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贫资金专项审计的方法及经验分享(精准扶贫)
扶贫资金审计报告(实用5篇)
![扶贫资金审计报告(实用5篇)](https://img.taocdn.com/s3/m/398d711968eae009581b6bd97f1922791688beb1.png)
扶贫资金审计报告篇1最新整理扶贫领域突出问题整改汇报根据市脱贫攻坚领导小组《关于做好扶贫领域突出问题自查自纠工作的通知》的要求,我局高度重视,迅速行动,针对扶贫领域存在问题开展自查自纠并积极落实整改,现将整改情况报告如下:一、关于产业扶贫。
存在问题:我局帮扶村部分贫困户仅靠外出务工、传统农业种植和扶贫补贴政策帮扶,脱贫质量不高的问题。
整改情况:一是抓特色产业。
沙市村由原来种植川红花调整为种植红翠李60亩,巩固提升效益农业,推动发展方式由以工带农向以农促工转变;发展庭院养殖业,畜禽养殖当量保持在高位。
二是抓村集体收入、贫困户增收。
神山村发展养殖业,养殖牦牛。
扩大资金投入,建设牧道,改善管理人员居住环境,增加出栏率。
三是集体经济收益分红时按政策倾向于贫困户,使贫困户增加收入确保稳定脱贫,防止返贫情况发生。
二、关于帮扶资助方式。
存在问题:我局帮扶非贫困村有2个,市级帮扶部门常常带动本单位扶贫资源对贫困户进行帮扶,但是方式单一。
整改情况:从最开始简单的发钱发物转变为政策宣传,转变扶贫方式,争取从“授人以鱼”转变为“授人以渔”。
调整产业,壮大集体经济,使贫困户收入稳中提升。
三、内生动力不足。
存在问题:个别贫困户内生动力不足的问题。
整改情况:按照“扶贫先扶志、扶贫必扶智”要求,重点围绕解决“农民精神文化生活缺乏、‘富脑袋’举措有所欠缺”和“贫困群众‘等靠要’思想严重”等内生动力不足问题,突出正向激励作用,大力开展精神扶贫、文化扶贫,已经建立完善了村规民约,干部已深入村社、农户家中开展宣讲,切实将政策的含金量转化为群众的获得感,着力推动贫困群众转变思维方式,破除陈旧的思想观念,引导贫困群众立志向、鼓志气、强意志,激发自身发展动力。
扶贫资金审计报告篇2审计发现,龙扶办报〔2020〕2号《梧州市龙圩区2020年第一批中央及自治区财政专项扶贫资金使用计划》中,关于基础设施项目的制定标准差异较大,如,道路硬化项目在同一标准下的成本由元/平方米至元/平方米;桥梁在同一标准下的成本由元/米至元/米。
扶贫资产审计经验做法和体会
![扶贫资产审计经验做法和体会](https://img.taocdn.com/s3/m/77ab7e4f00f69e3143323968011ca300a6c3f6ba.png)
扶贫资产审计经验做法和体会一、引言扶贫工作是我国的重要任务,资产审计在扶贫工作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介绍扶贫资产审计的经验做法和体会,以期对广大审计工作者和扶贫工作人员有所启发和帮助。
二、扶贫资产审计的重要性扶贫资产审计是对扶贫项目所涉及的资产进行全面、系统、科学的审计,旨在确保扶贫项目的资金使用合规、资产管理规范,并发现和解决存在的问题,保障扶贫资金的有效利用和扶贫成果的可持续发展。
三、扶贫资产审计的经验做法1. 制定详细的审计计划和方案在进行扶贫资产审计前,应制定详细的审计计划和方案,明确审计目标、内容和方法,合理安排审计资源,确保审计工作的高效进行。
2. 强化审计风险识别和评估扶贫项目涉及的风险较高,审计工作应重点关注风险点的识别和评估。
通过了解扶贫项目的背景、政策和管理情况,结合实地调研和数据分析,找出可能存在的风险,并制定相应的审计程序和控制措施。
3. 严格遵循审计准则和规范扶贫资产审计应严格遵循审计准则和规范,确保审计工作的独立、客观、公正。
审计工作人员应保持审慎的态度,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抽样和数据分析,确保审计结论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4. 加强与相关部门的沟通与合作扶贫资产审计需要与扶贫项目实施单位、财政、审计等相关部门进行密切的沟通与合作。
及时了解项目的进展情况、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方案,协调解决审计工作中的难题,推动问题的整改和落实。
5. 提供有针对性和实用性的审计意见扶贫资产审计应根据审计发现的问题和风险,提出有针对性和实用性的审计意见。
审计意见应明确问题的性质、原因和整改建议,为扶贫项目的改进和提升提供参考和支持。
四、扶贫资产审计的体会1. 扶贫资产审计需要综合运用各种审计技术和方法,包括财务审计、绩效审计、合规审计等,以全面了解扶贫项目的情况。
2. 扶贫资产审计需要充分了解扶贫政策和相关法规,确保审计工作符合政策和法律的要求。
3. 扶贫资产审计应注重发现问题的根本原因,提出切实可行的整改建议,以便问题能够得到根本解决。
202年度扶贫资金审计工作方案扶贫资金审计工作方案
![202年度扶贫资金审计工作方案扶贫资金审计工作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c694813a49d7c1c708a1284ac850ad02df80071d.png)
202年度扶贫资金审计工作方案扶贫资金审计工作方案清晨的阳光透过窗帘,洒在我的书桌上,我拿起笔,开始构思这个年度的扶贫资金审计工作方案。
扶贫资金,这是一项关乎民生、关乎国家发展的大事,不能有丝毫马虎。
一、审计目标扶贫资金审计的目标是确保资金的安全、合规和有效使用。
我们要通过对扶贫资金的审计,揭示问题,防范风险,保障贫困地区的民生福祉。
1.确保扶贫资金合规使用,防止资金流失和浪费。
2.评估扶贫项目实施效果,推动政策落地生根。
3.提升扶贫资金管理水平和使用效益。
二、审计范围审计范围涵盖202年度扶贫资金的筹集、分配、使用、管理和效益等方面。
1.筹集:审计扶贫资金的筹集渠道、筹集金额和筹集过程是否符合政策要求。
2.分配:审计扶贫资金的分配是否公平合理,是否按照政策规定进行。
3.使用:审计扶贫资金的使用是否符合规定用途,是否存在违规使用现象。
4.管理:审计扶贫资金的管理制度是否健全,管理措施是否有效。
5.效益:审计扶贫资金的使用效益,评估项目实施效果。
三、审计内容1.审计扶贫资金筹集的合法性、合规性,重点关注资金来源、筹集方式、筹集过程等方面。
2.审计扶贫资金分配的公平性、合理性,关注资金分配依据、分配比例、分配流程等方面。
3.审计扶贫资金使用的合规性、效益性,关注资金使用范围、使用标准、使用效果等方面。
4.审计扶贫资金管理的有效性,关注管理制度、管理措施、管理效果等方面。
5.审计扶贫资金项目实施效果,关注项目进度、项目质量、项目效益等方面。
四、审计方法1.文件审查:查阅扶贫资金筹集、分配、使用、管理和效益等方面的文件资料,确保审计依据的完整性。
2.现场调查:实地查看扶贫项目实施情况,了解资金使用效果。
3.数据分析:运用数据分析工具,对扶贫资金数据进行挖掘,揭示潜在问题。
4.问卷调查:针对扶贫资金管理使用情况,向相关人员发放问卷调查,了解基层意见。
5.访谈:与扶贫资金管理人员、项目实施人员进行访谈,了解实际情况。
