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生物二轮复习 专题突破 板块一 细胞 专题一 细胞的分子组成教学案
专题一 细胞的分子组成和结构(精讲)-备战高考生物二轮复习专题精讲精练(通用版)

专题一:细胞的分子组成和结构第一篇:回归教材组成细胞的六类化合物中, 具有物种的特异性,因而可以从 水平上区分不同物种的亲缘关系,而 则没有物种特异性。
10. 糖类、脂质、蛋白质和核酸共有的元素是 ,除此之外,蛋白质中还含有等元素,核酸中还含有 元素。
磷脂分子的组成元素有 ;叶绿素的组成(1) 蛋白质+双缩脲试剂―→ 色;(2) DNA +甲基绿染液―→ 色;(3) RNA +吡罗红(派洛宁)染液―→ 色;(4) 还原糖+斐林试剂――→△ 色;(5) 脂肪+苏丹Ⅲ(Ⅳ)染液―→ 色;(6) 线粒体+健那绿染液―→ 色。
13. 氨基酸是 的基本单位,生物体内氨基酸约有 种。
不同氨基酸理煮熟的食物易被人体消化,是因为 。
17. 人和牛羊等动物的蛋白质结构不同,但人体却可以通过摄食牛羊肉中的蛋白质合成自身脱氧核糖核苷酸和核糖核苷酸在化学组成上的区别为 。
上的差异表现为DNA 中含有 ,而RNA 中含有 。
20. DNA 多样性的原因主要是 的排列顺序不同;蛋白质多样性的原因是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的 以及肽链的 和数目不同;而不同蛋白质肽链组成不同的原23.脂肪的含量高于糖类,因此氧化分解时耗多,释放的能量也多。
24.糖类、脂肪和蛋白质中的能量不能直接被生命活动利用。
原因是。
25.呼吸熵是物质氧化分解时释放CO2与消耗O2的比值,糖类的呼吸熵等于1,而脂肪的呼吸熵却小于1,请从糖和脂肪的元素组成方面分析原因:。
26.等质量的脂肪比糖类含能量多,为什么却不是生物体利用的主要能源物质?。
(至少答出两点)生物膜的结构特点是具有一定的,功能特性是具有性。
括及细胞器膜等。
(细胞器)不是生物膜系统的组成成分。
膜与核膜、细胞膜能直接转化,膜与内质网膜、细胞膜通过发生间接转若真核细胞核内的核仁被破坏,蛋白质合成将不能正常进行,原因是:。
【正误辨析】1.蛋白质中的氮主要存在于氨基中。
( )2.高温条件下蛋白酶失活是因为高温破坏了氨基酸之间的肽键。
《导与练》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课件:第一部分 专题突破 专题一 细胞的分子组成 【KS5U 高考】

4.(2018·全国Ⅲ卷,30)回答下列与蛋白质相关的问题:
专题一 细胞的分子组成
[最新考纲] 1.蛋白质、核酸的结构和功能(Ⅱ) 2.糖类、脂质的种类和作用(Ⅱ) 3.水和无机盐的作用(Ⅰ)
知识串联回顾 核心考点突破
知识串联回顾
思维串联·纵横联系
答案:①C、O、N、H ②离子 ③溶剂 ④能源物质 ⑤储能物质 ⑥生 物膜 ⑦固醇 ⑧结构 ⑨功能 ⑩遗传信息
解析:DNA的基本单位为脱氧核苷酸,RNA的基本单位为核糖核苷酸,所有细 胞生物的遗传物质均为DNA,病毒只有一种核酸,即DNA或RNA,且病毒没 有细胞结构;同一个体中,处于分裂状态的细胞和不分裂的细胞DNA含量不同, 由于基因的选择性表达,因此不同细胞中的RNA含量也有差异;细胞衰老时, 细胞体积缩小,但是细胞核体积增大,因此核质比增大;tRNA分子内也存在碱 基对,其基本组成单位之一(腺嘌呤核糖核苷酸)可用于合成ATP。
解析:控制不同蛋白质合成的基因不同,基因中碱基数量可能相同,但碱基的 排列顺序不同;同一人体的不同细胞所含DNA相同,由于基因的选择性表达, 导致细胞中RNA不同;蛋白质由DNA控制合成,故蛋白质功能多样性的根本 原因是控制其合成的DNA具有多样性;转录时,基因两条链中一条链作为模板。
6.核酸和蛋白质是细胞内重要的生物大分子。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D ) A.RNA聚合酶的识别位点位于DNA上 B.血红蛋白参与血液中氧气的运输 C.抗体的合成需要DNA和RNA的参与 D.DNA和蛋白质是核糖体的组成成分
高三生物“细胞”专题复习:第1讲 细胞的分子组成

4.鱼肝油中含有丰富的 维生素D 。维生素D有助于细胞吸收 钙和磷 ,所 以当婴幼儿服用钙片时,医生会建议同时服用鱼肝油来促进钙的吸收。当维
