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全国统一高考历史试卷(新课标Ⅰ)
201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新课标全国Ⅰ卷 历史试题
![201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新课标全国Ⅰ卷 历史试题](https://img.taocdn.com/s3/m/175f0c0b0066f5335a8121ae.png)
• 28.1852年,一位在华英国人在报告中称, 英国商人运往伦敦的中国生丝是以“无用的” 曼彻斯特上等棉布包装的。而在此之前,用 于包装的主要是中国产的土布。包装布的这 种变化反映了当时( ) • A.中国的土布质量粗糙 • B.英国棉布价格更具优势 • C.中国生丝在英国畅销 • D.英国棉布在中国滞销
27.表1呈现的变化反映了( ) 表1 河南、江苏两地科举考试状元人数表
唐
河南 江苏 15 7
宋
16 8
明
2 17
清
1 49
A.理学的影响力不断扩大 B.经济发展促进文化兴盛 C.中原地区经济急剧衰退 D.政治重心南移趋势明显
• 【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经济重心南移 (文化重心南移) • 【解析】理学的影响力不断扩大,不能解 释河南科举考试状元人数的减少,故A项错 误;江苏代表的南方在科举考试状元人数的 增加,表明随着唐代以来经济重心的南移, 南方经济发展促进了文化兴盛,故B项正确; 中原地区经济发展速度落后于南方,但并没 有急剧衰退,故C项错误;从唐宋至明清时 期,政治重心逐渐北移,故D项错误。 • 【答案】B
201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 统一考试
新课标全国Ⅰ卷
文综历史试题
• 24.《吕氏春秋· 上农》在描述农耕之利时 不无夸张地说:一个农夫耕种肥沃的土地 可以养活九口人,耕种一般的土地也能养 活五口人。战国时期农业收益的增加( ) • A.促进了个体小农经济的形成 • B.抑制了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 • C.导致畜力与铁制农具的使用 • D.阻碍了大土地所有制的成长
• 【考点】中国军民的抗日斗争——国民政府的持 久防御作战 • 【解析】国民政府布置的防御工事主要侧重于 战略要地和重要城市以及交通线,与防范各地兴 起的反蒋运动不符合,故A项错误; • 1933—1937年间,随着中日民族矛盾的不断上升, 国民政府的战略部署实质上反映出,其对日持久 作战的战略意图,故B项正确; • 国民政府“围剿”红军的区域集中在南方,与豫 北、晋北、绥东等城市无关,故C项错误; • 沪杭是国民政府统治的中心区域,加强此地的防 御工事,与削弱各地军阀的实力无关,故D项错误。 • 【答案】B
2015年高考历史真题汇总12套全(解析版)(1)
![2015年高考历史真题汇总12套全(解析版)(1)](https://img.taocdn.com/s3/m/cefccf9d8762caaedd33d495.png)
文综历史试题一、选择题12.“苟无事迹,虽圣人不能做《春秋》。
苟不知其事迹,虽以圣人读《春秋》,不知所以褒贬。
”《四库全书总目》中这段话体现的史学原则是( )①秉笔直书②言必有据③论从史出④以小见大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13.某朝官员王锷通过贿赂企图兼任宰相。
皇帝同意了王锷的请求,并下诏“锷可兼宰相”。
时任给事中的李藩行使职权,驳回诏书。
由此推断,给事中隶属于( ) A.唐朝的门下省B.宋朝的枢密院C.明朝的内阁D.清朝的军机处14.唐代长安的商业店铺主要集中在东西两市。
按规定,“诸行有正铺者,不得于铺前更造偏铺”。
南宋都城中的商业活动散布于城内各处,据记载约有“四百十四行”。
上述材料可以佐证,南宋时期( )A.私营商业已居主导地位B.坊市制度已经瓦解C.商业发展已超过农业D.资本主义萌芽已出现15.明朝中后期,王阳明学说在中国士大夫中流行。
朝鲜来华使者对此不理解,认为“阳明敢肆己意,谤辱朱子,实斯文之罪人也”。
结合所学判断,下列选项正确的有( )①朝鲜使者以程朱理学为正宗②王阳明心学超越了理学范畴③王阳明与朱熹观点明显不同④王阳明心学是对儒学的叛逆A.①② B.②③C.①③ D.②④16.太平天国提倡“剪辫蓄发”,认为当时人的发饰“坏先人之服冕,是使中国之人忘其根本也”。
辛亥革命期间,革命党人认为“欲除满清之藩篱,必先去满清之形状”,提倡“剪辫易服”。
二者均希望通过变革发饰( )A.与西方文明相对接B.号召推翻清朝统治C.提倡民主自由思想D.表明各自宗教信仰17.近代某全国性咨询议政机构获准成立后,上呈公文,请求将北京原用于科举考试的贡院改为其办公地。
公文中有“仰慕天恩,准予改拨”等语。
该公文应出现于( )A.洋务运动时期 B.戊戌变法时期C.预备立宪时期 D.中华民国初期18.表1摘引了一部人物传记的目录。
根据所学判断,表中空白处应该是( )表1目录二十指导敌后抗战和《论持久战》二十三新民主主义的理论三十三十二全面内战爆发以后四十筹建新中国A.五四大潮的洗礼B.长征C.上井冈山D.重庆谈判19.以下是四幅新中国不同时期的宣传画。
2015年高考全国1卷历史解读与2016复习备考建议
![2015年高考全国1卷历史解读与2016复习备考建议](https://img.taocdn.com/s3/m/8298a55c2b160b4e767fcfdd.png)
把握基础、紧跟时代、放眼未来——2015年高考全国1卷历史解读与2016复习备考建议陕西安康/刘国伟2015年高考全国新课标Ⅰ卷文综历史试题(以下简称“全国Ⅰ卷”)以考试说明为命题的直接依据,以历史主干知识为依托,使用新材料创设新情境,提出不同视角、层次的问题,力争体现高考的甄别、区分与选拔的功。
与往年全国Ⅰ卷历史试题相比,今年文综历史既有稳定性又表现出了一些新的调整和变化。
2015年40题考查中国传统文化儒家思想的发展变化;41题考查科学技术创新对社会发展的巨大作用。
非选择题所选材料源自古今中外史书典藉,既有文言文,也有现代文,与往年的试题风格基本一致。
41题继续保持实验性和创新性,形式新颖;选修1、4的题目均为课标考纲外内容,突出能力。
这些既让学生有较好的适应感,又有挑战性。
可以看出今年的试题更加突出科技文化。