帮扶中心专项审计方案
![帮扶中心专项审计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8f6fd216e55c3b3567ec102de2bd960590c6d90d.png)
一、审计目的为确保帮扶中心资金使用合规、高效,提高帮扶工作质量,本次专项审计旨在全面检查帮扶中心在资金管理、项目实施、档案管理等方面的合规性、准确性和有效性。
二、审计范围1. 资金管理:帮扶中心中央财政资金、地方财政资金、社会捐赠资金等。
2. 项目实施:帮扶中心开展的项目,包括教育、医疗、就业、扶贫等领域。
3. 档案管理:帮扶中心困难职工档案、项目实施档案、资金使用档案等。
三、审计内容1. 资金管理审计:(1)检查帮扶中心资金管理制度建设情况,包括资金拨付、使用、核算、监督等方面的制度;(2)审查资金拨付、使用、核算的合规性、真实性;(3)核实资金使用效果,确保资金用于帮扶中心规定的领域。
2. 项目实施审计:(1)审查项目立项、审批、实施、验收等环节的合规性、准确性;(2)核实项目实施过程中的资金使用情况,确保资金专款专用;(3)评估项目实施效果,确保项目达到预期目标。
3. 档案管理审计:(1)检查帮扶中心档案管理制度建设情况,包括档案收集、整理、保管、利用等方面的制度;(2)审查档案资料的完整性和准确性,确保档案真实、完整、准确;(3)核实档案资料的管理和使用情况,确保档案资料的安全、保密。
四、审计方法1. 文件审查:查阅帮扶中心各类资金管理、项目实施、档案管理等相关文件;2. 实地调查:对帮扶中心项目实施地点进行实地调查,了解项目实施情况;3. 询问访谈:与帮扶中心工作人员、受益者等进行访谈,了解帮扶工作情况;4. 数据分析:对帮扶中心资金使用、项目实施、档案管理等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五、审计步骤1. 审计准备:制定审计方案,明确审计范围、内容、方法、步骤等;2. 审计实施:按照审计方案,开展文件审查、实地调查、询问访谈、数据分析等工作;3. 审计报告:整理审计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形成审计报告,提出整改建议;4. 整改跟踪:跟踪帮扶中心对审计报告中提出问题的整改情况,确保问题得到有效解决。
六、审计时间本次帮扶中心专项审计时间为XX年XX月至XX年XX月。
扶贫资金专项审计的问题和建议
![扶贫资金专项审计的问题和建议](https://img.taocdn.com/s3/m/52c9ad75ee06eff9aef80754.png)
扶贫资金专项审计的问题和建议作者:王庆来源:《财讯》2018年第20期2018年,审计署将会围绕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三大攻坚战聚焦审计重点。
在精准脱贫方面,要举全国审计机关之力持续开展扶贫资金审计,实现对贫困地区审计全覆盖,进一步发挥好政府审计履行国家经济监督的职能,为国家脱贫攻坚战略保驾护航。
本文在借鉴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综合分析我国扶贫资金专项审计取得的成绩并提出存在四个方面的问题,同时从四个方面提出相应的改进扶贫资金专项审计工作的建议。
对于政府审计部门开展扶贫资金专项审计工作有一定的实践指导意义。
扶贫资金审计问题建议引言审计监督是国家监督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2015年12月8日中央印发《关于实行审计全覆盖的实施意见》,明确提出政府审计要对公共资金,自然资源,国有资产和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实行审计全覆盖。
因此,政府审计迎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期,也担当了国家经济监督更大的责任。
党中央在十九大报告中向全国做出庄严承诺,确保到二O--O年实现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的目标。
可见,精准脱贫的成败已经成为我们能不能如期顺利实现我们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关键一环。
根据十九大的战略部署,2018年审计署将审计聚焦在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精准脱贫和污染防治三大攻坚战上,充分发挥审计在国家经济监督体系中的重要作用,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一步保驾护航。
在精准扶贫领域,全国审计机关在过去五年先后对270多个贫困县和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开展了扶贫资金专项审计,促进追回或归还资金60多亿元,处理问责6000余人,为国家的脱贫攻坚做出了重大贡献。
扶贫资金专项审计作为2018年审计工作的一项重点内容,深入分析其以往的成绩和经验,总结存在的问题,并针对性提出改进建议,可以积极地促进审计机关持续有力的向扶贫资金专项审计发力,确保国家脱贫总目标的实现。
扶贫资金专项审计的问题分析扶贫资金专项审计作为重大的民生审计项目,近年来受到各级审计机关的高度关注。
扶贫项目资产管理审计经验汇报
![扶贫项目资产管理审计经验汇报](https://img.taocdn.com/s3/m/69fa4fa8e109581b6bd97f19227916888586b951.png)
扶贫项目资产管理审计经验汇报1. 引言在当今社会,扶贫项目资产管理审计是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
随着扶贫工作的不断深入和发展,资产管理审计在确保扶贫项目资金使用合规、有效和透明方面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本文将从多个角度对扶贫项目资产管理审计经验进行深入探讨,帮助读者全面理解该主题。
2. 扶贫项目资产管理审计概述扶贫项目的资产管理审计是指对扶贫项目经费的使用、管理和绩效进行系统、全面的审计检查。
这包括对扶贫项目的成本管理、物资采购、资金拨付、资产处置等方面的审计。
通过资产管理审计,可以确保扶贫项目的资金使用合规、高效和透明,提高扶贫项目的成效和社会效益。
3. 扶贫项目资产管理审计的重要性资产管理审计对于扶贫项目具有重要意义。
可以有效防止和发现扶贫项目资金的滥用和浪费,确保扶贫项目的经费得到最大程度的利用。
可以帮助扶贫部门建立健全的资产管理制度和规范的运作程序,提高项目管理水平和效能。
资产管理审计还可以为决策者提供全面的数据和信息支持,帮助其更好地制定扶贫政策和实施方案。
4. 扶贫项目资产管理审计的经验在实际的扶贫项目中,资产管理审计经验是非常宝贵的。
要坚持问题导向,紧扣扶贫项目中的关键环节和重点领域进行审计。
