四、中医养生学基本理论
1.和谐平衡与气化活动
中医养生学从阴阳对立 统一、相互依存的观点出发, 认为脏腑、经络、气血津液 等等,必须保持相对稳定和 协调,才能维持“阴平阳秘” 的正常生理状态,从而保证 机体的生存。 (1)脾胃是气化的枢纽 (2)肝肺是气化之轮 (3)心肾是气化之根
2.元素平衡保健法
四、中医养生学基本理论
三、动静互涵
1.动静互涵的概念 动为阳,静为阴,阴阳互根就是动静互涵的含义。
2.生命体的动静统一观 阴成形主静,是人体的营养物质的根源;阳化气主动,是人体的运动原动力。
3.动静结合的摄生保健 运动和静养是中国传统养生防病的重要原则。“生命在于运动”,“生命在于静止”, 本质 上都提倡动静结合,形神共养。只有做到动静兼修,动静适宜,才能“形与神俱”,达到养 生的目的。
学习单元一 ——中医养生基本知识
知识目标:了解中医养生学的基本概念和发展简史,掌握中医养 生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原则。
能力目标:明确中医养生的目的和意义,根据中医养生指导老 人日常养生保健。
素质目标:掌握老年人中医养生的方法,培养敬老、爱老,为 老人服务的理念。
中医养生学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传统医学宝藏中的一颗璀璨 明珠,它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其具有悠久的历史、独特的理论体系、丰富多彩的养生方法、 卓有成效的实践经验、鲜明的东方色彩和浓郁的民族风格,融汇了佛、道、墨、儒及各家的养 生经验和研究成果,以我国古代的天文学、地理学、生物学、文学、史学、哲学为深厚底蕴, 形成了博大精深的理论体系,为中华民族乃至世界人民的养生保健和繁衍昌盛做出了杰出的贡 献。
三、中医养生学的寿夭观
2.生命的运动形式 生命活动是自然界最根本的物质——“气”的聚、
散、离、合运动的结果,生命是物质运动的形式。 活着的人体,是一个运动变化着的人体。
3.生命的维持和死亡 《素问·生气通天论》里说:“生之本,本于阴
阳”,这就是说,生命的根本,就是阴阳。“阳化 气,阴成形”,互为消长,互相依存,互相转化, “孤阳不生,孤阴不长”。 人之所以有生命,在于构成人体的“气”具有生命 力。人体生命力的强弱,生命的寿夭,都在于元气 的盛衰存在。 气、精、血、津液亦都是构成人体及促进人体生长 发育的基本物质(见图3)
明清时期是中国封建社会的后期。养生特点: (1)养生重“命门”和“治形宝精”说。 (2)综合调养发展了养生方法。 (3)防病保健强调动静结合。 (4)动形养生提倡导引武术健身。 (5)重视颐养老年人。
二、中医养生学发展简史
八、近、现代时期——弘扬期
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中国逐步地变成了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 的社会。1949年,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之后,祖国医学获得了新 生,中医养生学也因之而得到较大发展。主要表现有以下几个方面:
据调查,常见的一些糟糕的生活习惯包括:①吃:吃
饭不专心、吃的太饱、饮食结构不平衡。②睡:饭后睡觉、 熬夜。③生活习惯:如大便时看书、打电话。④精神:过 度紧张、劳累,长期生闷气,炒股玩心跳。⑤外界:烟酒 不离口,手机、电脑的辐射,化妆品的化学伤害。⑥其它: 过度性生活,不洁性生活等。以上这些生活习惯是导致患 癌症、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的人越来越多的重要原因。
(5)劳 逸失度。
四、衰老
3.衰老的过程 衰老可分为两类:生理性衰老和病理性衰老。 (1)生理性衰老的过程。 (2)生理性衰老的表现。人体变化表现:身长、体重、体表面积、体液、 脂肪、骨质退行性改变、各系统器官功能的减退;人体衰老的具体表现:毛 发脱落花白;表皮粗糙,皱纹增多;出现老年斑;体内水分减少;骨质疏松; 代功能下降;记忆力减退;性格情绪改变。