生素D缺乏时,婴幼儿容易患佝偻病、软骨病等。(必修1 P27拓展应用2) 5. 胆固醇 是构成动物 细胞膜的重要成分 ,在人体内还参与 血液中脂质 的运输 。(必修1 P27正文) 6.鸡蛋、肉类经煮熟后 蛋白质变性 。原因是高温使蛋白质分子的空间结 构变得 伸展、松散 、容易被 蛋白酶 水解,因此 吃熟鸡蛋、熟肉容易消
高三生物“细胞”专题复习 第1讲 细胞的分子组成
[内容标准] 1.说出细胞主要由C、H、O、N、P、S等元素构成,它们 以碳链为骨架形成复杂的生物大分子。2.指出水在细胞中的含量、存在形式 和作用。3.举例说出无机盐在细胞中的含量和作用。4.概述糖类的种类和作 用。5.举例说出脂质的种类和作用。6.概述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7.概述核 酸的结构和功能。8.检测生物组织中的还原糖、脂肪和蛋白质。
D [细胞中大多数无机盐以离子形式存在,A错误;植物的呼吸速率是 通过测定地上部分细胞呼吸作用产生的CO2量来确定的,B错误;通过分析 实验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植物在低盐条件下产生的有机物增多,消耗的 有机物减少,C错误;高盐条件下,根细胞首先失水,从而使地上部分细胞 失水,特别是叶片组织细胞失水,气孔关闭,胞间二氧化碳浓度下降,导 致最大光合速率下降,D正确。]
C [越冬植物为增强抗逆性,其体内结合水的比例会升高,A正确;人 体细胞的内质网中脂质的合成、线粒体内膜上有氧呼吸第三阶段和核糖体 中肽链的合成都会产生水,B正确;促进血糖的氧化分解是胰岛素的作用之 一,该过程中既有水的消耗也有水的产生,C错误;绿色植物暗反应所需的 还原剂NADPH是光反应中水的光解产生的,D正确。]
专题一 细胞的物质组成、结构和物质运输-2023年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课件(新教材专用)

跟踪训练
高三二轮复习
[典例] (2022·全国甲卷)线粒体是细胞进行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研究发现,经常 运动的人肌细胞中线粒体数量通常比缺乏锻炼的人多。下列与线粒体有关的叙述, 错误的是( )
A.有氧呼吸时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中都能产生ATP B.线粒体内膜上的酶可以参与[H]和氧反应形成水的过程 C.线粒体中的丙酮酸分解成CO2和[H]的过程需要O2的直接参与 D.线粒体中的DNA能够通过转录和翻译控制某些蛋白质的合成
三、破解物质运输中的四类迷茫点
高三二轮复习
1.载体蛋白和通道蛋白作用不完全相同 转运蛋白可以分为载体蛋白和通道蛋白两种类型,它们的作用特点分析如下:
(1)载体蛋白和通道蛋白对物质的运输都具有选择性。 (2)载体蛋白需要和被转运的物质结合,且会发生自身构象改变;通道蛋白运 输时不需要和被转运物质结合。 (3)载体蛋白既能够执行协助扩散,又能够执行主动运输,而通道蛋白只能执 行协助扩散,即通道蛋白只能顺浓度梯度运输。
跟踪训练
高三二轮复习 名师精品铸造
2.(2022·南京二模)生物膜蛋白具有物质运输、信息传递、生物催化等重要的
生理功能。下列有关膜蛋白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叶绿体的内膜上具有催化ATP合成的酶
B.参与主动运输的载体蛋白能催化ATP的水解
C.精子和卵细胞的识别需要膜上受体的参与
D.溶酶体膜蛋白高度糖基化可保护自身不被酶水解
入其中,还有一部分由线粒体、叶绿自身的基因控制、自身的核糖体合成
二、厘清蛋白质的分选与囊泡运输
高三二轮复习
(二)信号识别与囊泡运输 1.核糖体与内质网之间的识别 信号肽假说认为,经典的蛋白分泌可通过内质网—高尔基体途径进行。核糖体—新 生肽被引导至内质网后(如图所示),继续合成肽链,结束后其信号肽被切除,核糖体脱 落;肽链在内质网中加工后被转运到高尔基体,最后经细胞膜分泌到细胞外。
高考生物二轮专题学案:专题1 细胞的分子组成、结构和物质运输