要注重审计与实际工作的结合,充分了解扶贫项目的具体情况和需求,确保审计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还要加强风险管理,建立健全的内控机制和监督体系,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确保扶贫项目的安全和稳定运行。
5. 个人观点与理解扶贫项目资产管理审计是非常重要的,它直接关系到国家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和扶贫工作的成效。
在做好审计工作的还需要进一步加强扶贫项目的资产管理与监督,建立健全的风险防范机制,确保扶贫项目的长期可持续发展。
6. 总结与回顾通过本文的深入探讨,读者可以更全面、深刻地理解扶贫项目资产管理审计的重要性和经验。
审计工作在扶贫项目中具有重要作用,需要结合实际情况,加强风险管理和内控,促进扶贫工作的顺利开展和取得更好的成效。
扶贫资金专项审计的方法及经验分享
![扶贫资金专项审计的方法及经验分享](https://img.taocdn.com/s3/m/e4ee3351a31614791711cc7931b765ce04087a42.png)
扶贫资金专项审计的方法及经验分享
一、审计前准备:
1、明确审计实施的业务类型及具体内容,主要分为送审报告的业务
类型、评价审计业务类型、特殊审计业务类型和抽样审计业务类型;
2、根据审计实施内容,明确需要审计的资料范围,例如:财务资料、合同资料、收入资料和支出资料等;
3、明确审计实施的对象,例如:政府、主管部门和合作伙伴等;
5、明确审计方法,例如:调查法、回顾法、资料追查等6.明确审计
对象需要把握的要点,例如:财务制度、资金管理制度、财政统计制度等。
二、审计实施:
1、调查法:通过实地调查,了解现实情况,找出扶贫资金是否被合
理使用;
2、评价法:对扶贫资金的执行情况进行全面的总结和评价,以便对
扶贫资金的合理性进行检验;
3、抽样审计法:对与扶贫资金有关的重要事项进行抽样审计,检测
合法性、合理性和准确性;
4、再审计法:可以对之前审计过的账务点查,检查是否存在偏差或
变更;
5、实地调查法:可以实地调查资金使用情况,了解扶贫资金的实际
运用;。
精准扶贫审计的重点内容及防范问题
![精准扶贫审计的重点内容及防范问题](https://img.taocdn.com/s3/m/d030415accbff121dc368310.png)
精准扶贫审计的重点内容及防范问题作者:史雪洁来源:《现代企业》2019年第11期十八大召开以来,我国脱贫任务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农村累计减贫6853万人,减贫幅度接近70%,年均减贫人数达1370万,我国贫困发生率也从2013年的8.5%降低至3.1%,贫困地区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9377元,人均消费支出大7998元,贫困地区农民生活水平明显改善,贫困地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明显加强。
伴随着我国脱贫攻坚工作取得的成果,贫困人口大幅度减少,与此同时,如何提高扶贫效率,利用既定的财政资金达到扶贫效果最大化成为我国脱贫攻坚工作面临的主要问题。
十九大召开后,精准扶贫成为我国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三大攻坚战之一,所谓精准扶贫,关键在于“精”“准”二字,“精”要求能够精确的识别出贫困人口,了解贫困原因,考虑脱贫需求,“准”要求能够对不同贫困给予不同的扶贫政策,对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对症下药”,真正做到“谁贫扶谁”,提高扶贫资金利用效率,避免粗放扶贫造成的国家资源浪费。
以国家审计的特点功能角度来看,国家审计部门对政府各个部门进行审计,可以充分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各相关单位的基本情况,在审计工作中可以根据业务需求上下联动,对审计工作中发现的问题提出合理的建议。
我国于2018年3月组建中央审计委员会并在其第一次会议上,提出要重点关注民生资金审计,而精准扶贫正是我国最大的民生任务之一,因此对精准扶贫领域的审计是我国审计部门的重要工作内容。
一、着重精准扶贫政策落实跟踪审计1.精准扶贫审计首先应当关注扶贫人口是否是精确的。
精确识别贫困人口是习总书记以及党中央对精准扶贫任务提出的基本要求,也是精准扶贫政策得以落实的前提。
在精准扶贫工作开展的过程中,存在由于贫困地区交通不便,扶贫人力资源短缺等原因,把精确识别贫困人口的任务委托给镇级或乡级、村级单位,或把贫困户、贫困人口建档系统置于村级单位,由村级单位领导录入贫困人口信息,由此而导致因村级领导干部徇私使得扶贫对象不精确的问题出现。
县级扶贫资金审计实施方案
![县级扶贫资金审计实施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485b93227f21af45b307e87101f69e314332fa36.png)
县级扶贫资金审计实施方案一、总则。
为加强对县级扶贫资金的监督和管理,确保扶贫资金使用合规、有效,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二、审计目标。
本次审计的主要目标是对县级扶贫资金的使用情况进行全面审计,包括资金来源、分配、使用、管理等方面的审计内容,确保扶贫资金使用符合相关政策法规,达到扶贫目标。
三、审计范围。
本次审计范围包括县级扶贫资金的来源、分配、使用等全过程,具体包括各类扶贫资金的拨付、使用单位及项目、使用情况等。
四、审计内容。
1. 扶贫资金的拨付情况,审计拨付程序是否符合相关规定,资金拨付是否及时、准确;2. 扶贫项目的选择和实施情况,审计扶贫项目的选择是否符合实际需要,项目实施是否符合相关政策法规;3. 扶贫资金使用情况,审计扶贫资金使用的合规性和效益性;4. 扶贫资金管理情况,审计扶贫资金的管理制度和执行情况,包括资金监管、使用单位责任等。
五、审计方法。
本次审计将采用文件审查、实地调查、询问、抽样检查等方法,全面了解县级扶贫资金的使用情况。
六、审计程序。
1. 确定审计计划,制定审计计划,明确审计范围、内容和方法;2. 调查取证,对扶贫资金的拨付、使用等情况进行调查取证;3. 数据分析,对调查取证的数据进行分析,评估扶贫资金的使用情况;4. 发现问题,发现扶贫资金使用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整改建议;5. 编制审计报告,根据审计结果编制审计报告,提出审计意见和建议;6. 报告审核,对审计报告进行审核,确保审计结论的准确性和客观性。
七、审计保障。
为确保审计工作的顺利进行,将提供必要的人力、物力支持,保障审计人员的安全和工作秩序。
八、审计报告。
审计报告将对扶贫资金使用情况进行全面披露,包括存在的问题和建议的整改措施,报告将提交给相关部门和领导,以便及时整改和改进。
九、后续跟踪。
审计报告出台后,将对整改措施的落实情况进行跟踪,确保问题得到及时解决,扶贫资金使用得到改进。
