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22手指同步练习题C卷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22手指同步练习题C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亲爱的同学,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你们一定学到不少知识,今天就让我们大显身手吧!

一、积累运用 (共8题;共24分)

1. (1分)给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zhěn zěn

怎________

2. (1分)看图识字,把音节补充完整。

________ ā ________uō ________i 擦桌子

________ é ________ǐ折纸

3. (1分)照样子,写词语。

(1)白发苍苍(ABCC)________ ________

(2)各种各样(ABAC)________ ________

(3)颤颤巍巍(AABB)________ ________

4. (1分)指出下面句子中所使用的修辞手法。

①有的槐花抱在一起,远看像玉雕的圆桌球;有的槐花一条一条地挂满枝头,近看如维吾尔族姑娘披散在肩头上的小辫儿。________

②“嗡嗡嗡……”小蜜蜂飞来了,采走了香的粉,酿出了甜的蜜。________

5. (1分)课文《桂花雨》填空。

①桂花________时,不说________,至少前后左右十几家邻居,没有不________。

②桂花摇落以后,全家动员,________小枝小叶,________好几天太阳。桂花晒干了,________铁罐子里,________茶叶中泡茶,全年,整个村庄都________在桂花香中。

6. (1分)句子感悟场。

(1)这不是粥,而是小型的农业展览会。

①“农业展览会”是指________。

②作者用了________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________。

(2)一眨眼,到了残灯末庙,春节在正月十九结束了。

①这句话在文中起________的作用。

②这句话写出了作者________的心情。

(3)这些比赛不为争谁第一谁第二,而是在观众面前表演马、骆驼与骑者的美好姿态与娴熟技能。这句话说明了什么?

7. (6分)课内阅读。

晚上,当你被逼着上床去“休息”的时候,也许你还忘不了月光下的草地河滩,你偷偷地从帐子里伸出头来,你仰起了脸,这时候,小小的天窗又是你惟一的慰藉!

你会从那小玻璃上面的一粒星,一朵云,想像到无数闪闪烁烁可爱的星,无数像山似的、马似的、巨人似的、奇幻的云彩;你会从那小玻璃上面掠过一条黑影想象到这也许是灰色的蝙蝠,也许是会唱的夜莺,也许是恶霸似的猫头鹰,——总之,夜的美丽的神奇,立刻会在你的想像中展开。

发明这“天窗”的大人们,是应得感谢的。因为活泼会想的孩子们会知道怎样从“无”中看出“有”,从“虚”中看出“实”,比任凭他看到的更真切,更阔达,更复杂,更确实!

(1)选文选自《________》,作者是________。

(2)这是“我”在________的时候,感受到天窗给了“我”唯一的慰藉。

(3)用横线画出文中的“我”展开丰富想象的句子:________,这些句子是________句。

(4)天窗象征什么?

(5)如何理解“发明这“天窗”的大人们,是应得感谢的”这一句的含义:

8. (12分)(2020·模拟) 阅读

最大的麦穗

古希腊有一位大学者,名叫苏格拉底。一天,他带领几个弟子来到一块麦地边。那正是大熟的季节。地里满是沉甸甸的麦穗。苏格拉底对弟子们说:“你们去麦地里摘一个最大的麦穗,只许进不许退,我在麦地的尽头等你们。”

弟子们听懂了老师的要求后,就走进了麦地。

地里到处都是大麦穗,哪一个才是最大的呢?弟子们埋头向前走。看看这一株,摇了摇头;看看那一株,又摇了摇头。他们总认为最大的那一穗还在前面呢。虽然,弟子们也试着摘了几穗,但并不满意,便随手扔掉了。他们总以为机会还很多,完全没有必要过早地定夺。

弟子们一边低着头往前走,一边用心地挑挑拣拣,经过了很长一段时间。

突然,大家听到了苏格拉底苍老的如同洪钟一般的声音:“你们已经到头了。”这时,两手空空的弟子们才如梦初醒,他们回头望了望麦垄,无数株小麦摇晃着脑袋,似乎在嘲笑他们。

苏格拉底对弟子们说:“这块麦地里肯定有一穗是最大的,但你们未必能碰见它;即使碰见了,也未必能作出准确的判断。因此,最大的一穗就是你们刚刚摘下的。”

苏格拉底的弟子们听了老师的话,悟出了这样一个道理:人的一生仿佛也在麦地中行走,也在寻找那最大的一穗。有的人见到了颗粒饱满的“麦穗”,就不失时机地摘下它;有的人则东张西望,一再地错失良机。当然,追求应该是最大的,但把眼前的一穗拿在手中,这才是实实在在的。

(1)联系上下文解读句子。

①你们去麦地里摘一个最大的麦穗,只许进不许退,我在麦地的尽头等你们。苏格拉底提出了两点要求:一是________,二是________。

“只许进不许退”在文中是要求弟子________,不可________。

②这时,两手空空的弟子们才如梦初醒,他们回头望了望麦垄,无数株小麦摇晃着脑袋,似乎在嘲笑他们。这句话采用了________手法,写出了他们________。

(2)把短文分成三段,用“‖”标出来。

(3)这篇短文告诉了我们一个怎样的人生道理?

(4)“追求应该是最大的,但把眼前的一穗拿在手中,这才是实实在在的。”联系实际,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5)细读全文,填空。(前三空各用两个字)

文中的苏老师讲了三次话,第一次是________,第二次是________,第三次是________。可见,他不愧为一位大学者!因为他,________效果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