选修题部分中国史和世界史的分布和分值几乎不变,2014年都是政治史,但2015年涉及到了经济、政治、文化三大模块,覆盖面更广。
(二)2015年高考历史全国Ⅰ卷特色分析1.强化主干知识,基础性强更具综合性文综各学科命题均以主干知识为考查内容,注重考查学科素养与学科思维能力。
试题的切入角度虽更具多样性,但考查的落脚点都着眼于基础主干知识。
2015年历史试题材料的阅读量和阅读难度有所降低,试题比较重视考察学生对历史基础知识的掌握和运用,彰显注重基础考察。
历史学科以人类历史的发展演变和重大事件为主要考查载体,侧重考查阶段特征、时代背景、重大历史问题的影响与评价,知识点明确,内容具有广泛性。
如全国Ⅰ卷第26题考查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第27题通过科举考试状元的数据考查经济和文化的发展,选项需要学生直接根据书本知识进行甄别;第29题通过材料再结合书本知识考查中国近代史的时局变化;第33题考查英国议会制的形成与发展;第34题简短的材料考查美国罗斯福新政的相关内容。
非选择题与往年相比要相对平和些,材料长度适中,问题的设置规范、准确、简洁,学生回答较为顺手。
2015年高考历史新课标1卷
![2015年高考历史新课标1卷](https://img.taocdn.com/s3/m/9292a56f1711cc7931b7169f.png)
试卷类型:B 201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新课标全国Ⅰ卷)文综历史试题24.《吕氏春秋·上农》在描述农耕之利时不无夸张地说:一个农夫耕种肥沃的土地可以养活九口人,耕种一般的土地也能养活五口人。
战国时期农业收益的增加A.促进了个体小农经济的形成B.抑制了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C.导致畜力与铁制农具的使用D.阻碍了大土地所有制的成长25.两汉时期,皇帝的舅舅、外祖父按例封侯;若皇帝幼小,执政大臣也主要从他们之中选择。
这被当时人视为“安宗庙,重社稷”的“汉家之制”。
汉代出现外戚干政的背景是A.皇帝依靠外戚抑制相权B.“家天下”观念根深蒂固C.母族亲属关系受到重视D.刘氏同姓诸侯王势力强大26.宋代东南沿海地区出现了一些民间崇拜,如后来被视为海上保护神的妈祖、被视为妇幼保护神的临水夫人等,这些崇拜得到朝廷认可,后世影响不断扩大。
这反映出A.朝廷不断鼓励海洋开发B.女性地位逐渐得到提高C.东南沿海经济社会影响力上升D.统治思想与民众观念趋向一致27.表1 河南、江苏两地科举考试状元人数表表1呈现的变化反映了A.理学的影响力不断扩大B.经济发展促进文化兴盛C.中原地区经济急剧衰退D.政治重心南移趋势明显28.1852年,一位在华英国人在报告中称,英国商人运往伦敦的中国生丝是以“无用的”曼彻斯特上等棉布包装的。
而在此之前,用于包装的主要是中国产的土布。
包装布的这种变化反映了当时A.中国的土布质量粗糙B.英国棉布价格更具优势C.中国生丝在英国畅销D.英国棉布在中国滞销29.《申报》“时评”栏目曾评述说:“今之时局,略似春秋战国时之分裂。
中央政府之对于各省,犹东周之对于诸侯也。
南北相攻,皖直交斗,滇蜀不靖,犹诸侯相侵伐也。
”这一时局出现在A.太平天国运动时期B.义和团运动时期C.辛亥革命时期D.北洋军阀统治时期30.1933年到1937年上半年,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先后统筹完成了江宁、镇江、虎门、马尾、连云港等要塞区的建设,又大规模构筑了京沪、沪杭、豫北、晋北、绥东等侧重于城市和交通线防御的工事。
201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历史卷及答案
![201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历史卷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01cf7f2feff9aef8951e0624.png)
201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新课标全国Ⅰ卷)文科综合历史部分试题【选择题】24.《吕氏春秋·上农》在描述农耕之利时不无夸张地说,一个农夫耕种肥沃的土地可以养活九口人,耕种一般的土地也能养活五口人。
战国时期农业收益的增加()A.促进了个体小农经济的形成B.抑制了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C.导致畜力与铁制农具的使用D.阻碍了大土地所有制的成长25.两汉时期,皇帝的舅舅、外祖父按例封侯;若皇帝幼小,执政大臣也主要从他们之中选择,这被当时人们视为“安宗庙,重社稷”的“汉家之制”。
汉代出现外戚干政的背景是()A.皇帝依靠外戚抑制相权B.“家天下”观念根深蒂固C.母族亲属关系受到重视D.刘氏同姓诸侯王势力强大26.宋代东南沿海地区出现了一些民间崇拜,如后来被视为海上保护神的妈祖、被视为妇幼保护神的临水夫人等,这些崇拜得到朝廷认可,后世影响不断扩大,这反映出()A.朝廷不断鼓励海洋开发B.女性地位逐渐得到提高C.东南沿海经济社会影响力上升D.统治思想与民众观念趋向一致表1呈现的变化反映了()A.理学的影响力不断扩大B.经济发展促进文化兴盛C.中原地区经济急剧衰退D.政治重心南移趋势明显28.1852年,一位在华英国人在报告中称,英国商人运往伦敦的中国生丝是以“无用的”曼彻斯特上等棉布包裹的。
而在此之前,用于包裹的主要是中国产的土布。
包装布的这种变化反映了当时()A.中国的土布质量粗糙B.英国的棉布价格更具优势C.中国生丝在英国畅销D. 英国棉布在中国滞销29.《申报》“时评”栏目曾评述说:“今之时局,略似春秋战国时之分裂。
中央政府之对于各省,犹东周之对于诸侯也,南北相攻,皖直交斗,滇蜀不靖,犹如诸侯相侵伐也。
”这一时局出现在()A.太平天国运动时期B.义和团运动时期C.辛亥革命时期D. 北洋军阀统治时期30.1933年到1937年上半年,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先后统筹完成了江宁、镇江、虎门、马尾、连云港等重要塞区的建设,又大规模构筑了京沪、沪杭、豫北、晋北、绥东等侧重于城市和交通线防御的工事。
2015年普通高等学校夏季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历史(新课标I卷)(附答案)