以上即为县级扶贫资金审计实施方案,希望通过本次审计,能够加强对扶贫资金的监督和管理,确保扶贫工作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
“精准扶贫”专项资金审计问题与对策
![“精准扶贫”专项资金审计问题与对策](https://img.taocdn.com/s3/m/d4304c830d22590102020740be1e650e52eacf20.png)
“精准扶贫”专项资金审计问题与对策精准扶贫是我国扶贫工作的重要战略,专项资金的使用审计是确保扶贫工作有效实施的关键环节。
在精准扶贫专项资金审计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如审计主体不统一、审计方法不完善、审计结果不及时等。
针对这些问题,可以采取以下对策进行改进。
一、强化审计主体责任,明确职责分工。
应建立健全精准扶贫专项资金审计的组织机构和工作流程,明确各相关部门的职责和任务,确保审计工作的统一协调进行。
各级政府要加强对审计工作的领导和指导,加大对扶贫资金使用情况的监督力度,及时解决审计中的问题和难点。
二、创新审计方法,提高审计效能。
可以采取利用大数据技术进行精准扶贫专项资金的审计,实现对扶贫资金使用情况的全面监测和实时动态管理。
还应加强对扶贫资金的绩效评估,通过定量化评价和绩效考核来评估扶贫项目的质量和效果,确保资金的合理使用和扶贫效果的实现。
三、完善审计结果的反馈机制,及时纠正问题。
审计结果应及时向被审计单位和相关部门反馈,要求被审计单位对审计发现的问题进行整改和处理。
审计部门要加强对整改情况的跟踪和核查,确保问题得到有效解决。
可以建立与财政、审计等部门联动的信息共享平台,实现数据的共享和交互,提高审计结果的可操作性和针对性。
四、加强对专项资金使用情况的监督和公开。
要求被审计单位依法依规使用专项资金,确保资金的合规性和有效性。
审计部门要加强对扶贫资金使用情况的监督,加大对违规行为的查处力度。
要加强对扶贫资金使用情况的公开和信息公告,便于社会各界对扶贫工作进行监督和评价。
五、加强审计人员的培训和队伍建设。
要加强对扶贫审计人员的培训和学习,提高他们的专业素质和工作能力。
培养一支懂扶贫、会审计的专业人才队伍,提高审计工作的质量和效益。
要做好精准扶贫专项资金审计工作,需要进一步强化审计主体责任,创新审计方法,完善审计结果的反馈机制,加强对专项资金使用情况的监督和公开,以及加强审计人员的培训和队伍建设。
只有通过不断改进和提高,才能更好地保障扶贫工作的有效实施,推动精准扶贫取得更好的成效。
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资金审计方法
![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资金审计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8cc4d13c26284b73f242336c1eb91a37f011327e.png)
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资金审计方法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资金是我国政府为解决农村贫困人口基本生活需求而设立的一项社会救助制度,旨在保障农村居民基本生活需求和促进农村贫困人口的可持续发展。
为了确保最低生活保障资金的合理使用和有效支持农村居民,需要进行审计来评估其资金的使用情况和效果。
一、资金使用情况审计:对最低生活保障资金的使用情况进行全面审计,包括是否按规定用于资助农村贫困人口的基本生活需求,是否存在超标准、伪造申报等违规行为,是否存在浪费、挥霍和腐败等问题。
二、资金发放程序审计:审计资金的发放程序是否合规,包括资金申请、审核、发放和监督等环节,是否存在以权谋私、违规操作等问题,审计人员可以通过查阅相关文件、询问相关责任人、实地调查等方式来进行审计。
三、资金流向核查:对最低生活保障资金的流向进行核查,包括资金从中央到地方的拨付过程,地方财政部门到农村居民的发放过程,以及农村居民使用资金的具体情况等。
审计人员可以通过跟踪资金流转路径、审核账目和凭证,与相关责任方核对资金使用等方式来进行审计。
四、效果评估:对最低生活保障资金的使用效果进行评估,包括是否有效促进了农村居民脱贫致富、改善了基本生活条件,是否实现了最低生活保障资金的目标和要求等。
审计人员可以通过调查农村居民的生活状况变化、访谈相关农民和村干部等方式来进行效果评估。
五、监督建议:根据审计结果,提出相关的监督建议和改进措施,包括整改违规行为、加强资金管理、完善监督机制等方面的建议,以进一步提高最低生活保障资金的使用效率和效果,确保资金得到切实合理的利用。
总之,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资金审计方法主要包括对资金使用情况、发放程序、资金流向和效果进行审计,并提出监督建议和改进措施,以确保最低生活保障资金的合理使用和有效支持农村居民。
扶贫资金专项审计的方法及经验分享
![扶贫资金专项审计的方法及经验分享](https://img.taocdn.com/s3/m/3e1a9e7ff011f18583d049649b6648d7c1c708ba.png)
扶贫资金专项审计的方法及经验分享
下面将分享一些扶贫资金专项审计的方法及经验,供参考:
一、审计方法:
1.合规性审计:审查扶贫资金使用过程中是否符合相关政策法规和管
理制度,包括资金申请、拨付、使用、监管等环节,以确保程序合法、合规。
2.效益性审计:审查扶贫资金使用的效果、成果及其可持续性,分析
扶贫项目的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以评估扶贫措施的合理性和可行性。
3.风险性审计:审查扶贫项目存在的风险和隐患,评估风险程度和影
响范围,提出相应的风险防范和控制措施,以规避扶贫工作中的各种风险。
二、经验分享:
1.充分了解扶贫政策和相关法规:审计机构在进行扶贫资金专项审计时,需要充分了解国家和地方的扶贫政策和相关法规,以及扶贫项目的指
导文件和管理制度,确保审计工作能够按照规定进行。
2.合理确定审计范围和目标:审计机构需要根据扶贫项目的实际情况,合理确定审计的范围和目标,明确审计所关注的重点,以便针对性地进行
审计工作。
3.采用多种手段获取审计证据:审计机构需要采用多种手段获取审计
证据,如查阅文书资料、访谈相关人员、实地考察扶贫项目等,确保审计
结论的客观准确。
4.注重数据分析和比对核实:审计机构应注重对扶贫资金和项目数据的分析,发现其中的潜在问题和矛盾,进行比对核实,确保审计结论的可靠性和说服力。
5.及时反馈审计结果和问题:审计机构在完成审计工作后,要及时向相关管理部门和扶贫单位反馈审计结果和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意见和建议,促进问题的解决和扶贫工作的改进。
综上所述,扶贫资金专项审计是一项重要的工作,通过合理使用审计方法和经验分享,可以确保扶贫资金的有效管理和使用,为贫困地区的脱贫攻坚工作提供坚实的保障。