高考生物二轮专题学案专题1 细胞的分子组成、结构和物质运输【教学内容】(1)细胞中水和无机盐的作用。
(2)蛋白质、核酸的结构和功能。
(3)糖类、脂质的种类和作用。
(4)细胞学说的建立过程。
(5)真核细胞、原核细胞的异同。
(6)生物膜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7)主要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8)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
【梳理核心知识】【易错知识扫描】1.判断有关蛋白质和核酸说法的正误(1)氨基酸之间脱水缩合生成的H2O中,氢来自氨基和羧基。
(√)(2)蛋白质变性是由肽键的断裂造成的;变性蛋白质不能与双缩脲试剂发生反应。
(×)(3)细胞膜、细胞质基质中负责转运氨基酸的载体都是蛋白质。
(×)(4)组成蛋白质、核酸、糖原的单体都具有多样性。
(×)(5)双链DNA分子中一条链上的磷酸和核糖是通过氢键连接的。
(×)(6)DNA中的碱基都通过氢键相连,而RNA中的碱基都不能通过氢键相连。
(×)(7)新冠病毒和大肠杆菌中均含有DNA和RNA两类核酸。
(×)2.判断有关糖类、脂质、水和无机盐说法的正误(1)糖原和几丁质是动物细胞的储能物质。
(×)(2)不同食物中的脂肪所含有的脂肪酸种类和分子长短不尽相同。
(√)(3)脂质中只有磷脂参与了生物膜的构成。
(×)(4)有氧呼吸第二阶段一定消耗水。
(√)(5)脂肪、淀粉和蛋白质都是生物大分子。
(×)(6)Ca2+与肌肉的兴奋性有关;缺铁会导致哺乳动物的血液运输O2的能力下降。
(√)3.判断有关细胞结构和功能叙述的正误(1)各种细胞器中都含有磷脂和蛋白质。
(×)(2)细胞间的信息交流均依赖于细胞膜上的受体。
(×)(3)细胞核是遗传信息转录和翻译的场所。
(×)(4)人体细胞的线粒体内膜蛋白质和脂质的比值大于外膜。
(√)(5)胞间连丝和细胞骨架均与物质的运输有关。
(√)(6)蓝细菌细胞含有叶绿素和藻蓝素,能进行光合作用。
《知识讲解组成细胞的分子》优秀教案

高考总复习组成细胞的分子【考纲要求】1.理解并识记组成细胞的元素的相关知识2.知道水和无机盐的存在形式和功能3.理解并识记糖类的种类、分布及功能4.理解并识记脂质的种类及生理功能5.掌握蛋白质的基本单位、结构及生理功能6.掌握核酸的种类、结构和功能7.知道生物大分子以碳链为基本骨架8.理解并识记生物组织中还原糖、脂肪、蛋白质等化合物的鉴定方法【考点梳理】考点一、组成细胞的元素1生物界与非生物界存在统一性和差异性(1)从元素种类来看,生物界与非生物界存在统一性。
(生物要不断地与环境进行物质交换,所以生物体中所有的元素在非生物界都能找到,生物界没有特有的元素。
)(2)从元素含量来看,生物界与非生物界存在差异性。
(同一元素在生物界与非生物界中的含量差异很大。
)2 大量元素和微量元素(1)按照在细胞中含量的不同将细胞中的元素分为大量元素和微量元素。
大量元素有:C、H、O、N、(3)主要作用:生物体生命活动的主要能源物质(4)种类:单糖:五碳糖(核糖、脱氧核糖)、六碳糖(葡萄糖、果糖、半乳糖)注意:单糖是细胞能直接吸收利用的糖类,其中细胞生命活动主要利用的是葡萄糖。
二糖:麦芽糖、蔗糖、乳糖多糖:淀粉、纤维素、糖原淀粉和糖原是储能的糖类,纤维素很难被分解利用。
2脂质(1)元素组成:主要是C、H、O,与糖类相比“H”含量较多,“O”含量较少。
(2)种类及功能:脂肪(油脂):细胞内良好的储能物质;绝热保温、缓冲和减压作用磷脂:组成生物膜的重要成分,磷脂双分子层构成了生物膜的基本支架。
固醇:胆固醇:是细胞膜的重要成分。
性激素:包括雌激素、雄激素、孕激素维生素D:促进钙和磷的吸收植物蜡:多存在于叶、果实、茎和枝的表面,可保持水分,对植物起保护作用考点四、组成细胞的有机物——蛋白质(生物大分子)蛋白质是生物体中含量最多的有机物,其在生物体中的含量仅次于水。
1元素组成:主要是C、H、O、N,有些蛋白质中还有少量S等元素。
《组成细胞的分子》教学设计-优秀教案

提出问题,激发学生兴趣:
1.作为早餐,你会选择牛奶鸡蛋还是面包 开水?
思考问题,展开讨论并自由发言回答问题。
2.很多人对脂肪类食物敬而远之,脂肪真 的如此可怕吗?