![2015年普通高等学校夏季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历史(新课标I卷)(附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95c284f876eeaeaad1f3306f.png)
201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新课标1)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历史解析)24、《吕氏春秋·上农》在描述农耕之利时不无夸张地张,在个农夫耕种肥沃的土地可以养活九口人,耕种一般的土地也能养活五口人。
战国时期农业收益的增加A.促进了个体小农经济的形成B.抑制了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C.导致畜力与铁制农具的使用D.阻碍了大土地所有制的成长【答案】D25、两汉时期,皇帝的舅舅、外祖父按例封侯;若皇帝幼小,执政大臣也主要从他们之中选择,这被当时人们视为“安宗庙,重社稷”的“汉家之制”。
汉代出现外戚干政的背景是()A.皇帝依靠外戚抑制相权B.“家天下”观念根深蒂固C.母族亲属关系收到重视D.刘氏同姓诸侯王势力强大【答案】D【解析】汉代推行“郡国并行制”,同姓诸侯王势力强大,为了抗衡其势力,皇帝选择外戚来辅政,结果造成外戚干政局面。
所以本题正确答案为D项。
26、宋代东南沿海地区出现了一些民间崇拜,如后来被视为海上保护神的妈祖、被视为妇幼保护神的临水夫人等,这些崇拜得到朝廷认可,后世影响不断扩大,这反映出()A.朝廷不断鼓励海洋开发B.女性地位逐渐得到提高C.东南沿海经济社会影响力上升D.统治思想与民众观念趋向一致【答案】D【解析】材料反映了民间崇拜得到政府认可,实质上体现了民众观念符合了统治思想,所以本题正确答案为D项。
27、表1河南、江苏两地科举考试状元人数表表1呈现的变化反映了A.理学的影响力不断扩大B.经济发展促进文化兴盛C.中原地区经济急剧衰退D.政治重心南移趋势明显【答案】B【解析】表格体现了唐朝到清朝北方状元人数越来越少,而南方状元人数越来越多,这实质上是因为经济重心南移造成文化格局的变化,所以本题正确答案为B项。
28、1852年,一位在华英国人在报告中称,英国商人运往伦敦的中国生丝是以“无用的”曼彻斯特上等棉布包裹的。
而在此之前,用于包裹的主要是中国产的土布。
包装布的这种变化反映了当时()A.中国的土布质量粗糙B.英国的棉布价格更具优势C.中国生丝在英国畅销D. 英国棉布在中国滞销【答案】D【解析】鸦片战争后,由于自然经济的强烈抵制,外国商品在中国出现了滞销现象,这才导致英国商人用滞销的棉布包装生丝。
2015年高考历史新课标1卷打印
![2015年高考历史新课标1卷打印](https://img.taocdn.com/s3/m/abbf4536a5e9856a56126094.png)
坎市中学高三历史练习2015102724.《吕氏春秋·上农》在描述农耕之利时不无夸张地说,一个农夫耕种肥沃的土地可以养活九口人,耕种一般的土地也能养活五口人。
战国时期农业收益的增加A.促进了个体小农经济的形成B.抑制了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C.导致畜力与铁制农具的使用D.阻碍了大土地所有制的成长25.两汉时期,皇帝的舅舅、外祖父按例封侯;若皇帝幼小,执政大臣也主要从他们之中选择,这被当时人们视为“安宗庙,重社稷”的“汉家之制”。
汉代出现外戚干政的背景是()A.皇帝依靠外戚抑制相权B.“家天下”观念根深蒂固C.母族亲属关系受到重视D.刘氏同姓诸侯王势力强大26.宋代东南沿海地区出现了一些民间崇拜,如后来被视为海上保护神的妈祖、被视为妇幼保护神的临水夫人等,这些崇拜得到朝廷认可,后世影响不断扩大,这反映出()A.朝廷不断鼓励海洋开发B.女性地位逐渐得到提高C.东南沿海经济社会影响力上升D.统治思想与民众观念趋向一致27.表1河南、江苏两地科举考试状元人数表A.理学的影响力不断扩大B.经济发展促进文化兴盛C.中原地区经济急剧衰退D.政治重心南移趋势明显28.1852年,一位在华英国人在报告中称,英国商人运往伦敦的中国生丝是以“无用的”曼彻斯特上等棉布包裹的。
而在此之前,用于包裹的主要是中国产的土布。
包装布的这种变化反映了当时()A.中国的土布质量粗糙 B.英国的棉布价格更具优势C.中国生丝在英国畅销D. 英国棉布在中国滞销29.《申报》“时评”栏目曾评述说:“今之时局,略似春秋战国时之分裂。
中央政府之对于各省,犹东周之对于诸侯也,南北相攻,皖直交斗,滇蜀不靖,犹如诸侯相侵伐也。
”这一时局出现在()A.太平天国运动时期 B.义和团运动时期C.辛亥革命时期D. 北洋军阀统治时期30.1933年到1937年上半年,国民政府军属委员会先后统筹完成了江宁、镇江、虎门、马尾、连云港等重要塞区的建设,又大规模构筑了京沪、沪杭、豫北、晋北、绥东等侧重于城市和交通线防御的工事。
2015年高考文综全国卷1历史试题及答案详解
![2015年高考文综全国卷1历史试题及答案详解](https://img.taocdn.com/s3/m/ca59ddf94b73f242336c5ff3.png)
? A.太平天国运动时期 B.义和团运动时期
? C.辛亥革命时期
D. 北洋军阀统治时期
? 【答案】D
? 【解析】材料中“皖直交斗”的关键信息说明 了当时皖系军阀和直系军阀正在混战,结合所 学知识可知,这应该是北洋军阀统治时期。所 以本题正确答案为D项。
? 30、1933年到1937年上半年,国民政府军属委员会 先后统筹完成了江宁、镇江、虎门、马尾、连云港等 重要塞区的建设,又大规模构筑了京沪、沪杭、豫北、 晋北、绥东等侧重于城市和交通线防御的工事。它反 映了国民政府
? A.朝廷不断鼓励海洋开发
? B.女性地位逐渐得到提高
? C.东南沿海经济社会影响力上升
? D.统治思想与民众观念趋向一致
? 【答案】D
? 【解析】材料反映了民间崇拜得到政府认可, 实质上体现了民众观念符合了统治思想,所以 本题正确答案为D项。
? 27、表1河南、江苏两地科举考试状元人数表, 表1呈现的变化反映了 省份 唐 宋 明 清 河南 15 16 2 1 江苏 7 8 17 49
? 41.(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 材料:有历史学者为说明近代以来科学技术在生产力发展中 的作用,引用了如下公式:
? 生产力=科学技术x(劳动力+劳动工具+劳动对象+生产管理)
这一公式表明,科学技术有乘法效应,它能放大生产力诸要素。
?