扶贫资金年度审计报告
![扶贫资金年度审计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86eff6a6f9c75fbfc77da26925c52cc58ad6906d.png)
扶贫资金年度审计报告摘要扶贫资金是国家用于减少和消除贫困的重要资源,审计报告对扶贫资金的使用和管理情况进行了全面的审计,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本报告总结了审计结果,分析了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改进措施,旨在进一步加强扶贫工作的效果和可持续性。
一、审计概况本次审计对某省扶贫资金进行了全面审计,审计期间涵盖了去年度的收支情况和管理过程。
审计团队对相关文件、数据和现场进行了调查和核实,并与相关人员进行了深入交流。
二、审计结果1. 资金使用情况审计- 资金使用合规性较好,未发现资金流失等异常情况。
- 部分资金使用存在监督不到位、流程不规范等问题,导致效果不尽如人意。
2. 资金管理情况审计- 资金管理制度健全,相关人员认真履行职责,但仍存在一些管理不规范的现象。
- 部分资金管理的档案和账目不完备,容易造成资金流失和不当使用。
三、存在的问题1. 监管能力不足:- 相关部门在资金使用过程中的监管和查处能力相对薄弱,容易出现资金被挪用等问题。
2. 效果评估不充分:- 对于扶贫项目的效果评估工作不充分,无法准确评估资金使用的有效性和可持续性。
3. 资金管理不规范:- 部分地区和单位在资金管理过程中存在流程不规范、档案不完整等问题,容易造成资金流失和滥用现象。
四、改进措施1. 加强监管能力:- 相关部门应加强对扶贫资金的监管,完善监督责任制,提高查处能力,确保资金使用的合规性和规范性。
2. 强化效果评估:- 加强对扶贫项目的效果评估,建立科学的评估指标和方法,及时发现项目问题,并根据评估结果进行调整和优化。
3. 提升资金管理水平:- 加强对资金管理制度的宣传和培训,提高相关人员的管理水平和规范意识,确保资金使用的透明度和准确性。
4. 加大宣传力度:- 增加对扶贫资金使用情况的宣传力度,公开相关信息,接受社会监督,提高资金使用的公信力。
五、结语扶贫资金年度审计报告根据实地调查和相关数据进行了全面的审计。
审计结果显示,扶贫资金的使用合规性较好,但仍存在监管能力不足、效果评估不充分、资金管理不规范等问题。
扶贫项目专项审计方案
![扶贫项目专项审计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771b6ffbc9d376eeaeaad1f34693daef5ef71365.png)
扶贫项目专项审计方案审前准备阶段一、扶贫政策调查1.以扶贫政策落实情况作为重点内容,取得总公司脱贫攻坚规划及具体实施方案、扶贫工作总结、脱贫攻坚任务完成情况等总结性资料;2.在对中央、省、市各项精准扶贫政策进行总体把握、对扶贫办扶贫政策落实情况和扶贫效果实现的基本情况进行掌握的基础上,通过调阅扶贫办文件资料、与扶贫办座谈、数据分析等方式初步了解政策落实情况和存在的困难,确定审计重点。
二、扶贫项目调查1.结合扶贫资金总体情况,调阅扶贫项目年度总结、项目台账等资料,对扶贫项目基本情况做出把握;2.通过扶贫办提供的项目台账和基本情况,全面掌握各项目立项批复情况、资金投入、资金类别与级次、实施时间、建设状况、实施单位、招投标信息等,了解各类扶贫项目的规模、建设、效益、困难等方面信息。
三、扶贫资金调查1.调阅相关年度各级部门下达的扶贫资金指标文件,了解扶贫资金总体规模,核实扶贫资金的种类、规模、投向和项目安排;2.在掌握扶贫办扶贫项目资金基本情况的基础上,收集帮扶产业、医疗健康、教育、金融、生态、社保兜底等相关重点资金管理使用情况的年度工作总结、资金项目台账、基础数据等,掌握重点扶贫资金分配使用的总体情况;3.通过调阅扶贫办文件资料、与扶贫办座谈、数据分析等方式了解资金管理模式、资金使用总体情况和存在的困难,确定审计重点。
现场实施阶段按审计内容实施审计,时间顺序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审计内容可交叉进行。
审计组在实施审计的过程中,发现方案不适应实际需要时,可以根据具体情况,按照程序和规定及时调整。
一、扶贫政策审计1.关注贯彻执行相关扶贫政策情况(1)根据《中共XX省委 XX市人民政府关于落实XX省新时期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三年攻坚的实施意见》(X字〔2016〕13号),制定并贯彻执行总公司三年规划(2016-2018年)、年度计划的情况;(2)贯彻执行《中共XX市委办公厅 XX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三年行动方案(2018-2020年)>的通知》(X 办〔2018〕31号)的情况;(3)贯彻执行《关于做好我市新时期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三年攻坚驻村干部选派工作的通知》(X组通[2016]27号)的情况;(4)贯彻执行《XX市对口支援办公室XX市财政局关于调整我市精准扶贫驻村干部期间交通费的通知》(X援[2018]102号)的情况;(5)贯彻执行《中共XX市委组织部关于选派对口帮扶XX州、XXX 贫困村党组织第一书记的通知》(X组通[2019]18号)的情况;(6)贯彻执行《中共XX市委组织部关于做好我市第三轮派驻XX 州、XXX扶贫驻村干部政策待遇落实等工作的通知》(X组通[2019]26号)的情况;(7)贯彻执行《XX市对口支援办公室中共XX市委组织部XX市财政局关于明确我市派驻对口帮扶XX州、XXX贫困村第一书记及派驻市(县区)工作队(组)干部待遇保障有关事宜的通知》(X援[2019]168号)的情况;(8)贯彻执行《关于进一步做好我省驻村第一书记政策待遇落实工作的通知》(XX组电传[2019]37号)的执行情况;(9)贯彻执行其他扶贫政策的情况。
“精准扶贫”专项资金审计问题与对策
![“精准扶贫”专项资金审计问题与对策](https://img.taocdn.com/s3/m/abce1853fd4ffe4733687e21af45b307e871f9a3.png)
“精准扶贫”专项资金审计问题与对策【摘要】“精准扶贫”是当前国家的重要政策,专项资金审计问题严重影响着扶贫工作的有效性和透明度。
本文首先介绍了“精准扶贫”政策背景和审计问题的重要意义。
然后分析了导致审计问题的原因,包括监管不严、流程不透明等方面。
在对策部分,提出了加强资金使用监管、流程透明度和建立考核评估机制等三项对策。
这些对策有助于解决审计问题,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和透明度。
在结论部分总结了本文内容并展望未来,希望通过加强审计和监管措施,能够更好地实施“精准扶贫”政策,帮助更多贫困地区脱贫致富。
【关键词】精准扶贫、专项资金审计、问题意义、资金使用监管、流程透明度、考核评估机制、回顾、展望未来。