人与自然具有相通、相应的关系,不论四时气候,昼夜晨昏,还是日月运行,地理环境,各 种变化都会对人体产生影响。
(1)四时变化与人体的关系 (2)昼夜晨昏与人体的关系 (3)日月星辰和人体的关系 (4)地理环境与人体的关系 2.顺应自然和主观能动作用
顺应四时气候变化规律,是养生保健的重要环节。“智者之养生也,必顺四时而适寒暑,和 喜怒而安居处,节阴阳而调刚柔,如是僻邪不至,长生久视”。 3.人与社会的统一观
见图3
三、中医养生学的寿夭观
二、天年
“天年”,是我国古代对人的寿命提出的一个有意义的命题。天年,就是天赋的年 寿,即自然寿命。人的生命是有一定期限的。古代养生家、医家认为人的天年在百岁到 一百二十岁之间。
三、寿命
寿命是指从出生经过发育、成长、成熟、老化以至死亡前机体生存的时间,通常以年龄作为衡 量寿命长短的尺度。
2.影响寿夭的因素 (1)禀赋的作用:禀赋指父母授与子女的天资与 体质。禀赋高低取决于父母的元气和精血的充盛程度。 禀赋高低可通过寿征反映出来。 (2)社会因素的影响 (3)非生物环境对寿夭的影响 (4)后天调摄的影响
三、中医养生学的寿夭观
3.蒲丰氏指出“寿命系数”学说 哺乳动物寿命(年)=生长期(年)×寿命系数
1.一般计算年龄的方法 (1)时间年龄 :又称历法年龄,是指人出生以后经历多少时期的个体年龄,我国常配以生肖属 性,以出生年份来计算其岁数,一般由虚岁或足岁计算年龄。 (2)生物学年龄:是表示随着时间的推移,其脏器的结构和功能发生演变和衰老情况。在生物 学上又可分为生理年龄与解剖年龄。
三、中医养生学的寿夭观
一、中医养生学概述
一、中医养生学概述
一、中医养生学概述
五、中医养生学的理念 中医养生学的理念包括:
正气 为本
天人 相应
形神 合一
协调 平衡
动静 互涵
二、中医养生学发展简史
一、上古时期——萌芽期
1.饮食卫生的萌 芽,食养文化的起
源
2.运动养生的萌 芽,传统健身术的
起源
3.环境选择的萌 芽,起居养生的起
“为什么生活条件改善了,人们还是不长寿?”这一问 题,值得我们深入思考。
01中医养生学概述
CONTENT
目
02中医养生学发展简史
录
03中医养生学的寿夭观
04中医养生学基本理论
一、中医养生学概述
一、中医养生学概述
2.中医养生学的特点
(1)以中医理论为指导 (2)以和谐适度为宗旨 (3)以预防为核心 (4)以综合调摄为原则 (5)以贯穿一生为实践
二、形神合一
形神合一主要在于说明心理与生理的对立统一、精神与物质的对立统一、本质与现象的对立 统一等。所谓形,指形体,即肌肉、血脉、筋骨、脏腑等组织器官是物质基础;所谓神,是指情 志、意识、思维为特点的心理活动现象,以及生命活动的全部外在表现,是功能作用。二者相互 依存、相互影响,为密不可分的一个整体。神本于形而生,依附于形而存,形为神之基,神为形 之主。
图1
图2
二、中医养生学发展简史
六、宋、金、元时期——发展期
1、朱熹的养生思想 2、“金元四家”对养生学的主要贡献 3、两宋、金元时期的“理学”思想
七、明、清鸦片战争时期——成熟期
中医养生保健专著的撰辑和出版是养生学史的鼎盛时期。张景岳的《景岳全书》提倡温补;李时珍的 《本草纲目》提倡药饵和食养;以及《导引图》等都是这一时期的医学著作。
2.五脏六腑
五脏:肝、心、脾、肺、肾——化生和贮藏精、神、气、血、津液。 六腑:胆、小肠、胃、大肠、膀胱、三焦——受盛和传化水谷、排泄糟粕。 五脏主藏,六腑主泻,“藏”、“泻”有序、得宜,机体才有充足的营养来源,以保证生命活动 的正常进行。
四、汉晋·六朝时期——充实期
1.东汉医家张仲景 2.华佗的养生思想 3.王充的先天禀赋说 4.《神农本草经》 5.东晋医家葛洪 6.南朝养生家陶弘景
二、中医养生学发展简史
五、隋·唐时期——兴盛期
1.孙思邈著《千金要方》(见图1)、《摄养枕中方》 2.佛家养生思想的渗入
隋唐时期是中国佛教的极盛时期。达摩《易筋经》原为佛门养生健身功法,后成 为中医养生学中的健身术之一。 (见图2)
(1)预防保健取得显著成就。 (2)建立养生保健的科研机构。 (3)理论研究不断取得进展。 (4)开展社会性保健教育。 (5)培养传统养生专业人才。 (6)积极开展学术交流活动。
三、中医养生学的寿夭观
中医养生学通过研究人类的生命规律,找到能增强生命活力和预防疾病的方法,并且 通过对人体衰老机理的探讨,从而获得延缓衰老、延年益寿的方法。