活动意图说明:(简要说明教学环节、学习情境、学习活动等的组织与实施意图,预设学生可能出 现的障碍,说明环节或活动对目标达成的意义和学生发展的意义。说出教与学活动的关联,如何在
2. 单元(或主题)学习目标与重点难点
(根据国家课程标准和学生实际,指向学科核心内容、学科思想方法、学科核心素养的落实,设计单 元学习目标,明确重点和难点)
【学习目标】
1. 说出组成细胞的元素都来自自然界,但各元素相对含量又与无机环境不同;
2. 说出组成细胞的大量元素和主要微量元素,说出组成细胞的化合物的主要种类;
3、总结脂肪的作用:储存能量(为什么); 保温;保护
磷脂:作用——组成细胞膜、多种细胞器的 重要成分。分布
固醇:代表的物质(维生素 D.性激素、胆
固醇),各自的作用。
活动意图说明 让学生清楚知识脉络,有助于复习消化知识点
7.板书设计(板书完整呈现教与学活动的过程,最好能呈现建构知识结构与思维发展的路径与关键点。 使用 PPT 应注意呈现学生学习过程的完整性)
活动中达成目标,关注课堂互动的层次与深度)
引发学生对于本节课内容的好奇
环节二:
教师活动 2
学生活动 2
通过解答上面的问题,指出糖类是主要的能 回答问题
源物质。
学生举例日常生活中接触到的糖。
糖类的概念:关于碳水化合物名称的起源,
可以举出一些例子。哪些糖类是不符合“碳
水化合物”。
糖类的分类。单糖:着重强调葡萄糖是细胞 活动所需要的主要能源物质。单糖的概念, 常见单糖(可以适当写出它们的分子式)。 二糖:着重阐述二糖的种类、几种二糖水解 产物;多糖:介绍淀粉、糖原(动物淀粉分 布在什么地方)、纤维、几丁质。
高考二轮复习生物教案(1)细胞的分子组成和结构

2010高考二轮复习生物教案(1)细胞的分子组成和结构【知识网络】【教法指引】此部分内容较为简单,在高考中主要以选择题的形式出现,特别是在理综试题中单独出现的可能性较小,即使出现了,也是将多个知识点罗列在一起考查。
虽然相对简单,但这是后面内容的基础,后续的学习都是在此内容上进行深入和展开,因此,这部分内容也常常渗入到各章试题之中,这一点要引起我们的重视。
教师在组织此部分内容的复习时不能放松。
根据此部分内容的特点,复习时主要注意以下几点: 1、注意结构与功能的统一结构和功能是相适应、相统一的。
这一生物学思想,贯穿整个高中生物教学过程,也是解题时的重要原则。
在复习时要加强引导,让学生用心领会,并运用到做解题中去。
例如:通过分析蛋白质结构的多样性,让学生加深对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承担者这一功能的理解;讲述细胞各部分的结构时,引导学生分析结构与功能相统一,从而加强学生的理解和记忆。
2、从系统的角度组织复习此部分内容都是从最基本的生命系统――细胞展开的,讲述了系统的物质性、系统的组成及各组分的功能以及之间的相互协调。
站在系统的高度进行复习,就做到了万变不离其宗,牢牢地把握了细胞的相关知识点。
也能让学生从整体的角度加深对细胞的理解,做题时就能融会贯通,以不变应万变。
3、引导学生建立概念图组织学生将相关概念有规律的罗列在一起,然后找到它们之间的联系,用线条将他们串联在一起,就形成了一幅概念图。
概念图的建立过程,有利于加强学生的独立思考的能力,同时将知识点串联成网,让知识在大脑中形成更加清晰的脉络。
【专题要点】根据考纲可知,此部分的重要知识点有以下几方面:一、组成细胞的分子,特别要关注蛋白质、核酸和糖类的相关知识;二、组成细胞的结构,要重点掌握有关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另外细胞膜和细胞核的结构与功能也是重点,主要原因是此部分涉及的实验较多。
三、分泌蛋白的形成过程和生物膜系统也是一个重点,因为这些内容可以将整个专题有机整合在一起,要引起我们的重视。
高考生物二轮复习 第1讲 细胞的分子组成教案

第1讲细胞的分子组成考点考试内容考试要求组成细胞的无机物1.水在细胞中的作用 a2.无机盐及其生理作用 a细胞中的糖类和脂质1.糖类的种类和作用 b2.脂质的种类和作用 a细胞中的蛋白质和核酸1.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 b2.核酸的种类和功能 a3.活动:检测生物组织中的油脂、糖类和蛋白质b组成细胞的无机物1.水的存在形式、含量及作用物质含量分布规律作用水一般为60%~90%,特殊情况下可能超过90%①代谢旺盛的细胞或组织>代谢缓慢的细胞或组织;②幼嫩部位细胞>衰老部位细胞;③幼年个体>成年个体>老年个体;④水生生物>陆生生物①作为溶剂;②生物体内物质运输的主要介质;③缓和温度变化3.无机盐的存在形式及功能4.无机盐与人体健康的关系无机盐与人体健康的关系I-缺乏时患地方性甲状腺肿Fe2+缺乏时患缺铁性贫血Ca2+血钙过低,发生抽搐;过高,患肌无力(原创)下列有关水和无机盐与生命活动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细胞发生癌变其水含量较正常的细胞低B.在线粒体、叶绿体和核糖体中进行的化学反应都有水生成C.玉米种子在萌发过程中,主要以被动转运的方式从外界吸收水和无机盐D.将蛙神经纤维置于适宜的溶液后再适当增加溶液的KCl浓度,其静息电位绝对值增大[解析] 癌细胞能够无限增殖,细胞内代谢比正常细胞旺盛,因此水含量较正常细胞高,故A项错误。