1. 引言1.1 背景介绍"精准扶贫"专项资金审计问题与对策引言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贫困问题一直是我国社会发展的重要挑战之一。
为了有效减少贫困人口数量,我国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扶贫政策,其中“精准扶贫”政策备受关注。
"精准扶贫"政策旨在精准识别贫困人口、精准施策扶贫,以确保扶贫工作更加精准、有效。
为了保障“精准扶贫”政策的顺利实施,政府设立了专项资金用于扶贫项目的资助和支持。
在“精准扶贫”专项资金使用过程中,审计问题频发,给扶贫工作带来了不小的影响。
审计问题严重影响了专项资金的使用效率和效果,甚至出现了部分资金被挪用、浪费等情况。
对“精准扶贫”专项资金的审计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并提出针对性的对策,对于确保专项资金的有效利用和扶贫工作的顺利进行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对“精准扶贫”专项资金审计问题及对策进行探讨。
1.2 问题意义精准扶贫在扶贫工作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随着“精准扶贫”专项资金的投入增加,审计问题也日益突出。
专项资金使用审计问题的存在严重影响了扶贫项目的质量和效果,甚至可能导致资金的浪费和挥霍。
加强对“精准扶贫”专项资金的审计监管,解决审计问题,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和质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长远意义。
扶贫资金专项审计的方法及经验分享(精准扶贫)
![扶贫资金专项审计的方法及经验分享(精准扶贫)](https://img.taocdn.com/s3/m/fbdf4c3714791711cc7917ea.png)
扶贫资金的专项审计的方法及经验分享(精准扶贫)一、确定工作目标对扶贫领域专项资金使用情况进行审计,重点审计扶贫领域的虚报冒领,截留私分、贪污挪用、挥霍浪费,吃拿卡要等问题,加大对重大违法违规问题、体制机制性问题的审计力度。
二、确定审计目标(一)摸清扶贫领域专项资金的底数及构成和资金的分配使用情况。
(二)重点审计扶贫领域专项资金管理和使用中存在的截留、滞留、挤占、挪用、虚报冒领、挥霍浪费、吃拿卡要及侵占贪污等严重损害群众利益的违法违纪问题。
(三)对部门和单位在扶贫领域专项资金管理和使用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审计。
(四)对扶贫领域专项资金安排的工程项目,严格按照项目资金管理办法进行审计,确保资金使用效率。
三、专注审计内容和重点以资金流向为主线,以项目为载体,以政策落实为重点,抓住关键环节,重点审计扶贫专项资金的补助对象、补助项目、申请程序、资金拨付、管理是否符合政策要求,扶贫专项资金使用是否合规,建设内容是否真实,是否存在虚报冒领,截留私分、贪污挪用、挥霍浪费、吃拿卡要及侵占贪污等严重损害群众利益的违法违纪行为。
(一)审计建档立卡贫困户的“精准识别”情况。
对贫困户的“精准识别”重点需要审计核实“不该纳入的纳入和该纳入的未纳入”的情况,即:进入建档立卡户中的贫困人口是否符合国家贫困人口标准,是否存在贫困人口应纳入而未纳入的情况。
1.审计国家扶贫开发信息系统中的建档立卡贫困户是否真实。
通过对公安、交警、房管、工商等部门的数据筛选比对,看有无将非农村户籍人员、财政供养人员、农村运输大户、家庭成员中有注册公司或经营商铺、在县区购买商品房、购买消费性小轿车等纳入贫困户。
对经审计核实的非贫困人口享受了建挡立卡贫困人口优惠政策,如享受优惠利率贷款或贴息、享受雨露计划扶持等要予以追回财政资金并追究相关责任人责任。
2.审计是否存在贫困人口应纳入而未纳入建档立卡贫困户。
重点审计是否存在应纳入贫困人口的农村低保人员、五保户(尤其是农村低保对象中的生活常年困难家庭特困人口或因病因残完全丧失劳动能力的人口)未纳入建档立卡户的情况。
扶贫资金的审计案例
![扶贫资金的审计案例](https://img.taocdn.com/s3/m/cc0852722a160b4e767f5acfa1c7aa00b52a9dc6.png)
扶贫资金的审计案例案例:县扶贫资金的审计背景信息:县是一个贫困地区,政府每年都会拨款用于扶贫项目,提供资金支持和帮助贫困群众脱贫致富。
为确保资金的合理使用和效果,县财政局决定对扶贫资金进行审计。
审计目标:1.确定扶贫资金是否按照政府规定的程序和要求使用;2.评估扶贫项目的实施效果,包括贫困人口的脱贫情况和收入增长;3.发现可能存在的资金浪费、挪用等问题,并提出改进意见。
审计过程:1.确定审计范围:确定审计的时间范围、审计对象(包括政府部门、扶贫项目执行单位等)和审计方法。
2.收集资料:收集与扶贫资金相关的文件、记录和数据,包括资金拨付文件、项目申请材料、资金使用记录等。
3.进行实地调查:对扶贫项目进行实地考察,了解项目的实施情况和效果,与相关责任人进行访谈。
4.进行数据分析:对收集到的资料进行分类整理和分析,比对资金使用情况与政府规定的要求进行对照。
5.进行账务核对:核对资金拨付与实际使用的账务记录,确保账目的准确性和真实性。
6.进行财务审计:对相关单位的财务报表进行审计,确保资金的使用符合会计准则和规范。
7.编写审计报告:根据审计结果,撰写审计报告,包括审计发现的问题、建议的改进措施和对扶贫项目的评价。
审计结果:1.资金使用程序合规:审计发现,扶贫资金的使用程序基本符合政府规定的要求,拨付和使用的手续齐全。
2.部分项目存在效果不明显的问题:虽然资金使用符合规定,但是部分扶贫项目的实施效果并不明显,贫困人口的脱贫情况和收入增长较为有限。
3.资金使用信息公开度不高:在资金使用信息的公开度方面,存在一定的不足,公众对于资金使用情况了解不够。
4.存在资金管理不规范的问题:审计发现,部分扶贫项目存在资金管理不规范的问题,包括资金浪费、挪用等情况。
改进措施:1.提高扶贫项目的实施质量:对于效果不明显的项目,要进行深入分析原因,采取相应的改进措施,确保贫困人口真正受益。
2.加强资金使用信息的公开度:增加资金使用信息的公开渠道,提高公众对于资金使用情况的了解,增加透明度。
扶贫资产审计经验做法和体会
![扶贫资产审计经验做法和体会](https://img.taocdn.com/s3/m/379c6461302b3169a45177232f60ddccda38e6d8.png)
扶贫资产审计经验做法和体会近年来,我国积极推进扶贫工作,大力实施扶贫资产审计,为精准扶贫提供有力支撑。
作为一名扶贫资产审计人员,我深感这项工作的重要性和使命感。
在实践中,我积累了一些经验做法和体会,希望能与大家分享。
扶贫资产审计应坚持问题导向。
审计工作的核心是发现问题,因此我们在执法过程中要有针对性地查找潜在问题,而不只是简单地进行数据统计和核对。
在审计过程中,我常常结合实际情况,重点审查涉及扶贫对象的资产收入、扶贫项目的资金使用情况以及扶贫政策的执行情况等方面的问题。