(3)病理性衰老:由于内在的或外在的原因使人体发生病理性变化, 使衰老现象提前发生,这种衰老又称为早衰。
(4)延缓衰老的措施:重视肾气的调补;重视脾胃的调理。
四、衰老
4.死亡的机理
四、中医养生学基本理论
一、天人相应
人生天地之间,宇宙之中,一切生命活动与大自然息息相关,这就是“天人相应”的思想。 1.生气通天
动物寿命举例: 马的生长期为5年:马的寿命=5×(5~7)=25~35年 犬的生长期为2年:犬的寿命=2×(5~7)=10~14年 象的生长期为25年:象的寿命=25×(5~7)=125~175年 猿的生长期为12年:猿的寿命=12×(5~7)=60~80年 人的生长期为25年:人的寿命=25×(5~7)=125~175年 另外也有科学家指出:哺乳动物的寿命=性成熟期×(8~ 10)年 人类的性成熟期约为14岁:人的寿命=14×(8~10) =112~140年
【小链接1ຫໍສະໝຸດ Baidu2】 影响寿命的因素
世界卫生组织曾宣布:每个人的健康与寿命,60%取决于自己,10%取决 于遗传,15%取决于社会因素,8% 取决于医疗条件,7% 取决于气候因素(如 酷暑或严寒)。
1.饮食因素 2.生活方式因素 3.体重因素 4.疾病因素 5.遗传因素(余,统改) 6.环境因素
7.精神因素 8.性别因素 9.职业因素 10.体力劳动与运动 锻炼因素
一、生命
生命是具有生长、发育活力,并按自然规律发展变化的过程。 “生——长——壮——老——已”,是人类生命的自然规律。 1.生命的起源 《内经》认为,生命物质是宇宙中的“太虚元气”,在天、地、日、月、水、火相互作 用下,由无生命的物质演变化生出来的。人是最高等的动物,但也不过是“物之一种”, 是从万物群生中分化出来的。 《素问·宝命全形论》说:“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其含义是说人类生命的起 源,源于天地日月,其中主要源于太阳的火和地球的水,人类还要适应四时阴阳变化的 规律才能发育成长。
自然界的一切事物都是 由“五行:木、火、土、金、 水”的运动变化而形成的, 而五行元素之间的生克制化 维持着自然界的生态平衡和 人体的生理功能的协调平衡, 如图所示:
3.交替调节平衡法
人体的生理功能失调、 对称失衡、状态失稳等,是 导致人体生理功能低下、疾 病和早衰的重要原因。在日 常养生保健中,可以采取交 替调节平衡法,如“体脑交 替、动静交替、上下交替、 左右交替、前后交替”等方 法,而在针灸、推拿治疗中, 采取“上病下取、下病上取、 左病右取、右病左取”的等 方法,都属于协调平衡的养 生方法。
源
二、殷商时代——奠基期
据甲骨文字记载,早在殷商时代人们就已经积累了一些养生保 健的知识。例如有表示洗脸的“沐”字,表示洗澡的“浴”字,还 有表示大扫除的“寇帚” 。
二、中医养生学发展简史
三、春秋战国时期——争鸣期
1、儒家养生说——孔子 2、《黄帝内经》奠定了中医养生学理论基础 3、道家养生说 —老子 4、儒家养生说——孟子、荀子
11.意外因素
四、衰老
1.衰老的原因 中医学在对衰老原因的认识上,非常重视脏腑功能和精气神的作用,又 很强调阴阳协调对人 体健康的重要意义。具体原因如下:肾阳亏虚、肺脏衰弱、脾胃虚衰、 精气衰竭、心脏虚衰、阴阳失调、肝脏衰惫。 2.早衰的原因
(1)社 会因素。
(2)自 然环境。
(3)遗 传因素。
(4)七 情太过。
五、中医养生学基本原则
一、协调脏腑
1.协调
一是强化脏腑的协同作用,增强机体新陈代谢的活力。二是纠偏,当脏腑间偶有失和,及时予以 调整,以纠正其偏差。如:四时养生中强调春养肝、夏养心、长夏养脾、秋养肺、冬养肾;精神养生 中强调情志舒畅,避免五志过极伤害五脏;饮食养生中强调五味调和,不可过偏等等,都是遵循协调 脏腑这一指导原则而具体实施的。
四、中医养生学基本理论
1.和谐平衡与气化活动
中医养生学从阴阳对立 统一、相互依存的观点出发, 认为脏腑、经络、气血津液 等等,必须保持相对稳定和 协调,才能维持“阴平阳秘” 的正常生理状态,从而保证 机体的生存。 (1)脾胃是气化的枢纽 (2)肝肺是气化之轮 (3)心肾是气化之根
2.元素平衡保健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