玉米种子在萌发过程中,水分和无机盐分别以扩散和主动转运的方式进入细胞,C错误。
细胞外的钾离子浓度增大会导致钾离子外流的量减少,导致静息电位绝对值下降,D 错误。
[答案] B水、无机盐与代谢、调节的关系分析(1)衰老的细胞内水含量减少,细胞萎缩,体积减小,细胞代谢速率减慢。
(2)若不作特别说明,无机盐离子进出细胞的方式为主动转运,但神经调节中静息电位维持时K+外流及动作电位形成时Na+内流均为易化扩散(不耗能)。
[题组突破]考向一水在细胞中的作用1.生物体的生命活动离不开水。
下列关于水的叙述,正确的是( )A.ATP转化成ADP的过程会产生水B.氨基酸脱水缩合产生的H2O中的氢来自氨基C.需氧呼吸产生的H2O中的氢来自丙酮酸D.H2O光解产生的NADPH用于还原三碳酸解析:选D。
广东省高考生物总复习 专题1 细胞的分子组成教案-人教版高三全册生物教案

专题1 细胞的分子组成考纲展示考情回顾备考指南1.蛋白质、核酸的结构和功能(Ⅱ)2019年T3、T17,2018年T28,2017年T55,2016年T511.(1)蛋白质、核酸的结构特点、功能及二者关系(2)氨基酸脱水缩合过程及相关计算2.糖类、脂质的种类和作用(Ⅱ)2019年T51,2018年T51,2017年T212.糖类、脂质的元素组成、种类及作用3.水和无机盐的作用( Ⅰ )2018年T21,2017年T3,2016年T3,2015年T33.水、无机盐的存在形式、生理作用及其与细胞代谢的关系4.检测生物组织中还原糖、脂肪和蛋白质(实验) 2020年T5,2018年T10,2016年T43,2015年T294.还原糖、脂肪、蛋白质的鉴定原理,材料的选择及试剂的使用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基础知识填充]1.元素组成:除C、H、O、N外,大多数蛋白质还含有S。
2.基本组成单位:氨基酸(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约20种)。
氨基酸的结构通式:氨基酸的判断:(1)至少含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2)都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连在同一个碳原子上(组成蛋白质的20种氨基酸的区别:R基的不同)。
3.形成:许多氨基酸分子通过脱水缩合形成的肽键(—NH—CO—)相连形成肽链,多条肽链盘曲折叠形成有特定功能的蛋白质。
二肽是由2个氨基酸分子组成的肽链。
多肽是由n(n≥3)个氨基酸分子以肽键相连形成的肽链。
蛋白质结构多样性的原因:组成蛋白质多肽链的氨基酸的种类、数目、排列顺序不同;构成蛋白质的多肽链的数目、形成的空间结构不同。
4.计算一个蛋白质分子中的肽键数(脱去的水分子数)=氨基酸数-肽链数。
一个蛋白质分子中至少含有氨基数(或羧基数)=肽链条数。
5.功能: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
(注意有关蛋白质的功能及举例)蛋白质的部分功能及举例蛋白质鉴定:与双缩脲试剂产生紫色的颜色反应。
双缩脲试剂:质量浓度为0.1 g/mL的NaOH溶液(1 mL)和质量浓度为0.01 g/mL的CuSO4溶液(3~4滴)。
(名师策划)高中生物 二轮专题01 细胞的分子组成教案 新人教版

专题01 细胞的分子组成一、考纲解读热点题型一分类比较,解化合物的元素组成关系题【例1】下列都含有氮元素的一组物质是()A.脱氧核糖和脱氧核糖核酸 B.胰岛素和核糖核酸C.丙酮酸和丙氨酸D.脂肪和脂肪酶【例2】用含32P的磷酸盐培养液培养动物细胞,一段时间后,细胞的结构以及化合物中均具有放射性的是()①脱氧核糖②核膜③ATP ④转运RNAA.①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③解析本题以放射性元素为话题,实质是考查“P元素”的分布,明确细胞各种结构及其化合物的元素组成是正确解题的重中之重。
脱氧核糖属于糖类,不含P;核膜属于生物膜,以磷脂双分子层为基本骨架,含有P;ATP为三磷酸腺苷,由1分子腺嘌呤、3分子磷酸和1分子脱氧核糖脱水缩合而成,含P;转运RNA含有磷酸基,含P。
答案 C【例3】下图为人体细胞中几种有机物元素组成及相互关系图,除相关元素外,大写字母代表为大分子物质,小写字母为小分子物质。
据图回答:⑴请在图中横线上写出两种重要有机物A和C的元素组成。
⑵B为___,它彻底水解的产物是_________。
⑶D具有多样性,其原因是:从c分析是由于______,从A分析是由于______。
答案⑴N、P N ⑵mRNA 磷酸、核糖、碱基⑶组成D的c种类、数量、排列顺序不同组成A的a的排列顺序不同【知识储备】1.有机化合物的分类及元素组成分子甘油3.特定化合物分布。