—————摘自齐世荣总主编《世界史》
? 运用世界近现代史的史实,对上述公式进行探讨。
A.理学的影响力不断扩大 B.经济发展促进文化兴盛 C.中原地区经济急剧衰退 D.政治重心南移趋势明显 【答案】B 【解析】表格体现了唐朝到清朝北方状元人数越来
越少,而南方状元人数越来越多,这实质上是因 为经济重心南移造成文化格局的变化,所以本题 正确答案为 B项。
2015年历史全国卷1
![2015年历史全国卷1](https://img.taocdn.com/s3/m/2f66d9c4ad51f01dc281f11b.png)
2015年高考历史·新课标全国文综卷Ⅰ24.《吕氏春秋·上农》在描述农耕之利时不无夸张地张,在个农夫耕种肥沃的土地可以养活九口人,耕种一般的土地也能养活五口人。
战国时期农业收益的增加()A.促进了个体小农经济的形成 B.抑制了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C.导致畜力与铁制农具的使用 D.阻碍了大土地所有制的成长25.两汉时期,皇帝的舅舅、外祖父按例封侯;若皇帝幼小,执政大臣也主要从他们之中选择,这被当时人们视为“安宗庙,重社稷”的“汉家之制”。
汉代出现外戚干政的背景是()A.皇帝依靠外戚抑制相权B.“家天下”观念根深蒂固C.母族亲属关系收到重视D.刘氏同姓诸侯王势力强大26.宋代东南沿海地区出现了一些民间崇拜,如后来被视为海上保护神的妈祖、被视为妇幼保护神的临水夫人等,这些崇拜得到朝廷认可,后世影响不断扩大,这反映出()A.朝廷不断鼓励海洋开发B.女性地位逐渐得到提高C.东南沿海经济社会影响力上升D.统治思想与民众观念趋向一致唐宋明清河南151621江苏781749表1呈现的变化反映了()A.理学的影响力不断扩大B.经济发展促进文化兴盛C.中原地区经济急剧衰退D.政治重心南移趋势明显28.1852年,一位在华英国人在报告中称,英国商人运往伦敦的中国生丝是以“无用的”曼彻斯特上等棉布包裹的。
而在此之前,用于包裹的主要是中国产的土布。
包装布的这种变化反映了当时()A.中国的土布质量粗糙B.英国的棉布价格更具优势C.中国生丝在英国畅销D.英国棉布在中国滞销29.《申报》“时评”栏目曾评述说:“今之时局,略似春秋战国时之分裂。
中央政府之对于各省,犹东周之对于诸侯也,南北相攻,皖直交斗,滨蜀不靖,犹如诸侯相侵伐也。
”这一时局出现在()A.太平天国运动时期B.义和团运动时期C.辛亥革命时期D.北洋军阀统治时期30.1933年到1937年上半年,国民政府军属委员会先后统筹完成了江宁、镇江、虎门、马尾、连云港等重要塞区的建设,又大规模构筑了京沪、沪杭、豫北、晋北、绥东等侧重于城市和交通线防御的工事。
2015答案-高考历史(新课标Ⅰ卷)
![2015答案-高考历史(新课标Ⅰ卷)](https://img.taocdn.com/s3/m/c719f0c6988fcc22bcd126fff705cc1755275f36.png)
201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历史(新课标Ⅰ卷)24. C解析:根据材料可知农夫通过耕种土地即可养活家人,这有利于自耕农经济的发展即促进了个体小农经济的形成,故C项正确。
铁犁牛耕的出现促进了农业收益的增加,A项存在因果倒置,且牛耕出现于春秋晚期,故A项不正确。
战国时期手工业和商业发展速度较快,不存在抑制之说,故B项错误。
材料没有涉及土地所有制的问题,故D项错误。
25. C解析:两汉时期,年幼的皇帝大多是在外戚的帮助下继位,母族亲属关系自然受到重视,结果造成外戚干政局面;皇帝年长后往往利用宦官打击外戚夺回权力,造成了宦官干政的局面。
由此可知,C项正确。
A项不符合题干中的“执政大臣也主要从他们之中选择”,可以排除。
外戚属于皇帝的母族或者妻族,属于“外人”,B项错误。
D项“刘氏同姓诸侯王势力强大”符合西汉前期的情况,但自从西汉武帝采纳主父偃的建议实施推恩令后诸侯王势力大为弱化,故D项错误。
26. A解析:材料反映了东南沿海地区的民间崇拜得到了政府认可,实质反映了随着东南沿海地区的经济发展,其社会影响力提升,由此可知,A项正确;随着宋明理学的兴起,妇女的地位不升反降,故B项错误。
“朝廷不断鼓励海洋开发”不符合史实,C项错误。
统治者的思想不可能与民众观念趋向一致,故D项错误。
27. B解析:做图表题关键要找出不同年份(年代)、地域方面所给数值的变化趋势,题干中的表格体现了唐朝到清朝,河南状元人数越来越少,而江苏状元人数越来越多。
而中国古代经济中心从隋唐时期开始南移,直至南宋南移完成,此后经济中心始终在南方,这说明南方经济的发展促进了教育文化的兴盛,故B项正确。
理学源于宋朝,故A项错误。
经济中心南移并不能说明中原地区经济急剧衰退,故C项错误;从唐到清,政治中心大多在北方,故D项错误。
28. D解析:根据时间(1852年)可知,介于第一次鸦片战争和第二次鸦片战争之间。
两次鸦片战争期间,由于外国商品的输入,中国的自然经济虽然开始逐渐解体,但由于自然经济的强烈抵制,外国商品在中国出现了滞销现象,这才导致英国商人用滞销的棉布包装生丝。
2015年全国统一高考历史试卷(新课标ⅰ)(全国1卷、一卷、I卷)(含解析..