只有通过深入挖掘问题、准确把握问题的根源,我们才能提出有针对性的改进措施,推动扶贫工作取得更好的效果。
扶贫资产审计应注重综合分析。
审计工作不仅仅是对问题的发现,更重要的是对问题的分析和研究。
在审计过程中,我们要善于运用各种分析工具和方法,对审计对象的资产状况、收入来源、支出情况等进行综合分析,找出其中的规律和问题所在。
通过综合分析,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扶贫对象的实际需求,为制定更加精准的扶贫政策提供参考依据。
扶贫资产审计应强化风险防控。
扶贫工作面临着各种风险和挑战,因此在审计过程中,我们要注重风险防控的工作。
具体来说,我们要通过加强内部控制、建立完善的审计制度和流程,提高审计效率和准确性;同时,要加强对扶贫项目的监督和检查,确保资金使用合规、项目落地有序。
只有通过加强风险防控,我们才能确保扶贫资产的有效利用,最大限度地提升扶贫工作的效果。
扶贫资产审计应注重经验总结和分享。
扶贫工作的复杂性和特殊性使得审计工作必须不断总结经验、提炼规律。
在实践中,我积极参与扶贫资产审计的研究和交流活动,与同行们分享经验,互相借鉴,不断提升工作水平。
同时,我也注重将工作中的好经验和做法进行总结和归纳,形成书面材料,为今后的扶贫资产审计工作提供参考和借鉴。
扶贫资产审计是一项复杂而又重要的工作。
通过我的实践经验,我深刻认识到扶贫资产审计的重要性和独特性,也明白了自己在这项工作中的责任和使命。
扶贫资金审计报告
![扶贫资金审计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01f59719bdd126fff705cc1755270722192e59e4.png)
扶贫资金审计报告尊敬的领导:根据您的要求,我们进行了扶贫资金的审计工作,并编制了审计报告,现将审计结果向您汇报如下:一、审计目标和范围:我们的审计目标是对扶贫资金使用情况进行审计,并评估其合规性、经济效益和财务状况。
审计范围涵盖了资金流入和流出情况、项目执行过程、支出合规性等。
二、审计方法和过程:我们通过查阅相关文件、检查财务记录、询问相关人员,并进行了现场核实等方式进行审计。
审计过程严格按照国家审计准则和规范进行。
三、审计发现和意见:1. 资金使用存在一定的不规范或不合理现象,包括项目执行超预算、购买物资过量等情况。
建议加强项目管理,确保资金的合理利用。
2. 扶贫资金的财务记录完整性和准确性有待提高,存在记账不规范、凭证不全等问题。
建议加强财务管理,确保记录的真实和可靠。
3. 部分资金使用流程不够规范,包括审批程序不严格、资金监督控制不全面等情况。
建议加强资金管控,确保资金使用依法依规。
基于以上审计发现,我们向您提出以下意见:1. 加强项目管理,明确项目目标和执行方案,预防超预算和过度购买等问题的发生。
2. 强化财务管理,加强记账和凭证的管理,并确保财务记录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3. 健全资金使用流程,建立完善的审批程序和监督体系,实现资金的有效管控。
四、审计结论:在本次审计中,我们发现了一些不规范和不合理的资金使用问题,但总体上扶贫资金的使用符合相关政策和法规要求。
我们建议相关部门采取措施改进问题,并进一步加强资金管理,提高扶贫资金的使用效益和经济效果。
以上是我们的审计报告,请您查阅。
如有任何问题或需要进一步解释,请随时与我们联系。
谢谢!此致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扶贫资金的专项审计的方法及经验分享(精准扶贫)一、确定工作目标对扶贫领域专项资金使用情况进行审计,重点审计扶贫领域的虚报冒领,截留私分、贪污挪用、挥霍浪费,吃拿卡要等问题,加大对重大违法违规问题、体制机制性问题的审计力度。
二、确定审计目标(一)摸清扶贫领域专项资金的底数及构成和资金的分配使用情况。
(二)重点审计扶贫领域专项资金管理和使用中存在的截留、滞留、挤占、挪用、虚报冒领、挥霍浪费、吃拿卡要及侵占贪污等严重损害群众利益的违法违纪问题。
(三)对部门和单位在扶贫领域专项资金管理和使用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审计。
(四)对扶贫领域专项资金安排的工程项目,严格按照项目资金管理办法进行审计,确保资金使用效率。
三、专注审计内容和重点以资金流向为主线,以项目为载体,以政策落实为重点,抓住关键环节,重点审计扶贫专项资金的补助对象、补助项目、申请程序、资金拨付、管理是否符合政策要求,扶贫专项资金使用是否合规,建设内容是否真实,是否存在虚报冒领,截留私分、贪污挪用、挥霍浪费、吃拿卡要及侵占贪污等严重损害群众利益的违法违纪行为。
(一)审计建档立卡贫困户的“精准识别”情况。
对贫困户的“精准识别”重点需要审计核实“不该纳入的纳入和该纳入的未纳入”的情况,即:进入建档立卡户中的贫困人口是否符合国家贫困人口标准,是否存在贫困人口应纳入而未纳入的情况。
1.审计国家扶贫开发信息系统中的建档立卡贫困户是否真实。
通过对公安、交警、房管、工商等部门的数据筛选比对,看有无将非农村户籍人员、财政供养人员、农村运输大户、家庭成员中有注册公司或经营商铺、在县区购买商品房、购买消费性小轿车等纳入贫困户。
对经审计核实的非贫困人口享受了建挡立卡贫困人口优惠政策,如享受优惠利率贷款或贴息、享受雨露计划扶持等要予以追回财政资金并追究相关责任人责任。
2.审计是否存在贫困人口应纳入而未纳入建档立卡贫困户。
重点审计是否存在应纳入贫困人口的农村低保人员、五保户(尤其是农村低保对象中的生活常年困难家庭特困人口或因病因残完全丧失劳动能力的人口)未纳入建档立卡户的情况。
(二)审计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精准脱贫”情况。
“精准脱贫”重点审计脱贫目标任务是否完成,是否存在电子档案中已标注完成,实际一户一档的纸质档案未按规定程序完成的现象。
1.重点审计是否及时将脱贫目标任务分解下达到乡镇、村组。
2.审计脱贫任务完成的数据是否真实,依据是否充分,是否存在“数字脱贫”的现象。
3.审计贫困户的退出程序是否规范。
通过审计筛选已退出的建档立卡户电子数据,抽查核实部分建档立卡户的纸质档案,看贫困户的退出程序是否规范,即:是否由村“两委”组织民主评议后提出,经村“两委”和驻村工作队核实、拟退出贫困户认可,在村内公示无异议后,公告退出,并在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中销号,看是否存在电子档案已销户而纸质档案未变更的“虚假脱贫”或“被脱贫”的现象。
(三)审计扶贫资金的来源及分配管理情况。
1.摸清扶贫资金基本情况。
在摸清我县2016年扶贫资金收支规模、资金来源、类型结构、资金投向的基础上,对各类专项扶贫资金的资金管理和使用情况进行深入分析,确定拟重点抽查乡镇。
要重点关注农工部所属新农村建设办公室、交通局、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等部门用于贫困村村组公路的整合资金,看是否存在资金来源多于资金使用,从中揭示和发现乡镇或村组套取、骗取、挪用扶贫资金的问题。
2.审计“精准帮扶”情况。
一是扶贫资金计划是否安排在国家规定的贫困村。