如核糖在RNA、ATP中,脱氧核糖在DNA中,磷脂在生物膜中,血红蛋白在红细胞中。
【方法技巧】正确解答此类题目,应准确掌握化合物的分类、元素组成及其分布等内容,针对化合物的元素组成的特殊之处进行归纳整理。
如:磷脂除了与脂肪、固醇所共有的C、H、O等元素外,还含有N和P;动植物特有的二糖、多糖等。
热点题型二巧用守恒,解答与蛋白质有关的计算题【例1】某蛋白质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1935,在合成这个蛋白质分子过程中脱水量为1908,假设氨基酸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127,则组成该蛋白质分子的肽链有…………()A.1条B.2条C.3条D.4条解析本题着眼于蛋白质的相对分子质量与脱水数、氨基酸相对分子质量和肽链数之间的关系,依据物质守恒原理,把握蛋白质形成前后的相对分子质量变化关系,即蛋白质的相对分子质量+氨基酸脱水缩合时脱掉的水分子的分子质量=氨基酸的相对分子质量之和,是正确解答本题的金钥匙。
届生物二轮复习专题1细胞的分子组成学案

板块一以细胞为核心的细胞系统[考情分析]考点卷Ⅰ卷Ⅱ卷Ⅲ202020192018201720202019201820172020201920182017细胞的物质组成与结构T1、T29T1、T3T1、T2T1、T5、T3T1、T3T1、T2T5T1、T2T2BC细胞代谢T2、T3T3、T29T2T29T3T29T4、T29T29T3细胞的生命历程T1T4T6T1T4T2CD 考 1.选择题中,对细胞的物质组成与结构的考查情特点比较基础,但涉及的知识点较多;细胞代谢是常考点;细胞增殖涉及的知识难度较大,区分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图像、联系减数分裂与孟德尔遗传规律;对细胞分化、衰老、凋亡和癌变的考查多结合生物学最新成果及与人类健康密切相关的热点。
2.非选择题中,重点考查细胞呼吸和光合作用,常以曲线、表格数据分析等形式考查影响细胞呼吸和光合作用的因素,以流程图的形式考查光反应、暗反应的过程关系以及光合作用与细胞呼吸的关系等.专题一细胞的分子组成GOU JIANWANG LUO CHUAN LIAN ZHI SHI构建网络·串联知识YAO DIANZHENG HE ZI CE PAI CHA要点整合·自测排查错误!蛋白质、核酸的结构和功能一、整合主干知识1.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2.核酸的结构和功能二、自测排查1.判断有关蛋白质说法的正误(1)蛋白质结合Mg2+形成的血红蛋白参与O2运输。
(×)(2)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之间可按不同的方式脱水缩合.(×)(3)食盐作用下析出的蛋白质发生变性,蛋白质变性是由于肽键的断裂造成的,变性蛋白质不能与双缩脲试剂发生紫色反应。
(×)(4)细胞识别与糖蛋白中的蛋白质有关,与糖侧链无关.(×)2.判断有关核酸说法的正误(5)分子大小相同、碱基含量相同的核酸分子所携带的遗传信息一定相同.(×)(6)T2噬菌体的核酸由脱氧核糖核苷酸组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题一细胞的分子组成1.说出细胞主要由C、H、O、N、P、S等元素构成,其中以碳链为骨架形成复杂的生物大分子。
2.指出水在细胞中的含量、存在形式和作用。
3.举例说出无机盐在细胞中的含量和作用。
4.概述糖类的种类和作用。
5.举例说出脂质的种类和作用。
6.概述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
7.概述核酸的结构和功能。
8.活动:检测生物组织中的还原糖、脂肪和蛋白质。
►[疏漏诊断]1.无机物的正误判断(1)细胞内结合水/自由水的值,种子萌发时比休眠时高( × )(2)失去结合水的小麦种子,用水充分浸泡后仍能萌发( × )(3)适应高渗环境的动物可排出体内多余的盐( √ )(4)生长在含盐量高、干旱土壤中的盐生植物,通过在液泡中储存大量的Na+而促进细胞吸收水分,该现象说明液泡内的Na+参与调节渗透压( √ )2.有机物的正误判断(5)蔗糖和乳糖的水解产物都是葡萄糖( × )(6)脂质的生物学功能有构成生物膜、调节生理代谢和储存能量( √ )(7)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之间可按不同的方式脱水缩合( × )(8)蛋白质肽链的盘曲和折叠被解开时,其特定功能并未发生改变( × )(9)DNA分子中两条脱氧核苷酸链之间的碱基一定是通过氢键连接的( √ )(10)常温条件下,蛋白质与双缩脲试剂发生作用呈现紫色,是由于蛋白质中含有肽键( √ )(11)淀粉可以用斐林试剂鉴定并呈现蓝色,而蔗糖在水浴加热条件下,可与斐林试剂发生作用生成砖红色沉淀( × )►[长句冲关]1.概述性知识(1)植物缺B造成“花而不实”体现了无机盐能维持生物体的生命活动。