![2015年全国统一高考历史试卷(新课标ⅰ)(全国1卷、一卷、I卷)(含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0043276ba36925c52cc58bd63186bceb18e8ed42.png)
2015年全国统一高考历史试卷(新课标I)一、选择题1.(3分)《吕氏春秋•上农》在描述农耕之利时不无夸张地说:一个农夫耕种肥沃的土地可以养活九口人,耕种一般的土地也能养活五口人。
战国时期农业收益的增加()A.导致畜力与铁制农具的使用B.抑制了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C.促进了个体小农经济的形成D.阻碍了大土地所有制的成长2.(3分)两汉时期,皇帝的舅舅、外祖父按例封侯;若皇帝幼小,执政大臣也主要从他们之中选择。
这被当时人视为“安宗庙,重社稷”的“汉家之制”。
汉代出现外戚干政的背景是()A.皇帝依靠外戚抑制相权B.“家天下”观念根深蒂固C.母族亲属关系受到重视D.刘氏同姓诸侯王势力强大3.(3分)宋代东南沿海地区出现了一些民间崇拜,如后来被视为海上保护神的妈祖、被视为妇幼保护神的临水夫人等,这些崇拜得到朝廷认可,后世影响不断扩大。
这反映出()A.朝廷不断鼓励海洋开发B.女性地位逐渐得到提高C.东南沿海经济社会影响力上升D.统治思想与民众观念趋向一致4.(3分)下表呈现的变化反映了()河南、江苏两地科举考试状元人数表唐宋明清河南151621江苏781749A.理学的影响力不断扩大B.经济发展促进文化兴盛C.中原地区经济急剧衰退D.政治重心南移趋势明显5.(3分)1852年,一位在华英国人在报告中称,英国商人运往伦敦的中国生丝是以“无用的”曼彻斯特上等棉布包装的。
而在此之前,用于包装的主要是中国产的土布。
包装布的这种变化反映了当时()A.中国的土布质量粗糙B.英国棉布价格更具优势C.中国生丝在英国畅销D.英国棉布在中国滞销6.(3分)《申报》“时评”栏目曾评述说:“今之时局,略似春秋战国时之分裂。
中央政府之对于各省,犹东周之对于诸侯也。
南北相攻,皖直交斗,滇蜀不靖,犹诸侯相侵伐也。
”这一时局出现在()A.太平天国运动时期B.义和团运动时期C.辛亥革命时期D.北洋军阀统治时期7.(3分)1933年到1937年上半年,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先后统筹完成了江宁、镇江、虎门、马尾、连云港等要塞区的建设,又大规模构筑了京沪、沪杭、豫北、晋北、绥东等侧重于城市和交通线防御的工事。
201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新课标I卷)历史
![201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新课标I卷)历史](https://img.taocdn.com/s3/m/2b305734a300a6c30c229f85.png)
201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新课标I卷)历史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24.《吕氏春秋•上农》在描述农耕之利时不无夸张地张,在个农夫耕种肥沃的土地可以养活九口人,耕种一般的土地也能养活五口人。
战国时期农业收益的增加()A.促进了个体小农经济的形成B.抑制了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C.导致畜力与铁制农具的使用D.阻碍了大土地所有制的成长解析:材料反映的信息是“一个农夫可以养活5口甚至9口人”,这得益于精耕细作的小农生产模式,因此农业收益的增加必然会强化小农生产,因此阻碍了大土地所有制的成长。
所以本题正确答案为D项。
答案:D25.两汉时期,皇帝的舅舅、外祖父按例封侯;若皇帝幼小,执政大臣也主要从他们之中选择,这被当时人们视为“安宗庙,重社稷”的“汉家之制”。
汉代出现外戚干政的背景是()A.皇帝依靠外戚抑制相权B.“家天下”观念根深蒂固C.母族亲属关系收到重视D.刘氏同姓诸侯王势力强大解析:汉代推行“郡国并行制”,同姓诸侯王势力强大,为了抗衡其势力,皇帝选择外戚来辅政,结果造成外戚干政局面。
所以本题正确答案为D项。
答案:D26.宋代东南沿海地区出现了一些民间崇拜,如后来被视为海上保护神的妈祖、被视为妇幼保护神的临水夫人等,这些崇拜得到朝廷认可,后世影响不断扩大,这反映出()A.朝廷不断鼓励海洋开发B.女性地位逐渐得到提高C.东南沿海经济社会影响力上升D.统治思想与民众观念趋向一致解析:材料反映了民间崇拜得到政府认可,实质上体现了民众观念符合了统治思想,所以本题正确答案为D项。
答案:D27.表1表1呈现的变化反映了()A.理学的影响力不断扩大B.经济发展促进文化兴盛C.中原地区经济急剧衰退D.政治重心南移趋势明显解析:表格体现了唐朝到清朝北方状元人数越来越少,而南方状元人数越来越多,这实质上是因为经济重心南移造成文化格局的变化,所以本题正确答案为B项。
答案:B28. 1852年,一位在华英国人在报告中称,英国商人运往伦敦的中国生丝是以“无用的”曼彻斯特上等棉布包裹的。
2015年高考新课标全国卷Ⅰ历史试题评述及教学启示(刘建荣工作室)
![2015年高考新课标全国卷Ⅰ历史试题评述及教学启示(刘建荣工作室)](https://img.taocdn.com/s3/m/65c286235a8102d276a22fb1.png)
二、一群“最敏锐的心灵”
视角一:出生地
顾炎武 黄宗羲 李 贽 唐 甄 王夫之
——2014年9月于衡水中学《明末清初的思想活跃局面》
启 示 三 【 扎 实 做 好 一 轮 复 习 】
IMC
5.(2015· 新课标全国Ⅰ卷文综· 28)1852年,一位在华英国人在报告中 称,英国商人运往伦敦的中国生丝是以“无用的”曼彻斯特上等棉布包装 的。而在此之前,用于包装的主要是中国产的土布。包装布的这种变化反 映了当时( ) A.中国的土布质量粗糙(无法判断) B.英国棉布价格更具优势(无法判断) C.中国生丝在英国畅销 (无关) D.英国棉布在中国滞销(时间和双引号的重要性) 【考点】晚清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 【板块】必修二;中国近代史