二是是否及时足额拨付资金,有无滞留、截留扶贫资金,或因资金拨付不及时影响项目实施和扶贫资金使用绩效的问题;有无将扶贫资金用于平衡财政预算、偿还债务、行政事业单位基本支出等问题。
三是看扶贫资金分配过程是否存在分配不公的行为,看是否存在优亲厚友的现象。
四是财政部门是否专户管理、专账核算扶贫资金;项目管理部门项目报账资料是否存在不真实、不完整、不合规等问题。
五是扶贫领域是否存在“雁过拔毛”,超标准超范围向贫困群众筹资筹劳、摊派费用或拖欠钱款的问题。
3.审计扶贫资金结转结余情况并分析其产生原因。
一是审计核实截至2016年末财政扶贫资金的结存情况;二是分析存量资金的产生原因,其中重点核实超过2年以上未使用的扶贫资金。
4.统筹整合使用财政涉农资金用于扶贫的政策执行情况。
一看是否出台具体的整合涉农资金用于扶贫的政策文件;二看财政资金整合情况。
主要核实整合资金的类别,金额,整合资金是否按时、足额拨付到位。
(四)审计财政扶贫资金的使用是否规范和使用效益情况。
1.审计扶贫资金是否按规定用途使用。
是否存在违规建设(维修装修)楼堂馆所、职工住宅、发放奖金、津贴和福利补助,购置交通工具和通讯设备,弥补预算支出缺口和偿还债务以及对外投资等挤占挪用扶贫资金问题;有无将扶贫资金用于公务接待,安排参观旅游景点和高消费娱乐,赠送礼品、礼金、有价证券、纪念品和土特产品等挥霍浪费问题。
2.审计金融扶持政策(产业扶贫贷款、光伏贷款等)执行是否符合规定。
重点审计扶贫贷款是否与贫困农户增加收入密切相关;贷款对象是否属于建档立卡的贫困户;贷款银行或信用社是否执行国家基准利率,是否存在利用贷款搭售保险、理财产品或变相收取办卡等费用增加贫困人员负担的问题。
3.审计雨露计划资金是否按照规定使用。
看是否对建档立卡贫困人口进行职业培训,是否向不属于建档立卡的对象子女发放学费等补贴;培训机构是否存在编造虚假培训实施方案等方式套取劳动力转移培训补助,以及使用虚假合同或人员名单虚报冒领、套取侵占、贪污私分扶贫资金等重大违法违规问题。
4.审计扶贫资金使用效益。
一是看项目是否及时竣工验收并投入使用,是否存在建成后因管护不到位导致设施毁坏、重复投入维修,造成资金使用效益不高等问题;二是看是否存在将国家安排的扶贫项目资金用于做公示牌、广告牌及“穿衣戴帽”形象工程等损失浪费行为。
5.扶贫贷款贴息,贷款合同、贷款到账及相关利息清单是否真实,贴息申报资料、项目备案资料、信贷资料内容是否一致,贷款是否用于百企千村龙头企业特色农产品支撑项目,项目同期是否享受过其他农业项目的贴息扶持。
6.易地扶贫搬迁项目资金补助对象,是否为经扶贫开发和农村最底生活保障两项制度识别出的对象相符,搬迁项目地点是否和实施方案相符,是否真实,资金拨付是否和预算文件一致。
有无擅自变更搬迁地问题,是否实行“补助对象,补助标准,补助发放”公示公告制度。
(五)审计扶贫项目施工管理情况。
1.是否按规定组织招投标或政府采购。
是否存在违规挂靠,用扶贫资金支付挂靠管理费或转包工程的行为。
2.项目建设内容是否真实,是否存在用虚假项目或报大建小套取或私分项目经费。
3.项目建设是否按实施方案实施到位,项目的变更是否报有关部门审批。
4.项目建设是否按规定及时组织竣工验收和办理竣工决算。
项目实施是否存在严重质量缺陷或造成损失浪费的现象。
(六)上级对县扶贫专项资金审计中发现问题整改落实情况。
附:扶贫专项资金的具体审计方法一、要求被审计单位提供的资料1.资金分配依据、分配方案2.经审核批准的资金预算文件3.资金来源结构表4.单个项目档案资料(项目立项、设计、施工、采购、验收等)5.年度决算报告6.审计要求提供的其他资料二、审计内容重点(重点关注三个环节)1.分配环节(1)审查资金分配是否坚持重点使用的原则,有无平均分配和“撒胡椒面”的现象;(2)专项贴息贷款的发放是否符合贷款条件,手续是否齐全,利息计算是否正确,贷款是否跟着项目走;(3)是否坚持资金有偿和无偿使用的原则2.使用环节(1)扶贫资金使用过程中真实、合法性情况:一是审查各种扶贫资金的使用是否符合规定的使用范围,有无用扶贫资金弥补企业亏损、财政赤字或用于收购农副产品的周转金,有无用于修建楼堂馆所或用于大中型基本建设投资;二是审查各种贷款是否能按期收回,不能收回的原因何在;三是审查是否按上级批准和媒体公示的项目计划执行,有无擅自改变项目计划或不按上级批准的要求执行的问题,有无挤占挪用、虚列支出、虚报冒领等问题;四是审查扶贫贷款的投放情况,看贷款计划是否落实,有无改变贷款投向,用新贷还旧贷以及擅自提高利率等问题;五是审查工程决算情况,看施工单位编报的工程决算是否真实、准确、合规、有无偷工减料、高估冒算、虚报冒领等问题,项目建设单位有无故意多付工程款,然后再由施工单位返还,套取国家资金、私设“小金库”等问题。
(2)扶贫资金使用的效果、效率情况一是审查扶贫资金拨付到位率,中央、省、市安排的专项资金和地方配套资金是否及时、足额拨付到位,有无截留、挤占和挪用问题;二是审查真正用于扶贫项目资金比率。
通过审查得出真正用于扶贫的比例和结构是否合理,针对当前扶贫资金使用范围偏宽倾向,反映到底有多大比例的资金发挥了经济效益,还有多少资金没有发挥扶贫效益,甚至被挤占挪用;3.管理环节一是检查评价扶贫领导小组组织机构,工作制度是否健全,各级扶贫办、财政、发改委、农行之间的分工是否合理,工作中有无推诿和“扯皮”现象。
如支援不发达地区发展资金中有偿资金收回后,是否建立了专项发展资金进行单独设账核算;银行部门对扶贫资金是否按规定设立专户进行核算,利息计算是否正确;各种扶贫资金是否做到专款专用、有无截留、挤占、挪用和损失浪费的问题;资金投放是否及时,结转下年的资金是否继续使用;二是检查扶贫管理制度的健全和有效性。
主要审查扶贫资金项目法人负责制、咨询论证制、招投标、工程监理、竣工验收、决算审计、公告公示制等制度执行情况;检查项目申报审批过程中有无重复申报、多头虚假申报,有关部门项目论证不规范,概算批复内容不详细,项目单位概算调整与执行不符合国家规定,有无擅自提高或降低建设标准、扩大或缩小建设规模和变更建设内容,施工企业有无违规分包或层层转包,竣工决算验收手续不完备等;三是针对当前实行的扶贫资金报账制,重点检查内控制度是否健全、完善,执行控制是否严密,有无虚列支出,利用假发票套取资金等现象。
三、审计经验1.扶贫资金效益审计要以扶贫项目为载体,专项资金流向为主线,全面核实年度扶贫项目和资金计划执行,充分掌握审计范围内的资金到位、下拨、管理和使用情况,并在此基础上突出对重点项目的审计。
按规定,对重点项目的财政扶贫资金、以工代赈等资金必达到当地全部投量计划的80%以上,将其资金作为审计重点。
2.专项资金收支审计与项目计划管理审计相结合。
沿着资金流向跟踪审核资金的到位、拨付、使用、报账情况,审计查处影响资金使用效益的违纪违规问题。
对各级财政专账审计时,有目的的关注和掌握重点或规模较大扶贫项目资金的预拨及其报账资料,对重点扶贫、产业扶贫或已预拨资金尚在建设中的项目等,以重点项目为单位按一定比例抽查或延伸审计,亲临实地勘查核对,观察核实项目工程建设情况及其效果;再如,对有疑点的报账资料,要深入项目实地核实项目建设材料实物与报账票据内容是否一致,或有目的的对重点项目报账领款名册签章人员随机抽查核对,防止利用报账制进行虚假报账,套取资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