(2)脱氧核糖核苷酸和核糖核苷酸在化学组成上的区别为五碳糖和含氮碱基(T和U)的不同。
(3)胆固醇的作用是胆固醇是构成动物细胞膜的重要成分,在人体内还参与血液中脂质的运输。
2.程序性诱问(4)同质量脂肪比糖类释放能量多。
依据是脂肪中O含量比例较低,C、H比例较高。
(5)煮熟的食物易被人体消化,是因为高温破坏了蛋白质的空间结构,肽链变得松散,易被蛋白酶分解。
(6)糖类、脂肪和蛋白质中的能量不能直接被生命活动利用。
原因是糖类、脂肪和蛋白质中的能量需转移到ATP中,才能被生命活动利用。
(7)高等动物细胞中含有RNA的细胞器有线粒体、核糖体;判断的理由是线粒体内含有DNA,可通过转录形成RNA;核糖体的成分是RNA和蛋白质。
微专题1 细胞中的无机物1.细胞中的水(1)水的存在形式、功能及运输方式(2)水与细胞代谢(3)水盐平衡调节(4)关注生物学实验中的“四类水”2.细胞中的无机盐(1)无机盐的存在形式及功能(2)无机盐与人体稳态调节1.(2018·高考全国卷Ⅱ)有些作物的种子入库前需要经过风干处理。
与风干前相比,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风干种子中有机物的消耗减慢B.风干种子上微生物不易生长繁殖C.风干种子中细胞呼吸作用的强度高D.风干种子中结合水与自由水的比值大解析:选C。
风干种子中自由水含量减少,细胞呼吸强度降低,有机物消耗减慢,A项正确,C项错误;风干种子中自由水含量减少,其上微生物不易生长繁殖,B项正确;风干种子中自由水含量减少,其结合水与自由水的比值较风干前大,D项正确。
2.(2019·高考全国卷Ⅱ)当人体失水过多时,不会发生的生理变化是( )A.血浆渗透压升高B.产生渴感C.血液中的抗利尿激素含量升高D.肾小管对水的重吸收降低解析:选D。
当人体水分丢失过多时,会导致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受到刺激,产生兴奋传递到大脑皮层产生渴感,A、B不符合题意;由下丘脑分泌并由垂体释放的抗利尿激素增多,在抗利尿激素的作用下,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分的重吸收能力增强,以减少水分随尿液流失,C不符合题意,D符合题意。
3.(2019·高考全国卷Ⅲ)氮元素是植物生长的必需元素,合理施用氮肥可提高农作物的产量。
回答下列问题。
(1)植物细胞内,在核糖体上合成的含氮有机物是________,在细胞核中合成的含氮有机物是________,叶绿体中含氮的光合色素是________。
(2)农作物吸收氮元素的主要形式有铵态氮(NH+4)和硝态氮(NO-3)。
已知作物甲对同一种营养液(以硝酸铵为唯一氮源)中NH+4和NO-3的吸收具有偏好性(NH+4和NO-3同时存在时,对一种离子的吸收量大于另一种)。
请设计实验对这种偏好性进行验证,要求简要写出实验思路、预期结果和结论。
解析:(1)植物细胞内的含氮有机物有蛋白质、磷脂、ATP、核酸等,其中在核糖体上合成的是蛋白质,在细胞核中合成的是核酸,植物叶绿体中的光合色素有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其中含氮的光合色素是叶绿素。
(2)本实验的目的是验证作物甲对营养液中NH+4和NO-3的吸收具有偏好性,因变量是作物甲对二者的吸收量,因此可将生理状态相同的若干作物甲培养在适宜浓度的以硝酸铵为唯一氮源的营养液中,在适宜条件下培养一段时间,并测定实验后营养液中NH+4和NO-3的剩余量,最后进行比较,如果实验后营养液中NH+4的剩余量小于NO-3的剩余量,可说明作物甲对营养液中NH+4的吸收具有偏好性;反之,则说明作物甲对营养液中NO-3的吸收具有偏好性。
答案:(1)蛋白质核酸叶绿素(2)实验思路:配制营养液(以硝酸铵为唯一氮源),用该营养液培养作物甲,一段时间后,检测营养液中NH+4和NO-3的剩余量。
预期结果和结论:若营养液中NO-3的剩余量小于NH+4的剩余量,则说明作物甲偏好吸收NO-3;若营养液中NH+4的剩余量小于NO-3的剩余量,则说明作物甲偏好吸收NH+4。
本部分在高考中属于低频考点,主要考查水和无机盐的存在形式及其生理作用,有时将水与细胞代谢的相关知识进行综合考查,试题难度不大,需注意对基础知识的记忆及相关知识的联系。
一、考查生命观念1.下列关于水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生物体内由n个氨基酸、m条肽链形成的蛋白质共脱去了(n+m)个水分子B.处于清水中的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发生质壁分离复原过程中渗透压逐渐变大C.若培养液中酵母菌细胞呼吸产生水,则可以确定培养液中酵母菌只进行有氧呼吸D.衰老的细胞内水分减少会引起细胞体积变小、新陈代谢的速率减慢解析:选D。