【板块】必修二;世界近代史
【类型】常识型、比较型
IMC
12.(2015· 新课标全国Ⅰ卷文综· 35)世界银行在1968年的贷款项目为62 个,贷款总额为9.5亿美元;1981年贷款项目为266个,贷款总额为124亿 美元。出现这一变化是因为( ) A.新兴独立国家大量增加 (世行宗旨) B.各国关税税率明显降低(无关) C.美国西欧经济实力下降(史实性错误) D.世界贸易组织大力推动(时间性错误) 【考点】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世界银行 【板块】必修二;世界现代史 【类型】因果型、比较型
启示五【重视对历史批判性思维的培养和训练】
IMC
8.(2015· 新课标全国Ⅰ卷文综· 31)图5为新中国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中国 、美国、英国主要工业指标年均增长速度的比较。据此可以推知( )
A.中国原有工业基础很薄弱 (起点低因而增速快) B.冷战制约美英工业发展(史实性错误) C.中国重工业发展急躁冒进 (史实性错误;二元简单思维) D.美英传统工业产业衰落(史实性错误) 【考点】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一五计划 【板块】必修二;中国现代史 【类型】数据型、推理型、比较型 IMC
201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陕西历史真题+答案】
![201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陕西历史真题+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a895b19465ce05087732130a.png)
201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新课标全国Ⅰ卷)文综历史试题24.《吕氏春秋·上农》在描述农耕之利时不无夸张地说:一个农夫耕种肥沃的土地可以养活九口人,耕种一般的土地也能养活五口人。
战国时期农业收益的增加A.促进了个体小农经济的形成B.抑制了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C.导致畜力与铁制农具的使用D.阻碍了大土地所有制的成长25.两汉时期,皇帝的舅舅、外祖父按例封侯;若皇帝幼小,执政大臣也主要从他们之中选择。
这被当时人视为“安宗庙,重社稷”的“汉家之制”。
汉代出现外戚干政的背景是A.皇帝依靠外戚抑制相权B.“家天下”观念根深蒂固C.母族亲属关系受到重视D.刘氏同姓诸侯王势力强大26.宋代东南沿海地区出现了一些民间崇拜,如后来被视为海上保护神的妈祖、被视为妇幼保护神的临水夫人等,这些崇拜得到朝廷认可,后世影响不断扩大。
这反映出A.朝廷不断鼓励海洋开发B.女性地位逐渐得到提高C.东南沿海经济社会影响力上升D.统治思想与民众观念趋向一致27.表1 河南、江苏两地科举考试状元人数表表1呈现的变化反映了A.理学的影响力不断扩大B.经济发展促进文化兴盛C.中原地区经济急剧衰退D.政治重心南移趋势明显28.1852年,一位在华英国人在报告中称,英国商人运往伦敦的中国生丝是以“无用的”曼彻斯特上等棉布包装的。
而在此之前,用于包装的主要是中国产的土布。
包装布的这种变化反映了当时A.中国的土布质量粗糙B.英国棉布价格更具优势C.中国生丝在英国畅销D.英国棉布在中国滞销29.《申报》“时评”栏目曾评述说:“今之时局,略似春秋战国时之分裂。
中央政府之对于图6各省,犹东周之对于诸侯也。
南北相攻,皖直交斗,滇蜀不靖,犹诸侯相侵伐也。
”这一时局出现在A .太平天国运动时期B .义和团运动时期C .辛亥革命时期D .北洋军阀统治时期30.1933年到1937年上半年,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先后统筹完成了江宁、镇江、虎门、马尾、连云港等要塞区的建设,又大规模构筑了京沪、沪杭、豫北、晋北、绥东等侧重于城市和交通线防御的工事。
A2015高考文综历史全国课标1解析
![A2015高考文综历史全国课标1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393ceec30975f46527d3e1dc.png)
201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新课标全国Ⅰ卷)文科综合历史部分试题简析全国文综课标1卷适用范围:河南河北山西陕西湖北湖南江西2016年起安徽福建山东等省加入使用24.《吕氏春秋·上农》在描述农耕之利时不无夸张地说:一个农夫耕种肥沃的土地可以养活九口人,耕种一般的土地也能养活五口人。
战国时期农业收益的增加A.促进了个体小农经济的形成B.抑制了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C.导致畜力与铁制农具的使用D.阻碍了大土地所有制的成长【答案】A【解析】影响类试题。
材料讲述春秋战国时期农业“生产力提高”的史实,需要接一句“影响”(从所给四个选项看)使其逻辑严密,合乎史实。
C项“畜力与铁制农具的使用”是生产力提高的事实本身或前因,排除。
正是由于铁犁牛耕的使用,才导致一个劳力可以干以前几个劳力的活,从而使个体农业耕作成为可能。
这样就可以养活更多的“有闲人”,从而促进手工业、商业及思想文化的发展与繁荣。
正是由于生产力提高,“私田”出现并在后来合法化,所以后世出现“土地兼并”。
BD不合逻辑(不是抑制和阻碍,而是有利于)。
【与四种版本合一教程的关系】四合一教程除详细讲述了春秋战国时期的农业之外,专设“小农经济”一目。
四合一教程3.2版《必修1+2》P131:“商周时期,农具原始,多采用大规模简单协作方式进行农业生产。
……铁犁牛耕技术的出现和普及,私田大量增加,自耕农经济应运而生……生产力的发展使劳动者有能力进行独立的生产活动。
”利用四合一教程中的上述文字可以直选正确答案。
利用四合一教程P132的“在土地私有制下,土地自由买卖制度的存在,加上地主依靠政治经济特权,大量兼并农民土地。
”可以轻易排除D项。
25.两汉时期,皇帝的舅舅外祖父按例封侯;若皇帝幼小,执政大臣也主要从他们之中选择。
这被当时人视为“安宗庙,重社稷”的“汉家之制”。
汉代出现外戚干政的背景是A.皇帝依靠外戚抑制相权B.“家天下”观念根深蒂固C.母族亲属关系受到重视D.刘氏同姓诸侯王势力强大【答案】C【解析】原因类试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5年全国统一高考历史试卷(新课标Ⅰ)一、选择题1.(3分)《吕氏春秋•上农》在描述农耕之利时不无夸张地说:一个农夫耕种肥沃的土地可以养活九口人,耕种一般的土地也能养活五口人。
战国时期农业收益的增加()A.导致畜力与铁制农具的使用B.抑制了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C.促进了个体小农经济的形成D.阻碍了大土地所有制的成长2.(3分)两汉时期,皇帝的舅舅、外祖父按例封侯;若皇帝幼小,执政大臣也主要从他们之中选择。
这被当时人视为“安宗庙,重社稷”的“汉家之制”。
汉代出现外戚干政的背景是()A.皇帝依靠外戚抑制相权B.“家天下”观念根深蒂固C.母族亲属关系受到重视D.刘氏同姓诸侯王势力强大3.(3分)宋代东南沿海地区出现了一些民间崇拜,如后来被视为海上保护神的妈祖、被视为妇幼保护神的临水夫人等,这些崇拜得到朝廷认可,后世影响不断扩大。
这反映出()A.朝廷不断鼓励海洋开发B.女性地位逐渐得到提高C.东南沿海经济社会影响力上升D.统治思想与民众观念趋向一致4.(3分)下表呈现的变化反映了()河南、江苏两地科举考试状元人数表A.理学的影响力不断扩大B.经济发展促进文化兴盛C.中原地区经济急剧衰退D.政治重心南移趋势明显5.(3分)1852年,一位在华英国人在报告中称,英国商人运往伦敦的中国生丝是以“无用的”曼彻斯特上等棉布包装的。
而在此之前,用于包装的主要是中国产的土布。
包装布的这种变化反映了当时()A.中国的土布质量粗糙B.英国棉布价格更具优势C.中国生丝在英国畅销D.英国棉布在中国滞销6.(3分)《申报》“时评”栏目曾评述说:“今之时局,略似春秋战国时之分裂。
中央政府之对于各省,犹东周之对于诸侯也。
南北相攻,皖直交斗,滇蜀不靖,犹诸侯相侵伐也。
”这一时局出现在()A.太平天国运动时期B.义和团运动时期C.辛亥革命时期D.北洋军阀统治时期7.(3分)1933年到1937年上半年,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先后统筹完成了江宁、镇江、虎门、马尾、连云港等要塞区的建设,又大规模构筑了京沪、沪杭、豫北、晋北、绥东等侧重于城市和交通线防御的工事。
它反映了国民政府()A.力图防范各地兴起的反蒋运动B.对日持久防御作战的战略意图C.全力“围剿”红军的企图D.试图削弱各地军阀的实力8.(3分)如图为新中国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中国、美国、英国主要工业指标年均增长速度的比较。
据此可以推知()A.中国原有工业基础很薄弱B.冷战制约美英工业发展C.中国重工业发展急躁冒进D.美英传统工业产业衰落9.(3分)如图为古罗马正义女神象。
它体现了罗马法的诸多原则,如高擎的秤体现的是裁量公平,手握利剑体现的是法律的强制力。
据此,双眼蒙布所体现的原则是,法官审案应()A.主要依据道德良知B.侧重听取证人证言C.不受表象迷惑洞察事实真相D.排除一切干扰遵从民众意愿10.(3分)18世纪中叶,一位英国内阁成员在议会发言中说:“诸位都知道,媾和与开战的权力是由国王掌握的……我们的宪法始终表明,国王在决定和平与战争时有权利让议会参与,也有权利不让议会参与。
没有哪位明智的国王真的会冒险不让议会参与。
”这表明在当时的英国()A.光荣革命成果受到侵蚀B.立宪政体未能阻止国王专权C.内阁依旧为国王所控制D.国王仍旧保留某些名义权力11.(3分)1935年8月,美国国会通过法案,其中规定凡年满65岁的退休人员,根据原工资水平每月可获得一定数额的养老金。
与该规定属于同一法案的是()A.制订公平经营章程B.建立失业保险制度C.提供农副产品补贴D.规定最低工资水平12.(3分)世界银行在1968年的贷款项目为62个,贷款总额为9.5亿美元;1981年贷款项目为266个,贷款总额为124亿美元。
出现这一变化是因为()A.新兴独立国家大量增加B.各国关税税率明显降低C.美国西欧经济实力下降D.世界贸易组织大力推动二、非选择题13.(25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在历史中,儒学一直在发展与创新。
唐代韩愈以周公、孔子的继承者自居,排斥佛、道,鄙薄汉代以来的儒学,认为周公、孔子之道在孟子之后已经断绝。
他在《原道》中说:“吾所谓道也,非向(先前)所谓老与佛之道也。
尧以是传之舜,舜以是传之禹,禹以是传之汤,汤以是传之文、武、周公,文、武、周公传之孔子。
孔子传之孟轲。
轲之死,不得其传焉。
”他的这一主张被宋代儒者接受并发扬。
当代学者认为韩愈开了宋代“新儒学”的先河。
﹣﹣摘编自卞孝萱等《韩愈评传》材料二19世纪末,康有为撰写《新学伪经考》《孔子改制考》二书,认为汉代以来儒者奉为经典的《周礼》《左传》等书,是汉代学者为王莽篡汉而伪造的,影响恶劣,导致“中国之民,遂二千年被(遭受)暴主夷狄之酷政”。
他主张回归孔子所编定的《诗经》《礼记》等原典,理解真正的儒学精神。
在他看来,孔子是一位伟大的改革家,《春秋》便是孔子为“改制”而创作的。
他甚至用西学来解释《春秋》,认为《春秋公羊传》中的“三世”说为:“始于据乱(世),立君主;中于升平(世),为立宪,君民共主;终至太平(世),为民主。
”﹣﹣摘编自张海鹏等编《中国近代史》(1)结合材料一及所学知识,指出汉代儒学与孔孟儒学的不同之处,并概括宋代理学在哪些方面对儒学有所发展。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韩愈、康有为关于儒学认识的共通之处。