n个氨基酸、m条肽链,在形成蛋白质的过程中,脱水数=氨基酸数-肽链数=n-m(个),A错误;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发生质壁分离复原过程中,其渗透压逐渐变小,B错误;若培养液中酵母菌细胞呼吸产生水,则可以判断酵母菌一定进行了有氧呼吸,但不能判断酵母菌是否进行了无氧呼吸,C错误;衰老细胞的特征有自由水减少,细胞体积变小,新陈代谢速率减慢等,D正确。
2.下列关于无机物的叙述,错误的是( )A.叶肉细胞内镁可分布在类囊体薄膜上B.过量摄入钠盐,下丘脑分泌抗利尿激素增加C.自由水与结合水比值越大,生物抗逆性越高D.产生和维持神经细胞的静息电位主要与K+有关解析:选C。
镁是合成叶绿素的重要成分,叶肉细胞内叶绿素主要分布在叶绿体类囊体薄膜上,A正确;过量摄入钠盐,导致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则下丘脑分泌、垂体释放的抗利尿激素增加,降低细胞外液渗透压,B正确;自由水与结合水的比值越大,生物新陈代谢越强,而抗逆性越弱,C错误;静息电位由K+外流引起,故产生和维持神经细胞的静息电位主要与K+有关,D正确。
二、考查科学思维3.取某一红色花冠的2个大小相同、生理状态相似的花瓣细胞,将它们分别放置在甲、乙两种溶液中,测得细胞失水量的变化如图1所示,液泡直径的变化如图2所示。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图1中的曲线甲、乙分别对应图2中的曲线Ⅰ、ⅡB.4 min后乙溶液中细胞由于失水过多而死亡C.曲线Ⅰ的变化是细胞通过主动运输吸收溶质的结果D.4 min后曲线Ⅱ中液泡直径不变,可能是因为水分子进出平衡解析:选D。
分析题图中曲线可知,细胞在甲溶液中发生质壁分离后未复原,液泡体积变小后未恢复,对应曲线Ⅱ;细胞在乙溶液中发生质壁分离与自动复原,液泡体积变小后又变大,对应曲线Ⅰ,A错误。
4 min后乙溶液中细胞失水量为负值,说明细胞吸收水分,B错误。
若乙溶液是KNO3溶液,则细胞吸收K+或NO-3的方式是主动运输;若乙溶液是甘油溶液,则细胞吸收甘油的方式是自由扩散,C错误。
4 min后,甲溶液中细胞失水量不变,说明水分子进出可能达到平衡,液泡直径不变,D正确。
4.(不定项)右图表示某健康成年人快速分别饮1 L清水、1 L生理盐水后的尿生成速率变化情况。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曲线b表示饮用1 L清水后尿生成速率的变化B.饮用1 L生理盐水后,机体循环血量出现暂时性增加C.曲线a迅速上升的原因是血液中的抗利尿激素浓度升高D.饮用1 L清水后,血浆渗透压的变化是先下降然后再达到正常解析:选AC。
饮用清水后,机体渗透压变化较大,所以尿生成速率起始变化较大,对应的是曲线a,A错误;饮用1 L 生理盐水后,机体循环血量出现暂时性增加,B正确;抗利尿激素能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分的重吸收,抗利尿激素浓度升高会使尿量减少,曲线a尿生成速率迅速上升的原因是渗透压下降,抗利尿激素分泌减少,C错误;饮用1 L清水后,血浆渗透压降低,之后通过机体调节血浆渗透压又恢复正常,D正确。
三、考查科学探究5.(不定项)为探究不同类型的高盐分(NaCl、混合钠盐和混合氯盐)胁迫下的豌豆幼苗对离子的吸收情况,某研究小组进行了相关实验,结果如下表所示。
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离子离子吸收总量(mg·g-1)分组Na+Cl-K+Mg2+对照组0.9 3.0 5.0 3.0高浓度NaCl处理组23.0 7.0 38.0 3.3高浓度混合钠盐处理组87.0 3.0 42.0 3.2高浓度混合氯盐处理组0.9 8.0 39.0 3.3 A.B.对照组的豌豆幼苗需放在清水中培养C.不同类型的盐分胁迫下,细胞对离子的吸收具有选择性D.盐分胁迫下,细胞通过增加对离子的吸收总量来提高抗盐能力解析:选AB。
由表中数据可知,与对照组相比,盐分胁迫下细胞对K+的吸收作用增强,对Mg2+的吸收作用增强不明显,A项错误;本实验的目的是探究不同类型的高盐分胁迫下豌豆幼苗对不同离子的吸收情况,对照组不能在清水中培养,而应该在完全培养液中培养,B项错误;由题表可知,在不同类型的盐分胁迫下,细胞对不同离子的吸收总量不同,说明细胞吸收离子具有选择性,C项正确;在盐分胁迫下,细胞可通过吸收离子使细胞的渗透压增加,以提高抗盐能力,D项正确。
表格类四、考查社会责任6.(2018·高考全国卷Ⅰ)下列有关植物根系吸收利用营养元素的叙述,错误的是( )A.在酸性土壤中,小麦可吸收利用土壤中的N2和NO-3B.农田适时松土有利于农作物根细胞对矿质元素的吸收C.土壤微生物降解植物秸秆产生的无机离子可被根系吸收D.给玉米施肥过多时,会因根系水分外流引起“烧苗”现象解析:选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