(3)我们应当以什么样的态度对待孔子与儒学?14.(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有历史学者为说明近代以来科学技术在生产力发展中的作用,引用了如下公式:生产力=科学技术×(劳动力+劳动工具+劳动对象+生产管理)这一公式表明,科学技术有乘法效应,它能放大生产力诸要素。
﹣﹣摘编自齐世荣总主编《世界史》运用世界近现代史的史实,对上述公式进行探讨。
(说明:可以就科学技术与公式中一个或多个要素之间的关系进行论证;也可以对公式进行修改、补充、否定或提出新公式,并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史实准确。
)15.(15分)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材料从秦朝铸造“半两”钱开始,铜币主要以重量为名。
汉代的“五铢”钱,“重如其文”,直到隋代,都被视为标准性的钱币。
由于盗铸,剪凿良币以取铜等原因,钱币实际重量与钱币上铭文不符的现象时常发生。
隋末,劣币盛行,“千钱初重二斤,其后愈轻,不及一斤”。
币值混乱,影响流通。
针对这种情况,武德四年(621)唐高祖下诏铸“开元通宝”钱,即在钱币上铸“开元通宝”字样(或识读成“开通元宝”),大小仿汉“五铢”,称作一文,亦称一钱,每十钱重一两。
“新钱轻重大小最为折衷,远近甚便之”。
这成为衡法由十六进位制变为十进位制的关键。
“钱”取代“铢”成为“两”以下的重量单位。
此后历代钱币均称“通宝”或“元宝”,钱币上不再标识重量。
宋代以后,使用皇帝的年号作为钱名逐渐成为常制,如“熙宁通宝”“光绪元宝”等。
﹣﹣摘编自彭信威《中国贷币史》等(1)根据材料,指出唐代币制改革的主要内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唐代币制改革的意义。
16.(15分)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材料一此次中国共产党发表之宣言(指《中共中央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即为民族意识胜过一切之例证。
宣言中所举诸项,如放弃暴动政策与赤化运动,取消苏区与红军,皆为集中力量,救亡御侮之必要条件……对于国内任何派别,只要诚意救国,愿在国民革命抗敌御侮之旗帜下共同奋斗者,政府自无不开诚接纳,咸使集中于本党领导之下,而一致努力。
﹣﹣引自《蒋介石对中国共产党宣言的谈话》(1937年9月23日)材料二中国国民政府蒋主席于抗战胜利后,邀请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主席毛泽东先生,商讨国家大计……兹特发表会谈纪要如下:一、关于和平建国的基本方针,一致认为:中国抗日战争业已结束,和平建国的新阶段,即将开始,必须共同努力,以和平、民主、团结、统一为基础……长期合作,坚决避免内战,建设独立、自由和富强的新中国,彻底实行三民主义。
……五、关于党派合法问题,中共方面提出:政府应承认国民党、共产党及一切党派的平等合法地位。
政府方面表示:各党派在法律之前平等,本为宪政常轨,今可即行承认。
﹣﹣引自《政府与中共代表会谈纪要》(1945年10月10日)(1)根据材料一、二,概括指出抗战胜利前后各党派地位发生的变化。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各党派地位变化的原因及影响。
17.(15分)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材料1940年6月,当法国政府战败投降之际,戴高乐将军发起了“自由法国”运动,向法国人民发出了坚持抵抗的号召。
他通过英国电台多次向法国人民发表演讲,指出法国输掉一场战役,但没有输掉这场战争;法国并不是孤立的,在它的后面还有一个广大的法兰西帝国;法国可以和英国结成同盟,它还可以利用美国取之不尽的资源。
在英国政府帮助下,戴高乐重新组建了法国军队,并且很快投入到盟国在非洲和欧洲战场的战斗中。
1941年9月,法兰西民族委员会成立,1943年改组为法兰西民族解放委员会,并与各盟国建立了外交联系。
1944年6月,法兰西民族解放委员会改组为法国临时政府。
诺曼底登陆后,法军与盟军一起参加了解放法国的战斗,并在盟军协助下解放了巴黎。
1944年10月,英、苏、美等国先后承认了法国临时政府。
联合国成立后,法国和美、英、苏、中一起成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
﹣﹣摘编自戴高乐《战争回忆录》等(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戴高乐将军号召法国人民坚持抵抗所持的理由。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总结法国复兴的历史经验。
18.(15分)中外历史人物评说材料丘处机(1148~1227年),登州(今属山东)人,19岁时投入道教全真派。
全真派是当时新出现的一个道教派别,主张兼修儒、释。
丘处机潜心研习,成为一方道教领袖。
其时黄河南北陷于战乱,全真派徒众剧增,成为蒙古、金、宋竞相争取的对象。
1220年,应成吉思汗之召,丘处机偕弟子西行,历时四年,行程万余里,到达成吉思汗驻跸的雪山(在今中亚地区).成吉思汗常与他交谈,丘处机“每言欲一天下者,必在乎不嗜杀人。
及问为治之方,则对以敬天爱民为本”。
成吉思汗深为认同,“命左右书之,且以训诸子”。
史载:某日暴雷异常,成吉思汗询问是何预兆,丘处机借此回答说:“人罪莫大于不孝,不孝则不顺乎天,故天威震动以警之。
似闻境内不孝者多,陛下宜明天威,以导有众。
”成吉思汗采纳了他的建议。
丘处机的弟子李志常撰写了《长春真人西游记》一书,记录了丘处机西行谒见成吉思汗的经历与见闻,流传至今。
﹣﹣据《元史》等(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丘处机的意见被成吉思汗接受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丘处机西行的意义。